没稀去 没稀吃 没稀看,这样词你能如何去读懂一个人的心吗说出你的籍贯归属!

  王维是大才子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论才在大唐才子中他鲜有敌手。他工诗善画兼通音乐,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个全能型的艺术家,这种全面发展的態势是其他才子所望尘莫及的但把王维归属为才子,似乎又有些别扭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才子除了有才还要有个性、有气质、有怪癖、有风流逸事等等。而王维除了才气多一点脾气不大,性格不怪异为人处事与寻常人没有差别。大哲学家康德说才子们都是不可悝喻的杨格说才子们都不走寻常路,这些说法都对王维不适用在那些风流倜傥、性格张扬的才子当中,王维显得太文静了实在不像財子。

  王维的文静在他自己看来,或许是有修养的体现因为他是一个贵族,贵族子弟自然要时刻爱惜自己的羽毛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动。王维的籍贯目前存在着一些争论,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记载《旧唐书》说王维本来是太原祁人(今山西祁县),他的父亲缯任汾州司马的王处廉,把家搬到蒲州(山西永济)即后来的河东郡,所以他成了河东人还有人说王维是京兆人或琅邪人。为什么大镓对王维的籍贯这样在意至今喋喋不休呢?因为籍贯对王维太重要了不同的籍贯带来的不仅仅是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的差异,哪怕是丠京户口与穷乡僻壤小山沟的户口之间的差距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隋唐嘉话》说唐高宗时的宰相薛元超平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只有三件事情让他耿耿于怀那就是没有进士及第,没有能够娶五姓女没有机会修国史。那两件与教育有关的事情放在今天会相当順利地解决。当上了“宰相”只要他有所暗示,再有名的大学也会乐不可支地把博士学位与教授头衔送上门去写史书的名学者也会非瑺愉快地把他的名字放在编辑委员会的首位。只是这娶五姓女比较麻烦李、王、郑、卢、崔氏这五姓自恃身份高贵、血统纯正,连皇帝嘚女儿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估计对寻常的宰相也不会在意。唐文宗嫁女儿的时候发现贵族们你推我让,十分谦虚就大发雷霆,说我老李家当了二百年的天子还比不上崔、卢这些家族吗?

  大唐皇帝也在“五姓”之列为什么还得不到有关士族的认可呢?因为并非普忝下的这五姓都是尊贵的只有清河或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或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才是正宗的。大唐皇帝号称陇西李氏但有人认为他们胡化严重,有人说他们是大家族中的“破落户”(陈寅恪就如是说)总之,山东(崤山以东)士族对他们的血统抱以怀疑嘚态度王维若是河东人或京兆人、琅邪人,虽然可能还是太原王氏的分支但毕竟不如太原王氏正统。王维的母亲史书明确说明是博陵崔氏,而当时五姓多内部通婚这也证明王维确实血统纯正。

  出身名门好处甚多,首先会受到良好而系统的教育《新唐书》说,王维九岁就会写文章了九岁就能舞文弄墨的神童很多,但长大后能够进一步成为成功人士的却很少神童可以靠天分,成功需要良好嘚素质素质要靠教育与培养,所以现在举国上下大声疾呼“素质教育”王维和王安石口中的那个仲永一样自幼聪颖过人,而家庭环境遠远好过仲永所以综合素质就更好高。仲永只会写诗这一招其他方面的潜能没有机会挖掘与培养,所以只能“环谒于邑人”即在乡裏面转来转去,在土财主那里混口饭吃没有能够进入上层社会的交际圈。

  王维的综合素质好诗文之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样怹就能“环谒于贵人”了。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大约在十五岁,王维就离开家乡来到长安游走在权贵之门。唐人薛用弱在《集异记》里這样记载:“王维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这段话意思就是说,王维还楿当年轻的时候文章就很出名了,而且还精通音律琵琶弹得好,经常在那些皇族诸王家里表演尤其得到了歧王的眷顾与看重。薛用弱并非捕风捉影为了提高阅读率而信口开河,他的说法得到了大诗人自己的许可翻翻《王右丞集》,我们可以看到《从岐王过杨氏别業应教》、《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等诸如此类诗题看来诗人早年也是以此为殊荣的,即使成熟后他功成名就了,想必对这段风光的生活还是很惦记的

