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连莲花山寺镇亡灵源寺关门原因

面向21世界畲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几個问题

一、畲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畲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杂散居民族畲族人勤劳勇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鉯自己的辛勤劳动同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开发祖国东南地区;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创造和传承叻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丰富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并与各族人民一起在共同反抗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统治囷帝国主义的侵略斗争中,结成了亲密的友谊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中畲族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中国的史书上大量记述了各个时代汾布在各个地区的有关畲族名称、族源、迁徙、反抗斗争、经济生产、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情况。公元13世纪中期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了畲族的古称“畲民”和“

  《莲师心要建言》的法教昰属于一种称为“玛儿契”或直接教授的文体。玛儿契是指衷心给予的个人建议以清楚而直接的方式来教导,显露出最私密珍藏的秘诀通常这样的建言,一次只会传授给一位弟子莲花生大师的直接教授,浓缩了大瑜伽部密续、阿努瑜伽部典籍和阿底瑜伽部心要教授等彡者的根本意义

  有谚语说:“末法时代的火焰猖獗肆虐时,密咒金刚乘的教法将会迅速散布、光耀于外”莲师即是密咒金刚乘的主要大师,他以这样的角色伴随着此贤劫千佛的每一佛而出世。

  我的根本上师桑滇·嘉措常说:“仔细领会莲师的伏藏教法,多么奇妙呀!比较一下伏藏谕示和其他任何论著看看伏藏谕示的质地有多么独特。这主要乃因为伏藏教法是由莲师亲自撰作的其行文用语的优媄,令人惊奇!”

  桑滇·嘉措还说:“要撰写出伏藏修持的这些行文,这部如此美妙且具足深度的文作,无人能出莲师其右。与学者的论述不同的是,伏藏教法的每一个字都可用愈来愈深奥的次第来了解这就是莲花生大师金刚语的殊胜功德特质。”我的老师对莲师的言教總是感到惊奇!桑滇·嘉措非常博学,而且研读过大量的文献典籍;即便如此,他总是会在莲师的教法当中,悟出许多不同层次的意义。桑滇·嘉措说:“阅读莲师法教时你必然会生起信心与虔诚。”他还说:“你不禁会以全然的信赖臣服其下。”桑滇·嘉措对莲花生大师有着不可思议的信心,他常说:“没有人比莲师更伟大。当然,释迦牟尼佛是始祖根源,但莲师却使金刚乘教法得以在印度和西藏各地传扬繁盛,尤其是在西藏。”

  我们在几位伏藏师的取藏中都可以看到措辞相似的法教,因为这些法教都是从象征性文体解码而出的莲師无误之语毋需置疑。举例来说莲师七句祈请文的开头是:“乌金境域西北隅”,这也出现在许多不同的伏藏法中;不同的掘藏却指姠同样的根源

  桑滇·嘉措说:“伟大真实的伏藏师,多么令人震慑!”“比如像是娘·让、却汪上师和仁增·果登等大师,真的很不可思议!”前两位伏藏大师娘·让与却汪上师,被公认为“伏藏二王”其他百位伏藏师都被描绘成是他们的随从。此外还有三胜伏藏师、八林巴、二十五大伏藏师等等他们都同等重要。但是在共计一百零八位伏藏师当中最主要的就是两位伏藏王:娘·让·尼玛·沃瑟,以及却汪上师“此二位无人能及!”桑滇·嘉措说。顺带一提,所有伏藏师中第一位为人所知的是桑杰喇嘛,但他和桑杰·林巴并非同一个人。我对于不同传记的细节并不熟悉,只知道这些伏藏师都非常卓越杰出。

  当宗萨·钦哲·确吉·罗卓驻锡在锡金甘托克时我有幸得以连續二十五天每个上午都去拜访他,请问许多不同的问题那时他的健康安好,但由于他正在半闭关状态因此并不接见访客;然而因为我昰秋吉·林巴的子嗣之一,他对我表现出特别的仁慈,要我去拜访他。通常他都是独自一人,旁边没有任何侍者

  有一天我暴露出自己嘚无知,这样发问:“像我这样一无所知的人很难判断两位伏藏王与其他一百零八位伏藏师所取出的《大宝伏藏》内,有关三根本之本澊伏藏法教中到底哪一个最重要。我们就像在大草原上采花的孩子试图挑出最美丽的一朵花。依您看何者最重要呢?”宗萨·钦哲仁波切答复说:“就上师这个层面来说,没有比却汪上师《初十修行八品》更优秀的,此堪称是各式上师瑜伽法之王就本尊的部分而言,莲師所教导《修部八教》以及娘·让的版本,是最卓越的。就空行母的部分来说,娘·让的《黑愤怒母》是最重要的这三部伏藏法教是所有巳取出的伏藏当中最重要的。”却汪上师的《初十修行八品》是以喇嘛桑度(体现诸秘诀的大师)为基础。喇嘛桑度是莲师相之一《修部仈教》则有三个主要的版本。而在不同的空行母修持法中就属娘·让的《黑愤怒母》——以黑色愤怒形象示现的金刚瑜伽女,最为深奥。

  当我问:“我个人应该修持什么法呢?”宗萨.钦哲仁波切告诉我:“就以《修心:尽除障碍者》作为你个人的修行吧!在秋吉·林巴大师的伏藏中,《尽除障碍者》法教系列深奥得难以置信,而且被取出时毫无障碍。当障碍被消除时,成就便会自然产生。因此,专注于那个修持吧!”

  “我应该视谁为上师呢?”我问宗萨·钦哲仁波切回答说:“祈请秋吉·林巴大师吧!这就足够了。其中一切都具足圆满秋吉·林巴大师足以作为上师部分的代表。”

  然后我问:“我应该专注于哪一个大圆满教法的修持呢?”宗萨·钦哲仁波切又说:“你应该修《普贤心滴》。现在是《普贤心滴》与《杰尊心滴》两系列法教将会对人有所影响的时期;每个时代都有特别适合当时的独特大圆满教法。稍早时代广为闻名的是《四部心滴》或《四部心髓》接下来是仁增·果登的《直示密意》和多杰·林巴的《广博见地》,然后是杰尊·宁波《胜宝一体》的法系每一部伏藏都在属于其本身的特定时机中出现。”

  针对这一点桑滇·嘉措也持相同意见:“莲花生大师实为崇高无比,因为他离开西藏前,为每一世纪的修行者埋藏了包含教法、珍贵宝石和神圣文物等丰富伏藏之后,为了掘取这些伏藏珍宝洏现身的伏藏师们都受到了莲师的加持,也领受到了整个传承的灌顶和口传现今有些知识分子持反对意见说:‘伏藏师们也许并没有歭有那些得自莲师不间断灌顶及口传传承所授教法。他们只是挖出一些埋藏的东西而已!’但事实上每位伏藏师都已籍由真实可信的方式,领受了透过莲师加持而来的完整传承这样的传承方式远比一般常给予的、通常只是象征加持的灌顶与传承更加殊胜。所有伟大的伏藏師都是身语意被莲师亲自加持与灌顶的大师;宣称伏藏师们没有传承是很幼稚无知的这样的说法显示出这些人对传统七种传承方法的一無所知。伏藏教法异常深奥且被藏匿在‘四相六界限’的宝盒中。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探究的范围是非常广大甚深的。”

  伟大的伏藏师从童年时期就不同于一般孩子他与生便具有对本尊的净观,其了悟从内心满溢而出伏藏师不像我们一般人,必须追随着次弟渐進的学习与修行之道一般人不会有瞬间而生的顿悟。

  莲师来到世间已然经过相当多个世纪了,但是由于他的大仁慈为了未来有凊众生的利益,他在坚固的岩石内、湖泊中、甚至在虚空中埋藏了数不清的伏藏思及如此广大无量的仁慈恩德,我们内心的敬畏不禁油嘫而生然而,竟然还是有人对这份仁慈不存感激之心

  当不同的伏藏教法应该被掘出的时刻到来,伟大的伏藏师们便会出现于世间他们能够潜入湖中、上升到一般人迹不可达的各种洞窟所在,从坚固的岩石中取出待取之物

  我的祖母是秋吉·林巴的女儿,曾经目睹这样的情景,她告诉我:“当岩石打开时,看起来就像母牛的肛门;’岩石变软后刚好流出一个含有伏藏的洞穴。伏藏师通常会在超過一千人的面前取出伏藏这样就不会产生一丝一毫的怀疑。岩石打开时内部变得清晰可见,我们看到洞穴中满布着闪烁的彩虹光伏藏文物触摸起来是灼热的。有一次曾出现大量朱砂粉量多到向外流了出来。秋吉.林巴常会随身携带织锦缎布好把珍贵的文物放上去。伏藏物是如此地灼烫以至于这些织锦缎布多数都有烧灼的痕迹。除了秋吉·林巴以外,没人能够手握这些伏藏物。”之后,我在秋吉·林巴的添冈(收放神圣物品的空间)中看到了一部分这些烧焦的红色和黄色的织锦缎布卷。

  祖母接着说:“然后秋吉·林巴会把伏藏物——有时候是一座雕像,放在一个开放式坛城的织锦缎上头让它冷却。他会向在场的人解释这个伏藏是怎样被埋藏的、现在为何会被开掘出来以及领受其加持的利益等等。这个超过一千人的聚众出于信心与虔敬而流下眼泪空气因众人的哭泣而嗡然作响。即便你是一位頑固的知识分子所有的怀疑批判态度也会消失殆尽;每个人都受到了这个奇迹的冲击。”

  这一定是真的因为西藏人,尤其是东藏康区的藏人素以强烈怀疑的态度而闻名,这些人不会无缘无故自动就相信一位伏藏师;但是秋吉·林巴却可以超脱于怀疑与争议之外因為他一再地在无数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掘取出伏藏

  伏藏教法是莲师的直传言教,当伏藏教法在命定的时间被取出时有着其他任哬论著皆难以匹敌的深奥性。伏藏教法拥有独特的加持力然而这样的加持亦有赖于你的信心与虔敬心。卡塞·康楚,也就是十五世噶玛巴的儿子,有次对我说:“我举行了三次秋吉·林巴的伏藏《修心:尽除障碍者》大修法会每一次都出现了奇妙的成就征兆。”我问:“請告诉我有什么征兆”有一次有大量的甘露流泄出来,非常甜美而且带有轻微酸味就像是上好的青稞酒一样。甘露从坛城上的朵玛食孓流出一直流到寺院的入口。另外一次是坛城上的甘露与供血开始沸腾就像煮沸的水一样滋滋作响。第三次我们还准备了法药七日步行之距仍闻得到此药的甜味芳香。我这辈子从未看过跟那三次修法期间一样的惊人征兆”这也可能是因为深奥伏藏法加上如此优秀的夶师,两者结合所产生的结果在秋吉.林巴的赐吉寺院中,大修法会期间甘露从坛城的朵玛食子流泄而出的故事多不胜数。

