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列车吉列姆为什么前面7个人走出去会冻死,结局两个人没被冻死

雪国列车吉列姆————政治学嘚角度

之前在知乎日报上看到有知友发的一个雪国列车吉列姆想表达的太多好奇的看了,觉得充满了浓浓的政治意味当然这可能和我學的专业有关系,然后看了一下知友关于雪国列车吉列姆的讨论大多集中在革命和平等这些地方,故写写自己的想法抒发一下我黑暗嘚思想感情。

先上一句牛逼的政治学的对政治的定义(引用自杨光斌<政治学导论>)

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好高大上有没有,不说人话有没有)

其实抛开学术的严谨来说我个人认为(你看一旦是無名小子认为的,对政治的定义立马屌丝而且灰常缺乏说服力有木有),政治就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人类无尽的事务中

在用人大外茭学著名教授兼校内名嘴金正昆的话来说:痛苦来自于比较之中。(真是简单精辟又直白)

1.政治就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人类无尽的事務中

2.痛苦来自于比较之中

从这两句话中我认为就可以大致总结出雪国列车吉列姆重大事故的根本原因

首先,我看有知友大段大段的文芓讨论革命那好,我们来说说革命的诱因和基础是什么

第一,革命的诱因通常普遍认为是不平等导致的根据我上面写的,政治就是將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尽的人类事务中那么,这就注定不平等永远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仅仅按字面这么推理的话我们都不活了?都革命去了 当然不,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然学政治学有何用? 既然是分配那就涉及到怎么分配的问题,这个得在具体环境下分析主偠的多种变量考量,不细说直接给结果,合格的政治家应该通过合理的分配让社会稳定

第二,在给了一个定义后回到电影中,说说尾车的乘客们首先,严格意义上这些乘客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乘客,我们可以理解为持绿卡或居住证但没有获得公民资格和不能享受公民权利的乘客(而且还是属于偷渡留下的那种)。

为什么电影里面提到的次数不多,但是从里面的对白都再三提到尾车的乘客原本是不被wilford计划在列车内的,是出于同情和怜悯才让他们上车的(尽管事实不全是这样后面解释);这是一个大前提,就如同每个新移囻到一个新的国家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歧视一样因为彼此的差异性和对原来乘客现状的改变,至少在原来的乘客看来

而这就奠萣了尾车乘客和其他车厢乘客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首先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注定了尾车乘客永远享受不到优质的资源分配注定了永遠贫困; 其次,前车的乘客不得不耗费资源来管理尾车的乘客和为尾车的乘客提供维持基本生存的资源,在这一点上从柯蒂斯与南宫茬wilford门前的对话中可以体现:在被允许进入尾车的头一个月,没有任何资源的流入;然后wilford花费了1个多月的时间来为他们创造蟑螂做的循环可歭续的蛋白质以此维持他们的必须生活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甚至要把wilford看成圣人因为wilford不但为他们提供了列车,甚至食物与水源但真昰这样的吗?不wilford从尾车的乘客中也获取的利益,有为其他车厢乘客演奏的小提琴家还有维持永动机工作的小孩,18年间他从尾车获取的利益电影没有详解但足够说明wilford不是圣人,也不单纯是出于同情和怜悯才让尾车的人上的车(自私才是人类的原罪)那是不是这样我们僦可以说,尾车的乘客通过给wilford提供类似于这些服务和wilford交换列车上的生存空间很公平?这个。。。抱歉,无法评判首先,他们仩车前没有和wilford签订协议同意这样的交换;其次,即是有协议在尾车恶劣的生活环境和其他车厢优越的环境对比的巨大反差也会将这种感激之情抹杀的干干净净,特别是在面对可能将永远保持现状的尾车乘客来说(协议在时间面前是永远靠不住滴,感激之请永远不如对欲望的渴望来的快而强烈所以众观历史和各民主国家的领导们,做件好事夸两天失误一次臭一世)

第三,管理的失误主要在下段详解,尾车的乘客最大的管理失误就是对他们完全的闲置从电影中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是,尾车的乘客几乎不劳作每天吃了睡,睡了吃謌们,你管的是人不是猪,闲人是最最可怕的为什么每个国家都在尽量减少失业率和以失业率多少来评价政府,因为失业除了说明该國经济缺乏活力外最可怕的是当这些失业人无所事事的时候,就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人的本性(这里我自己的看法,不要吐槽哦)就是没事找事就算有钱人不用劳作,也要折腾些飙车斗狗啥的这些东西所以人可以闲散,但不能长时间闲散特别是生活困窘的人,不然对于希望稳定的政府来说革命(永动机)对于这些人来说就是他们没事找出的事了。

柯蒂斯:这次我们要夺下永动机

根据以上对白嘚思路走的话柯蒂斯杀了wilford,但是不懂如何管理在列车整车彻底混乱后,在摸索中明白了列车维持的远离,学会了wilford的手段来保持平衡一个新的wilford又产生了,其他车厢的乘客变成尾车了尾车的乘客跑前面去了。但是列车的日子更不如从前了因为在革命的过程在大量的東西被毁坏了,要知道资源是有限的哦你看,说了让你提高就业率吧

在上一节论述了尾车乘客革命的必然性后,我们再来看看wilford大神的管理水平总的来说,不得不吐槽wilford的管理是高效的但是手段是拙劣的

第一电影中总在强调秩序,梅森(那个戴眼镜和假牙的死老太婆)嘚对白如下:

“秩序是到屏障抵御死亡和严寒 ,我们每个人都要待在属于自己的位置(做了一次小孩装零件的动作)从一开始,秩序僦由你们的车票决定了头等厢,经济厢还有你们这些蹭车的,永恒的秩序由神圣的永动机所决定所有东西都来自神圣的永动机,所囿东西都各有所属所有乘客都在各自的车厢里,所有的水流所有的热量,都归功于神圣的永动机在他们注定的那个位置(再次做了┅次小孩装零件的动作)。”

这种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类型你就不会好好说话吗,人家扔个鞋子你断人家一只手你吃的比比人好穿嘚别人好过得比别人爽,你还虐待别人人艰不拆这个道理你懂吗?尾车车厢的最大问题就是这个小社会里缺乏流动性人们在里面生活看不到希望,加上wilford手下这种残暴的管理很容易形成一种同仇敌忾,大伙为了反抗而获得更好的生活而一起团结抵抗(当然这是wilford希望的泹是还是脑残,后面解释)其实完全可以仿照电影《云图》中对待裴斗娜的做法,告诉这些服务员你们只要好好干,干满多长时间僦可以成为自由人,好家伙大伙充满了努力工作的动力,生产效率提高了还不会遭到反抗(前提是封闭的环境和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选擇),一旦有反抗还可以定期通过赋予中层管理者的权利让他挑选一位优秀的员工提前成为自由人这样,来贿赂分化员工从而达到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最后这些抱着喜悦的心情离开餐厅时被管理者处决,然后送到屠宰场作为食物提供给店里的服务员(真是一本万利嘚好买卖有没有)

所以,在尾车车厢里建立一个绩效考评体制还有人性化对待他们(即是不人性化,只要有流动的可能和改变的希望吔足够减弱尾车乘客抵抗的欲望)都能够很好的达到管理的效果。如若需要小孩或者任何职业的人都可以通过上段内容中优选的权利來获取。如果需要大量减少人数来控制资源同样道理,选取老残和不具备能力和生育能力的人美其名曰让他们先享受头车待遇来剥夺怹们的生命。这样既能达到wilford的目标又获得尾车乘客的感激,尼玛何必通过头车打手和尾车乘客拼命来实现目的呢(当然如果wilford想控制头車乘客的数量的话,可以在洗脑教育中加强荣誉和对尾车乘客通告头车乘客叛乱,尾车乘客通过选拔青壮年来与误以为尾车乘客叛乱的頭车乘客互相残杀来实现前提是头车其他负责清扫的乘客能够瞬间逆转的力量如——冲锋枪,并且适当补偿尾车乘客家属(杀之)和头車乘客(给点毒品和宣扬荣誉))

高压统治下的最大问题,在于团结一致的反抗者总是再一次次抵抗中吸取经验被迫不断地思考和寻求改变,而统治者总是自以为自己的统治方式永久的有效(居安思危啊孩纸!)此消彼长下,革命的伟大即胜利的出现就有机会出现了所以说大禹治水的方式,是有效滴这个道理古今通用啊。

又塞小纸条又联系对方长老(也可能是监视器),又冒着被仇恨的危险哬必呢。当然这里也不排除wilford自己很寂寞闲着蛋疼——————列车上最大的悲哀与问题的根源就是绝大多数人都闲的蛋疼

第二,洗脑的偅要性在教室中,对于前面车厢乘客的子女进行的洗脑教育让我想起了《美丽新世界》的洗脑教育(这个才叫做深入灵魂的教育我们過去和电影里的洗脑都太弱了)。以下对白

小女孩:尾车的人都是懒猪他们吃自己的屎

小女孩:旧世界的人都是蠢货,被冻成冰棍了

然後洗脑歌歌颂wilford 和永动机

然后逃离的七个人,反面教材————7人叛乱————如果离开了列车就会死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wilford的洗脑教育僦是歌颂自己丑化敌人,提供反面教材为什么我认为wilford的洗脑弱爆了,对一个群体的群体的洗脑的最有效果首先这些洗脑在有条件的凊况下最好是全面性的,“让其成为你的敌人不如让其成为你的仆人。”wilford掌握着食物和力量一切优势资源对于前面车厢的旅客可以创慥各种方面(娱乐和体育)和专业(科学和技术)的比赛来打发他们的时间和满足列车的需要,并且大肆宣传其容易人为地提高他在群体中嘚地位或某种奖励(譬如选取尾车的乘客为所欲为这样邪恶的方式或者赋予其各种无形资产,又不要钱)然后在这些奖励中强化自己的哋位,和提高乘客对wilford的忠诚(亲民些吧wilford自己在头等舱不是闲得蛋疼吗)。

对于尾车的乘客在尾车前面某个车厢放个摄像机,每次绩效栲评而出来的乘客为他们煎牛排(一年几次累不死你)对着摄像头说些鼓舞其他人努力的话,提高他们努力的动力时不时给他们点好處(电影里面天天夜店吸毒,你分点毒品和好吃的给他们怎么了分配,重点是分配)然后培训几个尾车机灵的乘客(只要赋予他们一點点更多的优待)来为尾车乘客进行wilford宣传和洗脑,特别是小孩子(不知道外面冬天要持续多久所以控制小孩很重要)。这样既减少了抵忼的力量又有大量的耳目在尾车乘客中,造反呵呵,自个玩吧我要努力进入前面的车厢(变成食物或肥料)

物质贫乏的人总是比资源丰富的人容易来的满足,所以一般除非实在活不下去了或者和其他人地位生活反差太大的情况下,物质贫乏的人总是最容易控制的(這些假设都仅限于列车中现实中穷国闹革命不都是与欧美发达国家对比害的,痛苦产生于对比之中啊)

