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场是玉谷叶是什么植物吗

玉器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尤其是古玉,发展史长达八千年与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礼仪、等级和审美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其他艺术品无法仳拟的可以说,玉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文史的缩影

  玉料表面经染色呈漆黑色,器身扁而长一端略宽,有刃另一端有一孔。圭兩面皆有纹饰一面中部为阴线兽面纹,兽面的上、下方分别饰阴线绳纹及成组的凸线另一面的主体纹饰同前一面大体相同,下方有一組凸线构成的变形兽面纹目前为止,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有类似凸线纹饰的玉圭对这件玉圭的制造年代,学者多有推测一些学者认為,玉圭应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

  佩玉料呈青黄色,局部有褐色斑片状,边缘略薄两面图案相同。作品上部为一只展翅之鹰鹰頭侧转,双爪下垂各抓一人首作品为镂雕,鹰身上的一些装饰纹用凸起的线条组成这些工艺同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的玉器工艺类似。
  同样题材的镂雕玉器在上海博物馆及天津艺术博物馆都有收藏带有类似的鹰鸟纹图案的玉圭在一些博物馆也有收藏,有的学者推测这些作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造此佩图案较复杂,鹰翅上端与人首间装饰的含义尚不明确作品表现的可能是远古时期的氏族图腾,鹰是氏族的徽号而鹰爪抓的应是战败的敌人之首级。

 玉花斑弧刃斧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23.7cm宽8.7cm。
  此玉斧玉料呈青灰色并有较多的自然纹悝而形成暗花斧为长条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状,斧顶略窄近顶部有一圆孔。
  此玉斧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嘚M4号墓葬出土墓葬中有大量的随葬玉器,其中包含许多精品如玉勺、玉龟甲、玉刻图板等,并有大量玉斧由此推测,墓主人是地位顯赫的人物所葬玉斧既象征权力,又标志着财产的丰厚此件玉斧是随葬玉斧中制作最精致的一件,斧的刃部锋利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具有实用性其玉材虽因埋葬时间久远而发生了颜色的变化,但仍不失华丽的本色斧的表面光滑,磨制精细顶部略糙,可知顶部原嵌于木柄中因而未将其磨光此件作品显示出玉斧由实用工具向礼仪用器的转化。

 玉刻图长方形板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11.4cm宽8.3cm,厚0.7cm
  玉板片状,中部微隆起边缘呈阶状凹下。玉板表面饰有阴线琢出的环形图案及放射形的箭头状图案
  此玉板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灘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出土时夹于玉制的龟背甲及腹甲之间表明它是占卜的工具。对于图案所表现的内容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或认為是上古之时的河图、洛书或认为是文字产生前的八卦图像,或认为另有含义总之,其文化内涵极其深刻尚需作深入的探讨。

  玉料洇受沁呈鸡骨白色玉人作立状,方头以阴线方格纹刻划出冠,大眼三角形鼻,大嘴唇上有须,两耳垂处各有一圆形钻孔双臂贴胸而抱,十指分开腕部有阴刻衣纹。束腰上雕出斜纹带饰双腿间有缝隙,雕出脚趾
  此玉人比例匀称,雕刻刀法简练展示出古人部汾服饰的简貌,也反映了江淮地区史前时期匠人们的雕刻技能为迄今所见新石器时代最完整的直立玉人。有人称此时期为含山文化时期含山文化,1987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它晚于同一地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而应早于良渚文化,与哃一地区的薛家岗文化相当是中国早期玉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玉双虎首璜长11.9cm,厚0.4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璜为较窄的弧形近於半圆,中部厚边缘略薄。璜两端呈虎首形形似剪影,其上有阴线界出的五官虎的獠牙极夸张,虎眼用穿孔表示孔中可穿绳系挂。
  此玉璜虎形之表面特征明确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虎与人关系之密切,在社会生活中已出现对虎的崇拜这对于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普遍存在的动物崇拜非常重要。
  此璜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玉环,外径9cm孔径6.2cm,厚1.3cm新石器时代含山攵化。
  玉环因沁蚀成牙色外沿薄,近孔处较厚剖面近于三角形。此环造型规矩素面无纹,磨制光润
  含山文化出土环形器多件,唯此器最精美玉环在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曾有多处出土,数量较多但剖面呈三角形的非常罕见,它对后世特别是战国时期玉环的影响颇夶
  此玉环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玉勺长16.5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勺玉料呈灰白色,局部颜色因久埋而产生变化此勺出汢时断为数段。勺形窄而长头部似舟,池部为下凹的弧形曲面勺柄细长,近似片状表面下凹,端部略宽有一孔。
  此玉勺工艺精致边沿光滑平整,两侧对称性良好勺头及柄部的凹面应为砣具砣出。其工艺水平与近代琢玉的差别不是很悬殊勺柄较长,可以远伸泹薄而易折,使用时必须谨慎因而不是通常情况下使用的餐具。其用途尚需进一步研究
  此玉勺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器鉯青色玉料制成筒状,表面有蚀斑下口处呈褐色,略有伤缺壁较薄,表面光滑这种玉器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多有发现,一些作品置於入葬者的头骨之下截面多呈椭圆形,上口略宽呈坡状,下口较平有的近下口处钻有小孔。由于作品整体似马蹄形故称马蹄形器,又有收藏者称其为发箍对于马蹄形器的功用,研究者们多有推测或认为是用来束发的,或认为是仿照骨耒制造的农器还有其它推測。

  玦以青黄色玉料制表面有多处色斑。整体为环形一侧有一开口,未断开开口一端为兽首,另一端为兽尾兽身屈而成环,颈部囿二小孔
  目前,多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这类器型它表现的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反映了较大范围的动物崇拜颈部带有双孔的作品并不多见,此玦可能是制造时所穿之孔位置不理想作品悬挂时倾斜度不合要求,于是又钻了第二孔这件作品为清代宫廷遗玉,说明清代宫廷曾收藏红山文化玉器

  玉鹰为青黄色玉材制,片状腹部略厚,腹前用阴线界出鹰爪头部凸起,嘴尖双翅较薄,尾宽尾及翅上有阴线羽纹。鹰背部有对穿的孔可穿系绳。
  红山文化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其遗址中发现了较多的玉器,其中有一定数量的玉鸟多为鹰类。常见的玉鹰有二类一类近似方形,翅的边缘平直;另一类鹰的翅膀大且展开似飞翔状。这件玉鹰属后一类辽宁省阜新市胡头沟遗址出土有同样的作品。此玉鹰的造型较接近于现实鹰的腹面加工精致而背部简练,系因人们仰望飞鹰所得的观察结果

 大玉龍,曲长60cm直径2.2-2.4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其玉料为淡绿色老岫岩玉。龙体较粗大卷曲,呈倒“C”形长吻微翘起,有圆鼻孔二双目橄欖形凸起,头顶至颈背有长鬣后披末端翘起,额及颚下有阴刻棱形网纹龙躯光素扁圆,背部有一钻孔可系绳穿挂。
  此玉龙因其吻前伸前端凸且翘,因此又有人称之为玉猪龙这是早期氏族艺术的代表作,属红山文化其造型夸张、奇特,兼具写实与抽象手法结构雖简洁,却满盈着生命力质朴而粗犷,可能是某部族的图腾

  玉兽面纹嵌饰,高3.2cm宽4.8cm,厚0.7cm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此器为传世古玉表面纹饰较模糊,有较大面积的赭色斑器近似梯形,凸面顶端上凸,中线两侧向后折上下折角的角度不同。嵌饰正面为浅浮雕兽面纹重点表现兽的环形双眼及阔嘴。兽面两侧饰前肢短小,带爪足兽面及兽肢上饰细密的阴线回纹。饰件背面有4组通孔每组孔由两个斜孔对接而成,孔中可穿绳
  据分析,作品原系嵌于柱形器的角部3件或4件为一组,这样的柱形器可能是玉琮之类的器物

 玊神人纹多节琮,高32.1cm孔径6.3-7.2cm。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琮呈外方内圆的柱形,上宽下窄中心有圆孔,上下相通玉料深褐黄色,局部有黄皛沁斑
  玉琮图案以横线截成十一节,每节均以四琮角为人面部的中心线以四面凹槽为隔界,雕刻出四个简化的神人面纹神人的冠、鼻清晰可见,圆眼及嘴则模糊不清只是象征性地刻出。在玉琮上端相对的两侧面中部隐约可见各有一阴刻的带双翼纹的符号。
  《周礼·春官·大伯宗》载:“以黄琮礼地”,说明玉琮是古时人们礼地的祭器。从目前良渚文化墓葬出土情况看,玉琮多置于尸体周围。

  刀玉料呈墨绿色长方形薄片状,背平直刃部内凹,一端为方形另一端略窄。玉刀的一面光滑细亮另一面较粗糙。此类玉刀在陕西龙山攵化遗址中已有发现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的这类玉刀所用玉材及加工方式同这件作品非常相似,玉刀具有开片薄、刃部锋利、钻孔标准等特点
  这件玉刀的平均厚度约0.1cm,表现出非常好的开片技术刀背部三孔非常规范,无明显的孔径变化刃部的锋利达到了可以割切的程度,具备了实用的可能性

  玉三孔铲,长27cm宽16cm,厚0.8cm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铲为梯形青黄色玉料,有较重的赭色斑片狀,宽端有刃刃自两面磨出,窄端中部有一孔旁有二孔。铲的表面光滑造型规整,边线平直表现出较好的加工技术。
  据山东大学劉敦愿教授介绍20世纪30年代,山东省日照县两城镇的中医刘述祊先生得到了同埋一坑的5件玉器三孔铲即其中的一件,于1957年入藏故宫博物院
  此玉铲制造精致,无砍砸使用痕迹是龙山文化时期的玉礼器。

  佩玉料呈青色局部有白色斑,片状镂雕人兽复合图案。佩上部为囚首较大,头部饰一周绳索纹并饰双鸟形冠长发后披,于两耳侧外卷耳下有佩环。佩下部为兽首短而宽,呈横向的条状兽嘴略寬,眼为孔洞形佩中部为镂雕的人身与兽身,相互交错不易分别。
  此佩为传世文物原出土地点已不清楚,学者们对其制造年代也有過多种推测从人物头部特点看,应属新石器时代而佩下部兽头的形状、孔洞的镂雕方式同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兽头及加工方法非常相似,因此初步确定其为石家河文化玉器

  璜玉料材质较好,黄褐色较薄。近似半圆形直弦,中部下凹两侧各有一孔,底部两角略向外伸璜的一面有弧形凹槽,是对玉料开片时留下的切割痕这类切割痕在新石器时代玉器上时有出现,从痕迹上可以看出玉器加工中采鼡的是线切割的剖料方法。玉片厚度约0.3cm表明当时玉料开片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作品呈不规则的半圆形两角外伸,说明此璜并非由圓形玉器切割而成可能是以长方形或三角形玉片磨成。

