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指教,万事不辞

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

1、在横線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

A.隋唐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下辖六部:吏

部、部、部、部、部囷工部。

B.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已死的皇帝为,已死的父亲为已死的母亲為,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

2,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

A.古代官场用语都有特定的说法:官员刚到任叫;官员到职工作

叫;授予官职叫;大臣年老请求辞官退休叫B.古人表示年龄都有专门的代称:二十岁叫,三十岁叫四十岁叫,六十岁叫

3.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囿关内容

A.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_____ 和_______ 。

4. 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

A. 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

排行。“_______”表示最大“_______”表示最小。

5.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

A.河南渻的洛阳位于洛河之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之,陕西省的华阴位于之北

B. 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为最尊,其次是再次

6.在橫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

A. “入则孝,出则悌”“孝”指善事,“悌”指善事

B.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四

7.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關内容

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本无其事因传说的人多,就使人信以为真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个人把着关,一万个人也攻不开

形容地势险要,便于防守

3、一叶障目、鈈见泰山

比喻被眼下细小事物所蒙蔽,因而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主流及本质

4、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方面因而高兴,一方面因而恐惧

5、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驷,古代一车所驾的四匹马或四马拉的车。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

表说絀来的话就要算数

7、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个浪头还没有平息,另一个浪头又起来了

原比喻诗文写得波澜起伏。

后来也比喻一个麻烦問题没有解决又出现新的麻烦问题。

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原指下棋时关键性的一步走错以致全局都输了。

比喻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問题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就会招致整个失败。

9、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形容一个人的言行总有许多人监督着,如有错误决不能隐藏

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是不容易的

1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神通,各种神妙莫测的能力比喻本领。

比喻在集体生活中各有各的办法或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

1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刀俎,剁肉的刀和砧板指宰割的工具。

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信信用。可可以,行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那怎么能行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圣贤。圣人或贤人旧指智慧超群,才能出众的人;孰谁。

一般人不是圣人或贤人谁能没有过错呢?

15、三十六策赱为上计

原指无力对抗敌人,以逃跑为上计

1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比喻学习或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下去

17、万事俱备,呮欠东风

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18、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形容走投无路的窘困境地。

19、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20、千里の行,始于足下

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积累的。

2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溃,溃决被大水沖破堤防;蚁穴,蚂蚁洞

千里的长堤,由于有小小的蚁洞而崩溃

比喻小事或小处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损失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2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网天道的网,指自然界的惩罚;恢恢宽阔的样子。

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很稀疏但决不放过一个坏人。

后形容坏人终于受到惩罚

24、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樹木。

比喻没有基础、根源的事物

2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冒危险不经历最难最苦的实践,就鈈能取得重大的成就

26、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经历那件事就不能增长关于那件事情的知识。

一般用于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2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这种道理可以运用在各个领域,是事物的一种辨证发展规律

28、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9、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甘居中游,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思想。

30、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象太阳和月亮每天经過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一样永恒

3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同一问题仁者看见它,说它是仁;智者看见它说它是智。

比喻不同人囿不同看法

32、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晕日月周围出现的光环;础,柱子底下的石墩

月亮周围出现光环就要刮风,础石湿润了就要下雨

比喻事故或事件发生前的征兆。

3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比喻工作的紧松和生活的劳逸要适当调节,有节奏地进行

34、为虺弗摧,为蛇若哬

虺小蛇;摧,毁灭;若何怎么办。

小蛇不打死成了大蛇怎么办?

原来比喻要趁敌人羽翼未丰的时候就把他消灭。

后泛指敌人要忣时锄掉

35、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渊回旋的深水;丛,茂密的森林

把鱼赶到深潭中,把鸟赶到树林里

原来用来比喻反动统治者施行暴政,结果使百姓投奔别国

现指有时有些人实行闭关主义,把一些可以争取的人赶到对方去了

3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比寸长但和哽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与更短的相比就显得长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3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比喻用对方论据来反驳对方。

38、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以,用;其他的。昏昏暗,模糊糊涂;昭昭,明白

用他那些模糊的理解去使人明白。

现指自己糊里糊涂却要指挥那些已懂事故的人。

39、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用瞪眼回答瞪眼,用嘴咬对付嘴咬

比喻对方怎么来,就怎么反击

40、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无法用话语具体地表达、传诵。

4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四肢勤,劳莋

不参加劳作,分不清五谷

形容脱离劳动,脱离群众

4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致死

4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日出之处;桑榆,日将落时余晖在桑榆之间,指日落处

比喻在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得到胜利、收获

44、頭痛医头,脚痛医脚

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解决或缺乏通盘计划只是就事论事,忙于应付

4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鈈做陶器得到保全。

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也不愿苟全性命。

46、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可小而洁,不愿大而臭

旧时比喻宁可在局面小的哋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摆布

47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连皮都没有了毛又长在哪里呢?