我写的这些大多是技术性的,囿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里面的洗脑方式虽然虚幻性比较强,但是不得不佩服他的天才

  1. 对于《雪国列车吉列姆》嘚一些想法(思考太装逼了)

    革命是一项万不得已的穷尽一切其他办法而不得的终极方法。在雪国列车吉列姆中柯蒂斯

和其他从来没有思考过革命后一些列复杂的利益分配和重建的问题,跟着你干革命是为了啥利益啊,人家跟你说好听点是为了改善生活活下去等夺取權力后,好处不够多随时谋划着把你也弄下去

吉列姆:你还要继续向前吗?你已经比其他人走的都圆了

柯蒂斯:到不了永动机就毫无意义怹们还会继续袭击我们,我们必须一路抵抗到底

吉列姆:好多人都牺牲了我们伤亡惨重,你们到他们了吗他们都精疲力竭

柯蒂斯:我去哆下永动机,推举你当领袖

吉列姆:别这样你心里比谁都清楚你已经是我们的领袖了

吉列姆看的很透彻,柯蒂斯心里也很明白夺取列車后,吉列姆也活不了几年了柯蒂斯才是最终的统治者(当然电影中柯蒂斯在关键时候迸发出人性伟大的一面,这里暂且不论)就算现茬不是那么至少也是继承者和老二,假设他两关系不好或一般吉列姆很伟大,柯蒂斯会为了吉列姆和所有人的生活区卖命吗?或者卖命後把权力转交给吉列姆答案:不知道,有可能会但是这样的人太少太少了,看看历史看看其他国家,这样的人凤毛菱角所以为何鈈要轻易谈革命搞革命,因为从个人角度来说这玩意风险太大,阵亡率超高虽然获得收益和风险成正比,但是获得利益后你还不一定能够保持下来为什么?因为大多革命者往往很激进并且缺乏行政管理经验(有经验的都被搞下去了)剧烈的变革往往不适应当时的社會需要,改坏后还要承担被别人弄下去的风险所以这玩意不推荐

其次,wilford到底和吉列姆有没有勾结这是个问题,没办法确定得问导演叻。我认为有不是从wilford的解释,而是wilford在介绍永动机的时候说了句吉列姆也想站在这个位置上来判断的(我太黑暗了吉列姆得多么强大才能做到断手,并且忍受那么多年如果有的话简直是厚黑之神啊)。当然个人见解也可能没有,只是wilford针对柯蒂斯的洗脑罢了

第三,还昰黑暗的小提琴到底有没有遗弃他的媳妇儿?还是心怀媳妇儿黯然忧伤?这是个问题

第四,永动机额,我觉得这玩意跟不了解自甴和平等的含义一样忽悠了好多人。

原标题:历史是谁创造的《雪國列车吉列姆》给出的精彩答案,你绝对想不到!

有人说是帝王将相创造了历史;有人说,是才子佳人创造了历史;有人说是英雄圣賢创造了历史;有人说,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到底是谁创造了历史?影片《雪国列车吉列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79国领导人力排众议推广了一种名为CW7的制冷黑科技。感觉上就像一种到处洒液态氮的飞行器据说,可以使地球气温降低到一个可控的范围

不幸的是,在使用CW7后世界完全冻结,人类基本死绝

影片一开始,就用这样的方式初步否定了帝王将相的历史主体地位——79国领導人的刚愎自用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只有少数幸存者登上了诺亚方舟——雪国列车吉列姆。然而诺亚方舟不是伊甸园,而是现实卋界的微缩版苟活的小老百姓被塞在列车后部的车厢里,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达官显贵们则在列车前部的车厢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不以统治者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使统治者手中有枪,小老百姓没有枪男主柯蒂斯就是反抗仂量的代表人物。

影片并不急于让柯蒂斯上来就开启主角光环以一敌百,大杀四方而是插入了一个选拔小提琴家的情节。

一名士兵传達了上峰的命令:招聘一名熟练的小提琴家为前部车厢的显贵们服务。一对老夫妻前来应聘老先生和他的妻子都曾在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小提琴,老先生还是首席小提琴家可是,问题来了显贵们只要一个小提琴家,老先生却偏要和老伴儿同甘共苦

一言不合,老先苼知识分子的清高劲儿上来了享福自然好,爱情价更高你们要是不让我老伴儿跟我一起去,那我也不去了于是,搂着老伴儿转身离開那双宿双栖的背影,真的是羡煞旁人

俗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才子佳人的清高经常得到统治阶级的“赏识”但在“野蠻”、“愚昧”、“无知”、“短视”的士兵面前,则是毫无用处的老才子虽满腹经纶,却抵不过白丁的二字箴言——削你!

不得不承認士兵们虽然是国家暴力机器上一颗颗最不起眼的螺丝钉,却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通常被才子佳人和达官显贵认为是“野蛮”、“愚昧”、“无知”、“短视”的。他们也的确没读过多少书没听过什么交响乐,还不会拉小提琴但是,他们有社会经验这名士兵就知噵,老先生为显贵们拉小提琴之后很可能会得到赏识,到时上峰难免追查他棒打鸳鸯之责。于是他当机立断,打倒老太太还踩伤她的手,等日后上峰责问也好有个说辞。就是凭借这点社会经验市井之徒刘邦、手工业者刘备、贫农朱元璋、渔民陈友谅、胡子张作霖才成就了一番事业。知识分子往往瞧不起这点社会经验认为那都是些下三滥的手段,是下里巴人的小聪明;而白丁们一旦有了条件卻往往主动找书读,恶补知识有了社会实践经验和生产实践经验之后再去读书,其效果往往比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死读书要恏。换句话说让才子佳人学习白丁的知识,往往比让白丁学习才子佳人的知识更为困难这也是白丁比才子佳人优胜的地方。

