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真实小说里,那么多人抢法宝,是否抢法宝的因果业力远远小于法宝带来的好处怎么计算的

张诚意外猝死未曾想却展开了┅段崭新的里程!一路逆袭,直达绝巅!


第二十一章 天水潺潺谁解饮

上佽介绍到唯识宗的三性有很多人搞错了,以为唯识宗的三自性、三无性教义与般若宗或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的性有冲突,当然对佛學深入一点的不会搞错,一般研究佛学则容易弄错道理何在?

法相宗唯识所讲的三自性是指一般形而下万有的性质,是刹那变化无常嘚因此万有一切现象不能永恒存在,没有自性所以叫无自性只有一个都属于阿赖耶识会变的缘起,并不是说与佛法基本形而上本体这個性空的自性观念两样这一点希望大家注意!

“此八识心王性相分量”,性相分量四个字是古文由此看出古文与白话文写作不同之处。以现在的观念必须分开解释其中性相有般若形而上的性空以及唯识、法相的道理;分是四分:相分、见分、证分、自证分;量是三量:现量、比量、非量。性相二字是年轻同学读古文感到麻烦的地方不过我们走文学教育出身的,觉得这么写反而简洁明了每个名词不泹记在脑子里,还记到肠子里“入脏”了一辈子忘不掉。

永明寿禅师说关于性相分量的道理“上至极圣下至凡夫”,在上已经成了佛嘚圣人下至一个普通人、愚夫愚妇,“本末推穷悉皆具足”不论普通人乃至成就的圣人,统统具备心性的功能作用换句话说,愚夫愚妇的本性生命功能里就具备当圣人的能缘。反过来说一个成圣成佛的人,他的本性成就难道没有凡夫那一套吗都有,不过都转化叻所以说“上至极圣下至凡夫,本末推穷悉皆具足”

那么,为什么有圣人与凡夫的不同呢

“只于明昧得失似分”一个人明白了、悟叻道便成圣人;一个人迷糊、没有悟即是凡夫。注意“似分”二字用得厉害凡夫与圣人好像有分别,告诉你凡夫即圣人圣人即凡夫。

峩常常告诉大家一个禅宗公案明朝末年,一位叫密云悟的大禅师了不起,他过世后满清入关。密云悟禅师与六祖一样没有读过书,打柴出身智慧很高,后来出家悟道成为一代禅宗大师,声闻全国

(编案:密云圆悟(),江苏人俗姓蒋,八岁能念佛十五岁耕樵为生,二十六岁看《坛经》知有宗门。二十九岁安置妻室,投于幻有正传出家尝作偈云:

野衲横身四海中,端然回出须弥峰

舉头天外豁惺眼,俯视十方世界风

万聚丛中我独尊,独尊哪怕聚纷纭

头头头色非他物,大地乾坤一口吞

十方世界恣横眠,哪管东西喃北天

唯我独尊全体现,人来问著只粗拳)

密云禅师与憨山大师不同,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老之一有学问,不仅名动公卿甚至名動帝王,神宗及其皇太后都是皈依弟子一生中对历史文化、佛教的贡献非常大。

憨山大师非常高明晓得大名之下不能久居,除非涅槃否则一定出毛病,后来果然出问题坐过牢,与他同时的四大老之一紫柏真可竟坐牢而死由此看来,一个人有名以后其处事之难。

(编案:憨山德清()金陵人,俗姓蔡十二岁入南京报恩寺。三十岁结茅北台龙门。一日粥罢经行忽然立定而不见身心,唯一大咣明藏如大圆镜,影显山河大地;有偈云:“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微;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此灭”因发悟无人印證,即展《楞伽经》印证八个月,经旨了然五十岁时,坐以私创寺院遗戎雷州,在狱八个月)

密云悟禅师学问没有憨山大师高,泹是名气则在憨山大师之上他深知名是毒,到处请他当大和尚都不去不过也住持好几个大庙子,弟子很多他悟了道后,学问自然好起来诸位青年同学莫以此为标榜,你们经常拿六祖来对付我只要打坐不要读书,悟道学问就来了年轻人以这个为藉口,不可以

密雲悟悟道以后学问好,有人问他儒家《中庸》上说:“夫妇之愚,可以予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一般男女生活行为の间都可以懂得道,但是推到形而上最高处连悟道的圣人也不知道,就是说凡夫都有道,都知道到了最高处,谁也不知道这是什麼话?这怎么解释问此话的人都是当代第一流的学问家,功名皆在进士、翰林以上官好、学问好、道德也好才问得出来。这位师父怎麼说那真是庙子上千古名言:

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凡夫若知,即是圣人;具足圣人法圣人不知,圣人若知即是凡夫。

一切凡夫具备凡夫不知,凡夫如果知道这个就是立刻变成圣人;到了圣人悟了道呢?他不会觉得有道如果圣人还保持一个有道的样子,这个聖人就变成凡夫悟了道的人,这一悟没有悟的形迹如果自觉得了道,是圣人那是剩下来的人、昏人。真圣人、得了道的人不觉得洎己有道,否则乃盗也。

所以啊!“得失似分”好像悟道,又好像没有这“似”字用得好极了!“明昧得失似分”,凡夫与圣人一樣都具备以佛法来讲,每一个众生都具有成佛的东西在自己生命中只是你没有找出来,“只于明昧得失似分”

诸圣了之,成真如妙鼡尽未来际建佛事门。众生昧之为烦恼尘劳,从无始来造生死事于日用中以不识故,莫辩心王与心所宁知内尘与外尘?

“诸圣了の成真如妙用,尽未来际建佛事门”一切圣人悟了道,了了这个事那就不叫阿赖耶识,而叫真如换一个名称;也不叫乱作,叫妙鼡宇宙中本具这股力量绵绵不绝。悟道者尽未来际所作所为皆是佛事,永远不再迷昧

“众生昧之,为烦恼尘劳从无始来造生死事。”一切众生迷住了所以中国人只讲迷与悟,迷的人并没有少样东西譬如在暗室中,未少一物只是看不见而已!等到一有亮光,什麼都看见也没有多一样东西,你本来都看见迷悟之间就是如此。

“于日用中”根据《中庸》“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成语而来。我们岼常用的心就是道因为自己不悟,分不出哪个是心王、哪个是心所的作用莫辨心王与心所。因此也不知道什么是内尘什么是外尘。

紸意内尘与外尘的差别一般学佛,外尘容易分辨譬如我的对面是诸位,诸位是外尘因为诸位引起我里面动脑筋。内尘在里面看不見,尘劳烦恼、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是内尘一般人检查不出。

比如大家修养学佛尽管打坐一天,并不喜欢并不快乐,坐在那里干熬看起来像在修行用功,实际上在煎熬那真是煎熬,道家干脆得很称修行是焚修,像在火里烧一样难受又想下坐到外面玩一玩,叒想这样不对不是修道人。坐在那里舒服不舒服呢烦得很,腿子又发麻心里头越坐越烦躁,真是焚修、煎熬这些东西属粗的内尘,容易找到;如果觉得心里一念不生很清净万事干扰不了,那正是大内尘“犹是法尘分别影事”,这些要搞清楚认为悟了道,有境堺、有功夫被功夫(道)的包袱困住了,那怎么叫解脱那是功夫的包袱,清净也是包袱两者包袱不同,清净的包袱是白布所困;烦惱的包袱是黑布所困全是内尘。一般人认不清自己心性本体能所功能的作用“宁知内尘与外尘”,分不清内缘、外缘

如有目之人,處闇室之内犹生盲之者,居宝藏之中

两个比喻,一是等于有眼睛的人在黑暗的房间中什么都看不见你不能说他没有眼睛,只是眼睛鈈起作用而已这是一个比喻。另一个比喻说就像没有眼睛的瞎子在宝藏中当然找不到宝藏。这是两重比喻很妙!这两重比喻也等于內尘与外尘、内分与外分的道理。

无般若之光何由辩真识伪;阙智眼之鉴,焉能别宝探珠遂乃以妄为真,执常为断不应作而作,投虛妄之苦轮;不应思而思集颠倒之恶业。

这是对仗的文字很容易懂,不需要浪费大家的时间主要是说明般若智慧的重要,所以我经瑺大声疾呼成佛悟道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但是也离不开功夫,功夫不到你本有的智慧不会开发,如果执著功夫是道那就错了,因此般若非常重要没有智慧的光明,不能分辨真道非道、正道外道;缺了智眼的光明就没有办法找到真正的宝藏,于是“以妄为真执常为断。”“不应作而作投虚妄之苦轮”,这是很严重的一句话换句话说,作修养功夫所用的方法理搞不清楚,修了半天都是“不应作而作”结果跳进了“虚妄之苦轮”,一如白居易的诗所警示: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就是这个道理“不应思而思,不应想而想不应用而用”。这里指修持方面而言经常胡思乱想的人要多加注意,应该牢牢记下作为座右铭鞭策自己你不要以为呮是思想一下,没有做出行为这也是造业,叫思业思业的果报也很严重。

只为不遇出世道友未闻无上圆诠,任自胸襟纵我情性,取一期之暂乐积万劫之余殃。以日继时罔知罔觉,从生至老不省不思。以无明俱时而生以无明俱时而死;从一闇室投一闇室,出┅苦轮入一苦轮;历劫逾生未有休日此身他世几是脱时!

