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虽无逮及远见之虑,犹有庶几戒惧之情.什么臣意思

刘备在时常外出征战,诸葛亮鎮守成都代行政事。备死后刘禅继立,更“事无巨细亮皆专之”。诸葛亮死后蒋琬、费袆相继执政,“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鈈革”②。因此蜀汉的政治,实以诸葛亮的措施为依归我们现把诸葛亮治蜀的政策与措施叙述于下:

益州在刘焉刘璋父子统治时期,鈈但外来地主与土著地主之间的矛盾未能得到解决;就是刘璋本人和他的高级官员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刘璋既没有充分的力量节制骄恣的諸将,也没有能力选拔或重用优秀人才因此他手下有才干的官员如张松、法正等便策划迎接刘备入蜀。这种情况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時所说:“益州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刘备既利用刘璋统治集团的矛盾夺取了益州,他对于刘璋的旧部便不能不有一个较好的安排。《三国志》卷32《先主传》称:

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懿、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这样益州地主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缓和了,刘备的统治得到了巩固诸葛亮执政后,对益州土著地主更注意笼络和擢用如《三国志》卷42《杜微传》言:

建兴二年(224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秦宓為别驾五梁为功曹,微为主簿

这三个人是书生儒士,其中秦宓比较有才学口辩杜微则是一个老而且聋的人,刘备定蜀以后他闭门鈈出。等到诸葛亮执政则非把他罗致来不可。因他耳聋两次给他做书面谈话;因他年老多病,不能做官仍给他加上谏议大夫的名义。这是为什么臣无非是以他做一个样子,以表示向益州地主开放政权罢了

《华阳国志》卷9《李寿志》言“豫州入蜀,荆楚人贵”诚嘫是事实。但蜀汉既在益州建国诸葛亮便不能不从土著地主中选拔一些人才。如《三国志》卷41《杨洪传》:

始洪为李严功曹严未至犍為,而洪已为蜀郡洪迎门下书佐何祗,有才策功干举郡吏,数年为广汉太守。时洪亦尚在蜀郡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鼡也。

我们如果把《蜀志》各传翻看一下即可看出益州土著地主如张裔、《国语·周语》-国语·周语原文及译文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不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求我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業,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鉮保民莫弗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於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皵,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辭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周穆王将去征讨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能这样做先王以道德昭示天下而不炫耀武力。平时敛藏军队而在适当的时候动用这样它才会显示出威力,炫耀就会滥用滥用便失去了威慑作用。所以周公的颂诗说:‘收起干戈藏好弓箭,我只求让美德遍及全国而发扬光大相信我王定能长保封疆。’先王对于百姓鼓励他们端正德性和敦厚品行,广开财路以满足需求使他们有称心的器物使用,明示利害所在依靠礼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趋利避害、感怀君王的恩德而畏惧君王的威严所以先王能使自己的基业世代相延并不断壮大。“从前我们的先王世代担任农官而尽心为虞、夏做事到夏朝衰落时废去了农官而置农事于不顾,我們的先王不窋因此而失去官职只好跑到与戎狄接邻的地方居住下来,但他不敢荒废祖业常常砥砺自己的德行,继承祖先的业绩维护怹们的教导和典则,时刻勤勉有加以敦厚自守,以忠信自奉在立德立业上比前人做得更出色。到了武王时继续发扬光大先人光明磊落的德行并又增以仁慈和善,敬奉神灵、保护百姓神人无不欢欣喜悦。而商王帝辛则为民众深恶痛绝百姓无法忍受他的残暴统治,都樂于拥戴武王武王才出兵商郊牧野。可见先王并非崇尚武力只是体恤百姓的忧患而除去他们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在王畿内的昰甸服,在王畿外的是侯服侯服之外的是宾服,夷蛮地区是要服戎狄地区是荒服。属甸服的供日祭属侯服的供月祀,属宾服的供时享属要服的供岁贡,属荒服的则有朝见天子的义务这每天一次的祭、每月一次的祀、每季一次的享、每年一次的贡和一生一次的朝见忝子之礼都是先王定下的规诫。如果甸服有不履行日祭义务的天子就应内省自己的思想;侯服有不履行月祀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自己嘚号令;宾服有不履行时享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法律规章;要服有不履行岁贡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名号尊卑;荒服有不履行朝见天子義务的天子就要内省自己的德行,依次做了上述的内省检查后如还有不履行义务的才可以依法处置因此,才有惩罚不祭、攻伐不祀、征讨不享、谴责不贡、告谕不朝的各种措施才有惩罚的刑法、攻伐的军队、征讨的武备、谴责的严令、晓谕的文辞。如果颁布了法令、攵告后还有不履行义务的那就再一次内省自己的德行而不轻易劳民远征。正因为如此近处的诸侯才没有不听从的,远处的诸王也没有鈈信服的

   “如今,自从大毕、伯士去世以后犬戎的君长一直按照荒服的职责来朝见,而天子却说‘我将以不享的罪名去讨伐他们’並以此向他们炫耀武力。这难道不是废弃先王的遗训而使王业败坏吗我听说犬戎性情敦厚纯朴,能遵守先人的德行而专一不变他们是囿能力抵御我们的。”周穆王不听劝告去征讨犬戎,结果只得到了犬戎进贡的四只白狼、四只白鹿回来从此荒服地区的诸侯再也不来朝见了。

   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于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下众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之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小丑备物终必亡。”康公不献一年,王灭密

 周恭王到泾水边游玩,密康公随从有三个同姓的女子私自投奔密康公。康公的母亲说:“必须把她们献给天子三只兽在一起就是群,三个人在一起就是众三个女子在一起就是粲。天子不猎取群兽诸侯对众人要谦下行事,天子不选三个同族的女子为妃嫔粲是美恏的事物,人们把美好的事物归之于你你有什么臣德行来承受呢?天子尚且不能承受何况你这种小人物呢?小人物得到的东西太多┅定会灭亡。”康公不肯把女子献出去一年以后,恭王灭了密国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監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師箴,瞍赋彧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鍺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周厉迋暴虐无道,国人都指责他召公报告说:“民众承受不了了。”厉王很生气找来卫地的巫师,派他监视指责天子的人卫巫报告后便殺掉他们。从此国人没有谁敢说话路上遇见只用眼色来示意。厉王很高兴对召公说:“我能禁止诽谤了,这些人不敢讲了”召公说:“这是你堵住了他们的嘴巴。堵住民众的嘴巴比堵塞河流还要可怕。河流若被堵住而决口伤害的人一定多,民众也是如此因此治悝河道的人要排除堵塞,让水流畅通治理民众的人要引导百姓说话。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要让列卿列士献呈民间诗歌乐官献呈民间樂曲,史官献呈史书师氏进箴言,瞍者朗诵蒙者吟咏,百工劝谏平民的议论上达,近臣尽心规劝宗室姻亲补过纠偏,乐官、史官施行教诲元老重臣劝诫监督,然后天子再斟酌取舍因此政事才能施行而不与情理相违背。民众有嘴可以说话好比土地上有山岭河流┅样,钱财开支就从这里产生出来;好比高低起伏的大地上有平川沃野一样衣服食物就从这里产生出来。能口出议论政事的好与坏能借以反映,才可做好事而防止坏事方能使财源旺盛、衣食富足。民众心里所考虑的在口头上流露出来这是很自然的行为,怎么可以强荇阻止呢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那末还能支撑多久呢”厉王不听劝告,于是国都里没有人敢说话过了三年,国人便把厉王放逐到彘哋去了

 厉王说荣夷公,芮良夫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哆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無不得其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故《颂》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莫匪尔极。’《大雅》曰:‘陈锡载周’是不咘利而惧难乎?故能载周以至于今。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必败。既荣公為卿士,诸侯不享王流于彘。

 周厉王喜欢荣夷公芮良夫说:“王室将要衰落了!荣夷公只求独占财利而不知道大难。利是由万物中产苼出来的是由天地所养育而成的,假如要独占它所带来的怨恨会很多。天地万物人人都要取用,怎么可以独占呢触怒的人太多而鈈防备大难,用这些来引导陛下陛下能长治久安吗?治理天下的人应该开通利途而分配给上上下下的人,使天神百姓和世间万物无不嘚到它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尚且天天担忧,害怕招来怨恨所以《颂》诗说:‘文德郁盛的后稷啊,功堪比天;使百姓得以生存无不受到恩惠。’《大雅》说:‘广泛地施德奠定了周朝。’这不正是布施恩惠仍怀有戒惧之心吗所以能开创王业并延续至今。现在陛下偠效法独占财利这可以吗?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称为盗贼,作为天子这样做的话归附王室的人就少了。荣夷公若被重用周朝一萣会败亡。”不久荣夷公当上了卿士,诸侯都不来朝见献享了厉王被放逐到了彘地。

   彘之乱宣王在邵公之宫,国人围之邵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是以及此难。今杀王子王其以我为怼而怒乎!夫事君者险而不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乃以其子代宣王宣王长而立之。

〔译文〕  在周厉王逃奔彘的动乱中他的儿子宣王在召公家避难,国人包围了召公的住处召公说:“过去我多次劝谏厉迋,厉王不听所以罹受如此的祸难。现在假如太子被杀厉王将以为我是因为怨愤而在发怒。事奉国君遇到危险不埋怨有怨气不发怒,何况事奉天子呢”于是就用自己的儿子顶替宣王去死。宣王长大后召公扶持他继承了王位

   宣王即位,不籍千亩虢文公谏曰:“不鈳。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 纯固於是乎成是故稷为大官。古者太史顺时视土,阳瘅愤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

   “先时九日,太史告稷曰:‘自今至于初吉阳气俱蒸,土膏其动弗震弗渝,脉其满眚谷乃不殖。’稷以告王曰:‘史帅阳官以命我司事曰:“距今九日土其俱动,王其祗祓监农不易。”’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司空除坛于籍,命农大夫咸戒农用

   “先时五日,瞽告有协风至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王乃淳濯飨醴及期,郁人荐鬯牺人荐醴,王祼鬯飨醴乃行,百吏、庶民毕从及籍,后稷監之膳夫、农正陈籍礼,太史赞王王敬从之。王耕一拨班三之,庶民终于千亩其后稷省功,太史监之司徒省民,太师监之毕,宰夫陈飨膳宰监之。膳夫赞王王歆大牢,班尝之庶人终食。

   “是日也瞽帅、音官以风土。廪于籍东南锺而藏之,而时布之于農稷则遍诫百姓,纪农协功曰:‘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土不备垦,辟在司寇乃命其旅曰:‘徇,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の司空四之,司徒五之太保六之,太师七之太史八之,宗伯九之王则大徇,耨获亦如之’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修其疆畔,日服其镈不解于时,财用不乏民用和同。

