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氏家族族有几个人叫文才波

黄姓是汉字姓氏在《百家姓》Φ排名第96位,中国大陆第七大姓台湾第三大姓,全世界有6000万人中国有2300万人。黄姓人口在广东省最多占全国总黄姓人口的约19%,是广东囷香港第三大姓由于黄、王两姓不但常见、又音近(赣语吴语闽东语、粤语等甚至同音),故在说明时常以“大肚黄”、“江夏黃”或“草头黄”(此乃俗写作“黄”,将上半部省为草字头)作为强调然而,“黄”字本身即是一个部首黄部草字头的部首为艸部。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黄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目前在潢川(古光州)保留有曾经强大一时的黄国故城每年仍有许多海内外各地各界黄氏同胞前来祭拜。

守望黄国的春申君黄氏是一个强大 值得自豪和尊敬的姓氏曾经代表黄氏强大的黄国古城屹立至今3000年,它土地上的黄氏和宗亲人民建立起一个神奇伟大的国度和历史让世界都为之倾佩,每年依然有大量海内外同胞前来祭祀

潢川(古光州)经历了几千年的残酷岁月,经过无数次的屠城但他却奇迹般并强大般的走到现在,每個时代都有他影响一方的伟大城市文明历史上分分合合的黄氏宗仁也会前来守候努力。虽然近代潢川由于铁路问题受到了消弱但潢川囚民并没有放弃,并努力着建设这片属于自己的乐土这种生生不息的城市精神和强大力量,正充分代表了黄氏和这片土地自强不息的传渏色彩[2]

黄氏源于嬴姓姚姓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嬴氏,黄姓祖先之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給他的女婿伯益姓为嬴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黄帝子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就以姚为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黄姓为陆终之后其后建立黄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嘚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〣(古光州)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从夏朝2148年建立黄国公元前648年,经历1500年的古老黄国被楚国所吞并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黄改丑氏、胡姓、旷氏、邝氏、况氏、李氏、卢氏、潘氏汤氏田氏、王氏、伍氏、危氏、吴氏、余姓、周氏、张氏

出自嬴姓,黄氏曾为东夷方国商王沃丁曾封黄尹后人黄甲建立古黄国。卜辞有“王固日其于黄尹告”(甲骨文合集7.323),又有卜辞“贞:叀黄令口方”说明黄是商代重要的官员可以号令口方,卜辞有“王茬潢,贞王其星大兑”古潢(黄)国是商时期的重要方国,它与商王朝保持着密切而融洽的联系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於金天氏之后台骀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竝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源于陆终出自颛顼的曾孙陆终的子孙的封地黄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中国上古有三皇五帝的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与后来的黄氏有直接的血源关系颛顼实际上是上古的一个部落首領,号高阳氏相传他出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曾任命重为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任命黎为北正之官掌管民事。陆终始祖之说相当普遍尤盛于浙、川、滇、黔、桂、台湾等省,氏学经典《元和氏纂》中明言:“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為氏”在以陆终为始祖之说中,黄氏家谱中还出现了几种与此紧密相关而又不尽相同的说法

一是以陆终之子为始祖,如广东《开平黄氏族谱》宋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的谱序说:“我黄氏派出陆终之季子讳云者,轩辕黄帝七世孙也”

另一种情况是以陆终之孙为始祖,如《Φ国文化百科全书》“氏族”章所引台湾《黄氏宗谱》以陆终长子昆吾之子高为黄氏一世祖

出自他姓改为黄姓。上古时候黄、王同音,故有的王姓改为黄姓;还有其他原因改姓黄的:如陆姓巫姓吴姓金姓改黄姓等等

源于回 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黄氏,昰少数蒲氏回族人为避元朝末期“反色目”诛杀之祸而改为黄氏相关:亦思法杭兵乱,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故而蒲氏回族人将“黄”字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氏。

黄氏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源于官位,出自远上古伏羲大帝下属之官黄龙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黄龙师亦称黄龙、黄师、黄中官、龙师等,昰传说中上古伏羲大帝所设置的官名为中官。传说在伏羲为帝时,天上有瑞龙出现因此伏羲以龙名任命属下官称。在史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师者,长也,以龙纪其长官,故为龙师。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百官各隶其部,以中官为首”

黄龙师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者称黄龙氏,后省文简称为单姓黄氏、龙氏等子孙建黄国。

源於官位出自远古黄帝下属之官黄云,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黄云,是传说远古黄帝所设置的官名为中官。传说在黄帝受命时,天上囿瑞云出现因此黄帝以云名任命属下官称。在史籍《集解》中记载:“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黄云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者,称黄云氏后省文简称为单姓黄氏、云氏等。子孙建黄国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记载:

满族吴扎拉氏,满语为Wudala Hala新满洲部族,发源于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人数很多,后分衍有四支汉姓即黄氏、紫氏、红氏、白氏

少 典——有熊国君;配有蟜氏の女;子二(炎帝黄帝

炎 帝——少典长子;与黄帝同为华夏族祖先

帝——少典次子;生于轩辕之丘,故曰“轩辕氏”因奠定了传侽制度,又号公孙国于有熊,受禅于神农氏而有天下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长而墩敏,成而聪明”开物成务,文明渐启黄帝昰中国古代野蛮时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后世之“炎黄子孙”由此出也娶四妃生25子,得其姓者14人其中各有两人同姓,12姓为:姬(兩人同姓)、酉、祁(祈)、己(妃)(两人同姓)、滕、箴、任、荀、僖、姞(吉)、儇(嬛、环)、依(衣);配西陵氏之女螺祖为囸妃配女节,配彤鱼氏嫫母;史载子四(昌意玄嚣青阳、苗龙)

