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刺皂角的属科,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园林用途

  1. 别 名:白桑、蚕桑、湖桑、家桑、女桑、桑、桑叶树

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25-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则停 止生长。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该种原产中国中部和北部现由东北至西南各省区,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朝鲜、 日本、蒙古、中亚各国、俄罗斯、欧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

乔木或为灌木高3-10米或更高,胸径可达50厘米树皮厚,灰色具不规则淺纵裂;冬芽红褐色,卵形芽鳞覆瓦状排列,灰褐色有细毛;小枝有细毛。叶卵形或广卵形长5-15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急尖、渐尖或圆鈍,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边缘锯齿粗钝,有时叶为各种分裂表面鲜绿色,无毛背面沿脉有疏毛,脉腋有簇毛;叶柄长1.5-5.5厘米具柔毛;託叶披针形,早落外面密被细硬毛。

花单性腋生或生于芽鳞腋内,与叶同时生出;雄花序下垂长2-3.5厘米,密被白色柔毛雄花。花被爿宽椭圆形淡绿色。花丝在芽时内折花药2室,球形至肾形纵裂;雌花序长1-2厘米,被毛总花梗长5-10毫米被柔毛,雌花无梗花被片倒卵形,顶端圆钝外面和边缘被毛,两侧紧抱子房无花柱,柱头2裂内面有乳头状突起。

聚花果卵状椭圆形长1-2.5厘米,成熟时红色或暗紫色花期4-5月,果期5-8月

桑树树冠宽阔,树叶茂密秋季叶色变黄,颇为美观且能抗烟尘及有毒气体,适于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四旁绿囮适应性强,为良好的绿化及经济树种我国古代人民有在房前屋后栽种桑树和梓树的传统,因此常把“桑梓”代表故土、家乡

可用播种、扦插、压条、分根、嫁接等法繁殖。

5~6月间采取成熟桑椹置桶中,拌入草木灰若干用木棍轻轻捣烂,再用水淘洗取出种子铺開略行阴干,即可播种若要翌年春播,种子须充分晒干后密封贮藏置阴凉室内。春播前可先用温水浸种2小时捞出后铺开并盖以湿布,待种子微露幼芽时再播条播行距25cm,沟宽5cm每亩用种量0.5kg左右。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播后覆草,每天喷水3~4天便可出苗。以后要及时間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要加强水肥管理。1年生苗可高达60~100cm

硬枝插北方再3~4月进行,南方可在秋冬进行;嫩枝插在5月下旬进行

切接、皮下接、芽接、根接均可,而以在砧木根颈部进行皮下接成活率最高砧木用桑树实生苗。接穗采自需要繁殖的优良品种皮下接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当树液流动能剥开皮层时进行,接穗在嫁接前10天采取并沙藏这样能抑制芽萌发,提高成活率
桑树树形可根据功能要求和品種等培养成高干、中干和低干等形式。以饲蚕为目的栽培多采用低干杯状整枝,以便于采摘桑叶在园林绿地及宅旁绿化栽植则采用高幹及自然之广卵形树冠为好。移栽在春、秋两季进行以秋栽为好。为了获得高产优质桑叶冬季应施足基肥,春、夏要及时追施速效肥桑树病虫害较多,常见有桑尺蠖、桑天牛、野蚕及萎缩病等必须及时防治。

大腹木棉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環境不耐寒,稍耐湿忌积水。耐旱抗污染、抗风力强,深根性速生,萌芽力强生长适温20―30°C,冬季温度不低于5°C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宜。

高10-15米树干下部膨大,幼树树皮浓绿色密生圆锥状皮刺、侧枝放射状水平伸展或斜向伸展。 掌状复叶有尛叶5-9片;小叶椭圆形长12-14厘米。 花单生花冠淡紫红色,中心白色;花瓣5反卷,花丝合生成雄蕊管包围花柱。冬季为开花期 蒴果椭圓形。

大腹木棉树干直立主干有突刺,树冠层呈伞形叶色青翠,成年树树干呈酒瓶状,冬季盛花期满树姹紫秀色照人,是优良的观花喬木是庭院绿化和美化的高级树种。也可作为高级行道树

一般采用播种繁殖的方式。在广州它的种子成熟是在3至4月份,宜随采随播发芽率可达90%,随着时间的推移发芽率会降低。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