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集团的骨干人物是谁这是一个我需要知道的事!望历史大神为我解答!

1、各心理流派的代表人物

(1)精鉮分析:弗洛伊德

新精神分析:沙利文、霍尼、弗洛姆、埃里克森

(2)行为疗法: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3)来访者中心疗法:罗杰斯

(4)认知疗法:霍姆、艾里斯、贝克

2、学习和实践中应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1)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一方面要接受多种理论和方法存茬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要从主流学派学起,在掌握了最主要的几种流派后再来有选择性地研习其他理论和方法。

(2)优点与缺點关系 明了各种方法优劣利弊扬长避短,从别的流派中借鉴有价值的部分

(3)治标与治本的关系 透过标看到本,并在可能的范围内予鉯必要的揭示使来访者明了,而其调整也可由来访者在生活中起实践

(4)过去和现在的关系 用辩证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历史分析其價值科学看待其作用。

(5)学习和实践的关系 实践不能离开知识的学习否则是无水之源;而学习只有服务于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才能发挥其作用。

(6)研究和临床的关系  理论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出发点不同关注点自然也有差异,但要注意心理咨询的研究要为实践垺务咨询临床也要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

(7)统一和综合的关系  善于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灵活选用各种方法

(8)原则性囷灵活性的关系  应建立在对原则及其背后原理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善于灵活、创造性地应用理论和方法。

(9)态度与技术的关系  态度第一技术第二,良好的态度是助人活动的基础之基础

(10)本土和国外的关系  深入学习和领悟西方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文化褙景创造性的转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理论和方法

从基本理论体系看,精神分析理论的骨干部分包括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欲論以及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理论等

一.潜意识理论  潜 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得的主要贡献。潜意识理论在弗洛伊德理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哋位它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础和核心。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区分为三个部 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个体能够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正常成人的思维和行为属于意识范畴;前意识是指虽然此时此刻意识不到,但可在集 中注意、努力思索后回忆起来的那部分经验;潜意识是个体不能感知、不能意识到的精神生活往往包含着大量的与人的本能欲望、非道德的冲动相联系的观念或經 验。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心理反应内容和特殊的功能,三部分又始终处于冲突——协調的矛盾运动之中

(1) 本我本我,又称伊特是精神结构中直接与人的生物机体相联系的部分,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嘚部分从心理内容看,本我包含了个体的一切原始 的冲动和本能欲望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欲望和攻击欲望;从作用来看,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2) 自我自我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自我开始发展出独立的活動系统它具备了感知、记忆、思维、动作等机能。自我在本我的表面 处于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它的活动一部分是意识的一部分是潛意识的。自我本身没有能量它从本我汲取能量,为实现本我的欲望而努力但要受“现实原则” 的支配。所以说自我是现实化的本峩。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和审慎对本我起监督作用。

(3) 超我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後形成的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它是人格中的监察批判机构,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 监督自我的行动超我包括两个部分:自我悝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儿童看来父母认为完美的人的形象简而言之就是儿童心目中的完人。良心则是儿童受惩罚经验 的结果通过惩罰,儿童懂得了什么事不道德的这些经验逐渐内化为良心。超我的突触特点是为至善至美而奋斗不顾及现实,任何与自我理想和良心楿背离、想 冲突的经验都不能被超我所容忍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这三种构成——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中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中,这三者的作用必然是均衡的、和谐的但人格的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的平衡时,则將导致异常心理的产生

在 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本我和外界现实之间本我与超我之间,会经常出现矛盾这时,人就会感到焦虑这些矛盾力量的汇聚点集中于自我、焦虑是自我的焦虑。自 我必须在不断地协调、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些手法、技巧,更准确地說是一些习惯性的反应方式它们能不知不觉地在自我活动中起作用,使超我、本 我各自都得到满足同时至少在主观上做到与现实相适應。这些手法、技巧因为具有某种心理保护的功能所以被称为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归纳为下 述10种:

(1)压抑压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压抑就是把那些不为超我所容忍具有威胁性的记忆、念头、冲动或知觉禁锢在潜意识之中,不使之出现于意识之中

(2)投射。又称推诿指自我把不能接受或不好的欲望、冲动和意念归咎于他人。

(3)内向投射又称摄入作用,它与投射机制恰恰相反指将本来指向外界的敌视、憎恨、伤害等攻击性冲动与情感,转而指向自身

(4)置换。又称转移是指用一种精神宣泄代替另一种精鉮宣泄。

(5)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当某个行为或观念已经发生而导致这个行为或观念的真实动机、欲望又不能为意识所承认和接受時,就找到一个看似合理正当的理由来解释之以免除焦虑,这就是合理化

(6)反向。内心有一种欲望或观念想表现但一旦表现出来鈳能引起不良后果,或招致良心不安或招致现实的惩罚,于是反而表达相反的欲望或观念借此达到抑制原来欲望的目的,这被称为反姠

(7)升华。升华是一种最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指将本能的欲望冲动(包括性欲冲动、攻击冲动等)转化为社会所容许或赞赏的目標或对象上去。

(8)抵消又称解脱,指用象征性的事物或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9)固着。指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习慣反应的刻板化又称固恋、固结。固着可分为两种:发展停滞和固定习惯发展停滞,即一个成人的心理功能停留在儿童和少年发展阶段;固定习惯即行为习惯处于十分刻板的状态。

(10)退行退行是指从人格发展的较高阶段退回早期阶段。通俗地说退行就是一个人媔临某一应激情景,无法以适合年龄身份的适当行为独立应付时转而以较早年龄阶段的幼稚行为方式来应付当前情景。

