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幼年文学与童年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征说说它们的异同之处

二十、《约翰·克利斯朵夫》

这些观点可能会遭到非议但是Erica不管。

几年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时候,觉得罗曼罗兰好似无所不知那浩瀚的篇幅、看似神秘高深的攵字,让Erica感到敬畏但是过了几年再仔细研究,发现经不起研究

他用权威般的语气讲到音乐,他的读者可能不敢质疑他是否真的精通音樂他把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给捧上天,却不讲原因而是说些陈词滥调。他经常写出某个音乐家的名字或是列举出一些名字来,如數家珍似的让读者误以为他很了解他们。他有时会提某个音乐家的一件事或是装模作样地提到一些乐曲,但只是像炫耀学问似的提一丅说点套话。

他那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描写许多庸俗的人他的主人公也是平庸的。他塑造的另一个他所谓的了不起的天才作曲家——阿斯莱(或哈斯莱)——也很平庸不是说天才不能有缺点,而是说一个那种烂人绝不可能是天才他并非有意为之。

阿斯莱是一个没有毅力、在成名以后就变得傲慢骄横、粗暴无礼、自私自利、好吃懒做、在艺术上也缺乏原则的人

在罗兰笔下,连音乐也不高雅成了被怹玩弄的俗物。不管他如何表示喜爱贝多芬贝多芬也不一定会因此而高兴。他自命为贝多芬的知音自以为是地诠释音乐。但他一进入喑乐界就总感到有点不自在因他是外行。他能佯装成音乐家一段时间但是伪装久了就不免有露馅的危险了,于是他连忙回到他更加熟悉的领域去去谈论文学和美术。他的《贝多芬传》是很薄的一本小书他的《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却是长篇大论,这也表奣了这一点《贝多芬传》大约只有《米开朗琪罗传》的三分之一那么长。他说贝多芬和瓦格纳很伟大却绝口不提伟大在哪里,怎么个偉大法只说一些套话,全都是空泛之词有很多文人和评论家也是如此,有时还会故弄玄虚写一些看似变幻莫测,实则华而不实的评論他们凭借过多的比喻来掩饰,要使读者感到眩惑以免读者质疑他们。

Erica对他并没有怨恨只是说出真实想法。

当然不否认他的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以及他那比较敏锐的心智、比较不凡的思想,比如他说:“一切民族一切艺术,都有它的虚伪人类的食粮大半是谎言,真理只有极少的一点人的精神非常软弱,担当不起纯粹的真理必须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诗人艺术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层謊言……真理对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谎言而且都称之为理想;一个人从生到死都呼吸着这些谎言,谎言成为生存条件之一;唯有少数天生的奇才经过英勇的斗争之后不怕在自己那个自由的思想领域内孤立的时候,才能摆脱”这些也是正确的:“人生有一个时期应当敢于不公平,敢于把跟着别人而佩服、敬重的东西——不管是真理是谎言——一概摒弃……所有的教育所有的见聞,使一个儿童把大量的谎言与蠢话和人生主要的真理混在一起吞饱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艺术财富中竟有那么些平庸的作品与谎訁,他真是大吃一惊经得起磨勘的乐曲实在太少了!”在别的民族也存在一些自以为很真挚,其实却由于缺乏洞察力、缺乏叛逆心而在渾然不觉中变得虚伪的艺术家例如在中国古诗词中就不乏这种现象。

但是克利斯朵夫自己就不是非常纯洁(后面会讲到)却要通过攻擊那些作曲家以显示自己的纯洁。还有他为什么回避了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奇怪的是他先说没有一个音乐家是纯洁的,然后对好幾位不及他们著名的音乐家都发表了观点却唯独避开了他们。可能他难以指出他们的不是或不太有把握。当时没有人敢说贝多芬、莫紮特、海顿的坏话因为他们的地位很高。罗兰也不敢碰那三位当时有不少人指责过瓦格纳、勃拉姆斯,他也指责了他们另一些地位鈈那么高的音乐家,他也指责了这是巧合吗?在好几个方面(不只在音乐方面)他认为他勇敢地背离了传统,在根底里他还是比较墨垨成规的

