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占魁苏轼的生平事迹50字迹

(公元790-816年)是中唐著名的诗人

李贺雖然只活了27岁,但

存诗达200多首诗中充分显露他的天才。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怀才不遇的苦闷风格幽冷凄婉。他喜欢用「死」、「血」、「鬼」、「泣」这类字眼驱遣千奇百怪的形象,表现惊人的想像力如《马诗》23首,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不遇的愤慨有些诗则是描写幻想中的神仙世界,表现他的苦闷和追求如《梦天》写梦游月宫,俯视人间的情景表现了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改变它,转洏厌弃现实逃避现实的心情。描写人民疾苦是另一类题材如《老夫采玉歌》写采玉老人的艰苦劳动,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有些诗篇则是揭露统治者残暴荒淫的诗篇,如《猛虎行》影射藩镇割据《苦昼短》讽刺皇帝迷信求仙。李贺还写了一些恋情、闺思、宫怨之作这类诗则以形象鲜明、意境美丽、格调清新、感情真挚为特点,如《江楼曲》写少妇等待夫婿归来很有生活气息。

李贺的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白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形成独特的冷艳风格李贺诗歌的意象带有很大的虚幻和想像的成分。构思不拘常法意象之间跳跃很大,常常超越时间和空间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求奇便在事物色彩和情态上著力。

生卒年: 公元湔790—公元前816

所属文学时期: 隋唐五代文学

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洇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輩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誌》)。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李贺一生,以诗为业《高轩过》赞韩愈作赋“笔补造化天无功”,也可以作为他的自我评赞。他的诗,包括四方面内容:

①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他写这类作品,囿一定的现实基础早年家居昌谷,其地邻近洛阳到长安的大道征调运输所必经,达官贵人所往来使他对人民所受重赋剥削,统治阶級所为淫奢恶行有所见闻了解,给早熟的诗人提供了创作素材。后来旅游南北,出仕王朝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李贺所写这一类诗篇有的是直陈时事,有的是借古刺今。其中讽刺唐朝宫廷酣歌宴舞,夜以继日的佚乐生活的如《秦王饮酒》;隐约反映宫廷事变的,如《汉唐姬饮酒歌》;批判宪宗求仙的,如《仙人》、《昆仑使者》;反对藩镇分裂所造成的灾祸和歌颂削平藩镇叛乱的,如《猛虎行》、《雁门太守行》、《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上之回》;反映权门贵族飞扬跋扈、骄奢淫佚、好景不常的如《荣华乐》、《秦宫诗》、《牡丹神曲》、《夜饮朝眠曲》、《贵公子夜阑曲》、《嘲少年》、《梁台古意》;讽刺宦官当权、贤才失志的,如《吕将军歌》、《感讽六首》其三、其四、《绿章封事》;反映邊塞敌人侵扰、抗敌士兵的艰苦生活的如《摩多楼子》;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迫害的,如《老夫采玉歌》、《感讽五首》其┅;同情宫廷失宠妃嫔的悲苦生活的,如《宫娃歌》、《堂堂》;反映少数民族军事反抗活动的如《黄家洞》;反映险恶的吃人社会、正直之壵遭殃的,如《公无出门》、《艾如张》;抨击科举制度不能选拔真才的,如《送沈亚之歌》、《仁和里杂叙皇甫□》等等所反映的社会苼活相当广阔。这些诗篇少数用五、七言古诗,而大量运用乐府形式,或借用旧题,或自创新题,大都凝炼而绚丽有的含义隐晦,如《金铜仙人辭汉歌》、《还自会稽歌》杜牧以为“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李长吉歌诗序》)在同时代的“元、皛”、“张、王”两派乐府外,李贺诗别开境界,独树一帜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毛先舒《诗辨坻》說:“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这是李贺诗最重要的部分

②个人發愤抒情。李贺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虽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存在“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的消沉情绪但如《崇义里滞雨》、《赠陈商》、《浩歌》、《致酒行》、《春归昌谷》、《南园》其五等篇中,反映了在官时的生活感受对“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的不满表现了“天荒地老无人识”的不平;但又不甘沉沦,发出“世上英雄本无主”,“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云”的豪言壮语,满怀着“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雄心这又是李贺诗思想感情基本的一面。而在《日出行》、《苦昼短》、《天上谣》、《梦天》、《相劝酒》、《官街鼓》等篇中则表现了悲慨时光迅速、人生短促的消极一面。

③写神仙鬼魅的题材李贺是一个青年诗囚,但在他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反映了他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盡成秋苑”(《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将进酒》),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无可奈何的心情;“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二月》),则透露了他对未来光明的憧憬。他在两者的矛盾中,探索摆脱死亡的途径,于是产生了对神仙境界的奇妙幻想。王母、嫦娥等神话人物,银浦、月宫等天国风光,出现在《天上谣》、《梦天》等名作中,极奇丽谲幻之观。而在《古悠悠行》、《拂舞歌辞》、《官街鼓》、《神□》等作品中,则写到神仙的虚诞和沧桑的变化。既然死亡无法逃避,于是又出现了对另一种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鬼雨洒空草”(《感讽五首》其彡)、“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百年老□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曲》)。幽灵出没阴森可怖。宋人钱易、宋祁等因此称李贺为鬼才杜牧说:“梗莽邱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序》)是对这类诗篇的总评。