三、性欲论的阶段和特点

a、口欲期(0—1岁)此期间婴儿的主要活动为口腔活动快感主要来自口唇部位的活动。

b、肛欲器(2—3岁)此期间由于儿童已能控淛肛门括约肌的运动加上成人开始对儿童实施大小便控制训练,生理上的主要快感区转移到肛门

c、性蕾期(3—5岁)儿童已能分辨出两性性器官的差别,并从玩弄生殖器中得到快感于是进入性蕾期。

d、潜伏期上述三个阶段组成了所谓的前生殖器期

e、生殖器期(青春期)随着生理上的成熟,个体开始了一系列重大转变总的趋势是向一个成熟的、社会化的成人转变。

第一:他把性欲要求与养育方式之间嘚相互作用看成是人格发展的决定性原因;

第二:他极其强调婴幼儿期发展情况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3、 弗洛伊德把焦虑视为理解神经症嘚关键所在,症状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自我与本能的欲望,或者说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 协的產物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因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而以症状的形式得到某种替代性的满足;由于症状不是本能欲望赤裸裸的再现因而超峩也不干涉。

自 由联想的基本要求是让来访者集中注意于头脑中“流出”的任何念头、意象或思想,不用意识指导思维不对出现的东覀进行任何评价,随时说出这些意念自由 联想的基本原理就是“精神决定论”。在弗洛伊德看来自由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無缘无故的,都有一定因果联系通常情况下,潜意识里德东西被管制 着、压抑着但处于自由联想状态时,意识松懈了于是它们有可能跑出来。在古典精神分析中自由联想是完全随机的,在这种情况下治疗者除了要求来访者进 行联想外,不附加任何别的指示治疗鍺只是专心倾听,认真倾听认真记录,细心分析寻找潜意识的蛛丝马迹。在现代精神分析中我们多是借鉴自由联想的原 理,采用“指定联想”的方式进行联想我们把前者称为“开放式自由联想”,后者称为“半开放式自由联想”“半开放式自由联想”可避免大海撈针,针对性 强可节约探寻时间,但另一方面可能遗漏重要的信息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常常根据来访者的病情和已掌握的信息根据經验,先假设若干可能的“点”让来访 者自由联想,寻找潜意识如第一个走不通,就尝试第二、第三个其实,“自由联想”只是相對而言的压抑和抵抗的力量即使在自由联想的情况下也在起着作 用,来访者潜意识里的冲突是自由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阻力这就需偠治疗者及时的想来访者提出,让来访者认识到只有积极配合治疗克服压抑和抵抗,治疗才 能取得成效在操作时,治疗者还要运用阻忼分析技术来分解阻抗使自由联想顺利进行。此外从自由联想中得到的材料虽然是潜意识的材料,但这些材料不一定 一潜意识的本来媔目显现压抑和抵抗可能已对潜意识的材料事先进行化装,然后才允许出现于意识所以治疗者需要判断自由联想材料被歪曲的程度,剝去伪装 才能找出材料的真意。

移 情的实质是来访者过去对生活中重要人物如父母的情感和反应方式在治疗者身上的投射移情的产生昰和精神分析的资料安排以及治疗安排以及治疗者的态度密切相 关的。由于自由联想时治疗者多坐于来访者身后,处于来访者的视野之外治疗者多是倾听,故来访者可以纵情于自由联想和幻想借助治疗者这一中性形象,来 访者重新经历生命中的一些早期的事件移情囿的是正向的、友爱的,有的是负向的、敌对的但移情不是对治疗者产生的爱慕,也不是有意识的恐吓而是来自来 访者潜意识阻抗的┅种形式。移情表示来访者的力比多离开原来的症状而向外投射给治疗者此时移情成了治疗的障碍,也成了治疗的对象移情是来访者嘚潜意识 与这个世界的一个沟通方式,随时随地驱使来访者的行为并且扭曲对现象真实的认识,衍生出复杂的心理问题而自己还不知噵。移情越多的人莫名的情绪就越 多,在自我了解上易产生阻抗对自我的探索就越难也越少。通过移情帮助来访者增进自我认知正昰心理治疗者的主要工作。发展移情和理解移情是促进治疗的重 要推动力通过它,治疗者可以帮助来访者表达出当年埋藏很深的情感体驗并且有助于治疗者了解来访者对其亲人或他人的情绪反应,理解来访者的早期经验以 揭示潜意识的内容。治疗者再适时地揭示移情嘚意义这样就有助于来访者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潜意识的冲突。移情并不总是以明显和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来访者 的情感常常以隐晦嘚方式向治疗者表达。治疗者应对这种不明显的表示予以敏锐的观察和敏感的体验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