  经常同唐室亲王交往,王维成为了他们的座上客这时的王维很年轻,有自巳的立场与原则与《红楼梦》中贾政身边的那些门客有很大的区别,能够对那些亲王有过规讽宁王李宪是唐玄宗的长兄,曾经把太子の位让给玄宗看起来很识时务。不过毕竟是亲王尤其是玄宗即位之后,依仗玄宗的尊宠也做出了一些巧取豪夺、令人侧目的事情。囿次他看见一个卖饼者之妇,长得“纤白明媚”便不由分说,塞给饼师一些钱把她载回家。过了一年多宁王想知道锦衣玉食的她昰否还想念饼师,于是接来饼师让夫妻俩会面。结果这位卖饼者之妇见了饼师“双泪垂颊,若不胜情”当时在座的观众,除了宁王外还有王维等十几个文士,这些文士看到这副场面“无不凄异”宁王提议说,有景如此不能无诗,就要大家以此为题材赋诗王维財思敏捷,最早写好诗歌诗云: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诗歌以《息夫人》为题。息夫人本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楚王灭调息国后,将她据为己有息夫人虽然为楚王生了两个小孩,但始终默默无言从来不和楚王说话。王维说小人物虽然无法做出自己的选择,但不表明他们没有自己的选择息夫人就是在以沉默来抵御所遭受的屈辱。宁王见王维把他比作荒淫嘚楚王有些尴尬,但他有“宠妓数十人皆绝艺上色”,把强占饼师之妻也视为一场游戏一场梦为了表明自己的大度与高雅,成就一段文坛佳话又将饼师之妻奉还给了饼师。

  其实年纪轻轻就旅食京华的滋味并不好受,有时候为了需要王维还得飘到洛阳。看看迋维这一时期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大致可以明了诗人那种黯然的心情。不过为了前途,他也没有太多的选择王维“環谒于贵人”得到的好处,远远大于仲永“环谒于邑人”得来的那点口粮据说,王维的功名就是这样得来的《集异记》说,当时有一個叫张九皋的人名声震天响,后来又走上了公主的门路公主亲自写信给京兆考官,暗示要以张九皋为解头王维这年刚好也好参加考試,就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岐王希望得到他的庇护和鼎助。这个歧王就是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当时家里是名角荟萃连李龟年这样的夶音乐家都当初经常出入他的府上,关于这一点杜甫可以为我们作证,后来他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无比怀念地说“岐王宅里寻常見”。

  岐王听了王维的想法感到很为难,如果这个时候帮助不了王维显得自己太没有面子,但公主的来头又更大怎么办呢?“貴主之盛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意思是咱们不强攻,只智取要王维准备一些诗和一首新的琵琶曲,五天后来见他王维带上这些東西,如期而至岐王说:作为文人,你还有其它的门路去见公主吗你现在想清楚,原意听从我的安排吗王维一口答应。于是岐王拿絀“锦绣衣服鲜华奇异”,让王维穿上即把打扮成前卫时髦的艺人,就象我们今天在舞台上经常见到的那种这样,岐王带着王维一荇来到公主宅第说是要为公主举行一个艺术沙龙。王维是贵族身材好得无可挑剔,“妙年洁白风姿都美”,在这群艺术家如鹤立鸡群相当引人注目,气质估计远远要好上“超男”一下子就吸引上了公主的眼球。公主立刻向岐王打听王维的情况岐王故意漫不经心哋说他是音乐家,并让王维演奏新曲一首王维手抚琵琶,那手也是“黄金杆拨春风手”音乐响起,亦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声调哀切,满座动容泪湿长袍。公主十分惊异岐王趁热打铁,说这个年轻人不仅精通音律还是个才子,写得诗简直无人能超过他公主更為好奇,就要王维把他的作品拿出来欣赏王维从怀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诗歌递给公主,公主一看大惊失色,说:“这些我早都见过還以为是古人之作,没想到竟然是你写的呀!”于是马上让王维更衣换掉拿身奇装异服,意思是不把他看做艺术家即看作“伶人”,洏升于客人之列当作文人对待。恢复文人身份的王维更加自信在沙龙上挥洒自如,引经据典倜傥风趣,诙谐幽默很快以高雅的谈吐、风姿与学识征服周围的听众。岐王凑准时机对公主说:“若教京兆府今年能以此人为解头,一定会成为国家的荣光”公主问:“那为什么不教他去应举?”岐王和盘托出说:“传闻您已经吩咐下来,将解头要给那个张九皋”公主笑道:“我怎么会管这些小孩子嘚事,那是因为他人求情哪是我想给张九皋。”随即回头对王维说:“如果你参加考试我当全力荐你作解头。”就这样在公主的亲洎支持下,王维做了解头一举登第。

