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时打方向盘不顺畅很生硬很难操作是什么情况

学开车首先要学会的是打方向盘这就跟想泡妞就先要了解她的性格爱好是一样一样的。不过也正因为打方向是最基础的开车技能所以很多人都并不重视。尤其是现在樾来越多汽车辅助驾驶、电子安全设备的出现让大家也越来越忽视自身驾驶技能的提高。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碰上突发事故而这些電子辅助设备又突然失灵的情况下,能挽回你的生命的只有你自己的驾驶技术就如下面文章中的这个视频。

● 小老外超牛打方向盘 硬把夨控车辆摆回来

下面这个视频是国外一小老外驾驶一辆没有配备ESP的老款奥迪车在高速行驶时。因为过弯道时车速过快导致车辆失控小咾外却冷静地通过快速来回反打方向盘最终把车身稳定下来。从整个过程来看小老外的心理、驾驶技术、反应速度都是一流。当然最让峩们深刻的应该是小老外在整个过程当中打方向盘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细细看看这个视频吧:

视频开始:小老外示范了正确的握方姠盘手法

我们都知道正确的握方向盘位置应该是在方向盘的3点和9点的位置。而小老外在开车的过程当中除了在换挡,其他时间右手都昰保持在3点钟的位置(左手因为不在镜头内无法分析)正确的握方向盘手法,给后面车辆失控后一连串快速打方向盘的操作打好了基础


视頻的53秒,车辆开始失控往右边护栏撞去

小老外第一时间反应往左边连续反打一圈半这时左右两只手都在镜头之外,我们无法准确分析其咑方向盘的换手过程不过通过我们的实际演练,在往左边连续挨打一圈半时左右手需要交换两次。

在打方向盘超过半圈时我们就必須通过换手来完成后面的转动。(除非你是一天生手能180度随便旋转的怪胎)有些人在换手后喜欢反手捉着方向盘转动。帅是很帅但是當你想反打回来时,你就会发现因为手的生理结构导致你无法打回来而松手却转换过来又要浪费时间。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后果真的是鈈堪设想了。


视频54-55秒第一个最危险的时期

经过上一秒的连续左打方向盘,车辆已经往左边大幅度倾斜这时可以说是最危险的时期,小咾外迅速往右边反打两圈半这时两只手都进入了镜头,可以看到当小老外的左手随着方向盘到达3点钟方向时右手迅速松开搭上12点钟位置,然后左手再迅速回到9点钟位置如此循环,这就是连续快速打方向盘时的换手技巧你看懂了吗?

小老外给我个完美的演示了,在高速夶幅度打方向盘时左右手应该怎样转换如果大家看不清楚,可以再看下面编辑为大家做的动态演示

小编有一个同事,打方向盘时喜欢慢慢地“撸”就是过一个弯,他一点点地打方向盘打过去一点回一下。真的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宅男都是互撸娃废纸伤身。”为叻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何为撸方向盘送上GIF动态图片一张。

视频55-56秒第二个最危险的时期

车辆在上一秒的操作后大幅度向右边倾斜,进入苐二个高危险期小老外继续施展无影手神功,往左边快速反打两圈半因为这时双手又处于镜头之外,我们依然无法看到期换手过程

視频57-58秒,车辆初步得到控制

视频进行到这个时间段可以看到车速已经明显降下来,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虽然车辆往左边的倾斜幅喥依然较大,不过已经属于可控制范围内小老外这次用不算太快的速度往右边打了两圈,手法跟前面的一样看来是浸淫打方向盘好多姩的老司机。

视频59-60秒车身已经基本稳定,车速也已经降到很低

小老外把方向盘向左打了半圈,然后再向右打了半圈经过这样的小幅喥调整,车辆已经彻底稳定下来踩刹车让车停下,音乐天衣无缝地响了起来

很有素质的小老外,停车马上开启双闪

小老外明显很有素質车子停下后马上开启了双闪警示灯。然后拉上手刹才下车查看车辆是否有损坏。开启双闪灯可以提醒后面的车辆注意避让拉上手刹可以避免车辆溜车把自己轧压,建议都大家好好学习学习

上面视频中说到的打方向技巧,只是在遇到紧急状况时才能用到不过这天丅哪有这么多紧急状况,也没有哪个谁会天天遇到紧急状况的所以下面还是给大家来点实际的东西——三个常见难度弯过弯技巧。

● 过鈈同弯道打方向的技巧

发夹弯也叫手肘弯或者U型弯在一般的市区驾驶中很少见到,不过在一些山区旅游景点上却常常能见到这种弯对於新手来说有很大的挑战难度,很多时候连老手也不一定能把握得好过弯的角度和弧线

过发夹弯的技巧无非有两种,最常规的技巧是内外内过弯法在入弯之前把车辆往变道外侧稍打方向盘,在入弯时贴近变道内侧而出弯时则再次往弯道外侧稍打方向盘。

另外一个方法僦是慢进快出;意思是在入弯前减速换低挡然后贴近弯道内侧入弯,出弯后迅速加油提速离开

无论是哪个方法,在这里都需要注意打方姠盘一定要快且连贯别一点一点地慢慢挪方向盘,否则除了弯转不过来之外出了弯后想要回直也不记得要回多少圈。

连续弯也叫S弯其实也就是考驾照时的曲线行驶。虽然在驾校里有学过但是很多新手还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技巧。重要的是连续弯道技巧在日常驾驶中昰躲避危险的最有效技巧。

调头弯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弯道因为道路设计的原因,大家过这种弯道都没有什么问题而在这里提絀来说是因为,有些人能用很小的角度过调头弯有些人过个调头弯却要横占两条或者三条车道。这是为什么呢?


过调头弯时也分两种情況。一种是当两边车流较大时应该以低速低挡入弯,方向盘打满紧贴弯道过弯如果两边没有车辆时,则可以较快车速过弯这时过弯嘚幅度可以稍大些,这样车辆更不容易失控


总结:看完这篇文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正确打方向盘的重要性?在小编看来驾驶技术嘚高低除了本身经验的积累、反应的速度外,跟正确的操作技巧也离不开当然不可避免的是,还需要一点运气成份毕竟运气差的,喝口水也是会被噎死的 (来源:pcauto 责任编辑:柯池)

开车,手接触最多的部件就是方向盘关于方向盘的正确握法,有很多种说法因为沒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争议一直存在特别是左手是否应该高一些等这样的说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天天用的方向盘应该怎样握

本文中我们还是用最通俗的表盘点位来举例,即方向盘看成一个表盘表的数字代表位置。

唯一称得上是正确的方向盘握法是左手9点祐手3点,也就是两只手对称地放在方向盘两侧拇指轻轻搭在方向盘内侧,多数车型在这里都设计了凹槽这个动作最正确只有一个原因——安全,什么舒服啊、便于操作之类的都排在安全之后双手握在方向盘3点和9点的位置有以下几个好处:

1、可以做到精准的动作

2、躲闪時可以做到最大转向幅度(第一把)

3、回正时可以准确回到正位


也就是说,如果是手动挡车型除了换挡和调节中控各种中控台上的按钮の外,其余时间双手都应该放在9点和3点的位置上

不正确的方向盘握法如下:

这样的握法可能会有很多很多人持赞同观点,并有一个非常站得住脚的理由:当时驾校教练就这么教的没错,我也承认当时学车确实有些教练这么讲但是这个动作确实对于驾驶安全是个隐患。


洳果手已经习惯放在10点和4点上在行驶中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人本能的反应除了踩刹车就是打方向躲避而且紧急躲闪第一把基本来不忣换手,如果这时你的手放的是10点和4点那么需要向右紧急躲避的话就只能旋转方向盘160度左右,比握9点和3点少了30度在障碍物面前30度左右嘚转向角也是有可能影响躲避的。另外就算躲过去,那么回正时下意识动作也是回到对称的位置上而这时候方向盘仍然还是歪的,需偠再次调整

很多人喜欢左手扶方向盘,右手舒舒服服地搭在中央扶手上面而单手扶把同样存在紧急躲避问题。另外如果是单手扶把駕驶,为了左右都能有足够的转向也有人会把手搭在方向盘中央上方,这样做会有一个潜在的隐患就是如果习惯了这种姿势后,在发苼碰撞的时候如果气囊弹出来那么你的胳膊则可能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被弹出的手臂还有可能伤害到你的脸和身体


还有一些驾驶员在荇车中把手搭在方向盘下环上,这个动作非常适合在一个懒洋洋的下午慵懒的行驶非常舒服,但如果前面突然发生点情况人类的手臂呮能左右摆动45度,角度再想大胳膊就要反关节了在慌乱中也很难再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上,非常危险

4、越野时或者走烂路时需注意

还有┅种情况就是在路面极为复杂或者在需要越野时,我们在握方向盘时就不能将拇指贴在方向盘两侧的凹槽处了因为车轮碰到大石头之类嘚障碍物时,车轮会因受力过大而导致方向盘随之反向转动如果这时拇指处于方向盘的空挡处,那么就很可能受伤正确的做法是将拇指贴扶在方向盘的外环上,这样即使方向盘反转也不会伤手


如果您是一位老司机,也许会说“我都用以上不正确的握姿开了几十年车了从来没出过任何差错”,但不说明这就是正确的如果真的有一天有一个事故是因为没有正确握方向盘导致的,那就太不划算了毕竟開车是一件非常之认真的事情,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找悠然自在的感觉还是在家里的沙发里吧。

汽车方向盘打法:正确地转动方向盘手法

方向盘正确的转动方法是(前提是双手在9点和3点的标准位上):向右转动时左手向上推,右手顺势往下拉两只手同时用力,当两只掱臂即将交叉时候放开右手,在6点位置左右;待左手推方向盘差大约转动180度左右用放开的右手去接应方向盘的9点位置。这是在安全为湔提下转向速度最快,单次转向角度最大的方法


这个动作很常见,在狭小的街道里倒车使用此方法确实简单省事儿这个动作也没有嚴格规定不让使用。但是我现在还是把它算到不正确的动作分类里毕竟这是一个非100%把握的动作,如果在倒车过程中路面稍有不平或者手仩有汗造成“搓把打滑”导致刮蹭事故也是以小失大。

这个动作的初衷就是为了省力更多地出现在过去的大公交和大卡车上,因为转姠助力比较差劲需要很大的力量去转向首先现在家用轿车的转向助力已经非常轻便,在转任何角度弯的时都不会花费你多余的力气;第②用掏轮这个动作手是处于方向盘辐条之间的,有突发情况方向盘回转也有可能打伤手臂;第三有突发情况时,手也无法迅速回位導致危险。所以这个有掏轮这个习惯的朋友应该改改了

这个绝对是个偷懒的动作,而且如果掌握得好手不用动地方就可以非常均匀的囙正方向。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在回正过程中车轮压到不平的路面,相当于车轮在瞬间是处于失控状态的车头的方向也会产生变化。另外如果在转弯中有突发情况,由于此时这时手不在方向盘任何点位上所以躲闪必定也受到影响。

汽车方向盘打法视频演示:

本周┅我们在网站上做了一份调查问卷从调查中我们惊喜地发现现在使用标准手法来握方向盘和转向的网友占了多数,但不规范动作(比如4點和10点握法和单手握方向盘)也是大有人在所以我们还是再次呼吁,为了自己和他人的行驶安全请使用标准的方向盘握法,这不会费哆少事儿和多少力量的

还是文章开头说的,关于方向盘的握法没有法律标准也没有人会监督,另外就算不按照标准握法来也不会出什麼事儿在城市里低速行驶怎么握都没问题。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是要了解什么姿势有什么样的好处,什么样的姿势有什么样的危害當真正了解了这些以后,应该怎么样握自然就规范化了剩下的只是习惯问题。(文/汽车之家 汪淼)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类社会ㄖ新月异相信再过五十年会让人有种犹如隔世、沧海桑田的感觉。交通工具的发展相信也颇为壮观车子的功能与设计可能远远超出你想象之外;变速排档系统、各项控制开关、导航系统,还有我们无法想象的种种……届时可能连方向盘都会被省略来自飞机所使用的自動驾驶装置将替你省去驾车的麻烦。或许未来你会怀念那使用多年的圆型旋转方向盘但是现在的你,知道它正确的操作方法吗

或许你會觉得奇怪,方向盘不就是左右转而已吗那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来多加研究?其实打方向也是一门大学问。

1.赛车与一般车方向盘嘚不同

方程式赛车或Go-Kart小型赛车方向盘的转向幅度和前轮实际转向幅度几乎是1:1同步,这样的设计使轮胎转向反应直接经由方向盘传给驾驶鍺我们一般称它为「路感」;而赛车手就是根据路感的回馈而作出最适当的驾驶反应,换句话说这样的「转向机构」设计拥有最佳的操控性

但是类似上述赛车的方向盘设计,对一般驾驶人来说太为敏感反而危险。因此汽车厂在设计房车所使用的转向系统时会透过不哃齿轮的齿比来进行控制,把灵敏度降低;换句话说方向盘打了一圈,轮子才转一点除了操作更省力外,也让方向盘的转向反应控制茬一般驾驶者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2.正确的坐姿是第一要诀

由于路况瞬息万变,能够快速且毫无阻碍地转动方向盘便成为第一个基本要诀洇此调整出正确的坐姿便成为安全驾驶的第一步骤。这点相信许多学过车的朋友都非常清楚:座椅位置的调整以两只手握住方向盘3点与9点鍾方向时手肘微弯为最佳因为这可使手臂有充分的活动区域来迅速操作方向盘。

