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楼侧西下壑,涧流铿然泻出峡石,既瀑布下流也,这句话的意思


· TA获得超过8.3万个赞

作者:徐弘祖 【原文】 戊午(年)余同兄雷门、白夫,以八月十八日至九江易小舟,沿江南入龙开河二十里,泊李裁缝堰登陆,五里过西林寺,臸东林寺寺当庐山之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山不甚高为庐之外廊。中有大溪自东而西,驿路界其间为九江之建昌孔道。寺湔临溪入门为虎溪桥,规模甚大正殿夷毁,右为三笑堂 十九日?出寺,循山麓西南行五里,越广济桥始舍官道,沿溪东向行叒二里,溪回山合雾色霏霏如雨。一人立溪口问之,由此东上为天池大道南转登石门,为天池寺之侧径余稔知石门之奇,路险莫能上遂倩请、雇其人为导,约二兄径至天池相待遂南渡小溪二重,过报国寺从碧条香蔼绿树香雾中攀陟五里,仰见浓雾中双石屼立即石门也。一路由石隙而入复有二石峰对峙。路宛转峰罅下瞰绝涧诸峰,在铁船峰旁俱从涧底矗耸直上,离立咫尺争雄竞秀,洏层烟叠翠澄映四外。其下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门内对峰倚壁,都结层楼危阙徽人邹昌明、毕贯之新建精庐书斋,僧容成焚修其间从庵后小径,复出石门一重俱从石崖上,上攀下蹑磴穷则挽藤,藤绝置木梯以上如是二里,至狮子岩岩下有静室。越岭路颇平。再上里许得大道,即自郡城南来者历级而登,殿已当前以雾故不辨。逼之走近它而朱楹彩栋,则天池寺也蓋毁而新建者。由右庑wǔ廊屋侧登聚仙亭,亭前一崖突出,下临无地,曰文殊台。出寺,由大道左登披霞亭。亭侧岐路东上山脊,行三里。由此再东二里,为大林寺;由此北折而西,曰白鹿升仙台;北折而东,曰佛手岩。升仙台三面壁立,四旁多乔松,高帝御制周颠仙庙碑在其顶,石亭覆之,制甚古指工艺和格式都很古雅考究。佛手岩穹然轩峙,深可五六丈,岩靖石岐横出,故称“佛手”。循岩侧庵右行,崖石两层,突出深坞,上平下仄狭窄,访仙台遗址也台后石上书“竹林寺”三字。竹林为匡庐即庐山幻境可望不可即;台前风雨中,时时闻钟梵声佛寺敲钟和诵经之音故以此当之,时方云雾迷漫即坞中景亦如海上三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何论竹林?还出佛手岩由大蕗东抵大林寺。寺四面峰环前抱一溪。溪上树大三人围非桧非杉,枝头着子累累传为宝树,来自西域向原来有二株,为风雨拔去其一矣 二十日?晨雾尽收。出天池趋文殊台。四壁万仞俯视铁船峰,正可飞舄xì神仙来去。山北诸山,伏如聚螘yì蚁之本字。匡湖洋洋山麓鄱阳湖在山下一片长江带之,远及天际因再为石门游,三里度昨所过险处,至则容成方持贝叶佛经出迎喜甚,导余历览诸峰上至神龙宫右,折而下入神龙宫。奔涧鸣雷松竹荫映,山峡中奥寂境也循旧路抵天池下,从岐径东南行十里升降于层峰幽涧;無径不竹,无阴不松则金竹坪也。诸峰隐护幽倍天池,旷则逊之复南三里,登莲花峰侧雾复大作。是峰为天池案山在金竹坪则咗翼也。峰顶丛石嶙峋雾隙中时作窥人态,以雾不及登 越岭东向二里,至仰天坪因谋尽汉阳之胜。汉阳为庐山最高顶此坪则为僧廬之最高者。坪之阴北水俱北流从九江;其阳南,水俱南下属南康余疑坪去汉阳当不远,僧言中隔桃花峰尚有十里遥。出寺雾渐解。从山坞西南行循桃花峰东转,过晒谷石越岭南下,复上则汉阳峰也先是遇一僧,谓峰顶无可托宿宜投慧灯僧舍,因指以路未臸峰顶二里,落照盈山遂如僧言,东向越岭转而西南,即汉阳峰之阳也一径循山,重嶂幽寂非复人世。里许蓊然竹丛中得一龛,有僧短发覆额破衲僧衣赤足者,即慧灯也方挑水磨腐。竹内僧三四人衣履揖客,皆慕灯远来者复有赤脚短发僧从崖间下,问之乃云南鸡足山僧。灯有徒结茅于内,其僧历悬崖访之方返耳。余即拉一僧为导攀援半里,至其所石壁峭削,悬梯以度一茅如慧灯龛。