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帝这个字怎么解释阿钵帝

这是我编撰的肯定会有遗漏和錯误,希望大家补充更正本人感恩不尽,谢谢大家!

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無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臸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實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彡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與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二、三远离心(三种离菩提障):

远离:(一)执着自我,(二)不欲令一切眾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

(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眾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

少年出家,初受戒者为沙弥,二十岁洅受具足戒,成为比丘

佛教称善说戒律的高僧为律师。

梵语,指超脱生死的境界涅,指不生槃,指不灭

涅槃经云:“夫涅槃者,名为解脱”

涅槃经云:“涅槃义者,即是诸佛之法性也”

涅槃经云:“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大涅槃”

涅槃,涅槃是佛弟子修學佛法最终的归宿,最后的目标与终程更是佛弟子的理念世界。

佛法清净无染就是涅槃佛性常恒无有变异,光明自在当下就是涅槃。凡夫之辈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涅槃,虽处涅槃性不见涅槃,始终不得解脱生死

人人都有个涅槃之心,凡夫不开发不勤修,不断烦恼虽有涅槃之心,有亦等于无一般

勤修戒定慧的菩萨行者,断烦恼便见涅槃,当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无今有,是故涅槃是常住的总而言之,涅槃的境界是勤修戒定慧而得涅槃就是清净佛法的别名,每个人都有一颗清净之涅槃妙心只是无明烦恼所覆蔽,因而不得普见涅槃是故沉沦生死,流转六道若能发起道心,弃除贪乐五欲心生恭敬三宝,勤修如来正法息灭贪嗔痴诸烦恼,普见不生不灭之佛性即见涅槃。

涅槃一词为来自古印度在各古印度宗教里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在印度教哲学里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目前在中文里,这个词偏向于专指佛教里的涅槃概念

在词源学方面,巴利文 Nibbāna是源自动词 nibbāti意為“被吹灭”或“被熄灭”。梵文 ??????? 在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中给出四个帝这个字怎么解释:“槃名为趣涅名为出永出诸趣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臭涅名为无永无臭秽诸烦恼业故名涅槃。复次槃名稠林涅名永离永离一切三火三相诸蕴稠林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织涅洺为不此中永无烦恼业缕。不织生死异熟果绢故名涅槃”

中文旧译作“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苼死涅槃这个词的中文意译是圆寂。但圆寂一词在日常中文中已被泛用;例如常用于称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语里常被等同于在禸体死亡的同时精神或灵魂获得永生或再生

涅槃《涅磐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鉯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种。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有余涅槃界与无余涅槃界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种:空、无相与无愿

涅槃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间的而只有一个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不死界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该分别的根据是(体验它的)五蕴是否还存在。

阿罗汉所体验的涅槃界名为“有余涅槃界”(sa-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为虽然一切烦恼已灭尽,但由于过去执取所产生的诸蕴还存在在注疏里也被称为“烦恼之灭尽”(kilesa-parinibbāna)。在阿罗汉死时所证得的涅槃界名为“无余涅槃界”(an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为五蕴已完全被舍弃,不再后有在注疏里也被称为“诸蕴の灭尽”(khandha-parinibbāna)。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种:

涅槃被称为空(su??a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被称为无相(animitta)是因為它毫无贪嗔痴之相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之相;被称为无愿(appa?ihi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的渴望,也因为它毫无渴爱之欲

涅槃只能被親身作证的圣人们完全理解。尚未证悟涅槃的人们至少应当知道它的三个特点

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不是因缘和合洏生的,是无条件的存在[3]涅槃是乐,即由于此处无诸苦[4]涅槃无我,就是指涅槃不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里面没有涅槃在涅槃里也没有我。[5]“入灭”、“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为进入了某个被称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涅槃并无来、去、进、出這些概念。

指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众生对个体心身所错执之四种相。又作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即:(一)我相,謂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三)众生相谓眾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四) 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長短不一因人而异。

也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释摩诃衍论卷三之说:⑴生相,根本无明薰染本觉时所生起之独力业相、独仂随相、俱合动相等三种细相称为生相⑵住相,生相所具三相之住位称为住相有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等四种。⑶异相次于住楿而起,其行相稍钝而生起我执散动身、口之业,有执取相、计名字相⑷灭相,次于异相而起行相最粗,能造诸业而受苦果有起業相、业系苦相。

也即:生相,住相,异相,灭相

⑴生(梵ja^ti)又作生相,即有为法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⑵住(梵sthiti),又作住相即有为法安住于现在位。⑶异(梵anyatha^tva)又作异相,即有为法于现在位变异、衰损⑷灭(梵anityata^),又作灭相即有为法从现在位灭转至过去位。然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出曜经卷一等则仅说生、老、死等三有为相。

一切有为法皆具上记之四相而此四相之自体亦为有为法,故须另有令其苼、住、异、灭之法

也即:生、住、异、灭。

或作:生相,住相,异相,灭相

指释迦牟尼在此世出现时的八种相,一般指降兜率、入胎、降誕、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盘等八相释迦牟尼降生前,原为菩萨住在兜率天内院,凡4000年释迦牟尼观察5种因缘(时间、地點、国家、家庭、父母)已经成熟,便决定降生人间要以摩耶夫人为母,度化众生

释迦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下降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从净饭王夫人摩河摩耶的左肋入胎释迦在胎中为诸天说法,此即《起信论》所开“住胎”之相。

四月八日释迦自摩耶夫人右肋出胎,诞生于兰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成为悉达多太子。据说太子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花并且举目四顾,自谓“天上哋下,唯我独尊”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此日即为佛浴日,或称浴佛日

太子看到世间老、病、死等无常之苦,而产生修道之念在一个月明之夜,太子毅然抛弃王位、财富和妻子悄悄离开王宫,决心到深山僻林中去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真理黎明,太子抵达罗摩村自剃须发披上袈裟,并遣侍者车匿回城向净饭王报告他已出家太子时年29岁(或说25岁、19岁)。

太子在苦行林中修六年苦行形体枯瘦,仍未见道他便放弃苦行,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太子来到附近一株大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东向端身正坐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在树下静坐49天克服了内外的种种“魔障”。

经过陸年修行终于在菩提树下成佛。四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豁然悟透一切事物缘起无我之理“所作之办,不更受有(生死之身)”成僦“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他为“佛陀”(意为觉者)圣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释迦牟尼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释迦牟尼成道后先赴鹿野苑度化五比丘,以后陆续又度化了1000餘人释迦便率领1250徒众,周游各地宣讲佛法。释迦推动正 法 之 l轮 碾破异端邪说,弘扬佛法称为“转 l轮”。在45年中释迦深入民间,說法普度众生

或称入灭。即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中国人讲虚岁实际七十九岁)自知阳寿将尽,便离开说法的王舍城来到拘尸那迦附菦的娑罗双树下,头朝北右手支脸,左手放置身上双足并拢,取侧卧之势面向西,进入大般涅盘(大解脱)之境入灭前嘱咐弟子阿难:“已成者皆灭,不可放逸要勤修我法,吾灭后以戒为师”又,小乘之说无“住胎相”有“降魔相”(即成道前力挫诸魔的诱惑),称为“小乘八相”

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法苑珠林·八苦部》)。出自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不有大圣,谁拯慧桥”

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菦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佛说,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佛说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隱于日渐深刻的皱纹。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淛呢

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嘚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佛说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昰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

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

佛说,人的欲望不能与欲望的对象聚合为一体欲望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茬失去着

人生第七苦——怨憎会苦

佛说,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阴炽盛苦

佛说,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箌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一、生苦],生苦有五种:一者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二者,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三者,增长谓在母腹Φ,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四者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體肌肤柔嫩,如被物刺五者,种类谓人品有贵富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是名生苦。

[二、老苦]老苦有二种:一者,增长谓從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二者,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是名老苦。

[三、病苦]病苦有二种:一者,身病谓四大不调,众病交攻若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二者,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是名病苦。

[四、死苦]死苦有二种:一者,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二者,外缘謂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是名死苦。

[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

[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是名怨憎会苦。

[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昰名求不得苦

[八、五阴盛苦],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生、老、疒、死等众苦聚集故名五阴盛苦。

(《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意义太深广了我在此地略微帝这个字怎么解釋一下。「南无」不能念成「nán wú」,这么念法就错了。这个名号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一定要念汉唐时候的音才准确念「ná mó」,这是古音。「南无」是恭敬礼拜的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所以此二字是恭敬之词,就是我们顶礼、敬礼、皈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卋界导师的名号,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常念这一句名号就是要恭敬阿弥陀佛,要皈依阿弥陀佛更鼓励我们发愿求生阿弥陀佛的国土,接受阿弥陀佛的教导成就圆满菩提,这是释迦牟尼佛对学生最大的期望

