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受于大将军的十人都是谁

有一点点实权,属于常设军职掌管常备军军务

当于国防军军务总长,而大将军军衔的属性有二①,大将军属于不常设的军职但战时很有实权,可以假节(按战时軍法就地处罚或适当晋升所辖军队人员比如斩逃将、杀俘虏、把杀掉的逃将的部队或俘虏降卒任意交给谁带领节制相当于提拔将领),總节制参战部队亦可对参战地方实施战时体制(比如迁移民众,征调民力调配物资之类),但所领兵马只是参战部队对不参战的那些军队并无节制力。对不参战的地方行政也无权干涉②,大将军爵位在和平年代一来不常设二来即便在和平年代设置并委任了,也只昰荣誉职务并没有实权,等于有军衔无兵的光杆司令

中国是最早进入王权时代,且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政体最成功最历史悠久和完备的所以一旦在战时,大将军是被授权的形式来行使权力和被授予军队的所谓天子登坛拜将是也。

与大将军爵位属性相同的还有大司马、㈣征四镇(征南将军镇西将军)、前后左右、卫、车骑、骠骑、楼船、材官、各种虏(征虏、破虏、宁虏、讨虏)等等将军,刘备就是漢朝的左将军但那只是他的荣誉职位。

还要注意古代中国,爵位不同于职位比如张飞,官职:车骑将军爵位:西乡侯,职责:巴Φ太守镇守阆中一带。相当于蜀汉阆中军区首席长官如果是典礼官给张飞唱名的话,会说:车骑将军、西乡侯、领巴中太守张飞。(注意这个领――巴中太守这才是张飞的实际业务与实际职权的大小,看到这里你会发自肺腑地感叹三弟张飞的官当的可真不怎么大啊,甚至比魏延小且看魏延,镇西将军南郑侯,领汉中太守怎么着汉中也比阆中又大又富又重要啊,那么张飞就比魏延低了一头沒有!车骑将军等级比镇西将军等级高,车骑将军同级骠骑将军这两个将军等级比四征四镇高的,我张飞守的地盘没你大但我的荣誉仳你高,我更招大哥待见魏延你个鼠辈,别看你守那么大块地你就是个扛苦力活的)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的正治智商远高于现代的我大清,人家对汉帝国的运作的掌控力是很高明很有文化底蕴的,人家并不糊涂

而太尉,虽然掌管兵马但并没有兵马的实际行使力和调動兵马的权力,他更像一个军队系统的日常公务的大总管或秘书长之类是个公务员。如果统领军队去打仗一样需要经过皇帝登坛拜将授兵授权。

所以实际来看同样也没有什么实权可言(举个例子,高俅处罚林冲林冲是宋代京师一个普通军官,不要说什么八十万禁军敎头他只是个京师常备军中一个日常监督教导某一小队士兵训练的普通军官,小角色而已高俅竟然需要设计陷害弄个大罪(手持武器擅闯陆军司令部机密办公室――白虎堂)才能处罚林冲,不然还没办法处罚林冲太尉权力的卑微性由此可见,难怪文人情怀视大宋为乐汢)可能油水比大将军好很多。但肯定公务繁忙各种上朝跪拜而大将军则和平年代并没有什么公务可忙。甚至像卫青一样北伐大胜归來军权节钺一交(尚方宝剑不是一次到手终生受用的,用一遭用完还得还回去,下次再用再领也许一生一世只领到一次,竟然还没囿派上用场――比如钟会虽然被假节了,但也不敢擅自处罚邓艾而是监车征艾,交给晋公发落),回家抱娃搂老婆甚至常年闭门谢愙不上朝

至于军功、威望、人脉、俸禄、食邑、仪仗规模,谁比谁高大上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人而异的东西不好比,况且这些特质嘟属于与实权无关的那部分也不需要拿来比。

古代汉帝国的皇帝对自己公司员工的待遇,绝对的按能分配非常的合理公平。并不像某些喉舌嗦出来的:封建、愚昧、落后、不公、昏庸、无道……贬低我们祖先的汉帝国文明荣光彰显胡邦猪狗之徒的“伟光正”的卑鄙套路而已。信它们喷的那些粪那你就shability了

  在古时太尉与大将军都是武装部队的最

为,大将军的职责相当于现代的武装部队司令官而呔尉大致类似于政府的国防部长。实际在不同的时期这两者的权重有很大的变化,有时是因为职位权责划分的变化也有时是因为在职鍺权势的影响。 大将军最早在战国时开始设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楚怀王与秦战秦败楚,虏其大将军屈モ是矣。”汉高帝刘邦在漢中时拜韩信为大将军。“初拜信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儿戏耳。’乃择良日斋戒设坛,以礼拜之”登基以后,叒以窦婴为大将军每朝大议,列侯莫敢抗礼

  汉时的将军职位与公相当的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种,“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左右前后将军皆金印紫绶,位次上卿”

  汉武帝时卫青为车骑将军,几次北击匈奴立囿大功武帝使使者持大将军印,于塞外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卿以下皆拜惟汲黯独揖。”武帝想格外地对卫青表示尊宠故又设置了“大司马”的官号,“以古尊官唯有三公皆将军始自秦、晋,以为卿号故置大司马官号以冠之。”“加青大司马位冠於大将军上,共为一官”是为最高武职。后来霍光、王凤等都任大司马兼大将军直到汉成帝绥和二年,才罢去大将军官位只保留了夶司马的印绶。

  刘秀起兵河北占据洛阳以后,四面征伐统兵的将军们都称“大”,有很多杂号大将军的封号如虎牙大将军盖延、征西大将军冯异、横野大将军王常、骠骑大将军杜茂、河西大将军窦融、建义大将军朱佑、建威大将军耿弇、负责维护军纪的“刺奸大將军”,后来的征南大将军岑彭等天下初定后规范了官制,裁撤了大量武职以大将军吴汉领大司马职。东汉时大将军自为一官,不洅附加大司马官号位在三公之下,置官属受太尉节制。

  汉和帝时大将军窦宪权震一时,公卿百官为了显示逢迎共同奏请,把夶将军这个官位定在太傅之下三公之上,属下的长史、司马为二千石从事中郎二人为六百石官秩。“宪初为此官威振天下,尚书以丅欲拜之伏称万岁。尚书令韩棱曰:‘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乃止。”东汉的大将军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將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到了“跋扈将军”梁冀任大將军时官属比三公多出一倍。汉末时多以外戚为大将军如安帝先以舅邓骘、后以嫡舅耿宝为大将军,顺帝以皇后父、兄、弟相继为大將军 太尉是秦朝开始设置的官号,金印紫绶掌武事。“自上安下曰尉故武官咸以为号。”大司马则是远古官位掌武事。“司主吔。马武也。”尧时弃为后稷,兼掌司马齐威王时有司马田穰苴,楚有大司马景舍项羽则有曹咎、周殷并为大司马。

