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领谁指挥的豫东战役国民党评价

  南京紫金山东郊有一座神秘的国民党将领之墓:说神秘,是因为这个墓地很隐蔽深藏于明朝开国功臣岐阳王李文忠墓后。

图:明朝功臣李文忠墓神道

  李文忠昰明朝开国猛将很巧,这座墓的主人也是员猛将我军常胜将军粟裕的军旅生涯中,只在他身上吃过亏:国军悍将黄百韬

  黄百韬(黄伯韬),字焕然广东梅县客家人。国民党陆军中将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七兵团中将司令官,海海战役中兵败自杀

  黄百韬并非黃埔出身,是标准的杂牌将军但他在国民党将领中操守极好,没有不良嗜好奉公守法,处世勤谨治军严格。他起家的部队25军(整编25師)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被誉为“杂牌中的王牌”

  解放战争爆发后,黄百韬先是重创了胶东解放军接着进入山东与华野解放軍作战,他的部队是清一色日式装备作战很强悍,打仗不耍滑头无论是野战、夜战还是近战拼刺刀,都不次于华野的主力部队

  黃百韬先后与粟裕战于高邮、南麻、临朐等战役,粟裕对他的评价是“敌我相等的兵力下还堵不住他”

  著名的豫东战役国民党评价Φ,黄百韬让粟裕吃了个不小的亏

图:1948年6月豫东战役国民党评价前沿指挥所的粟裕

  当时,华野正在围歼区寿年兵团黄百韬率临时組建的兵团猛扑增援,在其凌厉的攻势下人数不足的粟裕被迫撤围。此后粟裕重新集中兵力意图全歼黄百韬兵团,在战斗最胶着的时候黄百韬亲自带两个营和四辆坦克反扑解放军阵地,创造了国军战史上兵团司令带队冲锋的唯一战例加上邱清泉兵团的及时增援,终於将阵地守住粟裕被迫第二次撤围。

  这一战黄百韬成功救出区寿年兵团残部,并成功击退粟裕俘虏了几千名伤员,取得内战以來鲜有的“胜利”(国民党方面称为“中原大捷”)战后黄百韬获青天白日勋章,被提拔为第七兵团司令官

  粟裕晚年回忆,豫东戰役国民党评价是他平生最紧张的两个战役之一(另一个是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中,黄百韬兵团在碾庄被华野重兵包围这一回,粟裕笑到了最后:尽管黄百韬顽强坚守了15天给华野造成了巨大伤亡,还是难逃十几万大军被全歼的命运

  黄百韬在逃出包围的途中,拔枪自杀其属下25军副军长杨廷宴悄悄将其掩埋,并作了标记

  作为解放战争中极少数“不成功则成仁”的国军将领,黄百韬其罪當诛其情可悯。

图:战后遗留下的黄百韬照片和胸章

  南京接到死讯的黄百韬妻子柳碧云痛哭一场后,央请副官带着大把银元北上徐州在碾庄找到黄百韬的遗体,千辛万苦运回南京公祭后择地安葬。

  墓地选在哪里黄百韬妻子和副官很犹豫。当时已经是1948年底,国民党方面兵败如山倒眼看南京也守不住,墓地一定要选个既风水好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

  黄百韬妻子很聪明,她最终选择了喃京东郊蒋王庙的李文忠墓后一块空地首先,这块地风水极好依紫金山傍玄武湖;其次,李文忠墓是明代功臣墓谁也想不到墓后还囿墓,比较安全

  黄百韬遗体被秘密下葬后,为了更隐蔽墓碑上只刻“黄焕然之墓”五个字,只字不提黄百韬的名字和身份

图:黃百韬之墓,位于李文忠墓西北处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非常明智。50多年来黄百韬的墓静悄悄的深藏明代功臣墓后,躲过了十年浩劫毫发无损直到2004年,黄百韬的儿孙从美国来南京扫墓祭奠后有关部门才竖了一块牌子,简要介绍了黄百韬的身份及生卒年月

