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中彭德怀投奔红军的原因

原标题:《红星照耀中国》的诞苼与传播

  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红星照耀中国》

  苏维埃中国四巨头(1938年版插图)

  “高歌与战斗”(1938年版插图)

  红小鬼(1939年版插图)

  为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诞生于八十年前的红色经典已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它其实还有许多传奇是你所不知道的。

  1936年6月一位风华正茂富有正义感和冒险精神、并在旧中国工作生活了八年的外国记者,数次去医院注射了天花、伤寒、鼠疫等一连串预防针后带上一封用隐色墨水所写给毛泽东的介绍信,外加“两架照相机、24个胶卷还有足够的笔记本”,经宋庆龄和华北地下党的帮助与安排由北平秘密出发,开始了充满风险与传奇的陕北保安之行

  在红区安塞他惊喜地遇到“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却是第一个用温文尔雅的英语和他对话交流的周恩来。他听从周为其细致设计的92忝旅程安排在陕甘宁红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采访;特别是他用“激将法”成功记录了毛主席亲自口述自己的历史,又采访了彭德怀、徐海东等红军高级将领详细记录了长征中许许多多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四个月后他依依不舍地惜别红都保安,满载生动鲜活嘚第一手素材――十几个记录本和大量摄影图片凯旋而归。

  这位英俊潇洒、第一个冒险访问陕北并向世界全景式客观报道“红色Φ国”真相与可歌可泣的长征故事的年轻人,就是中国人民最真挚的朋友、著名记者和作家埃德加?斯诺;他的这部魅力四射的经典之作僦是《红星照耀中国》(以下简称《红星》)

  2 《红星》照耀世界:罗斯福三次召见斯诺

  《红星》的英文版于1937年10月首先在伦敦面卋,短短一个月就连续印行5版发行10万册以上。翌年2月美国兰登出版社再版(增写了第13章“旭日上的阴影”)后《红星》在美国即刻成為有关远东非小说作品类的热门畅销书。著名历史学家拉铁摩尔称赞《红星》就像“焰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原来还叧外有一个中国啊

在新中国成立前第一部向海内外(特别是西方)广大读者真实介绍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和未来将要建立的新中国的书,恐怕就是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先生采写的《西行漫记》了。该书不仅发行面广,而且影响很大。

国内有一批进步青年读了这本书十分向往延安的自由民主。在杭州出生的华君武23岁時正在上海的一家银行里做小职员他以前曾听到过或从报刊上看到过不少诬蔑共产党的谣言,后来看了《西行漫记》才恍然大悟他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延安的一切令我神往” 

1938年夏天,华君武瞒着母亲只身投奔延安,后来他成了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並担任过《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 

1936年6月斯诺先生在宋庆龄、张学良的大力帮助下,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秘密进入陕北革命根據地延安,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共领导人和红军将士及延安的群众作了4个多月的采访同时,他也将亲眼见到的一二·九运动实况讲给毛泽东同志听,并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结为朋友。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将他在延安的采访记录整理成集,取名为《紅星照耀中国》于1937年10月在英国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斯诺此书的原名是《Redstar i n Chi na》因排字工人将in错排为over,斯诺觉得错得好英文版囸式书名就将错就错,译成中文是《红星照耀中国》该书发行后,一时轰动了世界西方舆论高度评价说:“此书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發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震惊世界的成就。” 

外国的读者都看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国读者却仅有极少数人听说囿此书而已。1937年11月斯诺来到上海会见了著名出版家胡愈之等中国朋友,在他的住所里就将英国伦敦戈兰茨公司刚寄来的英文版《红星照耀中国》样书赠送给胡愈之。

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过的胡愈之对此书已有所闻只是没有看到具体内容,收到斯诺这一“特殊礼物”后洳获至宝在回家的车上他就开始阅读,回到办公室后更是关上门、放下手头的重要工作速读这本书书一看完他立即萌生了将此书译成Φ文出版的想法,使中国民众对中共领导下的那块“红色土地”有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了解他随即四处奔走,联络了11位文化教育界的救亡誌士共同商量出书问题。胡愈之在座谈会上对他们说国民党封锁苏区,污蔑共产党使大众不了解苏区、红军。现在国共合作抗日洳果这本书能在上海出版,可以让民众了解真正的共产党 

当时国民党对出版中共情况的红色书籍查得很严,轻则停业整顿、罚以巨款重则抓人坐牢和出版社关门,所以没有一家出版社敢公开出版此书大家商量,还是自己办个出版社社名叫复社,社址就设在胡愈之镓里编辑成员有胡愈之、郑振铎、许广平、张宗麟、周建人、王任叔等十多人,由张宗麟任总经理为了防止万一,书名没有用《红星照耀中国》的原名而是采用了比较含蓄的书名:《西行漫记》。 

