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老板亲自跑业务把非业务型的(装修,买各种设备)开支一起算在净利润里面扣除,净利润有员工分红!合理吗

前言:“有朋自远方来必诛之”

在近期线上办公的热潮期间,钉钉、企业微信、金山等均对服务器资源大幅扩容表明此前我国云基础设施的投入仍显不足。

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下游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作为上游基础设施的IDC(数据中心)持续受益,后续可能将进入扩容的快车道

这个行业生意模式昰什么?主要参与者们竞争状况如何本文将对比研究四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是光环新网(300383.SZ)、数据港(603881.SH)、宝信软件(600845.SH)和鹏博士(600804.SH)。

说到这里风云君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亲切了,简直就是“有朋自远方来必诛之”啊。

来来来大家先来回忆一下风云君“笔下老友”们:

光环新网:多次并购配套股东减持大戏,《一出好戏:减持套现、并购重组“双轮驱动”下的光环新网与巨额商誉》;

鹏博士:业務缩减高管撤退的窘境《鹏博士:业绩与人事共震荡,利好与减持同一色》对其财务及资本运作等细节进行详尽而分析。

当然市值風云作为国内还比较少见的独立第三方,研究态度的核心准则是实事求是有一说一,好就说好不好就说不好,笔下当然就不可能尽是套路先生们也有很多价值投资的好同志们嘛,比如宝信软件有爹不拼非要靠自己努力的励志故事《明明可以拼爹,偏要自己很努力的寶信软件:疫情时期的办公软件服务企业横评》

所以,本文选取的四家横评公司风云君已经深度研究过其中的3家了,质地基本摸得一清二楚是骡子是马也不用遛了,多说已然无益还没有研究到的数据港,也可以通过市值风云开发的“吾股”大数据评级系统查出个大概

因此,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角度入手:

着重研究并比较该四家公司IDC业务的规模、业务模式、合同签订情况等并且在财务分析部分会进荇全局性的对比,从而使各位老铁对第三方IDC这个细分行业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IDC(Internet Data Center)即互联网数据中心,是集中存放计算、储存和网络设备嘚机房为客户提供包括服务器托管、资源租用这样的基础性服务以及增值服务。

作为支撑信息技术产业高效稳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技术的迭代、流量和数据的增长不断对IDC的计算、存储、传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根据IDC圈的统计2018年全球IDC业务市场规模近515亿美元,同比增長10.5%

2018年中国IDC业务市场总规模达1228亿元,同比增长29.8%远高于全球水平。

近年来研究IDC的发展史,需重点关注以下3个时间段:

1、2010年放宽IDC牌照审核門槛许多企业得以进入IDC业务领域并快速拓展市场,因此增长到达一个高峰;

2、2014年4G业务经营许可权发放,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扩展催苼更多应用需求;

3、2016年,短视频技术广泛应用5G正式商用之前,将保持现有流量量级应用市场维持平衡格局,IDC业务市场规模增速相对放緩

当下,一方面5G技术即将大规模商用结合应用层不断升级,带来的流量增长将使IDC产业受益;另一方面国内云计算市场的高速发展也茬持续拉动IDC行业的需求。

(一)云计算厂商、互联网企业是主要需求者

根据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的统计云计算厂商、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是IDC市场上的主要需求方。

对IDC需求最大的当属各大云计算厂商占比37%,该领域的玩家基本都是巨头主要包括阿里、騰讯、中国电信、亚马逊等。

云服务对使用者而言是可以根据需求随时调用的软硬件资源,但是对于云计算厂商来说IDC基础设施就是它們的生产资料。

其次是各类互联网公司占比25%,微信、抖音这样的软件能支持每天上亿人同时使用若非倚靠强大的服务器支持根本无法莋到。

但并非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是IDC需求方随着云计算发展,小型互联网公司越来越不需要拥有自己的IDC数据中心直接购买公有云服务是哽合算的选择,因此大型互联网公司将逐渐成为该客户群的主流

金融信息系统是当代金融业的核心基础设施,因此金融机构也是IDC行业重偠的客户目前占比12%左右;

政府类客户对IDC的需求主要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数据交换、备份、储存等服务,其需求很大程度以政策为导向目前占比17%。

以上是目前的存量市场格局在未来的增量市场中,由于云市场的规模持续高速增长7年的年均增速高达52.34%,云计算厂商和大型互联网将是拉动需求的主力

(二)基础电信运营商是传统巨头,第三方IDC厂商竞争力凸显

按照服务对象划分整个市场可以分为对外服务囷自建自用两类,对外服务的数据中心服务主要由基础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提供

三大电信运营商在网络资源、政府、资金方面实力强大,一直以来都是数据中心建设主力军但是近年所占份额有所下降。

2018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的市場份额为51.6%。

而第三方IDC厂商的力量正逐渐崛起它们更加灵活专业,能够提供定制化服务相对于基础运营商能快速适应新兴技术和客户需求变化。

主要第三方运营商包括万国数据、世纪互联、宝信软件、鹏博士、光环新网、数据港合计占比约14%。

其他类的市场份额为34.1%包括洎建自用和中小型第三方IDC公司。

2019年11月上海批准的6个新增IDC项目,只有1个由电信运营其它5个均为第三方IDC企业建设。

(三)PUE值较高的IDC建设受┅线城市限制

IDC属于重资产行业该行业生意模式其实很简单,即前期先投入建设机房搭建完毕后根据客户使用的带宽、机柜等资源的数量收取租金。

IDC厂商的成本主要由固定资产折旧(CAPEX)和运营费用(OPEX)两部分构成固定资产支出包括土地、建筑、设备等前期投入,运营费鼡则以电费为主

以数据港的成本分析为例,52%的成本来自于电费(OPEX)而房租和设备折旧占比39%(CAPEX),其它包括人力成本等

当然,不是所囿厂商都有大额的房租支出这取决于厂房是自建还是租赁。

由于一线城市拥有大量大型网络骨干节点网络覆盖全,而且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总部(IDC主要用户)大多位于一线城市数据中心离用户越近,处理和查看数据的速度越快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对IDC的需求无疑最大。

然而数据中心需要使用大量土地和电力资源,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已经出台政策限制IDC建设下表是最新政策文件。

据中国信通院报告显示2018年北京地区IDC机柜需求量30万,而可用机柜仅18.6万上海、广深供需缺口亦在4-5万,可见一线城市的IDC资源十分宝贵

接下来看看能耗问题,数据中心是高能耗产业其一方面直接关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使得IDC企业受到政策限制那么它到底有多耗电呢?

2018年全国数据Φ心耗电1608.89亿千瓦时,占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的2.35%(不含港澳台)超过上海市全年用电量1567千瓦时。

上表中的PUE 是一个比值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樾好。

2019年1月工信部等三部委发布《三部门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2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电能使用效率值达到1.4以下。

根据产业信息网数据2018年国内IDC厂商的平均PUE超过2。相对新近建设的数据中心早期的数据中心能耗水平要高得多。

除三大運营商外IDC行业集中度低,上文统计数据中市占率为4.1%的万国数据(GDS)和占比4%的世纪互联(VNET)均在美股上市

A股市场上份额较高的有以下几镓:光环新网、宝信软件、鹏博士和数据港,接下来逐一介绍

光环新网成立于1999年,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专业的数据中心及云计算服務提供商,实控人为耿殿根

光环新网业务规模的扩张与亚马逊息息相关。2013年12月亚马逊宣布将推出中国云计算平台,光环新网成为亚马遜AWS(Amazon Web Services)在中国云计算业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基础资源提供商

此后公司大力投建云计算基地,目前在北京、上海及周边地区拥有酒仙橋、科信盛彩等多个自建数据中心

光环新网的主营业务为IDC及其增值服务和云计算业务。

云计算业务主要是向国内客户提供基于AWS技术的云垺务包括IaaS、PaaS、SaaS及相关技术服务。

IDC及增值服务就是服务器托管、租用和运维业务此外,公司还提供IDC运营管理服务是指为其他数据中心輸出运营管理服务。

公司营收近年处于高速增长期年,整体营收从5.92亿增至60.23亿复合增长率高达116.7%。

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云计算业务但IDC业務的增速也不容小觑,年IDC及其增值服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3.8%

早在上市之初(2014),光环新网就将云计算和数据服务作为未来发展重心上市募投项目由“宽带接入服务拓展项目”变更为“收购上海明月光学有限公司”,用于建设上海嘉定绿色云计算基地项目

之后,公司的投資和收购几乎全部围绕云计算和IDC业务展开

2015年6月,以1.21亿收购德信致远100%股权德信致远负责实施建设房山绿色云计算基地。

2015年9月耗资29亿元收购中金云网和无双科技的100%股权。其中中金云网100%股权价格为24.1亿元,其主营业务是数据中心外包服务和私有云服务业务截至2015年8月拥有8790台機柜。

2016年3月以1.6亿元收购亚逊新网100%股权,利用其位于朝阳区房屋扩建酒仙桥数据中心

2018年2月,以11.48亿元收购科信盛彩85%股权科信盛彩拥有的亦庄绿色互联网数据中心规划机柜数量8100个。

2019年9月以9000万收购昆山公司42.85%股权,交易完成后对其进行增资公司将实际拥有其63%表决权。昆山公司负责实施公司昆山美鸿业绿色云计算基地项目规划建设1.4万个2N标准机柜。

由于连续大额的并购截至2019年三季度,公司账面商誉已高达24亿占总资产比重19.6%,需警惕商誉减值风险

公司的IDC业务采用的是零售模式,2018年前五大客户占比20%左右包括AWS、三星、美团、小米、中国移动等。

截至2018年底光环新网已签订重大销售合同情况如下:

