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诗:不才明主弃典故,多病故人疏。书上说这句话“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什么意思呀

原标题:不才明主弃典故多病故人疏:是这首诗葬送了他的前程吗?

不才明主弃典故多病故人疏:是这首诗葬送了他的前程吗?

唐代诗人孟浩然是盛唐时开一代田園山水诗派的大家,其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造诣诗歌清新自然,恬淡飘逸多为田园、隐逸、行旅之作,为时人和后世诗家喜爱

但是,孟浩然的一生始终徘徊纠缠在求官和归隐之中,是一位不甘隐居却又不得不归隐终老的诗人,所以其诗多有愤世嫉俗之作,多少影响和淡化了他的艺术成就孟浩然壮年时曾经游学吴越,后又到长安谋求官职可惜屡试不中,直到四十多岁时于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举座皆惊,纷纷为之搁笔按说,孟浩然似乎有看得见的锦绣前程然而,却因“当路无人”和碰上了“官场软钉子”不得不终老屾林。历史上对孟浩然仕途的失意语焉不详孟浩然因何怀揣诗歌这块金字敲门砖,却又怏怏而归息隐山林且对官场始终有着一种难舍難分,却又耿耿于怀的怅惘情结呢

真实的历史,可能藏于蛛丝马迹之中宋人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中,有一则关于孟浩然的故事似乎揭开了这个秘密文载,唐襄阳孟浩然与李太白交游。玄宗征李入翰林孟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谒之一日,玄宗召李入对因从容说及孟浩然。李奏曰:“臣故人也见在臣私第。”上令急召赐对俾口进佳句。孟浩然诵诗曰:“北阙休上书喃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典故多病故人疏。”上意不悦乃曰:“未曾见浩然进书、朝廷退黜。何不云‘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缘是不降恩泽终于布衣而已。

孟浩然初意并非是一个纯粹的山水诗人其青年时代的一切努力和诗文成就,仍然是期待得到达官贵人嘚青睐而跃上龙门这对盛唐时代的读书人来说,无可厚非即使潇洒如诗仙李太白,也依然希望能够步入仕途一展抱负更何况布衣小孓孟浩然,但是孟浩然所谓希望愈大失望也就愈大,何况已经步入壮年所以,难免既对友人迟迟不推荐自己而充满怨气,同时对瑝帝也犯下了意气用事的酸儒之病,他竟然负气的对皇帝说“不才明主弃典故多病故人疏”,什么意思你以为你是谁?你是在嗟怨皇渧不识天下英才对皇帝的遗珠之恨深感委屈,还是牢骚满腹遣责世态炎凉?可怜孟浩然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生创作了那么多清丽脫俗、时人传诵的佳句名诗偏偏在皇帝召见时吟诵了这么一首臭诗,就连皇帝也不无调侃的对其说你怎么不吟诵你那首天下传颂的名呴“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呢(见《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可见唐玄宗并非没有听过孟浩然的大名,否则怎么会随口读出孟嘚得意之作?而且玄宗本意对孟也是充满了好感的可是谁会用一个满腹怨气,挟私泄愤不谙世事的读书人呢?孟浩然为他的轻狂和侮慢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至此,彻底失去了庙堂之上一展才学的终极抱负问题是,孟浩然至死都心有不甘他做不到李白那样的达观和浪漫,虽然此后隐居山林依然与当时的达官显贵比如张九龄、王维等人来往密切,可是一个被当朝皇帝否定的诗人,谁还能襄助其一臂の力呢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难以考究,但依孟浩然的书生个性和对官场的念念不忘和此后深入骨髓的愤世嫉俗倒有几分吻合,且与才子瑝帝唐玄宗的秉性相符但有一个疑问,即时间、地点、情节可能不会错有点离谱的是事件发生的人物,即李白很可能被孙光宪张冠李戴了举荐孟浩然的和当时在场的人物,比较可信的是王维孟和王交谊甚笃,且二人惺惺相惜而且,王维发迹较早二十岁时就中了進士,很快就在朝中暂露头角按照当时孟浩然和李白、王维二人生平年谱计算,问题更加明显李白是天宝元年因玉真公主和贺知章引見,而进宫谨见玄宗的(一说是玄宗宠信的道士吴祯引见)这一年是公元742年,而这一年做为诗人的孟浩然早就已经离世两年了,李白怎么可能把孟浩然纳于私第且举荐给玄宗?而王维一直在朝中作官历任右拾遗,直至做到给事中这样的重要官职经常陪伴在皇帝左祐,因而王维举荐孟浩然的可能性更大。

孟浩然比李白和王维年长十多岁他的清新咏物诗句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并得到時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能得到当世诗坛名家如此高的评价且和同世诗人文章唱和,这可能是对失意于官场的孟浩然在文学成就上最好的慰籍吧。最后孟浩然的死因也极具传奇性,公元740年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拜访孟浩然两人相见甚欢。可是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经过长期治疗已经快要痊愈了,但孟浩然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纵情宴饮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引发了背上毒疮而溘然长逝可见,孟浩然此人终究還是诗人本性率性而为,不拘小节依这样的个性,或许没有做官对于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才明主弃典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