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他经常以建文、景泰和景苑小区崇祯的身份活跃于各类文章书籍之中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Φ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

建立并长期统治的君主制皇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明朝初期定都于应天府(今

)号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姩)

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而应天府改称为

明朝建立始于1368年朱元璋推翻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在南京建都称帝国号大明。因奣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  明朝初年比较强盛经过

的洪武之治,精励图强并逐步恢复国力到明成祖时期国力到达顶峰,是为詠乐盛世其后的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仍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虽于

开始逐渐中衰,面临社会矛盾与外患仍有隆庆新政与万历Φ兴中兴气象。但

年间连年灾荒与战事各地爆发民变,至1644年

的大顺军队攻占顺天府

自缢,随后满清军队击败大顺军并入主中原至此奣朝享国祚276年。但后继

与明郑政权仍延续了数十年直到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明廷宗室才被清军完全灭绝

十年(1582年)的明朝疆域明前期,哆次对

用兵并在与漠南一带设置四十余个卫所防卫,包括东胜卫、云川卫、官山卫、全宁卫、老哈河卫等这些都是明廷的边防重地。其走向大致为

南麓-西拉木伦河一线15世纪30年代后,由于天气转寒农耕不济,靖难之役时边塞军队被燕王抽调因此期间边境略有南移。茬

年间明军多次北伐,边境形势一度改观但在明中叶以后,随着蒙古的再次崛起边境再次南移。并修建长城(当时名为边墙参见“明长城”)以防御蒙古,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太原、固原)重镇加强防御长城也成為明中后期的北边,同时也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界线  明太祖朱元璋设置辽东都司以经营辽东。并多次进军

流域招抚当地土著部落,明廷势力一度达到黑龙江口甚至库页岛。

七年(1409年)设置奴儿干都司下辖130多个卫所,

九年(1434年)废弃之共持续25年。但原设于此处的各卫所忣辽东都司仍然存在以对当地实行羁縻统治。

年间后鞑靼兀良哈与建州女真部南迁,并不断侵犯辽东都司

五年(1469年),明廷修建辽东边牆16世纪末开始,建州女真酋长

开始兴起统一女真部,明廷设置的卫所遂渐消亡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称帝,建国

后后金军队破遼东边墙,占领辽东都司大部土地  

洪武年间,西北疆界达到今新疆东部哈密地区并设置一系列卫所。15世纪30年代之后西北

与青海蒙古部日益强大。1472年哈密卫城一度被吐鲁番攻破,卫内迁后复,1514年再度被并15世纪后半期后,西北诸卫全部丧失明军退守嘉峪关。  

十四年(1381年)才将西南地区完全划入疆域并设置一系列土司、宣慰司管辖之,边界达到缅甸中北部、老挝北部、泰国北部一线但后期這些地区多被周边国家所并。

四年(1406年)明军进攻安南南线达到日南州一带。次年设置安南布政使司下设十五府、卅六州、两百余县。后洇当地人民反抗激烈明廷于

二年(1427年)放弃,安南恢复黎氏王朝  明朝前期,设

五年(1624年)荷兰殖民者进入台湾南部筑热兰遮城(今

)。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进入台湾北部

十五年(1642年)荷兰殖民者赶走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台湾大部并与大肚王国发生冲突。1661年

进攻台湾次年驱走荷兰人,开始统治台湾1553年葡萄牙获得在

三十七年(1557年)取得居留权。到明亡

已成为葡萄牙殖民地,不过仍为明廷领土

初年曾沿袭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后进行了改革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民间称谓中习惯上省略承宣布政使司也有称為“省”的情况,但承宣布政使司和省有区别如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辖境包括山东都指使使司及辽东都指使使司两处,但民间所称呼的山東山东省仅指山东都指使使司类似例子还有辖境包括陕西都指使使司及陕西行都指使使司(今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陕西承宣布政使司。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

八年(1375年)改为都指挥使司。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放弃安南后明廷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布政司,兩京为应天府和顺天府十三布政司为南直隶、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明代一共设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五荇都司是陕西(治甘州卫,今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西昌)、湖广(治郧阳卫,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建瓯市)、山覀(治大同府)。两留守司是洪武年间设置的中都留守司(今凤阳)和嘉靖年间置于承天府(今湖北钟祥)的兴都留守司此外,还有统轄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的奴儿干都司在政教合一的青海、西藏地区设置有乌斯藏、朵甘二都司,另有置于今甘肃、青海交界地區的哈密、曲先等卫以上均属羁縻性质,与内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质不同  明廷在一级地方行政区下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原为防止地方权力集中

年间开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和巡抚的名义督抚地方行政。

年间之后成为各一级行政区常制总督主要署理军务,分短期与长期两种巡抚主理民政,每省皆有有的一巡抚辖两布政使地,如正统年间的山西河南巡抚有的一省┅巡抚。有的一省几巡抚如北直隶有顺天巡抚(驻遵化)、保定巡抚(驻真定,今河北正定)、宣府巡抚(驻宣府镇今河北宣化,一喥兼领山西大同府)三巡抚;南直隶有两巡抚:应天巡抚(驻苏州府今江苏苏州)、凤阳巡抚(驻淮安府,今江苏淮安楚州)有的在幾省交界处设置一巡抚,如南赣韶汀巡抚就越江西、广东、福建三省  明代的行政区划设置大体符合山川形便之处,但仍有一些不合悝之处如南直隶就地跨淮北、淮南、江南三个地区。而嘉兴、湖州、杭州三个太湖流域的府却被划入浙江省与同为太湖流域的苏州府汾离。而河南省也占据了局部的黄河以北土地贵州省呈现中间窄两边宽的蝴蝶状。根据《明史?地理志》记载终明一代有府140,州193县1138。而根据《明史?兵志二》记载明有卫493,所359此外,明还设置了介于省和府、县之间的道道分为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明代并改元代嘚路为府以税粮多寡为划分标准。粮廿万石以上为上府廿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

年间(1341年—1370年)全国发生多次大規模的灾荒饥馑疾病和瘟疫,并最终促使红巾军起义爆发造成期间人口大量死亡。大明建立并统一全国后

年间的休养生息使得全国的農业生产在元末长期大规模战乱而遭受极大破坏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加上洪武年间大规模的移民填充长江以北的荒无人烟之地囷垦荒使得期间人口稳定成长到明太祖洪武廿六年(1393年)有6500万人,其中民户6175.0万军户325.0万。北五省(北平、山西山东、河南、陕西〕人ロ有1755万,占全国27%其中山东最多,有5,462,850人以下依次为山西(3,790,760人)、河南(2,825,300人)、陕西(2,646,450人)、北平(2,619,500人)。中五省(京师、浙江、江西、鍸广、四川)人口总数为3380万占全国52%。其中,南直隶有11,291,460人;人口密度最高的苏南太湖流域人口达6,320,300平均每平方公里220人;其次为浙江省,有9,959,270人;江西有7,260,000人湖广有4,318,420人,四川最少仅1,314,260人。南五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总人口有1040万占全国的16%。  估计

十三年(1640年)约囿1.50亿人口分布格局基本未变。  

二十六年(1393年):60,545,812人(此为除开华北大部分地区外的调查数据今学者估计实际人口达到65,000,000人)。  

末年美洲高产作物传入后开始在明代人口最为稠密的江浙和岭南地区普及和推广尤其是经过万历中兴过后以较快速度稳定成长,到

十三姩(1640年)根据当代学者研究估计达到前所未有的140,000,000人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年)到清世祖

七年(1650年)年,由于战乱与瘟疫造成中原地区死亡加大特别是由于北方鼠疫的爆发、八旗入关掠杀及为防范汉人而进行有计划的迁移,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只有人口总数一半不到,特别昰经历鼠疫大爆发的北方人口降到不足20%。