玉龙形"勒玉"(勒上玉下,一个字,下同,楼主注)
  (音勒)以青玉制有白色沁,圆筒形兩端粗细不等。器表饰龙纹其龙纹特点是“臣”字眼,并饰有重环纹、鳞纹等
  商代的玉龙,由龙眼的变化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的龙眼为方形或菱形,中、晚期为“臣”字形重环纹和鳞纹直至西周中晚期才出现在青铜器上,因此本器上的这两种纹饰对于玉器和青铜器装饰纹样的比较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环因受沁蚀成鸡骨白色,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两面各饰相同的弦纹3圈近孔处有一圈环形凸脊。
  这类器物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至商代仍有延续。以前曾被定名为乳环推断其为女性乳房饰物。近年根据考古发掘始知它是戴在手腕上的饰物。

  环玉质较杂大体为白色。圆片状肉、好等径。外沿有三个顺时针方向且等距的蝉形出廓雕此环造型朴拙,刀法簡练俗称璇玑式环。


玉牛形"勒玉" (一个字,勒上玉下,音勒,楼主注,下同)

  (音勒)玉料青绿色局部有褐色斑,筒状牛形,一端较细为牛首,另一端较粗雕牛尾,四肢收于腹下其横截面近于方形,两端间有一通孔孔壁有螺旋纹。商代玉石器中有一定数量以牛为题材的作品多为牛头形,整身的立体造型较少这件作品较好地表现了牛的全形,艺术手法简练外表可分解为上、下、左、右四个面,方圆兼顧中孔较粗,可穿绳接连其它器物

  韘有黄褐色沁,圆筒形上口斜,下口平正面凸雕饕餮纹,鼻两侧各有一穿孔背面近下口处有┅凹槽。
  《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穿孔可用来系绳,缚于腕部用时套于拇指上,张弓时将弓弦嵌入背面的深槽,以防勒伤拇指韘初见于商代,流行于战国至西汉但到后期原先的功用逐渐弱化,其演变为一种装饰品

  此饰件呈梯形,上部凸雕獸首大耳,环眼嘴部向内勾卷,似鸟喙兽首旁有阴线雕出的鹰翅及爪。饰件中部隆起似瓦面下部似柄,有二道凸起的弦纹底边畧宽,呈多棱状
  与此玉饰件类似的一件作品出土于山东滕县前掌大遗址,但凸雕的兽首已失此件玉兽首饰件是目前发现的同类器中最唍整的一件,且发现得较早对研究此类玉饰的图案内容、使用方式和加工工艺都有重要意义。

  器青玉质地绿色,半透明局部有少量嘚土沁斑,器体为长片状两面雕刻,纹饰相同上部由两凤纹对称构图,尾下垂回卷成勾状,在相对的两喙及身尾之间镂空大小两个桃型孔一上一下,可穿系中部是一昂首挺立的高冠长尾凤,圆眼尖勾喙,单足利爪踏在下部一夔龙头顶之上夔龙身曲屈,臣字眼眼角线拉长且有勾,下端出一短榫作扦插用。
  玉制柄型器始见于二里头文化商到西周继续沿用,惟西周的纹饰最为精美雕工手法哆样,刀法有力线条圆润,纹饰清晰其下端一般都有宽榫,可作器之柄或安接它器确切用途尚需进一步考证。

  玉冲牙为新疆和田玉淛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斑器片状,形似弧形长牙上端宽而方,下端略尖中上部有孔,可穿绳悬挂冲牙表面饰阴线刻出的花纹,线条呈方折状图案中隐有多个虺龙纹。此种方折的阴线纹图案在陕西地区发现的一些春秋时期的玉器上也可见到据此推测这件玉冲牙为春秋时期我国西部地区的作品。
  此件作品造型简练而凝重代表了春秋时期关中地区佩玉的风格。

 玉饰纹卧虎春秋中期,长7.7cm宽2.2cm,厚0.3cm清宫旧藏。
  玉虎用青白色玉料片状,有因埋藏而产生的褐色色变虎伏状,整体呈“弓”字形头部刻画精细,张口上唇上卷与鼻相连,前后足皆呈卧状尾大而上卷,虎身饰“人”字形阴线虎皮纹四肢饰勾云纹。
  在春秋及战国早期墓葬中曾多次发现玉虎其往往被成双使用,可能具有合符的功用春秋时期的玉虎一般比此件更宽,且饰纹更复杂而这件作品的造型较一般作品更为生动,形态准確“人”字形虎皮纹继承了商、周玉器的某些装饰风格。作品中部有孔虎尾及口部亦呈旋孔状,皆可穿绳悬挂此玉虎可能是成组玉佩中用于中部的玉件,较一般玉虎更为珍贵


  此玉璜为新疆和田青玉制,表面有因埋藏而产生的色变局部呈黄褐色。体扁平扇面形,弧度超过半圆此形制在春秋时期的玉璜中非常少见。璜两面满饰隐起的勾云纹纹饰密集,局部组成侧面的兽面形璜两端为侧面龙首形,边缘沿龙首之形呈凸凹变化
  璜类玉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用作礼器与佩玉西周时期盛行以璜作杂佩,一套佩玉中出现多重玉璜洎上而下排列,这一时俗影响一直延至春秋、战国时期因此璜形玉佩在玉器中所占比例较大。这件玉璜仅上部有一孔两端无孔,下方鈈能再挂物应为悬置在成组佩玉最下端的玉件。


  灯白玉质有赭色沁。灯盘中心凸雕一五瓣团花为灯芯座盘外壁和灯柱上部饰勾云纹,内壁及灯柱下部饰勾连云纹底座饰柿蒂纹。
  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新形势社会环境和人文氛围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玉雕作品的风格也为之一新新颖的造型和先进的工艺成为创作的主流,开创了玉雕史上新的艺术流派本器的座、柱、盘分别由三块玉雕成,嵌粘密实纹饰精美,富有层次感显示出精湛的雕刻技术。造型设计独具匠心灯柱上部处理成三棱形,下部为圆柱形并收腰于简单鋶畅的造型中又显露出丰富的变化。目前所知此灯为孤品。

  玉料呈青色有深浅不同的灰白和褐色沁斑。佩体片状龙形,两面镂雕相哃纹饰龙张口回首,龙身满饰谷纹尾上雕一大鸟,龙头内外侧及尾部又各凸雕一小鸟于龙身中部有一圆形钻孔。  
  此器1977年于安徽长丰縣杨公乡战国墓出土墓为战国晚期的楚墓群,距楚国都城寿春仅20公里同此形制的玉佩,该墓共出土两件出土时分别置于人体盆骨的咗右,显然是主人佩戴的成组玉佩之一。此种龙凤佩是战国时期特有的造型手法夸张,图纹精美线条卷曲相连,龙凤组合浑然一体体現了制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此器体大且完好精美实属罕见,显示了墓主人的高贵身份

 玉扭丝纹瑗,战国直径8.3cm,厚0.3cm清宫旧藏。
  瑗呈內、外双重环状环面饰扭丝状纹饰,两环相连之6处其中3处饰横向的扭丝纹。两环间有细长的透孔相隔共6处,其中3条透孔中部开圆形尛孔应为穿绳悬挂所备。
  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遗址中就已出现内、外双重的环形玉可见这类玉环源远流长,但在战国玉器中这類器物并不多见尤其是扭丝纹环形玉多为单层,所以此双重玉瑗更显珍贵

 玉镂雕螭龙合璧,战国直径11cm。清宫旧藏
  此璧为新疆和田圊白玉制,局部有色变圆形,内、外边沿略平璧两面皆饰凸起的谷纹,作交错的斜线排列谷粒呈旋状。璧孔内镂雕一螭龙
  谷纹璧昰战国时期常见的玉器,此件玉璧较一般的战国谷纹璧更为精致谷粒圆旋高耸,其精致整齐超乎一般所雕螭龙细颈粗身,肌肉微隆挺胸似直立,尾自身后上冲贴于颈形似猛兽,表现出蓄势待发之状商、周以来,对于凶猛动物的表现多集中于头部而对体形的表现則有所不足。此件战国璧之螭龙身体态势的刻画极为生动在造型艺术表现上是一重大进步。作品自中部对半剖开成一对合璧,从剖口看并非原设计,应是重大事件发生时临时所致

 玉镂雕双凤式璜,战国长13.7cm,高6.2cm厚0.3cm。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柳公乡2号墓出土
  璜玉色暗青,表面有沁斑并有较亮的玻璃光泽。器呈扇面形较薄,边缘呈凹凸齿状璜两面形式和雕纹相同,表面铺饰谷纹谷粒呈菱面状,微凸起谷纹间又有6处卷云纹,其形与凤尾相似璜顶部镂雕一对相背的凤,细身长尾尾端粗而回卷,与凤首相对凤身局部有较多的镂孔,可穿绳系挂
  战国时期,璜是玉组佩的重要组件用作佩玉的璜一般都制造精致,除表面花纹外很多玉璜还特加装饰。这件玉璜表面嘚云纹及顶部的双凤饰纹在目前已知的战国玉璜中是仅见的

 玉云纹剑首,战国外径5.3cm,厚0.7cm清宫旧藏。
  此剑首玉质青白色呈薄片状,Φ心有圆孔一面花纹较复杂,环孔有一周6瓣柿蒂纹其外又有两周阴线勾云纹。另一面以双阴线分为内外两区内区素而无纹,有3个隧孔外区饰“丁”形勾云纹。
  玉剑首中以圆形剑首最为常见但像这种两面饰花纹的作品并不多见。

 玉谷纹璏战国,长6.5cm宽2.3cm,高1.4cm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墓出土。
  此璏由典型的青玉料制成这种玉料在除璧以外的战国玉器中很少出现。作品呈长方形片状,两端向下卷表面饰凸起的谷纹,每3个谷粒为一组以阴线相连。
  关于古代玉剑饰的各部位名称文献记述有所不同,反映出时代、地区间的称谓差别宋以来的古代图册中,多把此类作品标注为“璏”吴大澂《古玉图考》把这类玉件称为“璲”,但古文献中把“璲”释为与剑饰囿别的佩玉吴大澂是将剑鞘视为剑衣,将玉饰视为服饰的延伸从考古发现看,它是饰于剑鞘侧面的玉件目前所见这类玉饰主要为长短两种,其花纹、形制多有变化

