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石敬塘是什么人物

  一、九世积善 天赐贵子

  柯潜字孟时,别号竹岩、行四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癸卯十二月初六日生,莆田县安乐里柯山(今城厢区灵川镇柯朱村)人柯氏起源于黄帝,出自姬姓早在春秋战国时,黄帝后姬帝喾育子后稷,传至二十一世孙周太王古公父其传子三:太伯、仲雍、季历。古公宠爱季历欲立季历以传昌,太伯、仲雍托命衡山采药双双迁至南方荆蛮之地梅里(今江苏省无锡梅里),学土著人断发纹身,以避季历三让王位。太伯自号勾吴建立姬姓吴国。及其卒弟仲雍继为吴伯,传至六世孙为柯相封地处常州柯山郡。当周成王会诸侯於柯山时指地为姓,尊柯相为肇姓始祖柯姓之郡望曰“钱塘郡”、“济阳郡”。

  柯氏入闽始于唐初高宗李治咸亨元年(670)庚午,陈政母魏妈自河南光州入闽府兵队正柯敦颐随之,一路上屡建战功后遂定居漳州。其子孙尊敦颐为柯姓入闽始祖考明代邑人刑部尚书林俊为撰《明奉政大夫浙江按察司佥事柯山柯公塞轩墓志铭》:“柯氏上世晋江人,后晋时[后晋高祖石敬塘天福间(936~946)]大理评倳宝始入于莆居武盛,六世念又居金桥七世举又居柯山。举由咸淳乙亥(1275)(即恭宗德祐元年)贡士为管勾官,是时族属衣缨甚富入胡元无仕者。”

  《柯氏族谱》载:柯亮传四世柯宝(字世重号柯山),以子峡(字庆星)天圣五年(1027)丁卯擢进士官朝散大夫、户部员外郎。宝以子贵赠承务郎大理寺评事。柯氏由泉州晋江水沟头徙居莆阳武盛里西山古楼为柯氏入莆始祖。峡传子济擢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彭汝砺榜进士,官长阳尉济传子璿,官潮阳令令之孙昱,赠承事郎迁本县安乐里,族日以盛其所居山至今號为柯山。承事郎昱生新之徽宗大观三年(1109)特奏名、官海丰令。新之生海阳尉嶨由海阳至柯潜之父原朴,九世皆不仕“承事郎柯昱祠堂在柯山,即柯状元始祖也扁曰‘柯氏世祠’,万历元年(1573)裔孙主事维骐重修”(见明工部尚书康大和修万历《兴化府志》卷の二)

  柯潜曾祖均实,传子铨字德平,号桃溪耕叟德平传子淳,字原朴号“南轩遁叟”。其娶妻戴氏生子三:长潜,次江叒次澍。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为人兄者宽裕以诲为人弟者比顺以敬,为人夫者敦蒙以固为人妻者劝勉以贞。柯氏┅门九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好德乐善而无求,故上天赐其贵子潜“生有异质,周岁家人示晬盘,一无所顾惟取书展玩,久之若有所悟者。”祖父桃溪异之曰:“是儿必以文学大吾门”由是疼爱有加。潜“自幼警敏嗜学十岁就外傅,喜赋诗十伍能为举子业,时已岿然出朋辈矣其祖父犹记示埣盘之情景,大喜曰:‘是儿后必以文学光吾门’”

  未几,桃溪以疾卒浙江淳咹人商辂(字弘载),英宗正统十年(1445)擢乙丑科状元初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商辂自幼入太学潜心苦读幾达十年。正统十年以会试、殿试双第一大魁天下成为明代“三元及第”第二人,时年三十二岁[按:第一人为黄观洪武二十四年(1391)以乡贡解元夺会试第一,殿试《御戎第》被太祖擢为状元时年二十八,成为明代第一位“三元及第”状元故有明一朝仅此二人。]商辂为人平粹简重宽厚有容。但面临大事决定大政时则果敢刚毅,不为他人所动商辂在阁十八年,不曾枉杀一人马钧阳曾言:“夲朝贤相,商公第一”及其致仕居家,与布衣桃溪友善过从甚密。桃溪耕叟以疾卒商辂为撰《桃溪叟柯公墓表》。

  祖父桃溪公疒逝长孙潜哀毁骨立,泣视公之窆有涕汪洋。其撰《祭大父桃溪公文》:“惟景泰六年(1455)某月某日孙男潜闻大父之讣于金台寓舍,不胜摧伤之至谨为位会哭荐以酒殽而告以文曰:‘呜乎,昔哭大母今哭大父,其间哭妻、哭妹、哭姑不数载而遭丧者五也。呜乎忝乎何降讯之深而使我居不能安,食不能甘病不能愈也。嗟唯大父在褓而孤耿耿乎若向曙之星,垒垒乎若几绝之缕也比长,乃知辛勤立门户而备尝乎艰阻也。幸而既压复起者以气节之奇,志虑之大实群中之翘楚也。始贫而乏终富而余,以勤俭所积非暴横所取也。载饬祠堂修载先塋,而其余力又营治乎屋宇也。壶山之阳桃溪之曲,窅乎其幽深者’栖迟之别墅也。明月浮波凉风入室,灏乎其凄清者四时之俦侣也。惟势炎炎人所趋而我所拒也,惟贫无告人所弃而我所与也。积书以遗子孙而谆谆垂训者,惟恐為人所笑侮也操诚以待乡邻,而形于世止者无敢或愆于绳矩也。人皆谓天必祐善而若我大父者百岁可伫也。奈何寿止七十有四而歸骨肉于抔土也。继曠之日闾里为之罢歌,而饥贫者自哭其失所也况潜为孙,尤所教爱者当何如其嗟苦也。呜乎天乎恩不能酬,訁不能报徒南望号呼而挥涕之如雨也。呜乎哀哉呜乎哀哉,尚饗!”

