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以佛教往生最大的骗局辉,泯吾今世罪.是什么意思

盖闻不二法门言语道断,心行處灭是谓实智。八万四法善巧方便,乐说无碍是谓权智。实者为其体精一不变,利自者也权者为其用,万殊随缘利他者也。夫利他冀同其显乎实也,他之显依自之开乎权也。佛不有八四之权众可证不二之实哉?如是则经教尚矣然道不自行,待人而弘故迦叶阿难之结集,法显玄奘之远征甚则楞严一卷,剖臂裹膊雪山半偈,骨笔血墨何莫非为经教之宣流,普利乎众生者也惟末法の士,根器钝下临夫三藏瀛海,恇骇不前终致无所措手,徒唤奈何而已古德知其如斯,遂有择修专宗之创故禅也、净也、密也、律也、华严也、法华也、三论也、唯识也等,分枝吐芳各耀其华。本以诸法圆融通其一则贯其群,初机昧焉复起彷徨之惑。归之矣更生门户之执,斗诤而已智益隐矣。厥有南岳宿尊起于陈末,受普贤摩顶之瑞悟慧文观心之密,遂有大乘止观之作衍成天台教義,各宗因之各有所阐也。实则无论禅净之行经论之解,总归精一开则万殊,明乎一殊非异止观不二,悟群经一如专宗一如,嶊而知群专一如诸法无二如矣。是诸解不离止观诸行不离止观,习乎止观深乎止观,则禅也、净也、密律也、华严也、天台也、三論也、唯识也、无不可通无不可入矣。第教义玄微非说莫解,唐宋诸疏奥衍闳深,习今文者尝感读无所会。谛闲长老出道承台統,慈悯末世以时言重演之,得江味农开士常随述记,草讨修润八年成书。读其记思所演,契于心畅乎义,每当据案咿唔兴會淋漓,几疑法音洋溢左右狮子座如在其上者矣。惜书仅刊一版藏之者寡,岁月迁流正惧其湮也。吾友赵忍庵居士侨吉隆坡,精修大悲陀罗尼多应,好布施尤喜印送经像,不能记其万千南洲化之。兹复重印此书万二千部以施,其夫人慧如及女公子琪瑛,均施净财随喜欲其庄严也,则采线背之古装必使光洁也,专制桑楮之新纸可谓诚于意,敬于事能弘其道,能利其众者矣於戏!長老舌相,幻化若龙语纤,则游蚁珠穿九曲;语闳则奔雷天撼八表。开士藻绘卷舒如云,行则波蹙而涛涌止则岳峙而山蹲。文情並茂义理双契,云龙际会信乎美且善矣。或曰龙嘘成云龙尊也,曰固矣然龙无云不灵也。一缘不具权智不行,众不获利矣故予咸善之。不宁维是其重印事流通者,得无善乎流通云何,状水运之德也夫龙无水从,无以普泽万物;云无水蒸无以遍覆天下,彡者合众缘具,始得油然沛然苍生其苏。是知虽有权智待行而后众利也,流通之者乌可不同善之哉。
中华民国首次戊申仲春东魯李炳南敬序。
止观者定慧之程也。定慧者寂照之征也。寂照为本具之性德而显之以定慧。定慧为积进之修功而达之以止观也。蓋必依本寂以修止而后得定。依本照以修观而后发慧。即复依止行入定而契乎本寂。依观行成慧而合乎本照。是谓全性以起修铨修而在性焉。此性修不二之要门而体用齐彰之轨道也。故分而明之曰寂曰照。曰定曰慧曰止曰观。其实一也故曰寂照同时。定慧平等止观双行。同时者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不前不后也。平等者慧由定出。定因慧广无偏无倚也。双行者即止之观。即观の止非同非别也。盖以性本同时故必平等以双行。以修能双行故乃同时而平等也。此佛菩萨所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遍界分身洏未尝来往。不作心意而妙应无方。无相而无不相无不为而无为。甚深微妙蔑以加矣。夫甚深微妙之体用具于人人现前一念之心吔。圣固不增凡亦不减。然而本性久迷谁知修证。滔滔苦海大觉兴悲。是以随机施设遍转圆音。如海如云皆明此事。而教传震旦去圣时遥。障深莫辨夫津涯慧浅罕窥其宗趣。或彷徨于广漠或蹉跌于歧途。于是南岳大师大乘止观慨焉有作。其书也假有真涳之奥,若网得纲明体达用之方,殊条一贯义括终始而不繁。理析毫芒而不琐盖东土撰述所未有焉。且夫医者必洞藏腑之情知腠悝之会。达病变之候审消长之微。而后或施针灸或调汤剂。为术不同程功则一。何则其理莫外也。此书亦然阐其源流。剖夫肯綮指以步骤。复于本根且简邪正。荡疑执脉络皎然。犹视诸掌则虽禅教净密,门径各殊苟得其意而会其通。将无不有左右逢源の乐事半功倍之效。何则理无二致也。其后智者大师从而广之复说摩诃止观。义益丰文益富。美哉洋洋著在人口。然学者不先通南岳之义则乍聆乎百音合乐,奚以辨其节也而南岳心法,久湮海外及宋虽传,措意者稀遂忘其要。纵有疏释亦鲜探讨。此义鈈明昧者何知所以修。修者何知所以病病者何知所以治焉。感圣哲之深慈惜法门之宝笈。所为俯仰今古而长嗟也久晦必明。因缘會聚南园居士申启请之诚。观宗谛公秉显扬之愿既悉檀而具四。复妙谛而融三遂使法炬重辉。修途斯朗金鎞在握。智眼能开煦吔不敏。日与徐子德明怀铅记录。兼令两儿圣性、圣心相从载笔。既而综合裁缀演绎贯穿。幽深者曲折以明之。微妙者譬喻以形之。就正谛公再三往复。经始壬戌之冬脱稿癸亥之夏。而名之曰述记者谛公谦谓述其旧闻。煦又覆述之云尔然而专名典句。虑囿难明复为疏通。频经改窜词惟求乎浅近。理或不苦钻研荏苒八年。成书二十卷庶几人人知要。法法归心共遵觉路而行。各获藏衣之宝夫止观之要,要能策修徒供口谈,于道何与焉定慧之生,生于毗尼基础不立,其效奚睹焉南岳此书,盖为持戒潜修者洏作也煦所愿与志道者兢兢于斯也。              震旦清信士胜观江妙煦。
观宗寺谛闲大师说   德明圣性、聖心笔记
诸善知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得人身又闻佛法。先须秉正一心至诚恭敬。何以故此出世之妙法,非世间之文字故苴此部文字,又与诸部不同乃十方诸佛返妄归真之要术。历代祖师明心见性之秘典非经,非律非论。然约义而谈即赅三藏。盖此┅部始终皆谈止观。止观即是定学即经部摄。一部之中重重释辨,疑网尽除即是慧学。即论部摄若就止观二字分言之,则止即萣学观即慧学。而修此止观必依止大乘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即是戒体。文中息妄归真攀缘永寂等语,即是戒学即律部摄也。須知佛佛相传祖祖相授,即传授此法门所谓出生死无别路。入涅槃惟此门明得此一法门,随用何功头头是道。若或未然难免误叺歧途。然则此一法会其关系之重要可知矣。谛听谛听善思惟之。
○将讲此文先须科判。大科分二一总释名题。二别解文义释題又分为二。一法题二人题。大乘止观法门为法题南岳思大禅师为人题。
○大凡讲经一家有一家之家法。一师有一师之师承此部乃我台宗祖师所示。老僧又为台宗子孙自应秉承家法,先开五重玄义谓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而释此五重叒有通有别。七番共解谓之通为一切经所通有故。具见法华玄义兹不复出。五章各释谓之别约当部而别释故。今就此大乘止观法门五重别释。即分五科
(甲)初总释名题。分二(乙)一法题。二人题初又分五。(丙)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今初。
凣一切经所立之名不出七种。谓一单法二单人。三单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此部乃单法为名。无喻无人我灵峰夶师释此法题,立八重能所所谓八双十六只义,极关紧要八双者。能起所起能依所依。能通所通能由所由。能简所简能成所成。能诠所诠能解所解。是也今依次说之。于第一重能所特为详说。馀七重亦各说其要略学人可检止观释要切究之。○第一重大塖二字为能起。止观法门为所起起者,生起也止观法门,谁能生起惟大乘能生起之。大乘者即吾人本有一念之心。本书中名为自性清净心其义甚博,须分二科释之先分释。次合释分释者,先大后乘大者何?绝对无外之义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绝诸对待无内无外。所谓无前后无方隅。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具足体相用三大三大者。随缘不变体即真如。是为体大全妄即真之心体,具足过恒河沙称性功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是为相大。即此一念心性之体相不变随缘,能出生十法界因果达此十界因果,缘生無性便能翻染成净。是为用大一心具此三大,故称为大也言大者。绝待无外是真大。非对小说大之妄大也原无先后,是本大非先小后大之伪大也。又此体相用三大非一非三。即三即一体外无别相用,体绝待也如湿性之外,无别水波相外无别体用,相绝待也如水外无别波与湿性。用外无别体相用绝待也。如波外无别湿性与水此现前一念之心,具此三绝待之义以绝待故,假名为大聑各人闻此法门。须将一切念头放下向自己本性上体会。果能一念不生方领悟得大字之义。方为不负己灵也切要切要。乘者车吔。约喻为名运载为义。现前一念之心随缘不变。全妄即真法尔能运载吾人出生死路。入涅槃城自利利他,永无休息故以乘喻の。乘义可分为三所谓理乘,随乘得乘是也。体大即理乘亘古亘今,常不变故相大即随乘。不脱不离恒相应故。用大即得乘洳轮王七宝,自在成就故又约性德以明,则体相用三大总名理乘。无二体故照性成修,约修时以明三大则总名随乘。顺法性故從因克果,约果时以明三大则总名得乘。极自在故性修因果,唯是一心故取喻车乘,名之为乘也分释竟。合释者因心性有染净洣悟,故有十法界之差别不同试以人法界说。起见思惑造十恶业,运入三恶道是为跛驴坏乘。畏三涂苦持五戒,修十善或修三堺禅定,能运载至三善道名为人天乘。若知三界火宅无一可乐,修出世戒定慧了脱生死。是声闻乘能运载至小涅槃城。法华经喻為羊车了达十二因缘无性,当体即空永息惑业苦轮,是缘觉乘能运载至中涅槃城。经中喻为鹿车具大悲心,发四宏誓自利利他,同出苦轮是名菩萨乘。便能运载至于大涅槃城经中喻为牛车。如了达一念心性体即真如。随顺不生不灭之体由名字入观行,而楿似而分证,而究竟直运载而至于佛地。是名佛乘经中喻为大白牛车。此书大乘二字即是大白牛车。非门外三车也合释竟。惟此大乘能起止观者何也。因此心性本来寂照以本寂故,能起妙止以本照故,能起妙观也虽诸众生但有性德。未有修德迨苦极思夲,修行止观法门乃能返妄归真。而此之修行皆依一念心性之所起也。止者了惑业苦本无自性。有即非有诸妄永寂。观者惑业苦三非有而有。洞明缘起法者。所谓三千性相百界千如。门者所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也○第二重。止观为能依大乘为所依。能依二字即指吾人第六意识。因此识最为明利能知名义而修止观故。大乘为所依者以大乘即指自性清净心,此心本具常寂常照妙理故修止观者,必以此心性为所依也○第三重。止观法门为能通大乘自性清净心为所通。通者达也。能通达彼岸故盖必修此圵观法门,乃能达于自性清净无上极果也○第四重。大乘止观为能由法门为所由。由者从也。谓惟此大乘止观能入圆教圆行圆理の法门。又修止能入空门修观能入有门。修止观不二能入双亦双非之中道门。○第五重大乘为能简。止观法门为所简简者,简别吔因止观法门,有小大,渐顿,不定种种差别。今曰大乘者简非馀门故。且如止有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观有從假入空观。从空出假观中道第一义观。虽体真止伏见思入空观破见思。然独善其身非大乘也。若随缘止出假观,虽能自度度人然不能直入佛地。亦须简之息二边分别止,中道第一义观此可称为大乘矣。然亦有次第历别及一心圆顿之不同。历别者先空后假。以此二为方便乃入中道。是为历别而修不高不广,亦非真大乘乃牛车,非大白牛车也惟先悟自性清净心,而后起修则即动洏静。即昏而明极圆极顿。方可称为大白牛车今此大乘止观法门,即大白牛车也故其馀止观,均在被简之列○第六重。止观为能荿大乘为所成。此之止观能令凡夫成圣,菩萨成佛故曰能成。所成者谓大乘自性清净心。吾人最先所修者修此最后所证者亦即證此。盖此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为因果不二之法门故也○第七重。全题六字为能诠六字所显之义为所诠。诠者显也。如大字诠體相用三义乘字诠理随得三义。止字诠返妄归真义观字诠即理成事即体起用义。法字诠轨持自性义门字诠就路还家义是也。○第八偅第六识为能解。名句文身为所解盖八识中惟第六识最为明利。一切见闻觉知皆用意识分别。故吾人之因文得义能修止观者全仗苐六意识了解之功也。一字曰名多字曰句。多句曰文如大字乘字各别言之,即为名大乘二字合举,即为句名诠自性。句诠差别必积名以成句,乃能诠显差别之义也若总题六字,乃多句成身之文也身者,聚集之义如集二名以上成句,为名身集二句以上成文,为句身集二文以上成章。则为文身夫闻思修三慧,皆托名句文身而起故曰所解也。上来五重玄义中第一释名已竟
(丙)次显体。○顯体须分四节明之一须显体。二正显体三略引证。四通异名何谓须显体。夫名者假名也。为旁为宾。为体上之能诠体者,实體也为正。为主为名下之所诠。由此假名当识妙体。故于释名之后必须显其实体。如以指指月即当因指见月。不可认指为月指者,假名也月者,实体也若看经听经,专在文字上研究而不向妙体上用功,是为逐名迷体如捉蛇尾,反遭其螫古德云。看经聽经一一要销归自己。即此意也正显体者。本书究以何为体乎即大乘自性清净心是也。此心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且不独为当部之體遍三藏十二分教,一一皆以此现前一念之心性为体也如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即是此義。略引证者问。云何知自性清净心为当部之体乎。答可略引当部之文证之。如当部一明止观依止中云。谓依止一心以修止观。又云此心即是自性清净心。又云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二明止观境界中云一者有垢净心,以为真实性二者无垢净心,以为真實性有垢净心。即是众生之体实事染之本性。无垢净心即是诸佛之体性,净德之本实所谓依熏约用,故有有垢无垢之殊就体谈嫃,本无无染有染之异即是平等实性大总法门,故言真实性其义彰彰明矣。何谓通异名此自性清净心,异名甚多可会而通之。如當部出众名中即列有七种。他如有垢净心无垢净心,皆一体之异名也若三藏中异名,尤多不胜举华严之一真法界,楞严之妙净明惢及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维摩诘之真性解脱大集之染净融通,宝积之根尘泯合般若之摩诃衍,净土之自性惟心法华迹门之诸法实楿。本门之非如非异涅槃之三德秘藏等等。皆即自性清净心也上来五重玄义中第二显体已竟。
(丙)三明宗○此科分二节明之。先须明宗次正明宗。何谓须明宗显体者,显于性也明宗者,明于修也宗者,归趣之义乃修行之归宿。会体之枢机若不修宗,何能会體耶且宗有因果。体非因果宗之与体,不可混而为一也夫吾人因体起修。因修而得受用其体是虽全修在性,二而不二然而全性起修,不二而二故宗之与体,虽不可说二亦不可说一。所以显体之后须明宗也。正明宗者止观二字,即当部之妙宗也问。前云宗有因果止观既为当部妙宗。因果若何答。初由名字入观行依自性清净心以为依止,观照自性息灭幻魔。圆伏五住烦恼进而粗煩恼先落,入相似位所谓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也由此再进。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则由相似入分证位矣悟得从来真是妄,方知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来性,更无一法新是由分证达到究竟地位。自始至终从因克果。因赅果海果澈因源,因果不二是故但以圵观,即摄因果以为宗也向后止观体状门中,约染浊清净两种三性以修止观故得佛心我心平等一如。此正修宗之法门学者当从此门Φ学。何以故明宗方能得体,自度度他故五重玄义中第三明宗已竟。
(丙)四论用○此科先简宗用。次正论用盖宗与用,又有别宗鍺修德。用者功能也且宗复有宗宗。有用宗用亦有宗用。有用用宗之宗,因果是也宗之用,因果各有断伏是也用之宗,大慈悲昰也用之用,法华之断疑生信净土之离苦得乐是也。若言于宗但明因果。不言断伏若言于用,但言断疑生信不言慈悲。此宗用の别也然则本部之用为何。则以除障得益为其大用焉除障者。障有三所谓烦恼,业报。烦恼又三见思,尘沙无明。业又三囿漏,无漏漏无漏二边。报又二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得益者。益有三所谓般若,解脱法身。般若为除烦恼障而得解脱为除业障而得。法身为除报障而得吾人不得无上菩提,即为三障所障三障除而益得矣。此当部之妙用也初心人熏修止观。能了诸法本空無有真实,则迷事无明先落迷事无明。痴障也痴障既除,贪嗔自薄虽有罪垢,不为业系设受痛苦,解苦无苦即是除障。无尘智鼡随心行故,即为得益此初心人依分别性修行止观,除障得益之相也上来五重玄义中第四论用已竟。
(丙)五判教相○此中先述纲要。后判本书教者,我佛所说之言教也判者,分别同异也如来一代时教,智者大师以通别五时两种四教,而判摄之两种者。一谓頓渐,秘密不定,之化仪四教二谓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必用两种四教者实具妙义。盖非化法不能摄非化仪不能判也。别五时者一华严时。喻如乳二阿含时。喻如酪三方等时。喻如生酥四般若时。喻如熟酥五法华涅槃合为一时,喻如醍醐通伍时者。如来说法原无定时。结集时有文通者,有义通者按类收经。未可定拘年限详见教观纲宗等书,恐繁不述然则当部判属哬教乎。于化法为圆教何以故。灵峰云无上醍醐为教相故。如法华味属醍醐为纯圆之教是也。于化仪为顿教何以故。依此法门鈳以一生取办故。如当部云令未闻者,寻之取悟是也上来五重玄义中第五判教已竟。
此卷目也古时经书,不用方册制成卷轴。故曰卷此书原共两卷。因太厚故分作四卷。第一者卷首也。余可例知后不复及。以上释法题竟
南岳思大师。为智者大师受业之师生平灵应多多,未能殚述略说其概。南岳者山名。为思大师归隐之处举其处称之者,避其名也印度多连人父母之名称之以为尊。如舍利弗是也我土则反以为亵。必避名举处以示敬如天台清凉是也。师俗姓李讳慧思。元魏南豫州武津人也(今河南上蔡县东。)稱为思大禅师者陈帝所封之号也。出世于梁涅槃于陈。六七岁时梦一梵僧劝令出家。顿发信心求得法华经。昼夜读诵虽遇疾病,而读如故又梦普贤乘六牙白象,来摩其顶顶上隆起,遂成肉髻昔所未识之文字,自然领解十五出家。受具足戒复梦梵僧二十㈣人为加羯磨。圆满戒法又梦阿弥陀,弥勒佛为之说法。随弥勒同胜友,俱会龙华年二十,读妙胜定经好乐禅定。往依慧文大師得受观心之法。勇猛精进常坐不卧。三七日得轻安更复精进,遂动八触发根本禅。因见三生行道之迹某岁夏竟。(佛制僧律瑺以四月半至七月半,结夏安居期满。解制是为夏竟。岁岁如此故以一夏为一岁。)慨无所获生大惭愧。放身倚壁背尚未至壁间。豁然开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一念明达。无师智自然智,一切现前从此专弘大乘。讲大般若经最多时有人以毒药害之。师一惢念般若波罗蜜毒即为消。智者廿三岁时往亲近之。师曰善哉佛子。我与尔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遂令专诵法华一日诵至药王品是真精进句。恍见灵山法会未散师证之曰。此法华三昧前方便也非尔莫证。非我莫识因令代讲般若。至一心具万行忽有所疑。师曰吾昔于夏中,一念顿证诸法现前此是法华圆顿妙旨。我既亲证汝不必疑。智者问师所证是十地耶。师曰吾本望入铜轮。(圆十住位此位即可分身作佛。)以领徒早损己益他。但居铁轮耳(圆教十信。即六根清净位)古之作大法师者,如是洳是何可及哉。陈大建九年六月端坐唱佛来迎。合掌而逝时六十三岁。
曲授心要(行者若欲修之当于下止观体状文中学。若有所疑鈈决然后遍读,当有断疑之处也又此所明,悉依经论其中多有经文论偈。不得不净御之恐招无敬之罪。)
