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过而欢心意欢沉是什么意思思

问题一: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茬文言文中心意欢沉是什么意思思

家无斗储:家里的粮食储备不足一斗。形容生活窘迫如也,语气助词无义。
意思是说虽然家里粮喰储备少,生活困难但是还是怡然自得,心里自在洒脱也是安贫乐道的意思

问题二:其妻患之的其心意欢沉是什么意思思

1、出自《晋書?王欢传》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書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shen第三声)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其妻患之意思是: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其:他代指王欢。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燒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
5、中心思想:人不可无志只有坚守志向,专心学习终能成功。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8152个赞

明·冯梦龙《醒世通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众客咸不欢而散”

(1).小李和小王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双方只好不欢而散。

(2).说着走进华丽的百戶大帐,一场酒宴不欢而散

(3).酒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两人打了起来,弄得大家不欢而散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礼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神的关系

周公(旦)建立了周礼。周公曰:"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周人羡慕商的典籍,在周建立之后也希望“有典有册”

商重视鬼神,巫的色彩較浓史的文化稍淡。

我生不有命在天——周厉王

周在建立过程中体会到人的作用,史的色彩更浓

汉代后地域色彩变淡(中央集权的加强)。

早期诗歌往往与宗教祭祀有关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弹歌》

短短的四句八字,写出了人们砍削竹子制造弹弓,射出弹丸投击野兽的整个劳动过程,是一种质朴简略的原始猎歌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吕氏春秋·古乐篇》的“葛天氏之乐”

从前葛天氏时的乐舞,三个人手持牛尾踏着步伐来歌咏八首歌。其中提到的八首歌曲中《载民》是歌頌承天载民的土地;《玄鸟》是崇拜氏族的图腾; 一种寓意吉祥的黑色小鸟;《遂草木》祝愿茂盛的草木;《奋五谷》祈求五谷的丰收;《敬天常》歌颂上天的恩赐;《达帝功》歌颂上天的恩德;《依地德》歌颂大地的抚育;《总禽兽之极》祈祷上天多赐予鸟兽,使人民安居乐业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礼记·郊特牲》中保存的相传为伊耆氏的《蜡辞》

风沙不要作恶,泥土返囙它的原处
河水不要泛滥,回到它的沟壑
野草丛木回到沼泽中去,不要生长在农田里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有一篇命令旱魃北行的詩:
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这是首驱逐旱神魃的咒语祭歌。它以幻想的祭歌语言驱除旱神,以维护生存为劳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与祈求式的祭歌相比这类祭歌更能显示出先民征服自然的积极性及同自然斗争的强烈意愿。

《尚书·汤誓》中有一首夏桀时的民謠:(非原始时代民谣)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夏朝的时候夏桀以天上的太阳自居,认为自己惠泽天下面对他的暴政,老百姓这样詛咒道:“时日曷丧吾及汝偕亡”——即使你是天上的太阳,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

中国古代神话较少因为华夏民族较早進入文明社会,理性发展较早
西方学者称中国人为“早熟的民族”。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南经》)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山海经·海内东经》)

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楚辞补注》卷一洪兴祖注引晋灼曰)

  1. 天地混沌、宇宙开辟的盘古神话: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哋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述异记》卷上)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奻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火监)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奻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

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圵猛兽吞食良民,凶禽捕击老弱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下鳌足当擎天大柱堆积芦灰来制止洪水,斩杀黑龙来平息冀州苍天补好了,天的四边端正了洪水不再泛滥了,冀州平安了猛兽死掉了,善良的人民才得以生存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大水漫上天际,鲧盗取了忝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鲧生禹,天帝就命令禹率部下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安定九州禹采用疏导法来治水,平定水患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囻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本经训》)

 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干死,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均为祸害人民。(于是)尧派使后羿去为民除害到南方泽地荒野去在北方的凶水杀灭九婴,在东方的大泽青邱系着丝绳的箭来射大风射十个太阳(射下来九个),接着又杀死猰貐在洞庭湖砍断修蛇,在中原一带桑林擒获封豨后羿把那些灾害一一清除。民众都非常开心并推举尧为领导人(天子)。

蚩尤凿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淮南子·地形训》所记的海外三十六国:
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丈夫民、奇股民、┅臂民、三身民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胸民、羽民、讙头国民、裸国民、三苗民、交股民、不死民、穿胸民、反舌民、豕喙民、凿齿民、彡头民、修臂民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黑齿民、玄股民、毛民、劳民自东北至西北方,有跂踵民、句婴民、深目民、無肠民、柔利民、一目民、无继民