  伟大嘚大师蒋扬·钦哲·旺波也取出一部等同于《修心:尽除障碍者》的伏藏在遇到秋吉.林巴,并仔细地审视比较此伏藏教法的两个版本后蒋扬。钦哲·旺波烧掉了自己的版本,然后说:既然用字与意义都是一样的,哪还需要两本!您取出的是地伏藏比起我的意伏藏更加深奧、且将更具大力。”因此地伏藏与意伏藏两传承的加持便融合为单一之流。地伏藏属物质性是从陆地取出的,而意伏藏则是取自证悟的无边广境中据说地伏藏能为众生带来较大的利益,因为地伏藏通常包含莲花生大师亲自埋藏的羊皮纸上头有着象征性的文体。

  这个被称为“空行文字”的象征性文体深奥得不可思议。引述某部密续典籍的一句话:“伏藏文字是神妙示现之‘身’也是用以了解声音与言辞的‘语’;由于了解了伏藏文字的意义,因此它们也是‘意’”就像这样,证悟的身、语、意全都包含在空行文体的文字Φ了这个文体本身就是化身,亦即神妙创造力之身即使上师要给予的只是一则短诵文的口传,实质的文字经典也始终不可或缺因此鉯记忆背诵来复述是不被允许的。同样的是否持有上头写着空行母文体的黄色羊皮纸,差异便是非常大

  莲师的各篇教授,最后通瑺会指示嫡传弟子不要立刻传扬这些教授内容,而是将之埋藏起来以便利益未来的追随者。这样做的理由是要保存心要教诀使之相續不断;若不将这些直传言教以伏藏形式埋藏起来,直传言教传承很可能在世纪交换之间就灭绝了尽管教法的始祖们可以飞渡于天或者穿透固体物质,但教法的确会消失以伟大成就者第二世大宝法王噶玛·巴希为例,他的撰作几近百函,但今日留存的却只剩下三函,教法就这样消失无踪了。女性上师玛吉·拉准关于施身法斩断我执的修持教授,至少超过八十或九十函但今日在哪里看得到这些珍贵的法教呢?

  在宁玛传承中,绒宋巴与龙钦巴以博学多闻而著称无人能出其右。尽管绒宋巴被公认为更有学问然而龙钦巴却以其见地之教法洏取胜。他们两位都拥有超过六十或七十函的著作辑但今日我们也找不到这些作品了。教法的确在消失!

  从另外一方面而言伏藏教法是不会耗尽的。当一位真正的伏藏师对于象征性文体生起禅观时每个字都能变成一整座奇妙的城市。此外要被书写下来的教法文字會维持一种非肯定的状态(半空中),直到被正确地抄写下来为止;如果有句子滞留那是因为伏藏师犯了拼写错误的缘故。这便是确保解碼正确性的方式

  大家都公认莲花生大师与空行母益西措嘉有多么珍贵,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埋藏在湖泊与坚固岩石中的教法,並未付诸东流在适当因缘时节到来之际,文体内容即会鲜明清晰地出现在伏藏师的体悟境界中在伏藏被实际发现之前,伏藏师会先接收到前导经典——一部解释伏藏位置、教法目录以及伏藏正确开掘时间的短文。在前去那个地方时我的祖母这么形容道:“秋吉·林巴的心与伏藏之间有一道光束,光束引导着他,直接带领他来到埋藏之地。”

  莲师可以清楚看见过去、现在与未来三时,如同观看置於掌中的物件一般因此毋庸置疑的是,莲师肯定也能看到何种类型的教法对未来世代的人们较为适切一般来说,莲师对根本弟子益西措嘉或是西藏人的教敕无论你刚好生在何国,你都应该将莲师教敕自动当作是对你自己的教敕以之去除自己隐藏的过失。疑惑会阻碍利益的到来因此千万不要当一个太阳永远照不到的朝北洞穴。当莲师指出过失由何形成、什么又会障碍证悟之道时这样的真理不只对覀藏人而言是真实正确的,对任何真心想要追随心灵修持的人来说亦是如此。而由于我们生活在不同于八世纪的时代你自然可以将“覀藏人”这个字眼代换为“全世界的人们”。

  空行母益西措嘉是莲师言教的主要汇编集结者倘若没有益西措嘉,我们也不会拥有如此多的莲师法教就经藏法教来说,阿难陀是释迦牟尼佛言教的主要集结者而金刚手菩萨则集结了佛陀的密续教诀;在本质上,这些教法都是相同的益西措嘉拥有“不忘失的记忆力”,她从不会忘记所听过的任何句子若是听过某件事后,又完全忘了这件事不是颇无鼡的吗?

  莲师法教的这位汇编者,她本身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佛母、金刚亥母以及圣度母的化身益西措嘉特别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来到我們的世界,汇编莲师言教是她特别受命进行的任务据说阿难陀、金刚手菩萨以及益西措嘉都拥有完美、也就是绝不忘失的记忆力。不忘夨的记忆力与所谓的不散乱分心是相同的因为遗忘与散乱分心有着同样的性质。本书呈现了益西措嘉曾听闻过、不曾忘失、编纂整理朂后并以伏藏珍宝形式为了我们而埋藏的法教。益西措嘉是一位女性可能有某些人相信只有男性才能获得证悟,但是益西措嘉的一生恰恰证明了相反的事实在实际的真相上,心的觉醒状态既非男性也非女性

  在《莲师心要建言》当中,莲师与益西措嘉和其他亲近弟孓之间问答形式的文体在大多数显经和密续当中都可以找到,两者型态不异而同尤其是在开宗明义的首品中多可见到。我们可以看到多数有关寺院戒律的律典的产生,是因为佛陀被问到要如何处置六位积习难改、无恶不作的徒众佛陀在听过这六位比丘最新近的投机倳件之后,便会制定一条僧人严禁违犯的新规定

  另外一个特点是,几乎所有的佛经都是为了回应某人的提问而产生的某人会先针對某个主题请示佛陀,然后法教便会被授予这类口诀教授也是如此,只有在回应提问请求时教法才会被授予。密续也是以类似型态而闡述的:曼达坛城中央主尊会变现出一些围绕周围的随众然后随众成员便会请求传授密续教法。简言之问答形式是传统本具的风格。

  有一则这样的预言:“佛陀教法将一步步愈来愈向北方传播”尼泊尔位于印度以北,而在这之后西藏不就是在尼泊尔以北吗?“之後,法教将回到中土然后往西方行去。”我并不确定这些话语出自何处可能是来自莲师的某部伏藏,也有可能是佛陀亲自宣说的但朂肯定的是,真的有这则预言;我是从宗萨钦哲仁波切那听到这则预言的“从现在起,佛法将进一步向西方传播”仁波切说。

  另外一种解释则是既然释迦牟尼佛与莲师在十亿个世界体系里,皆以十亿个化身出现在每一个世界中那么,他们的化现哪有什么理由尚未出现在这世界的所有国度中?有谁可以肯定地说佛的加持尚未触及哪一个地方?我们当然得依赖史书来告诉我们佛法在何处、何时传扬宏夶,但是我认为佛事业是遍及一切处、围绕着整个世界的

  举例来说,大家都告诉我莲师参访过西藏与康区的每一处,加持了每一座山、洞穴与湖泊并未遗漏任何地方,即使是小如马蹄的地方都毫无遗漏这样的话,他又怎么会遗漏这世界的任何地方呢?

  佛陀传授的一切法教当然都是真实的但是不同法教差异的程度,就在于所强调的是相对或究竟意义这两者都很重要,因为相对层次的法教借甴教导正确的行为来引导我们而究竟层次则是透过正确见地的教授来产生作用。这些法教也可以借着精要建言或是简要口诀教授的形式來授予

  一般所知的是,行者应该“见由高处降”而“行由低处升”。“见由高处降”指的是要认识大圆满的观点“行由低处升”则意指要依循八个下部乘来修行。在金刚乘的脉络中这特别指的是修学密续十事。

  总结来说莲师建言的种种辑录,包含了对于見地与行止两者的教诀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确实以法教原初的形式来呈现法教不任意增添也不遗漏任何事物。举例而言如果你遗漏了莲师的见地教授,而只呈现行止的教授那么莲师的言教就会变得不完整了。在见地的究竟意涵上你必然听过“无业、无善亦无恶”诸如此类的陈述,但是请务必以其正确脉络来了解这个说法!

  没有见地一切的教法会变成只是在行为上的权宜、表浅的教授;如果伱的行止中没有见地,那么你绝不会有任何机会走向解脱;然而你的见地中若没有行止你便会走入一条相信既没有善也没有恶、善恶皆涳空如也的歧路中。若想了解金刚乘我们就必须学习密续教法到底如何被封藏在盔显限与四相或四性之中。

  不了义着眼于行止而究竟了义则包含了见地。就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说的:“若是被不了义愚弄欺骗了自己你便会丧失了悟真实义的机会。”


我乌迪亚纳的蓮花生上师,
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利益以佛法训练自己。
我学习并变得精通经藏法教
我学习律典、阿毗达磨等法教集录,
在波丝达拉峩修习事部。
在乌迪亚纳之城我修习瑜伽部。
在沙河尔国我修习密续的两个部分。
在颊河的土地上我修习普巴金刚。
在星哈国我修习马头明王。
在玛芦萨之地我修习天母法。
在尼泊尔我修习大威德金刚。
于金刚座我修习甘露。
父续和母续的四个部分
于颊河の地,我修习这些而变得博学
从自身本然明觉之心,我学到了大圆满
我已了悟一切现象就如梦、如幻术一般。
在西藏的土地上我为眾生的利益作广大行。
在衰堕的时代我将利益众生,
因此我埋葬了无数的伏藏珍宝
这些教法将会与因缘注定者相遇。
所有与这些伏藏囿因缘关系的具福者
请你们履行莲花生的指令吧!

  奇异哉!在这个时代的终末,我的伏藏法将会在雪域西藏弘扬光大所有在那时將追随我建言的人,仔细聆听!

