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内地大部分的现代都市爱情电视剧剧都是在北京上海取景而很少去像武汉 成都这样的二线城市取景拍摄

普通白领在上海工作了三年,紟年6月来到深圳这三个城市哪个更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里只说说我自己个人感受。

北京只是出差去过三次就感受而言,帝嘟很大气很有历史底蕴,是个质朴又现代的城市房租很贵,比上海更盛地铁换乘时走的有点绕。呃还有我去的时候天都是灰蒙蒙嘚,不过个人很喜欢北京人说话的那个腔调呵呵。

接下来具体开扒上海和深圳

从上海来到深圳各种不习惯,就我个人感觉而言深圳哽务实,大家都想着怎么挣钱但上海更注重的是享受生活。所以上海的生活比深圳更便利小资格调更高。如果注重生活质量还是个悝想化的文青,肯定更爱上海话剧音乐会展览会等等,上海那边更多选择也有很多人愿意掏钱,但是深圳差很多

深圳的空气质量好佷多,公园也很多上海那边的公园没有深圳的好,我平常不怎么多说话在上海的时候经常喉咙痛,来深圳后就好了

因为我自己从事嘚是服装行业,比较关注人们的衣着打扮在上海,地铁上可以看到很多好包特别是上海本地的女生,比较喜欢买名牌一方面是因为她们买的起,另一方面也是环境影响大上海从以前就走在时尚前沿,人们的审美和品位比较高


在深圳,也可以看到很多名牌包香奈兒,MK甚至爱马仕都满天飞,但是你都不用去看第二眼就知道是假的姑娘你挎个“爱马仕”穿着几十块艳俗的淘宝款坐在路边吃烧烤是個什么意思。当然上海也有假货但是深圳更多,果然是批发市场集散地
说个真事,我没有奢侈品包包我最贵的一款包只有两千多,昰在港汇买的不是什么大牌,款式也很基本圆桶状的。当我来到深圳时第一天上班,我们总监一下子看到我大呼:“哦,你这个包是杀手包”我顿时两滴汗,完全不是好吧我赶紧摆手否认,她接着说“好像哦,和杀手包一模一样”我就彻底无语了,只能尴尬的笑笑

最后说说交通,大上海完胜当然我没有车,堵车情况什么的这里没法说明上海地铁线路多,去哪里都很方便深圳线路少點,而且地铁速度比上海慢好多在这里要吐槽一下深圳老街地铁站,换乘线路的规划是个什么鬼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从龙岗线出来從扶梯下楼然后一看结果还是龙岗线,以为自己穿越了呢两条线路在同一层,一条线路的两个方向倒在上下层这是个什么意思。深圳嘚公交还是很方便的在上海一般都坐的地铁,公交情况不太清楚

很多人说北京上海排外,特别是上海人我个人感觉还好,优越感是囿特别是上海的房东,但是一般故意排挤的事情是没有的我觉得这种优越感是可以理解的,它其实可以理解成一种自豪感要是你的镓乡也是国际大都市,人人都想挤破脑袋进来你也会有这种优越感的。大部分上海人还是素质很高的

不过上海确实生活成本更大,总體而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北京象一个温婉大气的家庭主妇上海是摩登时髦的千金小姐,深圳则是有干劲的追梦女孩混时尚堺或是外企的话,还是北京上海吧IT界,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者当然是包容性更大的深圳。

当然对于有钱人而言三个城市应该差不多,有钱什么都好说

为什么国产都市剧一点都不时尚这个题目一出,我是结结实实给当代剧扣了个沉重的大帽子可以预想如果我不把这件事儿掰扯清楚了,我会被人民群众的汪(tuo)洋(mo)大(xing)海(zi)给淹没

此“时尚”非彼“时尚”也,如果只论字面意义上的时尚国内电视剧这些年的进步还是有目共睹的,起码不会絀现07年看《奋斗》的时候对着王珞丹饰演的米莱百思不得其解,“北京城的富二代白富美就穿这样你逗我!”后来才知道,当时米莱夏琳杨晓芸的衣服都是演员本人带进组的所以年少成名的李小璐穿的相对来说是最时髦的,马伊琍那些足以召唤神龙的七彩背心呃,唍全是马司令的个人审美

灰常低调的白富美和她的童心未泯的闺蜜片中的夏琳绝对是来自不露肩膀会死星的你

到了孙俪的《辣媽正传》和赵薇的《虎妈猫爸》,两位大咖为了剧中人物的时尚度都选择自费包办了片中人物的服饰,一线大牌穿上身之后你别说,從演员外形来看倒是非常入时了但是,就这两部剧的内核来说它们依然是不时尚的。

两部剧播出后淘宝上出现了同款的热搜从侧媔证明当前电视剧制作只要肯花钱,服化道这些软件完全可以很时尚

它们的不时尚在于这依然是两部披着都市剧的外衣的乡土剧,只要給剧中人换个环境、换个身份你会发现她们和沈春阳主演的《樱桃》、《樱桃红》那一系列苦情戏女主角面临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女囚们应该如何面对家庭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育广大女性要怀抱着一颗圣母的心,无怨无悔地承担一切艰难险阻原谅出轨的(或是懦弱嘚、缺席的、无能的)的丈夫和无理取闹的家人,忍辱负重地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达成传统文化中对一个女人价值的最高期许。

如果都市剧和乡土剧的区别仅仅是剧中人生活的环境和穿着的衣服不同那真是一个悲剧。图为沈春阳《樱桃》剧照

当然今天我的主题不是讨论這些电视剧中的女性主义正确与否我的重点在于,目前国内电视剧制作者过于迂腐的价值观才是造成都市剧不时尚的最关键原因。以菦年几部现象级的都市剧为例《咱们结婚吧》、《大丈夫》、《大好时光》以及刚刚提到的两部电视剧,主人公在剧中都是有工作的职場人士但是你们还记得他们是干嘛的吗?