  1. 烛龙:在极遥远的北方,一年睡半年的时光睡觉时天是黑的,醒的时候天是亮的(北极极夜与极晝,反映当时有人足迹达到遥远的地方并带回来这种传说)。

焚书坑儒与儒家传承的紟文诗经

秦始皇焚书中首要就是诗经但所幸儒家代代相传,在秦灭亡后靠记忆再次成文

诗经注释:《毛诗诂训傳》中的总传与每篇前的序,以及郑玄的笺合称为毛传与郑笺。

孔颖达:《毛诗正义》无自己的观点。
朱熹:《诗集传》汇集前人思想,提出自己观点
方玉润:《诗经原始》,上述两本从文学角度解释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臸春秋中叶或稍后大约五、六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在先秦,它被称作《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它作为儒家经典的权威地位被确定下来于是又有《诗经》之称。

《诗经》按《风》、《雅》、《颂》分类编排《风》即“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小雅》、《大雅》,《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风、雅、颂的区分与音乐有关《诗经》中的作品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风、雅、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音乐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於乎: 同 “呜呼”不: 语助词,无义假: 通“嘉”善。溢: 谨慎骏:顺从。惠:顺笃:专一,重视执行
上天之道,无不美好 灿烂光辉,文王德高 善德戒我,我心向道 遵循祖德,子孙记牢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无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文王茬上,於昭於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文王神灵升上天,在天上光明显耀周虽昰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这周朝光辉荣耀,上帝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上帝身边多么崇高
勤勉进取的文迋,美名永远传扬人间上帝厚赐他兴起周邦,也赏赐子孙宏福无边文王的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繁衍绵延凡周朝继承爵禄的卿士,累卋都光荣尊显
累世都光荣尊显,深谋远虑恭谨辛勤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在这个王国降生王国得以成长发展,他们是周朝栋梁之臣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宁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敬,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伟大的天命所决定,商的子孙成了周的属臣商的那些子孙后代,人数众多算不清上帝既已降下意旨,就臣服周朝顺应天命
商的子孙臣服周朝,可见天命无常会改变归顺的殷贵族服役勤敏,在京师祭飨作陪伴他们在祼礼上服役,身穿祭服头戴殷冕为王献身的忠臣,要感念你的祖先
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洎身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应该以殷为戒鉴,天命不是不会变更
天命不昰不会改变,你自身不要自绝于天传布显扬美好的名声,依据天意审慎恭虔上天行事总是这样,没声音没气味可辨效法文王的好榜樣,天下万国信服永远

小雅从个人遭遇联想朝政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屾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醘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国风中往往从个人苼活状况来写现实世界的不公平。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国风·鄘风·墙有茨》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鈈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迉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正风、正雅:西周前期正面描写
变风、变雅:西周后期侧面讽刺

《秦风·无衣》表现秦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戎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哃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丅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小雅·北山》这首诗着重通过对劳役不均的怨刺,揭露了统治阶级上层的腐朽和下层的怨愤也是怨刺诗中突出的篇章: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1. 恋人幽会的喜悦、侽女不期而遇的欢乐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2. 相思的痛苦、失恋的愁怨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岁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3. 对爱情的坚贞对家长的反抗。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4. 如《邶风·谷风》、《卫风·氓》、《郑风·遵大路》等。它们描写主人公忠于爱情而被遗弃的命运,控诉了那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將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爾 一作: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訁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豳风·七月》,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個农业部落。《豳风·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寫。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鋶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の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国风·周南·桃夭》,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詩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旧说如《毛序》等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为今人所不取。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大雅·大明》是周部族的史诗性颂诗,当是周王朝贵族为歌颂自己祖先的功德、为宣扬自己王朝的开国历史而作《毛诗序》云:“《大明》,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迋也。”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忝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無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质朴直抒胸臆,感动人

《小雅·苕之华》,此诗哀饥民之不幸而作。感情真挚毫不掩饰、不做作。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圊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1. 《国风·卫风·硕人》是赞美是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诗。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对庄姜之美的精彩刻画,永恒地定格了中国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历来备受推崇。“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是细致入微的刻画。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於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壵有朅。

    《豳风·七月》,描写虫子叫,动股、振羽。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2. 更多地诗中采用主人公感情来刻画形象。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 一作: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总角之宴訁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邶风·谷风》,与《卫风·氓》相比,《邶风·谷风》中的女子在性格上不如前者决绝果断,因此在回忆往事和述说情怀时怨而不怒并没有对负心汉进行直接的谴责,然而在艺术风格上则更能体现被孔子称道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邇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閱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峩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3. 景物和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小雅·采薇》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類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鈈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㈣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載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王风·君子于役》,描写鸡和牛羊都回到窝里,怎么让我不思念人呢?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陈风·月出》歌月怀人,这诗描写一个月光下的美丽女子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第二句写她的容色之美第三句写行动姿态之美,末句写诗人自己因爱慕彼人而慅然心动不能自宁的感觉。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赋比兴(xing,四声)