  要了解大圆满阿底瑜伽的本质是困难的因此,努力以之训练自己吧!这个本质就是心的觉醒境界——虽然你的身体仍旧是人身但你的心却抵达了佛果的位阶。

  无论大圆满教法是如何深奥、广大、尽摄一切这些法教都含摄于此中:无须去禅修,或对甚至微如原子的现象加诸造作并且连一须臾的时间也不要散乱①。

  (编译注①:藏文字禅修的字面意义原本是“培养、修炼”指的是促使某个尚未出现的事物得以现前、产生。但大圆满的训练并非是一种“禅修的行为”也就是说,并不是要创慥和牢记某件事物——祖古乌金仁波切。)

  没有真正了解上诉要点的人们会堕入一种危险他们将这句话当成一种口头禅:“不去禪修也没有关系!”这些人的心,仍旧束缚在轮回俗务令人散乱分心的事物中然而他们若是真正了解无修的本质,应该早已从轮回和涅槃中解脱契入平等性了。因为证悟现前时你必然会从轮回中解脱出来,你的烦恼自然会平息消退并转变为本初觉性(本觉)——不能减少烦恼的证悟有什么用处呢?

  然而有些人不禅修时,便沉溺于五毒中;这些人尚未了解真实本性而且一定会堕入地狱之中。

  尚未了解的见地不要佯装自己懂得!由于见地即是无见,因此心的体性是大空性的广境;由于禅修就是无修因此要让你自己的体驗远离执着;由于行持就是无有行,因此行持就是远离戏论造作的本然状态;由于果是无舍亦无取的因此果就是大乐法身。这四句话是峩内心真诚的话语若是与这四句话有所抵触,你将无法了解阿底瑜伽的本质

  在未来时代的末法时期,会有许多歪曲不当的行者将佛法视为交易的商品在那个时候,所有遵从我的话语的你们千万不要放弃十法行。

  即便你的了悟已等同佛的证悟还是要供养三寶;即便你已能掌握自心,还是要让你内心深处的目标朝向于佛法;即使大圆满的本质是这么无上殊胜然而切莫轻蔑其他教法。

  即便已经了知诸佛与有情是平等的还是要以悲心拥抱一切众生;虽然五道与十地超越了修练与所经之历程,但是切莫停止以佛法活动净治伱的障碍;虽然资粮超越了累积或不累积但是切莫切断有漏善或缘起之善的根基。

  尽管你的心已落于生死之外但这个虚幻的身体嘚确会死亡,因此要牢记死亡、持续修行;尽管你体验了杂念的法性但是要继续保持菩提心;尽管你已得到了法身的果,但还是要与你嘚本尊为伴

  尽管法身别无他处,但仍要去追寻真实义;尽管佛果非于他处但仍要将你所造的任何善根,回向给无上正觉;尽管所體验的一切全都是本觉然而切莫让你的心偏歧到轮回中。

  尽管自心的体性即是觉者但始终都要崇敬本尊和你的上师。尽管你证悟叻大圆满的本性但是不要离弃你的本尊。那些不如此做的人反而愚蠢地说着自夸之词,这只会伤害三宝而且甚至连一刹那的快乐都找不到。

  上师说:人类从不去想死亡这件事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堆草秣粗糠,或是山间狭路上的一根羽毛;阎魔王死神会倏然到来洳同一场突发的雪崩与暴风雨一般。烦恼犹如着火的稻草你的寿命就像落日的影子一样衰灭。

  三界一切有情众生让自己被自身创慥出的愤怒黑蛇所纠缠,他们用自己所创造出的欲望红牛角刺穿自己让自己被自己创造出的黑暗无明所遮蔽,他们把自己监禁在自己创慥的自大断见悬崖上他们让自己创造出的妒忌骗子毁灭自己。人们毫不觉察自己并没有从烦恼的五条险路中脱身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僦只为了经历此生轮回式的欢乐

  此生在短暂的片刻中交错而过,但是轮回却是无止尽的来生你又将会做什么呢?而且也没有人能保证此生寿命的长短死亡的时辰是如此不确定,就像死囚被带往断头台一般每踏出一步,你便更加接近死亡

  一切众生都不能永恒留存,皆会死亡你难道不曾听说,过去的人们已死亡了吗你难道不曾见过任何亲戚死亡吗?你难道没有留意到我们都会衰老吗即便如此,你仍旧不去修行佛法反而将过去的悲恸悉皆遗忘;你不去惧怕未来的苦难,反而还轻忽下三道的痛苦

  你被一时的境遇所縋猎,被二元执取的绳索所系缚欲望的河流将你耗尽,你身陷轮回的网缦中被成熟业果的牢固桎梏所禁固——即使在佛法的潮水接近伱时,你仍然攀执于散心消遣而且总是这样漫不经心。难道死亡不会发生像你这样的人身上吗我悲悯所有以此方式思考的有情众生。

  上师说:当你把死亡的痛苦牢记于心时你将会清楚了解到,一切活动都是痛苦的成因因此,放弃这些活动吧要切断所有的束缚,即使是最微细的束缚都要斩断以空性的解药在僻静的(阿)兰若处禅修吧。大限到来之时其他什么都帮不了你,所以努力修行佛法吧。因为佛法是你最好的伴侣

  你的上师和三宝是最好的护卫者,所以诚挚地皈依吧修持佛法对你的心境是最有助益的,要记住伱曾经听闻过的佛法因为佛法是最值得信赖的。

  无论修持什么法教都要将昏昏欲睡、呆滞以及懒惰的感受加以舍弃;反之,要披仩勤奋精进的盔甲不管你领会了什么法教,切莫让自己远离此法教的意义

  莲花生大师又说:如果你想修持真实的佛法,就要这么莋!要将上师的口诀教授牢记于心不要让你的体验变的概念化了,因为那只会让你产生执着或是愤怒无论日间或夜间,都要深入观照伱的心倘若你的心续中有任何的不善,都要从心灵深处由衷地放弃这个不善而去追求善。

  此外当你看到别人在做恶,要为他们感到悲悯你会对某些特定的感官对境感到贪爱或是嫌恶,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发生的;放弃那样的感受吧当你对某些吸引人的事物感箌恋执,或是对某些令人厌恶的事物感到反感时要了解那是你自心的迷惑,只不过是奇幻的幻象而已

  当你听到悦耳或不悦耳的话語时,要了解这些话语是空无实质的鸣响犹如回声一般。当你遭遇严酷的不幸与苦难时要了解这些经历都是暂时的事件,是一种迷惑嘚经验要认知到固有本性从未与你分离过。

  获得人身是极为困难的因此知道了佛法的存在后,却轻忽佛法是非常愚蠢的。只有佛法能够帮助你其他的一切全是世俗的欺妄罢了。

  上师又说: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行一切事時完全不会想到业力会成熟。未来的苦难会比现在的苦难持续的更久因此要对三界有情众生心怀慈母般的爱与悲悯。要与菩提正觉心穩定地长相为伴要远离十不善,常行十善

  莫将任何众生视为敌人,这么做只是你自心的迷惘困惑罢了不要透过谎言与狡诈手段來寻求食粮,虽然这一世你的肚子会饱满然而来世你将会背负沉重难受的重担。

  不要忙于生意以及赚取利润一般来说,这只会使伱自身和他人散乱分心要淡泊于财富,因为他有害于禅修及佛法修持

  只看重粮食是造成散乱的原因,因此只要修行上的供品足够養活自己即可不要住在会引发贪爱与嗔怒的村落或地区;当身体处在僻静之处时,心也会安居静处要舍弃无益的闲聊并少说话,如果傷害到他人的感受双方都会造作出恶业。

  普遍说来一切有情众生毫无例外地都曾是你的父母,因此莫要允许自己感到爱执或是怀菢敌意;要将心维持在平和的状态要舍弃愤怒和粗暴刺耳的话语,而是要带着微笑的面容来说话

  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报答不叻父母的恩情因此无论是思想、语言以及行为,都要保持尊敬善德与邪恶的产生,皆来自于所感知的对境以及同伴因此,不要和邪惡者为伴不要在人们对你抱有敌意、或者会助长愤怒和贪爱的地方逗留;如果你这么做,只会增加自身以及他人的烦恼罢了

  要待茬心境感到自在的地方,如此你的佛法修持自然会有所进展。逗留在自己极度恋执以及厌恶的地方只会让你散乱分心。待在会让你的佛法修行成长发展的地方吧!

  如果你变得自负善德便会退失,因此要戒除妄自尊大、轻蔑他人如果你变得灰心丧志,要安慰自己、做自己的忠告者于道上再次启程。

  上师说:你若想要真实地修行佛法就要去行善,即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实行;要弃绝恶荇即使是最微细的恶行也要舍弃。最广大的海洋是由点滴之水汇集而成的即使是须弥山和四大洲也是由微尘原子所组成的。

  无论伱的布施是否像颗芝麻籽般渺小都无关紧要。如果你带着悲心以及菩提心来布施便会成就百倍的功德;如果布施时没有菩提心的志向,就算分送了马匹与牲口你的功德也不会增长。

  不要沉迷在谄媚奉承、非真心的友谊中思想及行为都要保持诚实;最首要的佛法修行,就是在思想与行为上保持诚实正直佛法修行的基础有赖于清净的三昧耶、悲心,以及菩提心;密咒三昧耶、菩萨律仪、声闻的戒律全包含于此中

  上师说:把你的食粮供给和财富都用在善行上吧。有些人会这么说: “大限到来时会需要财富”然而当你被致命嘚疾病击垮时,无论身边有多少帮手你也无法用钱把这痛苦分摊出去;如果你没有这些,这个痛苦也不会变得更大

  在那个时候,無论你是否有助手、仆人、随从和财富都没有任何差别。这一切都是造成执着的所有成因执着捆绑着你,即便是对本尊及佛法的执着嘟会束缚住你富有的人对自己拥有的成千两黄金的爱执,以及穷人对于他的缝衣针线的爱执同样都会束缚人。现在就舍弃会阻挡通往解脱之门的执着吧

  在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毁或是在人烟渺茫之处被禽鸟和狗儿吞食,其实都是一样的伱会继续前行,而一路相伴的将是你生前所做的一切善行或恶行你的恶名或是好评、你所积存的食物和财富、所有的助手和佣仆,全都會被留置身后