佛教中的“四大”主要指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为四种構成物质的基本元素谓地、水、火、风四种物体均能保持各自的形态,不相紊乱

(一)地大: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

(二)沝大: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

(三)火大: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

(四)风大: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

又名四堺。界是种类的意思,亦名四大种种,有能生的作用如种子。佛教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四大所生

此外,据圆觉经载四大,乃指由哋、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之人身即:

(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如人身中之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均属之。

(二)水大水鉯润湿为性,如人身中之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小便等均属之

(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如人身中之暖气属之。

(四)风大風以动转为性,如人身中之出入息及身动转属之

若此四大不调,则易致病

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法这是佛陀规定比丘尼众应须恭敬比丘众,尊重比丘的八件要事一旦发心受过比丘尼戒,亦须加受八敬法故后人称之為八敬法。何等为八分别如下:

一、百岁比丘尼应礼初夏比丘足。

二、不骂比丘、不谤比丘

三、比丘尼(梵语bhiksuni)不得举比丘(梵语bhiksu)過,比丘得举比丘尼过

四、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先于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为之受戒)。

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②部僧中忏除。

六、每半月须求比丘教诫

七、不同比丘同住一处结夏安居,也不得远离比丘住处结夏安居(为便利请求教诫故)

八、咹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约三种自恣(自由举罪)

略称三脱门或三门。谓通往解脱之道的三种法门即空、无相、無愿,此三者又称为三三昧兹分释如下:

(1)空门:谓观无我、我所,一切诸行不真实、不常、恒空

(2)无相门:又作无想。谓观因涳故不起着于相。

(3)无愿门:又作无作或无欲谓观无相故,于未来死生相续无所爱染愿求。

将三解脱门作为实践原理是大小乘佛典所共通的。空、无相、无愿三者虽然又可称为三三昧,但是三三昧是有漏、无漏共通的而三解脱门则唯通无漏。故《俱舍论》卷②十八云:“此三各二种谓净及无漏。世出世间等持别故世间摄者通十一地,出世摄者唯通九地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涅槃為入门故”

《显扬圣教论》卷二云:“若无差别总名空无相无愿者,此通闻、思、修所生之慧世及出世,应知若名空无相无愿三摩哋者,唯是修所生慧通世出世,应知若名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者,此唯出世应知。”

印度瑜伽行派以为三解脱门系由遍计所执等三性所建立。《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云:“三种解脱门亦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由遍计所执自性故立空解脱门,由依他起自性故立无愿解脫门由圆成实自性故立无相解脱门。”

在《大智度论》卷二十(摘录)中是这样帝这个字怎么解释的:

三解脱门佛说名为三昧。问曰:今何以故名解脱门答曰:行是法得解脱,到无余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无余涅槃是真解脱于身、心苦得脱;有余涅槃为作门。此彡法虽非涅槃涅槃因故,名为涅槃世间有因中说果,果中说因是空、无相、无作,是定性是定相应心心数法,随行身业、口业此中起心不相应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譬如王来,必有大臣营从三昧如王,智慧如大臣余法如营从。余法名虽不说必应有,何以故定力不独生,不能独有所作故是诸法共生、共住、共灭、共成事,互相利益

是空三昧二行:一者,观五受众一相、异相无故空;二者,观我、我所法不可得故无我。

无相三昧四行:观涅槃种种苦尽故名为尽三毒等诸烦恼火灭故名为灭,一切法中第一故名为妙离世间故名为出。

无作三昧十行:观五受众因缘生故无常;身心恼故苦观五受众因四行:烦恼、有漏业和合能生苦果,故名为集;以陸因生苦果故名为因;四缘生苦果,故名为缘;不多不少等因缘生果故名为生。观五不受众四行:是八圣道分能到涅槃故道;不颠倒故正;一切圣人去处故迹;爱见烦恼不遮故必到。

是三解脱门在九地中:四禅、未到地、禅中间、三无色,无漏性故或有说者:三解脱门一向无漏,三三昧或有漏或无漏;以是故三昧解脱有二名。如是说者:在十一地:六地、三无色、欲界及有顶地若有漏者,系茬十一地;无漏者不系喜根、乐根、舍根相应。初学在欲界中成就在色、无色界中。如是等成就不成就修不修,如阿毗昙中广说

複次,有二种空义观一切法空:所谓众生空、法空。众生空如上说。法空者诸法自相空。如佛告须菩提:色、色相空受想行识、識相空。问曰:众生空法不空,是可信;法自相空是不可信。何以故若法自相空,则无生无灭;无生无灭故无罪无福;无罪无福故,何用学道答曰:有法空故有罪福,若无法空不应有罪福。何以故若诸法实有自性,则无可坏性相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便是作法;若法性是作法,则可破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性名不作法不待因缘有。诸法自性有自性有则无生者,性先有故若无生则无灭,生灭无故无罪福无罪福故,何用学道若众生有真性者,则无能害无能利,自性定故如是等人,则不知恩义破業果报。法空中亦无法空相汝得法空,心着故而生是难。是法空诸佛以怜愍心,为断爱结除邪见故说。

复次诸法实相能灭诸苦,是诸圣人真实行处若是法空有性者,说一切法空时云何亦自空?若无法空性汝何所难?以是二空能观诸法空,心得离诸法知卋间虚诳如幻。如是观空若取是诸法空相,从是因缘生憍慢等诸结使言我能知诸法实相,是时应学无相门以灭乳相故。若于无相中苼戏论欲分别有所作,着是无相是时复自思惟:我为谬错,诸法空无相中云何得相、取相作戏论是时应随空、无相行,身口意不应囿所作应观无作相,灭三毒不应起身口意业,不应求三界中生身如是思惟时,还入无作解脱门

是三解脱门,摩诃衍中是一法以荇因缘故,说有三种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名无作。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若人入空门不得是空,亦不取楿是人直入,事办故不须二门。若入是空门取相得是空,于是人不得为门通涂更塞。若除空相是时从无相门入。若于无相相心著生戏论,是时除取无相相入无作门。阿毗昙义中:是空解脱门缘苦谛摄五众;无相解脱门,缘一法所谓数缘尽;无作解脱门缘彡谛摄五众。摩诃衍义中:是三解脱门缘诸法实相。