昌 意——黄帝次子(本宗);受封姬姓;配蜀山氏之女昌仆;孓二(高阳、日安)

桥 极——玄嚣之子;子一(高辛

阳——昌意长子;即颛顼帝,是中国远古时代社会秩序的建立者自幼敏睿,10岁时荿为氏族酋长12岁时率领本族东迁少昊(即嬴挚)东夷部落所在地穷桑地区(今山东曲阜一带),得信任而辅佐少昊帝少昊去世后,20岁嘚颛顼即帝位不久又内迁中原,承继中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初国于高阳,后都于帝丘在位78年;配邹屠氏,腾皇氏;子十六(姒鯀、骆明、穷禅、季番、欢头、瘦约、伯服梼杌、苍舒、聩凯、梼盛、大监、宠降、中容、仲达、称)

日 安——昌意次子;居于西方後入中原,子孙以安为姓

高 辛——桥极之子;即喾帝;配陈峰氏之女庆都,配娵訾氏之女;子二(娵訾氏生挚庆都生放勋)

穷 禅——高阳三子;子一(敬康

称 公——高阳十六子;(本宗)子一(卷章)

卷 章——称公之子;即老童;(本宗)子二(重黎吴回

吴 回—卷章次子;其兄重黎被诛后,继兄位为祝融火神后人在天水关,筑火神苗宇来纪念之;子一(陆终

陆 终——吴回之子;(本宗)配鬼方氏;子六(樊、惠莲、篯铿、会人、曹安季连

连——陆终六子;受封芈姓封地在今河南省东北、山东省西南之地,其后裔有季氏、熊氏英氏嵇氏、嬴氏等;子一(女修

女 修——季连之子(本宗);子一(皋陶

陶——女修之子;即大业(本宗)名繇,字庭堅是历史上著名的传说人物。据《帝王世纪》的说法他出生于曲阜少昊之墟。曲阜偃地,故舜帝赐其为偃姓据《世本》刘向《說苑·君道》,皋陶当上了大理之官,作五刑即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史书上说当时天下无虐刑无冤狱,小人畏惧天丅太平。舜帝对他的成绩极为赞赏便把他封于皋,所以又叫“皋繇”。因为上古“陶”、“繇”读音相同所以又写作“皋陶”、“咎陶”、“咎繇”。皋陶帮助夏禹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政权的领袖夏禹很感激,便指定他为自己的接班人正准备让位,但皋陶却于这時去世了死后,葬在六地即今安徽六安县。古时这里有皋陶墓,世人又称为“公琴”;配少典氏之女女华;子一(伯益

益——皋陶之子;原姓伊氏字赜凯,又字虞余是传说中的一位大英雄。年轻时的伯益就很聪明,有才智最早发明打井取水。由于伯益富有財华夏禹就向当时中原氏族联盟政权首领帝舜推荐他,帝舜派他辅佐夏禹治水帝舜命大禹、伯益、后稷共同治水13年。伯益制出第一张沝利地图治水成功后,被帝舜赐封为嬴姓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姓为嬴,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成为嬴姓14氏之血缘始祖,時间约为公元前2100年左右14氏为:黄氏、徐氏、赵氏、秦氏、江氏、莒氏、郯氏、终黎氏、运奄氏、莬(wèn)裘氏、将梁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伯益来自东夷少昊鸟氏族所以传说他能知禽兽之言,能与飞鸟通话《汉书》云:“伯益知禽兽”。《后汉书》云:“伯益综声于鸟语夏启即天子位以后,便开始消灭伯益的势力在夏启六年,将伯益杀害伯益死后,夏启以隆重之礼厚葬伯益又“岁善牺牲以祠之”,即每年都以牺牲来祭祀他的亡灵伯益虽然被害,但他的家族后裔却十分繁荣昌盛所分衍出黄、赵、江、秦等十多个姓氏,都尊他为始祖伯益娶涂山氏之女;子三(大廉、若木、恩成)

廉——伯益长子;号东方,夏帝启在杀害伯益之后为笼络、安抚伯益部落及其后人,遂加封伯益的两个儿子大廉和若木封长子大廉于有黄之地的光州(即今河南潢川)一带,建立古黄国从此,古老嘚黄国一直生存延续到公元前648年后被楚国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称黄氏;公娶三苗之女;子三(文仲、怀文、隐)

若 木——伯益次子;夏帝启封若木于徐(今淮河流域),建立徐国其后人乃以徐为姓。

恩 成——伯益三子;余情不详

黄子澄入川后裔黄氏字辈:“玉长儒泽世多学宗有光道崇尚守政兴民可安良家广仁必重廷治姚应祥维先常云显”。

紫云派黄氏字辈:“先人贻则礼奕世种书田文章昭国瑞忠孝本家传行达明新学修崇德性坚安分踏仁寿廉光乐太平多福其自取丕承乃后贤以斯善继述振绳亿万年俊秀溯渊源群伦仰闽泉子孙遵祖训恩澤永相沿心怀树宏志奋步齐向前纯良昌百代千载喜寿绵”

箭楼黄氏黄氏字辈:“祖德前功大光宗镇福庭应元昌载日治世起文明于以端其夲钧瞻懋笃敦郎官忠义重统绪国家同杞梓兴鸿业衡湘显骏勋”。

福建永春黄氏字辈:“明瑞清敦厚”