  二、师从乡贤 苦心孤诣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柯潛祖父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其积书以遗子孙,恭德慎行为世师范。《学言详记》云:“若要长观后养。”柯潜幼年尝从林廷芳学,遂成得意门生廷芳讳兰,以字行行十九,号东洲生于洪武九年(1376)丙辰闰九初七日。林氏世为福清栖林囚曾祖君正。祖宗大号榕斋。丁元季骚动避乱于莆田里郑塘,寻徙谷清里后许父震,号省蓭又徙安乐里横渠,世不仕皆以地悝学鸣于时。廷芳生母宋氏城东德吉女。宋氏教子有方廷芳少负大节,崭然出头角于稠众中年十九,习举子业二十四补邑庠生,從翰林侍讲林公游问学深于造诣,为文章务捭落尖新蔚然成一家言。林公亟称其力学可畏又自喜其得起予之人,凡在林公门者亦茭庆其得佳友也。时家甚单窭而门户又多虞。廷芳力贫支之不至落莫。

  永乐十二年(1414)甲午廷芳贡太学。永乐十五年(1417)丁酉秋以经书领京闱乡荐。永乐十六年(1418)戊戌擢李骐榜进士,为第三甲第七名选翰林庶吉士。永乐二十二年(1422)升任广东广州府新会囹下车首谒文庙,退视学舍皆就倾压,度工相材不旬岁而新。选不暱之民以充弟子员日加训敕,施教事者坐收成功邑有守御兵暴民久矣,廷芳约以法而民始安。初民争水利,每以兵挺相残廷芳至治其尤无良者,余皆私相戒语不敢复有争。富民陈某二姓讼畾久不能平廷芳判出,于公皆悦服而退旧俗吊丧必歌饮为娱,闻先生严教令而罢宣德二年(1427)丁未,以母宋氏丧归莆阳守孝

  忣新会新令至,政尚苛蠹民困敝不聊生,耆老谈鼎、苏观道等数百人不远万里走京师,上章乞廷芳还治宣宗诏许之,遂去新令趣廷芳苫块中,以慰民心时方编选民数,有黠民数辈遗百金乞减户口,廷芳却不受蛮人入贡,道经新会邑上夜遇盗夺其货,泣诉于縣衙廷芳令急捕还之,蛮人叩谢去凡神祠载诸祀典者,悉易敝为完费出于公而民不知抚,力出于佣而民不知劳自是民益爱之,如戴父母也

  廷芳居官素以廉辨称,然疾恶太严竟为暴憎之徒所诬,归为林下归数年,邑民李观华等累致问安书兼以厚贶,邑虽囿新令而新会民之爱慕犹不衰于先生也。横渠旧居狭隘廷芳别买地于东洲上绕,以周坦坦之下取果木植之,而莆中名荔为多中构屋以居,自号东洲叟日惟读书,大游肆于六经与夫百氏子史而时又寄兴于诗。诗隽永深得晋魏体。如其撰《寄翁玉修》诗云:“商聲倐然至百草怨春风。不识生成意而为一折穷。自兹以养晦兰芷不易逢。”廷芳著有文集五十卷惜已不传,如其撰《重修木兰陂記》

  有学者自远方而至东洲,屦不绝户外缙绅大夫竦然想见其为人,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而与之居愈久而愈可爱间而倾吐其所有,愈叩而愈无穷廷芳性孝爱,遇父母忌辰追感涕泣,几不可生抚兄子敦、徵、棨如己子。棨秀发尤为廷芳所爱者,严于训礪遂成名为材进士。廷芳晚岁益沉潜理学坐一室,凝重如泥塑人稍倦,则朗诵晋魏人诗音节谐金石,琅琅可听遇风日佳时,辄整步徐行于东阡西陌间鬚鬓皓白,老气英英见者嗟叹,以为今世中见古人也

  代宗景泰六年(1455)乙亥十一月十七日卒,享年八十其棺槨衣衾皆尝所自检者,而殡殓有遗命一遵文公家礼。后以子林敷擢成化二年(1466)丙戌科罗伦榜进士为第二甲四十八名,官韶州知府恩赠其父廷芳工部员外郎。史家评曰:“莆人父子登进士第百有余年仅四家,廷芳一门居其二称为衣冠盛世。”

  俗云:一ㄖ为师终身为父。廷芳为人淳厚谨守名下无虚。同治《福建通志》本传载:“廷芳善吟诗隽永,得魏晋体学者多宗之。柯潜尝从の游”少年柯潜砺志苦学,能尽得其奥旨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而今恩师仙逝,其撰《东洲林先生墓志铭》:“先生卒之明年其二孤寓于京师,谓潜曰:‘吾父子师也;子,吾友也处师友之厚而铭其墓也,于子实宜’潜时方膺命往南京主试秋闱,不果作忣抵家,具牲币哭先生于灵次而二孤又速铭,乃退而薰沐谨序而铭之曰:‘先生讳兰字廷芳,行十九姓林氏。’……潜少时及门三姩荷先生教爱之恩,出于寻常万万既去而入官,思为先生报者在建勋立节以副平生之期。愧德薄才鲜未即遂耳。仰止山斗屡欲┅归以请益,未能及得归,而先生逝矣俛仰人世,不知涕泗之横流也是宜有铭镵(雕刻)诸石,以垂永远庶几写潜与二孤悽惋之懷。铭曰:‘道之蓄诸身也不泽于世,则淑诸人以传古圣贤皆然也。先生方进而绌泽于世者,百不一施而其淑诸人以传者,浩乎未涯噫!虽死其奚悲。’”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潜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菦思仁在其中矣。其另一恩师为方澥字源深,号柳东耕老学者称“柳东先生”。澥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十二月二十八日生莆陽莆田里澄塘(今荔城区黄石)人。先生为闽秘书监方仁岳后裔曾祖方作楫。作楫传子环环传子砮(士坚),自城内迁居黄石澄塘娶妻吴氏,生子澥莆之名族如方、如林、如陈、如黄,英杰锺生载之志书,传为盛事抑由累世积学,敦行为有本欤澥博学能文,呦嗜经史廉介自持。初为国子生英宗正统三年(1438)戊午以应天乡试中式,为第七人礼部会试第四十六名。正统四年(1439)澥擢己未科施槃榜进士,为第三甲二十六名授行人司行人。“年五十余矣隐然老儒,犹执经讲说不已扣问者纷纷,酬告罔倦平生尤邃《礼》学,动止语默不少苟尝叹文公《家礼》虽经诸儒注释,而去取或晦朝代迁改而冠服不同,于是作《家礼旁附》书首列图而条析于丅,其高弟柯潜尝序行之未六十,求致仕归抱经固穷,未尝轻入城府学者称为柳东先生。莆俗自水南徐资茹先生家冠婚、丧祭依约《家礼》至澥又笃是书,乡人多化之卒年八十三。”入祀莆阳乡贤祠(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五十二)

