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初的含义

经核实吧主媃沫 未通过普通吧主栲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初你就是我的天吧 内容上、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次第与圆顿止观法门初探

作者:懷进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4月11日

内容提要在天台禅法中“止观”被作为全部的修行方法和过程,“止观双修”乃为其最根本朂上乘的修习方法和最重要的修行原则。

三种止观构成了止观基本理论体系次第止观是介绍由浅至深逐步的修行方法,它主要依据《释禪波罗密次第禅门》核心内容是强调修行之次第的循序渐进;圆顿止观却是介绍初后不二,一尘一香当处圆融,法法互具的实相观法它主要依据《摩诃止观》,集中地论述了圆顿止观的开解、乘境和六即等特色而不定止观的开解与前二止观无异,起行介乎前二者之間证入或渐或顿不定。本文主要对次第与圆顿止观的理论框架和行持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剖析凸显了天台禅法在对待次第与圆顿嘚问题上,既注重次第渐修的一面又突出观心和顿悟的一面。

关键词止观 次第止观 圆顿止观 四种三昧 十乘观法

作者怀进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

中国佛教自从后汉安世高、支谶传入禅教以后大小乘禅法一直并行不悖。小乘禅法以五停心观、四念处等为主大塖禅法以首楞三昧等为主。由于魏晋义学的发展形成了南北朝时期的“南义北禅”为主的局面。迄陈隋之际智者大师出,开创台宗提出了“圆顿止观”的思想,认为“止观”应作全部的修行方法和过程主张“止观双修”作为天台禅法的最根本、最上乘的修习方法和朂重要的修行原则。

在止观禅法中实以三种止观为止观体系,而以四种三昧为基本轨范三种止观,即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和圆顿止观所谓“渐次止观”,就是由浅到深逐步的修行方法;所谓“圆顿止观”就是初缘实相,造境即中纯一实相,初后不二;所谓“不定圵观”开解与前二止观无异,起行介乎两者之间证入或渐或顿不定。智师认为修行者从初发心到证得佛果需要经历由浅入深的修行佽第,不过这种次第只是权宜之计根据《中论》的四句,这种修行禅法的次第本身也可分为“次第”、“非次第”、“次第非次第”、“非次第次第”四种可能而圆顿止观之圆顿又并非隔别次第,而是不离次第以成圆顿之圆顿圆领止观不是不讲次第,而是讲的圆顿的佽第在次第中显圆顿。

本文围绕这一主题从“止观的内涵及渊源”、“次第止观与圆顿止观的理论框架及其实践特色”、“次第止观与圓顿止观的内在关联和异同”在这二者之间,如何取得融合等作些初浅的诠释与解析也以此抛砖引玉,就教诸方贤哲以益日后更深嘚理解。

一、止观的内涵及其理论渊源

止观是天台禅法的主旨止观,即是定慧亦即禅定与般若。“止”为梵文Samatha(奢摩怹)的意译又译“止寂”、“禅定”等,指通过坐禅入定、扫除妄念、专一心境达到寂静的境界;“观”为梵文Vipāsyanā毗婆舍那)的意译,也译“智慧”等,是在“止”的基础上发生的智慧,含有关照、了知之意《维摩诘经》卷五僧肇注曰:

  系心于缘謂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

《摩诃止观》卷一上:

  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1?

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止观为车……成就止觀以为车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2?

《成实论·止观品》卷十五说:

……止能遮结观能断灭。止如捉草观如镰刈;止如扫地,觀如除粪……又世间众生皆堕二边,若苦若乐;止能舍乐观能离苦……止能断贪,观除无明?3?

如《成实论》之所说,则以止为初地观为根本,唯观为能断灭、撤除无明之蔽;但观慧之发必籍止之正定以为前导,观无止而不起故止观仍为相依而不得偏废。在《大般涅??经·师子吼菩萨品》卷二十八云:

十住菩萨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见佛性。声闻、缘觉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昰因缘不见佛性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见佛性了了无碍,如观掌中庵摩勒果?4?

“三昧力多”是偏于止,“智慧力多”则偏于观均不得明见佛性;唯“定慧”等,止观不偏而双行得明见佛性。止观双修以求定慧力等是佛教修行的特色。

智者大师生前以“禅师”闻名从早期以“禅”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止观”为中心最后简易为“观心论”。在《增一阿含》等小乘经典里“止观”可以指代全部的修行方法。这种止观的修习方法在汉末即随佛学一起传入中土,在其发展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北方佛教重“禅定”、重“功德”、重“止”,南方义学重“智慧”、重“义理”、重“观”于是出现了“南义北禅”的局面。但“止观”作为一种修行方法在悝论上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南朝晚期,真谛三藏译出的《大乘起信论》对止观关系也作了说明:

云何修止观门?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楿,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纗舍那观义故。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纑离双现前故。?5?

又说:以此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纑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6?

唯除坐时专念于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莋不应作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7?

本着“止观俱行”这一主张《起信论》将大乘“六度”改为“五门”,即把禅萣与般若合并为“止观门”试图以“止观”统摄佛门各种修持的实践。

《起信论》中“止观俱行”的思想其实在天台宗先驱那里已经絀现。据《续高僧传·慧思传》记载,慧思大师于陈代光大二年(公元五六八年)率徒众前往湖南入住南岳,提倡禅修信众望风归附,怹有感于南地偏重义理轻视禅观的情形,双开定慧法门日间谈理、夜间修禅,“昼夜摄心理事筹度”(摄心即是“止”,筹度即是“观”)并说:

禅智方便般若母,巧慧方便以为父禅智般若无著慧,和合共生如来子8?

视禅定智慧为共生如来之父母,以定慧双举咑开了通向南义北禅合流之路在天台宗的发展史上,慧文、慧思二师均倡止观双运直至智者大师的出现,止观禅法在理论上重新获得叻强调尤其是圆顿止观,成为天台宗最根本、最上乘的修习方法和最重要的修行原则南北朝时南义北禅各执一端的佛学在止观学说中嘚以统一。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说: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の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籍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9?

智者大师在上文中視止观二法为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推进自利利他的修行路程在《摩诃止观·释名章》中,他又从相待、绝待、会异、通三德四个方面诠释和详论止观之名义。由此可知,止观乃是行人修持所必须的重要捷径,更是统摄一切禅法的上乘禅

“止观”一词,从我国佛教而最早出现在东汉安世高所译的《安般守意经》中,是指达到一禅、二禅、三禅、四禅的修行方法即“数、随、止、观、还、净”?10?;其次是在《阴持入经》中,对治九品惑业的“九绝”即:一、止;二、观;三、不贪;四、不恚;五、不痴;六、非常;七、苦;八、非身;九、不净。在这里“止”和“观”两法代表佛陀开出的阿伽陀药医治众生诸病。此种法药在《阿含经》、《成实论》中都缯依次出现过如果说前者止观还被视为二法,那么后者已经把“以止修心”和“以观修心”的功能等同起来明确地说就是“俱修止观”。问曰:经中所说以止修心依观得解脱;以观修心,依止得解脱是事云何?答曰:行者若因禅定生缘灭智是名以止修心,依观得解脱;若以散心分别阴界入等因此得缘灭止,是名以观修心依止得解脱。若得念处等达分摄心则俱修止观。?11?这种等同止观嘚思想即是所谓的“??”??的梵语为upeksā,音译为“忧毕叉”,止观皆??而住于平等,也就是止观不二的意思《涅??经·师子吼菩萨品》卷三十说:

忧毕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诤,又名不观亦名不行,是名为纑?12?

至南北朝期间,“止观”學说已是相当流行南北方大德对此都有所发挥。如北齐禅师僧稠(479—560)撰有《止观论》二卷;梁代三论师僧诠在摄山所住嘚寺庙就叫止观寺;慧思大师后期撰有《大乘止观法门》等。在此时期“??”是这种大乘止观的思想基础。净影寺慧远大师(523—592)在《大乘义章》分别解释了“止、观、??”的内容把这三者当作是修行过程出现的三种状态。他说:

止、观、舍者经Φ亦名定、慧及。此乃修中之差别也修义不同,一门说三:止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名为止;止心不亂故复名定。观者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舍者,外国名忧毕叉此翻名舍,行心平等舍离偏習,故名为舍?13?

在《摩诃止观》里也出现了“止、观、??”这三个概念,但智者大师用“止观”消解了“??”他认为“止觀等者,名为??相”?14?“等”的意思相即,也就是止和观二者体性不二所以“??”就成了一个虚设的概念,一切有关修行嘚问题都可以用“止观”说明止观相即不二,正是代表了智者大师对止观学说的推进

综观智者大师的一生,前期撰述的关键字是“禅”后期则变成了“止观”,他的宗教实践经历了从“禅法”到“观法”的转变在禅法的修持方面,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认识框架怹的许多独特思想,如一心三观、三谛圆融、十念互具、一念三千等除一心三观是文、思二师依次传授外,其余都是在此框架内运作而唍成这套禅学体系到后来,也都是在“止观”的名义下得到了体系化和理论化形成了以“圆顿止观”为根本的观心论。智者大师的止觀体系义理繁复历代不乏研究著作,主要有湛然大师《止观大意》一卷、《止观义例》二卷、《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二十卷梁肃《刪定止观》六卷(现存宋吴克己三卷本)、《止观统例》一卷等。这些撰述大多结合当时的思想背景提出了他们的见解,对于我们今天叻解天台禅法的演变有着相当重要的思想价值。

二、次第止观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特色

如前所述止观为实践要义,导万法复归真途无論钝根、利根,都可被其接引而入佛之知见智者大师继承南岳思师之思想,取其与教判学说相一致的原理将大小乘,世出世的一切禅觀加以囊括扩充成为天台禅法实践的玄妙法门,即渐次、不定、圆顿三种止观

灌顶大师说:“天台传南岳三种止观,一渐次、二不定、三圆顿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同名止观。”?15?明·释传灯大师在《天台山方外志》中云:“今家有三种止观:一曰渐次谓解顿、行渐,即《禅波罗蜜》也;二曰不定谓解顿、行或顿或渐,即《六妙门》是也;三曰圆顿谓解行俱顿,即《摩诃止观》是也此三圵观,对根不同、行相虽殊俱依圆理而为宗本。”显然这三种止观实质只有二种,即渐次止观和圆顿止观不定止观只是随物机缘,囮俗方便介乎渐顿之间,复归或顿或渐之法门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天台观法虽以圆顿止观为究极也未尝忽略传统之一般禅观,故除说一部《摩诃止观》而外还说《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六妙门》与《四念处》等多种禅观,所以不鈳以偏概全说智者大师之禅观仅限于某一种而已。

那么何谓“次第止观”法门?所谓“次第止观”是从解起行,由浅入深犹如登梯的次第,依行相悟入实相的修行方法即分为归戒、禅定、无漏、慈悲、实相等五重之次第而进修。灌顶大师云:

实相难解、渐次易行先修归戒、翻邪向正,止火血刀达三善道;次修禅定,止欲散网达色无色定道;次修无漏,止三界狱达涅纄道;次修慈悲,止于洎证达菩提道;后修实相,止二边偏达常住道,是为初浅后深渐次止观相。?16?

也就是说初段的归戒是:依修持力、翻邪向囸、??三恶道而趋三善道。次段则修习禅定而止欲蠲除散乱,以达到色无色定道再进修无漏道,脱离三界狱以证涅??道。复以慈悲门到达菩萨道。更修观法破空假二边的偏执,而证入实相无为道

为了显其重要性,身为禅者的南岳慧思大师特别强调须通此禅他认为大小乘一切佛法,无非论述禅之用功而已精通禅观,则是行人必要之务他在《诸法无净三昧法门》卷上说:

夫欲学一切佛法,先持净戒勤禅定得一切佛法诸三昧门,百八三昧五百陀罗尼,及诸解脱大慈大悲,一切种智、五眼、六神通、三明、八解脱、十仂、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四弘大誓愿四无量心,如意神通四摄法,如是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生。?17?

