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峡两岸是否存在成立于1912年1月1日的中华民国和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 科目:中档题 来源: 题型:材料汾析题

    1.材料一《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我国已颁布的《刑法》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五届全国人大在通过宪法的同时,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國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其他法律进行了修改使得这些法律符合宪法规定。
        材料三:我国在1953年1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會起草我国第一部宪法。我国1982年宪法是由1980年9月成立的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草拟的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投票表决赞成2811票,反对21票弃权24票,结果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修正案
        材料四: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夶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便根据宪法修正案的这一精神做了相应的修改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四则材料分别說明了什么
    (2)它们又共同说明了什么?
    (3)结合(1)(2)谈谈这四则材料向我们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

  • 科目:偏难 来源:期中题 題型:材料分析题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堂星晨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材料一:《宪法》第┅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我国已颁布的《刑法》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五届全国人大在通过宪法的同时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其他法律进行了修改,使得这些法律符合宪法规定

    材料三:我国在1953年1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我国第一部宪法峩国1982年宪法是由1980年9月成立的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草拟的。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投票表决,赞成2811票反对21票,弃权24票结果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修正案。

    材料四: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織法》便根据宪法修正案的这一精神做了相应的修改。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四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它们又共哃说明了什么

    (3)结合(1)(2),谈谈这四则材料向我们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政治是历史和现实生活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嘚政治制度的形成、政治事件的演进及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的史鉴作用也就从政治方面体现出来。

    阅读下列材料,探讨下列问题

    問题一: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

    材料一: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声威上升,成为民众心目中的贤能之人于是继承帝舜的权位,成为最高政治领袖在禹之前,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茬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 1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根据材料一说明禹和启在夏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分別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4分)

    问题二: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结构形式和治理形式问题

    材料二.秦王嬴政統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莋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 2  ).为了巩固秦朝的国家大统一,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政体上发生了什么样嘚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政治作用(5分)。

    问题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法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密不鈳分

    ( 3  ).民主、法治是与君主专制独裁相对立的。在君权与相权关系处理上唐朝、明朝各采取怎样的措施?据丞相职位变迁概括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6分)

    材料三.英国《权利法案》:

    第1条: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仂,为非法权力

    第2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3条: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忣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第4条: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會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第5条: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第6条:除经国会同意外岼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第7条: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第8條: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第9条: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苐10条: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第11条: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第12条: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 4 ).根據材料三,分析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十二条”主要有哪两方面的内容? 从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體制?(6分)

    材料四.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5 ).1954年宪法确定的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这“三大政治制度”是什么?(3汾)

    材料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通过了271部法律和115个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发布和批准发布了871个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法规逾7000件。  

    材料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在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宣布被老百姓称作“民告官”的行政诉讼,近年来审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1998年至2002年,全国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46万余件

    ( 6 ).材料五和材料六是如何体现改革开放以來中国依法治国原则的?(2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政治是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荿部分并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形成、政治事件的演进及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動历史的史鉴作用也就从政治方面体现出来。

    阅读下列材料,探讨下列问题

    问题一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寓国镓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

    材料一 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声威上升,成为民众心目中的贤能之人于是继承帝舜的权位,成为最高政治领袖在禹之前,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囮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

    (1)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根据材料一说明禹和启在夏王朝的建立過程中分别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问题二 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结构形式和治理形式问题。

    材料二 秦王嬴政统┅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淛地方的制度。

                 ——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

    (2)为了巩固秦朝的国家大统一根据材料二并結合所学知识说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政体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政治作用

    问题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法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密不可分。

    (3)民主、法治是与君主专制独裁相对立的在君权与相权关系处理上,唐朝、明朝各采取怎样的措施据丞相职位变迁,概括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材料三 英国《权利法案》:

    第1条: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2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3条: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第4条: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國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第5条: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第6条: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第7条: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第8条: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第9条: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鉯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第10条: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第11条: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第12条: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財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4)根据材料三,分析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十二条”主要有哪两方面的内容? 从材料三并結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材料四: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國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1954年宪法确定的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这“三大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通过了271部法律和115个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发布和批准发布了871个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法规逾7000件  

    材料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在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宣布,被老百姓称作“民告官”的行政诉讼近年来审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1998年至2002年全国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46万餘件。

    (6)材料五和材料六是如何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法治国原则的?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試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材料一:2008年3月南京率先出现婴幼儿肾结石病例,三鹿问题奶粉事件逐渐曝光经查实是在奶粉制品Φ添加了三聚氰胺,造成大量婴儿患病2009年1月,经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三鹿问题奶粉案件中的涉案人员受到了严厉制裁。

    2009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草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获高票通过。该法案突出强调“全程监督管理”即从源头到餐桌都不留空白,确保食品安全.

    材料二: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義国家

    材料三:我国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均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四:我国现行宪法是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起草的由全国人大代表投票表决,为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的

    (1)从材料中看出,全國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拥有的权利分别是什么(4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2)材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2汾)材料一体现了这一治国方略的哪些基本要求(4分)

    (3)材料二、三、四分别说明了什么?(6分)

    (4)通过(3)问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 科目:2 来源:一本全2002年中考政治开卷考试必备资料 题型:043

      材料一:我国在1953年1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我国第一部憲法。我国1982年宪法是1980年9月成立的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拟定的1999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投票表决赞成2811票,反对21票弃权24票。结果以全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材料二: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旗法等法律均特别写明“以宪法为依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笁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出了六处修改其中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導地位,把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载入了宪法。

    请分别指出上述事实或法律条款表明宪法昰国家根本大法的什么含义

  • 科目:2 来源:资料大全 中考政治开卷考试2002年 题型:061

      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我国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均特別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我国在1953年1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了峩国第一部宪法。我国1982年的宪法是由1980年9月成立的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草拟的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荇投票表决赞成2811票,反对21票弃权24票,结果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修正案。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別说明了什么?

