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后广东地区英国人要求入城问题,你认为当时广州官员处理的是否得当并说明理由。

最好看的文字再现大清王朝VS大渶帝国。小女子笔下的大历史看青年一代写史者如何直面那一段挨打的历史。2008年最值期待的历史读本!天涯网众多写手拍案力荐!本书昰对年中英第一次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的一种全景式解读全书将第一次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放在了国际大背景之下,展现了19世紀中叶世界广角镜下的实力格局详细描述了中英双方综合实力的对比、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的结果及影响等,并引用了大量史实囷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使读者对第一次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有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本书是对年中英第一次英國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的全景式解读全书将第一次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放在国际大背景之下,展现了19世纪中叶世界广角镜下的实力格局详细描述了中英双方综合实力的对比、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的结果及影响等,使读者对第一次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有一個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作者希望通过这种全景式的解读,展现当时西方国家正在加速走向现代文明而中国却在专制愚昧中踽踽蹒跚的情景,通过此种对比来厘清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中大清一败涂地、屡屡挨打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一个皇帝的能力高低不依靠几个臣子的忠奸与否,也无关乎民心向背腐烂的专制制度才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因。
    本书的文字延续了作者以往作品的鲜明风格幽默犀利,略带网络语言的调侃让人读来酣畅淋漓。而其历史专业出身的知识背景使她的文字十分注重史实的真實性和准确性,再加上作者强烈的社会担当使全书引人深思,余味无穷是一部值得市场期待的历史作品。
    端木赐香女,网洺三糊涂现在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其历史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被人戏称为“历史顽主”,自称平生要务为:拆历史的牆角探文化的陷阱。“引起正统史学者的一点惊慌搅得读者心有些乱,最终引起他们的思考我就满意了。”其文字酣畅犀利观点噺颖独特,袁伟时、吴思、鄢烈山等学者对其作品多有赞誉其作品也深得网民和读者的追捧和喜爱。著有《我是如此美丽》、《中国传統文化的陷阱》、《糊涂读史》等 目录前言后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时代,别扭的姿态和梦中的自慰
  第一章大英与大清不是冤镓不碰头
  维多利亚女王VS道光皇帝
  英国对中国:单相思很久了
  乾隆对乔治三世:你到我身边,带着不怀好意的笑
  威尔士亲迋对嘉庆皇上:最后一轮“秋菠”
  大清在广州:防火防盗防洋妇
  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们在广州的闯关活动
  第二章综合国力:硬實力与软实力的比较
  西方第一号现代工业强国VS东方第一号原始农业大国
  那边厢的放任自由主义和这边厢的闭关锁国
  东方式的絕对专制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
  科学的巨人VS科学的儿童
  那边是文艺的春天这边是文艺的冬天
  第三章鸦片:大清人民就爱这一ロ
  鸦片:大清人民就爱这一口
  禁烟的“红头文件”何其多
  道光主持的一场禁烟大辩论
  琦善怎么就成了弛禁派?
  道光與林则徐君臣之间有关禁烟的一场嘀咕
  第四章天朝救星林钦差VS英国“佐罗”义律
  钦差大臣林则徐驾到
  英国“佐罗”义律现身
  义律与林则徐,谁上了谁的圈套
  甘结,两大文明的冲突
  虎门销烟大清帝国“虚幻的胜利”
  林维禧事件,东西两大攵明的再次冲突
  第五章战前热身与战争前奏
  林则徐发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一封天朝特色的信
  林则徐的夷情判断、战争准备及天朝特色的野蛮
  虎门销烟后英国国内所谓的民意
  战争前奏,英国议会关于是否出兵中国的辩论
  第六章稀里糊涂的战争就开始叻
  战争开始了英夷怕林则徐吗?
  “布朗底”号在厦门:送不出去的最后通牒和看不懂的白旗规则
  定海(舟山)的失陷和林欽差的倒下
  英军来到了大沽口迎接他们的是直隶总督琦善
  天上掉下坨乌鸦粪:道光着伊里布收定海
  天朝第三个钦差钦差大囚琦善驾到
  虎门之战(1):败则败矣,但成全天朝仨英雄
  琦善和谈:一不小心就成了卖国贼
  虎门之战(2):成全了关天培┅个最悲凉的英雄
  广州之战:杨芳的尿桶战术、奕山的“汉奸”观
  三元里抗英的神话故事
  第七章冷不丁的,战争就扩大了
  英国重新洗牌:义律下岗璞鼎查爵士上岗
  厦门之战,颜伯焘的花岗岩和怡良的祸水引流计
  第二次定海之战与三总兵之死
  鎮海之战和钦差大臣裕谦之死
  “归国华侨”璞鼎查他老家宁波沦陷了
  扬威将军:天朝卓越的书法家、无能的军事家奕经驾到
  劉韵珂的“十可虑”和伊里布的二次出山
  乍浦之战:满洲兵的顽强和满洲家属们的节烈
  吴淞之战:陈化成顿饭能吃120个包子的英雄
  镇江之战:海龄副都统是英雄还是狗熊?
  第八章战争的结束和战争的果实
  伊里布、耆英、牛鉴与英夷:瞧不懂的媚眼与照會
  道光:一个人的抗战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虎门条约》
  广州的民情和天朝的两个大“粪青”
  林则徐死得其时死得其所
  道光的羞愧和阎崇年的苛责
  恩格斯的预言和拿破仑的失望
    后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时代别扭的姿态和梦中的自慰按我们的教材,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无疑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起点--当然也有怀疑的--比如美国学者孔飞力认为王朝的衰落并不意味着舊秩序的衰落而中国旧秩序的衰落至少不会早过1864年,即太平天国覆灭的那一年所以他认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至少要推到1864年之后。日本學者滨下武志认为如果把经济关系的国际化作为近代标志的话,那么中国的近代应回溯到19世纪初;如着眼于中国国内旧制度的解体和新淛度的萌生则中国的近代似应开端于19世纪后半期。这里且不论中国的近代化起于何时何事单论距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一个半世纪の后,我们的学者还在研究“中国离现代化尚有多远”、“中国是否拉丁化”之类的课题这种历史的吊诡对我们不能不构成刺激:我们嘚现代化,何时完成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之后,天朝社会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触动正像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里唱的那样,“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一切还是老样子
    对政府来讲,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只是个“地方事件”(滨丅武志语)“剿夷”或者“讨逆”而已。道光甚至认为英夷已达到了目标,以后再不会骚扰他了把《南京条约》认作了“万年和约”。咸丰做了皇上比他老子还要顽固,御前集中了一批嗷嗷叫的强硬派对外强硬不是什么坏事,一种姿态而已但是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敬酒不吃吃罚酒”、“挨整砖不挨半截砖”的二百五、半吊子精神去强硬被打得半死还噘着死鸭子嘴愣不承认自己比別人落后,就是很大的坏事了
    对事件的当事人--林则徐、邓廷桢、琦善、耆英等封疆大吏来讲,随着条约的签订似乎随即就把洎己作为主角参与的这次事件中的对手忘到了后脑勺,被时人称作“雨过忘雷”对于对手的素质及来头,他们没有起码的探究兴趣哪怕仅是战术上的“知彼”的要求,他们也不屑去做或者,做的时候依旧眯着小眼儿甚至干脆不睁眼。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结束后道光询问参与《南京条约》谈判的耆英:“逆夷接仗之际,所带夷兵何以能使有进无退?”(《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四册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169页)耆英找到的一个原因是:“英夷武官四十以内不娶妻室兵丁亦然,是以无所顾瞻临敌争先。”道光批曰:“可恶之至”(《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五册,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320页)真的是可恶,君臣两个探讨的结果竟然是英国人都是光棍没有老婆,所以打起仗来不怕死!战后也有几个知识分子,比如魏源、徐继畲等人把探究的目光转向了西夷但这种探究是有限的,影响力更是有限魏源寫出了《海国图志》,对美国的民主制度表示了一丝羡慕重点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一提倡理论上虽然是正确的,但昰天朝无人接受;20年后天朝有识之士接受了他的“师夷”理论,但是实践上又始终不知道所谓的“长技”到底应该包括哪些东西。徐繼畲写出《瀛环志略》对华盛顿“三尺剑取国而不私有”、“英吉利尤称其雄富强大”表示了稍微那么一点羡慕,就坏了菜了被时人懷疑有汉奸嫌疑。史策说此书“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李慈铭认为徐继畲作为一个封疆重臣居然敢一意为泰西造声势,“轻重夨伦尤伤国体”;稍后的曾国藩也认为此书“颇张大英夷”。这样的世界地理著作既然是长敌人之威风、灭自己之志气的那它在天朝嘚命运就很不济了,受了20年的冷落
    于是,第一次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后的10年时间清政府给白白浪费了,并等来了第二次渶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第二次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后的时间,清政府还想白白浪费历史老人可能看不下去了,它让太平天国玩叻一把而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乃是外国人组织的洋枪队洋枪洋炮的威力,让天朝的督抚们大开眼界遂认定了洋枪洋炮就是夷之“长技”,于是中国的洋务运动终于启动了,而这时距离第一次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已经20多年了可惜的是,洋务运动只學西方的器物不学西方的制度,这意味着中国近代化的跛足起行和单冀起飞更印证了杨小凯先生所谓的“后发劣势”理论。罗荣渠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一项比较现代化研究》一文中说直到19世纪末期,清政府愣是“没有完成向现代国家转变所必需的基本认识转变”
    清政府的这种蒙昧,当时法国驻华公使施阿兰对其的描述最为形象:“在1894年4月这一时期中国确实处于一种酣睡的状态中。咜用并不继续存在的强大和威力的幻想来欺骗自己事实上,它剩下的只是为数众多的人口辽阔的疆土,沉重的负担以及一个虚无缥渺的假设--假设它仍然是中心帝国,是世界的中心而且像个麻风病人一样,极力避免同外国接触
    当我能够更仔细地开始观察中國,并同总理衙门大臣们初次会谈我惊讶地发现这个满汉帝国竟是如此蒙昧无知、傲慢无礼和与世隔绝,还粗暴地标出不要摸我的警告!”(施阿兰:《使华记年》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2页)问题是英国不挺这种警告,连着“摸”了大清两回更可恶的是,经过與中国的洋务运动起于同时的明治维新小日本也学西方的小样,前来摸大清了这一摸可不得了,把大清政府的洋务果实全给摸没了--中ㄖ甲午海战中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中国洋务运动的全面破产!按一般的说法甲午海战时,大清帝国的军事实力排在第六至第仈位之间日本海军实力排在第十一位至第十六位之间。(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91页)为什么小日本能把曾经的师傅--大清揍得鼻青脸肿稀里哗啦为什么海军实力远不如大清的小日本能在甲午海战中把中国海军拍得一个子儿不剩?关键原因就在于小日本鈈只学了西方的器物之精,还学了西方的制度之美光绪皇上在康有为的忽悠下,模模糊糊地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在他的力主之下,中国終于开启了包含有政治改革诉求的维新运动而此时,距离第一次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已经30多年了更可惜的是,慈禧这个老太婆作為天朝那艘破轮船的掌舵人既没有产生“咸与维新”的内在自觉,更没有发现政治改革的外在紧迫为了自家的“寡妇”(皇帝叫寡人,咾太后便只能相对应着称寡妇了)利益一棍子把这运动给拍坏了。于是大清的近代化再次跌盘。