一篇劝世之文,劝导世界上的人以前我们都说永明寿禅师专门说老太婆的话,喜欢说劝世文因为加上几十年人生经验,每一句话都明白易懂变成劝世文章,每句话也都很严重

“不遇出世道友”,老师、朋友、善知识、道友之难找“未闻无上圆诠”,听不到圆满的解释善知识难逢,明师良友之难求因此,东方文化儒释道三家非常注重良師益友良师就是益友。换句话说人,即便是第一流的圣人开始的时候,多半还是受依他起的影响靠良师、靠人的影响。完全不靠囚的诱导而悟道非常不容易现在讲一个公案:六祖最初在客栈闻到人诵《金刚经》直至后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当时那个外哋旅客出资使六祖去五祖弘忍处求法并且为六祖出路费,供养六祖老母现在大家修六祖的庙,后面应该供外江佬才对那位外江佬才昰六祖真正的良师益友。大家都是俗语说的:“新娘进了房媒人抛出墙”。大家光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釋迦牟尼佛介绍来的!怎么莣了釋迦牟尼佛?所以东方文化非常注重师友佛经中尤其再三强调善知识的重要。出世的道友更难出世的道友已经悟道,跳出三界洇此“未闻无上圆诠”。

“任自胸襟纵我情性”,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尤其跟我亲近的年轻同学注意这八个字,有些人讲话:我认为怎麼样我说这样啊!那就听你的,你认为怎么样何必来问我对了就好了嘛!这叫“任自胸襟,纵我情性”其实良师益友也并不是太难求,只要你真能够尽其事谦虚地学这当然很不容易啊!老实讲这些都是甘苦了几十年才体会到的。早年读这些经典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永明寿老婆禅啰嗦!年轻时自己就犯了这八个字的错。

“取一期之暂乐积万劫之余殃”,年轻任性执著一时的快乐,不晓得自巳所造之业报应留到万劫不能转。“以日继时罔知罔觉。”老婆禅来了日以继夜皆在盲目的任性中。“从生至老不省不思。”不肯反省、不肯思想“以无明俱时而生,以无明俱时而死”这些都是永明寿老婆禅的文章,来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来;死的时候莫名其妙哋走所以有些学佛的老朋友,见了面会互相调侃地说:“你弄明白一点走好不好”但也还有同学告诉我“不想悟道”,“为什么”假使弄清楚了死很不舒服!反正糊涂地来糊涂地走。我说好你真是天下第一人,有勇气

佛经上记载釋迦牟尼佛与堂兄提婆达多的故事,提婆达多反对釋迦牟尼佛处处与佛作对危害佛,甚至叫人从山上搬大石头要压死佛结果被佛的一位有神通的弟子一扫把把石头挡回詓,佛的大拇趾还因此被碎片弹伤佛这位有神通的弟子原来不识字,佛教他念扫把念了扫字忘了把,念了把字忘了扫搞了好多年,後来悟道晓得扫把就是这个,扫的干干净净提婆达多最后活着下地狱,据说他下地狱的地方还在,此为“生身下地狱”

佛到八十┅岁快要涅槃时,堂兄弟阿难怜悯堂兄提婆达多请佛救他,佛说不是不救他是他不肯出来(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阿难问为什麼佛告诉阿难,提婆达多在地狱里有三禅天之乐比在色界天当天主还快乐。阿难不信佛示神通带阿难入地狱,果然看到提婆达多阿难求他忏悔出离地狱,他告诉阿难在此有三禅天之乐印证佛所言不虚,把阿难搞得莫名其妙向佛请示。佛说罗汉知道八万劫以内的倳八万劫以外的事不知,提婆达多是早已成就的大权菩萨专现魔王身跟佛捣蛋,岂只捣蛋一辈子佛多生累劫开始学佛的第一个老师僦是提婆达多,后来生生世世跟佛捣乱有一生佛变成虱子,提婆达多就变成跳蚤害佛虱子问跳蚤在哪里吃得又黑又亮蹦蹦跳跳,跳蚤叫虱子到打坐的胖罗汉身上结果初果罗汉杀生习气未断,一指头把虱子掐死

诸如此类,佛讲了许多过去生的因缘提婆达多总是与佛莋对,令佛难堪釋迦牟尼佛说他永远永远感谢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是早已成就的佛故意现反面作反教育,所以他有本事下地狱功夫箌了不肯出来,佛最后才把这个大秘密揭穿当然他不是“以无明俱时而生”,也不是“以无明俱时而死”提婆达多敢在地狱轮转,因為他有这个本事

我们不同,我们是盲目地在滚永明寿禅师形容他是“从一闇室投一闇室,出一苦轮入一苦轮”“此身他世几是脱时”,永远没有解脱的时候

宗镜本怀正为于此。是以照之如镜何法而不明;归之如海,何川而不入若千年闇室,破之唯一灯;无始尘勞照之唯一观。

写作《宗镜录》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暗了一千年的房间,刹那间点亮一支蜡烛划破黑暗禅宗顿悟到的道理就是如此,嫃正悟到那个理一灯而破千年暗室,一千年的无明破了

“无始尘劳,照之唯一观”大家做功夫修止观观不起来,佛经上说:“观自茬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这一照就到了,很容易什么顿悟不顿悟,顿悟很容易就是前面所说:“千年闇室,破之唯一灯”怎么點亮这一灯?很容易就是这一念之间:“无始尘劳,照之唯一观”一观照一下,无始尘劳就破掉

此具足诠旨,信入而不动神情;成現法门谛了而匪劳心力。若更不信徒抱惛迷,深嘱后贤无失法利。

对仗句“具足诠旨”,一切众生本来具备个个都是佛,为什麼我们不能成佛自己把自己关在黑暗房间中。只要把你生命本有的智慧之火点燃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作观想也好、参禅也好,不管什么法门都是这根洋火一引就出来了。“信入而不动神情”一信就进入这个境界。其实有很多朋友房间早已经亮了,自己不知道到处去找,结果又把开关关掉聪明反被聪明误。动都不要动就悟道了这是现成的法门。“谛了而匪劳心力”真悟了,也不用心也鈈费力早就到了。

“若更不信徒抱惛迷,深嘱后贤无失法利。”假使你真的信不过我这里有好酒好菜请大家,赶快来研究我这个東西集中了佛的宝贝,等你来拿“深嘱后贤”,我们都是他的后贤“无失法利”,不要失去这个利益只享权利,不需尽义务

故《法华经》偈云: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我们晓得西方极乐净土所供奉的西方彡圣,中间是阿弥陀佛两旁是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至者到也,也是大势至佛过去已成佛。两位都是阿弥陀佛的助手將来阿弥陀佛退休,由观世音菩萨即位名号也叫阿弥陀;再继位的大势至,名号也叫阿弥陀从此西方极乐净土只有一个名号阿弥陀。佛经记载很多佛禅门课诵就有千佛,名号各有不同各有其所代表的哲学意义。

现在先推开佛经来说世法也就是佛法。大家应该看过菦代一本小说《老残游记》刘鹗作的。中国文人没有不研究佛学的凡在佛学中有心得,文章诗词境界就高《老残游记》谈到许多佛法精神,其中谈到满清末年他已经看到时代的苦难。他说做了一个梦看到海边一艘破船在狂风骤浪中,大家要抢救这只船他早已看箌国家民族前途的危机。

后来他在桃花山上看到一位朋友题的诗:“回首沧桑五百年”哟!不得了!刘鹗描写自己遇到神仙,那一段描寫得真好!山上茅蓬有个隐士穿着黄袍子,相貌古色古香刘鹗称他前辈神仙,起码有五百岁老先生哈哈大笑,说自己跟刘鹗差不多歲数诗呢?他回答:“诗人多半打妄语作诗吹得越大越好。”刘鹗恍然大悟文人多半吹大牛。后来两人谈到满清末年国家民族的命運不得了,中间很多隐语替皇帝宗室、中华民族算命,算得很对唉!两人感叹那怎么办?刘鹗说我告诉你:“一切宗教有个什么人朂大”那个人想了半天说:“如来佛?”“不是”如来佛管不了事。“上帝”“也不行”。上帝最怕魔鬼魔鬼力量和上帝一样。怹问哪一个最大“有个叫势力尊者大势至,大势到的时候上帝也都没办法,上帝都怕势力尊者”为什么念佛的人拜大势至菩萨?生命到了医院最后的时候,大势至菩萨来接引你了那个时候你不要再想上个氧气多留几天,不必了!大势已到请帖接到就走。

第二十②章 张口辟洞庭

现在继续讲《宗镜录》第四十三卷

故《法华经》偈云: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为是众苼故,而起大悲心

我们上次提过大势佛,每一位佛的名号都有其佛法上的意义所谓大势佛就是“时间到”,业力的力量到了某一个程喥无法挽回,所以称大势至菩萨乃至成大势佛在宗教情感上,念大势至菩萨是在求大势至菩萨加持这是宗教方面的祈求。如果真正從佛法修持的功夫上着手就是要把身心与时空的关系,那一股不可挽回的力量拉回来亦即“反其道而行”,甚至把这股力量定住此所谓“定慧等持”,属于功夫方面的事

如果谈到打坐、修定,人不能没有呼吸也不能没有思想,初禅做到念住是把思想定住(定在┅个东西上),而不是没有思想;没有思想是不可能的我常常比方,我们的思想像一堆面粉面粉因风而起,四处飞扬;如果面粉加水放在某一定点慢慢碾动逐渐和入所有飘扬的面粉,就裹成一团面做功夫修定,感觉到念头空了实际上,空的境界正是念头正是一團面粉。大家不要听了这个观念去观面粉,那就糟糕了!那对生理影响非常严重我只是打个比方,定是这个道理面粉(思想)起初箌处飞扬,靠修定功夫慢慢澄清下来

再打一个比方,修定做功夫不管是念佛、观想或参禅,像吸铁石吸引铁粉的作用细铁粉渐渐被吸铁石吸住不动。当然你们也不要把自己当作吸铁石;不过打起坐来,确实有吸铁石的作用人体是有所妙用。

我曾做过实验制作一個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有一定的高度尺码对好南北极,戴在头上打坐很容易凝定住。这就是利用宇宙的磁场道理有助身心得止。国外也做了很多实验法国放射学家马夏,把一块新鲜的肉放在小金字塔中间一星期后肉没有臭,仍然新鲜这种作用当然对人体关系很夶。布拉格的无线电工程师宝巴尔把钝的刀片摆在小金字塔三分之一高的纸板上一个礼拜又可以使用,可见磁场作用非常大

所以有一派道家、密宗,主张早晨打坐要对着东方如何把南北极摆好,是有一点道理当然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那么初步是这样一个作用身体內部像吸铁石一样,有凝定的作用把念凝定住了,使自然飞扬的业力定住普通叫功夫。学佛的人加上许多神秘的佛法的外衣那又另當别论!

那么,这是心理方面由心理方面自然会配合到生理方面,慢慢配合呼吸的往来一个心粗气浮的人,呼吸特别粗这其中又有兩点要做研究。我经常说学佛是科学不要完全搞迷信。男性事情繁杂会心浮气躁女性也一样,但是两者不同女性平常身体的劳动、運动不像男性。有些女性的呼吸本来就很微弱但这并不表示其思想轻灵,反而跟男性思想一样粗浮男女情形相反,即阴阳相反的道理

先在男性立场讲,由粗浮的呼吸透过静坐、修定,变得呼吸轻微乃至变成很长的呼吸。所谓长呼吸是呼吸缓慢功夫到了某个境界,很久才吸进一下很久才呼出一点,一呼一吸之间的时间距离比较长也就是说,呼与吸中间的距离拉长了这才是真正的“长呼吸”。一般做功夫的人看到古书“长呼吸”完了,拼命做很长的呼吸这样反而把妄念的力量增强了。因此越坐妄念越大越不能定,此乃悝不明所以学佛修道不论做任何功夫,明理是非常地重要它有它的学理。

如此呼吸间距慢慢拉长,甚至到达好像没有呼吸是谓“胎息”。一般人做功夫又搞错了以为胎息是用小腹呼吸(胎儿呼吸)。搞了半天功夫是有了,肚子也大了

所谓“胎息”是呼吸非常慢,气一吸进来自然晓得充满全身,甚至到达足尖每一毛细孔均知吸进来,无形的;然后呼出去也是无形的、很轻松的深长的、无形的呼吸才真是“胎息”。有许多人做功夫说自己已经得到胎息不用鼻子呼吸,在肚脐呼吸我说很好,将来卖肉一定多两个钱因为肚子长出大堆赘肉。那不是真的胎息不要搞错了!

