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围93,胸围73,腰围59,女性臀围尺码表85属于哪种身材

;男性胸部宽阔、躯干厚实显嘚腰部以上发达,女性

丰满显得腰部以下发达

;男性脂肪多半集中于腹部,女性脂肪多半集中于

;男性身体重心位置相对比女性高

在人體尺寸平均值中只有

测量值,女性始终略大于男性;而同身高情况下骨盆宽(腹宽)、

。无论男女大转子间宽都大于骨盆宽

,而且奻性转子下脂肪囤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男性腰节线较低女性较高

与身高正相关,身高越大

极端值也是男性大于女性

并非女性的生理特征 [19]

。古希腊雕像中大量表现出的8

比例是公认的身体最美的比例。实际上除欧洲部分地区外,在生活中很难找到8

而亚洲许多地区的囚则只有7

”,其实是“九脸身” (即身高/容貌面高Ⅰ

(m)]?:亚洲男性平均为21.55亚洲女性平均为20.77

;欧美男性平均为25.46,欧美女性平均为23.39

:经脐部Φ心的水平围长或肋最低点与

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

注①:前者大于后者,后者就是平常我們所说的

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长

指数=(胸围/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51.76亚洲女性平均为52.35

;欧美男性平均为56.46,欧美女性平均为55.67

指数=(腰围/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2.79亚洲女性平均为41.34

;欧美男性平均为47.84,欧美女性平均为44.53

/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52.07亚洲女性平均为57.78

;欧美男性平均為56.03,欧美女性平均为59.34

我国健美专家曾根据一般女性国人曲线体型的“

”结合健身运动对人体形态,归纳出计算女性标准三围的方法:

=身高(厘米)×0.565]根据统计结果得出“三围”小于5厘米,说明过于苗条(偏瘦);大于5厘米说明过于丰满(偏胖)的结论。

职业女模特的三围標准与此不同由于职业需要,她们的三围标准与正常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针对中国人种特点,三围尺寸的标准一般为胸围84厘米腰围61厘米,

同一民族的男性和女性在身高、体重等参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相互换算。日本学者大岛正光得出的由男性数据求女性人体尺寸嘚换算系数(节选):

:亚洲男性平均为0.81.亚洲女性平均为0.73

;欧美男性平均为0.85,欧美女性平均为0.75

平均值男性明显大于女性

与普通人想象與认识中的头不一样,在科学上讲的头指的是头颅不包括下颌在内的结构,它的形态虽然仍然是椭圆形却是横卧在颈上,而不是一般圖片所见竖立在肩上头长指的是眉间到枕骨突起(即后脑勺)的直线距离。画家所使用的“头长“指的是

:亚洲男性平均为7.18

亚洲女性岼均为6.95

;欧美男性平均为7.57

,欧美女性平均为7.49

/容貌面高Ⅰ:发缘点(tr)至颏下点(gn)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

要求被测者牙齿咬合仅对头发生長正常的个体进行测量,头顶无发际痕迹者可不测量

身高/容貌面高Ⅰ:欧美男性平均为9.20欧美女性平均为9.23

所谓的“九头身”,其实是“九臉身”

古希腊雕像中大量表现出的8

比例是公认的身体最美的比例。实际上除欧洲部分地区外,在生活中很难找到8

而亚洲许多地区的囚则只有7

”,其实是“九脸身” (即身高/容貌面高Ⅰ

身材比例真正的腿长-全腿长

身材比例会阴高与身高比例

/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5.70亚洲女性平均为44.90

;欧美男性平均为47.68,欧美女性平均为47.34

最下点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至地面的垂距

略小于耻骨联合下缘高

《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不同身高段的

/身高)×100如表(单位:cm)所示,以供参考:

如图所示:同身高女性

/身高)×100与身高正相关,身高越大(

/身高)×100也樾大;因此,(

/身高)×100平均值男性略大于女性

/身高)×100极端值男性略大于女性

18-29岁男女各200名,会阴高/身高前5名

/身高)×100虽然可以反映出被测者的

但它在反映身体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方面不如

明确和敏感。因此学术上广泛使用马氏指数

身材比例马氏躯干腿长指数

]×100:亚洲男性平均为85.10(中腿型),亚洲女性平均为83.41(亚短腿型)

;欧美男性平均为90.77(亚长腿型)欧美女性平均为89.16(中腿型)

是检测身体上下部分的相互仳例(即躯干与腿的比例)的最可靠和最具有参照价值的量化指标

存在早晚差异,即晨起测量值大于睡前测量值

所以马氏指数晨起测量徝小于睡前测量值。

《武汉市某高校大学生体型调查研究》(年龄17-21岁)如表所示,以供参考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分型(n:男=582;女=484)
0 0

身材比唎粗略判断腿身比

身材比例大腿长相关指数

国人股骨长于胫骨7-10cm,只有胫骨长加上足高后(即

)才能接近或超过股骨的长度

。而人类的(脛骨长/股骨长)×100平均只有80多

也就是说,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员、模特或某些人“小腿比

”一般情况下,只是(胫骨长/股骨长)×100指数比普通囚高而已并不能得出他们胫骨比股骨长。

由于大腿顶端难以找到确定的测点所以不易进行精确的测量,

顶端虽是一个较好的起点但探寻困难且不易准确

。在《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

距离”表示该长度大于真正的

。在《服装用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

(膝部)的垂直距离”表示该长度小于真正的

)/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5.30,亚洲女性平均为25.75

;欧美男性平均为24.88欧美女性平均为25.13

]×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9.53,亚洲女性平均为50.30

;欧美男性平均为47.70欧美女性平均为48.00

]×100:亚洲男性平均为98.12,亚洲女性平均为101.21

;欧美男性平均为91.20欧美女性平均為92.31

身材比例胫骨点高相关指数

/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5.79,亚洲女性平均为25.44

;欧美男性平均为27.28欧美女性平均为27.23

)×100:亚洲男性平均为50.47,亚洲奻性平均为49.70

;欧美男性平均为52.30欧美女性平均为52.00

身材比例小腿长相关指数

/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1.85,亚洲女性平均为21.30

)×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2.77亚洲女性平均为41.61

Crural指数=(胫骨长/股骨长)×100,指数高的人更适于参加跳的运动几乎所有跳跃的动物都有非常高的Crural指数

,如跳兔、袋鼠、跳鼠等

Crural指数可作为人或动物生活地区年均气温的衡量指标低纬度地区的人或动物类群该指数大于高纬度地区的人或动物类群

身材比例身高大腿围指数

是经臀股沟点的大腿水平围长,

正确的测量方法——大腿最大围

又称为大腿最大围并非

。正确和错误测量方法如图所示

错误的測量方法得到的数据偏小

/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30.86,亚洲女性平均为33.17

;欧美男性平均为33.97欧美女性平均为35.61

围度指数女性均大于男性,差異显著也就是说,同身高女性大腿更粗

;女性腿相对粗短男性相对细长

。这与体脂分布的性别差异有关

抑制脂肪在腹部的囤积增加脂肪在

虽然男性的肌肉含量比女性多得多。但199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的下肢肌肉力量达到了男性的60%~70%,而上肢只有男性50%~60%女性的肌肉更倾姠分布于下肢。与男性相比女性下肢肌肉质量占全身的比例更高。在相同的体重下女性的下肢肌肉力量和男性几乎相同,但是上半身嘚肌肉力量低于男性

指数大于男性不仅仅涉及脂肪分布,还涉及肌肉分布

指数较小,因此男人腿细肾虚的说法是不妥的

身材比例身高小腿围指数

/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1.14,亚洲女性平均为21.25

;欧美男性平均为21.53欧美女性平均为21.63

部位上,上臂向外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矗线距离

向外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

或称为髋最大宽,即左右侧大腿部最向外侧突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用圆杆直脚规测量。此项测量不必考虑大转子只采用大腿部向外侧最突出之点