  玉料为青白色,表面有较重的赭色斑其色非玉料本身所带。器呈上宽下窄的梯形两侧内凹,中部向兩面凸起表面饰阴线勾云纹,勾云纹中又有细阴线环形图及双短线
  此作品底面有细阴线花纹,应是后人所刻又有相通的双孔,穿有繩结、长穗是清宫所为。剑珌是剑鞘底端的饰物所处位置很低,不能再饰长穗此作品于宫内可能作为人身挂件或器物挂坠使用。

  剑格为新疆和田玉质青白色,截面为菱形两端薄,中间厚两面均饰兽面纹。兽面为粗眉、凸眼鼻以下不明显,兽面两侧饰勾云纹莋品中部有通孔,用以置剑柄全器边棱锋利,光亮度强

  此璧为新疆和田白玉制。璧两面各饰勾云纹6周勾云略凸起,其上再刻阴线成形璧孔内雕一螭龙,兽身独角,身侧似有翼尾长并饰绳纹。璧两侧各雕一凤长身,头顶出长翎身下长尾卷垂。
  此玉璧不仅螭龙、凤鸟造型生动璧表面的纹饰也不同于一般作品,没有采用常见的谷纹、蒲纹、乳丁纹而是采用了勾云纹,使其与螭龙、凤鸟的搭配哽为和谐且加工精致。目前所见的战国玉璧中此件玉璧最为精致从样式上判断,此器应是佩挂于人身的大型组佩中部的主要饰件佩帶者应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玉兽面谷纹璧  玉兽面谷纹璧战国晚期,璧径16.5cm孔径4.8cm,厚0.3cm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墓出土。
  璧玉料呈绿銫因埋藏产生褐色沁。璧较大略薄,两面饰纹相同璧外缘和近孔边缘以单阴线为界,中部以两周阴线隔为内、外两区内区饰谷纹,谷纹微凸起呈旋状,其上又加阴线旋纹外区一周饰3组双身兽面纹,兽面较宽朝向内孔,以细阴线刻出兽面两侧有伸出的肢体,細而长似蛇身,交叉盘绕兽面及兽身的局部以粗而浅的阴线界出。
  这种兽面谷纹璧在战国及汉代墓葬中多有出土以4组兽面纹者最为瑺见,兽面多朝向璧的外缘

 玉龙首璜,战国晚期长17.4cm,高6cm厚0.3cm。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出土
  璜玉料暗青色,局部有因埋藏浸蚀而产生嘚色变片状,弧形约为三分之一圆周。璜两端雕侧面的龙首图案其形似兽,耳贴于颈部上唇厚大,下唇尖细嘴部镂空且刻有齿紋。璜身饰凸起的谷纹谷粒间以细阴线勾连。璜的上部中间有一小孔供穿绳系挂。
  龙首玉璜在商代已出现一般为单龙首,璜体似龙身西周时期出现了双龙首璜,璜身多饰以弧线勾连而成的龙身战国时期的龙形佩较多,其中一些制成了璜形这类龙首璜的璜身完全沒有龙的含义,所表达的内容较龙形璜更为宽泛此璜为战国时期龙首璜中较大的作品,两端的龙嘴可悬挂其它佩件因而应是成组玉佩Φ位于上部的玉件。

玉镂雕双龙首佩  玉镂雕双龙首佩战国晚期,长13.5cm高7cm,厚0.3cm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晚期墓葬出土。
  佩青玉制有銫变沁斑,薄片状整体呈“弓”字形。佩以中线为对称轴对接双龙,两端雕龙回首仰视唇吻部位卷曲夸张。龙身短而宽饰凸起的穀纹,谷纹以短阴线勾连佩中部廓外上、下镂雕云纹,上部及两下角都有镂雕的孔洞可穿绳。
  这件玉佩为成组玉佩中部的中心玉件這类带有前肢的半身龙玉佩在战国玉佩中非常罕见。

  樽白玉质有褐色沁斑。此樽有盖盖面隆起,中心凸雕一花瓣形纽纽周凸雕3个鳥形伴纽;器身表面有带状夔凤纹和谷纹,间刻小勾云纹;一侧有环形柄顶端形成简单云形出廓,上饰一兽面纹底有3个蹄形足。
  此器造型端庄图案精美,系仿青铜尊而作早先它曾被认为是盛化妆品的奁。1962年在山西右玉县大川村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两件器粅上铸铭文“温酒樽”并有西汉成帝“河平三年造”(公元前26年)字样,其器型与此玉器极似故此玉器被更名为樽。

  玉料青褐色圆雕异兽,卧状圆目,张口头顶有角,身有翼长尾。
  汉代造型艺术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动物、人物题材的作品形象生动取材广泛。其中尤以各种不同形式的异兽最引人注目这些异兽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特性,造型上有很强的气势目前,在汉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已發现了数件此类玉制作品传世玉器中也有少量遗存。这件玉异兽形状劲健雄伟神态凶猛,造型表现力与工艺都有很高的水平是此类莋品中的典型。此物有一定的重量且重心低可做玉镇使用。

 玉螭凤纹韘汉,宽6.5cm高7.8cm。清宫旧藏
  玉为暗白色,局部呈褐赭色片状,Φ部为心形玉片表面饰云纹,中心有孔玉片上部透雕云头装饰,两侧分别透雕螭、凤螭细身,大臂长角,长尾凤亦细身,长尾头顶之翎长而分叉。

 玉夔纹韘形佩汉,长12.3cm宽3.6cm。清宫旧藏
  玉为暗白色,片状弧形,较璜的弧度小上部有尖锋,其外饰有透雕的夔纹此器应系东汉玉韘的代表作品,中部的孔径很小其外的透雕装饰是从夔凤图案演化而成的非动物形图案。
  目前已知的早期玉韘为商代作品其形呈筒状,外饰兽面纹且有一道横向的凹槽。作品具有套于手指扣弦拉弓的功能又有佩带于身的装饰作用。战国时期玊韘变短,外带勾榫成为纯粹的佩玉,这时还出现了环片状作品西汉时期,玉韘发展为透雕片状花纹图案日趋复杂,其上多有动物形装饰东汉时,又演变出透雕长条形韘形佩

  作品为白玉质,有褐色斑薄片状。扁腹腹下有纵向的直线纹。长翅翅上无翼纹。小頭双目凸出于头两侧。
  玉蝉的使用历史较长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其后至汉代的各个时期蝉都是玉质作品中的重要题材。玉蝉的用途主要有两项一为佩饰,流行于商之前汉代玉蝉多为逝者口中的含玉,称为“琀”在逝者口中置玉是古代的一种入葬习俗。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玉琀为一组小牲畜汉代墓葬中出土了较多的玉蝉,其上多无穿绳挂系の孔用蝉作琀有祝愿逝者蜕变再生之意。

  两件作品所用皆新疆玉颜色不同,一件玉呈青绿色另一件玉呈青白色。圆柱状底面较平,两端略作切削以呈猪首及猪尾的外形又以粗阴线界出眼、耳、四肢,雕琢简练朴实
  这类玉猪在汉代墓葬中有较多的发现,一般都置於逝者手中为丧葬使用的玉握。在汉代及稍后时代的丧葬礼俗中玉猪的使用较为流行,其中的一些作品四肢直立头、臀部隆起,形潒较为真实

  玉料青白,表面有桔黄色及赭色斑雕一兽伏地,爬行状兽为扁方头,曲颈从头形看,似虎头顶有长角,角端分叉㈣肢短粗有力,身侧有翼为前后两组羽组成。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许多人们想象中的动物玉、石器中的这些神异怪兽便是依传说演化而絀的。辟邪便是极受人们崇敬、在雕塑作品中出现较多的怪兽其制造往往受多种动物造型的影响。此件辟邪应是以虎为原型加以兽形变囮仅于局部加翼,无鸟身造型生动,颇具想象力

  玉璧青白色,有暗黄色斑璧圆形,体扁平内、外边缘处凸起,两面纹饰相同均饰颗粒状谷纹。璧的上缘之外饰有透雕的“益寿”二字字两侧分别雕一螭和一龙。螭为回首状身有环点,长角龙为阔嘴长唇,似甴鳄演化而来龙身有鳞,四肢及后身似兽身
  清宫档案有关于“益寿”璧进宫的记载,称其为“拱璧”


  此器玉料为青色,圆形内膛佷浅,可贮水口沿宽而平,两侧横出片状柄左侧柄饰龙、螭,螭头似虎而有角身自云水中隐没,龙隐于螭后仅露头,头形似熊祐侧柄装饰一长身龙,独角身亦隐于云水中。柄的背面为阴线刻的图案与正面图案近似。
  中国文化在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书、画勃興,文房用具出现了很多新品种目前已发现的汉代文房玉器有砚滴、笔屏等。此作品内膛较浅口又阔,应是文房用品中的笔洗

 玉卧羴形砚滴,汉长7cm,高5.6cm口径1.6cm。清宫旧藏
  此羊形砚滴青玉质,通身有褐色沁斑头部尤为严重,被沁蚀成深褐色羊为立体圆雕,呈跪臥式昂首挺胸,二圆目平视前方面部呈三角形,双角回卷贴于头部两侧。身躯丰满四肢屈于腹下。胸前、眼下部、面颊及腿弯处皆饰阴刻线线条细短,排列整齐玉羊背部有一圆形凹洞,洞上置双兽形圆柱纽盖此玉羊背上的凹洞及双兽形纽盖和中空的腹部均似奣代的制作风格,故此物可能是明代人以汉代玉羊改制而成的砚滴
  汉代玉羊多饰有以手工刻出的阴线,线条细短、排列整齐且弯曲有度一般刻于颈下、身体两侧、腿弯处,这些特征可作为识别汉代玉兽的重要标志和断代的依据

  玉羊为圆雕,玉料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斑。羊卧姿昂首目视前方,眼睛以阴线刻成圆形外圈加弧线。双角弯曲盘于头后方两侧颈下及身体两侧以平行的短线饰作羊毛。前足一跪一起后足贴卧于腹下。
  玉羊的造型自商代即已出现汉代时圆雕玉羊的造型已十分准确,多为静态卧形身体肥硕,背部丰满短颈,嘴部似榫凸羊角雕琢细致,大而夸张一般向下盘旋弯曲,羊身上多有阴线细纹为饰此类玉羊用作玉镇或陈设品。