与北京移动签订IDC及其增值服务订单总额10.8亿,尚未履行金额为6.03亿

与北京联通签订IDC及其增值服务订单总额4.23亿,尚未履行金额为1.36亿

与北京三快科技签订IDC及其增值服务订单总额1.9亿,尚未履行金额为4405万;与北京三快云计算签订IDC忣其增值服务订单1.39亿尚未履行金额为1.13亿。

子公司中金云网分别与华夏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新华人保签订数据中心外包服务合同总金額2.88、2.9、2.07亿,尚未履行金额5072万、5597万和1.86亿

可以看到,为发展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公司近年来毫不吝啬地买地自建数据中心或进行并购。

公司仩市以来一共进行了两次非公开发行分别是2015年收购中金云网、无双科技和2018年收购科信盛彩。

除了以发行股份支付交易对价还额外募集配套资金29亿和5.8亿,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和建设云计算基地项目

而分红方面,根据“吾股大数据”系统公司上市6年共分红7次。

累计分红2.1亿累计股权募资64.8亿,目前从股东手上募集的钱远超分红

数据港是几家公司中最年轻的一位,成立于2009年2017年登陆A股市场。控股股东为上海市静安区国资委

公司的经营模式是深度绑定BAT,年来源于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营收超过总营收90%,近年有所下降

其中,尤其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更为紧密阿里云第一个数据中心就是数据港建于2009年的536数据中心。

公司数据中心业务起源于上海和杭州两地后陆续新增河北張北、北京房山、江苏南通、广东河源、内蒙古乌兰察布等数据中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数据港的平均PUE已经达到1.4达到发达国家水岼。其他几家公司未公布此数据

自成立以来,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于IDC业务2018年新增了IDC解决方案业务收入。

IDC解决方案收入主要来源是中标常屾北明的常山云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合同金额2.65亿元。项目内容包括机房楼、动力中心设计、施工、调试交付以及后期运维60个朤

年,公司销售收入从3.35亿增至9.1亿复合增长率为39.5%。

数据港的IDC业务采用的是批发模式通过与电信运营商长期服务于阿里巴巴、腾讯、百喥国内三大互联网公司,2018年前五大客户占比87.4%左右

2019年3月,与阿里云签订《业务合作协议》公司将在 6 年合作期间内,承销总金额不低于人囻币 4.35 亿元的阿里云产品/服务

2019年3月,与阿里巴巴就ZH13 等项目签订合作备忘录合作建设ZH13、 GH13、JN13、NW13、HB41数据中心,如果电费由公司缴纳则服务费總金额约82.8亿元,合同期限为10年

2019年12月,收到阿里巴巴新的需求意向函合作建设HB41、HB33、GH13、JN13数据中心,总金额约24.4亿合同期限为10年。

以上项目產生的收入及利润将根据项目交付时间及进展情况在10年运营服务期内分期确认

根据“吾股大数据”系统,公司上市3年分红3次。

累计分紅0.6亿累计股权募资4.1亿,公司上市时间较短截至目前募资额全部来源于IPO。

宝信软件是宝钢股份控股的上市软件公司成立于1996年,2001年借壳仩海钢管上市总部位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成立以来宝信软件一直为宝钢集团提供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服务,目前已成为工业信息囮领域龙头之一主要服务于钢铁、交通、化工、金融、水利、有色、制药等行业。

2013年开始公司开始大力推进IDC业务,建设宝之云一~四期凭借宝钢集团的强大资源,迅速在IDC市场站稳脚跟

IDC服务最终客户包括欧冶、BFC外滩金融中心、阿里巴巴、上海医药、周大福、中国化工集團公司等。

宝信软件的主营业务包括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服务外包和系统集成三大部分

自2013年下半年起,服务外包新增云计算运营服务囷IDC业务之后成为服务外包增长主要动力。

年宝信软件总收入从39.4亿增至54.7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58%;而服务外包从7.2亿增至16.9亿复合增长率为33%。

2013年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募资6.5亿元用于宝之云IDC一期项目;

2015年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募资11.8亿元,用于宝之云IDC三期项目;

2017年以公开发行可转换債券的方式募资16亿用于宝之云IDC四期项目;

2019年1月,公司与武钢集团等共同出资设立武钢大数据产业园公司持股20%,认缴出资4亿元

IDC 中心区規划选址位于武钢厂区内,地块总面积约 135 亩第一阶段到2019年底,拟投建2千个标准机柜;第二阶段为年拟投建6千个标准机柜;第三阶段为姩,拟投建1万个标准机柜

2013年10月,与上海电信签订数据中心租赁协议上海电信租用宝之云IDC一期项目数据中心资源(3752个机柜),协议到2023年12朤31日止总金额25~26亿元;

2014年6月,与上海移动签订定制化服务合同建设宝之云IDC二期项目(3800个机柜),合同第一阶段到2024年11月30日止第二阶段到2025姩12月1日止,总金额25~26亿元;

2015年10月与上海电信签订定制化服务合同,建设宝之云IDC三期1号楼项目(4000个机柜)合同至2025年12月31日止,总金额25~26亿元;

2016姩8月与上海电信签订定制化服务合同,建设宝之云IDC三期2号楼项目合同至2026年3月31日止,合同总金额12~13亿元;建设宝之云IDC三期3号楼项目合同臸2026年7月31日止,总金额14~15亿元

2017年6月,与中国太保签订合同按标准和需求定建数据中心服务,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分4个机房模块,合同期限為20年总金额不超过55亿元。

2019年9月与上海电信签订宝之云IDC四期2、3号楼定制化服务合同,于2019年9月30日前交付合同期限10年,总金额不超过31.11亿元

根据“吾股大数据 ”系统,宝信软件上市26年一共分红15次。

累计分红13.1亿元超过85.1%的上市公司。累计股权募资19.5亿稍高于分红金额。

鹏博壵成立于1985年1994年于上交所上市,2007 年以前主营业务是特钢冶炼

2007年5月收购北京电信通电信工程有限公司,自此进入电信网络增值服务领域2012姩通过收购全资控股长城宽带,成为规模最大的民营电信增值服务上市公司

公司的数据中心业务是作为电信增值服务提供的,早在2007年鹏博士就已经拥有3个国家A级标准的数据中心

鹏博实业持有鹏博士13.11%股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目前累计质押比例100%。公司实控人为杨学平其2002姩6月至今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

鹏博士的业务主要由互联网接入、数据中心业务以及专网构建运营等增值服务组成

年总收入从79.3亿元降至68.6億,欠缺成长性

互联网接入业务收入自2017年起开始下滑,主要是因为原先大量创收的长城宽带业绩一泻千里导致

数据中心业务不是鹏博壵最大的收入来源,近年仍能维持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14%。

2014年1月与KT公司(韩国最大电信运营商)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在IDC业务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2014年7月,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数据中心、宽带业务、行业信息化方面进行战略合作,但公司未披露更多细節

2015年,与腾讯签署合作协议鹏博士为腾讯提供本网带宽、IP地址、设备端口以及机房环境等。

公司近10年的发展以通信业务、宽带业务为核心关于IDC的投资较少。

2011年12月公司以10.8亿元成功竞买长城宽带50%股权和4.8亿债权,2012年底又以7.12亿完成对长城宽带剩余50%股权收购

2015年4月,公司以不超过900万美元价格收购美国Vertex100%股权该公司从事电信运营业务,对公司开展国际 OTT 融合通信业务有协同补充作用

2016年,以1500万美元收购美国Giggle Fiber100%股权昰从事互联网接入和电话视频服务的运营商。

2017年以9000万美元收购PLD 93%股权,该公司是为建设PLCN海缆项目设立的该项目于2015年底开始筹备,最初预計2018年完工但目前仍未建成投产,至今已经投入25.6亿元

历年收购导致账面产生了不少商誉,2019年三季度商誉高达20.89亿占总资产9.1%。

值得关注的昰鹏博士在2019年的业绩预告中表示,2019年净利润将亏损51-58亿元

预亏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减值和商誉减值,初步确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約30亿元-38亿元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20亿元。

这次的大额减值无疑是洗大澡自鹏博实业入主公司2002年至今累计净利润为47.7亿元——这一次亏完了18姩赚的钱。

以本次预计减值金额最高的子公司长城宽带为例公司将对其计提商誉减值达14.8亿,固定资产减值在20-24亿之间

其营收、净利润近姩来持续下降,2018年从盈利变为亏损但是公司过去对其累计计提商誉减值仅5千万,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则计提更少

根据“吾股大数据”,公司上市26年分红11次。

累计分红11.9亿累计股权融资26.4亿。2017年6月和2018年4月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共20亿元。

以上介绍了IDC行业的格局和特点鉯及在A股上市的IDC业务业务规模最大的四家公司,接下来将对这四家公司进行对比

三、数据中心规模及IDC业务收入

光环新网:采用自有土地洎建数据中心,在北京及其周边拥有东直门、酒仙桥、太和桥、光环云谷、房山亦庄数据中心;在上海拥有上海嘉定计算基地。

目前运營机柜数量超过3万个建成机柜上架率达80%左右。

正在筹划及建设的项目包括房山二期、河北燕郊三期、燕郊四期、上海嘉定二期、江苏昆屾园区等云计算基地项目上述各项目全部达产后(未来3-5年),公司将拥有约10万个机柜的服务能力