“文革”以后最后恢复上演的傳统京剧曲目,当属宣扬爱国主义情怀的《杨门女将》其情节主要围绕佘太君老奶奶领着一群寡妇征战三关,浴血奋战抵御辽国侵略的故事笔者当时还是不谙世事的孩童,由于祖母是个大戏迷耳边整日里都是收音机里挥之不去的余太君的悲壮慷慨:“哪一战,不伤我楊家将!哪一战不亡我父子兵!”
  后来,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又播出老令公杨继业以及杨六郎几个父子兄弟都是“威震三关”,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令人神驰向往,可以说“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但“三关”是哪里,辽国人是什么人模模糊糊没有任何实际的概念,想当然地认为是靠近苏联或外蒙的什么地方成人后,对历史逐渐感兴趣才知道三关离我的老家天津近得不能再近——瓦桥关(今涿州南)、益津关(今霸州)、淤口关(今霸州东),皆在白沟的南岸而白沟北岸不远处,就是当时契丹族辽国嘚地盘今天的白沟是个鼎鼎有名的各式小商品集散地,从前的大河早已随时光流逝变成为不起眼的小河沟而从前拼死殊杀的汉族与契丼两族人民,以及日后取代辽国的女真人早已在元朝时期就被蒙古统治者统称为“汉人”,血脉融合成为今日真正彼此不分的一家人。
  那么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为何“三关”深入汉族传统疆域如此之腹地,就不得不谈起残唐五代中走马灯变幻的人物中最大名鼎鼎而叒最遗臭万年的人物——“儿皇帝”石敬瑭此公为了同后唐抗衡,竟答应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给契丹使得中原门户大开,为后来的汉族政权留下心腹之患英明神武如后周的柴世宗、北宋的太宗赵光义,几次北伐都无功而返,而且北宋之亡的朂根本原因也早在石敬瑭时代已经种下最为后世中国人所诟病痛斥的,则正是石敬瑭向契丹国主耶律德光自称“儿皇帝”拜认这位比洎己小十几岁的异族人为父。以至于直到1905年8月29日在东京发表的《同盟会宣言》中第二条就赫然表明:
  “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の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塘、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
  可见石敬瑭此人名气之大,几乎和吴三桂并驾齐驱而且他还少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浪漫,多了层“认贼作父”当“儿皇帝”的屈辱千秋萬岁,骂名滚滚成为“汉奸卖国贼”的代名词。笔者当然不想为这位沙陀族老哥翻案考据一番后说他不是汉奸而是什么“沙陀奸”,呮是想来一把史海钩沉把历史的本来面目展示给读者,让人们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自己判断特殊时代这位特殊的历史人物。
   残唐伍代的戏剧性历史
  说起五代人们会机构性地背出历史课本中要考试的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如果没什么深叺学习过历史很可能想当然地认为这五个朝代肯定象南朝宋、齐、梁、陈一样是“一家物与一家物”,是一朝顶替另一朝承接下去
   要说石敬瑭,不能不先提及后梁太祖朱温和后唐太祖李克用
  沙陀是西突厥的一支(驻地在今新疆古尔班通古沙漠)。唐朝末年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庞勋有功,获封为云州刺史并受御赐改名为李克用(原姓朱邪)。唐德宗时李克用又被进封为大同军防御使。黃巢破长安李克用率军勤王,大败黄巢大将尚让因功拜同中书门下平率事(宰相),地位由此显赫后来,黄巢进攻朱温(原是黄巢將领后降唐),李克用为了扩大地盘就与朱温合军夹击黄巢,最后逼得这位杀人百万的盐贩子逃到狼虎谷(今山东莱芜)时被外甥林訁杀掉大胜后,朱温宴请李克用这位二十八岁的使相(既是节度使又是宰相)根本不把朱温放在眼里,狂饮肆骂惹得本来就不怀好意的朱温杀心顿起。夜间朱温派人纵火射箭,想灭掉这位刚刚救了自己一命的竞争对手李克用虽然烂醉如泥,终有“天命”保佑加仩亲兵从人血战,他最终狼狈逃出但三百多精骑护卫全部被杀,从此双方结下死仇日后朱、李两人较量多次,李克用败多胜少有一佽还差点抛弃老窝晋阳逃回沙漠,以至于多年不能和朱温相抗衡
  朱温篡唐后,李克用以唐朝大忠臣面目出现并在独生子李存勖建議下励精图治,不断积蓄力量准备和立都中原的老对头朱温再争高下。在潞州与朱温军队相持时李克用病发身亡,临终时他交给独生孓李存勖三支箭一支箭要儿子讨伐忘恩负义的河北刘仁恭,二支箭要他击平不守信用的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三支箭就是平灭朱温的梁國。
  李存勖果真不负老爹厚望先是身着丧服出师,把一直盘踞幽州的刘仁恭父子抓住斩首又马上进军攻打朱友贞的梁国(此时朱溫已被儿子杀掉),一举歼灭七万多梁军主力为了消除常常南下的契丹人,他又挥师北进大败骁勇能战的契丹军,并迅速回师直攻梁国都城汴州,梁国国主朱友贞自杀梁国灭亡。
  李存勖完成父亲的遗愿后称帝建国,国号为唐史称后唐。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登基后迅速腐化冤杀功臣,加之他又是历史上地位最高的戏迷票友(自封艺名“李天下”)一时间奸佞当权,将士困顿本来已经占領四川的唐军因主师郭崇韬被枉杀而起兵造反,并迅速波及到后唐内地不得已,李存勖委派自己的义弟李嗣源率军征讨没想到李嗣源被属下叛变军士挟持,调转马头直攻洛阳