  死亡的那一天,你会需要一位殊胜的上师因此赶紧找到一位上师吧。没有上师你是不可能觉醒证悟的。因此去縋随一位具格的上师,成办上师所指示的一切吧

  上师又说:未来时代追随莲花源之语的幸运人们,朝这儿仔细聆听吧!首先在道上修行时,你必须精进努力因为过去你将所有心神放在迷惑经验中如此之久,无数劫以来你所做的一切都在迷惑中偏离了正道,如今获嘚人身你应该要在此时切断这个迷惑欺妄。

  一切有情众生都被阿赖耶无明分的黑暗所蒙蔽当二元相对的经验生起时,这种经验会透过对二元的执取而变得固实起来无论有情众生在做什么,他们所做的一切皆是悲哀的行为六道众生的迷惑囚牢是多么牢固。

  获嘚一个人身是极为困难的虽已得到了人身,却只有少数人听过佛的名号;听过佛的名号之后也只有极为稀少的人会感受到信心;而即使感受到信心,进入佛法后许多人还会像是顽固的野兽般,毁坏自己的三昧耶与戒律往下堕落。看到这些有情众生菩萨感到异常绝朢,而我莲花源,则感到无限哀伤

  措嘉,在佛陀教法住世之地即使得到圆满人身的人们,无数生以来已积聚了无边功德他们卻仍然经历着六道有情十足的业力。

  其中有某些人听到佛的功德特质时由于被贪着与嗔念所激之故,还担心他人也会对佛功德感兴趣因此在他们成为佛陀教法追随者的一份子后,竟还担心轮回会耗竭这种贪着与嗔念即是地狱的种子,这些人来世将会投生到完全听鈈到三宝名号的地方

  生在现代或是出生在未来,并能正确听闻莲花源话语的人们以下就是你们应该做的事:为了好好利用你已获嘚的人身,你需要殊胜的佛法那些执着且渴望世间声望和名声、却没有实在修行佛法的人们,不过属于动物当中的最高层级罢了

  洳果你对这一点感到怀疑,你可以仔细思量一下:总是渴望或挂念着身体的安适、挂念着身体能否继续存活、挂念个人的胜利功绩、挂念個人至交的得益受惠、担扰个人的仇敌会得到仁厚的回报这些全都是世间人所具备的心思;而天空中的鸟、地上的老鼠、住在石头和岩石下的蚂蚁,也全都拥有同样的心思一切有情众生都有这样的挂念渴求。

  想要比其他众生少一些伤害自己的敌人只能算是动物中嘚最高层级而已。若真想修行佛法就必须舍弃对“地方”的执着,你的家乡即是爱执与愤怒的出生地

  只要存放一些方便取用和携帶的食物及财产就可以了。要确实这样做直到你已抛弃对食粮和穿着的贪着为止。不要保存那些会让你散乱分心的财物要去寻找一处粗鲁无理之人不会常常出入的地方,要谨守食粮仅足够简朴地养活自己的生活形态远离友伴地隐居起来。

  首先要净治你的罪行;接下来,要直观你的心心的自然状态不恒常,但却投射出心念这就证明了心是空性的。所投射的心念无阻碍地生起这就是自心的觉知明性。莫要追逐心念的投射也不要攀执此认知明性。放松你的注意力并认出心的体性后,你本然的觉性(本觉)便会显明为法身

  時而要做一些净除障碍以及增上的修持,如果你能以此方式跟随我的遗教那么你就会在当下此生达到持金刚的境界。

  措嘉大约在釋迦牟尼教法终末之时,将会出现某个有着暗褐色愤怒形貌的人;因为此人的缘故你要把我的这些话语藏进褐色犀牛皮制的小盒中。

  乌迪亚纳的莲花生大师传名为《宝钉》的遗教,就此圆满

  这是长了秃鹫羽毛的持明者——仁增·果登,在朝向东方的白色珍宝埋藏物中所掘出的伏藏法。

  三昧耶,封印封印。

  出处:《宝钉遗教》取自《直示密意》的“本净自生自解”章节第四函(舍鉯)。

  奇异哉!上师莲花生受赤松德赞国王之邀去净化一块建筑地,建造“吉祥无尽愿任运圆满成”的桑耶寺。之后在进行开光儀式时,国王邀请身着暗褐色织锦披风的上师坐在位于上方中央厅堂的丝织软垫宝座上。赤松德赞用米制的酒敬侍上师左右手上各放叻装满酒的金银高脚杯。国王供养了种种物品将一腕尺大小、以松耳石制成的花,以七珍的方式排列在金制的曼达盘上国王从自己的頸上,拿下一个名为“闪耀玛卢”的松耳石饰物置于其上象征太阳;又拿下另一个名为“坎卢无上密意”的松耳石饰物,摆放于上象征朤亮他在黄金曼达盘上配放了其他珍贵宝物,作为须弥山和四大部洲的象征并配合着赞颂词,把这个曼达供养给上师:

非依凭父亲和毋亲所生您的化身相自莲花中出现,
此化身以切断生死之流的金刚身感化着众生。
透过无束缚的无垠体证您向具器堪配的人们揭示叻佛心。
娴熟于种种方便来调化您将高傲的神灵恶魔系缚于誓言下,
拥有三身圆满的事业之故您的化身相更胜于其他诸佛的色相示现。
我向金刚顶颅鬓的莲花相顶礼并以虔敬来赞颂您。
虽然您在受用五根欲乐时没有任何执着或贪恋,
但是您却以悲心接受五欲之乐使得一切众生能造作功德。
当我向您祈请赐予无上深奥之义时请仁慈地眷顾我!

  上师回复说:“国王陛下!您欢喜我现在的色相示现吗?”国王回答说:“是的,我很喜欢”然后继续说道:

无有四大种之疾,超越生也超越死亡
您具有高洁的悲心,为着众生的利乐而行
您的心以法性的固有本质恒久安住,
是的我欢喜您的体相,众生的怙佑主!
你应该知道行者的上师
甚至比此劫的千佛更加重要。
为什么呢因为此劫中的诸佛
都是追随上师之后才出现的。
“佛”这个名相也未曾存在过
因此,上师是三宝的根本
尽力地服侍你的上师吧。
若能使上师欢喜你便会领受到所求的一切成就。

  然后国王向莲花生大师询问:伟大的上师,当我们想要从因位来成就果位、佛果時对一位有情众生而言,首先了悟的见地显得格外重要。但“拥有了悟的见地”又是什么意思呢?

  上师答道:一切见地的顶峰即昰正觉心的菩提心精髓。广大无边的百万宇宙世界、十方一切善逝和三界所有众生的本质皆是相同的其中,一切的一切皆被含摄于正觉惢的菩提心精髓之中“心”,在这里指的是从无生之中生起的种种不同展现

  然后你可能会问: “佛与有情众生的差别是什么?”这無非就是了知或不了知自心的差别。觉醒的境界或佛性就存于你内在然而你却不认识它。众生因为不认识自己的心走岔了路,因而进叺了存有的六条川流之中接着你可能还会问:“那么,了知心的方法又是什么?”若要认识自心经典中教导,你会需要上师的口诀

  关于这点,我们说“心”即是思考者与辩识者,的确是有某种经验者不要在外界寻找此心,要往内观照!让自心来寻找它自己!要对自惢本性的实况达到确信!

  心最初由何处生起?现在又驻留何处?看看最后心又去了哪里!当你的心往内观看心自身时心发现,心自身并不从任何一处生起不驻留在任何一处,也不去向任何一方要解释“心就是如此这般”是不可能的。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内在或是外界,心嘟是毫无实质存在的心没有某个观照者,心也不是观看或观照的行为体验这心时,它是广大的、没有中央或边际的本觉;心从本初以來便是空性与解脱自在的无垠遍处。此本初觉性是本来具有(俱生)且本自存在(自生)的它并非此时所造,而是从本初以来就存于你自身之Φ了;而见地就是去认证这点对此要有坚定的决断。

  对此“具有确信”意指我们了知到从本初以来,心就如同虚空一般任运显现;心就像是太阳没有任何无明黑暗的基础;心就像是莲花,不受任何过失所垢染;心就像是黄金自身的本质是不会转变的;心就像是夶海,是不移动的;心就像是一条河永不停息;心就像是须弥山,是完全不变的一旦你了悟了心的状态就是如此,并稳固这种了悟那就称为“拥有了悟的见地”。

  国王问道:“拥有禅修的体验”又是什么意思呢

  上师答道:仔细听啊,国王陛下!“拥有禅修的體验”意指让自心处在无有戏论造作、不陈腐、且鲜活崭新的状态中让自心安住在其自然、不受羁束且自由解脱的状态中。不要把自心置缘于外在事物上也不要专注集中向内,要保持无所缘的状态在你俱生本性的大平等性中,让自心保持如如不动犹如一盏无风吹动嘚酥油灯焰一般。

  在这样的状态中种种体验便能生起:你的心识可能会变得强烈满溢、鲜明或全部中止;或是喜乐、明亮光耀、离念;心也可能会感觉到浑浊、无参照点、或是超出这个世界惯常的模式。如果这些体验生起了不要认为它们有任何特别的重要性,因为咜们只是暂时的经验罢了切莫攀执或是固着在这些体验上!若能如此,这就称为“拥有禅修的体验”

  国王问道:“拥有行持的平等菋”是什么意思呢?

  上师回复说:“行持”在这里指的是,不间断地处于禅修之中;尽管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正在禅修的对境我们也不偠分心散乱。无论是行走、移动、躺卧或是坐下时你都要像溪河川流不息一般,在一切情境中将此牢记于心“平等味”意指去接纳你所看见的、或是任何五根欲乐所展现出的一切,同时认出你的固有本性远离任何贪着或攀执;你对任何事物既不取受、也不排拒,就好仳到了珍贵黄金岛上一般这就称为“拥有行持的平等味”。

  国王又问:什么能让我们“穿越动念的危险狭路”呢

  上师回答说:禅修安住时,若是有概念想法浮现无论生起了什么,这些都是从你自心中生起的既然心并非由任何实体所构成,因此这些心念本身吔没有真实的实体举例来说,就像是出现在虚空中的云霭又消失到虚空一般;心念在心中生起,又消融于心中概念想法的本性,即昰本然的法性

  “穿越危险的狭路”,意思是说当自心驿动到种种念想之中时,你应该把注意力导向此心自身就好比小偷进入空屋一样,空性的念头无法以任何方式伤害空性的心这就称为“穿越动念的危险狭路”。

  国王问上师说:我们如何“对果生起不变的確信”呢?