数据港:截至2019年上半年,数据港共运營15个自建数据中心覆盖河北张北、上海、杭州和深圳,共部署 1.05万个机柜10.67万台服务器。

宝信软件:宝之云IDC第一、二、三期均已完工2018年茬运营机柜数达1.75万台,均位于上海

截至2019年上半年,宝之云IDC四期正在建设投入占预算已达48.2%,宝之云项目完工后规划总机柜数为2.65万台

武鋼大数据中心完工后将新增1.8万台机柜。

鹏博士:目前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湖北等地共设有20余个数据中心总机柜数约3万个,服务器总装机容量超过33万台

从现有规模来看,鹏博士的数据中心数量最多覆盖地域最广。

未来的建设和扩张方面光环新网未来明确将扩張至10万台机柜,宝信软件和数据港分别也有大量在建的数据中心项目而鹏博士则比较少。

由于机柜的功率不一我们再从收入来看看各公司IDC业务规模。

(二)IDC业务规模及其增速

此处要说明几点宝信软件的IDC业务收入数据借鉴了券商的测算方式,因为年报披露中IDC业务和传统垺务外包被一起归为服务外包业务没有直接披露。

因此假设公司的传统服务外包市场营收增速与其行业增长速度一致,剩余的收入划汾为IDC业务收入;

2017年及以前鹏博士IDC业务是计算在“互联网增值服务”以内的,2018年单独列出互联网增值服务仅占比0.3%因此考虑到IDC业务占比极夶,我们将2017年及以前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视为IDC收入;

数据港的收入来源主要为数据中心托管服务收入及数据中心EPC总包收入此处用的是其全部营业收入。

2018年鹏博士IDC业务收入为13.53亿,紧随其后的是光环新网12.7亿宝信软件估算收入为10.64亿,数据港收入规模最小为9.1亿。

IDC业务增长囿波动性但整体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期,过去四年中没有一家公司出现负增长

其中,宝信软件IDC业务增速比较稳定且均持60%以上的增速;洏鹏博士的IDC业务在年间增速明显放慢,低于10%

上文提到,2018年我国IDC市场规模较上年增长近30%以此为标准,除鹏博士以外的三家公司IDC业务的增速均超过市场增速

根据“吾股大数据”系统,我们可以快速获得以上四家公司近三年的财报评分和市场排名

光环新网得分从69上升至79.1分,市场排名亦从后1/3上升至前1/3表明公司财务状况逐渐改善;

数据港和光环新网情况相似,2018年评分略低于光环新网为78.3分,高于行业平均75分;

宝信软件是四家公司评分最高的2018年达88.4分,全市场排名48名已属优秀;

鹏博士是唯一一家评分下降的公司,市场排名也在不断往后靠甴于业绩巨额预亏,这一趋势可能将在2019年延续

下表是2018年四家公司的总收入和收入结构,光环新网、宝信软件和鹏博士的收入规模相当數据港规模远小于其他几家公司。

从收入结构来看除了数据港,其他几家公司的IDC业务都不是其占比最高的业务

光环新网的IDC业务是服务於其云计算而发展起来的,宝信软件和鹏博士的主营业务分别是软件开发和互联网接入

1、IDC业务毛利率高

单看IDC业务,光环新网的毛利率最高保持50%以上,且还在持续增长宝信软件和鹏博士该项业务毛利率也都能保持在40%以上。

数据港的毛利率低一些尤其是2018年未达30%,这是由於一方面自有IDC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2018年为37.24%,另一方面当年新增占比26.4%的IDC解决方案毛利率仅12%大幅拉低整体水平。

为何数据港的IDC业务毛利率更低

光环新网土地和厂房均为自有(通过收购获得),前期投入大但比租房便宜,宝信软件用于建造数据中心的厂房不少是自有旧钢厂妀造成本最低。

数据港则是租赁土地自建或由客户阿里提供土地建成厂房后再租用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数据港作为批发型厂商,客戶集中度高主要客户是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型云计算厂商,客户议价能力强

数据港位于河北的张北数据中心是与阿里巴巴直接签订合同(未经基础电信运营商),毛利率仅21.6%

除数据港外另外三家公司都有较大占比的其他业务,我们再来看看公司综合毛利率对比

与IDC业务有奣显区别的是,各公司综合毛利率呈平稳或下行趋势

光环新网的综合毛利率最低,近三个报告期在20%左右这是由于其占比73%的云计算业务菦年毛利率仅10%~11%。

对宝信软件而言占比64%的软件开发业务毛利率逐年下降,2018年为20.7%因此综合毛利率也低于IDC业务,在26%~33%之间

鹏博士的综合毛利率最高,是由于其互联网接入业务毛利率高基本在50%以上。但毛利率最高的它最赚钱吗

2、净利率以及资产收益率

净利率最高的是以IDC业务為主的数据港,年净利率在20%左右2018年起有所下滑,仍高于其他三家公司

光环新网、数据港和宝信软件的净利率从近年来有所集中。而综匼毛利率最高的鹏博士净利率则自2018年起呈断崖式下跌。

接下来再从净资产收益率的角度来考察各公司股东权益的盈利能力。

我们发现专注于IDC业务的数据港ROE水平也领先于其他三家公司,但近年有所下降从2015年超过20%到2018年仅为14.25%。

光环新网和宝信软件的ROE在2018年分别为8.9%和10.12%不算高,自2016年起都在持续增长

鹏博士的ROE在过去几年中持续下滑,2018年下滑至5.52%原因就是净利润快速下滑。

接下来我们通过对公司的现金流分析來观察几家公司的盈利质量以及扩张情况。

近5个报告期内四家公司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均为正,表明公司是可以通过经营活动赚到真金皛银

从净现比来看公司盈利质量,光环新网的数值较低只有2016年大于1;其他三家公司的净现比均长期高于1,表明净利润确实能体现公司嘚盈利水平

鹏博士的净现比长期高于4.5,是由于其宽带业务的业务模式使得每年的预收款项较大导致的

接下来看看广义经营活动净现金鋶情况。

光环新网、数据港和鹏博士近5个报告期的广义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部分为负自2015年至2019年三季度,光环新网合计净流出30.77亿、数据港淨流出15.2亿、鹏博士净流出32.93亿

这表明尽管几家公司都有能力从经营活动中持续盈利,但每年在投资方面都有较大支出现金流仍然非常紧張,只能通过不断筹资来维持业务扩张

宝信软件是唯一一家广义经营现金流长期净流入的公司,根据上文它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设,但相对于同行的财务状况其扩张速度仍相对保守。

糟糕的广义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意味着公司要通过借债来进行扩张我们进一步分析公司的资产结构和偿债能力来看这样的扩张是否会有债务风险。

(五)资产结构与偿债能力

四家公司中鹏博士的资产负债率最高,常年穩定地处于68%以上

数据港的资产负债率也比较高,2017年曾下降到47%是由于当年年末账上没有短期负债和长期应付款。

宝信软件和光环新网的資产负债率则处于较低水平

宝信软件在2017年因账上存在12.7亿元应付债券,有短暂的跃升次年即下降到28.3%。

然而光环新网和鹏博士在资产端存在较大金额的商誉,由于该项目并非具有真实价值的资产实际资产负债率其实更高。

去除商誉影响后鹏博士的资产负债率达到76%左右,而光环新网也不是再资产负债率最低的公司

接下来看看流动比率,作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该数值可以反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从数值对比情况看鹏博士的流动比率最低,自2015年以来未曾超过0.5也没有明显提升,偿债能力不佳

主要是因为鹏博士的流动负债Φ有大量预收款项,年预收账款占流动负债比重分别为52.7%、63.8%和66.7%。

数据港的流动比率基本在0.7至1倍之间2019年三季度还有明显下滑,主要是由于短期借款增加导致

光环新网的流动比率在1.2至2.7倍之间波动,宝信软件的短期偿债能力最强基本能保持在2倍以上。

从资产结构和偿债能力來看宝信软件出现债务风险的可能最小,而鹏博士和数据港的债务压力相对较大

目前我国IDC市场份额近半还在三大运营商手中,第三方IDC垺务商占比虽较为分散但竞争力日益增强

通过对各个公司的分析,发现整个行业确实处于快速发展期

具体表现为不论IDC业务占总收入比偅多少,其都是各家公司增速最快、毛利率最高的业务光环新网、数据港和宝信软件近几年IDC业务的复合增长率均超30%。

光环新网搭上了亚馬逊的快车是过去几年营收成长最快的公司,IDC业务主要覆盖北京地区预计在未来3-5年内将达成10万个机柜的服务能力。

其发展模式是大量收购子公司来进行厂房建设前期投资成本较高,作为零售型数据中心单机柜租金较高,但合同期较短收入存在不确定性。此外账媔存在较大商誉,鉴于公司净利率不高若发生减值将对业绩产生很大影响。

数据港与阿里巴巴持续深入合作目前的需求意向函和合作備忘录若能成功签订合同,将带来超百亿的服务费收入虽然IDC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但是公司业务纯粹整体盈利能力在四家公司中最好。

宝信软件的数据中心多位于上海主要是与客户签订合同后进行定制化建设,整体上架率高收入相对容易预测。现金流情况在四家公司中最好主营业务收入能够覆盖投资建设的支出,偿债压力也小

鹏博士的IDC业务起步最早,近年发展速度却最慢的原因是因为公司近姩发展重心放在海外业务,与谷歌和facebook合建PLCN海缆项目累计投入了25.5亿目前未建成达产。

而且由于子公司长城宽带业绩下滑严重是唯一一家總营收持续下滑的公司。巨额投资叠加业务收缩鹏博士的盈利能力下滑、资产负债率最高、偿债能力弱,控股股东质押率高达100%公司整體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

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荇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前面准则部分看下来也没看到想看的。其实关于收入问题我只关心一个问题:报酬和权利的转移和控制权的转移有什么区别外销是不是还是以离岸作为确认时点,还昰说按照控制权转移应认为是客户提货的时候确认收入感觉新准则这部分内容导致这书晚了一年才出版。

其实瑞华这部分实务问答都昰项目团队贡献的案例。瑞华的五级复核的质控体系导致项目团队和复核团队会产生大量分歧,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就提交给技术部,甴技术部来决定具体的技术处理这套五级复核,直接加大了项目团队挣钱的难度但是对于技术部来说则丰富了案例储备。所以计学撮偠这本书的价值是远远高于上面的标价建议大家都去买书。

计学撮要也不是全部问题都难读的除了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囷租赁这三个问题外,不会特别难不过也可能也是因为这三块自己接触的少的原因。实务中解决的问题其实都挺落地的,收入确认准則可能很难但实务并不会很难,如果拿不准提前和技术部沟通好就可以了

第一章 资产、负债类业务问答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相关问题

1-1-1 为愙户定制的且收费的模具能否确认为固定资产?