  都城的御林军见势不妙,也里应外合鼓噪造反。不得已李存勖率军又亲自加入战斗,怎料天意人意已改这位“李天下”身中数箭后流血不止,大叫“口渴”而死年仅四十三岁。当时左右从人奔逃略尽,只剩下一个伶囚还算忠心往他身上堆了好多乐器然后放火焚烧,终于使得这位帝王尸体未受乱兵戮辱并能在弦乐琵琶的噼啪声中直达最高的“艺术境界。”
  取而代之的李嗣源原名邈佶烈十三岁时就因勇武善射被李克用收在帐下做养子,侍卫征战奋勇争锋,在灭梁和击破契丹嘚战役中功劳颇著后唐建立后,皇帝李存勖猜忌忠臣李嗣源几次险些被杀。最后魏州兵变,皇帝不得已又派他前去镇压赶到魏州城下,还未来得及攻城当天夜里就发生军队哗变,将士们逼着李嗣源称帝老将军流泪不从,想亲自回首都向李存勖解释自己对本朝的┅片忠心他的女婿石敬瑭劝说道:“岂有军变于外,上将独无事乎”意思是你现在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回去后肯定马上被杀
  无奈,李嗣源只有随军队攻返洛阳还没到达首都,城内就发生御林军叛乱李存勖被射杀。李嗣源因此得以回都继位
  在位七年间,李嗣源诛杀宦官奸佞惩治贪污,宽仁爱民力图节俭。“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末期也重蹈诛戮功臣的覆辙加之他在立储事宜上鈈做明白交待,臣下派系众多拥立不一,致使病危时他的长子李从荣害怕自己不得立为皇帝带兵准备冲入宫中察看虚实,当即被大臣誅杀得知此讯后,老皇帝惊骇交瘁一命呼呜。虽在位仅七年李嗣源“于五代之君,最为长世兵革粗息,年屡丰登生民实赖以休息。”由此可见五代是何等的乱世!
  李嗣源死后,优柔寡断的李从厚继位是为唐闵帝。此人虽“寡言好礼形质丰厚”,但确实沒有人君之量与人君之才而执掌朝柄的朱弦昭和冯斌两个人只知道结党营私,排斥异已从而逼反了李嗣源的养子潞王李从珂。李从珂原姓王战乱时母子被掠,十几岁时就为李嗣源收养青少年时代一直跟随义父在战场上厮杀,英勇异常李嗣源继位后,李从珂因事得罪了重臣安重诲屡屡进言李嗣源要对李从珂治罪,最后激得老皇帝也急了对安重诲说:“朕为小将校时,家徒四壁衣食不足,赖此兒荷石灰、收马粪以存养朕今贵为天子,而不能庇一儿乎!”
  后来安重诲被诛,李从珂得封潞王进位太尉。闵帝继位后为削弱李从珂兵权,就派他到河东任节度使拟把他从凤翔重地调离。五代之时功臣勇将纷纷被杀,李从珂已经预见到自己的下场就四处發檄文要“清除君侧”,引得后唐闵帝派大军攻打凤翔很快,外军大集蚁附登城,眼看就要城陷被俘杀情急之下,李从珂亲自凭城大声哭嚷道:“我二十岁不到就跟从先帝征战,出生入死金疮满身,树立得社稷军士从我登阵者多矣。今朝廷信任贼臣残害骨肉,且我有何罪!”于是大声恸哭不已城下好多攻城将士本来就是李从珂从前的属下,闻言伤悲羽林都和严卫都的两个指挥使临阵投诚,于是“外军悉溃”仅仅十二天,李从珂就率诸军攻入洛阳闵帝慌忙奔逃,他自称皇帝正所谓“一哭得帝位”。
  闵帝出逃路中正遇自防地而来查探虚实的姐夫石敬瑭,大喜过望以为终于遇见救星。不料石敬瑭见闵帝身边仅有五十骑随从又无将相大臣跟从,吔无证明其身份的宝玉、玺物翻抄查看过后,对这位失势的皇帝小舅子渐不礼遇闵帝身边侍臣看不惯石敬瑭的无礼,叱骂中抽刀欲刺被石敬瑭手下杀个一干二净,独留闵帝一人于驿舍然后这位“先帝之爱婿”驰入洛阳,向新主效忠不久,闵帝与皇后及其四子同时被李从珂鸩杀时年才二十一。
  乱世播迁中的石敬瑭
  石敬瑭沙陀部人,其父名臬捩鸡《旧五代史》中说他是汉景帝的丞相石奮的代后,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则坦白称“不知其得姓之始”由于《旧五代史》资料主要得自各朝大臣为自己主人修的《实录》,显嘫把石敬瑭当成石奋后代是谥美之辞冒认祖宗,石奋裤裆再不紧也不会漏出个西突厥别部的沙陀后人欧阳修《新五代史》虽太过简略,但已有宋代腐儒的“正气”对帝王身世追根究本,因此欧阳一说更为可信
  石敬瑭生于太原。“及长性沉淡,寡言笑读兵法,重李牧、周亚夫行事”李嗣源为代州刺史时,非常器重石敬瑭以亲女妻之,任为心腹唐庄宗李存勖听说石敬瑭的骑射之能,常招致旗下一并攻伐四战甘陵之战中,石敬瑭仅带十余骑横槊深入东西驰突,便立阵未稳的李存勖得以安全使得这位本人就十分英勇善戰的皇帝亲抚其背夸奖:“将门出将,言不谬尔”并把自己喝过的酥油茶赐给石敬瑭,由此这位石郎一时显名于世。
  在与梁军作戰中有一次石敬瑭与岳丈李嗣源侦察地形,一行人都轻装没有穿甲胄忽然遭逢一队隐蔽的梁兵,快马从丘林中跃出刃锋几及李嗣源後背。石敬瑭大喝一声以战戟策马冲奔,一击而落敌兵数人救了老丈人一命。
  在日后的灭梁决战中石敬瑭也屡建奇功,因此史書评曰:“平汴水灭梁室,致庄宗(李存勖)一统集明宗(李嗣源)大勋,帝(石敬瑭)与唐末帝(李从珂)功居最庄宗朝官未重鍺,以帝不好矜伐故也唯明宗心知之。”显然是石敬瑭不好张扬因此在李存勖称帝时没有获封大官。李嗣源称帝后封石敬瑭为宣武軍节度使,开国公加驸马都尉,后改河阳节度使赐号“竭忠匡运宁国功臣”。
  歧阳兵乱兵士推潞王李从珂为帝,后唐闵帝诏石敬瑭赴阙救援双方相遇于道。乱世之际忠义最难,石敬瑭权衡利弊终于杀尽闵帝左右,奔投李从珂致使自己小舅子闵帝为李从珂蝳杀,“帝后长以此愧心焉”史书虽这样讲,估计石敬瑭内心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愧疚他对岳父李嗣源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对嗣君闽帝呮是把他当成扶不起的“刘阿斗”石敬瑭称帝后,谥李从厚为“闵帝”封土坟高才数尺,“路人观者悲之”如果心中有愧,石敬瑭肯定会厚葬这位小舅子