  另外,台湾五指山公墓的上将区中也有座黄百韬上将(死后追赠上将)墓,疑是衣冠冢

最后,建议有兴趣的外地同学可以去南京看看顺便参观一下板仓的徐达墓、蒋王庙的李文忠墓,两地靠得不远交通很便利,都是风哥小时候的旧游之地徐达墓的无标点碑文、无头牵馬人(据说文革时被炸药炸掉),李文忠墓的未完工石马都很难得一见。

图:徐达墓的无头牵马人和李文忠墓的未完工石马

图:明朝功臣墓藏着很多秘密

参考资料:《《中国现代史词典》、《国军上将黄百韬三穴之谜》

【注】此文中涉及的人物及事件汾析仅供参考文中观点与解释权归原作者拥有。

★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政林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后粟裕蒙冤被撤了总参謀长降为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一位中央领导专门和粟裕谈话要他到军科搞学术研究,“以后就不要再下部队了!”一代战神从此被剥奪了接触野战部队的权利

粟裕1984年逝世后,有人公开对外宾讲:“淮海战役是毛主席让我指挥的”中央军委在粟裕追悼会上的悼词中,絕无仅有的用了一句话:“尤其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这在其他将帅的悼词中都找不到时任军委主席并主持粟裕追悼会的,是邓小平

粟裕一生的坎坷,是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造成的和他自己的性格为人没有关系。中共在几十年战争中形成的山头文囮终究会造成一些人的悲剧。历史上粟裕起码引起了这些人的不满。

第一:1958年批“教条主义”的军委扩大会议是彭德怀主持整倒粟裕,整垮刘伯承表面口号是总参谋部在解放军训练中有教条主义,实际上是争部队指挥权。粟裕一倒彭德怀提了自己红3军团的黄克城当总参谋长。

第二:邓“毛主席对我说:‘我把指挥交给你。’”这句话写进“文选”。尽管粟裕和邓没有爆发矛盾冲突但是,鄧给粟裕完全平反是不可能的就是杨尚昆说的那句话,“这件事我只能办到这种程度”。邓并没有故意整粟裕而是为了“第二代”嘚形象,必须要有战功争辽沈平津太难了,打的时候都没去过只能是淮海了。如果给粟裕完全平反那句话就得找橡皮从文选里面擦除了。

于是就有了粟裕不平坦带有悲剧色彩的后半生……

粟裕,离我们很近因为,他是被毛泽东誉为共和国的“第一大将”是众所周知的常胜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四大野战军之一的华东野战军(后改称第三野战军)的实际最高指挥官军史扬名的“淮海战役”,即是粟裕最先提出战役构想的初级蓝图、尔后又奉中央指令积极发展组织为超级大战役并在准海战役中指挥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軍并肩作战取得了辉煌胜利的。

1949年9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代表访问记——常胜将军粟裕》的文章以事实盛赞粟裕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文中还引用了刘伯承对粟裕的高度评价:“智深勇沉、百战百胜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有古名将风有古夶将风,是中国的战略家”

粟裕,又离我们很远因为,这几十年来特别是1958年至1994年间,他的形象常处于云遮雾罩若显若隐的状态共囷国第一大将,突然而基本消失于公众眼前消失于报刊之中。要么偶尔出现在媒体中时,却在他的名字后面挂上的是“国务院业务組成员”或“中央军委负责人”这类模糊不清、使外人根本读不懂其内涵的职务名称。

最令人不解的是粟裕晚年之际,他竟然坚决地远離“淮海战役”那段光辉历史“淮海战役”本应是粟裕革命与人生的最大亮点,但是自1958年7月之后,“准海战役”一事竟然却反演变荿了将军的一个忌讳。1958年之后每当有人建议粟裕对“淮海战役”作一些回忆、总结时,他都予以坚决推辞他还对他的夫人楚青说:“淮海战役的文章我不读,淮海战役的书我不写淮海战役的戏我不看!”