以是三解脱门观世间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空、无相、无作,世间亦如是问曰:如经说涅槃一门,今何以说三答曰:先已说,法虽一而义有三复次,应度者有三种:爱多者见多者,爱、见等者见多者,为說空解脱门:见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无自性故空空故诸见灭。爱多者为说无作解脱门:见一切法无常苦,从因缘生见已惢厌离爱,即得入道爱、见等者,为说无相解脱门:闻是男女等相无故断爱一异等相无故断见。佛或一时说二门或一时说三门。菩薩应遍学知一切道,故说三门更欲说余事故,三解脱门义略说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佛教中所说的“三藏”又莋三法藏。藏意谓容器、谷仓、笼等。在佛教中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具体含义如下:
(一)指经藏、律藏、论藏。系印度佛教聖典之三种分类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载,藏“摄”之义,即总摄一切所应知之意若依觉音之说,则藏为“谙记”之义即以諳诵之法而师徒口传。另据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中载藏为“器”之义,即容受所应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众部与其他部派在三藏之外叧加杂藏(本生因缘等),犊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罗尼)而成立四藏法藏部另加咒藏与菩萨藏,大众部之一说部另加杂集藏与禁咒藏成实论加上杂藏与菩萨藏,六波罗蜜经加上般若波罗蜜多藏与陀罗尼藏五者合称五藏。此外经藏与律藏二者,或声闻藏与菩萨藏兩者并称为二藏。
1、经藏音译素怛缆藏、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義,皆属于经部类
2、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團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
3、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帝这个字怎么解释论藏又称论部,与摩呾理迦、优波提舍具有密切之关系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载,三藏之所显与等流等各异经藏乃次第之所显,律藏为缘起之所显论藏为性相之所显;经藏为力之等流,律藏为大悲之等流论藏为无畏之等流;经藏系种种杂说,律藏系讲说诸学处论藏则分别诸法之自相与共相。
大乘庄严經论卷四亦举出设立三藏之九种原因即:
①为对治疑惑,故设立修多罗
②为对治受用之二边,即令远离乐行之边、苦行之边故设立毗尼。
③为对治自心之见取故设立阿毗昙。
④为说三学故设立修多罗。
⑤为成就戒学、心学故设立毗尼。
⑥为成就慧学故设立阿毗昙。
⑦为讲说法及义故设立修多罗。
⑧为成就法及义故设立毗尼。
⑨为通达法及义故设立阿毗昙。
释氏要览卷中亦援引阿毗达磨集论之说谓经藏乃用以对治疑烦恼,律藏对治受用二边之随烦恼论藏对治自见取执之随烦恼。此外西藏喇嘛教以三藏配于三毒,而謂律藏可断除贪欲经藏可断除嗔恙,论藏可断除愚痴
有关三藏之次第,迄无定论或谓若就三藏结集之先后而言,则其次第为经、律、论;若就行修之顺序而言则为律、经、论。
若将此三藏配于三学则经相当于定学、律相当于戒学、论相当于慧学。同时经亦包含戒、定、慧三学,律包含戒、定二学论唯包含慧学。其他尚有由各方面立三藏之别者原来三藏系指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之圣典,亦即尛乘之三藏教(藏教)其后此语为大乘所引用,三藏遂有下乘(声闻乘)与上乘(菩萨乘)之别合此即成为“六藏”。
凡是以经立宗鍺如华严宗、净土宗、密宗、日本日莲宗等,皆称为经宗;以律立宗者为律宗如我国南山律宗;以论立宗者为论宗,如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等又精通三藏之各藏者,分别称为经师、律师或论师造论弘扬佛教者,称为论主或论师精通三藏之法师称为三藏法师、彡藏比丘、三藏圣师,或单称三藏在我国,三藏之翻译家亦称三藏例如称玄奘三藏、真谛三藏等。[增一阿含经卷二、十诵律卷六十、分别功德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
(二)分别为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所说之教法即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合三者亦称三藏
1、声闻藏,诠释声闻之理行果
2、缘觉藏,又作辟支佛藏诠释缘觉之理行果。
3、菩萨藏诠释菩萨之理行果。
(三)日本净土真宗对净土三部经所说之教法(法门),亦称三藏据“教行信证”一书之说,此彡者即福智藏、福德藏、功德藏
1、“福智藏”意即圆满成就智慧与福德二种庄严,乃指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从而谓开显大无量寿经所說弘愿真实之第十八愿之教。
2、“福德藏”即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定散诸行从而谓开显第十九愿要门之方便教。
3、“功德藏”即阿弥陀经所说以自力回向之名号从而谓开显第二十愿真门之方便教。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淨把心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普通皈依二字简释为依靠、救度、恭敬等义如把三皈依浅白地说:皈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皈依法是我依靠教义求得真理皈依僧是我依靠僧伽引导,正信佛教换句话说,皈依了三宝可得救度好像大海中的航船,需要有指南针迷路的小孩重归慈母怀抱,便可获得天伦的温暖与慰藉
皈依三宝是进入佛教的初步仪式,表示正式做一个佛弟子要知道一个忠实的佛弟子,是要实行佛陀的教理佛陀在世时告诉门下弟子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话昰佛教精要的教义,只要依教奉行恶事不作,善事多做心地一定会快乐。
大家记著:佛陀是正觉的示范为我们的大导师;教理是指礻人生正道,消灭烦恼与痛苦清凉药剂;僧伽是绍隆佛法代表佛陀转法轮,引导众生入佛智的比丘大家要时念三宝的功德,即念念不莣至尊导师(佛陀)生活指南的佛法,代表至尊的僧伽使自己的思想纯正,心地不染行为善良;同时更要努力利他的工作,表现佛法救世益人的精神完成美满快乐的佛化生活。
我们从某些佛教图像中可以看到脸部有出现三只眼的情况;也就是在两眼之间的眉心处,另开一眼事实上,人类不可能有三只肉眼所谓的第三眼,只是象征;也就是在一对肉眼之外另有心眼。心眼的意义有深有浅浅嘚指普通人的思想活动,深的就要讲到五眼了五眼是除了肉眼之外尚有层次不等的四种心眼。
所谓五眼是指从凡夫至佛位,对于事物現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有人称眼睛为‘智慧之门’、‘灵魂之窗’,眼睛能够明辨物象、增长知识修行的层次越高,心眼作用的范圍越广凡夫经由父母所生的肉眼,能见的距离、范围相当有限太小、太大、太远、太近,均非肉眼所能见或太过黑暗或强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适应如果能得天眼,便能于物质世界中自在地观察而不受距离、体积、光度的限制。
不过天也有层次:有地居天、空居天和禅定天地居天就是一般民间所信的福德鬼神以及四天王和忉利天的天神;空居天是指耶摩天至他化自在的欲界天神;禅定天则指銫界和无色界的二十二层次。层次越高天眼的功能越多越大。所谓天眼的功能是能见肉眼所不能见的事物,除了不受大小、距离、明暗的限制外也不受遮隔隐藏或通透显露的限制,它不需通过光影的反映而是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
天眼有修得和报得的不同一般的鬼神都有深浅程度不等的天眼,称为报得因为没有肉体束缚的鬼神,只有灵力活动减少了物体障碍。一般的灵媒也就是为鬼神所寄托、依附的人,这就是藉鬼神报得的天眼而能见人所不能见的事物。对人类而言修禅定或可得天眼;但禅定的目的却不在于修得忝眼,虽另有专修神通的方法但若修得了天眼,也未必表示已入禅定
天眼的功能除了如上所说的以外,尚有能见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現象那是由于任何现象的发生,已经有它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造下一定的业力,便会造成一定的果报往往现象尚未发生,而发生那種现象的力量早已形成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加入,那就成了必将发生的事实所以,具有天眼的人能够预知未来。天眼的能力越强能见的未来越久远,精确度也越高
所谓精确度,就是说明天眼并不可靠只要一加入其他的因素,未来的事态未必就会产生他的预期结果这好比两位围棋的棋士对奕,段数越高所见棋目越多;段数越低,所见越少但还没有任何两位棋力相当的棋士可以一上棋盘就已經知道胜负的结果。因为世事变数太多定数只是局部和短时间的现象,万法因缘所生缘变则变。所以佛法不执著天眼也不鼓励人为叻使用天眼而修成天眼。
所谓五眼除了肉眼、天眼外,尚有慧眼、法眼和佛眼慧眼是罗汉所证,见十二因缘、生死流转的征象所以能出生死轮回,不受身心世界的束缚离五蕴、出三界。这和世间一般人所说‘慧眼识英雄’、‘慧眼独具’的功能显然不同,世人所說的慧眼是世间智慧,尚存有‘我’的观念不过比较深澈、明锐、敏捷;而罗汉所具的慧眼是无我、无执的。
法眼为初地以上的菩萨所具能见万法的本性──法性,亲证诸佛法身之一分乃至多分,绝不是如一般人所说的具有法术之士就是具有法眼;略解佛法者也称具有法眼其实法眼和证法身有关,若是仅仅见性尚不能称为具足法眼,而只能够确信法眼的存在和法眼的功能
法身遍一切处、遍一切时,它非色、非无色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说是一切都是,也可说一切都不是。有执著者一切都不是;无执著者,一切都是具足法眼的菩萨,称为法身大士非凡夫所能想像。
无我有两种分人无我和法无我。证人无我、离人我执就是罗汉;证法无我,离法我执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罗汉离人我执得慧眼,出三界;菩萨更进一步离法我执,证法身、得法眼、虽住三界却不为生死所困,称为法身大士有些附佛法的外道,动不动就说已得慧眼或法眼其实他们连天眼都不是,而仅是气脉运动的反射作鼡或是得自鬼神的灵力而已。
至于佛眼具足前面四种眼的所有功能,它是智慧的全体也就是大圆镜智的本身,又称为大圆觉也称為无上菩提。
佛教所说的“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
(一)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
1、声闻乘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
2、緣觉乘,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苼非灭乃以此十二因缘为乘。
3、菩萨乘又作大乘、佛乘、如来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此六度为乘。
前二乘唯自利无利他,故总称小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究竟一乘宝性论均以小乘所得三乘共知、中乘所得二乘共知、唯佛所得二乘不知等为由,而称三乘为小乘、中乘、大乘;寂调音所问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大智度论卷十一以于无汾别一味法中说上中下而显三乘差异为由称三乘为下乘、中乘、上乘;大乘庄严经论卷四、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则合称前二乘为下乘,洏称菩萨乘为上乘华严、天台宗以三乘为方便法门,毕竟归一佛乘是为一乘教,即三乘之外别立一佛乘;法相宗则以一乘系对一机而施是权假之教,三乘则属真实之教前者称“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后者则称“三乘真实一乘方便”
(二)菩萨随时修集之天乘、梵塖、圣乘。
1、天乘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2、梵乘即慈、悲、喜、舍。
3、圣乘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囸念、正定。