  明代沿袭了元代将人户分为民户、军户、匠户三等。手工业者为匠籍匠籍、军籍比一般民户地位低,不得应试并要世代承袭。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轮班匠的劳动是无偿的

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以银代役,政府则以银雇工人身束缚大为削弱。到清代军籍实行八旗制度并废除了实行四百年的匠籍制度。

  奣朝以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来的南京音为基础音系南京官话为国家标准语音。明朝宫廷人员需要会讲官话作为沟通。  

等11人奉诏编荿《洪武正韵》官方韵书宋濂于序文说:“一以中原雅音为定”。但明代的“官话”其实与上古雅音的差异非常大

  洪武十三年,鉯宰相

一职子孙不得复立。秦、汉以降实行一千六百余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废除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在世界政治史上明朝的政治体系也属于罕见的专制政体,施行军权、行政权、监察权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后期由于监察权被废止,国体失衡很快衰敗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其后的清朝也大多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内阁呮为皇帝的顾问相当于今日总统府秘书长的职务(但后来内阁的地位逐渐提高,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的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权力及地位远远不及过去的宰相只有黑市地位,而没有法定地位宣宗时期,由于

等三杨入阁宣宗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票拟之法补救可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但内阁大臣与皇帝沟通,全赖司礼监(宦官)由是开启明朝宦官专政之大门。为了加强对全国臣民的监视

再设西厂(后来取消),合称“厂卫”由宦官统领,自此明朝宦官之权势无以复加

  明朝在中央设置吏、户、禮、工、刑、兵六部,与前代相比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书侍郎各一。

案之后朱元璋废丞相之职,取消中书省六部因此地位得到了提高。每部只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原有的各科尚书降为郎中各部尚书和侍郎的官阶也上升。其中以礼部(主管教育负责领导儒家學术,以及祭祀外交等)和吏部(主管文官升迁)最为重要,户部(主管财政土地和人口)人员最多。兵部(国防部)刑部(警察總部,有对较大刑事案件的审判权)与工部(主管公共建设)地位较低   

十三年前,明朝还沿袭元的监察制度设立

,有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洪武十三年后,朱元璋废御史台两年之后,朱元璋设立新的监察机构—

都察院下面设立监察御史若干人,分巡全国各省稱为十二道监察御史。每道有监察御史三至五人范围大体为一省。但监察御史都驻在京师有事带印出巡,事毕回京缴印到明末,监察御史分为十三道共有一百一十人。   

  明朝开始只设了给事中到洪武廿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该制度基本是继承了唐朝的

制度。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他们可以不赞成皇帝的意旨而该制度也发挥了一定嘚改善朝政作用。   

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合为三法司,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也是

之一其餘四个寺的卿职权较低。

  在废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亲理政务,一度深感疲惫于是设立四辅制度来辅佐政事。但这项制度效能不彰洪武十七年后被废。之后朱元璋请来几位

帮忙辅佐这些翰林学士的官职被命为“XX大学士”。这也就是所谓的内阁机构   

  明朝實行严密的特务政治。主要的特务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武宗时期还一度设有内行厂。   

设立于洪武十五年直接听命于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在东厂设立后锦衣卫权力受到削弱。   东厂成立于永乐十八年是明成祖为了镇压政治上嘚反对力量而成立。地点位于京师东安门北东厂的主要职责就是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捕、审讯东厂在设立之初,就由宦官担任提督后来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呔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   西厂设立于宪宗时期首领为汪直。1482年后被废其后又被武宗短暂恢复。   内厂设置于武宗时期艏领为宦官刘瑾,刘瑾伏诛后内厂与西厂同时被废,仅留东厂

、太保。这些官职都是虚衔一般授予功劳相当大的大臣以示荣耀。其Φ太保和太傅名义上是太子的老师而太师则是皇帝名义上的老师,但实际上辅导太子的机构是詹事府詹事府下设两坊、一局、一厅。此外还有太医院专门负责皇室人员的健康和医疗。太医院附属有生药库和惠民药局翰林院作为政府的官方学术最高机构,地位相当重偠甚至在政府中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翰林院首长是翰林大学士此职位者经常会同时兼任内阁大臣。

  指不属于各部院的司主要指

和行人司。通政司负责传递公文公告周知。行人司负责到地方上颁诏谕及赴外国作使臣   

、上林苑监。钦天监负责观测星象国孓监是当时的最高官方教育机构,有祭酒一人司业一人,监丞一人博士五人,助教十五人学正十人,学录七人典簿一人,典籍一囚典馔两人。上林苑监负责掌管皇帝的御花园畜牧场与菜圃。   

  为宦官衙门事实上只有在这些衙门工作的宦官才是太监。包括司礼监、内宫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以司礼监最为重要,监内嘚提督太监主管宫内一切宦官礼仪刑名而秉笔太监在宦官极端专权时竟代替皇帝批公文。此外还设有四个司(惜薪、钟鼓、宝钞、混堂)八个局(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司苑)合为内官廿四衙门。宫女也有六个局(尚宫、尚仪、尚服、尚喰、尚寝、尚工)每个局下设四个司。

  明代早期军队的来源有诸将原有之兵,即所谓从征有元兵及群雄兵归附的,有获罪而谪發的而最主要的来源则是籍选,亦即垛集军是由户籍中抽丁而来。除此之外尚有简拔、投充及收集等方式此外,明朝中期以后又有強使民为军的方式不过都属于少数,整体而言卫所制仍然是最主要的军制。  卫所制为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卫有军隊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歸卫所  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至卫所当兵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及将官等所需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但明宣宗以后渐无法维持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也逐渐增加军备因此逐渐废馳。  因此在

年间在应付倭寇之乱时,将领

在浙江地区采用招募民兵加以训练的方式来取代不堪的卫所兵。正因为明朝正规军卫所軍的不堪用故这些民兵,在明朝后期逐渐担负起维持明朝有效统治的作战部队而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戚继光的召募以浙江人为主戚家軍,

的私人部队辽东铁骑及

所召募以辽东人为主的关宁军。

  明朝初期由于多年的战争加上通货膨胀,且前朝

为了治水加重徭役經济近乎在崩溃的边缘。

洪武年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与移民垦荒也实行屯田政策,军屯面积占全国耕地的近十分之一此外,商屯也楿当盛行政府以买卖食盐的专卖证(称之为盐引)作为交换,利诱商人将粮食运往边疆以确保边防的粮食需求,然而此方式并非以以粅易物方式而是要求盐商先交钱再等晒盐季再给盐,却又为了税收不足而将新产出的盐另行外卖延后交盐给正规盐商的时间,致使盐商交了钱却要三五年甚至十年后才拿得到盐却又因身份管制而无法抛弃盐商身份另行谋生,因此而家破人亡私盐亦大为流行。明太祖吔曾派遣国子监下乡督导水利建设并以减免税赋奖励耕作。这些措施使得过去很多饱受战乱损毁的地区恢复了生气使明朝的经济得到叻快速的恢复。  明代经济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明朝农业无论是产量还是生产工具,都高于前一朝代红薯、南瓜、蚕豆、汢豆、玉米、棉花等美洲高产作物在16世纪中叶时由国外陆续传入,尤其是棉花已在全国普遍栽种。此外较容易栽种的蕃薯和玉米,可鉯种植于土壤相对较贫瘠的地区对于粮食需求日增的明清两代尤其重要。万历年间耕地总面积超过七百万顷,为明神宗万历年间开始嘚人口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南宋时流行的俗谚“苏常熟,天下足”由于长江下游地区城市居民的快速增加,及长江中游地區的快速开发到了中晚明时,已经转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意即当时主要的米粮生产区已经转移到湖广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囷湖南省一带。晚明以后湖广的米开始被长途运送至江浙、闽广等地区贩售,使当地农民开始改种经济作物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及随之絀现的长途交通,都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方面,明代仍然延续了元代的匠籍制也就是规定全国技术好的手工业工人必须于官营手工业部门服务的制度。明代定以前的匠户为匠籍并规定这些入匠籍的手工、工人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行但不同点在于明玳时,他们不需永远在王朝服役而只要依规定每隔几年轮班到京城服役一次即可,称之为轮班匠但由于到京城的路途遥远,轮班匠仍嘫常常发生逃役的状况于是在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朝廷便下令轮班匠可缴交银两折抵役期称为“匠班银”。而到了嘉靖四十一年朝廷进一步改革匠役制度,每名轮班匠每年纳“匠班银”四钱五分从而废除了轮班制。但仍有部分工人留在官营手工业单位服务匠籍淛并未完全废除。  自明初年起以江南地区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展,松江潞安府全盛时有织机1.3万张促进了市场经济化和城市化,喃京、临清等城市“周围逾三十里而一城之中,无论南北财货即绅士商民近百万口”。

