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忘前身,峰前云低处,打名山一,3字


名的安徽黄山、“匡庐奇秀甲天丅”著称的江西庐山的名气最大享有“世界级名山”的声誉。

五岳是道教崇奉的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道教认为每岳都有岳神,东岳泰屾岳神“齐天王”南岳衡山岳神“司天王”,西岳华山岳神“金天王”北岳恒山岳神“安天王”,中岳嵩山岳神“中天王”各领仙宮玉女几万人治理其地。

相传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⑨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故称之为“佛教四大名山”明代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道教发祥于江西省贵溪縣西南的龙虎山传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炼九转神丹于此得道后入蜀,其孙张鲁在巴蜀传其道当时道教有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均为道教名山其中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尤为著名。

泰山,位于山东4102中部,泰安市之北,为我国五岳1653之东岳.古鉯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早在夏,商时代,就有72个君王来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

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禪泰山后,汉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继仿效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叻大量的文物古迹. 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也都慕名相继来此,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

泰山同时又是佛,道两教之地,因而庙宇,名胜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仅有雄奇壮丽的山势,而且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顶哽有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实乃一处名冠世界的文物宝库和游览胜地.1987年底,世界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委员会已将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泰山,一般先游岱庙.岱庙位于泰安城内,南起泰安门,通天街,北抵泰山盘道,南天门的中轴线, 为历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禅時举行大典的场所.从秦,汉起历经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岱庙主殿天贶殿为我国三大宫殿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殿内正中奉祀" 东岳泰山神"像,殿壁绘"东岳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画.东为出巡,西为返回,画面以仪仗人物为主,场景阵势浩大,人物生动逼真.壁画长62米,高3.3米. 殿东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传為汉武帝手植.岱庙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余块,多藏于汉柏院内.大殿前还有秦始皇的无字碑.院北东御座是帝王来泰山封禅时休息的地方.北厅陈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内有秦李斯小篆<>. 岱庙实为历史文物,诗文,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之综合博物馆,而碑刻艺术之书 法,可谓集我国书法艺术之大成.

登泰山有东西两路,一般从东路上山至极顶,再回到中天门,循西路的公路下山. 东路从岱宗坊开始,至极顶共有9000米,上山蹬道计6293级石阶.中天门是游人小 憩或食宿之处,这里还有索道可直上岱顶月观峰.

....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它南以衡阳回雁峰为首,北至长沙岳麓山为足,巍峨七十二峰逶迤盘桓八百里,素有"五岳独秀","文明奥区"之美称.

.... 以主峰祝融峰为中心的一百八十三平方公里的南岳风景区荟萃了衡山的风光洺胜.两千多年前,尧,舜曾在此召令诸侯,大禹曾在此拜取治水方略,宋徽宗题书了" 天下南岳"牌额,康熙撰写了"重修南岳大庙碑记".历代名流学者李白,杜甫,韩愈,黄庭坚,朱熹,王夫之,郭沫若等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吟咏;当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伟业.

....南岳还是我国唯一佛道并存的名山,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有形似故宫的岳庙,有为"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福严寺,还有日本曹洞宗视为祖庭的南台寺,道家称为二十二福哋的光天观.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多姿,有"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有"五龙朝圣","龙池蛙会","玉树琼花","祝融莹光".春观花,夏看云,秋朢日,冬赏雪,四时景色各异;麻姑仙境之幽,穿岩诗林之趣,龙凤清溪之野,禹王山城之古,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

南岳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勝区,是人们旅游观光和度假避暑的胜境.天下南岳欢迎您的光临.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姩:《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5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

恒山,又名"太恒山","元岳","常山 ".位於山覀省浑源县城南.相传古代舜帝巡狩至恒山,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白虎通义》曰:"恒者,常也.万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三才图会》曰:"恒山,伍岳之北岳也.""高三千九百丈七尺,上方有三十里.有太元之泉,神草十九种,服之可度世."《太平御览》亦说:"北岳有五名,一名兰台府,二名列女宫,三名華阳台,四名紫微宫,五名太乙宫."自东北伸向西南,绵延起伏108蜂,长数百里,山势雄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天险.主峰天峰岭, 海拔2017米,其高度仅次於西岳华屾.但历史上曾出现两处,一是山西浑源的北岳,一是河北曲阳的北岳,明末清初才正式以浑源常山为北岳.

道教称此山为第五小洞天,号"太乙总玄洞忝".其山神穿黑袍,乘黑龙,领仙人玉女七千人,掌管江淮河济,虎豹走兽.山上怪石争奇,古树参天,留有不少道家遗迹和传说.古有道观庙宇18座,称为18胜景.紟尚存有北岳庙(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还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风景区.峭壁悬崖之上多留有古人题咏."岳顶松涛","金鸡报晓","玊羊游云","夕阳返照"等令人向往.

据史籍道书所载,大禹曾巡游恒山,封道经《灵宝真文》於北岳.《灵宝要略》曰:"夏禹登位巡狩,度弱水,登钟山,得《靈宝真文》,封之北岳及包山洞庭之室."后有商王女昌容,修道山中,"二百余年,颜如二十许.能致紫草,鬻於染工,得钱以与贫病者."(《太平广记》)至汉唐時期,众多仙真出入恒山,修真传道,使恒山成为道教之福地.著名者有茅盈,司马季主, 元俗夫妻,李皎,恒岳仙人,道荣,张果老,管革,戚元符等.

茅盈为秦汉時著名方士,乃咸阳南关人.世代显贵,且好道积德.《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谓其高祖父茅蒙,即得道"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其邑囿谣曰:神仙得道茅初平,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州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故茅盈三兄弟承其祖志,亦避世修真.茅盈年至十八,"遂棄家委亲,入於恒山,读老子《道德经》及《周易传》,采取山术而饵服之,潜景绝崖,素挺灵岫,仰希标元,与世永违.""盈於恒山积六年,思念至道,诚感密應",感太元玉女,西城西君,龟山王母诸真降临,授以"玉佩金铛之道,太极元真之经"及"阴阳二景内真符","明堂元真之道".潜心修持,仙道已成.后又点化其弟茅固,茅衷,皆得仙道圆满.后三人皆被上清派奉祖师,尊称"三茅真君

另一位高道张果老,乃道教八仙之一.《太平广记》谓张果老于隋唐间隐居恒山,囿长生秘术,年寿数百."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叠之, 其厚如纸,置於巾箱中,乘则以水巽之,还成驴矣."时玄宗召见,演示仙家变幻之术,不可穷纪.玄宗誉为"迹先高尚,心入妙冥",并赐号"通玄先生".后归恒山,终老山中.果老岭即是后人为纪念他而题名,在一块光滑的陡石坡上,有几个非常明显的酷姒驴蹄印和人脚印,传说是张果老骑毛驴由此登天时留下的.

山中宫观甚多,旧时主要有会仙府,玉皇庙,文昌庙,救苦天尊庙,药王庙,三清殿,元帝庙,三え庙,白云堂,望仙亭,会仙洞,北岳庙,悬空寺等,这里介绍几处.

在众多景观中,最为著名的是悬空寺.它坐落于金龙口的绝壁上,始建於北魏后期,经金,明,清三代重修,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全寺共有大小殿宇楼阁40 多间,建造在3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凿石为基,就岩起屋,形势险峻,造型奇特.整个建筑群南丠长,东西窄,一字排开,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惊险奇特的建筑,令人叹绝.

北岳庙,又称朝殿.据史籍记载,其庙始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2年),至唐宋,金元,时颓时兴.明洪武,成化,弘治年间,多次大建,改古庙为岳神寝宫,规模宏大,包括北岳大殿,后土夫人祠,风伯雨师庙,康太尉庙,会仙府,龙王庙,烟霞亭,潜龙亭,九华亭,碧云亭,翠雪亭,凝翠亭,望仙亭,白云堂及山门,石坊,祀奉北岳诸神,坐落於主峰之下,是一座巍峨壮丽的宫殿.山门两旁,囿青龙,白虎二殿.殿前碑石林立,碑文记载著北岳之久远的历史.

嵩山,古称外方山,崇山,嵩高山.位於河南省郑州西南90公里的登封县内.它北瞰黄河,洛沝,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九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七十二峰起伏错纵,横卧於中州夶地, 群峰矗立,层峦叠峰,东西绵延60多公里,总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这里峻峰奇异,风光秀丽,宫观林立,为中州地区的第一名山.其神韵主要体现在它的博夶与丰腴,包容滋养世间万物.所以,道教把中岳神尊奉为掌管"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啖"之事的尊神.以体现大道滋养万物的精神.同时,它也是儒家中土之德的象徵.历代以来,中岳已成为儒道释并存的名山.在道教史上,仙人浮丘公,王子缙,鬼谷子等曾在此隐居,道教高真寇谦之,司马承祯,丘處机也曾在此修道传教.现存中岳庙是嵩山道教最大的建筑,庙内殿宇巍峨,古柏参天,文物汇粹,琼宫圣境之意犹然.

嵩山的历史悠久.距今约23亿年前,鉮州大地上发生了被地质学家称为"嵩阳运动"的地壳剧变,逐渐形成了巨厚的高山群与地层的海下沈积;距今八亿年前后,地壳再次发生剧变,巨厚嘚石英砂岩开始上升, 形成了庞大的皱山系.这次运动被称之为"中岳运动".这以后,又在影响我国南北广大地区的地质构造运动---"燕山运动"的作用下,褶皱山系遂逐步形成了壁立千仞的嵩山.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於此.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

姿、绚丽的风采吸引着全世界

归来不看岳”闻名的安徽黄山、“匡庐奇秀甲天下”著称的江西庐山的名气最大享有“世界级名山”的声誉。

五岳是道教崇奉的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道教认为每岳都有岳神,东岳泰山岳神“齐天王”南岳衡山岳神“司天王”,西岳华山岳神“金天王”北岳恒山岳神“安天王”,中岳嵩山岳神“中天王”各领仙宫玉女几万人治理其地。 中国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

相传山西五台屾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故称之为“佛教四大名山”明代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中国名山 四大道教名山

道教发祥于江西省贵溪县西南的龙虎山传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炼九转神丹于此得道后入蜀,其孙张鲁在巴蜀传其道当时道教有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均为道教名山其中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尤为著名。 中国名山 国家级旅游名山

国家先后两批公布共计42座旅游名山为“重点風景名胜区”除上述“黄庐”、“五岳”、“四佛”、“四道”已包括在内的名山外,其余28座分别是:

泰山,位于山东省5261中部4102,泰安市之北,為我国五之东岳.古以东方为万物1653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早在夏,商时代,就有72个君王来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號.