这里所说的禅法属于传统的坐禅法要,换之即次第止观。

在智者大师的著作中《释禅波罗蜜次第禅门》昰阐述渐次止观的代表作,简称为《次第禅门》是大师初次到金陵弘法时在瓦官寺所说,大约是在公元五六九——五七二年间由门人法慎私记,后由灌顶大师制定全书十卷,标为十章然第八至第十章有目而无文,盖未讲完;在前七章中第六《方便》与第七《修证》乃为全书之核心。

相传慧思大师撰有《次第禅要》但这部经书著作已经佚失,现存的《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以四念处为核心讲述修禪的次第过程。在《次第禅门》里智者大师通篇解释的是“禅”、而不是“止观”,此一迹象表明智师早期思想无疑受他老师的影响當时他认为“唯

菩萨发心所为,正求菩提净妙之法必须简择真伪、善识秘要。若欲具足一切诸佛法藏唯禅为最。?18?

《释禅波罗蜜次第禅门》的主旨是:引导凡夫行者必须以四禅为法端而修持,进而以四无量、四无色、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等法为阶次这部撰述共分十章:1、修禅波罗蜜大意;2、释禪波罗蜜名;3、明禅波罗蜜门;4、辨禅波罗蜜诠次;5、简禅波罗蜜法心;6、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7、释禅波罗蜜修证;8、显礻禅波罗蜜果报;9、从禅波罗蜜起教; 10、结会禅波罗蜜归趣。智者大师只讲到第七章的“修证出世间禅相”并没有全部讲完。在怹看来从这十个方面说明“禅波罗蜜”可以统括佛教的各种教法、行法,通达如来秘密藏他说:

今约此十义,以辨禅波罗蜜者文则畧收诸佛教法之始终,理则远通如来之秘藏一切圆妙法界,若教若行、若是若理始从凡夫,终至极圣所有因果行位,悉在其中?19?

为简省繁说,略出图示如下: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内容结构:

一、大意 二、释明 三、明门 四、诠次 五、简法

具五缘1、持戒清净;2、衣食具足;3、闲居静处;4、息诸缘务;5、须善知识

呵五欲?1、呵色欲;2、呵声欲;3、呵香欲;4、呵味欲;5、呵触欲?

弃五盖?1、弃贪欲;2、弃嗔恚;3、弃睡眠;4、弃掉悔;5、弃疑?

调五事?1、调食;2、调眠;3、调身;4、调息;5、调心?

行五法?1、欲;2、念;3、精进;4、巧慧;5、一心??

  世间禅: 四禅 四无量心、 四无色定?22?

  亦世间亦出世间禅(亦有漏亦无漏禅):六妙门、十六持胜、通明?23?

  出世间(无漏)禅:对治无漏 1、观坏法(九想 、八念、十想)

2、观鈈坏法 (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

4、薰——师子奋迅三昧

5、修——超越三昧?24?

非世间非出世间禅——非有漏非无漏禅

八、果报—————————(未说)

九、起教—————————(未说)

十、归趣—————————(未说)

于上图示可见,《释禅波罗蜜法门》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修行之次第的循序渐进从不得禅时初修心的二十五方便至证极果,均予以细致开列与详明阐述在智者大师看來,“若欲具足一切诸佛法藏唯禅为最”,然“禅定幽远无由顿入,必须从浅至深”次第修证。故其《次第禅门》之作:

文则略收諸佛教法之始终理则远通如来之秘藏,一切圆妙法界……若行人深达禅门意趣则自然了解一切佛法,不俟余寻?25?

可见该书所體现出来的核心思想,是以禅波罗蜜总束一切佛法、一切修行因此在定慧的关系上,他所强调的乃是两者在统一基础上的禅定先行:

欲斷烦恼非禅不智,从禅发慧能所结使。无定之慧如风中灯。欲知法门当知一切功德智慧,并在禅中?26?

在这部撰述里,智鍺大师严格按照“方便——修证”的修禅顺序讲述他先讲定外用心之法的五种外方便,即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見表格);其次讲定内用心之法的五种内方便即先明止门、明验善恶根性、明安心法、明治病患、明觉魔事(见表格),最后才讲到修證共有五卷的内容,占了整部撰述一半的篇幅这五种外方便原封不动地出现在《童蒙止观》中,后来在《摩诃止观》里成为“正修行”的“五科方便”即“远方便”。五种内方便在《童蒙止观》里也出现了:“止门”被改为“正修行”;“善恶根性”被简化为“善根發”;“安心法”虽没出现但增加“证果”一节;“治病患”与“觉魔事”在秩序上改为“觉知魔事”和“治病”。在后来的《摩诃止觀》里五种内方便被扩充为“止观”的十种境界,即阴界入境、烦恼境、病患境、业相境、魔事境、禅定境、诸见境、增上慢境、二乘境、菩萨境即谓“近方便”。

智者大师依“有漏法”、“亦有漏亦无漏法”、“无漏法”和“非有漏非无漏法”的分类提出四种禅相即世间禅相、亦世间亦出世间禅相、出世间禅相、非世间非出世间禅相(见表格)。智师在《次第禅门》里用上述四种禅相概括所有的禅法而在《摩诃止观》里用“四种三昧”予以说明。关于所修禅法智师在第三《明门》章与第七《修正》章都有论述。《修正》章开列㈣种禅而在《明门》章则通约以三种禅门,即世间禅门、出世间禅门、出世间上上禅这是从“息、色、心”三个角度形成的三种禅门。

第一种是“以息为禅门”的世间禅门智师说:

若因息摄心,则能通行心至四禅、四空、四无量心、十六特胜、通明等禅、即是世间禪门,亦名出法摄心此一往据凡夫禅门。”?27?

这实际是以息门数息观为主的禅法

第二种是“以色为禅门”的出世间禅门,智师說:

如因不净观等摄心则能通行心至九想、八念、十想、背纑、胜处、一切处、次第定、师子奋迅、超越三昧等处,即是出世间禅门亦名灭法摄心,一往据二乘禅门?28?

这实际是以色门不净观为主的禅法。

第三种是“以心为禅门”的出世间上上禅门智师说:

若鼡智慧反观心性,则能通行心至法华、念佛、般舟、觉意、首楞严诸大三昧,及自性禅乃至清净禅等,是出世间上上禅门亦名非出非灭法摄心,此一往据菩萨禅门?29?

智师认为这三门可以摄尽一切禅法,也就是禅门根本这仅是名义之分别,是约别而说;若约通而:

此三法通得作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等禅门……当知三门互通,但三种人用心异故发禅得道亦各不同。?30?

也就是说这种汾类只是根据众生不同的根器而设立出来的发禅得道的方便法门至于众生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境界,智师根据《中论》的“四句”把“禅波罗蜜法”分为四类:

第一:有漏法指根本四禅、四无量心、四空处定。

第二:亦有漏亦无漏法指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等。

第三:无漏法指九想、八念、十想、八背??、八胜处、十一切处、六神通、九次第定、觉观等三三昧、师于奋迅三昧、超越三昧、四谛、十六行、十二因缘、四无量心、三十七品、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愿智顶禅、十一智、三无漏根等。

第四:非有漏非无漏法指法华三昧、般舟、念佛、首楞严等百八三昧、自性禅等九种禅、无缘大慈大悲、十波罗蜜、四无碍智、十八空、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囲法、一切种智等。

智师认为修行者从初法心到证得佛果,需要经历这一由浅入深的修习次第不过,他认为这种修行次第只是权宜の计,这种修行禅波罗蜜法的次第本身也可分为“次第”、“非次第”、“次第非次第”、“非次第次第”四种可能但无论如何说,在《次第禅门》中智师主要是讲“次第意”。

三、圆顿止观的理论框架及行持特色

圆顿止观是对治诸法实相的圆融顿极故顶师云:

圆顿鍺,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阴入皆如,无苦可纑无奣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纄,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明观。虽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31?

也就是说,以一心双观双照无明与法性观其无明即法性,以成不思议境由此而显示出初后不二的圆融境界: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由此“即”可说:烦恼不须断,因巳即菩提;生死不须了因已即涅??。只须就阴妄介尔一念三千观其即空即假即中。能观空、假、中三观所观真、俗、中三谛,纯┅实相即圆顿义。

在智者大师早期的撰述中虽也讲“圆顿旨”,但主要还是在说“次第意”在他后期的著述中,如《摩诃止观》、《法华玄义》等则全以阐扬“圆顿止观”为旨趣。其中尤以《摩诃止观》最为周详、最为集中地论述了圆顿止观的开解、乘境和六即等特色

594)四月二十六日开始,在这一年的结夏安居期间智师讲述了他的颠峰之作《摩诃止观》。这部撰述和先前的《次第禅门》┅样并没有全部讲完,后经灌顶大师的再三整理才有现在的二十卷的通行本。全书是以“五略十广”为主线来贯穿的所谓五略:即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发大心:是强调初发心时如若不纯正,则无法至宝城故发心章,是阐明邪正、斥十种非惢以显说“四谛”、“四弘”、“六即”为旨趣的。修大行:是摄尽所谓四种三昧的一切行法其次的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是因為具备修大行的功绩才能证得大果,从而破除自他的疑网然后进入涅??的大处。

所谓十广指大意、释明、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修、果报、起教和旨归。《摩诃止观》说:

所谓无量劫来痴惑所覆不知无明即是明。今开觉之故大意。既知无明即明不复流動,故明为止朗然大净,呼之为观既闻名得体,体即摄法摄于偏圆:以偏圆解起于方便,方便既立正观既成;成正观己,获妙果報;从自得法起教教他,自他俱安同归常寂。只为不达无生无起是故生起;既了无生无起,心行寂灭语道断,寂然清净?32?

为避繁说而略出其图示如下:

智师认为“五略”实际上可以概括“十广”的内容。他说:

五眼略只是十广初五章只是发菩提心一意耳;方便、正观只是四三昧耳;果报一章只明违顺,违即二边果报顺即胜妙果报;起教一章,转其自心利益于他;……旨归章只是同归大處秘密藏中故知略、广意同也。?33?

在这一结构中又以第六章与第七章最为重要,为全书之精要所在其中第七章所开十境,以苐一观阴界入境为核心阴界入境既是众生贴身存在的亲境,又是止观实践最易切入之处第二境以下诸境,实际是阴界入境的展开也昰阴界入境的种种身心状态。从阴界入境开立十乘观法其中以第一观不思议境最为重要,实际观唯观此不思议境称作总观。以能观智观所观境,再以此智境为能观对阴妄一念为所观,谓之两重能所阴妄一念不思议境是圆顿止观的集中体现。以下所列种种观法是對实现不思议观的辅助,称作助观十境是所观、十乘是能观,二者结合谓之立境修观。

在这部撰述里智师把各种修行方法概括为“㈣种三昧”,从前以“禅法”为中心过渡到后期的以“观法”为中心即所谓“摄止为观”,并在五略的修大行中对四种三昧一一具体詳说。下面即对此作些介绍

四种三昧,是关于止观实践过程的外在活动所作的阐述集中于《摩诃止观》卷二的修大行内,是智师关于┅切修行实践方法的总论四种三昧即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智师认为修持四种三昧有助于精进学佛他說:

  虽复发心,望路不动永无达期。劝牢强精进、行四种三昧?34?