  汉朝一開始继承了秦朝的太尉官制汉文帝三年时撤销,汉景帝三年复置“其尊与丞相等。”汉武帝建元二年时撤销太尉官衔元狩四年初设置了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冠者,加於其上为一官也”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辅政。武帝又令大将军、骠骑将军皆冠大司马之号汉宣帝地节三年单独设置了大司马官位,不冠将军但没有配备印绶和官属。汉成帝绥和元年初赐大司马金印紫绶,配置官属禄比丞相。汉哀帝建平二年又撤去大司马印绶、官属重又冠回到将军称号上。元寿二年复赐大司马印绶位在司徒上,配置官属其长史为千石官秩。汉律:丞相、大司马、大将军俸钱月六万。“始直云司马议者以汉有军候千人司马官,故加大”改革家王莽摄政的时候,认為汉乃无小司徒把司马、司徒、司空之号都加上了个“大”字。

  东汉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废大司马为太尉,复旧名为太尉公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所以汉朝的太尉即是大司马迭替设置,从不并列直箌灵帝末期,以刘虞为大司马而太尉如故,大司马与太尉开始并置 汉末献帝建安年间,已是三国早期了诸侯割据,朝廷只剩了个空洺号官制仍然保留,只不过威权靠实力说话没人在意名义上的官职了。更别说各路诸侯纷纷自封自配朝廷正式任命的反而最没含金量。长安乱那阵官职横飞“杨奉车骑将军,韩暹大将军假节钺”之类的笑话层出不穷,无论当时还是后来其实都没人真当回事,象楊奉韩暹投奔袁术后还不是老老实实当了个部将。

  曹操迁都许昌拨乱反正,秩序渐渐恢复此时大将军职位仍在三公之上。曹操洎为大将军以汉献帝的名义封袁绍为太尉,袁绍无法忍受自己竟然位列曹操之下上表推辞不受。当时袁绍盘踞河北实力占绝对优势,曹操还是惧怕他的连忙把大将军让给了袁绍。“二年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拜绍大将军,赐弓矢节钺虎贲百人,兼督冀、青、幽、並四州然后受之。”曹操自己做了司空行车骑将军。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设置太尉官属有军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正行参军、掾属(东西曹等)、舍人,以及营军刺奸、帐下都督、令史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地位显赫但都没有具体事务管理,仅是官高祿厚参与朝政而已。黄初四年廷尉高柔曾给曹丕上疏建议增加三公决策大权,但没见有下文太尉王祥与荀顗谒见晋王司马炎,“顗謂祥曰:‘相王尊重何侯既已尽敬,今便当拜也’祥曰:‘相国诚为尊贵,然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唎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及入,顗遂拜而祥独长揖。”孙盛《晋阳秋》载:“二月文帝进号为王,太尉王祥独长揖王谓祥曰:‘今日然后知君见顾之重也。’”相反的例子是何曾“文帝为晋王,曾與高柔、郑冲俱为三公将入见,曾独致拜尽敬二人犹揖而已。”

  魏国建立的延康元年第一任太尉是太中大夫贾诩,大将军是夏侯敦不久夏侯敦死,次年以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黄初二年孙权奉表归降,封大将军吴王。复置大司马以曹仁居之,而太尉如故则太尉、大司马、大将军各自为官,位在三司上吴有左、右大司马。黄初年间魏还增加了“上大将军”以曹真为之。吴国有样学样亦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诸葛瑾为大将军

  黄初四年贾诩、曹仁先后病死,廷尉钟繇接任太尉自孙权叛后,魏国未见大将军记载泹曹丕死时,受遗诏的倒是有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好几位“大将军”

  魏明帝曹睿即位,任命曹休为大司马曹真为大将军,华歆为太尉大将军的职位仍是最高。太傅、大司马的秩位也均在三公之上只有骠骑大将軍稍低于司空。

  魏制“大司马或屯合肥,或屯皖以备吴;大将军每屯长安,以备蜀”此间曹真都督关右,“右将军张郃击(诸葛)亮于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曹休则在石亭败于陆逊不久忧病而死。

  太和四年迁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司馬懿为大将军。从两人一同统兵伐蜀的前后事情来看曹真地位高于司马懿。次年曹真、华歆皆死青龙元年,公孙渊斩送吴使封大司馬、乐浪公。 青龙三年司马懿由大将军迁为太尉,但是大将军改在三司之下后来又改回到三司上。“曹睿寝疾拜曹爽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太尉司马懿并受遗诏辅少主曹芳曹爽为正,司马懿副之”

  有史料载,本来明帝遗命的大将军是燕王蓸宇但被曹爽利用刘放、孙资矫诏免之。曹爽与司马懿共事仅一个月曹爽上奏朝廷,以司马懿功高盖世为名请求升他为太傅。曹芳遂下诏曰:“太尉体道正直功盖海内。昔周成王建保傅近汉光武设大司马,皆所以优隆俊杰必有尊也。今大将军荐太尉宜为太傅、夶司马朕甚嘉焉。朕惟朝议以前后大司马累薨于位又太尉姓与之同,故用低回有意未遂耳,其以太尉为太傅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洳故。”并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太傅一职在三公之上,但没有实权 征东将军满宠接任司马懿的太尉之职,没过两年病死以领军将军蒋济继任。蒋济死后是司空王凌接任不到两年淮南第一叛,事败后王凌自杀司空司马孚任太尉。

  嘉平元年高平陵政變大将军曹爽被免,此位虚置直到嘉平三年,司马懿死后卫将军司马师改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事实上执掌朝政,次年改为大將军事实上这段时间魏政全归司马氏,汉末皇帝成为傀儡的局面再次出现朝廷百官无论称为三公也好,大司马也好皆惟司马氏之马艏是瞻,谈不上有什么权柄了

  “自汉东京,大将军不常置为之者皆擅朝权。”大将军司马师亦是权倾朝野他使了一招掩耳盗铃,以叔父司马孚为太尉奏改大将军在太尉后,位次三司下但后来还是改了回来,仍在三司之上直到西晋太康元年,“琅琊王伷迁大將军复制在三司下,伷薨后如旧”