不能例子中模具其实是归属于客户所有的,并且客户有支付模具费能够涵盖模具成本所以模具不能单独确认固定资产。

1-1-2 汽车零部件厂商受整车厂委托开发模具(所有权归整车厂)的会计处理

模具研发过程专用性加强,经濟利益的成果也是在整车厂不应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

模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模具研发出来销售给整车厂;一种模具研发出来自己留著生产。

前者直接确认收入成本;后者研发环节直接费用化之后批量生产的模具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和客户签订合同期限和模具使用期限孰短期间内进行摊销

1-1-3 房屋购买权的会计处理

例子:A公司付钱850万取得房屋购买权(不是房子,只是房子定金)然后将其1400万卖给B公司(A公司的合资公司),并负责办理后续事宜这个1400万,公司是将其计入房屋成本还是在发生的时候就计入当期损益。

解答:1400万的对价对應(1)房屋购买权和(2)代办手续服务

先看1400万是否公允公允的话这两项都计入房屋成本。

因为B公司是A公司的合资公司不公允的部分按照权益性交易的用着,冲减资本溢价(资本溢价不足冲减冲减留存收益。)

1-1-4 火力发电厂暂估转固时点确认

例子:环保验收未通过仍不能并网发电,但是发电机组已通过168小时连续带负荷试运行

解答:试机成功已经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预计后期验收不存在障碍以试机荿功为时点,而非验收时点(其实都是看预计可使用状态,而非验收但是如果验收不成功导致机器不能投入生产也要作为辅助考虑,鈈能投入生产的东西肯定是不能确认固定资产)

1-1-5 配套建设商业管理系统附加陪伴式维护服务,且分期付款的业务相关处理

例子:机场和B公司签订协议由公司建设商业配套设施,配套设施的所有权归机场但是机场不是直接给钱给B公司,而是用航站楼销售收入提成作为工程款支付来源(有保底)

该业务属于融资租赁。应在项目形成资产预计可使用的时候确认资产。机场按照保底金额折现计入资产同時确认长期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之后提成收入高于保底金额的部分作为当期损益。

1-1-6 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

抵债资产初始确认时點并不是以协议生效日或法院判决生效日为时点,而是要取得该资产的时点作为确认时点终止也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①没有证據显示抵债协议不公允以抵债协议价格。

②不公允按照活跃市场价

③没有活跃市场价按照清算价

(因为农信联社基本都有自己的会计蔀,会计部的思路基本还是和国企、税务的思路去做的以书面证据时点作为确认时点。)

1-1-7 扶贫支出应否作为项目工程成本支出问题

例子A公司在某县建设光伏电站,按照文件规定需要支付扶贫款能否作为工程成本?

解答:可以这笔钱是获得项目建设的必要前提,满足資产成本构成条件

1-1-8 “去产能”被封存设备是否可以停止计提折旧?

不可以停止没有处置计划的话还是要继续计提折旧。

1-1-9 固定资产季节性停用期间的折旧处理

可以预见的停工期间折旧计入管理费用不进成本。不可预见的停工计入营业外成本

1-1-10 矿山基建剥离成本摊销方法

初始确认:剥采中产出的可对外销售的矿石应确认存货。剥采作业可以更方便产出矿石相关剥采支出可以确认为“剥采活动资产”(科目名)

初始计量:偶发性作业支出不计入剥采活动资产。直接、间接归属于剥采活动计入剥采活动资产

后续计量: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除非有更好的方式

1-1-11 长租公寓式公司成本摊销方式及租金收入确认问题

长租公寓模式:①A公司和资产所有者签订租约在一定期限内获得資产经营权。租约期限内A公司做二房东再把房子租出去。A公司的收入是租金差额

②租客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A公司进行贴息租愙快速回笼资金。

③房屋会重新进行装修加盟房由房东出钱装修,非加盟房则签长期租约由A公司出钱装修

解答:①与取得房源的支出以忣代租客承担的支出在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摊销,分别作为销售费用和冲减租金收入

②按旧租赁准则,提前收取的租金以净额确认预收款不含贴息金额。

③加盟房的装修支出计入当期损益非加盟房作为装修费进行摊销。

④出租合同与承租合同相互独立应该按照总额法确认收入。

1-1-12 房地产企业利息资本化开始时点的确定

例子:房开企业能否在拿地后就开始将利息资本化

审慎原则:按照中国会计准则,開工前的所有支出都要费用化

但按照IFRS,允许以必要的管理性、技术性活动作为“未使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的标准

按照GAAP,没有进行开发的土地不纳入资本化范围但为了特定用途而开发土地工作正在进行,将在土地上开发活动的进行作为资夲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1-1-13 特殊融资情况下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

例子:A公司建设收费项目,建到一般发现钱不够借款约定建设期间不收利息,项目建成后还本并且收费的40%作为借款的利息。

解答:①如果能可靠估计出三年后每年支付收入分享金额则用实际利率法对三年后嘚本金以及以后年度每期收入分享金额进行折现。计算出实际利息将建设期间的部分进行资本化。

②不能可靠估计三年后每年支付收入汾享金额按照同期银行借款利率将借款金额进行折现,折现值与借款额差异计入“其他非流动负债-收入分享义务”

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建设期间利息,借记“在建工程”贷:“长期应付款”。“其他非流动负债-收入分享义务”不做更改

在三年后确认实际分享款后,将汾享款先冲减“其他非流动负债-收入分享义务”冲减其他负债干净的分享款计入财务费用。如果全部的分享款冲减“其他非流动负债-收叺分享义务”没有冲减干净,则将剩下的“其他非流动负债-收入分享义务”转入营业外收入

1-1-14 低于市场价格取得土地,企业将土地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相关处理

首先要满足以控制占用土地且能合理保证至剩余价款,才能确认获得土地所有权如果不能确认土地所有权,则将已支付“土地出让金”计入“预付账款”并在资产负债表上列报“其他非流动资产”

在确认了使用权後,才能决定自用、出租

自用计入无形资产,确认当期开始摊销出租,确认投资性房地产

低于公允价值的那部分其实是政府补助,┅次性计入“其他收益”

1-1-15 已签订长期租约但管理层持有意图不明确的房屋能否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从操作层面来说让管理层尽快确认意图。然后根据意图确认确认自用固定资产还是投资性房地产

第二节 无形资产和研究开发支出的相关问题

1-2-1 部分出租自建房屋建筑物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是否应结转无形资产中对应的土地使用权

因为自建房屋,房屋和土地是分开的房屋计入固定资产、土地计入无形资产。

应將对外出租部分的土地价值进行结转因为租金不仅是不只是房屋的贡献,还有土地的贡献

1-2-2 研究开发支出资本化/费用化判断的一般分析思路

(一)研发支出资本化需要企业和注册会计师审慎地作出估计和判断,依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作出处理增加各类依据,减少主观判断

(二)判断研发支出资本化/费用化思路

只有开发阶段才考虑资本化(充分条件)。首先明确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分界点。其次列出研发进程中若干节点,分析选择可以开始资本化的时点

(三)研发支出资本化更依赖企业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按照内控指引-研发进行内控建设,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并且在内控建设过程确定资本化的条件和时点。

(四)有关研发支出的范围、摊销年限囷减值测试

研发支出范围借鉴《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若干意见》,但注意这个的文件的口径和高新口径和税务口径存在区别

根据立项可研资料并结合技术部门、生产部门意见确定技术使用寿命,并定期复核该会计估计

对于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存在较大减值风险每期都要进行减值测试。

(五)实务中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1:认为只要研发项目最后成功前期的研发支出就都可以資本化。

任何会计估计不应该受后见之明的影响不能根据最终的结果来推翻之前的判断。

误区2:在判断开发支出资本化结束时点时过於看中获取政府等外部机构颁发的权证、认证证书等。

只要满足预计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就转入“无形资产”。不用等外部证书

误区3:混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和“基于客户合同的受托研究开发项目”的界限。

前者例如软件研发一般来说都是先研发后有客户,茬研发的时候没有对应客户合同不能作为任何一个客户合同的直接成本,因此对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只能进管理费用而非具體的营业成本。

而后者是有可能得到客户合同的补偿的,所以要归集计入营业成本由于研发支出只作为客户的对应成本进行归集的。洇此也不存在资本化/费用化的问题按照收入中“提供劳务成本”方式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成本。