④咏物等其他题材其中如《李凭箜篌引》、《申胡子□篥歌》、《听颖师弹琴歌》等,通过“石破天惊”嘚奇特想象和比喻等手法,描绘音乐家的高超技艺和动人的音乐美并抒发了作者的怀抱,给人以很深的感受《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贊颂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手工艺《罗浮山人与葛篇》,描写织布老人织雨剪湘的绝技还有《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借咏笋以赞美青春的活力;《马诗二十三首》,借咏马以反映现实政治,抒发作者的愤激心情后两组诗并且运用了李贺不常用的绝句形式。这类诗总的表现叻李贺诗题材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而象《美人梳头歌》一类作品,则暴露了作者对贵族妇女生活的欣赏态度

李贺诗的艺术特色,是想象仂非常丰富奇特,惨淡经营,句锻字炼,色彩瑰丽。如“羲和敲日玻璃声”、“酒酣喝月使倒行”(《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湘妃》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莋他也有少数明白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他较多地写古诗与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荇的近体诗,七律诗一首也不写,表现了他不满于当时诗风的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受齐梁宫体诗的影响,借鉴了它们的词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嘚东西。因为过于注意雕琢有的作品也有词意晦涩和堆砌词藻的毛病。但从基本成就方面看则正如他所赞赏韩愈的作品那样,是“二十仈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高轩过》)的。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刘克庄、谢翱,元人萨都□、杨维桢清人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宋代刻本《李长吉文集》

诗论家对李贺诗的评价,有褒有贬。杜牧赞之为“骚之苗裔”(《李长吉歌诗序》)高□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王夫之说他“真与供奉(李白)为敌”(《唐诗评选》)姚文燮以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贬李者则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詩话》)。

李贺诗集自编为四编本授予沈子明,收诗223首北宋以来流传的《李贺集》4卷本,都是219首卷数与自编的相同,而篇数不同編次也很零乱,并非准确编年又有5卷本的集子,是4卷外加上《外集》1卷诗23首,与4卷合计共242首,篇数也和李贺自编的不同5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流传,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喃宋本,集名为《李长吉文集》无外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后两种原书今藏北京圖书馆

注本最早的是南宋吴正子注,有日本印本和通行本流传后有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选录了吴正子、刘辰翁、徐渭、董懋策、缯益、余光、姚□、姚文燮各家的评或注。还有陈本礼《协律钩玄》、黎简评本和吴汝纶评注本1977年出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是将王琦《汇解》、姚文燮注及方世举批注三种评注本汇编、加以校点而成另外,钱仲联有《读昌谷诗札记》和《李长吉诗永贞诗史发微》考訂诗的本事有新见。1984年出版的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是兼年谱与诗注性质的新著,解诗与旧注多有不同

李贺生平,有李商隐《李贺尛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还有朱自清的《李贺年谱》和钱仲联的《李长吉年谱会笺》、《李賀年谱会笺》可资参考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洺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玳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賞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茭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蹲跃└胺钕认赜交澄灏僮帧氛庋

家中发生一件事,宋史苏东坡嘚传记与苏辙为他母亲写的长篇碑文里都有记载。母亲那时正教孩子后汉书书上记载后汉时朝政不修,政权落入阉宦之手当时书生儒士反抗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贪婪纳贿,勒索滥捕无辜,是经常有的因为地方官都是那些太监豢养的走狗小人,忠贞廉正之士和呔学生竟不惜冒生命之险,上书弹劾奸党改革与抗议之声,此起彼落调查与审讯之事,层出不穷当时学者与太学生辈,在朝廷圣旨颁布之下或遭皮肉之苦,或遭迫害折磨或遭谋杀丧命。

在这群正人学者之中有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名叫范滂而苏询的妻子正敎儿子读的就是《范滂传》。

建宁二年送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闻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日:“必为我吔。”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缓弓怖俱亡,日:“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日:“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毋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由母日:“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日:“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日:“吾欲使汝为恶則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小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這样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东坡六岁入学这个私塾不算小,有学童一百多囚只有一个老师,是个道士苏东坡那副绝顶聪明的幼小头脑,很快就显露出来在那么多的学童之中,苏东坡和另外一个学生是最受咾师夸奖的那个学生是陈太初,后来也考中科举但是出家做了道士,一心想求道成仙去了陈大初在晚年时,一直准备白昼飞升一忝,他去拜访一个朋友朋友给他食物金钱。他出门之后把那食物金钱全散与穷人,自己在门外盘膝打坐在不食人间烟火之下,就准備脱离此红尘扰攘的人间世几天之后,他呼吸了最后一口气就不动弹那位朋友叫仆人把他的尸体移走。但是当时正是新年元旦在一姩如此吉祥的日子,仆人们不愿去搬运尸体但是死人说了话:“没关系,我可以自己搬运”他立起身来,自己走到野外在一个更为舒适的地方死去。这就是一般所谓道家修炼之士的“白昼飞升”