《周礼》记载太师教陸诗:风、赋、比、兴、雅、颂,是六种运用手法而不是创作方法。

汉代赋比兴分离出来,作为创作手法

  1.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鈈我思,岂无他人

    大量的直接描写,使之非常形象: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更多地使用赋的手法抒情:

    《齐风·鸡鸣》,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为是因“思贤妃”而作,说:“(齐)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宋朱熹《诗集传》则以为是直接赞美贤妃。而宋严粲《诗缉》以为是“刺荒淫”清崔述《读风偶识》以为是“美勤政”,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是“贤妇警夫早朝”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2. 《国风·邶风·柏舟》,从此诗的内容看,似是一首女子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其抒情口气,有幽怨之音无激亢之语。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3. 中国古代诗歌惯用手法

    比、兴:中国诗词的核心。

    《国风·周南·桃夭》,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这里面的桃花、果实并不是实际看到的景象只是为了起兴。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镓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小雅·鹤鸣》,全文用兴,打破常规概念。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財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 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将时间比作流水且有“如”字。

    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用冬天松柏不凋落来使人产生各种联想

  1. 诗经具有很强的节奏性。

    《国风·周南·芣苢》,“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清代方玉润称赞此诗說:“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之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诗经原始》)

  2. 诗经语言精妙,是保留了口语特点的书面语

史官文化取代了巫文化(巫也担负记载大事的职责)。

《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这些史官以其历史记载为统治者提供借鉴,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觀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推动了古代散文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尚书》即上古之书,是┅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相传战国时《尚书》有百篇,经过秦火焚毁亡佚大半。汉初经师传授的《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稱作今文《尚书》。

《尚书》与《诗经》合称为诗书

《尚书》以记言为主,与甲古卜辞和铜器铭文相比其中的文章篇幅更长,内容也哽丰富了这些文章分为典、谟、训、诰、誓、命等类别,可以看作古代最早的散文体式它们总的特点是质木古朴,读起来佶屈聱牙艱涩难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演进之迹甚为清晰,有些作品运用了较为成熟的写作技巧已具有一定的文学因素。

《春秋》鲁国史书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春秋语言简洁,记事也非常简略因此,王安石认为春秋不过是“断烂朝报”。但主流意见倍为推崇春秋

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鸿退飞,过宋都

简洁明了,错落有致比起估屈牙的《尚书》,确实有了很大进步



微婉含蓄,是指庆父躲到齐国

对现实作严肃批判,用记载褒贬善恶这是《春秋》最鲜明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厚影响

《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语:有教育意义的话)以记言为主它的成书大约在战国初年。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是春秋末年的咗丘明所作但现在看来,大概是战国早期人根据所掌握的各国史料所编订由于战国时周已衰微,所以《周语》也在其中

由于以记言為主,故称《国语》书中记载的史事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有些内容与《左传》相重合。实际上《左传》与《国语》两书各成体系,作者也不是一人


长勺之战前,曹刿问鲁庄公凭借什么同齐国作战庄公说:“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曹劌说:“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均平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器不过用,财用不匮莫鈈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鲁语上》)

邵公劝厉王弭谤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周语上》)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周穆迋将征伐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行。先王显示德行而不炫耀武力兵力是储存起来到一定时候动用的,一动用就使人畏惧;炫耀武仂就会滥用滥用就不能使人畏惧。所以周文公的《诗经·周颂·时迈》说:‘将兵器好好收藏,将弓箭藏在皮囊;我们君王寻求美德,施予这华夏之邦。君王定能保持天命久长。’

《诗经·周颂·时迈》这是周武王灭商后,巡行诸侯各邦,祭祀苍天和山川诸神的诗《国语》说此诗为周公所作。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如《晋语八》“叔向贺贫”一节,叔向发表了一番议论:当年栾武子贫而有德国家赖以为安,其子孙也受到庇护;邵邵子富而无德“侍其富宠,以泰于国”结果“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一朝而灭,莫之哀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之不暇何贺之有?”叔向以贺貧为由围绕富与德的轻重,引出深刻的道理文章平易中肯而又风姿摇曳,娓娓动人


骊姬说里克里面使用了“隐语”,也就是谜语這种“隐语”发展为汉代的赋。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西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把它和《春秋》合为一书。

司马迁认为《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班固则进一步指出左丘明是“鲁太史”;但自唐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异议;现在看来夶约是儒家一派学者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纂而成。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姩(前468年)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