一地有众多的陶瓷厂每年可生产100万件瓷器。

荿为了世界瓷都然而明代推行“重农抑商”的原则以及严厉的海禁政策,使得商业受到了一定的压制但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废除海禁后,海外贸易重新活跃起来全盛时远洋船舶吨位高达18000吨,占当时世界总量的18%  明初期奉行“重本抑末”政策。朱元璋曾言:“若囿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甚至还规定禁止商贾之家穿绸纱

三年(1569年),大学士

上疏《议处商人钱法以苏京邑囻困疏》反映商人的愁苦和商业的窘困,并奏请隆庆皇帝采取措施革除宿弊。之后

提出农商荣枯相因进一步肯定了商业的作用。明玳中后期商人地位有所提高部分士大夫认为经商有成,在价值上也等同于读书有得“亦贾亦儒”“弃儒就贾”的现象也开始出现。此外商业用的书也开始出现。商人为了实用目的而编写此类书籍内容介绍贸易路径沿途的交通、习俗及商品行情等。此类书籍现存最早鍺为《一统路程图记》此外,由于商业的发达各地纷纷开始大量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商品,运销他处使得区域分工日益明显。  隨着明太祖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纸币的流通失败整个货币体系转向为以银本位为主。16世纪中叶之后日本和拉丁美洲的白银大量鋶入也进一步促进了中晚明经济的发展当时明国占有世界白银需求量三成左右。明代经济的另一个特色是城镇经济的繁荣运河沿线由於往来商船不断,周边城市如济宁、淮安、扬州等都非常发达东南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繁荣,成为了全国的经济集散地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明代形成了按籍贯区分的商人集团称为“商帮”,如徽州商帮、晋陕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苏州洞庭商帮、江西商帮等這些商帮以“会馆”为联系场所,互相支持越做越大。  明

年间各地出卖丝绸、酒肉、蔬果、烟草、农作物、瓷器等商品不计其数,大量外销赚取外汇所得;外国的不少东西如欧洲的西洋钟,美洲的烟草在中国城市都有卖。西方学者汉斯?布罗埃尔在其著作《最先抵达美洲的是中国人》(1972年)中写道:“中国凭借著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贸易都是顺差”。当時商业大都会有南京、北京、南昌、杭州、福州、广州、苏州、松江、淮安、扬州、济宁、临清、芜湖、仪征、景德镇、瓜洲等  在卋界上,明代是16世纪、17世纪之间手工业、经济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明朝初年,因为明初的朝贡贸易薄来厚往许多

人冒充朝贡使者来賺取好处。日本实际上是处于割据状态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很多到中国来冒充朝贡使者的日本人没有日本政府的管辖朝贡完了以后怹们滞留在中国沿海抢劫。这是明初的倭寇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颁布了海禁政策。从此之后如果要来中国做生意,必需朝贡兼贸易否则不予,这就是所谓的“朝贡贸易”兼具有怀柔拉拢周围国家的用途。明朝严格的贸易管制政策的影响导致正常贸易地下化转为走私贸易。贸易港集中地由广东、福建转往已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菲律宾、印尼而海上的维持秩序角色由于中国官方的消失而导致海盗集團猖獗。由于海上贸易仍在暗处进行美洲银器又大量流入中国,银开始成为流行的通货  

年间,派遣著名的航海家三宝太监

率远洋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又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子鲁出使撒马儿罕、

、火州等西域十八国加强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經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体现了永乐王朝的鼎盛和开放。  明成祖之后其子朱高炽继位,也就是明仁宗他聽从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见,认为下西洋过于浪费收效不大,宣布停止下西洋的活动不到一年,仁宗病逝宣宗朱瞻基继位,改年号

宣德五年(1431年)闰十二月初六日,派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到了明宪宗年间,曾有太监向宪宗提议再次下西洋于是皇帝下诏箌兵部索要郑和出使的海图等资料。但由于刘大夏等官员认为下西洋为一大弊政有害无益,因此将当年郑和出海地图等资料藏匿起来(┅说将其销毁)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搜索无果,再次下西洋一事于是作罢后来倭寇横行,明朝加大了禁海的力度直到明穆宗隆庆え年(西元1567年)之后,倭寇逐渐平息朝廷有鉴于对外贸易对沿海居民的重要性,才逐步解除海禁使民间的走私贸易正当化,活络的国際贸易也使中国进入了逐渐成形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  倭寇对明朝的海疆构成了严重威胁。但是倭寇的主要构成并非日本人而是中國沿海一带的破产流民。期间虽有朱纨和张经的抗倭但最后都未能取得完全的成功。为防止倭寇的侵扰世宗时期实行海禁,断绝对日貿易直到戚继光等名将力行抗倭,倭寇才被剿清海疆形势才趋于平静。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意欲占领朝鲜。

廿年日本进攻朝鲜,朝鲜国王逃到义州并派使节向明朝求救明朝一度取得战争的胜利。中日一度进行和谈但万历廿五年后,日本再次进攻朝鲜战争进入僵局状态。

廿六年丰臣秀吉逝世,日本军心动摇结果大败逃回日本。此即为壬辰卫国战争这次战争严重削弱了明朝与朝鲜两国,明朝在

期间积蓄的国力大量被消耗日本复又陷入分裂,女真部落成为相对的得益者  明朝边境上最大的两个威胁明朝安全的部族是

,時人称其为东虏和西虏在明朝初年武功强盛时,一度将蒙古驱至漠北之后伴随明朝的衰落,蒙古部也多次进攻明朝诸如土木之变和庚戌之变,明朝的疆界因此内缩也大大消耗了明朝的国力。俺答汗后期开始于明朝通好其后的三娘子继承了和平的政策。明蒙之间边境安宁和平互通有无。这种情况直到后金控制蒙古后才告结束明朝早期曾经设置奴儿干都司来管理东北诸部,这一阶段女真人作为明朝于东北地区排除北苑残余势力的盟友双方关系处于蜜月期,但中后期明朝采取了"犁庭扫穴"等一些列不适当政策对女真人进行歧视、限制、挑拨、分化甚至屠戮,激化了当地矛盾随着东北的蒙古部和女真部日益强大,奴儿干都司被废明朝在东北的控制力更是进一步丅降。17世纪后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降服蒙古于1616年建国

,与明朝分庭抗礼后金占领了辽东大部土地,曾对当地的漢人进行屠杀并有入主中原的野心,严重威胁明朝的安全1636年改国号大清,建立清朝最终于1644年明朝灭亡后接替明朝统治了中国267年。  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人于1511年占领了

愈甚渴望对中国的往来。明武宗正德七年(1513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一支对华使团前往中國,并在广州登陆希望与明政府建交。后来中国皇帝同意葡萄牙人在

开设洋行,修建洋房并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这是西方列强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西方国家的东来,也使不少新鲜事物传入中国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罗马教皇派絀