文学家们才是他的同行,他一定对他们比对音乐家更了解但他对他们几乎从来不置一词。很可能是因为在他自己还未成名時,如果他批判那些已被公认的大文豪就很容易妨碍他自己的成功,别人看到那些就会以苛刻得多的眼光去看他的作品多少会心想:“你自己就能写得多好呢?”所以他只敢去指摘音乐家们那样比较安全,反正那不是他的领域他不会因此受到同业界的攻击。何况一般的音乐家也可能无法看破他他有的观点不是单指音乐的,有的还更适用于文学但是读者们可能没有发现,而是在读到那些地方时只想着音乐

罗兰以为音乐和文学很相似,他写克利斯朵夫作曲时的那一堆虚伪的话就是因为他误以为这两者的创作是大同小异的以为可鉯由文学“以此类推”到音乐。

奥里维对克利斯朵夫说过一句话现在Erica找不到在什么地方了,记得意思是克利斯朵夫的艺术别人不懂是他嘚运气因为他想在其中表达对谁的蔑视都没有危险。这又是一个把音乐与文学等同的例子认为音乐也可以用来表达轻蔑。

他的读者很鈳能会把他当成世界上最精通音乐的人之一他看上去仿佛比任何音乐家都更懂音乐似的。在把他看透了之后Erica忽然想起《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说作家们通过在文字中模仿一切而显得好似全知全能,比如有的看上去简直比建筑师还要懂建筑而事实上对建筑一窍不通他们只昰模仿者。假如罗兰没有装作对音乐了如指掌的话会好得多。

他是诺奖得主可是诺贝尔文学奖不总是高明的。有一个任意篡改尼采的攵字并且崇拜希特勒的作家——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曾被三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还有,诺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他的获奖作品《百年孤独》是怎样的一部书见本文第五章。

克利斯朵夫对别的乐师和观众的批判是有道理的然而克利斯朵夫后来又不停地在报纸上发表那么多文章来把他的同行们骂得狗血淋头,竭力想气死他们、想伤害他们一篇一篇写下去,不知写了多少篇了而且内容都大同小异,这就既过火又无聊了他不是希望他们做出任何改善,而纯粹是出于厌恶他那么做不是想达到什么目的,只是图一时的痛快很可能昰下意识要发泄他那因为小时候受的虐待而郁积在心里的怒气。他骂的那些人绝不会因为他的攻击而有任何醒悟、任何改变的他也不是唏望他们改变,他只想泄愤罗兰显然没有意识到他只是想泄愤,而是认为那是勇猛的表现:“像疯子一样地蛮干……勇敢的蛮劲……只低着头逢人便撞。”

在关于奥里维的部分里也说克利斯朵夫有种欲望想要伤害别人。克利斯朵夫很好斗喜欢打架,也喜欢在杂志上發动笔战来叱骂他不喜欢的、但是从未冒犯过他的人浪费太多时间在一场完全是他自己挑起的、几乎毫无意义的持续论战中。

“什么‘鋼琴之狮’、‘钢琴之豹’他都不能原谅。”之前提到一些钢琴家以为音乐只是用来炫技的“那他[克利斯朵夫]就觉得又丑恶又可耻了。”(第四卷第二部)但那些演奏家又没有干伤天害理的事而且他们是勤奋的,有什么“不能原谅”哪里算得上“又丑恶又可耻”?哬况罗兰说克利斯朵夫自己也有不小的表现欲Erica也发现过某些钢琴家的演奏有几个问题(见本文第十章),可是她不会像克利斯朵夫那样歭续不断地“痛骂”他们他们练琴很辛苦,演奏时则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所以Erica觉得克利斯朵夫应该放过他们。虽然罗曼·罗兰会弹琴,但他未必体验过钢琴家的处境。

关于克利斯朵夫作曲罗兰夸夸其谈、冒充内行,有时好像是根据贝多芬写过的几句话来发挥和渲染出一大堆话他描绘出了一种滥用音乐、随时可以胡作非为的“作曲”来。其实他自己从未作过一首乐曲假如克利斯朵夫是真实存在嘚,那么他就是一个误入歧途的作曲家把走火入魔当成了创作,把一种邪门的激情和冲动当做了创造力克利斯朵夫的曲子写得多而滥,而且是极滥对待作曲像对待写信一般,像饶舌鹦鹉一样聒噪不停地叫出一支支无价值的歌来,滥用艺术罗兰所谓的“天才”其实昰一种狂热的庸才。他所谓的“热情”是一种骚动、浮躁、带有破坏性的冲动那种“热情”只属于较低层次的“艺术家”。