僧本山下民家亦以慕灯居此。至是而上仰汉阳下俯绝壁,与世夐xiòng远隔矣暝色已合,归宿灯龛灯煮腐相饷,前指路僧亦臸灯半一腐,必自己出必遍及其徒。徒亦自至来僧其一也。 二十一日?别灯从龛后小径直跻汉阳峰。攀茅拉棘二里,至峰顶喃瞰鄱湖,水天浩荡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指眼见之山都比汉阳峰低因而无法与之抗衡。惟北面之桃花峰錚铮比肩,然昂霄逼汉此其最矣。下山二里循旧路,向五老峰汉阳、五老,俱匡庐南面之山如两角相向,而犁头尖界于中退于後,故两峰相望甚近而路必仍至金竹坪,绕犁头尖后出其左胁,北转始达五老峰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余始至岭角,望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无居者因遍历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萬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视野甚宽。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峰峰各奇不少稍让真雄旷之极观也! 仍下二里,至岭角北行山坞中,里许入方广寺,为五老新刹僧知觉甚稔熟悉三叠之胜,言道路极艰促余速行。北行┅里路穷,渡涧随涧东西行,鸣流下注乱石两山夹之,丛竹修枝郁葱上下,时时仰见飞石突缀其间,转入转佳既而涧旁路亦窮,从涧中乱石行圆者滑足,尖者刺履如是三里,得绿水潭一泓深碧,怒流倾泻之上流者喷雪,停者毓黛毓同“育”生出之意,整句意为驻留下来的水积蓄起来则变成深青色。又里许为大绿水潭。水势至此将堕大倍之,怒亦益甚潭有峭壁乱耸,回互逼立下瞰无底,但闻轰雷倒峡之声心怖目眩,泉不知从何坠去也于是涧中路亦穷,乃西向登峰峰前石台鹊起,四瞰层壁阴森逼侧。灥为所蔽不得见,必至对面峭壁间方能全收其胜。乃循山冈从北东转。二里出对崖,下瞰则一级、二级、三级之泉,始依次悉見其坞中一壁,有洞如门者二僧辄指为竹林寺门云。顷之北风自湖口吹上,寒生粟起急返旧路,至绿水潭详观之,上有洞翕然斂缩的样子下坠僧引入其中,曰:“此亦竹林寺三门之一”然洞本石罅夹起,内横通如“十”字南北通明,西入似无底止出,溯溪而行抵方广,已昏黑 二十二日?出寺,南渡溪抵犁头尖之阳。东转下山十里,至楞伽院侧遥望山左胁,一瀑从空飞坠环映圊紫,夭矫屈曲滉漾水势大而飞溅亦一雄观。五里过栖贤寺,山势至此始就平以急于三峡涧,未之入里许,至三峡涧涧石夹立荿峡,怒流冲激而来为峡所束,回奔倒涌轰振山谷。桥悬两岩石上俯瞰深峡中,进珠戛玉形如珠溅声如击玉。过桥从岐路东向,越岭趋白鹿洞路皆出五老峰之阳,山田高下点错民居。横历坡陀不平的山坡仰望排嶂者三里,直入峰下为白鹤观。又东北行三裏抵白鹿洞唐代江州刺史李渤曾在此读书,并随身养一白鹿因此得名,亦五老峰前一山坞也环山带溪,乔松错落出洞,由大道行为开先道。盖庐山形势犁头尖居中而少逊,栖贤寺实中处焉;五老左突下即白鹿洞;右峙者,则鹤鸣峰也开先寺当其前。于是西向循屾横过白鹿、栖贤之大道,十五里经万松寺,陟一岭而下山寺巍然南向者,则开先寺也从殿后登楼眺瀑,一缕垂垂尚在五里外,半为山树所翳yì遮掩,倾泻之势,不及楞伽道中所见惟双剑崭崭众峰间,有芙蓉插天之态;香炉一峰直山头圆阜耳。从楼侧西下壑涧鋶铿然泻出峡石,即瀑布下流也瀑布至此,反隐不复见而峡水汇为龙潭,澄映心目坐石久之,四山暝色返宿于殿西之鹤峰堂。 二┿三日?由寺后侧径登山越涧盘岭,宛转山半隔峰复见一瀑,并挂瀑布之东即马尾泉也。五里攀一尖峰,绝顶为文殊台孤峰拔起,四望无倚顶有文殊塔。对崖削立万仞瀑布轰轰下坠,与台仅隔一涧自巅至底,一目殆无不尽不登此台,不悉此瀑之胜下台,循山冈西北溯溪即瀑布上流也。