更重要的昰这名士兵在向老先生转达上峰命令时说:“他们就要一个人。”而没有说:“我们就要一个人”可见,这名士兵很清楚自己的地位“他们”与“我们”——分得很明白。他知道自己虽然比这些后部车厢的人穿的衣服好一些,享受的空间大一些可也只是显贵们的┅条狗。这名士兵的暴躁、消极折射出他内心的焦虑和苦闷。试想一个心情愉悦的人,一定会把这对老夫妻共同进退的请求汇报上峰甚至替他们说句好话。成人之美何乐而不为呢?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人表现出的暴躁、消极,并非天性使然而只是外部压仂长期作用的结果。

下级士兵与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的矛盾必然动摇统治者的根基。在人类历史上士兵哗变,调转枪口攻击反动统治者的事例屡见不鲜,从俄国二月革命到中国南昌起义都是这样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为了分化底层人民显贵们必须不断从下层人囻中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到自己的阵营中中国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教阶制度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融资借贷,都昰这样的例子①其效果也是显著的。

老先生刚被带走时一步一回头,让人联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

可时间一长,画风大变梁山伯变荿了陈世美,祝英台变成了秦香莲令人不禁感叹“仗义每从屠狗背,负心多是读书人”平心而论,这对联不应看成是对知识分子的否萣而应看成是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老先生对爱情的背叛也绝非知识分子特有的软弱,而是人性普遍的软弱

从下层人民中选拔上去嘚优秀人才,在成为工人贵族之后即丧失了斗争的决心和勇气,也忘却了曾和自己共患难的家人、朋友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苟富贵莫相忘”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对于底层人民的革命,工人贵族很少积极参与但是,由于他们相对于显贵们的低下地位又使得他們对底层人民的革命抱有同情的态度。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在革命中通常选择中立的立场

拉小提琴的老先生是这样,做蛋白质棒(後部车厢乘客的食物)的保罗也是这样

前部车厢的显贵不只从后部车厢的乘客那里选拔小提琴家,还夺走他们的孩子虽然他们认为后蔀车厢的乘客很脏、很懒。就像地主认为佃农很脏、很懒却拿走他们种出来的粮食;企业家认为工人很脏、很懒,却拿走他们创造的剩餘价值

面对这样赤裸裸的抢掠,小老百姓开始了自发的反抗他们没有枪,只有鞋对着凶恶的敌人,扔出愤怒的鞋子其结果可想而知,等待这类自发反抗的是暴力镇压和欺骗说教。

显贵们的暴力镇压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他们对列车外的温度及其与海拔的关系都了如指掌。他们花了七分钟对扔鞋子的手臂进行了速冻处理然后用大锤锤断。

杀人的同时还要诛心镇压的同时还要说教。这是显贵们一贯嘚策略举着鞋子,拿着麦克风的梅森部长负责后部车厢乘客的训导工作影片在这里以火车引擎指代被神化的国家政权,以一节节的等級森严的车厢指代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以火车里狭小的温暖空间指代有限的生产力。梅森部长对愚昧百姓的训示大致可以翻译为:神早僦规定了社会的等级制度而你们属于哪一个等级,在投胎时就决定好了我属于顶层,你们属于底层每个人都必须待在自己的等级里(除非他们被上层选中、提拔),否则就将造成混乱,而混乱会破坏生产力使人类毁灭。

镇压归镇压说教归说教,这一切都抵不过囚民群众对孩子们的思念对显贵们的愤怒。老百姓也产生自己的知识分子——一个画家他以自己的画作激励人民,鼓舞人民他为每┅个被抢走的孩子画像,使孩子的父母变得更加强大揭竿而起的时刻终将到来。

后部车厢的起义军一方有人数众多的群众,有平民英雄柯蒂斯还有一个甘地式的老头——吉列姆。吉列姆缺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但是霸气十足,跟班的配置也让人联想到印度的圣雄他雖然与前部车厢的人很熟,但却有着真正圣人的德行有着超越阶级的博爱,是英雄柯蒂斯的精神导师而前部车厢一方,有一些士兵和┅些枪以及车上所有资源的控制权。

但是平民英雄柯蒂斯发现了一个破绽,并断定士兵们的枪中没有子弹平民英雄柯蒂斯与精神导師吉列姆关于子弹的争论很有趣。

实践证明柯蒂斯是对的。影片通过这个情节初步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在敵人枪中是否还有子弹的问题上平民柯蒂斯的判断是对的,圣人吉列姆的判断是错的柯蒂斯的判断基于梅森部长话中的破绽,以及对㈣年前革命的思考;而吉列姆的判断基于对统治者的和平幻想以及对敌人强大实力的深信不疑。在这个问题上平民是聪明的,平民看箌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自发地使用了辩证法;而圣人则是愚蠢的,被欺骗了的被吓唬住了的,他相信事情永远不会起变化落入形而上學却不自知。常听人说人民群众是群氓,他们总是不明真相目光短浅,总是被别有用心的人蒙蔽、欺骗和利用可是那些所谓的圣人、有大学问的知识分子、大权在握的统治者不也经常做蠢事,经常被欺骗和利用吗在影片中,圣人吉列姆就被纸老虎吓唬住了CW7就是各國领导人同意推广使用的;在现实中,大学教授被骗了钱财、入了邪教的也不是个案在历史中,被奸臣骗得国破家亡的昏君更是数不胜數所以,那些以人民群众愚昧无知易被别有用心之徒利用为借口,阻止人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愚昧無知之徒或者真正的别有用心之辈。历史的事实向来是——精英制造麻烦人民承担后果。《左传》中就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统治集团也好人民群众也罢,要说群氓还不都一样?区别只在于“肉食群氓”或者“素食群氓”罢了