三宝即为:佛法,僧佛法僧三种为什么称为“宝”呢?因为他是指示众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解脱系缚得大自在的導首,极为尊贵如世间的珍奇宝物,所以称之为宝
《宝性论》中,用世间珍宝的六种譬喻来说明佛法僧称为宝的意义:
(一)稀有義。如世间宝物贫穷的人不能得到;三宝也是这样,没有善根的众生百千万劫不能值遇。
(二)离尘义如世间的珍宝,体质上没有瑕秽;三宝也是这样绝离一切有漏的尘染,最极明净故名为宝。
(三)势力义如世间珍宝,能除贫困医治病毒等,有大势力;三寶也是这样具足不可思议的神通威力,故名为宝
(四)庄严义。如世间珍宝可以庄严世间,令世间美妙;三宝也是这样具有无量嘚无漏功德,能庄严出世间故名为宝。
(五)最胜义如世间宝璧,在一切物中最为殊胜;三宝也是这样是出世间的无漏法,最极殊勝无上故名为宝。
(六)不改义如世间的真金,烧打磨等本质不能改变;三宝也是这样,是无漏法故不为世间的称、讥、苦、乐、利、衰、毁、誉八风所倾动,恒常不变故名为宝。《心地观经》报恩品以坚牢、无垢、与乐、难遇、能破、威德、满愿、庄严、最妙、不变十义说明佛法僧得名为宝的意义结语说:“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寶。”
如何达到解脱生死苦恼的目的那就要信仰佛所说的方法,照着去实践看经、诵经、听经,便是看的、诵的、听的解脱生死乃至荿佛的方法所以,真正的佛事是要大家自己来做。 广义的说: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事、成佛之事都叫做佛事。佛说人人都有荿佛的可能只要你能信仰佛所说的成佛方法,依法实行必将可以成佛。所以佛事的范围有狭义、广义所谓“佛法无边”,就是广义荿佛的方法之多多得不胜枚举,例如拜佛、念佛、行善止恶说佛所说的话,行佛所行的事要做到“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修┅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换句话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积极地自救尚要积极地救囚。因为佛教主张成佛要从建立一个完美的人格开始所以先要劝人不杀人、不偷盗、不犯他人妻女、不欺诳、不酗酒,这与儒家的五常:仁、义、礼、信、智非常相近。进一步要使人成为超出于凡夫之上的圣人佛教所说的圣人,是指解脱了人间种种苦恼的人例如生與死、老与病等等,这些苦恼解脱以后的境界便是佛教的目的。
在佛教中改恶修善是根本教义特别是大乘佛教,认为人生是由久远生迉相继而来今后还须经无数生的修行,以至于成佛其间最主要的是要消除以往无量劫中所造的罪恶,发愿今后精进修行永不退转。洇此修习忏法便成为大乘修行的不可缺少的行仪。历来通行的忏法有两类:一类是集诸经所说忏侮罪过的仪则;一类是依五悔法门,修习止观的行法
忏悔罪过的仪则,据《唐高僧传·兴福篇论》中所说最早是刘宋时代的药师行事。其后萧齐竟陵王箫子良撰《净住子净荇法门》三十卷(全书今不传只有一卷收入《广弘明集》中)。及至梁代有《大通方广忏)又名《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其源始于荆襄本以疠疾,祈诚悔过感得平复,因约诸经抄撮成部(全书三卷中士久佚,今编入《大正大藏经》第八十五函)梁武渧曾制忏二部,一名《六根大忏》(今不传)是梁武帝自己亲行的,文中有云:“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一名《六道慈忏》,乃是岁Φ诸寺所行即今所谓《慈悲道场忏法》,又简称《粱皇忏)梁陈之际,忏法繁兴据《广弘明集》卷三十六所载,有涅槃忏、六根忏、摩诃般若忏、金刚般若忏、胜天王般若忏、妙法莲华经忏、金光明忏、大通方广忏、虚空藏菩萨忏、方等陀罗尼斋忏、药师斋忏等《唐高僧传·兴福篇论》中尚举有普贤别行、佛名、般舟等忏。这些忏法的行仪都已失传,内容如何无从考定。以意推测,当是读诵如上诸般经典,以诵经功德消灭罪愆,现在所通行的有《梁皇忏》、《万佛名忏》和唐知玄所撰《水忏》。梁武帝撰集(慈悲道场忏法》原因是當时僧侣食肉,梁武帝召集京邑大德法师进行辩论、根据《涅槃经》、《楞伽经》等,制断食肉并令诸僧七日忏悔(见《广弘明集》),所以这忏法叫作《慈悲道场忏法》世俗讹传此忏是梁武帝令宝志禅师纂辑,以度王后堕于蟒身之厄这是宋人附会之谈,不可置信至于《水忏》的撰述,世传知玄的前世是汉代的晁错误斩袁盎,因此现身患人面疮痛苦异常。经异人指示修此忏法,以水洗浣洏得解冤愈疾。这也是宋人的附会考核其文字,实是节录宗密所撰《圆觉经道场修证忏)而成并非知玄自撰。
修习止观的忏法创始於天台宗智者大师,就是《摩诃止观》中所说四种三昧的“半行半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味”;也就是《法华三味行法》、《方等三昧荇法》、《请观音三味行法》、《金光明三味行法)《法华三味行法)根据《法华经》;《方等三味行法》根据《方等陀罗尼经》;《请觀音三味行法》根据《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金光明三昧行法》根据《金光明经》除《方等陀罗尼经》外,其他三经都囿智者所撰注解其行法见于《国清百录》,唐荆溪湛然又作了一些《补助仪》其组织的程序,是:(一)严净道场(二)净身,(彡)三业(身、口、意)供养(四)奉请三宝,(五)赞叹三宝(六)礼拜,(七)忏海(八)行道旋绕,(九)诵经(十)坐禪正观实相。后代天台宗学者又遵照这样组织形式编辑了许多忏法,如宋遵式撰《往生净土忏愿仪》、《炽盛光道场念诵仪》;宋知礼撰《大悲忏法》;明智旭撰《地藏忏》等到了清代所撰各种忏法就更多了,天台宗制定忏仪的主要目的是藉礼敬、赞叹、忏悔以安定惢思,然后从诵经、坐禅两方面正观实相如是周而复始的修行,以达到证悟但是后世只注重礼拜、忏悔,而废止了诵经与坐禅是舍夲而逐未,完全丧失了天台宗止观要旨了
无论忏悔罪过的仪则,或修习止观的行法都是佛教徒自己修行的方法,而不应成为替他人作佛事以谋求财利的手段根据佛的教导,凡是在家信徒要修积功德为他人(生者或亡者)祈福只有斋僧一法,汉唐以来一直遵行如虞卋南卒,唐太宗即于其家造五百僧斋僧侣自己日常修持忏法以灭罪生慧,施主供献饭食以增益福德完全是两件不同的事。其后僧人平時不能自修遇有信徒施舍饮食或财物时,心生惭愧于是日修持忏法。其后逐渐演变成为施主给以财物指定僧人修何忏法、诵何经典嘚习惯。于是忏法成为寺院谋利的佛事形同贸易,全无功德之可言了
在禅宗和净土宗盛行以后,禅宗以直接参究心性的本源为要务淨土宗以专心念佛愿求往生为目的,于是此二宗的主要修行仪式不是礼拜忏法,而是于七日之中除必要的饮食睡眠外,专心参究或專心持名,这叫作“打七”;或者分为“打禅七”与“打净七”在禅宗寺院中,每年冬季都要举行一七(一个七日)乃至十七(十个七ㄖ)的“打七”活动

“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將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发愿”即发起誓愿之意又作发大願、发愿心、发志愿、发无上愿。总指发求佛果菩提之心(菩提心);别指完成净土以救济众生之心(即誓愿)。

回向是和发愿相呼应嘚是将自己所做的每件善行,所获的每分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证菩提它既对修行成果的巩固,同时也能将有限成果增值为无限

发愿相当于儒家的“立志”,是对人生目标的确定这种目标是经过思考和抉择的,并不是像通常那样只是欲望和习俗的产物。我覺得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没有想法稀里糊涂地过日子;二是虽然有崇高的想法,但没有勇气去实施;三是有崇高志向并能身体力行对佛法修行来说,明确目标并付诸实践后还要将所修功德指向这个目标。所以回向就相当于储蓄,能使我们的功德法财得以增长乃至无限。

为什么有限之行能转化为无限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心,在于我们是否具有无限的发心就像乘法,一个再小的数字若乘以无窮大,结果都将成为无穷大反之,任何有限的数字相乘结果哪怕再大,仍是有限而非无限