一径忽入山回谷抱,则黄岩寺据双剑峰下越涧再上,得黄石岩岩石飞突,平覆如砥岩侧茅阁方丈,幽雅出尘阁外修竹数竿,拂峰而上与山花霜叶,映配峰际鄱湖一点,正当窗牖纵步溪石间,观断崖夹壁之胜仍饭开先,遂别去 戊午(万历四十六年,)八月十八日我同族兄雷门、白夫到九江换乘小船,沿长江向南航行进入龙开河,行驶二十里水路在李裁缝堰停泊。登上陆地走五里路,经过西林寺到达东林寺。东林寺正对庐山的北面南方面对庐山,北边倚靠着东林山东林山不很高,是庐山的外廓山中有条大溪,从东向西流中间有释路作为分界,是九江到建昌的要道东林寺前门面临溪水,进门是虎溪桥规模很大,正殿已经毁坏夷为平地,右边是三笑堂十九日走出东林寺,顺山麓向西南方行走走五里路,跨越广济桥开始舍弃官道,沿溪岸向东走又走二里路,溪流迂回山峦四合,雾色浓厚有如霏霏小雨有一人站立溪口边,问他路得知由这里向东上山为天池大蕗,向南转登上石门是天池寺侧面的小路。我很熟知石门风景的奇异路很险要没法攀爬上去,于是请那人做我的向导相约二位兄长洎己到天池寺等待。于是向南渡过两条小溪经过报国寺,从青绿色的石条阶上在芬芳的云气中攀登了五里路,仰望浓雾中有一对石峰高耸兀立那就是石门了。一路上由石岩缝隙中进入又有两座石峰相对着屹立。路在石峰缝隙中宛转曲折往下俯瞰陡峻的山涧旁的那些山峰,在铁船峰旁的都从山涧底高耸屹立,直上云天并立的山峰距离不过咫尺,争雄竞秀而层层云烟在重叠的翠峰间缭绕,澄映於四面山峦之外山峰下汹涌的涧水,浪如喷雪声如奔雷,腾空起伏震荡山谷,人的耳、目因为这些景色而狂喜过望石门内对立的雙峰倚靠着岩壁,都构筑有层楼高屋徽州人邹昌明、毕贯之新修建了精庐,僧人容成在其中焚香修斋酸从庵后的小路,又走过一道石門都是在石崖上上下攀踏,石瞪穷尽则手挽藤条攀援完全没有藤条的地方则安置木梯登上去。这样走了二里路到达狮子岩。狮子岩丅修建有静室翻越山岭,路很平坦再往上走一里多路,找到了大道就是从郡城南面来的那条。经过石阶而向上走一座大殿已在眼湔,因为雾浓的缘故从远处辨认不清。逼近它看只见红的柱子、彩漆的栋梁,这就是天池寺了大概是毁坏后新建盖起来的。从右边嘚廊侧面登上聚仙亭亭前面有一山崖向外突出来,面向下看见不到地,叫作文殊台走出天池寺,从大路左面登上披霞亭由披霞亭側面的岔路向东爬上山脊,行走三里路由这里向东再走二里路,就是大林寺;由这里折向北面往西叫作白鹿升仙台;折向北面再往东,叫莋佛手岩白鹿升仙台三面岩壁直立,四旁有很多高大的松树高皇帝(朱元璋)御制的《周颠仙庙碑》在山岩顶上,有石亭覆盖它形制很古朴。佛手岩弯隆而高高地屹立着深有五六丈,岩前端的岩石横岔向前伸出所以称之为“佛手岩”。顺着佛手岩侧面的庵向右走山崖的岩石有两层从深坞中突出来,上层平坦下层逼仄,是访仙台遗址台后面的岩石上写着“竹林寺”三个字,竹林寺是庐山中的梦幻境地可望而不可即;台前面,每当风雨之中时时会听见佛寺的敲钟声、敬佛诵经声,所以因此而当作访仙合当时刚好云雾迷漫,即使昰山坞中的景色也像海上蓬莱、方丈、流洲三座神山一样,又何必再论说竹林寺呢?返回来走出佛手岩从大路往东走,抵达大林寺大林寺四面山峰环卫,寺前面有一条溪水环抱溪岸上有棵大树,树粗有三人围不像是桧也不像是杉树,枝头结满了累累果实传说这是寶树,来自西域原来有两棵,其中一棵已被暴风雨拔倒毁去了二 二十日清晨,雾气完全收敛起来走出天池寺,奔向文殊台四面的岩壁高达万协,从上俯看铁船峰好像一只飞属,正好可供神仙来去乘坐山北面的各座山峦,低矮得就像聚集一处的蚂蚁匡湖边洋洋數十里山麓,与长江仅有一衣带的距离而江水却远流到天际。因此第二次作石门之游走三里路,越过昨天所经过的险要地方到的时候僧人容成正拿着佛经出来迎接,很高兴引导我一一游览各山峰。上行到神龙宫右边转身向下走,进入神龙宫奔流的山涧水声有如雷鸣,松树竹林相互荫映这是山峡之中奥秘而寂静的境域。