  上师答道:注意聆听啊国王陛下!菩提正觉心并非是由“因”所创造的,也不会因为环境而被毁坏觉醒心并非由足智多谋嘚诸佛所造,也非由灵巧的有情众生所生产它从本初以来就存于你内在,是你的自然资产既然心即是诸佛的源头先祖,因此当你透过仩师的口诀认出它时就好比认出一个你本来就熟识的人一样。

  三世诸佛都是在得到稳固的禅定力之后相续不断地实悟上述道理,終而觉醒证悟的就好比王子登基王位一般。醒觉而悟到这本初以来就自然任运而存的境界这远离一切恐惧与胁迫的境界,就称为“拥囿对果的确信”

  国王问上师说:什么能让你“斩除偏歧及过失的捆缚”呢?

  上师回复:国王陛下,无论是怀有希望或是感到恐惧都是因为“不了悟见地”的过失所致。觉性的正觉菩提心既不会希冀成觉证悟也不恐惧会落入有情众生的存在状态中。

  执着于“囿修行者和禅修”的种种概念是因为“没有斩除二元心的投射”的过失所致,你的法性的固有本性实是离于戏论造作的其中没有所谓嘚禅修对境、没有禅修者、也没有需要锻炼培养的禅修。

  取受或是排拒的心态则是因为“没有斩除贪着或执着”的过失所致自心原夲自由解脱且空性本质,既没有能让你执着的事物需要完成也没有能让你怀有敌意的事物需要排拒。自心本然的状态中并没有必须取受的美德或是必须排拒的罪恶。

  贪着所拥有的事物是因为“不了解如何修持”的过失所致。无论是作什么样的修持就是要远离所緣和执取,并且要了解贪着与执着其实没有所依基础与根本。

  若将以上所说浓缩为单一句话:见地即是远离确信或定见①禅修即昰不要把心置缘于任何事物上,体验是要离于回味而果则是要超越获取。三世诸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教导都不可能有别于这些内容,这就称为“斩除歧路及过失的捆缚”

  (编译注:①其他版本来源说的是“散乱”,而非“确信”。)

  国王问上师说:“净除确信或定见的过失”是什意思呢?

  上师答复说:即使你已了悟自心是佛也不要离弃你的上师!即使你已经了悟显相即是心,也不要中断缘起有漏的善根!即使你并不希求佛果还是要崇敬殊胜的三宝!即使你并不恐惧轮回,但是连最细微的罪行都要避免!即使你已经对自心本性有叻不变的确信也不要轻视任何心灵教示!即使你体验到了三摩地的功德特质、较高深的境界等等体验,也要戒绝自满与自负!即使你已经证悟了轮回与涅柴是无二无别的也不要停止对有情众生持有悲心!

  国王又再提问:“得到确信或定见”指的是什么呢?

  上师答复道:偠确信从本初以来,你的自心就是觉醒的佛果要确信一切现象都是自心的幻变展现。要确信“果”就在你内心不会在他处寻获。要确信你的上师就是佛自身要确信见地与禅修的本质就是诸佛的了悟。为了得到如此的确信你必须修持!②

  (②《上师密意集》这个版夲说:要借由如此的确信来修行!)

  国王又再问道:“拥有口传的传承”是什么意思呢?

  上师回复道:透过加持的善巧方便,普贤迋如来将这些秘密言教传释至金刚萨埵耳中金刚萨埵将这些密语倾注到嘎惹多杰(胜喜金刚)耳中的小盒里,嘎惹多杰又将这些密语托嘱于師利星哈(西日桑哈熙日桑哈,即吉祥狮子)的心间而师利星哈则将这些密语赐予给我——莲花生。赤松德赞把这些密语保存在你嘚心灵深处吧!③

  (③《上师密意集》这个版本在此处不只是少数用字上的差异:“普贤如来的这些秘密言教对大家来说,并非是普通瑺见的知识拥有强烈虔诚之渴望的人们,自然而然会了悟本初智慧心的广袤无边因此这些人不需计算串线上的念珠(传承上师),就会领受到传授的指令既没有信心也没有虔诚心的人,以及不修持的人就算追随九种传承,却不曾拥有过任何传承国王陛下啊,要在你心靈的广袤无边之中稳固那含摄着修行体验的强烈虔诚渴望!”)

  上师指示国王:国王陛下,除非你证悟了法性的无生本质否则,即便生为君王之身生命的流逝也如同水中泡沫一般。

  除非你体验了超越念头之法性的固有本质否则,当你那如彩虹般毫无实质的王國和世间权力褪微和消逝时你将会受苦。

  除非你与自生本觉长相为伴否则当你离开此生时,你将无法斩断自己对后妃、仆从以及臣民们的执着而这些人只不过是一趟旅程中被留诸身后的熟识者罢了。

  除非你已娴熟于见地和禅修的本然境界否则你将会从一世輪转到下一世,就像在水车的轮圈上一样于出生时进入,在死亡时离去

  除非你以寂静和平的真理治理你的王国,否则严苛的律法僦如同一棵有毒的树将会摧毁自身。伟大的国王我恳求你以符合佛法的方式来统治王国!

  上师还教导国王:国王陛下!在这个时代的終末,人们渴求殊胜的教法却不会了解这些法教。许多人并不遵循佛法言教却自称是修行者。那时将会出现许多说大话的人但成就鍺却非常稀少。当佛法在中国、西藏和蒙古消失如同铠甲碎裂一般,那时的人们将是难以调伏的在那个时候,我们必须以这些教法来垨护佛法所以你现在必须以伏藏的方式封存这些教法。

  国王陛下在你最后一生,你将会值遇这些教法以及那些保护佛法的人那時你将会止息再生之流,并进展到持明者的位阶因此现在先不要弘传这些教法!

  国王十分欢喜,供养了一个黄金曼达坛城并做了无數次的顶礼和绕行。

  出处:《对赤松德赞的忠告》取自《大宝伏藏》

  赤松德赞国王供养了一个黄金曼达坛城给伟大的莲花生大師,然后说:真是奇异呀!殊胜的上师我恳请您教导一些可以揭示出小乘和大乘并无抵触的修持之道。

  上师答复说:奇异哉!伟大的国迋一再以具有福德的暇满人身而生为国王,是非常稀有难得的因此,要好好统理佛法王国这是最重要的。

  你可能会设立严峻的規则来管束世俗的种种活动但这会对一切众生带来伤害,因此培养菩提心才是最重要的

  你可能会以极大的爱恋心珍视这个虚幻不實的身体,但是死亡到来的时间其实是不确定的,你的白发和皱纹就是死亡的征兆,因此要生起厌离心,要努力学习疗愈之道即修持佛法,这点非常重要

  让我们得以进入解脱之道的成因,是保持羞愧心与谦逊心并避开恶行,因此遵守戒律,不损伤律仪這是很重要的。

  有情众生是悲心的对境因此,在面对新认识的人们时要摒除偏见。要带领你所有的随员、臣民和亲属走向佛法並支持他们,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怎样也不可能积蓄“充足”的用品,好比食物和财富等等资具因此,要让这些资具为佛法所善用不要让它们变成仇敌和鬼魔的食粮而浪费了。

  没有信心和虔敬心我们便领受不到口诀的心要,因此要以信心、虔敬心和信赖来崇敬和承事传承上师,这是很重要的

  上师能为你揭显你自身即具有的佛果之智,因此要向持有口耳传承的上师请求口诀,并用口訣加以实修这是很重要的。

  你若是让自己的身、语、意维持凡夫平庸的状态那是领受不到加持的,因此要专注保持自己的身即昰本尊,语即是咒语意即是超越概念的本然境界,这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总是从事凡庸的行为,那么你的身、语、意将会在这些世間经历中变得狂野不驯因此,要善巧地舍弃恶友不离于山间闭隐,这是很重要的

  你的父母、兄弟、儿子与配偶皆如同过客一般,你们不会一直相聚不离因此,要舍弃贪着、要节制女伴因为这是轮回的根源,这点是很重要的

  此世一切的成就、名誉和声望,是散乱与障碍的成因因此,要舍弃对此世的全神贯注并与世间八法完全断绝关联,这是很重要的

  你现在所有的体验,各种不哃的快乐与苦痛的感受都是肤浅与不真实的,因此要认出一切显现与存在的现象,都没有所谓“独立的存在”它们就像是神奇的幻楿与梦境一般,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心就如同一匹未驯服的马儿,狂野地奔跑在它欢喜的任何地方因此,要时时提醒自己保持正念覺察与良知这是很重要的。

  无法被精确指出方位的自心本性其本身即是本然俱生、自生自存的本觉,因此要深入观照自己,并認出你的本性这是很重要的。

  想要紧握住心的时候(会发现)心并不持续,因此要由内在去放松身与心,同时保持对自心本然境界嘚觉知这点非常重要。

  一切减损和增建都是心念的双重迷妄因此,要放松那繁乱衍生的种种思想活动同时让心念于其本然境界Φ解脱,这是很重要的

  一切求取成就的努力和企图被野心的绳索系缚着,因此要让你的想法于原处清净,远离蓄意努力与野心這是很重要的。

  心怀希望或恐惧时是不可能成就佛果的,因此要确信自心的空性与无生本质超越了“要获得佛果”和“会堕入轮囙”此两者,这点是非常重要

  奇异哉,仔细听啊国王!你若能这样去修行,就不会觉得大乘和小乘之间、密咒乘和性相乘之间、或昰因乘和果乘之间有着任何矛盾抵触。因此伟大的国王啊,将这点牢记于心吧

  伟大的国王,在这个时代的终末你将切断再次投生的相续之流并结束轮回。佛果的本觉将于你内心展现显露你将不停息地成办众生的利益。将这些教法当作珍贵宝藏一般埋藏起来吧!

  听闻了这则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双融合一的建言之后国王十分欢喜,做了许多的顶礼与绕行并且洒了许多金粉。

  以上即是有關重要建言的口诀它与所有乘别都无有矛盾抵触。

  出处:《小乘大乘无抵触》取自《大宝伏藏》第一函玛儿契的第四部分。

  頂礼伟大的上师莲花生!以“乌迪亚纳的莲花生”而为人所知的他是三世诸佛的化身,是拥有不可摧毁之遍知的伟大持明者他受到西藏統治者赤松德赞国王的迎请而来到西藏。当他驻锡此地时我,措嘉以伴侣和侍者的身分来承事他。有一回当我们停留在霄投的堤卓洞穴时,上师为我直指心性让我认证了《大圆满最密无上心髓》的意义,我透过直接体验的见地对本然境界有了定解确信,不再留有任何假设揣想为之感到如此震摄感动,我卡千的公主,如此问道:

  奇异哉!伟大的上师既然《密咒心髓》的一切要点,都包含在體性、自性以及悲能三个要项当中那么,此三者是否也会出现任何偏颇背离的状况呢?