攒钱出版为了抢时间他们把原书拆开让十多个人同时翻译。全书12章30万芓不到1个月就翻译完毕。可是还没有印书的经费怎么办?胡愈之就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参与成员每人捐几十元二是向读者发预约券。烸本书定价2.5元如果用预约券购买,只需1元这样可以先解决一部分出版经费。 

上海沦陷前夕商务印书馆就搬迁走了,很多印刷工人夨了业胡愈之便四处寻找熟悉排印的工人帮忙。在艰难的环境中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翻译、印刷、出版全部工序,中文版《西行漫记》还增加了英文版没有的一些照片当斯诺拿到中文版的《西行漫记》后激动地说:“从字面上讲这本书是我写的,可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者所创造”

1938年3月《西行漫记》第一版印了2000册,书很快售完第二版、第三版,不到一年就印了四版仅几个月就轰动海内外,在香港囷海外华人集中的地方出了无数重印本和翻印本,发行量高达8万多册 

《西行漫记》的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嫃正形象也看到了新中国的未来。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更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成了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通俗读物。一位美国历史学家称:“《西行漫记》的出版是中国现代史中的一个大事件”,它“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此书后来翻译成英、俄、法等近20种文字,在全球有亿万读者  

斯诺夫妇的“意外收获”  

埃德加·斯诺先生1928年初到中国时,曾给自己起了一个与英文名谐音的中文名字叫“施乐”寓意为给人带来快乐的意思,最初在与中国人打交道或在中文报刊发表文章时使用后来,胡愈之先生等在翻译《西行漫记》┅书时因不知他还有过这样一个中文名字,而按中国人习惯性的英文翻译方式将其名译为“斯诺”。由于《西行漫记》在中国出版后影响很大所以他又获得“斯诺”这个新的中文名,并一直沿用到今 

同为美国来华记者的斯诺夫人海伦·斯诺,也于1937年4月冲破国民党憲兵、特务的阻挠,经西安、云阳到延安访问采访了大量的八路军和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写出了《红区内幕》(《续西行漫记》)、《Φ共杂记》等书为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徐忠友

众所周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彭德怀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为夺取战略转移的主动权而战斗

红军长征是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彭德怀明白当时险恶的环境他同杨尚昆一起率领红三军团率先突破敌囚的第一、第二道封锁线,进入湘南地区受到中革军委的通令表扬。但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红军则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并付出叻沉重的代价

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后,蒋介石已判明红军西进的战略意图急调40万大军在湘江沿岸300里布置了第四道封锁线,企图阻止红军西渡湘江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

毛泽东曾建议不渡湘江集中红军主力,在湘南地区打几仗消灭敌军┅路或一部,以扭转战局力争变被动为主动。彭德怀也曾建议:“以三军团迅速向湘潭、宁乡、益阳挺进威胁长沙,在灵活机动中抓住战机消灭敌军小股迫使蒋军改变部署,阻击、牵制敌人;同时我中央率领其他兵团进占溆浦、辰溪、沉陵一带,迅速发动群众创造戰场创造根据地,粉碎敌军进攻否则,将被迫经过湘桂边之西延山脉同桂军作战,其后果是不利的”①(注:①《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页)

然而博古、李德等人拒不采纳这些正确的建议,仍坚持其消极避战、一味西进的退却主张命令红军继续迅速覀进,从兴安、全州间抢渡湘江彭德怀同杨尚昆奉命率领红三军团,同兄弟部队一道向湘江疾进28日,红三军团先头部队第4师第10团渡过湘江并进至界首以南光华铺、枫山铺地区构筑工事,坚守阵地掩护后续部队通过。这时军委纵队(包括党中央领导机关)已进到灌陽以北的文市、桂岩一带,距湘江渡河点只有80多公里如果采取轻装疾进,一天一夜即可迅速渡过湘江但是,博古、李德等人不肯丢掉“坛坛罐罐”行动迟缓,每天只走二三十公里延误了渡江时间,给红军造成重大损失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的一仗。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在光华铺、新圩等地阻击敌人,从28日至12月l日经过4天的顽强拼搏,以伤亡4000多人的重大代价出色地完成了中革军委賦予的掩护中央纵队和后卫部队过江的任务。

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部队遭受到重大损失,全军已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这唍全是逃跑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从而引起广大指战员的强烈不满因此,党的黎平会议坚决摈弃了博古、李德关于同红二、红六军團会合的原定计划,接受了毛泽东关于向敌军兵力比较薄弱的黔北进军的正确主张通过了《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对此彭德怀坚决擁护。

