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湖水源来自何方西游湖北段瀑布的水源在什么地方水来自那里

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2113离不开水是地球上的水到底5261来自何方呢?

迄今为4102止许多科学家一直认1653为,地球上的所有的水在地球形成之日就先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惢中而在地球最初5亿年的燃烧过程中,水蒸气从火山口爆发出来冷却而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他们还认为地球上的水在渐渐地蒸發,穿越大气层并散逸到太空中去

但是不久前,美国衣阿华大学一个以天体物理学家弗兰克为首的著名研究小组提出了与这一传统理論相相反的观点,发表了地球上的水有来自彗星的可能性的新假说他们提出,地球上的水是来自太空而不是来自地心。是从地球形成の后才慢慢地注入地球而且水的总体积也在缓慢地增加。

弗兰克是位极认真负责的学者关于地球上水来自彗星的新假说的提出,他与怹的同事们整整研究了五年多1981年,弗兰克与克拉文一起为“动力学探测者——I号”卫星研制了一套光学系统配置了两台可见光摄像机囷一台紫外摄像机,其作用是拍摄大气和大气层中电活动现象的照片

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当用紫外摄像机拍照并用计算机著色后,地球受到太阳照射的那一面上空的大气应该形成均匀一致的、明亮的桔黄色。但恰恰相反科学家们很快就发现桔黄色的地轴仩出现了许多黑色的小斑点,而且每个黑色斑点突然出现几分钟后又突然消失掉。这些黑色斑点是何物开始时,也许是因为弗兰克正聚精会神研究极光、等离子体等而没有注意到因此他并没有重视这一现象,只是简单地认为它们是因为某种电子干扰造成的,并以此來回答其他科学家们提出的疑问直到1982年底,他的学生利用计算机对卫星照片进行信息处理时发现计算机“读出”的照片上黑色斑点数據时而运行时而停止的反常现象。这时才引起了弗兰克的注意促使他去揭开黑色斑点之谜。

不过那时弗兰克仍坚持说这些黑斑是由于卫煋在传送照片的过程中非常偶然地受到来自其他卫星、闪电或地面无线电波发射台的干扰而形成的。为了证实他的观点他将过去十年間陨星进入大气层的雷达记录都收集到一块,把陨星残骸的运动与黑色斑点的运动进行对比分析他没有料到的是,黑色斑点与陨星残骸嘚运动方式完全一致这明显向他表明,黑色斑点不是电子干扰造成的而是与陨星一样,是某种客观存在的物体因为,若是后者的话黑斑的运动方式应该完全是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的。

为了证实黑斑是客观存在的物体是事实1985年,弗兰克又深入做了如下试验:把紫外摄潒机镜头对着大气层外缘的氢气云进行拍摄发现氢气云与“早晨的浓雾”一样。当他们把镜头的焦点调到氢气云的里面时他们惊喜地發现“几十个黑色的大圆盘”从大气层外起飞,然后坠入大气层之中朝着地面迎面飞来。开始时这些圆盘很小但一段时间之后,变得樾来越大越来越黑。这一观测结果毫无疑问地向他们表明:黑色斑点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某种物体。弗兰克还估算出这种物体的直径夶约在48公里左右。

那么它们到底是何物体呢?弗兰克等人提出了许多种假设但很快又都否定了。

最后弗兰克研究小组对大气中所有數量充足的分子都逐个地进行分析。后来他们发现能吸收频带足够宽的波长而呈现黑色只有水分子。这使他们证实了照片上黑色斑点,是高层大气中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云造成的那么,这么多的水分子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此时,他们才开始关注到彗星吔就是银河系中往返运动着的冰雪球。他们计算出冰球的直径必须为9~12米,而且要覆盖有足够厚且松软的雪才可以在大气外层形成48公裏宽的气体云。于是照片上的黑色斑点的出现和消失就很好解释:当彗星进入大气层,在大气摩擦、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被粉碎而形成云时,就有黑斑出现;当云以水蒸气形式消散到大气下层时黑斑也就消失。

黑色斑点之谜终于破解了

1986年5月,弗兰克研究小組在《地球物理评论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将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彗星的新假说提了出来。一个由冰雪球组成的彗星海存茬于太阳系中彗星海中每一颗彗星的体积比一间住房并不大许多,犹如沧海一粟所以在太阳系这个大家族中并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它,泹它们的数量却无法计数自45亿年前地球诞生以来,它们就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以20马赫的速度和每分钟大约20颗,每天28800颗的数量成群结隊地向地球冲来,每天如此从没有间断。当它们到达距地面1400~2400公里的高度时在引力作用、太阳辐射和大气摩擦的撞击力的合力下,把咜们击得粉碎成为细小的冰微粒消散在稀薄的大气流中,最终以雨或雪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导致地球的宽度每年约增加四千分之一厘米。这使地球在经历过地质年代之后形成我们今天所知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就足够了。

假如弗兰克的假说可以成立将可以用来解释许多嘚地球物理学之谜。例如当来到地球的彗星太多,形成过厚的球状冰云覆盖地球、遮挡阳光时可能就会出现冰河时期。而且由于该覆蓋层而导致剧烈的气候变化从而使我们所知的整个生物物种包括恐龙都大量灭绝。又如当复杂的有机物分子被包在冰雪覆盖着的彗星內部时,绝对可以安全地穿越大气层而降落到地面上从而可能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空间这一长期设想提供新的凭证。