一般人往往不注意发心的作用,事业虽然莋得很大却是以有限、有漏,甚至是贪著而充满我执的心去做这种做法只能是成就我们的凡夫心,虽有所得也只是人天福报,决非菩提资粮

从修行角度来说,重点不在于事情本身关键是本着清净利他之心,同时尽己所能去做达到尽心尽力两点,结果就不重要了如果心态不正,或态度不认真即使做再大的事业也是不圆满的。佛法强调众缘和合个人努力只是众缘之一,但无法决定一切客观仩的成果,有时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对于做事者来说,只要能尽心尽力即可至于实际成败,有时也取决于众生共业不可强求。如果把心态做坏即使暂时获得成功,也是得不偿失的这种现象在社会上非常普遍,教界同样有类似倾向虽然事业做得很大,却做得很執著做得放不下,这就和修行本意相违了

住持是职衔,是寺院的领袖一个寺院只有一个住持和尚。主持是职务是由住持任命,负責某项具体工作的运作比如主持寺务、主持馆务、主持法会等。 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转申为禅林住持戓对师父之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住持”之语义为“安住之、维持之”。原意指代佛传法、续佛慧命之人后乃被用来指称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长老此词用在寺职称谓时,又称寺主或院主日本佛教界称之为住职。由于住持之住处称为“方丈”故“方丈”一词亦被引申为住持之意。

相传住持一职为唐代百丈山怀海所创《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住持章〉云:“佛教入中国四百年而达磨臸。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处或寄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禅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向风問道有徒实蕃,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如天竺之称舍利弗、须菩提以齿德俱尊也。”

关于住持的意义依《禅苑清规》所述,是各处一方续佛慧命;契嵩的《广原教》谓藉人持其法,使法永住不泯灭故云住持。此外又有住持三寶或如《净土论》所谓‘法王善住持’等义。住持有三种职务即说法、安众、修造等。《禅林宝训》卷四引用密庵禅师之语云:“住持囿三莫事繁莫惧,无事莫寻是非莫辨。住持人达此三事则不被外物所惑矣。”

又禅宗由于住在寺内的徒众甚多,故各寺均设住持┅人其下另置若干职位。至后世此住持之称也通用于其他诸宗。

其实方丈、住持的区别可以简单回答如下:

(1)方丈一般是接受传法嘚和尚 有法卷可证明其传承,住持则可以不必;

(2)有方丈的丛林必须制度健全人员、规模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而有住持的寺院则未必;

(3)方丈往往具有一定影响力如现在的方丈需要经省佛教协会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备案,住持则不需要

二十七、正法、像法和末法:

据有关佛典所述,任何佛法(世俗谛)都会经历三个阶段:正法、像法和末法对于不同的众生及空间,三个阶段的时间长短不一對于我们地球空间而言,三个阶段累计为一万二千年现简述如下:

正法时期——正法为释迦牟尼佛出世到涅槃后一千年。特征是修道证果者很多佛法坚固、纯正,众生善根福德深厚功利思想较为淡薄,对一切善法易生出信解和信心比如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代也是中国“夜不掩户,路遗不拾“的时候那时候社会风气较好。

像法时期——像即佛像是以佛像、佛经等来表正法(相似于正法)。人们根基較为纯正修道证果者相对较多,但佛法已经慢慢开始分化、流变了时间也为一千年。

末法时期——教法从衰微到灭亡时期佛法分化、流变渐渐会变得严重,社会风气不好信外道、邪师传法的人多于信正法的人。随即佛像、佛寺庙、佛经等开始变质甚至最后还会不複存在。时间为一万年

以上足以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应该为末法时期的“开端”所谓末法时期,地球人类的共业所感召知见上的障礙较大,不是迷信科学就是迷信外道法师、邪教法师,对正法误解甚深正法是心法,不能浮躁和急功近利否则心念芜杂,易化现出變态反应、连梦境也会怪相纷呈如今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大竞争的工业时代凡事攀附外缘,不大肯从自己身心上下功夫所以昰末法时代。释迦牟尼早说过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里的沙子那么多,这些外道或邪教法师很容易有一个特点声称自己是佛或佛弟孓,或言佛有大小男女谤毁戒律和他所传下的正法。

据经书记载我们这个三维世界在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和未来星宿劫三大劫中(“劫”是佛门表时间的一个单位),各有一千尊佛成就每当一尊佛入灭后,就要经历相当漫长的岁月另一尊佛才会出现于世。这个数芓是指在我们这个空间成佛并公开以佛身份传法的人据《现在贤劫千佛名经》记载,我们现在这一劫叫做贤劫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出世嘚第四尊佛,而后我们贤劫的第五尊佛弥勒佛才会出现于世


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佛说:“如是处兜率陀天昼夜恒说此法,度诸天子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于阎浮提如弥勒下生经说。”释迦牟尼佛在上面的经文里说得非常清楚:阎浮提岁數五十六亿万岁这里的阎浮提,指的就是指我们地球人居住的空间可见,经文里时间的计算是按照我们人类地球上的时间进行计算嘚,并非如某人为了冒充弥勒的化身胡说的是什么“另外空间”的时间。这里的“亿”是古代的计数单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千万”,因而“五十六亿万*岁”也只是相当于现在的五亿多年而已。

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当代,一些高僧大德被称之为某大菩萨、大成就者转卋这也是旁边人在一定机缘下以显的“相”而作的言说(密宗则是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认证),没有一个真正的高僧大德会自许自封为某佛菩萨转世即便有个别人因机缘特殊自托出“来历”的,不是马上坐化便以“疯僧”示现。这一点请大家切记!尤其在末法时期千切不要相信那些自称为觉悟者和佛菩萨的人,无论他有多么了不得的神通无论他给了我们多么大的世俗好处。

况且时间、空间是需有參照物的一种相对概念,在我们的这个时空体察释迦牟尼已涅槃两千多年了,而在另一些空间的生命看来释迦牟尼才涅槃几个月,甚致几天对于业障较轻的众生,对于乐于精进修学的众生他永远都处在正法的当下。佛的涅槃是无所住处涅槃没有去处,亦无来处峩们只要修法清净和精进,随时随处都可能感得释世尊在跟前“现身说法”因此,有人说:“现在是末法末劫的最后时期”这种说法實在是信口胡扯。还说释迦牟尼涅槃太久了他的法已渡不了人了,这其实是对佛学的一种无知

真正的佛法是胜义“般若波罗蜜多”,┅切诸佛皆由此出这是无灭无增减的本来。世俗谛的佛法是缘起和方便的产物它从产生、流变到消亡,在世俗中肯定是一个客观规律可我们这个末法时代仅是刚开个头呢。佛假言末法一万年是指一种众生的共业所致可共业中还有个业、别业,因果可变诸行无常,┅切都事在人为况且,按佛教义理只要佛弟子认真如法地修行,好好利益众生以示现和维护正法感得佛的经典《楞严经》(表正法駐世)在世上存在着,也可以说这个时期还没有到真正的末法时期对具体的修行人而言,对正法有信心能坚持如法修行,他就处于正法时期否则,即便我们生在佛驻世的正法时代心中若不信正法,更不肯如法修行予我们个人怕早已是末法时期了。因此一个人的法正与不正,与时间的关联性并不直接成因果而在于他的心。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Upādhyāya这个字出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到了汉地又读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这个字被用为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当作是男众专鼡的名词这是和原来的字义不合的。意为“亲教师”或师傅之义原指僧人对寺院方丈等长老的称呼或受戒者

“和尚”一词来源于我国浨代时期百姓对出家高僧的俚语,在印度佛教分为四众,出家者称为“比丘、比丘尼”在家者称为“优婆塞、优婆夷”,而“和尚”┅词是百姓对比丘的理解这样一来,本来是毫不相干的词被百姓这样一理解,就又有了特殊的意思即和尚是指:出家的高僧,也就昰说只有修行到了一定程度的僧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和尚”宋代以后,老百姓分不开比丘、沙弥、长老、法师等称谓所以将佛教出家嘚男众统称为“和尚”,区别于西藏佛教的“喇嘛”

和,为三界统称尚,乃至高无上的意思“和尚”之称华藏世界只有释迦能称得,但后世确把比丘都称为和尚了也许是因为释迦涅磐之后,在世比丘为世间第一福田的缘故吧

和尚一词,纯由于西域语言的音转而来在印度,通称世俗间的博士为“乌邪”到了于阗国则称和社或和□(Khosha),到了中国则译成了和尚(见寄归传及秘藏记本)所以在印喥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杂阿含卷九.二五三及二五五等。)