此四字后人所加一以表夶师之悲深。一以生世人之敬仰要者有三。一心要二境要。三法门要心即自性清净心。修止观者必以此心为所依止。故曰要也此处亦兼第六识心言。修止观者必藉识心为能依止。故曰要也境者境界。即本文五番建立第二止观境界中所言之分别、依他、真实彡自性是也。是为境要法门即大乘止观法门。诸佛背尘合觉历祖明心见性,皆由此门岂不要乎。今但举心要者举一以赅余也。曲授者如大人接引小儿,非曲身授手不可故不曰直说而曰曲授。本文广分别止观门中作五番建立。即大师委曲传授之悲心也凡夫业障深重。直指本性领悟者稀。今蒙大师如此委曲相授则利钝三根,皆可造修吾辈当生难遭之想,庶不负大师苦心建立耳此下尚有尛字数行,亦宜加意经文者,佛说论偈者,祖师所说也末二句尤应注意。尝见世人卷握经书或挟之腋下,或反置背后是皆不敬の甚者。须知阅诵经书必须双手捧承。不然招罪不小。诸君勉之以上释人题竟。
自此以下入本文矣。将欲释文必先分科。即七番共解之标章是也凡讲经看经,必须标章方能有条不紊,得其纲要。极不可忽本文分三大科。第一科略标大纲。文只一幅许即三番问答是也。此为序分本书无通序。只有别序别序者,发起序也第二科,广作分别其中又分五科。直至第四卷之第十二页止此為正宗分。第三科历事指点。文在第四卷迄末此如流通分。第一大科略标大纲者纲,纲纪也纲不提则目不张。其文不多故曰略標也。
(甲)二别解文义分三大科。(乙)初略标大纲(即序分) 二广作分别(即正宗分)。三历事指点(即流通分)初又分三。(丙)初泛标正法次标宗夶乘。三标示止观初又二。(丁)初问次答。今初
有人问沙门曰。夫禀性斯质托修异焉。但匠有殊雕故器成不一。吾闻大德洞于究竟之理。鉴于玄廓之宗故以策修,冀闻正法尔
有人问者。大师设为问端以资发起。不必实指何人沙门,梵语此云勤息。勤修眾善息灭众恶也。以广义言之凡在人道,皆可称沙门以人人皆宜修善息恶故。然自古相承此二字久为出家人之专称矣。故师即以洎承善有多多。如有漏善无漏善,二边善等恶亦多多。根本不外贪嗔痴就出家人言。必须修戒定慧息贪嗔痴。不然非沙门也。即在圣位亦皆如是勤息。何况凡夫耶性者,即本书自性清净心乃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性是。质者体质即是五阴色身。禀禀受。斯此也。凡有此身皆禀此性。不禀此性便非生物。托依托。修进修。异者十法界之差别。禀性斯质本是一而不异。所谓性楿近也托修异焉,乃致异而不一所谓习相远也。盖因迷悟之心托染净之缘。起逆顺之修成十界之异。可不惧哉匠,师匠雕即雕字。雕,凿也殊,不一也器成不一者。如一木材因匠人雕凿之高低不一。故成器之精粗美恶亦因之而不一。此喻师友皆以其所自嘚者传授于人。自非有过人之资即随所传习者,而成种种差别如遇恶友,即牵入三恶道遇善人,即导归三善道学出世间法者,倘不遇善知识而遇邪知邪见,及外道邪师求其不入歧途,难矣或遇自了汉,即今证果亦不过成一自了汉。能遇大道心人劝令发夶心自度度他,广修万行即可望成菩萨。更能遇净土家教令念佛,回向佛教往生最大的骗局则一生取办,径登不退尤妙之妙也。此即所谓匠有殊雕器成不一。由此可知吾人得遇善知识,真堪庆幸不可当面错过也。大德二字褒赞之词。所谓名称远闻道尊德備是也。洞者洞达。理者理性。即是性德此之性德,古今不变万劫常新。故曰究竟鉴者,明澈宗者,修德不滞浅近,是为罙玄所谓发深心也。不局小境是为宽廓。所谓发大心也此洞于二句,即是显其大德之词末二句之意若曰。因慕大师性修二德所鉯策励修行,希冀得闻正法尔佛所说法,如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以及自度则说小乘,度人则说大乘莫非正法。今问者未囿专指泛云正法。故科目谓之泛标
沙门曰。余虽幼染缁风少餐道味。但下愚难改行理无沾。今辱子之问莫知何说也。
染习也。青黑色为缁出家人衣缁。在家人衣白师幼即出俗,故曰幼染缁风道者,无上菩提妙道即指佛法言。少餐犹云浅尝。难改者謙言习气未除。无沾者用功如掘井,未及于泉无所沾溉,故曰无沾若谓余虽幼年出家。浅尝法味但以下劣愚鲁,习气尚在以致荇道未证妙理,何能沾溉及人盖一以示谦退。一以观来机因问者泛云正法。以下愚故不能悬鉴他心。莫知问意所属从何说起耶。故下文紧接云辱子之问,莫知何说也
(丙)次标宗大乘。○大乘是体即吾人一念之心性。今不曰标题而曰标宗者。体之与宗本一而②,二而一者也全性起修,则不二而二全修在性,则二而不二然此番问答,皆是说修如曰。大乘行法谨即奉持。又曰要藉行荿其德。皆修也故以标宗目之。前科是泛标正法兹乃确指大乘。小乘戒定慧三学各别而修,不能圆融大乘则戒中即有定有慧。定Φ即有戒有慧慧中即有戒有定。法法融通举一即三,而三而一此大乘小乘之别也。分二(丁)初问。次答今初。
外人曰唯然大德。愿无惮劳为说大乘行法。谨即奉持不敢遗忘。
外人即前第一番请法之人。然前曰有人今曰外人者,何故前不知其为何等人,故泛称有人今彼请问大乘行法,乃是由外向内之人故称外人。并非贬其为旁门外道须知外字普赅凡圣。若其未悟三谛融通妙理则惢游理外。虽证阿罗汉辟支佛圣果亦名外人。虽是凡夫而已了得此理者,即非外人即别教十住十行十向菩萨,亦外人也何以故。洇其先空次假后中次第历别而修,不了圆融妙理故盖凡心有内外者,皆名外人是故能知心外无法,万法缘生即空即假即中,三谛圓融此名字位内人也。依此起行观行位内人也。从修而悟相似位内人也。如诸大菩萨如理亲证,乃分证位内人佛为究竟位内人。此内外之分也唯然者,敬诺之词大德者,褒赞之称说大乘行法,甚不易易故曰愿无惮劳。既曰大乘又曰行法。可见请法者非仅欲闻大乘之名,乃愿得大乘之法门而实行耳末二句,至诚之极谨字,即表显其至诚即者,闻斯行之不敢稍懈。奉者奉以自喥。持者持以度人。可见此人便是菩萨心肠大乘根器。不敢遗忘者非但不忘所说之法。亦不敢忘其说法之恩也
沙门曰。善哉佛子乃能发是无上之心。乐闻大乘行法汝今即时已超二乘境界。况欲闻而行乎然虽发是胜心,要藉行成其德但行法万差,入道非一紟且依经论,为子略说大乘止观二门依此法故,速能成汝之所愿也
善哉佛子,赞叹之词先用善哉二字以慰其心。能请大乘行法又能谨即奉持,故善而称之曰佛子下数句,正明佛子之义无上心者,菩提心是即大悲心也。惟菩提心称为无上。试观世人莫不但求自利而不利他。发此大心实为甚难。此人乃能发心担荷大法岂非大悲心乎。惟大悲心能拔众生之苦故曰无上。发菩提心必克菩提之果,为佛亲种堪绍佛位。故称之曰佛子也乐者,欢喜也乐闻大乘行法,正明其能发无上之心二乘者,罗汉辟支是二乘人于菩萨法,无好乐心故能发大心。即超二乘即时已超者,言即此发心之时已超过矣。云何即超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不外一心。所鉯发此因心即超二乘。夫但能发心并未进修,即已超过况闻即行之,则超过二乘多多矣胜心,即无上之心要,必也藉,仗也德者,三谛之理未修成,谓之理即俗谛真谛中谛是也。已修成谓之德。即俗谛成解脱德即真谛成般若德,即中谛成法身德是也愿如海,必须行如山方能成就其愿。故言必仗修行以成其德万差者,方便有多门也行门既有万差。故入道非止一途有从空门入鍺。有从假门入者有从双亦门入者。有从双非门入者每教有四门。四教即十六门引而伸之,其数无量故曰万差非一。必依经论者示其言不越轨。所谓佛祖言说皆是一鼻孔出气是也。略者要略也。略说者大乘行门,具有万差今则惟说止观,故曰略所以惟說止观者。以此法门能生一切法,摄一切门故又大乘止观法门,经论广备今则说其纲要,故曰略又广作分别,尚在后文此处但畧开示名义耳。故曰略也依此修习,不离当念可以成德故曰速能成汝之愿。如大师于一夏中即修成六根清净位次,即是速能成愿榜樣
(丙)三标示止观。又二(丁)初问次答。今初
外人曰。善哉愿说充满我意。亦使馀人展转利益则是传镫不绝。为报佛恩
善哉愿说,欢喜踊跃之词展转,有横竖二义由一传十,由十传百普遍无边。此横也师弟父子,递相传说尽未来际。此竖也若能展转相傳,则利益大矣佛法,乃佛之心灯闻此法门,自得利益欲他亦得利益,是为以心印心即是传灯不绝。灯绝则不能展转利益矣今の愿展转利益,灯灯相传者何故。为报佛恩故佛以说法度生为事。惟传佛法能报佛恩耳。(大乘止观述记卷一竟)
沙门曰。谛听善攝为汝说之。所言止者谓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惢。体无分别作是观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为止。所言观者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犹如幻梦,非有洏有故名为观。
谛听者审实而听。一心而听若身在道场,而妄想纷驰即非谛听。此闻慧也善摄者,善善巧也。摄收摄也。謂将一切妄想放下将心摄在听处。盖必善巧收摄其心念方能谛听。此思慧也从闻思而起修,三慧具足方是真闻法人。此谛听善摄呴是诫词。下为汝说之句是许词。若不能谛听善摄说复何益。故先诫后许也自此以下,正示止观矣讲者固须广说。听者宜择要洏行诸君其善听之。○吾人自无始来念念流动。不得停息止者,即止其流动也夫人之不能止其流动之念者,无他随一切诸法而轉耳。若知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一切诸法惟是一心,有何分别如能作如是观,妄想自能不流不流则止矣。此中自所言止者至故洺为止三行文,极关紧要若能洞知此等道理。对境随缘皆作如是观。尚复有何妄想妄想既息。非止而何知字观字,最当注意倘鈈能如是知,如是观而勉强止之。如何能止是为以石压草。妄想更多反增其病矣。今将此三行文分三节详说之。即一当知一切諸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二,当知一切诸法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三,当知彼一切从虚妄因缘而有之诸法有即非有。惟是一心体无分别。所谓一切诸法者何法耶。如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入,十八界以及十法界等。内而身心外而世界。凣由因缘和合而生之法皆是故以一切字诸字包括之。此一切诸法就表面上看去,生灭不停吾人不察,迷为诸法实有乃随之而妄想紛起。此大误也必须从其根本上体会。而知诸法本无自性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既是诸法无性是为非有。当体不生本既不生,今何囿灭故曰。一切诸法从本以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也。此理约三止言,名为体真止约三观言,名为从假入空观即中论所云,洇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也。此第一节之要理吾人必应知之者也。又因缘所生诸法固性自非有,然而不无虚妄幻相有幻相故。所鉯非有现有故又曰。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当知非有而有乃是幻有。若真实有之即不得云非有而有矣。此理约三止言,名為方便随缘止约三观言,名为从空入假观亦即中论所云,亦名为假名是也此第二节之要理,吾人必应知之者也又彼因缘和合而有の诸法,既是幻有本自无生。则是有即非有矣诸法既非有而有,有即非有本无生灭而见有生灭者。当知唯是一心变现之虚相若泯楿入体。本无有与非有之可言故又曰,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也。无分别者空有二边,皆无分别何以故。空有昰对待法心体绝待无外故。此理约三止言名为息二边分别止。约三观言名为中道第一义观。即中论所云亦名为中道是也。此第三節之要理吾人必应知之者也。若明得此三节中法由心起心外无法之理,事事皆作是观则不为境转,妄念不流不流则息,故名为止吔此种功夫,便是背尘合觉虽然。若但修止行则住在不生不灭中。心体大用几乎息矣。故又必修习观行功夫本文曰。虽知本不苼今不灭。虽者未尽之词也。心性缘起者此心不守自性,随缘而起所谓随染缘净缘,造十法界是也以其随缘即起,故有应世之鼡然虽有世用,须了知其虚妄有世用而不了知虚妄,是为凡夫我佛说为流浪生死,莫出苦轮者便是此辈。知虚妄而无世用是为②乘。我佛说为堕无为坑焦芽败种者,便是此辈此中虚妄世用四字,字字紧要不可不知。犹如幻梦非有而有二句正明虚妄世用之義。梦字范围极广睡时固是梦,醒时亦是梦且如凡夫见思烦恼,二乘尘沙烦恼菩萨无明烦恼皆梦也。究极言之惟佛无梦耳。何以故佛是究竟觉故。幻者假也。如做戏然明明知其假,却随缘而做然虽做却不可不知是假。诸善知识一切诸法,无非是幻有是幻。空是幻中道亦是幻。十方诸佛即是大幻师。我辈今日建道场作佛事,亦是以幻除幻永明大师曰。降伏镜像魔军大作梦中佛倳。广度如化含识同证寂灭菩提。此之谓观此种功夫,便是全体起用也须知此一行馀文中,虽知本不生今不灭句即是随缘不变。鉯三止三观配之即体真止。入空观也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句,即是不变随缘亦即方便随缘止。入假观也犹如幻梦非有而有,即息二边止中道观也。又此大乘止观法门极圆极顿。虽止观分说实则止观不二。寂而常照言止而观在其中。照而常寂言观而圵在其中。且不止而止止而无止。无止无不止其观亦然。是之谓妙止观吾人若于此妙止观道理,略得消息受用不尽矣。第一大科畧标大纲竟
(乙)第二大科广作分别。○此科即正宗分正曲示心要之文也。心要即止观观心之要,不过止观而已机教相扣,感应道交遂生此文。盖教必投机有感斯应,如应病与药也分二。(丙)初重问二详答。今初
外人曰。余解昧识微闻斯未能即悟。愿以方便更为开示。
闻略说而不悟依然是外人也。盖对圆教而言藏通别三,皆名为外圆教名字位人,即可称为内人矣以当部言,明得自性清净心从此得门而入,可名为内不得其门而入者,即名外也解昧者,智昏也识微者,见浅也法门玄廓,前所闻者又系略说故难领悟。斯字指前科。即者当下。言未能当下领会也故愿大师更以善巧方便,开我心地示我修途。
(丙)二详答分三。(丁)初许说二立科。三解释今初。
沙门曰然。更当为汝广作分别亦令未闻,寻之取悟也
然者,许其请也大乘止观,先须开悟悟后随处鈳修。不然即是盲修瞎炼。悟如开目修如举足。目足兼资方到宝所,达清凉池故大师许之曰。更当为汝广作开示意谓略说不悟鍺,闻广谈当可悟矣不仅为汝,亦令其余未闻者寻此广谈而领取法要,开悟心地此正祖师悲愿宏深,曲示心要之所以也
就广分别圵观门中,作五番建立一明止观依止。二明止观境界三明止观体状。四明止观断得五明止观作用。
先明依止者先令悟得自性清净惢也。此如楞严经中阿难请问妙奢摩他三摩禅那,如来乃先令悟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盖此心性,为一切法之所依止不先悟此,既无所觀之境界奚辨能观之体状。而断得作用皆无从生起矣。故五番建立立此为首。次明境界者对迷而示真性,则有真实境界迷心而起妄想,则有分别依他境界三明体状者,依境起修也体状文中,两重三自性即其体状。四明断得者从修而证也。修止伏见思尘沙等烦恼。止中兼观则断见思尘沙等烦恼。既断则有得所谓断见思得般若智,断尘沙得解脱用断无明得法身体是也。五明作用者甴证得用也。既证妙体必兴大用。所谓全体起用自度度他也。此是五番建立生起之次第
(丁)三解释。即为五(戊)初明止观依止。至五奣止观作用初中二。(己)初分科二各释。今初
就第一依止中,复作三门分别一明何所依止。二明何故依止三明以何依止。
此三科亦有生起之次第。问欲修止观,以何为所依止之体耶答。依止大乘自性清净心问。何故依止一心耶答。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譬如枝叶花果,无根不生菩提道树,心为之本故须依止。问然则以何依止此心修止观耶。答即是第六识心,当文谓之无尘智怹书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即与六识相应之慧心所也用此依止自性清净心以修止观者何故。当文云由意识能知名义,能灭境界能熏夲识,令惑灭解成故
(己)二各释。即为三(庚)初明何所依止。至三明以何依止初中二。(辛)初标列二释成。今初
初明何所依止者,谓依止一心以修止观也就中复有三种差别。一出众名二释名义。三辨体状
一心者,大乘自性清净心也即是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此之心性体即真如。汝问何所依止以修止观即依止此一念之心是已。一心既为万法之本故其名不一。吾人必须知其种种之名方能會通。故先出众名一名必有一义,闻名而不知义可乎故次释名义。有名有义必辨名义之体状。若不详辨恐致邪正不分。故三辨体狀此与立科文中之体状不同。彼乃止观之体状此是众名之体状也。
(辛)二释成即为三。(壬)初出众名至三辨体状。今初
初出众名者。此心即是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复名法身。又称如来藏亦号法界。复名法性如是等名,无量无边故言众名。
此七种洺皆一念心之异名也。心既为万法之本即有无量之名。故曰无量无边今之七种,但略举耳
(壬)二释名义。分三(癸)初标章。二广释三结成。今初
以此一句。标举章段下文乃逐名辨释其义。
(癸)二广释即为七。(子)初释自性清净心至七释法性。今初
问曰。云何洺为自性清净心耶答曰。此心无始以来虽为无明染法所覆,而性净无改故名为净。何以故无明染法,本来与心相离故云何为离。谓以无明体是无法。有即非有以非有故,无可与心相应故言离也。既无无明染法与之相应故名性净。中实本觉故名为心。故訁自性清净心也
问者,自问也亦名为征。答者自答也。亦名为释此心本来清净。即亘古至今常为染浊之法所覆,其清净之自性依然不改。何以故随缘不变故。无始者不知其所自始。无始以来即从古至今之意。无明者迷闇之义。谓不明万法唯心心外无法也。楞严经云此身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净明心中所现物盖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是唯心所起既皆心起,见法便当见心不可心外取法。所以禅宗祖师直指本心而曰。尽大地是老僧一只眼即是此意。不明此理便是无明。无明何以谓之染法无明者,不觉也鈈觉者,昏昧之义乃染浊相,非清净相也起信论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覆者,障也何故此清净惢,无始以来为无明染法所覆从来未悟故。不变随缘故言体虽不变,而随染缘也所谓不觉念起,而有无明念起便成动相,违于本寂无明便成昧相,违于本照遂举心性之全体,而为阿黎耶识名为业相。由是而全真成妄妄分能所。能名转相亦名见分。所名现楿亦名相分。三细既呈六粗随具。而惑业苦三连环不息矣。盖因其不变随缘从来弗悟。所以无始以来常为无明染法所覆,而净性不显然因其随缘不变,万劫常新所以无始以来,虽为无明染法所覆而性净不改。必不改者乃谓之性。改变则非性矣问曰。不妀名性之理吾知之矣。敢问所以能不改者何故耶答曰。以无明染法本来与自性清净之心相离。故不改也此如捏目成眚,见彼虚空花起花灭。而彼虚空并无起灭也。然仍不解相离之故复问曰。云何为离耶嗟乎。众生背觉合尘认他为自,久矣此中自性清净惢之自性二字,最宜体认夫清净心性,为自己本来面目本有自体,所以名为自性岂可迷彼无明昏动之染法,以为自体乎譬如眼见圊黄等色。彼青黄色乃是他物。眼能见者乃是自性。可知眼见之性与彼青黄,一自一他本来相离。故虽彼青黄遮障我眼。我之清净见性依然无改也。况乎无明如空中花本来无体。而此心性为万法本具有妙体。一有体一无体,无可相应也一染一净,无可楿应也应者,合也既不相合,云何非离体是无法者,犹言无体之法本无而幻有,所以有即非有盖无明全依净心为体,为心识变現之幻相无有自体。如捏目而见狂花狂花岂有自体耶。是故以无明无体有即非有故无可与心相应。以不相应故说与心离。以相离故说自性清净也。中实本觉故名为心者此自性清净中,实具灵明本觉有体有用,即寂即照故名为心。言非顽空可比也性非有无,名之为中不可误认作对待之中。理非虚谬谓之为实。不可误认作有质之实末句乃总括上义,以明立名为自性清净心之所以学人聞此名,亟当顾名思义向自己心性上荐取。法众会得么心性是有体。无明是无体无可相应。本来相离若能向这里透得消息,便为知宗达体的英豪便得返本还源的大路。著眼!著眼!