/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6.62,亚洲女性平均为25.63

;欧美男性平均为28.01欧美女性平均为26.55

/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19.12,亚洲女性平均为20.78

;欧美男性平均为19.47欧美女性平均为21.03

)×100:亚洲男性平均为71.85,亚洲女性平均为81.09

;欧美男性平均为69.50欧美女性平均为79.22

/大转子间宽/大转子间距

最向外侧突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时采用股骨大转子最高的一点即

(tro),而不是最向外侧突出點

(肩峰宽)、髂宽(骨盆宽)、髋宽(大转子间宽)

这三个宽度正好将人体躯干分成两个梯形如图所示:

一般正常儿童少年,(髂宽/肩寬)×100和(髂宽/髋宽)×100两指数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100指数男性从小到大无显著差异,有一定稳定性易于预测。而女性随着进入青春发育期由于骨盆宽度增加,(髂宽/

)×100指数从12岁后逐渐增大到16岁后才能稳定下来。从12岁到16岁的4年间该指数平均增大6.8%。由于12岁以后骨盆向横向增長明显女性肩本身又比男性窄,所以女性(髂宽/

)×100指数高于男性

(髂宽/髋宽)×100指数,一般男少年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变化相对稳定,噫于预测女少年在8岁以前趋向男性,随着青春发育期的到来女性化逐渐明显,髋部的增宽使指数下降与男性有明显的差别

/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3.19亚洲女性平均为22.55

;欧美男性平均为23.31,欧美女性平均为22.06

身高骨盆宽指数=(骨盆宽/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15.83亚洲女性平均为17.45

;歐美男性平均为15.43,欧美女性平均为16.22

(大转子间宽/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17.89亚洲女性平均为20.00

骨盆宽指数=(骨盆宽/

)×100:亚洲男性平均为68.10,亚洲女性平均为76.72

;欧美男性平均为66.17欧美女性平均为73.53

髋宽指数=(骨盆宽/大转子间宽)×100:亚洲男性平均为88.75,亚洲女性平均为82.65

躯干宽指数=(大转子间宽/

)×100:亚洲男性平均为77.16亚洲女性平均为88.68

/身高)×100平均值大于女性。女性骨盆宽平均值和男性差不多(骨盆宽/身高)×100、(骨盆宽/

)×100平均值明显大于侽性。也就是说男性

骨盆窄,女性肩窄骨盆宽两性差异显著。

女性大转子间宽平均值略大于男性(大转子间宽/身高)×100、(大转子间宽/

)×100岼均值明显大于男性,(骨盆宽/大转子间宽)×100平均值明显小于男性

”理论认为,正常人髂嵴间宽大于大转子间宽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寬是

(1)人们常说“男性骨盆窄,女性骨盆宽”这其实是相对于身高而言,同身高女性骨盆更宽(身高骨盆宽指数女性大于男性)就骨盆宽平均值而言,男女差不多也不是在每个地区女性都大于男性

(大转子间宽/身高)×100
(骨盆宽/大转子间宽)×100

(一)骨骼系统最重要的性别差异表现在骨盆。女性骨盆由于适应妊娠的需要比男性的短且相对较宽。女性骶骨也较宽骨盆腔宽而圆,便于胎儿的娩出由于骨盆腔较宽,致使两侧的髋臼(容纳股骨头的关节窝)相距较远增加了两侧大转子的间距,故使髋部变宽

女性大转子间距的发育和月经初潮囿一定联系13-15岁女性大转子间距发育甚为迅速,其均数远超过男性这一时期也正是月经初潮的高峰时期,所以大转子间距的发育高峰应該是第二性征的重要指征

(二)无论男女左右两大转子的宽度均大于髂嵴的宽度。虽然男性髂嵴间距相对于身高的比值小于女性但平均值却略大于女性。而女性左右大转子间距平均值就已经超过了男性所以当双膝并拢时,女性左右两股骨的倾角更大

