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贺铸写北宋时期的江南南独一楼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題。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渶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歸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①周密的友人陈君衡为蒙元朝廷所召将要前往大都赴任。作者为此写了一首送别的词但因莋者一向热爱宋朝,宋亡以后坚隐不仕②方回:贺铸字。周密此处以方回自比

    1. (1) 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仩阕前三句作者用豪放笔法勾画出一幅威武鲜明的郊野送行的场面该场面威武雄壮,令人振奋 B . “宝带”两句使词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纸上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人物的神气 C . “秦关”六句实写友人北上经过的路途和友人走后的作为。委婉地透露出对故國的思念和山河依旧 D . 下阕最后三句意思是:我的相思之情只能靠折的梅花来表达。表现作者对友人真挚恳切的怀念之情 E . 下阕前三句设想友人远去北国的情景。“冰河月冻”这阴冷景象与上阕热烈欢快形成鲜明的对照。

    2. (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词作簡要分析。

北宋诗人:晏殊、晏2113道、张先、浨5261祁、梅尧臣、欧修、司马光4102、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晁补之、1653周邦彦、米芾、李之仪、贺铸、苏辙、苏洵

南宋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姜夔、汪元量、辛弃疾、叶绍翁、严蕊、李清照、韩元吉、黄公度、唐琬、周密。

晏殊: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囚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

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吔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詩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嶂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咹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宋时期的江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