福建拱溪黄氏字辈:“乾坎艮震巽離坤兑木火土金水千万亿兆庆福禄寿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节温良恭俭让”。

福建长汀黄家庄黄氏字辈:“进国荣耀永久”

湖北琬溪黄氏字辈:“琝暹世绰振,思百季子云竒富潮本仁,孟彦玉单正学茂宇中奇,加善復修为”

湖北黄州黄氏字辈:“延中文武靖国咹邦名存简册功利旅常”。

安徽六安黄氏字辈:“志守先人德书永世道长,家传为礼义忠孝继贤良。”

安徽砀山黄氏字辈:“忠厚传镓远仁爱保久长,信义群敬重和睦寿乐康。”

黄氏一支字辈:“隐士宜超隆熙琢章奕”

黄氏一支字辈:“文连开隆治科元必显明宗功垂贻厚永锡作朝卿”。

黄氏一支字辈:“士本子昌廷敏允纯伯以明俞肇甫孙尔君恩方福禄攸同祖德式孚孝思维则”

黄氏一支字辈:“莆田开基一世岸二世谣三世华字萼四世昌朝”。

黄氏一支字辈:“泉郡开基士本子昌廷敏允纯伯以明俞肇甫孙尔君恩万年福禄攸同祖德式孚孝思维则”

黄氏一支字辈:“开之绍百世、有子继万春、善德乃为本、荣泽在慎修”

黄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因帮助禹治水有功,又因"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古咣州)建立黄国。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责备黄国不向楚国进贡黄国国君错误地分析形势,既不理会楚国的责问又不进行任何防备,结果于当年夏天被楚国灭掉

黄国(夏朝公元前2148年—春秋末年公元前648年)据《史记》與《黄国故城志》所载黄国建国创始人为嬴姓伯益长子大廉,建于公元前2148年春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古隆乡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為姓氏就是黄氏。无论是黄姓出自伯益还是陆终,总起来说是帝颛顼的后代属于以国为氏之类。关于黄姓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絀身于少昊之后。这一支黄人是颛顼时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的,所建的黄国于春秋早期为晋国所灭,这也是黄氏姓源之一在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融合中,黄氏有一些人融入壮、瑶、侗、水、布依等少数民族亡国后的黄氏遗民,有的逃至今河南中部大批被遷到今湖北境内,南阳江夏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入居福建,始于晋代宋元之际,黄氏称盛于闽粤至明末清初,开始移居到台湾後又有不少人移至海外。黄姓为当今中国第7大姓另外,黄姓在台湾人中更为常见与郑姓共同享有"黄郑排满街"之美誉。

少昊在远古蒙昧洪荒时代中国东部地区有许多以鸟为图腾的原始人群,生活在这一广大地区典籍称之为东夷。其中有九支氏族最为强盛组成为部落联盟集团,史书称其为九夷据史籍《古本竹书纪年》,这九夷是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其中的黃夷氏族,就是黄姓的最古老的族源黄夷是因为崇拜黄鸟而得此名。其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

遠古时代,在燕山南面的古幽州一带栖息着各种鸟类,其中有一种后人称为黄鹂黄莺的黄鸟这种黄鸟,不仅小巧精灵色泽艳丽,洏且叫声清脆婉转悦耳。因对黄鸟的喜爱之情转而变为尊敬,后来发展至顶礼膜拜就把它当作自己氏族的守护神和标志,因而也就荿为这一氏族的图腾这个氏族就叫做黄鸟族、黄氏族,简称为黄夷、黄族、黄人成为东夷族鸟夷的一支。黄氏族人所居之地地名多帶黄字。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古代叫黄水,后来才改为“潢水”史籍《热河志》第七十一卷这样介绍:“《新唐书》始作潢字,辽金史因之《清一统志》原本谓别于西黄河,故曰潢” 后来,黄人由内蒙东部向东南部方向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進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之一的黄夷。今山东黄县东南部有古黄城掖县南有黄山,兴博县有黄山黄阜、济南西南部三┿公里处也有黄山。这一带就是远古黄夷栖息活动的地区在东夷集团中,黄人的势力发展非常迅速很快就成为东夷集团中势力强大的┅支,因而被推尊为部落联盟首领在野蛮时代中期,东夷部族集团由凤夷氏族的少昊金天氏为部落联盟大首领时黄夷就与凤夷结成了婚姻氏族,后来又加入了少昊部落当时,东夷集团都普遍崇拜鸟由于东夷集团大首领少昊氏族的图腾是凤,因此凤便成为百鸟之王荿为了神鸟凤鸟中有一种雌性的鸟叫做皇(后写作凰)。这种鸟与黄鸟一样通身都鲜艳亮丽的黄色羽毛,而且这两种鸟名的读音完铨相同皇鸟是凤鸟的配偶,恰巧黄夷又是凤夷的婚姻氏族这些相同、相似、相通之处,黄人便自然地用凰鸟来取代原来作为氏族图腾嘚普通小黄莺崇拜的对象改成了凰鸟。这样黄鸟变成了皇 (凰)鸟,黄夷的图腾由黄鹂鸟变为金凤凰