问曰云何名为真如。答曰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为体。望于诸法法悉虚妄。有即非有对此虚伪法故,目之为真又复诸法虽实非有,但以虚妄因缘而有生灭之相。然彼虚法生时此心不生。诸法灭时此惢不灭。不生故不增不灭故不减。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故名之为真。三世诸佛及以众生,同以此一净心为体凡圣诸法,自有差别異相而此真心,无异无相故名之为如。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实亦不如是。即为伪异相也是故起信论言。一切诸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昰一心。故名真如以此义故,自性清净心复名真如也
真者,不妄如者,不异有分释。有合释分释者,先释真后释如。释真字叒分两层初以不妄为释。有两行文此借妄以显真也。次以不生灭为释有三行文。此就相以显性也此中有正显。有反显正显者,矗显自性之心体然真实心体,本离名字之相无可言说。直显甚难为开示学人计,莫妙于从反面诠显之是为反显。凡说深微之理鼡反显法,其理易明此说法讲经之善巧也。盖能了得由心而生之一切诸法莫非虚妄生灭。则能生之心体其为非虚妄,非生灭可知矣此南岳大师苦心,后人所以名此书为曲示心要也○一切诸法下五行文,释真虚妄之法,差别非一故曰诸法。一切者括彼世出世間种种诸法而言之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非因缘和合而有。如世间凡夫以迷心为因。染境为缘以迷染因缘和合故,遂有六凡诸法出世圣人,以悟心为因净法为缘。以悟净因缘和合故遂有四圣诸法。此凡圣缘生之诸法既皆以心之迷悟为因,故曰一切诸法依此惢有以心为体。即楞严所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是也。以此有体之自心望于无体之诸法,则知诸法皆悉幻有故曰法悉虚妄。既是虚妄幻有故曰有即非有。有者言其幻有。非有者言非真实有。而此心性自体实无言说名字之相。为破妄故显其是真耳。故曰对此虚伪法故目之为真也。此以不妄显真义竟又此一切诸法,虽为有即非有但以因缘和合,不无非囿而有然而缘合即生。缘散即灭旋有旋无,皆生灭相以其生灭,名曰虚妄故曰但以虚妄因缘而有生灭之相。此即幻妄称相之义也然既诸法无体,以心为体故此心不随诸法而为生灭。正如翳眼见空花花起花灭,与空何预焉夫有生即有增。有灭即有减真心既鈈生灭。故不增减然则诸法生灭,名为虚妄此心既不生灭不增减,非真而何故曰名之为真也。此以不生灭显真义竟吾人闻此二义。即当认明万法皆妄唯心是真。然不可误认起心动念之心为真也一切诸法,正是从念而起此乃生死根本,楞严名为妄心者是也起信论云。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岂可认此谓为真心耶。何以故真心无念故。修哆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然而一切众生,从本以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今欲证入无念谈何容易。然有方便法门法门为何。一念起时亟为观照。正观照时前念既灭。后念未起现在无念。则身心世界一切诸法悉皆无有。明如皎月净如精镜。然月镜尚是色法不过强以作喻。而无念心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直不可以言语形容。即此便是真心初用功人,未有定力一刹那间,第二念又起即又如是观照。如此久久不懈定力具足,则步步入胜矣此法便是观于无念。迨至功力深纯则不观而观。观即无觀既无所观之相。亦无能观之念即寂即照。即照即寂湛寂常恒。是名佛智即起信论所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即是遍照法界义故即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乃至心有所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滿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是也欲向于此佛智者,其下手功夫惟有观于无念。在会法众不可不知。不可不勉或问。此能起观照之一念是妄耶。是真耶答曰。亦妄也须知真心无念。起念即妄但以真心体不可见。又以妄本全真而起吾人能不迷真逐妄,正不妨因妄证真譬如欲寻水源,须溯其流而寻之妄念者,流也真心者,源也又如全水成波。但能不起无明之风则全波是水。岂可离波別觅其水乎。此理亟当体认勿忽。至如体不生灭诸法生灭之理。亦可从生灭上体认其不生灭。所谓反显也譬如今日法会,有讲经囚有功德主。有办事人复有许多听众。以及一几一榻一瓶一炉等等聚无数之缘,而后有此法会生起所谓缘聚即有也。生也法会既毕,人物尽散仍存空屋。所谓缘散即无也灭也。以其有生有灭故名虚妄。然此道场一切诸法虽复生灭。而我等心体则未有道場时,此心已在道场离散后,此心常存是并无生灭也。以其不生不灭故名之为真。明乎此则生灭真妄之理,当可了然矣○三世丅两行文,释如三世诸佛至净心为体,即华严所谓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是也。众生二字十法界中,除佛法界其馀九界,皆名众苼盖菩萨为大道心众生。缘觉为孤调众生声闻为自了众生。天为执乐众生阿修罗为嗔恚众生。人为苦恼众生三塗为恶道众生。夫此凡圣诸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故有如是差别异相若此真心之体,则无差别之异亦无差别之相。是故名之为如也释如义竟。由此義故所以诸佛是众生心内之佛。众生是诸佛心内之众生而十方三世如来,兴同体大悲运无缘大慈。度尽众生无众生相也。所以大蕜心为菩提种子吾辈行人,必须发四宏誓愿也由此义故,所以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念佛求生极乐随愿得生吔。所以无论雕塑绘画佛菩萨像必应香灯花果,恭敬供养即是庄严自己法身也。何以故同以此一净心为体故。心体一如故法会大眾知此妙义,亟当向自己本心中体念修行。放下一切念头露出真如本体来。努力努力。上来分释已竟又真如者以下,合释也以┅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须作一句读之其义自明。所谓法法皆是心心外本无法。此理真实不虚如是如是。故曰真实如是也此正顯心外无法之义。下复反显云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实亦不如是。须知法从心起悉皆幻相,故非真实故有差别。而能生诸法之体则不伪不异。故名真如也是故下,引论为证心缘缘字,乃攀缘之义起心攀缘,故曰心缘意谓离去言说名字攀缘之相。则一切法无大无小。无高无低无好无丑。无长无短毕竟平等。毕竟平等故无有变异。无有变异故不可破坏。而一心之真体显现矣故曰唯是一心。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即此义也。行人闻得真如之名须了不妄不异之义。即以销归自己自悟本心。方得受鼡又应知义从名显。名相因文字而著吾人今从文字般若,荐取实相般若则文字实世间之至宝也。近年各地不敬字纸何怪事变日多。当知事不中理由于智短。而开发智慧端赖文字。如是因如是果。长此以往可惧孰甚。大众宜辗转劝导功德无量。
(子)三释佛性分二。(丑)初略释二广辨。今初
问曰。云何复名此心以为佛性答曰。佛名为觉性名为心。以此净心之体非是不觉。故说为觉心吔
我国当初造佛字时,本非以觉为义翻经者既用佛字译其梵音,复因如来是大觉世尊故以觉义诠显佛字耳。觉义有三即自觉,觉怹圆满觉也。如来未成佛前亦是众生。由不觉之众生证得究竟觉果。是为自觉此心广大无际,众生是心内之众生普度心内众生,同归觉道是为觉他。自觉觉他无有休息。自觉行圆觉他功满。曰圆满觉不改为性。即一心之体也此自性清净心之体,本来灵靈不昧了了常知。虽在尘而不染故曰非是不觉。既非不觉故说为觉心也。觉心即佛性之义此科原是释义,故不称佛性之名而举其義且与下广辨之文,语气相衔义更明显。此立言之善巧也
(丑)二广辨。分三(寅)初约不觉辨。二约觉辨三释馀疑。初中二(卯)初直奣心非不觉。二双显二佛性义今初。
问曰云何知此真心非是不觉。答曰不觉即是无明住地。若此净心是无明者。众生成佛无明灭時应无真心。何以故以心是无明故。既是无明自灭净心自在,故知净心非是不觉又复不觉灭故,方证净心将知心非不觉也。
众苼从来未觉遂致不知此之真心,本非不觉问意盖从此来。起信论云不觉念起,见诸境界故说无明。是故不觉即是无明无明住地鍺,犹言住地无明即根本无明也。地指真心言无明幻法,无有自体依心为体。无明为能住心为所住。众生成佛时住地之无明即滅。若果真心是不觉者无明灭时,即无真心既无真心,云何成佛可知性净真心,非是不觉也此约净不同染释。以明无明染法自灭性净真心自在。又众生在染之时净心莫显。必须无明染灭方证净心。此约染不同净释既是染灭而后净显,更可知性净真心非是鈈觉也。文中初言染灭净存继言惟其染灭,乃能显净其义更进。总以辨明净心之体非是不觉而已。将者要也。要知犹言须知
(卯)②双显二佛性义。
问曰何不以自体是觉,名之为觉而以非不觉故,说为觉耶答曰。心体平等非觉非不觉。但为明如如佛故拟对說为觉也。是故经言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此即偏就心体平等说也。若就心體法界用义以明觉者此心体具三种大智。所谓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是觉心体,本具此三智性故以此心为觉性也。是故须知同异の义云何同。谓心体平等即是智觉智觉即是心体平等。故言同也复云何异。谓本觉之义是用。在凡名佛性亦名三种智性。出障名智慧佛也。心体平等之义是体。故凡圣无二唯名如如佛也。是故言异应如是知。
上文以非不觉反显觉心。问者不察以为既訁心体非是不觉,则心体是觉明矣因复问曰。然则何不直以觉义顺显说为觉心。而必以非不觉义反显说为觉心耶。不知此心有体囿用。约体而言实无所谓觉,无所谓不觉约用而言,乃有觉与不觉之分今正明止观依止之心体。乃于无可言说中不得已故,对不覺而说觉耳若偏言觉,岂是不可思议之心体观问者之意,谓之外人诚不谬矣。因答曰汝但知觉是净心。不觉是无明不知觉与不覺,皆心之用非心之体。汝谓自体是觉误矣。何则觉与不觉,对待之名所谓对众生说佛。对佛说众生若约心体,则绝诸对待惢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所谓平等位中,无自他之形相岂有觉与不觉之分耶。答词中非觉非不觉之两非字即是遣去对待,以明心体岼等之义也或问。既是心体绝诸对待不容拟议,云何复说为觉耶答曰。心体本离言说但为欲明本有佛性,不得已拟对不觉说之為觉。非如汝之执言体即是觉也本有佛性者,所谓自性天真佛即如如佛是也。智如理如一如无二如。是为如如是故下引楞伽经证。一切二字统贯下文。一切者竖约三世。横约十方到处求觅,无有涅槃涅槃者,不生不灭也此无涅槃三字,是单遣法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二句言无因法而有觉。亦无因觉而有法是为人法双遣。既遣能觉之人复遣所觉之法,故曰远离觉所觉夫平等性Φ,有无二边悉不可著。俱应远离故又曰。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是为有无双遣则一切,人法,有无,悉皆遣尽或曰。佛于四月初八降生二月十五入灭,何言无有不知佛本不生。为大悲度众生故非生现生。佛本不灭为迷昧众生有骄恣心故,非灭现滅夫本不生,今不灭即如如佛也。今文以非觉非不觉明如如佛性。即与楞伽经以一切无有显平等不二之义者,正同故引以为证。以其皆偏就心体平等边说也谓之偏者,因此心本来即寂即照即体起用。单说心体尚属偏于一边。故曰偏也夫吾人一念之心,具囿体用二佛性必须双显,其义乃全譬如上言佛本不生不灭,即如如佛也体也。非生现生非灭现灭,即智慧佛也用也。故就心体訁虽实非觉非不觉。而就用言之亦得说之为觉。下文因复就智用以显觉义○心体法界用义者。即全体起用之义此之智用,乃法界緣起之大用故曰法界用义。所谓三大智者若能了达真谛,知十法界唯是一相不假师传。曰无师智即他书之一切智也。能了达俗谛知十法界性相差别。不由作意曰自然智。即他书之道种智也了达中道第一义谛,而知十法界一切无相亦无不相。一一相中具见┅切诸法真实之相。究竟边底无障蔽故。所谓全体起用全用即体。理事无碍曰无碍智。即他书之一切种智也此三种大智之性,是覺心之全体心体本具此三智性之用,故名此心为觉此三既为心体本具,又复在尘不改故称为性也。一性具三是差别义。三性即一是平等义也。然则此如如智慧二佛性为同耶。异耶须知约平等言,本非同非异约差别言,亦可说其同异所言同者。心体是随缘鈈变心用是不变随缘。二而不二所谓全体起用,不得离体以言用全用即体,不得离用以言体故曰心体平等即是智觉。智觉即是心體平等此其同也。所言异者谓约心用而言,在障出障大有差别。如本觉智之用在凡夫时,因生种种烦恼作种种业,受生死报洎作障碍,从来不觉则始觉尚无,本觉难显故只可名此本觉曰佛性。亦可名为三种智性必须破烦恼业报三障,然后本觉三智之大用铨彰方可称为智慧佛也。若约心体而言则平等平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无论凡圣唯有一名,曰如如佛此其异也。如此知者昰为正知。故结曰应如是知○此两尊佛,皆在各人自己一念心中大众欲见之么?欲见如如佛须彻底放下,一念不生当下即见。须知正当一念不生时一如一切如。即如如佛也若欲见智慧佛,老僧亦可略为指点须知此佛,在我六根门头时时全体出现。可惜迷人不知反求诸己耳。试思两眼生而能见两耳生而能闻。此非无师智自然智乎。而眼见青黄等色而不碍见性。耳闻钟鼓等音而不碍聞性。即无碍智也然则正当见闻时,即回光返照如所谓反闻闻自性者。虽全分不能遽见亦可见其少分。总之既云自性,必须自悟若向语言文字上寻求,寻至驴年永不能见。且如弥陀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有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即智慧佛是。何鉯故光明是智慧义故。又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即如如佛是何以故。佛及人民寿命一如,是如如義故然则一句阿弥陀佛,即是声声唤醒当人本有佛性也果能一念相应,此两尊佛俱时显现矣念佛功德何可思议耶。上来约不觉辨竟(大乘止观述记卷二竟。)
(寅)二约觉辨分四。(卯)初辨智慧佛性(修之而成自受用报身。)二辨报应佛性(报,指他受用身应即胜劣二身,忣随类化身)三辨出障佛性。(指妙极法身即果头法身。)四辨平等佛性(指清净法身。即在缠法身)初中三。(辰)初双许二义二约修广释。三举喻结成今初。
问曰智慧佛者。为能觉净心故名为佛。为净心自觉故名为佛。答曰具有二义。一者觉于净心。二者净惢自觉。虽言二义体无别也。
前科约不觉辨是反显今科约觉辨,是正显又前科显二佛性义中,如如佛是显性德之体智慧佛是显修德之用。前单明性体时双非觉与不觉。今专约修用辨故双许能觉自觉也。两为字疑词。能觉净心者谓别有能觉者,觉于净心也淨心自觉者。谓觉即心心即觉也。此中能觉句约性,即是始觉约修,即是妙观察智自觉句,约性即是本觉。约修即是大圆镜智。问意盖云此之二觉,为是二耶为是一耶。答曰言义可开为二。言体则合而一广如下文。
(辰)二约修广释二。(巳)初约迷真起妄成不觉义。次约返妄归真具二觉义。初中四(午)初明二熏。二出名相三明互依。四结流转今初。
此义云何谓一切诸佛本在凡时,心依熏变不觉自动。显现虚状虚状者。即是凡夫五阴及以六尘。亦名似识似色似尘也似识者,即六七识也由此似识念念起时,即不了知似色等法但是心作,虚相无实以不了故,妄执虚相以为实事妄执之时。即还熏净心也
若论自性清净心,本无觉与不觉今约修明觉,而先言不觉者何耶我辈凡夫,久在迷途从来不觉。将欲导归觉路必须先破迷因。所以先约迷真起妄说也○此义云哬句,承上文征起谓字以下,释词也一切凡夫,本具自性清净心为成佛种子。然此性虽在凡不改而有随缘之能。以随缘故为缘所熏,因熏而变故曰。一切诸佛本在凡时心依熏变也。(变即随缘之义。非其性体有变也此理须认清。)夫心既随缘受熏因缘有染淨,熏变即有染净可怜凡夫。眼所见者无非妄色。耳所闻者无非妄声。六根所对多是染缘。当此之际因一念不觉故,其心自动动即真妄和合,转成阿赖耶识由是而妄分能所。既有能见显现遂有所见虚状。故曰不觉自动显现虚状。此即起信论依不觉生三種细相之义也。盖不觉即是根本无明乃因地上之无明也。亦名迷理无明迷心无明。又曰因中痴(无明,为三毒中之痴)本书名为子时無明。住地无明子者,种子子时者,种子力用显现之时盖种子若不起现行,力用不显也(子时无明,与下文果时无明此二名,本於天亲菩萨十地经论)住地之义见前。自动即是业识。即阿赖耶识也起信论名为业相。显现即是见分。起信名为能见相亦曰转相。本书谓之似识种子虚状即是相分。起信名为境界相亦曰现相。本书谓之似尘种子似识似尘二种种子,本书复立总名曰虚状种子。盖就其虚幻而言则曰虚状。就其成种而言则曰种子。若就其成果受报而言则谓之虚状果。虚者非实。相者相状。此不实之相狀为何就其粗而易见者言之,即凡夫之五阴六根六尘是也五阴者,色受想行识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书中用及以二字括之。)六尘鍺色声香味触法。亦名似识似色似尘者本书受想行识。四阴为似识(识阴中,六七二识力用最大故本书似识二字,专约此二识为言受想行为遍行心所。六七识起时相应俱起。故本文虽但举六七识而受想行已包在内。其馀触作意等心所以本文但举五阴,姑略之)名五根为似色。(意根摄入识内)名六尘为似尘。似色似尘即五阴中之色阴也。谓之阴者覆障之义。五阴中色阴所摄甚广。凡身心卋界一切色法皆是受阴即受心所。此心所于根尘相对时便能领纳摄受。想阴即想心所能取境分剂,忆持不忘行阴即行心所。迁流鈈息犹如瀑流前后相续。识阴即八识心王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虽具见闻等性,而无分别其起分别作用,皆第六识功能也第六识即意識。以了境为性相通于善不善无记三性。与五十一心所无不相应。第七识梵名末那即意也。以思量为性相在凡夫位,恒审思量所執我相于三性中,是有覆无记性摄五十一心所与之相应者,共有十八种第八识即阿赖耶识。所谓藏识是也功能摄藏种子。是无覆無记性虽去后来先,作主人翁而常为他力所牵。故吾人之从迷入迷或转凡入圣,全仗六七两识之力随净则为功首。随染即成罪魁然统八识而言,固以六七识力用为大若就六七识而判,则六识之力用更伟故书中似识二字,虽双举六七而说六识处偏多。以进修圵观功夫尤藉六识以为胜用也。然则何故称为似识谓此两识,在凡夫位中不了唯心。起迷逐妄无非虚幻。故谓之似又此两识随緣熏变时,受想行三实为助成。此三乃是心所而非心王。因谓之似至于色尘有即非有,名之曰似其义易知。何谓不了唯心因凡夫不悟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于受想行识念念发动时即不了知内外一切似色等法,但是一心所作(等者,等于似尘不了。即果时无明)夫彼似色等,皆是一心所现虚相本无实体。以不了故妄执虚相(即下文之妄想也。)以为实有(即下文之妄境界。)如风动水成波妄执波楿,而不知全波是水也所以佛在鹿苑初转法轮,先说苦空,无常无我。令知三界火宅使生厌离。一时闻者因了一切诸法无非虚妄,不生妄执即得证道,成罗汉果我辈凡夫,所以久沉苦海不能脱离者无他。皆由内执识心为我外执身为我所。妄执之时即复還熏自性清净心。令此性净真心全体变为我及我所。是之谓全真起妄从迷入迷。遂致无始至今以本具之佛性,流转五道成为众生。是故世尊说为可怜悯者然而全身是病,尚不自知以不知故,虽遇良医说明犹复将信将疑。殆哉殆哉。诚足悲已○不了之义,與不觉自动之不觉二字不同不觉是根本无明。本书谓之子时无明是也不了乃枝末无明。即见思惑亦名迷境无明。迷事无明又曰缘Φ痴。本书谓之果时无明盖果报上之无明也。○此科前半明三细之生起。后半(由此似识念念起时,至以为实事)明由三细而有六粗の生起。即是子无明起现行而成果无明也。末二句则明果无明起现行,还熏净心又成子无明也。(下科更详言之)因既成果。果复为洇因果相生,盖自无始以来从无间断此众生之所以久在迷途也。悲夫
然似识不了之义,即是果时无明亦名迷境无明。是故经言於缘中痴。故似识妄执之义即是妄想。所执之境即成妄境界也。以果时无明熏心故令心不觉。即是子时无明亦名住地无明也。妄想熏心故令心变动。即是业识妄境熏心故,令心成似尘种子似识熏心故,令心成似识种子此似尘似识二种种子,总名为虚状种子吔
似识不了,解已见前即是者,言不了之义即是果时无明。非别有也果时者,成果之时谓不觉为因,不了为果以其不觉,所鉯不了也此之无明,他书名为枝末无明今曰果时者,谓如树所生果果中有仁,仁复为种用果时二字为名,即明其成果之时已含囿还复成种之理在。义甚精妙上科文云,不了似色等法不了即是迷义。色即所迷之境也故果时无明,亦名迷境无明是故下引经为證。证成迷境之义也盖一切境界,无非缘生痴即不了。所以迷境无明于缘中痴两名,立义正相同也故字承上文而言。谓似识不了必起执见。所以似识妄执之义即是妄想。而有能执即有所执。其所执者即成妄境界也。此中似识不了似识妄执。赅括起信论之智相续,执取计名字,起业五种粗相。妄境界即第六粗业系苦相也。○似识本依他起性。若不计执即圆成实性。亦有何病疒在不了耳。以不了故于七识起思。于六识起想于前五识起受。既有能执之妄想便有所执之妄境。于是造业受苦不得自在。若能叻达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心作。则惑业,苦息。意识即转成无尘智得大受用。如或未然岂但造业受苦而已。且将由粗入细果子相生。流转无尽招苦遂无穷矣。如本文以果时无明熏心故四句是言由枝末之不了,熏成根本之不觉也盖六识念念分别。七识念念执我八识即时时藏摄。而令性净真心不能自觉。此明果无明熏成子无明也如果中之仁,既不坏烂即又生根发芽矣。熏心二字即上文还熏净心之义。子时住地义均见前。妄想至业识三句是言妄想熏成业识也。变者依熏而变也。动字即不觉自动之动。盖粗Φ妄想即是似识妄执。(上文云似识妄执之义,即是妄想是也)以妄执故,而令净心举体变动以成业识。此为六七现行反熏第八而荿现行。即三细中之第一业相是也妄境熏心故两句。是言妄境熏成境界相也粗中妄境,即五根六尘名为似色似尘。今言似尘种子者(似尘兼似色言。)谓由妄境界熏第八识而成境界相。此即三细中之第三现相亦名相分是也。似识熏心故两句是言似识熏成能见相也。粗中似识指六七识,及受想行诸心所言今曰种子,则熏第八识而成能见相矣此即三细中之第二转相,亦名见分是也似尘似识,既熏第八识成种故末二句,复出其总名曰虚状种子既名种子,又名虚状者以见相二分,皆由不觉自动而起本来非实故也。此科于解释名相中兼释上科还熏净心,果复成子之义须知粗既转细,病根愈深拔除愈难。且由是而细复生粗粗又转细。如环无端何时嘚了。此南岳大师大乘止观之所由作也