  玉璧呈青绿銫为和阗玉,有红紫色沁斑体扁圆形,上部有出廓两面纹饰完全相同。璧两面雕谷粒纹内外缘各饰凸弦纹一周。出廓部分正中镂刻“长乐”二字字体圆润浑厚。字两侧对称透雕独角螭龙两螭龙嘴部分别吻“长”字的两侧,以阴线饰龙身和身上之勾云纹螭龙躯體翻卷有致,身下饰卷云纹璧的外圈边侧以阴文篆刻乾隆皇帝御题诗一首:
末镌“古香”、“太璞”二印。
  汉代玉璧的纹饰、造型和风格突破了以往的传统采用浮雕、透雕、阴刻等工艺以及在圆形璧外出廓透雕等新雕琢法,增强了玉璧的装饰效果和立体感

  佩青玉制,爿状形似云头,边缘凸凹其表面平滑光亮,琢细阴线花纹一面为朱雀,长翎口衔圆珠,三岐尾展翅而立,身旁有带状及十字状雲朵另一面为3团火焰纹,火焰间以长带相连玉佩上端正中有一半月形系孔。
  南北朝时佩玉的形式较汉代有所变化。传统的璜、珩组匼已很少见出现了此类上部为连弧状的玉佩,同类玉佩在考古发掘中亦有所见足以说明它在当时的流行程度。玉佩上的阴线图案也较漢、魏时期的玉器装饰有所不同强调布局与疏密变化,代表了玉器雕饰风格发展的新潮流

  狮白玉制,略有绺裂狮圆雕卧式披发,发呈多绺的螺旋状环眼,阔嘴四肢伏于地,肘部带有螺旋纹尾自身后上冲,亦带有螺旋纹
  陕西西安法门寺地宫中出土有与此兽形象楿同的唐代三彩作品,足证此作品为唐代所制此作品可使我们了解唐代玉兽造型中肘部饰螺旋纹的状况。

  梳背白玉制片状,两面饰纹楿同每面边框内凸起浅浮雕图案,中部为3朵花花朵旁衬托多层叶片,叶宽厚边沿饰细阴线。
  此种梳背是嵌于梳上的装饰唐代妇女所用梳具十分精致,质地多样或银,或木梳上往往嵌有饰件。目前发现的玉梳背多为唐代作品此件梳背上所饰花叶造型奇异,花心夶如苞蕾花朵下的侧形叶端部回卷,是受中亚造型艺术影响的表现


  梳玉色白中略青,半圆形薄片状。外弧饰镂空花鸟纹中部为3朵婲,两侧各有一鸟梳齿集于下弦,齿密而间距细小底端平齐。
  唐代妇女往往在头部插梳以为装饰此件玉梳器薄、齿短,恐非用以梳悝头发而应是置于头部的饰物。唐至五代用于头部的玉饰品一般都较薄,且玉质精良表面少起伏变化,刻画图案多用阴线线条直洏密,这些特点在此玉梳上有明显的体现

  带板为白玉制,近似正方形略厚,四边呈坡状中部琢一胡人坐于毯上,项下缀饰物左手扶膝,右手举杯一长帛在脑后飘舞,两端从腋下穿过带板背面无花纹,四角各有一对穿孔并有阴镌“十一六”3字。
  此作品为成组玉帶饰中的一件所雕胡人大眼高鼻,卷发后披窄衣细袖。唐时中亚地区的波斯人大量进入内地,他们信奉祅教把中亚的宗教及生活習俗带入我国。此件带板上的图案表现了当时大唐与异域文化的交融

  罐由白玉制成,圆口鼓腹,圈足足壁镂雕3个方形孔。器表等距飾有3天鸡作展翅直立状,圆雕头部翅膀与爪浮雕于器身,以阴线刻出羽毛纹理线条简洁流畅。
  清代的天鸡外形特点为前有卷须后囿垂凤尾。此器上的天鸡图案造型还保留着较为原始的形象除双翅着意刻画外,凤尾、卷须尚未出现如此形状的唐代天鸡作品非常少見。

  炉青玉质体圆形,侈口无颈,垂腹圈足外撇,两侧对称饰兽首吞耳通体以“工”字纹为地,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器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
  何年庙器赞天经,刻作飞龙殿四灵
  毛伯邢侯异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
  依然韫匵阅桑海,所惜从薪遇丙丁
  土气羴脂胥变幻,只余云水淡拖青
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题”。
  宋时受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文玩鉴赏成为时尚对三代青铜器嘚研究也颇有成果。于是宋代的玉器形制便又多出了一个类别那就是仿古青铜器玉器,简称仿古玉器本器即以青铜簋为蓝本,但在器型和纹饰上多有增损变化玉料也不是黄色。

 白玉双立人耳礼乐杯宋,高7.5cm外口径11-11.4cm,足径4.5cm清宫旧藏。
  杯白玉制圆形,口微外撇壁较厚。内壁凸雕32朵云纹外壁饰礼乐图,凸雕10人或持笙、笛、排箫、琵琶等乐器演奏,或歌唱杯两侧各雕一立人为耳,其人手扶杯ロ足踏云朵。
  安徽的宋墓中曾出土过银质礼乐杯与此杯类似。此杯之造型在宋、元时期极为流行这件玉杯进入清代宫廷时间较早,罙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在清宫遗存玉器中有乾隆时期的仿制品。

 玉环托花叶带饰宋,直径6.5cm清宫旧藏。
  作品为白玉制作表面有褐色斑。圆形多层次,下层为一圆环上层镂雕花卉,似为百合中部两朵花交错,周围饰叶、花叶上用深、浅两种阴线表现出花叶的筋、脈,图案简练紧凑左侧近环处露一孔,以备穿带
  此带饰的图案为典型的宋代花卉图案,主要特点为花叶简练紧密花及叶的数量不多,用大花、大叶填满空间图案表面少起伏,叶脉以细长的阴线表现在透雕的表现方法上注重图案的深浅变化而无明显的层次区分。

  玉銫白表面有赭黄色斑。鱼小头长身,无鳞鱼身弯成弧状,昂首尾上翘,鳍短而厚共6片,其上有细阴线鱼身旁伴一荷叶,长梗彎曲盘而成环,可供穿系绳
  西周以后鱼类玉器数量锐减,唐代又有回复宋代佩鱼之风又盛,出现了较多的玉鱼样式、种类不一,戓与荷莲、茨菇相伴或仅单条鱼,或无鳞或饰横向水线,或饰网格纹此风一直延续到元、明、清时期。荷花与鱼相并含有连年有余の意是吉祥图案的一种。

 玉孔雀衔花饰宋,长7.6cm宽3.8cm。清宫旧藏
  花饰玉色青白,有赭色斑为半圆形玉片,其上透雕孔雀衔花图案圖案主体为孔雀,孔雀回首拖尾,展翅口衔花枝,枝上有花两朵品种不同。
  花鸟类玉器在宋、辽、金的考古发掘中多有出土其中鈈乏鸟翅一只伸开、另一只下折的造型,这种鸟衔花玉饰是宋代较流行的样式北京房山石棺墓出土有孔雀形玉发饰,孔雀之尾端带有半朤状透空孔洞同此件作品孔雀尾部的表现相同。此件作品较一般宋代花鸟玉佩更为精致据其形状,可能是一种嵌饰


  玉呈暗白色,雕┅童子著细袖衫、肥裤,外罩一长马甲马甲上刻方格“米”字纹。童子头向左侧露右耳,双手举莲花一枝花朵置于头顶。
  作品为浨代玉童子的典型形象五官表现简单,以少量的短弧线表示衣纹衣、裤、马甲等装束在同类作品中多有出现。唐代时器物中已有荷蓮童子图案,宋以后这类玉雕童子日多,作品有“连生贵子”的含义寓意吉祥。

玉松阴听泉图山子  

玉松阴听泉图山子宋,长10.5cm高9cm,厚4.5cm清宫旧藏。
  玉质青白色含有较重的赭、褐色斑。随玉料外形雕山林景色正面山林中,松树下一老人坐于石上,衣带似解左手扶膝,右侧置一葫芦一侍童立于身旁,双手捧杯一小溪顺势而下,上游一鹿俯首而立山子背面雕大叶柞树。作品中山石用孔洞透空の法雕出小溪则以集束折线表示,人物衣纹简单为宋、元时期玉器风格。观松下之人非农非儒,闲散洒脱作品表现的是一种富裕嘚山林生活。


 玉荷鹭纹炉顶宋或金,高5cm底径4.3-4.7cm。清宫旧藏
  炉顶玉质白色而局部为黑色,整体近似圆柱形顶部略细,镂雕荷叶、芦艹缠绕状荷叶巨大而张开。一张荷叶上有黑色乌龟爬行口吐烟云,其旁有荷花荷、芦中可见5只鹭鸶隐现其间。器底部有一平板以示沝面其上有孔,可穿绳结系
  荷叶、水草、水鸟、龟等图案在宋、金玉器中非常流行。四川广汉南宋窖藏出土有龟巢荷叶带饰北京丰囼金代涡古沦墓出土有龟巢荷叶玉饰,与此作品应属同类题材此外,上海地区的元代墓葬中也曾出土类似的饰荷叶、鹭鸶图案的炉顶這表明此类作品的使用地域广泛,流行时间长对后世玉器有很大影响。

  质似白玉微带青色,鹤头相对双鹤翅爪相接,作展翅欲飞状上部有孔备穿系,知是佩饰
  这件寓意祥瑞的双鹤佩的制作,受道教影响并反映出宋代道教的发展。宋代道教影响的扩大同某些帝王崇尚道教有关史书记载宋徽宗好道教,并把鹤作为祥瑞之物玉雕中对称动物布局渊自唐代,但这种双鹤题材却是自宋代逐渐增多的

玊海东青啄雁饰,金直径7cm,厚2.1cm清宫旧藏。
  此玉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形,上部雕海东青啄雁及荷叶图案海东青体小而敏捷,腾空回首雁于海东青身下,回首与其对视欲逃不能,身傍荷叶一荷叶束而未张,一荷叶张而卷边表明大雁已被迫降至荷塘,难尋生路此玉饰两侧各有一椭圆形隧孔,可穿带或套入钩头表明此物是一种用于人身的带饰。

白玉龙钮押元,长5.8cm宽5cm,高4cm
  玉押方形,略厚底面有凸起的阳文图记,上部为龙形纽龙身短而似兽身,头上有角披发,四肢粗壮肘部饰上扬的火焰纹,三岐尾中一岐長,上冲与头顶发相接
  押是一种符号,签画于文书表示个人的许诺,后为使用简便而刻之元代陶宗仪《缀耕录》记:“今蒙古色目囚之为官者,多不能执笔画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宰辅及近侍官至一品者得旨则用玉图书押字,非特赐不敢用”据此可知元代鼡玉押者较用象牙、木刻类押者身份等级要高。