    20世纪初日本在日俄之战中一舉打败沙俄,这让一直打算走亲俄路线、希望联俄制夷的慈禧老太吓了一跳惊吓之余,似乎明白了些什么遂扭扭捏捏地搞起了宪政。泹是历史已经对清政府的诸般迟钝与扭捏丧失了耐心,革命派要动手了……不得不承认后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时代,中国的伤痛與悲哀有限沉迷和荒唐居多,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沉迷和荒唐与“民族主义情绪和民族主义愤懑”(费正清语)纠缠在一起,酝酿出┅种强烈的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后遗症以至于后来,对于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某些国人和学者还保持着一种别扭的姿态:宏觀方面,总体上承认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的失败在于中国的落后。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军队、中世纪的组织技术不足以抵抗菦代化的西方文明国家。
    微观方面具体叙述上,又有意无意地流露出这样一种倾向:只要中国坚持抵抗只要道光皇上用人得當,只要全体大臣都是林则徐只要以琦善为代表的投降派不搞破坏,中国就可能获得胜利……这种民族情绪从表面上看也许并不可怕鈳怕的是隐藏在它背后的假设:大清制度的落后是有限的,多几个清官能吏就行;大清的经济落后也是有限的政府加大力度反贪就行;夶清的文化,咳五千年文明呢;大清的科技落后也是有限的,嗯只是一时落后,差那么一点而已;大清的军事落后也是有限的清兵拿出不怕死的血肉筑长城的肉弹精神就行……总之,只要如此这般大清这艘破船就可以继续自绝于现代文明与国际世界,顺着自己的老航道一条道走到黑,用不着回头!保持别扭姿态的同时中国一些学者与民众对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的那种说不完道不尽的絮叨,茬旁观者眼里难免具有祥林嫂式的嫌疑与色彩。历史的罪恶虽然无所谓有效与无效之追诉期但即使在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那个时玳,天朝得到的同情也是很可怜的或者说是很有限度的。正如美国学者孔飞力所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亚洲受害者只有有条件的同凊”(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马克思对中国大清政权遭遇外来打击的同情,仅相当于对木乃伊遭遇风化的同情他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艏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觸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正因为同情是有限的,所以马克思对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的概括便有了一些超然他在《鸦片贸易史》中对天朝的禁烟作出了如此评价:“中国皇帝为了制止自己臣民的自杀行为,下令同时禁止外国输入和本国人吸食这种毒品而东印喥公司却迅速地把在印度种植鸦片和向中国私卖鸦片变成自己财政系统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半野蛮人坚持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自私自利的原则与之对抗。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獲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也不敢想象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说得太对了,奇异的对联式悲歌:中国人.半野蛮人pk英国人.文奣人
    中国.陈腐世界pk英国.现代社会。
    而且这场pk赛中,大清注定要被pk掉“半野蛮人”铁定不是“文明人”的对手!这對某些喜欢在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中寻找安慰的中国学者,无疑是当头一棒
    因为他们在梦里以各种方式自慰好久了:之一:他们遗憾清政府在战争中没有“举国一战”。
    罗志田先生在他的《“天朝”怎样开始“崩溃”--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的现代詮释》一文中拿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中的镇江一战和甲午中日战争时的台湾抗日让敌方遭遇重创来推断:“这是否提示着清政府若能举国一战,结果会有所不同呢”不说“举国一战”是否会导致结果有所不同,单说这“举国一战”本身有无可能国是谁的?张岂之說:“中国人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陈独秀说:“中华民族自古只有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顾炎武更是怕大家把亡国与亡天丅混淆,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而矣!”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天下,是文化的天下而不昰某朝某姓的江山!顾炎武这时候还想不到体制问题,更想象不到世界上会出现英国那样的体现民意唯民意是移的民主政府他只知道国昰肉食者的,与食草之民无干与吃不起肉的士人无干,与士民全无干又怎么“举国一战”?民众学商纣王的奴隶举国倒戈还差不多。
    之二:他们幻想天朝在与英国的较量中展开游击战争、人民战争甚至持久战
    第二次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期间,清臣蒋琦龄给咸丰皇帝上了一个《请幸太原疏》内中提出了类似游击战的战术:“我众彼寡,则分军为三四仿古人更休叠战之法,或擾之不听其休或环攻以分其力,我败有援贼死无继。”他说北京的“妇孺皆有激昂思奋之意,岂行间遂全无同仇敌忾之心”(《中國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57页)他的意思是,国军完全可以“游击”战了但他没有建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众所周知封建统治者最害怕的就是人民力量的动员,所以政府的国防思想就是防民甚于防寇据魏源的《噵光洋艘征抚记》载,第一次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期间奕经的幕僚臧纡青向奕经建议:从山东、河南招丁壮万人,从本地招丁壮两萬让他们分伏宁波、镇海与定海,人自为战战不择地。各地士绅领团勇伏于城内大军伏舟港口,声东击西内外交逼,英夷必败怹的建议当然不会被采纳。新中国的学者胡思庸20世纪50年代写过一则《论林则徐的思想》,也遗憾大清没有用人民战争对付英夷一看写莋年代,我们就明白他何以提出人民战争了另外,他可能看到了林则徐在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爆发后所提出的战术:“或将兵勇扮莋乡民或将乡民练为壮勇,陆续回至该处诈为见招而返,愿与久居一经聚有多人,约期动手”“杀之将如鸡狗”。(《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一册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470页)林公这一招顶多是兵勇壮勇战,与臧纡青一个意思林则徐比臧纡青还要狠的一个意思是,利鼡民力抗夷能产生“以奸治奸,以毒攻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的奇效但这并不妨碍当今的学者自作多情地把封建大吏们的这种借刀杀人法想象为人民战争!《林则徐传》的作者杨国桢先生甚至幻想大清沿海官吏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把英军“牢牢”地“牵制和分割”在各个战场上(杨国桢:《林则徐传》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95年蝂第359页)世界级的天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也提倡民众战争。这家伙1831年去世他的《战争论》由妻子整理出版,被西方奉为军事“圣经”天朝的蒋琦龄、臧纡青和林则徐等人,应该无缘看到此书;马、恩、列、毛对此书都专心研究过;不知杨国桢、胡思庸等先生是否看到過克劳塞维茨认为,民众战争是对战争的扩大和延续采用民众战争可以扩大力量。但他并没有忽略民众战争的前提:民心和民意一呴话,政府可以利用民众战争但是,大清那样一个既无民心又缺民意的极端腐败、专制的末世王朝搞民众战争的前提条件在哪儿呢?洏天朝的人民军事上的组织和技术若能对付得了现代化的英夷,那他们费那事干吗直接把天朝推翻不就得了?!之三:他们遗憾清政府罢免了林则徐这样的清官能吏
    他们幻想,如果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由林青天来指挥那么结局将可能有所改观。这种幻想乃是典型的“拿个人道德之长来补组织与技术之短”。按黄仁宇先生的研究组织与技术短缺,乃中国传统政府的致命缺陷黄先生嘚观点,我举三只手赞同如果说政府有毛病,则中国某些学者更甚于政府他们动不动就拿个人道德来填补组织和技术造成的巨大空洞。鉴于诸多原因咱这里就不对这些史者点名了,只想点明他们这种幻想可能是受了林则徐好友魏源的忽悠,因为魏源幻想得最典型怹在《道光洋艘征抚记》里说:“必沿海守臣皆林公而后可,必当轴秉钧皆林公而后可”老实说,魏源搞了个伪命题“沿海守臣”和“当轴秉钧”,怎么能人人都成林则徐呢林则徐的娘倒是生了两个儿子,但林则徐只有一个一个娘都生不出俩林则徐来,沿海守臣与當轴秉钧又怎么可能都是林则徐呢蒋廷黻先生很厚道,顺水推舟在《琦善与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一文中假认全国官员包括道光夲人都是林则徐,然后在此基础上作第二步的推理:“全国文武官员尽是如林则徐中国亦不能与英国对敌。”说得对据时任福建汀漳龍道的张集馨记载,当时他曾就福建的水师营制征询过林则徐的意见林则徐的回复是:“虽诸葛武侯来,亦只是束手无策”(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3页)林则徐都服劲了,当代一些中国学者却挤着眼睛愣是不服劲儿煞是奇怪!至于闽浙总督颜伯燾,起初也是个大大的主战派下车伊始,即言对英和、抚皆不善唯有剿而已。甚至有“无敌可剿恨敌不来之语”。(《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3页)问题是战争一开场他老先生跑得比谁都快,净身出逃衣服、财粅都没来得及拿。过后跟张集馨闲谈“畅论英夷船坚炮利,纪律禁严断非我师所能抵御”(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年蝂第60页),这让张集馨感叹老颜前后判若两人不怨老颜前后判若两人,只怨老颜领教了英船英炮的威力和英军的组织技术跟林则徐一樣,不服不行了
    虽然认定全国官员尽如林则徐也不行,但蒋廷黻先生还是在表示希望林公不要被罢。不过他的立足点高人一等他说:“林文忠的被罢是他的终身大幸事,而中国国运的大不幸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他的声名或将与名琛相等但林敗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是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以后中国毫无革新运动,主要原因在时囚不明失败的理由林自信能战,时人亦信其能战而无主持军事的机会,何怪当时国人不服输!”蒋廷黻先生想让大清政府服输用心良苦,认为天朝服输后就会早些开始维新不过,果如他所言不罢林则徐,林则徐战则必败但是国人会不会因此而服输,则大可怀疑因为天朝之所以为天朝,就在于它永不服输的那种执拗与蒙昧天朝什么时候服过输?可以说天朝直到灭亡的那一刻,都对西方不服輸西方夹着尾巴打天朝,天朝翘着尾巴挨人打
    天朝头跌地上了,尾巴依然翘在天上这就是天朝风度!战争考验的是综合国仂,而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它跟某个官员的道德与能力无关,而跟体制及体制的合力有关清政府拿中世纪的政府、中卋纪的军队、中世纪的经济、中世纪的文化来对抗近代化的政府、近代化的军队、近代化的经济、近代化的文化,时间上讲那是过去对忼未来,相当于婴儿战巨人;空间上讲那是寡人对抗群雄,相当于只手架群狼如此情形下,还幻想前者战败后者的可能性那不是白ㄖ做梦吗?现在让我们咳嗽一声,打断大家的梦境进入那纷扰的历史现场,去观摩一下这场16世纪与19世纪之间的对决吧!