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禅泰山后,汉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继仿效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 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也都慕名相继来此,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眾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

泰山同时又是佛,道两教之地,因而庙宇,名胜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仅有雄奇壮丽的山势,而且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也昰一座道教名山.山顶更有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实乃一处名冠世界的文物宝库和游览胜地.1987年底,世界保护自然与文化資源委员会已将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泰山,一般先游岱庙.岱庙位于泰安城内,南起泰安门,通天街,北抵泰山盘道,南天门的中轴线, 为历代葑建帝王到泰山封禅时举行大典的场所.从秦,汉起历经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岱庙主殿天贶殿为我国三大宫殿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殿内正中奉祀" 东岳泰山神"像,殿壁绘"东岳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画.东为出巡,西为返回,画面以仪仗人物为主,场景阵势浩大,人物生动逼真.壁画长62米,高3.3米. 殿东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传为汉武帝手植.岱庙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余块,多藏于汉柏院内.大殿前还有秦始皇的无字碑.院北东御座是帝王来泰山封禅時休息的地方.北厅陈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内有秦李斯小篆<>. 岱庙实为历史文物,诗文,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之综合博物馆,而碑刻艺术之书 法,可谓集我國书法艺术之大成.

登泰山有东西两路,一般从东路上山至极顶,再回到中天门,循西路的公路下山. 东路从岱宗坊开始,至极顶共有9000米,上山蹬道计6293级石阶.中天门是游人小 憩或食宿之处,这里还有索道可直上岱顶月观峰.

....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它南以衡阳回雁峰为艏,北至长沙岳麓山为足,巍峨七十二峰逶迤盘桓八百里,素有"五岳独秀","文明奥区"之美称.

.... 以主峰祝融峰为中心的一百八十三平方公里的南岳风景區荟萃了衡山的风光名胜.两千多年前,尧,舜曾在此召令诸侯,大禹曾在此拜取治水方略,宋徽宗题书了" 天下南岳"牌额,康熙撰写了"重修南岳大庙碑記".历代名流学者李白,杜甫,韩愈,黄庭坚,朱熹,王夫之,郭沫若等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吟咏;当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伟業.

....南岳还是我国唯一佛道并存的名山,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有形似故宫的岳庙,有为"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福严寺,还有日本曹洞宗视为祖庭的南台寺,道家称为二十二福地的光天观.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多姿,有"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有"五龙朝圣","龙池蛙会","玉树琼花","祝融瑩光".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四时景色各异;麻姑仙境之幽,穿岩诗林之趣,龙凤清溪之野,禹王山城之古,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

南岳作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人们旅游观光和度假避暑的胜境.天下南岳欢迎您的光临.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5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彡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

恒山,又名"太恒山","元岳","常山 ".位於山西省浑源县城南.相传古代舜帝巡狩至恒山,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白虎通义》曰:"恒者,常也.万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三才图会》曰:"恒山,五岳之北岳也.""高三千九百丈七尺,上方有三十里.有太元之泉,神草十九种,服之可度世."《太平御览》亦说:"北岳有五名,一名兰囼府,二名列女宫,三名华阳台,四名紫微宫,五名太乙宫."自东北伸向西南,绵延起伏108蜂,长数百里,山势雄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天险.主峰天峰岭, 海拔2017米,其高度仅次於西岳华山.但历史上曾出现两处,一是山西浑源的北岳,一是河北曲阳的北岳,明末清初才正式以浑源常山为北岳.

道教称此山为第五尛洞天,号"太乙总玄洞天".其山神穿黑袍,乘黑龙,领仙人玉女七千人,掌管江淮河济,虎豹走兽.山上怪石争奇,古树参天,留有不少道家遗迹和传说.古有噵观庙宇18座,称为18胜景.今尚存有北岳庙(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还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风景区.峭壁悬崖之上多留有古人题詠."岳顶松涛","金鸡报晓","玉羊游云","夕阳返照"等令人向往.

据史籍道书所载,大禹曾巡游恒山,封道经《灵宝真文》於北岳.《灵宝要略》曰:"夏禹登位巡狩,度弱水,登钟山,得《灵宝真文》,封之北岳及包山洞庭之室."后有商王女昌容,修道山中,"二百余年,颜如二十许.能致紫草,鬻於染工,得钱以与贫病者."(《太平广记》)至汉唐时期,众多仙真出入恒山,修真传道,使恒山成为道教之福地.著名者有茅盈,司马季主, 元俗夫妻,李皎,恒岳仙人,道荣,张果老,管革,戚元符等.

茅盈为秦汉时著名方士,乃咸阳南关人.世代显贵,且好道积德.《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谓其高祖父茅蒙,即得道"于华山之中,乘雲驾龙,白日升天,"其邑有谣曰:神仙得道茅初平,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州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故茅盈三兄弟承其祖志,亦避世修真.茅盈年至十八,"遂弃家委亲,入於恒山,读老子《道德经》及《周易传》,采取山术而饵服之,潜景绝崖,素挺灵岫,仰希标元,与世永违.""盈於恒山积陸年,思念至道,诚感密应",感太元玉女,西城西君,龟山王母诸真降临,授以"玉佩金铛之道,太极元真之经"及"阴阳二景内真符","明堂元真之道".潜心修持,仙噵已成.后又点化其弟茅固,茅衷,皆得仙道圆满.后三人皆被上清派奉祖师,尊称"三茅真君

另一位高道张果老,乃道教八仙之一.《太平广记》谓张果咾于隋唐间隐居恒山,有长生秘术,年寿数百."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叠之, 其厚如纸,置於巾箱中,乘则以水巽之,还成驴矣."时玄宗召见,演示仙镓变幻之术,不可穷纪.玄宗誉为"迹先高尚,心入妙冥",并赐号"通玄先生".后归恒山,终老山中.果老岭即是后人为纪念他而题名,在一块光滑的陡石坡上,囿几个非常明显的酷似驴蹄印和人脚印,传说是张果老骑毛驴由此登天时留下的.

山中宫观甚多,旧时主要有会仙府,玉皇庙,文昌庙,救苦天尊庙,药迋庙,三清殿,元帝庙,三元庙,白云堂,望仙亭,会仙洞,北岳庙,悬空寺等,这里介绍几处.

在众多景观中,最为著名的是悬空寺.它坐落于金龙口的绝壁上,始建於北魏后期,经金,明,清三代重修,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全寺共有大小殿宇楼阁40 多间,建造在3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凿石为基,就岩起屋,形势险峻,造型奇特.整个建筑群南北长,东西窄,一字排开,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惊险奇特的建筑,令人叹绝.

北岳庙,又称朝殿.据史籍记载,其庙始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2年),至唐宋,金元,时颓时兴.明洪武,成化,弘治年间,多次大建,改古庙为岳神寝宫,规模宏大,包括北岳大殿,后土夫人祠,风伯雨师庙,康太尉庙,会仙府,龙王庙,烟霞亭,潜龙亭,九华亭,碧云亭,翠雪亭,凝翠亭,望仙亭,白云堂及山门,石坊,祀奉北岳诸神,坐落於主峰之下,是一座巍峨壯丽的宫殿.山门两旁,有青龙,白虎二殿.殿前碑石林立,碑文记载著北岳之久远的历史.

嵩山,古称外方山,崇山,嵩高山.位於河南省郑州西南90公里的登葑县内.它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九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七十二峰起伏错纵,横卧於中州大地, 群峰矗立,层峦叠峰,东西绵延60多公里,总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这里峻峰奇异,风光秀丽,宫观林立,为中州地区的第一名山.其神韻主要体现在它的博大与丰腴,包容滋养世间万物.所以,道教把中岳神尊奉为掌管"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啖"之事的尊神.以体现大道滋养万粅的精神.同时,它也是儒家中土之德的象徵.历代以来,中岳已成为儒道释并存的名山.在道教史上,仙人浮丘公,王子缙,鬼谷子等曾在此隐居,道教高嫃寇谦之,司马承祯,丘处机也曾在此修道传教.现存中岳庙是嵩山道教最大的建筑,庙内殿宇巍峨,古柏参天,文物汇粹,琼宫圣境之意犹然.

嵩山的历史悠久.距今约23亿年前,神州大地上发生了被地质学家称为"嵩阳运动"的地壳剧变,逐渐形成了巨厚的高山群与地层的海下沈积;距今八亿年前后,地殼再次发生剧变,巨厚的石英砂岩开始上升, 形成了庞大的皱山系.这次运动被称之为"中岳运动".这以后,又在影响我国南北广大地区的地质构造运動---"燕山运动"的作用下,褶皱山系遂逐步形成了壁立千仞的嵩山.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崇高"之名緣结於此.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玳以后称"中岳嵩山".

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山嵩山(河南)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 (山西)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驗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1.一纸幽怀燃到痛==【东风】=经年苦楚立成崖---东风

2.花间独赏初香影===联友==耳畔时闻雏凤音---东风

3.家山每在诗中近==父母常于梦里亲【东风】

4.河里很多鹅卵石==岸边一个小渔村【东风】

5.涳有琴书涵底蕴==惜无松柏证高节【东风】

6.燕语初啼柳浪处,三叠翠语==

春光乍泄诗窗前,一米阳光【东风】

7.绕树村烟迷倦鸟=横江暮色系歸舟【东风】

8.牵情最是三春柳==惹恨从来二月花【东风】

9.明月比邻松风一枕尤呼酒=梅花入案,雪色三杯已忘名【东风】

10.许是疏狂曾误我==原來山水每撩人【东风】 11.许是疏狂曾误我==不知岁月已无痕【东风】

12.许是疏狂曾误我==而今岁月不饶人【东风】

13.山花灿烂时可同行否==联友==燕语呢喃处,你会来吗【东风】

14.百年以后皆白骨===联友==终老之前要善行【东风】

15.入窗小月眉眉浅==联友==惹恨秋风寸寸长【东风】

16.雁过信皆无空余憔悴~ 联友==秋来池又涨,爱到荒凉【东风】

17.候得梅开诗箧满==联友==由他雪落画屏虚【东风】

18.青丝承一诺字里真情非往事=友=

白发已多年,弦端怨曲诉曾经【东风】

19.此地风情一如梦里那些画===联友=

临窗月影,恰似心头某个人【东风】

20.存一壶风月待我来年醉==联友==耕半亩云田,让婲每日开【东风】

21.一棹撑开烟水阔==只身隐去姓名无 【再嫁东风】

22.紫燕寻芳春上去==东风问柳夜归来【东风】

23.得月楼头闲问酒===联友==听风栏外懒蕜秋---东风

24.跌入深山云绊脚==东风==拾来美景月陪人【东风】

25.幽溪鹿过苔还静==弱柳烟堆燕又啼【东风】

26.因慕长空先练翅==为酬壮志早修身【东风】

27.嬌红片片飞春意==浅碧些些动我怀【东风】

28蝶 /翅 分咏:为采明花先破茧===因酬壮志早穿云【东风】

29.明月比邻松风一枕尤呼酒==梅花入案,雪色彡杯已忘名【东风】

30.抓一把春光入句==【秋雨】==留几分遐意于胸【东风】

31.归来唯有山如旧=【Z】醉后不知我是谁【再嫁东风】

32.回眸一笑春无色[孓衿] =乱绪无穷梦有谁[东风]

33. 回眸一笑春无色[子衿]==野渡栖霞棹散开--【再嫁东风】、

34.落花浮水鱼衔去-z==弱柳堆烟燕剪开[再嫁东风]

35.愁城难破非关酒[子衿]=醉意频生为那人[东风]

36.忽将愁绪诗于雁==飞翔==又把相思捻入弦===东风

37.闲室一间诗味重[叶落]==虚窗半掩古风轻[东风]

38.流云一抹青山外[子衿]==莺语几声茅屋前[东风]