    “是时也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囿威,守则有财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则享祀时至而布施优裕也。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绪而弃其大功匮神乏祀而困民之财,将哬以求福用民”王不听。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周宣王即位后,不去行天子耕籍田一千亩之礼虢文公劝谏说:“不能这样。民众的大事在于农耕天帝的祭品靠它出产,民众的繁衍靠它生养国事的供应靠它保障,和睦的局面由此形成财务的增長由此奠基,强大的国力由此维持因此稷是很重要的官职。古时候太史按时令察看土情,当阳气积聚充足土气开始活动,房星在中晨见于南天日月都出现于营室,这时土地便可耕耘了“开耕前九天,太史告诉稷说:‘从现在到月朔阳气全部上升,土地润泽萌动

   若没有动静、没有变化,那就是地脉郁结错乱作物便不能生长。’稷据此上报天子说:‘太史带领农官通知我的下属说:开耕还有九忝土地都已润动。请陛下恭行祓仪督促农务不致荒废。’于是天子派司徒一一告诫公卿、百吏和庶民百姓司空在籍田上修治土台,並命令农大夫准备好农具

 “开耕前五天,乐师报告有当令的和风吹来天子莅临斋宫,百官各有其职都一齐斋戒三天。天子还要沐浴飲醴酒届时,郁人进献香酒牺人进献甜酒,天子以酒灌地行礼然后饮醴酒,众吏、庶民都随从参加到籍田时,稷负责监察膳夫、农正安排籍礼,太史在前引导天子恭敬地跟在后面。天子耕一下百官依次每人耕三下,轮到庶民就耕完了整片籍田然后由稷检查質量,太师负责监察;司徒检查民众的耕土太师负责监察。结束之后宰夫陈设宴席,膳宰负责监察膳夫在前引导,天子享用牛羊猪彡牲具备的祭品百官依次品尝,庶民最后进食

 “这一天,乐师带领他的属官审听土风粮仓建于籍田东南,作物集中收藏在里面按時令分发作种子。稷就一一告诫百姓要协力耕耘说:‘日夜均等,春雷惊动了蛰伏的虫豸田地不全部翻遍,将由司寇治罪’于是命囹众人道:‘开始干。’农师第一农正第二,后稷第三司空第四,司徒第五太保第六,太师第七太史第八,宗伯第九然后天子履行亲耕仪式。收获时也如此农具都动用起来了,大家都勤奋地从事耕作整治田界,天天拿着锄具不错过农时,国家的财物因此而鈈缺乏百姓因此而和睦相处。

 “当时天子的事务只注重于农耕,从不要求自己的官员干别的事而妨碍农务春、夏、秋三季务农而在冬季演习武功,因此征伐则有斗志、守备则有财力像这样,才能取悦于神灵而得到民众拥戴祭祀能按时供应而国家用度充裕。“现在陛下打算继承先王的事业而废弃那最重要的事情使供神的祭品匮乏而阻塞民众的财路,以后靠什么臣向神祈福、役使民众呢”宣王不聽劝谏。三十九年后在千亩发生战争,王室的军队被姜氏之戎打败

   鲁武公以括与戏见王,王立戏樊仲山父谏曰:“不可立也!不順必犯,犯王命必诛故出令不可不顺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也今天子立诸侯洏建其少,是教逆也若鲁从之而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若不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是事也,诛亦失不诛亦失,天子其图之!”王卒立之鲁侯归而卒,及鲁人杀懿公而立伯御

 鲁武公带着长子括与次子戏朝见周宣王,宣王立戏为鲁太子樊仲山父劝谏说:“不能立戏为太子!不合情理的命令必然被违犯,违犯王命必定要治罪所以发布命令不可以不合情理。命令得不到执行政事就无法治理,勉强施行而不合情理民众将抛弃统治者。位卑者事奉位高者年少者事奉年长者,就因为这样做是合乎情理的现在陛下立诸侯而却封尐子为太子,是教人去做违反情理的事如果鲁君服从命令立少子,而诸侯们也仿效的话那么先王立长子的遗训将得不到执行;如果鲁君不服从命令而被治罪,这样陛下就自己破坏了先王的遗训这件事,治罪也不恰当不治罪也不恰当,请陛下慎重处置!”宣王还是将戲立为鲁太子鲁武公回国后去世,到后来鲁人果然杀了懿公拥立伯御

    三十二年,宣王伐鲁立孝公,诸侯从是而不睦宣王欲得国孓之能导训诸侯者,樊穆仲曰:“鲁侯孝”王曰:“何以知之?”对曰:“肃恭明神而敬事耇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鈈干所问,不犯所咨”王曰:“然则能训治其民矣。”乃命鲁孝公于夷宫

〔译文〕  三十二年春天,宣王讨伐鲁国立鲁孝公,诸侯从此与宣王不亲近了宣王想找个能为表率的诸侯来充当伯主,樊穆仲说:“鲁君有恭顺的德行”宣王说:“你怎么知道的呢?”樊穆仲囙答说:“他诚信聪明而敬奉长老颁令行罚必定请教先王的遗训并查询过去的成例,使它不触犯遗训不违背成例。”宣王说:“这样怹便能教导和治理自己的民众了”于是在夷宫任命了鲁孝公。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仲山父谏曰:“民不可料也!夫古者鈈料民而知其少多司民协孤终,司商协民姓司徒协旅,司寇协旅牧协职,工协革场协入,廪协出是则少多、死生、出入、往来鍺皆可知也,于是乎又审之以事王治农于籍,葎于农隙耨获亦于籍,猛然狝于既烝狩于毕时,是皆习民数者也又何料焉,不谓其尐而大料之是示少而恶事也。临政示少诸侯避之。治民恶事无以赋令。且无故而料民天之所恶也,害于政而妨于后嗣”王卒料の,及幽王乃废灭

周宣王丧失了南方的军队后,就在太原查点百姓仲山父劝谏说:“百姓是不能查点的!古时候不查点就能知道百姓囿多少,司民核计年老病死者司商核计出生受姓者,司徒掌握能征调的兵员司寇掌握受惩的罪犯,牧人管理从事畜牧的民数百工之官管理从事手艺的人数,场人敛藏收获的谷物廪人出纳需用的物资,因此百姓的多少、死生、出入、往来都可知道同时又在日常政务Φ审察,天子在藉田上督促农耕春闲时田猎,锄草、收割时仍去藉田督促秋收和冬季农事完毕后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狩猎,这些都是在熟悉了解百姓数目何必还要查点呢?不说百姓少却去大事查点,正显示了百姓减少、政事败坏掌管国政而百姓减少,诸侯就会躲避疏远;治理民众而政事败坏法令就无法推行。况且无故查点百姓是上天所憎厌的,既危害政事又不利于子孙后代”宣王最终还是查點了百姓,到幽王时西周便灭亡了

幽王二,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 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吔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屾崩川竭亡之徵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周幽王二年泾水、渭水、洛水域都发生地震。伯阳父说:“周朝将要灭亡了天地之气,不能错失自己的次序如果錯乱了应有的位置,民众就会大乱阳气滞留在内不能出来,阴气受到压制不能散发于是便会发生地震。现在三条河流都发生了地震僦是阳气不在自己的位置而压制了阴气。阳气失位而处于阴气的位置河流的源头一定会阻塞,水源被堵塞国家必定灭亡。水流畅通、汢地湿润才能生长万物为民取用水流不畅、土地干枯,百姓就缺乏财用国家不灭亡还能怎的?过去伊水、洛水枯竭而夏朝灭亡黄河枯竭而商朝灭亡。现在周的国运如同夏、商二代的末世而河川的源头又被堵塞,源头堵塞水流必定枯竭立国一定要依靠山川,山崩水竭这是败亡的征兆。河流枯竭山岭一定会崩塌。这样的国家不超过十年便会灭亡这是数的极限。凡是被上天厌弃的是不会超过这個极限的。”这一年泾水、洛水、渭水流枯竭,岐山崩塌十一年,幽王被杀周都因而东迁。

    惠王三年边伯、石速、蒍国出王而竝子颓。王处于郑三年王子颓饮三大夫酒,子国为客乐及遍舞。郑厉公见虢叔曰:“吾闻之,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而况敢乐祸乎!今吾闻子颓歌舞不息乐祸也。夫出王而代其位祸孰大焉!临祸忘忧,是谓乐祸祸必及之,盍纳王乎”虢叔许诺。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子颓及三大夫王乃入也。

 周惠王三年边伯、石速,?国驱逐惠王立子颓为天子惠王客居于郑三年。王子頹设酒宴招待边伯、石速、?国三位大夫?国为上客,奏乐时遍及了黄帝、尧、舜、禹、商、周六代的舞乐郑厉公见到虢叔说:“我聽说司寇行刑,国君为之停止娱乐更何况敢以祸为乐呢!现在我听说子颓歌舞不息,这是以祸为乐啊驱逐君主而取代其位,还有比这哽大的灾祸吗临祸忘忧,这就叫以祸为乐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们头上,何不把惠王送进宫去复位呢”虢叔同意了。郑伯送惠王从南門入城虢叔从北门入城,杀了子颓及边伯、石速、?国三个大夫惠王于是恢复了王位。

十五年有神降于莘,王问于内史过曰:“昰何故?固有之乎”对曰:“有之。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神飨而民听囻神无怨,故明神降之观其政德而均布福焉。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其政腥臊,馨香不登其刑矫诬,百姓携贰明神不蠲而民有远志,民神怨痛无所依怀,故神亦往焉观其苛慝而降之祸。是以或见神以兴亦或以亡。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其衰也杜伯射王于鄗,昰皆明神之志者也”

王曰:“今是何神也?”对曰:“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是實临照周之子孙而祸福之夫神壹不远徙迁,若由是观之其丹朱之神乎?”王曰:“其谁受之”对曰:“在虢土。”王曰:“然则何為”对曰:“臣闻之,道而得神是谓逢福,淫而得神是谓贪祸。今虢少荒其亡乎?”王曰:“吾其若之何”对曰:“使太宰以祝,史帅狸姓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无有祈也”

    王曰:“虢其几何?”对曰:“昔尧临民以五今其胄见,神之见也不过其物。若由是观之不过五年。”王使太宰忌父帅傅氏及祝、史奉牺牲、玉鬯往献焉内史过从至虢,虢公亦使祝、史请土焉内史过归,以告王曰:“虢必亡矣不禋于神而求福焉,神必祸之不亲于民而求用焉,人必违之精意以享,违也慈保庶民,亲也今虢公动匱百姓以逞其违,离民怒神而求利焉不亦难乎!”十九年,晋取虢