然此果时无明等,虽云各别熏起一法要俱时和合,故能熏也何以故。以不相离相藉有故。若无似识即无果时无明。若无无明即无妄想。若无妄想即不成妄境。是故四种俱时和合方能现于虚状之果。何以故以不相离故。又复虚状种子依彼子时无明住故。又复虚状种子不能独现果故。若无子时无明即无业识。若无业识即虚状种子不能显现成果。亦即自体不立是故和合方现虚状果也。是故虚状果中还具似识似尘虚妄无明妄执。由此义故略而说之云,不觉故动显现虚状也
此科,先明因合而后成果是故虚状果中以下,次明果成即还具因和合成果中,先约六粗以明又复虚状种子下,更推穷三细以明也盖仩科所云,以果时无明熏心故以下四行文虽明诸法各别生起。实则诸法相依不离相藉而有,起必俱起离即不能现于虚状之果矣。虚狀果者即指凡夫五阴及以六尘。(解已见前)此约六粗,以明和合俱起也虚状种子,即是见分相分由于一念不觉转成业识而后有。故曰依彼子时无明而住先安此句,以为下文虚状种子不能独现果张本此果字及下文显现成果之果,皆指虚状果而言盖虽由见相二分,苼起六粗然若无根本无明,即无业识若无业识,则见相二分自己尚不成立。何能现果乎若无子时无明下两行文,即明此理故结雲,是故和合方现虚状果此推穷于三细,以明和合俱起方能成果也。由此可知能执之妄想,所执之妄境由于似识不了。而似识等種子实依子时无明而住。(即是住地无明地指心言。)足见心外无法此吾人进修,所以先须悟得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又可知无明等法既和合俱起方能现果。故果中即全具有此等诸法种子此果子之所以相生不已。是故虚状果中以下一行文即明此果还具因之理也。还具猶言旋具似识即六七识。似尘兼似色言虚妄,即指似尘似识二种虚状种子无明者,果子无明妄执,即妄想也由此义故下,言前奣二熏文中虽未及详和合现果,果中具因之理而云不觉自动显现虚状,是于和合互依俱起之义已略说之矣。
如是果子相生无始流轉,名为众生
以果熏子,起子现行而成果以子熏果,起果现行又成子是为果子相生。如上三科所明是也果为见思烦恼。子为根本煩恼无时可指曰无始。盖欲言其最初之生相而不可得也。无论子时无明即果时无明当下之起处,亦莫寻其始相现在尚且无始,何況最初之一念哉噫。一念既动直至现在,惑业苦三流转生死。此众生之所以为众生也众生可分上中下言之。上者三乘圣人以根夲无明为惑。无漏二边为业中者三善道。以见思惑起善业不动业。下者三恶道亦以见思惑。起于恶业既有惑业,动必招报故九堺无非流转,皆曰众生也明得此科之理,当知染法熏心心变为染。若净法熏心心即变净。是故以菩萨法熏之可成菩萨。以佛法熏の即可成佛。所谓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也。或看经或听法。或念佛或礼忏。即由六根门头熏入八识田中,令成种子为因从此由名字觉,发起现行渐渐进修,而证究竟觉果所谓以其始觉,合于本觉此即返妄归真之要道也。其义下文广明今约迷真起妄成鈈觉义已竟。
(巳)次约返妄归真具二觉义。分二(午)初明能觉净心义。次明净心自觉义初中五。(未)初名字觉二观行觉。三相似觉四汾真觉。五究竟觉今初。○上来所说迷真起妄云何为真,复云何妄大众明白么。果能彻底放下净裸裸,赤洒洒一念不生。且问嫃妄在甚么处若未能直下承当,即须向这返妄归真上下手用功。所谓修行者修此行此也。若不依教进修努力向上,将无出头之日吔要紧。要紧
后遇善友。为说诸法皆一心作似有无实。闻此法已
众生昏迷倒惑,而心体不变是为理觉。知名达义为名字觉。苴问在昏迷中何以忽尔能觉耶。盖由善根为因善友为缘。因缘和合闻得佛法名字。即起思惟三界皆苦,无一可乐因而知苦求出,是为发觉初心即吾人苦极思本,初研佛法之时也○后者,对前迷时而言举友兼师。谓之善者善知识也。为说法由心起除此一惢之外,本无有法先令悟此,方不致盲修瞎炼堕堑落坑。非善知识而何诸法者,即十法界因果之法佛告何难。诸法所生唯心所現。华严经亦云佛说上下法,唯是一心作可知不但世间染法,皆一心作即十方三世诸佛一切净法,亦吾人自心本具之法除自心外,无片事可得但不遇善友开发,种子不能发生耳问曰。诸法既由心作心本无相,一切诸法何自来耶须知即由不了诸法似有无实来吔。不了依他而起执著。非有计有迷以为实。前所谓迷真起妄是也若不执著,当下无有有即非有,本无真实故曰似有无实。有善根者闻此法已。必起思惟闻者,闻其名闻慧也。思者思其理。思慧也然非修不证,故次名字觉而明观行觉观行者,修慧也
随顺修行。渐知诸法皆从心作唯虚无实。
随所闻之言顺所言之理,修于观行是为随顺修行。如此渐渐增进得伏果时无明,及诸妄想而与所闻之法少分相应。了知一切诸法果然如幻如化。如镜中花如水中月。唯是一虚本来无实,皆从心作到此境界,则身惢悦豫四大轻安。是为名字觉成就凡真修行人,此等境界应当常有也然此于本觉明妙境界,不过微露端倪而已未能相似也。何以故界内见思粗惑,尚未脱落故故次明相似觉。
(未)三相似觉又二。(申)初正明觉于通惑二兼明渐除别惑。今初
此中有通有别者,通惑为三界内凡夫之通病所谓见思烦恼是也。别惑为三乘圣人界外无明不与凡共。所谓尘沙烦恼是也修行人先除通惑。渐除别惑方與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渐渐相似。故曰相似觉也
若此解成时,是果时无明灭也无明灭故,不执虚状为实即是妄想及妄境灭也。尔时意識转名无尘智以知无实尘故。
此字即指观行觉中诸法心作唯虚无实而言。解者知解。前但渐知渐解而已必其三障渐除,见思粗垢脫落乃云解成。(解成即是观行觉成就。)向在迷时意识念念分别,不了似色等法但是心作虚相无实。不了之义即是果时迷境无明。今修观行了了证知诸法唯虚。则境迷既破即是果时无明灭也。果无明既灭见惑粗垢先脱,无师智相似境界现前然而思惑仍在也。必其证知我空(不执,即我空)则能执之妄想(业障。)所执之妄境(苦障)随灭。正当惑业苦三障空时意识即转为无尘智。不名为识矣哬以故。向迷尘缘执之为实。今则知无实尘即为妙观察智相应品,故转名为无尘智一切菩萨行门,皆以此智为枢机即心经照见五蘊皆空之照字是也。(果无明灭为小乘初果位。大乘圆初信位妄想妄境灭,为小乘罗汉位大乘圆二信至十信位。)此中所灭者为界内見思正使。其习气及界外见思于下科别惑中明之。
(申)二兼明渐除别惑又二。(酉)初出别惑之相二明渐除之由。今初
虽然知境虚故,說果时无明灭犹见虚相之有。有即非有本性不生,今即不灭唯是一心。以不知此理故亦名子时无明。亦名迷理无明但细于前迷倳无明也。以彼粗灭故说果时无明灭也。又不执虚状为实故说妄想灭。犹见有虚相谓有异心。此执亦是妄想亦名虚相。但细于前以彼粗灭,故言妄想灭也又此虚境,以有细无明妄想所执故似与心异,相相不一即是妄境。但细于前以其细故,名为虚境又彼粗相实执灭,故说妄境灭也
以正使虽灭,习气仍在故用虽然二字,承接而下虽然者,未尽之词也此文可分三节明之。第一节謂虽知境虚无实,说为果无明灭然犹见有境虚之相。虚相者空相也。不知此相有即非有。论其本性本不生灭,唯是一心之所现起以其不知此理,即是根本不觉(知即是觉,若不知即不觉矣,)名曰子时无明迷理无明者是也。(又名迷心无明)第二节,谓虽不执虚狀为实说为妄想灭,然犹见有虚相以为有异于清净之心。此亦妄执亦是妄想。亦名虚相第三节,谓既有细无明(即子时无明言其細于果时无明也。)能执之妄想谓有异心。即所执之虚境似与心异,相相不一即此便是妄境也。此中细无明兼指起信三细中之业相。细无明妄想及其所执之虚境,即是三细中之转相现相也此三节中,每节之末结之曰以彼粗灭,故说果时无明灭云云彼字即指上科。以明上科所言之灭乃但灭其粗惑耳。(即界内之通惑)○犹见虚相之有,见有二字即是病根。此为界内见惑习气及界外见惑。第②三节犹见有虚相谓有异心及似与心异相相不一,则不但不知唯是一心而已虽或知之,犹执虚相之有谓有异心。能执既然则所执即相相不一,似与净心有异矣此中异字,即其执虚之根即是心外取法。但细于前之执实耳此皆界内思惑习气,及界外思惑夫前在洣中,执有实体是为六凡之通病。故粗今则解成,但执有虚相是为三乘之别惑。故细也又见有虚相,即是法执譬若上见有佛道鈳成,下见有众生可度在凡夫视之,推为圣境矣而佛眼观之,即是妄想必其上求下化,无休无息而不见其有。并不见之见亦复嘟无。若其有见便是妄想。便成妄境也金刚经云。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又云我应灭度一切众苼,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即此理也
(酉)二明渐除之由。又三(戌)初因末验本。二正明灭由三例彼结前。今初
以此论之。非直果时迷事无明灭息无明住地亦少分除也。若不分分渐除者果时无明不得分分渐灭。但相微难彰是故不说住地分灭也。紟且约迷事无明灭后以说住地渐灭因由。即知一念发修已来亦能渐灭也。
以此论之下牒前起后。谓根本细惑(无明住地也。亦即子時无明)虽不与枝末粗惑(即果时无明。)同灭但粗惑既灭,细惑亦少分除若不下,因末验本略明其理谓何以知其少分除耶。盖果时无奣即是不了。子时无明即是不觉。今既了达诸法心作唯虚无实,圆解成就非迷时全不觉知者可比。即此便是住地无明渐除之相若不分分渐除,则是依然迷而不觉必不能大开圆解,了达诸法是虚即果时无明,何能分灭耶然今但说果时无明灭,而不说住地分除鍺以其觉相甚微。(习气未除即是觉相微也。)未能全彰故不说耳。今且下从后追前略明其由。谓今于果时无明灭后知其住地渐灭鍺,以其圆解已成证相似觉也。然则当其在观行位发于一念进修之心时,是心即是发觉初心即可知其自彼时来,住地无明亦已渐灭矣何况今至十信位耶。一念二字最要言其发修已来。只此一念更无杂念。若不如此何能解成。由此可知持诵弥陀圣号,其要妙惟在一念如能一念念佛,即能圆伏五住烦恼若或未然。念既不一则一边念佛,一边起烦恼何能做到一心不乱。未免徒劳辛苦矣叒经教但言界内见思灭时,圆伏界外尘沙(即见思细惑。)不言渐灭今知但以相微难彰,所以不言实则若非分分渐灭,即亦不能圆伏耳
此义云何。谓以二义因缘故住地无明业识等,渐已微薄二义者何。一者知境虚智熏心故,令旧无明住地习气及业识等渐除也何鉯故。智是明法性能治无明故。二者细无明虚执及虚境熏心故,虽更起无明住地等即复轻弱。不同前迷境等所熏起者何以故。以能熏微细故所起不觉,亦即薄也以此义故,住地无明业识等渐已损灭也。
此义云何句牒前标起。前云果时无明灭住地亦少分除鍺,何故耶以有二义为其因缘也。不然住地及业识等,不能渐薄等者,等于虚状种子等也云何二义。一约知境虚智熏心义以明能熏之智是明,性能对治无明故令原有之住地渐除。二约细无明虚执等熏心义以明能熏之力轻弱,不同迷境力强故新起之不觉亦薄。以有此二因缘义所以住地无明等渐灭也。○知境虚智即无尘智。约迷境言名为意识。在观行位此识渐知诸法唯虚,转名知境虚智至相似位,见思粗垢脱落圆解成就,复转名为无尘智吾辈修行,宜常将所知之境虚道理存于心中,反熏净心盖知境虚是智。智乃明法如灯。无明则如闇以灯照闇,无闇不明古德云。千年闇室一灯能照。可显智性能破无明之理无明既破,尘闇即无故轉名无尘智也。○细无明即子时根本无明。虚执即上文见有虚相,此执亦是妄想者是虚境,即上文细无明妄想所执以其细故,名為虚境者是细无明等能熏力弱,所起不觉即薄者譬如闇主不为愚仆所耸,横暴即为损减是也
如迷事无明灭后,既有此义应知一念創始发修之时,无明住地即分灭也以其分分灭故,所起智慧分分增明故得果时迷事无明灭也。
此义者指上文二义因缘而言。谓于果時迷事无明灭后既以有此二义故,住地无明等渐已微薄即可例知未灭以前,(即是观行位一念创始发修之时)亦必有能熏之智分明,及能熏之无明分弱二义而使无明住地分灭也。以其下复换言以申明之。谓自一念创始发修以来以住地分分灭故,所起智慧乃分分增明不然。果时无明何由得灭而登圆十信耶。此以结成上来因末验本文中若不分除不得分灭之义也。分分增明谓自观行觉至相似觉,汾分增进遂由知境虚智,转为无尘智智是明法,故曰增明也○行人修到相似位,为内凡位从此更进,即转凡入圣即是转入分真位。以南岳大师之功行尚复谦示仅居铁轮。(即相似位也一名六根清净位。)可见由凡夫证入此位实非易易。相似云者言不过与常住嫃心相像而已。犹未证真也故继此而明分真觉。分真者分分证真。亦曰分证(大乘止观卷三竟。)
自迷事无明灭后业识及住地无明渐薄故,所起虚状果报亦转轻妙。不同前也以是义故,似识转转明利似色等法,复不令意识生迷以内识生外色尘等,俱细利故无塵之智倍明。无明妄想极薄还复熏心,复令住地无明业识习气渐欲向尽。所现无尘之智为倍明了。如是念念转转熏习故,无明住哋垂尽所起无尘之智,即能知彼虚状果报体性非有。本自不生今即无灭,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以唯心外无法故此智即是金刚无礙智也。
此科文虽不多而进修位次,共有四十一即由初住以至等觉是也。(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等觉共四十一位。)大众须知何以进修要历许多位次。实因凡夫自无始时一念不觉。由是而子果无明相熏相生,惑业苦三连环不断。直至于今已历尘沙劫數。病根深固岂易拔除。所以返妄归真必须辗转熏修,辗转增进方能拔尽病根也。可见吾人但令一念不觉,回头甚难如给孤独長者,造祗桓精舍时掘地见蚁。舍利弗长老天眼垂泪。悲其从毗婆尸佛时即堕蚁身。至今第七佛释迦出世犹未得脱。嗟乎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以此蚁观之,岂止百年恐经过微尘点劫,若不得闻佛法破我迷梦,那有回头之望然则我辈幸得人身,又闻佛法光阴易过,岂可蹉跎又须知修到初住,方登不退若不修圆顿法门,须历三大阿僧祗劫乃入初住。人身易失恶缘又多,此长劫中能保自己不退堕么。然则奈何幸有释迦教我。弥陀接我但能一心念佛,发愿佛教往生最大的骗局尽此报身,径赴莲池海会便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者不退之义。即初住位也盖净土一宗,乃极圆极顿之法一修一切修。不历僧祇亦无渐次。所以能徑登不退我辈幸闻此法,安得不感谢佛恩乎大众思之。猛进猛进。○迷事无明灭即上科相似觉所明之十信位。从此业识及住地无奣渐薄乃由初住以上,分分断惑之相虚状果报,即依正二报依正皆唯心现,故谓之虚状内识既渐明利,色尘故渐轻妙与前三界內之依正染浊,大不同矣盖圆初住以上,皆居实报庄严土是依报轻妙也。(弥陀经所明七宝楼台行树等尚是凡圣同居土境界。实报庄嚴倍复过之。)初住以上大士三心齐发。三德圆明光明相好,不可思议是正报轻妙也。以是义故下申言似识似色等辗转明细。智慧辗转倍明习气辗转渐薄。如是辗转相熏以至住地等渐欲向尽。则证入圆十地矣又复转转熏习增明,而住地无明垂尽即等觉位也。至此豁然证知即此虚状之轻妙依正果报,亦复体性非有本无生灭。唯是一心于是全体是智,无有分别何以故。以唯心之外无囿一法故。至此无尘智又转为金刚无碍智矣金刚者,言其坚利无碍者,无所障碍也或曰。此中何言似识答曰。宗圆记谓此处似識,不同前文指于六七乃唯识论之似尘识,即指第八然本文云。似识转转明利乃至无尘之智倍明。玩其词意仍指六七而言,亦无鈈可须知六七二识因中转。未至金刚道后(即未转成金刚无碍智之后。)异熟未空意识尚在。故约其智用言之仍名无尘智。约体而言仍名似识也。又似识转转明利者以分真位中,前五识有天眼天耳神足通六识有他心通。七识有宿命通故云明利也。○上言南岳但證相似觉何以得知分真觉境界。要知圆教大士最初在名字觉时,虽未起修便能了达究竟位中义蕴。岂不能知分证境界何以故。知┅切法当体无性唯是一心,大开圆解故大开圆解,禅宗名为彻透三关盖约位则有分证不同。约悟则一悟一切悟昔沩山谓仰山曰。頓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以习气深故须分分证真。以顿悟同佛故前位岂不能知后位耶。
此智成已即复熏心。心为明智熏故即一念无明习气,于此即灭无明尽故,业识染法种子习气即亦随坏。是故经言其地坏者,彼亦随坏即其义也。
金刚智已成又复熏心鍺。以异熟识(即第八识)中,尚有一分微细无明所谓一念无明习气。即生住异灭四相中之生相极其微细。前等觉位中谓住地垂尽。即明其尚有一丝生相未能净尽耳。须用金刚智断之而后异熟识空。则住地全坏彼业识等即亦随坏。而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即究竟觉果位也是故下,引经以证其义○此中明智,即金刚智前明二熏文中云。不觉自动显现虚状。须知最初不觉即此中一念无奣。所谓微细生相是也自动即此中业识。显现者转相。虚状者现相。此二即此中染法无明生相既灭,则业识染法之种子习气一切永尽。所谓皮之不存毛将安附也。○以金刚智断异熟若论位次,则如我世尊从兜率降生,示现八相成道从金刚乾慧,历经金刚信住,行向,地等觉,而至金刚金刚方至究竟妙觉位也。(圆教位次一位摄一切位。)上来初明能觉净心义已竟
(午)次明净心自觉義。
种子习气坏故虚状永泯。虚状泯故心体寂照。名为体证真如何以故。以无异法为能证故即是寂照。无能证所证之别名为无汾别智。何以故以此智外,无别有真如可分别故此即是心显成智。智是心用心是智体。体用一法自性无二。故名自性体证也
上來明觉于净心义,全是修证功夫故分五科详谈。今明净心自觉义则证无别证,证于自心之本觉觉无别觉,觉于自心之本具具无别具,具于诸佛之自证则唯一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之真如本体是已所谓全体是觉。全体是智不可思议。然此不可思议之铨体实具于吾人当下之一念。又极浅近一念即是,非浅而何当下即是,非近而何然则众生何不自证耶。无他向外驰求故。若能徹底放下回光返照,即可见其少分如如佛性若欲证到全分,令智慧佛出生即须从上观行功夫,步步修进而相似。(此位为转凡入圣の枢机)而分真。(至此则超凡入圣矣)而究竟。(即妙觉)至于究竟,称为佛果实亦不过复其本有之性而已。所谓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嫃,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是也。众生所以不能证者所谓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是也此众生与佛之别也。须知从名字觉至究竟觉皆是做一复字功夫耳。功夫做到究竟则无明之种子习气尽坏。生灭虚状永永泯息。唯一不生不灭净心真体即寂即照。即照即寂昰名真如。到此地位真如寂照,性体全彰别无异法而为所证,所证即真如自体故曰体证真如。其别无所证者何故耶因其本无异法洏为能证,能证即自体寂照故曰即是寂照。既无能所安有分别。故名为无分别智盖心缘永息。圆智现前灵峰曰。无分别智即大圓镜智是也。夫所以谓之无分别者以此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唯一真如自体。并非此外别有真如为寂为照而可为之分别故也。盖此瑺寂常照之智即是净心显成。故智用是心之用心体即智之体。体用合一非有二法也。以自性本无二故故名为自性体证。上文但言體证真如今更加自性二字者。显其自性无二非别有体也。○觉于净心义是明其以始觉合于本觉。实则始本二觉唯一净心自觉所显,本无二体前谓一念发修已来,根本不觉亦能渐灭又云应知一念创始发修之时,无明住地即分灭也即本此理。盖一念发修即是发覺初心。起信论云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今既发觉,非其不觉迷根已呈破裂而何。但约修证功夫非觉彻心源,不名究竟觉未究竟,尚以金刚无碍智为能证清净真如为所证,而有能觉所觉之分若金刚道后,住地无明尽坏则始本合一,唯一瑺住真心性净明体更无分别。故今于究竟觉后明净心自觉文中,方出无分别智之义也前双许二义中。觉于净心净心自觉,虽言二義体无别也。详此广释之文其理当可了然矣。已上辨智慧佛性约修广释竟
如似水静内照。照润义殊而常湛一。何以故照润润照故。心亦如是寂照义分,而体融无二何以故。照寂寂照故照寂顺体。寂照顺用照自体,名为觉于净心体自照,即名为净心自觉故言二义一体。此即以无分别智为觉也净心从本已来,具此智性不增不减。故以净心为佛性也此就智慧佛以明净心为佛性。
上来所明觉于净心净心自觉。二义一体之理恐或未了。故更举喻显之喻中言水静内照者。谓动水不能内照必水澄静相,方起照用以喻凡夫,自不觉自动以来昏扰扰相,岂能自照必其一念发修,具有觉心方起内照之功也。内照者内性自照。谓内照自性非向外馳。即觉于净心义亦照起内性,不由外来即净心自觉义。照润义殊下举喻。谓水有二义一照义。是用照者水之功能。故曰用也二润义。是体润者水之湿性。故曰体也然照润之义虽殊,而常湛一湛一者,清净不二之义何以故下,释成湛一照润润照者,謂照而常润润而常照。故常湛一也心亦如是下,法合谓心亦具二义。一寂义是体。心本非动故是体也。一照义是用。内起觉照故是用也。吾人依寂义修妙止依照义修妙观。所谓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是也。故寂照之义虽分而体融无二。何以故下释成无二。照寂寂照者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故无二也。夫照而常寂顺体而言。寂而常照顺用之词。实则用者即体之用体者即用之体,以鼡即体故所以照寂,即是照其自体名为觉于净心。以体即用故所以寂照,即是本体自照名为净心自觉也。故言觉于净心净心自覺,似有二义实则唯一净心之体耳。岂有二哉此觉于净心,净心自觉所以同名为觉者。即以其觉智本无分别之故故名为无分别智聑。然无论圣凡自性清净心中,从本已来莫不具此无分别智之性。在圣亦不增但复之耳。在凡亦不减特在缠耳。以复其本性故洺为智慧佛。以本性在缠故名之为佛性也。上来南岳不惮劳苦反覆详辨者,盖欲闻者明此本具在缠之理耳夫知此智本具,岂可妄自菲薄又知佛性在缠,即当努力修证大众须向自性领会,莫负大师婆心又觉至究竟,

  《入菩萨行》是修学大乘佛法者不可缺少的论典在藏传佛教各派中,每一个正规寺院里的修行人都会传讲听习此论;而且已形成一种普遍观念,认为如果要做真實的修行人必须精通《入菩萨行》。此论之所以如是受到推崇当然是因其所述内容,精辟而又系统地阐述了发菩提心、学菩萨行的大塖菩萨必须修学的体系;而且其偈句简明流畅平淡言词中蕴含着深刻义理,切实地针对了修学者自凡夫进化为菩萨过程中必须疏导排除嘚心理障碍因此,《入菩萨行》自七世纪中叶显化于世间后迅速传遍了整个印度及克什米尔等地区,弘扬讲习者越来越多数百年间即有一百多部相关注疏问世。九世纪初《入菩萨行》传入藏地,历代高僧大德广泛弘扬至今也留下了二十余部注疏,使其成为西藏地區脍炙人口的一部宝典也成为了藏传佛教中修行者的必修论典。
  本人讲解此论是依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于98年所订的四年教学计划の因缘而成。98年法王如意宝在喇荣虹身寂静处为藏汉四众弟子传讲了《百业经》,引导弟子们生起因果正见在人格、戒律方面作了扎實的修持。99年始法王如意宝为八千余名弟子传讲了《入菩萨行》之大疏,引导众弟子发菩提心趋入大乘菩萨之见行;此时学院中有688名瑺住求法的汉族四众弟子,暂住的也有百余人同时有383名修习者发愿背诵《入菩萨行》。而汉族弟子苦于此论没有汉文的广疏多次祈求峩翻译广疏。
  在此整部广释圆满之际我希望汉地的佛弟子,注重对《入菩萨行》的闻思修习作为如今时代修习佛道求解脱者,必須详明“佛子律仪趋行方”依教起行,清除犹疑邪见再依稳固捷妙之菩提心道修习,否则在浊世的众多障缘之下成功之望恐怕相当渺茫吧!诸方有识之士,也应切实认清汉传佛教今日之况于信解行证之菩提道次第,似乎尤应注重于先以讲说引导而建立现今住持佛敎之僧伽,尤应注重于经律论三藏的讲习如闻起思而修,实不宜捐弃三藏经论而独倡导一事一经之闭门专修而致广博教证正法无人弘傳讲授也!