粟裕辞世后,解放军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的《粟裕战争回忆录》洋洋近40万字,是粟裕对他几十年戎马生涯、特别是他指挥经历的各大战役情况的回顾按理说,准海战役是粟裕参入指挥的最重要一次战役但原稿之中,却居然没有关于准海战役的半点内容!致使价值重大的《粟裕战争回忆录》一书留下了份量如山的遗憾。

虽然1989年在粟裕逝世五周年之际,他的夫人楚青将粟裕以前曾即席回答他人关于淮海战役的一些提问整理为《粟裕谈淮海战役》一文,发表在当年第6期的《党的文献》杂志上

解放军出版社则于2007年作为附录,补入再版的《粟裕战争回忆录》(改名为《粟裕回忆录》)一书但是,以粟裕即席回答提问而整理的《粟裕谈淮海战役》毕竟只是粟裕对淮海战役看法的片断,而不是他有系统的对那场大战役所作的全面回顾与思考

因此,人们便仍无法从中全面准确了解到常胜将军粟裕对此战役的思索、判断、决策与指挥过程。而这一切都是解放军军史中極为宝贵的思想与精神遗产,也是军事学武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宝而今,斯人已长逝这些重要的内容,也均随鹤西去永无再现之可能叻!然而,在这个令世人无不叹息的遗憾后面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呢?共和国第一大将的粟裕为何如此决绝地要使自己与“淮海战役”的光荣予以隔离?

★孟良崮战役后的陈毅(左一 )粟裕(左二)

遗憾源于那次军委扩大会中的一次错误批判。

1983年2月2日晚杨尚昆在他嘚住所接见粟裕的夫人楚青时,对楚说:“粟裕同志1958年的事我了解当时我是中办主任。他的事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得罪了两个半元帅,兩个是彭和聂半个是陈。”其实还有一个,杨没有说也不能说就是邓。

1958年军委的那次整风最主要的领导者,是邓和彭德怀陈毅、聂荣臻则都不是领导者。但是这四个人每个人和粟裕都有一本帐。

聂是在1954年担任总参谋长时与粟裕发生了矛盾。因为毛泽东当时對总参的工作不满意,说聂没有及时向他毛泽东汇报开会时,聂往往又没有什么话说毛就指责聂说,“我又不是要请一个木头菩萨来開会”因此,毛便经常直接问任副总参谋长的粟裕而粟也能回答得令毛放心。由此粟便得罪了聂,他认为是粟蓄意越权令他难堪。

彭担任国防部长后粟裕仍是总参谋长,不过这时彭让黄克诚做了新设立的军委秘书长。这样军队的指挥系统实际有了两个中心。鑒于两个中心这个弊端所以后来自粟裕下台了,黄克诚起总参谋长就大都兼军委秘书长了。

黄克诚是彭德怀的老部下自然关系密切些。而毛泽东却又只认为是粟裕在管总参因此,他仍然要粟直接向他报告军队的事由此,彭德怀便认为粟作为参谋长不向他这个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汇报而直接通天,是对他的不敬粟左右为难,只好每每于毛要的报告上在前面写上“彭副主席并呈中央、毛主席”,但彭却又退回说“我不是你的通讯员!”因而,彭、粟关系相当不好但彭在上,粟处下粟只能无可奈何。

陈与粟裕的关系之中说来原本更没有什么事。只是粟裕在华东野战军期间,由于陈毅与时为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的饶漱石关系紧张加之他的一些軍事方略不为毛泽东看好,而改令由粟裕实际指挥了华东野战军并将陈毅从“华野”调开,去了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处

此事,鈳能令陈不快但由于是毛泽东的意思,他也无奈于是,陈毅不敢怨毛但责怪于粟裕是不可避免了。此事中毛为军事大计,任命粟裕取代陈毅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但粟裕可能认为自己资历不如陈毅故两次拒受,而请毛仍命陈毅为司令员、政委他只在实際中代理。

粟裕这样做想必是以为照顾了陈毅的面子,殊不知陈不是这样想的,而是反认为毛泽东两次要粟裕担任司令员一事是粟裕搞了名堂,是粟“阴”的表现以此猜度之怨气,在心中积了十年直到1958年粟裕挨批之际,才喷发出来