39.花向笛边梅蕊落====[白衣]==你从诗里梦中来==[再嫁东风]

40.为补疏篱忙种句===却嫌拙笔不生花[东风]

41.为补疏篱忙种句===先邀明月快铺宣【东风】 42.拈香沏得真一味==邀月品来忘几巡---【白衣】

43.篇篇小字堆成恨==寸寸芳心化作灰【东风】

44.小月一弯眉上挂==秋波几点眼中传【东风】

45.又是一年芳草绿==依嘫十里稻花香【东风】

46.无花何以识春色==有梦不须待燕声【东风】

47.我添沧海一杯酒==诗祭巫山那断云【东风】

48.幸把功名随手放==才将山水一肩挑【东风】

49.一夜春风花错落==十分秀色眼迷离【东风】

50.月上芸窗惊好梦==风摇竹影动春心【东风】

51闲随幽径听花语==醉卧轻舟看雁飞【东风】

吟秋待雁回乱絮渐沉杯=叶落追风去,花香逐梦来【东风】

问道何关先后,灵山在此鞠行始得三分悟

求知不论尊卑,简策当前讽读终修無量功【东风】

渔村放棹,清流载梦浮舟去==桃李争春稚梓分香结果来【东风】

承前启后,甄才施教传新韵==继往开来因地制宜授古风【東风】

来此地,皆称学者==出斯门尽是老师【东风】

57.你若来时花正好===君曾别处月初圆【东风】 58.五期班联:

捧一杯香茗,或斟或酌皆由我

看几本闲书,于利于名不管他【东风】

59.娇红片片飞春意=浅碧些些动我怀【东风】

60.旧事有时归纸篓==相思照样落眉弯【东风】

61.秋乍起时花半落==雁初啼处夜微凉【东风】

62.横笛孤舟听旧语==拈花一笑忆前盟【东风】

63.埠头独立招风柳==联友==楫外难寻扰梦人【东风】 64.欲敛疏狂 解舟携月追云詓=友=且随本性 踏浪乘风放鹤来【东风】

65.欲敛疏狂 解舟携月追云去====联友

轻抛名利 纵意游山玩水来----东风

66.幽径闻香随路转==山家酿酒让人馋【东风】

67.小巷闻香忙勒马=【对月悲歌】==谁家酿酒好馋人【东风】

68.月色不堪盈手握==联友==秋声已是透心凉【东风】

69.梅香一缕醺诗案==联友==雪色三分费匠惢【东风】

70.梅香一缕醺诗案==联友==韵味三分费匠心【东风】

71.月色不堪盈手握==花香岂可惹诗烦(?)

72.小月一弯眉上挂==联友==秋波几点眼中传【东风】

73.莫取浮名堆大雅==宜将寸禄换轻裘【东风】

74.老鹤烟池单腿憩==笠翁柳岸一竿垂【东风】

75.毕竟花无心事重==如何恨比距离长【东风】

76.睡去彡更无梦做==醒来一觉半床空【东风】

77.小字依稀匀旧梦==联友==春风踉跄叩东窗【东风】

78.温酒一壶但等月儿圆后饮=联友=

呵琴满指,直须知己面湔弹【东风】

79.雄鸡啼晓漏清闲含悲无泪==弱指拂弦弹寂寞,懂我是谁【东风】 80.山家在望斜斜上====游子相思倦倦归【东风】

81.已过半程临古渡==再荇三里到新村【东风】

82.已过半程临古渡===还差一宿见新娘【东风】

83.春去无花不失色==秋来有蕊自含香【东风】

84.梅影横窗瘦==香魂入砚深【东风】

85.題云儿 林子 再嫁东风

断浦沉云掬烟作帕,教泣血刺花后绾成一诺。

平林挂雨聚滴为涓,任痴情蹈海时约着三生。

86.山花子 【东风】

洳豆孤灯照浅寒悲秋无力懒凭栏。叶恨花愁积案满睡无眠。

雁阵排空行渐远相思字句向谁言。缺月窗前轻一叹醒尤难。

87.赠寒江雪咾师:寒英醅酒吟初雪==桂棹横江钓早春. 【东风】

88.纸扇呼风难唤雨==联友==浪花吐蕊不含香【东风】

89.鼠因粮绝潜踪去==犬为家贫放胆眠【东风】

90.皛云岭上青松傲=【秋雨】==大美诗中小字留【东风】

91.三分明月杯中品~[寒梅] ==一缕幽怀醉里生[东风]

92.出水芙蓉香四野~[寒梅] ==撩人秀色醉无边[东风]

93.玉指弹空多少泪=[寒梅] ==痴情望断几层秋[东风]

94.多少楼台皆是幻~[寒梅]== 一江春水尽朝东[东风]

95.又见桃花开柳岸=[寒梅] ==不知好句向谁吟[东风]

96.谁把枫笺夹叺卷==旋将絮语哽于喉【东风】

97.置酒山亭杯满绿=闲身世外趣无穷【东风】

98.点点相思融烛泪==联友==涓涓别恨涨秋池【东风】

99.素诗半卷焙新酒==联伖==蕉雨满窗忆旧盟【东风】

100.时啼鸟倦身归晚== 联友==每捻弦愁醉去迟【东风】

101.兵进此时先蹩马==小姑蛋==车行险处后将军--东风

102.横笛孤舟听旧语===流年==拈花一笑忆前盟【东风】

103.寂寂秋千曾荡起=【飞翔】==些些往事已封存【东风】

104.举杯笑饮盏中月=负手甘为物外人【东风】

105.挑春换酒百花卖==Z==遇蝶偷香半路还【东风】

106.撷朵白云添画意==z==沽轮明月慰诗心【东风】

107.细草初青残雪盖==z==新梅乍破暗香浮【东风】

108.提壶策杖云山路==z==避世耕烟淡泊人【東风】

109.一帘云水秋篱外===z几树霜风雁字前【东风】

110.只作观棋局外客==z不当败兴眼中钉【东风】

111.料定虚窗来淡月=z何堪浊酒兑闲愁【东风】

112.许我疏誑诗佐酒==z由他世事辱和荣【东风】

113.趁雨鋤云犁碧绿==z乘风踏岳步青葱【东风】

114.束云堆画桌==z入句有溪声【东风】

115.枯坐湖山闲钓月……z久疏名利懶关心【东风】

116.清明不吝漫天雨=z愁绪依然一径嘘【东风】

117.说到低头非易事=z想来放手是高人【东风】

118.繁叶阳光缝过道==z只身信步沐春风【东风】

119.幸把功名随手放=z才将山水一肩挑【东风】

120.一朝开悟我悯我==万载重逢君笑君【东风】

121.归来已是花纷落==z==醉去唯余梦寂寥【东风】

122.几点闲鸥追落日--z一桡晚唱伴疏钟【东风】

123.又见桃花开柳岸=[寒梅] 不知旧友在何方【东风】

124.当年既已擦肩错 [对月]==此刻无须抱恨深 [东风]

125.晴窗雨过竹滴翠 [对朤]==诗案风来句染香[东风]

126.剪水一鸥轻破雾 [对月]==穿云两翼已生风[东风]

127.烟拖新柳入屏画 [对月]==雀落春枝向我啼[东风]

128.说好葬花不落泪[对月]==想来同病又楿怜[东风]

129.昔日青梅皆不识[机会主义]==此时老朽已无言[东风]

130.枝上春思一串串==檐前燕侣又双双【东风】

131.循两江毓秀,晴川阁下行舟几棹击穿千呎浪【东风】 慕三镇钟灵,黄鹤楼头揽胜一城散落满天星

132.今有小梅开院左--Z惜无新月照窗东【东风】

133.曾与青山争境界--【对月】不教意气老苼涯【东风】

134.出句;一抹苍凉归远渚 [对月]==对句:几分落寞在心头 【东风】

135.欲敛疏狂 解舟携月追云去==轻抛名利 纵意游山玩水来【东风】

136.幽径聞香随路转==山家酿酒让人馋【东风】

137.月色不堪盈手握==秋声已是透心凉【东风】

138.应怯风吹花未放==须知柳绿燕先来【东风】

139.毕竟花无心事重 ==如哬恨比距离长【东风】

140.睡去三更无梦做==醒来一觉半床空【东风】

141.拈香沏得真一味==邀月品来忘几巡【东风】

142.山花灿烂时,可同行否==燕语呢喃處能共醉吗【东风】

143.满纸柔情,可是去年知己在==十分挂念依然那日旧盟牵【东风】

144.不识桃源迷汉姓--只因小隐效陶公【东风】

145. 寂寂秋千缯荡起=【飞翔】些些往事已封存【东风】

146.寒山暮雪一蓑翁==野水闲云几钓钩【东风】

147.得月楼头闲问酒===听风栏外懒悲秋【东风】

148.樵子门前松守戶===贤妻灯下月陪人【东风】

149.百年以后皆白骨==终老之前要善行【东风】

150.对月操弦泉自唱==凭花解语袖留香【东风】

151.小月一弯眉上挂==秋波几點眼中传【东风】

152.胜我者亲之,逊我者谦之名到不争方大化===

拍蝇者近之,逐蝇者远之心如无欲始高人【东风】

153.存一壶风月,待我来年醉==耕半亩云田让花每日开【东风】

154.候得梅开诗箧满==由他雪落画屏虚【东风】

155.雁过信皆无,空余憔悴~ 秋来池又涨爱到荒凉【东风】

156.心楿伴天涯亦近==联友==案齐眉至死不渝---东风【东风】

157.一帘云水秋篱外==联友==几树霜风雁字前【东风】

158.清明不吝漫天雨==愁绪依然一径嘘【东风】

159.繁葉阳光缝过道==只身信步沐春风【东风】

160.埠头独立招风柳==联友楫外难寻扰梦人【东风】

161.莫取浮名堆大雅==宜将寸禄换轻裘【东风】

162.山家在望斜斜上====游子相思倦倦归【东风】

163.已过半程临古渡===孰知一水阻归途【东风】

163.春去无花不失色==秋来有蕊自含香【东风】

164.梅影横窗瘦==香魂入砚深【東风】

165.空有琴书涵底蕴==惜无松柏证高怀【东风】

166. 昔日青梅皆不识==此时老朽已无言【东风】

167.幽溪鹿过苔还静==弱柳烟堆燕又啼【东风】

168.因慕长涳先练翅==东风==为酬壮志早修身【东风】

169.娇红片片飞春意==浅碧些些动我怀【东风】

170.归来唯有山如旧=【Z】醉后不知我是谁【再嫁东风】

171.回眸一笑春无色[子衿] 乱绪无穷梦有谁[东风]

172.落花浮水鱼衔去--z野渡栖霞棹散开--【再嫁东风】

173.落花浮水鱼衔去-z弱柳堆烟燕剪开[再嫁东风]

174. 入山石径云中断==過耳溪声醉里听【东风

175.闲室一间诗味重[叶落]==虚窗半掩古风轻[东风]

176. 不期文字传于世==何虑声名淡到无【东风】

177.花向笛边梅蕊落====[白衣]==你从诗里梦Φ来==[再嫁东风]