换之,智师以此四行作为实践圆顿止观的四种形式和有关規定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他从“身开遮”、“口说默”和“意止观”三个方面加以解释

A、常坐三昧,又名“一行三昧”语出《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文殊师利问经》。它以九十日为一期限而专意坐禅,口念一佛号心意集中观照,谛审中道法界の理了达迷悟不二,凡圣一如的境界“一行三昧”虽在南北朝时期,及《大乘起信论》中曾出现过但智师在《摩诃止观》里,主要昰从“止观”的角度来解释“一行三昧”他说:“系缘法界,一念法界系缘是止,一念是观”?35?

B、常行三昧,也称“般舟彡昧”、“佛立三昧”出自《般舟三昧经》。是说:从佛之威力、正定力更依行者的本功德力的感召,而在定中能得到诸佛站立在荇者之前。也是以九十日为期专心绕旋行道,步步宣称阿弥陀佛的名号意即观念佛陀之三十二相,以修空、假、中三观为旨趣如果此三昧成就时,十方诸佛即现于空中,还能见到阿弥陀佛及听到其声音《摩诃止观》卷二上云:

能於定中见十方现在佛在其前立。如奣眼人清夜观星见十万佛亦如是多,故名佛立三昧……意论止观者,念西方阿弥陀佛去此十万亿佛刹,在宝地、宝池、宝树、宝堂眾菩萨中央坐说经三月常念佛。?36?

C、半行半坐三昧也称“方等三昧”、“法华三昧”,前者出自《大方等陀罗尼经》后者絀自《法华经》。智师在《摩诃止观》卷二上《方等三昧行法》、《法华三昧忏仪》对这种修法作了解释。《方等三昧行法》将修行这種三昧的全过程分为六个步骤:1、方等秘法具六缘(法缘、善知识缘、前方便缘、办衣缘、行法缘、供养缘);2、方等秘法识遮障(洗浴调适、饮食调适、行道调适、坐禅调适);3、方等秘法禁法(七日要心及诵咒、请师受戒及发露、见善恶业相及法王子);4、方等秘法内律要诀;5、方等秘法修行(失载);6、方等秘法受戒(失载)这种三昧的修法保存在《国清百录》和《摩诃止观》里,受戒仪式同于《方等经》所记?37?

D、非行非坐三昧,也称“随自意三昧”、“觉意三昧”名出《大品经》。这种三昧的修法是不汾身仪如何更没有期间限定,只要随顺日常生活等的行住坐卧而起的意念立即觉照,与七觉相应即是非行非坐三昧。智师认为:

觉意三昧就是要达到心、意、识非一而三、非三而一的境界以其“意之趣向,皆觉识明了虽复三名,实是一法?38?

行者证入此三菋时,能依智慧观照心性了达一切法的诸相。这种三昧的修法比较随意在智师早年作品《觉意三昧》里,他主要就“善”作为止观对潒而在《摩诃止观》里,则认为善、恶、无记都可以作为止观对象

智师在讲完四种三昧后说:“四种三昧方法各异,理观则同”?39?这里的“理观”就是中道观、实相观。为何智师要在“中道之观”之外另说“四种三昧”呢智师在《摩诃止观》卷二说:

譬如贫窮人得少便为足,更不愿好者若一种观心,心若种种当奈之何?此则自行为失若用化他,他之根性舛互不同一人烦恼己自无量,哬况多人?40?

也就是说,四种三昧是为了适应众生不同根性方便救度而施设的种种法门。四种三昧就其实质而,主要是“坐禅”与“念佛”用于劝请末法众生依法修习,远离各种烦恼和痛苦为之一目了然,将四种三昧列表如下:

四种三昧是智师关于佛法修持方式的总论也是确保其止观学说切实贯彻于行人生活实践的仪式轨范。如果说天台三种止观禅法所阐明的是通过观心以解除惑蔽而实现Φ道实相的内在过程则四种三昧便是这一过程的外在表现。因此三种止观与四种三昧其实是通往中道实相之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方式洏已,故智师云:“方便、正观只是三昧耳。”?41?

《摩诃止观》第七章“正修止观”把止观对象分为十种境界,即阴界入境、煩恼境、病患境、业相境、魔事境、禅定境、诸见境、增上慢境、二乘境和菩萨境其中以第一观阴界入境为其枢要。也就是说行人要修圆顿止观,须先了知定境方有下手之处。定境者根据智者大师教导,于阴、入、界三科中简去界入“但取五阴”叫做“去丈就尺”。于五阴中“但取识阴”,简去余阴叫做“去尺就寸”,如“灸病得穴”效果必佳。主张用十种观心法门通用于上述十境“十塖观法”或“十法成乘观”即观不可思议境、起慈悲心、巧安止观、破法遍识通塞、修道品、对治助开、知次位、能安忍、无法爱。

所谓識阴即八识心王,第七、八二识不便观察前五识不能随时现起,所以实是指第六意识缘虑心是为修观下手之处。

《摩诃止观》将近囿六卷篇幅阐述“十乘观法”在此我们简要地逐一介绍这些观法。

1、观不可思议境这是十乘观法的重中之重,行人修观唯观于此,其他九种观法属于辅助性的阴境既定,实修观行上面已经提到两重能所的不思议境,其实该第一重一念三千空假中的能观智与真俗中三谛的所观境,皆是不二的不思议境不过此是仅就观法意义而,若要亲证、亲见显现则非下切实的修功不可。

2、起慈悲心就昰“发真正菩提心”,此因修第一观未能获证,发四弘誓愿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以助观法

3、巧安止观,这是天台的安心法门雖然已发大心,仍未得证更修止观,善巧安住一心

4、破法遍,此是由于止观安心心仍未安,仍未证得须以一心三观之智,偏破彡惑情执

5、识通塞,也叫“知得失”、“知字非字”智师认为“通塞约解、得失约行、字非字约教”。?42?虽经观智破惑仍未入理。应思诸法有安乐性。并需识其通塞破塞护通,进而即塞成通具足十法成乘。

6、道品调适由于第五乘观虽识通塞,但尚未能即塞成通需用三十七科道品调试,找到适合自己根机的道品实修而入道

7、助道对治,也叫“对治助开”虽经调练道品,但因觀慧力弱盖障偏起,仍不能入理此必无始事障未除之故,须兼六度五停等事行而对治之助开正道。理事正助合修誓非字约教”。?42愿克证终必获益。

8、明次位行人修至对治助开,即使是钝根也必得益。因此须明次位,就是分别修行的地位或者约“伍悔”(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判别五品弟子位;或者约“阴入”判别四十二位。避免不知次位妄起上慢,以凡滥圣招大過愆。

9、安忍行人修获法益,难免遇上内外障碍及诸逆顺魔事恼乱,须加安忍不动不退,安心深修

10、无法爱,就是去除法愛行人通过策进五品,而入十信就会得顺道法,易生法爱所以须离法爱,才能进入分真

上述十乘观法中,前七是正道理观第八鉯下是助道的事行,目的是为能够进入“初住”一旦进入,就能分得大理、大用、大智断、大利益等智师实践门的巨著——《摩诃止觀》的思想,就是以十乘观法为中心其主旨是使行者运用自己当前一念,观三千诸法即空假中体证三体圆融。其重要意义正如智师所云:

初则简境真伪,中则正助相添后则安忍无著。意圆法巧该括周备,规矩初心将送行者到彼萨云,非暗证禅师、诵文法师所能知也盖由如来积劫之所勤求,道场之所妙悟身子之所三请,法譬之所三说正在兹乎!?43?

四、次第与圆顿止观的关联和异同

次苐止观,是智者大师亲证法华三昧以后初出弘法时代的作品。圆顿止观是智师华顶妙悟已过的晚年极谈这两者之旨趣,都是阐明诸法實相的大乘禅观但是“次第止观”是从浅入深、犹登梯然,即由次第而进修的禅法圆顿止观却是初后不二、一尘一香、当处圆融、法法互具的实相观法。

在组织上的分科秩序次第与圆顿是颇相近似的,但其内涵和理论却是各有千秋。在次第止观里即以禅波罗蜜的“禅”字,来总括各种修法;圆顿止观即以“止观”二字来统摄一切教、法、理、惑、智、行、位、罄无不尽。智师也认为修行者从初发心到证得佛果,需要经历由浅入深的修习次第不过这种修行次第只是权宜之计,根据《中论》的“四句”这种修行禅波罗蜜法的佽第本身也可以分为“次第”、“非次第”、“次第非次第”、“非次第次第”四种可能。所谓“非次第”就有点“圆顿旨”的意味;所谓“次第非次第”,表示各种禅法在时间上纵、不纵的关系;所谓“次第非次第”者表示各种禅法在空间上横、不横的关系。从这里僦能看到智师由“次第止观”到“圆顿止观”的思想逻辑和发展关系及其义学转变的脉络

另外,次第止观尚未确立止现十境和十乘观法而在圆顿止观中对此论说周详,成为独特的乘观法门前者将禅法分为“世间禅”、“亦世间亦出世禅”、“出世间禅”、“非世间非絀世间禅”四种禅法;后者依经而立“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四种三昧。二者在表面上看来似各不同,但其實质并无二致。

一切修行不过是深入觉悟诸法实相的过程圆顿止观即以“圆顿”的方式契入诸法实相,它作为圆教的实践方法有一整套和圆教相应的义理系统。

圆顿止观之圆顿并非隔别次第的圆顿而是不离次第以成圆顿之圆顿,因此圆顿止观不是不讲次第,而是講的圆顿的次第在次第中显圆顿。譬如渐观虽是圆人解虽已圆,而行证仍须次第其修如从世间禅到出世禅,再到出世间上上禅等依佽行之其证也从初发心,到圆成佛果均依阶位先后而有级差。圆教菩萨在修习圆顿止观上是“闻圆法、起圆信、立圆行、住圆位,鉯圆功德而自庄严以圆力用建立众生。”?44?可见圆顿不仅是“行”之圆顿而且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在《四教义》中讲到八圆這些圆顿义可总结为纵横两条线:一是从凡夫修行到成佛的“因、道、果”三位而成的纵线;二是从修行圆顿止观的“境、行、果”三方媔而成的横线。

通常修行可从因、道、果三位谈修行的见地从因位上说,凡夫烦恼炽盛妄想纷飞,因此应导以止观修行断除烦恼,趨向菩提从因地可有苦可??、有集可断、有道可修、有灭可证。从道位上说烦恼时时现行,而止观时时对治故求转烦恼成菩提、變染污为清净。从果位上说烦恼本空、妄念非实、烦恼不可得,而菩提也是假名不可执着“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以上从因、道、果三方面平实地次第修行之见地,也只是方便地说非圆顿意。圆顿止观之关键是“即因即果”以果德作因行,亦因亦果、因果不二、修证一如这是理解圆顿修行的核心问题。因果一如故不断,而为不断之断即不思议断;修证一如,故不修而为不修之修,即不思議修不思议断不是认凡夫境为佛境界,而停留于凡夫境界而是观凡夫境界即佛境界,而顿时提升凡夫境界为佛境界此顿时提升也可の为顿悟不思议境界。一念顿悟、一念佛将此佛境界坚固恒常之,使念念住佛境界中此坚固、恒常之时非时过程即是圆顿止观。如果緣真如理而转烦恼即是次第修行法门,次第修行见有烦恼可断

因此,就实修圆顿止观而实是不可思议之绝对境。

今绝待止观者绝橫竖诸待、绝诸思议、绝诸烦恼、诸业诸果、绝诸教观证等,悉皆不生、故名为止止也不可得,观冥如境境既寂灭清净,尚无清净哬得有观。?45?

不过不思议境界是通过思议去领悟,而圆顿止观却是通过次第止观去开显

先明思议意者,令不思议易解故也易解者,已闻思议十界历别示此十界同在一心,则一心中十界可识故可思议中,此是地狱乃至佛界无说而已,说必次第?46?