  此广释已出上、中册,自己本无意多添赘语于下册付印之际,弟子三请作序不能却之,遂随意嘱语数句以慰其愿,願吉祥!
  在汉传佛教中寂天菩萨的事迹知之者甚少。宋朝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天息灾译师曾译《入行论》为《菩提行经》题为法稱菩萨造,文字艰涩难懂故历史上似是无人注重。近年来由于藏传佛教的影响此论已有隆莲法师、如石法师的两种汉译本在汉地传扬,但作者寂天菩萨的较详事迹所知者仍是寥寥无几。
  寂天菩萨是古印度南方贤疆国的王太子原名寂铠,父王名善铠他从小信仰佛法,恭敬三宝对自己的眷属和其他众生非常慈善,常给他们财施等太子幼年即学识出众,谙达世间的各种学问、技艺在瑜伽师“古苏噜”座前求得《文殊锐利智成就法》,通过精进修持亲见本尊(印度的大德如智作慧论师、阿底峡尊者等,都认许寂天论师是文殊囮身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的讲义中写过:“寂天论师亲见了文殊菩萨,得到加持而现见真谛”另一名叫布扎的论师也有这样嘚说法)。后来善铠国王去世,大臣准备拥戴寂铠太子登位在即将举行授权灌顶仪式的前一夜,太子梦见了文殊菩萨梦中,文殊菩薩坐在寂铠太子将登基的王座上对他说:“唯一的爱子啊,这是我的宝座我是你的上师,你和我同坐一座是不应理的。”另说太子夢见大悲度母尊以开水为他灌顶,太子问度母为什么用开水为自己灌顶度母回答:“授王权灌顶之水与地狱铁水无有差别,我用开水為你灌顶的含义即在此”寂铠太子醒后,晓悟到这是圣尊对他的授记与加持以此而对世俗八法生起了猛厉的出离心,于是舍弃了一切離开王宫寂铠太子独自一人在荒野中步行,一路上得不到任何饮食只有不断祈祷圣尊,到了第二十一天进入了一处森林,饥渴疲惫嘚太子找到了一洼浊水正准备饮水,出现了一位容饰庄严的女子告诉他不要饮用浊水,而应该享用净水便把他引到了一汪清澈甘美嘚泉源边,泉水旁有一位瑜伽师瑜伽师其实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女子是度母化现太子饱饮了甘泉,又在瑜伽师处求得了殊胜法要修歭后生起了甚深智慧境界(第一种稀有传记毕)。
  寂铠来到那烂陀寺后依当时寺内五百班智达之首的胜天为亲教师出家,法名寂天当时大师深隐内证功德,暗暗地在文殊本尊前听授教法精修禅观,同时紧扣大乘佛子的修学次第集一百多部经律论之精义编著了《┅切学处集要》、《一切经集要》(略称《学集论》、《经集论》)。但在外观上除了饮食、睡眠、步行外,其它事情一概不闻不问洇此被以外表衡量他的人贬称为“三想者”。当时那烂陀寺僧值们认为寂天不具备任何一种修行正法的功德不应该再住在本寺,但又找鈈到很好的理由来驱逐他后来该寺举行诵经大会,要求比丘在会上背诵所学的经典一些人想借此机会羞弄寂天,让他自行离开寺庙便要求胜天论师去安排寂天诵经之事,寂天论师便应允了轮到他诵经的那一天,那些人在诵经会场上故意搭起了高座而没有安设上座嘚阶梯,会场中挤满了想看他出丑及对他有些怀疑的人寂天论师并不在意这些,很自在地登上高座问道:“请问要背诵已经听过的论典,还是没听过的”想看笑话的人便故意回答要背大家没有听过的,这时瑞相纷呈众多人看见文殊圣尊显现在天空中,寂天论师随即誦读其智慧境中流出的《入行论》至第九品三十四颂:“若实无实法,皆不住心前彼时无他相,无缘最寂灭”时身体腾空,渐渐升高终至不见身影,只有从虚空中传来的朗朗诵经声一直到全论诵完为止。当时得不忘陀罗尼的班智达各自记下了颂文克什米尔的班智达记下了一千多颂,东印度的班智达记下的有七百颂中印度的班智达记下了一千颂,因此大家产生了争执怀疑后来打听到寂天论师茬南印度的吉祥功德塔(尼泊尔史料记载:吉祥塔为香根佛塔……另有其它历史的记载此处不一一列举),便派两名班智达去迎请他回寺但遭到了婉拒,两位班智达只好请他出示《入行论》的正确颂文寂天论师告诉了他们一千颂的《入行论》为正确,并且在他曾经住过嘚房间里藏有《学集论》、《经集论》、《入行论》三部论的经函并授与这些论的讲说修习传承,自此《入行论》在印度得到了广泛弘傳(第三种稀有传记毕)
  寂天论师不愿意让人了解他的身份,谢绝了僧众的挽留而离开森林游化到吉祥功德塔的南方。他身着乞丐装束以他人抛弃的残食为食物,修行“邬粗玛”密行当地的迦底毗舍梨王有一女仆,一次倒浴身水时泼在寂天论师身上,那些水頓时如遇热铁般沸腾起来女仆正惊讶之际,他已不见踪迹
  寂天论师后来到了印度东方曼迦达地方,与那里的许多外道徒进行了一場大辩论寂天论师显示神变,挫败了外道们使争端得到了平息(第五种稀有传记毕)。
  有一段时期印度某地遭到极大的自然灾害粮食颗粒无收。当地一千多乞丐无法得到食物一个个只有束手待毙。奄奄一息的乞丐们正在躺着等死之时寂天论师运用神变使他们嘚到丰富的饮食,且为他们广说因果、轮回、五戒十善等佛法将他们引导于佛法中(第七种稀有传记毕)。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传讲主述菩提心之《入菩萨行》此论是一切诸佛菩萨之同行道,修持一切安乐之因一切有情善聚之源。
  《入行论》为印土寂天论师所著现在我们所依汉文本是台湾的如石法师依藏文本而译出,汉地以前似乎没有人广泛讲解过此论在藏传佛教里此论有多种不同传讲方式,现在我们以华智仁波切的窍诀——《入荇论》之科判《明镜义》来讲解此科判可谓止于至善,法王如意宝如是评价过:在藏地和印度肯定无法找到比《明镜义》更殊胜的《入荇论》科判此下正式以《明镜义》而宣述。
  讲述佛法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佛陀的传讲方式,即以三神变而传法身以神境神变:佛陀传法时,从白毫放光照彻三千世界,使未摄受的众生得到摄受再出广长舌相,周遍大千世界让已得摄受的众生生起欢喜心与信惢;记说语神变:佛以六十种妙音广略畅演诸法,各趣众生皆能了达;教诫意神变:佛智洞察一切众生不同根机意乐适应不同所化而宣講不同法门。
  第三种是班智达的传法方式在佛教历史上,印土有非常著名的两大寺院一为戒香寺,一为那烂陀寺可以说是当时所有班智达之源。这两座寺院的班智达有不同传讲佛法方式戒香寺的班智达依两种决定——佛法决定、法器决定而传,这种方式在藏土沒有广泛弘扬过戒香寺如今不复存在了,以前藏地的根登群佩大师去朝礼印土各圣迹时虽说过此寺遗址在印度南方,但详细地址如今無人去考证那烂陀寺之遗址至今宛然存留,其寺班智达所创之传讲方式至今仍在广泛弘扬此种传讲方式对佛经与论典的讲解方式有别,凡是佛经依五种圆满来讲,即本师、境、时、眷属、法五种圆满;凡属论藏所摄的依五条轨则——何为造论者、为谁而造、论典属哬范围、具何种必要、全论何意而宣讲。这五条轨则在印度及藏传佛教中广泛弘扬龙树菩萨、莲花生大师等多数大德都循此讲释两大车軌的各部论典,麦彭仁波切讲解《中观庄严论》就是一例
  以佛的三神变方式传法,现在我们没有能力阿罗汉的三清净传法方式,吔非目前力所能及现在我们所用的是班智达传法方式。虽然我不是班智达但我们的传承上师,自莲花生大士、龙猛菩萨、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到法王如意宝都依循这五条轨则来传讲论典,故我们亦依此规则而传讲此论
  丙二、(弟子闻法):
  发心分两种:显宗的发菩提心;密乘的发无上清净心。显宗的发菩提心是一种广大意乐:知三界众生都曾作过自己的父母都有过莫大的生养之恩,念及父母恩德唯有证取种智大觉果位方可报答;为了得此果位,我今当精进听闻修持正法。如不具发心闻法、修法只是一种影像,並无实际意义
  行为分所断与所取两种。所断分三:器之三过、六垢、五不持器之三过指闻法时耳识驰散其它处,心意不记取所听聞之法义或只是听闻而不修持还有心染五毒烦恼与八法妄念而听法。听法之人若有此三过则如覆口之器、漏器、毒器,不堪盛陈胜妙囸法甘露
  五不持者:持文不持义、持义不持文、不会义而持、上下错谬而持、颠倒而持,这五种当尽断除
  所取之行为分三:依止四想,具足六度依余威仪。
  具足六度:于讲法处供献鲜花、铺设法座等即为布施;善行洒扫、严制不敬而具威仪即为持戒;忍┅切艰难寒热、不损恼众生即为安忍;于上师及法断邪倒见以正信愉悦听受为精进;于上师之讲授专注谛听为静虑;咨问遣除一切疑惑等增益即为般若。如是可知若如法听闻,则虽于一堂课中亦可圆满行持六波罗蜜
  弟子怎样闻法简单介绍到这里,若我们如是所说斷除三过、六垢、五不持如法具足发心、四想、六度,则于闻法圆具无量功德
  乙二、(如何讲闻法圆满):
  除世亲论师的窍诀以外,藏传佛教大德还有一套讲解经论之秘诀——即三种纲要:科判摄义、细解颂义、归纳中心一、科判摄义比喻为猛虎跳涧,一跃而过喻义为科判以最精捷之语句将所有内容摄集总括出来;二、细解颂义比喻为乌龟爬行,一丝不苟意思是详尽地解释每字每句,不能约畧跳过而应穷尽字句间的微义、隐义;三、归纳中心喻为雪山狮子,威伏群兽将每个段落的文句中心意义作归纳,抓住各品、各科判主题以显出论义之威严,使其他相似的意义与理由无法破斥、替代
  这次讲解《入行论》,我尽力遵循这五诀三要也希望各位道伖无论是现在听习还是以后讲述经论,能依此诀要现在的众生分别念繁杂,讲经的法师讲总义有人说太简讲句义说太繁,不详加教证悝证又起疑心等等如果你能掌握上述诀要,讲论时把总义中心抓住字句上也讲清楚,通过辩论、教证、理证同时运用适合现代人心悝的语言、方式,定会度化无量众生我相信今天在座中以后会有很多人将成为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但肯定只是融化这些窍诀于自心者
  雪域各派讲述此论各有所崇,格鲁派论师主依甲曹杰大师的讲义;萨迦派论师依索朗则模之讲义;嘎举派论师依华沃则囊成后的讲义;宁玛派在华智仁波切前论师们主依图美仁波切所著讲义,华智仁波切应化在世时为各派弟子多次传讲此论,麦彭仁波切、堪布根霍等很多人在其座下听过此论
  甲二、(所讲真论)分二:乙一、论名;乙二、论体。
  乙一分二:丙一、真实论名;丙二、旁述译礼
  丙一、(真实论名):菩提萨埵渣呀阿巴打那。
  论分正论与邪论两种《瑜伽师地论》中对此有详细的阐述。对这部百卷巨著藏汉兩地学佛者都极为重视,但对此论的作者两地学者有不同看法。按藏地史料记载此论的作者为无著菩萨,当时无著菩萨在兜率天亲承弥勒菩萨传授慈氏五论等法,后来在印度的白洛巴拉森林中无著菩萨将此以文字记录下来,又为摄受世亲论师著作了《瑜伽师地论》。为纪念这块大乘佛法两大车轨之一的来源地人们将其地命名为“法药石”。汉文的《瑜伽师地论》署为弥勒菩萨造这种观点源于哬人,有何史实为证大家应该考证一番,治学态度需要严谨审慎无有真实的依据,切不可草草定论
  《入行论》所述是大乘佛法精髓,为遣除众生的痛苦而广述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真实修法作者也是得到文殊本尊的摄受,亲证诸法实相的大乘菩萨理所当然是囸论,而且是佛教史上的旷世巨典这一点,我看是没有人怀疑吧!
  经论取名有甚深的必要《楞伽经》云:“若不立名称,世间皆洣蒙故佛巧方便,诸法立异名”利根者仅了知论名便能通达全论之义,如麦彭仁波切当年阅藏时经常只是翻阅目录便通晓了许多经論之义;中根者也能依名而知大概义理;下根者亦能依名易于寻找论典。
  一者:表示论典来源清净梵文是印度的主要语言之一,在古印度造论是很严谨的事。当时造出的论典在流通前必须要经过数百位班智达的检验,作者在论中所立的宗义要与班智达们辩论,洳能胜利论著便会得到认可,作者也会受到极大的礼遇;相反如立宗失败,作品就被拴在狗尾上点火焚烧。如果著作的内容属邪门外道对众生有害,作者本人将会被剁去双手然后终身服极苦之刑役。由于这种严厉的制度当时所出的梵文论典观点纯正、深刻精辟。因此后人以梵文来表示论义纯净。以后我们著论也应向古人学习,最好也让大家集中检验一下应该放在高座上供养的,就好好恭敬、拜读邪作则应拴在老狗尾巴上!
  三者:种下善根。论典之首的梵文名称使见闻者能种下善根。
  这是译礼句是在本论翻譯成藏文时,由主译的罗钦仁钦桑波译师加上的敬语在汉文藏经中唐玄奘、鸠摩罗什等翻译的汉文译著,似乎未见过有译礼句的但藏傳佛教中,绝大多数的经、论前面都有译礼句藏文经论前加译礼句,始于囤弥桑布扎译师后来为了易于区别三藏,藏地古代历史上的彡大法王中最殊胜者金刚持化身赤热巴巾规定:凡律藏所摄典籍,前面必须加“顶礼释迦牟尼佛”因戒律的微细因果,菩萨和声缘罗漢无法抉择唯有佛的智慧才能了达;属经藏的典籍,前面加“顶礼一切佛菩萨”因大多数经典是佛陀与菩萨之间的问答,如《文殊请問经》、《弥勒菩萨请问经》等;属于对法(论藏)方面的前面要加“顶礼文殊师利菩萨”,因对法是有关缘起及蕴处界方面的理论和概念这些要靠文殊菩萨的加持开显智慧,才能彻底了解其深邃意义此规定实施后,阅藏者对典籍所属便能一目了然
  言归正传,茬翻译经论时译师们加上译礼句,能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遣除违缘,圆满完成翻译虽然汉地以前的大德如法尊法师、能海法师的译莋前未加译礼,但我们以后在译论前应加上译礼句表示对传承上师的尊敬、祈求加持等,有多种必要
  圆满的佛陀、法宝和所有的僧宝,及一切应礼之处我在此都恭敬顶礼。
  “善逝”佛的十种尊称之一。据《释量论》的解释具圆满断证功德的量士夫为善逝。从断德而言善逝指圆满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这点可以分三方面:端严而逝、不退而逝、无余而逝端严而逝:佛陀已断除一切我執烦恼障,如相貌庄严之士夫无有瑕疵,此断德圆满庄严非其它外道所能及;不退而逝:佛陀已断除二十种随眠烦恼如同已患过天花嘚病人,病愈后永不再染此病,这种不再退转的断德境界已经超越了得预流、一来等果的小乘行人境界;无余而逝:佛陀断除了一切所知障习气种子,不剩丝毫障垢如同一个盛满甘露的宝瓶,无一丝空隙这种境界已超过了声缘罗汉。从证德而言善逝意为圆满证得┅切种智,也可分三方面:端严而证、不退而证、无余而证端严而证:指如来已证得二种无我,此证德圆满端严无比,超越一切外道;不退而证:如来圆满证得诸法实相此实相智慧无有退转,超一切得预流、一来果之小乘行人境界;无余而证:如来已无余证得三乘义門可以摄受三种种性的众生,超越了一切声缘罗汉如简略的解释,印度帝贤大师曾说:“善逝者断一切痛苦,证一切大乐智慧”華智仁波切亦言:“善者,依安乐之菩提道逝者,证大乐无上之佛果”
  “法身”在这里指法宝。法宝称为法身可从两个层次来解释。一、从究竟而言:《大乘起信论》中云:“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在《华严随疏演义钞》中也有“同体三宝”的观点皆云遠离一切戏论、究竟寂灭的法身,藏有无量功德故称为法宝,这是显密二宗共许的观点;二、《宝性论》中有一句偈子“当知法身有二種”二种法身指证法身与教法身,其中教法身又分为“种种法身”和“甚深法身”种种法身即广如大海的教理佛法。依据这个教证暫时的法宝指一切佛的经论教法,乃至我们口中念的一句观音心咒都包含在内
  “佛子伴”指僧宝。“伴”字有一起及所有之意佛孓分为三种:身佛子、语佛子、意佛子,以释迦佛而言身佛子即是亲生子罗睺罗尊者;语佛子指诸声缘弟子,他们从佛传达教法的语言Φ得到证悟如我们看舍利弗尊者的传记,尊者说他从佛口化生;意佛子指通达佛的意传深法、证得初地以上的大乘菩萨如《入中论》Φ云:“从此由得彼心故,……生于如来家族中”证得胜义菩提心的修行人,方是意佛子才是真正的大乘僧宝。此处佛子指意佛子鉯文殊等八大菩萨为首的无量登地以上之大乘圣众。除大乘三宝外寂天论师亦恭敬顶礼一切应供的福田,如一切声缘、开示佛法之善知識、佛塔等等颂词中的“我”指顶礼者——寂天论师,他以三门顶礼:身化微尘数普现于一切应礼境前以恭敬之身姿礼拜;语出无量喑声海,以一切殊妙言词宣赞三宝功德;心以意念三宝种种功德而礼。
  现在我要依经教简略地宣说信受奉行菩萨律仪的方法。
  造论者当时已彻悟空性但仍是依据教典而著论。同样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说:“广集中论义,如圣教教授宣说此论义。”这些先贤大德造论说法的严谨态度以身示范给后人,诸位当善思之铭刻于心!
  《入行论》的颂文意义非常深奥,我只是很浅地解释┅下给大家抛砖引玉,打开一下思路大家用自己的智慧反复思维,如能在今生中把这部论很透彻地理解临终时一定会很有把握。
  这部论没有宣说什么特殊的创见诗文声韵我也不很精通,因此不敢存有利他的念头而是为了修炼自心才撰写此论。
  在印度文芓方面非常优美的论典有不少,如马鸣菩萨造的《三十四本生传》是一部释迦佛传记,在藻饰声韵方面是典范之作在印度非常出名。藏地华智仁波切的诗作也是藏文诗歌中之典范如《莲苑歌舞》等。汉传佛教的大德如寒山、拾得、莲池、憨山等等都有传世杰作尤其昰憨山大师,文笔隽秀如他二十七岁时作的铭:“……方将曳长风之袖,披白云之襟其举也,若鸿鹄之翼其逸也,若潜龙之鳞逍遙宇宙,去住山林又奚炫夫朱紫之丽,唯取尚乎霜雪之所不侵”堪称绝世佳作!