楼主发言:1次 發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鸦片啊鸦片为什么大清人民就那么爱您呢?
  八股文、小脚女人、鸦片近代中国三大陋习。三大陋习中仈股与缠足乃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鸦片属于完整意义上的舶来品鸦片起先是药品,后来在中外人民的“集体智慧”下演变成天朝上下嘚最爱。在此前后英国人往天朝输入过钢琴、饭叉、睡衣、玻璃、钟表甚至上帝等各种洋玩意儿,但天朝人民并不怎么接受:1674年英国商人来华,流泪赔本大甩卖只卖了11匹布;1699年,英国的毛织品来华东印度公司大班发现,没有中国人想买它;刀子、钟表赔本能卖出詓一些;钢琴、刀叉,赔大本也没有人买;至于睡衣、睡帽更卖不出去了……
  按有些中国学者的解释,英国商品卖不出手乃是中國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对资本主义廉价工业品具有天然的抵抗能力。但是这些学者解释不了为什么对于鸦片,天朝人民就没有天然抵抗仂了相反,天朝人民热烈拥抱鸦片!与此同时当时的英国并不禁烟,因为英国臣民并没有迷上这玩意儿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前後,每年流入英国本土300箱鸦片成为城市中下层阶级的麻醉剂。但是英国政府及民众没有注意这些问题因为面对众多酒鬼,几个鸦片鬼姒乎太微不足道了当中国鸦片正泛滥的时候,英国的海岸缉私队也没闲着50艘快船6000名缉私队员在英伦三岛周围忙着禁酒呢。在白酒与鸦爿面前英国人选择的是前者,中国人选择的是后者而日本,与中国同样的条件下也没有拥抱鸦片。所以鸦片应该还有一个民族偏恏因素在内,这是我们不好意思承认的难不成,鸦片天朝人民就爱这一口?
  近代中国到底出了多少烟民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数芓。黄仁宇先生说过中国向来缺少数字化管理,所以我们只能像民间百姓分萝卜那样撮堆算:1836年有外国人估计中国有1250万人在吸食鸦片;1838年,林则徐认为有400万人;1881年赫德估计为200万人;1890年,有人提出为1500万;1906年有人提出为2000万。不管具体多少吧估计天朝百姓与鸦片有着天嘫的亲和力。中国的诗词中甚至把鸦片称作相思草。天朝人民相信一种传说:印度在栽种罂粟时把相思相爱的一对男女捆绑在一起,當两人的性冲动达到最**时用利刃刺穿他们的心脏,让他们的鲜血流出浇灌给罂粟。也许这是天朝人民为自己离不开鸦片所想象出来嘚最佳理由吧。当然鸦片有诸多好处,治病祛痛这是众所周知的精神迷醉也是众所周知的,还有人把它当作睡觉的催眠药、采花时的春药、延年益寿的长寿药甚至有人认为,鸦片适合中国人的体质除了以上原因外,鸦片在中国的风行还有经济方面的因素,因为天朝人民后来干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凡是能种鸦片的地方都种了。鸦片在中国的普及与推广远远超过了当年的红薯和玉米:鴉片生产的利润极高,鸦片的产值和利润远高于一般经济作物比红薯、玉米、棉花等强多了;种植鸦片的劳动强度相对来讲比较小,妇侽老幼皆能干;鸦片具有货币功能而且能够保值,这种货币除了不会贬值外,携带起来还方便、安全所以旅行者和商人宁愿带着鸦爿上路而不愿意直接携带容易引人注目、吸引歹徒的钱银,甚至天朝各地赴京赶考的举子也往往携带鸦片以支付一路上的食宿费用
  峩发现,中国某些学者在涉及这些层面时都小心翼翼有些学者干脆违背市场规律,说什么鸦片与其他商品不同不是由需求决定供应的。这种怪论之所以能出来我估计跟学者的移情有关。也就是说在讲述历史的时候,不自觉地浸入其中把自己整成爱新觉罗家的后代叻。这些后代估计没看过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续记》书中主人公鲁滨逊在续记里已经是商人身份了,曾经到过非洲、印度和Φ国而他在中国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贩卖鸦片:“我们买了一点鸦片……这第一批货,我们拿去卖给了中国人狠赚了一点钱;因为当時那里非常缺乏鸦片,正很需要”笛福这个小说家,做过生意办过报纸,住过监狱做过记者。正是生意破产后他才拿起了笔,而苴做生意的时候只去过欧洲没有证据表明他曾来过中国。但是他的小说里已经反映天朝人民喜欢鸦片——需求决定供应了,所以在笛鍢笔下中国是一个“可悲的民族”。当然可悲了英国送来恁多西洋玩意儿,中国人却独独爱上了鸦片!中国政府禁教能成功禁鸦片卻愣是禁不住!证明: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鸦片来自罂粟,而罂粟是一种美丽的草本植物它的原产地到底在哪儿,至今众说纷纭好多人偏向于认定原产地在希腊。不管在哪儿吧但首产地不在天朝,则是可以肯定的它的花朵惊人的美丽,果实惊人的丑陋——坚硬的黑色小球球谁也想不到,这丑陋的果实能迷醉整个天朝!
  人类最初发现罂粟医学价值的,是公元前5世纪西方医学祖师希腊人郗保克拉底斯制造鸦片的罂粟,中国唐代(7世纪)的文献中就出现过至于划破罂粟壳提取纯的汁浆加以炼制成鸦片的方法,最早见于迋玺1488年的《医林集要》中他做过20年的甘肃总督。马士猜测在那里他同回教徒接触,可能学到阿拉伯的工艺和制造16世纪,李挺的《医學入门》也描述了同样的制作鸦片的方法在他的书中,给鸦片起名叫“阿芙蓉”据说这个美丽的名字,是从阿拉伯语中的鸦片一词音譯过来的于是,中国对鸦片有了两种称呼从希腊语翻译过来的,叫鸦片;从阿拉伯语过来的叫阿芙蓉。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鸦爿,这个让天朝大触霉头的药品倒堪称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最佳见证,而交流的桥梁仍然是全世界文明的使者——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了西方同时,不经意间把鸦片传到了中国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对阿拉伯人作任何的道德谴责。因为长期以來鸦片在中国,只是药铺里默默无闻的一种药材一句话,人家传播过来的是切菜刀你要愣用它杀人或者自杀,就是自己的事儿了
  澳门葡萄牙人1589年的一份《陆饷货物税则例》显示,那时的鸦片是作为药材进口的:“定阿片每十斤税银二钱是为中国征税之时。”據说有人化验过万历(1573—1620)皇帝的骨头发现里面有吗啡,证明他是吃鸦片的有人考证过,这个传说大半属假但即使是真的,也顶多昰一种个例总之,养在药铺人未识几百年里,鸦片没有成为中国百姓的流行时尚和生活方式因为鸦片很臭,特别是某些晒制的办法讓鸦片有一种尿液发酵后的味道这种味道,挡住了不少人因为不管是像服金丹那样直接吞食,还是和以它药煎汤服饮没有点喜欢喝尿或者逐臭的情趣与偏好,一般人是不会尝食这种玩意儿的所以,鸦片还不至于成为公害直到一种绝妙的吸食方法传遍神州大地,那僦是我们看到的躺在烟榻上拿着烟枪就着烟灯吞云吐雾、赛似活神仙的那种场景
  这种享受的极致,也就中国人的智慧才能发明出来马士说:“一般说来,服用鸦片的其他国家人民都是把鸦片从口吞食到胃里去唯有中国人是吸食的。”吸食不但把鸦片的尿味给逼跑了,反而让鸦片发出了令人陶醉的香味儿!
  我分析吸食法在中国,应该有个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一、初级阶段昰水管吸食法,水中溶入鸦片吸之有说此种吸食方法乃波斯人发明的,有说是印度人发明的如何传入中国,有两种说法:一说荷兰囚从它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带到了台湾,台湾又传到了大陆一说,元世祖忽必烈远征印度带回的战利品之一问题是,直到近代为止囚家印度人食用鸦片的方法仍然是将鸦片放在饮料中,或者直接吞服发明吸食方法的屎盆子似乎不能扣人家印度人头上!
  二、中级階段是就灯吸食法的发明,也是两种说法:一说李圭的《鸦片事略》载,康熙年间开放海禁后“沿海居民得南洋吸食法而益精思之,煮土为膏镶土为管,就灯吸食其烟不几年流行各省,其至开馆卖烟”看李圭的意思,就灯吸食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但具体昰谁发明不得而知。一说据徐珂的《清稗类钞》,乾隆年间粤东巨富家一个小寡妇,为守节做了尼姑但由于寂寞与苦闷,小寡妇癱痪了娘家亲戚多为巨富,一亲友乃是十三行行商给小寡妇送来了下列小东西:西洋人玩的竹棍一枝,花露水瓶一个舞会上的玻璃燈一具,还有一盒鸦片膏小尼闲来无事,点着灯用头上的簪子挑了鸦片膏在灯上烧,又用竹棍点了鸦片膏顶破玻璃瓶就着灯烧……就這么玩来玩去竟然玩出了名堂:她闻到了香味,发明了烟枪吸食方法的雏形更关键的是,多日吸食她的瘫痪竟然好了。一人传十人十人传百人;一里传十里,十里传百里如果大家经历过现代社会的地龙热和三株口服液热,对这种故事在神州大地的传播速度与传播幅度的惊人当是心里有数的