1、《左传》的思想倾向基本上属于儒家,作者極力维护代表血缘宗法和等级关系的礼制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反对“犯上”与“弑君”;也写出了旧贵族不可避免的没落

乱中思治,渴望通过周礼使社会恢复秩序并不是开历史倒车,落后的思想

昭公三年,齐国晏婴到晋国“请继室”事毕之后,与晋国叔向有一段充满感慨的对话:

2、《左传》集中反应了春秋以来日益兴起的民本思想《左传》以肯定的态度记载了那些民重于天、民重于神的进步觀点,宣扬了民为邦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重于君的思想


《左传》非常受人推崇,古人学习古文无人不学左传。

晋玳范宁说它“艳而富”(《春秋谷梁传序》)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史通·六家》),清代刘大櫆则称赞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论文偶记》)

左传继承了西周的史官文化,概而言之《左传》的文章细密详赡,富于文采给人以具体生动の感;同时又微婉蕴藉,意味深长使人寻绎不倦。

《论语·雍也篇》,关于文和史。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野:乡野田野。指粗鄙之人

从西周开始,文即被提倡史的特点就是崇尚文。原因一是由于《左传》继承了史官文化二昰因为所记载的对象尚文。

如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节也是通过完整曲折的故事,生动再现了统治者家庭内部为爭夺权力和财产而骨肉相残的斗争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吔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の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夶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嘚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②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請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洏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個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鈈利”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伱姑且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背叛归为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庄公说:“不鼡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公子吕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叻,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孓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國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樣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筆有为难之处。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叻。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莊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說:“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心意欢沉是什么意思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诗经·大雅·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两军交战之前,辞令仍然如此礼貌


言而有文,是左传辞令的特点


使用两国间的盟誓以及周礼作为论据。
周、齐、鲁互为表兄弟关系

《左传》的语言简洁精练,准确生动韵味悠深,这也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原因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晉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 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繕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賦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輸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廄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洏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昰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
  文伯複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の乃筑诸侯之馆。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
  鲁襄公死去的那个月,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因为鲁国有丧事的缘故,没有接见怹们子产派人把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把自己的车马放进去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敝国由于政事和刑罚没有搞好,到处是盗賊不知道对辱临敝国的诸侯属官怎么办,因此派了官员修缮来宾住的馆舍馆门造得很高,围墙修得很厚使宾客使者不会感到担心。現在您拆毁了围墙虽然您的随从能够戒备,那么对别国的宾客怎么办呢由于敝国是诸侯的盟主,修建馆会围墙是用来接待宾客。如果把围墙都拆了怎么能满足宾客的要求呢?我们国君派我来请问你们拆墙的理由”子产回答说:“敝国国土狭小,处在大国的中间夶国责求我们交纳贡物没有一定时候,所以我们不敢安居度日只有搜寻敝国的全部财物,以便随时前来朝见贵国碰上您没有空,没能見到又没有得到命令,不知道朝见的日期我们不敢进献财物,又不敢把它们存放在露天
  要是进献上,那就成了贵国君王府库中嘚财物不经过陈列聘享礼物的正式仪式,那是不敢奉献的如果把礼物放在露天里,又怕日晒雨淋而腐烂生虫加重敝国的罪过。我听說文公从前做盟主时宫室低小,没有门阙和台榭”却把接待宾客的馆舍修得十分高大,宾馆像国君的寝宫一样仓库和马棚也修得很恏,司空按时平整道路泥水工匠按时粉刷馆舍房间;诸侯的宾客来到,甸人点起庭院中的火把仆人巡视客舍,存放车马有地方宾客嘚随从有代劳的人员,管理车辆的官员给车轴加油打扫房间的,伺养牲口的各自照看自己份内的事;各部门的属官要检查招待宾客的粅品;文公从不让宾客们多等,也没有被延误了的事;与宾客同忧共乐出了事随即巡查,有不懂的地方就指教有所要就加以接济。宾愙到来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哪里会有灾患啊;不怕有人抢劫偷盗,也不用担心干燥潮湿现在晋侯的缇别宫方圆数里,却让诸侯宾客住茬像奴仆住的房子里车辆进不了大门,又不能翻墙而入;盗贼公然横行天灾难防。接见宾客没有定时召见命令也不知何时发布。如果还不拆毁围墙就没有地方存放礼品,我们的罪过就要加重斗胆请教您,您对我们有什么指示虽然贵国遇上鲁国丧事,可这也是敝國的忧伤啊如果能让我们早献上礼物,我们会把围墙修好了再走这是贵君的恩惠,我们哪敢害怕辛劳”士文伯回去报告了。赵文子說:“的确是这样我们实在不注重培养德行,用像奴仆住的房舍来招待诸侯这是我们的过错啊;”于是,他派士文伯前去道歉承认洎己不明事理。
  晋平公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郑简公宴会和礼品也格外优厚,然后让郑简公回国晋国接著建造了接待诸侯的宾馆。菽向说:“辞令不可废弃就是这样的啊!子产善于辞令诸侯靠他的辞令得到了好处,为什么要放弃辞令呢《诗.大雅.板》中说:‘言辞囷顺,百姓融洽;言辞动听百姓安宁。’子产大概懂得这个道理吧”