  作者说这部论的内容都是诸佛以前讲述过的,没囿任何自我创见诗文声韵方面我也不善巧,所以我不敢存有利益他人的念头在原著中“未敢言利他”这句是“亦无利他心”,可能是譯者不敢这样直译这是叙述造论资格、发心上的谦虚语,在印度和藏域造论者有三个等级:上等是证得见道位以上、亲得本尊摄受、精通五明;中等是已得本尊摄受并精通五明;最下的也要精通五明。作者说自己是凡夫没有什么独创见地,又不善巧文辞所以不敢说囿利他的念头。
  印藏两地的高僧大德在解释这一偈时都解释这是作者为了隐藏功德而说的方便谦词,没有一个人说他没有利益众生の心
  由于依循此论修习善法的缘故,我学佛的信心也得到了暂时增长如我一样善缘具足想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如果有缘见到此论也许能够获得法益。
  说了对他个人的利益后又说“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根机、意乐与我相同的学人,如果想修學大乘菩萨行见到这部论典,也许能得到利益这句话中,才真正道出了他造本论之目的:让见到此论的后人获益!这位悲心深切的菩薩为了沉溺轮回中的愚痴众生,以他彻证法性、淹贯三藏的智慧在此委婉而恳切地说:后代有修学菩萨行的大乘弟子,如能学习此论一定能获得利益,因为这是自己经过一番“寒彻骨”的实修磨练粹取出的大乘佛法精髓。
  丙二、(真实论体)分四:丁一、未生鍺令生;丁二、已生者不退;丁三、不退而增上;丁四、如是善果利他回向
  丁一分三:戊一、说利益而生欢喜之菩提心利益品;戊②、于菩提心之相违者忏悔品;戊三、菩提心相顺之受持品。
  戊一分二:己一、品名;己二、正论
  己一(品名):菩提心利益。
  己二分二:庚一、说其菩提心所依;庚二、真实菩提心利益
  庚一分二:辛一、说身依;辛二、说心依。
  闲暇圆满的人身極难得到如今既已获得这成办人生利乐的机会,倘若不利用它来成办自他的究竟利益来生怎能再获得暇满人身呢?
  暇满的概念在經论中有详细论述“暇”即闲暇,指远离了八种无暇处有修行正法的殊胜机缘。八种无暇:地狱、饿鬼、旁生这三恶趣众生恒受寒熱饥渴等苦;长寿天则于无想之中虚度时日;生边地无有佛教正法;于外道邪见家受生则自心染着邪见;生于暗劫纵三宝名亦不得闻;生為喑哑者身心不调适。若于此八处受生无有修持正法之暇,故称为无暇十圆满指修行正法必须具备的十种条件,分自圆满、他圆满两類自圆满有五种:一、人身为所依圆满;二、生于有正法之处为境圆满;三、六根具足为根之功德圆满;四、业际无倒,欣乐善品为意樂殊胜圆满;五、于正法心能欣向为正信圆满这五种条件观待自身,必须具足故称为五自圆满。他圆满五种:一、生值佛出之劫为大師殊胜圆满;二、值佛示现三转法轮为圣教正法圆满;三、圣教正法住世为时分圆满;四、有趣入圣教之缘为自缘圆满;五、有善知识摄受为增上大悲圆满这五种条件皆需观待他缘,故称为五他圆满
  “倘若今生利未办”,如果拥有了珍宝人身仅是忙于世间琐事,吃喝玩乐或游手好闲,不利用它去修行正法成办二利,就如有人得到了摩尼宝而没有利用无异。《亲友书》中亦如是说:这种人是紦金宝盘当成粪盘也许有人想:不要紧,生命是长久的这辈子我就这样虚度,下辈子再修正法吧!论中立即警告说:“后世怎得此圆滿”将来转生过程中怎么会得到如此暇满人身呢?在三界轮回转生过程中得人身的机会比在针尖上叠豆更难,虚耗了此生佛经中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今后无疑转生到无暇之中,陷入无暇后再也难以得到听闻、修持正法的机会,到时你怎么解脱!现在佛法佷兴盛你们也得到了人身,趣入了正法之门也幸遇大善知识法王如意宝的摄受,八闲暇十圆满一一具足每天应不间断修习正法,不偠放过这样的机遇只要不断地坚持积累资粮,“智者积其善少许少许积”,二利之事业定会成功!
  辛二、(说心依):
  犹于烏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
  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菩提心第二个依处是“心”即向善之心。有了向善心菩提心方有因缘生起,可是在人趣众生中善弱恶强要生起善心,是多么难得为了形象说明这一点,作者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比喻:就像那烏云笼罩四野黑暗中,刹那闪电的晃耀多么明亮照彻了大地,万物毕呈;同样因佛陀威德力感召,世人才暂时萌生了修习善法之念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譬喻。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如乌云暗夜的五浊黑暗中佛陀威德力如同闪电一般极为明亮,照耀着黑暗中的众生世人因前世善缘和佛陀的加持,生起了暂时修行福德之意念但这个念头只是刹那的,非常短暂
  如果这种善念能恒时具足,你们囚人都是大成就者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的恶业习气力大环境又是如此恶劣,要把这短暂偶然之善念抓住、稳固扩展委实不易。虽是不易但不能因此而生恐惧,你们必须先把脆弱甩掉!佛经云:“若人能发心佛也恒加持,若得佛加持彼人证觉性。”只要你能发心发起真实向善之心,对三宝的信心、恭敬心诸佛菩萨就会恒时加持,如同我们推开封闭的窗户春天那盎然的气息定会弥漫自巳的小屋,与户外广阔的原野浑然无别你们自己必须要勇毅截断烦恼相续,以上师诸佛之加持定能将这个“暂萌修福意”无限地扩展、加深,直至成佛!
  凡夫的善行通常是非常微弱、短暂而恶业习气势力很大,难以抵挡除了圆满的菩提心,还有什么其它善行能勝过这些恶业习气呢
  个人业力如此,共业亦是昨天上师如意宝说:“现在学院里所有的建筑工程,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大家偠集中精力来讲习正法。现在弘扬佛法越来越难住持几个人讲法也很困难。建立一座学院摄受一批信心弟子讲授正法,几百个真正的高僧大德一起去做难度也很大!可是要去摧毁呢世间一个小人物也有此能力……”
  要上进,烦恼习气布下了重重障碍如果退,可怖的恶趣痛苦在等待我们凡夫处于这种可怕境遇中,难道是走投无路吗并非如此,论主紧接着指出:“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勝彼?”要战胜这些恶势力唯有圆满的菩提心!根索仁波切讲过《华严经》中一个比喻:老鼠特别害怕猫,只要猫一出现老鼠就消失無踪了;同样,菩提心“猫”生起时所有罪业“老鼠”就会跑光。他很详细地抉择了比喻的含义认为只要生起世俗菩提心,所有的罪惡业障就会全部遣除上师如意宝也这么讲过:“对我们初学者来讲,发胜义菩提心虽然有困难但世俗菩提心所摄的愿行菩提心,大家嘟应该、而且能够生起来一旦世俗菩提心生起来,很多业障、罪业都能全部消除如同猫能赶尽老鼠一般。”
  《入行论》对我们每個人都会有很大利益诸位应仔细观察自相续,在“猫”来之前“老鼠”肯定会加紧折腾一番,这时你们要坚毅不应让烦恼把你打败。大家把自己信心“窗户”打开让诸佛菩萨、传承上师的加持“阳光”照耀自己,惟精惟一闻思此论,定能透彻理解寂天论师给我们闡明的大乘修学正途生起殊胜圆满菩提心!
  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
  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
  上一頌讲菩提心能消重罪的利益,那么是谁知道这一点呢此颂首两句回答了这个问题。以释迦牟尼佛代表的三世诸佛为了度化众生,在三夶阿僧祇劫中以明鉴万法的无漏智慧,作了甚深观察思维抉择后得出了一个答案:要遣除众生无明痴暗所引起的痛苦,使他们得到究竟安乐唯有修学菩提心!若不依止菩提心,不能证得等觉之位若依此心,则能获得最胜乐的佛果因此说“觉心最饶益”。抉择此理鍺是最究竟的量士夫——诸“佛”;抉择时间是“多劫”;抉择方式是“深思维”;抉择结果是“觉心最饶益”以这样严谨、圆满抉择,所得出的结果理所当然是究竟正量。
  我们翻开诸佛菩萨及大乘高僧大德的传记可以看到相同的一点:他们都是依靠修持菩提心洏得以成就,从本师释迦牟尼佛至今二千五百多年中千千万万成就者,不修菩提心而成就的一个也没有!
  如有人想灭尽三界中诸般痛苦要除掉诸有情众多不安,以及期望享受无量快乐者那么应该恒常不舍弃无上的菩提心。
  对修行人来说想脱离三界轮回,想解除一切父母众生的痛苦想佛教往生最大的骗局极乐世界,或享受出世大乐必须要恒常修持菩提心,唯有修持菩提心才能满足众愿戓有人怀疑:中下士道的行人不是没有菩提心吗?答:三士道修法是每一个欲入解脱道者的必修法下士修法唯求离苦生善趣,修行人相續中只要一度生起菩提心即能灭多劫罪障,圆满广大福德刹那解脱恶趣痛苦,因此修下士道之法亦宜发菩提心。中士道即小乘道丅士道修法为其基础,下士道既应发菩提心中士道岂能舍也?(若欲详知此理阅能海上师所讲的《菩提道次第论科颂讲记》)
  系縛在生死牢狱中的苦难有情,只要生起刹那世俗菩提心那么立刻可以尊称为如来之子,世间的人天都应该向他礼敬
  关于此处菩提惢的具体标准,各种讲义不一印度布布达论师解释为胜义菩提心,认为只有证悟胜义谛才是佛子,才是人天的福田后来很多高僧大德破斥了这种观点,贾操杰大师在讲义中说:“若人发愿菩提心……不唯诸登地菩萨有如是功德。”明确地指出了此处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虽也包括胜义菩提心,但主要是指世间凡夫力所能及之世俗菩提心在《华严经》中用金刚宝来比喻世俗菩提心,金刚宝虽然可鉯被毁坏但毁后能立即恢复,世俗菩提心也有如是性质如果像布布达论师所说,此菩提心是指登地菩萨才有的胜义菩提心那是不能毀坏的,用金刚宝比喻很不恰当在《迦叶请问经》、《宝积经》中也以转轮王的儿子来比喻发菩提心的人,王子刚生下来尚在襁褓之Φ,诚然此时王子没有摄受、利益民众的能力但所有大臣、子民肯定要顶礼、恭敬他;发菩提心亦然,凡夫发起世俗菩提心虽无利益眾生的能力,但他实质上是佛子世间人天都应向他礼敬。
  此下的六个颂词用五种比喻来说明菩提心利益,最后用《华严经》的教證补充尚未阐明的利益
  癸一、(冶金喻说明能得佛果):
  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
  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以点金剂喻菩提心,出于《华严经》经中说一两点金剂将千两铁变成纯金,以此而喻发菩提心的功德人道凡夫,由种种無明业惑相系血、肉、骨、毛发、指(趾)甲、各种涎汁等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了身体。虽然有这么多烦恼垢秽但只要生起一刹那菩提心,也能将诸烦恼逐渐转成清净的如来智慧三十六种不净物构成之躯体亦能藉此转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金色佛身,就像一大堆黑乎乎铁块加上点金剂后,便变成黄灿灿的金块
  众生唯一导师以他现见一切的智慧观察,发现菩提心最为珍贵所有希求脱离三界輪回的众生,都应该坚定持守珍贵菩提心
  菩提心有如是功德,超过了其他一切善法如同一个人想遣除贫穷痛苦,摩尼宝是最好的依处;我们要想出离三界轮回也应该坚定持守菩提心,“诸欲出离三界者宜善坚持菩提心”。《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稍微清醒一点的人只要思考人类处境,他会发现自己所处环境与着火的房屋一样充满了可怖的苦难。请回顾一下人类历史战争、自然灾害……,哪有片刻之宁呢!再上一层依彻证“苦谛”的内道圣者来看,三界之内是无异于一栋正燃着熊熊烈火的住宅一个明智之人谁会平白无故生活在火宅中呢?他们会努力奋斗摆脱自己可怕的处境。追求超越三界的安乐这当然要依照一定方法。三界总导師传授了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都能让人得到解脱,都很珍贵但菩提心法门是最珍贵的,是八万四千法门的心要总汇只有发起此心,摄持集资忏罪等一切修法才能让我们得到究竟安乐,如果舍此而追求他法就像到宝洲未取如意宝反而拾取其它珍宝无异!
  其余善行如同芭蕉树一般,结一次果实后就枯萎了菩提心却能恒久生出善果,不但不枯萎反而能越来越增上(感召更多的异熟果)。
  峩们在修善法时总是愿意它无限增上,不愿它一会儿灭完那么我们应该遵循大乘教法,按“三殊胜”来修行善法三殊胜即前行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菩提。正行无缘要求有很高的见解对初学者来讲有点难度,但前行、后行两项对初学者非常重要。在前行发菩提心与后行回向菩提时观想:为利一切有情而行诸法行以此善根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那么此善根即为菩提心摄受无有毁坏、灭尽之時,而且会愈来愈增上若没有菩提心,整天转法轮、布施、修寺庙佛塔等等表面看来善根很大,但与有菩提心摄持的善根相比较则差之甚远。
  如同有人虽犯下了极重的罪行然而他投靠勇士,得以解除被人追捕的恐惧菩提心能令人迅速解脱恶趣,那么害怕罪报鍺为何不去依止呢
  法王如意宝在讲解这一段时说:像小乘里犯根本戒等严重罪业,依靠菩提心亦不会成熟恶趣痛苦万一感受,也會刹那得到解脱未生怨王造了杀父的无间罪,后来依靠菩提心于一刹那间从地狱中得解脱便是很好的例证。在大乘佛教中对谤法罪沒有很明显说可以忏悔清净。在《宝性论》中云:“应畏谤深法及谤善知识,决定令人入可畏阿鼻狱,……诽谤甚深法彼人无量劫,不可得解脱”但是,论中密意是指无有菩提心之士夫若能生起菩提心,谤大乘法罪亦能解脱世亲菩萨、马鸣菩萨都诽谤过大乘法,后来发起菩提心精进忏悔,终于获得成就就是很明显的公案。
  大天比丘的公案《格言宝藏论》讲义中有详述,他原来在佛法興盛的地方弘法造了三条无间罪,怕别人知道就逃于另一地方。因他精通三藏擅长讲经说法,在当地又大转法轮在他教授下有许哆弟子证得阿罗汉果。后大天比丘圆寂那天他的一位阿罗汉弟子到施主家应供,餐前洗手时阿罗汉想:“上师不知转到哪个刹土去了?”他用神通观察结果发现他的上师在地狱中,但此时大天比丘并不知堕了地狱还在说“我这屋子怎么这样冷啊”。阿罗汉满腹惊疑洗手毕,又想:“上师现在不知怎样了”又观察,发现大天比丘已离开地狱转生在三十三天。这位阿罗汉极为感叹:“因果真是很奧秘、稀奇啊!上师因无间罪而堕地狱又因传法功德于一刹那上生三十三天。”
  虽然引了上述教证、理证有些人也许仍存疑问,漢传佛教中常讲佛有三不能:第一便是定业不能转这里为什么说可以胜伏决定罪呢?这点不用怀疑我们在讲《事师五十颂》时,疏中引用了《密集金刚》的教证说明有些小乘自宗无法忏尽的五无间罪等,在入密乘后立即就获得清净。以此表明所谓定业指未依殊胜對治法,决定会受的业报但在依靠殊胜对治法前提下,不会存在定业这一点,你们稍加思维便能明白也能找到很多例证。
  癸五、(劫末火喻说明消尽不定罪):
  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菩提心既能胜伏各种决定罪那么对各种不定业呢,菩提惢如劫末猛火一般刹那之间能将一切不定罪业障碍摧毁无余。“劫末火”是坏劫时之火按《俱舍论》等所说,器世界有成、住、坏、涳四阶段器世界到了坏劫,初禅天以下的须弥山、大海等器界为大火焚尽无余;同样一个修行人发起菩提心之后,他以前所造各种恶業如杀生、偷盗等诸罪此等重罪也就到了“劫末”,为菩提心之“猛火”摧毁无迹(劫末火喻出自《慈氏解脱经》与《宝树经》)在《华严经》中也有此比喻:千年黑暗的房间,只要点上灯刹那间,千年黑暗全部消尽;龙王头上戴有摩尼宝只要此宝珠在,外界各种違缘都不能伤害他菩提心如同灯光、摩尼宝,刹那之际能遣除众生无始劫来所造罪业黑暗不为种种烦恼、罪障侵害。
  上文中已大致概括菩提心利益然而菩提心利益无量无边,非言语所能尽为补充说明此功德,论中引《华严经》教证弥勒菩萨谕示善财童子:菩提心利益无有限量!翻开《华严经》第七十八卷,善财童子参访诸方善知识入弥勒菩萨之坛城后,弥勒菩萨广赞了善财童子的功德接著广讲菩提心无量无边之功德。经中列举一百三十种比喻来宣说菩提心的功德广博精微,此处不一一详说
  关于《华严经》藏文有數种译本,经中详载了善财童子参访一百一十位善知识的过程而汉传佛教中云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们仔细阅读是否也有善财童子参┅百一十位善知识的经过。此经开显如来秘密境界广阐浩如烟海之菩萨行,汉地以前依此经而证入清凉之境者不乏其人现在研习《华嚴经》者不少,但能像清凉国师、贤首大师一样讲传此经者不知有没有!
  辛二、(分说愿行各别利益)分三:壬一、分类;壬二、利益差别;壬三、教理成立。
  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
  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
  如是智鍺知:二心次第别
  总说了发心利益后,以下十六颂分说愿行菩提心各别利益首先两颂解释世俗菩提心分为两种,即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就如人人皆知想要去与上路行至某处的差别。同样智者亦能很容易了解愿心与行心有先后次第的差别。
  愿菩提心是缘菩提果而发的愿心我们经常如是发愿:为一切众生得到如来果位,我一定要趋入菩提道自己从内心发坚固的誓愿,即名愿菩提心;行菩提惢是将愿心付诸实践不单是发愿,且在实际行动中真正行持布施、持戒、安忍等六度万行此二心在次第差别上,颂中用“欲行正行”來说明以往藏传佛教论师在讲解此喻时,很喜欢用去拉萨作例子欲去拉萨心愿未付诸实行时,是内心一种计划或主意此计划即是“欲行”,主意打定后各种准备工作完毕,然后是步行、大礼拜等各种方法向拉萨行进,这是“正行”“欲行”与“正行”之别,人囚都清楚同样,智者也能了知愿行二心之次第差别一个修行人发愿: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立志求证佛果这是“愿菩提心”,如同“欲行”在此基础上,开始将愿心付诸行动修持诸菩萨学处,是“行菩提心”如同“正行”。二者一前一后次第分明。
  就愿荇菩提心而言有一部分论师承认为此二心同体,即二心本体相同反体上分二,可以说是同体面异分宗喀巴大师及其高足甲曹杰,宁瑪巴的智庆仁波切都秉持此宗;印度慧足论师承认此二心为异体说行菩提心与愿菩提心不能同存于一相续中,愿菩提心是凡夫之发心荇菩提心为圣者之发心;中观论师阿巴亚也认为:资粮道菩萨发心名愿菩提心,加行道菩萨发心名行菩提心;慧源、海云等法师说:经仪軌受戒后之发心为行菩提心未受戒者之发心为愿菩提心;阿底峡、无垢光尊者观点相同,许缘菩提果之发心为愿菩提心缘菩提道之发惢为行菩提心。
  《华严经》云:想求无上菩提道之人很少真正行持菩提道之人更少。想求菩提指愿心行持菩提指行心,很明显说奣二心与次第之别有愿心者不一定有行菩提心,但没有愿心的基础绝不会有行心。
  在尚未解脱的生死轮回间愿菩提心虽可出生極大果报,但不能像行菩提心一样相续不断地增长广大福德。
  但是如此殊胜之愿心与行心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为行心生起后其功德会时刻不停增长,这个特征愿心不可能具备,它只在证佛果间不消失其功德而不能日夜增上,也就是说愿心之功德只能保持平衡(其它讲义没有明显讲愿心功德能平衡不消失但依前面“具果树喻”一颂,即可成立如果愿心功德能消尽,与芭蕉树无异这样前後之义就会相违),而行心之功德能无限增长直至佛果。
  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
  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
  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
  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入大乘佛道者发起了度化无边有情的誓愿,并能坚守无有退转此时方能真实受歭行菩提心。此处无退转之愿心并非指文殊、观音等八地以上大菩萨一样不为一切烦恼所转的菩提心,而是针对我们初学者从内心生起鈈退之坚定誓愿去度化有情而精进修法,即为真实行菩提心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受戒仪轨来受持,也可在自己的上师像或佛像前自己發愿受持菩萨戒,即可完成
  若相续中生起坚固的行菩提心,福德能任运增长纵然在睡觉、放逸等时,福德亦会相继滋生无法限量如同虚空。下文将以教证理证成立
  为了让小乘行者对大乘法生起信心,在《妙臂请问经》中如来亲口宣说:菩提心之利益无有限量,是极为应理、无误的
  不要认为佛陀上述那番话是给别人说的,你们要认真思维:从表面上看菩萨需在千万亿劫中修持各种善行,积累二种资粮难度太大了,而实质上发了菩提心千百万亿劫中要积的资粮,往往能在一刹那中圆满而且福慧资粮任运滋生,即使放逸时也会增长如同从成都到北京,路程遥远要步行去,一般人会“谈虎色变”但是坐飞机去,少时即能到达
  通过学习《入行论》,你们许多人愿意发菩提心天天念诵发心仪轨,但内心深处是否真实生起了为利有情求证菩提之誓愿请仔细观察自相续。莋为一个学佛者应作之事业即是成佛利益众生,为达到此目的我们从现在起无论任何行仪,都要提醒自己:我是已经发了菩提心的人不能退失誓愿。内心能不失此誓愿者当继续稳固,没有发过誓愿者利用这次机会,励力使自己发起菩提心
  癸二、(以理成立)分二:子一、愿心利益以理成立;子二、行心利益以理成立。
  子一、(愿心利益以理成立):
  若仅思疗愈有情诸头疾,
  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
  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
  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
  颂中“疗愈头疾”出于印度一公案以前囿商主名亲友女,他祖上各辈皆因入海取宝而亡后来他也准备继承祖业去大海取宝,他母亲极力劝阻亲友女认为母亲的话不吉利,恼怒之下踢了母亲的头他入大海后,堕入近边地狱受到铁轮旋击脑汁迸飞之剧苦,此时他知道这是自己伤害母亲而招感的恶报因而生起猛厉的后悔心,他想:轮回中像我一样打骂母亲的逆子定有不少这种痛苦,他们怎么忍受呢愿我一人承受他们的这种痛苦,让他们詠不受这种恶报就在这一刹那,他得到解脱转生到三十三天。
  这是以理证成立愿菩提心利益无边理证是一种逻辑推理方式:某囚以有限的善心,得到如是大果报;大乘行人的愿菩提心所缘无限,故可得无量果报这一点本来有教证成立,但教证是佛智现量凡夫人的分别念无法达到这种层次。因此用理证以世俗名言思维方式去推理,亦能得出此结论
  谁具有这样的菩提心呢?父亲有吗戓是母亲有吗?仙人或欲界天有吗难道梵天有吗?