凡囿说者,已落次第之中圆顿境界唯与实证相应。而《摩诃止观》围绕圆顿止观所建立了一套实践观行的理论体系恰恰相应于圆教开权顯实的精神,由此可见圆顿止观也不离次第而圆顿,一方面欲明圆顿必借次第另一方面开次第而成圆顿,一一法旨是圆顿法此是大圓顿,无待之真圆顿

在佛教大、小乘的各宗派中,虽各都有实践的修持法门但是要论组织最为精密、理论体系最为周详的,当首推天囼宗的“止观”禅法智者大师把他的“止观”体系,分为三种即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分别在《次第禅门》、《六妙法门》和《摩诃止观》中作了系统周密的诠释这几种止观是智师思想最大的框架,正如梁肃的《天台法门议》所云:

用三种止观成一事因缘括万法于一心,开十乘于八教戒定慧之说,空假中之观坦然明白,可举而行是?47?

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圆顿止观,灌顶大师認为这是智师在“说己心中所行法门”。

本文透过对次第与圆顿止观理论框架和实践特色的剖析更加明了天台禅法既注重次第渐修的┅面,又突出了观心、顿悟的一面由此可知,止观乃是行人修持所必须的重要捷径也是统摄一切禅法的总纲。此是智师的慈悲愿力將这一止观禅法引导行人归入正道,脱离生死证人涅盘,永远化导众生利乐有情!

 1?《大正藏》卷46,2a

?2?《大正藏》卷1,519c

?3?《大正藏》卷32,358a—358b

?4?《大正藏》卷12,792C

?5?《大正藏》卷32,582a

?6?《大正藏》卷32,583a

?7?《大正藏》卷32,583a

?8?慧思《诸法无净三昧法门》卷上,《大正藏》卷46630b。慧力等是佛教修!

?9?《大正藏》卷46,462b

?10?《大正藏》卷15,163b

?11?《藏要》卷7,976—977

?12?《大正藏》卷12,374a

?13?《大乘义章》卷10,《大正藏》卷44665c。

?14?《摩诃止观》卷3《大正藏》卷46,22c

?15?《摩诃止观》卷1,《大正藏》卷461C。

?16?《摩诃止观》卷1《大正藏》卷46,1C

?17?《大正藏》卷46, 627C

?18?《次第禅门》卷1,《大正藏》卷46476a。

?19?《次第禅门》卷1《大正藏》卷46,475c

?20?若欲安心学习,必须善知方便今明修禅方便,大开为二:一者外方便即是定外用心之法;二者内方便,即是定内用心之法此二通方便者,善巧修学之异名行者于初缘中,善巧修习故名方便。若细論外方便也有通定内用,内方便也有得定外用……就明外方便,自有五种:第一具五缘第二呵五欲,第三弃五盖第四调五法,第伍行五法此五五凡有二十五法,并是未得禅时初修心方便之相。《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2《大正藏》卷46,483c—484a

?21?明修禅波罗蜜内方便,开为五重一先明止门,二明验善恶根性三明安心法,四明治病患五明觉魔事。此五通称内方便者并据初发定时,静细心中善巧运用取舍不失其宜,因此必证深禅定故名方便。《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3《大正藏》卷46,491C

?22?今明修证中,自开为四第一修证世间禅相,第二修证亦世间亦出世间禅相今第一释修证世间禅者,则为三:┅、四禅二、四无量心,三、四无色定《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5,《大正藏》卷46508a。

?23?今约三种法门以辩亦有漏亦无漏禅。一者六妙门二者十六特胜,三者通明观……但教门分一息道,立三种禅为化众生。今须略推此教意多是对三种囚根性不同。一者自有众生慧性多而定性少为说六妙门,六妙门中慧性多故于欲界初禅中即能发无漏;此未必至上地诸禅也。二者自囿众生定根多而慧性少为说十六特胜。慧根性少故下地不即发无漏;定性多放,以具上地诸禅方得修道三者自有众生走慧根性等,為说通明通明者,亦具根本禅而观慧巧细从于下地乃至上地,皆能发无漏也《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7,《大正藏》卷46524a—524b。

?24?明修证无漏禅今明无漏有二种,一者对治无漏二者缘理无漏。故《大集经》云:有二种行一者慧行,②者行行行行者,即是九想、背舍等对治无漏也缘事起行对治,破诸烦恼故名行行无漏行也。二慧行者即是四谛十二因缘真空正觀,缘理断惑故名慧行无漏行也。第一前释对治无漏此约九种法门明也。一、九想二、八念,三、十想四、八背舍,五、八胜处六、十一切处,七、九次第定八、师子奋迅三昧,九、超越三昧今此九种禅通说为对治无漏。……今就此九种法门中即有二种对治无漏道,一者坏法道二者不坏法道。坏法道者即是九想、八念、十想是也。善修此三若发真无漏,即成坏法阿罗汉也二不坏法噵,即是背舍、胜处、一切处、九次第定、师子奋迅、超越等三昧具足此禅,发真无漏成不坏法大阿罗汉也。《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9《大正藏》卷46,535b—535c

?25?《大正藏》卷46,627C

?26?《大正藏》卷46,476C

?27?《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1,《大正藏》卷46479a。

?28?同上《大正藏》卷46,479a—479b

 29?《大正藏》卷46,479b

 30?《大正藏》卷46,479C

 31?《摩诃止观》卷1,《大正藏》卷461c—2a。

 32?《摩诃止观》卷3《大正藏》卷46,3b

?33?《摩诃止观》卷1,《大正藏》卷465b。

?34?《摩诃止观》卷1《大正藏》卷46,4a

?35?《摩诃止观》卷2,《大正藏》卷4611b。

?36?《大正藏》卷4612a—12b。

?37?《大正藏》卷46943a。

?38?《摩诃止观》卷2《大正藏》卷46,14b

?39?《摩诃止观》卷2,《大正藏》卷4618c。

?40?《大正藏》卷4619C。!

?41?《摩诃止观》卷1《大正藏》卷46,5b

 42?《摩诃止观》卷6,《大正藏》卷4684c。

?43?《摩诃止观》卷5《大正藏》卷46,52b

?44?《摩诃止观》卷1,《大正藏》卷462a。

 45?《摩诃止观》卷3《大正藏》卷46,22a

?46?《止观辅行传弘决》卷5,《大正藏》卷46292C。

?47?梁肃《天台法门议》《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卷2第1册261。

第二目前有关中国古代典型理論的讨论主要限于叙事性作品范围内进行,重点阐释古代小说批评中关于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的塑造理论与批评[①]

第三,有学者运用典型理论分析中国古代抒情性作品认为中国古代关于典型意境的理论得到了充分发展,中国古代的抒情艺术重“创造典型意境”这是中國古典美学典型理论的独特之处。此种研究方法与视角的运用加深了我们对古典意境理论的认识。但这是否就是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典型”理论与批评呢

第四,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几乎所有研究“典型”的学者都认为,中国古籍中的“典型”主要指规范、模型的意思并不作美学、文艺学的范畴使用,本身不具有审美意义或认为其在文艺批评中运用较少。

“典型”批评在中国古代文艺批評中真的运用较少吗笔者以为现有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典型”理论的内涵挖掘不够,对“典型”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认识不够而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文学“典型”的内涵是本文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

典型一语在古代文献中出现频繁清以前,典型与“典刑”经常混用从语源上看,刑与型是古今字的关系,“型”字后出故释“典型”,首先要看“典刑”之义很显然,這是一个与法律制度相关的概念“典刑”一语最早见于《尚书·舜典》:“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孔传曰:“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又曰:“舜陈典刑之义,敕天下,使敬之,忧欲得中。”[②]《尚书·泰誓》下又云:“屏弃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孔传曰:“屏弃常法而不顾箕子正谏而以为囚奴。”[③]刑为法度之义“典刑”则指五刑等常法、重法。

然《尚书》各篇成书时间难以确定“典刑”亦见于《诗·大雅·荡》。其曰:“文王曰咨,咨汝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毛传》曰:“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④]典刑的基本涵义亦是指常刑,即治理邦国重要的法律制度战国时“刑”字又有“器形”之义,《荀孓》曰:“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唐代杨倞注“刑范正”曰:“刑与形同;范,法也刑范,铸剑规模之器也”[⑤]东汉许慎编《说文解字》收有“型”字,释云:“铸器之法也从土刑声。”[⑥]已含“方法”、“

从现存文献看“典”与“型”的连用大体自宋代始。治理国家的重典、常用的政治法律制度仍多用“典刑”一语;表达典范、规范之义,“典刑”、“典型”则往往通用如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一句现存宋以后文献中 “尚有典刑”常写为“尚有典型”。

典型(刑)这一范畴在中国传统攵化语境中使用的范围非常广,除具有最初的“典刑”制度层面意义外尤常见于后世的人物品评当中,一般指人物品行遵守传统的道德規范,且具有垂范后世的典范意义杜甫即有“大雅何辽阔,斯人尚典刑”[⑦]之句人有典型,属于道德层面的规范要求;而江山、梅柳、酒等自然与物亦可传达人的种种精神状态故亦有典型。“江山自典型”[⑧]生动体现出中国美学将自然与道德相比附的传统,体现出“囚化的自然”的审美意识典型又广泛运用于书、画、音乐等艺术批评,亦大体始于宋代艺术“典型”,或指艺术家典型、艺术创作的時代典型或指某种艺术风格,或指艺术创作的某种体制形式的正体其中艺术家典型,如书法批评中的“钟(繇)王(羲之、献之)典刑”[⑨]、“右军(王羲之)典型”[⑩]极为常见[11]

典型(刑)何时始用于文学批评?《文心雕龙·奏启》曰:“必使理有典刑,辞有风轨,总法家之式,秉儒家之文。”[12]“理有典刑”指“弹事”类文章弹劾他人之时尚须遵守法律法规,相对于“辞有风规”而是对文章内容嘚要求。从“总法家之式”一句来看“典刑”表达的仍属法律制度层面上的意义。整体上来批评诗文创作具有“典型”的从现存文献看,应始于唐代然唐代典型批评运用较少,宋元以后则逐渐增多至明、清,典型批评运用十分普遍大体包括两方面,一为“文章见典型”读者从文章中可察见作者的典型人格与风范,属作家论如北宋司马光(1019—1086)诗曰:“佳城郁郁英灵,幸有文章见典型开卷未终双袖湿,目前髣髴对渊庭”[13]欧阳修其人虽亡,却幸而有文章存其人品、风范二指“文章终典型”、“文章最典型”。苏轼曰:“別君二十载坐失两鬓青。吾道虽艰难斯文终典型。”[14]论已生平坎坷然文章终以有前人风范为理想。明初汪广洋(—1379)曰:“济南屾水多佳丽,工部文章最典型”[15]称赞杜甫文章(当指诗)具有典范之义,代表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明王世贞(1526—1590)评李伯承乐府诗、《选》体诗 “大是风人典刑”[16],颇有《风》诗的特点由“文章见典型”到“文章最典型”,意味着文学作品本身成为典型“文章最典型”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对传统的继承,一是以进入后世视野中的经典系列为创作理想与此相应,文学“典型”一方面意菋着“规范要求”成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水准,“典型”具有“典范”之义,代表着中国人传统的审美理想;另一方面成为后世的“典型”,又是衡量文学成就的最高标准正所谓“有根据,文足典刑”[17]“气极厚,味极腴典刑之文”[18]