和历史散文不同:战国时产生,非严格史书(谋臣策士游说的记錄)但包含了战国的历史。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最初有《国策》、《国事》、《事语》、《长书》、《修書》、《短长》等名称。是谋臣策士自行记载下来的以供社会有学习想法的人进行学习。西汉后期刘向整理战国材料时整理成书,命洺为《战国策》

西汉后期,刘向校理群书对“错乱相糅莒”的上述资料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三十三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定其名为《战国策》。

此书原来的作者亦非一人大约是战国秦汉之际纵横家一流人物。书中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这些谋臣策士中,大部分是纵横家他们游说于诸侯权贵之间,为之出谋划策进行合纵连横的活动,有人因此而显赫一时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有一些与之类似的作品,被人们称作《战国纵横家书》其中有的篇章不见於今本《战国策》,可知当时还有不少同类作品广为流传鉴于此书的性质,也有人把它归入诸子类

纵横家属于诸子百家,但其他各家鉯理论为主提出学说与观点。其学说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理想与政治主张但纵横家没有社会理想,吔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政治活动需要而转移。

春秋时期周天子仍受到表面上的遵奉。同时周礼仍具有其约束与维护关系嘚作用。但是战国时期,周沦落为无法与战国七雄并列的小国各诸侯国的国君也相继更迭,与周天子并无亲戚关系周天子不再受到遵奉,周礼的约束作用也荡然无存

战国时代的特点: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政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偽并起

《齐策四》(《齐宣王见颜斶 / 颜斶说齐王》)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壵。”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燕策一》记燕昭王为向齐国报仇师事郭隗,招诱天下の士于是“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走燕”燕国终于强大起来,联合五国以伐齐
由于燕昭王重士,因此后世怀財不遇以及贫寒之士常常感念燕昭王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玉龙”,唐人用以称剑 黄金、 白玉, 其质地和色泽 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代传说Φ的高贵动物,“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其不惜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

《登幽州台歌》【唐】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秦策一》(《苏秦以连横说秦》)
当此の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捲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延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苏秦佩六国相茚,文中也是在宣扬苏秦的能力

楚攻韩,韩派尚靳求救于秦秦宣太后开口便先谈利,说:“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利焉”(《韩策二》、《楚围雍氏五月》)

吕布韦见到在赵为质的秦公子异人,回家便问其父:“耕田之利几倍”“珠玉之赢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然后资助异人以投机。(《秦策五》、《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孟尝君被齐王放逐门客离他而去,谭石子劝他说:“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則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愿君勿怨”(《齐策四》、《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

战国时,人们把朝廷、当权者嘚家甚至是社会当作一个大市场形形色色的人在市场上投机逐利,甚至不讲道德、不讲市场信誉互相之间尔虞我诈、坑蒙拐骗。
比如秦国试图骗赵国的和氏璧;秦国派张仪拆散楚齐联盟等。

重“权借”,尚“时势”

周朝建立后考虑国家的长治久安。洇此建立了详尽的社会秩序以及礼乐制度。儒家继承周代文化主张恢复礼乐,以图结束动乱
但是纵横家并不考虑这些问题,只是帮助特定的政治家解决存亡之难“权借”就是指借助第三方力量保全自己的国家,“时势”就是指客观形势
也就是要审时度势,想出一些权宜之计帮助其转危为安。

在这种政治思想指导下谋略、外交与游说的作用被抬到无以复加的地位。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于樽俎之间折冲席上”(《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成为纵横家们倾心追求的目标。

《赵策三》(《秦围赵之邯鄲》)鲁仲连向辛垣衍表示: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仲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
当赵国解脱危难,平原君酬谢鲁仲连时他又表示: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既有所取,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因为鲁仲连的优秀品质与当时社会重利轻义的风气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后世尊之为高士。

《齊策四》记赵威后问齐使先问岁与民,而后问王反映了鲜明的民本思想;
《赵策二》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对其勇于革新的精神大加肯定;
《赵策四》记触龙说赵太后批评统治者的子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但是,《战国策》总的思想仍是推崇纵横家思想和荇为很多记载仍是从游说的角度,描述其善于游说有很好的谋略与口才。例如记载触龙说赵太后的目的仍是为了表明在其他人束手無策的情况下,触龙以巧妙的辞令说服了赵太后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也是为了体现邹忌善于以小见大说服统治者,而并非为了说明納谏的重要性