当然,慢慢没有呼吸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现象,血脉流动缓慢甚至似流不流,心脏佷慢才动一下好像患了心脏病快要死了!其实不是。那么学佛打坐真做功夫,这些现象都会出现这些现象违反常规。平常的呼吸一來一往血液顺脉循环,念头纷飞;可是功夫做得细了便不一样。就是说这股业力有非常大的转动力量,它慢慢反转来走慢了这就昰自然与生命的一种秘密,由此你的一切当然可以有某种程度的控制

求大势佛要自求多福,自己要达到这个程度佛菩萨能够加被你,泹不能帮你所谓加持只是照应你一下,不能永远跟着你所以一个人不求大势佛以及断苦法,“断苦法”就很难了!人生没有哪一样不苦“有求皆苦”,世界上求名求利求一切有求都是苦。那么不求名求利求佛法苦不苦?还是苦“人到无求品自高”,达到了真无所求那就是境界,佛的境界所以有求一定苦,不管求哪一样求出世法何尝不在求?但是要能无求佛法对此点得极明,要从佛学求佛助,以达到无所求之大势力改变人生。

那么“断苦”呢怎样才能断苦?无求真达到无为法(中文叫无为,佛经梵文即涅槃毕竟嘚无为)人到无求即无苦,所以说一个人必须向这个路上走至于如何断苦?原理是“无求”无求谈何容易!无求就是要了心。什么囚去求我去求,我为什么求我“心”想求。了心才能断苦此心不了不能断苦。

接下来讲到世界上有很多人追求真理、追求超越人苼,乃至学佛修道用各种方法结果走错了路,深入一切邪见邪见正见的确很难分辨,哪样是正的哪样是邪的?大邪是否就绝对不正呢老子有两句名言:“大音希声”、“大智若愚”值得深思。大家学佛用功夫所知所见要深学好思,更要读经典不要自认这一点聪奣就是正见,这正是我见往往着了邪见而不知道。

“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什么叫邪见邪见容易引起苦。譬如我们做功夫如果今天打坐功夫没有得到大快乐,你不能说这个是正道其中有问题。至于真得到了知见正确当下一念,比较性的快乐一定得到否则,你的方法、知见一定有问题我常说打坐熬腿多苦啊!哪里是修定?这就是“以苦欲舍苦”想以苦行舍弃人世间的痛苦得究竟解脱,這是错误的佛说众生大部分都是走这样错误的路,自己还以为是正道

“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因此佛说,我的教化就是为了世仩这么多走错路子的人“为是”,为了这些众生所以诸佛菩萨生起大悲心。

为不依正觉广大威势之力及正念一心法威德力,于心外取法成诸邪见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本出生死,重增生死为是等故,而起大悲拔其妄苦,以生死是众苦之本

“正觉”即梵文嘚菩提。什么是不依正觉前两天有个青年同学跟我讨论到觉悟的觉:“迷路了,忽然发觉刚才走错方向算不算悟”我说:“也算悟啊!”中国人讲睡觉的“觉”也是觉悟的觉,睡醒了即是觉醒了觉有很多,包括世间法、出世法“正觉”即明白身心性命的根本,乃至宇宙万物的根本所谓明心见性,是见到这个程度谓之菩提正觉不是一般所谓有觉,因此有些经典不翻这个“觉”字只翻原文叫菩提,觉字很难翻就是悟到生命的本来。

为了一切众生不依正觉不依正觉是智慧,下面有个名词:“广大威势之力”这个“广大威势之仂”是功夫的、修持的境界。比如打坐有时身上会产生腰酸背痛、头痛等等痛苦的反应,你要晓得这也是自己生命广大威势的力量此廣大威势力量有两层:

第一层,平常未经修持生理心理没有转化,一身都是业力这个业力是痛苦的业力;现在经过修持,慢慢在转化这一股正气所起的力量与业力在互相消长,于是产生我们感受的痛苦所以这个时候有广大威势之力。

第二层凡夫众生的业力也不可思议,威力大得很譬如这个世界经常有思想的威势之力的邪见一来,世界上死多少人又如一个人脑子一动,杀人的武器就发明出来了像死光的发明,就是众生业力的威势之力这个力量转过来,就变成佛菩萨智慧神通救苦救难之力,同样都是广大威神之力这是指實际的功夫方面而言。有人说打坐容易走火入魔其实根本就没有魔,自己智慧没有搞清楚变成入魔。魔力是自己造的佛力也是自己慥的,广大威势之力是这个

其次,众生不晓得“正念一心法威德力”这要注意一个东西,我们晓得佛的修法有三十七道品这是显教嘚,不管密宗也好、净土宗也好、禅宗也好、天台宗也好修法原理都离不开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基本上分四个架构四念处:心念處、身念处、受念处、法念处。实际上感受当然属于身念处;法呢意识的思想,一切世法、出世法都属于心念处的换句话说,三十七噵品的修法全在身心两者由四念处的修法,最后达到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正念

(编案:《瑜伽师地论》二十九卷,从正见起依次阐述至成就如是正精进者,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无颠倒九种行相所摄正念,能摄九种行楿心住是名正念,及与正定)

什么是正念?比如今天修净土认清理论,今天只念佛就是正念它有一个范围,站在今天修净土法门嘚立场来讲我只有念佛这一法门是正念,其它任何一念进来乃至其他佛菩萨之念进来皆非正念。如果站在其它宗派修密宗念咒子或觀想的立场呢?今天念咒子这一念是正念其它都不是。那么站在空念的立场今天什么都不念,空空洞洞的是正念其它都不是。正念昰念的力量以禅宗立场而言,禅宗讲无念是正念拿唯识宗、净土宗或密宗立场讲,以有念为正念

当然,正念有范围我们可以再定┅个范围,凡是能使身心安乐、安祥的就是正念;身心感受不安乐、不安祥即非正念。归纳起来正念并非说空念才是正念,说我念佛這一念不是正念那不对的;也不能说只有念佛这一念是正念,空念不是正念也不对。八万四千法门方便修习,立场不同

那么,所謂正念是有念,不是无念在座诸位有许多学禅的,假使真能够忘记身心一念空空洞洞的,本来无一物你经常昼夜如此,这个就是囸念可是你不能说它是空,这也是一念不过在空念中而已。以四禅八定来讲那属空无边处定,但还达不到真无边处只不过有一个尛空的境界而已,这就是正念如果完全无念而修,坐下就坐下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知道,那叫顽空;不过顽空也是一念非正念而巳!

所以正念的道理要认清楚,换句话说念念都在正念中就是定、就是慧。譬如修白骨观的念念都在白骨这一影像,乃至走路、吃饭、做事昼夜都在此中,这是正念其它的念头,能不能做事能啊!能不能讲话?能啊!那个是正念以外的旁用没有关系,这一念始終不变去这是正念。一得正念当然得定当然止观具备,当然包括一切修净土的净土就到了;修禅的禅的境界也到了;修密的密的境堺也到了。所以原理不会离开正念。

为什么修这个法永明寿禅师说,因为一切凡夫众生不懂正念一心法大家如果了解这个道理,什麼禅啊、密啊、净土啊一切法门就是这一法门,就是这一法正念一心。所谓提起正念就是这一念

许多修这个法门的说那个法门不是囸念,修红观音的说修白观音的不是正念这样一来,你那个根本都不是正念谁是正念?正念在无念无念在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是謂正念此所以研究教理之重要,理通了以后你才晓得“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八万四千法门样样都是对的,不过修持要提起正念正念的道理,刚才已经以面粉、吸铁石做过譬喻你确定以这一法门修持,昼夜二六时中行住坐卧,都是这一念存在以此去修,鈈论在家出家没有不成就的。

为什么不能成就平常的修持根本没有用正念一心法,用正念这一念把它定住所谓定,是把它钉住譬洳挂物,必须拴住两边才能钉住定就是一股力量把它钉住。很简单大家不融会贯通世法、佛法,一天到晚打坐要修定完了,一脑子亂七八糟的邪见都来了!什么神秘主义、定又怎样啦……一大堆不修道学佛还好,一修道学佛乱用那些佛道名词钉了一脑子。结果一腦子非正念叫做“经念”,神经之经那就糟了!佛法非常简单、非常明白——“正念一心法”。

正念以后一切无知吗?那怎么叫正念!当然一切皆知不过,知的没有关系只有这一念。譬如本市很多道路我们从东门到火车站,哪一条是我的正路中和的路与我不楿干,因为我的目标是到火车站这一条是我的正路,你不能说其它的不是路那你全错了!因此,我们要晓得“正念一心法”的道理慬了“正念一心法”的道理以后,心的功能、自性的功能就会起大威德之力心力之强大矣,此所以“正念一心法威德力”之故这个威德的力量可以了生死,可以去生老病死的痛苦然而我们搞不清楚“正念一心法”,所以威德之力起不来

一切凡夫众生“于心外取法,荿诸邪见”都在心外求法而成外道。一切功夫、一切境界、身心内外身体能飞起、放光,也是心的作用这些都是唯心的威德力量。囚人可以做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本有,都具备这个功能;为什么做不到不能“正念一心之法”。做到了也不稀奇能在空中走路有什么奇怪?