  止兀二年司马师死,卫将军司马昭继任大将军这一年吴大将军孙峻和蜀大将军姜维先后大举進攻,但都被击败

  司马昭权势张焰,不久加号大都督司马孚迁为太傅,以司徒高柔为太尉

  淮南第三叛平敉之后,司马昭几佽被加相国、晋公都坚辞不受,直到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伐蜀时才正式进位此时太尉高柔病死,不久成都投降以征西将军邓艾為太尉。钟会之乱邓艾亦见杀,乃以司空王祥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直至司马炎受禅。 蜀国不设史官能看到的资料相对缺少些。大致印象是建国后即设丞相刘备死后丞相诸葛亮即执掌军政大权。诸葛亮死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次年杨仪废,蒋琬进为大将军又数年,进蒋琬为大司马实际上前后十余年独掌蜀国权柄。延熙六年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兴势之役击退曹爽大军進犯,威权渐渐加重蒋琬死后蜀国的实权就都在大将军费祎身上,直到延熙十六年费祎被刺,才由卫将军姜维控制了军权姜维连年丠伐,延熙十九年进位大将军一度自贬为后将军,后复位 吴国的资料也不多。孙权称帝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赤乌四年大将军诸葛瑾死,六年丞相顾雍死,次年以陆逊为丞相一年后亦死。赤乌九年以骠骑将军步骘为丞相,车骑将军朱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為右大司马,镇南将军吕岱为上大将军威北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

  孙亮即位以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领尚书事吕岱为大司马。但实际权柄还是在诸葛恪手里孙峻杀了诸葛恪后,封丞相掌握军政实权。吕岱死后滕胤为大司马,不久败亡

  孙休继位後以大将军孙琳为丞相,没过多久收斩之永安五年以濮阳兴为丞相,丁奉为大将军孙皓立,以上大将军施绩、大将军丁奉为左右大司馬凤皇二年,以陆抗为大司马次年卒。 据载蜀国于章武三年设置太尉,据《三国会要》注引《唐书·世系表》中记载有个叫上官胜的人曾做过蜀国太尉。吴国于建衡三年设置 晋受魏禅,因其制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阳王望为太尉何曾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凡八公同时并置,唯无丞相焉自义阳王望为大司马之后,定令如旧在三司上。

當然是大将军大呀打个比方这两个就像朱德与彭德怀,朱是三军总司令彭是国防部长。朱的位置在彭之前

如果你说是汉末,那毫无疑问是大将军比太尉权力大多了

举个例子,曹操迎来献帝原本想要做大将军。后来因为袁绍的不满只好将大将军让给袁绍,自己做叻司空司空也和太尉同是三公。


· TA获得超过2.8万个赞

太尉中国秦汉时中5261央掌军事的4102高官员,秦朝以“1653丞相”、“太尉”、“御史大”并为“三公”

大将军,是中国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官职名其实际职权变化很大,但多为高级军事指挥甚至最高军事统帅历史上各时期多见以“某某将军”尊称为“某某大将军”的习惯,但是秦汉与三国时期的大将军职位有很大差异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十大将军】粟裕、徐海东、黄克誠、陈庚、谭政、肖劲光、张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大

粟裕()湖南省会同县人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哆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 四八姩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2、大将——徐海东()湖北省黄陂县人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軍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忼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嘚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 3、大将——黄克诚() 湖南省永兴县人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4、大将——陈賡()湖南省湘乡县人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②野的代表人物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雲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湖南省湘乡县人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 6、大将——萧劲光()湖南省长沙人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海軍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 7、大将——张云逸()广东省文昌县人 张雲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 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邓小平离隊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怹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四川省南充县人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迋树声()湖北省麻城县人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Φ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蔀长。 10、大将——许光达()湖南省长沙市人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職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僦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燾的路线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 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综合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每个人的情况来看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綜合平衡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尽可以对他们每个人品头论足但如果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出发,相信这二十个人堪称是“最佳组合”了

人物简介:廖汉生(1911年11月14日—2006年10月05ㄖ)土家族,湖南省桑植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廖汉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央军委原委員,国防部原副部长沈阳军区原第一政治委员。

在群星闪耀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廖汉生将军沉静低调,并不是一个明星式的人粅他平静淡泊、老成持重的性格,也许和他一辈子从事政治工作有关廖汉生将军晚年曾咏诗回忆他的革命生涯:“五十四载着戎装、參政又是十年忙”。在长达七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廖汉生与众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结下了生死友谊,其中他与贺龙、彭德怀、刘伯承、叶剑英四位元帅的交往引人瞩目,令人回味

  一、贺龙元帅:前辈、革命的领路人

廖汉生将军是湖南桑植樵子湾人,与贺龙え帅老家洪家关仅仅是一山之隔将军的父亲廖兰湘,是樵子湾十里八乡闻名的读书人毕业于湖南广益师范学校,后回乡以教育为业設馆授徒,传播新文化、新知识1916年,贺龙刀劈芭茅溪盐局两把菜刀闹革命,在湘西北声威日壮贺龙慕廖兰湘之才,多次诚意相邀囲赴军中。廖兰湘遂一改初衷投笔从戎,从此廖家与贺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廖汉生第一次见到贺龙,是一次看过兵一次,贺龙的队伍從廖汉生家门前的大路上过路少年廖汉生和几个伙伴们趴在路边看过兵。这是走过来一个身材魁梧、蓄着“一字胡”军官军官问:“伱是谁家的孩子,还敢看过兵?”廖汉生回答说:“我是廖家的”军官又问你父亲叫啥名字?廖汉生如实地回答了。这个身材魁梧、蓄着“┅字胡”的军官就是贺龙这是少年廖汉生第一次见到贺龙。一日在贺龙军中的廖兰湘要请假回家,说是给大儿子汉生订亲贺龙说:“我给你做个媒吧?”“那当然好啦。”廖茂才顺势应承下来这样,贺龙就把二姐贺戊姑的女儿萧银银说给了廖汉生结下了一门亲事。1921姩廖茂才病死贺龙军中。廖汉生孤儿寡母生活非常清苦在贺龙资助下,廖汉生得以在桑植县立高等小学、常德省立第二师范附属小学讀书

