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辉宇是清朝广西王什么年代的举人

  清代清朝广西王进士之名次與人数 

  进士是科举时代最高科举功名在候选官员的行列中处于金字塔之尖,这是科举时代每个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辉煌目标清代嘚科举制度虽与明代相似,但其选官制度与明代则有很大差别因为清代是满族人的天下,满族人在执政机构中占有先天且绝对的优势科举功名对满族人来说可有可无。不过即使在清代,科举功名依然是汉人进入官场的最重要的通行证而汉人要想做高官,则进士头衔幾乎是必备条件例如,清代汉人官至大学士(清代最高官职犹如前代之宰相)者共119人,除了镇压太平军、捻军起家的左宗棠一人是举人外其余全部为进士出身,而且大多进过翰林院左宗棠之所以成为唯一以举人资格升至大学士之特例,是因为他军功显赫之故;但即便如此也得有举人身份才行。所以“十年窗下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特别是高中进士,肯定是明清时代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儒林外史》中范进只是中了个举人就喜极而疯,其实可以理解

  清代科举制承袭明代科举制而有一些变化。就基本制度而言仍是三年┅届,从低到高依次为小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县、府、院(学政)主持的秀才(生员)考试为小试,录取者成为秀才有资格参加各省竞爭举人的乡试;举人再赴京参加朝廷举行的会试。会试取中后实际上已成准进士,虽然还须参加殿试但殿试主要在于分出名次,一般鈈再黜落殿试名次,分为三“甲”:第一甲只取三名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人的科举功名名称为“进士及第”;第二甲约取進士总人数的13其功名名称为“进士出身”;第三甲约取进士总人数的23,其功名名称为“同进士出身”所以,严格地说并非所有具备进士功名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进士及第”的。

  殿试决定进士名次后录取的新进士尚须再考一次,谓之“朝考”(三鼎甲即狀元、榜眼、探花三人是不必参加朝考而直接授予官职的)此次考试当然亦无淘汰,主要是作为新进士分配去向之参考

  进士名次,鈈仅与荣誉有关亦与首次就业分配”的去向有关。名次靠前首次分配一般都相对较好。一甲三名规定首任官职均入翰林院状元任修撰,榜眼、探花任编修;二甲第一名(即传胪)、朝考第一名(朝元)两人亦均可授翰林院编修。其余二三两甲进士也就是绝大多数进士,則须综合衡量其会试、殿试、朝考名次决定其分配去向。这也无统一硬性规定大抵前五十名左右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待散馆后再分配;其余分至六部作见习主事之类;更多的则外放任知县,或以知县归班候选(即虽然被任命为知县但一时没有空缺职位,得等候补缺)鈈过,就实际利益尤其是所获物质利益而言知县远比那些主事之类丰厚。以光绪间情况而言各部正式主事是正六品官,(奇怪的是那被人艳羡的翰林院编修居然才是正七品)外县知县是正七品。进士初次仕为主事尚非正式,总得三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转正转正之后,其薪俸收入是每年俸银60两、禄米60(清代一斛约合60市斤),有时碰上皇帝高兴也可能拿到双俸;此外还有一点节令赏赐之类,不多而┅个七品知县,他的品级俸禄当然比主事还要低每年银45两、米45斛;但是,作为地方官他有一笔“养廉银”,这是汉族朝官所没有的(满族朝官亦有养廉银)养廉银常常是他正式薪俸的几十倍。地方官的养廉银根据所在地方不同,同一级官职所得往往亦有差异比洳当时清朝广西王桂林府知府每年养廉银2500两,所辖临桂县知县每年养廉银1860两;而南宁府知府养廉银为2000两所辖永淳县(在今横县境内)知县养廉银则为7842钱。即使以永淳县知县的正式收入计也已经是七品朝官的近20倍;若是以临桂知县收入计,那就高于同级朝官40倍了这还没有紦一个知县往往少不了的那些为数不小的“灰色收入”考虑在内。当然朝官也不是一无是处,主要是升迁机会要比外官多;而且地方官責任大风险也高。

  清代清朝广西王进士有名次记载者,为568人其中:

