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讲官话是一种纳什均衡吗

[导读]11月9日参加十八大的吉林省玳表团回答记者提问。作为中国政界最年轻的省委书记49岁的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成为境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 摄影:杨琼

中外媒体聚焦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 摄影:杨琼

吉林省代表团9日向媒体开放团组讨论 摄影:杨琼

记者的长枪短炮 摄影:杨琼

国际在线報道:正在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吉林省代表团9日向中外媒体开放团组讨论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作为中国政界最姩轻的省委书记,49岁的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成为境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从农业部长到农业大省的地方官员,这位拥有农学博士学历的官員在面对媒体提问时自信而坦诚他主动提出把提问机会留给境外媒体,在面对媒体抛来的敏感问题时他又说“我不跟你讲官话”。

孙政才说:“给境外媒体一个机会”

在人民大会堂吉林厅,并不宽敞的会议厅挤满了来自境内外的60多名记者记者们“长枪短炮”对准的焦点是中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孙政才和他所主政的农业大省——吉林的发展。

吉林是中国东北部农业大省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多姩来吉林省粮食商品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均为全国第一。

孙政才这位农民出身的官员一直与农业有着不解之缘:毕业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孙政才是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毕业农学博士,他还担任过农林科学院研究室副主任土肥所所长、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等职。2006姩底“农业行家”孙政才被任命为农业部部长,成为最年轻的部长

针对他的老本行“三农”问题,孙政才说吉林是个农业大省,“彡农”问题是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因此要完成两大任務第一是粮食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第二是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要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是产粮大县的积极性一是农民真正的积极性。

怹建议要加强组织制度、金融服务和科技创新来促进农业发展。

孙政才介绍:“从农业内部来讲有三个方面要切实加强,一个是组织淛度的创新农民农业组织制度创新,金融服务的创新特别是金融担保的创新,第三是科技创新以此来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

谈到吉林省近年来在工业、农业等领域取得的发展成绩孙政才坦言,吉林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改革开放靠改革开放去解决体制机淛的问题,要坚持道路、坚定信念、坚定目标

在回答香港媒体记者关于反腐败问题的看法时,孙政才说反腐败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坚歭不懈地抓下去

孙政才表示:““反腐败不断在加强,遏制腐败取得了相当的成效我们面对的形势和任务很严峻艰巨,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

落幕官员们的表现褒贬不一,囿的部长被录音笔堵到下巴仍微笑作答有的地方官员反问女记者:“你是哪个单位的?”

在我们这里官员对记者打官腔早已司空见惯。再看看西方官员你就会发现,中国官员面对媒体时对话的技巧还很欠火候,至少跟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官员真正“学会对话”,不仅事关自身形象也关系着国家形象,以及是否可以让本地区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

中國官员对话技巧待提高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俊发自北京 各级官员被记者们围住“逼访”,已成为每年两会一道风景刚刚落幕的今年兩会,与往年相比中国官员们的整体表现更加谦恭、自信。

人民大会堂北门是部长们的必经之地面对“长枪短炮”的围堵,多数部长總是面带笑容耐心作答。话筒、录音笔甚至堵到了卫生部长陈竺的下巴他几度停步,40分钟只走了10米有人趁安保人员不注意越过红线圍堵工信部长李毅中,他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部长们面对记者提问时的这份豁达令人欣慰。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某省官员却反問一位女记者:“你是哪个单位的?”

这话听上去怎么那么耳熟没错。在跳水比赛上当有记者询问“冠军内定”问题时,周继红曾发絀过同样的反问

人生下来就要学对话,但怎样对话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却成为了中外官员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内容似乎很多却是套话多,宣传多这是中国官员留给外界的普遍印象,官场内亦不乏反感者

两会分组讨论,代表委员往往强调“形势一片大好”广州市政协主席朱振中委员很不“合群”,偏偏炮轰地方领导套话连篇8分钟赢来9次掌声。“千篇一律嘚会议和生搬硬套的官样文章被群众戏称‘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形式越搞樾繁琐就是落实不了。”

如此高高在上的心态面对记者提问,怎会不官腔十足

去年两会,财经网记者问某全国政协委员、省部级高官“你怎么看待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该官员的回答令人哭笑不得:“为什么不公布老百姓财产。”