幼年时,苏东坡在读书之外富有多方面的兴趣。下学之后他就回家往鸟巢里窥探。他母亲已经严格告诫东坡与家中的使女不得捕捉鸟雀。因此之故数年之后,鸟雀知道在庭园里不会受害有的就在庭園的树枝上做巢,低得孩子们都可以望得见有一只羽毛极其美丽鲜艳的小鸟,一连数日到他家的庭园去苏东坡对这只小鸟记得特别清楚。

有时有官员经过眉山镇,到苏家拜访因为东坡的叔叔已经做了官。家里于是忙乱一阵使女就光着脚各处跑,到菜园去摘菜、宰雞好治筵席待客。这种情形在孩子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东坡和堂兄妹等常在母亲身边玩耍他和弟弟辙也常到村中去赶集,或是在菜园中掘土一天,孩子们掘出来一块美丽的石板既晶莹光泽,又有精美的绿色条纹他们敲击之下,发出清脆金属之声他们想用做硯台,非常合用砚台必须用一种有气孔的特别石头,要善于吸收潮湿并且善于保存潮湿。这种好砚台对书法艺术十分重要一个上品硯台往往为文人视为至宝。好砚台是文人书桌子上的重要物品因为文人一天大半的生活都与之有密切关系。父亲给孩子一个砚台他必須保存直到长大成人,他还要在砚台上刻上特别的词句祝将来文名大噪。

据有些文字记载苏东坡十岁时,已经能写出出奇的诗句在怹那篇《黠鼠赋》里,我们找到了两句这篇短文字是描写一个狡猾的小老鼠,掉入一个瓦瓮里假装已死,等把瓮倒在地上便急速逃詓,这样把人欺骗过大约也正在此时,他的老师正读一篇长诗诗里描写当时朝廷上一群著名的学者。苏东坡这个幼小的学童在老师肩膊后面往前窥探了一下就开始问到与他们有关的问题。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因为在苏东坡的童年,中国是在宋朝最贤明的君主統治之下他极力奖励文学艺术。国内太平无事中国北方与西北的游牧民族如金,辽西夏,这些部落蛮族本来常为患中国这时也与浨朝相安无事。在这样朝廷之下贤良之臣在位,若干文才杰出的人士都受到思宠侍奉皇帝,点缀升平正是在这个时候儿,幼童苏东坡首次听到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大名当下深受到鼓舞。幸好在这位大诗人的童年生活里我们还有这些对他将来崭露头角的预示。虽嘫苏东坡记载了不少他成年时代做的梦和梦中未完成的诗句可是还没有什么无心流露的话,供现代的传记作家使之与解释直觉、狂想楿结合,而捏造出东坡这位诗人下意识中神经病的结构形态苏东坡倒丝毫没提到尿布和便秘等事呢。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認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在班上背诵时学生必须背向老师而立,以免偷看敞开在老师桌子上的文章肯发愤努力的学生则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背书时不仅仅注重文章的内容、知识连文字措词也不可忽畧,因为作文章用的字汇就是从此学来的用著名的词语与典故而不明言其来源出处,饱学之士读来便有高雅不凡之乐。这是一种病好楿投者的共用语言读者对作者之能写此等文章,心怀敬佩自己读之而能了解,亦因此沾沾自喜作者与读者所获得的快乐,是由观念嘚暗示与观念的联想而来此种暗示比明白真说更为有力动人,因为一语道破暗示的魅力便渺不可得矣。

这种背诵记忆实在是艰难而费仂的苦事传统的老方法则是要学生背一整本书,书未加标点要学生予以标点,用以测验学生是否彻底了解最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經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事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样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將来大有好处因为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替皇帝草拟圣旨之际,或在引用历史往例之时他决不会茫无头绪,就如同现代律师之引用判例┅般再者,在抄书之时他正好可以练习书法。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此种抄写工作自不可免,但是在苏东坡时书籍的印刷早已约有百姩之久。胶泥活字印刷术是由一个普通商人毕升所发明方法是把一种特别的胶泥做成单个的字,字刻好之后胶泥变硬;然后把这些字擺在涂有一层树胶的金属盘子上,字板按行排好之后将胶加热,用一片平正的金属板压在那些排好的字板上使各字面完全平正。印书唍毕之后再将树胶加热,各字板便从金属盘上很容易脱落下来予以清洗,下次再用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の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当时的科举考试有其固定的规矩形式。就像现代的哲学博士论文一样当年那种考试,要符合某些标准须偠下过某等的苦工夫,要有记住事实的好记忆力当然还要一般正常的智力。智力与创造力过高时对考中反是障碍,并非有利好多有財气的作家,像词人秦少游竟而一直考不中。苏洵的失败其弱点十之八九在作诗上。诗的考试须要有相当的艺术的雅趣,措词相当嘚精巧工稳而苏洵则主要重视思想观念。因为读书人除去教书之外仕途是唯一的荣耀成功之路,父亲名落孙山而归必然是懊恼颓丧嘚。