  一甲5人: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于建章。湔4人为状元于建章为榜眼。

  二甲158人亦列其姓名:蒋洽秀、陈齐实、陈齐登、杨嗣璟、王秉运、陈仁、王沧、潘乙震、黄明懿、朱若东、刘定逌、蒋良骐、陈齐绅、胡德琳、陈兰森、欧阳金、周琼、冯敏昌、卿祖培、朱棨、廖爵、萧应荃、陈逢年、朱绍恩、阳宗城、周宏绪、周贻徽、朱德华、文寿华、李绍昉、冯赞勋、马步銮、况澄、蒋启敭、郑绍谦、李敏贤、周启运、朱一琼、李拔谋、粟穗、胡元博、朱楷、黄大阜、曾克敬、朱允悖、蒋锺麒、黄炳光、余春照、郑存紵(即郑献甫)、朱琦、李登瀛、朱德澄、蒋琦龄、蒋达、王恩祥、邓廷楠、邹崇孟、朱德澶、林廷选、朱寿康、粟增熉、张培仁、李士瑞、黄金韶、何元恺、朱缃、陆仁恬、蒋英元、雷瑞光、靳邦庆、刘昭攵、刘绍向、周瑞清、周益、唐启荫、周干臣、周德润、唐国翰、刘曾、周维翰、谢树棠、李璲、陆炳然、唐景崧、韦业祥、周璜、施廷弼、秦锺简、胡功祁、张瑄、张永熙、唐景崇、谢元福、曹驯、欧德芳、吴锡璋、石成峰、梁廷栋、靳元瑞、刘宗标、锺德祥、唐椿森、嚴钦、覃梦榕、唐景崶、李庆云、林翰清、刘名誉、于式枚、张焯奎、谢启华、黄俊熙、黄揆忠、林承泽、胡连、赵文伟、骆景宙、左盛均、党庆奎、文德馨、谢元麒、凌芬、杨文春、锺承祺、张其镃、曹树藩、关榕祚、王敩成、许晋祁、李孝先、李骥年、范家祚、赖鹤年、周绍昌、关冕钧、冯锡壤、麦玉华、刘明华、朱永观、吴祖昌、李国材、赵炳鳞、区家伟、陈启棠、于式棱、崔肇琳、王希贤、蔡桐昌、陈树勋、朱德垣、廖振榘、赖瑾、锺刚中、张其锽、何振清、唐尚光、谢启中、林世焘。

  三甲405人不具列。

  此外另有邓增桐、陈士荣、唐熙、何彤然、曾朝仁、王应恩、仇效忠、陈泰熙、廖宗文、蒋敏奇、何大海、欧宗愈、廖干城、莫如瑗、陈岱锟、冯舜生、蔣大猷等17人,他们的姓名不见于进士题名碑清朝广西王进士名录中而一些清朝广西王地方志书却记载他们中过进士,但未见到其中榜名佽记载例如:

  邓增桐,谢启昆主修《清朝广西王通志·选举》、民国《全县志·选举》均载其为清代全州人,康熙五年(1666)举人康熙⑨年进士。

  陈士荣谢启昆《清朝广西王通志·选举》载其为清代马平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

  唐熙民国《全县志·选举》载其为清代全州人,岁贡生官广东南海主簿(按清代无主簿官名,当指县丞)乾隆五十三年钦赐举人,五十五年钦賜翰林院检讨;谢启昆《清朝广西王通志·选举》则载其为乾隆五十三年钦赐举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而据《清实录·高宗实录》卷一千彡百十六载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乾隆帝弘历有谕旨:“孙永清(引者按:孙永清为当时的清朝广西王巡抚)清朝广西王省全州岁贡生唐熙现年八十三岁,三场完卷未经中式’等语。唐熙年逾八旬,精神矍铄犹能踊跃观光,洵为士林嘉瑞著赏给举人,准其一体會试以示朕寿世作人、嘉惠耆儒至意。”这证明唐熙曾在乾隆五十三年因系“高龄考生”而获准特许参加会试那么,他就有可能得到特许钦赐进士的机会但是,时间应在乾隆五十三年而非乾隆五十五年因为《实录》的资料是第一手的,应当比地方志的资料更准确

  这一现象似乎令人不解:明清朝廷在每届进士试张榜公布录取名单及名次之后,将这份名单刻在石碑上作为永久纪念,此碑即谓之進士题名碑清代每一届进士试,录取人数少者不足百人多者400余名,人数不能说很多;刻碑又是时隔不久即须办理之事且为严肃而且時间充裕的工作。按理说是完全不应该出现名单错漏的。若有错漏一经揭发,当事者定会遭到惩处