  上述那些有情即使是为求自我解脱,尚且未曾在梦中梦到过发起菩提心愿更哬况是为利益他人,生起饶益之愿心呢
  现在有许多人信奉佛教。他们之中有多少人发过这种愿心呢汉地戒坛很多,传戒法会次数吔不少出家、在家学佛者都喜欢受菩萨戒,戒牒也非常精美但是,如果问他们:菩萨戒根本学处是什么如何取舍?……绝大多数回答是摇头“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个概念似乎一点也没听过学佛流于形式上,是现在一大弊病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去让他们明白形式上的事情并不很重要,菩萨戒本有无皆可真正重要的是自心深处是否有菩提心,是否有真实“为利有情愿成佛”的意乐若没有,伱还是与一般世间人无有差别不能算是大乘弟子。一个修行人发不起菩提心虽然去受灌顶、闻法、修行,也唯是影像而已更谈不上詓利益众生。
  或许有人暗地里想:“世俗菩提心是不了义之法吧其利益无边,这种说法亦是不了义的我只要修学真实究竟了义的法……”
  哪怕是追求个人利益,一般人尚且生不起这种饶益心如果有人能为利益一切有情而生起珍贵的愿菩提心,那真是稀有啊!
  虽然在末法时代修法有很多违缘,但是我们有机缘遇到具德善知识得到了摄受,能享受这样的妙法甘露生起这种无与伦比的珍貴菩提心,是不是极稀有呢!比一个穷人在垃圾中捡到摩尼宝更幸运即使你能拥有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宝珠,也比不上菩提心之珍贵囿漏财宝只能让你现世获得有漏安乐,而愿菩提心能让你永世获益!
  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
  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眾生欲求暂时人天安乐或无上大乐佛果最好的方法是修持菩提心,如同追求衣食财物摩尼宝是最好的依处一般。愿心一方面是诸有情暫时与究竟安乐之来源另一方面,如同甘露能除众生一切病苦菩提心能遣除轮回众生的八万四千痛苦,依靠它能获一切乐除一切苦,此福德何人能计量呢《勇施请问经》云:“发菩提心之福德,假使令其有色相尽虚空界皆充满,犹复盈溢不能容”虚空无际,谁吔无法衡量然而发心功德比虚空更广大,那怎么去测量呢
  仅仅是利益众生的一个心念,所得福德即超胜以无数宝物供养诸佛;那麼菩萨精进利乐一切有情所得之福德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每天用很多珍宝供养诸佛,所得功德当然是很大不用说供养珍宝,即使供一朵花一杯水,亦能获无量功德在《百业经》中可以见到很多类似公案。但这种功德无法与愿菩提心功德相比。《勇施请问经》Φ有这样的教证:“何人恒沙劫七宝供诸佛,其得无量福;何人敬合掌志求无上道,彼德更胜前”《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中也列举了三种无上供养,其首便是发无上菩提心。发无上愿心有如此功德,那么将此愿心化为实际行动饶益众生,修持六波罗蜜多,即为行菩提心,所得功德亦比愿心更加殊胜,更是无法计量
  虽然众生都想解除自己的痛苦,但为恶习所迫反而去造诸恶业招致更多的痛苦;雖然都想求得快乐却因愚昧无知,将自己的乐因乐果当成怨仇一样消灭
  这一颂活生生地写出了世人困于轮回火坑,越陷越深欲絀无力之惨状;也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他们多苦乏乐之因:愚昧无知,不明因果而去造恶业、毁灭安乐之源使自己痛苦增多增深。对这些眾生来说安乐是多么难得,痛苦如此难忍且接连不断无明愚痴的黑暗使他们几乎永无解脱之机!
  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
  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
  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
  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三界众生是如此痛苦不堪而又无力自救,作为大乘佛子发过誓言要救度他们。当然要将誓言去实施,需要依靠一些方便法要成办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的事业,必须要有大慈心;众生的痛苦必须要有大悲心才能遣除;众生为无明愚痴所蒙蔽,要用大智慧光明去照亮大慈大悲大智慧同时具足的方便法门便昰菩提心,这一点我想你们听闻过基础教理的人都明白大慈大悲等四无量心是发菩提心之加行修法,大智慧是行菩提心学处中的般若波羅蜜
  正是因菩提心在二利事业上有超胜一切法的功德,菩萨在修行此心时无数劫中都坚持不懈。弥勒菩萨在《经观庄严论》中说:“菩萨利他行愿之迫切凡夫利己心愿亦难及。”凡夫为了自我解脱轮回尚是懒懒散散,有的甚至是自甘堕落放弃一切善法修行,鈳菩萨为了利益众生而修持菩提心无数劫中越来越坚强!
  在此有必要再三强调,菩提心是入大乘法之基础未发菩提心,无论你修任何法如观本尊、修气脉明点等都不能算是大乘法,如果你去受大乘比丘戒也得不到戒体。你们有些人觉得《入行论》不重要不是實修的法门,只是“哲理佛法”这是无比的大邪见,《入行论》是真正大乘佛法实修大仪轨若此非实修法,岂有其余实修法耶!
  辛三、(具发心之功德):
  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
  何况未受托菩萨自乐为。
  一般人生活在这个世间总会遇到各种困難,此时其他人设法帮助他如布施钱财、人力、物力等等,使其平安度过困难和危机对被救者来说,这些帮助者肯定对他有一定的恩德如果他能知道这一点,而且去酬谢帮助者一般世间人都会赞叹说:这个人不是忘恩负义之人,能够知恩报恩很了不起啊……。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说:“何人知恩且报恩深信因果无倒行,人亦设法饶益彼诸天利之何需说。”汉地有不少因果故事方面嘚书籍也说鬼神钦重和保护知恩报恩的人。在人世间能知恩报恩,确实值得赞叹
  观察自己周围的道友,从言谈举止可以看出一些人是真实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佛子值得自己去恭敬、随喜。现在佛教界亦有许多高僧大德为了利益他人,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像这样嘚大德前,我们凭什么不去恭敬顶礼由衷地称赞呢!
  偶备微劣食嗟施少众生,
  令得半日饱人敬为善士。
  何况恒施与无邊有情众,
  善逝无上乐满彼一切愿。
  一般世间凡夫的布施善行我们都亲眼见过,或亲身体验过这种布施,从时间上看:只昰“偶备”并非长时间的布施;从所施物上分析:是“微劣食”,比如自己吃剩的残食或一些过期食品,味道也不怎么好;从布施的態度来说:自己高高在上“嗟施”——轻蔑地对待受施者;所施对境:只是“少众生”,比如三两个乞丐一部分受灾者等等,给他们半碗饭一两元钱,让其得到的只是“半日饱”就像昨天,有几个乞丐来学院我们有人给他们一些食品、衣服、零钱,这些有限的布施只能让他们度过一段时光仅仅是这样,人们还是会赞叹:好人真有同情心……。还有你们很多人星期天去色达县城县城里小乞丐們就非常高兴,你们很慈悲给他们钱、衣服、食品虽然不是很多,县城的人都很称赞:哎呀!你们如何如何有同情心等等
  我们凡夫人连布施一般财物也很困难,但菩萨之布施如此广大无边如何赞叹也无法表达发菩提心者这种功德。
  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
  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
  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佛子对造恶业者来说是非常严厉的对境。如果有人在这种对境前生起邪恶念头,轻毁损恼将会招感极为严重的恶果。佛在《最极寂静神变经》中说:“妙吉祥若菩萨于菩萨所,发起嗔心发起慢心,起时即彼自訁我当经劫住于地狱”并言:“如金刚宝,唯有金刚宝能毁发心菩萨对他菩萨生嗔,方能使其堕入地狱”即使是一个已发心佛子对叧一菩萨生嗔心,尚要感受经劫住地狱之果报更何况一般凡夫对他生恶心呢?
  常听到有些人说:“我很不愿意接触某人甚至一刹那也不想看到他。”希望你们观察自己的相续这种恶心的果报,难道你不怕你敢肯定生恶心的对象没有发菩提心?在《信力入印法门經》里还有一个比喻:“假使有人于十方世界诸有情所悉生忿恚若复有人于菩萨所生悔恚已,舍而背之不乐瞻视如是之罪倍胜于前阿僧祇数。”另有一喻说:“假使有人于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所皆以刀杖而打斫之,若复有人于菩萨所起欺慢心而生忿恚及怀损恼,洳是之罪倍胜于前阿僧祇数”此类教证不再列举了,诸位当三思!
  觉囊派大德多罗那他所著《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传记》中有一個很能让大家入耳不忘的故事。有一位上师教导他一名在家弟子让他放下一切去修行,不要积聚财产而他的弟子认为:可能是我太富裕了,因此上师不高兴于是没有遵照教言去做。过后不久上师又劝诫:“弟子啊,放下你的财产吧不要贪恋世间享受,修行人应在屾洞里过日子”弟子听后生了邪见:上师对我越来越富生了嫉妒心。这样也就没有理会上师的良言一段时间后,此人反省到自己的错誤于是放弃世间一切,到寂静处专致修持本尊过了很多年也没有得到一点感应。有一次他终于梦见了一位天尊天尊告诉他:因你曾違背上师教言之缘故,这种修持不会成就他就祈问天尊:我现在该怎么办,用什么办法才能忏悔这种罪过呢天尊告诉他:你把手脚全蔀砍断,方可忏悔此罪此人依教奉行,自断手脚励力忏悔继续苦修了很长时间,终于在临终时亲见本尊但在即生未得到究竟成就。還有那若巴大师的公案诸位都很熟悉:他的上师帝洛巴在那若巴与外道辩论时显现在空中说:“弟子啊,我原来嘱咐过你不要与人辩论现在你没有得究竟成就的机会了。”那若巴就没有在现生得到最殊胜的成就听完了这两个公案,诸位有何感想呢
  如果有人对菩薩生起清净的信心,所得善报之长久广大程度远胜前者;菩萨行善时虽会遭遇多种障难但是不仅不生罪过,反而因此增长善行
  前媔我们讲了对菩萨生嗔恨之过患,许多人听后胆战心惊:完了完了我经常对他人生恶心,这可怎么办呢诚然,对一个凡夫来说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这是很困难的事情有些人经常有一些想法,也是在所难免;但是观察自相续,我们时常能对上师、道友生起净信洏且生净信较生恶心多。按此颂所言生净信的功德能胜伏生恶心的罪业,这样你们不会陷入绝望之境而能积累起大资粮。
  一般凡夫有一种通病:别人的过失纤毫都能观察到而自己过失大如山也不知道。诸位在修行中不可让这种病发作否则极有可能让你对圣者造罪,因为在我们身边有佛菩萨的种种化现。《华严经》中说:“善逝幻变即无量为调伏一切有情众,现示彼色形色等”经中善财童孓参访的善知识有外道、屠夫等多种形象,比如观音菩萨有三十三种应化(《法华经——观音菩萨普门品》言三十二种化身)其中包括將军、鬼王等,以凡夫的眼光去看显然不是那么清净如法。外境的一切有情不论显现上如法不如法你以净信心观待,不但能避免造业而且能种下无量善根,积累起广大资粮
  有些人说:“他们这些大德,早已证悟了佛果或大菩萨果位所以能如此,像我们凡夫肯萣做不到”像这种性格软弱的人做不到亦有可能,颂词中也没有说所有的佛子都能如此这里的佛子,指有坚固不退菩提心之佛子他雖是凡夫菩萨,但已有一定功德根机较利,就像我们学院中一些佛子虽遇各种违缘,而对上师三宝之信心更为坚固为利益众生求证菩提之心愿也日趋强烈。
  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
  谁令怨敌乐皈敬彼乐源。
  世间任何人都可学佛都能入大乘法门发起菩提心。谁只要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寂天论师说他要很恭敬顶礼他,此原因我们在前面讲得很清楚任何一个凡夫发起菩提心后,即成為人天应供福田对他生一念净信也能得无量福德,甚至也值得像造论者那样的圣者去顶礼、恭敬
  那么前面说对菩萨生一刹那嗔心,即会堕地狱一大劫与这种说法岂不是相违吗?关于这点根索曲扎仁波切作过如是答复:“前面主要宣说菩萨是严厉的对境,如造恶果报极大;此处讲菩萨的加持力与功德力不可思量即使与他接上恶缘,也能种下解脱之因”当然,造恶者不忏悔清净肯定还会感果,像提婆达多想伤害佛死后无间即入地狱。然从长远看和菩萨根本没接上缘与接上恶缘哪个好呢?虽然接上恶缘不忏悔要受恶果但畢竟上能以此缘得到菩萨的加持、摄受等,步入解脱之道尽快得到无上安乐。而根本未接上缘者“无缘不能度”,无法得到菩萨的利濟
  初发心菩萨是诸佛之因,依此最终能成办自他一切安乐《入中论》亦云:“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故我先赞夶悲心。”月称菩萨说他要先礼赞诸佛之“因”概世间一切果从因而生。如是无上安乐之佛果也从菩萨修持菩提心而得。想得到安乐佛果者必须要重视这个“因”,故寂天论师说要皈依敬礼一切具有菩提心的佛子他们是一切安乐之源。
  听完了菩提心利益品有些人有点要发菩提心的意思,但要内心相续中生起菩提心必须具备种种因缘。在《菩萨地论》中说:“发心是从四因、四缘、四力而生起”所谓四因,指发心者要具足种性圆满为善知识摄受,有大悲心不畏轮回痛苦四种条件;四缘为见佛菩萨的神变,闻大乘经论見佛法将衰落,见浊世众生的烦恼;四力是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由这些因素的积聚才能发起菩提心,当然不一定是十二种全部需要具足才能发心。我们各自观察自己具足了哪些因素呢为了引导我们发心,本论在第二品中从这些因素方面着手,引导我们皈依三寶广修供养,并忏悔罪业此是第二品的总义,诸位一面听讲一面可随文义观修。
  为了受持珍贵的愿行菩提心我现在真诚地供養诸佛如来,清净无垢的殊妙法宝以及所有大乘僧宝——登地以上的佛子,这些广大的功德大海
  在向三宝呈奉供养品时,无著菩薩宣述了必须具备的六种条件:第一、要发心为得佛果而供养在供养时应当观想:为将来证悟佛果而献供;第二、要利益众生,即自己惢里要作意:为利益众生而献供;第三、陈设的供品一定要庄严、整洁;第四、供养时须三轮清净即能供者、所供物、供养境三者无执洏行供养;第五、于供养时,断除贪嗔等不净心;第六、供养毕一定要以回向菩提来摄持。以无著菩萨为主的很多印藏大德在供养时嘟很注意这六种条件。我们如能尽自己的力量按此如法供养,亦能以小小供养积累起巨大的福德(有关供养三宝的功德在《随念三宝經》中有较详说明。汉地茗山法师在无锡市专门讲述过皈依、供养三宝的功德引过许多教证,讲得很清楚大家应认真看一看这个讲记)。
  所有鲜艳的花朵珍贵的果实,种种上好药物世间的珍奇宝物,以及所有赏心悦目的清澄净水
  首先我们观想各种芬芳扑鼻的鲜花,天界神秘的昙花圣洁的乌波罗花,无暇的曼陀罗花……;藏域夏季草原千万种不知名的野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闪爍着缤纷的色彩,红的像火焰白的像雪茸,紫的似玛瑙蓝色的似蓝宝石,七彩杂糅的似彩虹……;人间花园中:春天的樱花、海棠、梨花、杜鹃花……夏天的石榴、蔷薇、仙人掌花、千叶莲、金莲花……,秋季的菊花、太阳花……冬季的梅花、耐冬花……;飘逸的沝仙、清幽的丁香、庄重的荷花、娇妍的牡丹、富丽的郁金香……,所有天界、人间陆生、水生的大自然精英我们都以意念缘取,恭敬哋供养十方三世诸佛、正法、贤圣僧等这些功德大海之前
  我们观想种种良药:灵芝、雪莲、黄精、百合、红参、白参、天麻、地黄、首乌……,天地之间去除有情一切疾病的甘露妙药;世间的宝物:金刚宝、如意宝、五彩宝石、翡翠、玛瑙、珍珠、珊瑚、琉璃、琥珀、夜明珠……,一切四大和合之粹;悦意清澄的水干净无污、清无泥杂、柔软可口、凉冽清爽、甘甜醇和、馨香馥郁、滋润解渴、予樂祛病,一切澄澈晶莹的滋生自然万物之源以我们纯净的心化身微尘数,缘取这一切献供于清净无染、万善之源的上师三宝前
  巍巍耸立,珍宝所成的须弥山远离尘俗静谧舒适的森林,绮饰着奇花的妙宝树果实累累压垂了枝干的珍果树。
  我们也缘取一切寂静、秀美的森林马拉雅山的旃檀林;兴安岭的红松林;罗霄山的千里竹海;香樟林、桂花树林、榕树林……(静谧森林中,白天没有任何塵世的喧闹晚上没有任何非人的恐惧损害,非常适合修法我见过的寂静神山中,没有比得上刚日托嘎山的走进那蓊蓊郁郁的树林中,便能脱去尘俗的一切垢染林中缀满奇花,有潺潺泉流可口的野果……,月夜的景色更是朦胧怡神);还有那缤纷五彩的宝花严饰著净刹的宝树,宝树以琉璃为干玻璃为枝叶,金银为花果放射着奇异的光彩;无数枝叶茂盛的果树,枝上叠叠密密地垂满了珍果一串串一颗颗,似绿色的璎珞上缀饰着七彩宝石上师三宝啊,请悲愍地接受这一切!
  世间妙芳香如意妙宝树,
  自生诸庄稼及餘诸珍饰;
  我们以意念缘取天界、人间、龙宫、净刹等所有的芬芳妙香,各种名贵的烧香、涂香、香水意缘那旃檀、沉香、丁香、鬱金香……,献于上师三宝功德大海众之前
  我们再来观想:那三十三天天人福业所成的如意树,诸清净刹土中七宝所成的如意树樹冠高耸,辉煌无比能随意满足有情之所愿;那北俱卢洲、欲界天及劫初时有情福业形成之自生庄稼,它自然生长百味俱足,如同甘露能随心显现各种妙味;除上述供品还要以意缘取其余珍贵饰物,无论现在、过去一切堪可供养的珍饰都顶戴供养在最尊贵的上师三寶之前。
  莲花诸湖泊悦吟美天鹅;
  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
  意缘敬奉献,牟尼诸佛子
  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
  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
  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
  我们用意念掬起世间一切明净的湖泊,平静安详的湖泊中悠游着洁白嘚天鹅它们悠闲地用红掌画出一圈圈碧莹的涟漪,高吭的鸣吟映衬着万古静穆
  堪布根霍仁波切的讲义中说:在观想天鹅时应有多種颜色,像红珊瑚一样的红色天鹅像纯金般黄色天鹅,似白银一般白色天鹅关于湖泊,诸位可能都见过藏域最有名的是青海湖,据說像镶在绿玉中一块明镜你们有机会时应亲自去看看;汉地的西湖、滇池,风景非常美;还有天山的天池、洞庭湖、鄱阳湖等等非常多见过的应该在心里好好观修意供。
  上面已以意缘取器世间所有无主的美妙之物以大恭敬心奉献于三宝前。这种供养对我们来说是┅种极方便、极广大的供养因为像我们这种凡夫,多生累劫未积福报所以在现在贫穷困乏,无有堪作供养之物即使有少分财物,亦鈈堪供如海圣众因此在诸多经论中,世尊开示殊胜方便的积资忏罪方法《善巧方便经》中曾说:“大菩萨以慧心摄取十方鲜花、花鬘、妙香、森林、山河、如意宝等诸无主之物,供养诸佛有无量功德。”《宝云经》中亦如是云:“善男子应以三千世界所有花果等诸供品,于昼夜六时中于三宝前供养三次。”意缘供养极为方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随意行持,无论何处遇到壮丽的山河湖海、美好的畾园等,凡使人心悦神怡之境时以虔诚的心意缘取呈献于怙主众前。同时意缘供养的范围非常广大上至苍穹、下彻海底,近如眼前景粅远如十方清净刹土,古如万里长城新如都市大厦,所见、所闻一切殊妙境像,都可作供养
  我们这次学习《入行论》,主要放在实修方面我讲解某个颂词,要求你们熟悉背诵这个颂词并且切实按其意义去实践修行,不要仅仅听个传承而已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这些缘实物的意供,确实有如是功德吗”这点不用疑惑,普贤菩萨已用十大愿加持了这种意供在《普贤行愿品》中讲得很清楚。供养者的清净意乐与诸佛菩萨无边慈悲威力的加持以意缘供养和以实物供献,二者在功德上没有差别
  愿以吾身心,恒献佛佛孓
  恳请哀纳受,我愿为尊仆
  无始轮回之中,我们最厉害的执着就是自我有了“我”的执着,才牢牢地执着珍视自己的身体为了断除执着,将此身体供献给一切大悲圣尊这是有漏供养中最殊胜的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亦同声赞叹这种供养为法舍身,也是高僧大德历来极力推崇和励力践行的当然这里说的身供,实质上是身语意三门所有的供养无始劫来,我们陷于轮回之中不能出离就是洇为强烈执持于“我”,现在誓将身语意三门恭敬奉献三宝能有力地驱除我执,令三毒烦恼无所依附障缘无从生起,自己能顺利地发起菩提心以身语意三门供养上师三宝,也就是彻底的皈依在颂词中说“我愿为尊仆”,既为尊仆则三门均得全力奉行师尊三宝之教礻。
  尊既慈摄护利生无怯顾,
  远罪净身心誓断诸恶业!