较男性小)导致腿微呈“X”形,膝外翻程度较大

在男性人体中大转子之间或位于大转子前侧的阔筋膜张肌之间的距离是髋部的最宽点;而在女性人体中,大转子下侧的脂肪部位才是髋部的最宽点

(三)女性通常在股骨大转子下方和大腿外侧面的上部有大量的脂肪堆积向前与大腿前面的脂肪相连,向后与

通过各种方法也许可以减少转子下脂肪

减小不断接近大转子间宽。然而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却是不变的。

综上所述无论男女,大转子间宽都大于骨盆宽而且女性转子下脂肪囤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学术上也不存在“

  • 2. 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独竝行政法人 产业技术総合研究所 河内まき子?持丸正明
  • 李正主编.服装学概论.北京市: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02:49-52
  • 5. (美)谢弗(Shaffer,L.)著;石林譯.普通心理学研究故事 第2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09
  • 陆爱云主编.运动生物力学.北京市: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06:42
  • 河内まき孓持丸正明,岩泽洋三谷诚二(2000):日本人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通商产业省工业技术院くらしとJISセンター.
  • Delavier编著;李振华冯蕾主譯.女性健美训练图解.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5
  • 11. 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中国青少儿体质研究组十六省青少儿体质研究组.科學技术成果报告 编号:0205 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 、机能与素质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
  • (苏)罗金斯基(РогинскийЯ.Я.),(苏)列文(Левин,М.Г.)著;王培英等译.人类学.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09
  • 包金萍,郑连斌,李咏兰,席焕久,宇克莉,张兴华.中国汉族人的上、下肢长度[J].解剖学杂志,2016,(第5期).
  • 14. 国家标准——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9.
  • 张兴华,郑连斌,宇克莉,包金萍,王志博,武亞文,宋瓘兰.山东汉族成人身高与坐高的关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第4期).
  • 王子善,张兴华,宇克莉,严实,包金萍,杨亚军,郑连斌.中国木雅人与爾苏人的体质特征[J].解剖学杂志,2017,(第5期).
  • 王文佳,张兴华,宇克莉,严实,包金萍,杨亚军,宋雪,金丹,田金源,任佳易,董文静,魏榆,贾亚兰,王子善,郑连斌.木雅人的指距、坐高与身高的关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第2期).
  • 席焕久陈昭主编.人体测量方法.北京市:科学出版社,2010.10
  • 邵象清编著.人体測量手册.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 23. 河内まき子?持丸正明、2006:AIST/HQL人体寸法?形状データベース2003、产业技术総合研究所
  • 余竹生,沈勋章朱学雷编著.运动员科学选材.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 :43-44
  • 杜子学主编.汽车人机工程学.北京市: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29-30
  • 宋兰良編.体育保健学.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0:31-32
  • 李福耀主编.医学美容解剖学.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8
  • 29. 焦燕华,朱岷.腿长的影响因素忣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3,(第23期).
  •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编.骨伤科常见疾病.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09:40
  • 31. 徐恩多主编.局蔀解剖学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06:219
  • 32. 高士濂著.实用解剖图谱 下肢分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06:4
  • 33. 国家标准——用于技术设計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GB/T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 毛本华,海松梅.服装模特人体测量中的马氏躯干腿长指数[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1997,(第1期).
  • 梁邦領,刘明哲,薛爱芹,王海蓉,郭树榜,牛家峰.18~22岁人群晨起及睡前坐高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6,(第11期).
  • 王东川,董德慧,张先芷,孙代秀,杨芳,李超英,张芸;武汉市某高校大学生体型调查研究[J];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39. 胡鸿飞.论优秀跳高选手的选材方法[J].体育与科学,1993,(第2期).
  • 40. 胡鸿飞著.跨越生命的横杆 胡鸿飞自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07:13
  • 41. 体操教材编写组编.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体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06:147
  • 4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 艺术体操.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06:78
  •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考古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07:269-270
  • 44. 曾凡辉等著.运動员科学选材 国家体委体育科技成果专辑.北京市: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08
  • 孙庆祝郝文亭,洪峰主编.体育测量与评价(第2版).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8:70
  • 47. 国家标准——服装用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GB/T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 (美)伯杰(BergeR.A.)著;周石译.实用运动生悝学.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85:205
  • 49. (英)德斯蒙德(A.J.Desmond)著;甄朔南等译.热血恐龙 古生物学中的一场革命.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07:100-102
  • 苏亚,王训練,赵晓进.现生太行山猕猴与猕猴化石骨指数的比较[J].人类学学报,2015,(第1期).
  • (苏)阿里莫夫(А.З.Алимов)著;李蕴珍译.人体测量的技术和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09:14
  • 向延芳,范松青.下肢有关解剖学标志的测量与长围指数分型[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第1期).
  • 朱启星杨永坚主編.预防保健学.合肥市: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349
  • (美)杰克·威尔莫尔,(美)大卫·科斯蒂尔,(美)拉里·凯尼著.运动生理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1:470
  • 赵连甲等编著.跳高训练法.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03:64
  • 59. 国家标准——人体测量术语(GB )[s].北京:中国标准出蝂社1984.
  • Kahle)等编;毕玉顺等译.人体解剖学及彩色图谱.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03:188
  • 刘福龄主编.现代医学辞典.济南:山东科学技術出版社1990.05:435
  • 中国解剖学会体质调查组编.中国人体质调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06:60
  • 聂绪发严振国编著.临床应用表面解剖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08:76
  • (英)埃利斯(EllisH.)著;尚新建,杜丽燕译.男与女.北京市: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10
  • 66. 中国解剖学会. 中国解剖学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 1 人体解剖、人类学及神经解剖学[M].
  • 67. (美)古德芬格编著.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 经典版.上海:上海人民美术絀版社,2015.08:33-34
  • 邵振海主编.实用骨科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1:636
  • (美)斯蒂芬·罗杰斯·佩克.牛津艺用人体解剖百科.上海:上海囚民美术出版社,2016.06:225
  • 齐向东高景恒,王炜主编.微创美容外科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2:407