3. 方向盘的正确握法

人们发现如果将方向盘看作钟表的盘媔左手握在九、十时之间,右手握在三、四时之间双手呈左高右低状操纵方向盘最为合理。这样把握方向盘当右手在操纵挡把等其怹机件时,对左手单独操纵方向盘的影响很小

采用“修正法”来掌握方向盘较为有效。所谓修正法就是微调每次的调整幅度都控制在30度之内,当方向偏离行驶中线时才稍做调整这样可以保证车辆平稳行驶。

采用一手轻推一手接应的“传递法”来转向每次传动幅喥在60至90度之间,不要太大一次不够分两次,接应着来直到将方向转过来。

锐角转弯、直转弯及循环调头等情况

采用动作较大嘚“大交把法”即胸部略向前倾,手背向外手心贴盘,大幅度转向双手交替连续转向,直到将方向转过来当然,理论毕竟只是理論再好的方法也要活学活用才能有效。

提示:如果在实际行车中您自己的习惯已经形成只要不是错误,也不必非要一丝不苟地生搬硬套以上的操纵方式管用就行。不过如果您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错误的习惯,诸如操纵方向盘总爱猛打急回、总是握住方向盘横把转向等等那您可就要非改不可,因为这样的习惯会带来很多您想象不到的不良后果

4.高速行驶(50 km/h以上)方向盘的握法及打法

当乘坐姿势调整恏之后,再来就是方向盘的握法了手掌握住方向盘的正确位置当然就是上述的3点与9点钟方向,但手掌并不是扣住的方式而是轻轻握住外缘。有经验的车主一定清楚方向盘的操作得依车速快慢而有不同的程度转向动作;当车速越高,方向盘的转动幅度就须要更谨慎

行車速度越高,越不容许大幅度打方向盘最佳的控制法是转向时双手尽量不要离开方向盘;并且转动的角度左右各在45 之内,才不至于产生慣性移动而失控很多人以一只手控制方向盘,看起来很帅但万一碰到突发意外时将无法作出正确的反应。

喜欢开快车的人可能都对路媔的响应比较敏感并且大概身手还都比较敏捷。但你想过没有再敏捷的身手赶上一部并不"敏感"的车也会让你变得"迟钝"。通常我们阅读┅些介绍汽车的文章都会读到关于汽车的操控性一类的字眼就是指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張、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遇到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决定汽车高速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它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需要很多的物理参量来评价

(1) 转向半徑是评价汽车机动灵活性的物理参量。当然是越小越灵活

(2) 转向轻便性是评价转动方向盘轻便程度的特性。俗话说的"轮发沉"就是指转姠不够轻便

(3) 汽车的直线行驶性。包括侧向风稳定性和路面不平度稳定性等

(4) 典型行驶工况性能是指汽车通过某种模拟典型驾驶操作通道的性能。它们能更如实地反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 极限行驶性能是指汽车处于正常行驶与异常危险运动之间的运动状态下的特性,它表明了汽车安全行驶的极限性能

由于其它一些指标对于一般驾驶者来说过于专业,所以没有列举但从以上指标可以看出一部操纵灵活的好车是需要千锤百炼的。车不是能开得越快就越好关键还是要安全。一般的驾驶员对这些纯理论的参数也许并不在意但在伱开快车时,你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了解吗如果它抵御不住外界突如其来的干扰,你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难保安全

5.慢速行驶(20-50 km/h)方向盘嘚握法及打法

如同高速行车时的法则,驾驶者对路况的反应时间随着车速而改变于市区或慢速行车时,反应时间较多但方向盘转动的幅度将大幅增加,甚至左、右转都超过一圈以上这时要如何保持最佳的反应状态?

基本法则仍是以双手操作转动时以一只手上推、另┅只手就下拉的方式接力转动方向盘,在转动的同时双手依然可保持在3点与9点钟方向。

6.慢速回转(20 km/h以下)方向盘的握法及打法

市区巷道對驾驶人来说无异于羊肠小道要在这样的路况下让自己从容不迫地行车,精准的掌握转向角度变成了唯一要诀车子回转需要注意的就昰如何快速使方向盘回正,奇怪吗转方向盘时同样以一只手推、一只手拉的方式,但此时得腾出一只手来移向另一只手附近位置来接替转动方向盘;您可以用外握式或内握式来握好方向盘。在快速回转时可放松手掌让方向盘自行快速回正但可不是任由它自行旋转,双掱仍需含着方向盘保持随时可以控制的状态如此才能够随心所欲悠游于大街小巷之间。

如果仅凭想象可能每个人都会认为操纵方向盘昰再简单不过的驾驶技巧。不过常识性的东西往往更需要认真学习。

弯道上打方向是有技巧的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车速不能太快,按规定不得超过30码; 

2、进入弯道时要根据弯道的弧度慢慢地转动方向(右脚可带点刹左脚可放在离合上,根据需要踏离合)要看着车頭,车头即将转正时则开始回方向,待完全转过来后则将方向回完,再加油前进 

3、转弯时千万不要记方向的转数,如果光记转数不看车头方向很容易出事,只要看着车头前方就行了手中的操作是根据车头的情况变化的。

方向盘两种打法和刹车踩法小要点

方向盘的兩种打法 快回法打回法

●少打快回法 此法用于坑坑洼洼的道路假如前面有一水沟,先用连续制动法控制车速当前轮接近水沟边缘就要丅落时,踩下离合器踏板松开制动器踏板,把方向往左稍许打一点利用车的惯性使左右前轮先后斜滑入沟,而后快速回正方向加油慢慢上沟这样使两轮一前一后斜角滑沟,减轻了两轮同时跳跃造成的震动

●慢慢打回法 此法用于S形弯路,这种弯路如采取猛打快回乘愙必有东摇西摆的感觉,因此采取慢打慢回法先将汽车朝路中略靠右进入S形弯路口,再渐渐靠右边当车进入第一个S形弯当中时,方向盤慢慢左打然后即刻往右回来少许,再慢慢向左复原行正中线而后再靠右进入第二个S形弯,这样反复进行操作这种打法的特点是:轉弯弧度减小,离心力所产生的惯性降低

刹车踩法 先急后稳连续制动蜻蜓点水

●先急后稳法 碰到突然情况时,第一脚制动先急踩下去緊接着缓补第二脚,然后根据发生情况的距离慢慢松开制动器踏板根据车速换入适当挡位,跟上油门恢复正常行驶即在第一脚刹车后,汽车点头刚开始回位时再补上第二脚使其不能迅速回位,而后再慢慢松开制动踏板这样就降低了由于车速的急剧变化所造成的来回沖击,使乘客感到稳定

● 连续制动法 碰上情况提前放油门减速,同时把制动器踏板连续缓缓踩下这种提前减速制动降低了因紧急制動所造成的危害,但此制动法初学者应慎用

● 蜻蜓点水制动法 这种制动法通常是雨天或泥泞路面使用,它像蜻蜓点水一样轻轻地一点┅点来制动这种制动法可降低由于车轮被抱死所出现的方向失控。有ABS的车辆不需这样操作

如何正确控制汽车方向盘 

一、养成良好的驾駛姿势

正确的驾驶姿势能够减轻驾驶者的疲劳程度、便于使用各种驾驶操纵机件、观察各仪表以及车前车后和周围的情况。

规范的驾驶姿勢是什么呢第一、上车后将身体对正方向盘并保持正直。后背轻靠于后背椅上此时根据身高,可对座位子以前后调整至合适状态有咹全带的车辆要按规定系好安全带。第二、两眼平视前方左手轻握方向盘左上方,右手轻握方向盘右下方且两肘放松自然下垂。此时左手和右手大拇指应自然伸直,且靠于方向盘轮缘上部其余四指应由外向内轻握。第三、左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下方右脚轻放于加速踏板三分之二处。总之使自己坐在座位上身体轻松、舒适、自然、动作协调灵活即可。

平路起步时要保持正确的驾驶姿势,做到目视湔方看远顾近,照顾两侧不得低头看各机件。在平直的道路上使用方向盘两手的动作应平衡,相互配合避免不必要的晃动。如果方向盘受路面凸凹影响使前轮受到冲击振动而发生偏斜时,应握紧方向盘以免方向盘受车辆的猛烈振动而回转,击伤手指或手腕若車头向左(右)偏斜时,应向右(左)修正方向待车头接近回到行驶路线时,再逐渐将方向盘回正此时修正方向应少打少回,避免“畫龙”现象牢记打回方向盘的原则:“打多少回多少,少打少回慢打慢回,大打大回快打快回”。

在修正方向期间许多新车主容噫犯眼睛死盯车头的毛病,当车头明显偏斜再去修正方向时,大都比较晚了最终导致车辆始终在路面上一左一右再左再右的“画龙”局面。有的车主在回正方向时其幅度又太大,当发现车头偏斜时又迅速向相反方向修正,这样不停地修正方向是产生“搓方向”的根夲原因这种操作方法除了加剧机件磨损外,还增加了车主的疲劳程度更重要的是给安全行车带来了不利影响。

要避免车辆“画龙”和“搓方向”现象产生第一、必须充分利用车头某一参照物(如汽车水箱盖等)。当参照物位于道路中间或一处时应能正确感觉到车辆此时所在位置,以确定打方向的时机及幅度大小第二、要充分利用两眼的余光作用。克服眼睛看远不顾近或死盯车头附近,造成修正方向时机较晚的现象第三、养成车头不偏斜就不动方向盘的良好习惯。在修正方向时要做到“及时”不宜过晚,且幅度适中一般在囙正方向时应稍早,且幅度也要小然后稍用力握住方向盘。第四、结合场地训练训练转动方向盘的时机和速度。在驾校学车的时候大镓都练过如绕“8”字形和直角转弯这对把握转向时机很有帮助。找一块较大的空场地练车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第五、车辆靠右侧行驶时为防止车头向右侧偏斜,应将方向盘左转至无游动间隙以便左手能感觉车辆此时所在位置。

steering前两种技术缺点太哆,例如单手掌推法时手掌滑脱就会出事另外有气囊的汽车如果发生撞车,掌推法易导致胳膊被气囊打折因为气囊是从方向盘中心爆絀;交叉打法的主要问题也是气囊打折双臂的潜在危险,另外双臂的频繁交叉有时候会把手臂动作弄迷糊,延误操作时间较好的打法昰洗牌法,又细分为普通洗牌法和Ore洗牌法普通洗牌法就是左手始终握在方向盘左半部,右手始终握在右半部两手往上不能越过12点,往丅不能越过6点右转弯时,右手下拉左手滑动,如果右手拉到6点还需继续右转那么左手抓住轮子让它停转,右手上滑到一定位置抓牢放松左手,继续用右手下拉这里之所以只用右手拉不用左手推,是因为拉是背部肌肉用力推是臂部肌肉用力,前者比后者省劲左轉弯的情况正好相反。 Ore洗牌法是在普通洗牌法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限制:双手始终在同一高度上例如右转弯时,右手下拉左手跟着向下滑动,如果右手拉到6点还需继续右转那么左手此时从6点的位置上开始上推,右手跟着上滑普通洗牌法的好处一是避免了气囊打折手臂嘚危险,二是由于不存在交叉使动作搞迷糊Ore洗牌法则更进一步,更加科学地规范了左右手的动作可以不间断地完成各种从简单到复杂嘚转向动作。

●少打快回法:此法用于坑坑洼洼的道路假如前面有一水沟,先用连续制动法控制车速当前轮接近水沟边缘就要下落时,踩下离合器踏板松开制动器踏板,把方向往左稍许打一点利用车的惯性使左右前轮先后斜滑入沟,而后快速回正方向加油慢慢上沟这样使两轮一前一后斜角滑沟,减轻了两轮同时跳跃造成的震动

●慢慢打回法:此法用于S形弯路,这种弯路如采取猛打快回乘客必囿东摇西摆的感觉,因此采取慢打慢回法先将汽车朝路中略靠右进入S形弯路口,再渐渐靠右边当车进入第一个S形弯当中时,方向盘慢慢左打然后即刻往右回来少许,再慢慢向左复原行正中线而后再靠右进入第二个S形弯,这样反复进行操作这种打法的特点是:转弯弧度减小,离心力所产生的惯性降低

汽车靠边停车方向盘的打法:如汽车靠右边停车。第一把方向:向右打一圈(当然具体打多大,依据实际情况);第二把方向:向左打两圈;第三把方向:向右回一圈解释:第二把的作用是第一圈车轮回正,但是汽车是向右偏斜的所以还要再打一圈向左,当感觉车身与公路平行时打第三把方向车身和车轮都直了。这就是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我们修正方向的方向盘原则——三把方向法则汽车改变行驶轨道仍然时三把方向,因为它和靠边停车的情况时一样的

科目三的考试取消了夜考,白栲就必须要模拟灯光通常在每期的科三考试中,总有那么几个学员挂在灯光上的其实只要用心听题,不要紧张就完全可以避免在灯咣上挂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灯光的模拟

一、模拟灯光图解:考试开始,指纹验证成功后首先就会听到以下模拟灯光的语音:

下面將进行模拟夜间行驶灯光的考试,请在5秒内作出相应的灯光操作请开启前照灯;

1、打开灯光,这时灯光为近光灯如下图:

仪表盘上显礻如下图:这时为近光灯


2、夜间在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条件下行驶(远光灯)

仪表盘显示如下图这个灯光为远光灯


3、夜间在窄路、窄桥與非机动车会车(近光灯)或:夜间同方向近距离跟车行驶(近光灯)

此题只需将灯光操纵杆向上再抬一次,将远光改为近光即为合格


4、请将前照灯变换成远光(远光灯),再抬一次灯光操纵杆


5、夜间与机动车会车(近光灯)或:夜间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 (近光燈)

或:夜间同方向近距离跟车行驶(近光灯)

此题只需将灯光操纵杆向上再抬一次将远光改为近光即为合格。

第4题如不出现那么第5題也不会再出现,直接会是此题:

夜间通过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或者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此题会拆开来考)(远近交替)也是唯一一个需要连抬两次灯光操纵杆的题。


最后一题妨碍交通与雾天行驶随机只出一个。

夜间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者交通事故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先开示廓灯加危险报警闪光灯)


或:雾天行驶(雾灯加危险报警闪光灯)


“模拟夜间考试完成请关闭所有灯咣”(当听到这种语音提示后,在5秒钟内关闭所有车灯开关包括示廓灯、雾灯、危险报警灯)。

二、模拟灯光的注意事项1、想要把模拟燈光记的更快更简单只需记住几个关键字即可,注意看上面的“会车”、“跟车”、只要听到会车、跟车灯光操纵杆向上抬一下,就匼格

2、再注意“夜间通过”,此题会拆开考通过的五项,随机抽取一项或两项但注意听到“夜间通过”的,灯光操纵杆连向上抬两丅就合格。

3、危险报警灯由于考试车的频繁使用,此按键有时按下去危险报警灯不会亮,需注意轻按不亮就稍用力;用力按不亮,就轻按观察好此灯如不亮按至灯亮,关闭时特别注意如按不灭,可试着多按几次直至此灯灭掉。

4、其中有一题比较容易被判不合格夜间在窄路与非机动车会车,好多不合格的灯光由此题造成此题抬一下灯光,远光改近光即可千万不可打两次灯光。

5、起步之前一定观察好示廓灯和危险报警灯是否完全关闭,这也是灯光容易挂科的地方然后方可起步继续完成考试。

同为二线豪华品牌同样为改善後排舒适性而加长轴距,但ATS-L在加长后依然保留其操控基因而XEL则是完全倒向了舒适派,这是不同策略的取舍不涉及优劣之分。更早进入市场的ATS-L早已经打起价格战而捷豹产品也有“7折豹”的美誉,不分伯仲

加长:中国特供,由贬至褒

“从小就相识国产便加长”,简直僦是豪华车的国产套路除了仅此一款的凯迪拉克XTS没有加长之外,没有任何一台豪华轿车能逃离被加长的命运我个人对加长这件事情是歡迎的,毕竟这是中国消费者喜闻乐见不管三七二十一,那怕你是操控饭抑或舒适控统统都得加长,不加长就是不尊重国情

以往的“中国特供”算是贬义词,毕竟早年的中国市场特供产品都是成熟的第三世界市场产品改进而来例如我们熟悉的福特嘉年华、大众高尔、别克赛欧等等便是。

但现时中国特供已经变成是车厂的必修课如果没有针对性产品,几乎没有指望能卖出去——成功例子多的是早姩的帕萨特、F18 5系Li,而其中就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加长”。

我对加长未到举手欢迎的地步但你我都知道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加长才能賣得好

每当一台新车加长,我都要问一个问题:“操控变得怎么样”轴距对操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能够完全改变一台车的操控特性再加上中国消费者对松软悬挂的追求,就算是靠谱厂家从立项研发开始已经以标准轴距和加长轴距版本双管齐下也无法保证长轴距版夲的操控能达到标准轴距版本的水平。

而捷豹则算是临急抱佛脚的一类XEL并非立项时就有的项目,而是半途杀出的加长幅度足够大,达箌100mm车重也稍有增加,让我在试车前多了不少疑虑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期望不大反而惊喜不少

不是我看小XEL,而是我根本无法以┅己之力去对抗物理规则轴距越长,车的操控就会越笨拙这是写在物理公式上的,不是我自己说的但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笨拙多尐

拿我们熟悉的3系来说,反正它是业界标杆大家都服气:3系加长轴距之后就差不多和你穿了双皮鞋去踢足球,要奔跑要把球射入龙门昰可以的只是会觉得不适合,很勉强而已

XEL亦然,在一部分山路为了跟上头车而加快速度会隐隐觉得车头塞进弯心的进取心不够强烈,回头弯中的灵活性有所降低

但我对XEL的操控表现依然是满意的,没有那种一落千丈的体验这令我倍感安慰。

这点多亏了捷豹的工程师對加长后的XEL底盘调校的上心毕竟标准轴距的XE操控是同级里数一数二的,如果加长后有明显退步不仅对不起我对捷豹一贯以来的偏爱,哽抹黑捷豹这么多年来建立的操控招牌

不过,操控水平虽然没有退步我却对XEL失去了开快的欲望。

XEL的转向和悬挂的调校都比XE舒适不少整台车的性格变得温文尔雅起来,难道加长就和男人经历婚姻一样吗

几乎每一台车加长之后,都失去了原本所有的锐气我不谴责厂家嘚选择,只是感觉怪异明明早两个星期我在XE上还开得咧嘴大笑,为什么今天在XEL上竟然就暗自自然自语说开慢点开慢点呢……

XEL加上了100mm的轴距磨灭掉XE的锐气,但能够提升车内的豪华氛围这种氛围不是通过装饰、配置等堆积起来,而是空间变得更宽敞自然而然带来的变化僦像一个普通两室一厅,装潢布置不变将面积扩大20%,你自然就觉得已经豪华不少

正是这种自然的变化,XEL的舒适感长进不少

以往我对XE嘚后排简直不屑一提,但自从加长之后坐姿更舒适,后排的作用就更加重要虽然我觉得捷豹专门为后排装一个天窗来提升空间开扬感囿点多此一举,倒不如一个面积更大的全景天窗来得更奏效

哎!好像还未说动力,这套由捷豹路虎自行研发的Ingenium 2.0T动力早已在捷豹路虎部分車型上应用是捷豹路虎旗下最重要的发动机。

来自ZF的8速变速箱与这副变速箱的匹配水平明显不如捷豹路虎的3.0T机械增压发动机在低挡位時换挡冲击偶有发生,表现得不够大气但运动模式下的Kick Down意愿和换挡速度都令人满意,不失大雅

当然我驾驶的是2.0T高功率版本的XEL,至于200ps低功率版本的表现如何还是要等在本地试车时才能定夺毕竟最近试过有高低功率配置的新车,我都发觉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是有差别的

面对XEL更重的车重,高功率版本的Ingenium发动机依然能够轻松应付只不过未来奇瑞捷豹可能会为XEL加入排量更低的1.5T发动机,到时候动力是否足够應付就让我打起一个巨大问号了。

个性鲜明的捷豹与不鲜明的XEL

加长轴距之后XEL在高速上的舒适性有了不少长进,车的稳定性提高了不少事实上长轴距对高速行驶稳定性是有一定帮助的,只不过我来说这不是XE应该有的性格

XEL的性格更接近奥迪A4L、宝马3系Li等产品,而本来捷豹嘚品牌性格就应该更为特立独行如果我为了个性而选择捷豹,却买了个性不鲜明的XEL又有何用处呢?

丰田重新造了一台全新的凯美瑞開它的感觉一开始有些陌生,但开久了之后我明白,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抛开此前先入为主的关于TNGA的宏大与繁杂的概念及业已形成的光环效应,专注于梳理这一代最新形态凯美瑞的行车表现我可以说这代凯美瑞是一种质感上的全面跃进,但从之前几代发展的脉絡看凯美瑞依旧是凯美瑞。

不错丰田重新造了一台全新的车,它的开发主旨是为驾驶者为中心重新开发汽车TNGA架构致力于提升动力、荇驶、操控等汽车基本性能,开发注重驾驶与行驶性能的汽车这要在以前,你不会想到这是凯美瑞

请注意,凯美瑞提升的依旧是“基夲性能”这会带来一种全新的质感,但凯美瑞在个性理念、均衡调校的内核上一直在延续前几代的进化方式,只不过这一代丰田造嘚更加具有时代特征。

凯美瑞前几代的发展史某种意义上是在均衡性上不断地向品质感与运动化上靠得更近的发展史,整部车的驾驶感與协调性越来越好不过最终,凯美瑞终不是要成为一台运动车型它仍旧被拿捏在一种平衡的范畴中。

“……往哪个方向改是以目标囚群的需求去决定的,这个结果正如提高悬挂的紧凑性等等提高整车的品质感同时再提高运动感,让人觉得是一种更上乘的感觉……丰畾很明白之后中型房车的发展方向,是将以往丰田的取向略作微调在高级化、高品质、可靠、耐用、易于驾驶基础上趋于一种年轻化,看现在丰田汽车在造型设计上的变化就能明白了。

新凯美瑞的变化就是这样……用在民用车上的运动性,亦是要建立在平衡与易用、亲民的基础上上代、上上代凯美瑞已是“返老还童”,但仍旧是一点一点的微调而这一次的改款,则更令人欣喜已具备全新而成熟的科技,并将引擎、变速箱与底盘、悬挂、操控感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更成熟亦更具时代感,也更全面得可怕”

以上,是我2014年对第七代凯美瑞中期改款的评述有意思的是,如果用在第八代身上是不是也是较为恰当呢?如果代入这代无论世界最佳热效率的2.5升自然吸氣引擎全新的8AT,还是全新的车身架构、悬挂升级都让驾驶者感到第八代凯美瑞已是一台目前业界技术与配备跻身最先进,表现最具时玳感的新世代形态的传统中型轿车了

开全新凯美瑞的第一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所有的一切都更具高级的质感,更加的顺畅与精致它的主旨是高级的行车质感与更兼具运动化的表现,但新凯美瑞并不会单纯凸显这种运动感

我说过,凯美瑞不是要做一台运动轿车虽然以驾驶者为中心提升操控,轴距更长车身更宽重心更低刚性提升悬挂升级但这都是提升“基本性能”,运动感其实仍是并不激进嘚而是以一种更具质感的方式表现。

总而括之若以往凯美瑞平衡而偏舒适,现在的新凯美瑞则平衡而更重质素重新架构车身设计而提升了基础操控性能,结合整体质感更突出驾驶格调扎实而有动感,有追寻世界潮流的整体上的高级质感

新凯美瑞给我最大的好感,昰顺畅的2.5升引擎和转向的质感这绝对是以往凯美瑞较难带给人的驾驶愉悦感。

TNGA的2.5升自然吸气引擎和8AT表现更顺畅、有效率,而且更细腻引擎特性已不是老派的注重低扭与过于实用,250Nm的峰值扭力要到5000转才达到偏重于中高转的发力倾向,然而长冲程的好处是低扭表现也平衡得很好所以这副引擎扭力的衔接相当的线性,没有太多的层次感但运转的质感却相当流畅

其实从上代那副双喷射引擎开始,这种调性符合丰田在平衡中略贴近运动性及运动性建立在易驾性上的理解这样的调校不像以往那样过于实用,表现更自然日常的加速超车,扭力与转速的关系相对更自然只要深踩一点油门,引擎会很顺畅地加快运转让人明显感到中速段的加速感。

当然客观的数据是这副铨新的引擎拥有目前全球最高燃效,热效率达40%最大输出功率154kw,相比上一代动力提升15%全域扭矩提升近10%,燃油经济性提升25%综合油耗仅为百公里6.0升(认证值),颗粒物排放下降60%

8AT变速箱相比旧款6AT尺寸更小,厂方宣称具有直接换挡、几乎全域锁止等优势更直接的加速应答,鎖止范围扩大近28%因而动力传递更直接,起步响应更快反应更敏捷。齿比编排上延续了以往2挡相当长气的特点,确保低速时的加速性能与延续性而中等挡位采用密齿比设定,保证加速力的同时确保换挡舒适性

转向上的优化向雷克萨斯靠拢,转向比例虽然快从左至祐约2.6圈,然而车头却并不敏感尤其是初段,但精准性提升了不少后段的积极性就很高。虽然转向反馈仍是一般但质感是高级的。凯媄瑞绝不会去做那种很尖锐的转向感这一代的设定是质感中提高精确、紧凑,感觉相对平衡与可塑

降低了重心,重新设计的转向与悬掛系统凯美瑞的操控表现如何呢?老实说它不会有惊艳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操控能力,也不会有开起来叫人大呼过瘾的驾驶乐趣

相对鉯往,新凯美瑞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更突出流畅的车身平衡性我也能感到比以往更积极的动态响应,这一切更具刚性的车身、更低的车身重心、全新的悬挂设计与调校、抓地力良好的235宽胎是基础,结合它的转向以及颇具硬度、扎实与切实的制动表现,新凯美瑞的操控表現平衡而流畅

但在这种平衡稳定的基调下,新凯美瑞的操纵能力又确实被刻意地内敛了它确实没有很外化的轻快灵敏沟通畅达的很丰富的驾驶愉悦感,但实际的操纵能力与极限却绝对在这个级别中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新凯美瑞极少出现转向不足,循迹性也很好车尾表現恰到好处,不会逾越了中型轿车稳定为先的基调不会刻意地调得过分积极,却也不会过度稳定较多的重心转移时,我能感到车尾有欲向往外偏滑但轮胎仍牢牢抓住地面。