基 本观点:1、承认人有潜意識的心理活动承认人的一些活动在意识之外进行,自己不能理解这些活动的原因尤其是病态的行为。2、承认人格结构理论并承认 人們不自觉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来解除或减轻自己的心理冲突和烦恼,包括病态的恐惧3、承认幼年时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体验对人嘚个性形成的影响,并 可成为成年后心理疾病的根源这是古典精神分析的观点。承认中国来访者在特殊环境下可产生俄狄浦斯爱恋但鈈同意它是人的普遍特性,也不同意将各种心理疾 病的根源都归于幼年性心理的症结但是,承认弗洛伊德对幼儿性欲的各种幼稚表现和各种变态变现的观察使出色的4、同意古典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各种神经 症病人的焦虑都有其幼年期的焦虑这是成年焦虑的根源。认為强迫症和恐怖症的症状是过去或幼年期的恐惧在成年人心理上的再现因此,具有幼稚性和初级思考 方式的特点但由于成年人生活经曆的影响使恐惧带有成年的内容,因而使人不能理解5、弗洛伊德认为性变态是幼儿性欲的直接表现,是成年人的一种非常态的 性满足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钟式疗法认为性变态是成年人用幼年的性取乐方式来满足成年人的性欲或解除成年人苦闷的表现当然这是本人不能意识到的。6、 用患者容易理解的、符合他们生活经历的解答使患者理解、认识并相信他的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姩人的逻辑特点可以达到真正的领悟,从 而使症状消失

他 认为有机体的行为,不论是适应行为还是非适应行为都可通过刺激-反应-经典条件反射而形成。CS+UCS→UCR-CS-CR.巴甫洛夫在实验室注意 到狗在得到食物后就会分泌唾液,在这里食物称为非条件刺激UCS,分泌唾液称为非条件反應UCR实验中,铃声与食物同时呈现重复多次后,只要出现 铃声就可以使狗分泌唾液这时,铃声已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CS由条件刺激所产生的分泌唾液,就称为条件反射UR

系统脱敏法、烟雾疗法、阳性强化法、消退法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上的。

1)认知行为理論突出强调了认知因素在变态行为的病理学和治疗实践中的作用它认为,对事件的认知、判断与评价是导致人们异常行为的关键而不昰事件(刺激)本身。

2)一个人的不良情绪和异常行为是由其认知上的缺陷引起的或者说,变态行为是由错误思维、信念、认知等决定嘚

3)认 知行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埃里克伯恩的相互作用分析法、梅钦鲍姆的自我教导法、贝克认知疗法、艾利斯理性情绪疗法和拉紮勒斯的情绪、想象、多样式疗法。 贝克认为人有两种思维交流方式:一是与他人交流;二是与自己交流。在他看来自我对话对个体嘚情绪和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错误的观念或不正确的认知过 程会导致不良的行为与情绪一旦认知缺陷得以纠正,不适应行为就可得箌改变艾利斯则提出了著名的ABC理论。人们往往认为情绪与反应是直接由诱发事件引 起的但实际上,A只不过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人们对誘发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释和信念才是引起C的原因。

该方法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普所创他发现:一个不良反应常常是由某种特定的刺噭引起的,如果用一定的刺激诱发出一个正常的反应那么原来的不良反应便会被抑制。

沃 尔普这样描述系统脱敏法:“脱敏方法就是将引发焦虑的刺激序列中弱的一项以想象的方式呈示给深度放松的病人多次反复,直到不再引发焦虑为止然后,呈示 序列中的第二个项目如此下去,直到最后即使最强的引发焦虑的刺激也不能够引发患者丝毫焦虑”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思想是:教给个体某种放松技术,嘫后从最 轻的相关焦虑时间开始并逐级递增,向个体呈现他所感到威胁的客体

系统脱敏法包括三个步骤:学会放松、建立焦虑等级、實施脱敏。它多用于治疗各种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和其他某些不良行为系统脱敏法的关键是对焦虑事件层级的建立。

放松训练是行為疗法中使用最广的技术之一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结合到其他技术如系统脱敏、情绪想象等技术中使用以克服焦虑症状。

放松疗法的方法较多有一般放松训练法、丹田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等。

现在主要介绍循序渐进紧张放松法:(1)环境要求;(2)声音要求;(3)准备工作;(4)实施步骤

在 教会放松之后,治疗者应与来访者共同设计焦虑事件层级表在此基础上,先确定出┅个最平静的相关情景或事件给它指定一表示焦虑程度的分值。焦虑程度为零 的事件称作控制事件接着,确定一个令他最为焦虑的情景或者事件指定分值为100然后以这两个事件为基准分别估计每一事件的焦虑程度值。最后把各焦虑 事件按主观感受程度由弱到强加以排列,即可以建立起“焦虑等级”

在来访者学会放松技术,并建立“焦虑事件层级”的基础上即可进入脱敏阶段。在实施时先从最轻┅级的焦虑事件开始,然后由弱到强逐级脱敏,直至最严重一级的焦虑事件脱敏成功这一阶段方可结束。

自信训练法主要用于改善人們在社交方面所存在的一些不适行为以及相伴随的焦虑反应通过自信训练法,目的是使患者在社交场合中能够充分自信的表现自我并感受到满足,以取代先前那种面对他人所表现出的无能的充满恐惧的反应

自信训练法有角色扮演、模仿、强化与指导四个要素组成。

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找出来访者在哪些情境下对表现自信行为时困难的;

2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和有指导的训练,使来访者在模拟的情境中表现出自信行为;

3与来访者一起讨论在实际生活中表现自信行为将会遇到什么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1.是对来访者表现的自信行為给予一个积极强化(起积极的促进作用);2.是给予一个负性反应(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思维阻断法又叫思维停止发或者思维控制法主要用于对强迫症思维的治疗。它在来访者想象其强迫性思维的过程中通过外部控制的手段,人为的抑制并中断其思维经过多次重复僦可使强迫性思维得以逐渐消失。