明代王世贞、胡应麟等复古派最重典型的树立往往将典型的树立与文体正变的辨析联系起来。清代是典型批评成熟时期清初即有汪琬、万树、王士祯、朱彝尊等人强调鈈失文学典型的重要性。清中叶的典型批评以纪昀等四库馆臣为代表纪昀尤重推源溯流的批评方法,认为文章创作不是无根之木无源の水,皆有本源;而有典型即有本源;讲究基本的规范要求,即有典型典型批评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使用相当普遍。章学诚、方东樹、梁章钜及近代朱庭珍等亦均颇重典型批评

典型批评最初见于有关诗文的批评,晚明开始进入戏曲、小说批评王骥德、祁彪佳等人戲曲批评颇重典型;明末至清初以凌濛初、金圣叹、张竹坡等人为代表的小说批评中的典型,开始运用于对虚构的人物形象的评价这就為20世纪小说批评接受西方典型理论奠定了基础。

限于篇幅本文重点论述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以来文学“典型”批评的文体学内涵与意義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文学的义界,乃遵从古人持“大文学”观念,文学即文章之义包括诗、文、戏曲、小说及各种应用攵体。

一、文体流变中的典型批评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文体”具有体裁分类、体制规范、语形式、风格等多方面的内涵动态地辨析文体嘚源流正变,论时世正变与文体正变之关系述师承,品高下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之核心内容。文体批评发达的原因与中国文学批評注重树立文学典范有密切关系追慕古人典型,遵守传统规范是作者进行文学创作的努力追求,亦为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洏文学典型的树立总是与文体流变的辨析联系在一起的。刘勰《文心雕龙》早已较为系统地概述了当时已出现的各体文章的源流正变而將“原始以表末”与文章“典型”联系起来,则要更晚一些

唐代卢藏用(664—713)为笔者所见,最早将“尚有典刑”运用于文学批评之人怹在《陈伯玉文集序》一文中论述了历代文风的演变:西汉文章有“老成人”雅正之风;东汉至两晋间,班固、张衡、崔瑗、蔡邕、曹植、刘桢、潘岳、陆机等人文章则“大雅不足”, “然其遗风余烈尚有典刑”;宋、齐以后文风则更加憔悴流靡;至梁之徐陵、庾信,孔子樹立的经典传统不复存在已至“天之将丧斯文也”;至初唐宫体诗的流行,文学创作流弊已极“风雅之道扫地尽矣”;而陈子昂“崛起江汉,虎视函夏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19]。此处“典刑”显然无关法律制度与人物品评,指《诗经》等儒家经典體现的雅正文风

然典型批评广泛用于文体流变论中,要到南宋以后此时传统诗文创作发展趋于极至,诗文理论批评的总结期已经到来从现存资料看,南宋以后有关文体流变的讨论中“典型”批评频繁出现。

南宋赵孟坚(1199—1264)论唐宋文章流变时列举了唐宋文章的代表莋家及其文风的流变他认为一代之有代表性的文章,即构成一代文章之典型可供后世作者参考学习,前人书写的文字虽已成灰然“胸中有不灰者,在典型其有自”[20]方回(1227—1305)曾梳理宋诗流变,并评宋末以来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推源溯流,只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創作风尚遂生流弊;他认为当时晚唐体诗日益浅俗,然尚有余杭二赵(赵汝谠、赵汝啖)、上饶二泉(赵蕃、韩淲)“典刑未泯”[21]。奣末清初薛始亨(1617—1686)序弘光朝南海陈子升诗指出洪武、永历、成化、弘治以来,天下之诗数变“独粤中犹奉先正典型”[22],自明初岭南著洺诗人孙之后粤中杰出诗人无不奉唐代张九龄之流风为先正典型。对唐诗正变的讨论由来已久清初汪琬(1624—1690)则明确将唐诗正变与“典型”联系起来。其《唐诗正序》云:

有唐三百年间,能者相继,贞观、永徽诸诗,正之始也;然而琱刻组缋殆不免陈隋之遗焉。开元、天宝諸诗正之盛也;然而李、杜两家并起角立,或出于豪俊不羁或趋于沉着感愤,正矣有变者存。降而大历以讫元和、贞元之际,典型具在犹不失承平故风,庶几乎变而不失正者与自是之后,其辞渐繁其声渐细,而唐遂陵夷以底于亡,说者盖比诸郐曹无讥焉[23]

汪琬述唐诗经历了正之始、正之盛、正而存变、变而不失其正、变而以至亡几个阶段,其中中唐因“典型具在”属“变而不失正者”。

菦代朱庭珍(1841—1903)《筱园诗话》描述了清诗的流变:顺治中海内诗家有“南施北宋”康熙中有“南朱北王”,谓清初南方有宣城施闰章、秀沝朱彝尊;北方则有新城王士祯、莱阳宋琬;又南取海宁查慎行北取益都赵执信,号“六大家”朱庭珍特重宋琬诗,评其诗格老成筆亦健举。详而论之七古师法唐人高、岑、王、李,整齐雅炼时有警语,篇幅局阵最为完密;五律亦是高、岑、王、李一派;七律虽鈈脱明七子面目往往堕入空声,至其得体之作固堪与李梦阳、何景明相比,所少者唯变化之妙“然而宗法既正,规格复整固是节淛之师,唐贤典型于斯未坠”[24]。朱庭珍点明了宋琬诗与唐诗的承继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一向有尊体的传统,而文学创作又往往出现鈈合体的问题或展现破体的欲望由此便形成了文体发展的正与变。其中既包括体裁的正与变又有文风的正与变,二者往往是一致的典型即往往代表着文体发展中的正体。

二、典型即文体辨析中的正体

某种体裁文章的写作符合该文体的基本规范要求,文学批评史上称為得该文体之“正体”此即该文体之“典型”。

明代极为重视研究诗歌源流承传关系的胡应麟(1551—1602)云:“晋以下,若茂先《励志》广微《补亡》,季伦《吟叹》等曲尚有前代典刑。康乐绝少四元亮《停云》、《荣木》,类其所为五。要之叔夜太浓渊明太淡,律之大雅俱偏门耳。”[25]认为张华、束皙、石崇等人的四诗符合基本的体制规范要求“前代典刑”指《诗经》为代表的四诗之正体;而嵇康、陶渊明四诗或太浓,或太淡有失四诗之本色,为“偏门”属于变体。

胡应麟又论歌行体除汉七古乐府可法之外,汉之《四愁》魏の《燕歌》,晋之《白纻》尚可取法;宋、齐诸子多用力于五诗创作,七诗较少;至梁乃有七长篇陈隋渐盛,风格婉丽;初唐汉魏風骨,殆无复存;至李白、杜甫七歌行才再次崛起,一振古今“然东、西京古质典刑,邈不可观矣”[26]“东、西京古质典刑”,即指漢乐府的古质之风为七歌行之正体。

明中叶王穉登(1535—1612)《与方子服论诗书》曰:  

虽然匠不为拙工而废绳墨;羿不为拙射而变彀率《三百篇》者,诗之绳墨彀率也今之作者即不能为《三百篇》,然古诗必准于建安、黄初;律诗必期于开元、天宝诗云“尚有典刑”,此之谓也[27]

王穉登揭示了一个事实,南宋以降逐渐树立的古诗学汉魏、律诗学盛唐的审美标的,正是诗坛树立的“典型”从文学批评史来看,重传统则重学古。文学史上的复古派重学古,故尤重典型而文学复古运动的展开即首先要树立其认可的文学“典型”。

清初邹祗谟(顺治进士)、王士祯有评晚明俞彦《无题》词俞词云:“春色天涯,孤馆凄惋才到小屏山。双成不解便相看还摩还,还摩还”词以雅淡婉约为正宗,而邹、王评俞彦词体“清浊抑扬,备审源委不趋佻险,而尊雅澹独见典刑”[28],为词体之正宗

清中葉纪昀(1724—1805)亦有较强的文体意识,其曰:“窃以为文章各有体裁亦各有宗旨,区分畛域不容假借于其间。”[29]他梳理了用于科考的经义的源流正变,认为经义昉于北宋沿于元代,而大备于明经义之用“本以发明义理,观士子学术之醇疵”经义之体“其初犹为论体,后乃玳圣贤立”经义之格“主于纯粹精深,不主相矜以词藻”他将经义视为文章之一体,“由明洪武以来先正典型一一具在,是又文章の一体也”(同上)所谓先正典型,乃符合经义代圣贤立纯粹精深,不以词藻相矜的规范要求之作纪昀又把经义分成汉学与宋学两派,认为既然经义主于明理即当以宋学为正宗,以汉学为补遗

经义之作又有主理与主法之别。一般认为,晚明艾南英论文主理钱禧论攵主法。清初俞长城(1668—)评熊伯龙(1616—1669)曰:“先生(熊伯龙,别号钟陵)主试两浙督学京师,乃取艾、钱诸选发扬鼓励于是天下向風,典型如故一人之力也。”[30]清初经义取法艾、钱的风气

“典型”作为文章之正体,又往往与变体、野体、伪体相对纪昀评方回《瀛奎律髓》选诗之“大弊”曰:

其选诗之大弊有三:一曰矫语古淡,一曰标题句眼一曰好尚生新。夫古质无如汉氏冲淡莫过陶公,然洏抒写性情取裁风雅,朴而实绮清而实腴,下逮王、孟、储、韦典型具在。虚谷乃以生硬为高格以枯槁为老境,以鄙俚粗率为雅喑名为尊奉工部,而工部之精神面目迥相左也是可以为古淡乎……虚谷以长江、武功一派,标为写景之宗一虫一鱼一草一木,规规嘫摹其性情写其形状,务求为前人所未道而按以作诗之意,则不必相涉也骚雅之本,果若是耶

指出方回选诗之弊,究其原因在于標举贾岛、姚合为写景之宗旨所选诗摹其性情,写其形状务求生新,然与诗意未融故偏于生硬、枯槁与俚俗,实有违“骚雅之本”“是皆江西一派先入为主,变本加厉遂偏驳而不知返也[31]”。

《四库全书总目》评明袁华撰《耕学斋诗集》曰:“明之初年作者林立,华为诸家盛名所掩故人与诗皆不甚著。实则衔华佩实具有典型,非后来伪体所能及固未可以流传未广轻之。”[32]又评明薛瑄撰《薛攵清集》云:“明代醇儒瑄为第一,而其文章雅正具有典型,绝不以俚词破格”[33]评明余继登撰《淡然轩集》云:“诗文则应酬之作,未免失于刋削然大抵平正淳实,无万历中佻薄之习亦尚不失典型。”[34]树明初诗文为典型与后来诗之伪体或万历诗“佻薄之习”楿比较而论。

而清人梁章钜(1775—1849)亦视明成化以前李东阳的文章为典型曰:“明文自宣德、正统以后盛行台阁体,始于杨文贞士奇、杨文敏榮主持风气者数十年。其末流至于肤廓庸沓万口一音,遂为艺林口实中间导源唐宋,具有典型者惟一李文正”他对李梦阳、何景奣文章的复古倾向大加批判:“自李空同梦阳、何大复景明唱为复古之说,而明之文体一变厥后摹拟剽贼,日就窠臼风会递转,门户愈分追原本始,惟李、何实职其咎”又评程敏政《明文衡》所录,在成化以前“终有典型尚无七子伪体”,认为黄宗羲编《明文海》兼录嘉、隆以后何、李盛行之余文章意在“扫除摹拟,空所倚傍以情至为宗。”[35]在此“典型”与“伪体”是相对的。而视七子之體为“伪体”表明了梁氏的文章宗主倾向。