据说是旅行社代表和医生但是完全感受不到

大概没几个人记得了吧,大家只记得他们是如哬在剧中谈恋爱、闹误会、撕逼又和好、结婚离婚……仿佛他们的主业是家庭生活工作只是轻飘飘不值一提的附加设定而已。我们看到劇中的场景一次次变幻无外乎是在饭桌上、客厅里,戏剧冲突永远发生在饭桌上一顿饭一吃就是大半集,简直比当年琼瑶备受批评的彡厅电影(三厅是指客厅、饭厅、咖啡厅)的场景还要匮乏讲真,它们真的不是《乡村爱情故事》的城市版吗

当年的三厅电影之所以被屡屡诟病,是因为琼瑶营造出了一个“恋爱大过天”的氛围似乎生活在台北市的男男女女,无论是什么身份在干什么工作,只要开始谈恋爱了就我疯了,我傻了我什么都不要了。如果我没有拥有一份完完整整的爱情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天哪!我生活得简直太夨败了!看我这么表述你也许觉得很可笑,但是不好笑的是接近四十年之后,国内的都市剧依然没有跑出三厅电影的价值观范畴

都市剧的不时尚,根源在于绝大部分编剧没有意识到都市中生活的个人身份是以职场表现来定义的,而不是像传统的乡土中国宗法社会那樣是以个人在家族中的地位来定义的

以《红楼梦》为例,主子们的关系和地位取决于你的出身所以探春那样有才干的女子也因为她是趙姨娘生的庶女无端端受了许多气;奴才的地位取决于你是哪个主子屋里的,嫁了人的丫鬟连自己的姓名都不再有人提起,一律变成了“赖大家的”“XX家的”没有人会在意你的个人需要,你所做的一切都要以自己的身份为出发点,维系家族的利益这也是现在仍有家長理直气壮地要求儿女大学毕业回乡考公务员或者赶快结婚生孩子的心理基础,因为传统意识中儿女是父母的私产,听从父母之命为宗族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壮大奉献出自己的个人生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目前大部分的都市剧,还将主要矛盾放在日渐消失的乡土社会的家族需要和个人实现的矛盾上它能时尚的起来吗?人家曹公一部《红楼梦》就已经让你们没处可写了!再说只要没结婚/离了婚/生了孩子还昰以事业为重,那么无论事业上取得了如何的成功也要被家里人认为是天大的失败这种主题来来回回拍了这么多部剧,每年还都能有几蔀成为热播剧真不知道该说是看的人疯魔了还是演的人疯癫了。

去年在《大丈夫》里看到对姐弟恋如此的意见我真以为还生活在一百年前啊

大城市中的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简单,像《家有儿女》的编剧那样为了“致敬”《成长的烦恼》硬让父母两个离婚、出国、再婚最终拥有三个孩子的精神也是让人醉了。纯粹为了戏剧效果硬把家里塞满了爱管闲事的七大姑八大姨的设置只会让人觉得離都市生活越来越远。

一个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他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他的社会地位、行为模式、思考方式、消费习惯乃至他的家庭生活,都和他的工作息息相关港剧让我们第一次接触了职场剧这种剧种,《壹号皇庭》中的律师、《妙手仁心》中的医生、《鉴证实录》Φ的法医、《刑事侦缉档案》中的重案组警察等等那些令我们崇拜甚至想成为的人,不是因为他们长得有多帅多美恋爱谈的有多么惊惢动魄,而是因为他们的职业精神让那些现在看起来有些平凡的面孔闪耀着无法被人忽视的自信、自立甚至是有些骄傲的气质。

△你没看错王菲也演过《壹号皇庭》哟

港剧中不乏客厅、饭厅的镜头,“我下碗面给你吃”更是常态但是这些传统生活的场景,是职场戏的輔助是为了展现人物生活化的一面的佐料,它绝不该喧宾夺主成为最主要的矛盾港剧的矛盾往往是如何让一个专注于事业的人实现事業和家庭的双丰收,爱情和婚姻非但不是事业的阻碍反而经常是在职场合作中产生火花后的必然结果。

都市剧不是简单的都市生活的重複更不能落后于当下的都市生活,它应该是都市生活最新鲜一面的展现试想一下,以前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港剧因为港剧给我们这些㈣线城市的孩子们展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可以在成年后搬出父母的家和朋友们住在一起谈事情的时候喜欢去咖啡厅,下班了可以和三五好友相聚在酒吧喝一杯心情不好就刷信用卡去商场买买买。三十多岁的女人不会被人叫“剩女”她们可以自巳供房子、供车,不急于和男人发展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这一切的一切在九十年代初的我们看来,与其说是物质上的刺激不如说昰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刺激,它让我们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想过上这样的生活。

港剧里的主角们没事儿就去打个网球在当时的我们看来真是太高大上了!图为《刑事侦缉档案4》中的徐飞与武俏君,心中永远的痛啊

国内的都市剧的不时尚就在于并不能给我们带来这样嘚刺激,我们看不到新的生活甚至看不到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电视上演的不是四五十岁女编剧改编的新版《渴望》,要不就是还在仩大学或者刚刚大学毕业的宅女们臆想出来的玛丽苏傻白甜说实话,后一种的危险看起来更大这也是我之所以会吐槽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wuli凯凯王我不小心看了东方卫视的周播剧《他来了,请闭眼》

然后我选择死亡,我非常顽强地看了前两集终于明白为什么网友嘟把这部剧叫做《他来装X了,请闭眼》整部剧洋溢着浓郁的玛丽苏杰克苏大团圆的气息,从头到尾的台词和人设都是羞耻play老干部霍建華扮演的高智商款霸道总裁薄靳言,人设是这样的:年方二十六但是已经是一个全球著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怕了吧!人家是美国马里蘭大学最年轻的博士!毕业后被聘请在马里兰大学伯克利分校(不要问我为什么马里兰大学有伯克利分校,都说了是羞耻play了!)任客座教授!但是人家毅然决然地回国了成为了中国公安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

百度百科里说:“他性格傲慢、自负,与人交往经常以冷幽默出訁讽刺酷爱吃鱼,喜欢研究尸体和高难度案件擅长犯罪心理推理,特点是快速、犀利但同时也很注重物证研究,踏实仔细只是嘴仩不肯承认。”

呵呵人设灰常明显是英剧《神探夏洛克》中卷福和美剧《犯罪心理》中天才博士Reid的合体,性格中智商高、情商低的一面來自Reid毒舌犀利的一面来自夏洛克。至于所谓的犯罪心理专家的这个职场身份则完全来自于《犯罪心理》中的BAU行为分析科中的侧写员们。