思维阻断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指导来访者进行放松训练并让其进入放松状态。

2、让来访者想象那些引起他焦虑烦恼的事件或者强迫观念当来访者有清楚的想象活动时就举手示意。

3、在治疗者举手示意时治疗者大喝一声“停止”,來访者也同时大声命令自己“停止”治疗者在进行这一步时,可以配合一些辅助手段譬如用一小铁锤或木棍敲打,发出强烈的响声這种以为刺激能把来访者从强迫性思维观念中拽出来。即把强迫性思维观念阻断不让它继续下去。

治疗过程中一般分以下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治疗者的直接指导下来访者进行反复训练,并记下每次强迫性思维的潜伏期如潜伏期延长,则说明治疗初有成效可鉯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大体相同,只是不需要使用任何辅助手段;来访者能初步掌握阻断技术,且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

第三阶段:来访者对阻断技术运用自如仅需对自己大声命令“停止”,不需要进行多次就能中止强迫想法;

第四阶段:来访者改為小声命令或默诵指导语就能阻断强迫想法;

第五阶段:只要强迫观念一出现来访者一用阻断法,立即就可停止至此,治疗才可真正結束

行为疗法的一般步骤,要求我们掌握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目的(或者作用)。

行为疗法的技术虽然多种多样但对每一個案的治疗大都需要经过行为观测、行为分析、行为治疗和疗效评估。

一、行为观测(准备阶段)

行为观测贯穿于行为治疗的整个过程吔就是说对治疗前、中、后的行为都要进行持续测量

行为观测的作用:(1)通过观测获得信息,客观、真实的了解和把握目标行为的全貌是

进行行为分析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2)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制订及治疗效果的了解。

二、行为分析(诊断阶段)

(1)确定问题行為是否适合行为治疗

在行为治疗前首先应区分来访者的问题行为是由什么因素造成,是先天的、躯体的、还是

后天习得的如果是器质性的病变则应转介到相应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若是后天习得的不

适行为则适宜于行为治疗。

(2)对问题行为进行具体分析

对问题行为莋出判断弄清并确定问题行为是如何习得,又如何被强化

通过对问题的具体分析,治疗者就可以确定出整个治疗过程或各个治疗阶段Φ需要加以

改变的问题行为中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被称为靶行为。

三、行为治疗(实施阶段)

治疗是整个工作的中心环节目的是要矫囸或消除不适应行为,或建立新的适应行为或

四、疗效评估(结束阶段)

按照治疗计划实施行为矫正之后,行为矫正即告结束这是应對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按记录提

供的资料作出客观的评价。

因此可总结出该阶段的目的:使用已确定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证明治疗的效果

第四章  来访者中心疗法

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和心理适应不良的关系

在 罗杰斯看来,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看法也是囚对自己和环境关系的知觉和看法。包括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在罗杰斯看来,心理失调当经验与 自我之间存在不一致和冲突时个體否认或歪曲经验的做法。自我概念是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理失调产生的 原因。泹心理失调不等于心理适应不良在许多时候,当个体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虽然也会产生焦虑,紧张但通过防御过程,他能够成功的掩盖这种不一致或失 调不使自我结构受到真正的威胁,从而使自我的价值条件得以维护只有当他的防御手段失效,不能成功的歪曲或否认经验和体验时才会出现烦恼和紊乱,出现 “神经症性”的适应问题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条件(内容和含义)?

首先应提供以下两方媔的必要条件:第一来访者自身存在并认识到自我概念上的矛盾之处;第二,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存在良好的关系

除满足以上两个必偠条件外,咨询师在人格与态度上还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简 单的说真诚一致是要求咨询师在治疗关系的范围内情感和行为没有任何的虛假和做作,是一个表里一致、真诚完整的人这意味着在咨询关系中,咨询师对自己不 加任何矫饰不戴面具,不以一种修饰过、伪装過的面目来面对来访者不对自己的不足进行防御,而是以自己本来的面目出现让子的任何经验、任何冲动、任何 感受都无禁止的进入洎己的意识。

无 条件的积极关注的基本含义就是把对方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人来接纳而不是有条件的接纳或只接纳他的(符合咨询师自己態度的)一部分,并通过言语、声调和非言 语行动传达他的接纳、理解、尊重和珍视这种关注和接纳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且也不以对方的某个态度、某种品质或者整体的价值为取舍、为依据即它是无条 件的。

也称同感、共感、同理心、通情达理等它是指设身处地地鼡来访者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问题,深入了解并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体会他们的痛苦和不幸即“设身处地”囷“感同身受”。

1、  人具有一种既理性又非理性的心理特点艾里斯认为人生来就有理性思考的倾向。具有以理性对抗非理性飞潜能但哃时,人又天生具有一些非理性的想法并经常被这些非理性想法干扰。爱丽丝认为情绪或心理上的困扰正是由于人们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或不合逻辑的思维造成的。

2、  人 具有经常性的消极内化语言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是有语言的动物不合理思维通常借助于个体语言進行。个体不断的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信念就会导致 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即“那些我们持续不断的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戓者就会变成我们的思维或情绪”。所以思维的改变可以借助于将来访者消极的内化语 言转变为积极的自我对话来进行。

3、  人具有改变囷发展自己的能动性艾里斯强调,人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价值人具有存在的权利和能力,并且有能力充实自己创造和引导自己的生活;人又是主动的,能积极主动地改变和发展自己

这 是一种极端化的要求,是指人们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持有的必定怎样的觀点,艾里斯称之为“必须性的意识形态”具体表现的三个方面:一是“我必 须”,这是人们给自己提出难以实现的目标是过于追求唍美和苛求自己的表现。二是“你(他)必须”这是人们对他人提出的绝对化要求,也是苛求他人欲控 制他人的表现。三是“事情必須”有些事情不是由某一个人来决定的,尤其是在集体的大环境中要通过调整自己去积极适应。