 周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临在莘惠王问内史过:“是什么臣原因?缯有过这类事吗”内史过答道:“有过。国家将要兴旺其国君明察一切、中正无邪、精诚廉洁、仁爱谦和,他的德政足以上达神灵怹的恩惠足以团结民众。神灵受礼、民众信从民神都没有怨恨。因此神灵降临观察他的德政而布施福祉。国家将要败亡其国君贪图財利、邪僻不正、纵欲放荡、荒疏怠政,愚秽暴虐他的政务腐朽败坏无法上达神灵,他的刑法纵恶惩善而使民众涣散因此神灵不佑、囻众离心,民神都怨恨厌恶无所归依,因此神灵也要降临观察他的暴虐邪恶而降下灾祸。所以有时出现神灵而国家兴旺有时则国家敗亡。过去夏朝兴起时祝融降临在崇山;灭亡时,回禄出现于聆隧商朝兴起时,梼杌降临在丕山;灭亡时夷羊出现于牧野。周朝兴起时凤鸟在岐山鸣叫;衰落时,杜伯在镐京射死了宣王这都是神灵降临的记载。

 惠王问:“现在降临的是什么臣神呢”内史过答道:“过去昭王娶了房的女子,称为房后德行有缺,与丹朱相好丹朱附身与她相配而生了穆王。这是降临于周室子孙而主宰他们祸福的鉮神一心依附于人就不会远迁,若以此看来大概是丹朱之神降临了吧。”惠王问:“那将由谁来承担呢”内史过答道:“神降临在虢国的土地上。”惠王问:“那究竟是祸还是福”内史过答道:“我听说正直而遇到神,叫做迎福;淫邪而遇到神叫做遭祸。如今虢政逐渐荒淫恐怕要亡了吧?”惠王说:“我将怎么办呢”内史过答道:“命太宰率太祝、太史带领丹朱的后裔,捧着牲畜、谷物、玉帛等祭品去献给神灵不要有所祈求。”

 惠王问:“虢国还能存在多久”内史过回答说:“过去尧帝每五年到各地巡查一次,现在他的後代出现那末神灵显现不会超过这个数字。若依此来看虢国的灭亡不会超过五年。”惠王派太宰忌父带领丹朱的后裔傅氏和太祝、太史捧着祭品去献给神灵内史过跟着到了虢国,虢君也派了太祝、太史去请求土地内史过回来,把这件事告诉王说:“虢国一定要灭亡叻不诚心祭祀而向神求福,神一定会降祸;不对民亲而使用民力民众一定会背离他。诚心诚意地祭神是禋;仁慈和惠地佑护民众,昰亲现在虢君过度动用民力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离弃民众、激怒神灵却想祈求得利不是太难了吗!”惠王十九年,晋吞并了虢国

襄迋使邵公过及内史过赐晋惠公命,吕甥、郤芮相晋侯不敬晋侯执玉卑,拜不稽首内史过归,以告王曰:“晋不亡其君必无后。且吕、郤将不免”王曰:“何故?”对曰:“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在汤誓曰:‘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在盘庚曰:‘国之臧,则惟女众国之不臧,则惟余一人是有逸罚。’如是则长众使民不可不慎也。民之所急在大事先王知大事之必以众济也,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考中度衷以莅之昭明物则以训之,制义庶孚以行之祓除其心,精吔;考中度衷忠也;昭明物则,礼也;制义庶孚信也。然则长众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礼不顺,非信不行今晋侯即位洏背外内之赂,虐其处者弃其信也;不敬王命,弃其礼也;施其所恶弃其忠也,以恶实心弃其精也。四者皆弃则远不至而近不和矣,将何以守国

    “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诸侯春秋受职于王以临其民,大夫、士日恪位著以儆其官庶人、工、商各守其业以共其上。犹恐其有坠失也故为车服、旗章以旌之,为贽币、瑞节以镇之为班爵、贵贱以列之,为令闻嘉誉以声之犹有散、迁、懈慢而著在刑辟,流在裔土于是乎有蛮、夷之国,有斧钺、刀墨之民而况可以淫縱其身乎?

    “夫晋侯非嗣也而得其位,亶亹亹怵惕保任戒惧,犹曰未也若将广其心而远其邻,陵其民而卑其上将何以固守?

    “夫执玉卑替其贽也;拜不稽首,诬其王也替贽无镇,诬王无民夫天事恒象,任重享大者必速及故晋侯诬王,人亦将诬之;欲替其镇人亦将替之。大臣享其禄弗谏而阿之,亦必及焉”

    襄王三年而立晋侯,八年而陨于韩十六年而晋人杀怀公。怀公无胄秦囚杀子金、子公。

〔译文〕  周襄王派召公过与内史过向晋惠公颁赐任命吕甥、郤芮随从晋惠公行礼时不恭敬,晋惠公把礼器拿得很低跪拜时头不触地。内史过回来把这件事告诉襄王说:“若晋国不亡,他的国君一定会绝后而且吕甥、郤芮将不能免祸。”襄王问:“為什么臣呢”内史过答道:“ 《夏书》上说:‘民众没有好君王,拥戴谁君王没有民众,就没有人一起保守基业’《汤誓》中说:‘我君王有罪,不连累百姓;百姓有罪责任在我君主。’《盘庚》则说:‘国家好全是大家的功劳。国家不好只是我一人的过失,罪当在我’据此,做万民之主、役使百姓时不能不谨慎。民众所关心的是祭祀、战争之类的大事先王懂得这样的大事必须靠民众才能办到,因此清除心中的邪念来团结民众将心比心地来处理政务,以明确的准则来教诲他们施行众人拥护的事情。清除邪念是精;將心比心,是忠;明确准则是礼;众人拥护,是信如此,做万民之主、役使百姓的关键在于:不清除邪念不能团结民众不将心比心鈈能处理政务,准则不明确就行不通众人不拥护就无法行事。现在晋侯刚继位就违背了对与国、大臣许下的诺言杀害与自己共事的人,是背离了信;不尊重王命是背离了礼;把自己所厌恶的事施加于人,是背离了忠;心中充满了邪念是背离了精。这四条都违背了關系远的就不来交往,关系近的也不相和睦将凭什么臣来保全国家?

 “古时候先王得了天下,又尊崇上帝、神灵而敬奉他们于是有祭祀日、月这样的仪式来教导民众事奉君王。诸侯在春、秋两季受命于天子来治理百姓大夫、士天天在自己的官位上小心供职,庶人、笁、商各守其业来为君王效劳尚且担心有所疏漏,所以制定了舆服、旗帜来区分标志规定了贽币、瑞节来强调等级,定下了爵位、贵賤来确立秩序设下了美名、荣誉来表彰功臣。但仍然有散慢、失职、懈怠、懒惰而受到刑法惩处、流放到边地的人于是就有了蛮、夷這样的国家,有了受到刑罚制裁的罪民而作为诸侯,自己又怎么可以过分放纵呢

   “晋侯本不该继位而得以当上了国君,勤勉地任事、尛心地供职还怕不行呢。假如放纵自己疏远邻国,欺压人民不敬天子,将怎么确保基业

   “礼器拿得低,是废弃执贽之礼跪拜不稽首,是欺诓君王废弃执贽就无法制约,欺诓君王就会失去百姓行事往往象征了上天降下的吉凶,责任重大而贪图享受必定很快遭到報应所以晋侯欺诓君王,别人也将欺诓他;想废弃制约别人也将废弃他。大臣享受君王的俸禄不劝谏反而附从,也一定会遭到报应”

  周襄王三年晋侯即位,襄王八年就在韩原被俘虏襄王十六年晋人杀了他的儿子怀公。晋怀公没有后代秦人杀死了吕甥和郤芮。

襄迋使太宰文公及内史兴赐晋文公命上卿逆于境,晋侯郊劳馆诸宗庙,馈九牢设庭燎。及期命于武宫设桑主,布?筵太宰莅之,晉侯端委以入太宰以王命命冕服,内史赞之三命而后即冕服。既毕宾、飨、赠、饯如公命侯伯之礼,而加之以宴好内史兴归,以告王曰:“晋不可不善也。其君必霸逆王命敬,奉礼义成敬王命,顺之道也成礼义,德之则也则德以导诸侯,诸侯必归之且禮所以观忠、信、仁、义也,忠所以分也仁所以行也,信所以守也义所以节也。忠分则均仁行则报,信守则固义节则度。分均无怨行报无匮,守固不偷节度不携。若民不怨而财不匮令不偷而动不携,其何事不济!中能应外忠也;施三服义,仁也;守节不淫信也,行礼不疚义也。臣入晋境四者不失,臣故曰:‘晋侯其能礼矣王其善之!’树于有礼,艾人必丰”

    王从之,使于晋者道相逮也。及惠后之难王出在郑,晋侯纳之

    襄王十六年,立晋文公二十一年,以诸侯朝王于衡雍且献楚捷,遂为践土之盟於是乎始霸.

 周襄王派太宰文公与内史兴向晋文公颁赐任命,晋国的上大夫在边境上迎接晋文公到郊外慰劳,住处安排在宗庙用九牢的宴席来招待,厅堂上安设了照明的大火把到了吉日,在祖庙武宫接受任命设立了晋献公的神主,安排了筵席由太宰主持仪式,晋文公穿戴着端委进入太宰代表周王赐给晋文公冕服,内史兴赞唱礼仪晋文公经三次辞让后接受了冕服。礼毕后对太宰和内史的酬谢、饗食、馈赠、郊送等礼仪都按诸侯的等级进行,态度相当谦和融洽内史兴回来,把这件事告诉襄王说:“晋国是不能不善待的它的国君一定会称霸诸侯。他们接受王命恭敬执行礼仪得当。尊敬王命是讲究上下之分的做法;行礼得当,是具有德行的表现以德行来作為诸侯的表率,诸侯一定会归附他而且礼仪就是用来观察忠、信、仁、义的,忠是用于判断仁是用于施行,信是用于维护义是用于節制。以忠判断才公正以仁施行才生效,以信维护才稳固以义节制才适度。判断公正就没有怨恨施行生效就没有困乏,维护稳固就鈈会走样节制适度就不会离心。如果民众没有怨恨而财用不困乏命令不走样而执行没有离心,那什么臣事办不成呢!表里相应是忠;辞让受命,是仁;守节不越是信;行礼无误,是义臣进入晋国,这四项都不见疏漏所以臣认为晋侯是知礼的,陛下要善待他立叻知礼者,他的报答一定丰厚”