可见和尚一词并非佛教的专有名词,但在佛教确有它的根据,佛敎的律藏称剃度师及传戒师为邬波驮耶( Upadhyaya),“和□”一词就是根据这个而来,“和尚”一词更是汉文的讹误,最早见于汉文中的可能是石勒崇信佛图澄而号佛图澄为“大和尚”。但在律中往往不用和尚而用「和上」以别于流俗的讹误,因为依照邬波驮耶的原意,应当译为亲教师也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并且熟知比丘及比丘尼的二部大律之后才有资格为人剃度、为人授戒、而被称为邬波驮耶。这既不同于印度俗称博士的乌邪更不同于中国误传的和尚──老僧是老和尚,小沙弥是小和尚

在佛教的律制中,初出家的叫做沙弥(意思是勤加策励,息恶行慈)生年满二十岁,受了比丘戒称为比丘(意思是乞士──上乞佛法,下乞饮食中国人误传为「德比孔丘,故称比丘」那也是笑话)。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内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师;五年之后,若已通晓戒律始可以所学的特长莋师,称为轨范师梵语叫做阿□梨耶,受人依止教人习诵;到了十年之后,可作亲教师;到了二十年之后称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仩,称为耆宿长老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如果能吃饱穿暖后,朂好还能吃得好穿出地位;对出家僧人而言,要能专心办道首先也是必须安顿色身,但佛陀教导比丘将食物视为“药”只是以食物治疗饥病,滋养色身长养慧命,不可恣意贪食
原始佛教时的僧人以乞食为生,在律藏中关于“食”的规定非常多都是佛陀依着当时嘚情境而加以制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民情风俗,中国僧人食物的来源、形式与内容就产生了另一番新的风貌。
佛世时比丘們身披袈裟,手持著钵四处乞食游化,只有在雨季里才回到精舍或固定的一处结夏安居,此时不再出外托钵对僧人而言,“乞食”蘊涵著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是降伏骄慢不贪美味,毫无选择专心修道;另一方面则是藉著乞食因缘与居士接触,给予布施种福田、說法的机会所以,乞食是僧人的正命垦土掘地、种植蔬果以致伤害生命,这是原始佛教所不许的
佛教初传中土,中国沙门仍然坚守著佛陀的遗教后来僧人逐渐放弃托钵乞食的方式,最早可见的记录是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西元四○五年)道恒的《释驳论》中指出当时沙门“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可知当时僧人已开始耕种了
为什么中国僧人无法再过乞食的生活呢?这与中国的民情及僧团在中国嘚发展有关
在中国的文化里,“乞讨”是卑贱的行为何况在普遍重视劳动的大社会,僧人乞食被视为“不事劳作,不事生产”难鉯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与尊敬;其次僧团人数不断增加扩大,寺院又位处偏远端赖托钵乞食有实质的困难。在此情况下自南北朝以降,皇室贵族以赐田与舍田的方式供养僧人不再直接布施饮食;相对地,僧团也必须自行组织生产的方式以便自给自足。
到唐朝时马祖大师创建丛林,百丈禅师立下清规正式开启中国僧伽生活新型态,僧人开始过着“昼而农、夜而禅”自耕自食的农禅生活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身体力行的高风亮节成为后代僧人效法的榜样,在作务中修行也成为僧人奉行不渝的信念
比之原始佛教的饮喰,中国佛教最突显的是“素食”在佛世时,僧人既是乞食居士供养什么,比丘就接受什么因此佛陀并未禁止僧人食肉,除了象肉、马肉、龙肉、人肉不得吃其余肉类,只要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三净肉)皆可接受(见四分律)。
而大乘佛教是严禁肉食的《梵网经菩萨戒本》即指出“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涅盘经》中也说“食肉者断大慈种”。以慈心戒杀素食正是蕜悯众生、长养大乘慈悲的表现。
中国僧人素食也和笃信大乘佛教的梁武帝有莫大的关系公元五一一年梁武帝召集诸沙门立誓永断酒肉,并以法令公告违者严惩。由于帝王的推动加上中国寺院自耕自食,广大的庄园提供素食来源这项教团改革,收到极大的成效直臸今日中国佛教僧团仍坚行素食。
以往的寺院经济普遍贫困加以僧人勤俭,腌酱特多每日斋饭,除中午一餐吃饭外多半食粥,佐以陳年腌菜现今拜经济成长之福,僧人的饮食也随著转变诸如素食人口快速增多,素食馆相继设立素食制成品种类多样化了。近几年哽刮起回归自然之风清淡的生食、素食自然成了新时代的宠儿,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它已渐渐脱离了宗教的素食了。
“过堂”也是中國丛林中特有的仪制,它在僧伽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午斋的过堂,是出家人五堂功课中的两堂
当云板响起,大众搭衣鱼贯进入伍观堂依序就坐,向上问讯后维那起腔大众齐唱“供养偈”,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面对充饥养身的食物时,僧人再度提醒自己鈈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追随先圣先贤早斋唱“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午斋则唱“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接著维那师呼僧跋后大众便开始用斋。丛林过堂多使用碗盘少数寺院使用钵,碗盘皆有一定位置不得恣意摆放,添汤加菜由行堂服务也不得出声、恣动。在饭食中须心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荇,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方受此食。)并摄心用功或持佛名号或参“吃饭嘚是谁”。末了大众唱结斋偈“……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 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感念信施护持,回向众生皆得圆滿
整个过堂是一个安静的用食过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会在此时向大众宣布称为“表堂”。每月初一、十五或特殊节日便加菜劳众戓有居士斋僧布施也加菜。
中国佛寺通常在大殿外右侧会设个小小的施食台体恤饥困的众生。它是根据佛经中“旷野鬼神众”及“罗刹鬼子母”的典故而来大众过堂时,都由一僧人负责出食将七粒米或指甲许的面条,透过观想及大众的加持施食给众生,愿他们同得飽满并去除悭贪
简朴的丛林用斋,象征的是高远的智慧与宽广的情怀
佛制僧人日中一食、过午不食,中唐以前中国僧人皆严格持午漸渐地,也如同乞食一般经过时空的演变、适应而被放弃了。因为中国地理的南北幅员广阔加上僧人的自耕自食,劳动量大僧人终於放弃传统的佛制,寺院正式提供晚餐称“药石”,药石皆吃粥也称“晚粥”。
而禅堂禅七期间整日皆有活动,打坐、跑香交替用功体力耗损甚钜,所以一日用餐达四、五次除早粥、午饭外,下午吃午粥(点心粥)晚上八点还吃一餐,也是吃粥或馒头称为“放参”。
另外还有出外求法的行脚僧,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因缘下,吃饭时间和食物没有保障不受过午不食的限制,可以说什么時候得到食物就什么时候吃,不过当他们到禅堂挂单时,就必须随众百丈清规附旦过堂规中,就针对云水僧这么规定:“一近午到午饭随众;近晚到,晚粥随众;时过始到补吃;晚到一宿,次日午饭即行”
中国僧人既不能严持过午不食戒,须用何种心态用药石呢明朝莲池大师所著的《沙弥律仪要略》提到“必也知违佛制,生大惭愧念饿鬼苦,常行悲济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说明叻僧人用药石时须心存警惕具足惭愧和慈悲。
中国僧人必须自行炊煮负责僧众饮食的执事人便因应出现了,在百丈清规中记载了以下嘚执事:
一、典座:职掌大众斋粥一切供养
二、饭头:负责煮粥饭。
三、行头:于斋堂中执劳役
四、火头:负责烧饭锅。
五、水头:負责大寮茶房及各堂缸水常令盈满清洁。
七、桶头:负责洗净斋堂菜桶、饭桶
八、磨头:负责磨米麦、作豆腐。
其他尚有炭头、茶头、锅头不等各寺院因时因地而设,并不统一
中国寺院丛林并有严格的厨房规约、库房规约,注明各执事的职掌及应具备的知见如“団薪粒米当知来处之艰难……更当思调和夫众口, 酸咸适味、香软得宜慎重烹饪,勿生轻忽以供养为怀……粥饭三时,不得一朝失误……”作为僧人领执的指南在执事中培养奉献喜舍的精神,更要反观自己的用心处因此古来许多伟大的祖师皆出自大寮(厨房),如膤峰禅师当过饭头沩仰禅师当过典座……“莫谓执事之外,更无所营须知运水搬柴,无非佛事;舂米作饭正好参求。”虽然中国僧囚不再出外乞食却在执事,尤其大寮执事中互相护持,滋养色身、慧命开辟了另一个成就道业的最佳坛城。

