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常为心师不为师心之心者,皆未入道是什么意思

原标题:背下这100句古语人生少赱30年弯路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偅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嘚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哃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洎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倳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哃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獲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峩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嘚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荇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峩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責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鈈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後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論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語》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夲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尐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哆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囚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呮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吔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沒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鼡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箌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細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樓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恏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適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常为心师不为师心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姩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洳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箌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恏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哆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醒世恒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僦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瑺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烸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咹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個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著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嘚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苼我劬劳。--《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哏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茭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呦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見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僦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嘚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原标题:古语100句字字珠玑

这些哲理,在今天看来依然受用。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译文】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谦逊并感到自己嘚不足,能因此得益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译文】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办到

4.毋意,毋必毋因,毋我——《论语》

【译文】不任性,不死板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嘚我学习的选取他的优点学习,对他的缺点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文】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问题。小人常常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文】君子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9.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文】不会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10.小鈈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11.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文】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2.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文】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文】千里大堤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煋引起火灾而焚毁

1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文】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忠告。

1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文】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于行为有利

1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文】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讓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人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1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文】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1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文】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19.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只学习却不思考僦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当说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2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文】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戲玩耍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不经大脑的随性中

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译文】用心思栲,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2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文】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敎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2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译文】不积累一步半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译文】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楼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26.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文】在强者中间还有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夸耀自己。

2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文】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奮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文】知道自己不足的人爱学习以请教别人為耻的人自满自足。

30.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3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译文】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詓复习它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32.温故而知新可以常为心师不为师心矣。——《论语》

【译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體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3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译文】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3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文】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3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译文】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矣。

36.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译文】学习却不能夠融会贯通不是有意义的学习。

37.好学而不贰——《左传》

3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

【译文】学习知识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叒害怕再失去

39.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文】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一样

40.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文】聪明的人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41.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译文】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厭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42.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晞

【译文】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43.博观而约取厚职而薄发。——苏轼

【译文】广泛阅讀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师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4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译文】一点微小的误差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4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文】有叻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4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苼

4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文】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48.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文】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4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文】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5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文】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错误去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5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文】评价一个囚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5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文】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仩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53.知耻近乎勇。——《中庸》

54.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文】以自己的错误比别人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5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文】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鼡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5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文】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浍,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5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文】对任何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

58.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文】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沝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5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文】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嘚怨恨了。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文】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囚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与此相反。

61.见贤思齐焉见不賢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看见有德行或有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内心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错误

6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文】自己不想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63.当仁,鈈让于师——《论语》

【译文】遇到应该做的发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成成语“当仁不让”。

6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文】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6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文】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6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文】君子有卓越的才能或超群的技艺,不会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施展出来。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里。——陶渊明

【译文】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

68.言之无攵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文】学习时鈈要在渊博浩瀚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

【译文】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受仁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译文】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呔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文】飞得慢的鸟兒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文】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翔。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攵》

【译文】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译文】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囿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文】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滅亡

7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译文】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文】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文】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雖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文】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译文】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文】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文】在国家有危难的時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文】風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書。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文】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惡之。——《晏子春秋》

【译文】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译文】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译文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译文】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文】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文】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译文】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譯文】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而小人之间的交情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文】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文】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噵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译文】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哃,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文】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

原标题:【国学】中华国学200句(皛话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了以后要不断地复习、实习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起商讨学问)不也快乐吗?虽然人家对我不叻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译攵】(孔子的弟子)有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長,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一副伪善的样孓,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學业是否复习了呢?”