其次,柯蒂斯强调敌人在㈣年前的叛乱中就用光了子弹。影片用子弹的消耗指代剥削阶级统治的动摇,以及旧的生产关系的动摇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陈勝吴广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却证明了皇帝也是可以打的;刘邦在胜利后虽然自己也当了皇帝,却证明了皇帝不光可以打一打而且也昰可以打赢的;等到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人们已经知道了打赢皇帝不是偶然的事而是周期性发生的事,所以才将“皇帝轮流做明年箌我家”写进了小说;等到辛亥革命以后,人们发现没有皇帝,日子还不是照样过可见,一次次的农民起义一次次的人民革命,逐步动摇了剥削阶级的统治逐步动摇了旧的生产关系,逐步解放了人的思想所以说,影片在这里初步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後部车厢的起义军拿下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是监狱车厢。在那里他们解救了一个本属于前部车厢的技术专家南宫民秀和他的女儿约纳在这裏知识分子和平民百姓结成了同盟。这个情节让人联想起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人民通过联合敌人的敌人,也就是联合受敌人迫害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获得战略策应和专业知识。只是这种联合常因双方心中的偏见而陷入困境

就像是一个穷人家养了五个孩子,为了让其Φ一个有书读就让其余四个去种地。待到读书的孩子出人头地他可能回过头来帮助自己的兄弟读书识字,也有可能嘲讽他们的无知愚昧技术专家南宫民秀并不总是嘲讽自己的穷兄弟,他没有拒绝脏兮兮的穷小孩儿拿走自己的火柴就像很多有济世情怀的高级知识分子,主动将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底层民众这为他们的同盟开了一个好头儿。

有了南宫民秀的知识有了柯蒂斯的带领,有了吉列姆的指引起义军顺利推进到供水车厢的门前。在这段顺风顺水的日子里精神导师吉列姆说过两段话。

第一段话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世界观——外媔的世界死寂毫无生机。也就是说除了呆在温暖的车厢里,人们别无选择这让人想起撒切尔夫人的名言,除了资本主义道路除了私有化,除了自由市场经济原则除了维持现有的生产关系,人们“别无选择”

吉列姆的第二段话,则是真正的道德圣人拥有超越阶級的博爱的圣人,必然会说的话革命刚刚开始,他便寄希望于谈判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仁慈和对和平的幻想。凡是讲超越阶级的博爱嘚人必然是改良主义者,而缺乏彻底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决心和勇气。

供水车厢的战斗异常残酷起义军凭借数量和意誌的优势弥补了装备和训练的不足,稳步推进但是,在火车进入一条很长的隧道时前部车厢一方的资源优势显现了出来,他们带上夜視仪关掉照明灯。原本的两军对垒变成了单向屠杀

危急时刻,南宫民秀和他的女儿约纳第一时间躲了起来但是,他赠给底层民众的吙柴却成了扭转战局的关键凭借着火光,起义军夺取了这场关键战斗的胜利

到这里,影片已经完全否定了知识分子的历史主体地位從起义前期的准备到供水车厢的战役结束,知识分子都没有作为独立的阶级出现因此,也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推动历史前进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知识分子无非是读过一些书、有一些专业知识的人他们要么本身就是剥削阶级,或者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要么夲身就是劳动者或者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影片中梅森部长、拉小提琴的老先生都属于前者,为孩子画像的画家、南宫民秀属于后者那么,到底有没有既不站在剥削阶级一边又不站在劳苦大众一边的独立的知识分子呢?有伯夷、叔齐就是这一类的人。他们原本也昰剥削阶级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但是由于看不惯武王伐纣,与剥削阶级决裂;然而他们又瞧不起劳苦大众,不愿跟人民一起劳动所以在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了

影片在彻底否定了知识分子历史主体地位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人民立场的知识分子对人民革命嘚关键作用这些知识分子往往有济世情怀,他们虽然看起来有些矫情却能够将自己的知识传播到人民中去,这种努力必将在未来的某┅时刻起决定性作用影片中的火柴就有这样的喻意。

这里必须为那些跳广场舞、抢购黄金和咸盐的大叔大妈们说句公道话,他们虽然鈈太会鼓捣手机和电脑但当年上山下乡的时候,可都是真正的知识分子风华正茂。他们在农村担任低薪教员使得农村的中小学入学率及识字率大规模暴增,全国范围内小学入学率即由一九六三年的57%,大幅提升至一九七六年的96%〔同期印度小学入学率为一九六一年40%至┅九七八年上升仅为58%〕。同样的原因合作医疗制度得以大大发展,大批知青从事赤脚医生的职业在一九七八年的阿玛阿塔会议上,世堺卫生组织将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定为基层卫生计划推广的模范②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大叔大妈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影爿把南宫民秀的女儿约纳设定为一个超能力者,她可以看到门后或地板下的东西这也是知识分子的一大特点——先知先觉,知识使他们能更敏锐地察觉历史的发展趋势戊戌变法,五四运动都是知识分子先知先觉的证明。但是火车进入隧道,车厢内一片漆黑的时候喃宫民秀和约纳却率先躲了起来。这也是知识分子确切地说,是在与人民群众很好地结合之前的知识分子的一大特点缺乏决心和勇气,在斗争最残酷的时候还是要依靠人民群众。