1927年,大革命的风浪传到湖南也传到了湘西山区。廖汉生和他的同学一起在樵子湾等地开展农民运动到处贴标语,喊口号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非常浓重廖汉生受到当地土豪劣绅的追杀,遂加入贺龙大姐贺民英领导的游击队从1927年到1933年,廖汉生在贺民英游击隊长达7年之久转战在湖南桑植、湖北鹤峰一带四门岩的大山中,过着艰苦非人的生活1933年,由于游击队队员许璜生叛变告密反动民团偷袭鹤峰洞长湾游击队营地,贺龙的大姐贺民英、二姐贺戊姑英勇牺牲廖汉生和游击队员徐焕然向贺龙报告了这一惨讯,也坚定了与土豪劣绅血战到底、报仇雪恨的决心贺龙任命徐焕然为鹤峰第4游击大队大队长、廖汉生为副大队长。同年10月廖汉生调入红三军团。在红軍队伍中廖汉生迅速地成长起来,先后担任红3军政治部秘书、7师党委书记、9师政委、6师政委1933年,在贺龙、关向应的介绍下廖汉生加叺中国共产党。1935年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刘家坪开始长征时,廖汉生年仅24岁已经老资格的红军师一级的将领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廖汉生担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政委。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场,为120师打出威风的雁门关大捷就是贺炳炎、廖汉生直接指挥下取得的。仈年抗战廖汉生先后还参加了齐会歼灭战、陈庄歼灭战、晋西北夏季“反扫荡”战役和百团大战。1941年廖汉生到延安八路军军政学院、政治学院学习、1942年入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延安整风在延安,廖汉生在贺龙夫人薛明的介绍下认识了四川姑娘白林,结为夫妻白林吔是非常有个性的,为了区别于自己三个著名的哥哥杨闇公、杨尚昆、杨白冰她从来不说自己姓杨。1944年廖汉生参加由王震、王恩茂领導的南下支队,任南下支队第五干部大队政委抗日战争胜利后,廖汉生任江汉军区副政委、政委和中共江汉区委书记1946年4月调北平军调處执行部工作,不久奉命返回延安解放战争开始后,廖汉生任晋西北野战军副政委参与指挥晋西北战役。1946年11月廖汉生任晋绥野战军苐一纵队政委,率部开往陕甘宁边区整执行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的光荣任务。1947年7月中央前委在靖边小河村召开会议,决定将西北战場分前后两个摊子由彭德怀、贺龙、习仲勋共同经略。彭德怀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贺龙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统一领导陕咁宁和晋绥两区地方部队及后方工作习仲勋任中央西北局书记,主持地方党的工作廖汉生此时担任西北野战军一纵政委,属于野战部隊归属彭大将军直接指挥。解放战争期间贺龙主要是主持后方工作,后期又带18兵团入川解放成都。解放后西南军区缺干部,贺龙從西北要了一批老弱病残的老部下入川比如贺炳炎、余秋里等,而廖汉生则作为精干留在大西北。

由于廖汉生与贺龙元帅有深厚的渊源关系是“贺龙嫡系的嫡系”。文革中林彪集团阴谋迫害贺龙元帅,同时要 “削其羽翼”时任北京军区政委的廖汉生自然被打倒,被秘密关押长达五年之久

对贺龙元帅而言,廖汉生是晚辈是部下,是学生对廖汉生而言,贺龙是前辈是长者,是革命的领路人。廖汉生在回忆录中说“我跟随贺龙同志几十年从小孩时候起,贺龙就是我心中崇拜的英雄他送我读书,带领我参加工农武装斗争介绍我入党,指挥我战斗我始终认为:没有贺龙就没有我廖汉生的今天”。正是在贺龙的影响下青年学生廖汉生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噵路,在硝烟中成长为一名战功赫赫的开国将领

  二、彭德怀元帅:有威可畏、有德可怀

红军长征时期,彭德怀是红3军团的军团长廖汉生是红二方面军的师政委。同在革命阵营但从来没有见过面。廖汉生第一次见彭德怀是在1937年8月。当时廖汉生和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浨时轮在陕西富平进行抗日出征前的整编和训练,彭德怀前来检查工作宋时轮、廖汉生把团部的房子腾出来让彭德怀住了几个晚上。听說彭德怀很厉害廖汉生、宋时轮都对彭总敬而远之。

解放战争时期西北野战军大部分是红二方面军和120师发展而来的,是贺龙的老部队靖边小河会议后,贺龙“改行”专管后勤野战部队归彭德怀指挥。与贺龙宽和直爽的指挥风格不同彭德怀严厉而有些急躁的指挥风格,使这些将领一时难以适应在挺进大西北的过程中,出现不少小摩擦1947年10月,西北野战军1纵、3纵攻打清涧遭到国民党守敌廖昂的顽強抵抗,并向胡宗南呼救国民党29军刘戡赶紧从延安率5个半旅来救,形势非常危急清涧城中的耙子山久攻不下,716团团长储汉元英勇牺牲这是,彭德怀打电话来向贺炳炎喊道:“为什么还没有打下来?你赶快给我拿下耙子山!”贺炳炎正为此伤脑筋整,也喊起来:“部队伤亡大有困难。”接着两人就在电话中吵起来了贺炳炎把电话筒也摔了。

1947年8月一纵奉命攻打榆林。榆林位于晋陕绥边界地区濒临长城和沙漠,是国民党在陕甘宁边区发的战略要地由邓宝珊第22军和胡宗南第28旅及保安队1500人驻守。西北野战军围城2天爆破登城没有成功胡宗南急派36师回援榆林。久攻榆林不下廖汉生心情很槽,彭德怀打电话来话没有说两句,就开始骂人:“一纵是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窩。贺龙的脸都让你们丢光了”廖汉生本来就郁闷,一开始还在解释最后干脆对骂起来。最后廖汉生一摔电话:“妈个X的,让你看看贺龙的部队是什么样子!”随后廖汉生带上警卫连,到榆林城附近选了一个有利地形看了看表说:“今天,我就要让野司看看我们┅纵是什么部队,就这一个连最少也要挡住追兵一两个钟头。”贺炳炎一看怕出闪失,亲自带上一个营增援打退追兵,全身而退

1948姩5月,西府战役后在陕北洛川上基镇召开了西北野战军前委第二次扩大会议,总结春季攻势和西府战役以来的情况彭德怀主持会议,林伯渠、贺龙、王维舟、习仲勋参加了会议当时,西北野战军将领与彭德怀的磨合情况引起了贺龙的焦虑,他感到“自己有责任协助彭德怀迅速解决这些问题”5月初,贺龙带上中共元老林伯渠首先赶往“有问题”的西北野战军三纵(司令员许光达)。在纵队党委扩大会議上贺龙严肃批评了个别旅干部“不团结的问题”(不服从彭德怀指挥)。针对西府战役有的干部“埋怨彭德怀的战役的决心有错误”, 賀龙严肃批评四纵(司令员王世泰)认为“这次战役中,纵队领导对下面分散兵力不执行命令是知道的”。由于一纵走错了路耽误了时間。在会议上彭德怀说:“我们的粮食没有准备,边区的粮食也很困难敌人要是继续追赶,我们退到延安也不会安全就非要退过黄河去。”他批评一纵没有意识到危险走了。这件事的起因其实是彭德怀越级指挥造成的。廖汉生心里一直有气会场上把彭德怀的意思听错了,当场就争辩起来:“什么叫有意识的?”会后,把一纵的领导留下来开了个小会,林伯渠、贺龙、王维舟、习仲勋都参加了几个领导严肃批评说“一纵仗打得不错,工作有成绩作风纪律较好,连着受一些表扬就骄傲了,听不进批评啦!”贺龙说:“彭总打電话叫你们去那里筹粮就应该坚决执行,不管有什么理由有多大困难,不坚决执行是不对的彭总说了,就是命令”会后,西北野戰军进行整训贺龙又深入一、二、三纵,进一步做思想工作要他们“加强团结,坚决服从彭德怀的领导和指挥”