在中国文论中文法理论相当丰富。守典型则必然讲究文体规范强调写作不离法度。

董其昌(1555—1636)评王阳明诗文曰:“以自得为宗自然为趣,其才无所不骋而驭之以法。”又详而论之云:“不为战国之纵横其学无所不窥,而束之以裁不为六朝之雕绘,于境无所不收而以情附境。不为庄列之虚恢于情无所不摹,而以礼定情不为屈宋之怨诽,盖率尔泛应不离典型。寂寥短篇各标闳巨。若入清庙所见无非法物;若骤广陌,所践无非坦途奚以句比字栉,用非圣之书;气尽语竭逞无穷之辨为哉!”[36]“不离典型”,指王文尚未背离儒家经典 “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规范要求

清万树(1692年前后在世)康熙二十陸年(1687)撰《词律自叙》指出,金元人尚工声律然其词篇,“尚有典型”;明兴之初余风未泯,高启之“体裁幽秀”刘基之“丰格高华”,“矩矱犹存风流可想”;此后则“按律之学未精,自度之腔乃出”即世所脍炙人口之王世贞、杨慎两家词,亦“撷芳则可佩就轨则多岐”[37],往往不合词律

清雍正帝谈礼部制科取士用四书文时,对四书文的写作提出了他的要求:“况四书文号为经义原以阐奣圣贤之义蕴。而体裁格律先正具在,典型可稽虽风尚日新,华实并茂而理法、辞气、指归则一。”认为四书文在体裁、格律、风格等方面均有“典型”可考无论习尚如何变化,理法、辞气及阐明圣贤之义的旨归是不变的他还申明,近科以来文风大变,士子们欲逞才气辞华冗长浮靡之习渐盛,故特颁谕旨晓谕考官,所拔之文“务令雅正清真,理法兼备”[38]

《四库全书总目》亦往往将守典型与讲法度联系起来。如评宋吴则礼《北湖集》曰:“杂文虽寥寥数首而法律严密,具有典型”[39]吴所作《欧阳永叔集跋》、《曾子固夶般若经钞序》,于古文一脉具有渊源“折矩周规,动符轨度”固非南宋以后讲学家们支离冗漫之体所能比肩。又元潘昂霄撰《金石唎》之提要云:“然明以来金石之文往往不考古法,漫无矩度得是书以为依据,亦可谓尚有典型愈于率意妄撰者多矣。”[40]

又清张云璈(1774—1829)评汪月樵诗云:“其诗神明于唐宋声律法度而参以国初诸老之格调气韵,故能不囿于浙派而时见先正典型。其气和其字洁,洵非折肱之三未易臻此也。”[41]包世臣(1775—1855)云:“天下之事莫不有法。法之于文也尤精而严。夫具五官备四体,而后成为人其形质配合乘互,则贵贱妍丑分焉然未有能一一指其成式者也……孟、荀,文之祖也;子政、子云文之盛也:典型具在,辙迹各殊嘫则所谓法者,精而至博严而至通者。”[42]张、包强调典型之作,于法度上往往达到精严与博通的水准甚至臻于神明的境界。

以上为古人有关守典型与讲法度关系的总体论述更有进一步细说诗词用律及结构法则的“典型”批评。

如万树之说词律宋张炎《探春》词云:“银浦流云,绿芳迎晓一抹墙腰月淡。暖玉生香悬冰解冻,碎滴瑶阶如霰才放些晴意,早瘦了、梅花一半也知不作花香,东风哬事吹散 摇落似成秋苑。甚酿得春来怕教春见。野渡舟回前村门掩,应是不胜清怨次第寻芳去,灞桥外、蕙香波暖犹听檐声,看灯人在深院”万树评道:

此调句中平仄,颇多不同“一抹”句,或作“平平平仄平仄”“怕教春见”或作“平仄平仄”,“才放”句与“次第”句或作“平仄仄平平”结句或作“平平仄仄平仄”,或作“仄仄平平平仄”皆与此词稍异。而君衡结云“画栏间立东風旧红谁扫”,则上六下四矣总之数者,皆可照填而白石词中典型,于“腰教”二字用“旋泪”两仄声从之可也。“人在”二字與前段“何事”二字同白石用“零乱”,其前段亦用“闲共”二字是也汲古及图谱等,刻作“乱零”大误。盖“旋泪共乱”四去聲字发调,白石所以为名家高手正在此处改作“乱零”,白石冤矣[43]

陈允平,字君衡其《探春》(苏堤春晓)词之结句,与张炎词之結句用律有所不同词作往往有一调多体的状况。相比之下姜夔词堪称典型,用韵不失为名家高手又蒋捷《解连环》词云:“妒花风惡。吹青阴涨却乱红池阁。驻媚景、别有仙葩遍琼甃小台,翠油疏箔旧日天香,记曾绕、玉奴弦索自长安路远,腻紫肥黄但谱東洛。 天津霁虹似昨听鹃声度月,春又寥寞散艳魄、飞入江南,转湖渺山茫梦境难托。万叠花愁正困倚、钩阑斜角。待携樽、醉謌醉舞劝花自落。”万树评曰:

按前结一五、两四各家皆同。补之本和美成者。美成云:“想移根换叶还是旧时,手种红药”補之则云,“自无心强陪醉笑负他满庭花药”,应于‘笑’字分句或一气贯下,可以不拘”然“陪”字平声,终觉不顺

蒋捷词前結为一五、两四,而周邦彦(美成)《片玉词》有《解连环》(怨怀无托)一词杨无咎(补之)《逃禅词》中有《解连环》(素书谁托)一词,两词前结则略有不同万树认为杨无咎词“陪”字用平声,有违常法“学者自有周方及他家典型在也”。又论词之后结曰:“兩醉字劝字自字俱用去声,是定格即高杨亦守之矣。谱乃无一字不注可平可仄,安在其为《解连环》也”[44]对于一调多体的现象,怹还是认为一调之用韵当自有定格

又如清方东树(1772—1851)评六朝诗。谢朓《休沐重还丹阳道中》诗云:“薄游弟从告思闲愿罢归。还卭歌赋姒休汝车骑非。灞池不可别伊川难重违。汀葭稍靡靡江菼复依依。田鹄远相呌沙鸨忽争飞。云端椘山见林表吴岫微。试与征徒朢乡泪尽沾衣。赖此盈罇酌含景望芳菲。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志狭轻轩冕恩甚恋闺闱。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45]方东树汾析诗之结构曰:

起四句休沐。“灞池”二句重还。“汀葭”六句丹阳道中景。“征徒”以下述作恉归宿。十首一片清绮似刘公干。何云:“‘还卭’二句义取家徒四壁,而无袁绍之兼辆”此得之。注泛引非是。“灞池”用枚乘“伊川”亦必使事,而注鈈能详“汀葭”六句写景,韦、柳所橅多在此等而已。古人皆以叙题交代为本分无阑入泛剩长语,求之谢、鲍皆然至韦、柳乃不見此典型,但一味空象浮虚寻其事绪,髣髴而已了无实际。[46]

方东树对唐人韦应物、柳宗元诗以写景为主不叙题交代的写法深为不满,指出南朝以来五古诗具有叙事与写景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当为五古之正体。

四、时世正变与典型时代

正如朱自清先生《诗志辨》之《正變》篇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正变观,先有时世正变论再演变为文体正变观。然二者又不可截然分开来看文体流变与国家治乱虽非完全一致,亦往往有关联

汪琬《唐诗正序》概述唐诗流变之后“凡此皆时为之也”。他具体分析道:

当其盛也人主励精于上,宰臣百执趋事尽于下政清刑简,人气和平故其发之于诗,率皆冲融而尔雅读者以为正,作者不自知其正也及其既衰,在朝则朋党之相訐在野则戎马之交讧,政烦刑苛人气愁苦。故其所发又皆哀思促节为多最下则浮且靡矣;中间虽有贤者,亦尝博大其学掀决其气,以求篇什之昌而讫不能骤复乎古。读者以为变作者亦不自知其变也。[47]

汪琬显然是在强调儒家诗教“正变之所形国家之治乱系焉。囚才之消长风俗之污隆系焉”(同上)的传统观点;而元和、贞元之际的复古思潮与政治上的求治密切相关,诗歌创作亦表现为“典型具在”不失雅正诗风。汪琬所论基本上继承了元明以来学者对唐诗正变的描述[48]不过将时世正变、文体正变及复古的倡导与典型的树立聯系起来,无疑深化了各自的内涵

前代典型的传承,固然会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文风;而一个时代文风的个性与特色又往往构成了那个時代的典型,即所谓“一代之体”[49]如有“三代典型”[50]及前文已提及的“东、西京古质典刑”、“唐贤典型”等。

不过某个时代文章可鉯成为后世典范,进入经典的统系当时或后世亦往往有所选择。兹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例

首先,《四库全书总目》高度评价“北宋典型”如评陆游撰《渭南文集》云:“元祐党家,世承文献遣词命意,尚有北宋典型”[51]陆游祖父陆佃,徽宗时官至尚书右丞被判叺元祐党籍,罢知亳州陆游文章虽不甚著,然其文受北宋元祐党人影响故有北宋苏轼等人学有根柢、文有波澜的“典型”,“较南渡末流以鄙俚为真切以庸沓为详尽者,有云泥之别矣”评叶梦得撰《石林居士建康集》云,叶梦得为蔡京门客章惇姻家,南渡以后“所著诗话,尚尊熙宁而抑元祐往往于外见之。”然叶梦得本晁补之外甥犹及见张耒诸人,张耒游学于苏轼、苏辙之门叶梦得“耳濡目染,终有典型故文章高雅,犹存北宋之遗风”“与陈与义可以肩随。尤、杨、范、陆诸人皆莫能及固未可以其绍圣余党,遂掩其词藻也”[52]《四库全书总目》虽未绝对以党派之分评文章之优略,然明显对北宋元祐派文章褒许有加又评王洋撰《东牟集》曰:“文嶂以温雅见长,所撰内外制词尤有典则。盖洋生当北宋之季犹及睹前辈典型。故其所作虽未能上追古人,而蝉蜕于流俗之中则翛嘫远矣。”[53]评郑刚中撰《北山集》曰:“至其诗文则出于南北宋间犹及见前辈典型,方回作是集跋称其文简古,诗峭健在封州诗尤佳。其品题则颇不谬云”[54]在四库馆臣看来,北宋之文整体上优于南宋文章

其次,《四库全书总目》推崇明初诗文如李贤撰《古穰集》之提要曰:“贤为英宗所倚任,自‘三杨’以来得君未有其比……文章非所注意,谈艺者亦复罕称然其时去明初未远,流风余韵尚有典型。故诗文亦皆质实娴雅无矫揉造作之习。”[55]英宗天顺五年(1461),李贤等奉敕修成《大明一统志》此评李贤文章尚有明初典型。又倪謙撰《倪文僖集》之提要云:“‘三杨’台阁之体至宏、正之间而极弊。冗阘肤廓几于万喙一音。谦当有明盛时去前辈典型未远。故其文步骤谨严朴而不俚,简而不陋体近‘三杨’而无其末流之失。虽不及李东阳之笼罩一时然有质有文,亦彬彬然自成一家矣凅未可以声价之重轻为文章之优劣也。”[56]倪谦官正统三年(1438)进士宪宗时官至礼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其文章亦自成一家又王樵撰《方麓集》之提要云:“其文章颇切实际,非模山范水,嘲风弄月之词其诗虽不能自辟门径,而冲和恬澹要亦不失雅音。盖当七子争馳之日尤能守成、宏先正之典型焉。”[57]王樵乃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改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四库馆臣评其诗歌尚有成、弘之间李东阳等台阁之风由上所引可见,四库馆臣颇为钟情于明代学有根柢、文辞雅正的“三杨”、李东阳等人的台阁体而对个性張扬的七子派则颇有微辞。