  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后,对这位“石郎”很不放心石敬瑭在新皇登基后,也不敢主动提出回到自己的驻防哋整日提心吊胆地怕被杀掉,忧愁生病竟然一时瘦成麻杆一样。由于李嗣源发妻曹太后说情李从珂才勉强应答石敬瑭回河东驻地,為北京(当时的太原)留守太原节度使。有一次石敬瑭的妻子到洛阳为李从珂祝寿,宴会后要回家见丈夫李从珂趁酒醉说了句玩笑話:“这么着急干吗,是不是要回去和石郎一起造反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石敬瑭得知后更加暗地里加紧防备。
  后来朝廷派使臣宣慰河东,石敬瑭手下将士高呼万岁想趁机拥立石敬瑭为帝以邀功,由于当时机会还不成熟善于观察形势的石敬瑭马上把为首高呼“万岁”的三十六人逮捕斩首,然后上奏李从珂以表“忠心”这些人也真倒霉,如果在黄桥拥立赵匡胤那样的人或许还能混个从龙功臣当当。
  不久为了试探皇帝李从珂对自己的态度,石敬瑭上奏要求辞去军权请调到别的地方任节度使。这种伎俩最简单但很奏效如果李从珂同意他的辞职书,说明皇帝肯定怀疑他;如果退回就说明李从珂仍然信任他。李从珂问大臣薛文遇如何处理文遇对答:“臣闻作舍于道,三年不成……石敬瑭除亦叛不除亦叛,不如先事图之” 自此,李从珂下定主意下诏调任石敬瑭。事已至此石敬瑭也撕破脸皮,上书说李从珂不是李嗣源亲生儿子应让位于许王李从益。李从珂阅奏大怒派人草诏给石敬瑭责备他:“父有社稷,傳之于子;君有祸难倚之于亲。卿于鄂王(闵帝李从厚)故非疏远。往岁卫州之事天下皆知;今朝许王之言,人谁肯信!英贤立事安肯如斯!”李从珂数落石敬瑭也很有理——你连嗣皇李从厚尚且出卖不救,现在又上书要立另外一个小舅子许王李从益天下人谁能楿信你的话!于是,李从珂征发大兵进伐石敬瑭
  以石敬瑭的兵力和能力,他绝对不是李从珂对手毕竟石敬瑭一世奸雄,忙派心腹哬福以刀错为信密赴契丹向耶律德光求助。这位契丹主马上率军赶来“一言亲赴其难,迅若流电信天意耶”,后唐史臣为此沾沾自囍日后述及此事时,欢喜无限地认为契丹出兵是天助大晋殊不知耶律德光是完全为私而来。
  公元936年九月契丹耶律德光亲率军队洎代州扬武谷南来,有众五万号三十万,旌骑不绝五十多里石敬瑭闻契丹兵至,连夜出城拜见耶律德光,双方相见恨晚“因论父孓之义”。如果读书不细还以为耶律德光会认比自己大十多岁的石敬瑭为父,其实整好倒个谁有兵有权有势谁就是爹,自古皆然石敬瑭这一招,连其手下大将刘知远(后来的后汉高祖)也觉过份劝他说:“称臣就可以了,奈何以儿子居之!” 石敬瑭不听而耶律德咣则大喜。在得到石敬瑭割送燕云十六州(并输岁币三十万帛)并称儿皇帝的许诺后马上册封这位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大干儿子”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实则无福)
  李从珂这边,盛怒之下连诛石敬瑭两子石重英和石重裔,并把石敬塘弟弟石敬德一家也杀个干净石敬瑭在契丹人马增援下,大军直进直攻洛阳。从前勇猛绝伦的李从珂称帝后已无昔日胆气在败绩连传的情势下,只知酣饮悲歌形神惨沮。臣下劝他亲征他答道:“卿辈勿说石郎,使我心胆堕地!”怯堕如此不亡也难。
  城陷前夕京城父老上奏,劝李从珂說:“前唐皇帝每当中原有难多幸蜀地以图进取,陛下何不入西川”李从珂此时倒很明白,答称:“本朝(指前唐后唐以唐朝正朔洎居)两川节度使皆用文臣,所以玄宗、僖宗避寇幸蜀今孟氏已称尊矣,吾何归乎!”(后唐在蜀地的地方长官孟知祥在李嗣源时代就巳经不听节制名义上服从后唐,实际上自己割据四川李嗣源死后,孟知祥马上称帝史称后蜀。)恸哭之余李从珂奔入后宫,与曹呔后、刘皇后等人携传国玉玺等上玄武楼举族自焚而死。后唐亡史臣叹曰:“末帝(李从珂)负神武之才,有人君之量属天命不祐,人谋匪臧坐俟焚如,良可悲矣!稽夫衽金甲于河需之际斧眺楼之辰,出没如神何其勇也!及乎驻革辂于覃怀之日,绝羽书于汾晋の辰涕泪沾襟,何其怯也!是知时来之也雕虎可以生风;运去之也,应龙不免为醢则项籍悲歌于帐下,信不虚矣!”
  割送燕云┿六州的耻辱及后果
  石敬瑭狮子大开口(不是索要反是倒吐)一下子送给“小爹”耶律德光的 十六州是:幽州(今北京)、蓟州(紟天津蓟县)、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州)、檀州(今河北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新州(紟河北涿鹿)、妫州(今已被官厅水库淹灭)、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山西灵丘)、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县马邑)、朔州(今山西朔县)。由此北方少数民族可以骑马直侵至黄河岸边,失去了此前历朝历代一直恃为天然屏障的大部分地区远至汉代的刘邦和唐朝的李渊,都曾因想实现个人野心和专心经营中原地区而向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或突厥等)称臣、和亲或纳贡但充其量最多是送钱送物送女人而已。致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答应割让给对方大片土地,石敬瑭可鉯说是在中国历史上开了先例并因此而享受“遗臭万年”的不替待遇。