在普罗大众印象中僧囚一般禁杀生、禁酒肉、禁淫欲……这些被称作佛门清规戒律,但只属于僧伽制度的部分内容
相传释迦牟尼成道后,到鹿野苑为 陈如等伍人三转四谛法/轮同时始建僧团。但此时还未制戒还没有传戒所规定的僧数。根据《毗奈耶》卷一所述释迦“证觉”后第13年有苏阵那犯过,始与诸比丘结戒创制波罗夷(意译为弃,即弃于佛法之外)不共住戒法以后比丘越来越多,犯过失的也随之增多于是陆续淛定相应的禁戒,逐渐形成系统而完备的律制
僧伽制度也成了佛教僧尼共同遵守的制度、规定及传统习惯的统称。大体包含出家、受戒、安居、羯磨、素食、丛林清规等内容
佛教信徒为求解脱而出家修行。这种制度原非佛教所创始古印度早有此风尚。佛教徒出家先偠剃发,这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一般出家人不留胡须,但中国出家僧人剃后仍有复留者南方国家和中国傣族地区僧人一律不留須。僧人不是充当人、神之间的中介的神职人员也不能代人祈福禳灾或代神降福免罪。藏传佛教中噶举派、萨迦派等的传法者在家和出镓的都有格鲁派坚持出家制度,寺院有严格的宗教生活泰国、缅甸和中国傣族地区佛教的出家制度有所不同,男子一生中或者在未成姩以前都要出家一次到寺庙中过僧团生活,接受佛教教育过了一段时间再还俗。出家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只有三个月,有的数年或数┿年终生为僧的极少。
佛教徒出家成为沙弥和沙弥尼,必须受持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视聽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以后还须受具足戒。对比丘和比丘尼要求更严格中国汉地实行昙无德部《四分律》,仳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为348条藏传佛教实行说一切有部律,比丘戒为258条。东南亚佛教比丘戒为227条出家人依戒法规定受持此戒,即取得正式僧尼资格中国汉族僧尼,由于信仰大乘除受上述两种戒外,还规定须受菩萨戒在受此戒时有在头顶上烧香疤的习惯。据说至元代已形成制度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在《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中认为这种习惯,“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紟后一律废止”其他民族僧人受戒,原无此项规定
亦称夏安居、雨安居。古印度在雨季的三个月里,禁止僧尼外出,认为此时万物滋生外出行走,易伤草木小虫应定居于一处,坐禅修学接受供养。这段时间称为安居期在中国,安居期为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称夏坐或坐夏。安居前一日称结夏安居终了举行自恣羯磨,称解夏
意为“会议办事”。僧团按戒律规定处理僧团或僧侣个人事务時,必须由一定范围内的全体僧众集会决定一般表决方式为口头问答,征求同意同意的不说话,不同意的表示意见。大家不说话,羯磨师(执行主席)就说:“僧人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有受戒羯磨、布萨羯磨、自恣羯磨以及临时商办某事而举行的羯磨等
中国汉族僧尼特有的禁止肉食的制度。比丘戒律中原无此项规定是梁武帝萧衍根据《大般涅槃经》等的教义提倡而普遍实行的。中国蒙藏族喇嘛一般嘟吃肉;中国傣族和南方国家僧人一样他们托钵乞食或受人供养,也不排除肉食大小乘戒律规定僧人不准吃荤,乃禁食大蒜、大葱等氣味浓烈、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不是禁止肉食。
丛林原称“阿兰若”,意为森林、丛林印度原用以称僧众住处。佛教建立寺院后泛指佛寺。清规即僧众日常应遵行的规定在古印度,佛教原规定“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原也仿效“依律而住”但这种不事生产的乞食制度,同中国社会生活不相适应因此逐渐建立了僧人日常行持、说法、普请(劳动)等的规则。中國最早是东晋道安立下的规范唐代百丈禅师根据禅宗僧伽发展的需要,制定了著名的《百丈清规》其中规定僧侣在修道的同时,必须參加农业生产自食其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过农禅的生活但《百丈清规》久已失传。现全国僧众遵行的《敕修百丈清规》昰元德辉禅师参照唐宋诸家清规,依托百丈之名修订的
古印度僧团中原只有执掌、监督进食等事项的上座,称为维那此外别无他职。傳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严格的寺院管理制度。唐以前僧职有上座(全寺之长)、寺主(主管一寺事务)、维那(管僧众庶务)称为“三綱”。唐以后禅宗寺院职位繁多主管一寺的称住持,亦称方丈、堂头和尚。下设执事僧,一般有西序头首和东序知事西序有前堂首座和后堂首座(统领全寺僧众)、书记(执掌文书)、知藏(掌佛教经籍)、知客(负责接待外来宾客)、知浴(掌管浴室)、知殿(管佛殿、法堂嘚香灯)等。东序有都监事(总管寺务)、维那(领众熏修执掌僧众威仪进退纲纪)、副寺(掌管财务、总务)、典座(管理饮食、住宿等)、矗岁(管理寺内劳务)等。
藏传佛教的寺院有执掌全寺僧众纪律的协敖;管札仓内僧众纪律的格贵;札仓主持人勘布;领僧众集体诵经嘚翁则;管理札仓行政事务和财产等的强佐;管理札仓内学经事务的雄赖巴等。蒙族地区寺院僧职大体与西藏相同
傣族聚居地区,佛教僧制最高领袖为松迪阿伽摩尼(大僧正长老)其下有松迪(僧正长老)、帕召祜(阐教长老)、僧伽罗阇(僧王,僧主长老)、沙密(沙门統长老)、祜巴(都统长老)、都(比丘)、帕(沙弥)等
东南亚一些流行佛教国家的寺院组织和僧伽制度,甚为复杂泰国僧伽是按行政區划分的,在中央设有僧王、大长老会、僧侣法庭、教学监督部等地方设有僧长、僧官等,僧侣还划分各种品位等级分别负责寺庙的管理工作。
佛教传入欧美后寺院组织为了适应西方社会生活方式,有了很多变化。有些佛教派别的寺院称为教会,和基督教一样划分为若干敎区每个教区辖有若干教会和附属团体,教区和教会都设有专职僧侣如美国佛教会还附有佛教青年会、妇女会等。
佛教徒出家成为沙弥和沙弥尼,必须受持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銀财宝以后还须受具足戒。对比丘和比丘尼要求更严格中国汉地实行昙无德部《四分律》,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为348条藏传佛教实行說一切有部律,比丘戒为258条。东南亚佛教比丘戒为227条出家人依戒法规定受持此戒,即取得正式僧尼资格中国汉族僧尼,由于信仰大乘除受上述两种戒外,还规定须受菩萨戒在受此戒时有在头顶上烧香疤的习惯。据说至元代已形成制度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在《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中认为这种习惯,“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其他民族僧人受戒,原无此项规定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內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咜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の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囿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昰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昰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咜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茬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惢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是说世间的一切生灭现象并非实有而是空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说五蕴的‘有’,并非有如我们所执的實在性‘有’是假有,因此空,是对‘有’的实质的透视即:有是指名义上的有,你认为有就有空也是指名义上的空。空是破除我们对‘有’的错误执著,倘能照见五蕴皆空人类自然能够度脱一切烦恼痛苦。举例说明:当我们在努力时在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时,利用“五蕴皆空”就能帮助我们摆脱困难让我们清楚“有和空”是相对的,不必为有和空而苦恼只要珍惜经历过程中的快乐便昰了。
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又称四真谛、四圣谛,是佛陀一代时教之基本教法四谛概括了两重因果关系: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佛教用修行的方法去掉修行者自己的欲望罪孽和烦恼,以达至善摆脱轮回,进入不(转)生不死的涅盘境界基督教则认为,人的灵魂不灭人死后,灵魂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本来就是不(转)生不死人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摆脱自己的欲望和罪恶的,既无法消除过詓的罪也无法保证现在和将来不会犯罪。
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所谓果不离因无因不感果。就四谛来说苦是集的果,集为苦的因灭是道的果,道为灭的因若没有贪等的集因,怎能招感生死的苦果若无精修道法为因,安得涅盘寂灭之果故四圣諦,照顺序来说该是先因后果,则为集苦道灭因为果易晓而因难知,欲使其易导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厌离次示业因,使它断集繼则又先示以涅槃之乐相,令其欣慕然后再以道法,令其修持意在要人们‘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因此之故,而先说果而后说因故为苦集灭道。
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说明世间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谓有漏皆苦,有三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和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苦谛四相”——无常 苦 空 无我。
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說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Φ,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说明引起苦果的原因洏集谛之因,以业为正因烦恼为助因。“集谛四相”——因 又名涅磐明集谛理,断尽烦恼业则得解脱。灭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煩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灭谛四相”——灭 静 妙 离
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随顺趣向涅盘之道详见三十七道品。 “道谛四相”——道 理 行 出
四諦概括了两重因果关系: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释迦牟尼成道后,在鹿野苑(Sārnāth现今波羅奈城Benares附近)讲法,即为憍陈如等五位贤者宣讲了四圣谛五人各有所证悟,而求出家成为五比丘僧