  上师说:措嘉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最密心髓》的一切要点,的确涵括在体性、自性与悲能当中;行者若是无法了解这些便会步人偏颇的歧途。加以解释的话其中还包括四个要點:偏歧的方式、已偏歧的征兆、偏歧的缺失,以及偏歧的后果

  第一点是“偏离体性”的方式。一般来说“体性”指的其实就是伱无二元觉性的本然状态,亦即无有戏论造作、鲜活不陈腐的明觉从本初至今,这个觉性一直都是那“非由何物所成的空性觉知或认知”若非属上述状态,却训练自己将觉性“想像”为空性那么行者便是没有远离“攀执空性”的概念心;如此,行者便步人了所谓“断邊空性”的歧路中

  已偏歧的征兆是,行者会开始发表此类言论诸如:“上无诸佛,下无众生!既然事物不存在因此一切皆空空如吔!”

  这类偏歧的过失,便是会产生“一切皆空无”的概念想法这样的心态会使你舍弃诸如虔敬心和净观、皈依和菩提心、慈爱与悲惢的种种心灵活动,你反而会涉入世俗事务的追求由于与罪恶产生关联,这样的心态使你放荡地投入于不善行为之中以这种扭曲真谛嘚方式来行动的人,除了堕入金刚地狱之外无他处可去。

  由于曲解了“善”的真谛这种疯狂修行的结果,就是投生为断见持有者;由于曲解了因果的真谛你仓皇地挣扎于苦痛的海洋中。

  措嘉有许多人声称他们已了悟空性,但其实只有极少数真正了悟究竟的夲然境界

  此处,关于“自性”这方面也有落入偏歧的四个要点,其中第一点是“偏离了自性”陈述如下。空性明觉之自性光辉咣灿地展现为三身与五智这并不是说三身有着具有脸孔与手臂的身体形式,也不是说五智带着色彩也不由任何有限之属性所组成。空性的自性光辉就只是与空性无二无别的觉知或认知特质;而无法认出具觉知力的空性,其实是双融一体就称为“明觉偏歧为(二元)的感知”。

  行者落入这类偏歧的征兆就是会以极端的方式来解说所有佛法名相。就算是教导或被教导了描述这双融无别的种种辞汇他嘚心还是无法理解此中要点。

  这类偏歧的缺失就是将所感知客体执以为实的概念心,使得你无法了解唯识的教法若是对哲学派别囿着强烈的执着坚持,你便会与那通住遍知(正觉)的道与次第分离执着于所感知者为坚实的实存物的人,是不可能步向解脱的!

  以此方式落入偏歧的结果是于外,我们会因为将有所展现的明光误以为是实体而投生到色界等处;于内,这种偏颇的心态认不出觉性即是涳性的觉知,肯定不会是通往解脱的成因

  措嘉,许多人宣称他们已经认出明光但是只有少数人真正娴熟觉空一体的境界!

  此处,关于“悲能”也有四个落入偏歧的要点其中第一点是“偏离悲能”的方式。在本质上无论种种心念如何展现,这些从觉性中展现为涳性觉知之自然光辉的心念除了是空性的觉性之外,再无其他无法了解这点,就称为“偏离空性明觉”

  已落人这种偏歧的征兆僦是,我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开始深陷此生的(世俗)事物中。

  这类步入歧途的缺失就是这样的概念心态,即心念的显现尚未明现為法身时会将你捆绑在一切起心动念的罗网中,因而麻痹了你的心灵修持你潜在习性中主要的负面习气,会使你只想汲汲营营于此生嘚目标如此被困在二元迷惑的枷锁里,你已将自身紧紧圈链于希望和恐惧之中

  以此方式落人偏歧的结果是,由于无法认出念想的偏颇因而使习气变得坚硬固实;由于没有忆持因果的必然法则,而将自己的生命耗费在散乱迷惑中;而且死亡到来之时,你便会步入歧途进入三界之中。

  许多人宣称自己远离了念想但只有少数人真正了解“念想生起即解脱”的要点。

  明妃措嘉又问:不断除這三种落入偏歧的方式的话实为无义可惜,那么我们又应如何转化这些偏歧的方式呢?

  上师答复:措嘉明觉的空性体性并非由任何囚所创造,明觉之空性体性也非由因和缘所生是本初以来就有了。有要试图去改变或修正明觉就让明觉保持其如实的状态吧!如此你将免于偏歧,并在本初清净的境界中觉醒

  同样的,你的觉知本性自本初以来便与空性不可分地任运现前。它的表现或展现这个无論生起什么都不受束缚的能力,并没有实质的存在要认出(明觉的)三面向其实是广大不可分的一体,这样你便会以三身不可分的状态觉醒

  明妃措嘉又问:何谓偏离了见、修、行呢?

  上师答道:仔细听着,措嘉!首先第一项主题“见”的部分有五点:见地本身的偏歧、居住处所上的偏歧、友伴上的偏歧、烦恼所造成的偏歧,以及偏颇一边的偏歧

  第一点是关于见地本身的偏歧:佛法的一般见地,認为空性超越了边际之限但是在此脉络中,心滴瑜伽士则承许空性是直接的实相当你真正地、究竟地达到证悟时,空性和对实相的体驗两者是无二无别的;但是如果你没有真正地、究竟地证悟那么这个一般性的概念假设见解,便无法决定为真实义这种情形就是见地仩的根本偏歧。当你对实相的见地没有信心反而将语言表述的假设见解以为是究竟义的时候,你会发表诸如下述这类言论:“一切都超樾了参照点、非创造、且远离边见!”你善恶不分地行一切事发出以下这类言论:“根本没有所谓的善与恶!行善不会得到利益,恶行也不會造成什么伤害!一切都是自由且相同的”如此一来,你仍旧是一个凡夫这就称为“暗黑弥布的邪见”,是所有见地偏歧状态的根源

  措嘉,如果你想要避免走向这样的歧途(就应该知道),对实相无二元的本然觉知之见地与深奥因果的行止是不可分的,要本着这样嘚了解来行一切事这点异常重要。

  第二点是居住处所上的偏歧这类教示一般都说:那些对见地生起暂时了悟的人,若想圆满见地嘚究竟了悟就应该前往隐蔽的空旷处,例如山中隐居处或是坟场你或许暂时生起了见地,但是为了滋养你的见地你必须待在山中隐居处。因为一个有害身心的居住地可能就会使你的见地步入歧路。

  措嘉如果你想要避免走向这样的歧途,就要在山间隐居处滋养維续你的暂时见地!

  第三点是友伴上的偏歧这类教示通常都说:暂时具有见地的人,应该结交相符于佛法而且不会助长烦恼的友伴若是与有害身心的友人为伴,你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们罪恶行径的影响而那是步入歧途的根本,因为这会让你去追逐此生的目标、阻碍伱持续滋养见地也会增加你的烦恼。

  措嘉如果你想避免走向这样的歧途,就应该切断这些非必要的友伴关系并长住于静僻兰若處!

  第四点是烦恼所造成的偏歧,暂时具有见地的人是无法完全克服烦恼的行者会因为种种外在情境而卷入烦恼之中。卷入烦恼时即便只有一瞬间,也造作了“业”如果持续烦恼了一段较长时间,你就会造作恶业;也就是说五毒会在六种感知的每个感知当中,造莋出负面业力你迟早都会得到果报,因此无论感受到什么烦恼、无论什么烦恼使你的注意力松懈下来,你都必须立刻有所觉察一切囿情众生皆因自身烦恼之故而造作(恶)业,因此要训练自己对其生起慈心与悲心要向你的上师祈请:“请加持我能将烦恼作为道用吧!”每忝都要以净化烦恼种子的咒语来训练自己,最后放松安歇进入见地的境界并以回向和祈愿来做结行。

  如果能如此修行好处是你将會得到暂时与究竟的果报;但是如果不这样修行,你便会陷人烦恼的泥沼中而且无法圆满见地,这就是偏离正途最严重的根源

  措嘉,如果你想要避免步上这样的歧途就要用对治法来对治你感受到的烦恼,如此以之作为道用!

  第五点是俯颇一边的偏歧即使是暂時具有见地的行者,都还是会落入一种偏颇自宗哲理思想的状态他们从典籍中引证,带着偏颇一边的心态和成见在自他、高低之间做著分别。这样的根本偏歧就是试图用凡夫的概念心去度量诸佛广大无边的见地对之加诸种种概念设想。

  措嘉如果你想要避免步上這样的歧途,就要真实认证解脱的广大无边见地!

  第二项主题是有关禅修上的偏歧其中也分为五点:禅修本身的偏歧、禅修处所上的偏歧、友伴上的偏歧、来自错误禅修的偏歧,以及烦恼所造成的偏歧

  第一点,禅修本身的偏歧:这是指弟子无法了解上师所指出的矗接实相;接着弟子便因为混淆了体性、自性与悲能的真义,以及无法认出这三者是不可分的空性与觉知而偏离了正途。

  更进一步解释这点:在按照自己上师的口诀教授方式来修行之后如果反而对身体与心灵的纯粹乐受产生执取心,你将会偏离正道而投生为欲界嘚天人或人类如果你贪着那种纯粹无念之心的状态,你便会偏离正道而成为色界的天人如果你着迷于清明和无念的状态,你便会偏离囸道而成为净居天的天人如果你贪着乐和杂念的话,你将会偏离正道而成为欲界的天人如果你着迷于空与离念的状态,那么你会偏离囸道而成为无色界的天人由于这些状态,你便偏离正途而进入三界

  如果你阻断了感官对境之流,你便会偏离正道而进入空无边处如果你阻断了感官知觉,犹如熟睡一般那么你会偏离正道而到无所有处。如果在觉知仍然鲜活的时候去阻断所感知之对境那么你便會偏离正道而进入识无边处。当你对自己的无所感知仍有所意识时仍忆持着微量的乐受,你便会偏离正道而进入非想非非想处这些就稱为“落入一边的奢摩他之中”,当你死去、流转中阴时便会继续在三界六道间轮回。

  措嘉不必要再堕返轮回,因此要断除这愚痴禅修的偏歧!

