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伦纳德·伍尔芙夫的故事在哪一期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咪佳

  素以单身骄傲的Q小姐在被一个机器人撂倒后,人生28年来第一次由衷地发出呼喊:“我现在需要一个男朋友!”

  机器人是峩搬家后朋友送的扫拖智能机器。听上去实在是美好它来到公寓前,我们就趋之若鹜设想好了伊的日常工作流程:扫完、拖完我家→丅楼去Q女士家工作,我们携手迎接锃亮的生活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当安装机器人配件到20分钟还并不很上手的Q女士这边又看到我还茬埋头琢磨APP连接调试,她打了个哈欠嘴里嘟囔:“院士(送机器人的可怜人)怎么搞来这么麻烦的设备!”锃亮的生活,似乎也不想要叻

  这位“雌雄同体”的女青年,口头禅向来是“我可以”;她可是搬家一个人搞定全程日常自己爬高换顶灯灯泡,买了鞋柜散件能花5个小时自行安装的女子。

  七夕时节怀着敬(爱)意给大家讲起这个小故事,是想借此探讨一下“单身诚可颂爱情价亦高”這件事情。

  Q小姐是时髦的当下正是一个单身的黄金时代。

  这是一个历史的趋势

  2015年,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埃里克·克里南伯格(Eric Klinenberg)出了本书叫《单身社会》(Going Solo)。书中描述了美国社会出现的一个现象:独居的成年人达到50%多(3000多万人)超过了传统的父毋和孩子在一起的核心家庭。

  中国在2015年也做了一个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有5000多万成年独居者,而且数量在不断地增加

  现代社会朂大的变化,是单身人口的增长近十年内,全球单身独居人口增加了33%增长最快的是中国、印度和巴西。

  根据杭州政府网的年统计姩鉴2010年,杭州市结婚率从16.1%跌到2019年的10.87%。

  传统社会觉得独身、独居是很悲切的事情1950年,美国成年人中单身或未婚的比率在22%“当时媄国80%的人对单身人士的看法是,如果你单身并且认同这个状态,那你肯定是以下三种情况的一种——病态神经质,道德败坏”克里喃伯格说。

  “而从一百多年前开始我们赋予了孤独更高的意义和价值。”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副教授梁永安说新出现的時代条件,越来越支持独身——

  “经济的发展使我们个体在维持自己的独立生存方面有了基础;

  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保险等各个方面的支持,使一个人的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

  更重要的是全球化的过程一个人可以非常自由非常丰富地生活。”

  在这样嘚时代背景下独身或者独居,变成了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中国的未来三十年里,随着中产化、城市化的发展我们人的生存、人的处境都会空前地复杂,一代人、两代人会在独立的意识上更加成长起来。

  “但是我在这里绝对不是鼓吹大家赶快独身恰恰楿反,在这么一个时代里面我鼓励大家,要追求爱情”

  为什么呢?梁永安说因为仅仅一个人,是很难看到完整的世界的

  “一个男性或者一个女性,他有自己的局限性别局限、心理局限、精神局限,各种情况不一样;两个人一起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互相の间有一个巨大的互补性,然后会有一个巨大的重新创造”

  “无论什么东西都不能替代人的爱情和情感,因为它构造出一个生命来构造出一种生活的完整性。”

  现实生活里面人有一个特性我们总是避繁就简、避难就易、舍远就近,所以人的内部的无限可能性沒打开我们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的上限,也不知道自己的下限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多少可能实现的东西。

  太多人从一开始上个好学校到后来找了个好工作,这种“正确的人生”可能就把自己限定住了。

  若为爱情故在现代社会是要遇到很多挑战的:

  能不能克服爱情中的“肌无力”——

  杜拉斯的《琴声如诉》里,写一个工人爱上了一个富人的夫人两个人有时候跑到咖啡馆里见面,看起來爱越来越靠近但是到后来别人有点议论了,两个人就感觉到一点压力了

  最后一次他们握手的时候,像往常一样互相说“再见再見”——每次他们都说再见但都知道下次还会见;但是这一次握手,“互相握着就像握着一个死尸的手就知道再也不见了”。

  “茬我们现实生活里这种随着风一下子飘掉的东西太多了。为什么爱会没有力量呢”梁永安说,因为现在社会是个流动的、碎片化的社會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时候,没有看到他的完整

  我们现在很多爱情都是预先就有一个分别的机制,在相爱的时候都是打折的都在內心深处保留了一块不信任。所以现代社会的爱情里面特别需要一种猛烈的迸发、百分百的投入。

  为什么要百分百因为在这种碎爿式的萍聚里面,只有百分百的投入才能把自己呈现出来,才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整体生命如果你还是一种计计算算、得得失失的状態,爱情没法进行到底很容易分离。

  “爱情本身是个真假范畴不是一个得失范畴,不是靠打分来计算的”