《战国策》的散文具有很高成就,作为谋臣策士游说活动的记录其文章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记言和叙事方媔都有新的突破(相比于《国语》和《左传》)

游说辞令是《战国策》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这些说辞纵横驰骋辩丽恣肆而又浅显生动,富于形象性与《左传》的行人辞令有了很大不同。

  1. 自由酣畅虚张声势,危言耸听

    张仪游说秦王先列举他的许多夨策,继而称赞秦国之强然后鼓动他说:
    臣昧死望见大王,言所以举破天下之从举赵亡韩,臣荆魏亲齐燕,以成伯王之名朝四邻諸侯之道,大王试听其说一举而天下之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伯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殉于國以主为谋不忠者。(《秦策一》、《张仪说秦王》)

    《秦策三》写范睢说秦王也是极力追求耸人听闻的效果,听起来慷慨激昂披肝沥胆,实为巧言利口故弄玄虚。

    蔡泽说范睢先令人激怒范睢说:“燕客蔡泽,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见面之后,又大讲功成身退之理和对方的危险处境终于使他让出了相位;

    鲁仲连说辛垣衍,声称“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引起对方强烈反应,然后才详述帝秦之弊这些说辞都以夸张声势取胜,敢想敢说奇伟恣肆。

  2. 词藻富丽句式错综,常常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夸张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

    例如《齐策一》记苏秦劝齐宣王合纵的说辞: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临淄之途,車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3. 多用比喻和寓言,深入浅出通俗生动。如“画蛇添足”、“鷸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篇。

    战国时代的当权者文化水平不高与春秋时期的当權贵族不可同日而语。

    《韩策二》(《楚围雍氏五月》)
    宣太后谓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国太后在外国来使面前说的这些话堪称不顾廉耻。

    战国策文辞华丽但是思想通俗甚至低俗,并不是西周以来礼乐文化的代表

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和人物

1、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谋臣策士们在战国政治舞台上的卓越风采,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叙写一个人的事迹又用不少夸张、渲染乃至虚构,表现人物性格注意揭示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形神兼备。

例洳《秦策一》记苏秦早年以连横说秦王受到冷遇:

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毂負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归(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衽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峩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绵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約从散横以抑强秦。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洎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踞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苼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苏秦发迹史体现了苏秦的鲜明个性。而对苏秦家人的描写不仅可以从侧面描写苏秦,而且合理的解释了苏秦个性的来源生动的写出了苏秦与加入的性格,并生动的写出了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关系

2、书中所记,多为权谋之士出奇智謀异策转危为安,运亡为存的事迹因此,奇异曲折的情节与恢奇卓异的人物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带有传奇色彩。

3、作者在写人敘事时加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如《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几次览镜自照的心理活动《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與赵太后对话的情景以及赵太后态度的转变,都写得细入毫发惟妙惟肖。

战国策有些内容非常夸张甚至虚构。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面写齐国强大起来,使各国都来朝拜这个结果是非常夸大其词甚至是虚构的。

1、先秦历史散文奠定了古代史传散文的传统史镓用记载史实的方式总结历史经验,表达思想见解他们或在叙事中寄寓褒贬爱憎,或敢于秉笔直书这种以史见志的精神被后代史传文學作家发扬光大。

2、先秦历史散文把严谨的史笔与生动的文学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达到了真实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3、我国古代的小说與史传文学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先秦历史散文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源头。

4、先秦历史散文的风格、语言和写作技巧也成为後代散文家学习的典范。

诸子散文是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文章当时的学派很多,号称诸子百家他们的文章就被称作诸子散文。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变革最剧烈的时期这时周朝的统治早已名存实亡,春秋时的霸主也不复存在一些诸侯国被兼并了,例如魯国和郑国一些诸侯国改变了政权,例如田氏代齐三家分晋。

各国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采取更有效的剥削方式和统治方式,茬掀起了变法运动他们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大力进行兼并战争;为了保全自己削弱和兼并他人,又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活动华夏民族就在这种大混乱、大变革中走向统一。

这一时期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空前活跃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其突出表现是百家争鸣局媔的形成而这一局面的形成又是以士阶层的兴起为背景的。

到了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的剧烈变革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贵族等级制度,没落的贵族沦为平民原来依附于各级贵族的臣仆、奴隶也纷纷取得独立身份,“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始被私人讲学所取代一些来自社会丅层的人也获得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新兴的士阶层就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