1-2-3 大数据的资本化问题

问题:如何考虑企业自行收集的大数据信息的资本化问题

大数据的开发经过研究、开发、运营三个阶段:

①研究阶段:获取数据收集、整理、传输所需嘚技术知识,从技术角度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

②开发阶段:经过市场分析,确定客户的潜在需求将数据添加进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测试原型。

③运营阶段: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对系统BUG进行修补,提升功能以满足更大的客户需要等

并不是开始进行商业化运营就可鉯进行资本化。

只有当目前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时候才能认为其历史上的部分开发支出资本化是恰当的。

首先企业对该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商业模式。

其次有稳定且不断扩大的客群、收入和现金流。

第三已具备独立生存和持续盈利能力。

实际操作中满足这些条件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接近资本化结束时点了,资本化的时间会很短所以实际操作中还是建议全部费用化。

1-2-4 为客户生产的小試产品消耗的材料和人工成本是否可以纳入研发支出并在生产成本中核算

主要还是看实质,如果是生产前发生小试消耗材料计入制造費用,如果是研发使用的计入研发费。

第三节 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

1-3-1 涉诉且有质押品时应收款项减值的处理

例子:应收款项债务人划款能仂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质押物是一个新三板公司的股权,能否以这个质押物价值作为该应收款项的可收回金额

新三板交易不活跃,直接鉯股权价值来用是不行的要通过尽调、评估来确定该股权价值。

如果该新三板公司拒绝配合评估处理思路如下:

①根据新三板出具财報以及审计报告意见估算新三板公司偿债能力。

②新三板基础层不属于活跃市场最后交易价不能作为公允价值。

③无法合理确认可收回金额出于谨慎原则全部确认减值。

1-3-2 能够得到补偿的存货预计售价的确定、合并报表层面相关存货跌价准备的考虑

C公司按照B公司要求生产檢测仪器销售给第三方价格低于成本的时候,B公司会给予补偿在此情况下C公司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时候是否需要考虑预计收到补偿嘚金额。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能仅考虑相关补偿这个补偿是要和可变现净值结合起来考虑的。

1-3-3 存货可变现净值计算是否考虑退税因素

即征即退、先征后返属于政府补助中“其他收益”,只有那些最终影响到“营业收入”和“税金及附加”计量的税收减免和政府付费才會在计算可变现净值时予以考虑。

1-3-4 拟出口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是否考虑出口免抵退税因素

出口退税实质是支付企业事先垫付的现金免抵退税金额不会增加企业存货的销售收入,因此在测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不应纳入考虑

P378这个例子还写了免抵退相关会计处理,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库存商品(其实应该是发出商品)

②月末“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剔)会计处理如下:

貸: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递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简单介绍点背景知识吧,免抵税额这块内容其实④和③都用到“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这个科目但是内容完全没有交集(出口递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和(出口退税)两个科目会长期挂在账上备查,差额就是客户拿到手的退税款)

贷:其他应收看——应收退税款

1-3-5 对尚未实缴出资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问题

问题:尚未实缴出资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方账面净资产已经变成负数,如何考虑减值计提

解答:任何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都不应导致對应资产账面价值变成负数。由于没有实缴该投资合同其实是个亏损合同,按照最佳估计数确认一项预计负债

(个人觉得解答其实有點问题,没有实缴的长期股权投资肯定在贷方会对应计提一笔其他应付款。预计负债应该是在考虑这个基础上增量计提)

1-3-6 收购少数股權交易对期末商誉减值测试的影响

A公司收购少数股权之后,在商誉减值测试的时候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对资产组账面价值进行模拟调整,是否要按照新的持股比例

在控制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还是按照收购时点的持股比例进行减值测试。

1-3-7 资产组内净流动资产的变动對减值测试中现金流量现值测算的影响

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如何考虑资产组内净流动资产的变动对资产组可收回金额的影响?

这个问題说实话没看懂只能大致说下自己的理解。

被收购单位的公允价值是评估机构按照收益法评出来,所以在之后进行商誉减值测试的时候要保证口径一致也用同样的评估方法来计算减值测试时点的被收购单位资产的新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但是又说在实际操作中这樣很难操作按照资产组的评估价作为可收回金额(这个其实就是用成本法了。和之前说要保持口径一致用收益法矛盾其实上市公司评估至少要用两种方法,被收购时点资产都是要按照成本法重新评估过做备考的)

评估机构使用收益法,在实务中按照营运资金赚取利润額的折现值

(这个我也没看懂,营运资金赚取利润额是个什么东西企业自由现金流是可以根据现金流量表推算出来的,怎么就用不了)

第四节 职工薪酬和股份支付的相关问题

1-4-1 企业困难时期实行“全体员工轮流放假计划”放假期间生活费的会计处理

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因为这部分生活费与员工提供的服务没有关系

1-4-2 股份支付的判断1——向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发行股份是否属于股份支付

例子:案例里向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发行股份,附带业绩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则对其发行的股份要收回。等待期3年

解答:属于股份支付。理由该董事长以员工身份获得股份发行股份目的是在三年内提供经管服务,且发行对象从中获取的经济利益与公司股份未来公允價值的变动直接相关

(股份支付的会计操作会增加管理费用,降低利润所以IPO项目都是从严,之前看投行小兵目前最新的口径要求,鈈管你等待期几年都是在进行股权激励操作的当期确认管理费用还有不是所有股东同比例增资,也认为是股份支付所以在报告期内不建议进行股权激励的操作。这类问题只要想着从严认定从增加管理费用减少利润的方向去操作就好了。)

1-4-3 股份支付的判断2——关于拟上市公司员工持有齐全是否属于股份支付及其会计处理

这个案例有点复杂还是要自己看书。

实质上案例里的期权是个分红计划员工用奖金来认购“期权”,获得后面分红的权力该案例属于个例。

1-4-4 分期缴纳股权激励款的授予日确认和费用确认

公司授予高管持股平台一定的股份高管分期缴足出资时,如何确定股份支付授予日股份支付费用如何确认?

在股权激励方案通过股东会决议、激励对象已签订入股協议时就要作为股份支付的授予日。与之后平台成立的时间无关

1-4-5 附有市场条件的股权激励账务处理

案例里,公司在成立的时候就由高管出资5%然后在合伙协议及公司章程里约定,股权激励计划一共向高管进行占总股本22%的激励股但是行权的时候需要达成经营目标才能行權。

解答:在授予时就要确认股份支付不用考虑是否能行权。如果之后取消或结算都要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立即确认原本应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个人理解就是说股份支付只能确认费用,往前或者往后但不能转回)

1-4-6 限制性股票、期权激励回购注销账务处理時点确认

有三个时点,董事会决议时点、公司回购股权时点和中证登完成登记手续时点

不用考虑中证登登记时点,因为登记基本不存在障碍

在公司法规定减资手续完成后,并且回购那部分限制性股票过户到公司回购专用证券专户内并完成注销后

支付回购款挂账其他应付款,付钱就入账不受回购、注销这些程序的影响。

(个人觉得注销的时候应该还要借记“库存股”,贷记“其他应付款”不过书裏没说。)

1-4-7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计划修改的处理

问题1:只是签约主体变更是否按照股份支付计划修改进行处理?即是否需要按照重新簽订齐全协议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问题2:如何判定新授予的权益工具是对原协议的替代,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问题3:案例中变更后方案生效日的公司最近估值高于原方案授予日公司估值,授予期权数量减少股份支付在变更日比原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要大,是否需要单独栲虑期权数量减少将减少部分认为是取消已授予的权益工具处理?

解答1:不做股份支付变更处理

解答2:两个充分条件:新方案明确说明昰对原方案的替代、新旧方案激励对象一致

解答3:不用进行增量上考虑,整理考虑变动情况

变更日起应确认股份支付费用

=MAX{变更日股份支付公允价值,原授予日股份支付公允价值}-原方案下截至变更日累计已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

1-4-8 实施股份支付收回授予的股权后重新授予其他員工是否存在费用重复确认问题

如果不存在等待期授予日就要一次性确认费用。之后将股份支付转让给新员工要再确认一次管理费用。这不算是费用重复确认

存在等待期的话,股份转让时将前期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和对应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予以冲回。

也就是说有等待期的,之前的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可转回无等待期,不能转回重新确认股份支付费用。

1-4-9 境外公司期权激励确认的管理费用在回A股上市过程中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通过在境内设立持股平台置换激励对象手上的期权,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实务中实际控制囚先设立持股平台,持有境内经营主体股份然后实际控制人再将持股平台的股份转让给激励对象。在将对应的持股平台权益份额转让给噭励对象的时候确认股份支付费用

(这个问题主要还是难在怎么拆红筹架构,境外会计处理其实管不着境内就在按照股份支付处理就恏了)

1-4-10 涉及市场条件的股份支付公允价值的确定

问题1:资产负债表日如何计量股份支付费用?

问题2:A公司转让给管理团队的股权在授予日嘚公允价值如何确定

解答1:该案例可行权条件类型如下:

①服务期限条件:就是根据激励对象在公司服务年限

②非市场条件:完成约定融資

③市场条件:公司市值达到约定标准

第一个条件只影响等待期时间不影响公允价值。

按照②③条件的最佳估计数确认公允价值

注意:即使激励对象放弃行权已授予的期权也不能冲回已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

解答2:授予日为董事会批准日

1-4-11 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的确定

权益結算的股份支付采用限制性股票方式的限制性股票于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应当如何确定?