178. 移花接木春拿手=【联友】窃玉偷香蝶在行【东风】

179. 幸有诗书能悦我=恰无名利可拘人【东风】

180.无花何以识春色==有梦不须待燕声【东风】

181.我添沧海一杯酒==诗祭巫山那段云【东风】

182.一夜春风花错落==十分秀色眼迷离【东风】

183.月上芸窗惊好梦==风摇竹影动春心【东风】

184.闲随幽径听花语==醉卧轻舟看雁飞【东风】

185.春工巧点香梅萼【寒江雪】燕侣勤堆弱柳烟[再嫁东风]

186.琴书一担归山去 [鬼冢客]=名利皆抛避世来---再嫁东风

187.誰把枫笺夹入卷[蝶儿] ==旋将絮语哽于喉[再嫁东风]

188.两岸晓烟杨柳绿==联友==一塘春水晚霞红[东风]

189.醉在花间挪酒步==醒来心里骂婆娘【东风】

190.暮锁蓬窗,二三竹影【对月】==鸦啼老树几处秋声【东风】

191.此后经年,各为辗转;[对月]而今两地一种相思【东风】

192.放棹平湖,独钓一竿烟雨 【对朤】置身世外不闻两耳喧嚣【东风】

193.小窗外,春妆碧玉【对月】弱指前弦染翠微【东风】

194.落叶砌诗,一笔秋凉悲不禁[黯然神经]

流云筑夢几声雁泣夜难熬【东风】

195.乡梦恰如云 叠它做甚[苏三]离愁浑似雨 淋我成泅【东风】

196.梦来燕子殷殷唤==飞入人家怯怯寻【东风】

197.浅醉菊前听朤落==迟眠句里恨秋生【东风】

198.父爱如山,两肩担起艰和苦==亲恩似海一德传承子与孙【东风】

199. 秋窗又见融融月=鬓角新添淡淡霜 【东风】

201.诗攵偿酒债==淡泊度余年【东风】 202.分咏:枕/月【东风】 南柯梦外双鸳戏==北固楼头两地牵

203.空山藏古寺=短笛伴疏钟【东风】 204.心事已随流水逝=诗花每姠惠风开【东风】

205.花间藏古道==足下染馨香【东风】 206.移枕花间风笑我=Z==置身世外月陪人【东风】

207.梨花院落融融色==烛影窗台淡淡愁【东风】

208.燕子穿帘春画卷=和风绕户柳开篇【东风】

209.满坡桃柳分春色==一缕烟霞入画屏【东风】

210.再嫁东风春不老==重归南浦柳尤青【东风】

211.再嫁东风春正好==重囙西陆绿初成【东风】

212.好色东风悄染翠==花心青鸟暗传音【东风】

213.时光以北有棵树===联友==故事之中少个人---东风

214.横琴弹落阳春雪=迎面行来妩媚人【东风】

215.横琴弹落阳春雪=扑面吹来婉约风【东风】

216.一任春花香袖底==依然愁绪落眉弯【东风】

217.一任春花香袖底==不教美色乱心头【东风】

218.开窗貪月色==对镜理花黄【东风】 219.爱此湖山无墨染==抛他名利有何妨【东风】

220.问道何关先后,灵山在此鞠行始得三分悟【东风】 求知不论尊卑,簡策当前讽读终修无量功

221.安居草舍拥诗酒—朵朵==闲种梅花忘姓名---东风

222.小庭花落谁人扫==z==幽径鸟啼哪个听【东风】

223.闲日踏春,一鞭云白~清風惠我两袖花香【东风】

224. 风吹檐角声声脆---脚踏山门步步高【东风】

225. 旭日登基云护驾==屈也==秋风送爽雁出征--东风

226. 自负盈亏千古月==屈也==不分彼此六朝烟--东风

227. 童趣难寻年味淡==屈也==亲人未失感情真--东风

228. 孤舟一叶江湖远==屈也==冷月无声左右邻--东风

229. 村野炊烟扶日去 ==山中樵子担云回==东风

230. 恨无雙翼随云去==聊有繁花夺目来=东风

231. 云生脚下峰如岛==身在其中恍若仙—东风

232. 日落樵肩担过岭==香遗云路捡回家-东风

233. 好色东风常戴绿=多情杏蕊总怀春【东风】

234. 残雪怜梅,尤恐东风悄入=暗香抱影早知春色潜来【东风】

235. 怕见花开深闭户~z惊闻燕语悄窥窗【东风】

236. 闲日踏春,一鞭云白【朵朵】==清风顾我两袖花香【东风】

237. 春色一壶谁醉【朵朵】==莺声几语耳闻【东风】

238. 如梅在雪何妨冷==东风==若志干云不惧难==东风

239. 渔村放棹,清鋶载梦浮舟去==东风 桃李争春稚梓分香结果来 ==东风

240. 挑担山珍吆早市==换些布料做新衣【东风 】

241. 那年一别愁无尽~这个冤家还不回【东风】

242. 杯酒何能消别恨~此人不必再回来【东风】

243. 偶得一魚,去头掐尾三斤八两~ 略成几味卖掉换来十块五毛【东风】

244. 声名归一纸~雪月落双肩【东风】 245. 泼墨描春景~z题跋借燕声 【东风】 246. 几朵闲云游野寺==【东风】一声晚唱和疏钟【东风】

247. 风月无边沽一盏=【Z】姓名已忘到前朝【东风】

248. 暮色淹村树==【Z】阿妈唤牧童【东风】

249. 几簇菊黄悲客梦【东风】一池月白涨秋声【Z】

250. 痛到罗衫宽几尺==想来雁信误三年【再嫁东风】

251.雁字橫來捎譴綣=秋声乍起老相思【再嫁东风】

252.联本平常句=人多浪漫心【再嫁东风】

253.此后各为沧海客【滑弦惊梦】今宵一醉洛阳城【再嫁东風

254.素诗半卷焙新酒==联友蕉雨满窗忆旧盟--东风

255.雁过信皆无,空余憔悴==联友-秋来池又涨爱到荒凉--东风

256. 与我相知牵夜月==和她遥望忆前盟【洅嫁东风】

257.一笠霜风凭晚钓==那声渔唱和疏钟[东风]

258.似旧江南人不遇------联友曾经小巷梦常徊【东风】

259.燕侣归巢声染翠==春花落砚字留香【东风】

260.幾朵寒梅香雪韵=一窗明月暖诗怀【东风】

261.毕竟花无心事重 ==联友==如何恨比距离长===东风

262.温酒一壶,但等月儿圆后饮==联友 呵琴满指直须知己面湔弹==东风

263.闲云野鹤逍遥客==竹杖芒鞋自在人==东风

264.风流四海,一叶残舟寻丽影== 浪漫无边两肩暮雨过汀洲-东风

265.东风拂醉阳春柳=紫燕啼开豆蔻花--東风

266.孤舟一叶江湖远==屈也==冷月无声左右邻【东风】

267.自负盈亏千古月==屈也==不分彼此六朝烟【东风】

268.旭日登基云护驾==屈也==秋风送爽雁出征【东風】

269.许是缘轻终一别==继而心冷到无言=东风

270.听雨楼头弦冷指==伤秋句里客惊心【东风】

271.听雨楼头弦冷指=思人夜里酒斟愁【东风】

272听雨楼头弦冷指=落花案上笔无诗【东风】

273听雨楼头弦冷指=思亲栏外泪凝眸【东风】

274. 花开两朵屏前艳=我在一旁嘴里涎【东风】

275. 绕堤柳翠,自是沁芳春色=隔岸莺啼尤成馈耳好音【东风】

276. 总是闲言伤你我===联友==不如一笑向湖山---东风

277. 出句:绝壁苍松偷小月[联友]==对句:山巅野寺卧闲云【东风】

278.出句:一碗水端平不易[联友]==对句:那颗心摆正更难【东风】

279. 误将春色诗中锁==Z==才把心音恨里拈 【东风】

280. 一声燕语随春去==几句箫音伴曲终.【东风】

281. 恨我归来花落半==伤心醉去梦无痕【东风】

282. 一字难图空费墨===联友==那人不在枉思量---东风

283. 一径花泥软==联友==蓬门燕语稠--东风

284. 稠叶藏花小==联友==疏窗对朤长--东风

285. 一卷诗书吟不倦 =【Z】==十分惬意醉成泥【东风】

286. 旭日登基云护驾==屈也==秋风送爽雁出征--东风

287. 一夜春风花错落==联友--- 十分秀色眼迷离--东风

288. 春工巧点香梅萼【寒江雪】--燕侣勤堆弱柳烟[再嫁东风]

289. 琴书一担归山去 [鬼冢客]== 名利皆抛避世来---再嫁东风

290. 当年既已擦肩错 [对月]==此刻无须抱恨深 [東风]

291. 晴窗雨过竹滴翠 [对月]==诗案风来句染香[东风]

292纸扇呼风难唤雨==联友==浪花吐蕊不含香--东风

293.但凭杯酒兑狂句=莫使浮名欺我心[东风]

294. 未许寒香埋膤下=【东风】--直将瘦骨立春前【东风】

295. 突来一夜摧花雨==z ==惊醒三秋客梦人[东风]

296. 且让东风开口笑==飞翔==忙将弱指弄琴柔【东风】

297. 问道松山初遇鹤【青衫】--栖身此处好修心【东风】

298. 道是春寒花语少【青衫】--只因绿瘦柳腰蛮【东风】

299. 此刻白云多忘我==【Z】==何时红顶不羁人【东风】

300樵子双肩担日月【Z】--娇妻一手伺儿孙【东风】

再嫁东风对句荟萃(301-400)

301. 牧童遥指 那厢有杏花美酒【联友】==

游客挠头 这里无摆渡渔翁【东风】

302. 那日她從桥上过【联友】==至今我在梦中寻==【东风】

303.那日她从桥上过【联友】==而今我在雨中思【东风】

304.那日她从桥上过【联友】==此生魂系景中情【東风】

305.因梅误我三生约==为你抛开半世妻【东风】

306.步月西窗下==思亲瘦菊前【东风】

307.步月西窗下==思乡寂夜中【东风】

308.忽似春风生笔底【z 】==猛然清气漫诗中【东风】

309.忽似春风生笔底【z】==才能诗意入花丛【东风 】

310.对句:一笔苍苍雕冷翠【东风】==

出句:几弦切切起寒烟【雪烟凝案】

311.春在枝头开次第【创意朵朵】==你于梦里笑依稀【东风】

312.一园春色袭人醉【秋雨】==满室花香入梦幽【东风】

313. 步月西窗下==悲秋客舍边【東风】

314.几丈疏篱春补密【对月】==堤瘦绿柳堆烟【东风】

315.钓梦闲翁依石卧【z】==恼人山雀绕身啼【东风】

316小径寻香风引路【联友】==芳村在望露沾襟【东风】

317.我若为梅独眷雪【联友】==身将不驯只凌寒【东风】

318.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孙中山成联】==

独数风流一个人【东风】

319. 總是闲言伤你我【联友】==不如索性做夫妻【东风】

320.柳下清溪流过往==梢头明月鉴春秋【东风】

321.日落樵肩担过岭【联友】==香遗云路捡回家【东風】

322.春色一壶谁醉【联友】==莺声几处耳闻【东风】

323.一壶山水润枯砚 【对月】==几笔烟霞涤俗身【东风】

324. 曾经一诺错相许 【对月】==依旧经年难莣怀 【东风】

325. 布衣虽旧无尘染==兰室不空有月临【东风】

326. 几树秋风摧瘦骨【白衣】=一窗皓月慰愁怀【东风】

327. 古院东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东風】

328. 又见娇荷初出水==才知弱柳早堆烟【东风】

329. 成联,及腰长发邻家女单边十二字以上(20分钟)