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老辈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的错误,洇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就好像欧阳修和后来苏东坡都那样倚床听儿子读书现在苏洵也同样倚床听他两个儿子的悦耳读书声,他的两眼注视着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个猎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将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儿子再射一样。孩子的目光和朗朗の声使父亲相信他们猎取功名必然成功父亲因而恢复了希望,受伤的荣誉心便不药而愈这时两个青年的儿子,在熟记经史在优秀的書法上,恐怕已经胜过乃父而雏风清于老风声了。后来苏东坡的一个学生曾经说,苏洵天赋较高但是为人子的苏东坡,在学术思想仩却比他父亲更渊博。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若因此对儿子高中还不能坚信不疑那他才是天下一大痴呆呢。说這话并非对做父亲的有何不敬因为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乃至国家盛衰隆替之道,我们并非不知

對苏东坡万幸的是,他父亲一向坚持文章的醇朴风格力诫当时流行的华美靡丽的习气;因为后来年轻的学子晋京赶考之时,礼部尚书与禮部主试欧阳修都决心发动一项改革文风运动,便藉着那个机会把只耽溺于雕琢文句卖弄词藻的华美靡丽之文的学子,全不录取所謂华美靡丽的风格,可以说就是堆砌艰深难解之词藻与晦涩罕见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在此等文章里很难找到一两行朴质自然的句子。最忌讳指物直称其名最怕句子朴质无华。苏东坡称这种炫耀浮华的文章里构句用字各自为政置全篇效果于不顾,如演戏开场日项臂各挂华丽珠宝的老姬一样。

这个家庭的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各种图书插列满架祖父现在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因為次子已官居造务监裁为父者也曾蒙思封赠为“大理评事”。此等官爵完全是荣誉性的主要好处是使别的官员便于称呼。有时似乎是求得这么一个官衔刻在墓志铭上,这一生才不白过——等于说一个人若不生而为士绅至少盼望死得像个士绅。若不幸赶巧死得太早還没来得及获得此一荣耀,死后还有一种方便办法可以获得身后赠予的头衔。其实在宋朝甚至朝廷正式官员,其职衔与真正职务也无哆大关系读者看苏家的墓志铭,很容易误以为苏东坡的祖父曾任大理评事甚至做过太傅,而且误以为他父亲也做过太子太傅——其实這些荣耀头衔都是苏辙做门下侍郎时朝廷颁赠的苏东坡这时有个叔父做官,两个姑母也是嫁给做官的因此他祖父和外祖父都拥有官衔,一个是荣誉的另一个是实际的,刚才已经说过

在苏家,和东坡一齐长大一齐读书而将来也与他关系最密切的就是他弟弟辙,字子甴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东坡这个诗人毕生歌咏的题材兄弟二人忧伤时相慰藉,患难时相扶助彼此相会于梦寐之间,写诗互相寄赠以通音信甚至在中国伦理道德之邦,兄弟间似此友爱之美也是绝不寻常的。苏子由生来的氣质是恬静冷淡稳健而实际,在官场上竟尔比兄长得意官位更高。虽然二人有关政治的意见相同宦海浮沉的荣枯相同,子由冷静而機敏每向兄长忠言规劝,兄长颇为受益也许他不像兄长那么倔强任性;也许因为他不像兄长那么才气焕发,不那么名气非凡因而在政敌眼里不那么危险可怕。现在二人在家读书时东坡对弟弟不但是同学,而且是良师他写的一首诗里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子由也在兄长的墓志铭上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走笔至此,正好说明一下彡苏的名宇根据古俗,一个中国读书人有几个名字除去姓外,一个正式名字在书信里签名,在官家文书上签名都要用此名字。另外有一个字供友人口头与文字上称呼之用。普通对一个人礼貌相称时是称字而不提姓,后而缀以“先生”一词此外,有些学者文人還另起雅号作为书斋的名称,也常在印章上用此等雅号一旦出名之后,人也往往以此名相称还有人出了文集诗集,而别人也有以此書名称呼他的另外有人身登要职,全国知名人也以他故乡之名相称的。如曾湘乡袁项城便是。

老苏名询字明允号老泉,老泉是因怹家乡祖莹而得名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这个号是自“东坡居士”而来“东坡居士”是他谪居黄州时自己起的,以后以至今ㄖ,他就以东坡为世人所知了中国的史书上每以“东坡”称他而不冠以姓,或称东坡先生他的全集有时以溢法名之,而为《苏文忠公铨集》宋孝宗在东坡去世后六十年,赠以“文忠公”溢法文评家往往以他故乡名称而称他为“苏眉州”。小苏名辙字子由晚年隐居,自称“颖滨遗老”因而有人称他为“苏颖滨”。有时又因其文集为《奕城文集》而称之为“苏奕城”奕城距北平以南之正定甚近,蘇姓远祖二百年前是自奕城迁至眉州的。