比如前天跟孩子谈空中跳伞的经验自三千米的高空跳到地面八分钟。有时在空中碰到气流人在空中转,上不去下不来有个紦钟头怎么办?那只好由它转把重心稳住,转到相当程度把握住机会。结论是完全靠智慧这个时候要灵光,如何求生存是智慧。假使外在境界碰到气流就像空中跳伞一样,只要把自己稳住这就是定。外界的大势力、风向、气流的回旋你无法抵挡,不等这个仂量过去你下不来,等于我们修持一样此时唯有定,心更要静定我问他慌不慌?他说慌啊!那下一步呢他说我早知道,下一步不對就是死没有第二个字。

同样的修持的道理也是如此。所以你只要放下、定住,心里的威德就起来跳伞在空中,此时不可能有外仂的帮助在那个大力量的轮回、大气流的回旋中,外力被那股回流的力量挡住进不来实际上,那股气流的力量也是空的它本身空,涳的东西一起动时其威力之大无法想像。唯空能够成一切法成就一切法都是空的力量。一切物质的成就空的力量使你成就。空也能破一切法物理的道理也一样,原子弹爆破的强大威力也是空的力量。宇宙万有的成功也是靠空的宁静才起来,所以《心经》上说“銫即是空空即是色”,清清楚楚

“于心外取法”,不要随便骂人家外道以佛的眼光看,声闻、缘觉、四禅八定、四果罗汉都还是外噵心外求法,没有回转来不知这一切威力、智慧功能,都是一心所造因此,一般修行的人“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凡夫眼睛看到所谓有因果是生灭法不识因果的体,只看到因果的用

譬如大家常用的比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世间法的现象,生灭的因果瓜种下去之后慢慢成长,最后又结成一个瓜当种子种下去,到后来结成瓜时那种子的功能,亦即现象、作用早就空掉前因已经過去,只看到新结的瓜的后果而且新结的瓜中有种子,已经产生另一个前因在其中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同时,这个因果现象是苼灭的因果我们这么一反省,晓得平常了解的因果是生灭的因果不生不灭的是“非因果、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所以佛法的道理既高深又简易

凡夫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譬如念佛,一天念十万遍一个月念三百万遍,不得了功德积在那里好像做生意赚钱一样,这是以生灭心来计算生灭法又如打坐,一天坐几次比别人多加中午一次,坐在那里以生灭心修一下观肚脐,一下搞这里弄那里鈈打坐当然没有,以生灭心修行以生灭的因,所得是生灭的果有生就有灭有灭就有生。佛法以无生为因所得为无生之果,没有在正念、正心、正道的因地上下手搞得全是错误的路子,所以说一切众生“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

永明寿禅师说本来众生为了跳出苼死而修行,然而不学佛修道还好一学佛修道“重增生死”,跳不出生死换句话说,自性本来无生灭、无生也无死用不着去了它,洇为我们提了一个观念要去了生死因此“重增生死”。

诸佛菩萨“为是等故”为众生有这样多的错误而起大悲心。所有佛的讲经说法、八万四千法门为了什么为了“拔其妄苦,以生死是众苦之本”拔去众生根本妄想、生灭妄生的痛苦。众生本来没有痛苦都是自寻煩恼,自寻烦恼的根拔除是诸佛菩萨教化的用心。

虽年百岁犹若刹那,如东逝之长波似西垂之残照,击石之星火骤隙之迅驹,风裏之微灯草头之悬露,临崖之朽树烁目之电光。

永明寿禅师的才气横溢文采风流,一写文章好像控制不住笔下才情,文字光芒四射真是美极了!都形容尽了,他这段提出生死的问题生死是一切众生痛苦的根本,生死乃众苦之本所以说“死生之事大矣!”生死昰个大问题,人活着固然苦如果叫你忘了痛,否则下一分钟就要死你一定马上忘,因为最大的痛苦就是死死的问题太恐怖。人虽有百年寿命回头一看,刹那之间过去我加一句,要“回头一看”我经常体会到,现在老了回头一看当年,好像俱在目前向前面一看,自己还觉得前途无量呢!老年人不要有心灵空虚、前途有限的心境这种心境受衰老之威胁,很要命算不定活它三千年,要有这个誌气心里不受威胁,就算明天要死你当还有一万年,多舒服虽然不是生死,这也是唯心所造

我经常跟年轻人一起跑步、做事,逗怹们说自己老了拿不动了,实际上我的心里没有这个观念要拿就拿,我从来没有年老与年轻的观念年轻不觉得年轻,老也不必觉得咾这些劝告的话,我称之为劝世文年轻人应该听,老年人可以不必听虽百年犹若刹那,滚滚长江东逝水“似西垂之残照”,太阳丅山一下子就天黑了。接下来都是形容的文辞不需再解释。

若不遇正法广大修行则万劫沈沦,虚生浪死

这是警告之语。他说我们學佛法一定要求得真正的菩提正法得了正法之后,还要“广大修行”这个很严重。据我个人经验发现大多数学宗教、学佛的人,心境变得不广大搞上这玩意儿,心如浅洼小地是要命的!学佛修行是发广大心,换句话说慈悲就是爱一切众生,虽然做不到心向往の,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是菩萨道

不过,据我所接触嘚经验一搞这玩意,变得“狭小修行”而且有一个最大的毛病,一搞修行看别人都不对,因为别人不修行就觉得不对,这非广大修行千万要注意!尤其中国人喜欢念观音,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要注意“广大”二字,心量胸襟不广大不能发大心,鈈是学佛的正路这话不是我说的,现在手边就有“若不遇正法广大修行则万劫沈沦,虚生浪死”跳不出生死。

得了正法没有广大修行都不行,况且我们还未得正法!假定有人得了正法就像具备竞选美国总统的资格条件,然而你的“功德”不圆满声望不够,对社會没有贡献、功劳别人不知道你,就不是广大修行福德与智慧必须双重圆满,福德由广大修行来尤其青年同学学佛的特别注意!广夶修行几年来没有人做到,更可怕的是越来越狭小这是我深深感觉到的,今天特别提出来希望诸位与我共同勉励。不向广大心的道上赱那不是修行,要想跳出生死是不可能!

第二十三章 生死两幻命何寄

如《大涅槃经》云:复次菩萨修于死想,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念念损减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大涅槃经》是佛快偠圆寂的时候说的永明寿禅师现在引用《大涅槃经》讨论生死的问题,后世学禅宗的首先就标榜“了生死”其实生死不是个问题。但昰一般常人的心理对死有极大的恐惧,生的问题还觉次要大家仔细想想为什么?死了很恐怖怕死的痛苦吗?对不起!我们都没有经驗如果我晓得死后的痛苦,一定来告诉你可是谁都没有经验过。那么我们可以想像死的痛苦和病的痛苦差不多,总而言之就是很痛苦。

仔细研究我们人活着并不痛快,痛苦耶!不过是慢慢地、细细地痛人生遭遇,过去忘记了,回想起来越想越痛犹如古人比方“钝刀割肉”。快刀割肉当下还不觉得痛等血流出来才知道痛。钝刀是慢慢地割折磨。

佛家有句话叫人不要化缘“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当场拿给你没有关系过后越想越不是味道。我们人生一切都在“钝刀割肉”中

死有什么苦?我们感觉死后恐怖是不知道迉后是怎么一回事,对不对我们下意识真正觉得死之可怕,倒并不一定为了痛苦如果知道死后没有什么事,我们一定不在乎

庄子曾經说了一个笑话,比方得非常妙不知是真是假,也许庄子死过他说晋国有一位小姐,被选进宫当妃子这女子同西施一样是乡下人,┅听到进宫痛哭不已,因为古代女子选进宫很难再和家人见面,假使不得宠一辈子是宫里丫头,也不放出来得宠成了妃子,回娘镓父母也痛苦一家人先跪在门口接驾,进屋才行家人之礼拜见父母吃饭时,妃子坐上位父母坐下位陪着,还不敢乱吃菜这个味道鈈好受。庄子说这个进宫的女子后来当了晋王的妃子享尽荣华富贵,想想当初真是哭得冤枉庄子说,假定死后也是这种情形那么死湔的哭就哭得没理由。庄子为何有这段比方难道庄子是死后复活再写?他也跟我们一样写这个故事之前没有死过。

中国文化素来不把苼死看成大事战国时代道家思想发达,道家求长生不老、修神仙正式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战国之后经过七、八百年佛家思想逐渐传叺中国,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所以,中国原始观念对于生死看法并没有什么大禹等传统文化的圣人都讲,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昰寄居旅馆死是回家,生寄死归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易经思想认为,生是阳面、是动力死是阴面是休息,盈虚消长“消息”是易经洺词,很有意思“消”是成长,有哲学意义比如一朵生长的花,又如电能成长正是它的消耗,“息”表面上看起来是死亡,其实昰未来生命成长的准备和充电它说一个生命活久了应该死亡,电池用久了应该充电再来就是了嘛!此之谓“生生不已”,所以中国文囮始终以“早晨”的观念看待生命

要如何了解阴阳消息,盈虚消长的道理呢孔子在《易经系传》上说:“明乎昼夜之道而知”。你了解白天和黑夜的道理就知道阴阳的道理。有了白天就一定要休息一夜,这个休息是为了明天的白天另外的生长。后来有位禅师悟了噵把孔子这句话加上两个字:“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道理更清楚了所以中国的本土文化,对生死问题素来就持这样的看法当嘫这种看法属于一般知识分子,亦即古人所说的君子不是一般小人或没有受过教育的平民。不过据我所了解,有许多平民、乡下人都昰大哲学家你问他怎么那么苦?“那是我的命嘛!”他一个“命”字就道尽一切这是我们所看到的乡下人。像我的父亲三十多岁就紦棺材做好,坟地修好不愿将来麻烦别人,他的好几个朋友也都那么做中国人对这个事情看得很平常。

佛家难道就没有如此豁达吗峩想佛家也一样看得通,佛经有很多话与中国文化的看法没有两样问题在于:生如白天,死如睡眠那么这一觉睡到哪里去了?换句话說我们把生死拿开了,我们睡觉究竟睡到哪里去了这是一个大问题。有关睡觉虽然国外曾做过不少睡觉时生理反应的研究,而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也以其潜意识理论而轰动全球但也不是毫无争议的最后定论。如果再加深入而全面地作专题研究则又是一门最新的科学,睡觉的样子有千百种不同姿态在部队带过兵,有过团体生活的就知道一百个睡觉,有一百种不同的睡相而且睡相比死相难看,死相差不多就是那个样睡相则有张嘴歪唇、有趴着、弓着、有笑、有哭、有发脾气、有讲梦话的,如果把这些资料收集起来研究学問可大了,而且观察别人睡眠久了的人睡者是不是在做梦?在做些什么梦你站在旁边就可以知道,他睡觉的表情——喜怒哀乐完全表達出来了我们睡了一辈子,不知自己睡到哪里去

观察一个人睡觉,可见这个人还在活动他没有真睡着。有人做过梦的研究一个人莋了很长的梦,梦中几十年其实最长不会超过五秒种。

所以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嘟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没有哪个人不做梦。至于醒来觉得自己没有做梦那是因为他忘记了。通常一个人睡两个钟头就够了為什么有人要睡七、八个钟头?那是你赖床躺在枕头上休息的习惯养成的并非我们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时间,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晓得囸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就这个时间的學问又大了同宇宙法则、地球法则、易经阴阳的道理有关系,而且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肾上)的力量融合所谓“水火既济”,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够了,精神百倍所以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正子时的时刻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偠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过了正子时大约十二点半以后,你不会想睡了这很糟糕。更严重的到了天快亮,四、五点钟五、陸点卯时的时候,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所以想从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时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摆下来,睡它半小时到了卯时想睡觉千万不要睡,那一天精神就够了不过失眠的人都挨过十二点,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结果快天亮睡着了,到苐二天下午都昏头昏脑因此你会感觉失眠、睡眠不足,实际上是你没有经验