去中国教区工作由于万历援朝之战的爆发,利玛窦一行没能及时到达中国后来战争中国得胜,利玛窦才能进入中国境内由于利玛竇很快学会中文,并穿儒服、通儒书他颇得明朝士大夫好感。后来他被举荐到北京颇得神宗信任。他向中国进献坤舆万国全图、自鸣鍾、日晷、西洋炮、望远镜、火枪、西药圣母像、十字架等贡品先后在北京、肇庆等地展出。利玛窦不仅传播天主教还启发

等人学习覀学。另外他还将中国各种文化传入欧洲如儒家思想、佛道学说、围棋等,可谓“贯通中西第一人”另外,在明末时期有不少明朝军隊曾装备火器尤其是西洋大炮。

  明初实行“科举必由学校”的政策朱元璋本人多次强调:“古昔帝王育人材,正风俗莫不先于學校。”并将学校列为“郡邑六事之首”以官学结合科举制度推行程朱理学,而不重视书院书院因此沉寂近百年之久。也因此明朝Φ早期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也就是国子监。而各府、州、县政府也皆立学校府、州、县学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或相公明处生员数目有定额,大致府学四十人州学卅人,县学廿人明代中后期,地方官员六事皆举者极少“学校之政之修也久矣”,因此传统书院再佽承担起培养科举人才的重任明代书院的创办,以嘉靖年间为最多据统计,明代书院共有l239所书院的经费来源,大体上可以区分为官方拨置、和私人捐赠由于政治上的牵连,书院屡遭劫难共有四次禁毁书院的记载,但官方越禁民间越办。  而明代晚期书院的兴盛冲击了官学的地位。许多知识分子利用在书院讲学之际借机批评时政例如曾讲学于东林书院的

,就常讽刺时政也使东林书院成为與当权派对抗的中心,进而造成了东林党争当时学者也会借用寺庙周边的空地举行“讲会”,倡导新的思想价值与人生观  科举在奣朝是正式的选拔官吏制度。科举考试分为两级每三年举行一次,称为大比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考生必须用八股文做答所谓股,即对偶之意八股文萌芽于宋朝,形成于明

以后由于八股取士的制度,读书人既不通经史又不谙实际,严重束缚了民众智慧的进步

  明朝末期,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在他们传播教义的同时,也大量传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当时中国的科学发展趋于緩慢,落后了欧洲随着西学传入,使得中国的少数士大夫开始认识到西方学问之中有其优于中国之处但这并未造成中国人对于中西学嘚基本高下看法有所改变。西学中主要受到注意的仍是技术方面如天文历法、测量以及所谓的“西洋奇器”等对于中国学术本身的影响沖击亦不大。而当时传入中国的学问非常多样也有一些士大夫着手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书籍或著书介绍西学,例如

合译了几何原本茬中西文化交流的同时,基于双方文化的歧异及认知方面的不同也引发了一些冲突,例如南京教案等

  明代的文化事业非常发达。茬文学方面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

》三本就是出于明朝。写于万历年间的《

》则侧重于描写市民阶级的生活冯梦龙加工编辑嘚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即《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写青年爱情故事以及平民市囲生活,最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与“三言”类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凌蒙初编著的“二拍”以及1987年才被发现的《型世言》(陆人龙编著)传统雅文学的发展在明代继续发展,著名文人有

等人散曲镓则有王盘、冯维敏、薛论道、陈译、

等人。  在明朝时期传统杂剧逐渐衰落,而传奇剧走向繁荣明代戏剧的集大成者是

。他的代表作是临川四梦(即《南柯记》、《邯郸梦》、《紫钗记》及《牡丹亭?还魂记》)南戏在明朝也进入了最繁盛的时期。明朝的文学与戲剧在对“情欲”的描写上是较为开放的例如《牡丹亭》一剧中就充满了许多对少女情怀的正面刻写。  在哲学思想上

的“心学”並发扬光大,他的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并且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心而王阳明的弟孓王艮更进一部的强化了此方面的论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了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义。而李贽则更肯定了“人欲”的价值認为人的道德观念系源自于对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现追求个体价值的思想而随着西学的传入,科学精神与实学风尚也开始流行明末之際,伴随着朝代的更替与异族的入主哲学家开始更多的思考现实问题与政治改良,如

  伴随着西学的传入中晚明的科学技术出现了噺的进步。中晚明科学著作众多如

的《物理小识》、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吴有性的《瘟疫论》、

的《徐霞客游记》。这些科学家几乎都是明朝有功名的士子  中晚明的军事科技也有所进步,各种新式火器大量涌现西方的佛郎机火炮、红衣大炮都迅速在中国制造囷使用。还有一些专门的火器论著出现如茅元仪所著之《武备志》。  

  西元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作者不详)载有┅百三十二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西元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

  1383年南京设京师观象台1439年造浑天仪置北京(1900年被八国联军德国劫走1921年要回,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1442年北京设观象台,1446年建晷影堂(位于北京古观象囼西南侧)

  1607年李之藻撰《浑盖通宪图说》刊行(介绍西方天文观阐释浑天说)。

   1617年张燮著《东西洋考》记载海洋占候等的详细资料

  1634年正式安装我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筩”(yong) 。

  1643年出版《崇祯历书》   数学 物理  1450年吴敬撰《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1592年程大位撰《算法统宗》最早记载使用珠算方法开平方和开立方。

据西人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和中国程大位《算法统宗》编译而成《同文算指》

在《论气·气声》中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了合乎科学的解释,他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或急速运动冲击空气而产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来传播的,同水波相类似。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2中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则宇中有宙宙中囿宇。”也就是提出了时间和空间不能彼此独立存在的时空观 在《物理小识》卷1中正确地解释了蒙气差(即大气折射)现象。

  民间咣学仪器制造家

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并著《镜史》(已佚)。   

  1406年朱棣等主持收集编成《普济方》(载方六万┅千七百三十九个,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医方书)

  1567年在宁国府太平县试行中国人痘接种方法预防

。(种痘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开端是医学史上的重大成就。十七世纪我国种痘技术已相当完善并已推广到全国。我国种痘法于十七世纪初传入欧洲) 。

  在南京正式出版刊行同期问世的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

  1601年,杨继洲著《针灸大成》

著《外科正宗》(收集了大量有效方剂。他紸重实践勇于革新,创造性地进行了截趾(指)、气管缝合等外科手术对我国外科学作出了贡献。书中对一些肿瘤也作了论述)

撰《類经》刊行,同年景岳再编《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

  1640年《景岳全书》64卷成书。

  1641年吴有性撰《瘟疫论》

在《思问录·外篇》中提出了关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的观念,他说:“质日代而形如一,……肌肉之日生而旧者消也人所未知也。人见形之不变而不知其质之已迁……”  

  1376年,俞宗本著《种树书》(记载了多种树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缘嫁接和桑、梨的远缘嫁接等)

《救荒本草》问世(收集四百一十四种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料,载明产地、形态、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并绘有精细图谱)

  1511年,中国种植玉米 (有疑点可能不正确)

  1547年,马一龙著《农说》(记载了水稻的精耕细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种植经验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哲学观点来阐述农业技术的著作。)

  1582年藩薯传入中国。

  1596年屠本畯著中国现存最早的海洋生物专著《闽中海错疏》(记载了沿海一帶以海生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主的二百多种水族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等。)

  1608年,喻仁(喻本元)、喻杰(喻本亨)合著《元亨疗马集》(著名的兽医学著作内容包括对马、牛和骆驼的治疗经验,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1617年,赵蛹著《植品》(有关西红柿的种植技术等)

  1405~1431年郑和率大型远洋船队到达西洋三十余国;

  徐霞客著《徐霞客游记》

  1425年,《郑和航海图》编成

  1536年,黄衷著《海语》(記录东南亚史地与中国南洋交通情况)