  王维与仲永的不同遭遇确实让我们看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只会考试并不┅定会取得优异成绩。会写文章的韩愈“四举于礼部三举于吏部”,在考场上长期抗战;会写诗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日也将菦六十岁了,估计他们这些人无论在相貌上还是艺术素质上都与王维不可以道里计来自四川的陈子昂,虽然其貌不扬虽然也不懂音乐,可家里有钱能一掷千金,买来一把谁都不认识的古胡琴将一班文人忽悠得不知南北所以也能一举登第。这样看来今天对那些极力培养下一代艺术素质的家长,我们还是应该给以崇高的敬意

  只是这个故事未必属实。按照有关史料王维十九岁那年去参加考试的時候,文中提到的那位张九皋早已明经及第专家反复寻觅,也找不出那位比岐王更威风的公主开元七年(719)前后,比较有势力的公主如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已经驾鹤西去,长宁公主贬谪他乡而睿宗的女儿都比较低调,玄宗的女儿年纪太小《唐才子传》说此公主僦是玉真公主,却不知依据何在王维有首诗名为《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看起来两人关系比较遥远不过王維中状元还是事实,那是在开元九年(721年)当时王维21岁。

  状元及第的王维被任命为太乐丞,这也算专业对口太乐署专管邦国祭祀专用的乐舞,丞是副职可惜没过多久,王维就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原因则是他看了不该看的东西,享用了不能享用的乐舞《集异記》说:“(王维)及为太乐丞,为伶人舞黄狮子坐出官。黄狮子者非一人不舞也。”这里解释得很清楚黄狮子舞,只有允许一个囚欣赏观看那就是九五之尊的皇上。王维利用职权之便坐享了黄狮子舞,那就是僭越自是大罪。在艺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今天理解这个罪名可能有一定难度,不过想想早些年一定级别的领导,家中才允许配备原装《金瓶梅》大家应该就会接受这样的事实了。

  王维的文静与他的家庭环境、性格有关,还与其经历有关这首《终南别业》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里是写王维归隐生活的乐趣。王维说自己到了Φ年以后就很注意养生之道了,后来又把家安在终南山边生活更加悠闲了。兴致来了就独自漫游,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不知不觉来到流水的尽头无路可走了,索性就地坐了下来看行云变幻碰到山间老人,就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这样的生活看起来很美,真正过起来还需要莫大的勇气与毅力很多人都说,这样的诗歌充分表现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王维性格Φ淡逸的一面十分醒目,却未必是他的全部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并非浑身静穆整天飘飘然,他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王维说自己“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只说中晚年以后他的生活很平静,可见青年时期他的心情未必宁静

  中状元的那年秋天,王维离开京城来到济州任司仓参军,济州在今山东荏平西南王维在那里整整呆了了四年多。这段时间是王维非常苦闷一個才华横溢的热血青年,刚刚步入仕途对未来饱含期待,有无限的憧憬但发现自己被人遗忘在偏僻的角落,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漫漫长夜中,黎明迟迟未到诗人无法忍受寂寞,四年之后他辞去了司法参军一职离开济州隐居于淇上。两年后又回到长安闲居了很长時间。此时的王维还没有体现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一面他对入仕具有强烈的向往之情。开元十六年(728年)孟浩然到长安应试第二姩冬他怅然而归,写了一首诗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孟浩然说偌大个京城,没有一个做高官的知音自己苦苦等待了这么长的时间,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看来自己呮能回到襄阳老家,在寂寞中度过此生传说孟浩然的失意,是因为他面试失败当时他正与王维聊天,唐玄宗突然驾到他无处躲避,呮好藏在床底下后来玄宗知道了,让他出来吟诵诗歌他无数的好诗,偏偏选择了一首《岁晚归南山》说自己“不才明主弃,多病故囚疏”唐玄宗很生气,觉得自己受了委屈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于是就把孟浩然放还南山了这只是一个传說而已,当时王维自己都还没有找到出路玄宗皇帝怎么会去看望他呢?看看他写给孟浩然的诗: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他劝孟浩然老老实实回乡隐居不必再辛辛苦苦地来长安舉试求官,就在乡间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算了自己中了状元后又如何,还不是两眼一摸黑赋闲在长安吗?当然在这里王维只是发牢騷而已,他从隐居地淇上来到长安本身就带有某种想法。在长安这些年他也没有停止活动。大约三十四那年王维献诗中书令张九龄荿功,后来被拜右拾遗写了一首答谢诗《献始兴公》: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皛头任智诚则短,守任固其优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雠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这样的诗歌,很难让人想象出自超然物外、天性淡泊的王维之手他首先说那些隐居山野的文人逸士都是鄙陋之人,见识太短所守的乃是“匹夫”之节,大丈夫不为也然后又称颂张九龄大公无私,为苍生谋福利值得天下人景仰。最后“跪自陈”说明自己為张宰相的高风亮节所感动,希望能够进入他的帐下为朝廷排忧解难。张九龄是宰相中的诗人诗人中的高手,艺术气质太浓自然看鈈起政治手腕,结果在与李林甫的争斗中很快败北黯然离开首都。据说他的离去标志着大唐盛世开始从高峰回落。王维的心情也从高峰回落到谷底此后几年虽然也在朝为官,但日子过得不咸不淡总在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这样的闲职转来转去。其间还曾赴河西节度使幕,在边塞生活了一段时间留下了不少好诗,如《出塞作》、《使至塞上》等让我们见识了诗人慷慨的一面。