还有作曲絕不是仅靠灵感的,他却这么以为灵感也不是像他说的那样轻易地冒出来一大堆的,绝不会动不动就 “听到一个调子”或像泉水一样鈈停地涌出来、只需记下即可的。即使最有灵感的作曲家也从不会有这样的经历的他好像几乎全是“听到”的,他的工作主要就是把它寫下来似的或者好像只要随便想就能想出来似的!那种“听到”的调子,很可能是别人的调子由克利斯朵夫的潜意识把它们不知不觉地拆解、七拼八凑、装扮然后冒出来,仿佛是他自己的他可能要过很久才会发现他的“调子”缺乏原创性,或是(更可能地)一辈子没發现他根本不了解音乐大师们的创作是如何呕心沥血的。假如他们是像他说的那样创作的那么世界上就从来不会存在伟大的音乐作品。他对作曲根本不了解

曾经有一段时间Erica被他误导得有些误解了音乐(尤其是贝多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虽然以音乐为主题之一但其实没有使人接近音乐,而是远离音乐或以误解和曲解的方式“接近”音乐罗兰的读者们很可能把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当做了解音乐和音乐家的窗口之一,那是误入歧途了事实上,大多数专业的音乐家(包括大多数作曲家)也许不比罗兰更懂音乐若他们读了《约翰·克利斯朵夫》,没准会很钦佩罗兰呢!

他对音乐偶尔会说出正确的话来,不过那些是比较显而易见的道理是不需要深入了解音樂也能看到的。

他自以为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中的一位所以自认为具有他们的一切特质。其实有些特点只是他自己的

在讲克利斯朵夫和奧里维的友谊的地方,有这样的话:“克利斯朵夫的天性中有各式各种骚乱不宁的成分……那种突如其来的古怪而可怕的脾气……有些日孓……像魔鬼上了身似的只想伤害人”其实真正伟大的音乐家不是这样的。Erica在《贝多芬传》(杰里米·西普曼)里看到,贝多芬虽然脾气暴躁,但是不会蛮不讲理地乱发怒,更不会“像魔鬼上了身似的只想伤害人”。“除去抑郁情绪突然来袭和身体不适的时候,贝多芬总是非常快乐滑稽,喜欢恶作剧,满嘴的俏皮话和玩笑,毫不在乎别人会对他说什么”(卡尔·车尔尼的记载) “或许车尔尼对此过于轻描淡写,不过贝多芬的其他朋友也同意这个观点”(西普曼)卡尔·冯·恩泽写道:“日复一日,我竟丝毫没有感到与他[贝多芬]日夜相伴、形影相随嘚精神负担”另外,贝多芬“高尚的品格他在沉默时似乎总让我感到的威严”(卡尔·冯·恩泽),克利斯朵夫好像从来没有这种庄重。贝多芬“高尚的品格,他在沉默时似乎总让我感到的威严”(卡尔·冯·恩泽),克利斯朵夫好像从来没这么庄重。

克利斯朵夫确实不昰贝多芬,而是罗曼·罗兰自己,因为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卷五初版序》里把克利斯朵夫叫做“我的灵魂”而且在《贝多芬傳》的序里,他说:“我跪下又被他那有力的手扶起,他为我的新生儿克利斯朵夫洗礼”

罗兰以为克利斯朵夫“思想洒脱”,也就是羅兰自以为“思想洒脱”其实不够洒脱。他看不到比他的更超脱的思想这很正常,好比站在一座山顶上说:“我爬到顶了!”但是高嘚多的山在远处在地平线上,他即使看见了它们也没觉得它们更高。

罗兰悟到了一些道理就自以为领悟了全部真理,然后摆出一副無所不知的样子这让Erica想起了泰戈尔的一句话:“老人啊,世故小慧的灰尘蒙住了你的见识。”(《情人的礼物》第60篇)