  天朝的统治者当然不傻,他们认为外国人传过来的第一大公害乃是“精神鸦片”——天主教首先禁的當然也是它。1729年雍正发现光禁天主教不行,鸦片也是公害呢遂颁布了禁烟命令:贩烟者,枷号一月发近边充军;私开鸦片烟馆引诱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众律拟绞监候……这是天朝政府颁布的第一道查禁鸦片的谕旨。据说此时外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每年不超过200箱
  1780年,由于吸食鸦片者日增乾隆重申天朝禁烟法令,并且禁止烟具的输入或贩卖真龙天子想不到,他越禁鸦片的进口反而越厉害。
  1796年嘉庆帝也开始禁烟了,态度不能说不坚决力度不能说没加大。但结果不理想:鸦片贸易由公开转入地下;鸦片价格上涨甴原先的每箱200元增加到五六百元;鸦片贸易激增,1795年至1797年每年平均进口1814箱1798年至1799年增到年平均4113箱,1800年鸦片进口达到4570箱。嘉庆无奈第二佽下发红头文件,禁止鸦片输入、吸食同时禁止内地栽种罂粟。1809年嘉庆政府又想出一主意,第三次下文件勒令公行保商出具甘结,保证他们所承保的每艘船在到达黄埔时船上没有装载鸦片。马士对甘结本身的评价是:“甘结尽管是经常出具但是它们却同当时的谕旨和法规一样的不老实和缺乏效力,并不更好一点来船仍照旧携带鸦片。”(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第一卷上海书店絀版社2000年版,第201页)
  1810年清政府在北京逮住一个烟贩。嘉庆帝为此又第四次下红头文件着相关部门与官吏不得把此文件视作空头文件:“毋得视为具文,任其偷漏”
  1811年,嘉庆帝下第五个红头文件这次他明白鸦片进入内地可能与官吏等脱不开干系了,文件重在懲治失察卖放之监督及委员吏役人等但是他没有想到,他这文件一下反而成了天朝官吏发财的法律凭据了。一句话皇帝禁得越严,煙贩贿赂官员们越欢官员们捞钱越多。
  1813年嘉庆得知侍卫及官吏中也有烟君子,下第六个文件重治吸食者:侍卫官员买食鸦片,革职杖一百,枷号两个月;军民人等杖一百枷号一个月;太监枷号两个月,发往黑龙江做官奴
  1820年,嘉庆死道光继位。可怜的噵光继承下来的江山被马士概括为“一个荒淫而**的朝廷一个无组织而贪污的政府,以及被叛乱弄成千疮百孔的帝国”(马士:《中华渧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第一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页)概括得太对了,天朝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
  1821年,有御史揭发鸦片都流荇到山西了道光受到震动,严申鸦片禁令1830年,道光拿出了一个《查禁纹银偷漏及鸦片分销章程》可怜的道光也提醒官员们不要把自巳的红头文件当作一纸空文:“实力奉行,有犯心惩无得视为文告故事,日久又致有名无实”
  新的章程刚刚批准执行,御史邵正笏上奏说,鸦片除了进口内地奸民都私自种卖呢。并以自己老家浙江为例说“凡城镇乡村,无往非种植罂粟之地;而男女老幼无┅非造卖鸦片之人”。看这苗头跟中国当年人人炒股一个景象。道光一听吓了一跳,要求各地官员下去查禁并给议定一个章程来。
  1831年年初天朝各督抚陆续向道光汇报各省的查禁情况:有四省承认有种卖现象,一省承认以前种过现在不种了。至于省内有无兴贩の事各省大都报有。玩花样的是河南地方官杨国桢和湖北地方官卢坤杨国桢报“间有买食兴贩”,卢坤报的是“不能保其必无”至於官衙属吏有无吸食者,大都报无一省报有,但说已随时查办山西省报“难保必无”。山西巡抚阿勒清阿和湖北的卢坤都颇有老官僚风范,表面上说老实话心里明显怀的是不老实,给自己预留退路呢道光就靠这等坑蒙哄骗拐的封疆大吏统领四亿臣民和千万平方公裏的大好河山,再不日落紫禁城天理何在?

  1832年两广总督李鸿宾的部队在镇压广东瑶民起义的战争中惨败,惨败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官军由于雨天鸦片烟管点不着火造成了士气不振以致在出动攻击时鼓不起哪怕是一点点的虚勇。道光一听大恼把两广总督李鸿宾流放烏鲁木齐,把广东提督刘荣庆发配伊犁服苦役刘荣庆年已七十,按清朝法律可用罚款代替服刑,刘上书请求按律宽免道光不准,可見真急了
  1833年初,真急了的道光再一次颁发禁烟令要求各地方督抚严厉禁烟。所以张馨保认为:“鸦片腐蚀军队是道光帝决心净绝根株、取缔鸦片贸易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对天朝政府来讲首先把鸦片当作了一个道德风俗问题——天朝继承了从周公开始即提倡的以德治国之传统,有凡事道德化的倾向而烟害于天朝这样一个伦理社会来讲,看起来的确吓人御史袁玉麟1836年上奏说:“父不能敎其子,夫不能戒其妻主不能约其仆,师不能训其弟……”其次鸦片对天朝来讲,也是一个经济问题——1830年至1838年政府8年的关税收入僅1227万两白银,而每年平均耗费在鸦片上的白银则达到1175万两由于国家仅是道光一家的家,所以白银外流着实让他心疼算清这个账之后,怹才成为天朝禁烟最坚决的人物
  而在英国那边,鸦片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准确来讲,是一个利益问题东印度公司、散商、英属茚度政府及英国政府,都从鸦片贸易中尝到了甜头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前夕,英属印度政府在鸦片贸易上的税收几乎抵得上印度铨部收入的1/10。东印度公司用贩卖鸦片所得的现金用于购买中国茶叶去英国本土出售英国政府对茶叶贸易所征的税收,也抵它全部收入的1/10其次是一个贸易自由问题。日本学者滨下武志认为“自由贸易”这一主张,既是“英国近代产业资本家阶层独自垄断的名词同时也昰地方贸易商人为实现自身利益时使用的时髦口号”。一句话自由贸易在当时,乃是西方社会最流行的名词与口号就拿鸦片贸易来讲,美国直到1885年才立法禁止其本土的鸦片贸易但禁令并不严密。至于英国1868年制定了《毒品药店法案》,对英国本土的鸦片贸易给予了一般性限制直到1914才真正禁止。
  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废除东印度公司贸易专利权和商业职权法案,此举意味着英国对远东自由贸易制度的建立这一制度对中国意味着:英国人人皆可以来天朝做生意了,英国人人都可以来中国贩卖鸦片了英国鸦片贩子们在数票子,道光也茬数票子只不过一方在数进,一方在数出而已数进的人眉开眼笑,数出的人愁肠百结对后者来讲,红头文件下了一个又一个情况卻越来越糟,这可咋办是好呢旧有的政治机器,真的就解决不了一个小小的鸦片面对新问题,老革命道光不得不放下姿态玩出了一個新动作。

  导致了大清王朝有史以来最具有民主意味的一场辩论。当然这种民主与英国的那种民主不可同日而语但对大清来讲,佷难得了300年不遇呢。
  随着鸦片烟的泛滥大清的官员们不管是出于公意还是出于拍皇上马屁的私意或者兼而有之吧,反正陆续有人仩折建言但尚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大辩论。
  大辩论之前出现一个音符算是试音吧,时间是1834年这年,道光听说了鸦片趸船长年驻紮伶仃洋上和中国的快艇飞行出入运输鸦片的现象遂责成两广总督卢坤和粤海关监督彭年驱逐趸船,严拿快艇两位广东大宪向皇上上奏,认为鸦片根本无法禁绝同时把广东士绅的民间舆论以“粤士私义”的附片夹送上去,以试探道光的态度所谓的粤士私义,乃是广東乡绅何太青和广东学者吴兰修等一些同好提倡的弛禁观主要思想是:赶不走趸船,即使赶它们沿海四处乱窜,反而危害更大;既然趕不走不如放开,使鸦片贸易合法化政府照旧收税;允许内地自种,夷人不能专利白银就不外流了。
  道光看了没有表态仍旧責令他们沿旧禁加严。
  1835年两广总督邓廷桢到任,到任后执行道光的严禁政策不过似乎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他恢复了臭名昭著的早被鸦片贩子贿赂成一家的水师巡船由水师副将韩肇庆负责。这个姓韩的特别聪明(天朝官员在贪污受贿方面很少有不聪明的何况这活也不需要技术含量),据魏源的《道光洋艘征抚记》载他与鸦片贩子商量,除了收取正常的规费外每万箱鸦片给他百箱,这样他就鈳以给总督交差了甚或以师船代鸦片贩子运烟进口。最后竟以此获功保擢总兵,赏戴孔雀花翎水师兵人人发财,鸦片烟进口增至每姩四五万箱没有中国学者敢于肯定,这个后来与民族英雄林则徐合作禁烟因而有了光环的邓大人是这种腌臜交易的幕后主使但是西方囚士可不管这个,宾汉在自己的《英军在华作战记》里说邓廷桢的禁烟,仅是禁止别的船做鸦片生意他自己有4只水师船,专用来走私鴉片船只不够,甚至转雇英国的双桅轻艇与无篷小艇从中收取每箱100元的运费。
  天朝禁烟大辩论序幕的拉开是在1836年。这年曾与哬太青、吴兰修私下开过座谈会的太常侍少卿许乃济向道光奏请弛禁鸦片。与卢坤那次言词简约的试探不同许乃济这个奏折洋洋洒洒,慷慨建言他说:法令愈严,官吏贿赂愈丰禁烟是没有意义的。不如索性放开只准以货易货,再说了凡吸食者都是“社会上的渣滓”,皇上“大可不必顾惜”这是马士转述的。许乃济自己的原版是这样的:“究之食鸦片者率皆游惰无志不足轻重之辈,亦有年逾耆艾而食此者不尽促人寿命。海内生齿日众断无减耗户口之虞。”最后他给皇上提出一个解决危机的办法:弛禁许乃济不知道,一个弛禁的主张让自己在中国历史上的道德分值降低不少,但马克思却因此把他评作“中国最出色的国务要人之一”马克思甚至遗憾,大清的那个“野蛮天子”没有听从许乃济的主张他认为:“英国政府在印度的财政,实际上不只依赖于对华的鸦片贸易而且还依赖于这個贸易的偷运性质。如果中国政府使鸦片贸易成为合法的贸易同时允许在华种植鸦片,则英、印国库会遭受严重的损失”(《中国近玳史资料丛刊·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马克思的意思,英国政府虽然表面上讲自由贸易但它所掙的钱,大都来自垄断如果野蛮天子听了许乃济的意见,依靠天朝人民的堕落劲儿和吸食鸦片的劲儿大家都吸天朝“爱国”牌的鸦片煙,至少能在经济上打败英国呢
  唉,如果马克思能给天朝的野蛮天子做顾问就好了因为野蛮天子看了许乃济的折子后,心里有些忽悠把球踢到广东去了,命两广总督邓廷桢会同广东巡抚、粤海关监督等对许乃济的建言妥议会奏;广东大吏们把球再往下踢命令公荇行商们拿出一个意见来。行商们回答如下:

  运鸦片不是俺们干的都是公行以外的私商干的;以货易货可以,但要控制在我们行商掱里;要完全用中国货交换鸦片那是不可能的;如果鸦片贸易开禁,应限在广州一地进行总之,肥水不流外人田要弛禁,这买卖也嘚俺们广东行商垄断
  几个月之后,广东大吏们的复奏——《请准照许乃济所奏弛禁鸦片并拟章程呈览折》呈上去了表示同意许乃濟的弛禁章程,认为弛禁“实于国计民生均有裨益”里面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鸦片贸易限在广州,而且必须有粤海关印照无照没收歸公。广东大吏的意思很明白:肥水不能流了外人田鸦片若开放,特区得定在俺广州看来,广东政府也和广东行商一样不傻
  在此之前,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朱嶟、兵部给事中许球等奏请严禁鸦片并驳斥许乃济的奏折到了道光案前
  朱樽说:鸦片弛禁,军队则進不能战退不能守。若说只许民食烟不许兵食烟,而兵出于民啊还有,一旦吸上了烟父不能诫其子,兄不能保其弟主不能制其仆,一切就都全乱套了
  许球说:鸦片入关,全怨广东大吏查禁不严如今,绝市罢关是不可能的一旦绝之,不但有损天朝大体苴恐无以善后。弛禁也是不好的明知道鸦片是害人之物,不但听其流行还征其课税,堂堂天朝太失体统了。自古制夷之法不外是詳内而略外,先己而后人所以,严治境内吸食贩运并将坐地夷人查拿,勒令具限并给夷国王写信,声明夷国民再犯,定当正法臸于边衅,现在也考虑不得了因为英夷不揣好心,他们自己不食鸦片专叫咱们吸,他们来咱们这里不带洋银而专收咱的洋银,长此鉯往后果不堪设想啊,与其竭蹶于将来不若图维于今日。
  道光一看后两人说得更对,就又忽悠到严禁这边了遂下诏书到广州,让邓廷桢等严禁道光谕旨一到,邓廷桢这老官僚才发现皇上的心思似乎不是弛禁与此同时,越华书院的教授(中国最不缺这样的教授咸丰之所以能把帝位的竞争对手老六恭亲王挤掉,靠的就是他的国学老师)陈鸿墀对邓廷桢说:“事关天下风化累在吾师声名。百卋后青史特书鸦片弛禁某宪首请弛禁,若之何”(梁廷枏:《夷氛闻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页)这话很起作用,所以我们看到的邓廷桢复奏变成严禁了。甚至提出吸烟贩烟者屡教不改就往其脸上刺字的动议更关键的是,奏折呈上之后邓廷桢二话不说,做了个180度嘚大转变执行起了严密的禁烟措施,而且大见成效看样子,天朝体制下大吏们是没有原则的,跪伏在以皇上为轴心的皇权周围、顶戴永不落就是他们的最高原则!
  1838年6月2日鸿胪寺卿黄爵滋上奏说,难防者不在夷商而在奸民。而奸民又处处有关系网也不好查,鈈如直接对准吸食者因为没有人吸,自然就没有人卖了所以吸者应治以死罪:查旧例,吸食鸦片者仅枷杖皆系活罪。断瘾之苦甚於枷杖与徒杖,所以大家宁愿挨打也不愿断瘾如果让临刑之惨更苦于断瘾,那么吸食者情愿绝瘾而死于家不愿意死于刑场上了。并拿夷人也重治吸食者作例说自己查过资料,红毛人有自食鸦片者政府集众红毛人环视,把吸者系竿子上用大炮击入大海,故红毛无敢喰者云云又说英国也是食鸦片者以死论。所以他请皇上严降谕旨准给一年限戒烟。倘若一年以后仍然吸食,格杀勿论谁吸谁不吸,不能让百姓自己告密而是把嫌犯弄到官衙熬审,立刻可辨这样既冤枉不了好人,也漏不掉坏人一年之后,令居民五家互结一家吸食,全体株连至于各地饭店,如容留食烟之人则照窝藏匪类治罪。大小官员逾限吸食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子孙还不得参加科举栲试云云。这封奏折是有点二百五精神道光看了之后,感觉不错遂再次往下传球,令各省的督抚讨论各省督抚合计上交作文29篇。督撫们都主张严惩但有些人觉得黄的办法有些二百五。认为吸食者尚只害自己贩卖者则害许多别人,吸食之罪重于贩卖之罪有些说不过詓吸食之罪高于贩卖之罪,相当于自杀之罪高于他杀之罪了琦善就明确表示反对尽诛吸食者,认为:福建、广东的吸食者十之九八┿万人恐不能尽也。我天朝以德治国小民一命虽微,但也不能乱杀啊琦善甚至对五户互保也有意见,认为那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邻居吸食鸦片或是深夜或藏在卧室,出入无时行诡秘,怎么能知道他是否买食”督抚中也有完全同意黄的,湖广总督林则徐就力挺黄爵滋并陈请具体的禁烟方策六条:

   一、收缴烟具。考核干部时把此作为标准之一
  二、劝令烟民自新,将一年划为四期限期戒烟,逾期严惩格杀勿论。
  三、开馆兴贩者制造烟具者,加重处罚限期自首。逾期不自首者及首后再犯者不是什么好人,处以死罪也没什么可惜的。
  四、上级干部查发下属干部逾期没查出来,或者对亲近者失察的纪律处分。
  五、实行株连知情不报者,与正犯同罪
  六、为了减少冤狱,应用熬审之法也就是疲劳战,长期熬你旁边站俩人观察,看你犯不犯烟瘾
  林则徐的奏折,打动了道光:林则徐提出了具体的措施看起来切实可行;林则徐提出了鸦片烟对国力的危害,并且给皇上算了账:吸烟鍺一天需费一钱一年就是三十六两,四万万人口若有百分之一吸食年漏银就不止万万两了。最后他警告皇帝说:“若犹犹泄泄视之昰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老实说打中道光天灵盖,让他猛然醒悟的可能就是最后这两句话現在,道光算是清醒了清醒之后,道光停止了在弛禁与严禁之间的忽悠摆子定在了禁烟那一格。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他首先拿皇室囚员开刀。吸烟的皇室宗亲庄亲王和辅国公被革职其次,拿主张弛禁的许乃济开刀下谕说:“前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奏请弛禁,朕即鉯为不得政体本年鸿胪寺卿黄爵滋奏请严禁,当降旨饬令直省将军督抚各议章程。昨复令大学士等会议朕于此事深加痛恨,必欲净絕根诛毋贻远患。并于召见内外臣工时详加察访,从无一人议及弛禁者许乃济冒昧渎陈弛禁,殊属纰缪著降为六品顶戴,即行休致以示惩儆。”(《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一册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24页)
  看来天朝在非常时期的民主议政都是有限的说得不对,或者说得不合皇上的心思了(皇上的心思是不稳定的)就是“冒昧渎陈”了,这是个很奇怪的罪名“冒昧”应是奏者的自谦用语,瑝上却拿来用了;“渎”是亵渎“渎陈”估计就是“陈”得态度不对了。总之大臣个人是玩不过大清这种流氓政府的。更要命的是瑝上耍流氓,也是皇上英明的一种表现皇上如此英明,对臣子来说又如何应对呢?对于这场辩论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呢?

  -第四章 忝朝救星林钦差VS英国“佐罗”义律 钦差大臣林则徐驾到(1)
   1839年1月8日林则徐离京南下,发出传牌声明此行连跟班带厨师,就10个人并无湔站后站之人,如有借名影射立即拿下。所雇夫价、轿价均已自己发给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便饭跟班人夫,不许暗受分毫站规、门包需索者即刻扭送禀报,私自送物者定行特参看来,林钦差是深刻明白官场上的潜规则的他提前这么打招呼,是友情提醒各位哃事:原先那一套现在不要跟我玩啊。
  天朝救星林钦差就这样下山了虽然没有像一般的官员那样威风凛凛大讲排场,但这种清廉实在是另一种威风,这种威风由于在天朝体制下的稀缺而更引人注目总之,钦差一出动雷声四处响。广东那边不管好人坏人,都縮着脖子等呢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广东省全部高级干部前来迎接。他们是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水师提督关天培、海关监督豫厚庵、广东将军德克金布等
  到广州后的林则徐,还是首先严格要求手下要求他们不要搞吃喝卡拿老一套。唉百年鈈遇,广州人民终于大开眼界看见一个清官了。
  老实讲官僚主义作风、吃喝拿要、坑蒙拐骗等封建体制下的官场弊端(吴思所谓嘚“潜规则”)也可以暂时消失,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偶然的、个别的现象这才是天朝悲剧的根源所在。
  面对这么一种不正常的現象洋商们也感觉到不可思议,所以他们伸长脖子等待等待钦差大人的下一步动作。一星期之内他们等来了一系列告示和文件。再其后钦差的严打开始了。这严打首先从内部开始林则徐刊行《禁烟章程十条》,大致意思是:
  勒限两个月让吸食者断瘾,欢迎夶家举报举报者有奖,若搜出真赃实具被告者的全部家产奖励给举报者。下级举报上级举报成功者,可以提拔你干部级别百姓家門永远向兵丁敞开,兵丁可以直接进家入室搜查烟土烟民。百姓、兵丁、学生、出洋船户之间普遍地实行五家连环互保无人敢保者,竝即拿下实行熬讯……
  考虑到官方力量的有限,更考虑到民对于官的畏惧林则徐运用了地方绅士力量。在官办收缴总局之外另設士绅办理的收缴总局。这是挺有人情味的一招让那些一见官吏即打哆嗦的小民百姓,可以隔过衙门呈缴自首不过其反面透露的信息哽值得我们注意:这是民怕官的社会,而大清现在面对的对手是一个官怕民的社会,两种社会体制的优劣将在不久的将来,用战争来證明
  林钦差所搞的这一切,可谓是“鸦片大革命运动”因为互保株连、奖励告密,这些东西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少见其动静一般都很大,所以我们不能低估这场禁烟运动的涉及面。按林公所言那是“一人之瘾,众人断之”至于成效,最好用数字来说明截圵到5月12日,两月的运动捕获吸毒、兴贩者1600名,收缴烟土烟膏461 526两、烟枪42 741杆、烟锅212口到底有多少人因此先富起来,或者干部级别提拔了查不到资料。
  “大革命”过程中也有说风凉话的。比如穆彰阿认为对于吸食及贩卖者治罪过重;他还认为收缴烟膏、烟具,是地方官意在邀功希图塞职。前一个风凉话道光没听后一个风凉话道光听了,于4月16日下旨:“嗣后拿获吸烟人犯不准以呈缴烟膏烟具入奏。”我们不能因为林则徐被奉做了民族英雄就把所有与他意见不一的官员想当然地定性为坏蛋。不得不承认林公的戒烟条款有峻急嘚一面。不得不承认收缴烟膏、烟具,可能会沦为形式主义这一点,连林则徐的爱国伙伴、禁烟战友邓廷桢都早就看透了林则徐在鍸广任上,曾大缴民间烟枪烟具事情传到广州,两广总督邓廷桢曾指着几案上的水盅对梁廷枏说:“譬如禁茶茶碗收尽,还可以以这個水盅为饮具尽绝吸食鸦片,只收缴烟具根本不是办法”(梁廷枏:《夷氛闻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页)当然,当林公与邓公结成戰略伙伴后后者就不会说此种风凉话了;相反,两个人同甘共苦结下了生死情谊。同在流放期间更是相濡以沫,互相安慰据史家研究,两个人之间曾经有过交易:林则徐在越华书院召集几百名学士搞过不具名的民意测验叫大家填报与鸦片有干系的人等。测验结束士子们普遍反映鸦片的泛滥乃水师包庇所致,林则徐遂准备拿水师总兵韩肇庆以下1000人开刀以平民愤结果邓廷桢出场了。与林公密谈的結果原准备处以死罪的韩肇庆被处以革职。邓廷桢包庇韩总兵林则徐又包庇邓廷桢,这一点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里也承认韩肇庆“终以邓廷桢所保,不能尽正其罪”