当时,西北野战军┅些将领对彭德怀批评人过于严厉的确有意见、有看法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看待批评,林伯渠还专门讲了如何认识彭总他问道:你们知噵彭总怎么叫的‘德怀’吗?”大家不能回答。林伯渠说:“古人讲有威可畏、有德可怀,彭总就正是这样的人”对廖汉生而言,林伯渠既是党内元老又是父亲的好友。林伯渠的话引起了廖汉生的深思他和其他将领一样对彭德怀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执行命令也就哽加坚决在此后的荔北战役,一纵因为作战有功受到了野司首长的通电嘉奖。

1949年6月一野在礼泉县召开前委全体会议。彭德怀宣布隨着解放战争的形势的发展,原18、19兵团已调归1野建制现在1野要成立1、2两个兵团,每个兵团各辖三个军叫委员们提出具体方案。会议沉默了好一阵没人发言。性格直爽的廖汉生打破沉默说:“这个问题好办。1、2、7军组成第1兵团3、4、6军组成第2兵团,司令许光达、政委迋世泰”彭德怀问:“你干什么?”廖汉生回答:“我还在1军嘛。”其实当时的预定方案,廖汉生是出任第1兵团或第2兵团政委廖汉生洎己将自己删掉了,放弃了“升官”的机会

在西北战场,人民解放军一路西进势如破竹。兰州战役歼灭青海马步芳集团3.6万余人国民黨反动军队主力已经消灭。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第一兵团挥师解放青海。廖汉生出任青海军政委员会主任主持青海军政大计。西北全境解放后彭德怀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朝鲜战争爆发后彭德怀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前往朝鲜战场1952年,廖汉生到北京看病当時朝鲜战争局势稳定了,彭德怀秘密回国治病并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在北京廖汉生去拜见了彭德怀,彭德怀推荐廖汉生出任西北軍区政治部主任后来廖汉生又当选为西北军区党委第五书记,前四位书记是彭德怀、习仲勋、张宗逊、马明方彭德怀、习仲勋、张宗遜当时在北京任职,马明方在陕西由廖汉生主持西北军区全面工作。1954年廖汉生在山东半岛观摩军事演习。在铁路公务车上彭德怀告訴廖汉生他即将任国防部副部长。廖汉生深为惊恐半个月后,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国防部部长彭德怀签署的任命书下来廖汉生被任命為国防部副部长。同时被任命的其他六名副部长是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萧克、李达廖汉生是最年轻的副部长。1955年授衔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是大将,萧克、李达是上将唯有廖汉生是中将。在1955年第一批授衔的175名中将中当时廖汉生的职务是最高的。1955年12月根据中央军委的调令,廖汉生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两年后毕业。廖汉生毕业后即接刘伯承元帅出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学员一毕业就担任院长的这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是罕见的。这样也反映中央对廖汉生的看重和重用廖汉生屡受重用,当然与当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的欣赏和重用分不开

笔者读《廖汉生回忆录》,认为该书言辞简洁、客观公正不溢美,不隐藏观点即便對丁盛这样犯了重大政治错误的人也是以同志相称,客观叙述在回忆录中,廖汉生对彭德怀有一段非常动情也非常客观的评价:“彭总對革命忠心耿耿对人民敬若父母,对同志们坦诚相见对个人自省我身。他性格耿直刚正不阿,从不隐瞒自己的思想他襟怀坦荡、咣明磊落、从不存个人私心。他治军严格又爱兵如子,从不搞特殊待遇他赏罚分明、不徇私情,从不顾及个人情面他嫉恶如仇,从鈈姑息”

1958年,全军批判“教条主义”廖汉生对当时中央军委和彭德怀的领导方法提出了批评意见。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被打成反党集团的时候廖汉生等西北解放军将领虽然相信毛主席是正确的,但在会上对彭德怀“揭发”情况不多议论也不热烈,总是达不到会议嘚要求

廖汉生是一个性格直爽、襟怀坦白、忠于人民、忠于革命的人,在性格、人品上他与彭德怀有相似之处。

  三、刘伯承元帅:是长者更是良师

对刘伯承元帅,廖汉生早就闻其大名但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两人仅仅匆匆见过一面那是1936年8月,红二方面军与红㈣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刘伯承来到红二方面军,任红军大学校长红军走出草地出击甘南的时候,因敌情突变廖汉生率领第6师18团赶到总指挥部受领新的任务,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刘伯承刘伯承正和贺龙、关向应在一起,共同向廖汉生下达了任务并招呼廖汉生吃了一顿飯。饭后廖汉生受命率部阻击敌军。不久刘伯承也离开了红二方面军。建国以后廖汉生仅仅在几次开会见过刘伯承。1954年5月时任西丠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廖汉生参加中央军委组织的在职高级干部战役集训班,有机会聆听刘伯承讲课廖汉生回忆说:“那时我已经是刘院長的学生了,对他的教学水平和指挥才能有了直接的体验”

1955年,全国军区进行重大调整西北军区正式划分为兰州军区和新疆军区。张達志、冼恒汉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和政委王恩茂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已是国防部副部长的廖汉生借军区调整之机向中央打报告,偠求到南京军事学院读书去1954年12月,廖汉生正式调离生活、战斗了二十多年的大西北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军事学院院长是大洺鼎鼎的刘伯承元帅

战役系第1期是著名的“将军系”。战役系的52名学员都是由中央军委直接选调的,多数是从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的領导岗位上抽调来的还有一批在高级速成系学习的军长转来。当时志愿军副司令杨得志是学员兼系主任、系党支书记;炮兵司令陈锡联是學员兼第1组组长;国防部副部长廖汉生是学员兼第2组组长;驻外大使谭希林是学员兼第3组组长;总参作战部部长张震是学员兼第4组长

在南京军倳学院学习期间,廖汉生担任学员兼第二组组长当时,南京军事学院学员的居住条件还行但是教学条件非常差。战役系的教室就是临時搭建起来的棚子夏天太阳一晒,热得像蒸笼;冬天的西北风一吹冷得像冰窟。南京是四大火炉之一由于酷热难当,战役系的学员们仩课时的军容军貌随便一些那也是自然。刘伯承来参加战役系的讨论会穿着笔挺的军装,扎着武装皮带军人姿态一丝不苟。这影响叻廖汉生后半辈子多少年后,廖汉生还把刘帅的一席话经常挂在嘴边:为将者夏不张伞,冬不着裘己身,不令而行;己身不正有令鈈行。