这就是我认为的丰田对于新凯美瑞操控上平衡中的运动性或者运动中的平衡性凯美瑞不会忘记咜还是凯美瑞。它的拿捏是在一种驾驶的质感为基础上不刻意亦无此必要地走极端,和它在转向上的设定相辅相成运动与豪华舒适的岼衡点上,新凯美瑞表现得更精确与精致

同理,新凯美瑞的行车质感虽然带有上一代的味道,但质感更佳车架与悬挂表现更干净。茬运动与舒适性的平衡上新平台设计的厉害之处,或者说TNGA是在提升行驶基础性能上,高级化的车架底盘设计与调校完全可以应对有余车身底盘质素有了更佳的提升,有了这个基础操控表现上虽更进一步,但行车质素却又不降反升

相信各位也可以明白,中型轿车过於注重操控到底有多大必要如果对手摆明跟你斗空间斗配置斗舒适斗易驾驶,你要操控来干什么呢TNGA不是这样的,它是明白了今后汽车設计上年轻化运动化的趋势以此为切入点,所以是以驾驶者为中心提升车辆基本性能

但最终出产的成品,更重要的是行驶性能提升的潮流趋势基础上全方位地建构整体的高级化与车辆的整体质感这不是要把新凯美瑞打造成又一台“驾驶者之车”,而是断鳌立极全面哋创新与提升,仍是用自己的哲学树立自己的准则。

比亚迪从无到有地造了一台符合时代潮流的中小家用MPV无论设计、配置还是7座设计,体现了自主品牌擅长的对国人消费喜好的把握但这台新MPV表现出整体较出色的扎实质感,已显出比亚迪造车上的成熟度

一台不到12万元嘚7座中小MPV,这完全是比亚迪凭借市场敏锐度开发出来的车型不可否认,MPV或者说高装载性的多功能汽车,我认为在今后是继SUV之后最具潜仂的车种尤其是中国人“大家庭”观念之下,家用MPV的需求会愈来愈大而市场上此类车型的选择却相对少——而如此性价比的,能承载哆人的、大空间的汽车始终是国人购车时一大极重要的优势之一。

我不太了解宋MAX的开发过程不过比亚迪在唐宋元三朝大中小SUV布局妥当の后,将触角伸向家用7座MPV我是甚为认可的。

SUV就是SUV而承载多人,我始终认为那不是SUV要做的工作因为即使车身再大,要在SUV上开发7座位峩认为是始终难以搞得好的,空间布局上与机能性上需要相互迁就设计师不太容易刻意而为下得去手,反过来说既然第三排座位不太恏完善,那不如直接干脆造一台真正的7人车

我把宋MAX开了三天,算是较为理解这台贴近中国客户需求的7人车严格来说它不算一台完美的MPV,但在我数天的驾驶中那些一开始就感觉有些别扭的人机工学设计,或者机械运作表现、行车质素上的小瑕疵在开了几天之后是可以適应的,那么这些可以适应的缺点就不是什么太大的缺点


而我从这台比亚迪最新的车型上,看到的不仅是自主品牌车厂愈发擅长的在空間配置上的高应变力深耕多年对于本土消费者喜好的深层把握,更重要的是在有关一部汽车的根本在机械质素上、行车质感上的优化,各个环节的匹配与和谐已经表现出较高的一种成熟度。

首先它的车身尺码拿捏把握得很好从无到有的设计认准了这种不大又不小的形态,既不会过于大型商务化也不会留不出适合的空间去安排7个舒服的座位,这个形态也容易在引擎与变速箱的配搭、整体的机械系统調校上容易找到近似轿车的一套系统与平衡


可以说,宋MAX匀称的身材、符合一种审美观的设计和非常具有“性价比”的车厢配置在这个價位里是一种既领先又合潮流的。

坐在车厢里我能找到比亚迪特色的几处对于德国某豪华品牌和风头正劲的电动车品牌设计上的借鉴,所以你并不会不适应材质与造工在自主品牌里属于中上水准。

在主动安全电子系统上这台宋MAX有些欠缺,不过在便利性的豪华装备上浨MAX一样不少,LED大灯、无匙进入、一键启动、四门电窗一键上下、12.8英寸超大中控触摸屏、4G网络模块、CarPad车载系统、分区控制空调、360度全景影像、全景天窗、pm2.5滤净系统……这已不只是符合中国汽车买家最世俗的需求在这个级别上,这配置丰富到让人怀疑人生!

不过自动启停系统沒有配备我也不喜欢这个类似蒸水蛋上面撒点葱的配置,有不代表高级没有也正合我意。

座椅编排采用2+3+2设计这是更偏重中排座椅的實用性设计,也因此获得了很好的平衡折合机构的设计也很巧妙,操作很方便而且第三排座椅的头枕也设计得明显比前排要大得多,這是很好的安全态度所以不论2+3+2还是2+2+3,关键看的是是注重全家所有人的舒适度还是有尊有卑的接载形式

至此,宋MAX在品相上算是交足功课而关于它的驾驶质感与行路品质,比亚迪肯定不需要搞什么注重操控表现的MPV所以不会在重心控制、悬挂设定上相应减弱车厢空间及影響舒适度。

宋MAX无论驾驶还是乘坐无疑在“质感”上下了不少功夫——它的基调是一种颇为厚重扎实的操作感,车架、悬挂的反馈方向盤、油门、刹车,甚至排挡挂挡时的需要的力度都让人感觉很结实。

以及较为欧化的顺畅扎实的行车质感悬挂很具弹性、结实与韧度,统一结合起来有一种不错的高级行路感带有欧洲车实净的感觉,同时又不失舒适碾过路面时,车身动态较从容传入车厢的震动都抑制得不错。

宋MAX的动态表现并不笨拙我曾较担心它较高的重心与侧倾,是否较多地影响弯中的车速但实际上宋MAX的稳定性不必担心,转姠也较倾向于中性总体上属于较富操纵质感,较易于驾驶较具高级化的行车质感的一台MPV。

宋MAX的车身形态在动力系统的匹配上直接沿用浨的那台1.5T加6速双离合这套1.5T和6速双离合已完全不是以往最开始那种糟糕的表现了,调校与匹配优化了许多虽不至于相当完善,但已具备┅定的顺畅度与精致度而最重要的是,它的实用化的调校方针让这副引擎可用性极好。

我说过现代涡轮增压极具实用与效率的调校僦是很易实现低转高扭,甚至扭力带都可以不用做到很宽阔转速不需太高,车子已很有力油耗也不会很高,也就是说车子更容易开了

240Nm的扭力峰值不能说很强,rpm的扭力带可以说较窄加速时过了4000转后扭力滑落亦较明显,但关键之处在于日常驾驶宋MAX,常用车速下刚好善用了这副引擎最常用到的转速区间及最强的扭力。

也就是说日常开宋MAX,基本上不用踩到很高的转速只要踩下油门那一刻,直到所需嘚正常车速1750到3500转之间的峰值扭力带似乎刚刚好。

高速路上100~120km/h时速,转数只是2000多转但亦正好在扭力峰值区间,需要加速时甚至都不太需要将变速箱降挡反应搞得多灵敏,脚下轻轻一点随时有最高扭力可用,即使是高挡位扭力表现亦合理。所以这副引擎虽是1.5T但低扭鈳用性极好,调校的很直接针对大多数情况深具实用性,也很有效率

比亚迪在宋MAX这台车之上开始注重了一种具品质的个性表达,各个環节的平衡性及调校水平比以往有较大的进步机械品质的优化虽未至完全成熟精致,但已具备一定的可称之为质感的表达了行车舒适喥已完全能满足乘客的需要,比起同级亦更具一份高级感

它在动力系统调校上的极端实效,操作及行车质感上的厚重扎实感是我最认鈳的部分。MPV始终是载人的车种宋MAX很明白这一点,即使针对的只是世俗的需求但它始终扎实地做着最应该做到的事。

为什么包括沃尔沃、凯迪拉克在内的这么多牌子就是在关注度上无法和ABB(奥迪、宝马、奔驰)的产品相比,是产品力本身有问题吗我相信不是,但钻研┅下中国消费者的小心思就看到这些品牌就是不及ABB,包括本地化的改进、形象建设等等都展露出力不能及的窘况。

但如果我们在这里鼡大篇幅说什么品牌建设、形象战略等等的话大家会以为我们又在骗稿费了——先别点X,本文保证不水!

不论是S90L还是CT6第一眼的印象都給人明确的“大车感”,不仅是尺寸上的大更是视觉效果上的大S90L有更明显的精雕细琢感,而CT6则给人更为豪放不羁的印象。

对于两台车誰更有吸引力我和同事却水火难容,同事认为S90L的设计整体感更强而且手法也接近大家所喜欢的欧洲设计风格,但多了北欧人的一股细膩和冰冷感外放的气场能够让周围的环境温度迅速降温,让关注度都集中在S90L上

而我就觉得CT6更具进攻感,不管是视觉长度、更短的前悬还是整体更为低趴的姿态,都让CT6看起来更像准备伏击猎物的大型猫科动物而且凌厉的线条更显得生人勿近,而由于美国车普遍的设计掱法让CT6显得更为肥厚,对于我这样无大车不欢的人来说简直是尤物。

一进入车内两台车的差异就更为明显,我觉得Volvo的设计师和工程師绝对是抠抠搜搜的富一代尽力把车厢做得简洁,通过将车内设备控制高度集成在显示屏里的方式来降低中控台所占用的空间将空间嘟返还给车内乘员。

而Cadillac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更像是随便消费父辈家产的纨绔子弟本身CT6的尺寸足够大,他们挥霍起来似乎一点都不心痛空间不仅是复杂却有序的中控台,就连门板和座椅都做得特别宽厚车外尺寸观感和实际车内空间体验不成比例,但我却喜欢这样的挥霍這和美国民众的性格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论控制方便的话我还是喜欢相对保守一点的CT6,CUE系统虽然以触摸屏为中心但还有传统的按键,吂操作相对方便一点而S90L将所有设定都塞进触摸屏的做法,尽管有更统一的美学观感但用户使用起来就不方便,特别是在行车时翻查多級菜单才能完成的设定

而后排乘客所获得的体验也是截然不同的,虽然后排都有丰富的设备供乘客使用但S90L就更希望乘客能够乖乖地坐著别乱动享受一下按摩就好了;而CT6呢,有后排独立音像系统座椅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节,从重视程度上看CT6的后排乘客更显尊贵。

S90↑与CT6↓的的操控极限都不低

这份操控表现首先要多谢的分别是在S90L和CT6上搭载的Pirreli P Zero和Bridgestone Eagle F1高性能运动轮胎,不俗的抓地力表现让这两台已经接近1.8噸的行政级轿车快跑起来也依然从容

S90L需要选配才拥有主动空气悬挂和自适应底盘,而CT6则已经配备了MRC主动电磁悬挂更有ARS后轮转向,所以CT6嘚行走姿态会比S90L更为灵动

这次的S90L并没有选装那操控Buff套件,我反倒好奇如果选装了结果会否完全不一样?因为CT6的身躯更为庞大所以我對其操控能力并不看好,只期望不会比同级对手差就行了但事实上,不论是S90L还是CT6抗侧倾能力还是非常到位,快速变线的姿态颇为稳健而由于CT6拥有ARS后轮主动转向,所以变线时车体晃动的小动作也消失殆尽给人感觉更自然。


不管S90L抑或CT6转向手感都欠缺一定的反馈,相当模糊不过也应当理解,作为行政级豪华桥车最重要的是在行驶中不会给人压力,S90L和CT6也能够做到但两者的取向却是泾渭分明的,S90L以较為坚硬的悬挂和快速的指向来营造出紧凑级车型一般的驾驶感而CT6则是以抚平路面凹凸的松软避震配合不甚敏感的指向来营造高一级的大車感,对于驾驶者来说就是不同取向的“轻松感”。

但对于S90L我要投诉的一点是转向系统的沟渠效应非常明显转向会因为路面的斜度、鋪设状况差异等问题对驾驶者有明显的干涉,对于一台行政级豪华轿车来说这种状况其实并不应该出现。

2.0T旗舰该如何表现

S90L和CT6都是各自品牌下的旗舰轿车产品,虽然对上还有2.0T双增压的T6和3.0双涡轮增压的40T车型来支撑门面但你和我都心知肚明,真正走量的都是价格和税费都偠低一截的2.0T版本,Volvo更懒得引进T6版本S90L进入中国市场

CT6的2.0T LTG涡轮增压发动机一直是同级发动机中的翘楚,抛开AMG和Audi Sport等高性能车用2.0T之外动力最强就昰通用这副2.0T了。

动力数据和0~100km/h加速时间都是CT6比S90L要强,但实际上的爆发感是S90L更强虽然S90L体重更轻一点,但这不足为据更重要的是来自Aisin AW的Geartronic 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Kick Down方式更为激进,而且Drive-E发动机的调校在3000转左右有一股明显的力度介入加速的刺激感更强。

而CT6的8L45 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Kick Down范圍相对小一点而且换挡的节奏没有Geartronic 8AT那么激进。加上LTG发动机讲求线性输出如果放上马力机其实可以看出CT6的动力输出曲线会比S90L缓和一点,泹覆盖面积会更大日常驾驶的动力表现会更自然,没有S90L那么急躁

但如果把Volvo上一代的产品特别是S60、XC60这一级别摆出来,就会发现其实S90L的动仂特性是相当接近也不韪Volvo的传统了吧。

我要把音响单独拉出来一说

到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S90L和CT6的音响表现它们分别搭载Bowers & Wilkins和BOSE Panaray音响系统。我们暂不以扬声器数量论英雄因为CT6的Bose Panary拥有34只扬声器,比S90L的Bowers & Wilkins(19个扬声器)多出接近80%的数量扬声器数量多,音场定位可能会更准确不過也有可能造成扬声器之间的互相干扰。

而音响表现如何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先看车本身的NVH表现,如果NVH工程过关的话音响表现是事半功倍,在这一方面CT6已经先拔头筹,再加上BOSE ANC主动降噪底子比S90L好上不少。


而音响调音的手法也表现出两个厂家对车的不同理解,Bowers & Wilkins的声音還原度更高更自然音色更为纯净,就如同一杯常温纯净水完全没有夹杂杂质,将音乐最原本的本质输入车内乘员的耳朵中

BOSE Panaray则更为讲求效果,更像坐进私人IMAX电影厅一般非常震撼,但明显能够听出声音是被音响系统做了手脚手法有点粗暴,但实际表现却能够震慑人心

Bowers & Wilkins和BOSE Panaray两套音响的表现,能够印证两厂家对车的理解S90L讲求自然从心的北欧态度;而CT6则提供着更丰富更琳琅满目的用户体验,大相庭径的两款车你喜欢哪个呢?——不许说ABB!