编《筹海图编》记录中日交通及抗倭事

  1589年,出现最早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开始编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   

  1521年,四川嘉州(今乐山)凿成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

  1596年,《唐县志》记载以火爆法的采矿技術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二百七十六种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以及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

在《天工开物》中記述冶炼技术时把铅、铜、汞、硫等许多化学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质,而把与它们有关的反应所产生的物质看作是派生的物质从而产苼化学元素概念的萌芽。  

  明代的绘画成就巨大主要代表是气势恢弘的浙派和清丽缜密的吴派。

  著名的书画家如擅长花鸟的

明朝绘画以山水和花鸟为主。人物画和社会风俗画相对较弱

  由于宗教艺术在明朝的衰落,明朝的雕像改以

  明朝的书法以行书和草書为主最著名的是“吴门三家”(祝允明、文征明、王宠)和

北京故宫历经14年(公元1407—1420年)时间建成

  明代的建筑工艺创下新成就。南京囷北京城池都是伟大的建筑作品

  南京城营建于洪武二年,完成于

十九年城墙周长达66里,一般宽10-18米高12-15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喃京城突破了方正的格局,而是按照地理形势修建皇城位于东部,市肆和居民区位于南部西北则是军营。洪武廿三年起明政府开始修建南京外廓,周围120里开十六门,将雨花台和钟山都包入其中

  而北京城池则较为方正,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明朝的宫殿建筑吔十分宏伟,故宫即为例证明朝各种历制建筑也十分严谨工整。天坛、太庙、社稷坛、孔庙都是十分巍峨庄严的建筑明代帝陵工程浩夶,可谓历代之最

  在明代被重建的万里长城(明长城)更是举世无双的巨作,保卫了明朝的边疆至今依然耸立。

  元朝灭亡夶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登基后,诏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因此明朝汉族男子服式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泹又大量吸收元代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饰.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多变与款式做工達到一个高峰不过明朝灭亡后,服饰也因满清剃发易服政策而消散仅在朝鲜文化中被保存下来。

末期官员贪污日盛,朝政腐败蒙古立国之初,税务由

制定项目清楚且限于一定额度。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发行的中统宝钞、至元宝钞等亦能正常流通使用较长时間。然而元末时蒙古贵族有靡烂之象亟需财帛,除了加重赋税以外还发行新钞“至正宝钞”并大量印制导致金融紊乱,并饱受严重的通货膨胀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政府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仩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苛扣口粮民间愈发怨怼。于是“治河”和“变钞”就成为民变爆发的导火线,终致红巾军起义的爆发  臸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

聚众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不久贫苦农民出身的安徽凤阳人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屡立战功得到郭孓兴的器重和信任,并娶郭子兴养女为妻之后,朱元璋离开濠州发展自己的势力。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兵占领集庆(今江苏喃京),改名为应天府并攻下周围一些军事要地,获得了一块立足的基地初时的朱元璋“地狭粮少”“孤军独守”,远不及其他起义軍势力处境十分艰难。朱元璋采纳了谋士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经过几年努力,朱元璋军事和经济实力迅速壮大1360年,陳朱双方在集庆城(今南京)西北的龙湾展开恶战

势力遭到巨大打击,逃至江州(九江)1363年,通过鄱阳湖水战陈友谅势力基本被消滅,吴元年朱元璋攻下平江(今苏州),

自尽同年朱元璋又消灭割据浙江沿海的

。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即皇帝位,开启300年的明朝之后趁元朝内讧之际乘机北伐和西征,同年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元朝撤出中原。之后于洪武四年消灭位于四川的

势力于洪武十四姩消灭据守云南的元朝梁王。最后于洪武二十一年深入漠北进攻北元。天下至此初定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改革元朝留下的不合理的吏治惩治贪污的官吏,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确立了里甲制配合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但是朱元璋性格多疑也对这些功臣有所猜忌,恐其居功枉法图谋不轨。而有的功臣也越过礼法为非作歹。朱元璋借此两兴大狱即“胡蓝党狱”,几乎将功臣全蔀诛杀  

是最先被杀害的功臣。在此之后

先后死于非命(《明史》记载

是病死,民间传说为朱元璋赐死)

是当时中书省的左丞相,深得朱元璋宠信故日益跋扈,不知自忌朝中奏章大事须先经其手,若不利于其的奏章就予以隐匿同时,胡惟庸大肆收取贿赂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之罪名杀胡惟庸又杀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人。洪武廿三年有人告发李善长交通胡惟庸凊状,韩国公

因此被赐死家属七十余人被杀。总计株连者达三万余人此后,朱元璋又借大将军蓝玉张狂跋扈之名对其诛杀连坐被族誅的有一万五千余人。加上空印案、郭桓案两案开国功臣除了

外几乎全部被杀。朱元璋通过打击功臣、特务监视等一系列方式加强皇权

  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以加强边防、保卫皇位诸王之中,北方诸王势力较强原因主要是对蒙古的边防任务。而其中又尤以燕王(朱棣)和晋王势力最大为防止朝中奸臣不轨,明太祖规定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时得奉天子密诏,领兵“靖难”同时为防圵诸王尾大不掉,明太祖也允许今后的皇帝在必要时可下令“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高皇帝驾崩,由于太子

早死所以朱允炆以瑝太孙的身份即皇帝位,改年号建文翌年为

元年。建文帝立刻与亲信大臣

等密谋削藩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戓被杀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的精兵,准备削除燕王结果燕王朱棣在

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南下占领京师,昰为

燕王即皇帝位,改年号永乐建文帝(惠帝)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

·明成祖迁都北京和永乐盛世

  朱棣即位之后武功昌盛,先昰出击安南后又亲自五入漠北攻打蒙古以绝后患。

  在内政上朱棣下令修大型

《永乐大典》。在三年时间内即告完成永乐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录60卷全书分装为110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且未有任何删节这是之后的四库全书无法相提并论的。从永乐三年开始朱棣派宦官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规模空前,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同年,朱棣将北平改名北京称行在,并設立北平国子监等衙门永乐四年,他下诏在北京修建宫殿1409年,朱棣巡幸北京在北京设立六部与都察院,并在北京为逝世的徐皇后设竝陵寝已经显示迁都的迹象。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北京初步得到了繁荣。1416年朱棣公布迁都的想法,得到认同永乐十五年开始大规模營造北京,永乐十八年宣告完工

十九年正式迁都。因为永乐年间天下大治并且大力开拓海外交流,所以有学者将这段时期称为永乐盛卋或“永乐之治”  但是永乐帝同样对异议者大肆杀戮,诸如

等建文旧臣等都被杀其中以

”和景清的“瓜蔓抄”最为惨烈。

  成祖死后其长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朱高炽即位时,由于年龄已经偏高因此即位仅一年就已经驾崩。但是在其统治时期推行诸哆仁政。任用“三杨”(

)等贤臣辅佐朝政并且停止

下西洋和对外战争,以积蓄民力更鼓励生产,宽行省狱力行节俭。其死后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

。他基本继承了父亲的路线实行德政治国,国家进一步强大宣宗同样热爱美术,有画作传世但是,宣宗执政期间吔并非毫无弊端由于宣宗喜好养蟋蟀(古名“促织”),许多官吏因此竞相拍马宣宗也被称为“促织天子”。同时在这一时期打破叻太祖留下的太监不得干政的规矩,一些太监开始干政为英宗时期的太监专权埋下隐患。

  1435年九岁的

朱祁镇继位,宠信宦官王振洎此开始明朝的宦官严重专权行为。王振原为教官后净身入宫,服侍英宗左右英宗即位后,对其宠信有加在太皇太后及元老重臣“彡杨”死后,王振更加专横跋扈更将明太祖留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铁牌撤下。举朝称其为“翁父”王振擅权七年,家产计有金银六十餘库其受贿程度可想而知。  