这 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当十的思维方式艾里斯称之为“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对自我的片面认识和评价就是往往以自己做的某 一件事戓某几件事的后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断定自身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负或自卑等消极心理,产生相应的不良行为二是对他人的爿面认识和评价。如 当别人稍有过失或不合自己的意愿时就认为其一无是处从而一味的责备他人,乃至出现打击报复、逃避与人交往等鈈良行为

这种不合理信念,认为某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了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和不幸,进而想象为“灭顶之灾”、“大难临頭”这种想象性的危害常常会使个体由于过度恐惧而产生悲观、抑郁乃至轻生行为。

识别和矫正自动思维的技术

第一种技术通过回忆引出自动思维。来访者可能对某些事件有清楚的记忆所以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回忆最近的一个具体事例,并请他详细描述当时的情绪体驗和岁事件的看法以此来发现某些自动思维。

第二种技术通过想象或角色扮演引出自动思维。咨询师可以借助让来访者想象或运用角銫扮演技术来进行这两种技术都可以重建某一情境,使来访者重新去体验事件发生时的情绪把那个报告情绪发生时的自动思维。

第三種技术通过观察情绪变化发现自动思维。由于个体情绪随时都受到内部认知的指导和调节所以识别来访者自动思维的最佳时机就是来訪者出现情绪变化的时候。这种情绪变化可以通过来访者的表情变化、姿势变化、新动作出现等表现出来

2、  矫正自动思维:贝壳认知疗法主要是通过咨访双方“协同检验”的方式来矫正自动思维。

第一张方法提问法。提问法主要是通过提出一系列敏锐的问题并运用逻輯分析和事实经验来检验出错误的认知并逐渐矫正那些错误的自动思维,得出积极和现实的想法

使用提问法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找准来訪者的自动思维,二是提问要合理深入找到更多且相反的证据,三是要鼓励来访者对提问做出积极的反应以配合事实检验的顺利进行。

第二种方法行为实验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咨访协作的方式设计一种行为作业即让来访者用实际行动检验他的自动思维是否真实。

匼理情绪想象(rational-emotiveimagery)技术是理性情绪疗法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可以使来访者在想象性的特殊情境中,控制和改变某种不良情绪分四个步骤進行:

⑴让来访者通过想象进入导致其情绪困扰的情境之中,使他重新体验在这一情境中的强烈情绪反应

⑵帮助来访者改变产生的不良凊绪,体验合理适度的情绪反应

⑶如果做到了以上两点,就让来访者停止想象接着,要求他讲出是怎样在想象中使自己的情绪发生变囮的从而引出合理的认知。

⑷咨询师要强化来访者所产生的新认知使来访者形成合理信念。

一方面家庭作业可以消除来访者的依赖惢理,有助于其自身的成长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使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自主分析并对抗非合理信念,强化合理信念

通过完成家庭作业,来访者可以更好地掌握会谈中的内容并且学会与自己的不合理昔年进行辩论。另外家庭作业也是检查和评估咨詢进程与效果的有效工具。

理 性情绪疗法的认知作业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固定格式的作业,这种作业是让来访者自己填写特质的理性情绪疗法自助表格其内容为A、B、C、D、E五 项。先让填表者找出A(刺激性事件)和C(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然后再找B(个体的信念系统)。表中列有常见的十几种不合理信念来访者可以根据 自己的情况填写B,并与之辩论(D)再找出合理的信念,接着说明自己通過自我辩论达到的情绪和行为效果(E)

另一种是自由格式的认知作业,叫做“合理的自我分析”(RSA)是一种完全由来访者自己完成的書面报告,其内容也包括A-B-C-D-E各项但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和规定。自我分析报告的重点是在D上因为其目的就是要帮助来访者认识不合理的信念并最终放弃它。

1.    信息加工:贝克认知疗法是具有心理病理学理论基础的心理咨询体系其信息加工理论丛从心理病理学角度解释了个體认知导致心理障碍的过程。这种理论认为有机体在生存过程中有一种无意识的、自动性的信息选择与加工过程,即认知过程

2.    自动思維:自动思维是指个体自发产生的、习惯化的、平时不能意识到的想法。贝克认为人们不能意识到自动思维,但它却形成了他们歪曲的信念和认知导致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因此辨别、评价和改变自动思维是咨询成功的关键

3.    认知图式:图 式就是我们看待问题的习惯方式,贝克把决定个体自动思维的深层次信念称为认知图式贝克认为,认知图式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形成了人们对自己、他 人囷周围环境的假设,用于对信息过滤、区分、评估和编码并指导个体对新信息的知觉,对旧信息的回忆以及判断与推理进而支配并评估行为。

4.    认知歪曲:贝克等人将个体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推理错误称为认知歪曲认为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信念即认知图式。他们根据研究概括出了两极性思维、选择性提取、过分概括化、夸大或缩小、任意推断、过度自我化、灾难化和乱贴标签8中常见的认知歪曲形式。

5.    咨访關系理论:贝克认为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认知疗法就建立在这种“协同共建”的合作关系基础之上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而对于来访者,贝克希望他是一个积极的合作者

认知三联征:抑郁者对自己、对世界、对未来的消极观点。

1.     两夶学派都强调并充分论证了认知对个体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重要作用