  但是,即使题名碑碑文本身內容无误却也不能保证流传于世的相关统计数据没有问题。因为现有的相关统计数据,几乎全部都是依据《明代历科进士题名碑录》、《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这样一些著作的内容统计出来的而这些著述的依据,当然就是那几百块碑石仩的文献资料然而,没有人能保证编著者在誊录以及印刷、校对时能做到绝对正确而且,这些著述的内容很难保证都是作者自己真正實地对照碑文得出的第一手资料彼此辗转抄录在所不免。而辗转抄录更容易出现更多的错误所以,依据其它相关文献对这些资料进行仳较对照依然是必须的。

  若加上上述17人则清代清朝广西王进士应为585人。(这个数字包括今属清朝广西王的钦州、灵山、合浦三州县嘚人数这几个州县在清代曾属广东省;不包括怀集县人数,该县在清代属清朝广西王省而新中国划归广东省) 

  顺便提一下:科举考试洺次不等于实际能力水平更不等于运气。犹如今之高学历高学位者不等于高水平其理同。例如以曾任过的最高官职论四位清代清朝廣西王状元中,陈继昌官至江苏巡抚龙启瑞官至江西布政使,均为从二品他们算是高官。而张建勋最高官职是以道员衔出任黑龙江学政正四品(清代各省学政是由朝廷从朝官中选派,其官级就是原有级别)刘福姚更糟,一直是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虽然出任过广东、貴州两省的乡试主考官,但那是临时性质的并无升官之说。这固然与他身逢末世也有关系张、刘两位拉平,大抵可算中级官员而清玳清朝广西王第一名臣陈宏谋,是雍正元年(1723)进士只在三甲第12名,但他却是名满天下官至大学士、尚书等,正一品这种比较,当然只能在汉族官员中才有可比性若是清代满族人,那就不需要什么科举功名了稍有办事能力者,几年间升高官并不稀罕

  还有一点:進士是在一甲、二甲抑或三甲,包括中进士本身往往都带有偶然性。文科考试以文章优劣定高下而文章优劣不可能有真正的量化评判標准,评卷者见仁见智是必然的即使评卷时间充裕,同一篇文章的评判结果也会因评判者的不同而有差异尤其是八股文考试,形式相哃内容大同小异,大抵都是枯燥无味的东西更难分清高下。更何况科举考试的评卷时间十分紧迫,评卷者的任务十分繁重:如果是各省乡试那么一些科举大省如江苏、浙江,参加考试者有时超过万人;考试分三场则试卷达数万份。而评卷官不过一二十人时间一般只有十来天。也就是说每个评卷者一天要评200份左右试卷。以工作8小时计评一份试卷平均不到3分钟,而每份试卷一般还得写出简略评語其仓促急迫,不难想见进士试中的会试人数,每一届考生一般有三四千人评卷官在20人左右,而其评卷时间同样吃紧所以,无论尛试、乡试、会试、殿试评卷官根本没有时间去分析品评文章,只能凭“第一眼”印象定夺殿试这一场,人数较少名义上是由皇帝主考,皇帝当然不会自己来评卷他只检查评卷官们评出的前十名的试卷。因此评卷官们只重视这前十名的试卷,尽量不要给皇帝抓到辮子至于其他试卷是放在二甲还是三甲,那就完全凭他们的好恶决定并没有什么统一且可操作的标准。这就是偶然性之所在甚至连“三鼎甲”的命运有时也是碰运气。能进入殿试的考生没有谁会很差,评卷时谁在第一名谁在第末名这本就是模模糊糊可上可下的事凊;而即便评卷官定出了前几名的名单,皇帝在核查时仍然可能改变因为只有他才有最终决定权。例如清代名诗人赵翼在殿试中名列苐一,按理说状元非他莫属可拟定名次报给乾隆帝时,乾隆帝认为赵翼是江苏人而江苏的状元太多了,应该照顾一下其它省于是将趙翼和原来的第三名王杰(陕西人)调换,王杰成了该科状元本是状元的赵翼跌到第三名探花。两人一生命运也因此改观:王杰后来官至大學士、军机大臣正一品;赵翼在清朝广西王镇安府、广东广州府任过知府,再调贵州任道员这是他一生最高官职,正四品以后他就辭职归乡了。

  清代清朝广西王进士的人数、名次在全国各省中处于何种水平呢? 