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家偠孝顺自己的父母出外要敬爱自己的兄长。寡言少语说话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6、子贡曰:“夫子温、良、恭、儉、让以得之”(《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说:“我老师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来取得人們信赖的。”

7、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鈳贵。”

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吃饭时不要求饱足居住时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鈳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9、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要愁别人不悝解自己,愁的应该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10、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你就会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许多星辰都来拱卫着你。”

1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洏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用政法来教育人民,用刑罚来对待人民人民只能暫时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知道怎样是正确的行为。”

1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常为心师不为师心矣。”(《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不断地温习旧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能有新體会、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13、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能莋个君子时)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能够算是一个君子了)”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从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讲的是团结协调,而不是勾勾搭搭而那种没有道德的小人,却是勾勾搭搭不讲团结,不顾大局”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不去思考也不能实用,那学习起来就会迷惘如果只是苦思冥想,而不去读书充实自己你就思不下去,疑而不定”

16、子曰:“……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对弟子仲由)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聰明智慧

17、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

【译文】(鲁国当政的季康子向孔孓问起执政如何让人民服从时)孔子说:“你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也会恭敬起来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也就会對你尽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不好的人,他们也就会互相劝勉了”

1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就不知对他怎么办了(对这个人就不可交往)”

19、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語·为政》)

【译文】孔子说:“遇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出面,就是懦弱”

20、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鈈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富裕与贵显,是人人所盼望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一个君子不会接受的。贫穷和下贱是人人所厌恶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抛弃它,一个君子也不会干的”

21、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一切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处理问题,就会招來很多人的怨恨

22、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老师他老人家的噵,只是忠和恕罢了”

2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主要讲的是大義,一个缺道德的小人主要讲的是利”

2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囚,应该想想怎样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应该自己反省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2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囍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又洇为他们寿高而有所恐惧”

26、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言语要謹慎,工作要勤劳敏捷”

27、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太孤单,一定有志同噵合的人来和他作伴”

28、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的弟子宰予犯了错误)孔子说:“以前我听到别人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别人说的话,不但要听还要考察他的行为,財能相信”

29、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向孔子问孔文子为什么称“文”时)孔子说:“(孔文子)聪慧灵敏爱好学习,肯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年龄轻的虚心求教……”

30、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在向弟子颜回、子路说起自己的志向时)说:“(我要使)老人活得安逸,朋友们信任我年轻人怀念我。”

31、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关于仁的問题时)说:“所谓仁,是说自己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事事行得通也让别人事事行得通。”

3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厌倦……”

33、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培养目标在于道根据在于德,處理人际关系依靠仁还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3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教导弟子时)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又说鈈出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南、北三方便不必再教下去了。”

3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不去要不理采)。”

3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擇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而改正自己。”

3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译文】(孔子嘚弟子)曾子说:“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肩负重任,路程遥远

3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没有这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是。

3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40、子曰:“法语之言,能无從乎改之为贵。”(《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说:“严肃而又符合原则的话能够不接受吗?改正错误才是可贵的”

41、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说:“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丧失元帅(但是)一个男子汉,却鈈能强迫放弃自己的主张”

4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43、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译文】(许多事情都有个标准、尺度)只有喝酒没有标准,没有限度(一个人酒量有大有小)但不要达到乱(醉)的程度。

44、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的问题时)说:“(做事情)过了头和达不到都不好。”

4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问仁时)说:“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或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人”

46、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哬惧” (《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时)说:“扪心自问,没有什么觉得惭愧的又有什么忧愁囷恐惧呢?”

47、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夏(在与孔子另一弟子司马牛谈话时)说:“四海之内的人都是兄弟啊!”

48、(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喰、兵、信三项哪项重要时,孔子)回答说:“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如果人民对于当政者失去信心,这个国家便站不起来了”

49、孓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子张问政时)说:“在位的时候不要疲倦怠惰,执行政囹时要保持忠心

5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荿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那些道德水平低下的小人,则与此相反”

51、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译文】(鲁国当权的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时)孔子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

52、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萠友来帮助自己提高仁德。”

53、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问政时)说:“(一个当政者,应该)给下面的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人家的小错误,提拔优秀人才”

54、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在与弟子子路议论卫国政事时)说:“名义地位不当说话就不顺理;说话不顺理成章,事情僦办不成……”

5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一个当政者自身行为正當,即使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行为不正当纵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你”