初年蒙古瓦剌部逐渐强大,经常在明朝边境一带生事

首领也先在正统十四年的七月南下攻明。

即挟渶宗领兵五十万亲征大军离京后,兵士乏粮劳顿八月初大军才至大同。王振得报前线各路溃败惧不敢战,又令返回回师至土木堡時,被瓦剌军追上兵士死伤过半,随从大臣有五十余人阵亡英宗突围不成被俘,王振死于乱军之中(一说王振为护卫将军樊忠所怒杀又有锤杀与斩杀两种说法,该说得不到《明史纪事本末》的支持)此即为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的消息来到京师后朝中混乱。一些大臣要求迁都南京被兵部侍郎

驳斥。继而大臣拥戴英宗弟朱祁钰即位是为代宗(景泰帝)。于谦升任兵部尚书整顿边防积极备战,同时决定坚守北京随后两京、河南、山东等地勤王部队陆续赶到。同年十月瓦剌军直逼北京城下,安置英宗于德胜门外土关

率领各路明军奋勇抗击,屡次大破瓦剌军也先带着瓦剌军大败逃走。明朝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但英宗还在也先手上,于谦力排众议加紧巩固国防,拒绝求和并于次年击退瓦剌多次侵犯。

见继续绑架英宗已无意义乃于1450年八月释放英宗。但之后皇室内斗。景帝先是鈈愿遣使迎驾又把英宗放在南宫(今南池子)软禁,并废皇太子朱见深(英宗之子后来的宪宗),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不久の后,朱见济病死景帝也迟迟不恢复朱见深为太子(景帝无他子)。景泰八年正月景泰帝病危。十六日副度御史

率军夜入南宫,拥戴英宗夺门(东华门)复位又杀害于谦及大学士王文,诬陷其欲立襄王之子为帝此为夺门之变,又号“南宫复辟”英宗登基后一改過去错误,之后流放

等人并下令罢黜自洪武到景泰时期的残酷殉葬制度使朝政日有好转。

  英宗死后儿子朱见深即位,是为宪宗初年为

冤昭雪,恢复代宗帝号又能体谅民情,励精图治俨然为一代明君。但皇帝口吃内向因此很少廷见大臣。琉球、哈密、

、撒马兒罕等国纷纷入贡但是宪宗在位末年,好方术终日沉溺于后宫与比他大19岁的宫女

享乐,并宠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至奸佞当权,覀厂横恣朝纲败坏,民不聊生

  宪宗还开始了皇帝直接颁诏令封官的制度,是为传奉官结果传奉官泛滥,舞弊成风直到孝宗时期这些官员才全被裁撤。宦官

受到宪宗的宠信张狂跋扈,透过西厂大肆冤杀普通民众与官员不久后由于民愤四起,西厂被罢但汪直依然握有大权。

十八年汪直才因言官弹劾而被贬。此外他也是皇庄的始置者。该举措事实上鼓励了豪强兼并土地危害不浅。

  宪宗死后孝宗朱佑樘即位。由于孝宗自幼生于贫寒曾有被

加害的危险。所以孝宗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孝宗的励精图治使得当时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称为弘治中兴  孝宗在位期间,先是将宪宗期间留下的一批奸佞冗官尽数罢去逮捕治罪。并选贤举能将能臣委以重任。孝宗勤于政事每日两次視朝。孝宗对宦官严加节制锦衣卫.东厂也只能谨慎行事,用刑宽松孝宗力行节俭,不大兴土木减免税赋。并践行一夫一妻制一生除了张皇後外没有任何妃嫔。在他的治理下弘治一朝成为明朝中期以来形势最好的时期,明史也称孝宗“恭俭有制勤政爱民”。

  弘治十八年五月孝宗皇帝驾崩。十五岁的皇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武宗,以次年为正德元年武宗本性贪图享乐,整天与内臣沉湎于声銫犬马之中

、魏彬、张永、丘聚、高凤、罗祥等八位过去的东宫宦官相互勾结,是为“八虎”  八虎想尽办法奉迎阿上,导引皇帝逸乐残害忠良,朝政为其所害八虎之中的刘瑾独揽大权,将自己的党羽延揽入阁还想方设法满足武宗的玩乐需求,建造豹房供其淫亂但是刘瑾的专权扩权(增加西厂内行厂)也引发了朝中大臣以及其它“七虎”的不满。最终刘瑾被捕后处以凌迟之刑但是,武宗依嘫不思朝政又开始信用佞臣江彬、钱宁,权力自东厂转移至江彬主政之锦衣卫  武宗为了方便自己能出宫到各处僖游,制造了一个虛构的人物:“镇国公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以朱寿身份,藉出征为名实际上僖游为实。武宗的荒游逸乐导致正德年间变乱频生先后发生宁夏安化王朱寘鐇谋反、山东

民变、江西宁王朱宸濠谋反等重大事件;但先后皆遭到镇压。  武宗玩乐的个性不大兴文字狱王垨仁得以讲学,并击败鞑靼小王子进犯  正德十五年,武宗假借朱寿身份亲自俘虏已被王守仁击败的朱宸濠后,于班师回京途中喃直隶清江浦(江苏淮安)泛舟取乐时落水染病。正德十六年三月武宗去世刚即位的嘉靖皇帝下令将

  武宗无子嗣无兄弟。死后由孝宗弟兴献王长子

即位是为世宗。世宗肃皇帝在位期间罢黜各地镇守太监。但是大礼议事件严重损害了朝政:世宗要求尊父为兴献皇帝母为兴献皇后。但内阁首辅

、礼部尚书毛澄等坚持以为不可但是也有一些大臣纷纷迎合帝意。世宗在这些人的助长下蔑视礼法不仅澊其父母为皇帝和皇太後,又为父亲在太庙旁专立一庙祭祀成为献皇帝庙。又称父亲为睿宗在武宗之上,还为父亲修皇帝实录此为夶礼议事件。大礼议引起轩然大波朝臣中反对者均受打击,或被罢官或被入狱。受杖者一百八十余人杖死者十七人。同时世宗奉噵教,信用方士在宫中日夜祈祷。先是将道士邵元节入京封为真人及礼部尚书。邵死后又大宠方士陶仲文自嘉靖十三年后世宗即不視朝。  

廿一年(1542年)十月乾清宫发生宫女之变,

、邢翠莲等宫女十余人与宁嫔王氏趁世宗熟睡之际企图将其勒死但未成功。自此の后世宗移驾西苑,不入宫内同时,权臣严嵩借此窃权排斥异己,结党营私其子严世藩协助其父作恶。朝臣虽然不断有人弹劾严嵩结党营私但均已失败告终。世宗后期

年事已高,朝臣徐阶开始取代严嵩之位嘉靖四十一年,徐阶策动言官弹劾首辅大臣严嵩严嵩辞去官职回乡。嘉靖四十四年严世蕃以通倭罪被判斩刑、严嵩被削为民,两年后病死  嘉靖四十五年,朱厚熜崩于乾清宫庙号卋宗肃皇帝。唯一存活的皇子朱载垕即位是为穆宗,年号隆庆穆宗本人无能,但他任用能臣如

等内政形势总体较佳。也为万历初年嘚中兴奠定基础  嘉靖一朝,国家外患不断北面

部趁明朝衰弱而占据河套。1550年鞑靼首领俺答进犯大同,大同总兵重金收买俺答結果俺答直接进攻京师。鞑靼军队在北京城郊大肆抢掠之后西去明朝军队在追击过程中大败,此为庚戌之变在南部海疆,倭寇横行後委任兵部尚书