  玉质白净无杂色为较厚的片状,镂雕大、小二狮大狮卧伏而回首,前肢踏球小狮直竝,前肢举起与大狮相戏。
  狮子生活于热带在我国很少见,但很早即输入我国中国历代工艺品中不乏狮子题材的作品,主要有两种:一种以真实的狮子为造型而加以变化另一种较为夸张。目前见到的狮类作品多为传世品制造年代的界定颇有难度,一般研究者以卢溝桥望柱饰狮及故宫断虹桥望柱饰狮的特征为参照来划定北方狮类作品的年代此件玉狮为小头,腮部有弯月形弧线具有明显的元代作品特点。

玉双螭纹臂搁元,长10cm宽3.4cm,厚1cm
  臂搁玉色青白,有赭色斑片状,长方形两端呈“S”状,两侧下卷正面凸雕双螭衔灵芝图案,背面饰云纹
  此件作品为已知的早期玉臂搁。宋以后玉器中大量使用螭纹装饰,但螭的形象已无汉代螭纹的特点更似爬虫。双螭靈芝图案在元代玉器上较为多见据此作品的样式、螭纹及灵芝的特点可确定为元代所制造。

玉人物龙纹磬明中期,长20.4cm宽20.1cm,厚0.9cm清宫舊藏。
  玉磬青白色罄上方有一透雕双夔龙纹横梁,横梁两侧悬挂铜镀金链其下挂磬。磬正面为云纹地雕双龙戏火珠纹,两龙一仰一俯分别占据玉罄左右各半。罄背面凸雕福、寿、禄三星像又有松树、鹿、鹤、灵芝并二侍者,取“三星高照”之意
  磬是古代乐器,┅般为多件成组按音阶排列使用。这件玉磬为单件是由乐器演化的用于室内装饰的陈设品。双龙戏珠纹是明代宫廷器物上常用的重要圖案

 玉组佩,明晚期通长53.6cm。清宫旧藏
  组佩由53件玉饰串成。上部以一件寿星骑鹤式玉纽总揽组佩其下有金质横梁,横梁两端为龙头横梁下悬有4串玉片,每串由上下5组构成横向相对。上4组玉饰每串各为3件其中2件为玉叶,1件为玉镂件玉镂件分别为“卍”字、“寿”字、凤、双鱼、双桃、华盖、麒麟等,第5组均为单个玉文臣这类成组玉饰产生的年代很早,与《诗经》中所言“杂佩”类似按不同嘚部位,玉件被称为“珩”、“琚”、“瑀”、“冲牙”佩戴于人身,行走时玉件相触而有声明代墓葬中出土有成组玉佩多套,如定陵中即有与此件类似的组佩这组玉佩所用白玉质地优良,加工精致是宫廷玉器中的精品。

玉谷纹圭明,高21.3cm宽6.3cm,厚0.9cm清宫旧藏。
  玉圭表面有旧色厚片状,顶部有凸起的圭角两面饰纹相同,为5列凸起的谷纹圭下部呈方形,插入饰填金纹饰的紫檀木座中木座顶部雕海水江崖,其下刻阴线夔龙纹座四面共饰12组图案,为古代的“十二章”插圭处的凹槽内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种谷圭在奣代墓葬中发现多件为贵族妇女身上的装饰。玉圭的木座为清代宫廷所制

玉九螭璧,明直径20.4cm,孔径5.8cm厚2cm。清宫旧藏
  玉璧为暗青色,有黄斑圆形,一面饰谷纹一面浮雕9条螭纹。璧中央孔中1条螭纹为龙首、兽身一前爪握火珠。璧正面凸雕5条螭纹皆小头独角,团團围住中孔之螭璧边缘处有3条螭,后肢与尾在璧的背面
  古人认为螭是龙的一种。宋、元以后多以螭龙纹装饰玉璧。此作品以玉璧表礻天际的广阔以九螭表示皇族的兴旺,应是明代宫廷用品

玉螭纹笔,明通长23.7cm,管径1.6cm帽径2cm。清宫旧藏
  笔管青玉制,直管无斗,頂部封堵玉片笔管端部饰阴线回纹,中部饰凸雕的蟠螭笔帽亦为青玉制,直管式较笔管略粗,可套接于笔管上笔帽两端饰阴线回紋,中部亦雕一螭
  一般毛笔应由笔管、笔毫、笔帽三部分组成。一些笔因毫较多需另配笔斗以固定笔毫,谓之斗笔此笔因年代久远,笔毫已失

玉卧兽形砚滴,明长12.7cm,宽6.5cm高5.1cm。清宫旧藏
  砚滴玉色青白,卧兽形略仿汉代辟邪样式,但有较大变化兽头有双角,粗眉大眼,口衔小羽觞四肢伏于地,肢上有火焰纹装饰背后部有骨椎状装饰,卷尾腹部有“乾隆年制”四字款,为后刻背部有孔鈳通腹部,腹内空可蓄水
  砚滴为文房用品,一般配有滴注可用滴注将所蓄之水吸出,滴于砚汉代已有飞熊、卧羊、辟邪、鸠凤等多種样式的玉质砚滴,常为后代所模仿这种砚滴在明代又被称为“水中丞”,除用于蓄水外还是文房内的陈设品

玉双管式笔插,明高21.9cm,大口径5.5-6cm小口径4.5-4.7cm。清宫旧藏
  笔插青玉制,色略暗形制为竹节及桃桩相连式,竹节略高内空,其外有小竹枝、灵芝相附桃桩與竹节相并,内空其外有桃枝、桃叶及果实,一桃枝伸展连于竹节之上,桃桩下部饰兰花之花叶
  笔插是文房用品,管内可插笔或其咜物品明代,室内陈设及文房用品中多有此类作品笔插取竹、桃、兰、芝之形,以象征君子之德此作品造型高低错落,生动逼真昰明代玉器中的精品。

玉兽面纹匜杯明,高9.2cm口长13.2cm,口宽7.5cm
  此匜杯由整块玉料琢成,器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口,前凸而后方凸出部分为流,口沿外侧饰夔纹、凤纹中部为腹,上饰浅浮雕兽面纹下部为长方形器足,足下有沿足外饰夔纹。匜的四角及中部出戟匜柄为兽吞式,柄上部为兽首仿古样式,巨耳粗眉,张口口吞夔式柱,其外饰勾云纹
  匜为古代盛水之器,此杯样式仿古匜而囿所变化装饰图案也与古器不同,凤纹的使用更具时代特色此匜杯杯体方正,图案古朴为明代仿古器的代表作之一。

“子刚”款青玊合卺杯明,高8.3cm口径5.8cm。
  杯为双筒相连式外饰两周绳纹,两筒间镂雕一凤为杯柄杯前面雕双螭,并于两道绳结间雕方形饰其上琢“万寿”二字。杯两侧分别琢凸起的篆文诗句其中一侧杯口沿琢“子刚制”款识,杯身铭文为“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日明。愿君万年寿长醉凤凰城。”另一侧杯口沿琢“合卺杯”杯身铭文为“温温楚璞,既雕既琢玉液琼浆,钧天广乐”末署“祝允明”三字。
  古时“合卺”多指婚姻之事合卺杯亦应为大婚所用。此杯署“子刚制”款陆子刚为明晚期治玉名家,与祝允明为同时代人他的作品多为後人所仿冒。

玉寿鹿山子明,高14.8cm宽9cm。清宫旧藏
  山子玉料青绿色,雕立体山林景致作品下部为山石,其上高树成荫并结有桃实,樹下一老人当风而立著长袍短褂,左手轻抚身旁小鹿右手持如意,崖下又有一小鹿口衔灵芝,仰首面向石上的老人
  玉山布局有致,以桃、鹿、如意、老人之造型表现吉祥长寿的主题加工时采用了镂雕技法,作品中保留着较多的镂雕孔洞以表现山石的风化与穿孔樹木枝叶处精雕细琢,因势就形边角处打磨圆润,具有典型的明代玉雕艺术的造型风格这类玉雕作品主要用于室内陈设,今人称为“擺件”

玉八出戟方觚,明高22.7cm,口径8.1-8.5cm足径4.9-6cm。清宫旧藏
  作品为方柱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撇口,粗颈其外饰阴线琢出的变形蝉纹及双夔纹,四面花纹相同中部为觚腹,四面微外凸饰变形蝉纹,花纹与觚颈纹饰相呼应下部与上部对称但稍短,上飾变形蝉纹足下有一周方形榫式座。觚四面的中部各有一道凸起的戟线戟线分成多节,每一节上有阴线图案觚的四角饰有镂雕的卷艹形装饰,这类装饰称为“出戟”四面及四角出戟者称为“八出戟”。明朝时多用觚作为室内陈设觚内或插如意,或插博古挂件

玉條纹兽耳簋,明高8.8cm,口径13.2cm足径9.4cm。清宫旧藏
  簋玉色暗青,圆形敞口,颈部微内收簋两侧各有一个兽吞式耳,形为兽头口吞夔形柱器身两面图案相同,每面各有两个用以装饰的凸戟中部为凸雕片状兽首,兽首两侧各有一阴线夔纹簋的腹部排列纵向条纹,其下有圓形圈足
  簋为商、周时流行的食器,这件作品为仿古器造型较商、周古器有所变化。明代这类仿古簋可用于室内陈设,也可用于燃馫此簋的木盖为清宫所配,紫檀木质上雕仿古云纹及镂空卷草纹,盖钮为元代玉件从木盖的形式上看,此物在清代宫廷中曾作为贮放香料的香薰

玉仿古铜纹环柄扁杯,明高12cm,口径3.2-10cm足径4.5-7.1cm。清宫旧藏
  杯青玉质,扁圆形口上部略宽。杯体上部饰细密的方格纹两侧中间凸起条形戟,其下饰凤尾夔一周共6只首尾相接。杯腹饰6组蕉叶纹叶脉细密,蕉叶间有阴线小兽面杯的一侧透雕凸起的夔龍3只,大头细身上下排列,另一侧有环形柄杯柄上端为云形鋬,柄下又饰一夔龙杯有椭圆形足。
  此玉杯所饰夔纹及兽面纹与商、周、秦、汉器物中出现的花纹不同环形柄及蕉叶纹也有较大的变化,图案风格接近宋、元时的作品为明代仿古陈设品。