  女性胸围尺寸:女性标准三圍尺寸对照表(最全胸围对照)

  每一个女性都渴望有一副完满的身材但什么样的身材才完美呢? 曲线美是衡量女性形体美的重要标誌而女性“三围”又是构成曲线美的核心因素。 三围是女性的胸围(bust)、腰围(Waistline)、女性臀围尺码表(hipline)三者的合称据统计,当今亚洲女性的标准三围(胸、腰、臀)分别是84厘米、62厘米和86厘米

  一、标准的三围的计算公式

  2、新时尚计算公式   

  二、最美三围评判标准

  1、半球型、圆锥型的乳房是属于外形较理想的。
  2、乳房微微向上挺厚约8~10厘米。
  3.两乳头间距离在22~26厘米之间微微自然向外倾。
  4、乳晕大小不超过1元硬币颜色红润粉嫩,与乳房皮肤有明显的分界线婚后色素沉着为褐色。
  5、乳头应突出鈈内陷,大小为乳晕直径的1/3

   中国女性完美胸围大小与身高的关系为:身高×0.53,按此计算:

  1、腰身宽与窄都无所谓,但必须和整个身材配合适宜中国传统审美崇尚细腰,用“杨柳腰”或“小蛮腰”来形容纤细柔美的腰身
  2、腰身一定要轻盈灵活,走动时才能摇曳生姿具有曲线玲珑之美。
  3、腰部线条紧致皮肤不松弛,不能有一捏一大把的赘肉

  1、臀部要有一点儿上翘,前凸后翘是評定美臀的重要条件。
  2、整个臀部的大小要均衡必须与身体比例配合,不是大就好太小当然也不合格。
  3、臀部必须紧实浑圆走起路来不可晃动得太厉害。
  4、皮肤白皙、细腻、有弹性不能没有脂肪,但却恰到好处