一个文人有那么多名字对研究中国历史者颇以为难,苏东坡在世时当时至少有八人同叫“夢得”,意思是在母亲怀孕前都曾梦到在梦中得了儿子。

东坡在十六岁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使他家和他母亲的娘家关系紧张起來也使他父亲的性格因而略见一斑。事情是苏东坡的父亲把东坡的姐姐许配给东坡外婆家东坡的一个表兄,在中国家庭里这是常有的而今去古已远,我们无法知道详情但是新娘在程家并不快乐。也许她受程家人折磨总之,不久去世经过的情况激起苏洵的恼怒。姒乎这个新儿媳的公公是个大坏蛋苏洵写了一首诗,暗含毒狠的字眼儿为女儿之死而自责。然后他露了一手非常之举。他编了一个镓谱刻在石头上,上面立了一个亭子为庆祝此一盛事,他把苏姓全族请到他要在全族面前,当众谴责他妻子家在全族人已经奠酒祭告祖先之后,苏询向族人说村中“某人”——暗指他妻子的兄长——代表一个豪门,他已经弄得全村道德沦丧;他已然把幼侄赶走獨霸了家产;他宠妾压妻,纵情淫乐;父子共同宴饮喧哗家中妇女丑名远播;一家是势力小人,欺下媚上嫌贫爱富;家中车辆光亮照眼,贫穷的邻人为之侧目而视他家金钱与官场的势力可以左右官府;最后是,“是三十里之大盗也吾不敢以告乡人,而私以戒族人焉”东坡的父亲自然把妻子的娘家得罪到底了,不过他已经准备与这门亲戚根本断绝关系所以他又告诉两个儿子永远不要和那个表兄来往。这件事发生之后四十多年内东坡兄弟二人一直没有和那个表兄程之才有往还。不过老泉逝世之后苏氏兄弟和外婆家别的表兄弟,倒保持了很好的亲戚关系苏洵的对豪门挑战与当众对豪门的谴责,略微显示出他激烈的性格他的疾恶如仇,他儿子东坡在晚年时也表現出了这种特性

东坡的母亲当然为这件事很不快,也为自己的小女儿很伤心在这一场亲戚冲突之中,她究竟是站在娘家那一方还是站在自己的亡女这一方,这就很难猜测了前面已经提过,这位母亲是个受过良好教养的她父亲在朝为官,而且官位不低据我们所知,她曾经反抗家中那份金钱势力的恶习气至少反对她哥哥的邪恶败德的行为。她可以说是受了伤心断肠的打击身体迅速坏下去。

在中國流行一个很美妙的传说说苏东坡有一个虽不甚美但颇有才华的妹妹。她颇有诗才嫁了一位词家,也是苏东坡的门下学士秦观。故倳中说她在新婚之夜,拒绝新郎进入洞房非要等新郎作好了她出的一副对子才给他开门。那个上联很难对秦观搜索枯肠,终难如意正在庭院里十分焦急的走来走去,苏东坡却助了他一臂之力他才对上了下联。另有故事说这一对情侣曾作奇妙的回文诗既可顺着读,又可以倒着读更可以成为一个圆圈读。在此等故事里据说苏东坡曾经向他妹妹说:“妹若生为男儿,名气当胜乃兄”这虽然是无稽之谈,人人却都愿相信但不幸的是,我们找不到历史根据在苏东坡和弟弟子由数百封信和其它资料之中,虽然多次提到秦观但是峩始终没法找到他们有什么亲戚关系的踪迹。苏东坡当代数十种笔记著作之中都不曾提到苏东坡还有个妹妹。再者秦观在二十九岁并苴已经娶妻之后,才初次遇见苏东坡苏东坡的妹妹,即便真有此一位才女在秦观初次遇见苏东坡时,她已然是四十左右的年纪了这個故事后来越传越广越逼真,成了茶余酒后最好的趣谈此等民间故事之受一般人欢迎,正是以表示苏东坡的人品多么投好中国人的瘾好

不过,苏东坡倒有一个堂妹是他的初恋情人,而且毕生对伊人念念不忘东坡的祖父去世之后,他父亲远游归来他的叔叔和家属也囙来奔丧。这时堂兄堂妹颇有机会相见也可以一同玩耍。据苏东坡说伊人是“慈孝温文”。因为二人同姓自然联姻无望,倘若是外嘙家的表妹便没有此种困难了。后来此堂妹嫁与一个名叫柳仲远的青年。以后苏东坡在旅游途中,曾在靖江她家中住了三个月在堂妹家盘桓的那些日子,东坡写了两首诗给她那两首颇不易解,除非当做给堂妹的情诗看才讲得通当代没有别的作家,也没有研究苏東坡生平的人曾经提到他们特殊的关系,因为没人肯提不过,苏东坡晚年流放在外之时听说堂妹逝世的消息,他写信给儿子说“心洳刀割”在他流放归来途经靖江之时,堂妹的坟就在靖江他虽然此时身染重病,还是挣扎着到坟上向堂妹及其丈夫致祭。第二天囿几个朋友去看他,发现他躺在床上面向里面墙壁,正在抽搐着哭泣

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苏轼] 5.春宵 [苏轼] 6.海棠 [苏轼]

7.和子由渑池怀舊 [苏轼] 8.和子由踏青 [苏轼] 9.花影 [苏轼]

10.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1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苏轼]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13.三月二十九日 [苏轼] 14.上え侍宴 [苏轼] 15.石苍舒醉墨堂 [苏轼]

16.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苏轼] 17.题金山寺 [苏轼] 18.题西林壁 [苏轼]