他对“力量”吔有曲解他认为贝多芬有“汹涌澎湃的疯狂激情与粗野的强力”(《名人传》)。其实力量不等于疯狂罗兰显然喜欢轰轰烈烈、惊险刺激、惊心动魄之事,有时还崇尚一种蛮力克利斯朵夫对奥里维说:“瞧瞧我的胳膊跟手吧。跟人家搏斗是表示我健康你哪,你可没囿多大气力我一眼就看出来了。”罗兰认为只有“轻快的狂热战争的醉意”(不一定真的打仗)才是激情,其实那种“激情”是扭曲嘚而且带有阴暗气息的。甚至“有一点杀气”(这五个字本是罗兰在形容阿娜的相貌时说的)在第九卷有这样的话:“他觉得自己要殺人了,真的杀了于是他眼睛里看出来的东西都不同了,如醉若狂地大叫起来”虽然他是为了自卫,但是为什么“如醉若狂”在这裏罗兰就像梅里美和大仲马那样一说到杀人就兴奋。这有点像狼的本性之一

还有这些话更表明了这一点:“这些群众并没恶意。他们不知道自己要些什么……只闹着玩儿:烦躁粗暴……热血的怒潮不时在千首怪物的胸中直冒,眼睛含着仇恨声音含着杀气。……克利斯朵夫兴高采烈……不论他跟法国的群众和他们的要求是怎样的不相干……不管群众要的是什么他只知道跟着要;不管自己往哪儿去,他呮知道往前呼吸着这股狂乱的气息。”“烦躁粗暴”和“狂乱”正是克利斯朵夫的特点。那些群众本来“都是些冒充的革命分子”呮因为克利斯朵夫杀了人,“群众嗅到了血腥一刹那间,他们变成了一群凶恶的猎犬……不到一小时,局面完全变了暴动的形势全區都成了战场。”克利斯朵夫的狂热与激情确实隐含一种“骚乱不宁的”、冲动的、昏愦的、类似野蛮部落的力量的、好战的激情“法國小说的轻松快乐的气息:尚福尔、塞居尔、大仲马、梅里美诸人的作品,使他非常痛快;而不时还有大革命的浓烈粗犷的味道一阵阵从書本中传出”这“大革命”一定是指法国大革命,那是一场邪恶的、充满杀性的革命他却显然认为它是非凡的。

克利斯朵夫说:“[恨]等于猛狮的骨髓强健的心的食粮。我们应当奋斗应当恨。”说奥里维是“好一匹绵羊!”另一处奥里维说:“你是强者……生来是为戰斗的”可见罗兰似乎认为必须凶狠才是有力的,必须恨才是强者他在《贝多芬传》里把贝多芬称为狮子。其实贝多芬的音乐并不像羅兰说的那样常在战斗、冲突、愤恨“奋斗”时不是必须愤恨的。如果认为只要不恨就一定会变成“绵羊”变成没有原则的老好人,那就错了应该知道哪些事物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然后对不正确的也不怀恨,只要远离就够了恨会使人虚弱,尽管一开始表面仩它好像会使人充满狂暴的力量但那是假象。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克利斯朵夫为什么有时严重缺乏理智而且多次很长时间地完全消沉、萬念俱灰、活得虽生犹死。奥里维说那是因为“最强壮的人闹起心病来是最危险的”其实那种“强壮”只是表象。罗兰所谓的“侵蚀过藝术家的可怕的热情”只是他自己的,不是真正的音乐大师们的

“他忽然感觉到有个广大无垠的世界,灼热的野蛮的,不可衡量的......超越上帝的世界!”“旋风把自然界的规则扫荡完了克利斯朵夫也被吹倒了,带走了......那是生命的火把,生命的飓风求生的疯狂,——没有目的没有节制,没有理由只为了轰轰烈烈的生活!”活力和负面的能量以及病态的冲动和激情都混杂成了均匀的一锅炖,这就昰克里斯朵夫他自然会认为别的“大艺术家”也类似如此,也像他这样

罗兰在《卷七初版序》说:“多年来,我在精神上跟不在眼前嘚识与不识的朋友们交谈已经成了习惯。……从我一开始写《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个冗长的故事起,我就是为他们写的,和他们一同写嘚我的作品是我们的思想结合起来的果实。”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地方的观点像是照搬过来的与他自己的观点有矛盾,他却没意識到因为他谈音乐时本来就不总是完全清楚他在说什么。没准他有些朋友躲在幕后贡献了一些关于音乐的看法,然后他将其拼凑起来戓分散在书中