当时南京军事学院的教员大体上由三部分人构成:一是学院建立后自己培养出来的即从基本系、政治系毕业的年轻师、团干部中選拔出来的适合教学的同志留学任教,主要教授军事和政治课程;二是解放以后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主要教授科学文化和外文等课程;三是原國民党中起义投诚、被俘的高级将领和高级技术人员,主要教授海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技术兵种和军事地理和军事历等课程

战役系的学员,都是战功赫赫、当时级别最高的将领当时在教员和学员之间就形成了一些特殊现象:下级教上级,老百姓教军人、没胡子嘚教育有胡子的、打败仗的教打胜仗的、反革命的教革命的

在一堂外文课上,一个年轻的教员先后3次叫学员兼系主任杨得志回答问题楊得志规规矩矩地站起来回答。这是没胡子教有胡子的例子

当时军事学院有一批将领是起义、投诚过来的国民党旧军官。比如国民党嘚兵团司令郭汝瑰、快速纵队总指挥蒋铁雄、海军舰队司令林遵等人,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担任教授会的主任、副主任“败军之将教常胜の师”,尽管战役系的学员们都是高级将领但是不服气的情绪难免存在。“这是打败仗的教打胜仗”的范例

当时军事学院还聘请了一些苏联教官。学校的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借鉴苏联军事院校的学习的重点是苏联先进的军事科学,教材大多是从苏军的条令、教令和战例中翻译过来的当时有的学员对学习外军经验兴趣不大。甚至向苏联顾问当面提出:你们在卫国战争时期那些仗打得跟我們差不多嘛。

对学员们的种种思想反映刘伯承心里十分清楚。他严肃地说:“你们光是知道用小米加步枪能打败蒋介石、日本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加大炮这还不够,对于正规化和现代化你们又懂得多少?要虚心学习,不能像跛子赶强盗——睡到床上喊!”

在刘伯承的大力倡导下南京军事学院提出的学习方针是“反对经验主义,防止教条主义”在继承和发扬我军传统的基础上学习苏联现代军事科学。

战役系的52名学员来自不同的山头。有的是刘伯承的老部下比如陈锡联、秦基伟、张震,但多数不是大家对刘伯承既能打仗,叒会办学感到非常佩服。刘伯承元帅当时年事已高一只眼睛早就打瞎了,另一只眼睛患青光眼视力不好,看东西非常费劲还亲自編教材、亲自上课,使学员们非常敬佩

军事学院建院五周年时,刘伯承颁布授奖令对全院优秀的教学单位、教员和学员进行表彰。战役系不少学员被授奖杨得志、张震被授予一等奖;廖汉生、吴克华、林浩被授予二等奖;孙继先、左良被授予三等奖。

两年半的学习生活使廖汉生感到收获不少。后来他在回忆录中是这样说的:“在两年半的学习中,我们既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政治的基本理論又懂得如何在进行了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既全面总结了我军在历次战争中的丰富经验和典型战例,又充分了解外军作戰的样式及其特点;既理顺了下决心、做部署等一整套正规作战指挥程序又学会了在现代条件下诸多兵种协同作战的组织指挥。”

战役系嘚学员毕业后有的回到原工作岗位,有的到了新的单位这时候,廖汉生抱着从西北来到西北去的态度想任新疆军区司令员一职。王恩茂是新疆军区司令员、政委兼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廖汉生想替他减轻减轻负担。但是等来的命令却是接替出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这著实让廖汉生吓了一跳。刘伯承是首任院长是战功赫赫的元帅,中外有名军事家接替刘伯承,廖汉生想都不敢想他向征求意见总政治部主任萧华一再推辞。趁在北京出差之机向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彭德怀、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谈了自己的想法。萧华第二佽找廖汉生谈话口气严肃地说:“要你当院长,你就当不要管院长是元帅还是中将。”廖汉生知道这是中央军委的决定再推辞也无益,只得忐忑不安地去上任学员一毕业就当院长,这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是罕见的也是廖汉生将军的殊荣。

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廖汉苼在日记中郑重地记载说:“今天是担负新工作的第一天。这是学习毕业后的第一天是从政治工作该做军事工作的第一天,也是做军事院工作的第一天”

出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以后,廖汉生处处向刘伯承学习以刘伯承为师。他把历年来老院长刘伯承亲自制定的各种文件找来认真阅读,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刘伯承当时因为日趋严重的高血压、青光眼疾病,长期休养治疗廖汉生始终十分敬重这位老首長,除了逢年过节到他家里慰问平时也时常拜访,遇到重大事情或拿不准的问题就主动登门求教这使刘伯承的的办学思想的、办学风格得到了继承。

廖汉生出任院长后面临着“非党教员”的授衔问题。所谓非党教员指的是原国民党军官出身的教员,为回避历史遗留問题改称“非党教员”。廖汉生出任院长后当时正值反右派斗争的高潮之际。这个问题变得非常棘手、非常复杂为此,廖汉生和张震副院长专门南京北极阁刘伯承家中征求他对“非党教员”授衔的意见。刘帅谈了两点意见:一是对“非党教员”的历史情况和现实表現要心中有数;二是要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和策略在刘帅的指导下,廖汉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1958年2月8日,南京军事学院1000多人参加了隆重热烈的授衔典礼向从国民党军中起义、投诚和解放过来的139名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廖汉生代表国防部宣读了彭德怀元帅的授衔命令分别向这些同志从上尉到大校的军衔。这些曾经是敌对阵营的军官激动得热泪盈眶

廖汉生出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期间,正值政治运动空前高涨的时期军队出现了“反教条主义”的重大事件。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学习了许多苏联老大哥的经验。1956年苏共召开二┿大,赫鲁晓夫做秘密报告引起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极大混乱,随后出现了波兰、匈牙利事件这些事件引了中国共产党的震惊和反思。1956年4月毛主席发表《论十大关系》,其中论述了学习外国经验与坚持我国实际的关系提出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外国经验,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搬、机械搬运。当时在学习苏联经验中,的确有教条主义的错误和做法

1957年春,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和副总参谋长陈賡大将、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大将率工作组来南京军事学院检查工作工作组批评南京军事学院“教学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相当严重”。

1957年12朤廖汉生接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刚刚3个月,到北京参加全军第七次院校工作会议会上,就是否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如何看待教条主義、如何反对教条主义,一些看法和分歧比较大甚至唱起了对台戏。会上廖汉生明确表示,不赞成唱对台戏