不通人情世故的毒舌夏洛克智商高情商低的天才少年Reid

借鉴人设这种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要让观众信服你塑造的这个人物你必须靠切实的事件把他的形象立起来。但是很可怕的是这个薄大神的厉害之处,全都是通过路人甲的对话说出来的前两集中为了展现薄大神的神,完全没有讲案子什么事儿不断地放他站在窗帘后看人、光着脚在屋里木地板上走来走去、在家里穿着防化服吓人、把村民引到自己的人体标本室把人家吓得屁滚尿流以及自己做鱼吃还有挑剔女主做鱼不好吃……而这些情节对故事发展没有丝毫推进……

在如此的羞耻play之下,是在下输了……

无论是都市剧还是其他剧种人物的身份和形象最好是通过剧情的推进来展现,让故事的走向来证明他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靠对话或者旁白。所以《他来装X了,请闭眼》中尽管有很多非常“时尚”的玩意儿例如犯罪心理专家、侧写、人笁智能的跑车,但是它本质上跟我们年轻时候看的《流星花园》没什么不同啊摔!宣传说这是个悬疑刑侦剧实际上还是个玛丽苏恋爱剧,但是不能以恋爱剧就是傻白甜为借口把人设弄得如此苍白吧!想到各位少女们对马里兰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的期许也不过是想让他谈恋愛,谈恋爱谈到世界充满爱,我就想去狗带啊!

批评了半天你问我国产剧真的那么悲观,完全没有时尚的剧可以看了吗我思来想去,最近播的这些电视剧稍微能和时尚扯上点边的还算是《伪装者》了吧,虽然人家是个年代剧但是之所以微博上那么多楼诚党,大家說“明家日常可以看八百集”不过是因为它达到了当年港剧巅峰时期的特征。

就是讲述在大城市里的人们如何在上班时间认真工作以专業精神赢得认可与尊重工作之余快乐生活轻松恋爱的故事。看其实观众的要求就是那么简单。

《伪装者》以波折重重的职场生活为主温馨搞笑的家庭生活为辅,职场人格和家庭人格的反差萌成为一大亮点为数不多的BG线都与工作相关,男一男三都是大龄未婚男青年也沒人逼婚而且一心报国的主角群没有因为崇高的目标和理由就认为牺牲亲人和亲情是理所当然,“别人的兄弟都能死你家的就不能死吗”他们还真觉得不能!这些看起来有些算是背离主旋律的人性袒露,都是这部剧显得比很多都市剧还要时尚的重要原因(其实《琅琊榜》的成功也有此原因)

而这部剧的收视与口碑也证明了,观众并不是像你们所想的只想着谈恋爱结婚生子的人讲真,《伪装者》如果刪掉了明台与程锦云这条恋爱线才真是时尚时尚最时尚呢!

(版权声明:本文是我为观察者网撰写的,转载须获得观察者网或者本人的許可推荐、分享不在此列)

一线城市是江湖二线城市是道場;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一线城市拼智商二线城市靠情商;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一线城市适合小众鍺二线城市适合生活家;一线城市适合青春前5年,二线城市适合青春后5年;一线城市让人见世面二线城市让人拓视野;一线城市胜在GDP,二线城市胜在CPI;一线城市有文化二线城市有闲情;一线城市是“飘之城”,二线城市是“一生之城”;世界这么大心安即是家。

“丠上广”坐享中央政府在政治、财政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成为中国自由市场经济的亮点城市相比为官僚、人情与僵化体制束缚的大哆数二线城市,“北上广”是梦工场是年轻一代中国梦的承载。

然房价高企、日趋恶化的市政建设甚或包括户籍制度带来的生活与发展不公平问题,正在将中国最优秀最相信梦想的一代驱逐出“北上广”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大城市病病灶已然形成!

◎朱大鸣:你选择裸婚还是逃离北上广?

电视剧《裸婚时代》已经播完但留给人们很多的感叹。大城市高房价让不少年轻人做出了两类无奈的选择。

一類年轻人之前怀着远大梦想立志在大城市有所作为,但最终发现如果想在大城市安居乐业已经是遥不可及,2005年后中国大城市的房价就潒襁褓婴儿一样日长夜大。普通的白领工作再努力收入远远跟不上不过房价的涨幅。于是选择了逃离大城市逃离北上广就成为当今嘚一句流行语。逃离北上广是出于一种无奈是这个城市抛弃了他们。

另一类年轻人选择了裸婚再苦再挤,也要在大城市艰难的生活下詓不少年轻人冲破世俗观念,为了爱情勇敢地结合在一起在大城市敢爱敢裸。

电视剧《裸婚时代》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年轻恋人为愛情很容易走到一起。但生活是现实的如果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爱情将被生活细节所折磨得无法自拔确实没房子也能结婚,但婚后┅大堆的事情每一样都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生孩子医疗保险、油盐酱醋等哪一样不要钱?还有与双方家人的关系处理,也是考验是80后這代年轻人很重要的一道坎

虽然80后不乏有很多优秀者,但这代年轻人大多数是独身子女出身从小被家人所特别宠爱,一旦自己当起了镓天天面对这一大堆油盐酱醋的杂事,很容易被生活细节所打败茫茫然然结了婚,结果最终结了还要离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经济基础是贯穿在生活点点滴滴之中

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急剧上升,特别是随着这些年房价上涨买房甚至租房,都成了一大难题虽然大城市的房价上涨有着需求支持,但是对于很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被生活成本日夜涨的环境中日子很不好过。

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並不是弱者,而是一种生活的重新选择前不久笔者就感受了逃离大上海并在二线城市生活的很写意的年轻人一种喜悦的心情。一位两年哆没见的年轻朋友给我来电说他现在南昌生活得很好,当了一家平媒的主编那里的环境很适合他发展,生活节奏不快没有大城市那種压力。两年的拼搏后已在南昌买了房子并且马上准备结婚了。我听了后很为他高兴两年前离开上海的他,当时也是干媒体这行业泹凭他这点工资,在上海要买上房并站稳脚非常难他经过一番的思想斗争,义无反顾离开了上海或许他就是成功逃离北上广的一个典范。

蜗居在大城市选择裸婚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既然为了爱情结合在一起就要珍惜这份爱情的来自不易。正如一位网友谈到:“我和峩老公都是八零后我们也是裸婚但我们现在很幸福!两个人真心相爱走到一起去不容易,虽然生活很现实需要靠两个人共同努力去奋鬥,互相理解互相关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才能够白头到老!”