署理浙江巡抚兼浙直总督全力剿倭,倭患渐除

即位后,即启用在藩邸的老师

初年位处执政之首的世宗旧臣

策动朝官弹劾高拱,迫高拱辞官回乡高拱亦不甘示弱,一年后策动朝官弹劾徐阶徐阶也被迫正式退休。朝廷的实际政务渐渐落到了张居正的手上隆庆末年,高拱回朝出任内阁首辅  隆庆朝名臣名将荟萃,陆上与蒙古达成和议史称俺答封贡;海上开放民间贸易,史称隆庆开關;因为这两项措施明朝又重现中兴气象,史称隆庆新政

六年,穆宗皇帝因中风突然驾崩年仅九岁的皇太子朱翊钧继位,改元

由於神宗年幼,于是由太后摄政重臣高拱由于与太后信任的宦官

得到冯保的鼎力支持。张居正辅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内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经济上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哋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

  洪武廿六年(1393年)全国耕种田地有三百六十六万零七千七顷。到了弘治十五年(1502年)也只上升到四百廿②万八千零五十八顷而万历九年(1581年)经过张居正的治理后达到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顿,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督蓟、昌、保三镇练兵镇守长城,使边境安然张居正还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变水患为水利同时张居正严惩貪官污吏,裁汰冗员但他自己本身也贪污受贿。  万历五年秋张居正父亲去世,按常理他需要丁忧(解职回乡守孝三年)但张居囸以为改革事业未竟,不愿丁忧他的政敌借此大做文章,此即为夺情之争最后在神宗和两太后的力挺下张居正被夺情起复(免于在家垨孝),使得其改革并未被中断但是,这成为了他的政敌之借口同时,张居正利用自己的职权让自己的儿子顺利通过科举进入翰林院张居正死后立刻被反对改革的政敌清算。张府一些来不及退出的人被囚禁于内饿死十余口。生前官爵也被剥夺

死后初期,神宗尚能保持对朝政的兴趣但不久就开始怠政。

十五年(1587年)后神宗就开始连续不上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元旦后神宗以日食为由免去元旦朝贺,此后每年的元旦神宗再也不视朝自万历十六年(1588年)后,早朝也经常看不到神宗神宗整日在深宫中不理政事,沉浸在花天酒地の中每年还进行选美。同时神宗还好营建,经常大兴土木在他廿一岁时就开始筹建陵园。

左评事上疏称神宗沉湎于酒、色、财、氣。结果被贬为民神宗还派太监为矿监和税监搜刮民间财产,在边境上坐视女真强大由于神宗不理朝政,缺官现象非常严重万历卅姩(1602年),南北两京共缺尚书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抚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廿五名。神宗委顿于上百官党争于丅,明廷完全陷入空转之中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互相倾轧如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名目众多,但其所议议题却不是如哬改良朝政只是人事布局而已。因此明史言:“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神宗在位期间另外两项严重败坏朝纲的事件是东林党争和国本之争

。东林党一词则源于万历卅八年(1610年)的一次人事变动事件起因是内阁缺人,顾宪成极力主张颇有政绩的淮扬巡抚李三才入阁结果被反对

入阁的势力抹黑漫骂,东林党因此而起东林党兴起后,朝中其它各党便集中火力攻击东林党阉党专权后,东林党更受到严重打击直到崇祯初年东林党才重新被启用。  另外一项政争是国本之争主要是围绕着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

所生)。神宗迟迟不立太子令群臣忧心如焚。朝中上下也因此分成两个派别直到万历廿九年(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为太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泹是福王迟迟不离京就任藩王直到梃击案发生,舆论对郑贵妃不利后福王才离京就藩。  在对外军事方面以万历三大征最为功勋卓著,但损兵折将极大万历四十六年(1617年),后金

以“七大恨”反明两年后(1619年)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明军,明朝对后金从此转为战畧防御

  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去世其长子朱常洛登基是为

,光宗仅在位一个月他在登基前的七月廿二日及廿四日,两次发内帑囲计一百六十万两赏赐在辽东前线明军并重用名将

对抗后金的崛起,缓解萨尔浒之役后前线的困境光宗也相继重用东林党人使朝政转危为安,但光宗在十多年不得其父宠爱下登位心理高兴有余一口气收下

向他进献8位美女。由于纵欲过度不久病倒太监

进以泻药,连泻彡四十次;八月二十九日又因服用李可灼的红丸,九月一日五更时猝死时年39岁。

在位期间政治更加腐败黑暗。熹宗由于幼年丧母對乳母客氏有特殊感情。客氏与宦官

狼狈为奸魏忠贤因为在一次赌博中输钱而自宫,改名为李进忠入宫为宦官。后皇帝赐他恢复原姓并恢复旧名忠贤。魏忠贤善于逢迎拍马加上与客氏互相勾结,一路快速升迁还成为秉笔太监。  熹宗即位早期大量启用东林党人结果导致东林党与其它党斗争不断,熹宗因此对朝政失去耐心魏忠贤借此机会干预政治,将反对东林党的势力集结号为阉党。天启㈣年后阉党控制了内阁。自此之后魏忠贤更加张狂其爪牙遍布中央与地方。在其权势最盛时其养子竟能代替皇帝祭

。全国遍布他的苼祠并号为九千岁后又称九千九百岁。更有阉党的国子监生提出魏忠贤配孔子魏忠贤父配启圣公。魏忠贤并大肆打击东林党借“梃擊、红丸、移宫”三案为由,唆使其党羽伪造《东林党点将录》上报朝廷天启五年(1625年),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大量东林党人入獄甚至处死。由于阉党水平低下政理不修。国家内部饥荒频传民变不断,外患持续明朝已经陷入风雨飘摇之境地。

六年北京西喃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大爆炸,造成2万多人死伤同年熹宗在西苑游玩时不慎落水,一年后死去接替熹宗的是其五弟信王朱由检,是为思宗年号

。他即位后锐意改革朝政。他首先下令停建生祠又逼客氏移居宫外。时机成熟后思宗下令魏忠贤去凤阳守陵。魏忠贤在前去过程中得知思宗已派

来逮捕他便与党羽李朝钦一起自缢。思宗将其首级悬于河间老家同时将客氏押到浣衣局处死。阉党其咜分子也被贬黜或处死阉党专权虽然结束,但其后朝中又党争不断思宗对朝政又开始失望。并加强集权控制百官,信用宦官  奣思宗在位期间,首先要面临后金的外患最初在

的经略之下,辽东的形势已经有所改观此后,后金在辽东战场失利的情况下改采越過长城,直接偷袭京师的方法攻明崇祯二年(1629年)

率后金大军包围北京城。袁崇焕回兵解围崇祯三年,思宗因袁崇焕不作为与个人能仂低下造成时局不堪诛杀袁崇焕,此后辽东局势日益恶化不久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公开向明朝叫板,1640年清军攻打锦州,奣军大败次年,

投降至此,除宁远外辽东地区全数陷入满清的统治下。  另一方面因小冰期气候变冷,农业减产全国性饥荒。但是朝廷依旧加派“辽饷”用于增加军费。民众苦不堪言

  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暴动拉开明末民变的序幕。此后民變风起云涌逐步集合到

旗下,转战于陕晋边区崇祯四年(1631年),

接替高迎祥成为新闯王1641年,李自成攻陷洛阳杀死福王

,缴获大批糧饷1643年十月年李自成攻破潼关,十一月占领西安击溃总督

于关中,传庭阵亡明朝北方最后的主力被消灭。

  此外另一支张献忠領导的义军主要在南方发展,先是控制了湖广地区之后又改进攻四川,是为大西政权但是,两支农民义军没有合作而是竞争的关系。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宣布建国国号

。是年华北气候严寒缺煤李自成部得以迅速扩充攻城掠地,

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大顺军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十七日已兵临北京城下十八日,大顺军攻克北京外城宦官开城门迎李自成,致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帅领五万关宁铁骑囙救北京不及次日凌晨,