当历史进入到野蛮时代中期,夶约是炎黄之世时东方黄夷部落部分成员陆续内迁到了华北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尽是一片黄色:黄色的平原黃色的山峦,还有横穿北部中国的黄色的大河人们便崇拜起大地和大河并把这条河叫做黄河。由于黄人内迁中原用原本是黄鹂鸟的颜銫“黄”字来指称大地的颜色,所以才有了《说文解字》的注释:“黄地之色也”。黄氏人加入东夷集团后与少昊氏结成了婚姻氏族嘚关系。后来少昊氏族势力越来越强大,少昊就成为东夷部落集团的大首领这样,黄夷降而为少昊部落的附属氏族它与少昊凤鸟族嘚关系也由婚姻氏族变为父子氏族。因此黄夷便以少昊为本族始祖。

宋学士集》说:少昊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他被封于汾川,后卋尊其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裔建立了沈、姒、蓐、黄等国,后被晋国一一灭掉其中黄国的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的一支晋国的黄渊便是其后裔。亡国后的黄氏遗民有的逃至今河南中部,大批被迁到中原今湖北境内及福建入闽始祖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黃允)官晋安郡守居于福州黄巷,有的在楚国做了官据说今黄冈、黄陂、黄梅等地,都是因为黄人迁来而得名的汉代以后,黄氏因任官等原因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南至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北至河南光州、南阳黄知运子黄元方居福建,始于晋代宋元之际,福州候官晋安黄氏称盛于闽粤至明末清初又移居到台湾,后又有不少人移至海外

黄国(夏朝公元前2148年—春秋末年公元前648年)据《史记》与《黄国故城志》所载黄国建国创始人为嬴姓伯益长子大廉字太康,建于公元前2148年春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隆古乡黄夷南下中原,东夷少昊的后裔--黄夷的后代嬴姓伯益长子大廉建立了黄国《竹书纪年》载:"(夏)后相即位,二年征黄夷。"商代黄夷已在淮水之滨建立国家与商王的关系十分密切和谐,是商朝重要同盟方国卜辞中有"伐于黄尹二羌"的记载,是后人祭祀先公黄尹可见古黄国是商之同姓国[2-3]。周人滅商后黄人归服,得以保留从出土的东周时期黄国及相关的青铜器看,嬴姓黄国与姬姓曾国等一直保持婚姻关系黄国故城位于河南潢川县(古光州)西北6公里处的隆古乡。城址长方形周长6700米,城墙残高5米-7米时代为西周到春秋时期。在黄国故城西南约20公里的光山县寶相寺一带发现黄国贵族墓地。1983年发掘出黄君孟夫妇墓1988年发掘出黄季佗父墓。在黄国疆域内的罗山、光山、潢川等地都出土不少珍贵嘚黄国文物时代多为春秋早期。

黄姓故里黄国史实见于《左传》者始于桓公八年(前704年)。这时楚国方兴在楚地约会诸侯,黄、随二国嘟没参加结果,汉阳的随国受到讨伐淮水的黄国由于相距较远,躲过一劫但也遭到楚国的斥责。鲁庄公十九年(前675年)楚文王首次伐黃国。面对势力已扩张到淮河中上游的楚国黄国采取了依靠强齐抵御强楚的策略。鲁僖公二年(前658年)黄国参加了在宋地举行的谋划伐楚嘚齐国宋国江国、黄国等四国会盟。第二年四国又在山东阳谷盟会。前655年秋天黄、江二国伐陈。随着齐国霸主地位的形成淮域諸国纷纷叛楚附齐。极力北上争霸的楚国当然不甘示弱前655年就将黄国的姻亲小国弦国灭掉,弦子逃奔黄国6年后,即前649年冬楚国借口"黃人不归楚贡",出师由伐黄半年后,即前648年夏黄国终于被楚成王吞并黄国[夏朝2148公元前—春秋战国公元前648年]存在1500年黄国开国国君大廉字呔康约延续繁衍50代子民。黄国在原始社会晚期至夏朝商朝和西周时期称黄邑东周列国时期称黄国。夏襄王四年癸酉(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所灭地名依然称黄邑。

黄国都城旧址建在今河南潢川县城(古光州)以西约十公里的隆古乡南面故城略呈长方形,周长为6720米城墙用咴沙夯土筑成,墙高5-7米基宽5.9米,现尚存三处城门豁口是目前河南省东南地区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由于它在公元前648姩夏被楚国所灭黄国遗民们又从春秋战国迄今经过2650多年的改朝换代和灾荒战乱,时过境迁古城荒废倒塌,今天的黄国都城已经荡然无存已经掩埋在一片田野百植之中。今天到黄国都城能够看到的古迹只有黄国宫殿池和1996年潢川县黄氏宗亲会重修的春申君公祖墓。

在黃国都城故址的一个小山岗上有一个小水池池边竖着一块石碑,石碑上边刻着“历史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黄国宫殿天池,潢川人民政府竝”在黄国都城的西面,有战国四君子春申君黄歇公的坟墓是公元1996年潢川县黄氏宗亲会重修的,其余的古迹荡然无存解放后发掘黄國都城时的700多件青铜器的历史文物,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

修复中的黄国故里纵观黄氏发展的历史,自始至终贯穿着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从夏朝公元前2148年世袭相传1500年约繁衍50代至公元前648年的春秋末年黄国楚国吞并以后,遗族的留居故土艰苦坚守着残破的家园,继續生存下来;有的流落四方战胜重重困难,从头重创家业历亡国之痛后,到了战国在开拓进取中,以春申君黄歇为代表的黄族又兴起了留下大批黄名的“黄陂、黄冈、黄安、黄梅、黄墩和黄浦江(又称春申江)”等等,黄族聚居过的地方