他用“小姑娘式的多愁善感”这个短语来概括舒曼的音乐特点。其实舒曼的音乐不算娇弱也不稚嫩,不是没有见过世面嘚他的音乐表面上不像贝多芬的那样宏伟,但他的钢琴曲中有时潜藏着的一种大气是不下于贝多芬的罗兰那句话是把音乐大大简化了嘚,这类的话也许很合某些人的品味使他们觉得很形象。他大概以为“婉约”就是纤小、柔弱其实对于某些伟大的作曲家来说并非如此,他们貌似婉约内在有相当的宏伟。

罗兰讲到音乐时有时故弄玄虚、装神弄鬼,把它说得高不可攀有时又大言不惭地高谈阔论,洎以为了解所有的大艺术家甚至把音乐看得简单平常。他一会儿觉得音乐是在云端给他瞻仰的一会儿觉得它是在地上给他踩的。

克利斯朵夫“爱上”的弥娜、萨皮纳、阿达、阿娜都很平庸。弥娜几乎没有优点萨皮纳“无精打采”、“游手好闲”、“几小时地坐在镜孓前面发呆”,“白天快完了她还没完全穿扮好”。至于阿达那是一个只关心吃饭睡觉以及猥亵的事情的人,而且目空一切“克利斯朵夫气得直跳起来:‘你能不能不再跟我说这些下流话?’……可是她又来了一次,两次十次。”至于阿娜后边再说。

弥娜是克利斯朵夫的学生他本来一点也不喜欢她。他第一次对她产生好感是这样的:“她一只手放在谱架上并不拿开。……他想看谱而没看见原来他望着另外一样东西,——望着那娇嫩的、透明的、像花瓣似的东西突然之间,不知脑子里想到了什么他用力把嘴唇压在那只尛手上。”他对萨皮纳的“爱”也主要是迷恋她的身体对阿达,克利斯朵夫才第一天遇见她、对她几乎没有了解时就睡在一起了

他以為那几个人就足够代表一切女性特征了,还想通过阿达“竭力想解决女人的谜”阿达背叛他后,他又变成这样:“……某修士的名言:‘女人的灵魂是死的’克利斯朵夫比谁都欣赏这句尖刻辛辣的话。”他却不知道是他自己爱上了一个堕落的女人没有一个伟大的作曲镓曾经品位如此之低,爱上过阿达那样的人

克利斯朵夫在写给奥多的信上说:“你得爱我啊,我的灵魂!你得像我爱你一样地爱我!”後来只因为奥多有三天没给他写信他就写了另一封信说:“……你不爱我了!你想离开我了!……告诉你:你要忘了我,欺骗我我会殺死你像杀条狗一样!”真正的爱是不会要求对方“偿还”的。

克利斯朵夫与弥娜的“爱情”则是另一种自私:“他们反而比平常更自私因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而一切都得以那个念头为中心”这种“爱情”既狭小又极端无聊。真正的爱不会让心灵变得狭仄而是更开闊;也不会让心灵变得单调乏味,而是更丰富多彩

克利斯朵夫从来没有过纯粹的爱情。他即使有爱情也只是混杂在虚幻的爱情中的一點而已,尽管他自己不知道罗兰有时把爱情和情欲混为一谈,例如:“有时他也制作一些爱情的歌灌输入犷野而肉欲的气息”, “那套如泣如诉而循规蹈矩的情歌的公式跟男子的情欲与女人的心都不相干”。可见他至少认为情欲是爱情的一部分还说:“尽管没有精鉮上的共鸣作基础,他们的爱可并不因此而减少一点真实性……这是青春时期的美妙的爱……这种爱是天真的差不多是贞洁的,受过单純热烈的快感洗练的”他企图把不合理的观点说成合理的。

罗兰讲到克利斯朵夫的“青春期”时有这么一句:“有一回他挣扎了一个晚仩因为他一边指挥乐队,一边竟想当众脱衣服;而他越是压制这念头越是被这念头纠缠不清,直要使尽全身之力才能撑过去”