解答:按照无限制条件股票市价-授予价格

第五节 生產成本归集与分摊的相关问题

1-5-1 产蛋期不超过1年的蛋鸡是否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

属于存货因为产蛋期没有超过1年。蛋鸡在产蛋后淘汰属於“消耗性生物资产”出售淘汰蛋鸡收入属于日常经营活动,确认为营业收入而非资产处置利得。

1-5-2 为试吃饲料配方而喂养的鱼虾如何核算

外购鱼苗初始计量按照“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处理。

后续计量要结合试验目的。如果鱼苗试验时候死亡率很高并且是研发使鼡的,应在开始试吃的时候将其计入“研发支出”。如果鱼苗活的还不错投喂饲料成本归集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没必要的饲料投入直接计入“研发支出”

第二章 利润类业务问答

第一节 收入确认和建造合同的相关问题

2-1-1 购房者在收房时提出整改要求商品房销售收入洳何确认?

未签收交房确认单不应确认收入。

已确认交房通知书但未办理过户,需要结合律师法律意见判断房屋毁损风险是否转移,转移了的话可以确认收入

2-1-2 收入确认原则变更的处理

案例中公司一开始按照获取到货验收单及正式订单后确认收入,拟变更为仅以客户驗收时确认收入

理由主要是,客户是电信运营商较为强势验货到出具正式订单时间较长。

解答:案例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在变更后收入确认时点恰当的前提下,应看作是会计估计变更

(笔者解答将收入时点的变更认为是会计估计变更,很难认同)

2-1-3 涉及特殊或有收费咹排的咨询服务合同的收入确认

案例:B公司控股股东将30%股份以零对价转让给A公司A公司需要在3年后达到特定经营目标。如果达不到目标的話再以零对价转移回来,但会支付保底的咨询服务费(达到目标不支付)

①0对价转让的时候在账外备查。

②服务期间按照完工百分比法对保底收费部分确认收入和应收账款

③服务期满未达到约定业绩条件,收款冲销应收账款

达到业绩条件,确认收入和长期股权投资

2-1-4 充值赠品的相关会计处理。

顾客在预付卡里充值的时候赠送的赠品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买和赠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赠品成本应計入营业成本,不应单独确认销售费用

2-1-6 手机游戏授权金和保底分成款的收入确认

案例:游戏开发商A与B签署关于网游授权合作协议,授权B茬大陆全平台独家上市该游戏协议约定B向A支付500万的授权费用,以及300万的预付分成费用预付分成费用无需退还,后续运营收益A公司占25%~30%

授权金和保底分成款直接一次性确认收入。不分摊的理由是在收取授权金和保底分成款后不论之后效益如何都不再退回。

2-1-7 动漫版权贸易采购的买断款、保底款的核算和收入的确认

一年内收回成本的将动漫版权确认为“存货”;一年以上才能收回成本的,确认为“无形资產”

另外动漫节目版权的投资,支付的投资款应计入“其他(非)流动资产”首次实现收入时,结转相应成本

买断的条件下,资产科目一次性转成本

2-1-8 涉及运营期分成的定制软件开发收入确认

问题:涉及运营期分成的定制软件开发收入如何确认?

收入模型参考BOT模式

2-1-9 關于软硬件集成业务的收入确认时点

案例:A公司是高速公路智能交通产品的专业制造商。该产品涉及三个主体:机电产品的生产→系统集荿的安装、调试→投资运营单位

参与集成业务的一共有三方,产品制造商施工单位,业主

可以进行收入确认时点有三个,到达施工單位时施工单位验收时,业主验收时最后一个条件时间最晚,确认要求最严在合同条款以及其他证据都满足的条件下,优先选择最嚴格的确认方法

2-1-10 软件集成系统收入确认的准则使用问题

实务中,基于简化处理的考虑规模较小的和外购成本较大的项目,采用“销售商品模式”一次性确认收入

较大的项目,在初验和终验时点确认收入而选择两者之间哪一个,则取决于两次验收间是否还有可能发生偅大整改工作量和支出

之后维修服务部分,应作为单项履约义务

2-1-11 软硬件集成业务的收入确认的具体案例

能否将一项总承包合同拆为多個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不仅取决于各部分相对公允价值能否确认还要考虑各部分单独来看对业主而言是否具有独立的价值。案例虽然汾为三阶段但是只有整体而言,对于客户来说才是有商业实质的所以按照整体确认收入,而非根据合同约定的阶段确认收入使得每┅阶段有不同的毛利率。

售后维保如果是行业惯例或者法律规定的免费质保期不是单独的,应在收入确认

2-1-12 需要安装调试的设备销售无法取得验收报告请等情况下如何处理

2-1-13 施工企业整体分包项目(实质为出借资质)的会计处理

挂靠项目的资产负债利润是否纳入名义总包单位报表?

答:应纳入挂靠项目部的资产和负债没有和总包单位实现完全的风险个例

2-1-14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收到的政府补贴能否在完成驗收后确认为营业收入

因为不是无偿取得政府的补贴,应将其确认为营业收入

2-1-15 酒类企业的收入确认问题

①经销商收入确认时点——购买方验收认可

②一对一定制封坛酒——将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保管酒的收入,剩余的才是封坛酒的收入保管酒的收入每年确认其他業务收入,只有在交付的时候确认封坛酒的收入

2-1-16 跨境电商退款或者重新发货时的货物收入成本账务处理

1.漏发、错发原因:一般来说,退款是做销售折让冲减营业收入将补发产品计入营业成本。

如果数量较多建议从内控上进行规范再对错发、漏发原因进行核实后建议按鉯下情形处理

①确实首次漏发,且首次发货时已确认收入成本补发则无需重发入账,退款冲减收入成本

跨会计期间的话,看金额是否巨大巨大的话做追溯处理。

前期未入账漏发金额则本次根据补发内容确认收入成本。

②确实首次错发在核实错发率与行业错发率接菦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合理损耗补发商品计入成本。

③首次发货未出错承运公司导致客户未收到货,则补发商品计入营业成本退款沖减营业收入。如果基本确定能从承运商收到赔偿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

④若首次发货未出错,承运公司也无责任客户坚持未收到货,则综合考虑后补货或退款并计入营业外收入。

2.产品质量原因:销售折让冲减营业收入将补发产品计入营业成本。如果类似仩面③、④项的情况参照处理。

2-1-17 需安装的商品销售业务支付的运输安装费是否应计入销售费用?

案例中安装调试费用在收入中占比较夶高达19%。属于履约成本的必要组成部分应计入成本,而非销售费用

2-1-18 合同取得成本能否递延

不。合同取得成本性质是费用不用跟着收入递延。

第二节 企业收到政府补助和其他财政资金相关会计处理问题

2-2-1 政府补助的确认时点

案例中政府给予项目建设补助但是要求10年内鈈迁离该地。

如果没有反面证据证明公司在10年内会迁离该地可以确认政府补助。

2-2-2 按照应收金额确认政府补助的条件

一般来说只有收到政府补助的时候才确认

按照应收金额应从严把握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①经过有权政府部门发文确认,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②办法是普遍性嘚,而不是针对特定企业制定的

③文件中是否有明确拨付期限,且是否有相应的财政保障

2-2-3 政府和企业都存在违约的政府补助确认

出于謹慎性,只有已确定满足条件且实际收到的政府补助可以确认

2-2-4 以资产为抵押从政府取得低息贷款的处理

实际收到的贷款本金和按照市场利率进行折现的现值差额确认为递延收益

2-2-5 公司收到的企业创业扶持基金确认时点

公司在2017年收到创业扶持基金,当相关课题的结题审计预计2018姩才完成能否在2017年确认政府补助?

首先要有把握能结题,其次研发相关支出要进行费用化。

才可以确认其他收益或者冲减研发费鼡

正常情况下863项目专项经费产生的资产属于国家,企业不能占用除非有具体约定,研究成果归属企业设备是一般设备或高度专用化,財可以确认资产

2-2-7 集团内的农产品买卖交易产生的额外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在合并报表中的列报

该购销业务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抵消分录:

其他收益(差额计入其他收益)

也就是说将这部分增值税进项税额作为其他收益列报,另外这部分与日常经营相关不能视为非经常性損益。

2-2-8 减免房产税的会计处理

获得税务机关批准减免的房产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冲减管理费用(16年5月后“税金及附加”)

2-2-9 企业收到创新基金的会计处理

主要是说政府要求把创新基金计入资本公积而按照会计处理这样是不对的。在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冲突的时候优先使用會计准则除非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例外。

2-2-12 境外合作区政府补助相关问题

第三节 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

2-3-1 在未来转回时无足够应纳税所得额但有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的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之后是亏损的情况下,应确认与可抵扣亏损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三章 长期股权投資和企业合并问答

第一节 股权转让损益确认和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问题

3-1-1 PE对持股10%以上且派驻董事的投资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还是长期股權投资

首先要确定PE是不是“投资性主体”如果是投资性主体全部财务性对外投资作为金融资产核算,不论其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巨头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案例中PE很可能看作是投资性主体

3-1-3 对非同一控制下收购的企业进行吸收合并时,对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金額如何确定

案例:A公司吸收合并B公司B公司是平台公司,下面有很多二级子公司、三级孙公司收购B公司在前,吸收合并在后

A公司个别報表不反映商誉,将商誉分解到原收购日产生增值的具体单位A公司合并下属子公司的时候再在合并报表上体现商誉。

3-1-4 权益法核算下与联營企业间顺流交易、逆流交易的抵销处理及相关递延所得税考虑

顺流交易体现的是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异,只有在很可能处置该项股权投资且该联营单位有足够资金用以分红的前提下才能就该项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逆流交易体现的是存货等标的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异,确认标准较顺流宽松基本上可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3-1-5 投资方合并报表层面对于联营企业之间的順流交易以实现损益的调整处理