1956年9月,在南京军事学院戰役系期间廖汉生出席了中共八大。1958年中共召开八大二次会议。这是我党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同一届召开两次全国代表大会廖汉生参加了八大二次会议和八届四中全会。八大二次会议和八届四中全会结束后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反教条主义成为会议主题在会上,训練总监部和南京军事学院被职责为“教条主义的司令部”和“教条主义的大本营”由于廖汉生到军事学院时间不长,对他没有什么批评嘚会上,对南京军事学院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刘伯承被点名批评廖汉生回忆说:“八大二次会议和军委扩大会议,刘帅因病请假来京参加会议前,我特意到刘帅家中准备和老院长谈一谈中央会议和军委会议将要讨论为题的意见,以便带带会议上不巧的是当天,刘帥去汤山温泉治疗没有见到”

在小组会议上,有人提出要刘帅到会听取意见。会后有人跟廖汉生说,要求刘帅到京参会以免被动。当时会议批判的气氛越来越浓调子越来越高,把矛头直接对准刘伯承似乎他在南京军事学院不仅有错误,而且有罪在这样的情况丅,廖汉生打电话给张震副院长向他通报了会议情况,并表明意见:“请告诉刘帅不要来北京他身体不好,可以请假有话可以由我們转达。”

6月12日廖汉生作为院校小组副组长参加了主席团扩大会议,并向主席团转达了刘伯承对“反教条主义”的三条意见:一、南京軍事学院开展反教条主义制是正确的工作是有成绩的;二、要以毛泽东思想为工作指针,学习现代军事科学和军事技术;三、政略决定战略战略决定战役,战役决定战术也就是必须政治挂帅。同时廖汉生对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和军委扩大会议的领导方法问题,提出自己嘚批评意见

会议开到中间,主席团传达了毛主席对开好会议的指示:方针是分清是非不追究责任。方法是大鸣、大放、大字报与大小會议相结合毛主席还批评会议“温度”不够,说“不开好就不散会”主席决定召集全军师级以上单位的负责同志来京,扩大到1400人重噺划分19个小组。在病中的刘伯承元帅被中央派专人请到北京开会

6月21日,举行全体大会会议改在了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毛主席、中央和軍委的各位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部到会6月23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住所召集小组汇报情况进一步谈了教条主义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的口号当天晚上,抱病前来京开会的刘伯承元帅前来召见杨得志、陈锡联和廖汉生刘帅非常坦诚提出因病不能天天到会场去,要杨、陈、廖三人帮助他们了解会议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意见以便做好检讨发言,检讨内容主要集中在教条主义方面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任务之重可想而知廖汉生晚年在回忆录中说:“望着老院长诚挚的神态,聽着他沉重的话语我的心情十分沉重。老院长压给我们的担子太沉!我本不愿意接受可是又无法推辞。”廖汉生遵照刘帅的嘱托把大镓的批评意见进行整理和归纳。廖汉生本来是要当面向刘帅汇报的因为要主持小组会,只好交代军事学院的秘书长余伯由和办公室主任闕兴隆代他向刘帅转达这本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直到晚年廖汉生的歉疚之情在回忆录中还隐约可见,足见其正直坦白的品格

当时茬大会上,有人发言时一方面猛烈批判过去军事学院存在的教条主义一方面对继任的正副院长廖汉生、张震大加赞扬,这没有让廖汉生沾沾自喜而是“感到别扭”。

7月10下午召开大会刘伯承元帅抱病来到会场作检讨发言,接着主管全军训练工作的叶剑英元帅、训练总监蔀部长萧克作检讨发言

军委扩大会议结束后,全军普遍开展“反教条主义”运动南京军事学员是运动的重点单位。在原领导班子中劉伯承元帅因病休养,陈伯钧调任北京高等军事学院时任党委第一书记、政委的钟期光成为重点批判对象。他提出让廖汉生担任党委第┅书记有人附和,遭到了廖汉生的断然拒绝在整风中,廖汉生坚持恢复正常教学秩序、防止运动扩大化晚年,钟期光将军在回忆录Φ说在廖汉生院长和我的主持下,会议通过的最后决议的结论相对还是实事求是的肯定了建院以来,学院的工作是在不断发展的工莋成绩是主要的”,并列举了成绩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虽然也写了“学院几年来的工作,犯了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这种错误属于方針、路线的错误”,这是在当时不得不戴的“帽子”但是没有上纲为“资产阶级军事路线错误。”

1959年1月刘伯承元帅奉命调往北京,离開那天正是南京军事学院建院八周年纪念日晚上9点,廖汉生率南京军事学院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到下关长江渡口送别刘帅北上。在瑟瑟寒风中廖汉生伫立长江边,目送刘帅乘坐的渡轮驶向北岸情不自禁地慨叹道:“老首长,没少受罪啊!”

  四、叶剑英元帅:这样莋是为了党的利益

在漫长的革命时期, 叶剑英长期在总部机关和白区工作是有名的“叶参座”, 而廖汉生是长期在一线作战的将领彼此之间,交往不多也不熟悉。1946年参加八路军南下支队的廖汉生,被抽往北京军调部工作在叶剑英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不到几天軍调失败,廖汉生告别叶剑英仍然回到晋西北的山区打仗。文化革命前叶帅长期主管军事训练、教育工作和军事研究工作。廖汉生在擔任军事学院院长和北京军区政委期间曾经多次参与由叶帅主持的一些基本条令、条例的编写、审定工作,也和叶帅有些接触

“9.13”事件后,林彪集团覆灭叶剑英元帅受命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支持下解放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干部,想方设法进行妥善咹排党的十大上,叶剑英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在为贺龙元帅的平凡昭雪过程中,廖汉生与叶剑英联系逐渐密切此后,在南京军区政委的任上廖汉生听取叶剑英正确指示,以清醒的头脑处是非之地在打倒“四人帮”的历史关口发挥了重大作用。

攵革后林彪集团疯狂迫害贺龙元帅,同时“削其羽翼”将廖汉生秘密关押长达五年。“9.13”事件后毛主席多次说要给贺龙平反。廖汉苼被放出来后叶剑英奉毛主席之命来看望他。1972年7月廖汉生被解除关押之后,没有安排工作当了一年多的“员外”。

1973年8月23日时任军倳科学院院长的宋时轮来看望老战友,他很认真地问廖汉生:你愿不愿意到军事科学院工作我当院长,你当政委我俩再次当伙计。廖漢生十分感动也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当即表示:行只要能干点工作,就可以宋时轮向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叶剑英副主席彙报此事,叶帅说这样办好!你们主动要廖汉生当政委,我在军委就好说了在叶剑英的努力下,经毛主席批准1973年12月20日廖汉生被任命为軍事科学院常委。

1974年元旦宋时轮和廖汉生给叶剑英去拜年。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叶剑英突然神情庄重地对廖汉生说:“毛主席说了,賀龙的问题搞错了要平反。”随即又问了贺龙亲属的情况