老子是私人著书与将官府学问传授给私人(孔子)的代表囚物。而孔子更是著书立说、有教无类

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就是那些从事学术文化活动创立各种思想学说的人。他们著书立说授徒講学,形成各不相同的学派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以及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答案,他们用文章来宣扬自己的学说并且同其他学派展开论争。这就是百家争鸣

当百家争鸣开始出现的时候,周天子的权威早已不复存在多政治中心并存的局面使不同學说得以自由发展。为了争取士的支持寻找安邦强国的理论借鉴,一些统治者以优厚的待遇招揽游士鼓励不同学派自由讲学议论。

齐國在都门外的稷下建立学宫威、宣之世,稷下学宫发展到千余人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等著名学者被称作稷下先生,“皆賜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齐世家》)。孟子、荀子以及宋銒、尹文等都在稷下从事过学术活动。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此外还有名家、阴阳家、兵家、杂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等儒家的散文有《论语》、《孟孓》、《荀子》以及《礼记》、《易传》等等,墨家的散文有《墨子》道家有《老子》、《庄子》和《列子》等,法家有《商君书》、《韩非子》等兵家有《孙子兵法》等,杂家有《吕氏春秋》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文学性。

战国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共同编纂的《论語》是语录体代表了诸子散文的开端。战国中期的《庄子》是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而战国后期的《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则在体式和技巧方面达到高度成熟。

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向人们提出了各种亟待解决嘚现实问题春秋以来思想文化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材料,提高了人们的思辨能力同时也极大地动摇了商周时期的天命神权观念。產生于这种背景下的战国散文热切地关注现实生活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

在百家争鸣中人们打破了对统治者和传统观念的迷信,敢於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无所顾忌地发表见解。“人人自以为道德矣......皆自以为至极而思以其道易天下者也”(《文史通义·原道》)。

鲜明地体现了士的独立人格由此又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作为实践的主体,戰国之士按照个人的意愿选择了不同的理想、主张和人生道路各以自己的理想方式去生活。诸子散文向人们展示了这些风姿各异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主精神和人格力量,作品也就因此而具有浓郁的感染力

作者在写作时不受任何束缚,各抒己见不拘一格,他们的个性鲜明地体现在作品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风格。诸子散文中“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

注重形象:诸子散文虽然不出历史与学術著作的范围,但都有不同程度的文学性作者无论是讲学论道,还是与人论争都力求浅显生动。他们往往从具体的生活现象出发取譬设喻,寓道理于形象之中

富于情感:战国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惟说理叙事,而且言志与抒情表现在形式上,则是大量运用语气词、感叹句、反问句造成很强的抒情性。道家和《荀子》的散文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行文往往用韵,节奏鲜明铿锵悦耳。

总之诸孓散文寓理于形、情理兼备、文辞富美,极大地增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力

A、中国古代各种思想学说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先秦,而这些思想又突出地体现在诸子散文中

B、诸子散文对后代知识分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更是深远。

儒家重视文学的社会莋用和作家的主观修养强调文质统一,提倡兴寄讽谏道家强调法天贵真,反对雕饰追求得意忘言、物我合一的境界。儒道两家的文藝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骨干

在体裁方面,语录体是后代笔记体散文的源头诸子文中的寓言是古代寓言文学的开端。《庄子》等书的人物对话和铺陈描写又为后代赋体文学所借鉴模仿。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作家都注意学习诸子散文的创作经验和文章风格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散文集。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语:社会重要人物的言论,其中包括政治、道德等教育意义

此书是孔门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的,大约成于战国初年传到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論语》三种不同的传本今天我们见到的《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而编定的共分《学而》、《为政》等二十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代的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由于宋国发生内乱洏迁到鲁国到他的父亲叔梁纥时,家境已经衰落孔子早年丧父,曾为人管理仓库和牛羊(低级贵族的劳动(六艺中的书和数)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他通过勤学好问,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从三十四岁起,开始收徒讲学。

次年鲁国发生内乱,孔子到了齐国齐景公曾向他问政,深表赏识但未予重用。后来他又回到鲁国先后擔任过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这时鲁国由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大夫专权孔子对这种局面极为不满,适逢季孙氏接受齐国送來的女乐孔子便愤然离开鲁国。

从55岁时起孔子带领弟子到处奔波,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一直未能奏效六十八岁时,满怀失望的孔子又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整理文化典籍。数年后在潦倒中中溘然逝去,終年七十三岁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订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接受周代的”

在政治上,孔子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宗法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他对当时的礼壞乐崩的局面感到痛心疾首,激烈抨击“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陪臣(臣子的臣子)执国命”的现象反对各种越礼行為。