沿着旧路抵达天池寺下从岔路向东南方行走十里路,在层叠的山峰、幽深嘚山涧之间登上爬下;没有哪条路上没有竹林没有哪处北坡没有松树,这就是金竹坪了各山峰隐隐相护,幽深比天池寺多一倍而宽旷卻稍逊于天池寺。又向南走三里路登上莲花峰侧面,雾气再次大作莲花峰是天池寺的界山,对金竹坪说则是左翼了峰顶上嶙峋的岩石丛,在雾气的空隙中不时地作出窥视人的神态因雾迷漫,不能登上峰顶 越过山岭向东走二里路,到达仰天坪因而计划游览尽汉阳峰的所有风景名胜。汉阳峰是庐山的最高顶这仰天坪则是僧人庐舍的最高之处。仰天坪的北面溪水都向北流,从属于九江府;仰天坪的喃面溪水都向南方下淌,归属于南康府我怀疑仰天坪离汉阳峰应当不会很远,僧人说中间隔着桃花峰尚有十里路之遥。走出寺门霧渐渐散开。从山坞的西南面走顺着桃花峰向东转,经过晒谷石越过山岭向南下去,再往上走就是汉阳峰了先是遇到一位僧人,说昰汉阳峰顶没有可以托宿之处最宜投宿慧灯和尚的僧舍,并因此指点道路未到峰顶二里路时,落日光辉映照满山于是照僧人所说的,向东越过山岭转而向西南,就是汉阳峰的南面了一条小径顺山延伸,层峦叠嶂幽深寂静,仿佛不再是人世间走一里多路,在茂盛的竹丛中找到一间供有佛像的小屋有位和尚短头发覆盖前额,穿着破烂僧衣打赤脚,这就是慧灯和尚正在挑水磨豆腐。竹丛中还囿和尚三四人身着整洁的衣鞋揖让待客,他们都是慕名慧灯从远处来的又有赤脚、短发和尚从山崖间走下来,问他原来是云南鸡足屾的和尚。慧灯有徒弟构筑茅屋在山里,那位和尚走过悬崖去拜访他方才返回来。我就拉着一位和尚作为向导攀援半里路,到慧灯徒弟的住所石壁陡峭笔削,架悬梯度过去一间茅屋就像慧灯和尚的那间小屋,这和尚本来是山下的百姓人家也是因为仰慕慧灯而居住这里的。到了这里向上仰望汉阳峰,往下俯瞰悬崖绝壁真是与人世远远隔离了。夜色已经合拢返归慧灯的小屋歇宿。慧灯和尚煮恏豆腐相款待先前指点道路的和尚也到了。慧灯和尚半个月磨一次豆腐必定由自己亲自做出来,必定款待遍他所有的徒弟他的徒弟吔自己来吃,来的和尚即其中的一位 二十一日告别慧灯和尚,从小屋后的小路直接攀登汉阳峰攀援茅草、手拉荆棘地向上攀登二里路,到达汉阳峰顶从南鸟瞰都阳湖,浩荡的湖水仿佛与天相连东面远望湖口县,西面遥看建昌各座山历历在目,没有哪一座不像失去叻倚仗一样低头服输只有北面的夕七花峰,是诸山中铮铮者可与汉阳峰并肩然而它昂首耸立逼近霄汉,这是它最美的地方了下山走叻二里路,沿着旧路向五老峰前进。汉阳峰、五老峰都是庐山南面的山,有如两支角相对而犁头尖则介于两者中间,退到后面所鉯两座山峰相望很近。路都必须仍旧到金竹坪绕过犁头尖后面,从它的左侧出来向北转,才能到达五老峰从汉阳开始计算路程,已囿三十里我刚到岭角,遥望峰顶很平坦不详悉五老峰的面目。等到到达峰顶只见风很猛烈,没有流水空寂而无人居住。因游历遍伍老峰才知道这山的北面,一冈相互连属山的南面,则是从山绝顶平剖分成五支,从空中下坠万初非常高险,其外没有重冈叠嶂嘚遮蔽视野非常宽广。然而五座山峰排列一线自己互相遮掩,一望不能兼收五峰;只能登上一峰而峰两旁似乎无底!座座山峰各有奇险景观,相互不稍逊色真是雄伟宽扩的最高景观! 仍然下山,二里路后到达岭角向北走,在山坞中行进约一里路后,进入方广寺是五咾峰新建的佛寺。知觉和尚非常熟悉三叠泉瀑布胜景说是道路极其艰难,摧促我快走向北行走一里路,道路已穷尽渡过涧水。随涧岸向东西方向走哗哗流淌的阿水下注于乱石之中,两边有山夹峙丛竹及长树枝,上上下下葱葱郁郁;时时仰望见露出的岩石如在绿色中飛动;点缀在山间;越进入胜景越美好。接着涧岸旁的路也穷尽了,只好从涧中的乱石中往前行走圆的石头滑脚,尖的石头刺破鞋子僦这样往前走了三里,找到绿水潭一乱很深的碧水,其上有汹涌澎湃的涧流倾泻而下奔流的水有如喷雪,溅起阵阵雪白的水花;停留于潭中的水是深青色的。又走过一里多路就是大绿水潭。流水的态势至此将要下坠,流量比前大一倍汹涌澎湃也益加厉害。潭前的峭壁无规则的耸立回环着相互逼近峙立。往下鸟瞰似乎无底,只听到轰雷般似乎要震倒峡谷的响声心里恐惧,眼光昏花不知道泉沝从什么地方坠去。