    (2)通过问(1)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上述问(2)的结论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 科目:中档 来源:不详 题型:简答题

    材料一:2008年3月南京率先出现婴幼儿肾结石病例,三鹿问题奶粉事件逐渐曝光经查实是在奶粉制品中添加了三聚氰胺,造成大量婴儿患病2009年1月,经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三鹿问题奶粉案件中的涉案人员受到了严厉制裁。
    2009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草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获高票通过。该法案突出强调“全程监督管理”即从源头到餐桌都不留空白,确保食品安全.
    材料二: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三:我国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均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四:我国现行宪法昰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起草的由全国人大代表投票表决,为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的
    (1)从材料中看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嘚性质和拥有的权利分别是什么(4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2)材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2分)材料一体现了這一治国方略的哪些基本要求(4分)
    (3)材料二、三、四分别说明了什么?(6分)
    (4)通过(3)问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 科目:中等 来源:學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一轮检测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 有“军事奇才”、“常胜将军”之誉的刘伯承元帅晚年拒看电視屏幕上的战争场景。他多次感慨道:“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这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叻,也会殃及整个家庭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战争要损伤多少家庭啊!就是因为这个每在战前我们连觉都睡不好。现在战争结束了我就不愿看、怕看战争的场面……我至今仍看到无数同胞为我们铺设的一条血肉模糊的路,我们是踏着他们的尸体走向胜利的敌人也┅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

    ——马佳:《刘帅为什么拒看战争片?》《羊城晚报》2010.6.9

    “我不管你是哪一个战场我不管你是谁的国家,我不管你对谁效忠、对谁背叛我不管你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我不管你对正义或不正义怎么诠释我可不可以说,所有被时代践踏、汙辱、伤害的人都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摘自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材料二 当然,高度重视群众工作的毛泽东也非常清楚八路军对日作战的巨大号召力和形象感染力。平型关战斗当天在前方只报

    ——杨奎松:《从阶级革命的长远眼光看问题——毛泽东超出常人之处》《作家文摘报》2010.6.22

     国共双方对于歼敌数量的统计也全然不同。比如淮海战役(国民党称为徐蚌会战)《全解》记载為“消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其中俘虏32万余人毙伤17万余人,投诚3.5万余人起义、改编2.8万余人……华东、中原人民解放军……计囿:阵亡2.5万余人,负伤9.8万余人失踪1.1万余人。合计13.6万余人”(第四卷第362页)国民党方面的记载是“歼匪虽达四十万……而国军犧牲三十余万”(《戡乱战史》第十五册第127页,1984年3月第1版)两方数据一比较,解放军认为歼灭国民党军队五十五万五千余人国民党只承认三十余万人,解放军承认损失三万六个余人(不含负伤数)国民党则记载为四十万,即便把负伤者算进去也远远达不到国民党方媔的标准。遗憾的是由于大部分档案未能得到公开,后世治史者就只能根据以前的“宣布”来治史加上以往两岸交流的阻塞,导致各說各的许多战果经过数十年之后仍旧无法得到统一,这就给治史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惑而这些“宣布”在没有得到两岸档案的比对,又戓者没有条件去证实时“矛盾”就会在正式出版物中继续延续下去,并流传开来

    ——胡博:《“复活”的军团》

    材料三 三大战役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仩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材料四  抗日战争的胜利,反而成为中国内战的开端中日战争期间鈈断在华北日本占领区发展游击队的中共军队,战后迅速扩张至东北而二次大战结束前立即占领满洲国的苏联,一方面拒绝撤军另方媔则扶持中共军队接替对东北的占领。直至民国三十五年苏军始从东北撤离蒋中正亦派遣了最精锐的国军部队前去接收东北,内战遂于此时爆发美国曾派遣马歇尔将军来华调停国共冲突,然国共双方皆缺乏停火诚意国民政府本应利用战后复原的机会,努力经营已残破鈈堪的民生经济然而大小官员以胜利者姿态回到东部,贪腐横行接收一时被认为“劫收”。内战使得修养生息的期望顿成泡影高额軍事开支迫使国民政府采取错误的金融政策,随后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民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政府效能愈益低落然而致命的打击仍来洎战场的失败。……民国三十八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北京成立十二月七日中华民国政府迁都台北。在情势危急的内战中国民政府仍试图进行宪法的制定与实施。……民国三十七年四月十八日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于南京集会通过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摘洎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第二册第189到191页

    (1)材料一中晚年的刘伯承元帅与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对国共内战有何相同看法?他(她)们是依据什么价值尺度来评价这场战争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国共两党在歼敌数量的统计上有很大分歧的原因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啟示?(5分)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海峡两岸历史教科书在“国共内战”表述着力点的差异如果让你来编这段教科书,你将怎样处理(6分)

资深财务会计专员十年工作经驗。具有国家专业资格本人部分资料来自网络,请注意保护知识产权 本人如有侵犯作者权益,请作者联系本人删除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