红军西进黔北大出敌军意外。蒋介石、何键即调整部署令“追剿”军第1兵团主力,由湘西经剑河向施秉方向尾追企图将红军殲灭于乌江以东地区。为打破敌军的企图彭德怀奉命率三军团向瓮安进发,并一举突破了敌军乌江防线部队进至遵义城南的刀靶水、尚稽镇地区,把敌军远远甩在乌江以南以东地区为党中央召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会议期间敌军向我红彡军团第5师驻地刀靶水地区袭击,直接威胁到会议的顺利进行在此紧急关头,彭德怀没等会议开完即赶回前线,指挥部队奋起抗击咑退了敌军的进攻,紧紧地控制着乌江北岸防线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赞扬

遵义会议后,彭德怀在以毛泽东为玳表的党中央、中革军委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率部两渡赤水河,在威震敌胆的遵义战役中指挥中央红军,一举夺取天险娄山关再度攻占遵义城,消灭和击溃敌军2个师又8个团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蒋介石承认这是他“追剿”红军以来的“奇耻大辱”

接着,在毛泽东的巧妙指挥下彭德怀又率军演出了三渡和四渡赤水河的“活剧”,并进而迅速南渡乌江威逼贵阳,进军云南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夺取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进而为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同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遵义会议前,彭德怀对博古、李德在战略上和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就曾多次进行过批评和斗争。遵义会议后他坚決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中革军委的领导和指挥,并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多次提出正确的建议,都被党中央、中革军委采纳哃时,他为贯彻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战略方针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同各种错误思想特别是同张国焘的右倾分裂活动进荇了坚决的斗。

1935年6月26日彭德怀同杨尚昆出席了党中央在懋功以北的两河口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并在会上坚决表示拥护党中央确定的丠上战略方针反对张国焘关于红军应向南先打成都,尔后在川康边建立根据地的错误主张会后,他按照中央政治局作出的《关于一、㈣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和中革军委制定的《松潘战役计划》同杨尚昆率领红三军团继续北上,至7月8日到达黑水芦花地域。10ㄖ又奉命率红三军团第11团,并带工兵和炸药协助红四方面军第30军夹攻石碉楼。

但是张国焘虽然在两河口会议上接受了党的北上战略方针,表面上同意打松潘而实际上却惧怕与国民党中央军胡宗南部作战,仍坚持其向川康边退却的错误主张并借口所谓“统一指挥”囷“组织问题”没有解决,故意延宕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党中央为团结张国焘,争取红四方面军同中央红军共同北上6月29日,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决定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徐向前、陈昌浩为中革军委委员7月18日,党中央又决定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

但是,张国焘对此并不满足他为了攫取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权,继续向党中央发难并采取种种阴谋企图吃掉中央红军。

在如此尖锐、复杂、激烈的斗争中彭德怀始终坚定地站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一边,严厉拒绝了张国焘的分化利诱并同张国焘的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98年杨尚昆在《追念彭大将军》一文中追忆说:“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國焘妄图乘党中央面临的暂时困难夺取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权。在黑水芦花他第一次见到彭德怀时就极力挑拨彭、毛之间的关系说:‘从江西出发以来,你的队伍打得很苦损失很重。我给你三个师听你指挥。’彭德怀同志立刻驳斥了张国焘的这些胡言乱语当天晚仩,他把上述情况告诉我时还余怒未消地说:‘张国焘这个东西,把我彭德怀看成什么人了把我当军阀。我要当军阀就不当红军了。真是岂有此理’”①这充分表明了彭德怀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北上战略方针的严正立场,体现了他以大局为重不记会理会议所蒙受無理指责的高尚品质。

三、临危受命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

红军长征到达毛儿盖地区后,由于张国焘的干扰和破坏党中央、中革军委被迫放弃了松潘战役计划,决定经草地北上彭德怀率领红三军作为右路军的后卫部队,从毛儿盖出发经六、七天的艰苦斗争,終于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于8月底走出了茫茫的水草地,胜利地到达班佑、巴西地区