“牛马”之间的争斗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就在今年的5月兰博基尼带来了小牛的高性能版本——Huracan Performante,而对手法拉利488 GTB的高性能版本却至今还没看到踪影难道法拉利要不敌兰博基尼?然而真相并非如此因为近日有海外媒体曝光了488 GTB高性能蝂本的谍照,并猜测新车有望在2018年日内瓦车展上发布

这次推出的高性能488 GTB,媒体再度猜测名字有很大可能被改为488 GTO通过谍照可以看出,新車重新设计了前包围造型更大的开口预计能够为前刹车盘带来更好的通风散热效果,同时也将进一步优化空气动力学设计

动力方面,該车将继续搭载法拉利3.9L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最大功率将超过700马力。当“蛮牛”看到了这个数据后一定会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如此强大的對手。

——部分试驾观点来自MOTOR 1

捷豹E-PACE是这家英国古老跑车制造商的第二款SUV跟随了非常成功的F-PACE的步伐。F-PACE开售仅一年时间就已经被评为“2017年卋界年度车”,成为捷豹最畅销的车型因此,我们对捷豹制造另一款更小、更能负担得起的SUV有着合乎逻辑的渴望

需要提及一下的是,E-PACE並不是电动汽车——电动领域准备有I-PACE来打头阵E-PACE是一辆比F-PACE更小的小型SUV。要泼一下冷水E-Pace将会和路虎极光以及发现神行共享部分车身结构、動力以及其它一些硬件设施,这款小型SUV将提供四缸汽油和柴油发动机以及前驱及四驱的版本。

考虑到捷豹的面子四驱的高功率2.0T汽油发動机的P300R-Dynamic HSE版本才是E-PACE最值得一说的车型。它拥有296马力全轮驱动,和一个采埃孚9速自动变速器捷豹表示,这台顶配的E-PACE将担任捷豹的“性能小鋼炮”

捷豹E-PACE与奥迪的Q3和即将推出的沃尔沃XC40相似,是当今消费者的热门购买车型但它提供了一种更灵动、更讲究的车身设计,借鉴了F型跑车的最佳设计理念最明显的是大前灯和后轮上侧的“肩膀”,是纯粹的F型元素,而内部装潢,如充满赛道色彩的仪表板,中控台侧的握柄潒手枪形状的档杆,明显比现在的奔驰GLA和宝马X1更富有运动感

而且在空间上,对前排乘客也很偏心由于倾斜的背部和巨大的车轮拱架(鈳容纳最大的20英寸轮毂),从而使后排乘坐空间受到挤压前面的存储空间很好,中控台里面有多个USB充电点有两瓶一升矿泉水的存放空间,在这妥协的后排里乘客腿部空间明显很紧迫。捷豹声称后备箱提供了20.4立方英尺的空间,不过这听起来比看起来更大或许是后备箱鈈够规整的原因。所以我们建议将你的登机箱或高尔夫球杆带到车内测试中来检查它是否满足你的生活。

捷豹的坚持:信息娱乐系统依舊缺乏苹果CarPlayAndroid Auto,此时依然受到来自奔驰宝马和奥迪车载系统的嘲笑

销售目标人群很容易预测,因为E-PACE性格很明显驾驶位置低,运动感好能见度好,方向盘准确重量适中。这一切都让司机的驾驶充满自信这是一款捷豹,所以E-PACE也不需要像路虎一样要走越野道路所以路感很明显,而倍耐力 P-Zero的轮胎在潮湿的环境下也很有抓地力所以到目前为止,所看的一切都很捷豹。

这个2.0升的汽油发动机不那么令人信服這可能和f-type-Coupe中使用的发动机为同一款,但是当它以平滑的方式巡航时发动机声音明显不像印象中的捷豹那么暴躁。因为就算你购买的是㈣驱版本,当以稳定的速度行驶时动力传动系统能够将所有的动力转向前轮以节省燃料,变成一辆前驱的“买菜车”但当需要车子更囿活力的时候,它可以将发动机的50%扭矩输送到后轮不但如此,E-PACE还可调节驾驶动态选项让你能够个性化方向盘的阻尼重量、油门的响应囷换挡的逻辑,但整趟行程中E-PACE从来没有让人感到特别兴奋。

有个最重要的因素削弱了你的享受就是这款车动态的重量分布。尽管有如此紧凑的车身拐弯抹角时候还是感到沉重。捷豹通常会炫耀铝制底盘的优点虽然这可能是F-PACE的优势,但E-PACE的底盘核心结构是由超强的硼钢淛成只有外壳、尾门、车顶是铝制材质。

捷豹的高层说用高强度钢做底盘有助于改善内部空间,同时使底盘强度和F型跑车一样强硬雖然这可能是真的,但它也使这款小型SUV重达近两吨这比它的大兄弟——F-PACE要重。你做加速刹车,急转弯等动作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诅咒這些重量。

削减成本可能是选择材料变化的另一个原因但这也是在削弱E-PACE的价值。当然入门级的柴油/手动发动机的起价为28500美元,而在美國以全轮驱动为基础的2.0升汽油发动机的价格为38,600美元。但是即使是238马力的2.0升汽油版本(目前最便宜的汽油发动机版本),也可能是E-PACE车型中性價比最高的版本但如果你想要真皮皮革和那些全套智能电子设备的话,它的价格将达到奥迪Q5 2.0 TFSI或者是时髦的沃尔沃XC60 T5 r-design的水平,这两款车都仳E-PACE规格更高空间也更实用。而本次测试的顶配“小钢炮”车型售价更是达到53,550美元。

再加上诸如全景天窗、自适应阻尼器之类的东西甚至连笔者都认为略显多余的智能腕带也买上,那你的存款将会减少6万美元以上对不起,捷豹即使是更大、更快、品牌高度更高的保時捷Macan,也可以在6万美元内拿到手

E-PACE的出现就是让一些爱与众不同的买家,用更低的价钱买到一辆捷豹但对于实用性,机械的可靠性来说老派竞争对手并不需要把它放在眼里。

就是要试出它隐藏的兽性

自从日产R35 GT-R重生我鲜有机会试到,当时只是对日产抱有很大期望期望咜可以重拾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风光日子。

当R35正式与Skyline车系划清界限改以独立车系示人,除了双门四座大马力Turbo及四驱,标志性的四圆尾灯延續着GT-R的血统外当时的R35卸去了Skyline的历史包袱后,已完全是一次彻彻底底的深层革命成为一部足以与当时世界一线超跑并驾齐驱的日本汽车。

当时R35的开发目标或者理念,与现今主流超跑是高度一致的简而言之就是新世代的超跑、现代化的超跑必要有的高度的适应性。

水野囷敏指出的R35 GT-R的两大目标一是建基于动态性能、主动安全,以及超级跑车罕有的环保及安全等重点二是旨在创造崭新的超级跑车市场,鈈论何人、何时、何地都能享受Supercar Life

是不是很熟悉?这种超跑都要带给驾驶者的广泛的适应性任何新老车手,不同环境的适应力不受气候变化及昼夜温差的影响,以及当时最新汽车科技塑造的超凡身手不就是现在越来越文明又越来越强大但又越来越易于驾驭的主流超跑嘚个性吗?

可能水野和敏没说出来的是GT-R潜藏的一些东西。现在再来开这部GT-R以现在的眼光看已感觉流露出了一些粗糙感,但刚开上不久卻又找到了一些未曾久远但又有些陌生的敬畏感

所有的操作仍都需要比现在的超跑多一些参与感与力道,以及机械运作回馈给人的一些原始感——GT-R已经是一辆容易让人开得很快的超跑了但开久之后总让人隐隐地感觉,它潜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我曾开过经车主改過的马力已达700匹的GT-R,在一般路面上行驶极稳定的动态及强劲又有些文明的弹射力,与当时的911 Turbo相当今次试开普通版,味道是相似的虽嘫GT-R陆续有一些年份新款,但基础架构未变这台GT-R已流露出年代的粗糙感,但充耳可闻的机械碰撞声与较低的NVH水平颠簸的悬挂,有些不加保留地将引擎声、排气声浪甚至变速箱的接合声传入你的耳内我就喜欢这种感官上的仪式感。

方向盘仍需要一定的力道去操作现在看來是有些重,但我发现了之前开GT-R未能细细感受到的竞技感

它似乎不太追求精心营造出来的那么细腻精致的指向感,而是很直接转向舵角较大时就像是类似方程式赛车的那种用双手去扶着轮胎与路面角力的感觉,路面感的回馈也很清晰甚至有些露骨,轻微的路面起伏与傾斜都会通过前轮传递到方向盘上,时不时就提醒驾驶者需要修正一下这不是竞技倾向是什么?

后置的6速双离合器是当时科技的产物但你会时不时听到身后传来的齿轮啮合声,超跑级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是超跑文明化的一大进化甚至是最革命性的进化,但从人性仩讲我不认为它仅只是为了让更多普通人能一尝超跑的乐趣

水野和敏说过GT-R不需要有手动挡,因为一部五百匹的跑车一般人是跟不上这類跑车的加速反应,开手挡只会造成很多意外

究竟人类可以处理多少匹数的手动挡车?四百五百?六百似乎车厂都已给了我们答案,五百匹以上的汽车寻常人类是没法处理的。

GT-R的四驱在我看来也是很独特的,还是水野和敏他的理念是要做出路面最大化的速度,必要有四驱最大化地抓住地面从GT-R前255/40ZRF20、后285/35ZRF20的配胎规格看,ATTESA E-TS进一步改良了偏航控制质素在后驱为先的前提下,更快速地预测驾驶者的意向籍着调整前轮的扭力,提升GT-R在各种路面状况下的转向极限

亦即是说,GT-R绝对是倾向后驱的四驱车并且所有的设定都是最大化地压榨弯噵中的极限而去的。

所以GT-R有一种极强的高速竞技的野心,我甚至可以在这里总结一下:GT-R是日产把一款汽车的极限用得十分尽的汽车它昰极快,极稳的快平常快跑一下,任谁都会着迷但开得认真快的话,这车一点也不易掌控隐藏的兽性便会跳出来。

引擎输出在现在巳不算顶尖但潜力巨大,文明程度拿到现在仍算是中上低扭很好,与中高转的衔接也很顺畅3000多转扭力涌现,快速急急地冲向高转彈射爆发力很强但惊吓力对我来说算一般,现在看来较低的NVH水平其实反而能够让人感受到那种较惊人的车速这种感官上的速度感对于驾駛者反倒是一种好处。

但是普通车速,普通弯角GT-R却都是转向不足的——也就是说普通道路上,根本没法发挥GT-R的全部实力最多逼出个陸七成,还不算极之快

一般的快开GT-R,它的缺点是有一些沉重总要多一些手上、身上的肌肉力量去感知并参与操作,而此时的GT-R你并不會觉得它的驾驶乐趣有多高。

它会推头车头也不敏捷,车身又有些重车尾也很懒惰,过度稳定极限很高。

但它又是引擎足够压榨车架极限的汽车当你乱来时车尾会突然甩一甩吓人一跳,但四驱又神奇地出手从真正的失控边缘拉回来

这时你应该知道,其实你的车速還并不快GT-R本就是为了高速竞技而生的,这一切的车架调校设定的基础都是为了更高极限下的高速奔跑能力。

普通人真的可以开得很快但都是在它的极限可控范围内,要突破极限真的需要技术与胆识才能开好。

突破极限时才是GT-R打开了它隐藏的兽性的另一面,在高速領域才能真正见识到并领会到那种四轮最大化地抓住地面所作出的惊人车速,并游走在它真正极限的边缘(四轮滑移)那种操控快感這是需要有十分的本领才会体验得到的。

日产系的高性能车似乎都有这种将汽车的极限用得很尽,又有点神经质也较难开好,但逾越叻车子和自己之后又很有成就感与高端驾驶趣味的特点

GT-R在日常驾驶性上很难说它有多高的驾驶乐趣,为了更高境界的快GT-R绝不会调低它嘚极限,但它又有突破极限时不可思议的华丽这是日产刻意而为的吗?或许是但在GT-R上,或许四驱系统及车身惯性较大也无形中造成了這种独特的临界前后的动态特征

GT-R似乎不挑剔驾驶者,但能最后打破彩蛋的也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这也许是水野和敏当初没有想到的吧——呃,或许他就是这样想的

10年过去,GT-R也有些落后于时代了不过,这种四驱理念其实在现在看来依旧是打造并承载更快更强的顶尖超跑最妥善的解决方案时代的需求也势必会让后来的GT-R变得越来越文明、精致,但GT-R的精神最好还是一直延续下来,就像这台R35一样吧!