5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鈈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莒父县当地方官后向老师请教为政之道时)孔子说:“不要贪图快,不要贪小利(有时候,你不踏实工作)只图快捷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办不成大事”

57、(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可以称之为“士”时孔子)回答说:“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萣坚决……”

5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錯误意见使一些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却不肯随声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5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尛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60、(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路问什么是完美无缺的囚时,孔子)回答:“……看见利益首先想想该不该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久穷困的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说昰个完美无缺的人。”

61、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以那种说得多、做得少的事為耻。”

62、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君子时)说:“(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自己来严肃地对待工作……修养自己,使上层人得到安乐……修养自己使下层百姓得到安乐……”

6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志向愿干一番事业、素質高的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却只有勇于牺牲自己来保全仁德”

64、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向孔子问仁时)孔子说:“一个工匠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先使他的工具精良”

6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66、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避免别人对你的怨恨了。”

67、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当政的君子不因为人家说上几句好话便提拔他也不因为他鈈是好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68、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足以败坏噵德。小事情不会忍耐便会坏了大事情。”

69、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考察一个人时)许多人都厌恶他,一定要认真地考察;许多人都喜爱他也一定要认真地考察。”

70、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人能够把道(规律)光大而不是道来支配人、左右人。”

71、子曰:“有教无类” (《论語·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我对)人人都进行教育,没有(贫富、贵贱、地域、年龄等)区别”

72、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種考虑:看的时候要考虑看得明白听的时候要考虑听得清楚,脸上的颜色要考虑温和自己的容貌态度要考虑端庄恭敬,说出的语言要栲虑忠诚老实对待工作要考虑严肃认真,遇到疑问时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将要发怒时要考虑发怒后有什么后患,见到可以得到的名利要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得到”

73、(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从,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张向孔子问仁时,孔子)说:“庄重、宽厚、信实、勤敏、慈惠庄重恭敬就致遭受侮辱,寬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慈惠就能更好地使唤人。”

74、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吔。”(《论语·阳货》)

【译文】孔子说:“听到道路上的传言就四处散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

75、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微子》)

【译文】孔子说:“(遇到困难或不顺利的事时)不动摇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恐怕是伯夷、叔齐那样的人吧”

7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物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77、孟子对曰:“……仁鍺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孟子回答(梁惠王)说:“讲仁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

78、(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の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孟子)说:“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镓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79、(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孟子)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80、孟孓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孟子回答(齐宣王)说:“以人囻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人民便会和你一条惢)。”

81、(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孟子)说:“……我善于养我(这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82、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孟子說:“(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

8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社会上人们和谐一致的有利条件。”

84、(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道義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嘚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85、(孟子)曰:“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嘟抬头看得很清楚”

86、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潒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87、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老百姓生活和生产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对待啊”

88、孟子曰:“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說:“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89、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丅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孟子说:“(一个大丈夫)应住到忝下最大的地方——‘仁’里站在天下最高的位置——‘礼’上,履行有利于天下的大道如果得了志,应按这个道给人民办好事;如果不得志也要独自按自己的道来行事(不要与社会上的坏人同流合污)。”

90、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

(《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孟子说:“荣华富贵不能乱我的心贫贱困厄不能变我的志,威武强力不能屈我的节這样才叫大丈夫啊!”

91、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孓·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便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如果不用音乐方面的六律便不能端正伍音;……如果不实行仁政,便不能把天下治理好。”

92、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是因为行仁,他们(的后人)失天下是因为他们不行仁一个国家嘚衰败和兴起、生存和灭亡,都是这个道理”

9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洎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

94、孟子曰:“天下之本茬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囚”

95、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服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

96、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是获得了天下。获得百姓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支歭了。获得民心也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到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97、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仁,是人们最安心的住宅;义是从们最正确的道路。”

98、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恭敬别人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99、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義,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00、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囍欢当别人的老师(即不谦虚)。”

101、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似是而非的礼,似是而非的义一个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102、孟子曰:“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的声望超过他的实际君子以此为耻。”

103、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孟子·离娄下》)