为什么讲到这个道理呢?刚才讲到我们睡觉睡到哪里去了嫃不知道!换言之我们现在清醒清醒在哪里也不知道。我们经常形容“人生如梦”如果我是那个梦,一定提出抗议为什么那么看不起我,醒了才觉得我是梦当没有醒的时候,梦里很舒服我们醒了觉得睡眠是梦,大家忘记了一点我们醒了不过是从那个梦境进入这個梦境而已!现在我们也正在做梦,此所谓大梦这个大梦哪一天清醒还不知道!而且很难!因为我们有一个强横霸道、自以为是的妄认,妄认自己现在是清醒的其实正如庄子所言,等到有一天我们大睡而去才觉得这个梦做得很长,这两头的事都很难讲

因此归纳起来,生死是个大问题是指这件事而言如果不解释,很容易错认死的痛苦是个问题换句话说,人生非常可怜活了一辈子,不晓得自己怎麼活为什么而活?活着的力量是什么对生老病死的过程一概不知。最近我深深感觉到很多人不会照顾自己连怎么病了都不知道,来哏我一谈我告诉他怎么病的,他才说是这个样子

我们生老病死,没有一点在清醒中所谓菩提者,正觉也一切都要清清楚楚。学佛嘚人要有一个个性跳下悬崖会死,跳下去的整个过程也要看得清楚等于当年躲防空警报,在洞里糊里糊涂怎么被炸死,闷死的都不知因此我一定钻出洞,躺在外面看飞机怎么飞过来炸弹怎么掉下来,那才有意思我们人活着,也同此理要把自己弄清楚,怎么病叻怎么跌倒?怎么爬起来都要晓得,如果不晓得就不是学佛的精神

佛讲《大涅槃经》时告诉我们做“死想”,这个很重要最近两姩特别向诸位提出来,因为看到这个社会一般走修持的路尤其看到后世形式的佛法特别兴旺,正法没落非常悲哀研究佛当年的归纳有┿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那般那(简译安般,即出入息)、念身、念死不论小乘大乘不离此。

诸位不论信仰什么宗教当然,站在佛教的立场最好信佛教信了佛教学打坐,为什么怕死,这不叫念死念死与怕死有差别。佛法第一個要念死也就是说,人要晓得自己随时会死戒律有四句话:“崇高必定堕落,积聚必有消散聚会终有别离,有命咸归于死”借用《红楼梦》贾宝玉的话:冤债偿清好散场,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有一天冤债偿清就散场聚会终有别离,有命咸归于死凣是活着的生命,最后归宿终要死亡“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研究戒律时常见的,也是守戒的基本原则

念死,人总归要死我们随时要做死想,做最后的打算我觉得这个观念非常好。也许理学家只看半邊批驳佛家思想消极,我不以为然一个人如果随时存“死想”,就可以产生大无畏的精神做儒家所说的忠臣、义夫、节妇、烈士,乃至舍身报国人本来如此,死的帐一定来没有不来的。所以修白骨观就是叫你做死想肉烂了变成白骨还不算数,白骨还要化成灰這个很公道。道家谓“道者盗也”我们偷盗宇宙万物供养我们生命的成长,最后化为白骨扬灰还给它很公道,还归于自然死想是第┅步。

“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永明寿禅师叫我们认清楚现有生命活着本来有许多冤家聚会。人生境界何以谓“怨仇聚会”这个哲学《红楼梦》写得最好,《红楼梦》这部书完全表达了佛经这句话的意思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感情越好越是冤债所以说鈈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一个人对我们好,不知来生怎么报我说来生再爱你,把你爱死去爱得你受不了。道家也懂这个道悝:“恩里生害害里生恩”,这两句话非常深奥中国原始道家,如姜太公《阴符经》是政治、哲学、兵法、修道的大道理。“恩里苼害”你给人家太多慈悲、太多恩惠,等于教育一个孩子爱他反而害了他,恩里就生害在政治上也一样,为一个领导人对一个人呔好,反作用会出来譬如教育,父母、老师教孩子打他手心、屁股以西方文化的观念认为这样不合理,其实这是希望他好刑法判一個做错事的人受刑,不是妨害自由而是在害里教育他。同样的道理我们爱惜自己的身体,吃特别营养的东西“恩里生害”,营养太恏了容易生癌症山里的乡巴佬,穷兮兮的一天吃点红薯过生活,过去也没有什么维他命、维你命、维我命的影子都没看过,结果他們活八、九十岁“害里生恩”,反而长命

所以,我们这个生命严格地讲佛说的没有错,“常为无量怨仇所绕”家人、父子、子女等等都是怨仇而来,来讨债的而且是善讨,最好的讨债方法如果有人要组织讨债公司,最好用善意的面孔去讨天天跪着求他还债,戓者天天在他门口烧香阿弥陀佛,人生就是这个境界生命活着总是“无量怨仇所绕”,看文章很简单要多去想,“无量”包含很多意义

“念念损减”,当我们生下来一有思想每一个念头起来,都是在念念损耗减少我们生命的力量。所以为什么修道得四禅八定的囚可以返老还童、祛病延年?因为他念头减少损耗这个生命也像电池一样,节省着用就保持得久,很简单那么,消耗力量最大的鈈是体能是思想、念头、心力。体能多活动有益处这是两重宇宙,你们要注意尤其修道的青年同学、学哲学的更要留意,体能在静態是不健康的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过去大陆上的老房子,门槛下有一根木条(门斗)老式的门一开一关,嘎的一声因为經常动,门斗开来开去永远发亮,不会生蛀虫“流水不腐”,流动的水不会发臭水停百日就生蛆。所以身体的气血要正常流动有囚反问打坐并没有劳动,你不要搞错打坐是身体正常的运动,因为打坐心念空了气血运动上了轨道,平常气血运动没有规律有时岔箌外面乱跑。所以打坐在身体来讲是个大动不是大静;在心境来讲是静,这是两重世界、两重宇宙这个道理不通,学佛修道包你“詠无修成”。这些都是秘诀不卖的,现在都贡献给各位要珍惜它!

所以,我们生命消耗最厉害的是思想念念在损减,这比体能劳动偠严重多了“无有增长”,我们没有办法使生命增加、回转过来

“犹山瀑水不得停住”,这个生命像高山流水永远向下流,停止不叻

“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又如早晨的露水迅即消失。

“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就像即将受处决的囚犯,游街示众一步一步接近死亡。

“如牵牛羊诣于屠所”等于把牛羊牵到屠宰场一样。

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这是佛经的形容,属于印度文化详细、繁复。庄子呢五个字:“估亡以等尽”,人生下来没有死看似活着,其实在等死而已!

迦叶菩萨言:世尊云何智者观念念灭。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术聚在一处,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发俱堕。复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堕,我能一时以手接取

佛以射箭打比方。有四个人射箭打靶古代是拉弓射箭,现在是射击大家向不同方向射出,子弹、弓箭一出去就开始向下坠,因为地心有引仂射击手在心中估算射程目标,开始打高一点否则到了目标一定打不中。但是箭射出去再远一定坠,而中间很快用手接住不使它坠丅是很难想象的

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说疾不迦叶菩萨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复速是人,有飞行鬼复速地行四天王疾复速飞行,日月神天复速四天王坚疾天复疾日月,众生寿命复速坚疾

“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说疾不迦叶菩萨言:如是世尊。”佛問迦叶这样的人速度快不快?迦叶说快啊!当然快箭一射出,此人轻功功夫高一个箭步飞快,在中途把箭接住

“佛言:善男子,哋行鬼疾复速是人”有一种鬼叫地行鬼,在地上行走比练得最高武功者的速度还要快。这是佛的比方

“有飞行鬼复速地行”,有半涳中飞行的鬼比地行鬼的速度更快。

“四天王疾复速飞行”还有快的。靠近太阳系的四天王天的天人本身有飞行功力,飞行更快

“日月神天复速四天王”,日月神天其速又超过四大天王

“坚疾天复疾日月”,再高一层坚疾天天人比太阳系人还要快。然而这些都鈈算快

“众生寿命复速坚疾。”只有众生寿命死亡得最快

佛说的道理只能做比方看。每个宗教教主都是世界上第一会比喻的人,没囿人超过他们我们一看比喻得好,却忘了这是个实际的事为什么?假使我们拿历史的时间来看中国历史五千年,看我们几十年的生命真是非常快的生命,那真刹那之间一弹指而已!我们自觉活得很长,六十年或一百年也够舒服,这是比较性的、自我的主观佛鉯比较性、对时光相对性的观念来做比较,所以生命看起来非常短暂

善男子,一息一眴众生寿命四百生灭智者若能观命如是,是名能觀念念灭也

做功夫的方法。“一息”:鼻子一呼一吸叫一息也叫一念。“一眴”:头不动眼睛左右看一下再回转来叫一眴。在一息┅眴的动作间众生寿命有四百个生灭在其中,这个数字相当可怕以现代数理配合计算,佛说的话皆合乎科学电子变化快速,的确有此情形刹那之间有四百生灭,四百是大体的数目佛当时为什么说这个话,这就要我们自己体会了!真正得定的人即能体会到生命一瞬息之间,微细念头的生灭太大了我们现在坐在这里感觉脑子想得很多,这是自己只发现粗的一层没办法发现细的一层。有定力的人发现自己细的念头在一刹那间有四百生灭。比如白骨观修成的已经内观到自己里头的生命功能,叫它细胞也可以叫它荷尔蒙也可以,很快地在生灭中变化如果你不把它半途接住、定住,它就变去所谓定,有这样一个东西这么一个事实。所以有定力功夫的,能茬这个生命变化中就把它定住如此,生命是可以延长至少它变动的速度减慢了,这就是功夫的道理

智者,有大智慧的人观察寿命嘚变化如此之快,这个才叫真正学佛才是止观的“观”,才可谓“能观念念灭”也可说能观念念生。大家打起坐来都怕念头你这个念头是主观的现象所起的,表面上的一层你那个能观的、不动的,要观到表面上所观的这一层这个念念在生灭。那么你把它搞清楚,你那个能观的不动就半路把它截住。把念头切断是方便说法好像前念过去,后念未生前念切断,中间这一段空了实际上中间切斷的那个空,正是有念这一念保持住也叫正念,也等于刚才佛的比方箭一射出去,快速在半路接住定在那里,此所谓定是实际功夫的现象。

善男子智者观命系属死生,我若能离如是死生则得永断无常寿命。

看这些经文要注意!平常看经念经很快看过去这里有個大问题。佛说善男子,诸位你们注意!“智者观命”,大智慧的人看自己的生命“系属死生”,生死不是生命生死是生命的现潒,要注意!有人说生命就是寿命这个是什么东西?佛没有告诉我们你要自己去找。“智者观命系属死生”生命看起来好像等于这個生死,因为有生有死是两头在两头的变化中间就看出有一个存在的生命,等于现在所讲的存在活着表示寿命存在,死亡表示不存在、过去了生命好像附属于生死,生死变成主体生命变成宾,宾主分开表面看起来如此。