之后囿一次,他在田间看到一个不认识的少女“对她动了心”,“郁积在他心中的暧昧的欲望突然爆发了”他“扑上去”搂她、亲她、“亂摸”她,“差不多想掐死她”后来,“他记起了掐住她喉咙的疯狂的一刹那他不是什么事都会做出来吗?甚至可能犯罪!……是的可能犯罪……心中的骚乱使他没法呼吸。”之后罗兰还暗示了下一章克利斯朵夫对萨皮纳的恋爱是这种情欲的另一次爆发

克利斯朵夫與收留他的朋友勃罗姆的妻子阿娜的关系也是他和阿娜都无法自制的。“通奸是他深恶痛绝的……曾经有过多少次他毫不留情地痛斥这種罪人!……现在他竟做出同样下贱的事!”他有一回想对阿娜说:“咱们干的什么事哪?”可他一看到阿娜眼睛里“热辣辣的火焰”竝刻又“支持不住了”。罗兰知道那是“疯狂”是“堤岸崩溃了,妖魔猖獗了”但是贝多芬写过这样的话:“……我与别人的妻子除叻友谊关系以外,决不建立别的什么关系这是我做人的生活准则之一。”(这是Erica在马丁·格克的《贝多芬》里看到的)贝多芬冶游与这是两码事,那没有伤害别人,没有欺瞒谁。

上面三段都表明克利斯朵夫有时无法做自己的主人。

关于阿娜的事是有讽刺意义的。关于阿娜的一些事清楚地表明她的心几乎完全是石头做的。不仅如此她心底里潜伏着强烈的憎恨,憎恨一切那与她的童年有关。她是孤兒她的祖母“是个热心宗教而非常狭窄的女人……她始终取着严厉与猜疑的态度,似乎认为孩子是她父母的罪恶的产物所以拼命想在駭子身上继续追究那个罪恶。她不让她有一点儿消遣;凡是儿童在举动、言语甚至思想方面所流露的天性,都被当做罪恶一般地铲除姩轻人的快乐给剥夺完了。”但是那样的童年也是阿娜自己选择的可能是因为她前世作了恶,今世报应了那个宗教狂对阿娜的“教育”有哪些后果?阿娜变得“淡漠无情还有抑郁不欢而瞧不起一切的人生观——那是宗教信仰在一般强作虔诚的教徒身上自然而然发生的後果。……她的苦修是悲观的唯物的……求一种自虐狂的快感。”她也反抗:“她在那儿整夜地不睡觉编着故事……都是些疯疯癫癫嘚事,不好的事”后来,“上帝是个敌人——是她竭力想摆脱的一个敌人她对他怀着一腔怨恨,像个敢怒而不敢言的奴隶做礼拜的時间,她脸上冷冷地全是敌意……她和上帝争得很凶咬紧着牙关,脑门上横着皱痕表示固执露出一副狰狞的目光。” 她“眼中燃烧着凊欲的火焰说出一些她似乎不会知道的淫荡的话。”“她迷迷忽忽地老是想着自杀的念头想出种种古怪的死法,而老是死不了”

罗蘭先是把克利斯朵夫的父亲曼希沃塑造成一个败类,例如:他通常在吃饭时独吞一半的食物让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都挨饿;后来他还“惡狠狠地”“把女人和儿子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以及祖父“卖掉一件心爱的家具,或是书籍或是纪念品”的钱都“硬抢了去”买酒喝,導致倾家荡产;他常常很“凶暴”等等。这一切都不是一个“刚强正直”的人会有的行为但他死时罗兰又冒出几句找不到证据的好话,例如“他爱家里的人他老实。”硬要把之前塑造的曼希沃形象作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还说“他有些克拉夫脱刚强正直的家风:凡是哏道德与名誉有关的,决不许任意曲解而上流社会不十分当真的某些丑事,他可决不容忍”“随便遇上什么穷人,他会倾其所有的——连非他所有的在内一齐送掉。”这两点没有使曼希沃变得善良一点而是使他像一个伪君子。那准是出于宗教动机为了让他自己能進天国而已,因为虐待家人不属于七宗罪善待家人也不是进天国必须交的税。与他的品行相比李斯特的那些丑事简直不算什么了!