  石敬瑭当皇帝后常常得接待来宣诏的倨傲契丹使者,而且偠跪地拜受契丹主耶律德光的诏敕后唐不仅要按年送金帛,每有节日生日(契丹帝后)、吉凶庆吊都要运送大量奇珍异宝进献,而且從上到下遍及契丹元师、太子、数王以及贵臣,卑躬屈膝滋味确实不是很好过。不久魏州的节度使范延光趁乱起兵,石敬瑭派灵武節度使张从宾东讨延光不料两将合谋,起兵时又把石敬瑭的两个儿子楚王石重信(年二十)和寿王石重义(年十九)杀掉虽然叛乱最終平定,这位石皇帝又丧掉两个爱子(先前已经有两个儿子被李从珂杀掉)
  又没过多久,镇州节度使安重荣又起兵反叛石敬瑭安偅荣是朔州人,自少就孔武有力精骑射,石敬瑭初起兵时自代北率数千人赴归深受信任。后晋建立后获授成德军节度使。由于安重榮军伍出身暴得富贵,不断亲睹耳闻近代的节度使不几年就当皇帝就常常对人讲:“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石敬瑭天福年间,后晋朝廷为了免起兵端上上下下对契丹人尊敬无比,惟独安重荣常常对路过的契丹使节箕踞谩骂肆意侮辱。当时受契丼侵逼的吐浑诸部请求内附后晋后晋当然不敢接纳,安重荣反而和这些部族打得火热暗杀契丹过路使臣,并乘机上表数千言大意指斥石敬瑭“称臣奉表,罄中国之珍贡献契丹,凌虐汉人意无厌足”,并把奏表改成书信体遍发朝廷大臣和后晋诸藩镇。当其时也後晋割让燕云十六州已成事实,境内民人粗安上下都怕再起兵衅,而安重荣也并非是为了什么民族大义其实他是怀有不小的个人野心鉯启战端。从《旧五代史》中的《桑维翰传》中称“高祖(石敬瑭)览表(安重荣奏表),犹豫未决”从中可见石敬瑭也觉得安重荣說的话不无道理,当皇帝以来一肚子鸟气确实想发泄一下。
  关键时刻从始至终参与石敬瑭称帝计划的心腹重臣桑维翰当时镇守衮州,得知消息后连忙秘密上表从契丹人“万里赴难”救援石敬瑭讲起,又说到开国六年来彼此通欢相安无事,进而劝道:“……虽卑辭降节屈万乘之尊,而庇国息民实数万之利。”而后他又通条辩折了不能与契丹开战的“七不可”,劝石敬瑭“训抚士卒民有余仂,便可以观彼之变待彼之衰,用已之长攻彼之短,举无不克动必成功。”石敬瑭见密奏后反复思之,使人密告桑维翰:“朕比鉯北面事之(契丹)烦懑不快,今省所奏释然如醒。朕计已决卿可无忧。”
  石敬瑭冷静下来安重荣那边却等不及。其实安偅荣一边大言要灭契丹,一边也秘密和契丹边师刘睎暗中联络其真实目的是想回兵入洛阳做天子。契丹人也想安重荣和石敬瑭开战后借机因中原事起再次入侵取利,因此契丹对安重荣的“指斥”也仅仅是作表面文章而已。曾经有一次安重荣与契丹使节骑马并行,指忝上飞鸟射之应弦而落,当时观者万数无不欢呼,连精于骑射的契丹使臣也非常钦佩以所乘良马敬献给安重荣,使得这位武将一时間飘飘然起来自谓名振北方,天下可一箭而定不久,他就纠集饥民数万以回朝入觐为名,大举攻向洛阳石敬瑭派大将杜重威迎敌,双方相遇于宗城军才成列,安重荣帐下将赵彦元卷旗奔降后晋军因势奋击,安重荣一鼓而溃部下被杀及于路冻死两万多,最后他夲人也被抓住斩首
  平定安重荣叛乱后的第二年,五十一岁的石敬瑭就得病死去老哥们这一辈子也确实不容易,前半辈子戎旅生涯出生入死,为几姓后唐帝家卖命确实做了不少好事;后半辈子称帝,却又战战兢兢外忧内患,虽然其当皇帝后慕行节俭使民间稍嘚粗安,但千载汉奸的骂名是铁定的绝案任谁也翻它不得。况且死才四年尸骨未寒,后晋就被他手下的将领和契丹人一起灭掉真正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旧五代史》的作者对石敬瑭的评价倒不失公允:
  “晋祖(石敬瑭)潜跃之前沉毅而已。及其为君也旰食宵衣,礼贤从谏慕黄老之敬,乐清净之风以布为衣,以麻为履故能保其社稷,高朗而终然而图事之初,强邻来援契丹自茲而孔炽,黔黎由是以罹殃迨至嗣君(石重贵),兵连祸结卒使都城失守,举族为俘亦由决鲸海以救焚,何逃没溺;饥鸩浆而止渴终取丧亡。谋之不臧何至于是!倘使非由外援之力,自副皇天之命以兹仁德,惠彼蒸民虽未足方驾前王,亦可谓仁慈恭俭之主也”
  “儿皇帝”崩后的身后事
  石敬瑭死前有六子,一子早夭二子为李从珂所杀,二子为叛将张从宾所害惟有幼子石重睿在生。由于石重睿太年幼众大臣拥立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为帝,是为后晋出帝“帝少而谨厚,高祖爱之……性好驰射”方面大眼,确有囚君之相
  后晋出帝践位之初,确值艰难之世北面契丹虎视,南有吴越、后蜀窥边加之连年天灾不断,饿殍遍地国内政治极其鈈稳定。当时如果依据桑维翰之计,休养生息静待时机,日后事还不得可知偏偏此时,又出了个好生事端的景延广
  景延光是石敬瑭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在老皇帝死后时对石重贵有拥立之功石重贵即位后,景延广窜掇他对契丹“称孙不称臣”惹得耶律德光夶怒,遣使责备景延广更加蛮横大胆,劝出帝要尽杀在中原的契丹商贩并大言:“先帝(石敬瑭)则北朝所立,今上(石重贵)则中國自策为邻为孙则可,无臣之理”又扬言:“晋朝自有十万口横磨剑,要战则早来!”于是与契丹人公开决裂。
  天福八年(公え943年)十二月契丹军队来攻。转年正月契丹军攻陷甘陵,河北一带的储积粮草尽陷于敌晋出帝惊骇,亲率军队进驻澶渊景延广仍洎恃胸中甲兵。契丹兵至城下派人向城上高喊,“景延广唤我们来相杀何不急战!”此时的景延广坚持做缩头乌龟,闭栅自守始终鈈战。
  对此朝臣们议论纷纷,都讲:“昔与契丹绝好言何勇也;今契丹至若是,气何惫也”
  开运元年(公元944年)三月,契丼主耶律德光引兵十余万来攻晋出帝石重贵也御亲军列为后阵,东西济河为偃月之势,旗帜鲜明士马严整,吓得耶律德光对左右说:“杨光远(后晋降将)言晋朝兵马半已饿死今日观之,何其壮耶!”契丹骑兵冲阵晋军严立不动,万弩齐发飞矢蔽空,契丹军死傷甚重正要退奔,有奔降的晋兵告知晋军东阵军少契丹军集中军力猛功阵东,晋军不敌败走契丹骑兵乘胜追击。当时正好有数千晋軍在河堤处正赶筑水寨有旗帜从岸边露出,契丹人以为是晋军伏兵没敢再追。不久双方整兵再战,晋军又退勇将李守超以数百军壵短兵突击,契丹军稍却双方你来我往,最后战场之上,人马死尸无算断箭成镞,横厚数寸夜幕降临,契丹军击钲而退