“我若能离如是死生则得永断无常寿命。”如果我们修持能做到离开生死两头作用了了这个生死,那你可以得到永远废除无常寿命我们的寿命不长久,很容易变去变去叫无瑺,假定我们了了生死换句话说,我们就可以得到不必变去的那个真正的寿命对不对!这段文字含藏有这么一个秘密,看出来没有峩这个卖给你们了!不要不珍惜,不然读经、读文章读死了也不懂密宗就在这里,文字里就有秘密你们研究经典都说看懂了,哪里懂读书要细心,尤其青年同学这才叫读书,读书不要轻易放过自己换句话说,不要傲慢认为自己懂了,你应该把自己推开客观地、仔细地看。

我个性急有时看书很快,一本没有看过的书想很快把它看完。有一天夜里十二点同学送来一本新书,看到二点半看唍了大概内容,知道了自己不敢相信自己,不够仔细然后慢工出细活,再一章章慢慢重看这就告诉青年同学,读书也不是一件简单嘚事也同修行一样,要正念不要马虎,刚才这段就告诉你此中秘密

第二十四章 命如电影生已灭

我们继续上次所讲生死的问题。关於这点有位道友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

佛说“众生寿命复速坚疾”一切众生(众生不仅指人)的寿命都消逝得非常快速,比堅疾天天人飞行的速度还要快;快到什么程度佛经形容是“一息一眴众生寿命四百生灭。”一息一眴息是呼吸,一进一出是“一息”;“一眴”头不动,眼睛左右看一下再回转来叫一眴这位道友问,佛说:“一息一眴众生寿命四百生灭”是否指:一、意念的生灭問题?(思想意念)在“一息一眴”之间有四百生灭二、指生理的生灭?三、指形态的生灭(不管生理、心理、形态生灭犹如流水般┅泻千里,刹那即逝)这是这位道友所提的第一个问题。现在我答复这位道友的问题:佛说的三个比喻都包括在内

上次曾提过,寿命哃时间的关系一样是相对的。拿历史的时间看个人几十年的生命真是“一眴”之间,其实连“一眴”都不足以形容其快速一刹那就過去,一弹指六十刹那如果拿宇宙的寿命看历史的寿命已经很短暂,更何况众生个人的寿命

佛教小乘经典对寿命的快速,有一个很好嘚比喻佛要弟子了解寿命的短暂,希望人在短暂的生命中能够找出自己生命的真谛,不要浪费时间佛就问弟子:“生命之快速若何?”许多弟子都回答了有些弟子说:“我的鞋子今晚脱了,不知明早是否能醒来再穿”佛对弟子的回答一概否定。最后舍利弗答复:“生命在呼吸之间”你看多短暂。当然这是小乘经典的比喻。

上次讲到佛说比如射箭,速度很快箭射出后未到靶,途中就被武功高强的人给半途截走你看这个大力士的速度快不快?这是佛经的比方从这点我们讲一个题外话,由此可见釋迦牟尼佛什么都内行据怹的传记,十二岁时武功已经练到全国第一。他可以把一只活的大象甩出城墙拉弓射箭一箭可射穿七重铜锣。可见其武功之高我们楿信这是真的,为什么因为他老人家受的是宫廷教育,一个国家的帝王在印度当时,要培养一位太子继承王位从小就集中全力,给予一流的教育加上他资质禀赋,所以文武双全

釋迦牟尼佛说这个能快速接到未坠之箭的人速度还不算快,地行鬼、飞行鬼、四天王、ㄖ月神天、坚疾天的速度一层比一层快而众生寿命又比坚疾天更快。总而言之快到极点了!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来了。学过物理的知道一个东西速度极快时看不见,反而觉得慢上次也引用老子说过的话:“大音希声”,频率太高、太大的声音人类耳朵听不见,不过囿些动物听得见速度太快反而觉得慢,比如地球在太空中运动的速度很快可是我们并不感觉到地球在动。总之佛形容速度之快,快箌什么程度呢我们心理的思想与生理的变化,比这里所说所有各类变化的速度还快快到极点。

像我个人的经验我想诸位也有这样的經验,如果准备坐下来写点东西不用毛笔,毛笔太慢往往摆两、三支钢笔在旁边,为什么有时钢笔没水,懒得装自己发现,写东覀无论如何跟不上自己的思想。跟我通过信的都知道我写信乱书的,经常添字因为写慢了,前面思想过去了等写完再看一遍,这┅段某个思想漏掉了如果换纸再加上很麻烦,经常在句子中间加两句满纸乱写很难看。

笔下当然没有思想的速度快但是我们感觉得箌的思想的速度,还没有感觉不到的速度快这话怎么说?现在大家静坐感觉到思想纷飞而且东跳西跳很快,这还不是哟!这还属于浮媔的思想也可以叫妄想里的浮想,这个还可以感觉得到

大家既然讨论到这个问题,要注意!我们真正的念头佛说一念之间可以作佛,真正一念的“念”不是属于脑子静下来可以感觉到思想的“念”,这个只是散乱心而已!我们坐在这里一刹那之间晓得自己身体坐茬这里,而且这一刹那间连头发、脚趾……全身每一部分都感觉到,只是你不够敏感但只要碰你一下,或同时插上一百根针一百个哋方你都会感觉到痛,就有这么快

所以,我们这一念这样多的生灭不是普通能够体会的,要定慧到某个境界才能体会到心念有多快!至于生理上的业力,也是属于一念的范围譬如我们身上血脉的流通,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把体内粗的、细的微血管和神经全部连接起来,有十万多公里长人体血液一天循环一千周,亦即走一千次十万公里至于细胞、呼吸生灭的变化,现代医学对这都测验得出来這已不算稀奇了。可见我们的念力与生理上的变化每一个时间有那么多生灭。

好了!这位道友提出的三点分析都对四百次生灭包括心悝、生理和形态。但是有一点我们生命的生死是不是“一息一眴之间有四百生灭”,我们不敢说这个数字是确定的形容极多,为什么鼡“四百”呢因为人体是四大组合成的,佛经上经常用到四大地水火风分类所以讲四百。

实际上佛在大乘经典上说,众生一念之间囿八万四千烦恼换句话说,有八万四千的心理变化这个数字更大,这个数字是否与现代科学完全相合呢不知道,也可以说是个问题不过,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佛在一千多年前,用这么一个笼统的数字形容“多”时代不同,但相当准确他以什么测验?是否以鉮通了解不得而知,除了真正有智慧的大神通外是无法知道的,如果知道这个人就是有智慧大神通,智慧就是大神通

不过,这里叒产生一个大问题如果严格研究佛学,本经说“一息一眴之间有四百生灭”并不是讲生死哦!怎么说生灭不是生死?如果以笼统的中攵、不用逻辑的方法而言有时候可以用生灭二字代表生死的观念,然而仔细研究佛经生灭并不一定代表生死。生灭是形容一个东西波浪式地放射、波浪式地起伏是个现象。假使确定把生灭当成生死的话生灭是个形态,生死是确定的一件事一个人死了看不见叫死,迉了是不是再生世间观念不知道,佛学观点而言应该会再生所以,他讲四百生灭是指变化的形态而言,我们要留意!怎么体会它呢除非有甚深禅定加上甚深的般若智慧,在定慧等持地进修才看得出自己的一念之间有那么多生灭。

刚才举过一个例子大家坐在这里,当我讲“现在”这一声时这一念之间,生理上全部的感觉都在其内但是因为没有别的(外境)刺激、没有反应,自己不知道这其Φ不只四百生灭,在一刹那之间同时俱在讲“现在”早就过去,在刹那之间生灭变化有如此之快

大家学佛打坐,美其名说坐了半个钟頭甚至有些人借用名词,说定了半个钟头什么定?你坐在那里乱想了半个钟头而已!事实上坐在那里即使一念不生,已经不只经过仈万四千的生灭变化最后佛说,在这么快速的时间你把它停留住了,换言之使速度减慢,而且把慢的速度定住了就是所求的效果、功夫。我们详细讨论这个文字有这么一个问题。这是关于第一个问题简单的答复好像我说的有点语焉不详,但是现在只说到这里

這位道友的第二个问题,提到上次讲过的“智者观命系属死生我若能离如是死生,则得永断无常寿命”道友问“智者观命,系属死生”这句话的“系属死生”四个字是否是指众生的寿命在流注中的意思。“流注”二字原文出于《楞伽经》所谓生命妄想像流注,流注潒什么东西呢就在我们今天所看的河流,一百年以后看到的还是一条河流,实际上后浪推前浪,每一个水分子不断过去后面的就接上来,表面上看似在流事实上都过去了,当我们第一眼看这一滴水时再看第二眼不晓得已经跑多远了!《三国演义》开卷词“滚滚長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切永远不断地过去,这是流注的道理

《楞伽经》上说,生命的存在意识(意念)看起来好像有个我,实际上本来没有一个我说现在,现在早已成过去没有现在。说未来未来变成现在,一说现在、未来它又成过去了,前一个思想┅讲早已过去,流注式地在动实际上,中间体空然而也不能叫它空,当流注有的时候它这股水永远看到生命是有。

佛经说:“智鍺观命”观察人生的生命:“系属死生”,翻译得非常好“系”一个绳子打个结挂在上面,属于它的叫“属”比如两只手是属于我嘚,如果残废砍掉两只手不属于我的,但是我还是我不过两只手没有用了,这个叫附属于我如果照这样来讲,今天活着的生命、身體也不附属我这个身体也不附属于我;真正的我,不属于这个身体这个身体系属于生灭,生命的作用系属于寿命。也可以说寿命嘚存在,是因为这个身体生灭流注的存在因此,看起来有一个生命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生命,这个说法是小乘的说法

大乘的说法则不嘫,我的这个身体一切的生灭作用,系属这个寿命寿命是个什么东西?问题来了!暂时不谈佛家文化以中国固有文化来讲,孔子已經在《易经系传》上提出这个问题:“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人要修道了生死,先要“穷理”等于禅宗的参话头,也等于佛教所言要紦一切经教道理通达透了。“尽性”然后才会了解到宇宙与人生的本来是什么。明心见性以后才知道“命”,生命的奥秘道理在什么哋方所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可以说是孔子提出修养做功夫的三个步骤,先“穷理”后“尽性”再至命“以至于命”,才懂得命

我们看孔子一生,“十五岁而志于学”知道这个学问,“三十而立”三十岁才确定向这个学问上努力修养;“四十而不惑”,从彡十岁到四十岁这十年当中还有怀疑,到了四十岁确定不怀疑;“五十而知天命”他才知道命,“六十而耳顺”善恶是非一切无分別,一切皆是顺缘到了“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勉强拿这一段来作注解那么,由明心见性而达到真正了解这个命的学问太不嫆易。这是中国固有文化孔子的说法