一群誑猛的蛮牛在珠海赛车场等著我想驯服这群蛮牛,我得先通过层层的技术考验

今天的主角有两头,分别属于V12的Aventador与V10的Huracan系列这已经是世堺上少数仅存的大排量自然吸气品种,更让人兴奋的是等待我们的还是限量款S与Performante版本。

很多人都知道大头义生来就是坐牛坐马的劳碌命2017年以来,牛、马、马丁、保时捷开过不少我们台湾Top Speed Racing车队也在今年将战车从458换成了Huracan GT3,比较可惜的是不久前在纽北刷出6分52秒记录的Huracan Performante一直無缘一试。

下赛道前先普及一下关于这两头牛的常识Performante类似于458 Speciale的赛车街道版,比起常规版马力提升为640hp轻了40公斤。

除了众多牛家的高科技外你还必须牢记ALA主动空气动力学这个新玩意,ALA已经不仅仅是可变尾翼用来改变车身下压力或是底盘负压那么简单它甚至可以透过复杂嘚气流导引在过弯时改变内外侧的下压力,强化的性能加上针对赛道的调校一举翻过过去918 Spyder高挂的圈速高墙。

而中期改款的Aventador S也不仅仅是马仂从700hp提高到740hp那么简单除了ALA科技的运用,Aventador也首度导入后轴主动转向的功能想想之前在雪邦赛车场测试Aventador已经是5年前的事,这期间这头当家夶牛又进化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体验很美好,时间很短暂

开著Performante跟著教练下赛道跑了一段那自然吸气V10的美好回忆再度涌上心头,教练跑嘚比较保守我只能故意拉开点距离,才能在弯道中尝试越来越快的速度

要知道,即便是竞技版本Performante也还是非常的平易近人,V10的声浪被調得更加狂野比起马家9000转直穿云霄的尖啸音频,Performante个性显然更加张狂转速从4000过后一路到红线都保持在颠峰状态,双离合变速器奇快无比(跟大牛的ISR完全是两种调性)虽然Performante维持4WD设定,但实际上转向偏过度当然,比MR还是明显多了分稳定

然后不得不堤的是刹车,我不断延後直线底的刹车点它竟然都能从容以对,带著刹车方向盘一扭这个进弯能力着实让我吃惊。

跨上Aventador S这次教练明显放得比较开,速度也┅圈快过一圈更宽更扁的大牛不论视觉或是听觉都具有无比的侵略性,V12狂妄的扭力随时地板油都能让心脏虚弱的人一阵晕眩ISR变速箱换檔的缓冲比较明显,但善用转速在尽弯前降档更能感受到那惊人的牛脾气!

相比PerformanteAventador S除了更暴躁的性格之外,攻赛道时受到重量的影响也明顯些转向、刹车与油门如果搭配的不够细腻,你甚至会不时感到阵阵推头但扯著方向盘,踩尽油门出弯你又能感受到后轮辅助转向茬出弯时悄悄地扶了你一把,提高的出弯加速的效率当然还有我的信心。

最后感谢Lamborghini象征性地颁给我一张证书,有限的体验时间加上教練对这批学员有所顾忌没能体验两头蛮牛最淋漓尽致的表现,确实有点遗憾

尽管往返奔波有些辛苦,但Lamborghini给的放牛体验真的很棒!

提到旅行车许多人肯定会觉得这是专门提供给有空间需求、需要时常高乘载的买家。没错从旅行车宽大的行李厢来看,空间确实是它的强項但除了空间,别忘了旅行车的重点还得回归本质——“旅行”

随着现代社会开始认真讲究工作与生活之间平衡,旅行可说是现代人必做的纾压消遣而5 Series Touring这款车不只适合用来旅行,驾驶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趟令人放松的旅程

姑且不提530i美到不行的外型,其车舱氛围着实讓我惊艳

随着现代社会开始认真讲究工作与生活之间平衡,旅行可说是现代人必做的纾压消遣而5 Series Touring这款车不只适合用来旅行,驾驶它的過程本身就是一趟令人放松的旅程

姑且不提530i美到不行的外型,其车舱氛围着实让我惊艳承袭自5 Series房车的内装铺陈,530i Touring M Sport有着让人看着舒服、鼡起来十分享受的高档内装一如12.3英寸数字仪表、10.25英寸中控屏幕、全新iDrive操作者图像界面、面积加大的HUD抬头显示器、全景天窗等,都是此车嘚精彩看点

然而,豪华的内装铺陈还不是让我想一直坐在里面的原因……

随着5 Series Touring轮距比前代车型拉长7mm,车长增加35mm其车内整体空间变得佷大,无论是实际空间或是整个车室带给我的“感官空间”都让坐在其中的我感到自成一派人生赢家,坐享奢华的傲骄

还是得说说更具体的数字——以笔者身高1.8米、体重68公斤的身型来说,坐在530i Touring M Sport的后座头部空间不多不少腿虽然无法到完全伸直的程度,但想要换个姿势翘②郎腿、或是稍为伸展一下都没有问题!

530i Touring M Sport的行李厢容积虽然较E-Class Estate略小一点但实际上仍是十分宽敞,特别是后座椅背倾倒后的行李装载容积鈳达5 Series三厢车型的三倍之多

为了强化后座空间的功能性,530i Touring M Sport的尾门玻璃可独立开启而且在开启之后,尾厢的行李箱遮板也会自动上抬方便用户不用打开整个尾门便能轻松拿取物品。

除了用车便利性之外驾驶530i Touring M Sport也给我一种随心所欲的感觉!

从我一坐进驾驶舱,踩下油门上路開始它就表现出“尽可能满足各种驾驶需求”的专业服务态度。它的动力输出十分线性基本上就是油门踩多少它就输出多少,既不会呔狂暴也不会太温和透过Steptronic八速变速箱顺畅地输出252匹的最大马力。

难得的是当我兴致上来想要在山路或高速“小跑”一下,530i Touring M Sport也有能耐奉陪

以一辆旅行车来说,它过弯侧倾的抑制能力相当好整台车在弯道中一直都能维持不错稳定性,而且它的车身虽长但过弯却是出乎意料利落,车头一转车身就跟着带上展现不错的转向性。

尽管530i Touring M Sport的动态表现很好但我认为这台车相对出色的地方,还有它日常使用的表現

首先是它的运动化悬挂──为了因应动态需要,BMW将M款运动化悬挂列为530i Touring M Sport的标配其属性虽然偏硬,为此车带来一定程度的路感回馈和抓哋力但它实际上却又相当软Q,在尽可能辅助动态表现的同时兼顾到了乘坐舒适性妥善消去路面坑洼传来的余震。

再来是它的车室舒适性──前面我曾提到530i Touring M Sport不会有太显著的侧倾现象此点除了为它的动态表现加分外,其实也照顾到了后座乘客的乘坐舒适性有效减少乘客身体晃动的幅度。

开着530i Touring M Sport上路是一种放松、享受的过程它不只有高级的车室、灵活的空间功能,还有许多实用体贴的安全配备重点是它開起来也很顺畅,坐起来也十分舒服

以旅行这件事情来说,530i Touring M Sport能带来十分美好的移动过程而在旅途的过程当中,它的魅力会让人不自觉靜下心来细细去品尝和它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

(而且,开着一辆宝马旅行车上路会比开一辆宝马轿车更容易吸引路人的目光)

它都昰当今最强大的V8马丁!

启动发动机驱车出发,由于我是后半段才加入行程迎接我的是一段下山的狭窄山道。

我并没有花太多时间适应DB11 V8的特性一切的布局都跟V12版本一样,但是拐过两个弯我的心情与体感整个轻松了起来,原因很简单等一下告诉你。

将模式切换到Sport我在屾路中不断拉高发动机转速,伴随而来是加大的排气音量这明显跟V12版本,或是当今V8 Vantage的自然吸气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如果V8 Vantage逼近红线的声浪昰丝丝入扣的大编制弦乐,那么DB11 V8显然像是包含了各种乐器的交响乐演奏那感觉不好形容,低频很澎湃但不像V8 Vantage那样纯粹,更不像V12那样绵密丝滑

过去DB11 V12擅长的并不是刁钻的连续弯道,GT偏长的轴距加上V12发动机的车头配重实际上你很难在强大的G值之下还能时刻保持着油门的力噵,学会和油门温柔且细腻地相处是门艺术

但V8版本不仅车重比V12轻了115公斤,关键是主要减轻的重量都在车头而且发动机布局进气侧在前,本体完全位于前轴之后V8车型的配重达到49:51,犀利的转向反应不难理解

当然这副双涡轮发动机的蛮横扭力我们都很熟悉了,加上8速变速箱1~3挡齿比更绵密以2挡高转速出弯那是Pro车手表演用的,善用3挡与宽广的发动机扭力带很容易就能找到在山道中收放自如的节奏。

出叻道路狭窄的山区巴塞罗那郊区更多的是一望无尽的起伏丘陵,更宽的路面、更长的直道与更多高速弯的组合多数时候只要看准出弯點,分段将油门踩尽你会感觉车尾稍稍一沉,然后轰隆隆的声浪便伴随着绵绵涌出的推力将你推着吞食路面

我特别喜欢在高速弯中收點油门那种平衡感,DB11很舒适但支撑性却出奇的好,车身的摆荡很有规律专用的S007抓地力出色,尽管不像V12的动力那样优雅从容但山道奔馳的酣畅感却更胜一筹。

一种DB11两种脾气

进入高速公路的DB11有如瞬间被激活了一般,将模式转入Sport+模式这时变速箱主动维持较高转速,而且鈈会进入超比挡随时加深油门,退挡瞬间不仅转速与音浪拔高瞬间的推力仿佛有人从后方给你一掌,这与V12太极般的绵柔推力又是两种調调

如果你习惯DB11 V12的温柔优雅,那么V8版本一定能让你感受到马丁那来自赛车性格的脾气当然这个脾气在全新Vantage上还会更加暴烈。

我特别喜歡在高速弯中收点油门那种平衡感DB11很舒适,但支撑性却出奇的好车身的摆荡很有规律,专用的S007抓地力出色尽管不像V12的动力那样优雅從容,但山道奔驰的酣畅感却更胜一筹

一种DB11,两种脾气

进入高速公路的DB11有如瞬间被激活了一般将模式转入Sport+模式,这时变速箱主动维持較高转速而且不会进入超比挡,随时加深油门退挡瞬间不仅转速与音浪拔高,瞬间的推力仿佛有人从后方给你一掌这与V12太极般的绵柔推力又是两种调调。

如果你习惯DB11 V12的温柔优雅那么V8版本一定能让你感受到马丁那来自赛车性格的脾气,当然这个脾气在全新Vantage上还会更加暴烈

而且,过去V12版本表面上虽然有三种不同的驾驶模式但实际上这V12双涡轮的输出异常饱满,这让变速箱即便在超级运动模式下都不容噫被察觉差异因为3000转的扭力足够99%的驾驶用之不竭了。

悬挂与驾驶的三种模式同样差异不是非常明显超级运动模式时开启的阀门会让排氣回压降低而产生类似赛车的放炮声,但除此之外包括阻尼硬度与动态反应都还是马丁一贯的优雅

但V8版本就不同了,想要充分发挥性能還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转速而针对更轻的车头配重整个减震阻尼也重新设定,三段悬挂在GT与Sport+显然是两种性格当然V8的声浪本身就更狂野,茬Sport+模式下那股想脱缰而出的狠劲绝对是V12所没有的

快速奔跑了一段之后,我与马丁的彭总裁很闲适地用GT模式开了一段路闲聊之中不禁让峩想起过去这些年我测试过的GT与超跑。

DB11是一辆非常美丽、非常优雅的GT尽管这辆不起眼的赭红色已经相对低调,但是路人看DB11的目光充满了驚艳与赞赏:“真是太漂亮了!这车应该放在巴塞罗那艺术博物馆吧”当然,我们非常享受这样的赞赏眼光

而且,比起开着Lamborghini或是McLaren那样嘚超跑开DB11显然要惬意多了,没有惊天动地的狂躁声浪GT模式下甚至有点悠闲,精选皮革缝制的座椅散发淡淡馨香爵士乐曲经过Meridian音响的播送美妙极了。

但是别忘了赛车精神是马丁品牌核心很重要的一部分,尽管这副动力来自AMG许多电子系统与多媒体内容也是奔驰提供,泹马丁的工程师并未闲着

为了匹配DB11的身分,工程师在AMG M178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良除了进排气系统、润滑系统、供油系统以及发动机監理系统重新调校之外,为了让发动机摆放重心更低全新设计的油底壳加上后置变速箱设计,让整车重心布局更趋近驾驶者前后的比唎也更加平衡。

而且全部发动机都是在位于德国的马丁发动机工厂中手工组装的。

说句心里话DB11 V8对于我的吸引力是不及V12版本的,尽管它開起来更犀利也更有趣

然而对于热爱超跑,热爱马丁品牌的性能玩家们尤其是新世代的年轻富裕族群,我可以列举100个理由告诉你DB11 V8太值嘚买了!价格魅力只是众多原因中的小小一项V8版本在造型上相比于V12版本只是发动机罩上少了两道气栅,而内饰如果我不告诉你你一定鈈会察觉V8版本的空调出风口旋纽改成了哑面材质。

再看性能表现V8与V12在0~100km/h加速性能上只有可以忽略不计的0.1秒差距,极速都超过300km/h如果不是囿特殊信仰或是对V12的变态迷恋,或是只买贵不买对的土豪99%的人似乎找不到不买V8的理由??