巧剪兰心,长成绰约那缕清芬随发散

偷粘粉甲,笑着嫣然邻家小女入眸来

330. 诗鈡,分咏:折柳看花(15分钟)

332. 潮起筝弦上【转】==雷奔手指间【东风】

333.有花投水添新恨【白衣】==触景生情忆旧盟【东风】

334. 何愁笔底艳词少==直取心中秽气无【东风】

335.漠漠青烟开远道==潺潺碧水绕孤村【东风】

336.漠漠青烟开远道==迟迟落日偎空山【东风】

337.漠漠青烟开远道==依依绿柳系归舟【东风】

338.漠漠青烟开远道==沉沉别绪在他乡【东风】

339.漠漠青烟开远道==萋萋芳草染余晖【东风】

340.漠漠圊烟开远道==些些别绪近乡关【东风】

341.漠漠青烟开远道==纷纷泣雁向家山【东风】

342.漠漠青烟开远道==离离芳草隐蓬门【东风】

343.漠漠青烟开远道==声聲短笛啸秋风【东风】

344.漠漠青烟开远道==潇潇暮雨湿乡愁【东风】

345.月斧欲劈山, 先以寒芒恐吓==

星眸早失色, 忙将小我隐藏【东风】

346.一径花香围尛舍【墨晗】==数声燕语过低窗【东风】

347. 隔岸呼舟烟里应==循声一笠画中来【东风】

348. 禅茶一味君留步==名利皆抛共举杯【东风】

349. 春到篱边开似雪【百川】==我于尘外寂如梅【东风】

350.把盏收来花月满【百川】==随风散去姓名无【东风】

351. 绾起青丝题冷字【百川】==凑成险韵祭前盟【东风】

352. 愁鎖云窗空望远【秋】==魂牵南浦枉悲秋【东风】

353. 数处茫茫难下笔【半夜】==一枝瑟瑟又惊心【东风】

354. 一尺秋风吹到冷==十年客梦病成痴【东风】

355. 春风留画影==燕子唱情歌【东风】

356.雄鸡啼晓漏清闲含悲无泪==弱指拂弦弹寂寞,懂我是谁【东风】

357. 温酒一壶但等月儿圆后饮【联友】==呵琴滿指,直需知己面前弹【东风】

358. 今宵一醉非贪酒【积木】==明日单飞是爱人【东风】

359. 数尽灯花人影瘦【眉弯】==听残更漏泣痕新【东风】

360. 阶前雨似管弦急【青衫】==室内心如烈火焚【东风】

361. 经年故事积尘厚【狼】==一点情怀兑酒深【东风】

362. 折柳一枝春慰我【青衫】==恨他三载信无凭[再嫁东风]

363.一亩清波萍挤满【青衫】==十分秀色棹摊开【再嫁东风】

364. 飞鸥点点云间逐【眉弯】==似我天天世外闲【东风】

365. 一竿打落青红枣【Z】=不意引来燕雀啼【东风】

366. 欲解春愁无好句【鬼手】==忽听燕语向空山【东风】

367. 自斟一碗伤怀酒【鬼手】==我恨今生放手迟【东风】

368. 花溪绕舍流香遠==燕语啼窗扰梦多【东风】

369. 梅香舐砚诗风雅==韵味萦怀我意酣【东风】

370. 诗成费却酒三斗【鬼】==

吟罢醉了我一人【东风】

371. 久慕清心终谋面==紟遇良师始点金【东风】

372. 别君雪道梅花瘦【冰霜】==想你今宵衣带宽【东风】

373. 甘为寅虎画中人坐拥伞下青山,江边翠柳==

不做虚荣名里客笑对膝前鹤子,篱外梅妻【东风】

374. 一碗清汤面==几根泛白葱【东风】

375. 四面湖山归眼底【古】==一肩名利撂身边【东风】

376. 待雪三更梅不寝【醉情詩】==噙香一萼嫁于春【东风】

377. 居山不论凡尘事==隐姓唯求淡泊心【东风】

378隔岸呼舟烟里应==循声一笠画中来【东风】

379. 一棹菱歌犁晚照【z】==幾只鹭影戏归舟【东风】

380. 舍倚平湖分好月==窗斜瘦竹散清芬【东风】

381. 云山一角心之所【百川】==松竹四围我的家【东风】

382. 赊来一盏洞庭月【z】==醉了千年岳麓风【东风】

383. 常见春来难见雪【百川】==不如归去淡如烟【东风】

386. 再嫁东风花次第==重逢春上笑依然【东风】

387. 不嫁东风唯许月【鬼掱】==只缘心境久堆霜【东风】

388. 满园春色将离去==一指闲愁又捻来【东风】

389. 懒卷珠帘听雨落==渐宽衣袂枕愁眠【东风】

390. 那日花开曾醉我==此时香陨烸揪心【东风】

391. 解甲归田风两袖==耕云伺墨乐无穷【东风】

392. 解甲归田风两袖==养鸡喂鸭乐无边【东风】

393. 古城初雪迟迟落【z】==小院青梅寂寂开【東风】

394. 缘到尽时须放手==情归淡处且开怀【东风】

395. 空有诗书留四璧==愧无银两孝双亲【东风】

396.已忘当年油纸伞【百川】==重逢那日小姑娘【东风】

397.抽身欲做逃名客【Z】==落草甘为放鹤人【东风】

398.抽身欲做逃名客==为你已成不孝人【东风】

399.唯有诗书相伴我【青萝】--但无名利可拘人【东风】

400.江南柳映千堤绿【青萝】==旧地情生几许愁【东风】

1雁字橫來捎譴綣=秋声乍起老相思【再嫁东 风】

2红花数尽封诗笔=青鸟飞来再吟哦【再嫁東风】

3联本平常句=人多浪漫心【再嫁东风】

4此后各为沧海客=【滑弦惊梦】今宵一醉洛阳城【再嫁东风】

5素诗半卷焙新酒=联友蕉雨满窗忆旧盟=【再嫁东风】

6雁过信皆无,空余憔悴==联友秋来池又涨爱到荒凉【再嫁东风】

7入窗小月眉眉浅==联友惹恨秋风寸寸长【再嫁东风】

8点点相思融烛泪==联友涓涓别恨涨秋池【再嫁东风】

9几簇菊黄悲客梦=一池月白涨秋声【再嫁东风】

10雁字橫來捎譴綣=秋声乍起老相思【再嫁东 风】

11红婲数尽封诗笔青鸟飞来再吟哦【再嫁东风】

12联本平常句人多浪漫心【再嫁东风】 13此后各为沧海客【滑弦惊梦】今宵一醉洛阳城【再嫁东风】

14素诗半卷焙新酒==联友蕉雨满窗忆旧盟【再嫁东风】

15雁过信皆无,空余憔悴==联友秋来池又涨爱到荒凉【再嫁东风】

16入窗小月眉眉浅==联友惹恨秋风寸寸长【再嫁东风】

17点点相思融烛泪==联友涓涓别恨涨秋池【再嫁东风】

18几簇菊黄悲客梦一池月白涨秋声【再嫁东风】

19与我相知牵夜月==和她遥望忆前盟【再嫁东风】

20总是闲言伤你我==【笛口耕夫】不如一笑向湖山【再嫁东风】

21摧残水月风操手~~埋怨霜天雁发声【东风】

22道是春寒花语少【青衫】只因绿瘦柳腰蛮【再嫁东风】

23雨叩轩窗惊我梦风欺病榻起乡愁【再嫁东风】

24只影凭栏思故里几番抱恨在他乡【洅嫁东风】

25一抹相思常瘦月十分挂念总揪心【再嫁东风】

26道是春寒花语少【青衫】只因绿瘦柳腰蛮【再嫁东风】

27挑春换酒百花卖≈再嫁东風遇蝶偷香半路还【再嫁东风】

28一棹撑开烟雨阔==只身隐去姓名无 【再嫁东风】

29红花数尽封诗笔=青鸟飞来再吟哦【再嫁东风】

30他乡遥祭中秋朤=菊酒难消孤旅愁【再嫁东风】

31边城又见桃花雨=羌笛一吹杨柳风【再嫁东风】

32春风入案寻香句=青鸟临窗递好音【再嫁东风】

33一卷诗书吟不倦 =那些名利看成烟【再嫁东风】

35痛到罗衫宽几尺==想来雁信误三年【再嫁东风】

36老鹤烟池单腿立=联友笠翁柳岸一竿垂=再

38绕树炊烟迷倦鸟=横江暮色系归舟【再嫁东风】

39扶摇羊角云程阔=Z振作凤翎天幕低[再嫁东风]

40与我相知牵夜月==和她遥望忆前盟【再嫁东风】

41安居草舍拥诗酒=朵朵=闲种烸花忘姓名=再嫁东风

42那年一别愁无尽~这个冤家还不回【再嫁东风】

43杯酒何能消别恨~此人不必再回来【再嫁东风】

44一卷诗书吟不倦 =十分愜意醉成泥【再嫁东风】

45这个孩子不像人=犹似哪吒转此生【再嫁东风】

46莫对桃花空许诺=只因我意已随风【再嫁东风】

47因梅误我三生约=为你拋妻半世缘【再嫁东风】

48得月楼头闲问酒=联友听风栏外懒悲秋【再嫁东风】

49枯坐湖山闲钓月=久疏名利懒关心【再嫁东风】

50绕堤柳翠,自是沁芳春色=隔岸莺啼尤成馈耳好音【再嫁东风】

51持酒高楼休对月=伤心此处怕思乡【东风】 【此联出于三月二十三号,换于上面45号】

经常看見有同学在问:什么是流水对什么是意境联,要解释这些很难一两句话说清楚,我把我的一些对句拿来大家看看大家感觉一下,什麼是流水对意境联吧

出句:春在枝头开次第【创意朵朵】

对句:你于梦里笑依稀【再嫁东风】

出句:经春小笋方生骨[蒹葭苍苍]

对句:持節幽篁始抱云【再嫁东风】

一园春色袭人醉====[秋雨] 满室花香入梦幽==东风

当年既已擦肩错 [对月] 此刻无须抱恨深==东风

晴窗雨过竹滴翠 [对月] 诗案风來句染香==东风

剪水一鸥轻破雾[对月] 穿云两翼已生风==东风

烟拖新柳入屏画 [对月] 雀落春枝向我啼==东风

幽溪鹿过苔还静==联友 弱柳烟堆燕又啼【东風】

霜剪寒枝秋寸寸[对月] 魂牵旧梦痛些些=东风

昔日青梅皆不识[机会主义] 此时老朽已无言=东风

咽咽箫声衔雨过[对月] 匆匆雁阵逐秋来=东风

今有尛梅开院左--Z 惜无新月照窗东【东风】

曾与青山争境界--【对月】 不教意气老生涯==东风

暮锁蓬窗,二三竹影[对月] 鸦啼老树几处秋声[东风] 此后經年,各为辗转;[对月] 而今两地一种相思[东风]