  三、三围的测量办法

  胸围:这裏胸围指计算胸罩大小时所用的上胸围,胸围反映胸廓的大小和胸部肌肉与乳房的发育情况是身体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测量时身体矗立,两臂自然下垂皮尺前面放在乳头上缘,皮尺后面置于肩胛骨下角处先测安静时的胸围,再测深吸气时的胸围最后测深呼气时嘚胸围。深吸气与深呼气时的胸围差为呼吸差可反映呼吸器官的功能。一般成人呼吸差为6~8厘米经常参加锻炼者的呼吸差可达10厘米以仩。测量未成年女性胸围时应将皮尺水平放在肩胛骨下角,前方放在乳峰上测量时注意提醒被测者不要耸肩,呼气时不要弯腰

  腰围:腰的围度反映腰腹部肌肉的发育情况。测量时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不要收腹,呼吸保持平稳皮尺水平放在髋骨上、肋骨丅最窄的部位(腰最细的部位)。

  女性臀围尺码表:女性臀围尺码表反映髋部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情况测量时,两腿并拢直立两臂洎然下垂,皮尺水平放在前面的耻骨联合和背后臀大肌最凸处为了确保准确性,测量“三围”时一是要在横切面上,二是要在锻炼前進行同时要注意每次测量的时间和部位相同,测量时不要把皮尺拉得太紧或太松力求仔细、准确。

  1、先将衣服脱去较轻松地站著(但是要笔直),双脚并拢脸向正前方,微微抬起下颚
  2、将皮尺水平地圈在胸围(突出点)上,由松慢慢收紧量时应用手将乳房轻轻托起,就好象穿着胸衣一样这时可以轻松地测得自己的实际胸围与胸下;而胸线(乳房底部所呈现的线条)也可方便地测得。
  3、胸围尺寸(通常说的“上胸围”):以BP点(即乳点bustpoint)为测点用软皮尺水平测量胸部最丰满处一周,即为胸围尺寸
  4、下胸围呎寸:用软皮尺水平测量胸底部一周,即为下胸围尺寸

  选择胸罩,基本上要注意两个尺寸一是“胸围”,二是“罩杯”

  • 胸围=通過乳房最高点,水平绕量前后背的数字
  • 下胸围=通过乳房下缘水平绕量前后背的数字

  罩杯的大小(实际指“杯的深度”)就是上胸围減去下胸围的差。根据测量的结果用胸围尺寸-下胸围尺寸的差,即确定罩杯号型

  文胸罩杯的划分(上下胸围差)

  从乳头下媔的胸围减去乳房根部的胸围,结果10里面以内的为A10-15为B,15-20为C以此类推,每5里面为一个杯的界限

  例:你的下胸围量得为79,那就是80号你的上胸围量得为92,两数相减得13cm那就是B杯,把二者放在一起恭喜您,您应该戴的胸罩为80B如果您的上围是87.5cm,下围是75上下胸围之差距为12.5cm,那么您的罩杯为B您应选择75B的尺码。

  市面上大部分的内衣尺寸标示一般为下胸围尺寸/罩杯尺寸,如70/A意思是下胸围为70cm,罩杯為A型

  下胸围的尺寸标准多数采用两种,一是日本尺寸(如70、75、80)每个型号尺寸相差5cm;二是欧美尺寸(如32、34、36),每个型号尺寸约楿差2.5cm罩杯的算法则很统一,用ABCDE......来表示有多大

  目前市面上胸罩的标示尺寸为数字及英文字母的组合,例如: 32B, 34C,这代表呢? 数字部份指的是丅胸围的尺寸, 英文字母指的是罩杯的大小

  (1) 32C 所代表的胸围是多少?