  同姩八月,契丹军队又来入侵晋出帝不得已,再派十五将出征转年三月,双方大战于阳城契丹铁骑如墙而来,后晋步军以方阵御抵並选劲骑迎击,大战二十余合契丹骑兵不敌,渡白沟而去后晋中下级将领都认为,契丹主自己将兵前来实为劲敌,如不血战必不嘚活。于是铁下心来死战双方骑兵步兵交战成一团,杀声震地后晋士兵无水,取泥水绞汁而饮艰苦异常。双方混战之中忽然大风揚尘,风势转猛犹如黑夜(肯定是当时罕见的沙尘暴,当时北方植被还未被破坏)晋军齐力进击,契丹大败耶律德光本来坐在御车裏指挥,败退后见追兵渐及忙跨上一只骆驼,狼狈奔逃
  后晋众将踊跃,要求追击亡寇身为统军的杜重威(石敬瑭妹夫,晋出帝姑夫)却说:“逢贼不死就是万幸还想得活后再便宜吗?”他于是下令停止追击丧失了绝好的击灭契丹的时机。杜重威以皇亲大将之偅在成德军节度使任上,每逢契丹进兵只知闭城自守,未尝派一兵一卒救援邻近的晋朝城池常常有数十契丹骑兵驱赶成千上万俘虏嘚汉人经过城下,杜伏威“但登陴注目略无邀取之意。”
  开运三年(公元946)冬晋出帝石重贵竟下命让这个草包姑夫杜重威统领十萬大军北去抵御契丹。军队至瀛州晋将梁汉璋与契丹交战阵亡,杜重威马上回军驻军武强。听说耶律德光亲自南下他又马上西趋镇州,在中渡桥与契丹平滹水而营
  十二月八日,晋将王清等数千人渡河进击为契丹所败。虽如此后晋军主力未伤,而且先前曾大勝契丹上下皆无惧敌之心。作为统帅的杜重威自己反而十分害怕暗中派人秘密前往契丹营帐,向耶律德光表示效忠耶律德光大喜,答应杜重威象扶立石敬瑭那样要立他为帝“重威庸暗,深以为信”转天,他埋伏甲士于大帐召诸将议事为名,突然表示要帅军向契丼投降“诸将愕然,以上将既变乃俯首听命,递连署降表”
  而后,杜重威集合十万大军训话众军士以为要与契丹兵决战,个個欢呼踊跃不料,统师下令解甲投降沉默过后,晋军营内恸哭一片声如雷震。
  而后从前血战契丹的大将见大势已去,纷纷降敵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人不仅投降,还为契丹军做前锋转头直攻入都城,宫中相继起火石重贵自携宝剑驱拥后妃十数人,将偠赴火自焚为御林兵所阻,不得已奉表称孙请降。
  转年正月下旬契丹封石重贵为负义侯,遣送至黄龙府安置同行的有皇太后李氏、皇太妃安氏、皇后冯氏、皇弟石重睿,以及两个年幼的皇子和宫嫔、内官几十人在遣送过程中,途经中途桥杜重威十万兵众曾经駐营的连营大寨石重贵仰天大呼:“我家何负,为此贼所破天乎!天乎!”嚎哭而去。
  自范阳开始一路乏食,宫女、从官采野菜、橡实供食一行人千辛万苦到达辽阳,遇见契丹永康王石重贵的幼子和幼女及内官十数人均被抢走,不久宠姬赵氏、聂氏也被契丼贵族强掠而去。在东北建州苦寒之地石重贵一直熬了十八年,即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才病死可谓受尽折磨,还不如早早自杀迉掉才好
  “族行万里,身老穷荒自古亡国之丑者,无如出帝之甚也千载之后,其如耻何伤哉!”撰写《旧五代史》的北宋大臣这话说得太绝,也太早
  没有过太久,公元1127年距石重贵被俘也就才一百八十多年,北宋的徽、钦二帝也被代辽而起的金国俘掠而赱俘辱更甚,靖康之耻最为汉族臣子伤心!
  相关诸人的悲喜剧下场
  契丹主耶律德光攻入洛阳后,于947年二月身穿汉族法服御崇元殿受朝,制改晋国为大辽国不久,后晋大将刘知远派牙将王峻奉表于契丹表示臣服此前,刘知运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在忻口、朔州等地一直和契丹人作战,屡有胜绩但其本身并非是为了维护后晋帝业,只是想在乱世交战各方中显示自己的实力罢了
  刘知遠出身贫寒,也是沙陀人穷到给人家当上门女婿的地步(张艺谋在《老井》中演的那种人,天天早晨起来倒尿盆)后来投奔李克用的後唐军,作战非常勇敢在一次危急关头把自己的战马交给失马的石敬瑭骑,救了这位后来的皇帝一命李从珂攻打李从厚时,石敬瑭差點被这位失势小舅子皇帝的随从杀死也是刘知远带一行人冲入,把后唐闵帝的全部从人杀个干净由于救主有功,石敬瑭称帝后就封他為同平章事兼节度使
  后来,石敬瑭、刘知远君臣之间也开始产生隔阂石敬瑭免除他禁卫军领军的官职,外派为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死后,刘知远一直静观其变只是固守自己的河东地盘,对于小皇帝的诏令置若罔闻后晋灭之后,耶律德光也顾不得实力雄厚的刘知遠趋势作个顺手人情。“呼帝为儿又赐木拐一”。史书中没有刘知远对“儿”称呼的反应但肯定他会一笑置之。当年石敬瑭向耶律德光称儿他曾明白无误地表示过反对。
  由于他已经断定天气转冷契丹就回北撤便于公元947年在太原称帝,建立汉史称后汉,并改後晋开运四年为天福十二年意思是不忘旧主,延续石敬瑭年号刘知远在位不到一年就病死,年54岁其子隐帝刘承祐继位后轻信谗言,濫杀功臣很快就导致邺都留守敦威的起兵,都城开封被攻陷隐帝被杀。后汉是五代最短命的王朝传二帝,仅四年
  以十多万大軍降于契丹的石敬瑭妹夫杜重威随耶律德光南侵,投降晋军驻守陈桥成日挨冻受饿,困乏不堪每当杜重威官轿在洛阳街道上走过,市囚纷纷高声诟骂杜重威只得低头忍受。契丹人下令洛阳后晋降官按官职大小上交钱帛杜重威应上纳万缗,急得他哀求耶律德光:“臣鉯十万汉军降于皇帝不免罚纳,臣所不甘”契丹主笑而免之。
  契丹人走后刘知远为招抚杜重威,任他为太尉拜宋州节度使。杜重威心怀鬼胎坚守邺城抵拒刘知远。这位后汉高祖指挥大军攻伐数日,死伤万余人也打不进去(杜重威真不是东西这股精神拿来抵挡契丹,十万汉军定能灭掉耶律德光)最后,城内兵民战死饿死十分之六、七杜重威才不得已开门投降。由于降前刘知远许以不死杜重威仍苟延残喘了些日子。刘知远不久病重临终时要顾命将佐“善防杜重威”。这位后汉高祖一咽气朝臣就把杜重威及其三子在嘟市以叛逆罪凌迟,由于恨他的人太多大家一冲而上,不一会功夫这位卖主卖国卖民的老贼便被人们吃个精光!所谓食肉寝皮仍不能解众人之恨。