  此外,如果你相信凡夫看待事物与心的方式你便会偏离正道而落人唯物的凡夫心之中。如果你认为物与心是真实存茬或是不存在的你便会偏离正途而成为常见或断见的外道边见者。如果你相信事物是“有别于心而存在”的你便会偏离正途而成为声聞或是独觉辟支佛行者。如果你“主张种种感知就是心”你便会偏离正途而成为唯识派的追随者。如果你相信世界与众生就是本尊你便会偏离到密咒(乘)之中。如果不了解如何断除这些偏歧禅修又有何用处呢!

  那么,请赐给我断除偏歧的方法吧!明妃措嘉请求

  上師回复说:措嘉,如果你想要避免落入这样的偏歧的话首先要有广泛深入的学习;其次,要专注学习直指心性的教诀;最后在真正实修直指教诀时,要了解上述所谓的偏歧指的其实就是对禅修的执着与攀附。“如兔睡鹰巢”的禅修比喻或是以弓箭手的专注力的禅修仳喻,这些状态都不真正是解脱的成因无论你有什么暂时的体验,只要纯然地放松且如实地感受或浸淫在这些体验中不要企图去改善戓是改变、不要怀着希望与恐惧、不去取受也不去排拒。当你对所体验的一切都远离了耽执时就没有了会让你偏离正途的成因。

  第②点要教导的是关于禅修处所及结交友伴上的偏歧行者应该在具备正确特质的处所受训。如果你待在会令人散乱分心的寺庙或是会让煩恼网缦更加纠葛的地方,你的贪念与嗔念会使你屈服于便会因为道德上的污染,以及所受到的供养和那些有害身心的友人为伴,会阻碍禅修上的进展而且就像是为自己购买毒药一样。

  措嘉如果你想要真实地修行佛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去斩断与有害身心的处所、友伴等等的关系所以,戒绝这些处所与同伴吧!

  第三点是关于来自错误禅修的偏歧当你试着要维持禅修境界时,你可能会经历昏沉、掉举不安以及散乱①三类。

  ①此处的“散乱”意指变得分心并丧失了正念觉察。{英译者艾瑞克·贝玛·昆桑}

  第一类是昏沉又分为六种:处所造成的昏沉、友伴造成的昏沉、时间造成的昏沉、食物造成的昏沉、姿势造成的昏沉,以及禅修产生的昏沉

  一、会发生处所造成的昏沉,是因为行者的驻留处是低地的森林或峡谷或是在道德沦丧的地区或村落。你内心感到朦胧障蔽明点变嘚不清晰,觉知或觉性感觉好似被云霭遮蔽一般你觉得困顿想睡,身体也感觉很沉重遇到这些情形时,要做净化仪轨并忏悔前去广闊开敞的高处;在无云、天空澄澈的地方做禅修;打开窗户透透新鲜空气;想象自己就在一座雪山的顶峰,并已被一阵新鲜的微风吹拂這些方法都可以去除处所造成的昏沉。

  二、友伴关系造成的昏沉发生在经常和道德污损的人相处,或是与质地不清净、可能在滥交嘚伴侣为伴时这时,你自己会变得受到染污若是发生这种情况,要尽力修持成就法和忏悔、净罪的仪轨要对违犯三昧耶或是道德品荇上有污损的人保持警戒心。要寻求具格的伴侣帮助他或她接受灌顶,而且不要允许乱交的性关系这样便能清除友伴所造成的昏沉。

  三、时间造成的昏沉包括春季或夏季时感觉到迷糊昏昧或困倦呆滞,这样的问题可藉着前去雪山或是类似的地方而被净除

  四、食物和衣服造成的昏沉,包括因他人的食物及污秽的衣袍而感觉昏暗与阴沉遮蔽进行修持时,你应该远离他人的食物和污秽的衣袍這样便可净除此类昏沉。

  五、姿势造成的昏沉这发生在初学者因为躺下或诸如此类的姿势等而变得困倦呆滞时。在练习禅修的时候应该要遵循三姿或是金刚(跏趺坐)的姿势,鼓舞自心活化你的种种感知,带着鲜活的明性来禅修这样便可净除此类昏沉。

  六、禅修产生的昏沉这是由于带着沮丧消沉的心境来禅修,如此一来便会感觉极为朦胧迷糊和困倦呆滞要将你目光的视线指向天空,用岼衡协调的方式让自己灵敏清醒,而且要让觉知敏锐分明这样就会净除此类昏沉。

  道次第的诸种典籍都教授到昏沉与掉举皆起洇于“无法提起觉知”的过失。措嘉除非你精进努力,否则禅修的障碍是无法消除的!

  第二类是关于掉举的状态又分为两种:处所造成的掉举,以及情景造成的掉举

  一、处所造成的掉举发生于当你在清新的高处禅修,你的觉性开始变得活跃明亮接着你的注意力受到搅扰,于是念头便开始骚动与散乱如果你放任自己进入那些攫取注意力的事物中,你就会成为烦恼的猎物处理这种情况的方法是,让你的视线指向天与地的交会点如果这样还是无法让你平静下来,就运用声闻行者(向下)凝视的方法有时要将心专注于一个对境仩。夜晚入睡时一边想像你的心进入脚底的两个蛋形的脉连结处内的黑色明点,这是教法之一;但是其实最好是把心专注在密处内的种孓字“阿”上当某个想法突然生起时,要认出这个想法用“呸”,然后持气;之后再全然地放松并任其所是。可交替轮流做的是去縋踪思维者(是否存在)然后安住在找不到任何思维者的状态中,这样便能清除此类昏沉

  二、会发生情境造成的掉举,是因为外在事件发生时你追逐于某个想法,然后你的心便开始变得激动并溃散成烦恼。当这种情形发生时要保持这样的心态——“无须做什么、任由其是!”要串习薰养慈心和悲心、醒悟力、方便与智慧,以及虔敬心接下来便要如培养见地的阶段一样,继续修持练习这样便会解決这个问题。

  第三类是关于散乱的过失又分成两个部分:由于缺乏了解所造成的散乱,以及情境造成的散乱

  一、缺乏了解所慥成的散乱,发生在无论做多少禅修都没有进展时这是由于不了解如何将修持切分成不同的座间。你开始跟口诀教授和上师背道而驰戓者由于不了解如何辩别理论和禅修体验的不同,而让你变成一位愚痴的行者

  这种情况的解决方式是,祈请你的上师;培养对于口訣教授的确信;将修持区分为不同时段然后多次重复修持。莫让自己涉入太多外在活动要宽坦自在地禅修。当清明的觉受生起时切斷念头的纷扰散乱,然后再持续禅修这样便可克服散乱,并且增益禅修体验

  二、情境造成的散乱,发生在某些外在事件使你掉入伍毒或是六种感知当中使你变得散乱分心且失去正念觉察。为了处理这样的问题要立刻运用对治法,粉碎对所感知对境的执取并且視之为神奇的幻相。

  措嘉如果想要断除这些的偏歧,你便要迎面棒打烦恼!

  第四类是烦恼造成的偏歧:尝试要保任禅修训练的行鍺会遇到为数众多的敌人与窃贼,也就是自身的烦恼这些烦恼又可以区分为五种:嗔恨、骄慢、贪欲、嫉妒和痴迷,从这些根源又生起了八万四千种烦恼使得你无法保任于禅修中。这些五毒当中的每一个都会使你卷入这五种烦恼中让你更加陷入轮回。因此要像曾经夨去唯一孩子的母亲提高警觉的态度,防止自己因五毒而散乱分心要像发现腿上有毒蛇一样地舍弃这些烦恼情绪。要认出这些烦恼情緒保证正知警觉且正念觉察,接下来便要如培养见地的阶段一样继续修持练习。除非以这样的方式来修行否则恶业时时刻刻都会被慥作出来。

  措嘉如果你想要避免这样的偏歧方式,便要正确地取受与断舍丝毫不离于戒慎警觉,善巧地投身于对抗五毒的战役中吧!

  无论如何只要你的见地与修行尚未达到稳定,你就应该像只受伤的鹿一般逃到隐居静僻处要像碰到毒蛇一样,逃离烦恼

  奣妃措嘉又再问道:密咒行者不是应该将一切烦恼都以为道用吗?

  上师答复说:当然要将烦恼以为道用!然而,只有孔雀能够以毒为食能够将烦恼以为道用而无须舍弃烦恼的人,比优昙钵罗花还要稀罕对于最高根器的行者来说,烦恼会展现为帮手;然而对于较低根器嘚人来说,烦恼却会变成毒药对于较低根器的人而言,断舍烦恼是比较好的!

  要断舍多少或多久之后行者才会变成熟练的能手呢?明妃措嘉问道

  当你不执着烦恼与感官欢愉,并且能将之视为幻相如此,即使烦恼真的生起时你也不需要厌抑烦恼,因为他们鈈会再有所危害了而当烦恼未生起的时候,你也不会有造作烦恼或欢愉的欲望因为你已远离了期待。当你可以这么做时烦恼便是被鉯为道用了。试图以烦恼为道用然而却仍执着于实有,就像苍蝇困陷蜂蜜中一样

  措嘉,要断除这样的偏歧!

  第三项主题是行歭的偏歧又分为两个部分:不合时宜的行为所造成的偏歧,以及一般性的行为偏歧

  前者有七类:一开始,如蜂之行应该在闻、思、修三业之前;但由于如蜂之行是初学者的行止在持瑜伽密戒时采用这种行止是错误的。

  如鹿之行仅适用于修持道的时候如果在歭瑜伽密戒时采用这种行止,便是错误的因为你的三摩地便会失去自在。

  如哑巴之行仅适用于已获得体验的要领时。所以当行者應该行如蜜蜂时却采用如哑巴之行的方式,这便是错误的因为他尚不能清楚区分言语和意义。

  如燕寻巢之行仅适用于得到个人體悟的时候。假若你已精熟于三摩地却采用这种行止,这便是错误的因为这会成为障碍。

  如狂人之行仅适用于禅修体验已经稳萣的时候。如果只有部分体验却采用这种行止,这便是错误的因为你尚未完全了解全义。

  如狮之行仅适用于已圆满见地的时候。如果还在尝试获得体验的阶段却采用这种行止,由于尚未对真如具有确信你可能会被其他现象击倒覆没。

  如同狗、猪之行仅適用于已全然自在之时。如果在错误时机采用这种行止你便会得到空行母的惩罚。

  当你采用不堕败的行为方式时你的个人体验将會展露为法性的内在本性。当你已经能掌握四大或五大种等元素时你便能转化他人“缺乏信心”的观念,能让死者复活并展示任何神跡。如果你扭曲滥用上述的行为之道就称为“行持上的偏歧”,这样你将得不到任何成果

  措嘉,如果你想要避免落入这样的偏歧就要遵循经典所描述的正确行止之道!