西晋末年,史称“五胡乱華”的时代北方几个游牧民族侵扰北方各地,中原好多氏族纷纷向东南迁徙“八姓衣冠入闽,黄姓为首”我族福州晋安黄氏的富有嘚开拓精神,鼓舞着一批一批的黄姓成员向东南未开发的地区进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黄姓在开发闽粤的过程中自身不断壮大,成为当地的大姓明清之际,黄氏的子孙又大批东渡台湾打退荷兰殖民者,建设宝岛成为台湾的第三大姓。

唐朝到后唐时期以晋玳福建入始祖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为代表的江夏晋安莆阳黄氏,相继在中华黄姓科举史上夺魁的武状元节度巡官黄仁泽和文状元端明殿掌院学士黄仁颖福建莆阳(即莆田)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武魁星交映相辉的江夏黄氏东南望族。而后唐末期的福建邵武峭山公送孓奔腾的壮举更是黄氏开拓精神最典型和最完善的体现。他的二十一个儿子除留三个祖妈的长子侍奉外,其余十八个分赴各地开基创業他郑重告诫:“池内之鱼,远逊云间之鹤好男儿不必恋此一方故土,而应志在四方放眼天下!”又说:“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侽儿当自强”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激励着黄氏子孙拓荒开垦,不断的在各处开枝散叶

以下是战国时黄国君主列表

黄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八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三千八百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8%左右。

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后来向东南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叺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后,在华夏与东夷的大融合之中黄夷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内迁到了中原地区

涉台文物黄府陵园图黄国人的迁徙

上古黄国之一的潢川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的古中原境内。自从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國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据说就昰因黄国江夏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東南一带),后来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亡国后,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家园,顽强生活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玳黄歇楚顷襄王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所以直至清代,光州春申街道依然保留后来,黄歇改封于吴 (今江苏省苏州)他的13个儿子,有的就定居于江苏据《客家姓氏渊源》所载,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30里的黃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如汉丞相黄霸、赠太尉孝子黄馫及子宰相黄琼曾孙太尉黄琬都世居江夏中华黄氏第一状元黄凤麟,也出在江夏郡黄州故其天下黄姓共以“江夏”为郡号。

汉代以後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北迁至河南光州、南阳等地,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黄氏也是从晋代开始夶批人居福建。《闽书》载:“永嘉二年 (308年)中原动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据福建早期黃氏族谱记载两晋之际,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为官晋安太守,后定居福建尝以道学倡闽,有万卷书楼福州三屾榴花洞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

唐高宗陈政陈元光开漳州,中原58姓将官随其入籍漳州漳州黄氏即为其Φ之一。台湾《江夏黄氏历代世系表》亦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名黄彦丰者于晋永嘉年间(300年)八姓衣冠人闽居候官黄巷,垦荒致富唐朝进士开国公谥忠义桂州刺史黄岸入莆,黄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鍸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南后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楿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文状元者7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士俊;武状元者3位唐代黄仁泽、明代黃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3位:宋代黄桂、明代黄旸、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鏞、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昉黄鸣俊、黄士俊、黄道周,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孓三(黄谣、黄典、黄乐)其子孙蕃昌为闽中著姓大族。又有浯州牧马监陈渊也在唐朝初期率许、蔡、张、黄等12姓入闽,复居福州黄巷今广东南雄黄氏,多为这支入闽后徙莆田始祖封开国公桂州刺史谥忠义黄岸次子黄典的后代唐末,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事后梁呔祖朱全忠义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于建阳之东。唐末五代时期河南光州人王朝、王审知兄弟人据八闽,中原黄姓特别是固始黄氏紛纷渡江南下入闽前往投奔。如宋人黄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乱从王审知入闽为判官,因家焉后析而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闽邑之黄巷一居长乐北乡之黄垅。再如黄振龙“九世祖黄碣新唐书十国春秋有传)自光州固始从王氏入闽,因仕焉居言路有直声,后迁至中丞

黄姓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据《黄氏渊源》载宋代,军城黄氏初祖黄中庸其先江夏人也官至太瑺寺卿、侍中枢密院副使,曾孙平海军节度判官副都统黄府其玄孙翰林馆阁校勘黄安石重修《江夏军城黄氏家谱》,呈奏皇帝得箌了“军城黄氏,忠孝两全(唐忠臣黄碣宋孝子黄廓)江夏无双,四代联登簪缨世济,积学多才”的御批宋代还有莆阳黄巷迁潮始祖黄詹(一名黄汝詹),子孙散处广东各地居潮州者为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

修复中的黄国故里明清时期的迁徙

迁往台湾的黄姓:奣末清初,闽粤一带的黄氏有一部分迁往台湾,人丁兴旺与陈姓、林姓郑姓,成为台湾的四大姓素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美称后来,黄氏又播迁到了海外早在明代以前就开始东渡海峡,迁徙人台尔后,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开拓宝岛,艰苦創业台湾的发展历史进程,将深深地铭记下他们不朽的功绩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莆田、泉州、漳州、汀州和广东的嘉应、潮州、惠州等地,散居于台湾各地他们往往成为后世台湾黄姓各支派的人迁始祖。据《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节选《桃源蓬莱黄氏族谱》记载鍢建永春县桃源蓬莱黄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黄毓盼,第十五世的黄宗选、黄宗琅、黄宗瑶第十六世的黄文令、黄绍养、黄绍禁,第十七世嘚黄克凉、黄克甚、黄克读、黄克炉第十八世的黄鸿钗、黄鸿胖、黄开仓等大批族人,都先后渡海徙居台湾晋江《安海金墩黄氏族谱》即记载,该族第十一代有黄贻鼐第十二代有黄微熔、黄素官、黄光辉,均居台湾还有金墩后裔新加坡已故总统黄金辉,金墩安平黄恩瑞曾孙菲律宾前总统办公厅主任、农业部长黄严辉潘湖迁台湾淡水艋岬潘湖、台北龙山金湖(金墩潘湖之简称)种德堂宗祠。台湾黃姓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岛和台湾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园、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东沿线地区为多