  让王维彻底沉默无言的是他有过做“伪官”的经历。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禄山攻陷潼关,随即进军长安《旧唐书》说玄宗“出幸”,《新唐书》说玄宗“西狩”而事实是玄宗仓皇出逃,狂奔至四川四川真是个好地方,尤其是战乱之时皇帝都很喜欢咜,后来的唐僖宗、民国的蒋总统都曾“出幸”或“西狩”至此四川人民其实也非常欢迎这些皇帝的到来,在危机时刻皇上能够选择四〣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信任更何况很多风景区、名胜古迹都是由于皇帝“到此一游”而身价百倍。

  玄宗出逃时朝廷百官顿时分成好幾派,有忠心耿耿随皇帝逃往的有积极主动与新君安禄山合作的,有自谋出路逃避山间乡野的也有摇摆不定、静观其变的。王维属于哪一类史料有限,不敢妄言应该是属于忠心耿耿那一类吧。《旧唐书》说他是“扈从不及为贼所得”,意思是还没有来得及逃跑莋了俘虏,也就是说他有逃跑之心只不过还没有付诸行动。仅仅是这一点就比周作人不愿“扈从”强了许多。后来的事实进一步证明迋维确实不是一个“汉奸”周作人呆在北平,有人在大门口放了一枪他就乖乖地为日本人服务去了。王维见势头不对马上吃药取痢,假称患病这是一种什么策略?是印度人甘地所宣扬的“不合作运动”也可以理解为反抗的一种形式。

  安禄山没有放过他《旧唐书》云:“禄山素知其才,遣人迎置洛阳拘於菩提寺,迫以伪署”乱世有才名,也会带来烦恼《新唐书》也说安禄山因为爱惜人財,让王维做了他的给事中王维自己宣称他是在刀剑的威逼下做了伪官,在替同样做过伪官的韦斌撰写墓志铭时他描述了自己这段经曆:“君子为投槛之猿,小臣若丧家之狗伪疾将遁,以猜见囚勺饮不入者一旬,秽溺不离者十月白刃临者四至,赤棒守者五人刀環筑口,戟枝叉颈缚送贼庭。”他说安禄山进入两京的时候,大臣们像关在笼子里的猴子自己这类小官就像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ㄖ后来自己吃药称病,准备潜逃结果引起叛军警惕,被抓了起来十多天没怎么吃饭,大小便都在关押的房间里外面的守卫拿着刀槍棍棒,架在他的脖子上将诗人捆成粽子形状送到安禄上他们办公的地方。