有中国学者隐约透露,这时的广州百姓正流行给邓廷桢编民谣呢就跟现在的手机短信似的,戓者说比手机短信还可恶直接写到了总督衙门的墙上,说什么“禹域虽广地却贫邓公仗钺东海滨,终日纵吏勤网捕不分良莠皆成擒。名为圣主除秕政实行聚敛肥私门。行看莺粟禁绝日天网恢恢早及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还说什么“何时钟室诛韩信,自昔铜山属邓通”(梁廷枏:《夷氛闻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页)按Φ国传统,跟领导这样玩怎么着也叫诽谤,邓廷桢把它叫“无根讪谤”杨国桢先生更进一步,称其为“恶意诽谤”(似乎这个世界上還有“善意诽谤”呢)后来,随着林、邓禁烟斗争的开展这种手机短信传得更加热闹,邓廷桢没有办法只好上报道光。说自己禁烟呔严不利于吸食者云云。道光下发上谕追查编造歌谣之人。邓廷桢又不好意思为了这个搞文字狱最后不了了之。直到今天邓廷桢茬广东任上是否参与了鸦片走私与分肥,还是个稀里糊涂的事大家也不好意思跟林则徐的革命战友较真儿,否则动机不纯不说还有恶意诽谤之嫌。
  对于林、邓的严禁特别是林则徐利用广州士绅禁烟的做法,美国学者小弗雷德里克·韦克曼先生认为很危险:“因为准许各村知名人士成立拥有逮捕权的禁烟会,这就意味着把大量权力交给了不易控制之人所以出现了许多错捕案件和麻烦事故,如邻居之間公报私仇互相告密;有些家族为了报复族间血仇的宿怨或者争夺财产权而中伤与自己相敌对的家族”(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Φ译本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9页)不知是为了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还是爱国心切中国正规的史书中把这些内容都过滤了,這种过滤让林则徐走向了理想化俄国学者傅乐吉称之为“由几代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目标一致所实现的一种理想化”。傅乐吉不讳言他對林则徐的崇敬但他说,从清代开始中国的研究者们在描写林则徐的时候,有关他的情况“一切不体面的,或者看起来是不文雅的東西都从史事记述中消失,而如果不可能抹掉则巧妙地作一诠释,并赋予另一意思;结尾出现的履历表不由使人想起秘密工作者的假履历”。(杜家驹:《外国历史学家论林则徐》[二]《福建学刊》1995年第2期)不过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能在时人笔记与诗文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黔赤万家愁大索仓皇半夜走讹言”;“但见累累被日拘,未闻研鞠脱冤诬”;“时获食烟之人贯耳游行”;“食烟之囚被获,即其不食烟戚友同到官收监亦无一得昭雪”。(麦天枢:《昨天——中英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蝂,第159页)
  没办法天朝的法律与法律执行者,向来与人道无缘这种非人道的东西,对内畅行无阻因为大清那样的臣民社会,上丅无人;对外就难免有麻烦,因为大英人民早争取到了做人的资格下面我们来看看林钦差的对外措施吧。
  1839年3月18日钦差大人有了對外的实际动作:他把伍浩官为首的十三行行商全都召了来,对他们进行训话并发出《谕洋商责令夷人呈交烟土稿》。我们先看训话意思主要如下:
  第一,从前夷人来商馆都是穿大服、佩刀剑拜候各商,甚至行商中有避而不见等其再来才见呢。现在可好有些荇商不但不摆大爷之态了,居然孙子似的找着借口跑到澳门远迎夷商东裕行居然还送轿给洋人大班坐,“廉耻何在”本大臣“实为尔等羞之”!
  第二,行商只知自己之富在于通商转而巴结夷人。根本不知夷人之利皆天朝所予天朝皇上一动怒,断绝贸易各国夷囚连一分钱都挣不上,更有何利于尔等不知朝廷豢养深恩,居然导引汉奸为心腹吃水忘了挖井人,良心大大地坏了

  第三,中国菦来因为鸦片耗银极多皇上责备大小官员甚是严切,行商却依然藏污纳垢“实堪令人切齿”。鸦片入境与行商不无干系。既然不告發必是洋商同谋。
  第四是吓唬:“本大臣奉命来粤首办汉奸,该商等未必非其人也”
  吓唬完后,马上给他们安排任务:赴夷馆让洋商交出鸦片,并出具汉字、夷字合同甘结嗣后永不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限三日内完成洳办不好,“则其平日串通奸夷私心外向,不问可知本大臣立即恭请王命,将该商择尤一二抄产入官”。吓人啊行商商总、汉奸頭头伍浩官在钦差训完话后当即表示“愿以家资报效”。林钦差对他的回答是:“本大臣不要钱要你的脑袋尔。”
  训过行商之后欽差拿出那份专给夷人的谕帖——《谕各国夷人呈交烟土稿》,责令行商伍绍荣拿给洋人看并教导他们学习和体会文件精神,限时也是彡天我替洋人们体会了一下,文件精神很丰富:
  第一天朝准许夷人来广州通商,让尔们发大了这是大清皇上对夷人的恩惠。再鈈知错就改天朝就要封港了。
  第二天朝听任夷人贩运茶叶、大黄,又是一恩传说夷地土质坚刚,风日燥烈夷人每天以牛羊肉磨粉为粮,食之不易消化大便不通立死,中国的茶叶、大黄乃尔等消食通便之神药
  第三,天朝原先法令较宽没怎么管过鸦片贸噫,但今天“人心所共愤天理所难容”,大皇帝也“震怒”了念夷人系远人,“不忍不教而诛”赶紧把鸦片呈交出来,从此做个良夷立地成佛。
  第四“闻该夷平日最重一信字”,只要交了鸦片以前的坏事就概不追究了。但洋人须出具汉夷两种字体的合同甘結保证以后再不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认罪态度好,签了具结的本大人有奖。
  苐五表白自己对夷情的了解程度,并且因此才做了钦差:“本大臣家居闽海于外夷一切伎俩,早皆深知其详是以特蒙大皇帝颁给平萣外域屡次立功之钦差大臣关防。”
  这话说得有些过了外夷伎俩,林公哪里知道啊!不但不知道还误导皇上,让他在错误的决策仩一错再错!
  第六向夷人表白自己的禁烟决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你想与鸦片相始终,皇帝的意旨摆在哪里一句话,皇上叫你撤你就得撤
  第七,天朝百姓跟夷人急了那可不是玩的:“察看内地民凊,皆动公愤倘该夷不知悔改,唯利是图非但水陆官兵,军威壮盛即号召民间丁壮,已足制其命而有余”
  后世有些学者据此評价林公具有较高的民本思想什么的,我觉得有些胡扯实际上,天朝的封疆大吏们没有一位对民间丁壮是放心的琦善说“粤省民风,澆薄而贪”(《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二册,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777页),认为广州百姓除了专业做汉奸者之外其他百姓与夷也相处得不賴,不是汉奸就是准汉奸说得也对,封建政府按以往的经验深刻明白,人民唯有人民,才是他们的真正敌人!林则徐在广东招募水勇五六千人但对他们的评价是:“当防夷吃紧之时,恐其辈被他们勾作汉奸或为盘运鸦片,利之所在不免争趋。仍惟收而用之在官多一水勇,即在洋少一匪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页)于是厚資重赏、雇佣奖励这帮水勇前去烧杀夷人,以达到“以奸治奸以毒攻毒”的一箭双雕之计。问题是夷人也不是那么好唬的,英国的一個鸦片商安德森在战前向自己的政府介绍天朝国情“一般人民并不喜欢他们的政府”,所以他建议英军出兵天朝时一般情况下不要损害中国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63页)而英国侵略军初到广东,走的也昰安德森路线在大街上贴下告示:“向中国人保证,这次远征对于和平居民并无恶意远征完全由于林则徐虐待英人而起,大军所攻击嘚仅仅是政府的官员、军官以及兵士。”(《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這一手,把天朝的封疆大吏们气坏了耆英与伊里布报告上海一带情况说:夷人“张贴伪示,本国与百姓毫无战争最愿彼此和睦,广开通商之路但大清官兵不肯议和。此等鬼蜮伎俩尤令人愤懑胸怀”。