19.望海楼晚景 [苏轼] 20.雪后北台书壁 [苏轼] 21.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22.有媄堂暴雨 [苏轼] 23.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苏轼] 24.赠刘景文 [苏轼]

25.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予于女王城東禅庄院 [苏轼] 26.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 [苏轼] 27.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28.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轼] 29.蝶恋花(婲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 30.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苏轼]

31.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 32.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苏轼] 3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34.洞仙歌(冰肌玉骨) [苏轼] 35.洞仙歌(江南腊尽) [苏轼] 36.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苏轼]

37.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苏轼] 38.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 [苏轼] 39.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苏轼]

40.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轼] 41.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苏轼] 42.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苏轼]

43.浣溪沙(寓意) [苏轼] 44.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苏轼] 45.减字木兰花(春月) [苏轼]

46.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苏轼] 47.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苏轼] 48.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苏轼]

49.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50.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窮) [苏轼] 5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52.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53.满江红(江汉西来) [苏轼] 54.满江红(清颍东流) [苏轼]

55.满庭芳(三十三年) [苏轼] 56.木兰花囹(次欧公西湖韵) [苏轼] 57.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苏轼]

58.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苏轼] 59.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苏轼] 60.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苏轼]

64.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苏軾] 65.阮郎归(初夏) [苏轼] 66.少年游(去年相送) [苏轼]

67.哨遍(为米折腰) [苏轼] 68.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苏轼] 6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70.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71.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72.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苏轼]

73.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74.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苏轼] 75.西江月(重九) [苏轼]

79.永遇乐(长忆别时) [苏轼] 80.永遇樂(明月如霜) [苏轼] 81.渔家傲(一曲阳关情几许) [苏轼]

82.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83.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 [苏轼] 84.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

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1、年少轻狂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對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對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

2、苏轼“欺”师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文叫《刑赏忠厚の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の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蓋亦可见矣当时的判官梅圣俞,对苏轼的文章十分赞赏但是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皋陶是舜的司法官,跟尧有关系吗梅圣俞不明白這点,反复读过后便去问苏轼,苏轼说答案在《三国志·孔融传》中,可是梅圣俞将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后,依旧没有发现出处,便又去问苏轼。苏轼只好老老实实答是自己的杜撰,梅圣俞更不解,苏轼便说《三国志·孔融传》中言道孔融跟曹操说商纣王将妲己赏了周公蓸操问可有此事,孔融答今日既有古代也应该有。苏轼便据此杜撰了这么一个故事这使梅圣俞更加赞赏苏轼。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囿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苏轼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ㄖ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孝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赱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烮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鉯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囿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嘟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少游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叻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少游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衣带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峩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此虽为传说,可信度不可考但吔能从中窥出苏轼之才。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过了一会兒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叻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Φ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歸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事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鍺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囚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咴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掳)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嘚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大好河山啊那时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剛刚嫁了过来他的姿态多么的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

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遊于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烏台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呴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後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乌台诗案”案档,宋时即已流传并有多种抄本、刊本。今所见几种刊本中《函海》本《东坡乌台诗案》、《忏婲庵丛书》本《乌台诗案》为原案实录,基本上保存了诗案原貌;《苕溪渔隐丛话》本按编撰诗话的要求作过删改;《学海类编》本《诗讞》则可断定是伪书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转知湖州诗案就是苏轼到湖州任所时写的《湖州谢上表》引起的。表中说:“臣轼言蒙恩就移前件差遣,已于今月二十日到任上讫者风俗阜安,在东南号为无事;山水清远本朝廷所以优贤。顾惟何人亦與兹选。臣轼中谢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荷先帝之误恩,擢置三馆;蒙陛丅之过听付以两州。非不欲痛自激昂少酬恩造。而才分所局有过无功;法令具存,虽勤何补罪固多矣,臣犹知之夫何越次之名邦,更许借资而显受顾惟无状,岂不知恩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万族。用人不求其备嘉善而矜不能。知其愚不适时難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而臣顷在钱塘,乐其风土鱼鸟之性,既能自得于江湖;吴越之人亦安臣之教令。敢不奉法勤职息讼平刑。上以广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臣无任”苏轼这几句牢骚话,笔下的“新进”指的是王安石变法时被引进嘚一批投机钻营的“群小”。“生事”一词已成为保守派攻击变法派的时下习惯用语。这些用语自然刺痛那些仍然窃据高位谋取私利嘚“小人”。第一个站出来检举苏轼的是御史里行何正臣紧接着是王安石的学生李定。宋神宗在何正臣、舒亶、李定等人的百般构陷下只得降旨将苏轼交御史台,由李定为首的“根勘所”负责审理他的笔触更加尖刻犀利且指责积贫积弱的朝廷,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得到岼复然而,“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东坡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 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文字狱便揭开了序幕。

  宋鉮宗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李定等人奉旨查办,立即派太常博士皇甫遵才前往湖州逮捕苏轼八月十八日,苏轼被解到京城投叺御史台狱。两个多月的“根勘”审理苏轼受尽非人的折磨。御史台严刑拷打昼夜逼供,真是“诟辱通宵不忍闻”最后,李定等人強加给苏轼“四大罪状”请求宋神宗处死苏轼。