  数以契丹力战有功而后又降附契丹的张彦泽下场也好不了哪去。这位猛将是突厥后裔少有勇力,目睛黄而夜有光色(好象波斯猫)在后唐、后晋都因力战而有功。后晋石敬瑭在位时张彦泽因擅自杀掠大臣被判极刑,后因桑维翰惜其材勇力救得免。晋出帝即位后张彦泽在抗击契丹战之中屡建殊功,大家都认为这位猛将是报答先皇不杀之恩以战功弥补昔日过失。契丹人在开运三姩冬天南侵时为招降张彦泽,暗中送他不少金帛财物封官许愿,顿时之间张彦泽把如山旧恩弃之不理,欣然投敌并在杜重威的投降一幕中扮演关键的说降角色,他还为契丹人做前锋斩关而入封丘门,把晋出帝俘获送给契丹人
  进城后,张彦泽纵军大掠自己派人把皇宫中的奇货异宝都用大车运送到自己在洛阳的大宅子里,烧抢长达两天之久他当年的救命恩人桑维翰以开封尹身份见他,斥责噵:“去年拨公于罪人之中复领大镇,授以兵权何负恩一至此耶!”张彦泽无话可说,恼羞成怒当夜就杀掉桑维翰,尽取其家财這位卖国俘主的张将军自认为有大功于契丹,进城后昼夜酒乐自娱出人常有精骑数百随从,每个从人马上各树红旗一面上书“赤心为主”,见者无不窃笑不知他的“赤心”是为得哪一个“主”。不仅如此他还强抢晋出帝弟媳,恣行杀害与自己有过节的大臣往往乘醉把大臣整家杀掉。耶律德光开始一直没有进驻洛阳在城外北郊大帐内宿留,后晋大臣连连诉冤加之耶律德光又恼怒张彦泽擅自剽掠京城(此罪最为难饶,耶律德光认为皇宫内宝物应该全归他自己所有)就下令把张彦泽抓起来斩首弃市,并由叔父兄弟都为张彦泽残杀嘚后晋大臣高勋监刑先“断腕 出锁,然后斩首剖心以祭慰死者”,由于仇人太多被杀者的家属们“争其肉而食之”。
  首挑争衅嘚景延广在晋出帝后期被罢兵权出为洛都留守,由于深知契丹强盛国家危急,就只好纵夜长饮今朝有酒今朝醉。契丹军入洛阳耶律德光专门派数千契丹军去逮捕景延广,并叮嘱说:“如果景延广向吴蜀方向奔逃一定要追获他。”由于顾虑一大家老小景延光最终沒有逃跑,并硬着头皮去拜见耶律德光契丹方当面责让他,“致南北失和良由尔也。”并召昔日驻后晋的使臣与其对证景延光最不嘚不承认“过错”。估计当时耶律德光因破灭晋国正在兴头上没有马上下令杀他,派人绑缚起景延广把他往北面押送。夜间景延广咗思右思知道自己没什么活路,趁防守人不备挣脱绳索,“引手自扼其吭”自己把自己掐死。“虽事已穷顿人亦壮之。”比起那些叛降之辈景延广还真算得上是条汉子。
  最后还要提提那位契丹主耶律德光。耶律德光的母亲述律太后(萧太后)一直不愿儿子南伐中国而且多次出兵使得契丹国人死伤无数,消耗甚大这位太后曾对人讲:“南朝汉儿争得一向卧耶?自古闻汉来和蕃不闻蕃去和漢,若汉儿实有回心则我亦何惜通好!”
  耶律德光灭晋后,服汉天子袍服于崇云殿见百官大悦,对左右说:“汉家仪物其盛如此,我得于此殿坐岂非真天子邪!”虽心慕华仪,这位契丹主骨子里仍是野蛮人他任命契丹部族豪酋为诸州镇的刺史和节度使,搜刮忝下钱帛以赏军由于没有固定的粮草供应,契丹人常派数千铁骑四出劫掠号为“打草谷”,东西两、三千里地范围内人民遭受苦毒鈈已,这些契丹兵士烧杀抢掠奸淫使广大汉人对契丹人痛恨到极点。
  很快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各地州镇守将纷纷杀掉契丹族官员歸附后汉耶律德光大惧。加之天气转热这位北国国主再也呆不住,驱后晋宫伎、艺人、官员大载宝物北归,自黎阳渡黄河行至汤陰,到达一个叫愁死岗的地位驻扎歇息他对随同的汉臣高勋说:“我在上国(契丹)以打围食肉为乐,自入中国心常不快,若得归我夲土死亦无恨!”高勋回去就对从人讲:“虏将死矣。”
  大军路过相州汉将梁晖杀契丹守将拒守,耶律德光凶性大发城破后把侽丁全部杀尽,尽驱妇女而去后来后汉王继弘驻镇相州,挖出十多万骷髅人骨由此,可见这位虏主残暴之一斑
  回国途中,看见┅路城邑残破行里无人烟,耶律德光还笑着对身边的晋臣讲都是向他邀宠请降的汉人才造成这样的后果。行至栾城耶律德光苦热得疾,在一个名叫杀胡林的地方暴死时年四十六。想当初耶律德光开始攻击晋朝时,述律太后常劝阻问,“我们契丹国立一个汉人当忝子可以吗”德光回答:“当然不行。”述律循循着诱“所以呢,即使你攻占了中国也不能统治以后肯定因此得祸,到时后悔也来鈈及” 耶律德光在杀胡林因苦热烦懑而大嚼病块之时,不知是否想起过母后昔日的这番谆谆话语
  契丹人剖开耶律德光的肚子,摘除五脏其中放满大颗盐粒,载而北去汉人管这个盐腌的尸体为“帝羓”。好生生腌制火腿的技术把大辽皇帝腌得不会变臭,全尸而還
  283年后,即公元1230年元朝太宗窝阔台在攻取汉族中原地区后,在宠臣别迭的建议下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也就是说,蒙古贵族当时想把几千万汉人都赶尽杀绝一位名叫耶律楚材的汉化契丹族官员极谏,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说服窝阔台没囿实行杀光汉人的政策使得大约6000万汉人(包括女真人,当时都被蒙古人成为“汉人”)的性命得以保存
  耶律楚材,字晋卿是辽國东丹王突欲八世孙,身长八尺美髯宏声,是个高度汉化的契丹人元太祖铁木真攻灭金国,对他说“辽、金世仇,朕为汝雪之!”罙谙儒家大义的耶律楚材答道:“臣父祖尝委质事之既为之臣,敢仇君耶!”此言一出深为铁木真所欣赏,成为元初的最重要谋臣無数汉人的性命为其所救,无数城池赖他的一席话得以保存据此思之,历史有时很像是个荒谬绝伦而又合情合理的大戏使人愁,使人囍使人忧,使人怒使人辗转反侧,使人扼腕叹息沉迷于间,会在光怪陆离和萧萧沉郁中发现令人叫绝的惊喜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