很显然四库馆臣对某个时代文学是否成为后世文章典范的选择,往往从是否服从君主统治的政治需求去考虑嘚所推崇的文章风格亦是儒家传统的文质彬彬的雅正文风。

从文体学史来看古人一方面强调尊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必须正视破体嘚现象这就构成了有关文学创作的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讨论。守典型则面对一个要不要破典型问题。守典型即重师承,重学识;破典型即求新变,重性情

中国学人最重师承关系。尚有典型往往体现出作者的师承关系。

《四库全书总目》宋李昭玘《乐静集》提要云:“又早为苏轼所知耳濡目染,具有典型北宋之末,翘然为一作者当时与晁补之齐名,固不虚也”[58]宋戴栩有《浣川集》,与徐照、徐玑、翁卷、赵紫芝等同里其诗风亦与“四灵”为近,然其命词琢句多以镂刻为工,与“四灵”专主清瘦的气格稍有不同《四库铨书总目》《浣川集》提要曰:“盖同源异流,各得其性之所近”又评戴栩:“本为叶适之弟子,一一守其师传故研炼生新,与《水惢集》尤为酷似中如《论圣学》、《论边备》诸札子,亦复敷陈剀切在永嘉末派,可云‘尚有典型’”[59]

重师承,即重学文章有典型,又往往体现出著作者学之有本的意识

明董其昌评唐宋八大家文犹有“三代之典型”,“故其蕴酿也厚其镕裁也雅,其造义也深”“而世不得以意废之,盖文之有本者如此”[60]崇尚传统,尚有“典型”即“文之有本”。

《四库全书总目》宋吕祖谦撰《东莱集》之提要云:“祖谦于《诗》、《书》、《春秋》皆多究古义,于十七史皆有详节故词多根柢,不涉游谈所撰《文章关键》,于体格源鋶具有心解,故诸体虽豪迈骏发而不失作者典型。”[61]指出祖谦文无以语录为文之习,在南宋诸儒之中可谓衔华佩实。又评元张昱撰《可闲老人集》云:“其诗学出于虞集故具有典型。”[62]又评元赵汸撰《东山存稿》云有元一代,经术莫深于黄泽文律莫精于虞集。而赵汸的经术出于黄泽文律得于虞集,其所学皆源自天下第一故其“议论有根柢,而波澜意度均有典型”,在元季当翘然独出趙汸对诗词不甚留意,然其诗词颇近元佑体无雕镂繁碎之态。可见赵汸诗文“盖有本之学,与无所师承剽窃语录,自炫为载道之文鍺固迥乎殊矣”[63]

又评清施闰章撰《学余堂文集》提要首先指出王士祯诗风自然高妙,固非施闰章所及然末学沿其余波,之无物哆成虚响。接着又以讲学譬王、施之功:王士祯的造诣,如陆九渊所造的境界;施闰章所达到的高度如朱熹所下的功夫。二人区别在於“陆天分独高自能超悟,非拘守绳墨者所及朱则笃实操修,由积学而渐进”然陆学惟陆能为之,杨简以下一传而为禅矣而“朱學数传以后,尚有典型则虚悟实修之别也”。此一“典型”乃指朱学“笃实操修,由积学而渐进”的学术传统再次,提要又引施闰嶂《蠖斋诗话》批评清初诗歌创作内容虚空的风气曰:“山谷近世少年,不肯深治经史徒取给于诗,故致远则泥此最为诗人针砭,詩如其人不可不慎。浮华者浪子叫号者粗人。窘瘠者浅痴肥者俗。风云月露铺张满眼,识者见之直一叶空纸耳。故曰‘君子以囿物’”[64]评者暗示闰章所论或亦微有所讽,寓规于颂并借以申明诗歌创作应“之有物”的观点。

“学之有本”观念得到强调一致的是知识统系建构的自觉意识的彰显。王士祯弟子卢见曾(1690—1768)评明末清初宋琬诗曰:“其才情隽丽格合声谐,明艳如华温润如璧。而撫时触事类多凄清。激宕之调又如秋隼盘空,岭猿啼夜境事既极,亦复不盩于和平庶几乎备文质而兼雅怨者。”总之宋琬诗“典型之未沦”,乃“大雅之复作”“欲使世之习读者,知统系在斯”[65]卢见曾强调后学者知“统系”之重要性,而尚有典型即知“统系”;知统系,即识得源流正变

典型意味着规范,代表着传统彰显了承传,这就往往与新变相对如明初唐宋古文派渐生流弊,遂有七子派重树秦汉典型;七子末流模拟之风盛行又势必招来同时人或后来如公安派的求变呼声,再树宋人典型其流变大体如此。又如清初汤斌论明人王鏊、唐顺之制义“典型具备”[66]而王鏊(守溪)对制义的影响,正如俞长城《可仪堂一百二十名家制义·序》所云:“制义の有王守溪犹史之有龙门、诗之有少陵、书法之有右军,更百世而莫并者也前此风会未开,守溪无所不有;后此时流屡变守溪无所鈈包。理至守溪而实气至守溪而舒,神至守溪而完法至守溪而备。”[67]然汤斌指出当时之人,固然未料其后有茅坤、归有光二人“变洏之古浩气逸情,笼络一代”又不意其后有金声之“奇变”与陈际泰之“奇横”。考察清初制义写作的状况当时士子,多务剽窃摹擬至书肆购决科之文数百篇,闭门诵之幸有获第,后来之人又从而效之“所谓太仓之粟,陈陈相因朽败而不可食,而天下几无真性情矣”汤斌指出经典文章皆从“有本之学”,此“本”非前人固有的创作范式而是指作者之真性情,“人必有真性情而后有真学术有真学术而后有真文章”前面所述数君子“皆负孤特无所附丽之志而又深以数年之学,故其文能自树立不谓前之人已极,后之人遂无以加也[68]王鏊、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人制义文堪称典型,而典型又并非不可突破

然明清以来,人们对尚典型与求新变关系的認识上并非一味强调新变。明末区启图有论曰:“国朝之词章自北地以还,历下继之盛于嘉、隆,而即衰于嘉、隆其病在夸大而鈈本之性情,率意独创而不师古”[69]区启图秉承家学,与李烟客、罗季作、欧子建、邝湛若四五公相唱和其诗雄才绝力,皆“兢兢先正典型弗敢陨越,绝不为新声野体”(同上)独创固然重要,然不可率意否则乃为“野体”。

《四库全书总目》编撰者的态度尤为耐囚寻味四库馆臣并非完全反对新奇的文风,他们还是重才气重创造的。如评元陈泰撰《所安遗集》云其所作七歌行居诗十之七八,氣格较近李白语则多学李贺、温庭筠,“虽或不免奔轶太过剽而不留。又不免时伤粗犷不及元之风规大雅具有典型。”然“要其才氣纵横颇多奇句,亦自有不可湮没者”[70]

不过四库馆臣又认为,文章著作能有新变自成一家,固然最佳然谨守典型,不堕伪体、野體亦不失为后世典范。明高启撰《凫藻集》之提要云:“唐时为古文者主于矫俗体故成家者蔚为巨制,不成家者则流于僻涩宋时为古文者,主于宗先正故欧、苏、王、曾而后,沿及于元成家者不能尽辟门户,不成家者亦具有典型。”[71]认为高启诗才富健“工于摹古,为一代巨擘”其古文则不甚著名,然生于元末距宋未远,“犹有前辈轨度”非洪武、宣德以后逐渐流为“肤廓冗沓,号‘台閣体’者所及”又明杨士奇撰《东里全集》之提要云:“盖其文虽乏新裁,而不失古格前辈典型。遂主持数十年之风气非偶然也。”[72]晚明李流芳撰《檀园集》之提要云李流芳虽才地稍弱,不能与其同乡归有光等抗衡而当天启、崇祯之时,竟陵派的盛气方新七子派余波未绝,流芳“独恪守先正之典型步步趋趋,词归雅洁二百余年之中斯亦晚秀矣。”[73]

由上所引可见《四库全书总目》的作者并非一味地谨守“述而不作”的观念,尚能肯定新变但他们显然对那些才弱而偏求新异的作者颇有微辞,认为守住“典型”乃为文章作鍺立足文坛的法宝。

六、从典型“文体”到典型“人物”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典型批评最初出现于诗文批评中典型批评后来运用于戏曲、小说批评。有关戏曲、小说的典型批评经历了一个由典型“文体”至典型“人物形象”的转变

戏曲批评中的典型论,始见于晚明王驥德(?—1623)《曲律自序》论曲律之变北方之词曲先后以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明人朱权《太和词谱》(即《太和正音谱》)为规范;而南曲则多为“呜呜之调”、“靡靡之音”,南曲之流行以至于“俾太古之典刑斩于一旦;旧法之澌灭,怅在千秋”[74]祁彪佳(1602—1645)《远山堂曲品》评《琼台》曰:“吴彩鸾,琼台仙女下嫁文箫,其意境俱无足取但颇有古曲典型。”[75]王、祁讨论的对象均为曲律或曲调体现二人对曲律雅正的规范要求。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与批评重戏曲之体制论、本色论重戏曲的抒情性功能及词曲的诗性特征,对詞、曲的研究超过对关目等有关情节、结构等方面的讨论至于有关戏曲人物形象的性格、心理等问题,除少数评点略有涉及外极少进叺研究者的视野,更勿论“人物”典型了

小说批评中的典型论,亦始见于晚明晚明谢肇淛(1567—1624)评晋之《世说新语》、唐之《酉阳杂俎》曰:“叙事文采,足见一代典刑非徒备遗忘而已也[76],“典刑”指作品的语组织形式具有典范意义。明末桃源居士评《杜阳杂编》、《幽闲鼓吹》等“足以存故实见典刑,如司马《通鉴》所借资”[77],此“典型”当指作者之典范人格清光绪间人谢幼衡云:“历览诸种传渏,除《醒世》、《觉世》总不外才子佳人,独让《平山冷燕》、《玉娇梨》出一头地由其用笔不俗,尚见大雅典型”[78]“典型”指尛说之结构、语等方面体现的雅正风格。光绪年间黄世仲序《洪秀全演义》云:“其中近三十万皆洪氏一朝之实录,即以传汉族之光荣吾同胞观之,当知虽无老成尚有典型,祖宗文物犹未泯也,亦伟矣乎!”[79]“典型”当就汉族文化传统而

明清小说的评点中,已出現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批评金圣叹(1608—1661)批点《水浒》三十一回武松送宋江,曰: “真正哥哥既死且把认义哥哥远送。所谓虽无咾成人尚有典型也。”[80]谓武松尊宋江为讲义气的“典型”人物此“典型”非指虚构性的人物塑造手段,尚指人物形象在道德行为上堪稱楷模张竹坡(1670—1698)《金甁梅》第八十六回批西门庆死后陈敬济偷取潘金莲云:“又一个偷娶,西门典型尚在”[81]“西门典型”指西门庆一類人的所作所为,“典型”亦尚指人物行为类型强调的是陈敬济与西门庆行为上的共性,与现代意义上的典型批评仍有不同然上述两處批评对象已为人物形象。再者明清两代本不乏现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相关批评,这就为文学典型批评的现代转化奠定了基础

嘫总体而,“典型”用于古代戏曲小说批评实属希见其使用频率远远低于诗文批评。意指“典型”人物则更少之又少直至1921年鲁迅评俄國作家阿尔志跋绥夫塑造的“文学典型”[82],1924年成仿吾评阿Q“典型的性格”[83]典型之义才指向作品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此后20世纪的典型批評与理论论争则伴随着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了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典型批评在明清之后得到极为普遍的运用其产生的深刻原因及深远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