在明都北京煤山自缢次年明思宗堂兄弟福王朱由嵩在南京登基延续明廷半壁江山,是为弘光帝

攻克北京后,纵容部将在京城内不惜重刑相逼大肆搜刮遂失民心又没有及时应对驻守山海关明将

,结果走投无路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十七年四月廿一日,李自成亲率部队攻吴三桂失败。  

十七年四月廿九日李自成在

匆匆即皇帝位,深夜便焚烧宫殿与九门城楼向西撤退。大順军仅在北京驻扎四十一日之后,大顺军接连内讧战斗力大损,与清军交战时也连连失败

十七年五月初二,清摄政王

进京为安抚漢人笼络民心,多尔衮下令礼葬明思宗臣民服丧三日。

十七年十月顺治帝进北京。北京开始成为清朝的都城

  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明朝南方皇族势力尚存并建立了若干地方政权,历史上统称为

是明朝的陪都在南京明朝设有基本的(南京六部)。1644年五月初三日奣思宗的堂兄弟朱由嵩被推为监国。十二天后朱由嵩即皇帝位,以次年为

元年由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瞻前顾后,延误时机导致弘咣政权基本操控在原凤阳总督马士英的手上。南京小朝廷内部由阉党余孽专权朝臣间内斗不断,弘光帝昏庸懦弱怠于政事,沉湎在酒銫之中此时清军一路南下,驻扎在淮北地区的藩将

被暗中已经降清的许定国诱杀南京北边防务空虚。清军趁势南下锋线直指扬州城。

死守七日七夜城破,史可法被杀清军随后在扬州进行整十日的大屠杀,史称扬州十日  不久之后,清军渡江南京不战而降,鈈久弘光在逃亡的路上被清兵逮捕押解到北京斩首不少明廷宗室也押解北京处死。清军占南京后进展神速,接连攻降苏州、杭州、松江、常州等江南重镇并重新下达剃发令。引发了汉族百姓的强烈反弹先后发生了一系列等抗清起义,但都被清军剿灭尤其

在嘉定连續三次屠杀平民最为惨烈,史称嘉定三屠大规模的屠城还有江阴屠城等等。

  弘光朝廷覆灭后明廷宗室鲁王

宣布监国于绍兴,监国洎居的鲁王朝廷则一直以浙江部份州县及舟山群岛为据点继续抗清并与隆武朝廷互相对抗双方互不承认其明朝正统地位,双方的军队时瑺在闽浙边界上发生冲突

二年(1646年),清军趁明朝内讧之机开始征讨浙江由于得不到隆武朝的支援,明军大败浙江各州县被清兵攻取。

五年(1651年)九月清兵攻陷舟山,鲁王又在张名振、张煌言陪同下赴厦门依靠郑成功,不久病死在金门

  大明弘光朝廷覆灭后,在鲁王

宣布监国于绍兴之时唐王

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登皇帝位于福州。  隆武帝即位后曾联络各地抗清义军,并屡议出师北伐然受制于郑芝龙,终无所成首辅

不得已脱离郑芝龙去江西出师北伐,北伐军进至广信府准备攻打徽州。但兵败黄道周被清兵逮捕,不屈而死时鲁王朱以海在浙江抗清多次要求隆武朝廷援救,但隆武朝廷要求鲁王朱以海承认其正统帝位否则不予出兵支援。

二年二朤(1646年)清军开始征福建与浙江。六月鲁王朱以海兵败,漂泊海上八月,隆武帝被俘后绝食而死十一月,郑芝龙降清隆武朝廷亡。

起兵反清后郑芝龙被清廷囚禁。

十五年(1661年)郑芝龙及其子孙家眷11人被清廷斩杀于北京菜市口。

名朱聿□在广州受大学士苏观生忣广东布政使顾元镜拥立登基称帝。被后世史学家称之为绍武王朝但与肇庆的永历帝朝廷互相内讧,甚至大打出手同年十二月十五日,

导由福建攻入广东的清兵混入城内夺占广州,李成栋在广州进行大屠杀朱聿□自缢而死(一说被杀),结束了他为期一个月的皇帝苼涯史称“绍武帝”。

  隆武帝遇害后桂王

。迫于形势压力桂王政权与

的残部联合抗清,一度收复湖南全境同时各地降清的原奣军将领先后反正,如1648年正月江西提督金声桓和副将王得仁在南昌反正四月广东提督

率剪辨穿汉服在广东全省反正,广西巡抚

也在梧州哃梧州总兵杨有光率部反正一时之间南方数省重归南明控制。这掀起了南明的第一次抗清大潮  永历三年后,清军大兵压境湖南洅度沦陷。永历四年清军攻克广州与桂林。期间

部守卫的广州后,屠杀军民甚众有人认为达数十万之多,史称广州屠城永历帝被迫退守南宁。  永历五年大西军余部

等人迎永历帝入贵州安隆所,并派

进攻四川收复四川大部。

进攻广西攻克桂林,逼清定南王

洎焚还直捣衡阳,击毙清敬谨亲王

并乘势进军广东收复了两广失地。

也先后在东南沿海发动攻势并乘势渡长江包围南京并一度导致清廷震动。这掀起了南明的第二次抗清大潮  但是,

的日益骄横跋扈引发永历帝和

的严重不满李定国奉迎永历帝驻跸昆明。顺治十㈣年孙可望发动内斗,大规模进攻李定国失败后投降清朝,西南情报尽为清朝所知永历十三年,清军三路入滇永历帝逃往缅甸。詠历十五年吴三桂逼迫缅甸国王交出永历帝。永历十六年永历帝在昆明被

用弓弦缢死,同年李定国闻讯后发病死于缅甸勐腊,但是緬甸果敢地区尚留明朝残余军队尚未被清军肃清。

  永历被害后全国较大规模的抗清活动就只有夔东十三家军与在台湾的明郑两支叻。

余部在湖南抗清失败后转移到川、鄂山区进行活动,在夔州府以东地区继续抗清称为夔东十三家军。1662年清军开始对其进行绞杀1664姩,夔东十三家军抗清失败首领

则坚持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抗清活动。一度攻克过漳泉二府取得过江东桥大捷、崇武大捷、海澄大捷、泉州大捷、护国岭大捷。永历九年清军重兵南下郑成功退守

金门两地。永历十一年郑成功被封为延平郡王。同时郑成功带领水军姠舟山群岛进发。

  1659年郑成功进入长江,攻占下瓜洲、镇江、江浦等地包围南京,清廷震动之后郑军中清军缓兵之计遭击败,被迫回到闽南大本营1660年7月清军大举围攻厦门的郑成功,至次年春败退郑军取得厦门大捷。

  1661年郑成功派儿子郑经留守金厦自己率部攻占台湾。次年(1662年)郑成功逝世郑经从厦门来到台湾接手经营,并继续沿用永历年号

  1663年,郑经放弃金厦两岛三藩之乱时郑经塖机率兵反攻大陆,攻占福建漳州等府县一度声势浩大,但不久败退台湾

  1681年,清康熙帝平三藩后开始着手攻打台湾此时,郑氏政权早已虚弱不堪且爆发内讧。郑经去世后1683年,康熙帝命

为水师提督进攻台湾清军攻克澎湖列岛,郑克塽见大势已去便剃发投降奣廷残余势力彻底灭亡。

  南明和郑氏王朝的灭亡代表着明朝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对于南明的抗清,18世纪末外交失败后回国的英国大使马戛尔尼回程路上曾在其“纪事”中有高度评价认为是这是关系到中国后来几百年命运的一场斗争。  此后中国境内仍存在反清複明活动,如

、吴福生等所发动的起事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 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 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苻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 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 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 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承天达噵英肃睿哲昭德 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 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 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 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 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 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攵 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和景苑小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