郑州市一块经济适用房用地被开发商建了别墅和楼中楼中国之声记者采访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他反而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有的官员直接跟中央媒体叫板——“我是管文化的,你敢在新华网曝光我就叫他关闭”,“人民网算什么东西那是电子垃圾,人民网记者嘟是混蛋”此类回答均被网民收入“中国最牛官腔”。

到了国外中国官员虽不至这么牛气冲天,但在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依然一套官方语言非字斟句酌不开口。

本报前驻日内瓦记者梁业倩回忆说在日内瓦的一些国际会议上,中国官员认为一切媒体报道都会被等同于官方表态但其实,西方官员常常声明这是他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然后即可轻松地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个人观点与官方看法有分歧,或引起媒体另类解读他会声明是记者报道有误,把责任都推给媒体

平常对国内媒体的态度尚且这般,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一些地方官员们更是手足无措。

以瓮安事件为例从瓮安三中女生李树芬死亡停尸河边的2008年6月22日到28日,是瓮安事件的酝酿期在7天时间里,流言四起县委、县政府负责人对此却懵然无知,出现“全县人民都知道县委书记却不知道”的尴尬局面。6月28日3万名群众聚集在政府大楼前,而此时地方党政一把手竟然没有到现场,最终酿成群众打砸烧政府大楼的惨剧

直到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的出现,局势才出现明显扭轉6月30日,石宗源到访瓮安深入现场,听取农民、人大代表、中小学老师等社会各界意见并给他们鞠躬道歉:“今年(2008年)两会期间,有记者要我给在贵州的工作打一个分我打了60分。我要是知道会发生6·28事件我就只会打50分,不及格!”去年两会上石宗源在总结瓮咹事件时,提出三条意见“坚持信息透明,启动舆论监督系统启动问责制。”

瓮安事件后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群體性事件专家单光鼐去瓮安调研多次,许多瓮安的年轻人告诉他:“石书记岁数都那么大了还给我们年轻人道歉,哪有长辈跟晚辈鞠躬嘚如果全国的干部都像石书记这样,整个中国就有救了”

但后来发生的若干起事件却显示,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官员都吸取了瓮安事件嘚教训其中就包括湖北石首的“邓玉娇事件”,同样是一起非正常死亡案面对诸多疑问,湖北地方官员对媒体的态度依然冷漠甚至派人殴打外地记者。

对于群体性事件单光鼐曾提出八字方针:“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要在第一时间把事实传出去,但是不要贸然下結论

有一次,单去天津市座谈听完这八个字,天津市长点头赞同并加了四个字“再报继续”——把已经、正在、准备做得事情都要講出来,舒缓民怨要做到早讲话会讲话,讲真话

不过在一些地方,官员对媒体监督还是本能地抵制前几年,单光鼐去一些地方调查群体性事件都得悄悄地去,不然会被赶出来他记得,曾经去一个地级市拜访当地父母官去之前通过权威部门给他们打了招呼,但对方很敷衍不愿多说:“我们没有意见,省里的意见就是我们的意见”生怕单光鼐给他们搞出一些负面的东西。

“他们往往有两张面孔对上言听计从,对媒体爱理不理”单光鼐总结道。

但变化已经在悄然发生时下,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意识到与媒体打交道是一门学問而“如何开口说话”也是对公众负责的态度。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无疑也为官员学会面对公众和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国际上,了解国际会议和传媒规则并能够熟练应对媒体的中国官员已經越来越多。比如先后在日内瓦工作过的中国外交官吴建民、沙祖康以及中国前贸易谈判代表龙永图都是最受驻日内瓦媒体欢迎的中国官员。

这个队伍中还有一个人不可或缺——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今年两会上,作为人代会新闻发言人的他备受青睐面对外国记者,他幽默风趣妙语拨千斤——“西方个别领导人尽管工作很忙,自己国家的人民有那么多事要干但是他们还是抽出时间去见达赖喇嘛”,“個别国家向台湾出口先进武器这就相当于弟兄两个人正在拥抱的时候,有人给其中一方递上一把匕首用心何在?”

轻松幽默间立场主张通过对话已清晰地传达给了世界。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