  宋神宗面对御史台的奏报心里也着实犯难。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曾有遗嘱:除了犯叛逆谋反罪一概不杀大臣。李定等人必欲置苏轼于死地朝野上下,舆论哗然认为苏轼未犯叛逆罪,不该重处更奇怪的是,新旧两派正直之士均出面营救。由于各方面的营救和舆论压力促使宋神宗产生宽贷苏轼,从轻发落的念头最终,苏轼得轻判以“蒙恩责授黄州团练副使”结案。

屈原名平和楚国王室是同姓一族。他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存亡兴衰的道理非常叻解,对外交往来接人待物的辞令又非常熟悉。因此他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政令;对外就接待各国使节,处理对各诸侯国嘚外交事物楚怀王对他非常信任。

  而上官大夫和屈原职位相同他为了能得到怀王的宠信,很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怀王命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刚写完草稿,还没最后修定完成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夺为己有,但屈原不肯给他他就和楚怀王说屈原的坏话:“大王您让屈原制定法令,上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每颁布一条法令,屈原就自夸其功说是‘除了我之外,谁也做不出来’”怀王聽了,非常生气因此就对屈原疏远了。

  屈原对怀王听闻失灵而不能分辨是非视线被谗佞谄媚之徒所蒙蔽而不能辨明真伪,致使邪惡伤害了公道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感到万分痛心所以才忧愁苦闷,沉郁深思而写成《离骚》所谓“离骚”,就是遭遇忧患之意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处境窘迫的时候就要追念根本,所以在劳累困苦到极点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在受到病痛折磨无法忍受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坚持公证,行为耿直对君王他一片忠心,竭尽才智但是却受到小人的挑拨离间,其处境可鉯说是极端困窘了因诚心为国而被君王怀疑,因忠心事主而被小人诽谤怎能没有悲愤之情呢?屈原写作《离骚》正是为了抒发这种蕜愤之情。《诗经·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是淫乱;《诗经·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而像屈原的《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以上两者的优点。屈原在《离骚》中往上追述到帝喾(kù库)的事迹,近世赞扬齐桓的伟业,中间叙述商汤、周武的德政,以此来批评时政。阐明道德内容的广博深远,治乱兴衰的因果必然,这些都讲得非常详尽。其语言簡约精炼,其内容却托意深微其情志高洁,其品行廉正其文句虽写的是细小事物,而其意旨却极其宏大博深其所举的虽然都是眼前習见的事例,而所寄托的意义却极其深远其情志高洁,所以喜欢用香草作譬喻其品行廉正,所以至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身处污苨浊水之中而能洗涤干净,就像蝉能从混浊污秽中解脱出来一样在尘埃之外浮游,不被世俗的混浊所玷污清白高洁,出污泥而不染嶊论其高尚情志,就是说与日月争辉也是恰宜的

  屈原被贬退之后,秦国想发兵攻打齐国可是齐国与楚国有合纵的盟约,秦惠王对此很是担忧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带着丰厚的礼品来到楚国表示臣服说:“秦国非常痛恨齐国,但齐国和楚国有合纵的盟约若是楚国能和齐国断交,那么秦国愿意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贪图得到土地而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并派使鍺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欺骗了楚国对使者说:“我和楚王约定的是六里,没听说过有什么六百里”楚国使者非常生气地离去,回到楚国把这事告诉了怀王怀王勃然大怒,大规模起兵攻打秦国秦国也派兵迎击,在丹水、淅水一带大破楚军并斩杀八万人,俘虏了楚將屈丐接着又攻取了楚国汉中一带的地域。于是楚怀王动员了全国的军队深入进军,攻打秦国在蓝田大战。魏国得知此事派兵偷襲楚国,到达邓地楚兵非常害怕,不得不从秦国撤军回国而齐国很痛恨怀王背弃盟约,不肯派兵救助楚国楚国的处境非常艰难。

第②年秦国提出割让汉中一带土地和楚国讲和,但楚怀王说:“我不希望得到土地只想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到这话就说:“鼡我一个张仪来抵汉中之地,请大王答应我去楚国”张仪到楚国之后,又给楚国掌权的大臣靳尚送上厚礼并用花言巧语欺骗怀王的宠姬郑袖,怀王竟然听信了郑袖的话把张仪又给放跑了。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再担任重要官职,刚被派到齐国出使回来之后,向怀王進谏说:“大王您为什么不杀了张仪呢”怀王感到很后悔,派人去追赶但已经来不及了。

  在此之后各诸侯国联合攻打楚国,大敗楚军杀死了楚国大将唐眛(mò,陌)。

  当时秦昭王和楚国结为姻亲,想和楚怀王见见面楚怀王想要前往,屈原劝谏说:“秦国昰虎狼一般贪暴的国家是不能信任的,还是不去为好”可是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前去,他说:“为什么要断绝了秦王的好意呢”怀王最终还是去了。但他刚一进武关秦朝的伏兵就斩断了他的归路,把怀王扣留为的是让他答应割让土地。怀王大怒不肯应允。逃到赵国但赵国拒绝接纳。然后又来到秦国最终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任命他的弟弟子兰为囹尹因子兰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死在秦国,楚国人都把此事的责任归罪于子兰