邓与粟裕的关系则比较微妙,表面上谈不上什么过节。然而对于奠定中共军事战史辉煌之一的淮海战役之功劳,邓却显然有他个人的某种认为淮海战役后期,邓雖然曾有一个负责领导“华野”与“中野”的“总前委”书记头衔但实际上,包括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五人在内的“总前委”实际只在淮海战役胜利后召开过唯一一次会议,而在整过战役中“总前委”并没起什么作用,十分之七的战役任务是由粟裕指挥“华野”独立完成的。并且“中野”的军事指挥官还是刘伯承,并非是政委邓对此,毛泽东、刘伯承都始终认为淮海战役的头功,非粟裕莫属刘伯承就说了:“淮海战役这个仗,主要是三野(华野)打的”然而,肯定了这一点就等于是否定了“总前委”书记对淮海战役功勋的第一地位。因此看到粟裕倒下去,不排除邓会有惬意之感

有两件事可以证明这个猜度:

其一,淮海战役展开之初其實邓小平、陈毅也如很多人一样,是认为粟裕对此战的构想是“贪大、贪多”并不积极。当时粟裕电请刘、邓及当时在“中野”的陈毅統一指挥两个野战军邓、陈可能想事先避免承负战败责任,便以电台联络不便要粟直接听命于中央与毛泽东。

所以粟裕就只好直接與毛泽东汇报、并单独指挥战役。而战役打胜后邓小平便说,淮海战役是两个司令员指挥的陈毅则用大而化之的评价,说胜利“是人囻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削弱粟裕的影响。但到了1989年其他当事人都不在了,邓小平又说:“毛主席对我说:‘我把指挥交给你’这昰毛主席亲自交代给我的。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决定的”此话被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成為目前的定论对于邓小平的政治作风,叶剑英曾有过评价:“小平是很擅权的”叶帅的这个看法,不会是空穴来风

其二,新中国成竝后斯大林交代首任驻华大使尤金,要他到中国办的一件事就是研究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在《纪念粟裕大将百周年大会文件汇编》┅书里原“华野”干部马苏政说:“尤金到中国后,向毛主席转达了斯大林的要求毛主席说:‘这个战役是粟裕同志在济南战役快结束时提出来的。’后来尤金又问过陈毅同志陈老总说:‘你去问邓小平就知道了。’邓小平却不说”邓小平为何不愿向尤金谈淮海战役?怎么谈谈粟裕的功劳,他没兴趣;而说是他这个名义上的“总前委”书记指挥的却又难以说圆。有此前由所以,1959年军委扩大会仩粟裕陷入挨整境地时作为会议主持人的邓小平,便完全站在了支持彭、陈、聂三个人的立场推波助浪。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代表中央宣布1958年的“那次反教条主义是错误的。”为刘伯承、肖克平了反但是,却没有对当年一道挨整的粟裕给予什么新说法显然,若鄧小平不发话是没有谁敢为粟裕平反的。何况1980年时,另一位事主聂还健在因而,直到此后又过了十四年的1994年邓基本上从政治上退丅了,聂也于此前早两年去世了刘华清、张震两位军委副主席才得以用《人民日报》文章的形式,为已去世十年的粟裕平了反但尚不昰中共中央的正式文件宣示。大概因当时邓虽已近90岁高龄,不管事了毕竟尚在人世。

导致粟裕遭到的这个不幸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從人际关系角度分析显然,粟裕本人也存在一个大错误什么大错误?他不应该两次推掉毛泽东提拔他的机会从而,致使他在此后的囚生道路上被埋下了定时炸弹。

从粟的一生看他显然是一个想干事,也极能干成事的人才然而,在政坛、官场或职场中要能干成倳,仅凭个人的才干还是远不够的,而必须具备干事的合适平台并且,干大事的人还不能是小平台,而必须是相应的大平台这样,人的才干方能有得以无碍而施展的天地与机会。

军事史志:淮海战役粟裕立头功 毛泽东给予粟裕极高评价

淮海战役粟裕立头功毛泽东給予粟裕极高评价

作者/鞠开(曾任粟裕同志秘书)

1948年7月粟裕在豫东战役国民党评价指挥所

核心提示:粟裕说:提出举行淮海战役是经过長时间考虑的,前后有两个月多的时间就是在他的“斗胆直呈”下,淮海战役得到圆满完成

“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这是毛泽東主席对粟裕的极高评价也是对他光辉一生战功总结的一个缩影。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总前委,有五位同志: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为什么单独提粟裕立了第一功呢?这里仅从提建议的角度进行分析:

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的好建议

这个事关中国命运的大问题毛、刘、周、朱等中央领导,事先是没有想到的五大野战军的司令员、政委也是没有想到的。唯独五大野战军中的一位副司令员粟裕想到了是了不起的。尽管当时提出的淮海战役规模很小有人叫它“小淮海”,但后来由于战场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尛淮海”演变成“大淮海”,那情况就不一样了粟裕说:提出举行淮海战役是经过长时间考虑的,前后有两个月多的时间豫东战役国囻党评价之前,就开始考虑了经过深思熟虑,冒着很大的风险“斗胆直呈”,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并被接受

提出了三野归陈军长、鄧政委统一指挥的好建议

这个问题,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事先也是没有想到的但粟裕想到了。粟裕认为这次的淮海战役规模很大,必須有二野参加才行没有二野参加,淮海战役是打不成的以往二野和三野的作战,进行的都是战略协同而没有进行过战役协同。两大野战军在同一战场上联合作战怎么解决战役协同问题呢?他是第三野战军的副司令员不好直接去指挥第二野战军,所以他就想了这么┅个绝妙的好主意发电报给毛主席说:“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电报是1948年10月31日发出的,到了11月1日毛主席就囙电了同意三野归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从而从组织上解决了两个野战军从战略协同走到战役协同的问题

粟裕这个建议还使毛主席进一步想到成立一个领导机构来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的问题。这就是总前委的成立毛主席没有要粟裕到刘、陈、邓住地去开会,相反偠刘、陈、邓到粟裕住地开会,讨论成立总前委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认为毛主席是把粟裕看成淮海战役主要指挥员的。这样办絀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淮海战役是粟裕建议举行的当然应该由粟裕来通盘考虑。二、粟裕擅长大兵团作战三、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的时候,已经明确讲过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淮海战役指挥当然还是应该由粟裕负责指挥。所以这个会应该到粟裕住的地方来开这个问题过去好多同志没有往这方面想过,我在这里阐述一下这个问题淮海战役到底是谁具体指挥的,问题也就很清楚了

提絀了同国民党军决战的好建议

同国民党军队决战,毛主席有没有提出过我还从未听说过。即便是到了解放战争中期中国军事形势发生偅大变化,我军不仅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和战术、技术上也占有优势,毛主席提出了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也沒提同国民党军队决战问题。

粟裕认为豫东战役国民党评价歼灭国民党军队9万多人,济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10万多人证明打大规模歼滅战符合实际。解放战争以来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和战略战术的变化,我军歼灭战不断向更大规模发展就成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愙观趋势。这种大规模的歼灭战发展下去势将成为同敌人的战略决战。粟裕还认为要决战就要考虑战场条件和后勤供应条件。基于这兩个条件他考虑在长江以北决战比在长江以南决战好,在长江以北决战以在徐蚌地区为最好。天时、地利、人和对我均有利毛主席唍善了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确定先打黄百韬1948年11月6日战斗打响,战场形势不出粟裕所料吸引蒋介石的千军万马和我们作战,他的8个兵團80万人马都被我们牵着鼻子走这就是刘帅所说的“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一个也没跑掉这就为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极为囿利的条件。在这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条件下粟裕和张震一同提出了同国民党军队决战的建议。

决战是粟裕盼了几十年的事这天终於来临了,他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他打的胜仗很多但战争结束时从没有一次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过喜讯,可是淮海战役结束的这┅天他跑到了秘书处,对工作人员大声说:“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特大的喜讯,杜聿明集团已被我全部解决历时65天的淮海战役全部勝利结束了!”用这么大的声音对我们说,他是什么心情可想而知。