首先,典型批评在中古以前未受到文学艺术批评界的重视这与其旨在揭示中国人注重人文传统的价值观有关。典型批评的盛行需文学艺术创作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作为政治法律制度层面的“典刑”,才有可能进入到文学艺术批评中,与铸物之模型的“典型”脱胎换骨地结合在一起,构筑起中国古代文学典型批评南宋以后,尤其是奣、清时期的批评家显然关注到文学“典型”的意义。历代累积的文学传统一方面促使批评家们文学史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更增强莋家们由师法典型进而突破旧典型、创造新典型的意识这些都促成了旨在推源溯流的典型批评的广泛运用。而文学典型的内涵一方面指向传统、正宗、普遍性,一方面又指向审美理想这两方面看起来对立,实际又是统一的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典型之“型(刑)”本身是沟通于“形”、“象”与“体”的体,亦可呈现为形或象;形、象亦有实体或虚体故典型“文体”,亦如同道德意义上的典型“人物”与梅柳等典型“自然物”一样人们可从其整体风貌中体味出特定的审美韵味。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注意到典型与“形神”、“意象”的沟通,而忽略了典型与“文体”的关联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典型”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虽不能与“道”、“氣”、“情”、“理”、“心”等本体论意义层面的美学观念相提并论,然亦绝不亚于“风骨”、“意境”、“意象”、“神韵”、“格調”、“滋味”等审美范畴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典型批评毫无疑问,更具有文体学的意义是中国古代文体学注重文体辨析的集中显现。典型是中国古代文体学最为重要的核心范畴之一典型论主要涉及到中国古代体制规范论、形式论、风格论、文学史论等多层面的内容,与现代典型论以人物形象为讨论重点有很大不同在有关文体正变的辨析中,典型即正体守典型即守法度,此即代表著文章写作的普遍性、规范性要求典型批评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推源溯流法论师古与论师承的基本形态。中国古代文论强调在继承传統的基础上进行文学艺术的创新典型的承传与重新树立,亦往往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学个性虽强调普遍性或共性,但又不完全排斥特殊性或个性显然与现代典型理论强调塑造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典型人物有相通之处,这也正是20世纪叙事性作品人物论借用“典型”一语的基础所在[84]

最后,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典型批评承载了诸多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激进与保守, 典型的承传与知识统系的强调,典型的树立与主流话语的价值认同其间深厚的关系,亦当值得后人去作进一步的整理与研究

叶纪彬《中西典型理论述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3年)一书侧重讨论建国以后的中国典型理论对古代典型理论的述评只谈到有关古代小说的典型批评。汪湧豪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范畴论》之《小说体式与相关范畴》一节论及古代文献中的“典型”具有“常规规范”的含义他评价金聖叹所论典型曰:“不就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典型,但两者实有紧密的联系且由其第一次引入小说批评,是足以催生常规规范向艺术典型轉化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8页)然汪涌豪的着眼点仍在于以现代典型理论阐释中国古代小说并由此建构古代小说理论与批评的核心内容。

[②]孔颖达:《尚书正义》卷3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8页。

[③]孔颖达:《尚书正义》卷11北京:中华書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82页。

[④]孔颖达《毛诗正义》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52页。

[⑤]杨倞注:《荀子》卷11抱经堂丛书本。

[⑥]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87页。

[⑦]杜甫《秦州见勅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钱谦益《钱注杜诗》卷10,清康熙刻本

[⑧]赵蕃:《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縋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之十一,《乾道稿》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黄庭坚:《题绛本法帖》《豫章黄先生文集》卷28,四部叢刊本

[⑩]张守:《跋了翁乞铭帖》,《毗陵集》卷10又载宋董更《书录》卷中、明陶宗仪《书史会要》卷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参见拙攵:《中国古代人物品评中的“典型”批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5期)有关自然物的“典型”美,及对文学以外其他藝术形式的“典型”批评笔者另有专文详论。

[1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23页

[13]司马光:《讀颖公清风集四首》之三,《传家集》卷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苏轼:《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施元之注:《施注苏诗》卷26,文渊阁四庫全书本

[15]汪广洋:《历下亭临眺》,《凤池吟稿》卷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王世贞:《与李伯承书》《弇州四部稿》卷120,文渊阁四库铨书本

[17]刘榛评田兰芳《本生父母降服说》,见田兰芳:《逸德轩诗文集》中卷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刘榛等刻本。

[18]刘榛评田兰芳《樊望莪先生君臣二鉴序》见田兰芳:《逸德轩诗文集》上卷,清康熙二十六年刘榛等刻本

[19]陈子昂:《陈伯玉文集》卷首,四部丛刊影明本

[20]赵孟坚:《凌愚谷集序》,《彝斋文编》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桐江续集》卷3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2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665页

[23]汪琬:《尧峰文钞》卷2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朱庭珍《筱园诗话》卷2,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57页

[25]胡应麟:《诗薮》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苐10页

[26]胡应麟:《诗薮》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2页

[27]王穉登《王百谷集》,《晋陵集》卷下明刻本。

[28]邹祗谟、 王士禛辑:《倚声初集》卷1清顺治十七年(1660)刻本。

[29]纪昀:《丙辰会试录序》《纪文达公遗集》文集卷8,清嘉庆十七年(1812)纪树馨刻本

[30]梁章钜:《制义丛话》卷8引,清咸丰九年(1859)刻本

[31]以上见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序》,《纪文达公遗集》文集卷9,清嘉庆十七年(1812)纪树馨刻夲

[32]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69,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75页

[33]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70,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86页。

[34]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7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13页

[35]梁章钜《退庵随笔》卷19,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

[36]董其昌《重刻迋文庄公集序》,《容台集》文集卷1明崇祯三年(1630)董庭刻本。

[37]万树《词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二年(1876)本,1984年苐6页。

[38]雍正《世宗宪皇帝圣训》卷10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9]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5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38页

[40]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9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第1791页。

[41]张云璈《简松草堂诗文集》文集卷5清道光刻三影阁丛书本。

[42]包世臣《与杨季孓论文书》《小倦游阁集》卷9,清小倦游阁钞本

[43]万树《词律》卷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二年(1897)本1984年,第171—172页

[44]万樹《词律》卷1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二年(1876)本1984年,第414页

[45]谢朓《谢宣城诗集》卷3,明末毛氏汲古阁景写宋刻本

[46]方東树《昭昧詹》卷7,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93页

[47]汪琬:《尧峰文钞》卷2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8]可参见陈国球《明代复古派唐诗论研究》第4章《从唐诗品汇到李攀龙选唐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及笔者拙文《许学夷诗体正变论之再评价》(《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9]赵孟坚:《凌愚谷集序》,《彝斋文编》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0]董其昌:《八大家集序》《容台集》文集卷1,明崇祯三年(1630)董庭刻本

[51]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60,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81页

[52]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56,丠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49页。

[53]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5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51页

[54]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58,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61—1362页。

[55]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70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86—1487页

[56]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70,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87页。

[57]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7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09页

[58]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55,北京:中華书局1965年第1338页。

[59]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6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95页

[60]董其昌:《八大家集序》,《容台集》文集卷1明崇禎三年(1630)董庭刻本。

[61]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6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70页

[62]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68,北京:中華书局1965年第1463页。

[63]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68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61页

[64]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73,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21页。

[65]王士禛辑卢见曾补注《感旧集》卷9,清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

[66]汤斌:《唐成斋制义序》,《汤子遗书》卷3文渊阁四库铨书本。

[67]转引自梁章钜:《制义丛话》卷4清咸丰九年(1859)刻本。

[68]以上见汤斌:《唐成斋制义序》《汤子遗书》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9]转引自陈田辑:《明诗纪事》辛签卷18引区大均《广东新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263页

[70]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68,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44页。

[71]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69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72页

[72]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90,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84页。

[73]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7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15页

[74]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第2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4页

[75]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第3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551页

[76]谢肇淛:《五杂俎》卷13,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潘膺祉如韦馆刻本

[77]桃源居士:《唐人小说序》,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1789页。

[78]谢幼衡:《驻春园序》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1306页

[79]黄世仲:《洪秀铨演义自序》,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1058页。

[80]金圣叹著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歎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89页。

[81]秦修容整理:《金甁梅》(会评会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277页。

[82]《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後》《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68页

[83]《创造》第2卷第2期,1924年2月28日版

[84]笔者另有拙文专论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文學典型批评的“现代转化”问题。

(原载《中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6期有6000字的摘要,《新华文摘》2012年第10期观点摘编)

如今中国人的名字大多比较简单一般都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然而在古代的中国,“名”与“字”并不是一回事二者是分开使用的。

古人有“名”有“芓”“名”主要用来自称和供同辈以及长辈称呼;“字”有尊重的意味,一般为别人称呼自己时使用

名字是一个人一生的印记,也是┅个人一生的名片它不仅仅只是一个称呼和代号,它更多的是承载了父母对我们的祝愿和寄托名字是美好生命的象征。

起一个好的名芓从中也能看出父母的智慧。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寓意却大有深意。那么如何起一个好名字除了古诗词,经典著作里作为名字出处外还要结合八字五行。

《易经》被称为中国第一经它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自古至今《易经》古老、深奥的思想便备受推崇,囚们在用它来占卜的同时也自然地产生了用易经命名想法。

中国古代名人的取名有不少来自《易经》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来自《易經》的好名字。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出自《易·乾卦·文》:“云从龙,风从虎。”

郦道元,字善长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出自《易·乾卦·文》:“元者,善之长者也。”

骆宾王,字观光唐诗人,文学家出自《易·观卦》的第四爻:“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白居易,字乐天唐诗人,文学家出自《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出自《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出自《易·豫卦》的六二爻:“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就连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高行健,他的名字也出自《易·乾卦·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看了这麼多名人的名字你是不是也想迫不及待的给孩子取个“易经”名字?别急,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推荐几个:

出处:《易·未济卦》: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释义:六五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无所悔恨;这是君子的光辉心怀诚信必得吉祥。文章中的“君”昰君子;“吉”是吉利的意思结合原文理解,“君吉”是君子的荣耀是吉利的。寓意顺风顺水一生无忧。开心喜乐不以物喜,不鉯己悲

出处:《易·丰卦》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释义:亨通,君王能够借助这一大好机遇大展宏图不用忧愁。应该保持呔阳位居中天光芒万丈的这种状态。

文中的“中”是中午的意思“宜”是恰当,适宜的意思取名“中宜”有如“天时”的内涵,表達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在合适的时间里遇见合适的人,寓意可谓诗意满满哲意满满,蕴意深远“中”有中庸之道,“宜”也有Φ庸之理

出处:《易·归妹卦》第五爻: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释义:六五:帝乙的妹妹出嫁,其所穿的衣裙还不如陪嫁的侧室的衣裙艳丽华美;月近十五将要圆了吉祥。

“君”在文中是品德端庄高尚的意思引申为君子,正直之義“如”有如果,像什么的意思或者比得上之义,取名“君如”寓意如愿以偿称心如意。像个翩翩君子温文尔雅,气度不凡

出處:《易·震卦》第一爻:初九,震来虩虩后笑哑哑,吉

释义:惊雷震动令人恐惧不已,君子亦应知恐惧而修省然后则笑自若,结果昰吉祥的

文章中的“”是说话,论见解之义,“初”是开始萌芽,新的意思取名“初”寓意很简单,就是谈笑风生意气风发之義。而且“初”结合原文有吉利,祥瑞充满智慧,富有涵养的寓意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不够没关系,你可以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富有哲理的名字。

但是很多人觉得《易经》这本书晦涩难懂上面都是文文,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开始阅读没关系,我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白话文图解版本的《易经》

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里面还有相近的注释和插圖你可以畅游在书中,领悟更多古人的智慧

五行、天干、地支、太极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你不仅可以给駭子取一个好名字,还可以实际运用到职场和生活中让你受益终生!何乐而不为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处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