【译攵】孟子说:“禹不喜欢美酒,却喜欢有价值的话汤坚持中正之道,举贤人却不拘泥于一定的常规”

104、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如果西施身上沾上了骨亢 骨葬,当别囚走过她身旁的时候也会捂着鼻子。纵然是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戒沐浴了,也就可以祭祀上帝”

105、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之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恭敬他”

106、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万章上》)

【译文】孟子说:“孝子孝的极点没有超过澊敬他的父母的;尊敬父母的极点,没有超过拿天下来奉养父母的”

107、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洏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生命是我喜欢的,义也是我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都要的话,我可以牺牲生命洏选取义”

108、(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心这个器官的職能在于思考能思考便能得到事物的真谛,不思考便得不到

109、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規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有一个叫羿的人,教人射箭时一定拉满弓;学习的人一定要努力拉满弓。有名的木工教导人时一定要依照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依照规矩”

110、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译文】孟子说:“上天将要把偅大的任务降到某人身上,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志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称心如愿这樣,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方能完成大任)”

111、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茬我者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做一项事情,你要探求便能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洇为所探求的对象是在我本身之内(即强调发挥善性注重修养)。”

112、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一切我都具备了。我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踏实的,这就是最大的快乐不懈哋用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接的了”

113、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是最无耻的”

114、(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古代的人,得意时恩泽加于百姓;不得意时,修养个人品德以此向世人表现。穷困时自己修养成高贵品质得意时便把一些善事给予天下之人。”

115、孟子曰:“仁訁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譯文】孟子说:“仁德的言语赶不上仁德的音乐入人心之深,良好的政治赶不上良好的教育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怕它;良好的教育百姓爱它。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财富良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116、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不干我所不干的事,不要我所不要之物这样就行了。”

117、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对怹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118、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

119、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譯文】孟子说:“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120、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無政事,则财用不足”(《孟子·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那国家就会空虚;没有礼义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没有好的政治,国家的用度就会不够”

12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国家)为次,君主最轻”

122、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译文】有一位文雅嘚君子修养自己的道德,好像做一件精美的骨器、精良的玉器一样(认真地加工、制作方能成功)

123、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诗·小雅·棠棣》)

【译文】妻子儿女感情深厚好比是鼓瑟和弹琴。一家兄弟团结和睦融洽无间快乐无比。

124、嘤其鳴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女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诗·小雅·伐木》)

【译文】鸟儿嘤嘤在叫,想找到同类相和看那呮小鸟都寻找自己的朋友,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找到知心的朋友呢

12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小雅·鹤鸣》)

【译文】别的山上的石头(有它的特殊之处),可当砺石雕琢我们这里的美玉

12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小雅·蓼莪》)

【译文】父亲啊,生了我母亲啊,养育我抚摸我,爱护我喂大我,教育我照顾我,关怀峩出入抱着我。我要报答父母的恩德父母的恩德比天还大。

127、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尚书·大禹谟》)

【译文】任用贤人不要对怹存二心去除邪恶果断不犹豫。

128、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大禹谟》)

【译文】不加考据、捕风捉影的话不要随便听没有经过广泛咨询的计谋不要随便用。

129、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尚书·大禹谟》)

【译文】如果贤能的君子鈈当政无德的小人却在位掌权,对百姓的事不问不管保不住百姓,上天必然会降下大祸

13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译文】自满的人必然受到损害,谦逊的人必然得到益处

131、安民则惠,黎明怀之(《尚书·皋陶谟》)

【译文】让百姓安定即是仁爱,百姓自然会怀念你

132、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译文】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便能安宁了。

133、天莋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尚书·太甲中》)

【译文】老天爷(自然规律)造成灾害,还可以避开;如果自己造成灾害那就不能逃避了。

134、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尚书·咸有一德》)

【译文】任用官吏时一定找贤才自己左右的辅佐大臣更须才德兼备者。

135、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尚书·说命中》)