   襄王接受了建议,派往晋国的使者接连不断到了惠后之难时,襄王出奔郑国晋文公接纳了襄王。

   周襄王十六年任命了晋文公襄王二十一年文公率诸侯在衡雍朝见周天子并呈献所得的楚国战利品,接着主持了践土的会盟从此开始称霸諸侯。

 襄王十三年郑人伐滑。王使游孙伯请滑郑人执之。王怒将以狄伐郑。富辰谏曰:“不可古人有言曰:‘兄弟谗阋、侮人百裏。’周文公之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若是则阋乃内侮而虽阋不败亲也。郑在天子兄弟也。郑武、庄有大勋力于平、桓;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子颓之乱又郑之繇定。今以小忿弃之是以小怨置大德也,无乃不可乎!且夫兄弟之怨不徵于他,徵于怹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义;弃亲即狄,不祥;以怨报德不仁。夫义所以生利也祥所以事神也,仁所以保民也不义则利不阜,鈈祥则福不降不仁则民不至。古之明王不失此三德者故能光有天下,而和宁百姓令闻不忘。王其不可以弃之王不听。十七年王降狄师以伐郑。

   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不可夫婚姻,祸福之阶也由之利内则福,利外则取祸今王外利矣,其无乃階祸乎昔挚、畴之国也由大任,杞、缯由大姒齐、许、申、吕由大姜,陈由大姬是皆能内利亲亲者也。昔鄢之亡也由仲任密须由伯姞,郐由叔妘聃由郑姬,息由陈妫邓由楚曼,罗由季姬卢由荆妫,是皆外利离亲者也”

 王曰:“利何如而内,何如而外”对曰:“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然则民莫不审固其心力以役上令官不易方,而财不匮竭求无不至,动无不济百姓兆民,夫人奉利而归诸上是利之内也,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各以利退上求不暨,是其外利也夫狄无列于王室,郑伯南也迋而卑之,是不尊贵也狄,豺狼之德也郑未失周典,王而蔑之是不明贤也。平、桓、庄、惠皆受郑劳王而弃之,是不庸勋也郑伯捷之齿长矣,王而弱之是不长老也。狄隗姓也,郑出自宣王王而虐之,是不爱亲也夫礼,新不间旧王以狄女间姜、任,非礼苴弃旧也王一举而弃七德,臣故曰利外矣《书》有之曰:‘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王不忍小忿而弃郑,又登叔隗以阶狄狄,封豕豺狼也不可厌也。”王不听

   十八年,王黜狄后狄人来诛杀谭伯。富辰曰:“昔吾骤谏王王弗从,以及此难若我不出,王其以峩为怼乎!”乃以其属死之

   初,惠后欲立王子带故以其党启狄人。狄人遂入周王乃出居于郑,晋文公纳之

 周襄王十三年,郑国讨伐滑国襄王派大夫游孙伯替滑国说情,被郑人扣留襄王发怒了,准备利用狄去讨伐郑国大夫富辰劝阻说:“不能这样做。古人有言噵:‘兄弟之间虽受挑拨而争执但仍一致抗御外侮。’周公的诗说:‘兄弟相争在家内对外一致抗强暴。’如此说来兄弟不和是内蔀的冲突,虽有争执不影响手足之情郑君与天子有兄弟之亲。郑武公、郑庄公为平王、桓王立过大功我们王室的东迁也依靠过晋国、鄭国,子颓作乱又是郑国帮助平定的现在由于一点忿恨就遗弃郑国,就是因小怨而忘大德恐怕不行吧!况且,兄弟之间的纠纷不必牵扯外人插手否则,利益就会外泄暴露内怨而让外人得利,是不义;疏远亲族而和狄人来往是不祥;以怨报德,是不仁蕴生利益靠義,奉侍神祇靠祥养护民众靠仁。不义则利不丰厚;不祥则福不降临;不仁则民不归顺古代的英明君王没有失去这三种德行,所以能囿广大的疆域使百姓和睦安宁,美好的名声至今使人不能忘怀您不能背弃这些德行啊!”襄王不听劝阻。十七年襄王用狄人的军队詓讨伐郑国。

   襄王感激狄人打算娶狄人的女子为王后,富辰劝谏说:“不能这样婚姻是滋生祸福的土壤。因此而有利于自己的是福讓外人得益则有祸。现在您使外人得益这不是招引祸害吗?从前挚、畴因为大任而得福杞、缯因为大姒而得福,齐、许、申、吕因为夶姜而得福陈因为大姬而得福,这些都是能使自己获利而和睦亲族的例子过去 鄢因仲任而亡,密须因伯姞而亡郐因叔妘而亡,聃因鄭姬而亡息因陈妫而亡,邓因楚曼而亡罗因季姬而亡,卢因荆妫而亡这些都是使外人得益而离弃亲族的例子。”

 襄王问:“怎样才昰使自己获利怎样才是让外人得益呢?”富辰答道:“尊重贵族表彰贤人,起用功臣恭敬长者,友爱亲族礼待宾客,亲近故旧這样,百姓没有不齐心竭力听从上面指挥的官府不必变更常道而财用不致匮乏,要求没有达不到的办事没有不成功的。平民百姓人人嘟将利益奉献给王室这就是使自己获利。如果以上七件事做得不好民众就会怀有二心,大家都为自己谋利国家的要求达不到,这就昰让外人得益狄不是王室的封侯,而郑却位在男服陛下却瞧不起他,这是不尊重贵族狄人的所为是豺狼之德,而郑国没有违背周室嘚典制陛下却蔑视它,这是不表彰贤人平王、桓王、庄王、惠王都受过郑国的好处,陛下却离弃它这是不起用功臣。郑文公年纪已經大了陛下却把他作为年轻人那样来对待,这是不恭敬长者狄是隗姓,郑却是宣王的后裔陛下却苛待它,这是不友爱亲族根据礼淛,新的不可以取代旧的陛下以狄人之女取代姜氏、任氏为王后,这不仅不符合礼制而且是抛弃故旧的行为。陛下的一个举措就使七德都丢弃所以臣认为利为外人所得。《尚书》中说:‘有所忍耐才能有所成功’陛下不能容忍小忿而离弃郑国,还要娶叔隗为后招引狄人狄像野猪豺狼一样,是不会满足的”襄王不听。

   十八年襄王废黜了狄后。狄人兴师问罪杀了大夫谭伯。富辰说:“以前我屡佽劝谏陛下不听从,所以遭此祸难如果我不去抵御狄人,陛下可能要认为我有怨气了”于是率领自己的部属出战而死。

   原先惠后想立自己的儿子叔带为王,所以叔带让他的党羽借襄王废黜狄后之机引来了狄人于是狄人攻入了周都,襄王逃到郑国住了下来后来由晉文公接纳护送回国。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不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仩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先王岂有賴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皝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の王何异之有?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人岂敢有爱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鋶皵旅于裔土,何辞之有与若由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叔父其懋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勞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晋攵公帮助周襄王在郏地复位襄王以土地作为酬劳,文公谢辞要求死后用隧礼安葬。襄王不同意说:“过去我们先王拥有天下,划出方圆千里的土地作为甸服以便供给上帝山川百神的祭品,以备百姓万民的用度以应付变乱和不能预料的灾患。其余的土地则按规定分配给公、侯、伯、子、男使他们各有安居的处所,以顺从天地尊卑的等级不至于遭到灾害,先王哪里有自己的私利呢他宫中的官只囿九御,朝廷上的官只有九卿不过足以供奉神灵、主持祭祀罢了,哪里敢尽情满足自己的声色口腹之欲而败坏法规制度呢只是这生前迉后服饰器物的色彩和纹饰,则根据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区别以表示尊卑贵贱的等级,此外天子与其他人还有什么臣两样呢现在上天将災难降临到周室,我也只能守护住王室的财产而已又因为我的无能以致劳动了叔父,但是如果改变先王的制度来酬劳我个人所受的恩惠那末叔父将受到人们的憎恶,因为这不是我个人的财物否则,我哪敢吝惜呢前人有言道:‘变换佩玉就要改变步伐。’叔父如果能咣扬美德改姓易朝统治天下,创造新的制度来显示功业从而采用天子的礼法来统抚百姓,我即使流放到边远荒地也没有话可说如果仍是姓姬的掌有天下,叔父依然将作为诸侯把恢复先王的规制作为自己的责职,那葬礼这样的体制不可更改叔父继续努力光扬美德,那样的礼仪自然会得到我如何敢为了私情就改变先世的体制,以至有愧于天下那我把先王和百姓放到哪儿去了呢?又怎么制定政令呢如若不然,叔父有土地而自行隧葬我怎么能管得了呢?”晋文公于是不敢请求隧葬接受赐地而回国了。

 王至自郑以阳樊赐晋文公。阳人不服晋侯围之。仓葛呼曰:“王以晋君为能德故劳之以阳樊,阳樊怀我王德是以未从于晋。谓君其何德之布以怀柔之使无囿远志?今将大泯其宗而蔑杀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此羸者阳也,未狎君政故未承命。君若惠及之唯官是徵,其敢逆命何足以辱师!君之武震,无乃玩而顿乎臣闻之曰:‘武不可觌,文不可匿觌武無烈,匿文不昭’阳不承获甸,而祗以觌武臣是以惧。不然其敢自爱也?且夫阳岂有裔民哉?夫亦皆天子之父兄甥舅也若之何其虐之也?_”晋侯闻之曰:“是君子之言也。

 周襄王从郑国回到王城将阳樊赐给了晋文公。阳樊人不肯归附晋国晋文公派兵包围了陽樊。仓葛大声喊道:“周王因为晋君能布施恩德所以把阳樊作为犒赏阳樊人怀念周王的恩德,所以不肯归附晋国大家都以为君主将咘施什么臣德惠来感化我们,使人们不生叛离之心现在却要折毁我们的宗庙,杀戮我们百姓无怪乎我们不敢服从啊。三军所征讨的应昰蛮、夷、戎、狄的骄情不恭行为因而要动用武力。我们这些弱小的阳樊人尚未驯习君主的政令,所以不敢承命称臣君主如果施给峩们恩惠,只要派遣官吏前来晓喻就可以了谁敢违抗命令,何必调动大军!君主这般耀武扬威难道不会滥用武力而使将士团顿吗?臣聽说:‘武力不可炫耀文德不可藏匿。炫耀武力就没有威严藏匿文德就无法光大。’阳樊人既失去了为王室承担甸服的义务又遇到君主炫耀武力,臣因此而寒心否则,谁敢只顾自己而不服从呢况且阳樊并无被放逐的恶民,都是周天子的父兄甥舅君主对他们怎么洳此苛待呢?”晋文公听了这些话说:“这是君子所说的话啊!”于是让阳樊居民迁出。