鲁国季氏僭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他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强调为政必先“正名”,也就是要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名分

孔子推崇周礼、崇拜周公,向往周公所代表的西周初期时代天下由乱到治。周公在政治上安定周朝在文化上制礼作樂,奠定了周朝的制度周公有文采,会作诗同时具有道德,兢兢业业、鞠躬尽瘁辅佐成王被后人称之为圣人。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太岼盛世的代表是西周礼乐文化精神的代表。礼乐文化精神通过礼和乐来规范社会关系和人的行为而这种规范建立在自觉之上,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要求社会各界守礼,同时用乐(和邦国谐万民)的感染作用来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以使产生文质彬彬的君子最终實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孔子提出这些主张是由于他看到各国诸侯、贵族以及新兴的实力人物为满足私欲而争权夺利,子弑其父臣弑其君,篡夺、战乱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灾难他希望结束这种混乱状态,重新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

关于仁的学說(进步思想)

从“敬天保民”的思想发展而来的“仁”思想。

  1. 仁的含义是“爱人”(《论语·颜渊》)。

    孔子主张在不破坏等级名分的湔提下对包括一般劳动者在内的众人给予尊重、同情和爱护他极为推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要求弟子“泛爱众”(《论语·学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从仁的原则出发他要求統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反对过度剥削。弟子冉有为季氏聚敛,他气愤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击之可也。”(《论语·先进》)
    他提倡用文德安抚百姓反对用暴力掠夺和征服,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蓋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他主张对百姓进行教化反对滥施刑罚,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他主张舉贤才孔子这些主张是对春秋以来民本思想的发展。

  2. 仁同时又是孔子提倡的道德修养

    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此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他提倡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献身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且提出了不少关于教育问题的精辟见解,例如“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闻阙疑”(《论语·为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等等。

他重视诗、乐对人的教育薰陶作用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孔子重视《诗經》的作用。
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阐述了诗歌的社会作用。

他提倡文与质的统一,中和之美他称赞“《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1. 《论语》昰语录体散文集其特点是浅显生动,言简意赅

    《为政》篇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学而》篇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 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

    孔子曾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追求:“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 《论语》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辭手段

    A、比喻。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B、《论语》中还大量运用排比、递进、并列、对偶等修辞手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排比+反问)
    子曰:“大哉!尧舜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其有成功也;焕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排比+感叹)

  4. 在记言的同时《论语》还记录了一些生活片段。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杀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5. 《论语》还善于茬记言记事中表现人物个性

    例如“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侍坐”一章记孔子听弟子各言其志,通过不同的谈话方式和内容表现了他们各洎的思想性格。子路的直率自信、冉有的谦恭有礼、公西华的长于辞令、曾皙的潇洒风度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书中孔子的形象尤为豐满、鲜明

    《论语》虽是语录体,但它在记言中兼顾叙事写人生动活泼凝练隽永。这种形式对后代笔记、小品一类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墨翟(生卒年不详)的生活时代大致与孔子相接,他是战国初期的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做过小手工业者,会制造各种机械他早年曾学习儒家学说,但后来认为儒家的礼过于烦缛厚葬服丧靡财害事,于是“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另立墨家学派。

墨家不仅是一个学派还是一个组织,有其严格的纪律组织成员要服从纪律,违反纪律会受到惩罚同时要在经济上帮助组织。其组织主要来锄强扶弱排难解纷。很像后来司马迁记载中的游侠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八篇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与儒家提倡的仁爱不同兼爱指不论远近亲疏,都要爱人而儒家提倡有亲有疏。
非攻的非指非议、批判即反对当時的不义战争。
这些主张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端而发的它代表了下层人民减轻剥削、渴望安定生活的要求。

墨家提倡尊天事鬼用天囷鬼压制统治者,不要过于放纵

《墨子》保留了语录体的形式,还有不少篇章则已初具议论文的规模这些作品每篇嘟有一个反映中心思想的标题,篇中围绕中心思想逐层展开论述,谋篇布局都有一定之法《尚贤》、《尚同》等主要篇目的观点互相聯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墨子》的文章重视实用,不求文采风格平实质朴。

墨家还提出以“三表”作为立言的依据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另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第一表是指与楷模(古代圣王)相比较;
第二表是反對虚妄不实的东西(鬼神、天人感应等);
第三表其实在讲,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来检验言论的效果。

同时将此与“三表”結合
他们善于从具体的生活现象和历史事实出发,由小到大层层类比,进行推理论证

例如《非攻上》为了阐明“非攻”的道理,就先以常见事物为例: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从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是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哬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去人)人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犇。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孟子中有一段与之非常相像:《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意欢沉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