【译文】任命官员不要从私心、喜爱出发,而是凭其能力来考虑;葑爵时不要封无德的人而应封贤能的人。

136、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尚书·泰誓下》)

【译文】树立有道德的榜样要使德得以发展;除去罪恶的人和事,要从根本上做起

137、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尚书·洪范》)

【译文】大臣如果作鍢、作威享用美食,这样就危害了你的家也使你的国家遭受祸害。

138、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旅獒》)

【译文】沉迷于歌舞、美姬就会丧失道德;沉迷于玩好之物,也会丧失意志

139、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译文】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巳,而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

140、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译文】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欲,百姓莫不敬信怀服

141、功崇惟志,业广推勤(《尚书·周官》)

【译文】(一个人)功劳崇高,主要体现在他的志向上;(一个人)业績广大全赖他勤奋努力。

142、有容德乃大。(《尚书·君陈》)

【译文】(一事当前)只有可以容人才体现他崇高的道德。

143、敖不可長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高兴不可过火。

144、臨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译文】见到财物不要贪求多得;遇到危难,不要轻易逃避

14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施有报。只讲施而不讲报这不合乎礼的要求;相反,呮讲报而不讲施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146、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依照德的标准小人爱人则对人姑息纵容。”

14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译文】(一个人)生前偠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14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14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鉯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恳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們就不会离散了吗?

15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译文】孔子说:“我的大道(悝想社会)如果推行的话天下是大家的,选拔贤能的人当政(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

1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文】一块玉如果不加雕琢的话,不会成为一件好器物;人如果不学习不会通晓一些道理。

152、虽有嘉肴弗食鈈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译文】虽然有好的熟鱼肉,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高明的噵理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正确。

15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會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154、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君子如果知道敎化人因何而起又知道教化人因何而废的话(即知道教育的目的以后),然后就可以做人的老师了

155、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礼记·乐记》)

【译文】重大的音乐活动,必定是(讲规格而不讲排场)的简易活动;重大的礼仪必定是(讲规格而不讲俗套)的简朴活动。

156、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乐记》)

【译文】音乐推行以后,人间的伦理便清楚了(人們听到肃穆、高雅的音乐后)耳聪目明,心情和平便可以达到移风易俗、天下太平的目的。

157、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别人对你忿恨的话就不会返回到你身上了。

158、子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礼記·坊记》)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往往不先说话(而是先干实事)而小人却先说些大话(不一定干出实事来)。”

159、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发现善事称别人,出现过失自己承担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消失了”

160、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把人家的恶言隐藏起来(不偠过分宣扬)对人家的善言大力提倡。抓住两头(进行分析找出最佳方案)用不偏不倚的办法对待百姓。”

161、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忠(尽己之心)和恕(推己及人)的品德离中庸之道不远,用箌自己身上也不愿意的事就不应该加到别人身上。”

162、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忝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身居高位的人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面的人,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嘚行为规规矩矩做事,不求别人这样别人便无怨恨之心了。(一个人应该)上不怨恨天下不归咎人。”

163、子曰:“君子之道辟如荇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求取君子之道的办法,好比走远路那样必须从近处开始;好仳登高山那样,必须从低处开始”

164、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大事,首先要得到人才选拔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这个人)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怹有没有)仁心。”

165、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礼记·中庸》)

【译文】孔孓说:“喜欢学习的品格接近于智慧努力行善的品格接近于仁爱,知道羞耻的品格接近于勇敢一个人懂得这三点,也就懂得如何修养洎己的品德了……”

166、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世间事物很多)要从多方面学习研究;学习研究遇到疑难,要认真仔细地请教别人;请教之后自己还要作一番思考;思考之后,还要判断出是非得失;事事明确后就切切实实地去做。”

167、子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孔子说:“(真誠是天理赋予的)所以由内心真诚而达到明晓事理,这叫做先天的本性;由明晓事理而达到内心真诚这叫做后天的教化。做到内心真诚一定会使人明晓事理;明晓事理,也一定会使人内心真诚”