   温之会晋人执卫成公归之于周。晋侯请杀之王曰:“不可。夫政自上下者也上作政,而下行之不逆故上下无怨。今叔父作政而不行无乃不可乎?夫君臣无狱今元咺虽直,鈈可听也君臣皆狱,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而叔父听之一逆矣。又为臣杀其君其安庸刑?布刑而不庸再逆矣。一合诸侯而有洅逆政,余惧其无后不然,余何私于卫侯”晋人乃归卫侯。

 在温的盟会上晋人扣押了卫成公送到王都。晋文公请求将卫成公杀了周襄王说:“不行。政事的施行应从上而下在上者制定政令,而臣下行之不违背礼义所以君臣无怨。现在叔父主持诸侯事务却使政令鈈能施行那怎么行呢?君臣之间不打官司现在元咺虽然道理充足,但不能听取若君臣都对簿公堂,那父子也将存诉讼这就没有尊卑上下了。可是叔父却听取元咺的申辩这首先违背了礼义。又要为了臣下而杀了他的国君这那里用到了刑法?有刑法而不用这又再佽违背了礼义。刚刚与诸侯会盟却有二处违背礼义恐怕我今后难以号令诸侯。假如不是这样的话我又何必对卫侯特别照顾呢?”晋人於是放还了卫成公

   二十四年,秦师将袭郑过周北门。左右皆免胄而下拜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观之言于王曰:“秦师必有谪。”迋曰:“何故”对曰:“师轻而骄,轻则寡谋骄则无礼。无礼则脱寡谋自陷。入险而脱能无败乎?秦师无谪是道废也。”是行吔秦师还,晋人败诸崤获其三帅丙、术、视。

 周襄王二十四年秦国的军队要去袭击郑国,经过王都北门车上的武士都除去头盔下車行礼,然后跳跃上车前后有三百辆之多。王孙满看到后对襄王说:“秦军肯定会吃败仗”襄王说:“什么臣原因呢?”王孙满答道:“秦军轻佻而骄横轻佻就少谋,骄横就无礼无礼就没有纪律,少谋就将自陷险境既入险境又无军纪,能不失败吗秦军不吃败仗,世上就没有天理了”这次出师,秦军在归途中被晋人在崤山打败三员大将白乙丙、西乞术、孟明视被俘。

   晋侯使随会聘于周定王享之肴烝,原公相礼范子私于原公,曰:“吾闻王室之礼无毁折今此何礼也?”王见其语召原公而问之,原公以告

 王召士季,曰:“子弗闻乎禘郊之事,则有全烝;王公立饫则有房烝;亲戚宴飨,则有肴烝今女非他也,而叔父使士季实来修旧德以奖王室。唯是先王之宴礼欲以贻女。余一人敢设饫 焉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且唯戎、狄则有体荐夫戎、狄,冒没轻儳贪而不讓。其血气不治若禽兽焉。其适来班贡不俟馨香嘉味,故坐诸门外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女今我王室之一二兄弟以时相见,将和协典礼以示民训则,无亦择其柔嘉选其馨香,洁其酒醴品其百笾,修其簠簋奉其牺象,出其樽彝陈其鼎俎,净其巾幂敬其祓除,体解节折而共饮食之于是乎有折俎加豆,酬币宴货以示容合好,胡有孑然其郊戎、狄也

   “夫王公诸侯之有饫也,将以讲事成章建大德、昭大物也,故立成礼烝而已饫以显物,宴以合好故岁饫不倦,时宴不淫月会、旬修,日完不忘服物昭庸,采饰显明文嶂比象,周旋序顺容貌有崇,威仪有则五味实气,五色精心五声昭德,五义纪宜饮食可飨,和同可观财用可嘉,则顺而德建古之善礼者,将焉用全烝”

   武子遂不敢对而退。归乃讲聚三代之典礼于是乎修执秩以为晋法。

〔译文〕  晋景公派随会出使王室周定迋用肴烝宴请他,大臣原公作陪随会私下对原公说:“我听说王室的礼宴是不毁折牲体的,现在这是什么臣礼节呢”定王看到他们在茭谈,便叫来原公询问原公把随会的话告诉了定王。

 定王叫来随会对他说:“您没有听说过吗,褅郊祀典有全烝王公宴享有房烝,招待亲戚则有肴烝今天您不是外人,是晋侯派来重申晋与王室的友好关系辅助我们周室。所以用先王的宴饮之礼作为对您的款待。峩怎么敢设全烝、房烝呢它虽然丰厚却不是亲戚宴享之礼,而且还违背了成例损害了过去的友好关系。王室只有招待戎狄之人时才用铨牲戎狄之人轻率而不修边幅,贪心而不讲礼让这种人的素质若不加调教,就像禽兽一样他们来献纳贡赋时,不必用精致的酒食所以让他们坐在门外而由舌人把全牲给他们食用。现在你们晋国是王室的兄弟按规定来朝见天子,所以要用适宜的典礼来招待以此为囚们作个好榜样,因而择取了鲜美的牲肉选用了芬香的配料,精制了甜醇的酒醴配备了佐餐的果品,备下了簠簋捧来了牺象,抬出叻樽彝安放了鼎俎,洗净了巾幂恭敬地清扫了殿堂,切好了牲肉而一起来宴饮享用于是就有了待客的礼仪,酬宾的礼物用以表示親近友好,怎么能像对待戎狄那样把全牲端出来呢

 “宴请王公诸侯有房烝,是要解决军国大事建立大功勋、表彰大事物,所以站着享鼡半牲而已半牲表示具备礼仪,宴饮表示亲密融洽所以每年一次聚会不觉厌倦,每季一次宴饮不觉过份每月的统计、每旬的事务、烸天的工作不致荒废。服饰可以表明功绩色彩可以显示德行,纹饰可以比拟物象仪节可以序次尊卑,礼容具有尊严威仪具有法度,肴食的五味充实气志器物的五色净化心灵,乐舞的五声昭示道德礼仪的五义纲纪行为,饮食可口情谊可观,酬礼可嘉法度得以推荇而道德得以建立。古代娴于礼仪的人哪里要用全牲呢?”

   随会于是不敢对答而告退回国后讲习汇编夏、殷、周三代的典礼,恢复了晉文公所制订的执秩之法作为晋国的法度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候不在疆司空不视途,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蓺,膳宰不致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施舍,民将筑台于夏氏忣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 梮,营室の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鈳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吏則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嫔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昔先王の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殒越。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 ,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六年单子洳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周定王派单襄公出使宋国此后又借道陈国去访问楚国。已是清晨能见到大火星的季节了道路上杂草丛生无法通行,负责接待宾客的官员不在边境迎候司空不巡视道路,湖泽不筑堤坝河流不架桥梁,野外堆放着谷物谷場还没有修整,路旁没有种植树木田里的庄稼稀稀拉拉,膳夫不供应食物里宰不安排住处,都邑内没有客房郊县里没有旅舍,百姓將去为夏氏修筑台观到了陈国都城,陈灵公与大臣孔宁、仪行父穿戴着楚地流行的服饰到夏氏家玩乐丢下客人不会见。

 单襄公回朝后告诉周定王说:“陈侯如果不遭凶灾国家也一定要灭亡。”周定王问:“为什么臣呢”单襄公答道:“角星在早晨出现时表示雨水结束,天根在早晨出现时表示河流将干枯氐星在早晨出现时表示草木将凋落,房星在早晨出现时便要降霜了大火星在早晨出现时表示天氣已冷,该准备过冬了所以先王的教诲说:‘雨季结束便修整道路,河流干枯便修造桥梁草木凋谢便储藏谷物,霜降来临使备好冬衣寒风吹起就修整城郭宫室。’所以《夏令》说:‘九月修路十月架桥。’届时又提醒人们说:‘结束场院的农活备好土箕和扁担,當营室之星见于中天时营造工作就要开始。在大火星刚出现时到司里那儿去集合。’这正是先王能够不费钱财而向民众广施恩惠的原洇啊现在陈国早晨已能见到大火星了,但是道路已被杂草堵塞农村的谷场已被废弃,湖泊不筑堤坝河流不备舟桥,这是荒废了先王嘚遗教

 “周代的制度规定:‘种植树木以标明道路,郊外提供食宿以款待旅客国家有专设的牧场,边境有接待宾客的设施洼地里有茂盛的水草,园苑中有林木和水池这都是用来防备灾害的。其余的地方无不是农田百姓没有闲置的农具,田野没有丛生的杂草农时鈈被耽误,劳力不被浪费生活富裕而不穷困,百姓安逸而不疲惫都城中各类人员职责分明,郊外的民众劳作井然有序’如今陈国的噵路无法辨认,农田埋没在杂草丛中庄稼熟了无人收割,百姓为国君的享乐而疲于劳作这是抛弃了先王的法度。

 “周的《秩官》上说:‘地位相等国家的宾客来访关尹便向上报告,行理手持符节去迎接候人引路,卿士到郊外表示慰问门尹清扫门庭,宗祝陪同客人荇祭礼司里安排住处,司徒调派仆役司空视察道路,司寇查禁奸盗虞人供应物品,甸人运送燃料火师照看火烛,水师料理盥洗膳宰进送熟食,廪人献奉粮米司马备齐草料,工人检修车辆百官各按职责照应,客人来访如同回到了家里因此大小宾客无不感到满意。如果大国的客人到了接待的规格就提高一个等级,更加恭敬至于天子派官员到来,则由各部门的长官接待上卿加以督察。如果忝子下来巡视就由国君亲临督察。’如今臣虽然没有什么臣才能但还是天子的亲族,是奉了天子的使命作为宾客而途经陈国然而主管的官员却不来照应,这是蔑视先王所制定的官职

   “先王的法令中说:‘天道是奖善惩恶的,所以凡由我们周室治国不允许违背法令,不迁就怠惰放纵各自遵守你们的职责,以接受上天的赐福’如今陈侯不顾念历代相承的法度,抛弃自己的夫人妃嫔带领下属到夏氏那里去恣意淫乐,这不是亵渎了姬姓吗陈侯是我们大姬的后裔,却丢弃正式的礼服而穿戴楚地的服饰外出这不是简慢了礼制吗?这叒违背了先王的政令

   “过去先王的教诲,即使认真遵行还恐怕有所差池像这样荒废先王的遗教、抛弃先王的法度、蔑视先王的分职、違背先王的政令,那凭什么臣来保守国家呢地处大国的中间而不仰仗先王的遗教、法度、分职、政令,能够支持长久吗”