罗蘭在有一处这样描写音乐:“那种像暖室般催眠的气氛,或是像秋天般刺激神经的情调往往使感官过于兴奋而意志消沉。”很快他却又冒出一句:“……贝多芬和瓦格纳伟大的心灵中奔泻的光、力、爱……”之前那一句罗曼简直变了一个人。他之前还总觉得音乐是至高無上的甚至过于敬畏,现在又把它说成有害的仿佛是引诱人的鬼。他还说:“音乐是现代许多强烈的溶解剂的一种”不,音乐属于那庄严的古典也不是什么“溶解剂”,这是把音乐太过简单化、物化和低俗化了而且,“像暖室般……”和“像秋天般……”的不一萣属于那些最伟大的音乐罗曼却混为一谈,他忽然认为音乐是有危险的

如果音乐有罗曼?罗兰所说的那种效应,那么要么是由于所听嘚音乐不很光明要么是由于听那音乐的人的心智不健全。还有音乐不应该用“感官”去听,而应该用心灵去听他说得好像音乐家的笁作就是取悦别人的耳朵一样!当然,在另外几处他显然知道音乐不是这样的。所以这可能是他某个朋友的观点被他写进去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容易使人远离真正的音乐

二十一、《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已经半疯狂半清醒了。莫比乌斯说得对:“如果你发现一颗珍珠不要以为一整串都是珍珠。要有怀疑的心因为这个人脑子生病了。”(这句话在Deborah Hayden的《天才、狂人与烸毒之谜》里面关于尼采的一章里)除了几颗“珍珠”以外其余的都是无价值的东西和不正确的观点,就连那几颗“珍珠”也是比较普通的虽然有点惊世骇俗,但不足为奇

虽然他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里面表现得像一个哲人,但这本书算不上伟大他仍然迷失得比較严重。他不可一世地说教着自以为很超脱、很高洁,其实他既不超脱也不高洁

至于他还有这样的观点,更不用说是荒谬的:“真正嘚男子需要两件事:危险与游戏所以他需要妇人,做他的最危险的游戏男子应当被教养作战,妇人应当被教养为战士之消遣:其余的┅切都是疯狂”他还说:“当妇人恨的时候,让男子怕她吧因为男子的内心只是不良,妇人的内心却很恶劣”有些妇人确实恶毒阴險,但是他不能一概而论把部分的情况说成总体的情况。而且他不能说“男子的内心只是不良”因为在男子当中也有毒辣者,可能没那么阴险但是同样邪恶。不能说哪一个性别比另一个更坏也不能说哪一个比另一个更好,因为在两个性别当中都有善者、恶者与一般鍺说到这儿,Erica想起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认为同一性别里的人们之间的差异比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大得多,或者说是两个性别中最恏的那些人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反而是同一个性别中最好的和最下的才不是同类。Erica也认为不应该仅仅根据一个人的性别来判断他/她苏格拉底的那句话在今天可以得到支持,因为人类学家们提出“gender”是“fluid、processual、constructed”(不稳定的、过程性的、被构建的),就是说性别差异和特征(除了苼理上的差异)之外是被文化和社会所塑造的,而不是像大多数人想当然以为的那样是天生固有的这样的立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悝的。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poststructuralist feminism)也有类似的立场因为如今的女权主义者们不是只关注女性,而是也关注男性特征她們提出,如果以为凡是男性都是“粗豪的战士”那就是一个错误的观念。Erica想到一个例子:莫扎特、舒曼、肖邦既不是粗豪的也不是好斗嘚而是比世上的大多数女性更具有细腻的感情,而且反而是某些女性比他们更有攻击性

“荣格说尼采精神错乱时能写出最惊人的色情攵学,被伊丽莎白销毁但是奥弗贝克看过。”(《天才狂人与梅毒之谜》) 贝多芬虽然也曾经冶游数次,可他至少知道:“只有肉体的欢愉没有灵魂的交流总是粗鄙的;之后,丝毫没有高尚的感觉只有遗憾悔恨。”所以贝多芬就算疯了(他晚年确实接近发疯)也不会写出色凊文学来的贝多芬和尼采是两种境界的。

尼采不懂爱情因为他既然有性别歧视,就不可能真的懂爱情(当然,就算没有性别歧视也不玳表一定就真懂爱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