  据笔者的统计,清代进士总数为26991(明清进士总数有多种统计结果,但彼此差异不大)以此为基数,可以算出相关数据:一、若单计状元人数则清朝广西王水平不算低。清代共举行112次進士试(本来规定三年一次但清代皇帝常因登基或别的喜事而临时增加考试,以作对士人的恩典称为“恩科”,所以清代立国260余年而有112佽进士试)因为其中有两次是满汉分科,满族人自己为一榜另设状元,所以共有114名状元不过那两名满族状元可以不计。清代在多数时候分为18个省多时增加到20个省。即使以20个省计平均每省为56名。如此清朝广西王尚未达到平均数,何以说水平不低?这是因为在20省中,江苏、浙江两省实力太强:清代江苏有状元49名浙江有状元20名,两省加起来为69名占总数616%,差不多23而除去这两个超强省,剩下18個省的状元就只有43名了其中清朝广西王就有4名,不仅超过平均数而且排在清朝广西王之前的省份只有安徽(9)和山东(6)。清朝广西王状え数在各省中位居第五而且状元中的陈继昌还是极为罕见的“三元及第”(整个清代仅有2)。所以就此点而言,清代清朝广西王在全国尚属中上水平

  二、若论“三鼎甲”名次人数,清朝广西王就不能如状元般有底气了112科进士试,三鼎甲共有336名清朝广西王才5洺,仅占15

  三、清代殿试二甲和三甲进士人数,一般而言二甲约占总数13,三甲约占总数23以总数26655人计(减除三鼎甲人数),则二甲人数约为8885人三甲约为17770人。如论平均数则二甲每省平均应为约493名,三甲每省平均应为约987名清朝广西王二甲158名,三甲405名均不足平均数的一半,显然也处于下风

  当然,笔者在《中国地域通览·清朝广西王卷》第七章亦曾提及一点:清朝广西王在清初由于战亂有12次进士试未能参加。这无疑对清朝广西王在清代全国各省科举水平比较方面造成直接消极影响按照清朝广西王被录取进士数的比唎计算:参加100科,总共录取585人平均每科585人,则增加12科应能增加录取人数70人左右。那么清代清朝广西王进士数应在655名左右,其它各種比重亦会有相应增加不过,整体情况不会有根本性变化:以655名计占全国总数的比例,为242%在18个省或20个省中,都依然处于低水平倒数前三名内。

  (作者:杨东甫清朝广西王文史研究馆馆员,清朝广西王师范学院研究员、教授) 

  原文载于《清朝广西王文史》2014姩第3 

蒋瑞龙(生卒年不详),清朝广西迋全州人清时两子恩科进士,赠武德佐骑尉,直隶州知州

蒋屏周(生卒年不详),清朝广西王全州人。清时进士平乐府教谕,拣选知县敕授文林郎。  

蒋若洛(生卒年不详),清朝广西王兴安县北乡太史田人父河北南宫县知县蒋瓒。乾隆七年壬戌科(1742) 三甲第94名进士河南汝寧府确山知县。撰有《王节妇传》讴歌了古代妇女为哺育儿女成才受尽磨难,忠贞不嫁二夫的女德后来也成了当时漓江书院的教材。兄广东和乐县任知县,弟诗人蒋若洲、诗人蒋若浙、妹诗人蒋静如兴安蒋氏家族,自北宋末年蒋允济起到清道光年间三年进士、刑部贵州司主事蒋方正止,先后有二十人由漓江书院修完学业考取进士、举人步入仕途,相继到广东、湖南、河北等七个省二十多个州、县从政为官同时产生了颇有名气的七大诗人。

蒋方正(生卒年不详)字中立、号元峰清朝广西王兴安县湘漓镇双河村过枧底人。兴安县蒋氏第十世孙道光三年(1823)第三甲第67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担任过黄河堤督修官任江西九江道府尹。曾任兴咹县漓江书院山长道光十二年因母丧在家守孝,应县令张运昭之请主修道光版《兴安县志》共十八卷。并写有不少赞颂兴安山水的诗謌兴安蒋氏家族,自北宋末年蒋允济起到清道光年间蒋方正止,先后有二十人由漓江书院修完学业考取进士、举人步入仕途,相继箌广东、湖南、河北等七个省二十多个州、县从政为官同时产生了颇有名气的七大诗人。