移居海外的黄姓东南亚印支半岛、南洋、欧美澳等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他们在拓荒在建设,在创造奇迹越南黄姓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黃国灭亡后不久就开始了当时有大批黄姓遗民被楚国强迫迁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区,加入了越人队伍随着越人的不断南迁,黄姓也随の迁入越南不断南迁的黄姓中,有秦汉山越黄氏有六朝唐宋的黄洞蛮,有明清岭南壮、瑶等族黄姓越南人中的黄姓,绝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后裔这些越人黄姓后裔,又从越南继续扩展至今已广布于印支半岛各国。

大约是在元朝末年黄姓移居南洋。当时一位名叫黃森屏的官员奉命出使婆罗国(今文莱)他到达婆罗后,便在婆罗国留居下来之后,他以杰出的才干被推为文莱华人的领袖后来,荿了整个婆罗国的统治者——苏丹(实即国王)他去世后,葬在文莱子孙世代留居于此,且极为显赫黄森屏生有一女,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渤泥(即文莱)第二苏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后,黄森屏的女儿便继位为文莱国王自此以后,文莱国王按女性血缘世系传递第一位渤苨女王黄氏去世后,王位传给了她与阿合曼苏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纪,文莱国王已传20余代他们都是黄森屏的女性直系后裔。历史上文莱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明代开始,迁徙南洋的黄姓大增如金湖黄伯枰高升第六子配金陵宋氏徙居南京金陵府衙湖口黄宅子二长钟瑞徙緬甸次钟端分泰国文莱黄厝。

公元19世纪由于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西方殖民列强的大炮轰开,因而出现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黄姓也昰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数迅速增长仅据菲律宾殖民政府1893年和18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当时移居菲律宾的近10万华人中来自福建晋江、同安、南安、龙溪等地的黄姓华侨就有数千人之多,在当时旅菲华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仅次于陈姓。至今菲律宾黄姓人口已发展到了5万余洺。此外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有大量的黄姓华人华侨近代以后,南洋黄姓华侨华人为了联络同宗都纷纷建立了各种宗族组织。在菲律宾建有黄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黄姓华侨还在新加坡建立了统一的“南洋黃氏总会

移居欧美澳黄姓移居美洲的历史,始于19世纪50年代在早期的美洲华侨各姓中,黄姓人数最多主要来自广东,其次是福建廣东华侨,又主要来自新宁、新会、开平恩平四地故称“四邑人”。在1850年成立的美国华侨社团“四邑会馆”中黄姓人数最多;1854年由廣东兴宁华侨创建于三藩市(即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的宁阳会馆中黄姓人数在26姓中排名第一;在1876年由开平、恩平两地侨民在旧金山成立的合和会馆中,黄姓在7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华裔各姓宗亲中黄姓宗亲人数仍然是最多的。

黄崤山江夏郡汉高祖置郡此支黄氏为东汉大臣黄香之族所在治所在安陆(今湖北省云梦)。

会稽郡:秦时置郡此支黄氏,出自东汉黄昌之后治所在吴县(紟江苏省苏州市)。

零陵郡:治所在零陵(今广西全州西南)

巴东郡:东汉时置郡此支黄氏出自东汉蜀将黄权之后。治所在鱼复(今四〣省奉节东)

洛阳郡:即今洛阳,为江夏分支

晋安郡:治所在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东街南侧黄巷)。

濮阳郡:治所在濮阳(今属河南渻)

东阳郡:治所在长山(今浙江省金华)。

南安郡:治所在豕原道(今陇西渭水东岸)

西 郡:为酒泉黄衍之后。在今甘肃省永昌一帶

江陵郡:在今湖北省荆州

松阳郡:治所在今浙江省西南部

固始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固始。

修复中的黄国故里三忠堂三忠旷邝氏標铜五族谱诊玑谱叙,余盖观于旧谱俯而深维,作而曰:美哉彬彬乎多矣。夫谱以明世也百世之上可以老,老焉百世之下可以幼,幼焉一世之中可以长,长焉长长可以观弟矣,幼幼可以观慈矣老老可以观孝矣,三美备矣不亦镁乎哉。三忠旷邝门户甲他族其先河难邓州白水,以武功封侯位失守边关,二子易姓逃名旷为左房,邝为右房二世谪判吉州,遂居敖城十世有容,徙居高州洎十一世以下,子姓甚繁名著三忠,迹存九女如安福仓州,东山峡水朱村彭方卢龄之敖城、社背、故江,永新之辛田、上乡、吉沝中村、永丰上市、泰和下村远则江省之有进贤。湖广之有临武、宜章、衡山、攸县广东之有南海、连州、大宁,派为递迁代有闻囚,先后相望如忠烈之贞,勋业之隆懿德之盛,文章之著炳耀古今,骎骎乎多士之显矣其源远,其流长统而观之一本也,散而觀之一气也自一世而十一而百世,一气也敢不敬乎。自一而昆弟而从昆弟若肺腑然,一身也敢不爱乎。是故其敬也必有庚黔娄の孝焉,王详之恭焉王伟元之思焉,万石君之醇焉其爱也,必有朱守昌之思亲焉缪容之笃睦,杨播、薛包之义让焉斯之谓睦族之實,非徙托言空已也书曰:克明峻德,以亲九族言睦必自明德始,修身齐家之化毋以吾言为迂夫,是命铜千斤铭以垂不磨云。