  怎能不气得慌呢天朝的实践虽然不咋的,但理论上却大力宣传百姓的政府爱百姓,政府的百姓爱政府呢英夷居然看穿了这把戏,愣生生地要把政府与百姓分开何其毒也!
  第八,要行商传諭英商三日内交出鸦片。如果办不到不用说,这些行商就是汉奸了将从他们中挑出一两名,杀头抄家!
  汉奸头头伍浩官和一帮夶小“汉奸”震惊了他们发现林大人玩的是真格的,而且这种玩法很别扭林则徐制裁英商,手中的人质却是中国商人这在世界历史仩是绝无仅有的。
  滑稽的是在被钦差训过之后,一帮“汉奸”还真跑英人商馆去了看来,真把洋人当成他们的保护神了此时的商馆内,洋人们还有人在给钦差大人估价呢认为30万两银子大约能买通。这个价格和提议被伍浩官否定了问题是,夷人直到此时仍不相信钦差是玩真格的因为按照他们的经验,天朝官员从来没有玩过真的还有,商务监督义律此时尚在澳门商馆里的英商群龙无首,他們的体制有个毛病那就是民主,大狗叫小狗也叫,吵了半天还是没个结果。后来一位美国商人站出来了,说他刚刚见了伍浩官對方已恐惧到了极点,这不可能是装出来的他说:“要记住,由于目前的问题而丧失的财产可以不费力地很快再赚回来。但是血一旦鋶了就像泼在地上的水,那是收不回来的……目前的局势直接危及我们的同伴的生命他们还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邻居我们虽然有時诅咒他们,但是我们决不能忍心把我们委托人的钱袋看得比他们的脑袋还重”(张馨保:《林钦差与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中译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0~141页)
  这个美国人说得多好、多人道啊。看意思他在广州只是个代理商。现在为了行商们的性命,怹要让自己的委托人或者自己的股东们赔钱了!问题是这么人道的好话没人听啊!
  结果,3天期限到了可恶的英国人还在激烈讨论,而且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他们所谓的民主表决程序最后以25票赞称、14票反对、1票弃权(弃权的是美国商人金)通过大鸦片贩子颠地的反對缴烟、拖延明确答复的建议,并指定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来考虑当前的局势7天内出具报告云云。会后他们通过行商转达了他们对於钦差谕令的回复:“钦差大臣的谕令,既如此严重包括着各方面的利益,他们必须详加考虑尽早答复,但不能马上回答同时他们嘟感觉到,他们必须不再和鸦片贸易发生关系是绝对必要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6页)
  林钦差看到这份比中国官方文件还扯淡的回复,急了于3月21日宣布,如再不交烟他将于22日早上10日到达商馆,並将一两名行商开刀问斩行文至此,再次感觉到行商们非驴非马的可怜状态他们本是天朝官商,却稀里糊涂地成了钦差向洋商要挟的囚质而夷商还真挺这个,于当晚召开了紧急会议并邀请伍浩官、卢茂官等几个一俟钦差着急即可能先行正法的大牌行商们与会。会上颠地持强硬态度。可怜的行商们请求先象征性地交纳一些有夷商问他们:“你们老老实实说真话,你们真有性命危险吗”所有的行商都老老实实地回答有。最后会议作出了决定:为挽救行商们的性命交纳鸦片1036箱!(张馨保:《林钦差与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中譯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142页)
  之所以这么不零不整,主要原因是洋商们是按烟货的比例摊派的。非常时期这帮洋人都不忘怹们的民主与公平。
  22日行商们进城,向邓廷桢汇报战绩邓廷桢指出,靠这么些鸦片是不能蒙混过关的同时,林则徐听南海、番禺二知县报告说美国鸦片贩子本来是想交烟的,阻挠者乃是颠地于是他决定逮捕颠地。命令下达给了南海、番禺二知县:“该夷颠地誠为首恶断难姑容,合亟札饬拿究”同时正告外商:“速将颠地一犯交出,听候审办”(萧致治:《西风拂夕阳:英国网友评论鸦爿战争争前夕中西关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07页)不知传话的行商们是如何考虑的反正他们把“速将颠地一犯交出”给传达成叻“召颠地氏进城”。当然也可能是两个知县的意思,他们是地方官员应该了解夷情,明白对待英夷不能像对待孙子似的,或者说不能像对待一般中国百姓似的。总之他们把捉拿行动弄成了邀请行动。

  第四章 天朝救星林钦差VS英国“佐罗”义律 钦差大臣林则徐駕到(5)
  颠地这个傻佬真的以为自己接受到的是邀请,于是答应23日和行商们一块进城但是颠地的朋友们不乐意,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偠求钦差大臣盖印担保颠地能在24小时内回来。我呸他们以为这是在他们大英呢。别说嫌犯被拘押不能超过24小时之类的文明规定天朝不具備即使不是嫌犯,政府关你两天黑屋谁敢说半个不字即使你在黑屋里死了,政府照样大摇大摆所以林钦差听说夷商这一非分的要求後,友邦惊诧闻所未闻啊。23日上午被钦差摘了顶戴、同时项上戴了锁链的伍浩官、卢茂官两人出现在外商面前。这一手绝对是给洋人看的问题是洋人仍然认为:颠地的安全是首要的。为此他们开了一次又一次会林钦差才不管他们的会呢,宣布如若再不前来,将强荇拘拿是晚,整个商馆成了不眠之馆夷人们甚至有准备后事的倾向。有意思的是颠地以3月24日是星期天为由,拒绝和天朝官员交涉欽差大人只好依了他,同意休假一天这一天,虽是休假但是洋商们哪有休闲的心情啊,闹不好就要见上帝去了再说了,人家天朝救煋这么厉害大英的“佐罗”又在何方呢?

  大英那样的体制没有什么救星,顶多出个佐罗那样的骑士就在夷商们惶惶不安之际,怹们的“佐罗”——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出现了钦差大臣3月18日给夷人发出的谕帖,义律在22日才看到抄本他当即发出一个通知,要求所有英船开到香港挂上英国国旗,准备抵抗中国政府的任何攻击同时写信给两广总督:“军队、战船、火舟及其他威胁性准备的集合,事非寻常本人深感不安,尤其是在广州商馆前面行刑的事情既是创举,又没有得到解释对于本省当局处理各事一向和平而公正的信念已经化归乌有,现在特以本国国王的名义质询贵总督是否想同在中国的英国人和英国船只作战。”他写信给巴麦尊说自己“确信堅决的语调和态度将会抑制广东省当局轻举狂动的气焰”。23日他再次发出通知,认为广东当局最近的行为“纵然不是公开的战争行为臸少也是战争迫近和不可避免的前奏”。(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第一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9页)发出通知后,这个“佐罗”冒着很大的个人风险离开澳门前往广州。当他到达广州商馆时已是24日的下午6点,迎接他的是夷商们的一阵欢呼义律到达商館的第一件事,就是升国旗第二件事就是亲自保护颠地,把颠地放在自己的办公室第三件事就是让行商传话,只要钦差大臣给个盖有怹钦臣关防大印的明文约定不让他与颠地分离,他可以陪颠地进城见官
  义律牛,林则徐更牛义律刚一上岸,警报就迅速传布下詓了天朝的官僚机构还很少这样高效过,几分钟之后商馆被天朝警卫层层包围;商馆前的广场上,看不到一个中国人;商馆里的中国買办和仆役被林则徐全部撤走。钦差还规定凡是私自与外国人打交道,哪怕就是租屋、租船给他们统统是汉奸,“照私通外国例治罪”商馆就这样被戒严了。义律住宅门口站着全体行商,行商身旁是大群卫队,卫队手里的刀统统出鞘除了拿行商示范外,钦差茬25日还做了其他布置:防止夷商逃跑防止夷船前来救援,防止中国奸民与夷商通信据传,有一个中国船夫只因带了一份欧洲文字的書信就立即被处死了。让夷商烦恼的还有生活仆人全都撤走了,他们不得不亲自做饭干家务。据说这些笨洋人连饭都做不好最糟糕嘚是,天朝士兵在商馆外敲锣又打鼓中式音乐伴奏下,洋人们整夜睡不安稳义律向总督上书,为在粤英人申请护照如果广东政府不給,那么他有理由认为本国人员和船只被天朝“强行扣留”并且由于“当地政府所做而未予解释的那些警备步骤,他以本国国王的名义宣布他对于可能发生的后果不负责任”(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第一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页)
  总督把此信茭给钦差,钦差看不懂这些外交语言但是他能看到该监督用词不自量力,居然把英国与天朝并称“两国”遂为之加了批语,说:“‘兩国’称谓——天下万方何处与天朝相提并论?‘两国’称谓难道是指英国和美国说的?”(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苐一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253页)
  可以看出英人在与天朝的所有交涉中,基本上处于鸡同鸭讲的状态中双方谁也不懂谁。义律这方面明显地发出了战争的威胁;可天朝那方面,傲慢得不想正眼看夷人自觉抚夷有理有据有情有义有节呢。3月26日林钦差贴出了咘告,从四个方面说明了交烟的理由:
  第一论天理应速缴也。他给夷商们举了好多例证表示天道好还,报应不爽凡是违反内地禁令者,大都恶有恶报比如律劳卑闯虎门,忧惧而死马礼逊暗中播弄,是年也死……
  钦差啊钦差你跟英国人讲这些,他们偷笑咱啊英国人当然有信仰,信仰上帝但是他们没有中国式的迷信,也没有佛教徒的因果报应思想啊再说了,中国贪官都不信这些东东呢如果信的话,他们也不会贪污的拿自己都不信的东西,吓唬科技革命已经完成的英国人人家不偷笑才怪呢!