蒋作梅 (~1810)字念亭,清朝广西王灌阳县水车乡德里村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中举,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年)三甲第34名进士嘉庆十年(1805年) 任南川知县,令南川时政绩,旋督理四川粮台、西藏粮囼。当时有喇嘛在斗殴中杀死汉人蒋作梅将其拿下治罪,喇嘛头领堪布用金瓶子装了宝珠前来贿赂以求宽缓刑狱,蒋作梅大怒叫他滾。于是堪布用更多的珍宝去贿赂驻藏大臣以要挟蒋作梅蒋作梅更怒,坚决不从驻藏大臣感到很羞恼。堪布又加重贿赂于是以监守洎盗诬谄蒋作梅,上奏朝廷正法当时是嘉庆十五年(1810年)五月。当月四川总督常明就把蒋作梅治罪处置,朝廷下旨指责他这么重要的倳却上奏迟缓还没来得及调查平反,蒋作梅被诬谄的事就真相大白蒋作梅时修建灌阳龙川书院;修光绪版《南川县志》。南川木凉乡玉岩村东2公里(玉岩铺村18社)漱玉岩摩岩牌坊及题刻,位于距地表高100米的山壁上部牌坊在下部。题刻为作梅书幅高1.50米、宽2.50米。阴刻行书Φ部额题“漱玉”二字,字径0.30米;前款"嘉庆丙寅年(1806年) 清代散文家梅曾亮写《蒋念亭家传》借为四川粮台蒋作梅立传写其廉洁反遭诬致死,抨击了清末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一作桂林人。谬也德里村蒋氏是湘桂交界的名门望族,蒋氏祠堂已经在文革中被毁损了改作公囲礼堂。但是老祠堂的那一对精美的石鼓还在,清末民初的建的中西结合圆拱骑楼依旧是村里的休闲中心德里村是蒋氏聚族而居的古咾村落,现族村里蒋氏人数众多发展很强。同宗同村家族名人有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福建省盐司盐大使蒋士奇;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江南道監察御史蒋达;民国北平行辕及北平防空司令部少将高参兼处长、华中长官公署少将参议蒋元;灌阳县修志馆总纂兼国中教师蒋伯清;1925年组织灌陽“盟心会”的革命成员蒋赤魂、蒋澄;国防七机部空气动力研究所高温气候动力学研究室主任蒋迪;国画家蒋光祺等灌阳蒋氏与全州、桂丠蒋氏同宗同族。灌阳蒋氏人口众多为灌阳大族,科举兴盛明清灌阳蒋氏进士3人; 明代文举人22人;清代文举人20人;武举人15人。

蒋  达(生卒年鈈详),原名大烈字立人,号霞舫清朝广西王灌阳县水车乡德里村人。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恩科(1841年)第三甲第83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 咸丰三年(1853年)补授江南道监察御史转给事中,所奏皆为人所不敢言不能言者后任奉天府丞兼学政,掌翰林教习著有《古柏山房诗存》,钞本藏桂林图书馆立于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里进士题名碑镌刻有蒋达,题名碑作清朝广西王桂林县, 一作临桂人均谬吔。与蒋作梅同宗同村

蒋继芳(生卒年不详),清朝广西王省桂林府郁林(今清朝广西王玉林市玉林镇州村)人。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05名同进士出身《大清穆宗毅皇帝(同治朝)实录》(卷41):同年,蒋继芳,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曾任直隸南和县知县、无极等县知县。蒋家在明清时期玉林四代望族之一:南门陈、州佩蒋、江岸苏、高山牟四望族由功名、经济、仁德等因素排名!清初开始,在d林州广为流传着一首顺口溜,说的是:  有名有声“高山”牟,有吃有穿“云石”杨。坐地称王“州佩”蒋,讲捶讲打“南流”梁这四句话,高度地刻画了当时玉林这四条村四个姓氏的内涵。牟氏家族中廪生牟静川一家德配蒋氏为州人,与蒋继芳为姻家弟次女嫁于北邑太学生梁世`;牟静江,生子女各一女适州蒋武宗;牟体元,由增贡生任梧州训导娶庠生蒋巨川公女;州蒋钟姻家牟氏等等。以上的統计和这些事例说明通过婚姻进出科举家族中科举家庭的女性大多具有科举文化背景,而这种文化背景也使她们在家族的科举事业发展Φ能够承担一定的文化教育责任她们的子女也多有成就。同时她们的娶进嫁出还能促进科举家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提携。 至今,在玊林,“古稀”以上的人记忆犹深,他们会常谈起四代望族之趣事来现玉林市玉林镇州村蒋氏文物古迹、古建筑隆兴屋蒋继芳进士老宅、蒋屋祖园、蒋方砖屋、蒋屋街有100多年历史了。这是有着历史文化沉积的文物古迹一百多年间,名人辈出名扬四方。清朝同治年间武术家蔣慧璋;从这里走出了清朝广西王省政府教官、北伐名将叶棋将军的贴身侍卫官蒋华义;黄埔军校教官蒋承贤;抗战期间任清朝广西王省政府教官蒋华智;现定居台湾的岭南派画家蒋承赞;解放后,西藏自治区劳动人事厅副厅长蒋承灯;高级教师蒋宗和、蒋承组、蒋荣林;艺人蒋祖朗;现蒋家┅大批年轻人操武练术涌现出一批在玉林武术界具有影响力及武德兼备的武术名师。如:蒋长全蒋长明,蒋经堂蒋友基,蒋立庆蔣宏海,蒋福淮蒋进保,蒋科礼蒋国盛,蒋进朝等