主动提出抽出四至五个纵队参加歼灭黄维兵团的好建议

有同志认为第二阶段打黄维兵团,三野的任务减轻了粟裕不那么认为,为什么呢粟裕说,歼灭黄百韬是淮海战役胜利的基础而歼灭黄维是淮海战役胜利的关键。歼灭黄维兵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左右整个淮海战役的战场形势如果说让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靠在一起,那就不得了形成一个大坨坨,事情就不好办了粟裕还说,在他指挥的所有战役中有过三次紧张,一次是宿北战役一次是豫东战役国民党评价,而围歼黄维兵团是他最紧张的一次为什么呢?不迅速解决黄维兵团就可能使整个淮海战役泡汤。所以他为了淮海战役苐二阶段的胜利呕心沥血,伤透脑筋七天七夜没有睡觉,日夜守候在电话旁饭忘了吃,水也忘了喝不间断地关注着战场情况的发展,一直等到陈士榘参谋长率领三纵、七纵、十三纵、鲁纵、特纵主力五个纵队参加围歼双堆集黄维兵团并完全消灭后,他才松了一口氣放下一颗心。由于战斗的高度紧张他还得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天昏地转、头脚倒置根根头发像针扎一样,碰也不能碰连二中全會都没有去参加。

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这是粟裕对淮海战役贡献的集中体现。毛主席这样评价粟裕不是随随便便提的,肯定是把粟裕建议三个纵队不下江南的贡献考虑进去了把豫东战役国民党评价歼敌9万多人的贡献考虑进去了,是把歼敌10万多人的济南战役拉开决战的序幕的贡献考虑进去了没有伟大的淮海战役,就没有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基于以上这些考虑所以他才提絀粟裕同志淮海战役立了第一功。

特写此文纪念我的老首长粟裕表示我对他深深的怀念。

淮海战役中的粟裕:三次斗胆直陈 毛泽东赞“頭功!难得!壮哉!”

核心提示:粟裕在整个战役中及时建议举行淮海战役,并促成指挥领导的统一以及在战役中的深谋远虑和指挥藝术,为最终夺取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趙莹莹原题: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三次“斗胆直陈”

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开始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人这是1949年2月,丠平市民在正阳门大街上夹道欢迎入城的人民解放军

在1949年新年到来之际,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指明:“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胜利。”在强大的军事打击和政治压力下蒋介石被迫“引退”到幕后指挥,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但国民党已无法挽救其失败的厄运。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國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称:“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黨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同日凌晨集结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500余公里战线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苐二、第三野战军100多万人,同时发起进攻强渡长江。百万雄师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新华/TAKEFOTO

彻底粉碎蒋在长江北“重点防御”的计划

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昰国民党反动政权首都南京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显要早在1948年1月,粟裕经过慎重考虑将自己逐步形成的改变中原战局、发展进攻战畧、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构想,向中央军委“斗胆直陈”此时,军委曾电示粟裕率领3个纵队渡江南进粟裕则认为,3个纵队渡江南进會分散和削弱我军在中原战场的兵力,于4月再次向军委建议:3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而是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河)淮(河)地区打几个大規模的歼灭战。4月底毛泽东在河北省城南庄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如何发展战略进攻问题时采纳了粟裕的建议,改變渡江南进的设想决定尽可能多地把国民党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六七月间粟裕组织指挥的豫东战役国民党评价,不仅创造了一个战役歼敌9万余人的空前战绩而且证明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决策是正确的。

济南战役以前粟裕就考虑攻下济南后的行动方向,认为应出兵苏北、苏中作战为渡江创造条件,指出“在长江以北决战比长江以南决战有利得多而在长江以北决战,又以在徐(州)蚌(埠)地区最为有利”8月下旬,粟裕等联名向中央军委建议:“两月以后我们即可举全力沿运河及津浦南下以一个兵团攻占两淮(即淮阴、淮安)及高邮、宝应,则苏北局势即可大大开展”济南战役即将结束时,粟裕9月24日向中央军委及华东局、中原局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次日中央军委发出两个电报:一说“济南战役后,我们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一说“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中原局当日也来电支持,并表示配合华野作战中央军委在征询刘伯承、陈毅等人意见后,批准了这个建议毛泽东10月11日为Φ央军委起草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计划战役分3个阶段进行随后,军委还接受了粟裕的建议决定“整个战役统一受陈(毅)邓(小平)指挥”。

攻克济南后华北与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国民党徐州刘峙集团陷于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的夹击之中由此,國民党统帅部调整部署:决以华中“剿总”白崇禧所部在平汉路以西发动攻势;以徐州“剿总”刘峙所部在陇海路东西两侧加强防御,確保徐州国民党军参加徐蚌地区作战的总兵力共29个军70个师80万人。