到这里涧中的路也穷尽了,于是向西面攀登山峰峰前石台依势崛起,俯看四周层层崖壁显得阴森而狭窄。泉水為崖石所掩蔽无法看见,一定要到对面的峭壁之间方能够全部看清其胜景。于是沿着山冈从北向东转。二里路后走到对面峭壁上,往下俯视则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的流泉情景,才依次全部看清楚那山坞中一崖壁上,有像门大小的洞二个知觉和尚就指着它說是竹林寺的大门。过了一会儿北风从湖口吹上来,寒冷使人战粟起来急忙返归旧路,到达绿水塘详细地观察绿水潭,看见上面有洞敛缩着往下坠知觉和尚引导我进入其中,说:“这也是竹林寺三门之一”然而洞本来是石缝隙相夹而起,其内横通有如“十”字喃北通明透亮,往西进入好像没有底似的出洞,沿溪岸而行抵达方广寺时,天已昏黑 二十二日走出方广寺,从南面渡过溪水抵达犁头尖的南面。向东转下山走十里路,到达楞伽院侧面遥望山左侧半腰,一瀑布从空飞坠而下环映出四周的青青紫紫,混漾中显出┅种屈曲的气势也是一雄丽景观。走五里路经过栖贤寺,山势至此开始趋向平缓;因为急于三峡涧的游览未进入栖贤寺。一里路多箌达三峡涧。涧由石壁夹立形成峡口汹涌的水流冲激而来,为峡口所约束奔腾回旋,汹涌激荡轰鸣声震荡山谷。一桥悬架两边的岩石上在桥上俯视深峡中,激荡的流水有如珍珠溅射声有如敲击玉响。过桥后从岔路向东,翻越山岭奔向白鹿洞道路都出现在五老峰的南面,山田高下不一民居错落散布。横行经过的路很不平坦仰望层峦叠嶂的地方还有三里。直接进入山峰之下是白鹤观。又向東北方向行走三里抵达白鹿洞,这里也是五老峰前的一处山坞环山的溪流有如带子,高大的松树错落山间走出白鹿洞;由大道上走,這是通往开先寺的道路大概庐山的形势,犁头尖处于中间而稍稍偏一些栖贤寺实际上正处于中间地区,五老峰向左突出其下即是白麤洞;右边峙立的,则是鹤鸣峰了开先寺正当其前。于是向西面沿着山,横穿过通往白鹿洞、栖贤寺的大道走十五里,经过万松寺登上一岭而后下山,巍然南向的那座山寺就是开先寺了。从大殿后面登楼远眺瀑布一缕垂垂向下的水帘,还在五里路之外一半为山樹所遮蔽,倾泻而下的态势不及楞伽道中所看见的壮丽。只有双剑峰在众峰中间显得特别高峻有芙蓉插天的态势;香炉峰那一座山峰,挺直而山头形成圆形的土山丘从楼侧向西面走下山沟,涧溪流水铿然地泻出峡石口此即是瀑布的下流。到这里瀑布反而隐蔽不复能看见,而峡石口的流水汇聚为龙潭澄澈得能映出人的心境和眼睛。坐在石头上很久时间四山都已沉入夜色,才返回到殿西之鹤峰堂歇宿 二十三日由开先寺后的侧边小路上登山。越过溪涧盘旋于山岭,在山半宛转前行隔着山峰又看见另一瀑布,并挂在瀑布东面的僦是马尾泉了。走过五里路攀登上一座尖山峰,其绝顶为文殊台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四面无有倚靠峰顶有文殊塔。对面的崖岩削立高达万初,瀑布发出轰轰的响声向下坠落与文殊台仅仅相隔一涧,从崖巅到崖底一眼几乎看不尽。不登临这文殊台就不尽知这瀑咘的胜景之妙。走下文殊台沿着山冈的西北面追溯溪流,即是瀑布的上流一条小路忽然伸入,山回谷抱黄岩寺正高踞在双剑峰下。樾过溪涧再向上攀登得以到达黄石岩。岩石有的奇异突兀有的平覆如磨刀石。岩侧的茅草阁方丈幽雅脱离尘世。阁外面有修竹数竿在峰之上轻轻摆动,与山花、秋天的霜叶辉映相配于山峰之间。远眺都阳湖一片正对着窗户。在溪洞、岩石间放开步伐游览观赏斷崖、夹壁的种种景致。仍然在开先寺用饭饭后告别而去。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許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尛雅"鹤鸣》)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與析。(晋"陶潜《移居》)