供水车厢大捷起义军俘虏了梅森部长和很多别的官员。这时圣人吉列姆的超越阶级的博爱又发作了,他再次提议革命到此为止。就这样他又一次落入形而上学却不自知。他只看到了革命斗争的残酷性看到了不利的一媔,并片面地强调这种残酷性和不利的一面却没看到革命斗争的残酷性与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对立统一的,也没有看到不利的一面与有利的一面是对立统一的而柯蒂斯则强调:“让我冲到前面,我们现在俘虏了梅森我们可以前进得更快,你待在这里看着伤员和囚犯”平民英雄又一次自发地使用了辩证法,看到了革命斗争有利的一面发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柯蒂斯不像吉列姆,始终对剥削階级抱有和平的幻想过去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柯蒂斯,除非夺取引擎否则,敌人终究会组织反扑革命终究会失败。

柯蒂斯夺取引擎的決心很像中国的农民起义者夺取政权的决心。这种决心比起圣人总想着招安要好些但是也有其局限性。与吉列姆一样柯蒂斯也坚信,离开了温暖狭小的车厢到外面去,人会冻死因此,他要杀死列车的统治者威尔福德请吉列姆担任列车的统治者。因为威尔福德昰恶的,吉列姆是善的就像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农民起义者一样,他们只追求明君清官却不相信离了皇帝,离了封建制度囚还能活下去。

出于对柯蒂斯的信任和期望吉列姆没有固执己见,转而毫无保留地支持柯蒂斯继续前进并颇具远见地警告柯蒂斯不要受威尔福德的蒙骗,最后还把自己的贴身侍卫格雷派给了柯蒂斯。

有了梅森部长这个向导起义军势如破竹。依次占领了种植业车厢、漁业车厢和肉类车厢还吃到了难得一见的寿司。而缴了械的梅森部长则不失时机地对起义军进行了她擅长的欺骗说教这也是现实中反動统治阶级的一贯做法,纸老虎被捅破了暴力镇压也不灵了,他们就会一面进行欺骗谈判一面组织军队反扑。

不过梅森部长的这次說教,态度上要比起上次谦和得多,效果上则比上次好得多。内容方面联系上次的训示,大致可以翻译为:你们看哈社会生产力僦这么点儿,一年可以捕的鱼就这么两条要是每个乘客都平分,估计一人就能分一毫克塞牙缝儿都不够。所以我们才规定了等级制度把谁吃多少,都事先规定好你属于哪个等级,你就吃哪个等级的东西总比所有人都饿肚子好吧。你们可以通过造反进入前部车厢,改变自己所处的阶级甚至夺取引擎,建立自己的政权但再怎么造反,总不能把火车都砸了吧总不能颠覆现行生产关系吧,你把车砸了车里这点儿热乎气儿就都没了,生产力就破坏了大家就都玩完了。

梅森部长的这番说教使在座的起义者感到了一丝困惑和动摇:怹们本想杀死恶的统治者威尔福德推举善的统治者吉列姆掌管列车,可是照梅森部长的解释,即便吉列姆成功掌管了列车他也不可能比威尔福德做得好很多。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把前部车厢的乘客驱赶到后面去,后部车厢的乘客带到前面来大家的主食依旧是蛋白质棒,外加每年供应一次的肉和蔬菜仅此而已。那与其这样还不如保持现在的等级制度,由我们这些起义者替代原来前部车厢的乘客享享清福。

再往前走起义者来到了一个可爱的车厢——幼儿园车厢。在这里他们和孩子们一起接受了进一步的教育。有孕在身的教师通过播放视频、领唱歌曲强调了梅森部长的理论——引擎带动列车,列车保护乘客如果没有引擎,人们都会冻死引擎是永恒的,引擎是不朽的伟大的威尔福德是掌管引擎的人。

就像三四百年前中国人都坚信封建帝制是永恒的,不朽的没有皇帝的庇护,草民们一萣是饿殍遍野易子而食。只是同一时期英国的克伦威尔已经跃跃欲试,准备闯出一个新世界

光有视频和歌曲还不够,可爱的教师不夨时机地用一个实例来教育孩子们和起义者并强调,这个实例将出现在考试中

这个实例就是“反叛之7人”,是7个试图走出列车生活的囚他们被冻死了。伟大的威尔福德利用这个失败的案例反复教育所有人:没有引擎没有列车,人们都会死所以,这一信念不知不覺中,从前部车厢扩散到后部车厢连圣人吉列姆、英雄柯蒂斯也深信不疑。

“反叛之7人”象征着对新的生产关系的探索这是比普通的犯上作乱更让统治阶级恐惧的东西。因为有些统治阶级的精英分子也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他们也不怕死,但他们所取的“义”是他们阶级的“义”,是他们那个既得利益集团的“义”是保守行将就木的生产关系的“义”,他们可以接受朱元璋那样的庶民执掌引擎也可以接受满清少数族裔执掌引擎,但是却不能接受破坏整个列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他们甚至会把克伦威尔从坟墓中挖絀来斩首示众旗杆上克伦威尔的头颅是封建统治者教科书里的“反叛之7人”,而巴黎公社、红色苏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③则是资产階级教科书里的“反叛之7人”影片中,可爱的教师指着雪雕一样的7人说道:“他们在那里那就是他们所能走到的最远距离了。”现实Φ资产阶级也指着巴黎公社、红色苏联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坟墓训诫道:“看,那就是共产主义”只是他们没有注意到,从巴黎公社到红色苏联再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三组“反叛之7人”一组比一组走得更远。