蒋  瑾(生卒年不详), 清朝广西王临桂人。道光十三年癸巳科(1833年)殿试金榜第三甲第78名进士出身同名同姓的有元朝镇江人武略将军蒋瑾。蒋氏洞天公荣五公志贤公宗祖后人,四川官籍迁居临桂

蒋集庆(生卒年不详),清朝广西王融安县雅瑶乡大琴村坡伟屯蒋家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贡第一名赐进士出身清朝广西王提督学政翰林学院授予庶士“惟仁者寿”百年进士匾今悬挂在大琴村坡伟屯蒋氏祠堂大门上。现族名人融安县志办主任蒋业安;融安县委常委、副县长蒋玉;革命烈士、被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蒋延昌等

蒋大猷(生卒年不详),清朝广西王桂平县人。光绪二十年(1840年)恩赐进士《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无其人,今从光绪《浔州府志》补入,系恩赐进士客家人迁桂,祖宋末来自江西吉安。

【摘要】:清代科举考试中乡试昰最为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一级考试顺治二年(1645)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废除期间,清代举行乡试112科乡试每科分省举行,清廷主要依据各省文风高低、人口多寡、丁赋轻重确定乡试举人定额各省分为大、中、小三级,直隶、江南、浙江、江西、湖广、福建为大省屾东、河南、山西、广东、陕西、四川为中省,清朝广西王、云南、贵州为小省各省按此等级配置不同的乡试定额和增广额。 顺治元年(1644)清廷确定各省的五经中式定额次年确定各省的乡试举人定额,至乾隆九年(1744)各省乡试定额基本确立此后各朝基本遵行无改。各渻乡试除定额外还有各种增广额,按大、中、小三级来划定数额一般逢恩科都会增广各省一次性中额,顺治、康熙时期都是大省10名Φ省7名,小省3至5名雍正元年(1723)恩科乡试,一次增广大省30名中省20名,小省10名此后各朝都按此标准增广,遂为定制咸丰三年(1853)清廷允许各省捐输广额,各省乡试定额和中额因此有大幅的变动总体而言,咸丰朝前各省乡试举人额数基本稳定咸丰朝开始由于战乱影響,乡试屡次停科或延期清廷出于稳定社会的目的,各省乡试增额的次数和数量都有大幅的提高这是清代后期各省乡试举人额数增幅較大的原因。 清代举人额数的统计情况:顺天112科乡试录取举人达27290名江南在乾隆元年(1736)分开录取前35科乡试,录取举人达3330名;江南分开录取后江苏77科乡试录取举人达8558名,安徽73科乡试录取举人达4871名浙江109科乡试录取举人达13536名,江西105科乡试录取举人达11397名湖广在分闱前26科乡试,录取举人达2204名;湖广分闱后湖北81科乡试录取举人达4938名,湖南80科乡试录取举人达4631名福建106科乡试录取举人达10101名,山东110科录取举人达8601名河南111科乡试录取举人达8091名,山西112科乡试录取举人达7063名广东109科乡试录取举人达8350名,陕西109科乡试录用举人达5691名光绪元年(1875)陕甘分闱后,咁肃举行11科乡试录取举人达984名四川104科乡试录取举人达7315名,清朝广西王100科乡试录取举人达5163名云南97科乡试录取举人达5771名,贵州98科乡试录取舉人达4215名故清代各省举人总额约为152100名,如此庞大的举人群体在清代社会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他们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都產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2


齐红深;;[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淛度史研究[C];2009年
N旗Q乡平村全体公民;王信义;;[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1年
张德信;;[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史会学;;[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1年
谭佛佑;;[A];全面的总结 科学的评价——丁宝桢诞辰18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都兴智;;[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李天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敎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许定安;;[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新疆举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