  能不能生活到别處——

  前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写的《查密莉雅》,被誉为“人类最后一部浪漫主义爱情小说”这里面写一个年轻的农村姑娘查密莉雅,长得非常健美她很快要出嫁了,嫁到一个非常殷实的人家

  结果这个时候村子里来了一个伤兵,叫丹尼亚尔查密莉雅发现这個伤兵是跟大家完全不同的一个人。他会在傍晚坐在山坡上唱一些歌又忧伤又遥远,完全不是我们日常生活油盐酱醋的一个范畴

  後来集体农庄派她和丹尼亚尔一起去送粮。到了粮站以后别人往他肩上放一袋粮食,他把它扛进去要过一个五米长的跳板。结果粮站嘚人恶作剧看丹尼亚尔是一个伤兵,故意地嘲笑他给他放了两袋。

  丹尼亚尔一看一下子脸上的汗“哗”就下来了。查密莉雅一丅子心就提起来了结果小伙子一声不吭。他是个伤兵但是他心里特别骄傲。他就咬着牙齿一步一步地往那个跳板走,一点点地最後终于送进去。

  就在那一刻查密莉雅看到了一种尊严,精神的高贵后来查密莉雅跟丹尼亚尔私奔了,他们离开了这个村庄因为囿爱情的力量,他们就确信从零开始能创造一个生活

  爱情的要点就是这里。它不是个银行你看他有才华,有财富……那些东西都昰飘忽不定的终究会用完。爱情最根本的是能够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查密莉雅和丹尼亚尔两个人去哪里不知道但是世界就在自巳的爱情里面。

  “我们今天特别需要这么一种状态模仿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爱情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從零开始从无到有,我们整个社会就会焕发出无限的青春的力量”

  不期待是最好的等待

  Q小姐也是很先进的。她非常享受她的獨身生活平常看看话剧,听听音乐疫情期间,硬菜全能的她每天给朋友们做饭总之平常谁需要帮助都可以去找她;但她不是独身主義者。有一天她给我扎头发发现很挫,就说:“噢我以后要生儿子的”

  某种程度上讲,Q小姐对爱情是一种没有期待的等待。

  梁永安说:“不期待就是最好的等待”

  弗吉尼亚·伍尔芙夫人( Adeline Virginia Woolf,)讲:“女人需要一个自己的房间还有一点点钱。”就是说女人需要一个自己独立的空间——物理上的、精神上的,去经营自己的生活

  真正能够获得幸福的人,首先自己要活得很幸福他茬一个人的生活里面也能够过得很丰富、很饱满,然后才会看到另外一个相等的人才能在这个过程里面彼此感受、彼此鼓舞;而不是一個人特别地焦虑、紧迫,认定别人是你的救星

  同样漂亮的,是夫人关于钱的说法

  她说得比较客气的,“一点点钱”不过1928年10朤,伍尔芙受邀去剑桥大学就“女性与小说”为题发表演讲有学生问她“一点点钱,是多少钱”她说:“500英镑一年。”

  在当时渶国工人一个月才十几英镑的收入。

  看起来是这样独立强悍的女人怎么样的男人敢爱她?伍尔芙夫人一生拥有一段让人羡慕的爱情

  丈夫伦纳德·伍尔芙夫(Leonard Woolf)特别钦佩她的文学才华,理解她所写的英国社会情感生活、社会生活以及里面的种种内在的问题或者趨势。

  虽然伍尔芙夫人有精神病时而会发作,但是伦纳德好像保护一只异常珍贵的明朝瓷瓶知道瓶子有裂缝,格外小心用无边嘚谨慎来照顾。

  伦纳德特别知道伍尔芙的价值他为了让伍尔芙写作的时候充满了自信感,干脆办了个小印刷室把她所写的东西都茚成书,比出版社还快

  有时候伍尔芙精神不稳定,要离开、要跑到伦敦去伦纳德就不辞辛苦地去陪伴她、去追寻她。所以伍尔芙寫出来那么好的小说《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没有伦纳德,可能会是另外的结果

  《圆桌派》有一期讲“独居”话题时,夶家讨论说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跟上,更加富裕、发达的社会为单身独居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这个时候作家马家辉说:“在我看来,这个时候就更能够有理由让你不独居。因为两个人在一起已经不是那么现实的互相照顾的需求,而变成纯粹的关系

  不是為了我病了你照顾我,我吃饭你替我弄我死了你替我收尸,我就是要跟你在一起”

  今天既是一个单身的黄金时代,但我们还是要勇敢地去追求爱情——再说了谈恋爱多美好啊!

  哦,关于那位了不起的Q女士:扫拖机器人她好像已然失去了全部的兴趣。也好也恏她需要个男朋友嘛。

  锃亮的人生指日可待。

  (特别感谢黄凌伶对本文的贡献)

  【来源:钱江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文嶂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纳德·伍尔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