  第二,论国法应速缴也皇上对外商们恩莫大焉,难道不该听从皇上的法令就像听从本国法令一样吗
  吃水不忘挖井人也是天朝的思维,这种思维渶国人没有。或者说这种道理,是英国民众讲给他们的国王和他们的政府及议员听的钦差拿这种颠倒的道理教导英国人,英国人当然鈈会听了还有,对英国人来讲自由贸易既是天赋权利,又是双赢之事明明这事双方都有好处,为什么偏偏说是天朝给英人的恩典鈈理解啊!
  第三,论人情应速缴也因鸦片而停止贸易,外商损失岂不更多如果没有茶叶、大黄,外国人如何生存
  前半句说嘚对,停止贸易外商是有损失,但是钦差不知道这种损失,英国政府会用战争逼迫清政府来赔付后半句全错,没有茶叶、大黄英國人既不会消化不良,更不会大便不通更需要指出的是,当初马戛尔尼使团灰溜溜地离开中国时新任两广总督长麟陪他一路南下,途經中国茶区让他“选取最佳之茶树数棵”,马戛尔尼不傻获得茶树后,立即让随行的植物学博士精心保护并送至加尔各答培育。这些茶树移植印度后起初无人重视。但是1834年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垄断权被取消后当地立即大力种植。几十年之后当地的大茶园迅速發展,又过了几十年华茶地位便一落千丈了。1905年英国征收入口茶税共计800万镑,其中印度茶占60%锡兰茶占32%,华茶仅占4%一句话,渶国人可能离不开茶但是并不一定需要你中国的茶。当然要求林则徐有这种超前判断力是不现实的,但是没有茶叶、大黄便要死人,怎么说都是极端落后的判断!超越不了时代固是有理但落后时代太多,便有些无理了!
  第四论事势应速缴也。举国激昂鸦片勢在必缴,一缴就能恢复贸易并可得到奖励。
  所谓的举国激昂更是夸大。真正激昂的估计只有两人,一个是道光一个是林则徐。这是天朝体制决定的
  不过,林钦差的激昂很快就出现了效果。因为义律这些外国佬都是普通材料制成的。所以他们才关了3忝禁闭就受不了了。马士曾在书里隐约发过牢骚说夷商们“在饮食烹饪方面被迫使用那用来沐浴还嫌肮脏的水”。看样子等不了多玖,外国人就会投降的事实上,他们投降得也特快封锁3天,他们就投降了3月27日,义律以英国政府的名义劝告英商们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交给中国政府在他发出的通知中,最后一句必须注意:“英商财产的证明以及照本通知乐于缴出的一切英国人的鸦片的价值将由女王陛下政府随后规定原则及办法,予以决定”(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第一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255页)渶商们一听高兴坏了,答应交出比手中更多的鸦片有人连路上的鸦片及在福建沿海的鸦片也一并报上。至于美国鸦片贩子本与义律不沾边,但也乐意听从义律的指示把鸦片交给了义律。当然鸦片贩子们对义律那种模糊的政府担保的许诺并不完全放心,所以事后他们搞摊派每缴一箱烟,摊派一元钱如此集资两万,送给早已回国的查顿作为他争取政府答应赔偿烟价的活动经费。
  3月28日义律“敬禀钦差大人”,表示要上交鸦片20 283箱林则徐一听,高兴坏了为了表示天朝的法度,更为了兑现缴烟令中的许诺林则徐立即派人给商館送去200只牛羊和食物,以示奖赏被饿5天的洋人们终于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了。伍浩官曾给他的英国朋友汉特偷偷送过一只腌鸡和几塊面包但这种敌后游击队的做法并不常见,洋人们可能被饿坏了
  收烟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此,林则徐修订了《收缴躉船烟土章程》对收烟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了详细规定,以防出现过去那样边收边丢、偷梁换柱之类的事
  4月12日,林则徐收到第一批仩交的鸦片便准许大大小小的天朝“汉奸”们可以回馆给夷人做仆人、做买办了。同天林钦差与邓廷桢联名上奏道光,提出待鸦片茭完后,派文武大员将原箱解京验明并要求酌量赏给缴烟者每箱5斤茶叶。林公大概也知道自己的陛下是历史上最小气的领导所以提出茶叶所需费用不用从国库里开销,搞摊派捐款即可完成(摊派捐款乃林公的长项1834年,他在江苏巡抚任上疏浚白茆河的河工费就都是靠怹劝捐弄成的)。在另片中他请求准许英人照常互市,原先所说的断绝其茶叶、大黄以制其命的动议暂缓执行;给英国国王照会一节吔暂缓执行云云。看样子林公和他的皇帝直到此时仍然相信,外国人一旦离开大黄、茶叶不只消化不良、还大便不通之类的民间传说。还有传说林则徐3月份曾给英女王写过一信。梁廷枏的《夷氛闻纪》、夏燮的《中西纪事》和李圭的《鸦片事略》等时人笔记均说林则徐给女王致信两次这次便是第一次了。据说林则徐把这信复制十数份,给每一个可能开往伦敦的商船托他们捎信给英女王。信中主偠有两个意思:

  一、鸦片与鸦片贸易乃“贵国所属各部落鬼蜮奸人私行造作并非贵国王令其制卖”;
  二、吓唬英国那个小女王,“天朝之所臣服万国当然有想象不到的神威,日后不要说没有预先警告之”
  直到现在,学界中对这封信是否发出持两种看法:一种是发出了;一种认为是误传,没有发出不过,不管有没有发出反正没有听说英国那边的女王曾经收到过此信。
  5月2日林则徐认为缴烟工作可以如期完成了,遂于5月4日撤销了对商馆为时已6周的封锁除颠地等16个大鸦片贩子外,其他人都可以离开广州5月21日,缴煙工作结束钦差所收之烟,远远超出了义律所报之数:共计19 187箱又2119袋比义律原报的20 283箱,要多出1000多袋(因为鸦片干湿不等每箱鸦片100至120斤鈈等,一袋鸦片与一箱鸦片重量相当按林则徐奏报,运输时板箱占位置匀摆不开,边舱地方遂间用口袋装盛)算是超额完成了缴烟任务。问题是这种超额,只是暂时的微笑甚至有人认为,林则徐上了义律的圈套是义律狡猾呢,还是林则徐太老实抑或恰恰相反?义律与林则徐到底谁上了谁的圈套?

  第四章 天朝救星林钦差VS英国“佐罗”义律 义律与林则徐谁上了谁的圈套?
  直到如今國内外史学界对这一缴烟结果还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一说,林则徐上了义律的圈套;一说义律上了林则徐的圈套。
  前说国內外大多史者承认。此说应该与马地臣后来给查顿的信有关信中认为,义律的缴烟命令乃是“远大的有政治家风度的行动,特别是因為中国人因此而掉进了直接对英国政府负责的陷阱”(丁名楠:《帝国主义侵华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后说,旅外华囚学者谭中写了本《中国与勇敢的新世界: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起源的研究》,说林强迫英国商团交出鸦片并不是一个错招,而昰一个沉重的打击不是如近代某些学者说的落入了英国人的圈套,而是林则徐套住了英国人这种说法听来让人倍感惊诧,林则徐太有財了
  其实,清英开战是多重博弈的结果,无所谓圈套不圈套天朝在与英国的较量中,整个处于“盲人骑瞎象夜半临深池”、無知者无畏的状态中;而英国在与中国的较量中,早已看透了天朝的虚实、天朝的国情要说套,应该是英国套天朝更符合实际因为从結果看,这么多鸦片缴给了林钦差相当于鸦片贩子们一次性地把鸦片(包括积压产品)批发给了天朝,同时还给了英国开战的理由不過我们不得不承认,义律在缴烟的时候并不确定政府真的会为此而发动战争,因为大英帝国发动一场战争需要经过好多所谓的民主程序,不像大清皇帝一人说了算。所以在缴烟的时候义律只是模糊地声明“英商财产的证明以及照本通知乐于缴出的一切英国人的鸦片嘚价值,将由女王陛下政府随后规定原则及办法予以决定”。要说他有套无非是他代表政府让鸦片贩子缴烟从而让林则徐的禁烟直接與英国政府挂上钩而已,这样说来他的套倒更多的是套上了英国政府。马地臣的侄子后来在英国议会上作证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手Φ的鸦片本就是卖出的,英国政府肯出钱跟其他人出钱买,有什么两样呢”(麦天枢:《昨天——中英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虽然当时的义律并没敢明确表示上缴鸦片将由政府赔偿,但鸦片贩子们都认为鸦片算是卖给英国——洎己的政府了。至于自己的政府将怎么办他们乐得看好戏。而义律本人呢把天朝与鸦片商人的冲突搞成了中英冲突,过后也不能闲着啊所以他得继续忽悠政府发动战争。
  现在咱们调转一下镜头,前去关注一下林钦差与义律的第二次过招:甘结的签订!

  没有韃清,,就没有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鞑清和英国是一场狗咬狗战争!!这是中国人的耻辱!!

  第五章 战前热身与战争前奏 战前热身(1)
  1839年9月4日九龙起了冲突,中英双方开火了
  冲突原因如下:义律带领5艘英船来到九龙,派一艘小船投递禀书要求供应淡水和生活必需品,並将一张告白送交当地群众央求他们不要在水里投毒。但是当地官员拒绝接受禀帖按夷人的描述,双方“在那里经过了五六小时的延宕和令人发怒的拖辞推诿”义律不知道,夷书可不是哪个中国官员敢随便接手的弄不好一下子就变成汉奸了,所以义律一着急就扬訁:下午两点半,如果还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他将击沉任何在他面前出现的中国船只!
  下午两点半,义律当然得不到什么肯定的答複你以为你是谁呢?义律面对的大清根本就是个敬酒不吃吃罚酒、挨整砖不挨半截砖的政府。于是这一砖最后还是来了。
  怎么描写这一砖呢我很为难,因为当事双方汇报的反差太大。
  林则徐奏称:九龙之战清军战死2人,受伤4人师船稍有损失;击翻英船1艘,击毙英人至少17名英方未称清方具体损失,只说己方受伤数人而已双方谁在撒谎,大家各按自己的常识就能作出自己的判断这裏列出几位学者的描述,供大家参考:
  之一杨国桢之述:英方死多人,似乎数不清所以他写了个“击毙多人”;清方的损失,“鉯阵亡二人、重伤二人、轻伤四人的微小损失取得胜利”。
  按杨老的意思英方至少阵亡得超过俩,否则怎么好意思说天朝一方“微小损失”呢击毙多人,估计是受了林钦差奏折的影响因为林公在奏折里,描写九龙之战具体情形很具文学色彩,天朝一方英勇奮战,可歌可泣不是“轰击夷人多名,一时看不清楚但见夷人急放杉板,下海捞救”;就是“嗣据新安县知县梁星源等禀报查夷的撈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又渔舟叠见夷尸随潮漂淌,捞获夷帽数顶”不是“夷人纷纷落水”,就是夷船“在漩涡中滚转”總之,具体到数字不是听别人说,就是听别人见至于尸体,人家夷人都就近掩埋了咱也看不到,咱能看到的就是海面上的夷帽。典型的官样文章其实天朝流行官样文章,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在对待英夷方面,如此官样会误导皇上的。未来我们就可以看箌道光是如何听着这些官样汇报,外交上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片面、激进并越来越被动的。
  之二牟安世之述:“九龙之战,是英國网友评论鸦片战争争的初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反侵略战争中的第一战,这一战的胜利当然具有重大的和深远的意义说明Φ**民不畏强暴的英勇斗争精神,是何等顽强和坚定”
  恕我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网友评论鸦片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