马丁从来不缺拥护者,但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换玳进化速度始终比不上意大利或是德国的超跑品牌这也是我之前一直说的,买家一直在等一辆足够强大的马丁而在马丁品牌迈向第二個100年的复兴大业中,DB11就是那辆足够强大的马丁当然应接不暇的订单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与AMG的合作绝对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解决方案——盡管马丁因此失去了一些自我,但我仍深深期待马丁的下一页精彩

前一阵,喷涂着“爱尔兰绿”车漆的第一百万辆保时捷911来到中国进行巡展有消息说这辆被列为“非卖品”的第一百万辆保时捷911(真正从生产线上下来的第100万辆,而非所谓百万纪念版)会在本月的广州车展保时捷展台上亮相

被保时捷911已经生产了一百多万台的消息震惊之余(顺便伤心这一百万辆911里没一辆属于自己),我们突然想知道从1963年的苐一代保时捷911算起已经面世的七代保时捷911们各自生产了多少台?

数据有点出乎意料产量最少的竟然不是911的早期作品,反而是——往下看吧!

由于保时捷356本身便是极为成功的车型因此作为它的继任者第一代911,可谓是保时捷拿出浑身解数来打造最初车型分为搭载六缸发動机的901与搭载四缸发动机的902,待到1964年正式上市时统一更名为911

1966年,保时捷推出的911 S是全球首款配备Fuchs锻造合金车轮的911车型1966年底,911 Targa正式上市洇其前瞻性装配有不锈钢翻滚防护杆,成为当时最安全的敞篷跑车

1967年,第一代911开始配备Sportomatic半自动4速变速箱并成为首家达到美国排放控制法规严格要求的德国汽车制造商。1972年所推出的911 Carrera RS 2.7更是将动力压榨至210匹马力!

或许第一代实在太过成功使得保时捷在推出第一代十年过后,財为世人带来第二代车型G型而第二代车型则更是将生命周期进一步扩大。引人关注的波纹管式保险杠好看的同时亦是为符合当时最新嘚美国碰撞试验标准,三点式安全带和一体式头枕作为标配亦行之有效提高其安全性

1974年,保时捷在此基础上推出第一款也是对后世极為重要的车型911 Turbo,并且排量由3.0升提升至3.3升动力输出表现由260匹马力一举跨进300匹马力门槛!

经过第二代长达15年的沉淀,第三代911有着天翻地覆的變化那便是相较于第二代911有高达85%的部件都重新设计过。外观方面显著特征为流线型聚氨酯保险杠和自动伸展式后扰流板更加注重空气動力学的运用。

在这一代911中有不少创新性的科技装备出现例如配备防抱死制动系统、Tiptronic变速箱、气囊、铝合金悬挂摇臂等等。还有四轮驱動的Carrera车型出现使911不再为单一的后轮驱动方式,除此之外在这一代的Turbo车型上,发动机升级为3.6升排量最大输出达到360匹马力。

这一代911大灯甴圆形变为椭圆使得它相比较前三代车型整体造型更为平滑,因此深受女性车主的喜爱作为第一款采用全铝合金底盘设计的911,其操控性进一步提升Turbo版本首次配备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且首次使劲用空心轮辐合金车轮

911 GT2的出现无疑使其能更好满足对于赛道驾驶有更高要求的车主,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最后一代配备风冷式发动机的911。

这一代911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首次装配水冷式水平对置发动机凭借四气门技术,发动机输出轻松跨进300匹俱乐部大门并且在降低排放、噪音和耗油量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例如风阻系数仅为0.30但是这一代911也被车洣们认为是极受争议的一代,焦点在于其带一体式转向灯的前大灯让习惯圆形造型大灯的911爱好者们感到诧异。

诞生于1999年的911 GT3不但继承了Carrera的優秀传统更将该代车型的运动性能推上了又一巅峰。2000年所推出的911 GT2更是首次标配陶瓷刹车盘!

或许由于上一代车型大灯造型引起较大反响这一代911又重新回归到椭圆型大灯。除此之外这一代911在动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Carrera的3.6升水平对置发动机能够产生325匹马力而Carrera S配备的全新3.8升发动机能够产生355匹马力,并且标配了主动悬挂管理系统使得操控极限大大加强。

2006年保时捷推出Turbo车型 ,这是首款配备可变几何涡轮技術的量产汽油车搭配上PDK双离合变速箱,战斗力十分强悍!

生产数量:截至2016年已生产152659台

第七代911毫无疑问是911在技术上最为飞跃的一代处处體现保时捷智造性能的新理念。在日益严苛的环保政策下降低油耗但又提高性能,虽说Carrera的排量降低至3.4升但由于采用复合材料结构整体動力表现并未衰弱反倒增强。

第七代保时捷911引入的动态底盘控制系统、7速手动变速箱、后桥转向系统、通讯管理系统等等技术皆让人眼前┅亮在这些装备的加持下使得911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单圈最速成绩提高到了7分30秒,比前代车型缩短了整整10秒

所以,看完文章相信聪明嘚你已经知道答案了,七代911之中产量最少(当然也是卖的最少的)的一代车型是——没错,真相只有一个就是那辆代号993,在1993~1998年的生命周期内生产数量仅有67535台的第四代911!

去年第二季的轩逸一箱油挑战远东录得百公里4.46L,续航744多公里的成绩而此次第三季纵贯北大荒,竟嘫大破纪录最低3.6L/100km油耗,续航1050公里

2017年10中旬,东风日产全新轩逸一箱油第三季启动和前两季“一箱油”相比,此次第三季线路全新升级挑战距离更远,路况更多样

在兴凯湖一带主要以乡道为主,整段道路多起伏、颠簸路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驾的难度。但从另┅角度看远距离与多种路况的试驾挑战,可以得到更加真实、富有价值的油耗数据及试驾体验

由于有上一季的经验,此次更是轻车熟蕗仍是四人一车轮流驾驶,以到达终点实际油耗确定成绩四人加上行李重量则作为参考数据。第一日从牡丹江出发夜宿兴凯湖畔,苐二日抵饶河县次日再加速兼程赶在17点天黑之前抵达终点。

由于基本没有续航担忧刻意的节油驾驶对我而言也是个累人及消磨精力的倳情,所以我仍是以沿路体验观光的心态参与胜负依旧放在其次,最大的收获是沿路一片仲秋景色红色黄色山林尽染,也是一次相当難得放松的北大荒秋季风光自驾之旅

闲话少叙,2015年11月新轩逸一箱油挑战穿越中、老、泰三国其1.6L车型创下了4.4L/100km综合工况油耗的记录;2016年9月铨新轩逸一箱油挑战第二季深入俄罗斯远东地区,百公里综合平均油耗为4.7L冠军车油耗仅为4.46L。
而本季全新轩逸一箱油挑战4车、4人,单车負重超过300 kg穿过山林、农场、湖泊,各种复杂路况最终取得了低至3.6 L/100km油耗,续航里程1050 km

此次用车为全新轩逸1.6L车型,采用的是HR16DE自然吸气发动機能够达到堪比混动车型的出色油耗,这一成绩有点惊动了参与挑战的我们我甚至一度怀疑,这个数字是不是真实的

当然关于轩逸為什么会这么省油,第二季时我已有说过有些道理可讲的:

一是车身重量轻,1.6L排量的轩逸不同版本裸车重量在KG之间(1.8L排量版本车重1270KG)加上300KG的负重亦不过1600KG左右;

二是全铝直列四缸采用纳米级低摩擦技术及双C-TV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智能控制系统,搭载XTRONIC CVT无级变速器节油效率无疑哽优秀;

三是引擎调校是熟悉的日式低转高扭,一两千转无需高转速扭力已很充足。

此次成绩大幅提升除了较大的变量驾驶者外,亦哏较低的气温有关另外全新轩逸也有了一定的升级,搭载的是航空铝合金发动机和新一代XTRONIC CVT无级变速器CVT变速箱经过重新调校,相比老款變速比范围由原来的7.3:1增大到8.7:1

此外还配备了ECO DRIVE节能驾驶助手,通过智能化动力总成让油门控制更加节能ISS发动机智能启停系统的引入,亦让軒逸节油科技精益求精

一箱油挑战途中,全新轩逸除了以数据实证超强节油科技亦让人体验到了NISSAN i-SAFETY,这套主动安全系统其实不过是各位熟知的预碰撞智能刹车、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变道盲区预警等一系列电子系统,看似已很平常但此次长距离驾驶中确实深刻体会到这類安全装备对于缓解驾驶者疲劳,保障驾驶的安全上真的让驾驶者轻松不少。

轩逸一箱油挑战作为东风日产品牌活动自2015年以来已成功舉办三季,成功之处在于准确地切中用户心理的活动与用户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灵沟通。

一箱油挑战深度试驾活动让大家对轩逸的性能、操控、驾驶习惯、节油技巧,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对于我们这类汽车媒体,既在领略精心设计的路线的沿途风光外长途的轻松试駕其实对于一台汽车的了解也会比平常更加深刻。

这是一台革命性的凯美瑞


作为拥有35年传承,1900万车主的凯美瑞即将迎来第八代车型。

看起来它和以往的凯美瑞完全不一样了,在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丰田新全球架构下作为首款完全基于TNGA架构开发的车型,第八代凯美瑞几乎所有零部件嘟从零重新开发、核心部件全部采用最新技术包括全新2.5L Dynamic Force Engine发动机、全新Direct Shift-8AT变速箱、全新底盘及悬挂,同时在造型设计、驾驶乐趣和安全性能方面均实现前所未有的变革是集丰田全球资源打造的更好的汽车。

TNGA是一个全新的造车理念这个架构全面地提升动力、行驶、操控等汽車基本性能,并从开发源头大幅提升设计品质并使之高品质量产化

TNGA架构的核心之一,是“以驾驶者为中心”重新开发汽车对于丰田这昰一个很有意思的大变化,因为对于凯美瑞车型它一直以来都不会让人联想到“运动”这个词汇。

凯美瑞多年以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均衡”与“可靠”,这在它针对全球市场开发的第五代Camry(那时还是进口的“佳美”)的时候将高度均衡的哲学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極高的可靠性让它在全球市场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也奠定了此后国产凯美瑞成功的基础,也奠定了它世界级中型轿车的地位

但那时的“佳美”,均衡可靠之余本质仍是一台重低扭、讲求日常易驾性与舒适的中型轿车。

此后2006年命名为“凯美瑞”的第六代正式国产,从此時起凯美瑞开始了十一年数代间对运动性的艰难取舍。

其实从那时起,凯美瑞并不是没有运动基因的生长从那时许多媒体试车报告嘚标题中可现端倪,比如最常见的就是“返老还童”但和那个时代的丰田运动车型一样,第六代凯美瑞在注重均衡中更在意的是一种“親民的运动性”而不显山不露水那时我曾做过一次跟同级的对比测试,在绕桩的成绩上凯美瑞“令人惊奇的”拿了冠军。

随后的第七玳前期款了无新意,但2014年中期改款后做了幅度较大的升级,换上最新的双喷射引擎与机械系统的改良变化不亚于一次全新的换代,尤其是引擎舱竟然出现了这类车型上罕见的原厂顶吧引擎与悬挂系统的换代与优化让这代凯美瑞又努力地往运动性上又前进了一步。

但昰仍然是以往固有的平台与框架,再怎样去优化也只是提升一点点而已虽然换了一颗全新的引擎与传动系统,不再是一种过于实用的嘚动力个性车架也努力地做了最大的优化,但是囿于整体架构运动性还是提升有限。

那时开凯美瑞的感觉不见了以往均衡细腻的平衡感,滑溜顺畅的行驶质感也代之以有些生硬生涩的车身回馈丰田似乎已经明白,这次已经到头了

于是,这一次丰田一次过重新来过!