这块叙述比较复杂个人理解是你还在进行权益法核算的时候,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是会对应联营公司嘚净利润的所以联营公司净利润的变化,实时也会影响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但是子公司的净利润有一部分是内部交易,把这个数算絀来剔除就好了调整投资收益

在合并报表的时候,按照业务实质把投资收益转换成营业收支就好了。

3-1-6 全体股东约定不按股权比例分红時多分到红利的股权的会计处理

案例不按照股权比例分红,是因为有个股东提供管理服务把这部分对价单独确认管理费用和应付账款,不影响利润分配科目

3-1-7 子公司已经是有限公司时母公司进行公司制改制,或子企业尚未改制时母公司先进性公司制改制的处理

问题1:A企業进行公司制改制是否可以利用近期清产核资为目的的评估结果?若可以利用该评估结果因其采用收益法,收益法估值结果高于成本法估值部分要如何处理

可以,评估报告在一年内有效(我记得是从评估基准日起一年)

按照成本法确定价值入账收益法高出部分可以悝解为自创商誉在没有被收购对价支撑的情况下不予确认。(这边解释不是很多但是根据成本法评估出来的价值和原来的账面成本肯定昰不一样的。)

问题2:A公司改之前已有子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此次评估增值是否调整A公司合并报表?A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否需要按照A公司改制时的公允价值计量

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对这几家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评估结果入账

评估结果=被投资单位的净資产公允价值×持股比例

子公司自己报表不用做调整,合并报表差额抵销资本公积

(整个理念还是按照同一控制处理,只是长期股权投資按照评估结果入账可以认为是长期股权投资在改制背景下的重置价值)

问题3:A公司改制时,下属的3个子企业(全民所有制)尚未改制该3家子企业的评估增值是否调整A公司的合并报表?A公司对这3家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否需要按照A公司改制时公允价值计量

未改制公司也是按照评估结果入账,评估结果=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公允价值×持股比例

但是!在后续改制的时候要按照(净资产公允价值+相关费用)确萣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和原账面价值差异 进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子公司自己报表连改制都没改制更谈不上调账

合并报表按照这3個公司的公允价值计量,然后后续3家子企业改制的时候公允价值持续计量

(注意下有两个公允价值,一个是A公司自己改制时点下面未改淛公司的公允价值一个是之后下面子公司改制时候的公允价值。)

3-1-8 母公司的上级单位将资产直接划转给子公司时母公司个别报表是否需进行账务处理

此类资本性投入性质的资金拨付应逐级下拨,可以将其认为是先由上级单位拨付给母公司母公司再拨付给子公司。母公司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如上级单位要求增加国家资本金)

3-1-9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资本公积存在借方余额時的减值确认

问题:A公司对联营企业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存在资本公积借方余额的时候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应如何计提?

案例中原來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账面价值6.06亿稀释后减少1.25亿①,账面价值变成4.81亿另外再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4.5亿所以要再计提减徝准备0.31亿②。

首先该案例中自己放弃增持导致股份被稀释

借:资产减值损失 1.25①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5①

减值测试中减值部分对应分錄

借:资产减值损失 0.31②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0.31②

(减值确认后不得转回)

如果可收回金额比账面值要高,非永久的那部分从其他资夲公积转入其他投资收益。这块书里头应该是写反了

第二节 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问题

3-2-2 社会资本方对PPP项目控制权判断

PPP项目控制權不是依据董事会股东会权力机构表决,而是通过特许经营合同来确定的从合同来判断是否获得控制,而非获得项目公司股权或获得董倳会席位

3-2-4 关于对新设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否“控制”的问题

案例中中方80%,而外方有一票否决权并且否决权不是保护性而是实质性的決策权力。

所以要从商品销售角度来判断如果商品销售是由外方主导,该合资公司只是为外方提供额外产能的情况则中方不具有控制權。

3-2-5 作为唯一LP对有限合伙企业控制权的判断

合伙企业只有一个GP 和 一个LP有限合伙人是否具有控制权?

该案例比较特殊属于上市公司的并購基金,上市公司是能够影响并购基金的决策应将其纳入合并。

3-2-6 平层化结构的并购基金是否纳入合并范围

分析基金的运作方式函证在匼伙协议外是否还有其他安排,关注并购基金是否能被上市公司进行实际控制能够实际控制还是并表,不管引入了多少其他机构投资方

3-2-7 对并购基金是否具有控制权的判断

3-2-8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是否纳入合并范围

看公司在整个产品存续期间地位是“代理人”还是“主要责任人”,如果是后者则具有控制权

案例中虽然案例中公司持有大量劣后、次级部分,但是这种情况是暂时的这种安排只是为了促进初始销售。

3-2-9 关于引入“国资特殊管理股”的子公司是否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金股特点在于股份持有少但持有一票否决权。

如果该一票否决权不影響实际决策则可以继续将其纳入合并报表。

3-2-14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认缴与实缴资本比例不一致,且附有增资承诺的处理

主要看存量股權转让和缴足承诺的认缴资本是否构成一揽子交易

如果构成一揽子交易,认 认缴资本

如果不构成一揽子交易认 实缴资本

3-2-15 上市公司无偿受赠股份但需向目标公司粉刺增资的企业合并事项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金融工具和套期会计的相关问题

4-1-1 《购销合同》是销售业务还是贸易型融资业务

该合同实质为仓单约定购回的业务,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视同融资处理。

但是税务上还是按照正常购销业务,缴纳楿应的增值税

4-1-2 以获取融资为目的,按固定价格租借黄金的会计处理

案例其实说的就是卖出回购贵金属业务,在银行间拆借业务比较常見用于实务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将其视为固定利率贷款即可

4-1-3 大额存单的核算

满足以下条件的大额存单在“银行存款”下设科目“大额存单”列报:(不满足条件的在“其他流动资产”列报)

①期限在12个月以内(含12个月)

②存单的发行条件允许提前支取

③持有人没有明确將其持有至到期的意图

4-1-4 通过资管计划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会计处理

案例中股权投资退出相关政策不明确,应在“其他非流动资产”列报

4-1-5 接受“名股实债”投资的会计处理

案例中c基金投入A公司的资本由A公司支付固定利息,母公司B负责本金回购和担保利息的支付

A公司取得投資在A、B单体报表和B公司合并报表如何处理?

同时将应支付的回购款确认为长期应付款折现值冲减资本公积,差额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

B公司应将回购款确认为长期应付款,折现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

差额确认未确认融资费用

将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资本公积抵销

4-1-6 控股股東支付原小股东投资保底承诺资金的会计处理

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承诺应视作手续小股东一项卖出期权。

在合并报表层面外部投资者取得子公司股权的时候,合并报表增加少数股东权益

同时,按照外部投资者增资额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贷:其他非流动负债

并按照保底收益率计算利息支出同时增加负债金额

借:利息支出-保底收益 贷:其他非流动负债

之后支付保底承诺资金的时候,要做两笔分录

①借:其他非流动负债 贷:银行存款

②借:少数股东权益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1-8 关于基金先分后利应冲减投资成本还是作为投资收益

其实问题和案例有些出入,案例主要说的是回收的现金是冲减成本还是作为投资收益

按照穿透原则对底层资金进行分析,判断回收的現金是那种目的;如果无法穿透则冲减投资成本。

4-1-10 根据对赌协议获取的股份补偿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投资方按照对赌协议如果被投资标嘚未能实现相关盈利目标的时候,能够得到被投标的的股份补偿

该案例投资比例较小,应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由于被投标的未實现目标应进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

收到的补偿,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营业外收入

4-1-11 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的相关会计处理

案例商業地产产权被转让给证券公司下设的专项资管计划原始权益人通过租赁的方式租入资产进行经营,按期付租金此外资管计划分为优先囷劣后,原始权益人要认购部分劣后

纯粹的资产证券化其实操作还是简单的,可以认为资产作为卖断处理

租赁就按正常经营租赁处理。

认购劣后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1-12 以“金单”支付工程进度款风险及应收应付项目终止确认问题

所谓的金单就是将工程款放在第三方存管,由于不是银行信用而是商业信用,所以到期兑付还是有风险

转单人将金额支付给第三方存管的时候,可以将其认为是商业承兑彙票并不能终止确认应收应付项目。

如果进行无追索权的保理也不能终止确认债权,因为票据法有规定“背书人以背书转让汇票后,即承担保证其后手所持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这条有些疑问)

4-1-13 小贷公司将应收款项资产转让给第三方自然人/企业/契约型基金后,所转让的原应收款项资产能否终止确认

4-1-14 金融资产的减值及减值金额的确定

案例中的公司持股比例为0.67%的新三板公司股权,持有目的是等待其上市后的增值但是这个新三板公司在新三板的股价出现较购买时超过50%的减值,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应按照新三板的收盘价,除非能夠证明该价格不公允

由于新三板流动性较低,证监会2015年度证券公司年报布置会建议方法如下:

协议方式转让估值前20个交易日换手率

①超过50%,可认为交易活跃直接采用收盘价。

②20%~50%采用平均交易价格。

③5%~10%可认为交易不活跃,采用成本计量

④小于5%,可认为交易极不活躍采用对净资产的变动调整进行估值

做市方式转让,可参照估值有:

②前N个交易日收盘均价或成交均价

③前一日收盘价×打折系数(具体折扣未确定)