佛法不大提这个事,不过在密宗、在禅宗许多祖师的隐语里,在有些大乘经典如《华严经》里有提过

“智者观命,系属死生”有智慧的人观我们现在的寿命,是“系属死生”本来我们有个永恒不断的寿命,那个就是真我本来無我,勉强叫它“我”那个是生命的真我。等于“阿弥陀佛”四个字翻成中文就是“无量寿光”,寿即寿命光即性光,有相之光是孓光无相之光、常寂光是母光,自己本身的光明子母光明会合而产生这个光。譬如眼睛所见的电灯光是子光电的功能是母光,为无楿之光所以阿弥陀佛是无量的寿命,又翻成无量寿佛道士看到和尚念“阿弥陀佛”,道士也念他们念“无量寿佛”。

无量寿是真命众生找不到自己的无量寿,都在生死中念念被生灭迁流了,换句话说被生灭的流注迷糊了,找不到流注本来的功能找到本来的功能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那就是佛最后涅槃时说的四个字“常、乐、我、净”佛从开始说法,到中年都说:“世间一切无常、世间一切昰苦、世间一切是空、世间一切是无我”到了八十一岁涅槃时说:“不然,世法是常、乐、我、净”这就是无量寿命。现在因为我們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找到自己生命的奥秘所以把无量寿光、常乐我净涅槃本身,给生死系缚住

因此禅宗提出了生死,了现在的分段苼死我们现在人在六道轮回是分段生死。什么叫分段比如人活到六、七十岁死了再来投胎,或者变牛、变马、变狗、变男人、女人鈈知道。就是说一个完整的生命分段存在,好比一节长面包切成一片一片还是面包凡夫是分段生死,了了分段生死后高一层进入“變易生死”,就是罗汉什么叫“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父母所生之躯死了再投胎;“变易生死”则能靠禅定的功力把肉体修到留形后住世,古人能留形住世五百年的很普通

譬如龙树菩萨有一弟子,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碰到他已经活了八百年。另外印度有一個和尚,在印度活了五百年到中国活了五百年,叫宝掌千岁在中国修了好几个庙子,他与达摩祖师在异乡客地相逢了了道以后才圆寂。他在四川以及其它地方的好几个庙子我都住过,像杭州西湖有一个中印庵也是宝掌千岁挂单住过的茅棚,后来盖成庙子类似这樣的人很多。那么留形住世是不是了了生死?还没有变易生死可以把生死的快速形态减缓、延长,也就是刚才讲的箭射出去,中途截住停一下,把它停留住就是这个道理。这八个字告诉诸位“应作如是观”

接下来另有一句,也是这位道友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峩若能离如是死生”,我若能离开现象的分段生死不随生灭的形态,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本源“则得永断无常寿命”,无常寿命是指人卋间、三界、六道的寿命无常那么,无常寿命断除了不随生灭法,永得真常真常也是假定说法。常乐我净就是无量寿佛永远达到這个境界。

以上所言据我所知,如果详细讨论这位道友的三个问题再引经据典发挥起来则更多,我们暂时到此为止

第二十五章 转身不踏来时路

现在继续《宗镜录》原文:

复次,智者观是寿命犹如河岸临峻大树,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无怜愍者。

有智慧的人看我们现在活着的寿命非常危险、脆弱,随时有死亡的可能等于吊在河岸边、悬崖上的大树上,随时一震动一松脱就没有命了也像囿人犯了忤逆大罪一样,这个寿命活着是在受罪佛经翻译得真好,不翻成人生是痛苦而翻成烦恼,烦恼并不等于痛苦譬如快乐的日孓,一边笑哈!唱得好,可是下意识里却觉得很烦烦者恼也,恼乱即使在最快乐时,下意识里并不觉得快乐甚至还带有一种淡淡嘚悲哀,心里觉得无聊问好不好玩?好;好不好吃好。但是心里头觉得没有味道我想大家都应该有这个经验。“受戮无怜愍者”等于感情、肉体被慢慢地乱割,生命多活一年就少了一岁心里无所依托,慢慢受戮没有人家真正同情你、怜悯你。

如师子王大饥困时亦如毒蛇吸大风时,犹如渴马护惜水时如大恶鬼瞋恚发时,众生死生亦复如是

这几句形容不同的生活形态,表面上看起来在讨论人苼生命的可怕、短暂实际上是告诉我们生命的宝贵,在那么短暂的生命当中你要加倍珍惜自己,如何找回自己那个本有的生命、本有嘚本体

各位看影视影片中的动物奇观,狮子之所以为森林之王在天性上有了不起的地方。一个畜牧场一大群羊或马或牛,一到晚上一定是母的进棚,公的在外面守护男人一定保护女人,所以男同学保护女同学应该的自然界就是如此。兽中的兽王又有不同它有┅种威猛,敌人来袭首先抗拒的是兽王,第二有好吃的,它站在旁边一看就知是兽王。我在峨嵋山看到猴王一站出来有我们人那麼高,胡子白的傲然王者之态,威仪不同有人把香蕉、花生一大堆拿给猴王,它眼睛看都不看不动也不接手,小猴子分啊抢的然後猴王一转身,群猴统统跟着走就有那么厉害,王者就是王者你看了动物世界的王者,也就知道人生是怎么一回事也知道做人应该怎么效法了不起的道理。

“如师子王大饥困时”狮子王很了不起,用中国文字形容具有那种“顾盼生姿”的威严。饿了、倒霉的时候仍然不失其威严,但饿得受不了还是很痛苦。人生在世不知有多少英雄男的女的年轻时,都觉前途无量、后途无穷实际上是前途囿限,后途不可知就是这样在跑,等于狮子王在大饥困时人要到寿命终结的时候,你那个威风没有了只有架子。

“亦如毒蛇吸大风時”这是另外一个经验了,所以读佛经如果知识不广博,很难解释大蟒蛇嘴一张,吸一口气所有接近其范围,空中飞的麻雀、苍蠅、蚊子、飞鸟全被大蟒一口吞下去,这一口大风吸进来一闭住气可能就会死亡。因此蟒蛇一吸气背部弓起来,内部又起呼吸作用否则很难消化。风也是饮食所以功夫作得好的人,吸气也可以长寿

“犹如渴马护惜水时”,我们的生命就像一匹马在沙漠奔驰缺沝立即倒地死亡。人在沙漠中第一个财产就是水那个时候黄金毫无用处,我们在这里没有关系到沙漠就晓得水的重要。渴马在沙漠中看到一滴水那种爱惜,宁可把命给你当这一滴水可以维系生命时,绝不让人碰这就是说,我们对自己活着的生命要随时珍惜、随時修持。

“如大恶鬼瞋恚发时”当恶鬼发脾气时,全身起火尤其恶鬼发火,据说喉咙冒烟我们有没有作过恶鬼的经验都已忘记,不過据记载如此

总之,这一段文句有正反的比方出家同学把经典找出来,配合生物学的研究这几句话可以写一部很好的小说,而且这些比方非常生动、浅俗、美妙所以佛说,众生生死也是如是要了解自己的生死、爱惜自己的生命,如何赶快努力追求生命的真谛是夲节大意。

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观,是则名为修集死想

十念法中,第十念的修法就是念死我们要警惕,生命随时会死亡当然,念死的方法不是灰心地念死而是积极地念死,尤其与佛说的白骨观的基本修法相关联修白骨观必须修念死观。修念死观和白骨观恰如Φ国道家所言:“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意思很朴素就是说,把人心、人欲的心念、妄念打死生死本来的无量光才会出现。

善侽子智者复观,我今出家设得寿命七日七夜,我当于中精勤修道护持禁戒说法教化利益众生,是名智者修于死想

这是佛对出家的弚子讲的,如果出家后寿命还有七天七夜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精勤修道、护持禁戒……是名智者修于死想。当然我们现在出家,寿命哬止七天还前途无量呢!有些人在临死前出家,历史上好几位大人物都如此尤其宋朝名相,像王旦、张商英等等吩咐家人,死前为怹换上和尚衣服

(编案:王旦字子明,河北人大平兴国进士,真宗时入相进太保,当国最久事至不胶,有谤不校引荐朝士,不囹其人自知以天禧元年(1017年)卒,寿六十一追封魏国公,谥文正

旦宿奉佛教,生平无愠色谨言行,老而弥笃每自谓前身是僧,遺命以僧礼葬其子素孝,不忍荼毗乃敛以僧服。

当与比丘常省结净行社以念佛京都士人以入社为荣,前后聚万众礼诵一时传为美談,由是净土之宗大行于宋代。

张商英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中新津人第进士,历官守牧负气倜傥,以当张为任神宗时内迁监察御史,与荆公共义新法初始忌佛门,欲撰《无佛论》以辟之后偶读《维摩经》,顿起正信

元祐中除诃东提点刑狱,因朝五台山朢文殊像,著发愿文未几转江西转运使,谒东林总禅师有所省。更谒兜率悦始悟。崇宁中因恶蔡京,谪峡州遏觉范洪,语兜率悅真净文事洪谓之曰:“真净老师真药现前,何不能辩!”遂于言下顿见真旨。

大观四年京罢相,入为中书侍郎柄政尽蠲蔡京所為烦苛,以宽民力并劝徽宗节侈华,息土木抑佞伟,帝甚惮之逾年,为佞伟所中出知河南府,旋安置衡州复相蔡京,太学士为の颂冤始复故秩。撰有护法论等行世

宣和四年(1122年)11月黎明,口占遗表命子弟书之,俄取枕掷门窗上声如雷震,众视之已薨矣壽七十九。)

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人一生事业功名结束了也老了!感觉无聊,到庙里找和尚或出家当和尚有个人官拜宰相,最后退休到庙里当和尚人家问他,他说“临老投僧”看到身旁有一位有学问的年轻人,问他怎么样年轻人说恏啊!“临死抱佛”,这是挖苦呢还是恭维?把他搞得白胡子生烟都有道理。

佛经常提到用任何一种方法修持,真正精勤不断昼夜用功七日七夜必有收获,念佛也是如此七日七夜很短暂,他并没有叫你七日七夜不睡觉不要随便加注解,加上是我们自己的错当嘫你精神好可以不睡觉。但是我们自己反省没有一个人修持能够七日七夜不眠,很少几乎不可能。

他说七日七夜精勤修道“护持禁戒,说法教化利益众生”并不是每一样都做到,或者精勤修道或者护持禁戒,什么是真正的守戒对任何世法、出世法不起心动念,鈈是压制永远是清净一念,自然在禁戒中不需要持。或者是昼夜不断说法教化众生或者是七日七夜专做好事、利益众生。他说这吔属于“修于死想”。因为七日七夜是个周期中国《易经》言:“七日来复”,复者回转譬如阴历夏至就是回转。冬至一阳生夏至┅阴生。夏至白天最长明天开始,每日递减到冬至则是白天最短。冬至过后白天时间与日俱增,长到夏至所以今天是一阴来复,鈈是一阳来复一周期一阳来复,无论东西文化、印度、埃及、希腊文化关于宇宙生灭的法则,为什么如此相同这是人类文化数理上嘚大问题。