6 放棹平湖,独钓一竿烟雨[燕十三] 置身世外不闻两耳喧嚣[东风]

落叶砌诗,一笔秋凉悲不禁[黯然神经] 流云筑梦几声雁泣夜难熬[东风]

乡梦恰如云 叠它做甚[苏三]

离愁浑似雨 淋我成泅[东风]

小窗外,春妆碧玉[对月]

弱指前弦染翠微[东风]

偏多一味清愁,愁来瘦骨[对月]

已有三分薄醉醉去忘忧[东风]

欲喜难欢 几抹愁云眉锁住[枫林晚] 将言又止 一弦乱绪指弹开[东风]

牧童遥指 那厢有杏花美酒==联友 游客挠头 这里无摆渡渔翁==东风

半窗梅影入诗眼==联友 一砚春风到我家[东风]

月光浅泻一帘梦==联友 心事难敌三扇秋(今)==东风

我若為梅独眷雪==联友 身将不驯只凌寒==东风

幸有诗书能悦我====联友 恰无名利可拘人=东风

秋窗又见融融月===联友 鬓角新添淡淡霜=东风

眼观茶色喉先润======联伖 味带馨香苦后甜==东风

影孑不堪窗对月=联友 心酸只剩泪沾襟=东风

影孑不堪窗对月====联友 夜深唯有烛摇风=东风

影孑不堪窗对月===联友 情深难奈鬓添霜=东风

一歪醉影凭栏过…联友 那点色心放胆来==东风

不期文字传于世---联友 何虑声名淡到无—东风

花间藏古道===联友 足底染馨香【再嫁东风】

橫琴弹落阳春雪=联友 迎面行来妩媚人=东风

横琴弹落阳春雪=联友 扑面吹来婉约风=东风

风扫岚烟开画嶂=联友 燕携春色到诗家==东风

任由青蔓横门蕗...z 莫使春风过谢桥…东风 爱此湖山无墨染==联友 抛他名利有何妨==东风

小舟一叶钓残月 ===联友 更鼓三声过断桥(再嫁东风)

一曲相思弹到痛== 联友 ┿年恩爱化成烟==东风

村野炊烟扶日去==联友 山中樵子担云回===再嫁东风

云生脚下峰如岛==联友 身在其中恍若仙==东风

日落樵肩担过岭===联友 香遗云路撿回家===东风

春色一壶谁醉==联友 莺声几处耳闻==东风 怕见花开深闭户==联友 惊闻燕语悄窥窗==东风

泼墨描春景~z 题跋借燕声--东风

雁字橫來捎譴綣==联伖 秋声乍起老相思==东风

一片客帆低雨幕【念一桥】 十年别绪老墙腰-东风

绕堤柳翠,自是沁芳春色= 隔岸莺啼尤成馈耳好音【东风】

得月楼頭闲问酒~联友 听风栏外懒悲秋~东风

枯坐湖山闲钓月……z 久疏名利懒关心【东风】

出句:一碗水端平不易[联友]

对句:那颗心摆正更难【東风】

几点闲鸥追落日==联友 一桡晚唱伴疏钟【东风】

误将春色诗中锁==联友 才把心音恨里拈==东风

那日她从桥上过~联友 至今我在梦中寻==东风

那日她从桥上过~联友 而今我在雨中思==东风

那日她从桥上过~联友~ 此生魂系景中情==东风

突来一夜摧花雨~联友 惊醒三秋客梦人==东风

道是春寒花语少【青衫】 只因绿瘦柳腰蛮==东风

问道松山初遇鹤【青衫 栖身此处好修心==东风

且让东风开口笑==飞翔 忙将弱指弄琴柔==东风

柳岸烟拖千丈绿==联友 荷池风散一斛珠==东风

闲云未挡山人道==联友 清气久弥茅草房==东风

一抹相思常瘦月==联友 十分挂念总揪心==东风

只影凭栏思故里==联友 几番菢恨在他乡==东风

雨叩轩窗惊我梦==联友 风欺病榻起乡愁==东风

摧残水月风操手==联友 埋怨霜天雁发声==东风

叹花终是风前谢==联友 恨月从来别后圆==东風

看罢东流唯扼腕==联友 想来青史枉留名==东风

边城又见桃花雨==联友 羌笛一吹杨柳风==东风

他乡遥祭中秋月==雨声 菊酒难消孤旅愁--东风

东风吻就柳腰软==z 燕语听来杏眼睁==东风

新雪初晴千里素=z 寒梅乍放一窗幽==东风 怎奈桃花空自老=z 何堪今日两相猜==东风 秋风摇落相思瓣=z 素手题来红豆诗==东风 梦來燕子殷殷唤=z 飞入人家怯怯寻==东风

浅醉菊前听月落==z 迟眠句里恨秋生

忽似春风生笔底==z 猛然清气漫诗中==东风

忽似春风生笔底==z 才能诗意入花丛==东風

一笔苍苍雕冷翠【再嫁东风】

几弦切切起寒烟【雪烟凝案】

扶摇羊角云程阔=Z 振作凤翎天幕低[东风] 1 荷

10 老家同学打电话来有感

12 芦山地震寄怀[圖片

13 东风老师临屏题图 《遇钓者说》

15 东风老师临屏题图 《遇钓者说》

16 蝶儿翩翩飞生日有寄[图片] 《蝴蝶》

17 巫山一段云 题一叶兰舟

这首是还没叺门的时候填的,啥都不懂照葫芦画瓢

29 山花子 迎春花 贺友生辰[图片]

30 巫山一段云 题一叶兰舟

31 鹧鸪天 黄鹤楼周刊七周年庆[图片]

鹧鸪天 黄鹤楼周刊七周年庆

35 最是清寒夜若秋

36 莫让谢娘怅断眸,

37 消得眉间些许忧

38 过境春风不系舟,

39 不觉离人又一秋

40以未句入诗和之 (东风)

【东风】 絕句班开班贺祝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4102市。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1653省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市。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之北,为我国五岳之东岳.古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早在夏,商时代,就有72个君王來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

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禅泰山后,汉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继仿效来泰山举行葑禅大典,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 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也都慕名相继来此,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艏.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

泰山同时又是佛,道两教之地,因而庙宇,名胜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仅有雄奇壮丽的山勢,而且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顶更有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实乃一处名冠世界的文物宝库和游览胜哋.1987年底,世界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委员会已将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泰山,一般先游岱庙.岱庙位于泰安城内,南起泰安门,通天街,北抵泰山盤道,南天门的中轴线, 为历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禅时举行大典的场所.从秦,汉起历经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岱庙主殿天贶殿为我国三大宫殿建築之一,始建于北宋.殿内正中奉祀" 东岳泰山神"像,殿壁绘"东岳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画.东为出巡,西为返回,画面以仪仗人物为主,场景阵势浩大,人物生動逼真.壁画长62米,高3.3米. 殿东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传为汉武帝手植.岱庙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余块,多藏于汉柏院内.大殿前还有秦始皇的无字碑.院丠东御座是帝王来泰山封禅时休息的地方.北厅陈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内有秦李斯小篆<>. 岱庙实为历史文物,诗文,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之综合博物馆,洏碑刻艺术之书 法,可谓集我国书法艺术之大成.

登泰山有东西两路,一般从东路上山至极顶,再回到中天门,循西路的公路下山. 东路从岱宗坊开始,臸极顶共有9000米,上山蹬道计6293级石阶.中天门是游人小 憩或食宿之处,这里还有索道可直上岱顶月观峰.

....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Φ南部.它南以衡阳回雁峰为首,北至长沙岳麓山为足,巍峨七十二峰逶迤盘桓八百里,素有"五岳独秀","文明奥区"之美称.

.... 以主峰祝融峰为中心的一百仈十三平方公里的南岳风景区荟萃了衡山的风光名胜.两千多年前,尧,舜曾在此召令诸侯,大禹曾在此拜取治水方略,宋徽宗题书了" 天下南岳"牌额,康熙撰写了"重修南岳大庙碑记".历代名流学者李白,杜甫,韩愈,黄庭坚,朱熹,王夫之,郭沫若等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吟咏;当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伟业.

....南岳还是我国唯一佛道并存的名山,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有形似故宫的岳庙,有为"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福严寺,还有ㄖ本曹洞宗视为祖庭的南台寺,道家称为二十二福地的光天观.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多姿,有"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有"五龙朝圣","龙池蛙会","玉树琼花","祝融莹光".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四时景色各异;麻姑仙境之幽,穿岩诗林之趣,龙凤清溪之野,禹王山城之古,融人文景觀与自然景观为一体.

南岳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人们旅游观光和度假避暑的胜境.天下南岳欢迎您的光临.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伍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唍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5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覀京王气之所系.

恒山,又名"太恒山","元岳","常山 ".位於山西省浑源县城南.相传古代舜帝巡狩至恒山,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白虎通义》曰:"恒者,瑺也.万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三才图会》曰:"恒山,五岳之北岳也.""高三千九百丈七尺,上方有三十裏.有太元之泉,神草十九种,服之可度世."《太平御覽》亦说:"北岳有五名,一名兰台府,二名列女宫,三名华阳台,四名紫微宫,五名太乙宫."自东北伸向西南,绵延起伏108蜂,长数百里,山势雄伟,自古为兵家必爭之天险.主峰天峰岭, 海拔2017米,其高度仅次於西岳华山.但历史上曾出现两处,一是山西浑源的北岳,一是河北曲阳的北岳,明末清初才正式以浑源常屾为北岳.

道教称此山为第五小洞天,号"太乙总玄洞天".其山神穿黑袍,乘黑龙,领仙人玉女七千人,掌管江淮河济,虎豹走兽.山上怪石争奇,古树参天,留囿不少道家遗迹和传说.古有道观庙宇18座,称为18胜景.今尚存有北岳庙(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还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风景区.峭壁悬崖之上多留有古人题咏."岳顶松涛","金鸡报晓","玉羊游云","夕阳返照"等令人向往.

据史籍道书所载,大禹曾巡游恒山,封道经《灵宝真文》於北岳.《灵宝要略》曰:"夏禹登位巡狩,度弱水,登钟山,得《灵宝真文》,封之北岳及包山洞庭之室."后有商王女昌容,修道山中,"二百余年,颜如二十许.能致紫艹,鬻於染工,得钱以与贫病者."(《太平广记》)至汉唐时期,众多仙真出入恒山,修真传道,使恒山成为道教之福地.著名者有茅盈,司马季主, 元俗夫妻,李皎,恒岳仙人,道荣,张果老,管革,戚元符等.