第二节 租赁会计的相关问题

4-2-1 同时涉及激励措施和政府补助的 经营租赁 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A公司从事电话销售,姠产业园管委会租房子管委会给了个优惠条件,第一年上交税收达到目标免第一年租金,第二年税收达到目标免一半租金。

先看下這个租金与周边市场租金相比看是否合理不公允的话差额作为政府补助。

如果无法获得周边市场租金也就是说周边房产都是管委会提供的,则政府补助和市场租金都不能可靠计量在附注中披露招商引资相关条款。

4-2-2 投资建设并运营产品生产线期满生产线无偿移交给产品购买方的业务实质

案例:A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B公司投资建设并运营项目建成后B公司向A公司供应产品,合同期为10年等10年合同期结束嘚时候,相应的设备也转让给A公司

但是A公司与B公司有产量要求,如果产量达不到B公司要补偿

解答:将每月结算金额分为 购置资产和购買商品 两部分;其中购置固定资产部分作为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案例中有约定保底收益且保底收益能够覆盖生产设备的成本,可以認为资产所有权已经转移给A公司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赁资产

贷:长期应付款——B公司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

贷:应付账款——B公司

也僦是说,每月的结算价格里一部分是材料款另一部分是设备购置款的摊销

4-2-3 涉及保证金和服务费并考虑可抵扣进项税额影响的融资租赁业務的综合案例

①零期租金与融资租赁金额视为一笔业务还是分开考虑?

视为一笔业务因为零期租金没有计息期间,对最终处理结果没有影响

②融资租赁业务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是否需要考虑保证金和租赁服务费?

4-2-4 融资租赁手续费应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还是租赁资产入账價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该案例中融资租赁手续费是支付给租赁公司手续费与融资安排而不是资产购建相关。

4-2-6 售后租回的界定及会计处悝

案例:电力公司提供光伏电站一站式服务也就是电力公司和家庭客户签订光伏发电系统销售合同,然后个人向银行取得5年期贷款然後银行将钱款支付给电力公司。

电力公司另外受托管理光伏电站电力公司支付相关发电收入给个人。发电收入无法覆盖5年贷款期贷款本息及相关费用

问题:这种商业模式算是售后租回吗?

解答:电力公司不能直接确认收入只能讲收到的设备款作为长期应付款列报,个囚认为最主要还是因为5年期收入无法覆盖本息在贷款期结束后,每期净现金流量为正数可以作为劳务处理,确认劳务收入和支出

第彡节 BOT相关问题

4-3-1 无到期移交条款的特许经营项目是否适用BOT会计模式?

该案例的自来水厂因为特许经营权长达30年30年后的设备接近报废,政府沒有接收的必要

考虑到该特许经营权与资产使用时间十分接近,可以适用BOT会计模式

4-3-2 运营期满时按评估值作价移交的基础设施是否适用BOT會计模式?

如果特许经营权是资产使用时间十分接近可以适用BOT会计模式。

案例中的公司向政府租赁30年的土地到期后土地归还政府。这其实不算BOT就是租赁土地。

第四节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的相关问题

4-4-1 收入确认由净额法变更为总额法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昰差错更正

业务模式如果没有变化,属于前期差错更正

4-4-2 5年内第三次变更折旧年限的性质判断及审计应对

这种频繁变更折旧年限很可能昰会计差错

第五章 信息披露和列报业务问答

第一节 报表列报和披露的相关问题

5-1-2 新三板定向增发未获批准时已收定增款项的会计处理

A公司定姠增发股份未获股转公司批准,所募集的资金如何核算

股转公司对于定增的审批是实质审查而非形式审查,结果具有不确认性如果一萣会通过的那种形式审查,那在获得核准之前应将募集资金确认为股本和资本公积。但是由于该审查为结果不确定的实质审查应将其確定为其他应付款

5-1-3 尽职调查费用是否能从融资溢价扣除

例子中,PE与A公司约定如果融资成功,A公司承担全部中介尽职调查费用融资不成功承担一半的中介尽职调查费用,另一半由PE承担

其中一半中介尽调费用,只有在融资成功的情况下A公司才承担,与融资直接相关可鉯在融资后冲减发行溢价。另外一半确认为当期费用

5-1-4 属于权益的永续债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相关填列问题

收到永续债投资者投入资金,反映在“其他权益工具”和“(二)股东投入和减少资本-2.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交叉单元格

按账面价值回购永续债,反映茬“其他权益工具”和“(二)股东投入和减少资本-4.其他”交叉单元格

不按账面价值回购永续债差额反映在“资本公积”和“(二)股東投入和减少资本-4.其他”

支付利息时,按照实际支付利息冲减“其他权益工具”的账面值反映在“其他权益工具”和“(三)利润分配-3.對股东的分配”

5-1-5 关于超额分配时所有权益变动的列报

超额分配退还——“股东投入和减少资本—其他”

5-1-6 每股收益的计算

为了保证每股收益信息的可比性,不论用于转增股本的资本公积最初是在何时形成的以前年度或期间的加权平均股份数均按照此次在转增比例进行重述。

5-1-9 受托管理费定价公允性、列报及相关披露

参考已废止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财会【2001】64号)

上市公应按照“受托协议确定的收益”、“受托经营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受托经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按净资产10%计算的金额”三者孰低確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列报科目为“其他业务收入”并且将相关管理费用及其他成本纳入“其他业务成本”,也可以不设置“其他业务成本”做简化处理

如果能够核算出“其他业务成本”可以按照净额,在非经常性损益中列报否则按照全额列报。

5-1-10 收到股东投资款未修改公司章程也未办理工商变更登记能否确认为实收资本。

变更章程后确认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工商变更登记不是会计确认的前提。

5-1-11 半年报審计时上期数据列报问题

问题:半年报审计时附注中披露的上期数据是2016年上半年的审定数,还是未审数

最好用审定数。可以用未审数但是要在报表和附注中备注(未经审计)的字样

5-1-1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披露问题

问题:例子中基于发债目的,同时审计连续多年每年度報表单独出具审计报告,如何界定期后事项的期间

回答:可以不披露期后重大事项,但是报告以及报表附注要将其作为特殊目的编制基礎而非企业会计准则。附注、报告增加说明同时增加强调事项段。

第二节 现金流量表的相关问题

5-2-1 关于保函保证金现金流量表列示问题

與票据保证金不同保函保证金不属于“与筹资活动相关”,而是“与经营活动相关”

5-2-2 房地产企业预售监管资金是否属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粅

在政策上该部分资产是受限的但是企业可以将其用于工程建设。

将其作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但是要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将其莋为“母公司或集团内子公司使用受限制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予以披露

5-2-3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购买方支付给原股东分红的现金流列报

哃一控制下合并,要求重述比较数据但是现金流量表以合并报表主体角度考虑,列报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中

第彡节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认定与披露的相关问题

5-3-1 关联方关系的判断

注意:关联方关系的判断存在“重大影响不能向下传递”的原则

5-3-2 实际控淛人之间交叉持股比例低于5%是否构成关联方

不考虑其他因素不构成。

第四节 非经常性损益认定的相关问题

5-4-1 理财产品收益不作为非经常性損益应满足的条件

1.上市公司长期保持一定金额的闲置货币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各年度来源于理财产品的收益较大且较稳定,已成为上市公司收益稳定来源

2.上市公司经董事会、股东大会等权力机构做出决议,将购买理财作为定期存款的替代

3.理财产品必须承诺保本风险鈈显著高于定期存款。理财产品投资对象不得包括股票、期货等高风险投资

4.所购买的理财产品具有较好的流动可随时提前赎回,不会因此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5.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份额在该产品总份额中占比较小

6.将闲置资金用于理财产品投资具有财务上的合理性,符合普遍认可的商业理由和商业逻辑

5-4-2 定期减免税优惠是否属于经常性损益

如果不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需要满足一下条件:

1.与正常性业務有关,而非偶发性业务

2.应该是国家层面颁布的法令而非地方政府的“土”政策

3.该项税后优惠有效期不短于3年,并预计其在有效期内可鉯持续享受成为该期间内收益的稳定来源

4.税收减免方式为通过税务机关办理的直接减免或国库退库,而非通过地方财政办理的拨款

5.在附紸中充分披露所享受税收优惠的依据、期限、具体减免金额

5-4-3 节能项目享受的“三免三减半”所得税优惠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计学撮偠2013》曾说过高新技术企业的三免三减半,属于时段性优惠仅可在特定年度以内享受。而节能项目的“三免三减半”该业务是持续的,莋为经常性业务可以接受

5-4-4 企业收到的以试机缴纳的各项社保费金额为标准退回的残疾人社保补助资金是否属于经常性损益。

因为该补助能够满足稳定执行多年且长期有效,应算作是经常性损益

5-4-5 化解产能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案例中由于国家的囮解过剩产能相关政策,拆除了生产相关设备

该原因是政策性原因属于“因不可抗力因素而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損益

第六章 审计技术问题和其他问题

6-1-1 分公司简式审计报告格式问题

案例情况是分公司未提供报表附注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首先,对分公司编制报表应按照特殊目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其次,在报告中增加其他事项段(写明特殊目的)

第三报表中权益类科目改为“上级撥入资金”,现流表“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改为“上级拨入营运资金收到的现金”

第四附注或“财务报表编制基础说明”写明不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而是特殊目的的报表

第二节 其他会计技术问题

6-2-1 已完成股改公司又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原先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在变更回有限责任公司的时候,是否应冲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老板亲自跑业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