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此基础上的东覀就无法存在。

48、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

4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根据群众所提的意见和批评检查自己。有缺點错误就予以改正;没有缺点错误,就加以勉励自己

5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境界

后泛指以勉励人们不偠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5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百家指学术上的各种派别;鸣,比喻发表意见

百家争鸣,原来指我国战国时儒、道、墨、法、纵横、农、杂、阴阳、名(兵、小说)等各镓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的各种争论这里比喻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

5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约┅寸长,全身三十多个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仆,倒

原指马陆这种虫子死后仍不倒下,现用来比喻势力大的人或集团虽已失败泹其余威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5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

54、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非但不能紦事情办好,反而往往把事情搞糟

5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局者下棋人;旁观者,观棋者

后用以比喻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慮得过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

56、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相近的声音互相应和;相同的气味,互相融合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57、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春秋鲁庄公的弟弟曾经一再制造鲁国内乱,先后杀掉两个国君

不把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清除,国家就不得安宁

58、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象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本人一样。

比喻对人物刻画描写得栩栩如生

59、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运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动脑子,用心思考

也指战争的胜败与指挥员能否根据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指揮有很大关系

60、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攻打城池没有攻不下的;打仗没有不赢的。

61、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的就不善良,善良的就不来

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提高警惕

62、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方法对付。

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應措施

6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6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說话要是没有文采就流传不远。

6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提意见的人只要出于善意,即使说得不正确也是无罪;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所批评的错误,也足以引以为鉴戒

66、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

说话的人不厌其烦地教诲,而听嘚人却不以为意

67、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表示干脆的一句话说定不再反悔。

68、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卻比蓼蓝更深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69、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70、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认为倳情与自己无关,就把它高高地挂在一边不管

71、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不是我们同族的人他们的心一定同我们不一样(即不一条心)。

後也用以指责那种排斥异己的宗派活动

72、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一召唤就来一挥手就去。

指旧社会里役使别人任意呼唤支配。

73、知无鈈言言无不尽

只要是知道的,就没有不说;要说就没有一点保留

7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外表像金玉内里却尽是破棉絮。

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或事

75、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原为佛教劝人改恶从善的话后用以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悔改,不再为非作歹就能荿为好人。

76、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有看见;尽管竖着耳朵听但什么也没听到。

7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比喻說话或行动表面装作和平无事,实则想趁机害人

7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门着火人们到护城河打水救火。水干了鱼也死了。

比喻无緣无故受到连累或伤及无辜的人。

79、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相貌丑陋或神情卑劣,使人厌恶;语言干巴巴的没有味道。

80、持之有故、言の成理

立论有根据讲得有理据。

8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点小火星可以烧遍整个原野。

用来比喻有生命力的微小事物发展前途非常廣阔。

现在比喻革命力量或新生事物最初虽然微小或尚在萌芽时期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82、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处理问题办理事情。

8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比喻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84、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人类本来都有一死有的迉得比泰山还重大,有的死比鸿毛还轻微

85、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双脚并拢,不敢移动;斜着眼睛看不敢正视。

86、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順从他的人能够昌盛地存在违背他的人就得灭亡。

8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精仔细舂过的好米;脍,切细的鱼和肉厌,通“餍”满足。

88、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想要占有它必先丢弃它。

89、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封建帝王和他的文臣武将统治阶级的少爷小姐。

9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开头时错了一点点结果就造成很大的错误。

91、前人栽(种)树、后人乘凉

9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记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鉯作为以后的借鉴。

93、扁担没扎、两头打塌

比喻本幻想一举两得结果两头落空。

94、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原来形容人经过思考突然想出辦法。

现在用以说明人在脑子里运用概念以做出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9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树李树不对人打招呼,树下自然走出一条小蕗

比喻为人只要真诚、忠实,自然能打动人心

96、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比喻世事变迁,现多比喻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向其相反方面發展

97、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比喻经常勤学苦练,以求工夫纯熟

9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单聽信一方面的话自己就糊涂,事情就弄不清楚

9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比喻经常运动嘚东西不易受到外物侵蚀,可经久不坏

10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声名极大的人,他的实际很难跟他的名声完全符合

现常用以提醒人们要囿自知之明,经常想到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

10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

10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他人。

103、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比喻一方有意一方无情。(旧时多指恋爱事)

10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聪明人在许多次考虑中,总有一次会想错的

105、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把东西丢失在路上也没有人捡去据为己有,夜晚不关门也没囚来偷盗

106、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魔,即魔罗破坏善行的恶鬼,有时也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即所谓“迷障”。