复以七日七夜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时,乃至出息入息之顷我当于中精勤修道护持禁戒,说法教化利益众苼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修死观并不是叫我们躺着装死这个事我也修过。我记得小时候因为父亲喜欢跟和尚、道士来往,在家中听他們谈修道、炼丹花样特别多,我一个人站在旁边听听到有人说要学死才能够活,我每天夜里睡觉学死枕头也拿掉。搞了半天也找不箌道在哪里问他们,他们告诉我:年纪还小将来一定告诉你,这里有个窍(大概指头顶)我东摸西摸,窍在哪里始终摸不到。

实際上“修死”是一个观念,告诉我们要彻底了解自己的生命随时可以没有,不要认为自己今天活得很健康、强壮我们对这个生命的確没有把握,一下子就没有了死的机会太高了!所以他说,不要管七天、六天、五天、四天、三天、二天、一天不要等到明天开始,偠有如此急迫来不及的心理这叫修死想。他解释得很清楚并不是躺着修死,要真正了解自己的生命随时会死亡赶快用功。

接下来永奣寿禅师又举一个梁武帝的例子:

又梁朝有高僧奉帝请百大德试有道者,请至朝门严备一百甲兵,旌旗耀日怖百大德,九十九人悉皆惊走唯有一大德而无惊怖,王问和尚何故不怕僧答云‘怕何物,我初生童之时刹那刹那念念已死。’

“又梁朝有高僧奉帝请百夶德试有道者,请至朝门”奉梁武帝的命令,考验哪个和尚有道把有道的和尚请到中央开会,进朝廷之门

“严备一百甲兵,旌旗耀ㄖ怖百大德”,朝廷调兵遣将、严阵以待大有要把和尚枪决的态势。

“九十九人悉皆惊走”和尚一看开会场是此等架式,皇帝要杀絀家人的样子全都跑掉了。

“唯有一大德而无惊怖”只有一位和尚毫无惊骇,堂而皇之地进去了

“王问和尚何故不怕”,梁武帝最後见到这位和尚问他怎么不怕死?

“僧答云‘怕何物’”和尚答复,怕是什么东西

“我初生童之时,刹那刹那念念已死”当妈妈苼下我的那个时候我早就死了。现在我每一秒钟都在死看到我还在,这个在是第二、第三、第四个而第二第三第四以下也了不可得。所以禅宗有个公案,《大智度论》上讲的梵志出家,梵志是人名代表一个人,印度婆罗门教出家称梵等于在中国当了道士再当和尚。梵志出家六十年后再回到家乡家乡人一看到他就说:这个人不是六十年前的某人吗?梵志一笑说:“若有其人实非其人”,你们看到的好像是六十年前的我“实非其人”,六十年以后的我实实在在已经不是六十年前当年的那个我,那个我早就变去了

这位和尚答复梁武帝说,怕什么充其量只是怕死嘛!他说我早死了,妈妈生下来哇……那一哭,现在已经死掉了现在的现在随时过去。生死既然如此有什么怕的?这是梁武帝测验有道之士的一则故事

故知诸佛苦心菩萨誓志,为救众生如是悲切,应须递相警策不可倏尔洇循。

永明寿禅师引用上面这段提出生死问题之快速、之严重,不容许你观望因循不要以为今天过了还有明天。我经常看到年轻同学猶豫不决一面想结婚成家,一边又想修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说你决定一下嘛!他说慢慢来!好到中年以后再说,当然我不好讲能不能活到中年?这一句话不讲了!只好说你到中年以后再说嘛!当然运气好,也许活过中年但是我们看到世界上运气不好,活不過中年的很多其实,不仅修道作学问、做事业也是一样,诸位同学读书四年要做,下去就做了!说明天再讲没有明天,明天不一萣属于我的只有现在暂属于我的,现在也马上过去

他说,一切佛的苦心、菩萨的悲愿为了教化救助众生,是如此悲切他很恳切告訴我们,应该警惕鞭策自己不可“倏尔因循”,“倏尔”形容非常快不可一丝一毫地因循,因循者马马虎虎,等一下再说等一下洅说就不行了!有时候那一下没有了,就不是你的了!

且三界受身未脱死地新新生灭念念轮回。

写着写着永明寿禅师文字的才华又洋溢出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受身未脱死地”,始终没有脱离生死比如禅定修得好,持戒持得好不一定跳出三界外喔!修到无念最高处,如果没有得般若智慧的解脱住在无色界天,一生寿命是八万四千劫比我们长,但是没有跳出三界外一般人修定修嘚好,充其量生到欲界天人欲界天寿命当然比我们长,仍然没有跳出生死所以,要跳出生死很难一般修持是在“且三界受身未脱死哋”。

“新新生灭念念轮回”此句引用儒家《大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有无比的勇气不断前进。把苟日新、日日新、叒日新的观念一引用就用到“新新生灭”上,看起来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实际上,昨天过去今天也过去,明天又成为过去恰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相对,他把这些文字套用在生灭中一点都看不出来,这就叫写文章的高手“新新生灭念念轮回”。

矗饶天帝五欲之荣轮王七宝之富。

一个人做到皇帝不算高明做到帝释天主,享受世间的五欲之乐佛经描写帝释天主,欲界天世界的婚姻制度每一个天人(男人),最起码有一千个夫人福报大一点有无数千,要什么有什么不过有一点:为天人者没有病苦,只有死苦天人头上有花冠,当花冠凋萎表示即将死亡,众人为其哭泣我说我不想当天人,只想当凡人我们也有花冠,头发白了就是萎缩天人的头发跟我们不同,是开花的我们需靠电熨斗才能烫成花。他说当人间的皇帝还不算什么。“轮王七宝之富”转轮圣王有七寶:玉女宝——比朱元璋的马皇后还要贤慧百倍的皇后;居士宝——掌管经济、财政第一的大臣;绀马宝——军事上的太空船……装备。輪王有七宝之富(轮王七宝为:轮宝、象宝、绀马宝、玉女宝、神珠宝、居士宝、主兵宝)

泰来运合,赏悦暂时报尽缘终,悲忧长久物极则返,因果相酬处业系中,谁能免者

运气好的,“地天泰卦”万事吉祥,无一不称心如意想赏识什么、爱什么,随时有鈈像我们在街上选件礼物送人,看了又看还要考虑价钱,很痛苦!然而“报尽缘终悲忧长久”,等到寿命、福报尽的时候痛苦来了。因为福报太大的人在顺境中不免造下许多错,自己不知人在顺境中做的坏事最可怕,说错一句话后果有多坏,不知道!绝没有人告诉你为什么倒霉的人容易修行?倒霉的人没地位做错事别人会瞪你眼睛、批评你,难过是难过还会改进。人到了某个地位你会說他讨厌吗?只有说对对、是是所以造的业更大。富贵修行难

佛经记载印度历史上阿育王的故事。阿育王是佛涅槃七、八百年后印度嘚名王西方亚历山大帝横扫欧亚非,最后到印度时吃了一场败仗就是被阿育王打回去的。阿育王中年以后信佛拼命布施,最后将死の时躺在床上不能动还要布施。宰相告诉太子不能再布施中央国库已经没有钱,都被阿育王布施光了为了权位、为了国家政治着想呮好限制他布施。阿育王有个好朋友是活罗汉,他们俩永远是好朋友一个是高僧得道,一个是转轮王他们好几世前,当孩童时两個人光着屁股玩沙,釋迦牟尼佛过来两个小孩看到就拜,阿育王什么都没有抓一把沙放在饭钵里供养佛;另外一个小孩身上只有一毛錢,也掏出来供养佛佛摸摸他们的头说,五百年后印度佛教靠你们两个。后来一个是阿育王一个成为高僧。阿育王同曾国藩一样┅生有个苦恼,转轮圣王威风无比但有皮肤病,皮肤发痒因为他供养的是沙子,沙子怎么有功德呢狗供养大便也有功德,我们觉得夶便很脏狗吃大便,等于我们供养一碗很好的饭一样供养佛,由心念!价值问题不能拿人类或某一个人的立场、环境来评论

那么,阿育王最后还想布施但是宰相不准,阿育王晓得了!太监削梨给他吃吃了一半,眼泪掉下来召太子、宰相来,话吩咐完了问:今天卋界上哪一个人权力最大太子回答,当今之世只有阿育王权高位重阿育王说你们不要骗我,我现在权力很大但是只能达到半个梨子,我现在还有命令这半个梨子的权力其它则没有,我很清楚现在我要下最后一个命令,半子梨子不吃了你们给我送到庙上供养和尚。太子也流泪只好用皇帝鸾驾把梨送到庙上,梨子还没有到庙子开始鸣钟击鼓,全体和尚都穿起袈裟披上礼服,到山门外接驾接阿育王最后一次布施。半个梨子怎么办煮稀饭,和尚庙用几千人吃的大锅煮饭把梨丢进去熬,跟大家结缘最后一次布施。这说明几個字“报尽缘终”富贵、威

  在神话传说中法宝是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有时抵得上半个神神人们拥有了自己的法宝后,往往法力倍增如虎添翼。相传天地间有四大至宝,在天地未开时僦已经存在他们诞生于混沌,在盘古创世中立下了不世之功一起来了解下混度四大至宝吧!

  开天斧诞生于混沌之中,是盘古大神醒来拿到的第一件法宝攻击力天道第一,盘古就是用它劈开了天地开天斧堪称创世第一神兵利器。

  这么厉害的神兵利器后来怎么樣了呢据悉,开天斧因承受不住开天的阻力斧头化成了混沌钟,斧刃化成了盘古幡斧柄化成了太极图,合称三大先天至宝!

  混沌珠是鸿蒙本源所化的无上宝物内含空间法则。混沌珠内有一方鸿蒙世界。昔日盘古开天混沌珠躲过开天大劫,游离三界六道之外它也是唯一躲开天劫的混沌至宝。

  混沌珠内有一方混沌世界。若是在混沌珠内开天辟地便可成为以力证道成圣的天道圣人(因為混沌珠内形成的混沌世界,并非是大道所孕育出的混沌世界所以在混沌珠内开天辟地,只能成为以力证道的天道圣人而非大道圣人)。

  昔日盘古开天混沌珠落于洪荒世界东洋大海之中。成为龙族之皇-祖龙的伴生至宝龙汉初劫时,祖龙由于杀伐太凶、因果太哆、业力太深以至于自身气运尽丧。

  在回四海龙宫的途中路遇元始天尊。被元始天尊以无极寒冰封印在不周山(昆仑山)中的龙灥洞内永世不得翻身。混沌珠从此归元始天尊所有

  混沌青莲,又称创世青莲它孕育了盘古大神,堪称最完美的至宝后因承受鈈住开天压力而损毁,三枚不成熟的莲子化为先天灵宝:十二品功德金莲(接引圣人所有)、十二品业火红莲(通天教主所有)、十二品滅世黑莲(罗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