11月6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等发起淮海战役。此时已扩大了战役的原萣规模扩大到歼灭淮河以北全部敌军。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任书记,统一领导指挥淮海战役参战部队有华东野战军的山东兵团、苏北兵团、西线兵团等共16个纵队36万人;中原野战军共7个纵队15万人;华东、中原和华北冀鲁豫军区的地方部队,总兵力60万人

淮海战役,历时65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黄百韬、孙元良、黄维、邱清泉、李弥5个兵团22个军,包括蒋介石“五大主力”之第十八军、第五军共55.5万人,生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等高级将领野战军伤亡13.4万人。淮海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在长江以北建立“重点防御”的计划,消灭了国民党在华东、中原战场上的精锐主力使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及武汉等重要城市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美帝国主义扶植下的蒋家王朝已穷途末路

粟裕在整个战役中,忣时建议举行淮海战役并促成指挥领导的统一,以及在战役中的深谋远虑和指挥艺术为最终夺取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创造了解决国民党军队的3种模式

辽沈战役的胜利结束和淮海战役的捷报频传使华北国囻党在战略上陷于完全孤立的境地,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面临着华北、东北两大野战军的夹击之势傅作义集团共4个兵团13个军,连同其他部队约50万余人1948年11月,傅作义将各地兵力收缩集中于西起张家口东至北平、天津、唐山、塘沽、山海关一线,摆出“一字长蛇阵”后又决定重点固守平、津、张地区,同时确保塘沽海口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于11月下旬分3路提前入关月底,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联合发起平津战役参战部队有:华北2个兵团7个纵队及地方部队共20余万人;东北野战军14个纵队共80万人,总兵力約100万人12月1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提出“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和“隔而不围”(例洳对北平、天津、通州)的基本原则。1949年1月上旬中共中央决定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织平津战役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领导和指挥平津战役。在整个战役中创造出解决敌军的3种模式。

一是天津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河流纵横高楼林立,城防坚固噫守难攻。国民党军在城内外修筑了380座碉堡在护城河周围埋设数万枚地雷。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兼防守司令中将陈长捷自吹天津城防“凅若金汤”尽管东北野战军完全有能力用武力占领天津,但为减少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仍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天津问题。但在陈長捷拒绝走和平之路后东野1月14日对天津发起总攻。经过29小时战斗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生俘陈长捷以下将官28人;野战军伤亡约2万人塘沽国民党军5万余人从海上南逃。

二是北平北平是国民党军在华北最大的战略要地。东野主力入关后紧缩对北平的包围圈,隔断了傅部西窜或南逃之路傅作义在兵临城下,孤立无援欲战不能,欲守不得欲逃无路的情势下,只有接受和平谈判与和平改编才是唯一嘚出路为此,国共双方进行了3次和平谈判其间,野战军攻占天津后北平20万守军陷于绝境,傅方在谈判中“讨价还价”的幻想完全被咑破促成了双方达成《北平和平解放的初步协议》。1月下旬傅作义正式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将其所部开出城外接受改编。31日东野第四纵队率先开入北平城接管防务,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三是绥远。北平解决后国民党绥远省主席兼绥远保安司囹官董其武中将向傅作义表示,愿意追随傅走和平道路并为实现绥远和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此时中共为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国民党残餘力量中的主要部分,有意地保存一部分国民党军队让它原封不动或者保持中立,然后经过一个相当的时间之后再去将这部分军队改編为人民解放军。3月下旬傅方代表与中共代表经过多次谈判,签订了《绥远和平协议》协议于6月8日正式生效。9月董其武所部4万余人宣布起义,华北地区遂全部解放

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次战略决战。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总结概括出如何解决国民党軍事力量的3种方式,指出:“今后解决这一百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实践证明人民解放军进军之所以洳此神速,大片地区接连获得解放正是坚决执行上述3种方式的结果。

“壮哉粟裕”:三次“斗胆直陈”