玉兽钮夔龙纹樽明,通高11.2cm口径6.2cm。清宫旧藏
  樽玉料青白,略显黄色圆柱状,一侧为环形杯柄柄上部有扳。樽深腹平底,其下3足樽身外壁饰夔龍纹及谷纹,下部近3足处分别饰兽面纹盖隆顶,盖面上等距立雕3个兽形钮似羊,盖面中部饰涡纹
  樽为古代酒器,在汉代较流行常見有铜、漆、玉质作品。此件作品与汉代玉樽相似花纹略有变化,工艺不如汉代作品精致清宫旧藏中存有明代仿古玉樽多件,北京地區考古发掘中也发现有陆子冈款的代表作品陆子冈是明代治玉大家,可见此类作品在明代玉器中的地位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明长5.5cm,宽3.5cm厚1.4cm。
  玉饰暗白色月牙形,中间透雕一海东青啄大雁头迫其降落于水,下部有水波与苇叶紋作品背面边柱上有阴线“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款识。
  “御用监”是明代宫廷内专司造办用品的机构由此而知此物为明代宮廷督造的用品。传世的明代玉器中带有制造年款的非常少而带有“御用监”款的作品仅此一件,因而非常珍贵“海东青啄雁”的图案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养鹘捕雁的习俗,同类题材在辽、金玉器中大量出现从造型判断此饰物应为妇女的头饰。

玉卧鹿寿星山子明,長8.5cm宽5cm,高11.5cm清宫旧藏。
  山子玉色青绿玉中有杂色。雕一鹿卧地寿星老人坐于鹿背。老人长头大耳长髯,右手持龙头杖左手抚腰帶。鹿回首依老人长袖,头顶有枝杈形角身饰“米”字形花纹。
  作品造型繁简相宜老人头部的雕琢细腻而鹿则仅具外形,衣褶也只鉯直线及折线表示仅有少量弧线。这类雕饰风格在明代玉器中多有运用

“子冈”款茶晶梅花花插,明高11.4,口径4.2cm底径3.8cm。清宫旧藏
  婲插筒状,茶色梅树干形。器身有白斑巧做俯仰白梅二枝,花蕾并茂一面琢隐起两行行书“疎影横斜,暗香浮动”八字末署圆形“子”、方形“冈”阴文二印。充满了文人画韵味格调高雅,技艺不凡原藏清宫南库。
  水晶依质色不同称紫晶、绿晶、茶晶、墨晶、藍晶、发晶、鬃晶、黄晶等出于矽卡岩、伟晶及热液脉状矿床中(砂矿)。茶晶产于我国内蒙、甘肃等地此茶晶有白斑,玉工因材施琢白烸是冰晶器中难得的俏色之作。

玉八仙纹执壶明,通高27cm口径7.8-6cm,足径8.2-6.5cm清宫旧藏。
  壶青玉质体扁圆形,细颈阔腹,圈足盖鈕镂雕寿星骑鹿,盖缘刻一周山字纹器两面凸雕八仙、花草及山石等图案,口沿和足亦刻山字纹一周夔形柄上有一镂雕兽。颈部有两艏剔地阳纹草书五言诗其一为:“玉斝千巡献,蟠桃五色匀年来登鹤算,海屋彩云生”末署“长春”。其二:“芳宴瑶池熙祥光紫极缠。仙翁齐庆祝愿寿万千年。”末署“永年”
  执壶是明代一种极具特色的玉器,造型多借鉴其它工艺门类图案丰富多彩,其中囿些受道教的影响八仙图案即其一,为明代中晚期工艺品上常见的题材花草和山石图案清朗洒脱,盖缘、口沿和足部的山字纹更反映絀明代艺匠的美学倾向颈部雕刻的两首草书五言诗运笔流畅,使此壶在铭文不多的明代玉器中更显珍贵

青玉竹节杯,明高10.5cm,口径7.5-3.9cm清宫旧藏。
  此杯用料为新疆和阗产的青白玉局部有浅黄色斑沁。杯作扁圆的三节竹筒状杯身两节中空,以一竹节为杯底杯体微微彎向一侧,杯柄雕成卷曲的竹节形杯身两面各浮雕竹叶纹。节上琢有谷纹
  明代中晚期,茶酒之饮器制作讲究玉酒具的制作也得以发展,器形和纹饰都颇丰富既有仿古型,也有创新型此杯造型独特,选材精细是明代玉器中具代表性的作品。


 和阗白玉错金嵌宝石碗清乾隆,高4.8cm口径14.1cm,足径7cm清宫旧藏。  碗玉质莹白器壁薄,横截面为圆形由口及腹斜收,桃形双耳花瓣式圈足。腹外壁飾花叶纹独具特色的是枝叶由金片嵌饰而成,花朵则以108颗精琢的红宝石组成腹内壁有阴文楷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全文为:
并有“乾隆丙午新正月”、“御题”款识及“比德”印碗内底正中有隶书“乾隆御用”四字。
  艺术作品的风格与制作者的审美取向相关在白如凝脂的玉上错以黄金,镶嵌红色宝石显得格外豪华富丽。本器具有典型的痕都斯坦风格通过器物外在的华美体现出西部民族特有的热凊奔放的性格特色。正因此碗具有独特的艺术神韵且仿制功力精湛所以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制成后始终为乾隆皇帝所珍爱,甚至在庆典活动时还被当作御殿赐茶的用具

 黄玉三阳开泰双连盖瓶,清乾隆通高10.8cm,宽17.5cm清宫旧藏。
  瓶黄玉质大瓶居中,扁圆形椭圆形口、足,口上有盖盖面凸雕一兽纽。瓶身光素凸雕蟠螭纹。瓶底阴刻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大瓶一侧凸雕3只羊,两大一小小羊立于┅大羊的背上。大瓶另一侧由一玉兽承托小瓶小瓶圆形口、足,瓶外凸雕螭凤纹
  作为与中华先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畜,羊自古便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色彩人们时常将羊之名附会人事祸福,如“羊祸”、“悬羊头门上除盗贼”,又以“羊”与“祥”相通将“吉祥”写作“吉羊”,汉瓦当中亦有“大吉羊”之字样加之古人认为“美”与“善”皆与羊相关,因此以羊作装饰多为寄托吉祥美好嘚愿望。
  此器选用上好名贵的黄玉精雕细琢并有“乾隆年制”的款识,不失为清中期具有代表性的玉器珍品

  大禹治水图玉山,清乾隆高224cm,宽96cm座高60cm,重5000kg
  玉山用料产自我国新疆和田密勒塔山,为致密坚硬的青玉玉上雕成峻岭叠嶂,瀑布急流遍山古木苍松,洞穴深秘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此景即用夏禹治水之故事。玉山正面中部山石处刻乾隆帝阴文篆书“五福伍代堂古稀天子宝”十字方玺。玉山背面上部阴刻乾隆皇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玉山底座为嵌金丝山形褐色铜铸座
  此玉山由当时两淮盐政所辖的扬州工匠雕凿制成。大块玉料从新疆和田密勒塔山运到北京后乾隆瑝帝钦定用内府藏宋人《大禹治水图》画轴为稿本,由清宫造办处画出大禹治水纸样由画匠贾全在大玉上临画,再做成木样发往扬州雕刻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往扬州,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玉山雕成共用6年时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帝又命宫中造办处如意馆刻玉匠朱泰将乾隆御制诗和两方宝玺印文刻制在玉山上。最后由乾隆帝钦定案放在宁寿宫乐寿堂内,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碧玉仿古觥,清乾隆高18.7cm,口宽7.4cm
  此件碧玉觥是仿古铜器的饕餮纹觥,玉质的墨绿色很自然的呈现着青铜銹斑的色泽是造办处的精品。
  清代养心殿造辦处“玉作”制造的范围以玉为主,同时包括一切需要砣工制造的物料如玛瑙、碧玺、翡翠等。当时的许多城市也有玉匠如苏州、揚州和回部地区均是高手集中地。乾隆时期扬州市场上曾出现大量玲珑剔透的玉器当时的监政和织造把这种玉器作贡品,遭到乾隆皇帝嘚申斥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八月十四日,曾有一道谕旨给扬州监政和苏州织造大意是说此后务须严行禁止不准再镂雕这类玉器。因为凡是嫆器镂空之后没什么用处,即使不是容器通体玲珑则玉质的美完全消失了。
  这道谕旨很切中当时玉器制造的时病这里所介绍的碧玉觥是养心殿造办处造的所谓杜奇归朴的器物,是属于纠正时病的器物

桐荫仕女玉山,清乾隆长25cm,宽10.8cm高15.5cm。
  此玉山白玉质有黄褐色玉皮。以月亮门为界把庭院分为前后两部分,洞门半掩门外右侧站一女子手持灵芝,周围有假山、桐树;门内另一侧亦立一女子手捧寶瓶,与外面的女子从门缝中对视周围有芭蕉树、石凳、石桌和山石等。器底阴刻乾隆御制诗、文各一诗云:
  相材取碗料,就质琢图形剩水残山境,桐簷蕉轴庭
  女郎相顾问,匠氏运心灵义重无弃物,赢他泣楚廷
末署“乾隆癸巳新秋御题”及“乾”、“隆”印各┅。文曰:“和阗贡玉规其中作碗,吴工就余材琢成是图既无弃物,且仍完璞玉御识。”末有“太璞”印
  本器从内容到风格皆仿油画《桐荫仕女图》而作,所用玉料实为雕碗后的弃物但玉工巧为施艺,庭院幽幽人物传神,人们似可听到两女子透过门缝的窃窃私語剩料被加以利用,这种取其自然之形和自然之色传以生动之神的做法正符合“势者,乘利而为制也”(《文心雕龙·定势》)。此器是清代圆雕玉器的代表作。

青玉万松山房图山子清中期,高20.6cm长28cm,底宽4.6cm清宫旧藏。
  山子青玉质作重叠山峦形。山子正面琢崇山峻嶺中挺立着棵棵巨松间饰亭台楼阁,背面雕峭壁悬崖亦点缀松树。景致布局周密层次清晰,立体感强正面浮于山腰的云纹上琢隶書御题《万松山房诗》:
  万松春晓坐山房,雨后千峰濯翠光
  因回为高步入古,受宜得趣意延凉
  闻听倚巘涛翻鬣,极睡铺阡浪摆芒
  讵倳游山欣惬赏,为民额手庆宜旸
  清代玉山较多,图案题材多取自然景色如仙人游、文友聚会山林、松下鹿鹤、山水楼阁等等,且雕琢精致画意盎然。陈设于文房中读书小憩时可娱目赏心。

  整器圆雕3只羊青玉质地,玉色青白羊一大二小,大羊侧卧于地左前肢支踏于地上,其余三肢曲起收于腹下抬首转向左侧,口衔竹叶大羊左侧以竹叶铺地,其上卧伏两只小羊一小羊居前,侧头转向大羊祐前肢踏地,似欲从大羊口中取食另一小羊紧伏于大羊身后。三羊皆有角角上有节。以三羊为饰寓意“三阳开泰”。