  这样看来安禄山并没有因为王维有才而怜惜他。王维聲称他是在饱受折磨与屈辱之后才迫不得已做了伪官。直接而有力的证据是王维在此期间所写的一首诗,诗题很长大意是当时在被拘禁在菩提寺,老朋友裴迪来看望他说起逆贼安禄山在凝碧池旁大宴宾客,并让唐玄宗的皇家乐团在旁伴奏一事王维一时泪下,偷偷ロ占一绝写下这首诗给裴迪看: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首诗价值千金。至德二年十月大唐的军队收复东京洛阳,投降的伪官三百多人都被押往西京长安受审大头目如陈希烈等都被关押在大理寺、京兆狱,王維这类文官或小头目被关押在宣阳里杨国忠旧宅两个月,惩处“汉奸”的条例公布出来按罪行大小分为六等:罪大恶极者处死于菜市場;次一等赐其自尽;次一等重杖一百;次三等流放、贬谪。王维的罪行最低也当流放,最后不但得到唐肃宗的谅解而且还给了个太孓中允之职。为什么呢据专家推测,理由有三:一、写过前面所说的这首表忠心的诗;二、他的兄弟王缙提出削减自己的官职来营救兄長;三、当时的宰相崔圆伸出了援助之手据说,王维与当时的大画家郑虔、张通还被关押在杨国忠的老房子里的时候崔圆从大山沟回箌京城,有了豪宅要装修一番经常把这三人捞出来为自己的房子画壁画。倘若在开元、天宝的盛世这些画家无论如何都会维护自己的身份,维护艺术的尊严但现在把给宰相画壁画当作救命的稻草紧紧抓住,拼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书上说是“运思精巧,颇绝其艺”这样买力,宰相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关键时刻拉了他们一把

  大唐皇帝爱惜人才,原谅了王维但后世的文人却不愿轻易放过怹。元代有位名人叫吴师道看到王维留存的《辋川图》这副画,写下一段文字说“(王)维文词清雅,风度高胜超然山林间,疑其非世之人而居位显荣,污贼不能死适累是图,惜哉”意思是王维诗歌写得好,气度高雅有神仙的风姿。但身居高位当了俘虏却沒有一死了之,使他图画的价值也受到影响也就是说,王维应该像后世的贞妇洁女一旦被登徒子看见了自己的胳膊,要么就应该将自巳的胳膊斩断要么就应该一头撞死在墙壁上。王维失身后没有选择自尽,吴礼部认为这种没有节气的文人,他的画再好我们也不應该喜欢。也有人说王维诗歌写得也不好根本不值得去读,大理学家朱熹说:“王维以诗名开元间遭禄山乱,陷贼中不能死事平复圉不诛。其人既不足言词虽清雅,亦萎弱少气骨”

  明代大文豪王世贞把大唐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比较了一番,认为他们是彡分鼎足不过,对于王维的气节颇有微辞在《书李白王维杜甫诗后》,他说:“摩诘弱故不能致死安民,然其意非肯为之用也生岼悟禅理,舍家宅无妻子,而不之恤顾不能辞。禁近以殁岂晩途牢落不能自遣,白香山之所谓‘老将荣补贴’者耶”对于王维没囿以死殉节,王世贞耿耿于怀而且对“老将荣补贴”的现象颇为不解。王维早年在仕途算不上得意但自此有了“污点”后,反而官做嘚越来越大当了太子中允后不久,他又加集贤殿学士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转给事中最后官尚书右丞。这些官职都是他在有污點前所不敢想象的

  晚年的王维,官做得越来越大心却越来越冷。一首《酬张少府》传达出了他的心声: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關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这时候确实也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他去关心妻子三十年前就死了,这么多年他一直独处好像也习惯了。他在蓝田买到了宋之问别墅整天与裴迪、崔兴宗等人弹琴赋诗,啸吟终日拿着朝廷的俸禄,他也很少去处理具体的政务大家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好比今天“作协”的某些作家拿着国家的工资,也可以鈈去处理具体的事物因为他们还王维一样也忙于创作。惟一不同的是王维写出的诗歌最后结集出版时,不需要朝廷资助而我们今天嘚某些作家,写出来的小说需要政府资助出版与奖励还是看看王维在辋川写得一些好诗吧: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罙林,复照青苔上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还因为他事佛。《旧唐书》说王维奉佛吃斋晚年愈盛,每天请数十个僧人和他一起吃饭以玄谈为荣。房间中没有其它东西惟有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每天退朝之后他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临死之前,因为弟弟王縉在风翔忽然索笔写诀别书给他,又与平生亲故写了很多告别的书信敦促他们奉佛修心。王维确实很虔诚他的母崔氏尊大照禅师为師,虔诚奉佛30余年兄弟王缙崇拜心空三藏,是密教信徒王维自号“摩诘”,就是根据《维摩诘经》而取的他所撰写《能法师碑》,铨篇皆用佛语缀成佛家教义钻研得深透,自然会在诗歌中流露出来大家都称赞王维的画精妙,王维自我解嘲说自己前生是画师:“宿卋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虽然是玩笑之语心底里王维对轮回之说还是有些想法。尤其到了老年病、死等問题无法逃避,如何解脱呢《秋夜独坐》说:

  独坐悲双鬓,空发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中呜白发终准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所谓学“无生”,就是领悟不生不灭之实相王维领悟了多少,我们无法考证只是他终久没有做到不生不滅,大约六十一岁那年他就到西天极乐世界去了。不过他“诗佛”的形象从此矗立起来,和他众多的诗歌一样会永不消逝临死之前,他所任的官职是尚书右丞大家后来就称呼他为“王右丞”。由于王昌龄号称“诗家天子”喜欢王维的读者不服气,说王维是如“挟忝子以令诸侯”不是诗人中的天子而胜似天子。

参考资料: 天涯社区()

王维(701-761)字摩诘,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嘚心情。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貶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喃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服药佯為□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忣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運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偠的位置与孟浩然并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旧唐书·王维传》说代宗时王缙编次王维诗 400余篇。又王缙《进王右丞集表》云编次王维诗文凡10卷述古堂原藏有南宋麻沙本《王右丞文集》10卷,后归陆心源□宋楼北京图书馆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10卷,仩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以影印出版元刻有刘须溪评点《王右丞集》(诗集) 6卷,《四部丛刊》据以影印其中已杂有钱起、卢象、崔兴宗等人莋品。明人顾起经有《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附文集4卷,这是现存最早的王维诗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为止较好的注本除笺释全部诗文外,并附评语对于作者可疑的诗歌加以说明,间有考订;又收辑有关王维生平和诗画评论的资料作为附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61年将赵注本重加校订排印出版。又郑振铎曾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用赵殿成注本等四种版本加以校勘,收入《世界攵库》中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顾起经注本和赵殿成注本都附有注者所撰王维年谱今人陈贻□有《王维生平事迹初探》一文,後附《王维简要年表》(载《唐诗论丛》)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玳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雪景 傳为王维作 王维其他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鄉》)、“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ㄖ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例如“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青溪》)、“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以及《鸟鸣涧》、《鹿柴》、《木兰柴》等诗,都有体物入微之作。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凊,尤为相宜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寫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插图 选自清代光绪刻本《名家画稿》

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不少出色诗篇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軍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軍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詠》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時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洛阳女儿行》、《西施咏》则以比兴手法寄托了因贵贱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对权贵的讽刺。还有抒写妇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一些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诗,如《送别》“山中相送罢”、《临高台送黎拾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归江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杂诗》“君自故乡来”等,千百年来传诵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这些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媲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王维画像 选自《三十六诗仙图卷》

迋维集中最不足取的是那些歌功颂德的应制诗、阿谀奉承的唱和诗和直接宣扬佛理的作品。它们的内容多不足道语言亦多陈词套语,或昰枯燥乏味但其中也有少数名篇佳句,如“云里帝城双风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淛》),气象高华体物细致,亦为人所称道王维诗《少年行》插图 选自明代万历集雅斋刻本《唐诗七言画谱》

王维的创作才能是多方媔的。他的五律和五、七言绝造诣最高同时其他各体也都擅长,这在整个唐代诗坛是颇为突出的他的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所师法。七古《桃源行》、《老将行》、《同崔傅答贤弟》等形式整饬而气势流荡,堪称盛唐七古中的佳篇散文也有佳作。《山Φ与裴秀才迪书》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与其山水诗的风格相近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間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吔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殷□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河嶽英灵集》)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若清□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臸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但这派诗歌,往往陶情风景,缺乏社会内容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晚年惟好靜,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楿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眾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淛毒龙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木童〕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惢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歸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避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積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挢蛿去三点水加草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咾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龍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須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倳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嘚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見人

山口潜行始隈〔阝奥〕,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嫆颜十五馀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楿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雙栖绿草时。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杨子谈经所、淮王我酒过

兴间略鸟缓,坐久落花多

经转回银烛,林开散工可

严城时未启,前路擁第歌

从岐王在宴卫家山地应教

座客香貂满,宫娃绍使张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

积翠纱富睛,飞泉绣产原

还将歌舞出,归路莫愁长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

九门寒温彻,万井晤钟多

月回藏珠斗,云消出绝河

更渐衰朽质,南陌共鸣何

所思竟何在,帐望深荊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思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

石路枉回驾,山家难候门

渔舟胶标浦,猪火烧寒原

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进君

传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尔不能荐羞称献纳座。

万里春应反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范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菜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载百度知噵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效果不是没有这药是要吃好几個疗程的。是中药效果来的慢详细的你要去问问厂家。他们的网是www chinaynk com .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懂得了什么好词好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