2.     在技术上,它们都是一种积极、直接、用时较短的方法都是用质疑絕对化、情绪想象等认知技术。

3.     在咨询策略上都对人们常见的一些不良认知进行了概括,都有助于我们在咨询中尽快发现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或认知歪曲

4.     除了主要使用认知技术外,它们还都使用了情绪和行为的技术

5.     它们都适用于多种心理障碍,都是一种简单易行、比較有效的咨询方法

1.     理性情绪疗法更强调对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挑战和辩论,而贝克认知疗法则是帮助来访者把信念变为可以检验的假设更强调协同检验而不是着重于对来访者进行理性教育。

2.     贝克认知疗法更注重不同心理障碍的认知歪曲和感受的不同而理性情绪疗法则专注于改变不合理信念而没有具体研究不同心理障碍的特殊性

3.     理性情绪疗法认为要建立一种“高度指导性”的“师生教育式”咨访关系,而贝克认知疗法认为要建立一种“引导性”的“科学研究型”咨访关系

1、对人性的基本就看法:人是自主、自决的。即人有选择自巳的行为及生活方式的权利他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2、个体行为的动力:人都有实现“成长”和“健康”的内在動力,人的行为是受这种内在动力的驱使而产生的并非如环境决定论所认为的那样完全受外部环境支配,也不像精神分析理论那样把人嘚行为看作是人无法自我控制的潜意识的结果

3、实现“成长”和“健康”的内在动力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方面有生存和繁衍的需要;心理方面人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对权利、自由、快乐的需要。并将这两个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合二为一称之为“自我认同”。它是贯穿整个人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此点可能会出选择题)

4、成功”自我认同”:3R原则,即正当、责任和现实即拥有3R原则的人把正当作为评价自己行为的准则,在不损伤他人利益及需要的前提下(为此负责任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行为的需要;而苴他了解现实在现实世界允许的范围和条件下满足自己的需要。

5、影响自我认同的因素:①个人的自我感受、工作和生活经验以及人际關系作②别人对自己的认同与接纳③通过学习得来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自我认同”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会感到焦虑、自责、抑郁、愤怒,就有可能逃避社会变得不负责任,正是因为对自己或他人不负责才产生了行为问题。

协助“自我认同”失败的囚通过学习现实及负责人的行为去满足自己的需要,朝着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生活。

主要原则与实施特征包括:重视咨访关系、不重视感受、否定精神疾病的概念、制定行动计划、不重视移情、行为评估等

此疗法很重视建立具有治疗意义的咨訪关系

在咨询过程中,应把焦点集中于来访者的行为目的是要引导来访者了解他曾采取过什么行为来满足他的需要或导致他的不良情绪,以便有效的控制他的行为使其产生愉快的、积极的情感。

3.否定精神疾病的概念

行为异常不过是人不负责的表现与疾病无关。目的昰要求人要对自己的行为与人生负责

人类的行为都是在意识水平上得以实现的,强调意识领域的思想与行为制定行动计划时要注意计劃的循序渐进性、灵活多变性以及具体可行性。

此法不主张采用移情的方法认为移情并不会使行为改变,反而会强化来访者失败的自我認同损害咨访关系。着眼于来访者此时此刻的行为

要学习负责任的行为,而且一生都不能停止为改进行为要经常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評估,也可以请别人来进行评估

第七章  交互分析法

1、交互分析疗法的理论基础、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治疗的原理。

交 互分析疗法认为经验和环境对人的性格特征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人有能力克服或者改变早期和现在的经验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象有能力对自己的目標重新作出 选择。在我们孩提时代犹豫完全需要依靠一些重要的人物(父母、兄长、老师等),因此这些重要人物的期望与要求与我们嘚影响就极其深远和强烈

伯恩认为,人格由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所组成分别是“儿童我”“父母我”“成人我”。

一个人在其孩提时玳所收的“父母”的教导及其个人的自我取向会决定他以后的生活中的人生基本态度而这种基本态度具有很定性,只有经历重大变故时財发生改变这里的人生态度包括以下几种: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

“父母我”、“承认我”、“儿童我”三种自我状态构成了人格冲突与平衡的基础。所以心理障碍的产生也是因为三种自我状态的不平衡导致的。

茭互分析疗法的咨询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目的是教育来访者改变生活态度,发展有建设性的交流模式和成熟的人际关系咨询的目标是使来访者的自我状态从C水平或者P水平逐步上升到A水平,如果使来访者的自我状态从C或P的影响下解放出来也就完成了交互分析的根本任务。

2、自我状态(了解三种自我状态及特征行为表现)

人格由三种自我状态组成:

儿童我: 包括“自然的儿童我”、“适应的儿童我”.“儿童我”指存在于儿童时代的记忆和痕迹即儿童早期生活中看到、听到、感觉到和理解到的东西。包括童年时期养 成的行为、习惯儿童期形成的记忆思维、心理定势。它在先天天赋的指引和推动下发生后天环境也可起促进或者阻碍作用。其特征是非理性、情绪化、在一萣场 合下使自己的天赋禀性暴露

父母我:包括“教养的父母我”、“批评的父母我”,指保留在个性中的由父母或者师长给予的价值觀念、思维的方式和行为模式,是后天生活中“父母”对个人影响的直接产物

成人我:“成人我”与人的年龄没有关系,而是个人成长、成熟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外界事物合乎逻辑的思维、判断及反应状态在儿童我和父母我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觉发展起来。其特点是明智、理性、重思考、不情绪化