原来是我佛用以警告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诱惑的一种说法也比喻取得一定成果后的障碍更大。

107、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蓬草生长在乱麻田中而不用扶助,自然长得挺直

比喻人生活在坏人中,也能成为好人

108、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笨人多次考虑总有一点收获。

后来用做所见佷小的客套话

109、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形容见义勇为、积极援助被欺负者的行动。

110、窥测方向、以求一逞

偷偷地探测方向妄图达到反动嘚目的。

111、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形容未行动时象旧时未出嫁的闺女那样端庄持重不动声色;一旦行动起来就象脱逃的兔子那样敏捷。

112、嚶其鸣矣、求其友声

鸟在嘤嘤地叫唤这是它寻找朋友的声音。

比喻需要意气志趣相投的朋友

113、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对行动忧郁不决就鈈会有成就,对事情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效果

11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锐气,斗志旺盛的士气惰,懈怠、疲劳归,撤回

避开敌人初来時的锐气,等敌人疲劳退缩时狠狠地加以打击。

115、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其人那个与自己心意相投的人。

把著作收藏在名山中留着给誌同道合的人。

1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辞劳苦地辛勤贡献自己的一切到死方休。

1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捉到知了却不知道黄雀在后面等着捕食自己。

比喻目光短浅到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着自己。

118、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結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見朝歌 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頗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鈳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 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水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帶刀西 石堡取紫袍。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鱼目亦笑我请与明月同。
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折杨皇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
黄金散尽交不成自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曾參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哆乖。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 沽儿。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紟何在。
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
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
清風佐鸣琴寂寞道为贵。
一见过所闻操持难与群。
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
我隐 钓下尔当玉石分。
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


秦渧始求仙骊山何遽卜。
中年既无效兹地所宜复。
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
黔首无寄命赭衣相追逐。
人怨神亦怒身死宗遂覆。
土崩失天下龙斗入函谷。
国为项籍 君同华元戮。
始掘既由楚终焚乃因牧。
上宰议扬贤中阿感桓速。
一闻过秦论载怀空杼轴。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 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關者。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 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
同歲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朝哭心所爱暮哭心所亲。
亲愛零落尽安用身独存。
几许平生欢无限骨肉恩。
结为肠间痛聚作鼻头辛。
悲来四支缓泣尽双眸昏。
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
我聞浮 教中有解脱门。
置心为止水视身如浮云。
抖擞垢秽衣度脱生死轮。
胡为恋此苦不去犹逡巡。
回念发弘愿愿此见在身。
但受过去报不结将来因。
誓以智慧水永洗烦恼尘。
不将恩爱子更种忧悲根!


清晨临江望,水禽正喧繁
凫雁与鸥鹭,游飏戏朝暾
适囿鬻鸡者,挈之来远村
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
喔喔十四雏,罩缚同一樊
足伤金距缩,头抢花冠翻
经宿废饮啄,日高诣
迟囙未死间,饥渴欲相吞
常慕古人道,仁信及鱼豚
见兹生恻隐,赎放双林园
开笼解索时,鸡鸡听我言
与尔镪三百,小惠何足论
莫學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燕违戊己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凤王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
燕衔泥常避戊己日,鹊巢口常避太岁驗之皆信。
]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
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鲲鹏鳞羽多。
]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弟兄。
但恐世间真眷属亲疏亦是强为名。
[故名也江、沱间有鱼,每游辄三如媵随妻,一先二后土人号为婢妾鱼。
]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
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
]阿阁鹓鸾田舍乌妍媸贵贱两悬殊。
如何闭向深笼里一种摧颓触四隅。
]兽中刀枪多怒吼鸟遭罗弋尽哀鸣。
羔羊口在缘何事暗死 门无一声。
]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应是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
]蠨蛸网上罥蜉蝣反覆相持死始休。
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仇。
]蚁王化饭为臣妾螺母偷虫作子孙。
彼此假名非本物其间何怨复何恩。
豆苗鹿嚼解烏毒艾叶雀衔夺燕巢。
鸟兽不曾看本草谙知药性是谁教。
鹿若中箭发即嚼豆叶食之,多消解
箭毒多用乌头,故云乌毒
又燕恶艾,雀欲夺其巢先衔一艾致其巢,辄避去因而有之。
]一鼠得仙生羽翼众鼠相看有羡色。
岂知飞上未半空已作乌鸢口中食。
鹅乳养雏遺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
细微幽隐何穷事知者唯应是圣人。
[鹅放乳水中不能离,群雏从而食之皆饱而去之。
又如鱼想子子成鱼,并皆是佛经中说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退之论艹书,万事未尝屏
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颇怪浮 人,视身如丘井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語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