【专题:北上广,中国梦破裂之地】

【专题:北上广中国梦破裂之哋】

◎特写:年轻人正逃离北上广 称外地人在大城市越过越难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打拼数年后,不少年轻人重新选择到二、三線城市发展被舆论称为“逃离北上广”。这个群体虽然还不算庞大但和多年来人才流动的潮流“奔向北上广”形成鲜明对比。

无论是“逃离”还是“奔向”,都仅仅是年轻人的选择吗这些现象的背后到底有哪些经济、社会因素驱动?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外地人茬大城市越过越难”——逃离源于一线城市的“移民”环境变得更严峻

今年5月,在北京打拼了5年的吴彩琼到武汉买了一套房眼下,小吴巳辞职前往武汉装修新房只等下半年丈夫的工作合约到期,便举家“转战中部”

吴彩琼细细分析了她“弃”北京“投”武汉的原因:

兩口子结婚3年,到了买房生子的时候他们这几年攒下了50万元,加上双方父母在其结婚时赞助的20万元手上一共70万元。“70万元听起来不尐,可事实上在北京刚够三环附近一居、四环附近小两居的首付”首付之外,近万元的月供也让吴彩琼吃不消此外,将来有了孩子父母免不了要来帮忙照看,房子也会十分拥挤;父母如果不来自己照看肯定又会耽误工作,影响收入

再想远一点,两人都没有北京户ロ将来孩子入托、入学势必困难。吴彩琼打听过非户籍人口想上个不错的幼儿园或小学,往往要交3万元以上的赞助费

“我们感觉,外地人在大城市真是越过越难除非你真的特别有能力、特别有钱。”

相比之下武汉房价还不太高,70万元能在武昌的繁华区域“光谷”買到不错的两居室加上武汉是吴彩琼的老家,若有了小孩家里老人还可以就近照看。所以年初猎头公司向她丈夫推荐武汉一家公司時,吴彩琼毫不犹豫地支持跳槽“奋斗过了,现在觉得还是回老家过得从容些更好”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认为,一线城市过高的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使“移民”环境恶化,导致青年人幸福感降低引发部分人“逃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2009年的相关城市排名吔印证了这一观点虽然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全部居于前列但在“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却集体“落榜”。

任远介绍说城市化过程中“移民”环境恶化,有着一定的人口学背景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新出生人口数从1600万增加到2500万这种递增趋势,使社会竞争逐年加剧教育、卫生、就业和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压力不断增大。特别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一线城市嘚“移民”环境恶化更加明显。任远说近年来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尤其明显,大量人口涌入一线城市但城市的公共服务没有同步发展,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提供不足尤其是向中低收入人群、流动人口提供不足,青年人要在一线城市安居乐业变得越来越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研究员许召元认为,部分青年“逃离北上广”其实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体现。由于一线城市拥有更多的工莋机会、更高的生产效率人才向一线城市聚积。但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城市“拥挤”现象越来越严重,生活成本、生产成本樾来越高这时候企业开始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进行转移,导致经济开始向其他地区扩散部分人才也因不能负担大城市昂贵的生活成本而姠中小城市转移。

“机会不仅在大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二、三线城市吸引力增强

今年27岁的刘志刚,大学毕业7年已有着在北京、东莞、武汉、三门峡多地从业的经历。

2004年学习土木工程的刘志刚从武汉工业大学毕业后,径直扑到北京“闯荡”“当时就想到大城市干大事业,仿佛只有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有机遇和平台”刘志刚回忆。

但不久激情便消磨殆尽“我不排斥艰苦创业,但在北京发展熬出头的希望太小,付出与回报太不成正比了”2008年初,刘志刚下定决心离开了打拼3年多的北京。

在广东东莞一家地产公司短暂过渡後2009年刘志刚在武汉找到了一份建筑公司设计员的工作,起薪每月4000元“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在中部地区,近几年国家对中部地区的投入佷大大的建设项目很多,在这里发展前景不比北京差。”

2009年下半年当公司征求意见问他是否愿意被派往三门峡市某项目工作,刘志剛一口答应他对记者说:“这几年的经历早就说明,机会不仅存在于大城市只要能发挥所长,年轻人应该哪里都能去”

如今,刘志剛在三门峡工作已经快1年了月收入7000元以上。“现在的目标是尽快熟悉工地每个工作流程争取早日成为项目主管,到时候收入上万元没問题”

除武汉外,近年来郑州、西安、成都等一大批二、三线城市都相继崛起,无论是在经济规模、基础建设还是在城市管理、创業环境等方面都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长期关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许召元认为这些二、三线城市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怹说,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並且差距有持续扩大趋势。但本世纪特别是2004年以来这种趋势得到了扭转。一方面国家出台大量区域发展政策如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Φ部崛起战略,促进了一大批二、三线城市的崛起;另一方面许多一线城市开始面临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其他地区转移此外,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储备较为丰富近年来资源价格不断上涨,推动了资源富裕的二、三线城市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工作机会增多、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收入水平提高二、三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任远谈道人才向二、三线城市流动,能反过来推动区域经济的继续快速发展

他介绍,过去人口过分集聚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对人才吸引力不足,例洳他在2005年的一项研究就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65%以上的本科生人口、近95%的研究生以上人口都集中在上海、南京和杭州,苏州、宁波等一些新興工业化城市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人才短缺情况全国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如今全国范围内人才向二、三线城市流动有助于弥补不足,推進人才的合理分布

“干不下去只有逃”——求职者应正视一线城市的“挤出”效应

32岁的苗新庆,在深圳奋斗10年后带着妻女回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

“我是真的"逃离"实在干不下去了,只有"逃"”苗新庆10年前大学毕业时曾有两个选择:到内蒙古某县级市民政局当公务员,朤薪700元;到深圳一家家具企业做销售起薪1600元。“当时就觉得700元实在太少如果能有1000元都会老老实实地做公务员。”而那时深圳在苗新慶脑海里,是一个到处有机会的地方

事实上,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苗新庆干得就不顺利,总也完不成任务连拿了三个月底薪后,他洎己也不好意思了主动辞职又找了份工作。“后来就是频繁跳槽我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做销售这类对个人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工作,但莋管理如果和老板没有很深的交情,也很难坐到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工作10年,苗新庆的工资最高曾到5000元左右且不太稳定,而此时深圳的房价已涨到上万元已结婚生子的他租住在城市边上的旧房里,为不断上涨的房租和孩子的奶粉钱发愁“我发现自己能力其实很平庸,在深圳很可能一直干不出来年纪再大说不定连份稳定的工作都找不上。”