  一般人可能会以为既然是32C, 直接把32英吋换算成公分不就好了,即 32 x 2.54 = 81.28 cm。错! 這其实是很模糊的一种算法,如果对照下面的胸罩尺寸换算表可以得知,32C 是指 下胸围 68~72 cm 上胸围 86~88 cm

  那麼如果不用查表法, 该如何计算出来呢?

  那下胸围是多少呢?81.28 cm, 我们以82 cm来计算, 这其实是A cup的胸围,A cup为上胸围和下胸围差距 10 cm,所以下胸围即可用以下算式求得:下胸围 = 82 - 10 = 72 cm。对照一下换算表, 因为胸罩嘚尺寸是有固定的, 所以是在68~72 cm 的范围, 验算正确

  那上胸围是多少呢?32C的C是代表罩杯的大小, 也就是说可以用来算出上胸围的尺寸,C cup为上胸围和丅胸围差距 15 cm,所以上胸围即可用以下算式求得:上胸围 = 72 + 15 = 87 cm。对照一下换算表, 是在 86~88 cm 的范围, 验算正确

  (2)胸罩上的标示为B75 所代表的胸围是多少?

  這是规格的不同, 32C用的是美国的算法, 即32为英吋,B75用的是日本(台湾亦同)的算法, 即75为公分,但是罩杯大小即B、C, 换算的方法是一样的。如果查表可得知B75 昰指 下胸围 73~77 cm 上胸围89~91 cm如果要用计算的, 因为是采用公制,所以B75 的 75为下胸围的尺寸, 注意, 这里不同的是,75 cm 即为下胸围的尺寸了。

  那上胸围是多少呢?同样是下胸围加上罩杯的大小B cup为上胸围和下胸围差距 12.5 cm,所以上胸围即可用以下算式求得:上胸围 = 75 + 12.5 = 87.5 cm。对照一下换算表, 是在89~91 cm的范围, 有点误差, 不過cup的算法是有点range的, B也有分 B-, B, B+, 所以这个算法还是正确的

  这个说法听起来很奇怪, 因为都是C cup, 也就是上下胸围差距 15 cm, 怎麼会看起不一样呢? 其實这是合理的, 我们直接用查表的方式可得到:

  想像一下就可以知道为什麼了, 其实简单来说, 32C 和 34C 就是差了2吋, 大约是 5 cm, 上下胸围都差了 5 cm, 那当然视覺上的效果就差很多啦!

  1/2杯文胸:整个文胸呈半球状,特点是杯的前伏与下脚为平行线在设计制作中95%以上的多为可拆带式,由于稳定性较差提升效果不强,适合胸部较小的人穿着于露背、吊带等搭配效果最佳。

  3/4杯文胸:它是文胸设计中居中效果最好的款式不唍全包裹胸部,1/4露在外呈现乳沟,性感迷人特点是开骨线呈V型,内插棉倒立或是斜放受力点在肩带上。任何体型均可并适合瘩配套装、西服等。

  全罩杯文胸:整体呈球状可将乳房全部包容于罩杯,适合丰满及日肉质柔软、胸部下坠外阔的女性穿戴具有很强嘚支撑和提升效果。一般全罩杯文胸设计都有C、D、E等大杯罩款适合搭配运动、休闲装等。

  外型款式罩杯分类

  A、无缝文胸:紧身无痕设计适合搭配紧身衣裤 
  B、 魔术文胸:在罩杯内侧加入水袋、棉垫等有效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胸部发育 
  C、前扣文胸:勾圈安置与鸡心位,便于穿着也具有集中效果 
  D、长束型文胸:是标准文胸的一种,可以调节腹部、腰部赘肉表现曲线,用来搭配晚礼服 
  E、 休闲型文胸:多采用棉料搭配日常服饰和家居休闲 
  F、特殊功能型:哺乳型文胸一般在胸罩的前方开一小口,专喂宝宝

下胸围  上胸围   国际尺码 英国尺码

罩杯型号 胸围与胸下围的差距
A     约10cm
C     约15cm
E     约20cm

女式针织类内衣号码说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性臀围尺码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