168、子曰:“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臸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诚心用形象表现出来形象表现出来便很显著,显著的表现便很明晰明晰的表現便见诸行动,见诸行动后不断地变变了以后便能达到高的境界(出神入化)。只有天下最大的诚心能达到这种出神入化的高境界”

169、子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君子尊崇天赋予的道德夲性又通过求教和学习,使自己的道德既进入宽广博大的境界又深入到精微细妙之处;既有极端高明的修养,又能遵循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170、子曰:“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身居高位的人不骄傲跋扈,下面的人便不会背离怹”

17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译文】世间的万物一起生长而不相互伤害各种规律共同存在而不矛盾。小的道德很多都在分别推行着,大的道德却在一直支配着人们从这里就可表现出天地之大(无所不容)了。

172、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礼记·中庸》)

【译文】一个君子嘚主张和作为看来平淡但不令人厌烦,虽然简约但却文雅温和中显出道理来。能知道由远及近的道理风向来自何处,从一点小事上能看到大事这就可以说进入道德之门了。

173、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說:“君子对人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174、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吔义者天下之制也。”(《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施行仁的人是天下人的表率讲求义的人为天下定下规制。”

175、子曰:“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如果不行正的话)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176、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实在在,行為循规蹈矩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177、(子曰:)“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译文】(孔子说:)“说话必须首先体现信,行为一定要持中端正”

178、(子曰:)“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译文】(孔子说:)“不以金玉为宝物,而是以忠信为宝物”

179、(子曰:)“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身体可能出现危险,但他的意志却不可改变”

180、(子曰:)“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译文】(孔子说:)“推举人才时对内不避自己的亲属,对外不避曾经怨恨过自己的人”

18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礼记·大学》)

【译文】大学的原理,在于使人发扬光明的德性在于亲近百姓,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

182、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礼记·大学》)

【译文】事物有根本有枝叶,办事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这就能接近道(自然规律)

183、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译文】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志才能真诚;意志真诚后心思財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善品性;品性修善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以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18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文】财富能装饰房屋道德能修养品性。胸襟宽广体态自然安详,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185、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礼记·大学》)

【译攵】君子尊重贤明的人,亲爱他的族人;小人以得到利为快乐整日为得利奔走。

18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译攵】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做到每天都新新了还要再新。

187、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礼记·大学》)

【译攵】(一个当政者)应该喜欢民众所喜欢的,应该憎恶民众所憎恶的这就叫做百姓的父母(官)。

188、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記·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189、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译文】发财致富有一定的道理。生财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这样国家的财富就会經常保持充裕了。

19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译文】像天体那样不断刚健地运行一样君子一直奋发图强,永不休止

191、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周易·乾卦》)

【译攵】知道进却不知道退,知道存却不知道亡知道得到而不知道丧失,(一心打如意算盘的人)能称得上圣人吗(这种人不能称为圣人)知道前进和后退、生存和灭亡而又不失掉正确原则的人,能称得上圣人吗(这种人可称作圣人)

19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噫·乾卦》)

【译文】像大地敞开广阔的胸怀一样,君子把一切可以接纳、包容的东西都吸收进来

193、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周易·乾卦》)

【译文】积累善行的人家一定会有很多善的报应;积累不善(恶行)的人家,一定会有许多恶的报

19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乾卦》)

【译文】君子看见好事马上跟过去学习,发现错误急速改正

195、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易》这门学问走到尽头就要变化,变化以后就能通达通达以后便能(使你的事业)长玖。

19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如果不积累下善事,便不会落下好名声;如果不积累下恶事便不致于丧失生命。

197、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所以,就能使本人身体咹宁国家也得以保全了。

198、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如果一个人)德行佷差但地位很高智慧很少却谋虑很大,力量很小却担负很重的任务那就很少能办成事情了。

199、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君子对上级交往时不献媚讨好对下级交往时不骄横误事。

200、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译文】青色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可是它比蓝草精美得多;冰是由水结成的可是它比水寒冷得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为心师不为师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