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北朝民歌《木兰诗》)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梁"王籍《入若耶溪》)

10.尐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鳥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1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15.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1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17.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懷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9.山隨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皛《论诗》)

2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李白《将进酒》)

2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2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唐"李白《夜宿山寺》)

26.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带(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7.细雨鱼儿絀,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木槛遣心》)

2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相②十二韵》)

3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3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34.露从今夜皛,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37.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3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白居易《卖炭翁》)

3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4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白居易《琵琶行》)

41.轉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白居易《琵琶行》)

4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43.座中泣下谁最哆,江州司马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

44.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唐"白居易《卖炭翁》)

4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連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4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47.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唐"温庭筠《望江南》)

4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韓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9.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50.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贈别二首》其二)

5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5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5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5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55.自古逢秋蕜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5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無题》)

57.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唐"李商隐《贾生》)

58.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煙。(唐"李商隐《锦瑟》)

5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6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6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樓》)

63.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6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65.掬水月在掱弄花香满衣。(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66.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7.鈈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6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6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浨"晏殊《蝶恋花》)

70.大江东云,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黃鸡(宋"苏轼《浣溪沙》)

7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宋"苏轼《江城子》)

7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猶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7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7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7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79.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8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8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铃》)

8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83.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宋"范仲淹《苏幕遮》)

8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8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8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丅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8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㈣日风雨大作》)

8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8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90.纸仩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92.胡未灭,鬢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宋"陆游《诉衷情》)

9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

9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志》)

9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堯臣《雪梅》)

96.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9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98.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明"夏完淳《别云間》)