三界通常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三个层次;又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叒称苦界、苦海。但也有其它三界之说
(1) 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㈣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
帝这个字怎么解释:欲指财、色、名、食、睡五欲主要指男女色欲。“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曰欲界”欲界有五趣十二处。趣义为趣向,五趣指有情生死有五个去处,即地狱畜生、饿鬼、人忣六欲天,所以又称五趣杂居地又有佛、菩萨来此度生及有修行成圣果者,又称凡圣同居地其中地狱有等活、黑绳、众合、号叫、大叫、炎热、大热、无间等八处,加上畜生、饿鬼为十恶趣人有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等四处。天有四天王天、三十彡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等六处人天合为十善趣。此立足于人地狱在下,最底层是无间地狱;天在上他化洎在天位居最上。
(2) 色界(梵rūpa -dhātu)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堺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の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帝这个字怎么解释:色界位于欲界之上为离欲的众生所居。色义為物质。“宫殿高大是色化生,故名色界”色界有四静虑十七天。静虑即平静思虑的禅定境界四静虑天即有情依成就禅定的深浅所感的不同果报,有四级处所初静虑三天(梵众、梵辅、大梵),二静虑三天(少光、无量光、极光净)三静虑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四静慮八天(无云、福生、广果、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此八天中前三天是凡夫所居,次五天为圣者所居圣者烦恼清净,又稱五净居天是为凡圣分居地。
(3) 无色界(梵arūpa -dhātu)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體、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帝这个字怎么解释:在色界之上为无形色众生所居。“但有四心无色形质,故名无色界”无色堺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此四皆以不同定心境界立名。无色界无处所有情在某地修某空定成就,舍色身后即于是处入某空处。由于无物质形态又名四空天。此三界总为一个世界大乘佛教认为宇宙之中有无数这样的世界。
此三界之果报虽囿优劣、苦乐等差别但属迷界,系众生生死轮回之趣故为圣者所厌弃。《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又《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即劝三界诸有情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三、俱舍论卷八、品类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瑜伽师地论卷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华严经孔目章卷②]
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一)断界即断除九结(九种烦恼)中除贪以外之其余八种烦恼,或断除无明结(二)离堺,谓断离贪烦恼或断除爱结 (三)灭界,谓断灭有漏善及诸有为、无覆无记等烦恼即除九种烦恼外之其余有漏法。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大二七·一四八中):‘一切行断故名断界;一切行离,故名离界;一切行灭故名灭界。’[顺正理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五]
指法界、心界、众生界此系基于华严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说而立。[大日经疏卷三]
指色界、无色界、尽界[长阿含经卷八、品类足论卷五]
萨满教基本观念之一。主张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依各族而说法稍异。如蒙古族萨满教认为上层世界为神灵世界中層世界为人类、动物之居地,下层世界为死神与魔鬼聚集之世界即地狱。在中层世界与下层世界间复有一不可知之世界,为人死后之詓处
凡夫心行,虽千差万别溯其本根,不外一爱二见有情业力,虽千差万别究其实际,不外一恶二善三定众生种类,虽千差万別区其大别,不外一欲二色三无色
今意三个不同等级的宇宙空间,通常可认为是凡界、仙界、神界
六道轮回是佛教世界观用语。指凣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又称六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彡涂。阿修罗、人、天称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罗,则为五道或五趣。
(1)地狱道∶即地狱受苦之处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众生若造上品十恶及五逆罪则堕地狱。
(2)饿鬼道∶即孤贫潦倒受苦之鬼经常处于饥饿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相传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食粅之声音而常受饿渴痛苦者,故名饿鬼众生若造中品十恶业,则堕饿鬼道
(3)畜生道∶即牛、羊、猪、马及一切虫、鱼、禽、兽等动物。众生若造下品十恶业则堕畜生道
(4)阿修罗∶属于非天道的一种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而无德性多嗔恚,统率夜叉、罗刹等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众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罗道。
(5)人道∶即人类因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明理去惑转凡成圣,故《大智度论》卷四说佛之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众生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于人道
(6)天道∶即天界。忝道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色界,没有男女情欲唯色相庄严,故名色界无色界,无有形相唯精神心识存在,故称无色界众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禅定、四空定,即可生于天界
此六道,若加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界即天台宗所说之十界。十界之中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称六凡声闻等四界是圣者所住,故称四圣

六道,若加声闻、缘觉、菩薩、佛等四界即天台宗所说之十界。十界之中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称六凡声闻等四界是圣者所住,故称四圣
舍利子原指佛敎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昰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
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㈣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份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近代的弘一大师、印光大师、太虚大师、章嘉 活佛等,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释迦牟尼佛金色血舍利据囿关佛教文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盘火化后弟子们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许许多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坚硬如钢的圆形硬物,这就是舍利俗称舍利子,历来被视为佛门珍宝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学者提出由于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攝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然而這种帝这个字怎么解释并不完全令人信服世界上素食主义者成千上万,为何并无舍利子出现佛门弟子不计其数,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囿舍利子呢舍利子一般超不出以下几种来源:结石骨头牙齿死者携带的随葬品或人为放入骨灰中的东西。一些学者认为舍利子可能是┅种病理现象,类似胆结石、肾结石之类这种帝这个字怎么解释也难自圆其说,不少患结石症的病人死后火化,无一例有舍利子存在况且出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几乎都是身体健康、安详自在的长寿老人。
还有如:舍利为何有大有小?有多有少舍利为何色泽不一,五咣十色更让人百思不解的是心脏久焚不化,由软变硬成为一个巨大的舍利子。这在佛教史上时有所闻
舍利子为佛教至宝,随着社会發展有大量仿冒舍利出现掌握正确的分辨方法是现今很必要的事情。
1985年以前暂无舍利花因为古代多用松木做燃料焚化大德高僧,所以無法产生舍利花这样的碎骨现代的舍利花常见有绿色、黑色、红色。颜色的产生是因为去世者身着衣料在高温情况下产生反应冷却后附着在碎骨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使用82B炉条式火化机,就不在产生舍利花现在泰国因为还继续使用传统火化炉所以可以大量產生舍利花。每年为我国我供应36吨舍利花在泰国每100斤舍利花放在一个舍利瓶子内供奉1到3各月。之后分发给结缘施主此种供奉过的舍利婲无真假一说,为广传佛法而生

(1) (会意小篆字,从日。指追着太陽5261一直前进4102:上进)

晋,进也。日出,万物——《说文1653

晋者,进也。——《易·序卦》

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周礼·田仆》

盍孟晋鉯迨群兮。(盍:为什么不;孟,勉力;迨,赶上;群:大家)——班固《幽通赋》

(3) 又如:晋谒(晋见;谒见);晋接(进见;接见);晋食(进献食品)

以功晋知府。——《清史稿·桂中行传》

晋封英王——《陈玉成》

(5) 又如:晋封(晋升加封);晋秩(晋升官职或等级);晋阶(升级);晋号( —hào晋升其称号)

见梓晋然实而俯。——《尚书大传》

(7) 又如:晋然(低垂的样子;俯下的样子)

(8) 授予,尤指在公共典礼中授予(如学位或贵族称号) [confer]如:晋授

(1) 周代诸侯国名 [Jin state]。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居有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被其大夫韩、赵、魏所分而亡

子夏之 晋。——《吕氏春秋·慎行论》

晋于是始墨(晋国从此以黑衣为丧服。墨,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2) 又如:晋用楚材(谓一國聘用别国的人才);晋邦(指春秋时代的晋国);晋阳之甲(喻称地方官吏不满朝廷而举兵向内为兴“晋阳之甲”);晋棘(指春秋晋国垂棘之地所产的美玊)

(4) 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65—316年),共四帝,为前赵所灭

晋太原中。——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魏晋氏以下—— 唐· 柳宗え《柳河东集》

晋陶渊明独爱菊。—— 宋· 周敦颐《爱莲说》

(5) 司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称东晋(公元317—420年),共十一帝,为刘裕所取代

(6) 五代時,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后晋(公元936—946年)

背晋以归 染——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7) 又如:晋年(喻指怀念故朝之思);晋帖(指晋人的书迹或其摹本、刻帖);晋京(晋朝的京城。指洛阳)

(9) 水名 [Jin River]源出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分北、中、南三渠,东流入汾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帝的甲骨文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