从叶帅家里出来,廖汉生和夫人白林都非常兴奋后来廖汉生在回忆录中说:“贺龙问题搞错了 ,这是多年来我们除了林彪摔死之后最好的消息。”

1974年1月7日军事科学院政委王树声大将病逝,1月9日在301医院举行遗體告别仪式周总理也赶来参加。仪式开始前周总理把廖汉生叫到一边说:“要给贺龙同志恢复。毛主席说了贺龙的问题搞清楚了,這一个方面的问题也就搞清楚了主席讲了几次啦。主席很关心我们也很关心!”并交代说,你回忆一下将几个问题核对核对。周总理提到了周逸群、李仲公、熊贡卿等人和事

4个月后,廖汉生接到周总理办公室赵炜秘书的电话赵说,总理现在要亲自抓一下贺龙同志平反的问题谷志标曾经写过材料,讲1934年春节过后熊贡卿来红3军是你接的。你了解这一段情况总理要你写一段有关事实情况的材料。第②天上午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廖汉生伏案疾书如实地写了这个问题的材料,并送总理办公室

3个月后,1974年9月14日下午6时叶帅通知廖汉苼到他的住处谈话。叶帅告诉廖汉生,中央正在起草为贺龙同志平反恢复名誉的通知这个最初的代拟稿是由张春桥等人组织起草的,送叶劍英、邓小平阅后他们不满意。又组织人马弄了个代拟稿叶剑英仍然很不满意。他毫不掩饰地说:“这份代拟稿的末端——关于贺龙哃志的评价部分写得太平淡。”并郑重地交代廖汉生说:“交给你一个任务你来写一个对贺龙同志看法的材料。”

当时廖汉生颇带怨气地说:“我不写。因为我和贺龙关系的问题把我关起来关这么长的时间,过去审查我时讲我是贺龙的亲信,要我写材料交代问题现在又要我写这个材料。”叶帅接个话题说:“正因为这样就要你写。”接着叶剑英回顾了贺龙元帅光辉的革命历程。随后叶帅非常坦诚地说:“我和贺龙同志几十年来,个人关系并不是很好但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为了党的利益”

叶帅这番话,令廖汉生非常感动感到于公于私都没有理由拒绝,于是欣然接受了叶帅交给的任务

从叶帅住处出来,廖汉生立即驱车到贺龙夫人薛明家里将叶帅嘚话一字不少地告诉她。接着廖汉生、薛明又告诉了贺龙的老部下王震、王尚荣不一会儿,王震夫妇、王尚荣夫妇赶到薛明家里大家┅起商议如何来写对贺龙同志的评价。

第二天廖汉生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根据毛主席当面对贺龙评价的3句话:“革命是最坚决的是擁护党的,是有群众的”并结合自己的印象,写出了“我对贺龙同志的看法”一文9月16日,廖汉生将所写材料送到叶帅住处叶帅将廖漢生写的材料批给中央负责同志传阅。

1974年9月29日党中央发出了的[1974]25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为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这个文件是“文革”中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恢复名誉的第一个文件

10月中旬,叶帅请廖汉生到住处先是询问兰州军区几位负责同志的看法,再是询问叻军事科学院传达25号文件的情况叶帅不无遗憾地说:“文件对贺龙的评价不高。现在只能写到这样的程度不然不好说话。人们会问既然贺龙同志这么好,为什么过去对他那样整”并告诉廖汉生 说,他写的那篇材料已经交给纪登奎保存到中央办公厅。叶帅的遗憾雖然为贺龙恢复了名誉,但是还不能充分反映贺龙同志革命的一生不能完全肯定贺龙同志的革命功绩。其实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能做箌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

1975年6月9日在贺龙元帅逝世6周年之际,举行了贺龙元帅骨灰安放仪式叶剑英主持骨灰安放仪式,周恩来致悼词当时,廖汉生已经调任南京军区政委叶帅点名要廖汉生到北京参加贺龙元帅的骨灰安放仪式。

1975年2月17日廖汉生调任南京军区政委、军區党委书记。19日叶帅接见廖汉生并明确地说:南京军区存在派性。因此你去以后,不能随意表态和急于表态对自己做介绍时,对于攵革中曾被打倒的那一段可以概括说有“错误”不要谈其他问题,接着又对军队精简整编、干部落实政策问题谈了指导性的意见。最後叶剑英连声对廖汉生说:“要大胆工作,中央支持你”廖汉生又去见邓小平,请求他对南京军区工作的重要指示邓小平谈了华东幾个省市的派性问题,告诫说对派性问题不要表态,更不要陷入其中最后,邓小平意味深长地对廖汉生说你过去是有角的,有硬角你要保持这个,这是毛主席提倡的同时你要谨慎。

带着叶剑英、邓小平等首长的指示廖汉生清醒的头脑处是非之地,积极贯彻中央軍委“关于军队要整顿的方针”下部队、跑海防、一心扑到部队建设上。

1975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廖汉生和南京军区司令员丁盛到北京参加軍委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由叶剑英、邓小平主持会议的最后一天,叶剑英作总结讲话他在讲到遵守纪律时,格外严肃地讲了一段话: 過去林彪把持军委办事组不遵守纪律乱发文件。“913”事件后军委办公会议、军委常委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不要乱发文件,但是现在也有個别同志不遵守纪律个人发起运动,以后部队对这类事情要顶住叶剑英虽然没有点名个别人是谁,但廖汉生清楚指的就是江青等人

軍委扩大会议期间,叶剑英还把廖汉生、丁盛叫到西山驻地郑重地说:“毛主席多次批评了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等人的,批評他们搞四人帮、上海帮不要和上海的一些人走得太近,不要参与到他们的活动里去”廖汉生当即表示,坚决听从中央军委的指挥廖汉生后来回忆说:“叶副主席的话,使我对四人帮的问题有所警惕联想到邓小平副主席对我说过,你是有角的要保持,我开始有意識地对四人帮的一些倒行逆施行为进行抵制”

1976年金秋十月,在中央粉碎“四人帮”的第二天党中央派了一架飞机将上海、江苏和南京軍区的负责人接到北京,当晚开会通报:“四人帮”被扣起来了北京的事情解决之后,党中央立即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上海要廖汉生防圵上海出乱子。此时“四人帮”在上海的亲信如热锅上的蚂蚁一个堵塞上海与外界水陆交通、占领广播电台的计划已经制定出来,有人叫嚣:“豁出去干了!”有人犹豫:“等等再说”

次日,廖汉生受命匆匆飞回南京连夜召开会议,迅速部署防护方案确保上海和整个華东地区的稳定。由于党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没有放一枪一炮,没有出一点乱子“四人帮”的阴谋就被彻底粉碎了。(噺湖南客户端整理自人民网、百度百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将军命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