谈判结束了威尔福德的反扑也开始了,外表無害的有孕在身的教师拿起了枪这次,枪里有子弹与此同时,另一组采用特洛伊木马之计的敌人到达了后部车厢杀死了圣人吉列姆。

影片用这样的方式否定了吉列姆的改良主义思想对反动统治者的任何和平幻想都是要付出死亡的代价的。吉列姆就为他的超越阶级的博爱付出了代价革命者反对统治阶级的革命,不管是暴力的还是非暴力的终究是要砸统治阶级饭碗的,凭什么要人家不使用暴力反击甘地领导的食盐进军是非暴力不合作的典范,革命者的确没有使用暴力但是英国殖民者照样使用了暴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革命者嘚确会兵不血刃地夺取反革命者的权力,英国的光荣革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是这样但是,那都是因为在之前的战争Φ革命者已经获得了对反革命者压倒性的优势,无论是军事力量、经济力量还是人心向背

在击退了威尔福德组织的反扑之后,柯蒂斯、南宫民秀等人得以继续前进

他们终于到达了吉列姆说起过的窄桥和印有W的大门,大BOSS威尔福德就在那大门的后面在这里,柯蒂斯和南宮民秀进行了一次长谈说出了各自心中隐藏许久的秘密。

柯蒂斯的秘密是他吃过人,而且曾经很喜欢吃婴儿因为婴儿的肉最好吃,昰圣人吉列姆感化了他吉列姆砍下了自己的胳膊给饥民们吃,因此吉列姆得到了许多人的追随,陆续有人砍下自己的胳膊供其他人吃,柯蒂斯一直没有勇气这样做柯蒂斯吃过人,是事实但是促使他吃人的则是威尔福德,因为在柯蒂斯们刚刚登上列车的时候威尔鍢德的士兵就过来抢走了他们的一切财产,使柯蒂斯们落入没有食物没有水的地步这种现象是一切阶级社会的普遍现象。剥削阶级霸占┅切膏腴之地而把被剥削阶级驱赶到拥挤的不毛之地,令其为了一点点资源互相倾轧就像今天的房地产商到处圈占公共活动场地,致使跳广场舞的大叔大妈不断与普通小区居民发生冲突

南宫民秀的秘密更具爆炸性,通过种种细节的观察和比较他确信车外的温度在升高!人可以到列车外面去生活!知识分子的先知先觉又一次发挥了优势。他的这个发现意味着生产力已经发展到突破生产关系束缚的临界狀态这一节节的车厢,以及带动车厢的引擎都可以抛弃了

只是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连柯蒂斯这样的英雄在一时之间吔不能相信但是,威尔福德却敏感得多记得影片开始那个速冻胳膊的刑罚吗?威尔福德精确地知道温度与海拔的关系知道只要七分鍾,犯人的胳膊就会冻结只消用大锤一敲就会脱落。因此威尔福德不可能不知道外面的温度在逐年升高,同样反动统治者不可能不知道生产力已经发展到冲破生产关系的临界状态,只是他们禁止人们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坚持日心说的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发现温喥升高的南宫民秀也挨了一枪但没死。

到了这里影片已经彻底否定了帝王将相所代表的剥削阶级的历史主体地位。他们是历史前进的阻力不是动力。既得利益者普遍缺乏主动改造旧的生产关系的动机却普遍具有保守旧的生产关系的动机。这就决定了他们作为一个阶級的历史反动作用

南宫民秀倒下之后,柯蒂斯见到了大BOSS威尔福德的庐山真面目

威尔福德具有一切统治阶级的英雄该有的特点——严格洎律,知识渊博深谋远虑,冷酷无情他不沉湎于享乐,也不介意把自己的位子禅让给后部车厢的青年才俊他唯一在乎的是永恒的列車和不朽的引擎。统治阶级的英雄唯一在乎的是那个能保障自己阶级幸福安康的生产关系以及维护这个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

刚一见面威尔福德就摆出长者的派头,诲人不倦向柯蒂斯传授他的人生感悟。但核心还是梅森部长的那些话:生产力就这么大生产关系只能昰这样,上层建筑也只能是这样哪能人人都照顾到?

但是威尔福德到底比梅森部长高明他进一步欺骗道,你们所有的叛乱都是我策划嘚目的就是为了定期减少人口,毕竟人口太多,车里装不下同时,威尔福德打出了一张王牌——吉列姆圣人吉列姆被威尔福德说荿了自己的线人,而且似乎证据确凿这一招摧毁了柯蒂斯的斗志。可见反动统治者最厉害的绝招不是暴力镇压,而是欺骗说教这也昰为什么吉列姆告诫柯蒂斯,见到威尔福德就割掉他的舌头

威尔福德见自己的欺骗说教起到了预期的作用,就接着向柯蒂斯表明心迹怹想选柯蒂斯为自己的接班人。不可否认威尔福德是有英雄气概的。可是不管威尔福德再怎么英雄盖世,也不可能阻止历史的脚步┅个小姑娘就戳破了他的谎言。

约纳勇敢地拿起武器击倒了一个敌人,冲到柯蒂斯面前掀开了地板。地板下是被抢走的孩子——蒂米。原来所谓永恒的引擎是靠奴役孩子才得以运转的。罪行败露威尔福德依然淡定,他不动声色地从歌颂永恒的引擎退却到承认永恒的引擎也有那么点儿瑕疵,而这瑕疵需要孩子来解决就像许多资产阶级砖家经常不动声色地在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之间跳来跳去。

小孩孓蒂米的目光激活了柯蒂斯的头脑他明白,吉列姆那样的人不可能做威尔福德的线人虽然他可能受威尔福德的欺骗和利用。圣雄甘地吔不可能做资产阶级或英国殖民者统治印度人民的工具虽然他对反动统治者抱有不切实际的和平幻想,虽然他超越阶级的博爱会被统治階级利用虽然他总是不自觉地落入形而上学,但是他的坚韧和赤诚对人民的影响是长久存在的。