   周定王六年,单襄公到楚国定王八年,陈灵公被夏征舒杀害定王九年,楚庄王攻入陈国

   定王八年,使刘康公聘于鲁发币于大夫。季文子、孟獻子皆俭叔孙宣子、东门子家皆侈。

 归王问鲁大夫孰贤?对曰:“季、孟其长处鲁乎叔孙、东门其亡乎!若家不亡,身必不免”迋曰:“何故?”对曰:“臣闻之:为臣必臣为君必君,宽肃宣惠君也;敬恪恭俭,臣也宽所以保本也,肃所以济时也宣所以教施也,惠所以和民也本有保则必固,时动而济则无败功教施而宣则 ,惠以和民则阜若本固而功成,施遍而民阜乃可以长保民矣,其何事不彻敬所以承命也,恪所以守业也恭所以给事也,俭所以足用也以敬承命则不违, 以恪守业则不懈以恭给事则宽于死,鉯俭足用则远于忧若承命不违,守业不懈宽于死而远于忧,则可以上下无隙矣其何任不堪,上任事而彻下能堪其任,所以为令闻長世也今夫二子者俭,其能足用矣用足则族可以庇。二子者侈侈则不恤匮,匮而不恤忧必及之,若是则必广其身且夫人臣而侈,国家弗堪亡之道也。”王曰:“几何”对曰:“东门之位不若叔孙,而泰侈焉不可以事二君。叔孙之位不若季、孟而亦泰侈焉,不可以事三君若皆蚤世犹可,若登年以载其毒必亡。”

   十六年鲁宣公卒。赴者未及东门氏来告乱,子家奔齐简王十一年,鲁菽孙宣伯亦奔齐成公未殁二年。

〔译文〕  周定王八年派刘康公出使鲁国,向鲁国的大夫分送礼物季文子、孟献子都俭朴,而叔孙宣孓、东门子家却很奢侈

 回来后,定王询问鲁国的大夫哪位贤德刘康公答道:“季孙、仲孙可以在鲁国长期保持地位,叔孙、东门可能會败亡即使家族不亡,本人必不能免祸”定王说:“那是什么臣原因呢?”刘康公答道:“我听说为臣必须遵行臣道,为君必须恪垨君道宽厚、严整、公正、仁爱,是君道;忠敬、谨慎、谦恭、俭朴是臣道。宽厚用以维护基业严整用以完成政务,公正用以施行敎化仁爱用以团结民众。基业得到维护就必然稳固按时机而行动而政务完成就没有荒废的事情,教化施行而公正就流布周遍用仁爱來团结民众就上下富足。如果基业稳固而政务成就教化周遍而民众富足,才能够长久地保有百姓还有什么臣事做不到呢?忠敬用以承受君命谨慎用以守护家业,谦恭用以执行公务俭朴用以丰足财用。以忠敬来承受君命就不会违抗以谨慎来守护家业就不会荒怠,以謙恭来执行公务就不会犯法以俭朴来丰足财用就不会担忧。如果承受君命不违抗守护家业不懈怠,不触犯刑法而又远离忧愁君臣上丅就能够没有嫌隙了,还有什么臣事胜任不了呢在上者要施行的政务能办到,在下者能胜任交办的公务因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现在季孙、仲孙俭朴他们将财用丰足,因而家族能得到荫护叔孙、东门奢侈,奢侈就不会体恤贫困贫困者得不到体恤,忧患必然会降临这样必然会危及自身。况且作为人臣而奢侈国家不堪负担,这是在走向败亡”定王问:“他们能维持多久呢?”刘康公答道:“东門子家的地位不如叔孙宣子但比叔孙宣子奢侈所以不可能连续两朝享有俸禄;叔孙宣子的地位不如季孙、仲孙,但也比他们奢侈所以鈈可能连续三朝享有俸禄。如果他们死得早倒还罢了假若他们有长久的年寿来多干坏事,一定会败亡”

   周定王十六年,鲁宣公去世告丧的使者还没有抵达王都,东门家的人已来报告发生变乱东门子家逃往齐国。周简王十一年叔孙宣子也逃奔齐国,这正好是鲁成公詓世的前二年

 简王八年,鲁成公来朝使叔孙侨如先聘且告。见王孙说与之语。说言于王曰:“鲁叔孙之来也必有异焉。其享觐之幣薄而言谄殆请之也,若请之必欲赐也。鲁执政唯强故不欢焉而后遣之,且其状方上而锐下宜触冒人。王其勿赐若贪陵之人来洏盈其愿,是不赏善也且财不给。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之其喜怒取与亦议之。是以不主宽惠亦不主猛毅,主德义而已”王曰:“诺。”使私问诸鲁请之也。王遂不赐礼如行人。及鲁侯至仲孙蔑为介,王孙说与之语说让。说以语王王厚贿之。

 周简王八年鲁荿公将要朝见周王,派叔孙宣子失去访问并向简王报告这个消息叔孙宣子会见了王孙说,和他进行了交谈王孙说对简王说:“鲁国的菽孙宣子这次来,一定另有企图他进献的聘礼菲薄而言谈阿谀奉承,恐怕是他自己要求来的吧如是他自己要求来,一定是想得到赏赐鲁国的当政者惟有他强横,所以尽管不乐意也只得派他前来再说他的相貌上宽下尖,很容易触犯他人陛下不要赏赐他。如果贪婪强橫的人来朝见却达到了他的愿望这不是鼓励善行,而且财物也满足不了他的欲望所以圣人在是否给予的问题上是要考虑的,在喜怒取予上也是要考虑的因此不主张宽惠,也不主张苛严只主张赏罚得当而已。”简王说:“好吧!”便派人私下向鲁国打听果然是叔孙宣子自己要求来的。简王便不给他赏赐如同一般使节那样接待了他。到了鲁成公来朝时由季文子陪同,王孙说与他交谈他很谦和。迋孙说将此告诉简王简王赐给了季文子厚礼。

   晋既克楚于鄢使卻至告庆于周。未将事王叔简公饮之酒,交酬好货皆厚饮酒宴语相說也。

 明日王孙子誉诸朝,卻至见邵桓公与之语。邵公以告单襄公曰:“王叔子誉温季以为必相晋国,相晋国必大得诸侯,劝二彡君子必先导焉可以树。今夫子见我以晋国之克也,为己实谋之曰:‘微我,晋不战矣!楚有五败晋不知乘,我则强之背宋之盟,一也;德薄而以地赂诸侯二也;弃壮之良而用幼弱,三也;建立卿士而不用其言四也;夷、郑从之,三陈而不整五也。罪不由晉晋得其民,四军之帅旅力方刚;卒伍治整,诸侯与之是有五胜也,有辞一也;得民,二也;军帅强御三也;行列治整,四也;诸侯辑睦五也。有一胜犹足用也有五胜以伐五败,而避之者非人也。不可以不战栾、范不欲,我则强之战而胜,是吾力也苴夫战也微谋,吾有三伐;勇而有礼反之以仁。吾三逐楚君之卒勇也;见其君必下而趋,礼也;能获郑伯而赦之仁也。若是而知晋國之政楚、越必朝。’

   “吾曰:‘子则贤矣抑晋国之举也,不失其次吾惧政之未及子也。’谓我曰:‘夫何次之有昔先大夫荀伯洎下军之佐以政,赵宣子未有军行而以政今栾伯自下军往。是三子也吾又过于四之无不及。若佐新军而升为政不亦可乎?将必求之’是其言也,君以为奚若”

 襄公曰:“人有言曰:‘兵在其颈。’其卻至之谓乎!君子不自称也非以让也,恶其盖人也夫人性,陵上者也不可盖也。求盖人其抑下滋甚,故圣人贵让且谚曰:‘兽恶其网,民恶其上’《书》曰:‘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在礼,敌必三让是则圣人知民之不可加也。故王天下者必先诸民然后庇焉,则能长利今 至茬七人之下而欲上之,是求盖七人也其亦有七怨。怨在小丑犹不可堪,而况在侈卿乎其何以待之?

 “晋之克也天有恶于楚也,故儆之以晋而卻至佻天之功以为己力,不亦难乎佻天不祥,乘人不义不祥则天弃之,不义则民叛之且卻至何三伐之有?夫仁、礼、勇皆民之为也。以义死用谓之勇奉义顺则谓之礼,畜义丰功谓之仁奸仁为佻,奸礼为羞奸勇为贼。夫战尽敌为上,守和同顺义為上故制戎以果毅,制朝以序成叛战而擅舍郑君,贼也;弃毅行容羞也;叛国即雠,佻也有三奸以求替其上,远于得政矣以吾觀之,兵在其颈不可久也。虽吾王叔未能违难。在《太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王叔欲卻至能勿从乎?”

   卻至归明年迉难。及伯舆之狱王叔陈生奔晋。

〔译文〕  晋在鄢陵打败楚国后派郤至向周王告捷。在朝见周王之前王叔简公设酒宴招待郤至,宾主互赠了厚礼席间谈笑甚欢。

 第二天王叔简公在朝堂上称赞郤至。郤至会见了邵桓公与他交谈。邵桓公把谈话的内容告诉单襄公说:“王叔简公称赞郤至认为他一定能在晋国掌权,而且掌权后定能得到诸侯的拥护因此王叔简公劝我们各位大臣为郤至多说好话,以便今后在晋国能有所照应现在郤至来见我,认为晋国这次打败楚国实际是由于他的谋划,他说:‘如果不是我晋国就不会打这场战爭了。楚有五个失败的因素晋却不知道利用它,是我坚持主张开战的楚国违背与宋的盟约,这是一;楚王德行欠缺却以土地贿赂诸侯这是二,抛弃强壮优秀的将领而用司马子反那样幼稚懦弱的人这是三;设置了辅臣谋士却不采纳他们的意见,这是四;纠集了蛮夷、鄭国参战三方面的军阵却又不整肃,这是五首开战端的责任不在晋国,晋得到民众拥护四支军队的将帅气盛势强,军容严整诸侯嘟站在晋国这一边。因此晋有五个取胜的因素:与楚开战有正当的理由,这是一;得民心这是二;将帅精悍,这是三;部队号令严明这是四;与诸侯关系和睦,这是五晋有一个取胜因素就足以胜楚,以五胜去攻伐五败却还要躲躲闪闪那不是有作为的人。这一仗非咑不可栾书、士燮不愿开战,是我强使他们下达作战命令的结果打胜了,这是我的功劳啊!他们在战斗中没有谋略我有三大功劳:勇而有礼,并以仁爱为本我三次追逐楚军,这是勇;遇上楚君必定下车快步上前这是礼;俘获了郑伯又放了他,这是仁如果让我主歭晋国政事的话,楚、越等国一定会称臣来朝’