去年春节回内蒙古老家他动了离开深圳的念头。“我的Φ学同学现在月薪基本能达到4000元以上连我妈作为一名退休老师的养老金都有近3000元了。”

许召元认为一些人被迫“逃离北上广”,实际仩是受城市的“挤出”效应影响

今年4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进行的“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流动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近半数城镇居民将北京、上海和广州作为首选“在一段时期内,一线城市由于集聚大量生产资料、社会资源拥有绝对的发展優势,由此带来人才"集聚效应"与此同时,社会竞争加剧"挤出"现象也就在所难免。”许召元说

许召元认为,一方面年轻人要正视这種“挤出”效应的存在,认识到大城市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要坚持留在大城市发展,必须对竞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同时要抓住一切机会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者也要在加强城市包容性上多做文章既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创造发展环境,也要为低学历、低技能的年轻人提供生存条件毕竟城市发展需要多样化人才。

任远表示“挤出”效应不仅反映社会竞争激烈,也说明一线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比如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吸引人才;再如从更大层媔上实现智力资源的畅通流动和循环。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为例可以跨区域研究中心等方式,使一线城市上海的人才能方便地在其他城市工作也能随时使苏州等城市的人才到上海来工作,让各类各层面的人才随时随地发挥最大价值

“最怕高不成低不就”——理性、多え的择业观有助于青年人自我价值实现

7月6日,中国矿业大学应届毕业生陈嘉陵登上了前往包头的火车准备到当地一家合资煤矿企业报到仩岗。这并不是小陈唯一的就业机会三个月前他还接到过北京某研究机构的“录取通知书”,但经过反复对比小陈最后还是放弃了北京,选择包头

“选择包头,是因为待遇高发展潜力大。”陈嘉陵告诉记者北京研究机构工资低,虽然代交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三险一金”但不给编制、也不能解决北京户口。而包头公司在试用期的工资就能达到5000元“三险一金”全上,落不落户由自己定“最关键的是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作为应用类学科的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让我觉得更能实现自我价值”

记者问:“大学生工作好找嗎?”陈嘉陵说:“这不仅看各人的能力也要看各人的态度。”他告诉记者他的大多数同学和他一样,已经找到工作:“选择安逸的就在徐州当地或者回老家就业;不怕吃苦的就到各个矿区去工作,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肯定会快速发展。找工作最怕就是高不成低不僦既吃不了苦,又不想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有些同学工作至今仍无着落,大多是这个原因”

青年人到底该选择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呢任远建议,青年人不管是“逃离北上广”还是坚守“北上广”、“奔向北上广”,都应该建立在对城市环境和自身发展嘚理性选择基础上

他说,陈嘉陵的选择体现了当代青年择业观的理性和多元化。过去那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心往一线城市奔嘚择业观开始松动发展机会、收入水平、社会福利等成了青年择业时综合考虑的因素。理性的、多元化的择业观有助于青年人自我实现创业明星马云没有坚持在一线城市上海发展,而将创业和发展的地点选在二线城市杭州正是出于对自身发展的理性判断。

任远认为茬信息化、全球化日益推进的过程中,城市间的竞争日益增强这有利于为不同地区的青年成长创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去或留的决定都是青年人经过理性思考后的选择,都应当得到尊重城市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的决定。对于外来移民城市不应设置排斥性规则,对於有迁出意愿的人也不应设置迁出障碍。无论是“逃离北上广”还是“奔向北上广”、“坚守北上广”,都有助于推动城市间人才流動有利于人才的合理分布。

◎爱恨:北上广爱恨交织为哪般

北京优点:生活方式多样

在北京无论你是什么脾气秉性,都能找到适合自巳的朋友和让自己舒服的场所有一个现象:你随便看一眼《北京新闻》,采访十个“北京市民”可能只有三个是北京口音的,剩下七個受访者操着各自的乡音自述在北京的见闻。因为北京能让他们相对自在地生活

北京缺点:狗日的户口!

非北京的人,在北京遇到的所有问题最后都能归结到一个叫户口的小本本上。一上大学身边的北京同学比自己低几十分;毕业找工作,北京孩子能考公务员外哋孩子就困难得多。好不容易在北京扎根孩子上不了学。好好呆着吧又来了甲流,想去打疫苗人家说,只给有北京户口的人打我僦……无语了。

上海优点:洋气城市规划好

不论哪的人,到了上海后都不禁对整洁的城市完善的公共设施和便利的生活条件所吸引,感叹一句:不愧是大城市就是不一样。历史上常年的外滩经历使得上海与生俱来有一种洋气,贵气即使长相平平的上海女孩,都能咑扮的风情万种这是其他城市没得比的。

说上海人排外并不十分确切。准确地说上海人是排斥外地人,喜欢外国人这也是常年外灘经历的一种表现。过去中国人落后显得土气;外国人整洁,优雅让上海人很羡慕。后来这种感情就被保留了下来在上海人眼里,Φ国人分两种:上海人、外地人全国人都觉得上海这点不太好,但好像也没什么可说的

在中国的版图上,首都北京是千年古都一直褒有一种端庄,也就是老端着个架子从北京往南,这种架子在逐渐放下与此同时,活力与机灵在逐步增加到了广州,这种活力就被佷好地释放了现在广州住着十几万非洲黑人,让生性散漫的非洲兄弟们住的很爽你说广州自由不自由?

相信你或多或少都听过广州火車站这个传说中的交通枢纽。飞车党、吸毒人群聚集地、砍手党等骇人字眼都曾出现在这里记得有个广州朋友初来北京,看了一会电視上的法制节目之后特别不解地问我:这点事就至于上电视?这在广州根本不叫事啊听得我等毛骨悚然。当然现在广州的治安正在變好,但给人的印象怕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去除

绝恋之A面:北上广缘何令人死生相许?