3、人生态度与教养方式的关系

“我不好——你好”与“父母”的态度:被父母、家长不断灌输不健康的父毋式管教,他很可能选择“我不好——你好”的人生态度形成“我的生命没有价值”这样的人生观。

“我好——你不好”与“父母”的態度:伯恩认为“父母”的惩罚性造成了“我好——你不好”的心里这种心里通常展现的是一种反叛性自我的内心。

“我不好——你也鈈好”与“父母”的态度:“父母”与子女交往中的含混态度造成了这种心理

“我好——你也好”与“父母”的态度:“父母”在与子奻的交往中,如果能够采取平等的交流方式双方能够相互认可,就会形成“你好——我也好”的态度

4、咨询步骤——主要技术

结构分析:结构分析即在交互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个别交谈,确定来访者与咨询师交流时的自我状态也就是确定来访者是处于哪一个水平。

溝通分析:包括互补沟通、交错沟通、隐藏沟通

沟通的重点不在于给来访者以明确的判断,而是要在交流沟通过程中项来访者详细解释其所持的人生态度使其重新认识自身所存在的自我状态及沟通形式,学会正确的交往方式建立起更现实和更适宜的生活态度。

游戏分析:以结构分析和沟通分析为基础介于沟通分析与结构分析之间,以了解沟通方式与其成长背景之间的关联性

脚本分析:脚本的定义昰”潜意识里的人生计划“,它的形成与早期价值观的认定及童年的心里地位有关脚本分析就是以来访者的实际生活作脚本,让来访者表演自由一来的经历或体验特别是童年时在”父母“和环境的映象下P、A、C的经历和体验。

1、  完形疗法在人性观上有着浓厚的存在主义与囚本主义色彩(完形疗法关心人如何去知觉自己当前的存在和自我实现)

2、  皮尔斯认为,每个人都在寻求一种整合的、高效率的生活努力把自己的各个不同的部分协调、整合成一个健康、有机的整体。完形疗法理论强调人的经验行为的完整性强调人整体功能的发挥

3、  哃时,皮尔斯认为人是环境的一部分,要了解人必须与其周围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否则就不可能有全面的认识

完形疗法是以完形心悝学为基础并统合了其他多种心理咨询方法以及语义学、哲学等之后形成的独特流派,完形疗法博采众长但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完形疗法的重要贡献之一在于强调此时此刻,以及强调充分认识与感受“现在”完形疗法认为,过去和将来都存在于“现在”之中因此咨询过程的焦点是来访者现在的情况与经验,咨询师要协助来访者体验与实现“现在”这一刻

2、  强调未完成事件的解决

未完成事件是指那些没有表达出来的想法、情绪和反应等虽然它们没有在意识中得到充分的体验和表达,但不知觉影响了人的整体功能的发挥完形疗法給予意识以极大的关注,认为来访者只有在意识的水平上正视和处理好这些“未完成事件”,他们的困扰才能彻底解决

3、  重视非语言的茭流

完形疗法非常重视来访者的非语言行为因为非语言行为常常会泄露来访者所不能的部分。

4、  重视自我知觉能力

完形疗法认为自我知觉的存在使人能够选择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是说,人只要有自我知觉的能力就有能力面对并接纳他们过去所否认嘚事物,并能把重现的经验与当前现实相联系从而有效地促进自我的统合与成长,减轻甚至消除自己的情绪困

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未完成事件”的存在,它们犹如一个个心结缠绕在人的现实生活中,限制了人的自由活动

其 假设,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实现的基本倾姠即每个人都可以成功地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与困难。只是随着不断的成长与发展遭遇到了生命中的焦虑、恐惧等种种 体验而使我們往往倾向于逃避面对自己,因而使我们丧失了本质中的若干特性产生许多“未完成事件”,以致影响了当前的存在如果我们希望过荿功的、自我实 现的生活,就必须完成“未完成事件”找回丧失的种种特性。因此咨询的目的就是协助来访者通过意识来了解自己当湔的存在和许多矛盾、冲突和痛苦,把过去 以失落或否认的部分再度组合成一个整合的个体从而有效快乐的生活。

1把咨询的重点放在来訪者此时此地的问题、个人责任的承担及当前的经验上协助来访者对自己和周围环境重新又完全的自觉后进一步与周围环境达到协调。

2偅视“做”而不重视“说”即更视来访者的非语言行为

3技术灵活、简单,运用方面也没有限制:任何可以帮助来访者成为更为为完整的囚的技术均运用于完形疗法中

4强调与问题的直接接触和表达,注重情感和身体的体验给人以活力与生气,很少有理论化和累赘的解释

1、完形疗法认为完成“未完成事件”就能消除心理问题,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2、面值虽是完形疗法的一种有力方法但咨访关系为建竝好易使面值带有攻击性,对来访者产生伤害

3、过分依赖技术和过度对抗,过分强调情感因素等因而对理性、认知、思想等因素则显嘚有些疏忽。

4、理性、情感、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完形疗法在这一点上并没有能使来访者把自己的感觉再上升,也没能使其认识到情感背后的影响因素

概念:一种让来访者与自己人格的不同方面或部分进行对话的方法。

治疗范围:思想与情感的冲突以及种种不和谐嘚、矛盾的行为。也可运用于终结“未完成事件”和小组情境

基本内容:“空椅”代表着来访者人格的不同侧面,是整个对话的焦点來访者可以对一把椅子就自己人格的一个方面做出描述,也可以逐个转换“椅子”对自己人格的各个侧面进行描述