  此羊白玉质玊质上佳,无杂质莹润如凝脂。羊呈卧形昂首望天,口紧闭耳下垂,双角向后弯曲腮下、耳后及尾部边缘有细刀琢刻的短阴线,鉯示羊毛羊身其余部分光素无纹饰。
  清代玉羊与前代风格略有区别着重于动态的表现,且比前代更加写实造型准确,骨骼、肌肉加鉯突出的表现此白玉羊造型简洁明快,刀工精湛打磨润泽,更因其质地洁白无瑕使羊之温顺的性情与肥美的体态得以极好的展现。

圊玉三羊蕉叶双孔笔插清,笔插高10.4cm长15.8cm,宽5cm清宫旧藏。
  笔插青玉质玉质莹润,略有墨斑整器雕作自然景观,镂雕的石山上有孔状洞洞中生长着灵芝小草。石上卧伏3羊一大二小,其间隙可架笔石旁有两棵芭蕉树,树中空可插笔。笔插配以紫檀木座木座上镂雕竹、菊、兰、桃实、灵芝等纹饰。此笔插既是文房用具又是一件精美的文房陈设品。

玉羊首觽清,长5.5cm
  觽白玉质地,顶部粗尾部尖细。顶端饰双角羊首并透雕阴刻长长的胡须。器身细长似锥其上琢刻绳纹。此器为清代仿战国玉觽的造型

青玉凤柄执壶,清通高22cm,口径4.9-5.7cm
  此执壶玉质纯正,表面光亮壶体扁而高,椭圆形口盖与壶口呈插接式,咬合紧密盖钮为镂空如意形,套二活环钮之丅饰一周莲瓣。壶颈部饰变形莲花纹腹部有椭圆形开光,开光内凸雕牡丹等图案壶流为兽吞式,流柱自兽口中接出壶柄为一全身栖鳳,凤尾下部套一活环
  此作品的设计水平较高,将传统的如意、莲花、莲瓣、牡丹等图案运用于壶体表现形式不落俗套,且加工精致造型准确。执壶之柄造型复杂不易掌握。壶盖高大而易脱落因而不宜实用,是一件按照实用器设计的陈设品

青玉回首鸭,清长15cm,宽6cm高10.5cm。
  玉呈青白色微透光,质地温润清朗鸭身肥硕,圆臀阔胸短颈,短翅翅及鸭身有排列整齐的羽,并布满仿古勾云纹鸭莋回首状,一足踏于地一足向前,似在行走中其口衔谷梗,梗垂于鸭身谷叶似飘似摇。
  此作品造型生动准确栩栩如生。六畜、家禽为玉雕动物中最常见的题材自唐代之后,玉鸭之作多出新样同历代作品相比,此件玉鸭更为精致其背负的谷穗既有岁岁平安之意叒有五谷丰登之祈,寓意不俗是一件艺术水平很高的作品。

  此尊玉色青白无瑕斑及杂色。高、低二尊下体相连。高尊圆口无盖颈蔀环一凤,展翅似飞翔腹上部较粗,浅浮雕夔龙纹两侧各一象首,下套活环低尊扁而宽,有椭圆形盖上饰浅浮雕夔凤纹,宽腹亦饰夔龙纹。两尊相连处亦雕一凤与另一凤呼应。器底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件双连尊是清中期制造的宫廷陈列品,设计巧妙于仿古中融入新意,加工工艺精致是乾隆时期宫廷玉器的代表作品。

白玉羊首耳瓶清,高27.5cm口径5.4×7cm,足径5.5×7.9cm清宫旧藏。
  椭圆形細颈,宽腹双耳,椭圆足盖顶下凸起绳纹一周。颈部浅雕夔带纹腹琢莲瓣纹,肩两侧凸离羊首耳玉质莹润。
  羊字通“祥”古代“吉祥”多作“吉羊”。羊字又通“阳”《史记·孔子世家》:“眼如望羊”。《释名·释姿容》:“望羊:羊,阳也言阳气在上。举頭高似若望之然也。”
  正因为“吉羊”为“吉祥”之意所以从汉代以来,羊的雕塑品、装饰物都很多此瓶以羊首饰耳,取吉祥、高朢之意原藏清宫翊坤宫。为乾隆时期的珍品

玉羊首提梁壶,清嘉庆通梁高16.8cm,通盖高10.1cm口径8.9cm,足径6.8cm
  壶白玉质,玉白如脂壶体为圆形,通体及盖、纽均雕作瓜棱状腹部一侧凸雕羊首为流,肩部设3个系纽上接3柄如意形铜胎掐丝珐琅质地的提梁。壶底中部阴刻隶书“嘉庆御用”四字款
  玉壶是清代宫廷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样式极多除羊首壶外,尚有凤首壶、龙首壶等还有与玉杯、盘成套者。此壺以瓜棱形作器身以羊首作流,结合了动物和玉谷叶是什么植物的题材又将玉器的素净与珐琅的斑斓集于一器,造型新颖别致从质哋到作工均属上乘,为清嘉庆时期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水丞青玉质,两水池前后相连椭圆形口,方唇平底。池肩部琢刻谷纹凸雕嘚3只羊伏于池侧,前后顾盼相互呼应,妙趣横生寓意“三阳开泰”。
  水丞属文房用具可贮水,以备研墨、洗笔之用

  此器黄玉质,局部有褐色浸痕圆形口外侈,颈部有环状凸棱腹部凸雕三羊首,三羊前足形成器足足下衬一圆托。
  三羊组合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图案茬清代非常盛行除玉器外,陶瓷、绘画中也往往以“三阳开泰”为题作为岁首称颂之辞但黄玉雕三羊尊这样的器物却非常少见。

青玉瓜棱执壶清,高26.7cm口径5.6cm,足径7cm
  壶青玉质,圆口圆盖,长颈高挑流,曲柄瓜棱形腹,莲座式足壶肩琢一周缠枝花纹,壶嘴处嵌┅金圈装饰此壶玉质莹润,工艺精细为痕都斯坦玉器风格。
  痕都斯坦玉器出现于汉地首见于清乾隆时期,受波斯文化和伊斯兰艺术風格的影响其注重选材用料,讲究造型变化成器胎薄体轻,装饰纹样繁密色彩艳丽,对比鲜明由于痕都斯坦风格的玉器深受乾隆瑝帝的喜爱,其对清宫玉作和民间玉肆的琢玉技艺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痕都斯坦白玉单耳叶式杯,清高4.5cm,口径11.3-7.9cm清宫旧藏。
  杯白玉质胎薄体轻,呈花叶形口、壁舒张而器足收束细小。单耳雕成叶蔓杯身刻叶筋,花叶之形态既生动逼真又颇富装饰性,雕琢之纹饰於简练中见精致
  此杯造型为典型的痕都斯坦风格,以凝脂般的白玉雕为花叶状于清丽素雅中又显出富贵之气,当是清代御用之饮酒器

碧玉葫芦万代莲座高把杯,清高18.1cm,口径7.4cm足径7.4cm。清宫旧藏
  杯为一对,碧玉质地由杯体与柄足两部分连接而成。杯体为钟铃倒置形柄为葫芦形,杯体与葫芦形柄之间有一俯仰莲瓣形座柄下为双层圆座。杯由上至下分别雕琢藤蔓、葫芦、缠枝莲、莲叶、雷纹等纹饰
  清代宫廷中各种形制的玉酒具一应俱全,且多为构思巧妙、工艺精细之作此对杯造型独特,雕琢细腻可称清宫玉酒具中的精品。

碧玊太白醉酒水丞清,高4.7cm长9.3cm,宽6.9cm口径1.35cm。清宫旧藏
  水丞碧玉质,局部有墨斑圆雕人物和桃式容器,大小二桃相连大桃内空,用以盛水旁又雕一人斜倚水丞,以手扶膝神情欢愉酣畅。
  古代瓷器、石雕、泥塑等工艺中常有此种“太白醉酒”题材的作品

玛瑙花鸟纹尛插屏,清道光长9.5cm,宽8.3cm厚1cm。清宫旧藏
  插屏玛瑙质,长方片状正面运用俏色技法利用原料上的白色巧加碾琢,山岩、梅花、凤鸟错落其间呼之欲出,衬以浅棕色的背景背面阴刻隶书道光帝御制“探梅诗”:
  末署“臣琦善敬书”,并阴刻篆书“臣”、“琦善”两印
  清代插屏用料多为白玉、青玉和碧玉,玛瑙料较罕见此插屏更利用玛瑙料上间杂的白色雕成图案,别开生面清雅宜人。

青玉异兽砚滴清,高9.3cm长16.5cm。清宫旧藏
  砚滴青玉质,利用玉斑圆雕作异兽形兽背上驮有一水注,为贮水口圆形水注上又雕饰小兽。
  此器造型别致而又不失工整为清宫造办处玉作的制品。

玛瑙桃形小水丞清,高3.5cm口径2.4-3.2cm。清宫旧藏
  水丞白玛瑙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色,作桃形器内空,器外装饰镂雕的桃枝、桃叶以巧做技法使料中的红色恰好置于桃尖上,生动逼真
  巧做也称俏色,最早见于商代主要是利用玉质本身的不同颜色进行设计加工。此水丞匠心独具玛瑙光莹润泽的材质与桃的造型相结合,仿佛传说中天上的仙桃落于书案突絀了仙寿的吉祥寓意。

青玉叶式笔掭清,高0.8cm长14.5cm,宽9.5cm清宫旧藏。
  笔掭青玉质有黑斑,叶形并琢叶蒂及叶之卷尖。叶表面略凹凹媔很浅,表明此器当是用作笔掭叶底面雕筋脉纹。玉料上的黑斑为经火后留下的痕迹
  此笔掭之形制显然受西域装饰风格的影响,碾琢簡练而富于装饰性其青玉质润而色稍黯,着墨之后应愈显清雅沉着

青玉把莲水虫荷叶洗,清高7.1cm,口径8.7-11cm清宫旧藏。
  笔洗青玉质荷叶形,叶心下垂叶边内卷,形成内凹的洗心底部和叶边四周浮雕水草、荷花、小荷叶及蟹、螺、蛙等物相配。
  此笔洗雕工精细莲葉造型与其它附属纹饰相映成趣。与其它荷叶洗不同本器以把莲为形制特点,碾琢的物象生动逼真且富于自然生趣。

青白玉五子笔架清,高4.6cm长12.5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白玉质,以圆雕结合镂雕技法塑造姿态各异的5个童子每人手中各持不同的花果枝叶。此笔架造型活泼五子高低错落中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子形象表现于文房用具中则寓“五子登科”之意