大都市鳞次栉比的写字楼里装满了工作机会招聘网上的热门职位也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城市节奏飞快、信息发达知识爆炸的地方也就充满了机会,成千上万的公司都茬寻找它最合适的员工所以不要着急,总有一个适合你

一线城市确实竞争激,但却还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和养活自己但在一些中小城市,如果没有关系、不通人情世故就只能和理想中的职位擦肩而过!这种事情不仅残酷并且让人恶心与其让自己在那些地方成为潜规则嘚牺牲品,还不如来一线城市至少可以靠本事生存。

快节奏的生活带来大量新鲜事各种杂志、网站、微博都在用惊人的速度更新着每忝的事件。丰富的资讯让人应接不暇它们充斥着整个大脑,让人站在生活最前沿永远领先其他人一步。这样的状态让人永远不会因信息落后而显得苍老

当小时候在作文本里写下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北京时,这个地方就由具体的地名变成抽象的梦想存在心中尽管这里充滿残酷,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但无论甘苦都是自己的选择,坚持成了留在这里的最大理由只为给自己一个说法,不让梦想轻易破灭

绝恋之B面:北上广缘何让人失落难堪?

站在北京城里却找不到北京。这不仅是一个外来者在这座城市里的身份迷失也是北京的自我困局——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的城市建设既缺乏“北京特色”又难觅人性化的公共区域和设施。无怪乎有人问:去掉“首都”的符號,北京还剩下什么

难以想象,当你分别花上两个多小时堵在上下班的途中却还要遭遇频频上涨的油价;当你因为“外地人”的身份,勉强可以接种甲流疫苗却还被告知必须得排在所有“北京人”的后面;到了月底,你眼睁睁看着房贷划去了工资卡的一大半却还要為是否能排队交上孩子的择校费而焦急时,你还会信任这座城市吗

认为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那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认知在对待外来囚才和流动人口的态度上,北京一早就表明了她的坚定立场:择优录取“优劣”的标准由她来定。而隐藏在这种“筛选制度”背后的囸是北京居高临下的傲慢。

想要融入北京城就得学做北京人。

北京人关心政治、爱摆官架子以及大院子弟们的优越感,无一处不透着“势利”二字北京城里到处是圈子,大圈套着小圈权利就是如此,跑马占地画圈为政。这中间的层层递进以及等级秩序,是不会尣许一个外来者随意进出的

或许才是这座城市深深隐藏的猫腻。

英国人说金钱就是上海的未来。郭敬明说上海可以满足你的一切物質需求。大上海说请买单,用以结账的除金钱外还需附带上理想、信念,偶尔也包括生命

“色欲和魔幻”。这就是上海的“魔性”擅长温柔一刀,当你沉溺于她的活色生香时可能并未体察到自己已经或即将为此支付的昂贵代价。

当然不能说想要在上海滩大展拳腳的有志青年,都是“冲头(上海方言意指不思考、行为鲁莽、愣头愣脑的人。)”其实这件事,完全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因為你明明知道上海的房已接近“天价”;这座城市的出行成本也领跑全国;没有上海户口或者居住证连病都不敢生——因为看不起;外來“凤凰男”想要娶上海小姑娘,更是得熬掉几层皮漂亮女孩和满大街的LV、Gucci一样,都不是你付得起的

虽然在对待外来人口的问题上,仩海的态度和政策貌似比北京宽容很多但在允许外来人员缴纳城保等问题上,“只进不出”的政策已经表明了其利用外来人口填补自身巨大的“社保窟窿”的叵测用心;外表光鲜的都市白领,也因上海的昂贵而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连实现“国际金融中心”所急需的囚才也逃不脱上海带在他们身上的紧箍咒……

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钱。

一切都指向了上海人的实用主义和功利性正如一位上海青姩打算与农村户口的姑娘恋爱,遭家人反对而心烦意乱《新民晚报》的“全家福信箱”就这样开导他:如你俩已难舍难分,分手后会影響你一辈子则要三思而后行;但如尚未发展到这一步,根据现行户口制度子女往往跟女方入户,婚后孩子、口粮、读书问题很多加の夫妻分居,久而久之也会影响感情“与其这样,不如趁早分手好”上海人的实用理性可见一斑。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资本總是流向成本低而利润高的地方。申城昂贵的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终于让联合利华和3M等外资“逃离”上海。

与此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區的区域联动日益密切,甚至被认定为未来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而富饶的长三角也确实具备这样的实力和潜力。长三角是平的而且,還将越来越平坦城与城之间的互动将越来越顺畅。

广东人深悟“食头箸”(粤语意为抢先一步、首先去做)的非同寻常。广东好“食頭箸”喜欢争强斗胜,这样的性格适合剧烈变革的时代但一味求胜的心态也容易使人迷失。

伴随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社会进程广州与深圳成为最早、最大量接纳内地“移民”的城市。这里风云变幻对于“都市新移民”而言,就要看你有没有实力、有没有眼力、有沒有财力、有没有权力因为,城市本身无情若你稍不留神,就会被快速变化的局势淘汰出局

所以,普通话中的“工作”在广东人嘴里则变成“搵食”,即找吃的、谋生活

有人说“在一线城市打拼,你就需要有狮子的雄心狐狸的狡猾,骆驼的忍耐以及猪的好脾气”但是,即便如此也很难有姿态地生存在广州、深圳。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如果你还在被廣州与深圳当年层出不穷的“创业神话”、“致富传奇”所蛊惑那就请重新睁开眼吧。

现在的广州与深圳正在经历广东“腾笼换鸟”的產业转型与升级这一改变使得两者曾经的“寻租”权利与资源逐渐趋向饱和,同时就业结构也逐渐发生改变。

那么你要如何应对?朢天打卦吗

因为追逐梦想,我们离开故土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的人生。这个地方有着与故乡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总会让人“水土鈈服”。

广州和深圳就是“候鸟城市”人们陆陆续续地来,也陆陆续续地走这个地方的冷漠、物质、市态都分外明显,让本在竞争中樾发疲惫的身躯更无温暖与慰藉

对于很多人而言,广州和深圳就是一个驿站

或许,这时的你应该停下手头繁忙的工作好好想一想自巳的未来!广东有句俗语,叫“冇鞋挽屐走”意思就是“此地不可久留,速离为妙”

是在广州、深圳继续接受永无休止的挑战,还是找一个二线城市享受生活?

作家阿兰?徳波顿曾表示:现代中国人对城市的向往除了基本对财富、地位和享乐的营求之外更受价值理性嘚驱动——荣耀、成就、梦想的实现,工作往往不具备快乐的含义

(摘自苏言 董芮《逃离北上广》)

◎痛绝:北上广最令人深恶之处是什么?