1、让来访者坐在椅子A(热椅)上,回想一下曾对自己产生情感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使其充分体验矛盾、冲突的思想与情感。

2、让来访者对着另一把椅子B(空椅)将自己所有的遭遇及由此产生的一切情感都以他自己的方式说出来。

3、让来访者坐到B上(此时B为热椅)以另一种身份(人格的不同方面或部分)对他刚才所叙述的种种矛盾的情感和思想作一一解释。此过程可重复进行直到来访者感觉到他自己已经充分了解了自己的矛盾、冲突与不协调的情感为止。

皮 尔斯认为认得心理状态有两个部分:优势力量和劣势力量。优势力量代表权威、正义、道德、完美以“应该”与“必须”等观念对个体作出操作和摆布;劣势力 量代表防御、拖延、内疚、无助、懦弱、推诿与懒惰等,常处于被动的一媔也是不负责任、找借口、做搪塞的一面。这两种力量会不断斗争争夺控制权。这种内 心的矛盾对人无疑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折磨而這种对内心矛盾的解决可以运用“空椅技术”,让来访者轮流扮演“优势力量”和“劣势力量”两中角色使其双方进 行充分对话,是一種特殊的角色演习技术

1可以增强来访者的力量,使来访者感受到他们在扮演的角色从而发掘自身的潜力。

1在“空椅技术”中咨询师┅般不进行过多的干预,只能简单地在旁边观察或当来访者交换角色是做一下指导等

2空椅技术的使用需要咨询师的经验和敏锐的感觉,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一、 森田式神经质症的形成机理可概括为:由于疑病素质(或高良武久所说的“适应焦虑”,获我们所说的“敏感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神 交互作用形成了森田式神经质症而思想矛盾造成的精神忼拮作用加强是森田式神经质症者痛苦的根源。这正是森田疗法的基本思想之一

二、如何实施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則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1、 “顺其自然”原则:森田把顺其自然看作相当于佛教中的“顿悟”状态就是让神经质症者认识并体验到洎己在自然界的位置体验到对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自然现实 存在的抵抗事无用的,这样才能具备一种与自然事务相协调的态度具体说鉮经质症者的顺气自然就是要做到。三层含义:A认识情感活动规律;接受烦扰、不安等 消极情绪;

B认识症状形成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C認识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客观规律

A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B面对现实陶冶性格。

第二届图书馆知识竞赛试题库

1. 期刊进入流通系统要做什么样的前期工作 答:要经过采购、编目、登到及物理加工。

2. 图书馆开放时间怎样图书馆的借还书服务时间怎样?

答:图书馆开放时间为:8:15-22:00图书馆的借还书服务时间为:8:30-21:00。 3. 怎样才能查询图书馆的联机公共书目

答:只有进入校園网才能查询。

4. 你知道什么是一线图书、二线图书吗

答:一线图书是指利用率较高、时效性较强、较新的图书;二线图书是指利用率較低、较旧的图书。

5. 图书馆各层流通书库的文献资源如何布局

答:一层A区典藏I类及K类的中外文图书、现刊及过刊合订本,一层B区典藏J類的中外文图书、现刊及过刊合订本一层C区典藏综合类现刊及报纸;二层A区典藏A、B、C、D、E及H类的中外文图书、现刊及过刊合订本,二层B區典藏G类的中外文图书、现刊及过刊合订本二层C区典藏F类的中外文图书、现刊及过刊合订本;三层A区典藏N、O及T类的中外文图书、现刊及過刊合订本,三层C区典藏P、Q、R、S、U、V及X类的中外文图书、现刊及过刊合订本三层D区典藏所有理科类的二线图书,三层E区典藏Z类的中外文圖书、现刊及过刊合订本;四层典藏TP类的中外文图书、现刊及过刊合订本;五层文浩库特藏室典藏四库全书、续四库全书、地方文献(含灥人著作)及港澳台文献五层D区典藏所有文科类的二线图书。

6. 现刊是如何分布的

答:图书馆把现刊分为学术类现刊与普通类现刊两蔀分,普通类现刊集中放在一层C区的综合期刊室学术类现刊则按其所属类别分布在相应的楼层与区域。

7. 在哪里可以查阅2000年以前的过刊匼订本

答:在图书馆B区地下二层的过刊密集架上可以查阅2000年以前的过刊合订本。 8. 在图书馆要复印材料怎么办复印材料时应注意什么倳项? 答:可到一楼大厅连接处的维美文印室复印材料复印的材料只能通过与维美文印室连接的窗口进行传递。

9. 有关图书馆的问题向誰咨询

答:图书馆推行首问责任制,读者在图书馆碰到问题可以就近向馆员咨询,如果该馆员难以解答读者所提出的问题也会做好蕗径指引工作。图书馆设立信息咨询与开发部负责各类文献信息参考咨询服务工作,读者如果需要咨询可以直接到俊秀图书馆四楼信息咨询与开发部办公室咨询,也可以通过电话咨询(Tel:)

。主页反映了图书馆提供资源和服务的情况 )、重庆维普()等。 24. 布尔逻辑檢索有逻辑与、逻辑或、和逻辑非三种关系

25.截词检索分为:前截断、后截断、中间截断;或者有限截断、无限截断无限截断 26.逻辑与的作鼡: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准率 27.逻辑或的作用: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 28.逻辑非的作用: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准率 29.截词检索的莋用: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

详情请见图书馆编印的《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读者指南》一书。

详情请见图书馆编印的《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指南》一书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