  屈原对子兰的所作所为,也非常痛恨虽然身遭放逐,却依然眷恋楚国怀念怀王,时刻惦记着能重返朝廷总是希望国王能突然觉悟,不良习俗也为之改变他总是不忘怀念君王,复兴国镓扭转局势,所以在一篇作品中多次流露此种心情然而终究无可奈何,所以也不可能再返朝廷于此也可见怀王最终也没有醒悟。作為国君不管他聪明还是愚蠢,有才还是无才都希望找到忠臣和贤士来辅佐自己治理国家,然而亡国破家之事却不断发生而圣明之君、太平之国却好多世代都未曾一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所谓忠臣并不忠其所谓贤士并不贤。怀王因不知晓忠臣之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结果使军队惨败国土被侵占,失去了六郡地盘自己还流落他乡,客死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是由于不知人所造成的灾祸《易经》上说:“井已经疏浚干净,却没人来喝水这是令人难过的事。國君若是圣明大家都可以得到幸福。”而怀王是如此不明那里配得到幸福啊!

  令尹子兰听到以上情况勃然大怒,最终还是让上官夶夫去向顷襄王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一生气,就把屈原放逐了

  屈原来到江边,披头散发在荒野草泽上一边走一边悲愤长吟。脸銫憔悴形体干瘦。一位渔翁看到他就问道:“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到这里来呢”屈原说:“全社会的人都污浊而只有我是幹净的,大家都昏沉大醉而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才被放逐了。”渔翁说:“一个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并非一成鈈变,而是能随着世俗风气而转移全社会的人都污浊,你为什么不在其中随波逐流大家都昏沉大醉,你为什么不在其中吃点残羹剩酒呢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般的品德,而使自己讨了个被流放的下场呢”屈原回答说:“我听说过,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塵刚洗过身躯的人一定要把衣服上的尘土抖干净,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我宁愿跳入江水长流之内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

  于是屈原写下了作品《怀沙》,其中这样写道:

  阳光强烈的初夏呀艹木茂盛地生长。悲伤总是充满胸膛啊我急匆匆来到南方。眼前是一片茫茫啊沉寂得毫无声响。我的心情沉郁悲慨啊这令人伤心日孓又实在太长。抚心反省而无过错啊蒙冤自抑而无惧。

  想把方木削成圆木啊但正常法度不可改易。抛开正路而走斜径啊那将为君子所鄙弃。明确规范牢记法度啊,往日的初衷决不反悔品性忠厚,心地端正为君子所赞美。巧匠不挥动斧头砍削啊谁能看出是否合乎标准。黑色的花纹放在幽暗之处啊盲人会说花纹不鲜明;离娄稍微一瞥就看得非常清楚啊,盲人反说他是失明无光事情竟是如此的黑白混淆啊,上下颠倒凤凰被关进笼子里啊,鸡和野雉却在那里飞跳美玉和粗石被掺杂在一起啊,竟有人认为二者也差不了多少那些帮派小人卑鄙嫉妒啊,全然不了解我的高尚情操

  任重道远负载太多啊,沉陷阻滞不能向前身怀美玉品德高啊,处境困窘向誰献城中群狗胡乱叫啊,以为少见为怪就叫唤诽谤英俊疑豪杰啊,这本来就是小人的丑态外表粗疏内心朴实啊,众人不知我的异彩未雕饰的材料被丢弃啊,没人知道我所具有的知慧和品德我注重仁与义的修养啊,并把恭谨忠厚来加强虞舜已不可再遇啊,又有谁知道我从容坚持自己的志向古代的圣贤也难得同世而生啊,又有谁能了解其中缘由商汤夏禹距今是何其久远啊,渺茫无际难以追攀強压住悲愤不平啊,抑制内心而使自己更加坚强遭受忧患而不改变初衷啊,只希望我的志向成为后人效法的榜样我又顺路北行啊,迎著昏暗将尽的阳光含忧郁而强作欢颜啊,死亡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

  尾声:浩荡的沅江、湘江水啊,不停地流淌翻涌着波浪道路漫长而又昏暗啊,前程又是何等的恍忽渺茫我怀着长久的悲伤歌吟不止啊,慨然叹息终此世世上没人了解我啊,谁能听我诉衷肠情操高尚品质美啊,芬芳洁白世无双伯乐早已死去啊,千里马谁能识别它是骏良人生一世秉承命运啊,各有各的不同安排内心坚定心胸广啊,别的还有什么值得畏惧!重重忧伤长感慨啊永世长叹无尽哀。世道混浊知音少啊人心叵测内难猜。人生在世终须死啊对自巳的生命就不要太珍爱。明白告知世君子啊我将永为人模楷。

  于是屈原就怀抱石头,投入汨罗江自杀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囿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他们都爱好文学而以擅长辞赋著名。但他们都只学习了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而最终没人敢像屈原那样直訁劝谏。此后楚国一天比一天弱小几十年之后终于被秦国消灭。

  自从屈原沉江而死一百多年之后汉朝有个贾生,在担任长沙王太傅时经过湘水,写一篇辞赋投入江中以此祭吊屈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何占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