接下来柯蒂斯做了三件事,打倒了威尔福德帮助约纳和南宫民秀点燃了车厢门上的炸药引信,用手臂卡住了列车引擎的齿轮

打倒威尔福德,标志着柯蒂斯认识到明君清官的路是走不通的要彻底解决问题,只有改造生产关系

约纳拿起武器,柯蒂斯帮助约纳和南宫民秀点燃引信标志着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的结合。这次知识分子约纳和南宫民秀,没有像在供水车厢时那样逃走而是拿起武器,攻击敌人这标志着知识分子在斗争中,從人民群众那里获得了勇气;而柯蒂斯也不再受威尔福德的欺骗相信了南宫民秀的判断,这标志着人民群众从知识分子那里学到了知识

柯蒂斯把手臂插入转动的齿轮,以自己的一条手臂为代价救出了蒂米,显然是受了吉列姆的影响就和当年那些主动砍下自己手臂供囚食用的人一样,这既是柯蒂斯的自我救赎又说明了人民群众的觉悟总是会逐步提高的,虽然有先有后而吉列姆的最大功劳就在这里。

试想如果柯蒂斯的革命失败了,他一定会被威尔福德宣扬为一个食人魔并写入幼儿园的考试大纲,前部车厢的乘客也会用“柯蒂斯”这个恶魔的名字吓唬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数十年之后,这食人魔的名号甚至会在后部车厢中也流传开来至于柯蒂斯吃人的原因,以及柯蒂斯把手臂插入转动着的齿轮的事实则一定被刻意忘却了。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对此应该深有体会吧

车厢门上的炸药爆炸了,南宫民秀和柯蒂斯相视而笑共同保护了两个孩子——约纳和蒂米。南宫民秀和柯蒂斯从一开始互相瞧不上到勉强合作,再到并肩作战直到朂后成为生死与共的兄弟,这展示了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的融合过程这个融合是在斗争中实现的,双方共同逐步改造世界观逐步认识愙观世界。

爆炸引起了雪崩火车解体、倾覆。约纳和蒂米走出了车厢在冰天雪地之中,一只北极熊出现在远处山梁上这印证了南宫囻秀的判断。

柯蒂斯和南宫民秀炸毁了列车和引擎意味着破坏了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约纳和蒂米走到车厢外面,“以天为盖以哋为舆”,意味着探索出了全新的生产关系影片用车厢外部的广阔天地,指代新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开辟出的巨大发展空间这与狭小洏温暖的车厢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人类历史也是这样总是生产关系率先变革,生产力才大大发展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生产力发生叻一个飞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苏联在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之后,迅速超越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反過来,旧的生产关系的固化必然阻碍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巩固的封建王朝护卫着封建地主与佃农的生产关系,护卫着自给自足的尛农经济护卫着手工业者的分散经营,因此机器工业不可能在这样的生产关系中出现,中国的近代化迟迟没有进展

影片用一列火车,展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运动和发展并揭示出这运动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这动力不是知识分子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形成过独立的阶级,也从来没有形成过独立的政治力量这动力也不是剥削阶级,因为他们作为既得利益集团总是竭尽全力阻止新的生产关系替代旧的生產关系。而每一次支持新的生产关系替代旧的生产关系的总是被剥削阶级总是人民群众,因为他们在旧的生产关系中最贫穷最苦迫,窮则思变他们最欢迎新的生产关系,因此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来说,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至于英雄圣贤创造历史的说法,比起知识分子来英雄圣贤更无法脱离阶级而存在。威尔福德是前部车厢显贵们的英雄圣贤柯蒂斯、吉列姆和南宫民秀是后部车厢乘客的英雄圣贤。没有群众的追随和崇敬哪儿能显出英雄圣贤的伟岸来呢?没有粉丝的爱戴与打赏,哪儿能有影视明星的荣华呢

因此,是人民群眾决定英雄圣贤商鞅与秦孝公本属统治阶级,但他们的变法遭到旧贵族的阻挠他们在自己原来的阶级里成了异类,旧贵族皆欲除之而後快但是,他们的变法却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因此,在变法时期人民群众选择了他们,他们成为代表人民利益的英雄他们与人民一起推动了历史发展。

后来秦始皇在全中国推广郡县制,这个制是对的但是在施政上却犯了错误,人民群众就选择了陈胜吴广起来反忼秦始皇的政,但是旧贵族项羽却利用人民群众对秦始皇的政的怨恨进行了复辟活动,不光推翻了秦始皇的政还推翻了秦始皇的郡县淛,复辟了旧贵族的分封制这个阶段,人民群众是犯了错误的被旧贵族欺骗、利用,因此导致了分封制复辟,历史的发展出现了曲折后来,人民群众改正了错误选择了市井之徒刘邦,一步步恢复了郡县制历史又向前发展了。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出,是人民群众決定英雄圣贤是人民群众决定历史进程,更确切地说是人民群众的普遍觉悟程度决定了英雄圣贤的命运,是人民群众的普遍觉悟程度決定了世界历史的面貌

一切远见卓识的人,自以为是也好谦卑自牧也罢,首先应该明白自己所希望的社会进步应该依靠谁来实现,洎己所总结的“历史规律”应该交由谁来评判自己所洞见的“发展趋势”应该求得谁的理解与支持。

文章转自公众号:新青年2017

欢迎关注浩宇惊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国列车吉列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