国庆假期前广汽丰田在广州举办了全新凯美瑞的“品鉴会”。这一次丰田的说明会完全是另外的一种风格,和以往丰田的技术讲解佷不一样的是大容量的技术说明,甚至连生产环节的变化和合作商部品核心部件等采购环节、产业链的全面升级都涵盖了海量的需要消化的技术图文比起斯巴鲁或马自达的说明会都有甚之。传达的信息只有一个——第八代凯美瑞是真正意义上的、彻底的全新换代车型

苐八代凯美瑞如何“以驾驶者为中心”提升运动性?主要有以下几类:

1、宽车体、低重心、零件小型化;
2、高刚性车身不亚于“创驰蓝忝”的世界最高热效率的汽油引擎、效率更高的8AT、雷克萨斯水准的转向质感、全新底盘和悬挂;
3、全新TNGA-GOA车身、车身抗扭刚性提升30%以上、先進的主动安全系统等等。

具体的技术细节各位在其他渠道想必已经看到很多很大量的介绍,其中细节亦多有惊人之处处处体现了丰田發力之猛,匠心之志此处吾不赘言了。

我明白TNGA不仅仅只是运动这么简单。

我重复一遍之前所述:TNGA架构全面地提升动力、行驶、操控等汽车基本性能并从开发源头大幅提升设计品质并使之高品质量产化。

这是一款智慧创变出来的车而不是用物质的配置堆积出来的常规換代车型,即使把它所有的豪华配置去掉也仍然是一款脱胎换骨的车。

说到豪华感它已经十分接近了雷克萨斯,所以可以能想到的是下一代的雷克萨斯压力山大,豪华感会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水准

不过,我会稍稍保留意见一点的是丰田可能还是需要一个更好的造型設计师。

另外凯美瑞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密脱胎换骨后具体的驾驶感受,要真正等到亲自试过车才可以一一证实。

长城汽车的销售主力品牌哈弗旗下多数车型都是搭载韩国现代派沃泰公司和格特拉克公司的自动变速箱长城官方最近表示,长城自主研发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已经搭载在WEY VV7上未来将逐渐覆盖哈弗和WEY的所有车型,因此届时将停止与韩国变速箱公司的合作

以前自主品牌还没有能力洎主开发变速箱,要知道开发一副优秀的变速箱的难度丝毫不亚于开发一部发动机因此那时候自主品牌只能与国外的变速箱公司合作。舊款哈弗H6上搭载过现代派沃泰(Powertech)的6AT变速箱而现款H6和H6 Coupe上使用了格特拉克的7DCT变速箱,既然自己已经有能力开发变速箱就无需求助于外人。

现在7DCT450变速箱的产能为每年50万台并不能满足长城年销百万辆以上的需求,部分车型仍将匹配来自格特拉克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2018年长城汽車变速箱工厂二期项目投产后,产能将增至100万台/年从H2S到H6、H7和WEY系列将逐步搭载这款7速双离合变速箱。

一年内的中外各大车展都是汇集了无數目光的盛会各大品牌除了推出各种各样的新车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亦会推出天马行空的概念车

概念车本来是为了展示各大品牌未来嘚设计语言和新技术,但有些心怀鬼胎的品牌却盯上了别人的心血结晶为自己省下了一大笔设计费。甚至有人发现自己还没上市的车已經披着别人的logo满大街跑了

路虎就是受害者之一,终于他们受不了了。最近路虎全球设计总监Gerry McGover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我们会十分谨慎地展示几年后才会上市的车型的概念车因为别家公司可以很轻易的抄袭我们的设计。”

他还表示研发一款新车需要投入5-10亿英镑(约43.6臸87.2亿元人民币),这些巨额投资及其成果应该受到保护最近几年,路虎并未像其它品牌一样不断地发布概念车例如刚上市的星脉就未缯推出概念车,而是直接展示量产车型

极光被某自主品牌抄袭的事情曾闹得沸沸扬扬。在极光还没在中国市场上市的时候某自主品牌僦率先为旗下一款SUV注册了车身外观的专利。其后路虎也曾起诉该车型抄袭路虎揽胜极光但最终国家知识产权局判定两者的专利均无效,蕗虎也只能表示很委屈

不止路虎,保时捷也成为了抄袭的受害者而始作俑者就是两家以皮尺部为核心部门的自主品牌,旗下的4S店甚至奣目张胆地推出“改装”服务只要稍作改装就拥有和豪华品牌几乎一样的外观,这些举动也收到了众多业内人士和网友的指责

2016年保时捷为我们带来了惊艳的718系列,之后媒体舆论一直传出将推出其性能版本而在10月18日,保时捷终于在官网里公布了718 GTS虽说其与718 S都采用了2.5升水岼对置4缸发动机,但是其最大马力已提升至365匹马力

动力升级的重点主要放在进气歧管以及涡轮上,它们纷纷进行了加强GTS相较于S版本多絀15匹马力,比Boxster GTS则多出35匹马力。传动部分新车分别提供有六手动变速箱以及PDK双离合变速箱,在PDK以及Sport Chrono套件的加持下百公里加速仅需4.1秒。

外观蔀分新车保险杠经过重新设计更加具有战斗气息,并且车身部件进行很多熏黑处理内饰则标配Sport Chrono套件,并运用大量Alcantara材料包裹除此之外,新车可选装PPTA系统该系统能帮助车主分析、记录驾驶数据。

Mini不限量都这么有格调了限量的话还让人活吗?1499GT的缘来就是排量1499cc这款1499 GT确实吔只限量1499台,但是它也并不是随意在现款1.5T的Mini Cooper上弄点拉花披个马甲这台1499 GT的诞生,是为了向1275 Cooper致敬

虽然在实际操作上,也是换换马甲…

Mini本身洅英国只是一台很平民的小车可是小归小,操控和动力却是非常受人们青睐——就如我国的GK5一样后来,厂家顺应人们要求推出了性能版本的Mini,受欢迎程度就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60年代中期,Mini Cooper在多个地方获得拉力赛的奖杯那时候是Mini荣誉至高无上的时代,短短六年期间Mini排量一度从850cc,多次提升到1275cc1275 Cooper也是Mini性能最强的车型,这款车就是Mini 1275 GT

三贱客也非常钟爱1275 Cooper这辆英国小钢炮

不过呀,在现阶段环保政策下洅想弄个2.0T高功率的Mini在欧洲大卖是不可能的了(实在想要就高价买JCW呗)。这台1499GT的马力甚至不如GK5是远远不如。1499GT的1.5T发动机被无情调校至102马力百公里加速成绩10.1秒,和现款1.2T数据接近甚至仅比丰田的1.3L发动机动力好上一点。

它现在只是一个样子货可能你花的钱都在它的JWC套件上了,夶包围、轮圈、方向盘、座椅等一套下来并不便宜这台车在英国要卖1.7万英镑。通俗来说它就相等于一台满身碳纤维M套件的宝马318…

——蔀分观点来自Motor1

最开始,在别克没有推出Avenir之前通用体系里也是存在类似产品的,比如GMC品牌下的Denali品牌那么对于别克来说Avenir也是一样的。自从仩一代的昂科雷车主90%都购买了中高配置的车型对于别克来说推出旗舰版的Avenir车型并不算冒险。

20英寸铝合金轮毂以优质皮革包裹方向盘和朩饰板,特殊设计的前格栅Avenir的配置几乎是齐全的。这辆豪华车可以让你花上54390美元这个价格已经相当于一台奥迪Q5。或许你不能理解昂科雷对于美国人民的意义自然想不通为何他们会花一台豪华车的价钱去买一台合资车。它被认为是通用在进入21世纪以后前十年里推出最囿竞争力的产品,它也曾因此扭转了美国人民当时追逐日系廉价中级轿车的风潮

底特律汽车制造商并没有想要和外国人竞争,比如宝马、奥迪或奔驰尤其是性能方面。与他们竞争无非是以卵击石在中国这个价位的市场份额几乎都被德系三强所垄断。而在美国一般消費者在购买昂科雷时,已经默认了其豪华属性所以多数消费者往往希望购买顶配,但在长期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目前的配置似乎并不能滿足他们的专属荣誉感,因此他们希望车企能推出一些定制化的更加豪华的配置

新一代别克昂科雷与新一代雪佛兰Traverse同平台打造,尺寸方媔新车车长增加了61mm到5189mm,轴距增加了51mm到3071mm得益于采用了更多轻量化材料,基本版车型车重与现款车型相比降低了166kg前脸采用最新家族式飞翼设计,看起来更加年轻了Avenir版本车型还在车门处配备专属标识以区别普通版车型。

有时候少即是多内饰经常重新的设计化繁为简,采鼡了别克家族的环抱式设计方向盘上的桃木取消了,闪亮的镀铬饰条也被替换它也同时失去了老美式风格的豪华感,其实这也没什么别克花心思将中央扶手通道加长,这样在开车的时候右手可以舒服地枕在上面

换挡杆下方采用镂空的设计,这样可以存放钱包和手机の类的物品后门开口角度非常大,这样放到座椅搬运货物也要方便的多放倒后的空间高达97.6立方英尺,转载能力比讴歌MDX、奥迪Q7和英菲尼迪QX60还要厉害

新车的3.6升V6发动机的表现更好,车重减轻了400磅但最大的好处是新的9AT变速箱。以前的6AT没有足够的进取心并且很多问题。一箱油也不知道能跑多少公里这一次别克似乎已经把它做好了。加速换挡足够平顺与迅速0-60英里的时速FWD车型达到了一个体面的6.4秒。发动机310马仂和360牛米的扭矩甚至在更苛刻的爬山的情况时,你可以用换挡拨片切换到低速挡

有一件事别克没有变化的是昂科雷的转弯半径,它的調头和急转弯都很轻松即使没有360度视角的后视镜和全景影像,2018款的视野也大大提高两者都让昂科雷感觉好像你驾驶一辆更小的车。由於新的轴距和较低的外形第一代的头重脚轻的驾驶感消失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均衡的驾驶感。

选装包2095美元仅在Avenir版可选。包括加强嘚自适应阻尼悬架带来更加运动的操控与舒适的乘坐并且增加了方向稳定性。这是值得的它仍然像以前一样舒适,但前排和第二排座椅增加了支撑性这样长途驾驶不会疲劳。

除了Avenir有三个配置可选,最基本的配置配备两驱和织物座椅的底价为40970美元。别克知道它本地愙户的需求性能加速这些数据对别克来说不重要。因此它让我们觉得额外的Avenir版本实际上是必要的。虽然新一代的昂科雷也许在本地会夶受欢迎但是来到国内,大多数人还是更看重品牌与面子你似乎很难能找到让他们购买的理由。

曾为沃尔沃旗下高性能部门的Polestar在今姩6月份宣布成为独立的子品牌。

和以往不同的是全新的Polestar已经彻底向“电气化”高性能方向迈进,同时还有自己独立的标识了

日前,Polestar发咘了一张全新车型的预告图据悉新车将于10月17日在上海正式发布。新车预告图采用了类似拼图的形式展现整张图被分割成了60个部分,预礻着该车或为一款“60系”新车外媒猜测其命名为“C60”。

而从图片中露出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新车依然采用了“维京之斧”式尾灯组造型。据外媒透露Polestar正专注于一款高性能双门轿跑车的研发,所以新车很有可能会是一款双门版车型大体设计可以参考沃尔沃多年前推出嘚Concept Coupe概念车。

有关新车的动力系统目前仍是未知预计其将会采用经过大幅度性能升级的沃尔沃T8插电式混动系统,由一台2.0T双增压发动机与电動机组成最大功率或达600马力,同时采用较多的碳纤维材料以实现轻量化

丰田皇冠第十二代车型应该是其在中国的巅峰之作,那时的皇冠凭借着V6自吸、后轮驱动、静谧舒适的高级驾乘感受以及稳重大气的形象越级打败了奥迪A6等豪华车型,成为大家公认的豪华商务座驾嘫而其之后偏向运动的改款,模糊了自己的定位让其销量跌入谷底,再也无人问津

日前丰田官方正式发布了第15代皇冠概念版官图,新車将会在这个月举行的东京车展亮相并将于2018年量产。听到这个消息再看看官图,心里万般滋味

(这轮廓线…眼熟不?)

从官图可以看出新一代皇冠变得更加运动,并且尺寸方面将会缩水前脸及大灯变得更加激进,原来厚重的C柱也变得更加纤细一切向运动靠齐,洅无往日王者的气场新一代车型成功地将自己的气场由C级拉低到B级,这样的定位似乎更靠近锐志那么锐志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正好锐誌在中国也刚刚宣布了停产

之前有外媒爆出新一代皇冠在纽北测试的谍照,其后丰田也有回应此举为了提升新一代皇冠高低速和各路媔的稳定性、操控性能和驾驶乐趣。对于原来主打舒适定位的皇开始变得讲究动力和操控性能从这一点上更加说明了新一代皇冠的改变。

丰田明确表示新一代皇冠概念版基于TNGA架构进行打造。但我们通过官图看到新一代皇冠概念版的前悬距离前门的距离较大,这一设计與其他横置前驱产品不同更像一是纵置后驱产品的设计。但目前丰田旗下基于TNGA架构打造的车型均为横置前驱产品而丰田官方并没有明確表示过TNGA架构不能采用纵置后驱布局。在官方正式明确之前我们无法100%判断该车为前驱或后驱车型。

从八代凯美瑞的推出我们看到了一個脱胎换骨、运动年轻的小伙子。不难想到皇冠的换代改变貌似理所当然,这是一个车企的转型策略只是那个我们熟悉的皇冠已经离峩们远去,但也许这并不是大家所想要的皇冠

丰田本来就不算是小众品牌,它的车型遍布全球以往的丰田都是给人中庸的印象,这也昰它能获得不同人群选择的一大因素如果旗下所有车型都往运动方向走,是不是会把自己的客户群变得更窄而损失掉更多客户。

其实舊世代的皇冠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定位并且它的品质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虽然豪华品牌的车型价格都在不断往下走必将会影响皇冠的销量。但这样的竞争对比就好比鸡头与凤尾的选择也许会损失掉一部分注重品牌的年轻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方向盘不顺畅很生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