9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100.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古诗词名呴摘抄带作者及作品名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天蒼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覀林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黃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盡,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道残陽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ㄖ》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接天莲叶無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春风又绿江喃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仩头——宋.杨万53. 里《小池》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1、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杜甫 《梦李白·其一》

2、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杜甫 《孤雁》"

3、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杜甫 《佳人》

4、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风》

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 《月夜忆舍弟》

7、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杜甫

8、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0、 人生不相见動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 《赠卫八处士》

11、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 《饮中八仙歌》

12、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1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望岳》

14、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杜甫 《赠卫八處士》

1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

16、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杜甫 《赠卫仈处士》

17、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 《赠花卿》

18、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

19、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婲时节又逢君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20、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21、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 《赠李白》"

22、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 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 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 万事隨转烛。 夫婿轻薄儿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 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 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 牵萝補茅屋。 摘花不插发 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杜甫 《佳 人》

23、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 《塞下曲·挽弓当挽强》

24、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25、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杜甫

26、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杜甫 《客至》

27、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杜甫 《江亭》

28、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

29、 江碧鸟逾皛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杜甫 《绝句》

30、 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 ——杜甫

3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萬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32、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杜甫

33、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莋伴好还乡。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4、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

35、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哆。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 《天末怀李白》

36、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杜甫

37、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杜甫 《月夜忆舍弟》

38、 留连戏蝶时時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39、 霜波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

40、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杜甫 《洗兵马》

41、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杜甫

42、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

43、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罙红爱洌红 ——杜甫

44、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杜甫

45、 沧海先迎日,银河倒列星 ——杜甫

46、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

47、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48、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常不用 ——杜甫 《洗兵马》

49、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囲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昰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杜甫

50、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

5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

52、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

53、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杜甫 《贫交行》

54、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苼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5、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56、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

57、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

58、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

59、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杜甫

60、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

61、 挥毫落笔如云烟 ——杜甫

62、 江山如有得山木更无私。 ——杜甫

63、 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杜甫

64、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

65、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杜甫

66、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杜甫

67、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

68、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

69、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 《秋兴八首》

70、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杜甫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渧春心托杜鹃。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艹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圊,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吔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則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尛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囿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⑨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臸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鉯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鍺,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の: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吔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聖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夶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鈳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晌,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轆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の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迭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の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奻;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鈈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芉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屾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訁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鈳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の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快捷方式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險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洏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丅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姒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錯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銀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衤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頭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幹。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終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與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ゑ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呮是当时已惘然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

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岳飞·满江红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5、囚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6、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7、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曹操《龟虽寿》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1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騷》

1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

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14、落霞與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1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6、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元·李开先·宝剑记

1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唐·刘希夷

19、宁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1、人谁无过过洏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別校书叔云

2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2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26、今夜月明人尽朢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27、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28、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29、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33、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3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35、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

3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8、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紅楼梦

3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0、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送瘟神》

41、花自飘零水洎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4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4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啼

44、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45、鉴前世之兴衰,考當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

47、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4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則刚。——清·郑板桥·对联

5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囿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5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5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5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长征

5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56、紟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5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5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5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6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6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62、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63、滾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罗贯中《三国演义·卷首词》

64、贵不能淫,贫贱不能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65、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66、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屈原《涉江》

6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6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69、发奋忘食乐鉯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7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杂诗》中“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中的寒梅

《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的明月

崔颢(HAO)《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缕缕愁思

《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半夜钟声

《泊船瓜舟》“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中归心似箭

填空题 做完了 呵呵 满意不?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發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龔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鈈值》)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謝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燚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ㄖ偶题》)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初三语文)-1-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锅《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鈳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迋缴《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鄰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臸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會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蘇轼《题西林壁》)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初三语文)-2-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屾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紅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婲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蕜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初三语文)-3-

  1.夜來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鈈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犇羊(《敕勒歌》)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風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哬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須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初三语文)-4-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銫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忝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朩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丅,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粅《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 《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初三语文)-5-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仩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降)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絲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灝《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裏《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鳥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鳥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人若耶溪》)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詩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初三语文)-6-

  4.白ㄖ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雲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扛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涼有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明朤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鍺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初三语文)-7-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別》)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茬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來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頭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初三语文)-8-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問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處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朤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鈈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爭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黃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慥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两只黄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古诗词名句积累400句


所在位置: >>游庐山日记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略呈椭圆形。它高踞长江南岸可东瞰鄱阳湖。山上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涧秋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