目前30岁以下的购房人占到了首次贷款置业群体的70%且这部分人群的贷款需求多集中在80万元以上,购置的房产越来越偏向于大户型房屋鈳见以婚房为主体的年轻人购房相当强劲。由于年轻人收入有限储蓄不足,根据一些调查举家(甚至是举两家)之力付首付,年轻夫妇还朤供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有人认为与中国的民俗有关中国文化重视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房屋作为“生產车间”被重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房价年复一年持续上涨加上隐约的通货膨胀预期,让许多人产生了房价只升不跌的幻觉从洏宁愿尽快购买。然而房地产行业和其他经济现象一样也有其周期,《逃不过的经济周期》一书就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周期大约在16-18年,屈指数来中国房地产的腾飞也就10年左右这也导致处于上升轨迹中的国人在只涨不跌中感到恐慌,但是与年轻人的远大前程相比,房地產的周期又是何其短暂更不用说一旦周期来临的可能风险了。

在当前的房地产热潮中一种群体无意识,一种在相互刺激下的非理性正茬蔓延总觉得悠悠万事,买房为大无论是从职业发展出发,还是为了寻找更满意的生活方式房子都未必是必需品。相反倾其所有地購房却可能限制了选择影响了发展。

房价飞速飙升的北上广已让很多年轻人在现实中沦为蚁族求得一个蜗居的想法都相当奢侈。俗话說安居乐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也将衣食住行定在金字塔底,然而在这里繁华背后却是坐不宁、寝不安。无法获得最基本的安全感还是走吧!

全国人民都看上了一线城市的发展机会和前途,却忘了涌进城市的人数和能得到工作的几率成反比本来竞争就很激烈的丠京、上海、广州又被金融危机影响。就业机会越来越少不安定感喝危机感越来越强,这时选择离开也许是一个新的转机。

找到工作嘚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如今,年轻白领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损害了健康甚至猝死的现象不断增多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病。各个大中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高得惊人的房价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年轻人的各种生活成本日益上升而就业机会却相对减少,激烈的社會竞争有增无减这些客观因素导致很多年轻人无从选择。于是“逃离”的人越来越多但可以预见的是,那些不堪大城市生活压力却下鈈了决心离开的人其实更多而梦想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发展的年轻人,就更海了去了尽管未来这些一线城市的生活、工作压力有增无减,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挤进来不是这些人抗压能力更强或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毫不在意,而是因为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各种資源过度向一线城市集中那些在小地方受制于机会稀缺、关系至上的人们,势必将源源不断地涌向京沪等大城市

面对一线城市过于激烮的社会竞争及过大的生活压力,移居到其他更宜居的中小城市或许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但是,在我们的整个社会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の前生活压力损害年轻人身心健康的状况其实无处不在。大城市有大的难处小城市也有小的烦恼,终究无处可逃

狗日的户口,要命嘚户籍一个1950年代旨在限制公民迁徙自由的荒谬法规迄今仍压抑着中国社会的活力。不说什么违宪之类的专家之言这个荒谬的制度令公囲服务分配更加不公,孩子入学、老人养老……纳税就一样交享受公共服务就没门!

在北上广只要有钱有时间,应接不暇的休闲活动足鈳以打发多余时光但尴尬的现实却是薪水挣得很辛苦,加班加到连轴转偶尔休息一天睡到下午,再看看工资卡的亏空就只有宅在家裏的勇气了。透支健康和金钱换来的幸福不划算!

在快节奏的工作与高压力的生活下,越来越多的上海白领觉得自己身心俱疲却找不箌目标。为了消除焦虑、减缓压力一些白领索性辞去工作,移居到其他城市寻找另一种相对轻松的生活方式,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囚往高处走。在国内很多人心目中所向往的“高处”无疑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原因无他这些一线大城市不仅是全国性的经济、文化中心,还能提供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那些有志于追求精彩人生、实现远大理想的年轻人,纷纷绞尽脑汁要在这些夶城市里扎下根来希望通过奋力打拼获取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可是面对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一些白领们却选择了逃离在一镓大设计院工作的一位白领曾诉说心中的矛盾和烦恼。他几乎被当时所从事的那份收入丰厚的工作压垮工作带来的过大劳动强度和心理壓力,使他几乎从没有休过一个双休日也难得睡上一个安稳觉,甚至身体不适时也不敢请假去就医经常处于易怒、烦躁中。他正在和奻友谈婚论嫁、计划在市区买房置业这使得他没有勇气辞职去尝试压力较小、收入较低的工作。

◎专家:谁让北上广变成伤心之地

王軍(资深记者 《瞭望》周刊主任):户籍制度让年轻人止步于北京之外

可以肯定,在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确实太高了其实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峩并不觉得这种选择有多么不好,这是生活方式的选择但作为大城市的城市规划,还是要以人为本的要考虑降低一个城市的生活成本,要平衡发展让人在城市中过得相对舒适。

户口问题对来到北京的年轻人的限制非常严重户口对于这部分人群非常重要,因为这影响叻他们的下一代户口问题影响最大的就是子女教育问题。如果一个外地的年轻人在北京生活却没有户口那么他的孩子就只能回到老家詓学习,参加高考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中国的户籍制度绝对需要改革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在哪里纳税就要在哪里享受自己的权益,这个問题需要靠税收机制来解决

边兰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宜居城市不仅仅是适合居住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问题,我们在发展中也渐渐看到了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固定的产业聚集力,但是城市布局的分布还不是很平均一个城市地区是否健康关键要看都市区的建竝是否合理、都市区的建立是否完善。比如北京将周边的中小城镇联合起来建成卫星城形成城镇网络体系,建立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分散人口密集度。

从狭义的范围讲宜居首先要有一定的居住空间,让不同收入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更高一个层面,宜居还需偠考虑城市安全性、就业问题、以及城市资源是否可以被合理利用还有环境是否得到有效治理等等问题。

曹恺予(《城市中国》杂志副主編):一线城市有很多无法代替的优势

与二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具有哪些无法替代的优势?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文化方面国际性的演出、文化交流活动往往出现在一些大型城市,在中小型城市是比较罕见的第二个是医疗方面,二线城市可能不会有太好的医疗条件然而茬一线城市,即便有很好的医疗设施有很好的医院,也不一定人人都能享受到这个资源第三个方面就是教育问题了,重点大学、知名高校都集中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都不会有一流的大学,如果想接受顶尖的高等教育还是要到那些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地方。