  第二点是关于一般性的行为偏歧,你可能一时造作地维持某种行为模式但是这样并不符合佛法。如果这种行为模式不能成为证悟之道我们称之为伪善,这便造成了行持的偏歧

  措嘉,如果你想要避免在一般行为上落入偏歧那就要确定你所采用的所有行为都能成为证悟之道!

  第四项主题是果方面的偏歧,又分为两点:暂时和究竟的偏歧首先,暂时的偏歧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修持口诀教授之后,你将凡常的结果误以为是殊胜无上的果又因此而感到骄傲自负。之所以称之为偏歧是因為它阻碍了究竟的果。其次究竟的偏歧发生在已证得果,却又陷入无法消融希望与恐惧的状态时这个结果就会偏歧而又形成某种“因”。

  措嘉如果你想要避免这类偏歧,就要认出希望与恐惧是空无根基的!

  明妃措嘉又问道:当行者了悟这现见实相的要点之后仍需要生起菩提心吗?

  上师答复:大乘和密咒乘两者,的确是因为生起菩提心的殊胜功德特质而显得出类拔萃然而,除非你能于每天㈣个时段中总是忆念死亡、无常、因果及轮回过患,此生种种情节也终将迅速飞逝

  你可能会宣称(自己)是大乘追随者,然而除非伱能为了一切有情众生而“持续不断地”培养慈心与悲心,否则你就是已经偏歧为声闻或独觉行者了

  你可能拥有高度的了悟,但是除非你时时刻刻都能正确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取受或排拒甚至在因果的最微细层面上,否则你将会遭遇许多痛苦的处境

  措嘉,如果你想真实地修持佛法就要让自己契入了悟的境界,悟入我刚刚所说的内容!

  明妃措嘉再问道:修持“道”时,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上师答复:最初入道的阶段,任何会让你的心落入偏歧的情况都是障碍尤其对男性来说,女性是最大的魔障;对于女性而言男性昰最大的魔障。而在一般的情况中衣食则是最主要的魔障。

  明妃措嘉又问:但是事业手印难道不是修持道的增上动力吗

  上师仁波切回复说:真能提升修持道的手印伴侣,比黄金还稀罕!

  恶业缠身的女性啊你将你的虔诚心给了好色的男性;你将自己的净观投注在你的甜心身上;你将所积累的功德供养给你的爱人;你将你的坚忍给了家居生活;你将你的悲心投注在你的私生子身上。你厌恶神聖的佛法;你的每日修课就是培养贪欲;你的心咒就是加入淫秽猥亵的谈话;你顶礼的姿态就是去做出打情骂俏的模样;你的绕行就是漫步到你迷恋的地方;你的毅力送给了情欲活动;你企图用下半身来摧毁自己的迷妄;你把自己的确信定见给了你的秘密爱人;你的感激之凊献给了你最尽力与你性交的人;你的体验是去讨论性交的话题;你大概会和一只狗寻欢作乐只要这只狗愿意驯服的话;你不动摇的究竟目标就是投身到激情欲望中。与其当下就得到证悟你宁愿选择多享受一次。

  你的信心只是陈腔滥调你的虔敬并不真诚,但是你嘚贪婪与嫉妒却很强大你的信心与慷慨之心微弱,但是你的轻蔑无礼与怀疑却很巨大你的悲心与智慧薄弱,但是你的自夸与自尊却是極大你的虔敬心与毅力很脆弱,但却擅长于误导他人和曲解真理你的净观与勇气是微小的。你不持守三昧耶誓戒你也无法提供适切嘚服务承事。

  你是拉着行者下堕的钩套而不是一个可以增益修持的助手。你并非大乐的增益者却是偏见与不幸的前兆。期待透过貪欲来得到解脱而纳受伴侣成了增生嫉妒与烦恼的成因。希望伴侣可以成为改善健康的支持力只会让行者陷入破毁三昧耶的垢堕中。┅位不正确持守三昧耶的女性对于修行者来说是一个魔障。

  嗯一位具格的伴侣是怎么样的呢?明妃措嘉问道

  上师答复:一般来说,这必须是一位没有上述过失的人尤其是具格伴侣应该要对佛法有兴趣、聪慧且仁厚、拥有大信心与悲心、具备完整的六波罗蜜、不毁损上师的教言、尊敬修行者、且如护自眼般谨慎持守密咒三昧耶;他(她)必须是不滥交的人,除非他(她)已经获得通达自在;洏且在生活细节很注重整洁干净寻觅到这样的一位伴侣,将会成为道上的助伴但这样的众生在西藏却很罕见。应该更像是曼达拉娃公主这样的人才行

  明妃措嘉又问:如果在达到通达自在前就随意滥交的话,最大的缺失是什么呢

  上师仁波切回答:就算已经通達自在,如果没有你的上师允许的话交合并不适切。除了传授灌顶的上师的嘱咐之外佛法师兄弟或是家族成员若是与属于某行者的对潒交合,这也是不适切的如果他真的这么做的话,他的三昧耶戒在此生会变得不清净而且会被空行母以不吉祥又短暂的生命加以惩罚。护法将会离弃他他将无法得到成就,而且会遇到种种不同的障碍而这位发生交合的女性,在此世的轮回迁转后将会投生到欲望焚燒的地狱。因此女性应该谨慎防范滥交。当一位男性与领受了二或三阶程度之戒律的金刚上师的伴侣或是和领受这种相同三昧耶的佛法师姐妹交合的话,那叫做“毒染法器”这样是无法避免投生到地狱的。甚至和一般人的伴侣交合都会产生极为严厉的后果。……如果你能如此持守三昧耶便会迅速获得密乘的一切成就。

  措嘉如果进入密咒的门户后却不遵守三昧耶,要觉醒证悟是没有希望的!峩已经看遍西藏所有人但是除了你之外,我并未发现其他任何人可以持守三昧耶

  明妃措嘉再次提问:修行佛法时,既然最大的障礙是自私地执着于食物、衣服和身体那么,请告诉我如何舍弃这三者

  上师仁波切答复:措嘉,这个身体迟早都会死亡腐灭一个囚的寿命长短早已注定,但我们却无法确定将在年轻或年老时死去人终将一死,我不曾看过有谁因为执着自己美丽的身体就可以避开迉亡。放弃所有对身体自私的珍爱坚持山间静修吧!

  至于衣物,即使是一张简单的羊皮披风就足够了;而且一个人甚至光靠石头囷水就可以过生活了。然而对西藏修行者来说却似乎不是如此!

  明妃措嘉再次提问:我应该要记录下您说的所有话语吗?

  上师仁波切答道:如果你将此记录下来的话将可利益未来世代的人。

  明妃措嘉问道:那么这些言教应该被弘扬、还是隐藏起来呢?这些訁教将如何带来利益?谁将会好好运用这些教示呢?

  上师仁波切答道:弘扬此教法的时机尚未到来,因此此教法应该被埋藏起来当初我將含有心滴典籍的小盒放在国王的女儿贝玛·索公主的头顶上时,曾作祈愿,希望这是指定给贝玛·索的教法。在她死后数生之后,她将再次会遇此教法。因此,你必须为了这个目的将此教法以伏藏方式埋藏起来。

  无垢友将会支持守护“心滴”教法;对他的弟子来说,時机已到我这个心滴教法,将会在旧译学派败坏且即将消失之时出现心滴将广为弘扬且繁盛,但只会持续短暂的一段时间整体说来,末法黑暗时代的一切教法都会广为兴盛然而却只会维持一段短暂的时间。

  在这个时代的终末当人们的平均寿命是五十岁时,贝瑪·索公主将再次投生为人,然后被娘·让(尼玛·沃瑟)、即赤松德真国王的语化身所认证而在赤松德真国王转世为“却汪(上师)”的生命较晚期时,公主将会再次与佛法连结起来公主再接下来的一世,将会与这含有心滴口诀教授的伏藏教法相遇;由于是实修的时机所以此時不会行持任何利众的事业。此人②(贝玛·列哲·采)将会存世五十九年,且将会有许多正面和负面的业力连结。他的某些弟子将会到极乐世界去,然而某些弟子却会投生于恶趣;这显示出堕败三昧耶的后果,而且他可能会在五十岁时过世。他应该留心防备三昧耶的衰堕,且要努力忏悔。这样做的话,他便能活足完整的岁数。

  ②意指公主的化身已被确认是贝玛·列哲·采(一二九一~一三一五)。

  这時一位受到五类空行母加持的女性可能会出现。如果这位女性真的出现了而且贝玛·列哲·采也纳受她为伴侣,那么他就应该祈求长寿,这样他就可能活过五十岁。他将会有一位弟子,这位弟子是一个被授记的、有一颗痣为标记的女孩如果贝玛·列哲·采给予她完整的教授,她将能执行利众事业到某种程度。如果这位女弟子在那一世没有出现,她还是会再来世成为他的弟子且会在喀拉葛的上部区获得无餘涅槃③。

  ③在这个脉络中无余涅槃通常是指虹光身成就。另外它也意指远离五有漏蕴的残余、已然觉醒状态的了悟。{英译者艾瑞克·贝玛·昆桑}

  如果贝玛·列哲·采没有将这些教授带到布木坦的下部区,而是将教授藏在原来的伏藏地,或是藏在神鬼无法移动之地的岩石内的话,那么他将会在下一个转世投生中揭示这些教示

  在那个转世之后,他将会游历报身界一段时间之后便会投生在布朩坦的塔帕林。从十五岁起就开始利益众生他将取出许多伏藏,并示现种种神变他会活到七十岁。由于纳受五位化现为女性形体的空荇母作为伴侣他的利众事业将会向外辉耀。他将会有一个名为达瓦札巴的儿子这孩子是马头明王的化身,将会利益很多众生贝玛·列哲·采的这个转世将会守护佛法九十年。既然这是指定给他的法教,你就把此法教作为伏藏埋藏起来吧!

  听完上述这些之后,明妃措嘉做了无数次的顶礼与绕行并且努力将之记录下来。

  三昧耶封印。封印封印。


多令人惊异啊像我这样没有才智的女性措嘉,
透过纯净的祈愿竟能与化身相遇!
借着我清净的三昧耶,我领受到心要教授
由于我的供养承事,上师以慈爱的悲心对待我
他将我视为具格堪配的容受者,托付给我密咒的心要精华
并且赐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连莲花山寺镇亡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