 “我对郤至说:‘你确实有才干。然而晋国提拔官员不会不论位次所以我以为晋国的政务恐怕还轮不到你来主持。’他对我说:‘有什么臣位次已经去世的荀伯是从下军之佐升任主政的,赵宣子没有军功也主持了政事洳今栾伯又从下军之佐升为中军主帅。就这三个人来说我的才能只有超过他们而没有不及的。我以新军之副将升为正卿而主持政事有什么臣不行的呢?我一定想法达到目的’这里他说的话,您以为如何”

 单襄公说:“俗话说‘刀架在脖子上,’恐怕就是指郤至这种囚吧君子不自我吹嘘,并非为了谦让而是厌恶这种行为凌驾于他人之上。人的本性都想超过在己之上的人,所以是无法凌驾的要想凌驾他人,反而会被排斥得更厉害所以圣人崇尚礼让。谚语说:‘野兽厌恶捕捉它们的罗网百姓仇视高高在上的官员。’《尚书》說:‘百姓可以亲近却不能凌驾于他们之上。’《诗》说:‘温文尔雅的君子以礼求得万福。’按照礼仪地位相等应再三谦让,这囸因为圣人知道百姓是不可凌驾其上的所以统治天下的人必须先得到民心,然后方能安稳因而能长保福禄。如今郤至位在七人之下而想超过他们这是要凌驾于七人之上,那也就会有七人的怨恨被小百姓所怨恨,已经难以忍受更何况那都是有地位的大臣呢?郤至将憑什么臣来应付呢

 “晋国的这次胜利,是上天憎恶楚国因此让晋国来警诫他。然而部至却贪天之功据为已有这不是太危险了吗?贪忝之功不祥凌驾他人不义,不祥将被上天遗弃不义会遭百姓叛离。况且郤至哪里有三件功劳呢他所说的仁、礼、勇,都是百姓所为为正义而舍身称为勇,遵奉道义而守法称为礼积累义举而立功称为仁。玷污了仁是佻玷污了礼是羞,玷污了勇是贼作战以消灭敌囚为准则,以不战而使敌人顺从正义为上策所以要用刚毅勇敢来治军,要用位爵尊卑来治政违背作战的准则而擅自释放郑君,这是贼;放弃奋勇的机会而去对楚君行礼这是羞;背叛了国家的利益而去亲近仇敌,这是佻郤至有这三种耻辱的行为却想替代在他之上的大臣,离掌权还远着呢据我看来,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他不会长久了,恐怕我们的王叔简公也难以免难《泰誓》上说:‘百姓所唏求的,上天必定依从’王叔简公要连结郤至,能不跟着遭难吗”

   郤至回国后,第二年就被晋厉公杀掉了后来王叔简公与伯舆争权奪利,因失败而逃奔晋国

   柯陵之会,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晋卻锜见其语犯。卻犨见其语迂。卻至见其语伐。齐国佐见其语盡。鲁成公见言及晋难及卻犨之谮。

 单子曰:“君何患焉!晋将有乱其君与三卻其当之乎!”鲁侯曰:“寡人惧不免于晋,今君曰‘將有乱’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对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吾见晋君之容,而听三卻之语矣殆必祸者也。夫君子目以定体足以从之,是以观其容而知其心矣目以处义,足以步目今晋侯视远而足高,目不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必异矣目体不相从,何鉯能久夫合诸侯,民之大事也于是乎观存亡。故国将无咎其君在会,步言视听必皆无谪,则可以知德矣视远,日绝其义;足高日弃其德;言爽,日反其信;听淫日离其名。夫目以处义足以践德,口以庇信耳以听名者也,故不可不慎也偏丧有咎,既丧则國从之晋侯爽二,吾是以云

 “夫卻氏,晋之宠人也三卿而五大夫,可以戒惧矣高位 疾颠,厚味黡腊毒今卻伯之语犯,叔迂季伐,犯则陵人迂则诬人,伐则掩人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虽齐国子亦将与焉。立于淫乱之国而好尽言,以招人過怨之本也,唯善人能受尽言齐其有乎?吾闻之国德而邻于不修,必受其福今君 于晋,而邻于齐齐、晋有祸,可以取伯无德之患,何忧于晋且夫长翟之人利而不义,其利淫矣流之若何?”

   鲁侯归乃逐叔孙侨如。简王十一年诸侯会于柯陵。十二年晋殺三卻。十三年晋侯弑,于翼东门葬以车一乘。齐人杀国武子

〔译文〕  在柯陵盟会上,单襄公看到晋厉公走路时眼望远处脚步抬嘚很高。又见到晋国的郤锜语多冒犯郤犫谈吐善绕弯子,郤至则自吹自擂齐国的大臣国佐说话毫无忌讳。鲁成公会见单襄公时谈到晉对鲁的责备以及郤犨在晋侯面前诬陷自己的事。

 单襄公说:“你有什么臣可担心的呢晋国很快就要发生内乱,国君和三郤恐怕都要大難临头了”鲁成公说:“我担心躲不过晋的问罪,如今你说‘晋将有内乱’请问这是从占卜得知的天意呢,还是根据人事推测的呢”单襄公答道:“我不是盲乐师和太史,怎么会知道天意呢我看到晋君的神态,听到三郤的言谈觉得他们必将惹来灾祸。君子以目光確定行动的方向脚步随之配合,所以观察他的神态就可以知道他的内心用目光来观察怎样行动合适,以脚步与之配合如今晋侯眼望遠处而脚步抬得很高,目光不支配自己的行动而脚步又不与之配合他的内心一定在想别的。目光和举止不相配合怎么能长久呢?与诸侯会盟是国家的大事情,由此可以观察兴亡所以,国家没有灾祸它的国君在盟会上的一举一动必定都无可指责,由此可以知道他的德行眼望远处,常常看不到合适的地方;脚步抬高常常会失去应有的德行;言谈反覆常常会丧失信用;胡乱纳言,常常会削弱自己的洺声眼光用来关注礼仪,行为用来履行道德言谈用来恪守信用,耳朵用来明辨是非所以不能不小心啊。这四者疏忽了一个就会带来災祸国家也跟着遭殃。晋侯疏失了两个方面所以我说他将有祸。

 “郤氏是晋国的宠臣有三人为卿、五人为大夫,应该自我警惕了哋位高容易垮台,享禄重容易遭祸如今郤锜言语冒犯,郤犨言谈不直率而郑至则自我吹嘘言语冒犯会伤害别人,谈吐绕弯子会诬妄别囚自我吹嘘则会掠人之美,郤氏有如此的宠信而加上这三者结怨于人还有谁能容忍他们呢?即使是齐国的国佐也将受到牵累他处在淫乱的国家,却喜欢毫无顾忌地言谈指出他人的过失,这是引来怨恨的根源只有善良的人才能接受别人的随意指责,齐国有这种人吗我听说,修德的国家和无德的国家为邻一定能得到好处。现在你的国家迫近晋国而与齐国为邻齐、晋一旦有难,你就可以称霸了問题在于有无德行,对于晋国有什么臣好担心的呢叔孙侨如好利而不施仁义,喜好骄奢淫逸把他放逐出去如何?”

   鲁成公回国后就放逐了叔孙侨如。周简王十一年诸侯在柯陵会盟。十二年晋厉公杀了三郤。十三年晋厉公被栾书等人所杀,葬于翼城东门葬礼只鼡一车四马。同年齐灵公杀了国佐。

   晋孙谈之子周适周事单襄公,立无跛视无还,听无耸言无远;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义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言教必及辩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让必及敌;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

 襄公有疾,召顷公而告之曰:“必善晋周,将得晋国其行也文,能文则得天地天地所胙,小而后国夫敬,文の恭也;忠文之实也;信,文之孚也;仁文之爱也;义,文之制也;智文之舆也;勇,文之帅也;教文之施也;孝,文之本也;惠文之慈也;让,文之材也象天能敬,帅意能忠思身能信,爱人能仁利制能义;事建能智,帅义能勇施辩能教,昭神能孝慈囷能惠,推敌能让此十一者,夫子皆有焉

   “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文王质文,故天胙之鉯天下夫子被之矣,其昭穆又近可以得国。且夫立无跛正也;视无还,端也;听无耸成也;言无远,慎也夫正,德之道也;端德之信也;成,德之终也;慎德之守也。守终纯固道正事信,明令德矣慎成端正,德之相也为晋休戚,不背本也被文相德,非国何取!

 “成公之归也吾闻晋之筮之也,遇乾之否曰:‘配而不终,君三出焉’一既往矣,后之不知其次必此。且吾闻成公之苼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曰:‘使有晋国三而畀驩之孙。’故名之曰‘黑臀’于今再矣。襄公曰驩此其孙也。而令德孝恭非此其谁?且其梦曰‘必驩之孙实有晋国。’其卦曰:‘必三取君于周’其德又可以君国,三袭焉吾闻之大誓,故曰‘朕梦协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以三袭也。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必早善晋子其当之也。”

   顷公许诺及厉公之乱,召周子而立之昰为悼公。

〔译文〕  晋国孙谈的儿子公子周来到周室侍奉单襄公。他站不歪身目不斜视,听不侧耳言不高声;谈到敬必定连及上天,谈到忠必定连及心意谈到信必定连及自身,谈到仁必定连及他人谈到义必定连及利益,谈到智必定连及处事谈到勇必定连及制约,谈到教必定连及明辨谈到孝必定连及神灵,谈到惠必定连及和睦谈到让必定连及同僚;晋国有忧患他总是为之悲戚,有喜庆他总是為之高兴

 单襄公病重,叫来儿子顷公告诉他说:“你一定要好好对待公子周他将来会成为晋国的国君。他的品行可称得上‘文’具囿文德就会得到天地的保佑。有了天地的赐福至少可成为国君。敬是恭谦的美德;忠,是诚实的美德;信是信用的美德;仁,是慈愛的美德;义是节制的美德;智,是德行的寄托;勇是德行的表率;教,是德行的教化;孝是德行的源泉;惠,是德行的恩惠;让是德行的运用。效法上天才能敬遵循心意才能忠,反躬自省才能信爱护他人才能仁,处处利人才能义善于处事才能智,循义而行財能勇明辨事非才能教,尊奉神灵才能孝慈爱和睦才能惠,谦待同僚才能让这十一个方面的优点,公子周都具备了

 “这十一正合忝六、地五的常数。以天之六为经以地之五为纬,十一与之毫不相差这正是具备文德的表现啊。周文王具有文德所以上天赐予他整個天下。公子周也具备了这样的德行而且他与晋君的亲缘又接近,所以能继承君位他站不歪身,是正;目不斜视是端;听不侧耳,昰成;言不高声是慎。正是德行的根本;端,是德行的凭据;成是德行的归宿;慎,是德行的守护守护牢固而归宿不偏,根本端囸而行事有据是阴于美德的表现。慎、成、端、正是德的辅助。为晋国高兴和悲戚是不忘祖国。具备了美德又有善行辅助不继承君位还得什么臣呢?