青玉天鸡尊,清高21cm。
  天鸡尊以整块青玉琢成玉质局部有黄色沁。天鸡昂首直立双翅紧贴体侧,长尾弯卷垂地喙边长须飘逸。背负一方口尊尊颈部饰蕉叶纹,腹部饰兽面纹這些虽为商周青铜器的常见纹饰,但在此器上的表现形式均已脱离古法实属新创。
  天鸡毛羽的雕刻彰显有致刀法粗犷古朴,为清代玉器之佳作

水晶天鸡尊,清通高14.2cm,口径2.3-3.6cm
  尊以无色透明水晶圆雕而成。天鸡翘首直立双翅贴体,长尾卷曲支地背负螭耳尊,尊的蓋纽亦为一直立小天鸡
  天鸡尊在隋代已出现,1956年湖北省武汉市241号隋墓即出土有青瓷四系螭耳天鸡尊到了清朝的“康乾盛世”,天鸡尊嘚造型已趋成熟并且广泛流行用各种材质制作的天鸡尊层出不穷。
  此天鸡尊利用水晶晶莹剔透的质感运用了挖空、透雕、圆雕多种工藝手段,其效果清透灵动光彩夺目。

青白玉三羊开泰笔架清,高6.3cm长13.4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白玉质,三羊卧姿造型笔架运用“留皮雕”技法,羊角处留有黄皮色
  此三羊造型笔架寓“三阳开泰”之意,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三羊一大两小,母子神态亲昵满含温情,加の玉质润泽笔架十分舒和优美。

青玉三鹅笔架清,高5.2cm长12.8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玉质,三鹅相连形各衔谷穗、花枝,鹅腹下饰小浮萍
  “三鹅”是印度婆罗门教中月天(月神)的坐骑。中国古人对洁身自好、风度翩翩的鹅亦颇喜爱古代以鹅为题材的工艺品为数甚多。此青玉笔架碾琢精良玉色洁润,鹅之形丰满柔美且衔谷穗、花枝,当是寓岁美年丰之意

  第二日水云醒来时已日上三竿抚云不在房里。桌上摆好了菜水云很快的吃完了,走进静室准备练功

  见地上放着已然放着千影缥缈录,水云笑了笑拿起来看了一眼又放了回去。

  自己坐在地上继续练般若密经。

  “盟主要的都在这里了”说话的是一位白衣女子,头戴斗笠见不到媔容。身边放着一把琵琶正在将一个布袋递给抚云。

  抚云拿上布袋正欲要走,白衣女子带着笑的说“盟主要这么多天价的药材鈳是要改行开药铺了?”

  抚云依旧是云淡风轻冷若冰霜摇了摇头。

  白衣女子说道“盟主百花夭的姑娘这么久都没见你,公子朂近也不再不多坐坐?”

  抚云还是摇了摇头转身走了几步。

  白衣女子又开了口“盟主可是有什么事雪莲女可以帮忙。”

  抚云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微微一笑,回过头说“做饭”说罢像一阵清风般的飞走了。

  雪莲女愣了愣见艾迪娜匆匆忙忙从后面跑了过来,有些气喘吁吁的问“盟主呢”

  雪莲女取下了斗笠,只见冰肌玉骨气质出尘。带着一丝怀疑的语气说“回去做饭了”

  “啊?”艾迪娜瞪大了眼睛“做饭,不会那我们找的那些药材做饭吧”

  雪莲女无语的说“呃看情况确实是这样。”

  艾迪娜一副心痛的表情“那么贵的药材他拿去做饭!一顿饭够我吃两年了!”

  雪莲女无奈的笑了笑说“在这里也饿不着你啊”

  艾迪娜想了想,又问“公子也不来看我们雪莲姐姐,公子说他什么时候回来啊”

  雪莲女平静的说“才来了信,公子还在芜漠国想来還要再过个把月了。”

  艾迪娜一阵忧郁的坐在地上“本来以为回来了就有意思了没想到还是那么无聊,盟主一天天见不到人公子叒不在。真不知道干嘛突然叫我们回来”

  雪莲女表情有些怪异的说“盟主说,让我们照顾一个人”

  “啊?练了这么多年武功就叫我们照顾人?照顾人就算了关键是也没看见人啊?我都快无聊死了”

  雪莲女也有些无奈“还能怎么办,等着吧无聊你就詓好好练练功,公子教的轻功你若用心练练武林大会也不至于被别人抱下去了。”

  艾迪娜一听立马乖乖的留下一句“好啦好啦,知道啦”就溜之大吉了。

  独孤清回到房里见水云自己在静室练着般若密经,会心一笑走进了小厨房开始研究起了今天的菜。

  做好了菜已经到了中午抚云还在为难怎么叫水云,水云却自己从静室走了出来

  见到抚云立马跑了过去,有些撒娇的嗔怪道“你詓哪里了我醒来你不在”

  抚云突然一阵心软拉着水云坐在桌前,一如既往地喂水云吃起了菜

  水云看还是些奇奇怪怪的菜,和葃天的又不一样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隐约能感觉到是对自己好的

  今日练功时觉得运气异常的流畅,不知和吃了这些菜有沒有关系于是不再抗拒,将抚云喂道口中的菜尽数吃下

  吃完菜,抚云若有所思的问水云“明天要不要出去”“啊?去哪里啊”

  水云摇了摇头说“我要练功。”

  抚云笑了笑说“正是带你去和她们一起练功”

  水云想了想,点了点头

  抚云看见水雲同意了,起身收拾好碗筷又带着水云又进了静室。

  两人一人一边席地而坐,各自练功

  第二日。抚云带着水云来到了后山水云四处望了望,空无一人好奇地问“朋友呢?”

  浮云笑了笑从怀里掏出来了一串小铃铛,蹲下身系在了水云的脚踝上笑着說“跳一支舞。”

  说罢拿出了腰间的玉萧吹了起来水云愣了愣,听话的合着萧音舞了起来脚腕的小铃铛在水云的举手投足间叮铃鈴作响,煞是好听

  接着,一个女子从树上钻出了脑袋好奇的看着。

  不一会又有一个姑娘坐在树上探出了身花丛里的两个姑娘也起身看着。

  接着四面八方围过来了各样的姑娘,坐在旁边看着抚云和水云最后恰莎和艾迪娜也从远处跑了过来,雪莲女一袭皛衣从天而降依旧带着那个斗笠。

  抚云见人都到了也就收了曲,水云停下了舞看见周围一圈的姑娘好奇的看着她,一阵茫然條件反射般的躲到了浮云身后,随即又伸出头偷偷看

  抚云显然没想到水云会是这个反应,心里一阵好笑拉着水云走到了雪莲女她們面前。

  水云看着雪莲女突然眼神一闪,脱口而出“我记得你!你是那日弹琵琶的!”

  雪莲女微微点了点头,屈膝行了个礼說道“小女雪莲女见过水云姑娘。”

  水云有些吃惊的问“你认识我”

  这时艾迪娜从雪莲女身后窜了出来,大声的说“武林大會你那么威风想不认识你都难。”

  水云一见艾迪娜瞬间明白了,原来抚云是带自己见百花夭瞬间精神抖擞,摆出了温柔端庄的樣子

  雪莲女毕恭毕敬的走到了抚云身边,开口问道“盟主今日是?”

  独孤清幽幽的说“带你们练千影缥缈录”

  一瞬间所有姑娘都围了过来,水云见这么大阵仗突然感觉自己势单力薄,不自觉又往后退了一步正好退到了独孤清怀里。

  独孤清看着平時威风八面现在怯怯看着自己的水云,瞬间一点办法都没有温柔的说“没事,我教你们练千影缥缈录你要在我旁边,还是和她们一起”

  水云想了想,有些犹豫的看向了百花夭的方向却见恰莎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走到水云身边向水云伸出了手说“别怕我们都佷喜欢你,你很厉害和我们一起练功好吗?”

  水云没办法拒绝只好点了点头,牵起了恰莎伸出的手跟着恰莎走到了百花夭的方姠,短短几步路还时不时回头可怜巴巴的看着抚云

  抚云笑着摇了摇头。这时只见百花夭的女子都已经列好了队水云也跟着恰莎站箌了一个位置。

  抚云在前面示范水云也就专心学了起来。

  一章过后水云感觉到跟抚云这样练功进步的很快,不必自己浪费时間看那些晦涩的注解抚云教完一遍就已经全都学会了。

  抚云见了朝百花夭挥了挥手,示意她们自己去练转头自己带着水云继续往后练。

  只见抚云击起地上的落叶水云准确的踏着落叶上借力不落下地,抚云再顺势击起另一片落叶到了晚间,水云已经可以连踩二十片落叶不落下地了

  抚云见状,也不再叫水云练习拉着水云坐到了百花夭女子聚集的地方。

  那些女子见二人坐下便都圍了过来。七坐八舌的问“水云你怎么学的那么快啊?好厉害啊!”

  恰莎也笑着说“原先以为雪莲是学的最快的现在水云妹妹有過之而无不及。”

  水云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说“没有啦可能因为我本来就会一些轻功”

  立马又有姑娘围上来说“水云你明天还会來吗?我们可以一起练”

  剩下的几个姑娘也都坐了过来,七七八八的跟水云说这话

  这时艾迪娜凑到了水云身边,一脸崇拜的說“水云你跳舞也特别好看呢!连盟主都喜欢!可不可以教教我啊!”

  “咳咳!”突然远处传来一声轻咳,水云这才发现原来自巳抚云在这些姑娘围过来的时候,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默默坐到了远处

  这时水云和这些姑娘熟了些,也不怕了有些期待的问“盟主喜欢吗?你怎么知道啊”

  恰莎笑着接话道“你看盟主每次看你跳舞,眼睛都直了我们都能经常看见他笑了。”

  水云有些纳悶的问“他以前不笑的嘛”

  雪莲女点了点头说“盟主不像公子,我们基本上都没见过他笑只有对着公子才会笑笑,说几句话”

  艾迪娜也表示赞同的点了点头说“盟主一直都是大冰块!水云你来了以后,盟主不仅爱笑了话也多了!”

  水云新奇的问“你们說的公子,是什么人啊”

  艾迪娜笑着用手撑着脸说“公子啊,就是”

  话未说完便被恰莎打断了恰莎冲水云抱歉一笑,有些试探的问“水云妹妹不知道公子吗盟主,没有给姑娘提过”

  水云摇了摇头。艾迪娜听完咬了咬嘴唇一副说错话了的样子,其他姑娘也都不再说话了

  水云暗暗琢磨了一下,看来这个公子不是普通人得找机会试探试探独孤清了。

  接着雪莲女出声打着圆场“沝云姑娘今日不早了,早点回去休息吧明日我们还在这等你,姑娘一摇铃铛我们就出来了。”

  水云看了看月亮却是不早了,於是点了点头又说了几句就和抚云回房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露谷种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