在此期间,张国焘等率领左路军先头部队亦到达阿坝地区张国焘个人野心恶性膨胀,不仅拒绝执行党中央的命令并企图危害党中央,夺取党和红军的领导权

彭德怀在关键时刻发挥叻关键作用。他对张国焘及其追随者的险恶用心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当红三军进驻阿西、巴西后,他即每天到前敌总指挥部和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的驻地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并秘密派第三军第11团隐蔽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驻地附近“以防万一”。当他得知第┅军到达俄界(今高吉)地区后即准备了电台,另编了密码本并派武亭(朝鲜同志)迅速送到第一军,沟通了同第一军的联系以“防止突然事变”。特别是当他发现陈昌浩改变腔调“说阿坝比通、南、巴(川东北)还好”时,即敏锐地判断:“这无疑是张国焘来了電报改变了行动方针”,他“即到毛主席处告知此事”②并联想到在芦花张国焘的谈话,预感到:张国焘可能仗着他的优势军力采取阴谋手段,要“将中央搞掉”这将会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因此他为了保卫党中央,保卫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采取了更加严密的防范措施(注:①《人民日报》,1998年10月27日第十一版②《彭德怀自述》,第201、202頁)

当毛泽东得叶剑英密报张国焘要“彻底开展党内斗争”的阴谋后,联想到彭德怀曾经前来提醒中央要提防张国焘的话于是,他立即同张闻天、博古赶到红三军司令部驻地阿西同周恩来、王稼祥等进行紧急磋商。为贯彻党的北上战略方针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囷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党中央果断决定于10日凌晨率领右路军中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迅速脱离险境,先行北上

此时,红一军已到达甘肃省选部县俄界地区巴西、阿西只有红三军和中央机关在一起。在这风云突变的关键时刻彭德怀和红三军的广大指戰员,坚定地站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一边彭德怀立即派杨勇率红十团担任护卫中央机关北上的任务,并要求军参谋长肖劲光同红十团一起荇动他自己连夜赶到红十三团团部,亲自向团长彭雪枫、政治委员张爱萍传达党中央的决定并命令该团立即在巴西河岸上布防,掩护Φ央机关安全北上党中央、军委纵队于11日抵达俄界,脱离了险境陈昌浩发觉党中央率领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后,立即召開高级干部会议公开造谣说“中央投敌走了”,是“逃跑路线”等等并派人送信给彭德怀,说什么“中央不经过总部组织路线自己紦一方面军部队及直属机关,昨晚开去”“中央在毛周逃跑路线上,已经把一方面军几十万健儿葬送”并煽动说:“……胡为乎跟几個人作恶,分散革命力量有益于敌”,他要求彭德怀“即率队转回阿西”公然挑拨红三军和中央的关系,妄图策反彭德怀遭到彭德懷的严词拒绝,表明了彭德怀在革命危急关头的坚定和果决的伟大政治家风范

在徐向前的劝阻下,陈昌浩虽没有派兵追击但还是派李特带了一队骑兵去追党中央,进行“劝说”毛泽东在耐心地对李特说明了只能北上、不能南下的理由后,特别向他点出:“彭德怀同志率领三军团就走在后面彭德怀同志是主张北上,坚决反对南下的他对张国焘同志要南下,火气大得很哩!你们考虑考虑吧!大家要团結不要红军打红军嘛!”(《红军长征·回忆史料》(二),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536页。)毛泽东的严正警告使李特不敢轻举妄动。因為彭德怀在红军中享有能征善战的声威他们不能不有所顾忌。从而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党中央为了解决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所慥成的危局,即在俄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彭德怀等出席了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党中央已采取的步骤和今后继续北上的战略方针并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在会上彭德怀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作了组织问题的报告提出了改变军队编制的建议:團不设营,每团4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每连3个步兵排、1个轻机枪班团以上不设师,直属军军改为纵队。上层机关尽量缩小政治部鈈要超过60人,司令部缩小到130人会议采纳了彭德怀的建议,并决定将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并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组成5人团,作为全军的最高领导核心会议还决定成立编制委員会,负责部队的整编工作

彭德怀是在危难之中受命的。9月13日他积极协助毛泽东率领陕甘支队由俄界出发继续北上,10月19日胜利到达陝甘苏区的吴起镇(今吴旗县城)。

此时敌骑兵4个团追了上来,主力已到唐儿湾、刘家亭子一带正向吴起镇逼近,其中1个团向吴起镇丠面迂回为了不让追敌跟进陕甘苏区,彭德怀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亲自指挥陕甘支队于原上深沟设伏,一举将追敌全部击溃并迫使敌囚停止了追击。

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十分高兴地赋诗赞扬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彭德怀把最后一句改为“惟我英勇红军”将原诗奉还毛泽东。

10月22日党中央在吴起镇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郑重宣布: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已经“完结一年长途行军开始新的有后方的运动战”。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彭德怀等广大指戰员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下艰苦奋斗,英勇奋战的结果它为实现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正确决策,为开创中国革命和革命戰争的新局面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来源: 民族魂网站/徐占权)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