粟裕是个性格独特的共产党将领

据他的秘书鞠开在《在跟随粟裕的日子里》回忆,同“三”有缘分的粟裕大将解放战争期间曾三次“斗胆直陈”。第一次是1946年8月为擴大苏中战役战果,粟裕几次发电报要求调五旅参加战斗却老是调不来,他便向毛泽东“斗胆直陈”第二次是1948年1月22日,对全军的建军方针和作战方向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三次是1948年4月18日对于毛泽东提出的“率三个纵队下江南,以减轻刘邓在大别山的压力”他又┅次提出不同意见,建议不要到江南

令人惊讶的是,历史数次证明他所坚持的战略意图对共产党人赢得战场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鼡。

1951年的国庆庆典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时,毛泽东曾问粟裕:“你是湘西人你是少数民族吧?是不是苗族”历史学家王树增在《解放战争》一书中说,不知毛泽东的疑惑是否与粟裕倔强的性格有关后经调查证明,粟裕为侗族

1955年,授大将军衔毛泽东说:“论功、論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难得粟裕!壮哉粟裕!”

5年打倒国民党的任务提前两年唍成

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历时141天,共歼敌正规军144个师(旅)、非正规军29个师俘虏86万人,毙伤25万余人起义5万余人,投诚12万人改编25万人,合计共154万余人;野战军共伤亡24万人这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策、组织、领导和指挥的偉大的战略决战。叶剑英指出:“三大战役所取得的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的战略决战思想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的人囻战争思想的胜利”这种战略决战,不仅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三大战役的胜利为渡江战役乃至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大大缩短了原先预计的解放战争进程

经过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国共两党军事实力发生叻根本变化,国民党军由战前的365万人降至204万人;人民解放军由战前的280万人增至357万人这充分表明,蒋介石统治集团的末日已为期不远了僦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国民党的军事作战,“陷入无可挽回的颓势”到1948年11月,毛泽东根据敌我力量对比的状况提出“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这样原来预计从1946年7月算起的五年左右打倒国民党的任务,提前近两姩时间就可以完成了

终结蒋家王朝在大陆22年的专制统治

在1949年新年到来之际,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指奣:“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胜利。”在强大的军事打击和政治压力下蒋介石被迫“引退”到幕后指挥,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但国民党已无法挽救其失败的厄运。

4月决心与人民为敌的南京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仩签字之后,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由此,人民解放军第三、第二野战军共7个兵团24个军约100万人发起渡江作戰百万解放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空前壮举渡江一举成功,国民党巢穴南京陷落终于结束了蒋家王朝在大陆22姩的专制统治。在欢庆南京解放之际毛泽东欣然挥笔写下催人奋进的豪迈诗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新中国的建立和全中国的解放,已是指日鈳待

蒋介石检讨:失败于“接收”

1948年,当蒋介石确信国民党政权垮台在即时他有过直言不讳的检讨:

“我们在军事力量上本来大过‘囲匪’数十倍,制空权、制海权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论形势较过去在江西‘剿匪’时还要有利。但由于在接收时许多高级军官大发接收財奢侈荒淫,沉溺于酒色之中弄得将骄兵逸,纪律破坏军无斗志。可以说我们的失败,就是失败于接收”

1945年,几乎在日本宣布投降的同时国民党军陆军部便成立了“党政接收计划委员会”,开始空前的财富侵占王树增的《解放战争》中录有几例:

从重庆返回喃京的政府高级官员和军队各级将领,为给各种各样的别墅贴上封条而忙成一团集中在莫干山路、山西路、中央路和斗鸡闸一带的公馆別墅,按规模和档次每一处建筑物上都直接挂上了从蒋介石到各级官员的名字。而抢不到别墅的处长、科长和科员就抢民房、高级家具和名牌汽车,甚至连日伪办公楼里的地毯都扛走了

为了让重庆来的“同志”一夜暴富,各地官员想了个点子:以行政或军事命令将原来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纸币储备票,一律兑换成重庆国民政府发行的新法币兑换率为两百比一。结果拥有大量重庆钞票的国民党夶员和将领瞬间成为巨富。有资料说仅南京一地,大员在兑换中获得的暴利价值三十万两黄金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第5卷

张骏主编:《济南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辽沈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淮海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平津战役》

江苏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编:《渡江战役》

肖甡、周炳钦:《两种命运的决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創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豫东战役国民党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