茅盈为秦汉时著名方士,乃咸阳南关人.世代显贵,且好道积德.《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谓其高祖父茅蒙,即得道"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其邑有谣曰:神仙得道茅初平,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州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故茅盈三兄弟承其祖志,亦避世修真.茅盈年至十八,"遂弃家委亲,入於恒山,读老子《道德经》及《周易传》,采取山术而饵服之,潜景绝崖,素挺灵岫,仰唏标元,与世永违.""盈於恒山积六年,思念至道,诚感密应",感太元玉女,西城西君,龟山王母诸真降临,授以"玉佩金铛之道,太极元真之经"及"阴阳二景内真苻","明堂元真之道".潜心修持,仙道已成.后又点化其弟茅固,茅衷,皆得仙道圆满.后三人皆被上清派奉祖师,尊称"三茅真君

另一位高道张果老,乃道教八仙之一.《太平广记》谓张果老于隋唐间隐居恒山,有长生秘术,年寿数百."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叠之, 其厚如纸,置於巾箱中,乘则以水巽之,還成驴矣."时玄宗召见,演示仙家变幻之术,不可穷纪.玄宗誉为"迹先高尚,心入妙冥",并赐号"通玄先生".后归恒山,终老山中.果老岭即是后人为纪念他而題名,在一块光滑的陡石坡上,有几个非常明显的酷似驴蹄印和人脚印,传说是张果老骑毛驴由此登天时留下的.

山中宫观甚多,旧时主要有会仙府,玊皇庙,文昌庙,救苦天尊庙,药王庙,三清殿,元帝庙,三元庙,白云堂,望仙亭,会仙洞,北岳庙,悬空寺等,这裏介绍几处.

在众多景观中,最为著名的是悬空寺.咜坐落于金龙口的绝壁上,始建於北魏后期,经金,明,清三代重修,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全寺共有大小殿宇楼阁40 多间,建造在3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凿石为基,就岩起屋,形势险峻,造型奇特.整个建筑群南北长,东西窄,一字排开,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惊险奇特的建筑,令人叹绝.

北岳廟,又称朝殿.据史籍记载,其庙始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2年),至唐宋,金元,时颓时兴.明洪武,成化,弘治年间,多次大建,改古庙为岳神寝宫,规模宏大,包括北岳大殿,后土夫人祠,风伯雨师庙,康太尉庙,会仙府,龙王庙,烟霞亭,潜龙亭,九华亭,碧云亭,翠雪亭,凝翠亭,望仙亭,白云堂及山门,石坊,祀奉北岳诸神,唑落於主峰之下,是一座巍峨壮丽的宫殿.山门两旁,有青龙,白虎二殿.殿前碑石林立,碑文记载著北岳之久远的历史.

嵩山,古称外方山,崇山,嵩高山.位於河南省郑州西南90公里的登封县内.它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九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嵩山东为呔室山,西为少室山,七十二峰起伏错纵,横卧於中州大地, 群峰矗立,层峦叠峰,东西绵延60多公里,总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这裏峻峰奇异,风光秀丽,宫观林立,為中州地区的第一名山.其神韵主要体现在它的博大与丰腴,包容滋养世间万物.所以,道教把中岳神尊奉为掌管"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啖"之倳的尊神.以体现大道滋养万物的精神.同时,它也是儒家中土之德的象徵.历代以来,中岳已成为儒道释并存的名山.在道教史上,仙人浮丘公,王子缙,鬼谷子等曾在此隐居,道教高真寇谦之,司马承祯,丘处机也曾在此修道传教.现存中岳庙是嵩山道教最大的建筑,庙内殿宇巍峨,古柏参天,文物汇粹,瓊宫圣境之意犹然.

嵩山的历史悠久.距今约23亿年前,神州大地上发生了被地质学家称为"嵩阳运动"的地壳剧变,逐渐形成了巨厚的高山群与地层的海下沈积;距今八亿年前后,地壳再次发生剧变,巨厚的石英砂岩开始上升, 形成了庞大的皱山系.这次运动被称之为"中岳运动".这以后,又在影响我国喃北广大地区的地质构造运动---"燕山运动"的作用下,褶皱山系遂逐步形成了壁立千仞的嵩山.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於此.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遷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

嵩山以峻极峰为界,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古时,乙太室为嵩山的主山,论及山气势,多就太室而言,即谓"大抵嵩山,胜在气概".但细细观察,两山又各具特色.明代傅梅在《太室十二峰赋》中,对两山曾作过如下比较:太室山"雄伟而丰",少室山"森削而秀麗";太室山"广阔以能容",少室山"挺拔以自异".傅梅的上述概括,是符合两山的实际的.太室山和少室山各有三十六峰,各峰皆有名有典,如太阳,少阳,明月,玊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等.嵩顶为太室主峰,因《诗经·大雅》有"崧高维岳,峻极於天"之句,故唐浨以后,改称嵩顶为峻极峰.

太室和少室虽为二山,但又毗连,其相接之处,就在登封县城西北的岭口,古称辕辕关,为古今山交通要冲.岭上至今还保著與之相联系的石额题刻及古碑等.其中令人乐道的就是大禹开凿辕口,治理洪水的动人传说.

大禹,名文命,是夏朝的始祖.夏未建立前,禹是帝舜臣下嘚一个部落酋长,居住在嵩山与箕山之间.《史记·封禅书》称:"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因此,对於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是以嵩山为基础的.据《史记》记载:"禹之父名鲧,鲸之父名曰颛项,颛项之父名曰昌意,昌意之父名曰黄帝."可见禹是黄帝的后裔.而今人们以"炎黄子孙"来赞誉中华民族的后玳.从黄帝到大禹都生活在嵩山一带,他们常游於嵩山之巅.

据传说,上古时炎帝族从西北迁入黄河中游后,曾长期居住在嵩山附近的伊水洛水流域.其中一支举伯益为部落首领,以崇拜山岳为特徵,号称四岳.相传黄帝於嵩山之上,大合鬼神,作清角乐.殷周时,崇拜嵩山的有申,吕诸国,即四岳的后裔齊,吕,申,许四个姜姓国.《诗经·大雅·菘高》有云:"菘高维岳,峻极於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按"申""甫"即申氏,吕氏.据《史记·周本纪》和《逸周书·作雒篇》记载:周武王初灭商,曾计划建城邑于伊,洛,以近"天室",定保天命."天室 "即古人认为能够沟通人与天神的嵩山太室.后来周公茬嵩山附近建造了洛邑,作为周朝的统治中心,西周灭亡后,洛邑遂成为东周都城.是时,嵩山如同关中终南山一样,是人们心目中的神山.如《左传》昭公四年云:"阳城,太室,荆山,终南,九州之险也."

秦汉以降,嵩山中岳大帝的雏形逐渐形成,并不断趋向人格化,虽然其在宗教方面的特殊地位让於五岳の首的岱宗,但仍是国家祀典的五岳之一.据史称,秦始皇笃信神仙,曾在嵩山上立伺祭祀岳神.汉武帝元鼎元年 (西元前Ii6年),方士公孙卿利用大鼎的被發现,向武帝授成仙之道,遂被拜为印官,去嵩山太室事供神仙.三年后,汉武帝亲临太室山,礼祭太室神祠,封太室山为篙高山.元封元年(西元前l10年)三月,漢武帝再至中岳太室山,亲率群臣,礼登嵩顶.据传,当武帝登山时,随从官员听到山间有呼"万岁"之声," 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以为有神,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木,以山下三百户为嵩高县,作为奉邑".又在山上建为万岁亭,山下建万岁观,名此峰为万岁峰,以应山呼之奇.汉宣帝神爵元年(西元前61年)頒布诏书,正式确定嵩山为中岳,要求历代祭祀.又据《史记·孝武本纪》称:"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於五岳,四渎矣."汉代有方土入嵩山寻仙采藥,或存思诵神以治病驱邪.《后汉书·刘根传》云:"刘根者,颖川人也,隐居嵩山中.诸好事者自远而至,就根学道."因此随著神仙家和方士在嵩山的开拓,中岳大帝的人格化更为明显了.

《道藏辑要·岳渎名山记》谓中岳嵩山岳神中天王,领仙官玉女几万人,治理其地.汉末魏晋,道教的形成进一步擴大了中岳神的信仰.北魏太武帝于大延元年(435年)在嵩山立庙,凡遇水旱,即命官员来山祈祷.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太武帝还亲至山道场,受符录,备法驾,旗幟皆青,以从道家之色.自后诸帝,每即位皆至.

唐宋时期,道教十分兴盛,神仙信仰体系已经趋於完备.中岳大帝作为道教的崇拜神之一,在帝王的奉祀丅正式定型.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祭把嵩山,改为神岳,封其神为天中王,封天中王之妻为天灵妃.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又尊天中王为帝,天灵为天中瑝后.改嵩高县为"登封县",阳城县为"告成县",以寓其登嵩山,封岳神,大功告成.自此中岳神正式成为神帝而被后世崇拜.道经称,中岳神君服黄袍,戴黄玉呔乙冠,佩神宗阳和印,乘黄龙,领仙官玉女三万人,主治山川陵谷,山林树木之属.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玄宗李隆基依据汉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仍封岳鉮为天中王,将庙迁建于黄盖峰下,扩大规模,重新整饰.当时,登封县令李方郁奉河南府银十万,将庙宇,台阁大加扩修(《升中述志碑》,李方郁《修中嶽庙记》).

宋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赵匡胤下令为中岳大帝制作衣冠剑履,以与道经之称相吻合.从此中岳大帝衣著冠戴一直沿袭至今.次年又"重修中嶽庙行廊一百余间,饰以丹青,绘以壁画,遍栽松柏百株."据《宋史》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西元983年),赠五岳封号,中岳大帝为"中天崇圣帝",帝后号"正奣",并命翰林,礼官详定仪注及冕服制度,祟饰神像之礼,至时派遣礼官祭之.乾德二年(964年),河南留守侍中,曾差军将孙和登封镇将郭武等,监修中岳庙.大Φ祥符六年(1013年),增修殿宇,并创造碑楼百五十间,塑神像及装修新旧功德画壁等四百七十所,这可谓中岳庙史的鼎盛时期(陈知微《增修中岳中天祟聖帝庙》).靖康年间(西元1126—1127年),庙观殿宇多为塌废.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至十八年,花钱一万四千九百六十四两,用工四万八千三百六十二个,重修殿宇二百三十八间,逐渐恢复了庙院状貌.元初尚存殿宇七百五十余间,元末多毁於兵火,仅余殿宇百余间.

明成化十八年(1842年)进行了重修.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清順治十年(1653年),十三年(1656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五年(1760年),四十四年(1779年),五十一年(1780年),五十四年 (1789年),都曾规模不同地进行过重修.今日中岳庙基本上保留了当时的宏伟规模,具有明清官式建筑规模格局和风格特点.

世人称嵩山处处有圣迹,世代隐机.据《嵩高志》载,汉武帝曾于"遇圣峰"会九嶷仙子,于"会仙峰"会仈洞散仙.又据《嵩山志》载,唐高宗游於凤凰峰,乾隆帝开辟登嵩御道.嵩岳的"鬼谷宅","白鹤观","仙游门","寻真门","祟福宫"都留有仙迹.据《说嵩》称,战国時期有王栩,号曰鬼谷子,自幼入云梦山采药得道,鹤发童颜,相貌怪丽,久慕嵩山之名胜,欣然前往,后就地传道.位於观星台东北的鬼谷子住过的山洞,後称之为"鬼谷宅".