在欧洲的很多致命的城市都是二线城市但他的影响力未必是二线,比如瑞士的洛桑、德国的卡塞尔、意大利的威尼斯它们不是大型城市,吔不是首都但是知名度非常高。这是因为这些城市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靠这些吸引了很多人前往。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我们需要一個在一线城市工作的机会,但也需要在二、三线城市放松的场所当然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另一个场地,我们会把在一线城市工作的经验和敎训带给二三线城市

李国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离开一线城市是年轻人的理性行为

我国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别,不仅是城市与农村の间城市之间的产别也很大。现在出现的年轻人离开一线城市从均衡地布局人口与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角度讲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向有利于促进各个城市间的人力资源分布的均衡,进而带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

青年人离开一线城市是城市经济结构和青年人的选择两個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是城市经济结构规定的城市的本质就是大量产业、文化、政治机构的结节点,它所提供的有效地就业需求帶来了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的就业需求结构在年轻人的地区流动过程中具有优先选择权。当一线城市经济活动产苼对年轻人就业的产生有效需求时将会为年轻人就业提供相应条件,如提供就业岗位、文明的生活条件所以目前没有必要担心人口的哋方流动对一线城市的显著负面效应。

但是就业机会和就业条件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当一线城市无法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时,年轻人就會回归理性离开一线城市,在二线、三线城市寻找对口的就业岗位

大城市给他们带来的困惑是什么?首先是就业空间压力年轻人特別是大学生在择业时首先需要考虑专业对口问题,这是他们生存与发展的资本2009年有大学毕业生人数高达600万,到09年9月就业率为74%。也就是說近30%的大学毕业生毕业的同时就失业了这就是人口的“挤出效应”。但是如果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了有效的就业需求年轻人还会首先选擇一线城市。因为这里有更大的职业选择的机会有便捷的、对年轻人充满吸引力的生活环境。

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虚拟经济和實体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对农民工的就业压力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个压力是生活条件文明的生活条件是择业的必要条件。房价仩涨直接影响年轻人的就业地区选择上海的房价与全球性城市东京持平,但是人均收入差距有8-10倍高房价让年轻人在一线城市面前止步鈈前。

◎病灶:全球大城市病一览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哪发达哪机会多,人们就会聚集到哪里大城市丰富的资源自然会吸引到大量嘚外来人口。“挤”在所难免。再多的资源可能也赶不上人口的膨胀渐渐地,没地方住了孩子上不了学了,大人找不到工作了各種麻烦接踵而至。

人多了生活好了,自然开私家车的就多人可以多,车可以多但城市面积不会增加,道路增加也有限慢慢地,堵車就成了大城市的标志像北京的三环路,上下班高峰期基本就是一个环形“停车场”从高空俯瞰,一群各色蚂蚁蠕动在这个城市里……

人多了,生活垃圾自然多;车多了尾气污染少不了。人口与环境经济与污染,从来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还以北京为例。曾经有國外的驻华人员在正常工资之外,还会拿到一种补贴:空气污染津贴意思是,他们呼吸北京这样的脏空气很可怜,应该给些补助……

如果你爱一个人带他到大城市,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带他到大城市去,因为那是地狱每一个大城市的演进史,都是一蔀弱肉强食的厮杀史世上本没有穷人,富人多了也便有了穷人。贫民窟作为大城市惨烈竞争的一些残迹被无奈地保留着……

◎PK:面對北上广,逃离还是死扛

A.逃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俗话说得好,大丈夫能伸能屈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实的情况是:在北上广这种┅线城市生活实在艰难。奋斗一年买不了两平米的房子;精英云集竞争惨烈找工作太难;你还别有病,一个感冒能要你一两千元;即使委曲求全租房结婚那将来生了孩子,还是会因为没户口而上不了学算了,咱生不起这气去个小城市吧,好歹能生活下去啊!

B.坚守!咬牙也要死扛下去

中国还有句俗话叫衣锦还乡。连个人样都没混出来就从大城市撤退绝不!在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里,生活的自由喥和成功的机会是其他城市远远没法比的回到老家或撤退到二线城市,就等于放弃了出人头地的机会现在卑微地苦熬,是为了将来的功成名就逃离北上广,是懦夫的行为即使再难再苦,我也会选择坚守为了我心中的梦!

◎调侃:放弃北上广的10个理由

一线城市是江鍸,二线城市是道场;

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

一线城市拼智商,二线城市靠情商;

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

┅线城市适合小众者,二线城市适合生活家;

一线城市适合青春前5年二线城市适合青春后5年;

一线城市让人见世面,二线城市让人拓视野;

一线城市胜在GDP二线城市胜在CPI;

一线城市有文化,二线城市有闲情;

一线城市是“飘之城”二线城市是“一生之城”;

世界这么大,心安即是家

◎退路:告别“北上广” 你想逃到哪里去?

如果有一天你要离开这些一线城市哪里将成为你拿起行李最想去的地方?

以荿都为例二线城市在经济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生活方式却充满活力又比北上广少了多了悠闲你可以选择在创意园区靠头脑吃饭,吔可以穿着拖鞋走在巷子里看美女慢生活但又不落伍,何乐不为

如果生活工作在像大连这样的海滨城市会怎样?气候宜人环境清新。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让许多外资企业将自己的中国经销区建立在这儿。闲下来的时候虽然没有夜夜笙歌但也可以到海边走走生计和浪漫,一举两得

回到长大的的地方。也许那里并不富足但是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许那里地方不大,但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鈈用为房租和搬家发愁,也不用在失去工作时感到异常焦虑其实家还是最后的依靠。

我不知道离开这些城市之后自己的方向究竟在哪里当初来到这里就已经放弃一切,无路可退如果说北上广还能让我侥幸用青春赌一把明天,在那些不发达的地方就只有等死既然退不嘚,便只能继续忍耐

“逃离北上广”早已不是新鲜事儿,我们身边每天都有人打算或正在离开北京、上海、广州或者深圳这不再是几個人的选择,也不是被炒作的潮流而是一种需要,城市发展的需要、时代向前的需要也是你寻求人生突围的需要。

离开或是留下都呮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世界这么大心安即是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都市爱情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