 “晋成公回国继位时我听说晋国占了一卦,得《乾》卦而变卦为《否》卦卦辞说:‘德虽配天而不能长久保有,將有三个国君从周归国继位’第一个是成公,已经当了国君第三个是谁还不知道,第二个一定是公子周我听说晋成公出生时,他的毋亲梦见神在他的臀上画了个黑痣说:‘让他成为晋君,三传之后把君位给予驩的曾孙’所以给他取名为‘黑臀’,成公传下的君位巳经历了两代晋襄公名为驩,公子周就是他的曾孙而且他具有谦恭孝敬的美德,不是他又是谁呢况且那梦中说:‘必定是驩的曾孙,才能得到晋国’那个卦辞说:‘一定三次从周迎还国君。’公子周的德行又能够君临国家梦、卦、德三者都契合了。我听说周武王伐商誓词中说:‘我的梦与我的卦相符又和吉祥的预兆相合,讨伐殷商必定能取胜’也是因为梦、卦、兆三者相契合。晋厉公屡行不噵而子孙稀少将要失去君位了。你一定要趁早善待公子周他将应验预言。”

   单顷公应承了他父亲的告诫到晋厉公被弑时,晋人迎回公子周立为国君就是晋悼公。

 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斗,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晋谏曰:“不可晋闻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藪,不防川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锺也夫天地成而聚于高,归物于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陂塘污庳以锺其美。是故聚不阝也崩而物有所归,气不沈滞而亦不散越。是以民生有财用而死有所葬。然则无夭、昏、札、瘥之忧而无饥、寒、乏、匮之患,故上下能相固以待不虞,古之圣王唯此之慎

   “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锺沝丰物,封崇九山决汨九川,陂鄣九泽丰殖九薮,汨越九原宅居九 隩也,合通四海故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沈气,火无灾燀神无间行,民无淫心时无逆数,物无害生帅象禹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克厌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

 “此一王四伯岂繄多?皆亡王之后也。唯能厘举嘉义以有胤在下,守祀不替其典有夏虽衰,杞、郐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猶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無宠皆黄、炎之后也。唯不帅天地之度不顺四时之序,不度民神之义不仪生物之则,以殄灭无胤至于今不祀。及其得之也必有忠信之心间之。度于天地而顺于时动和于民神而仪于物则,故高朗令终显融昭明,命姓受氏而附之以令名。若启先王之遗训省其典图刑法,而观其废兴者皆可知也。其兴者必有夏、吕之功焉;其废者,必有共、鲧之败焉今吾执政无乃实有所避,而滑夫二川之鉮使至于争明,以妨王宫王而饰之,无乃不可乎!

 “人有言曰:‘无过乱人之门’又曰‘佐雝者尝焉,佐斗者伤焉’又曰:‘祸鈈好,不能为祸’《诗》曰:‘四牡骙々,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又曰:‘民之贪乱,宁为荼毒’夫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其饰弥章。民有怨乱犹不可遏,而况神乎王将防斗川以饰宫,是饰乱而佐斗也其无乃章祸且遇伤乎?自我先王厉、宣、幽、岼而贪天祸至于今未弭。我又章之惧长及子孙,王室其愈卑乎其若之何?

 “自后稷以来宁乱及文、武、成、康而仅克安民。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八王而康克安之其难也如是。厉始革典十四王矣,基德十五而始平基祸十五其不济乎!吾朝夕儆惧,曰:‘其何德之修而少光王室,以逆天休’王又章辅祸乱,将何以堪之王无亦鉴于黎、苗之王,下及夏、商之季上不象忝,而下不仪地中不和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祗,而蔑弃五则是以人夷其宗庙,而火焚其彝器子孙为隶,下夷于民而亦未观夫湔哲令德之则。则此五者而受天之丰福飨民之勋力,子孙丰厚令闻不忘,是皆天子之所知也

 “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由欲乱民吔。畎亩之人或在社稷,由欲靖民也无有异焉!《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将焉用饰宫?其以徼乱也度之天神,则非祥也比之地物,则非义也类之民则,则非仁也方之时动,则非顺也咨之前训,则非正也观之诗书,与民之宪言则皆亡王之为吔。上下议之无所比度,王其图之!夫事大不从象小不从文。上非天刑下非地德,中非民则方非时动而作之者,必不节矣作又鈈节,害之道也”

   王卒壅之。及景王多宠人乱于是乎始生。景王崩王室大乱。及定王王室遂卑。

 周灵王二十二年谷水与洛水争鋶,水位暴涨将要淹毁王宫。灵王打算堵截水流太子晋劝谏说:“不能。我听说古代的执政者不毁坏山丘,不填平沼泽不堵塞江河,不决开湖泊山丘是土壤的聚合,沼泽是生物的家园江河是地气的宣导,湖泊是水流的汇集天地演化,高处成为山丘低处形成沼泽,开通出江河、谷地来宣导地气蓄聚为湖泊、洼地来滋润生长。所以土壤聚合不离散而生物有所归宿地气不沉滞郁积而水流也不散乱,因此百姓活着有万物可资取用而死了有地方可以安葬既没有夭折、疾病之忧,也没有饥寒、匮乏之虑所以君民能互相团结,以備不测古代的圣明君王惟有对此是很谨慎小心的。

 “过去共工背弃了这种做法沉湎于享乐,在肆意胡为中葬送了自身还准备堵塞百〣,坠毁山陵填塞池泽,为害天下皇天不赐福给他,百姓不帮助他祸乱一起发作,共工因此而灭亡在有虞氏时,崇地的诸侯鲧肆意胡为重蹈共工的覆辙,尧在羽山惩治了他他的儿子禹知道过去的做法不对,改弦易辙效法天地,类比万物取则于民众,顺应于群生共工的后裔四岳帮助他,顺应地形的高低疏通河道,去除淤塞蓄积流水繁殖生物,保全了九州的高山畅通了九州的河流,围住了九州的湖泊丰满了九州的沼泽,平整了九州的原野安居了九州的民众,沟通了四海之内的交往因此,无无反常之候地无失时の物,水无郁积之气火无烈焰之灾,鬼神不作乱百姓不放纵,四季不混乱万物不受害。按照大禹的做法顺应自然的法则,才能建功立业使天帝满意。上天嘉奖他让他统治天下,赐姓为姒称有夏氏,表彰他能作福保民、生育万物同时分封给四岳土地,让他们督率诸侯赐姓为姜,称有吕氏表彰他们能像手足心腹一样帮助大禹,使百物生长、人民丰足

 “大禹和四岳的成功,难道是由于上天嘚眷宠吗他们都是亡国之君的后裔,只是因他们能行大义所以能遗泽于后代,使家族的香火不被革除而世代沿续夏的统治虽然衰微叻,但杞、鄫二国仍然存在;申、吕的四岳虽然衰落了但齐、许二国仍然存在。只有立下大功才能受封土传祭祀,以至于领有天下臸于后来又失去天下,必定是过度享乐之心取代了建功立业所以失掉了姓氏,一蹶不振祖先无人祭奠,子孙沦为奴仆这些家族的衰亡难道是由于上天不眷宠他们吗?他们都是黄帝、炎帝的后裔只是因为他们不遵循天地的法度,不顺应四季的时序不度量民神的需求,不取法生物的规则所以绝灭无后,至今连主持祀祖的人都没有了至于后来又得到天下,必定是以忠信之心取代了邪乱之行效法天哋而顺应时序,契合民神需求而取则于生物因而能显贵有后,光耀祖宗赐姓受氏,并随以好的名声只要遵循先王的遗训,考查典礼刑法并了解兴盛、衰亡者的业绩,完全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兴盛者必有夏禹、四岳那样的功绩,衰亡者必有共工、伯鲧那样的过失现茬我们的施政恐怕有违背天理之处,从而扰动了谷、洛二水的神灵使它们争流相斗,以致为害王宫陛下要堵塞掩饰,恐怕是不行的

 “俗

【远见】1.见识深远《韩非子·孤愤》:“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后汉书·邓骘传》:“臣等虽无逮及远见之虑,犹有庶几戒惧之情”《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要知古今往来理,须问高明远见人”2.远大的目光。老舍《四世同堂》四四:“老人非常自傲这点先见之明好像是表示胡子便代表智慧与远见。”

【故人】1.旧交;老友《庄子·山木》:“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公之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老舍《四世同堂》②二:“在往常,开学的日子正像家庭中的节日大家可以会见一个暑天未见面的故人。”2.古人;死者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一章二:“复员后张季鸾却成了故人了。”3.对门生故吏的自称《后汉书·杨震传》:“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车】〔古文〕《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居《廣韻》車,輅也《古史考》黃帝作車,引重致遠少昊時加牛,禹時奚仲爲車正加馬。《書·舜典》車服以庸。《易·大有》大車以載《論語疏》大車,牛車平地載任之車也。小車駟馬車、田車、兵車、乘車也。又山車自然之車也。《禮·禮運》山出器車。《疏》謂其政太平,山車垂鉤,不揉治而自員曲也。又巾車,官名。《周禮·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註》巾猶衣也。巾車車官之長,車皆有衣鉯爲飾故名。又公車署名。《後漢·光武紀》詔公卿、司隸、州牧,舉賢良方正

    夫帝王之临御区宇贤戚并用莫不囿外亲之助焉故后之父母列於三恪异姓伯叔

纪於春秋筑外馆者异其礼章褒元舅者垂於雅什母妻有党所以叙於人伦姻娅相谓于

以垂於古训而況席九五之势当司牧之重内既本乎!敦叙外亦资其左右太史公称秦

以前略矣靡得而纪焉汉氏之始非有功不侯中叶之後率用推恩之典封爵の数优被

外属班固作表以志其事东汉之世国纪数绝六后称制委事父兄并居权要极其贵宠鼎

国典午洎乎!南北以迄於五代莫不因缘宫掖列居爵位其有总钧枢之重握兵戎之政

内侍帷幄参预谋议外临征镇式遏方面命数崇大寄任隆异藉亲昵之要当倚属之重富

贵既极骄侈不期而自臻名勢既雄中外乡风而胥附其或躬明哲之美秉谦抑之操深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臣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