  佛菩萨大慈大悲地接受了身供,摄受了我们我们应当依教奉行,去成办利生事业丝毫不生怯弱退转之心。这是一种坚固的大誓言就像一个人到别人家当一名奴仆,那么主人家的事情必定要去做諸佛菩萨“家”里有什么事做呢?除了利益众生外就不会再有任何事了所以将自己供养三宝后,唯一任务就是依教奉行去利济众生我們如果完全舍弃自我执着,皈命于诸佛菩萨以坚信受持圣尊的一切教言,很容易藉此截断自之烦恼相续进一步则如模印中所有花纹,無余皆印于载体上圣尊之功德也能印现于自相续。因此三门奉献、依教奉行,也可以说是对三宝最好的供养是我们证入诸佛功德海嘚捷径。
  我们将自己交付给诸佛菩萨后度化一切众生的誓言不能再有退失。有些人虽然在上师面前受了菩萨戒也发了生生世世度囮众生的大愿,但真正与众生接触去调化他们时一遇违缘就十分痛苦,甚至产生畏惧怯弱之念:现在末法时代众生确实是太刚强了,這样下去太困难……于是退失了自己的菩提心,这种懦弱是菩提道上的大障
  一间气味芬芳的清净宫室,铺着亮莹莹的水晶地板囿着赏心悦目的宝柱,高悬的珠宝华盖闪烁着耀眼光华。
  此颂是前行的观想首先观想一座金碧辉煌的三层宫室,四周有美妙的宝池池中有湛然香洁之八功德水。这幢宫室非常广大顶层是正式受供的大厅,底层是迎请者(包括三千世界所有众生)所在地中层是浴室,四方有门各有宝石所砌的阶梯,缓缓而下至地面浴室地板是晶莹的水晶,室内有七宝柱子直撑宝顶室顶悬挂着珍珠宝盖,以寶幢璎珞弥覆四周室内诸宝光彩流溢,交相辉映馥郁香气,弥漫室中
  备诸珍宝瓶,盛满妙香水
  洋溢美歌乐;请佛佛子浴。
  正行观想自己的信心与不可思议之行愿力迎请十方净刹所有诸佛菩萨。诸圣尊如芝麻荚开般降临沿四门之宝梯入浴室,此时诸聖尊所著之报化身衣饰换为微妙素洁的白色天衣而我们从胸口放出七彩光,光中化出无数的珍宝瓶复化出无数供养天女,演奏种种和雅婉转的歌乐赞佛功德,同时无数天女持诸珍宝瓶,从室外宝池中盛满香水为诸佛菩萨沐浴,浴过圣尊之香水从二层室中流下沐浴恭立于第一层室中的三界所有父母众生及自己,香水从我等头顶灌入体内清洗无始以来所积恶业,使之化为黑水从全身毛孔中流出峩们的身体变为内外透彻,如琉璃一般无始以来的怨亲债主、魔敌仇对,亦应如是得以解脱一切痛苦趋入安乐。
  香熏极洁净浴巾拭其身,
  拭已复献上香极妙色衣,
  亦以细柔服最胜庄严物,
  庄严普贤尊文殊观自在。
  现在我们依颂文后行来观想:诸圣尊沐浴毕以无上妙香熏染过的洁净浴巾,为诸佛菩萨擦干身体然后供养最极美妙的化身衣饰,为诸佛换上;同时为以普贤、文殊、观音等八大菩萨为首的广大佛子,换上色彩殊妙的十三种报身服饰此时,诸圣尊用过的浴巾浴衣化为黄光融入我们观想者的白毫间
  用香遍三千大千世界的奇香,敷抹在犹如经十六炼纯金般闪烁光芒的诸佛身上。
  意想自己供养诸佛的涂香其香气能遍忣三千世界这样广阔的空间,然后众供养天女将此妙香均匀地敷抹于圣尊身表圣尊身体本来庄严微妙,如同经十六炼的黄金(古印度认為经十六炼后黄金最为纯净),纯净无比敷上妙香后更加庄严,熠熠发光这种供养当然也可用实物来供养圣尊像,按藏传佛教的习慣一边用红花香水、沉香或檀香水涂敷圣尊像,一边念供养咒以求圣尊加持,赐予悉地
  我向最殊胜的供养处,供上芬芳的莲花、曼陀罗花、青莲花等以及各种美妙的花鬘。
  意幻供与意缘供有所区别意缘供是以意念缘取外境真物作供养;意幻供仅是以心意幻化、观想而成的供养,不一定要外境真实存有这种供品闻思过教理的人都知道,三界万物皆是心之幻现我们用很真诚专注的心念去觀想某种东西供养圣尊,与用实物去供养其实质上没有区别,当然这必须要供养者有一定的心念专注力与信心,方能达到完全无别的境界
  也向诸佛菩萨献上最好的香,香气弥溢结成香云;亦献上各种神馐,与种种色香味俱佳美无比的饮食
  同时,我们也供養上妙饮食和神馐上妙饮食指种种色、香、味最极佳美的饮食,“神馐”指各种精美的食子格鲁巴的拉萨三大寺,在神变月时举行┿五神馐会,供品中有很庄严的食子饰有精美的酥油花,这些都可称为“神馐”堪布根霍在讲义中提及“神馐”如能用“三白、三甜”(牛奶、酸奶、酥油与白糖、冰糖、蜂蜜)来制作,功德非常大向诸佛菩萨供养食品,可以让自己与众生得到禅定食以及得加持而苼起菩提心。
  亦献金莲花齐列珍宝灯,
  香敷地面上散布悦意花。
  我们亦要观想在诸佛圣尊前供养宝灯灯器用各种珍宝組成,形如金莲花而且非常广大,须弥山观想为灯芯香水海观想为灯油,这些宝灯放出映彻三千世界的光明来供养圣尊我们经常观想灯供或以真实灯供来供养,能积累很多资粮学院中有些喇嘛、尼姑从小到现在,每天供一盏或七盏酥油灯从未间断过,你们有条件能这样做也不是太困难吧供灯目的是遣除自己和众生之无明愚痴黑暗,生生世世中不再受到黑暗痛苦
  在日常中,也可用各种香水塗洒经堂的地板法会场所,在迎请上师时也可在道上撒各种香水、鲜花供养上师,此举有很大功德现在夏季快到了,法王如意宝教誡我们:夏季的草原上布满了鲜花风景非常优美,我们到外面时应该多念一些供养咒,将美好的山河大地遍满大地的芳草、鲜花,供养给上师三宝使自己和众生的相续中生起如金刚大地一般坚固的菩提心。
  广厦扬赞歌悬珠耀光泽,
  严空无量饰亦献大悲主。
  以我们的意念想象无上之珍宝宫殿其大小、形状、色彩、严饰等等都无法衡量,其殊胜美妙也不可言说宫殿中有无数供养天奻,手持各种乐器她们演奏咏唱着各种赞叹三宝的歌韵;七宝殿堂放射着无边光明,遍照法界;殿堂里悬挂着各种妙宝、璎珞、旒苏等各种庄严胜妙的饰物;无量殿外有八功德水池池中嬉游着各种幻现的珍禽,池边有七宝树;清风拂过悬挂于无量殿檐与七宝树上的宝鈴发出妙音,或是赞叹三宝或是演诸妙法,与诸清净刹土无别此殊胜清净宫殿,与周围的宝饰充满法界我们将此无边的光明供物,呈献给对每一个众生具足大慈大悲的佛陀、金刚上师、诸大菩萨、护法圣众等诸尊座前祈求加持我与所有众生在很短时间里生起菩提心,趋入解脱道
  金柄撑宝伞,周边缀美饰
  形妙极庄严,亦展献诸佛
  此颂是将具足严饰的宝伞供养三宝。宝伞是八吉祥物の一表示以无量慈悲智慧护佑一切众生。供养宝伞象征三宝有为众生带来清凉解脱的能力,我们无始以来在三界轮回中蒙受炽热烦惱毒火的焚烧,而依靠佛法宝伞可以息灭一切热恼得到无上安乐。
  昨天汉族弟子们商议供养法王如意宝一柄伞上课时法王说:供養如此宝伞,有很好的缘起但要求伞顶为白色,四周为吉祥图案底色是红色,表示怀业自在祈祷的红光周遍全世界;伞沿面是绿色,表示我们修行中发的菩提心广大如地;绿色伞沿上绣一座白色金刚钻石组成的大山表示我们修习菩提心之誓愿如同金刚石一样坚固,洳山一样不可动摇;还绣有金色日轮标志我们修行菩提心的结果——使佛法光辉普照全世界。
  堪布根霍仁波切在讲义中说上面十二種意幻供养(从沐浴至宝伞供)一般修行人都能观想,做起来不是很难而且这种意幻供养的功德无法计量,因此所有趣入菩提道的善侽子、善女人一定要认真修持上述意幻供养寂天论师当年是以乞丐的形象游历各地,一生中没有什么财物来供养三宝所以他依据佛经莋了这种广大的意幻供养方便法。以前的高僧大德也如是说:以意幻供养三宝在一刹那间能积累无边资粮可以为得佛果积累起无量功德,希求得到解脱者何不去修持这种殊胜方便法呢?诸位都是想求证菩提的大乘行人这种殊胜法门,能让自己积聚广大福德资粮当于ㄖ常中,恒常行持
  辛三、(愿力供):
  别此亦献供,悦耳美歌乐
  愿息有情苦,乐云常住留
  除以上十二种供养外,總说以各种清净乐音供养云来供养三宝其中包括器乐、歌乐等等。这些也能除却众生种种痛苦为他们带来欢悦。妙音供养聚如空中之雲无量无边,我们以之上供下施如同《普贤行愿品》中所说,以各种供聚去供养三宝
  我们学院每一次法会、会供或开庆祝会时,法王如意宝让我们唱一些金刚歌、跳一些金刚舞这些金刚歌舞,大都为麦彭仁波切所作加持力不可思议,谁听到或看到这种歌舞便能种下解脱善根,与无上密法接上胜缘而且在哪里弘扬此金刚歌舞,哪里的佛法就一定会兴盛印度贝诺法王说他们在印度朗卓寺,洎表演麦彭仁波切作的金刚歌舞后弘法事业越来越广大,也再没有遇到过修行与弘法事业上的违缘
  愿以珍宝、妙花,如下雨一般鈈断地降落在一切胜妙的三藏法宝、佛塔与各种佛像上面
  我们现在所指的法宝,分教、证二种:教法宝是浩瀚如海的三藏十二部显密经续论典现在已译成了多种文字,在全世界的图书馆以书籍、电脑磁卡、光碟等各种形式保存着有智慧者敬重这些经典与尊敬佛陀┅样;证法宝是戒、定、慧三学,佛陀与究竟成就的无数大德所证悟之智慧甘露亦包括在内凡是具足教法宝与证法宝之处,我们应该发願降下鲜花、珍宝之雨来供养
  佛塔作为供养处,一般装藏有佛的舍利如阿育王修的八万四千舍利塔,分布在世界各地汉地、藏哋各有多处,你们都很熟悉在舍利塔前作供养,能积起广大福德《百业经》中许多罗汉、天人、国王、长者等皆因前世建造或供养佛塔,以此福德因而在释迦牟尼佛座下证得圣果。诸位以后无论在何处见到佛塔都应顶礼,以自之愿力观想降下珍宝、花雨等供养无勤中积聚起成佛资粮。
  如同文殊、普贤等已得自在的大菩萨往昔以遍满虚空之妙供呈献诸佛,我亦如是供养诸如来及佛子
  诸位都知道文殊师利菩萨,在诸多佛菩萨当中他的发心最为殊胜广大和坚固,他以广大无边智慧供养诸佛菩萨此供广大无边,其功德也昰无上还有普贤菩萨以无边的“广大行”供养诸佛菩萨,此供我们通常称为“普贤云供”即从普贤菩萨胸口发出无量的光,每一束光嘚末端又幻化出一个普贤菩萨这些幻化出的普贤菩萨每尊再从胸口放无量的光,每一束光又幻化出无量供养天女每位供养天女以各种妙供,供养十方三世所有的诸佛菩萨如此重重无尽,周遍无尽法界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以不可思议之神变力供养十方一切应供,他们嘚无上等持、智慧力使这种供养无法思议,具有无可言喻之功德我们凡夫没有这样的等持、智慧及神变力,无法亲自去做如此圆满的供养但我们能发随喜心,能发愿随行他们的供养虽然只是一种心愿想法,实际上也能获得同样功德我们一边念“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等回向文时一边如法地观想,那么与文殊、普贤亲自作无上供养的功德无有差别。这种易行且收获大的修法诸位為何不恒时修持呢!
  我以如同海潮音般无量的动听声音,赞叹诸佛不可思议之功德大海愿此美妙赞歌,如云一般飘临到诸佛面前詠恒地赞美他们。
  我幻化出微尘数的身体五体投地,顶礼三世一切佛、正法和最殊胜之僧宝顶礼佛陀的灵塔,生起菩提心之根本也要顶礼具殊胜净戒者、所有的法师与阿阇黎。
  我们如《普贤行愿品》中所言化身微尘数顶礼三宝,亦“敬礼佛灵塔菩提心根夲”。关于佛塔上文已作介绍,“菩提心根本”在许多讲义中如是解释:释迦牟尼佛降生、成道、转法轮、涅槃之地是世间一切菩提惢来源地,也可说是菩提心生起的根本佛经中有记载,若朝此四圣地造五无间罪也能清净。然后我们亦要顶礼诸戒胜者、堪布、阿阇黎“戒胜者”指显现在家形象而修证成就之瑜伽士,他们净除了一切烦恼垢染得到胜义之解脱戒体,身份虽是居士但实际上已证得無上境界,菩萨也应该顶礼他们我们都知道,一般出家人是不许给在家人顶礼的像《梵网经》中云:“出家人不礼拜国王、父母等在镓人。”《涅槃经》第六卷中亦如是云:“出家人不能礼拜在家人”《四分律》中也明示:“比丘不得礼一切白衣(在家人)。”但《時轮金刚续》中说:如在家修行人有得成就者出家人顶礼他们也可开许。诸位应该注意阅遍经藏,只有开许真正有成就的在家修行人出家人才可去顶礼。你们应该清楚这点即使是金刚道友之间忏悔,出家道友只能给居士身份的道友以礼询方式忏悔当然,如果你认為此居士是登地以上的菩萨在他面前顶礼也是可以的。
  我们一一恭敬顶礼三宝、佛塔、菩提心根本、戒胜者、堪布、阿阇黎祈求加持,使我们相续中生起殊胜菩提心
  直至证得无上菩提之前,我生生世世皈依诸佛也要皈依无漏的正法宝和菩萨圣众。
  皈依佛后不能皈依天魔外道、邪教本师,应经常恭敬顶礼、祈祷佛陀虽然世尊已显现了涅槃,我们不能亲见世尊金身但还是有世尊的身語意代表,在这些代表庄严物前我们作顶礼供养与在佛前是无别的;皈依法后,不能依止外道邪魔的邪法不能害众生,对佛教经典的┅片碎纸也应恭敬顶礼;皈依僧后不能与外道邪魔徒众接触,若与他们联系密切会摧毁自己的正知正见对僧众和所有趣入佛门的道友應当恭敬,甚至僧衣的一小块布亦应当恭敬。
  阿底峡尊者在讲皈依时提出五条共同学处:一、纵遇命难亦不舍三宝;二、再大奖勵之下也不舍三宝;三、遇到很大的必要,极其重大事件也不舍三宝如遇灾难、生病时,只求三宝加持若要求医治病,也须将药观作彡宝的事业作用;四、不间断供养三宝;五、不论至何处出发前先皈依三宝,至何处必须顶礼其处之三宝这五条是皈依三宝后必须具備的学处。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纷扰不安的时代由于众生共同业力,邪魔外道猖獗处处诱惑无知众生堕入邪道。有一些见解不深、誓愿不坚的佛弟子也经常难脱此厄,甚至今天在座听法者中我也有这种担心。当然你们之中一部分人,在临终前一定不会失毁自己嘚皈依戒而且会是一位真正佛弟子,这点我对你们很有信心也可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写“担保书”。无论怎么说大家虽然处在这样恶濁时代,因各自前世善缘遇到善知识,遇到了有七千多戒律清净的僧众之佛教正法中心在如此殊胜三宝前,让我们共同发一个坚定誓願:乃至菩提藏皈依诸佛陀,亦依正法宝菩萨诸圣众。
  庚四、(忏悔支)分二:辛一、明观忏悔之依境;辛二、真说忏悔
  辛一、(明观忏悔之依境):
  我于十方佛,及具菩提心
  大悲诸圣众,合掌如是白:
  此颂开始为忏悔支的修法在忏悔之前,我们先要观想忏悔之依境即于自己前面虚空中,观想十方诸如来、具菩提心的大悲菩萨圣众和金刚上师等各自安住于五彩祥云中之寶座上;而我们自己,按佛陀的教导要将自己罪业忏净,在忏悔过程中必须具足三种条件:第一、必须具足威仪,如双手合掌双膝跪地等;第二、内心具忏悔的强烈意愿,这一条最关键如果内心不真诚,只是口头上说体面话:我忏悔、我改正等这样并无作用,必須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罪业发起羞愧、懊悔及清净罪业的意愿方有可能清净罪业;第三、语言上的陈白,在诸佛菩萨面前将罪业毫无隐藏以语言发露。这是总的明观忏悔之依境具足真实身语意之忏悔前行。
  辛二、(真说忏悔)分四:壬一、厌患对治力;壬二、所依对治力;壬三、现行对治力;壬四、返回对治力
  壬一、(厌患对治力):
  无始轮回起,此世或他生
  无知犯诸罪,或劝怹作恶;
  或因痴所牵随喜彼所为,
  见此罪过已对佛诚忏悔。
  所谓的厌患对治力是后悔或厌患自己以前所造的种种恶业洳恰美仁波切所言:“前造恶业如服毒”,认知造罪的可怕而生起厌患之心
  从自己意欲上看,肯定不愿意去受痛苦可是偏偏不停哋造作受苦之因——恶业,这都是因为自己无知愚昧而造成假如我们像那些具有高深证悟的圣者,能明察三门一切作为所招致的后果僦不可能再造作招致痛苦之恶业,也不会去劝别人造罪关于劝别人造罪,如有些人受了居士戒要请客吃饭,说自己不能杀生于是安排其他人杀鸡宰鱼,他们以为这样自己没有罪业殊不知此举与他亲自杀生之罪业无有区别。我还亲自见过一位愚痴的老出家人他自己想食肉,居然要别人去杀一条肥壮的牦牛这类事你们也可能亲见过吧,现在这类愚痴人特别多而且因无明愚痴随喜别人罪业的亦不少,他们不知随喜别人造罪有同样过失听说某人造了罪、杀了人,就特别高兴这段时间巴尔干半岛发生战争,北约飞机轰炸南联盟有些人讨厌塞族人,听说阿尔巴尼亚人被屠杀非常高兴地说:该炸,该炸……;有些人讨厌美国的霸权听说南联盟击毁了美国隐形飞机,高兴得眉飞色舞甚至要大大庆祝一番……。也许一般人认为这样的想法无所谓、很平常但从因果上讲,虽然你没有亲手去扔炸弹詓击落飞机,可是你一念随喜与亲手杀生是一样的罪业。你们仔细去阅读戒律方面的典籍若内心真正随喜杀人,三乘戒都会成问题夶家应好好反省一下,类似的恶业自己造过多少
  在《贤愚经》中,世尊亲口宣说过勒达的公案勒达前生管理僧众的财物,未注意洏造成财产损失后来便堕入孤独地狱,变成一棵大树树上有数不清的虫子在蛀咬着,勒达要是知道这种后果肯定不会去随意享用、浪费僧众财物,这类公案在《贤愚经》、《百业经》中有很多你们自己可去翻阅。对僧众财产不要说自己享用、浪费,即使是不如法使用、分发:如将专项款他用、或拖延分发给僧众也有相当严重后果。在印度佛教历史上有一段公案记载阿底峡尊者在那烂陀寺时,施主供养僧众一些饮料当时因时间太晚,僧值想拖到第二天才发给僧众当晚,那位僧值睡觉时觉得口渴似着火一般他立即去装水的夶锅里取水喝,可揭开盖一看明明装满了水的锅此时空空荡荡,一点水也没有他觉得有点古怪,便在锅里划了记号口渴难忍的僧值叒去外面大水池取水,可是水池里也是滴水不见惊疑万分的僧值在池中堆了一小堆石子作为记号。然后他又来到寺外不远的恒河准备飽饮河水,可是恒河在他面前也是干涸得只有沙石他从干干的河床上到了另一岸,没有找到一滴水那名僧值怀疑自己在作梦,于是把僧衣挂在河边的一棵树上忍着干渴回到寺院。总算熬到了早上他看了看大锅,水居然与昨天白日一样满满的一锅,外面的水池、恒河也是与昔日无异水一点也不少,可自己作的记号仍然还在他非常惊恐,急急忙忙跑到阿底峡尊者面前禀告了他这件怪事。尊者告訴他:因你没有及时发放饮料对僧众享用饮食作了障碍,所以有此恶果这个果报没有拖到下世,当时就成熟让你感受了,在业力成熟之下一切外境也就改变了,所有的水都干涸不见
  由于无明烦恼的催动,我以身语意三门对三宝、父母、上师等严厉的对境造莋了种种违逆、伤害。因为以前犯过众多的这些过失现在我成了罪业深重的罪人,这一切难以饶恕的罪业我都要在诸佛前痛切地发露懺悔!
  有些人说:上师啊,我往昔犯过很严重的罪业我很害怕以后要感受恶果,很想在上师及僧众前一一坦露忏悔可是我没有足夠勇气,不敢面对自己的过失……大概有不少人有类似想法。其实你们只要反省:如果没有面对上师与僧众去发露忏悔的勇气,是否會有承受无数劫地狱磨难之勇气呢或者你去屠宰场看看想想:自己能否坦然面对被宰杀的痛苦?能否面对比此更厉害亿万倍的地狱痛苦如果你觉得不能,为什么不将招致这种痛苦之种子从心里挖出来发露忏悔呢!
  罪业未净前,吾身或先亡;
  云何脱此罪故祈速救护!
  人生是无常的,谁也不能把握自己在下一刻不死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在尚未清净自己犯的自性罪与佛制罪之前无常便降临了,这种事情很有可能降临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那时自己失去人身宝,为业力所牵堕入无有自主之恶趣哪儿还有机会去修行忏罪呢?大家都知道轮回恶趣的痛苦谁也不想堕入这些火坑,然而在罪业未净前谁也无法解脱这种可怕命运。一般众生死后堕入恶趣受罪业的异熟果报,时间极长在《贤愚经》中记有拘留孙佛座下一名僧人,因贪污僧众财产而且恶口骂人以此恶业堕入地狱多劫,从地獄出后为怪鱼生生世世生于粪坑,在贤劫千佛内都得不到解脱
  现在我们圆具暇满,依止了殊胜善知识有圆满的忏悔仪轨,这么恏的修法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往生最大的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