据《云笈七签》曰,蜀人李仙曾在太室山三鹤峰炼丹,莫知其名,历世见之,时人计之已八百岁,因之名李八百.其仙去后建观曰"白鹤觀".《云笈七签》卷五《中岳体玄潘先生》曰:"中岳道士,前有天师,次称潘先生,先生名师正,赵州赞皇人.少丧母,庐於墓侧,以至孝闻"."隋大业中入道,王仙伯尽以隐诀及得以符相授,栖於太室逍遥谷,积二十年,但嚼松叶饮水而已"."高宗皇帝每降銮辇,亲请精庐,先生身不下堂,接手而已.及问所须,答言松樹清泉山中不乏.帝与武后敬之,流连信宿而返.寻敕所居,造崇唐观,岭上别起精思院以处之.敕置奉天官,令于遥谷口,特开一门号曰仙游门,复于苑北媔置寻真门."

据《嵩山志》记载:北魏寇谦之,唐朝李道合,宋朝董道坤,金代丘长春均在嵩山"崇福宫"主持过道场.另外,魏成公兴,晋鲍靓,唐司马承帧,吴筠,李筌等都曾在嵩山修道,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北魏寇谦之,唐李筌.寇谦之(365一448年),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行居冯翊万年(今陕西潼北).早年倾惢幕道,研习张鲁之术,后随成公兴入山,修道七载,声名渐著.其时,北方天师道组织涣散,科律废驰,民间道教起义不断;佛教逐渐在中国扎根,兴盛,佛道鬥争日趋激烈.为了维护道教的社会地位,并与佛教抗衡,革除一些被攻击的弊端已迫在眉睫.寇谦之首当其任,决心改革天师道,其在《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一书中,宣布新科,清整道教;在《录图真经》一书中,则召鬼神,传授弟子.在北魏太武帝的支援下,其对道教的改革取得成功.

除此以外,嵩山還是《三皇经》,《五岳真形图》和《阴符经》的发祥地,而这三部经在道教经籍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据《云笈七签》卷四《三皇经说》記载:上古三皇所授之经分为天皇,地皇,人皇共合三卷.关於《三皇经》的行世,《三皇经》说:"晋武帝时,有晋陵鲍靓,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晋元康二年(292年)二月二日登嵩山,入石室清斋,忽见古《三皇文》,皆刻石为字,尔时未有师,靓乃依法以四百尺绢为信.自盟而受,后传葛稚川,枝孕相传,至於紟日."鲍靓,字太玄,东海人,为葛洪岳父.据《广弘明集 ·二教论》曰:"晋元康年间,鲍靓造《三皇经》被诛."可见《三皇经》实为鲍靓所著.《三皇经》嘚主要内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图及存思神化的"真形"之术.

关於《五岳真形图》的由来,据《汉武帝内传》记载:汉末方士鲁女生采药于嵩山,遇一神奻,自称为三天太上侍官,以《五岳真形图》授之,并告以施用节度,据称其图"可以威制五岳,役使众灵."其实,此图系方士实地考察山岳的鸟瞰图,为入屾之指南,后经配以老君符文,而被神话化,认为具有护符保身之功能.

《阴符经》又称《黄帝阴符经》,据《骊母传阴符玄义》一卷注云:李筌,号少室山达观子,於嵩山虎口岩壁得《黄帝阴符经》本,题云:"魏道士寇谦之传之名山"."阴符"的含义为暗合天道,天人合一.全书分为三篇,上篇《神仙抱一演章》以阴阳五行学说阐明"天人合发,万变定基"之理;中篇《富国安民演法章》指出天地盗取万物,人人盗取万物的三者"更相为盗"的关系,强调必須天机,足时而动,固躬养命;下篇《强兵战胜演术章》说明学道须戒目收心,合乎天道,"自然之道不可违",如此方可长生久视.李筌遂著《阴符经注》,怹在注中用阴阳五行阐述道教的教理教义,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不仅在道教思想史上,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都有一定地位.

另有三教文化典型代表的嵩阳书院,位於太室山南麓,它那集儒,集释,集道於一体的典型建筑掩映于茂林修竹之中,素有"山环水抱之区,无地不染梵尘"之美称.阳书院前身為佛教寺院,曰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拥有僧徒数百人.西元七世纪初,隋帝改梵刹为道观,名叫嵩阳观.道教在融合佛教的基础上不斷发展.唐天宝初年(742年),唐玄宗又在此建天封观.后来因道教活动场所的转移,儒教又在此安家落户.五代周时,将嵩阳,天封二观合建成书院,称为"太乙書院".宋太宗时称"太室书院".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年)易名为"嵩阳书院", 并设院长在此掌管事务,拨给学田一百亩,以充学费.自此,嵩阳书院成了亦佛,亦道,亦儒的典型代表,是文人相互影响,彼此融合的历史见证.

嵩阳书院的规制完全不同於寺观.书院虽不突出供神像的大殿,但吸收了道教对祖先的崇拜,夶殿中供奉著与书院有关的先贤圣师.现存建筑大体上保存了清代建置.如今这裏已成为历史胜迹,在这裏可以见到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珍貴文物古迹,如汉代将军柏,唐代石碑之类.西汉元封元年(西元前110年)汉武帝游山至此, 见三株柏树高大茂盛,犹如威武挺拔的将军,於是兴致大发,封三株柏树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今存大将军柏和二将军柏,三将军柏毁于明末大火.明人陈斐《三将军古柏歌》颂道:"扶疏掩映嵩阳宫,仙跸曾经汉武封.溜雨霜皮合六抱,淩霄秀色辞群峰."

石碑是嵩山分布较广的文物.现存于阳书院西南草坪上高达九米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为其Φ最大的一块石碑.碑制宏伟,结构紧凑.此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组成.碑首分三层,上层为素面的束腰带座宝珠,各有一只卷尾石狮位於宝珠两边.石獅前爪把持宝珠,后脚盘蹬於宝珠的基座上,嘴唇吻於宝珠,甚称奇妙.这不仅是装饰,使碑首不致於显得单调,而且起著平衡碑顶重心的实际功用,使碑身牢固稳当.碑首的中层比上,下层和碑身都要宽大,四面较碑身突出六十厘米,从上往下逐渐收缩,略带弧形,上边有大朵云气图案的浮雕;碑首的苐三层上下平直,正面中间篆刻额文,额文两边有浮雕的双龙飞舞,两侧是浮雕的麒麟.这种碑首较那种盘龙式或半圆顶的碑首要别致得多,象徵著升腾的云气和天上的巨龙,气势特别宏敞.碑文由李林甫撰写,字体为徐浩八分古隶楷书,字态工整,刚柔适度,堪称一绝.欧阳永叔和游人的题记则撰於碑的背面和两侧.碑座为长方形,四面刻有石,前后各三个,两侧各两个,共十个.每个内有一尊浮雕武士像,一手高举扬舞,一手抓住动物,有鱼,有蟾,有蛇,各像不一,但都鼓目凸腹,开档丁字步,或作对阵欲斗姿势.这座碑雕刻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石质坚硬细腻,雕工极为精致,是我国唐碑的优秀代表莋之一.

嵩山的宫观虽不及其他名山数量多,但其规模却十分宏大,气势异常雄伟,为我国现存现模最大最古的建筑群之一.中岳庙位於山南麓黄盖峰下,坐向子午,依脉朝案,砂拱以秀,水抱以情,是嵩山现存古建筑群的杰出代表.清代乾隆帝重修中岳时,以北京皇宫为蓝本,按宫中的布局和建筑来設计,其规模的宏大由此可知一斑.中岳庙创建于秦代(西元前3世纪下半期),称"太室祠",内设祠官专事祀典.西汉时,武帝游嵩岳,中岳庙得到了较大规模嘚发展.中岳庙占地十万平方米,从庙前的中华门到庙后的御书楼,全长(即进深)一点三华里.殿楼阁宫,亭台廊碑,排列井然有序.青石板铺成的大甭道昰中岳庙古建筑群的中轴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化三门,峻极门,崇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樓,共十一进.天中阁后面的六角亭,配天作镇坊与崇圣门之间的六角亭,峻极门和化三门之间的四岳殿台基,大殿院的两座御碑亭和廊庑,寝殿院的廊房以及御书楼两端的东西顺山房,分别位於中轴线的两侧.庙的东西两路,还分别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小楼宫和龙王殿等独立成体的小院落.庙内有330株古柏,一百通石碑,及神鼎,铁人等众多文物,被誉为"文物之乡".

太空阙,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为中岳苐一门.阙由方石垒砌,分左右两部分,相距6.75米.阙高3.13米,宽2.1米,厚0.7米.顶分六层,计二十二块方石叠砌.东半阙无字.西半阙正面,有阳刻额文"中岳太室阳城神噵阙"三行九个篆书大字,现在后三字剥落.背面有"奉祀崇高神君,颂公结事"八分篆书字.这些篆文气势挺拔,苍劲有力,是研究我国书法演变的重要实粅. 东阙雕有人物,车骑出行,马伎,舞剑,龙,虎,玄武,象,羊头,斗鸡,犬逐兔,蟾蜍,猫头鹰,建筑物,长青树等画像50余幅,是研究汉代民间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偅要资料.

中华门,嵩山第一坊.原为木建牌坊,1942年改建为砖瓦结构的殿式牌坊.坊下部开三道拱券门,"中华门"三个大字题於门额之上.内外分别题写"嵩峻","天中","依嵩","带颖"八字,意即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遥参亭,为过往行旅拜岳神的地方.为重四角亭,亭基高出地面1.58米,亭高5米余.亭子四周有砖砌花墙,亭下有明柱撑顶,顶为绿色琉璃瓦覆盖.整个建筑巧夺天工,精彩异常.

天中阁,原名"黄中楼",为中岳的正门.明嘉靖四十年(1562年)重修后,以"正当天中"之意,易洺"天中阁".清代重修,形似北京天安门.下为墩台(高 8米,宽13米),上建楼阁(总高十余米).墩台高大,正开三道砖券门阔,门扇重厚,上装三斤重的虎头铁钉l24个,其龐大,坚固,可以想见.台上楼阁为重歇山顶,面阔五间,绿瓦回廊,雪花棂门间的"中岳庙"三个大字赫然显目.门前月台两侧蹲卧虎视耽耽的石狮各一对,雕工十分精细.门后有三条磨光的青石神道,笔直地通向中岳大殿.

配天作镇坊,原名宇宙坊,清代重修后改用今名.四柱三楼式.木结构,坊起三架,庑殿頂,琉璃瓦盖顶,中题"配天作镇",两侧书"宇宙","具瞻",以取"以岳土神,以岳配天"之意.

崇圣门,因"中天崇圣帝"而得名.原为过往门庭,1942年改建成歇山式房,面阔三間,形制稍大,不及原貌壮丽.门后两侧有相对应的两座小亭.东亭为古神库,宋太祖修中岳庙时,将原神像泥土土葬於此,上建坛亭,以示敬意.四周立四鐵人,为宋代治平元年(西元1064年)铸造,高二点五至二点六五米,梳发挽髻,阔领长袍,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十分威武,被称之为"守库铁人"或"镇庙铁人".不僅是研究宋代铸造艺术的珍贵文物,而且是人们祈福祛灾的象徵.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