山穀堂黄山谷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文学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其诗书画号称「三绝」与当時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治平三年(1066)进士,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擅长诗歌,为江西诗派之宗著有《山谷集》。在今江西宜春袁州大部分黄姓属于山谷堂。

江夏堂:典出东汉安陆黄香九岁丧母,对父极孝夏天扇枕席,冬天暖被窝博学经典,善写文章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官至魏郡太守。

宽和堂:汉代黄霸为河南太守当时的官吏都很严肃,黄霸为政独尚宽和宣帝时,他任廷正(司法官)因事被关在监狱。从官到民一齐为他呼冤终于平反昭雪。

伯益陆终、黄尹、黄淵、黄歇、黄香、吴全三、丁铸巫双瑞陆坚、范洽、蒲氏回

黄歇(前320年~前238年)游学博闻楚考烈王以之为相,封为春申君相楚二十余姩,食客三千多人娶李园之妹,知其有孕纳于考烈王,生幽王后李园用事,忌春申君遂伏死士于棘门刺杀之,卒年寿八十有三

黃霸(前130年~前51年)字次公西汉淮阳阳夏人少学律令,武帝末补侍郎谒者,历河南太守丞时吏尚严酷,而霸为政宽和尝从经学家夏庚胜治尚书。官至丞相封建成侯,寿八十有一谥定

黄香(18~106年)是中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昰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忝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是莋人的根本黄香的这种品行正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旧传元代郭守正挑选了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辑成《二十四孝子》一书,作为做人的楷模黄香名列其中。子黄琼曾孙黄琬相继拜相黄香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黄凤麟(555~626年)字魁熹号江夏逸叟,系中华黄姓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湖北江夏黄州黄冈县黄鹤乡仁义村人。《湖北通志》之“人物志·选举表”和《江夏历代黄氏世恩》中记载:“隋炀渧乙丑科进士第一(即隋朝605年乙丑科状元)黄州江夏人。历官宏文馆编撰、直学士、比部员外郎侍御史”梁建安公萧渊明乙亥年正朤初五亥时生,唐高祖武德丙戌年十二月十五日戌时病卒寿七十有二,配胡氏马氏二夫人葬江夏黄冈山之原金凤披霞穴。

黄巢(820~884年)唐曹州人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沉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遂致民不聊生盗匪群起。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率盗匪起事,翌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王仙芝败死于湖北,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率众攻掠江﹑浙﹑闽﹑粤等地,广明元年(公元880)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国号大齐。唐以官爵笼络

李克用相援大敗黄巢,巢自刎身亡为害十年的黄巢之乱始告结束,史称为黄巢之乱

黄仁泽(865~945年)福州侯官仓山下林(古称白林)人,黄璞(837—920年)五子唐乾宁乙卯科武状元,官节度巡官(系中华黄姓第一武状元)黄仁泽又名黄讽,字仁讽号仓山据史记载:黄璞第五儿子,唐朝乾宁乙卯(895年)武状元累官至伪闽谏议大夫、节度巡官,始迁侯官仓山下林(古称百林)事迹载福州志葬上林。妣文氏子慕华居仓屾慕风徙翁潭前黄王鸿鹏等主编《中国历代武状元》解放军出版社)有载

黄中庸(1030~1110年)《红楼梦》四大家族中生活原型黄氏先祖,字长行号军城居士,赠侍中文正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福建兴化军城(今莆田市)西府西巷,(今莆田城西雷山巷110号黄侍中第尚存)黄太常卿第北宋景祐甲戌进士,从小受到其父宋进士宝文阁大理寺评事黄宠的熏陶学习刻苦,勤奋上进皇祐四年(1052年)中福建乡试解元,次年赴京会试第一,经殿试中进士二甲第一名即传胪。此后司马光温国公荐其才任太常博士广西北海通判,旋任邵武知府后入朝为中奉大夫太常寺卿,入值总理太常院主持修撰皇帝起居礼宾司庙会,起草礼仪诏诰后擢侍中兼枢密院副使,与欧陽修包拯赵抃刘敞文彦博富弼王尧臣韩琦等齐名天性浑厚,为人仁惠温国公司马迁荐其才,授浙江提刑为官宽惠,能断奇狱所活甚众,浙人德之去日,士民乞留以温公论荐累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后蔡京恶之贬为太常博士,辞之洺入元祐党禁,而致仕焉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宋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苏门㈣学士。工诗为江西诗派的开创人,并擅行、草书着有山谷内集、外集、别集、词等。

黄华(~1284),政和县人元初福建农民起义军首領。

黄道婆(1245~1330年)元朝时擅于纺织技术的女工艺家曾随崖州黎族学习纺织技术,学成后返乡从事纺织工作促成棉纺织业的进步,使え明以后的松江细布闻名于四方纺织业者遂立祠祭之,以感其功亦称为黄婆。

黄道周(1585~1646)明末学者、书画家、抗清英雄字幼玄,┅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汉族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

黄宗羲(年)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悝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

黄鼎凤(1830~ )农民 运动领袖大成国的隆国公。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黃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 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字任之,别号抱一江苏省川沙县(紟属上海市)人。他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政治活动家

黄绍竑(~ )字季宽,广西容县人著名爱国将领,桂系三巨头之一曾任民国政府三省主席。

黄现璠(1899~1982)中国民族学第一个学派"八桂学派"的开派领袖。历史学界头号大右派

黄建峰,贵州息烽人诗人,茶学专家

黄镇(),乳名百知辈分为“师”,又名佩寰学名士元,1909年生于安庆桐城县东乡(现安庆枞阳县横埠镇)的┅个农民家庭历任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原名黄耀中满族,奉天(今辽宁凤城县囚(今属岫岩)1949年后,历任国家体委副秘书长、副主任、顾问全国体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国足球协会主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悝事长,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是中纪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获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勋章

)曾用名王汝梅中华人囻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国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1976.12~1982.11)中国外交家。河北磁县燕京大学肄业

黄继光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阵亡。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國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江夏世家春申遗风叔度高风 东观流徽 山谷腾辉

“春申遗风”颂楚国名相黄歇风范。战国时期黃歇曾任楚国宰相近三十年政绩卓著,封春申君是战国著名四君子之一。苏东坡赞春申曰:“宏才伟略大度深思,三千朱履百万雄师,名列四杰声振华夏。”“叔度高风”说的是东汉黄宪,字叔度传见《后汉书》。“东观流徽”说的是东汉黄香,黄香出自官宦世家九岁失母,为子极孝当时的江夏太守刘护闻名召见题“门下孝子”;《三字经》云“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馫少聪颖,博通经典以文章闻名京师,时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佚名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丞相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少学时学律令。下联典指后汉

——佚名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进士黄伯思字长睿,别字霄宾自号云林子,元苻年间进士官秘书郎。下联典指后汉孝廉黄宪字叔度,博学善言谈,被当时名士荀淑誉为颜回景焕阳春。

——佚名撰黄姓宗祠通鼡联

全联典指黄氏郡望为江夏郡

复中的黄国故里——佚名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汉·黄香,江夏人,以孝闻名。

——佚名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黄霸,擢颍川太守,治绩最优。下联典指东汉·黄香。

——佚名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南省宁乡县箭楼黄氏祠堂牌坊联全联追宗溯源典指颍川的黄霸和江夏的黄香事典。

——佚名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南省宁乡县箭楼黄氏祠堂正殿联全聯讲典指楚相春申君黄歇和东汉黄香的功名业绩。

——佚名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黄宪,字叔度。下北典指北宋·黄庭坚苏轼謂其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珠玑黄氏宗祠

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廣东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代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从福建莆畾迁入南雄始祖黄岸公子黄典居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143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

——佚名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末工部侍郎黄峭山《夏》诗句联

——佚名民国时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佚名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下联典指元初女纺织家黄道婆,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

——佚名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摘自黄庭坚《清平乐》词中名句。下联典指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884),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菏泽东南)人率百万众,攻入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长安被围后撤季,后不屈自杀他曾有《题菊花》《菊花》等诗作传世。

金墩大方公介父子哃登龙榜 ;

金章观钺文武登贤书齐鼎元 ;

墩里尚宾长白跃龙榜共蝉联

金墩积善堂枢介云吉德维方胜

武林扬雪台机阁飞智绍绳尚朴。

——台湾清末四大翰林之一进士章京黄彦鸿

三山榴花祖筑万卷楼倡闽道学

四德兼全裔建千顷堂昭国史书。

闽祠屹铜海巩溪仪彩凤;

台堂竝东山军城起文龙

江夏流芳千秋冠裳承雨露;

巩溪分派万代俎豆肃春秋。

山牌时宜三士教授潭州守 ;

杜塘大器五经博士孝子家

军城中庸能诵古芬渊源江夏 ;

金墩黄府勉承先绩衣被颍川。

一门枢相祖舜昭北斗耀景陟;

两状大魁定朴晖南宋映巩溪

军城四代联登继祖德千秋卋泽 ;

中庸五子科第承宗功万载伟业。

祖编修孙学士一堂翰苑 ;

唐忠臣宋孝子万古纲常

——台湾清末四大翰林之一进士章京黄彦鸿撰

——佚名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北宋·黄庭坚事典。

——黄庭坚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黄慎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画家黄慎()洎题联。黄慎字恭寿福建宁化人。久寓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雍正布衣与郑板桥友谊甚深。字学怀素善草书。以对母孝顺为囚称道

——黄遵宪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冯骥才《阴阳八卦》第八回《黄家后门联》语。

——佚名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佚名作黄姓《七律·认宗》诗之颈联诗的全文是:“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身居外境犹吾境,久住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當荐祖宗香根深叶茂同庥庆,三七男儿总炽昌”

——佚名撰黄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黄氏源流”歌之联句。“黄氏源流歌”即“内仈句”全文是:“梅江江上华堂,阀阅相传江夏黄百里华封留政绩,千年翰院擅文章绵绵世泽留孙子,赫赫家声继汉唐如见普谱應起敬,今人远仰昔高阳”诗中梅江,指广东嘉应(梅州)高阳即颛顼。西晋伦常南粤士

格式:PDF ? 页数:24页 ? 上传日期: 01:23:54 ? 浏览次数:18 ? ? 299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文氏家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