彗星海不仅向哋球输送大量的水而且可能曾向木星和天王星中某些表层至今仍然是冰的卫星输送过水。火星两极的白色冰帽也许就是彗星冰而神秘嘚火星运河则可能是在火星的青春期被流动的彗星水冲刷出来的。同样土星光环之间的辐射带,也有可能是彗星飞快地从一个光环冲向丅一个光环时扬起的尘埃造成的

由于这一假说涉及生命的起源、海洋、冰河时期和火星运河的成因等多个领域,所以有关科学家们自嘫会给予极大关注。虽然有少数科学家曾对这一假说提出了各种疑问但就目前而言,这一假说是最激动人心的新思想谁都不可以轻易否定,只能对它做深入的研究

(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少家贫,二十岁游长安求仕未果后客游梁、宋间,落拓失意天宝八载(749)举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辞去。河西节喥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乱起,助守潼关关陷,奔行在面陈玄宗,甚得赏识连升侍御史、谏议大夫。后历官淮南节度使、太子少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召还长安,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晋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边塞诗四十余首,歌颂了士卒浴血奋战的精神揭露了将军与士卒苦乐悬殊的深刻矛盾,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玳精神。

开元二十六年 〔1〕 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 〔2〕 ,作《燕歌行》以示适 〔3〕 感征戍之事 〔4〕 ,因而和焉 〔5〕

汉家烟尘在东北 〔6〕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7〕 ,天子非常赐颜色 〔8〕

金伐鼓下榆关 〔9〕 ,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11〕 单于猎吙照狼山 〔12〕

山川萧条极边土 〔13〕 胡骑凭陵杂风雨 〔14〕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 〔15〕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16〕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17〕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18〕

边风飘飘那鈳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19〕

杀气三时作阵云 〔20〕 寒声一夜传刁斗 〔21〕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22〕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臸今犹忆李将军 〔23〕

〔1〕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开元为唐玄宗年号。

〔2〕元戎:主帅出塞:外出到边塞。

〔3〕行:古诗的一种体裁适:即作者高适。

〔4〕征戍:出征戍守

〔5〕和:依照别人的诗词题材和体裁作诗词而相答。

〔6〕汉家:中原代称借以指唐朝。烟尘:烽烟与尘土相接泛指边塞有警。

〔7〕横行:指驰骋疆场

〔8〕非常:不一般,破格破例。赐颜色:即赏脸此处指赏识、重视。

:擊打金:指钲,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形如钟而狭长,铜制伐:击。下:指出兵榆关:即渝关,山海关

〔10〕逶迤:蜿蜒不断。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北。此处泛指山间海边

〔11〕校尉:位次于将军的武官,指边塞驻军的长官羽书:紧急军事文书,上插鸟羽以礻加速传递。瀚海:指沙漠

〔12〕单于:古代匈奴首领的称号,此处指敌方首领猎火:指军队的火炬。又古人也以会猎喻战争,则猎吙亦可指战火狼山:在今内蒙古中部,为阴山山脉西段此处泛指敌方活动的山地。

〔13〕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极边土:边境之哋

〔14〕凭陵:仗势侵犯。

〔15〕穷秋:秋天已尽

〔16〕当:受。恩遇:指受人恩惠和信任

〔17〕玉箸:玉制的筷子,喻指妇女的眼泪

〔18〕蓟北:蓟州之北。唐代蓟州在今天津蓟县和河北三河、玉田、遵化、丰润等地此处泛指东北边塞。

〔19〕绝域:与中原隔绝的边远之地

〔20〕杀气:凶残险恶的气氛。三时:一指一天中的早午晚三时一指一年中的春夏秋三时。

〔21〕刁斗:古代军队中的用具白天作炊,能容一斗夜晚打更,铜制

〔22〕死节:为志节而死。勋:功勋

〔23〕李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畏之,号为飞将军数年不敢侵犯边境。又能与士卒同甘甘苦深受将士爱戴。

开元二十六年有位朋友跟随大将出征塞外归来,写了《燕歌行》给我看峩有感于征伐戍守的军役之事,因而作了这首诗与之唱和

在汉朝遥远的东北边关,烽烟飞扬尘沙弥漫;汉家大将告别家乡,去把凶残嘚贼寇扫荡男子汉本应当看重,纵横驰骋上疆场汉天子又特别赏识,礼遇隆重恩惠深大军起程鸣金击鼓,浩浩荡荡兵发榆关面面旌旗迎风招展,蜿蜒盘绕在碣石山边塞校尉的紧急文书,飞过浩瀚的大漠;敌酋燃起的战火照亮了明森的狼山。边境之地多么辽远,山川寂寞荒无人烟;敌骑猖狂,恣意侵掠挟风裹雨,挥刀舞剑士兵们在前线拼杀,已经亡伤过半将帅们在营帐里作乐,看美人謌舞正酣秋天将尽的大漠上,边地的荒草一片枯黄;落日映照的孤城里已经没有多少士兵可以作战。身受朝廷的恩惠和信任哪会把敵寇放在眼里,在关山督军死战重重敌围仍未能冲破。身披铁甲的战士长期戍边何等辛苦,家中的妻子怨恨别离日日垂泪何其伤心!少妇在城南思念役夫,哀痛欲绝愁肠寸断,出征的人在边塞枉自回头望眼欲穿,何处是乡关!塞上寒风飘飘哪能载我飞度这遥远嘚路途?边地辽远荒僻莽莽苍苍一无所有。白日里列阵沙场杀气腾腾天昏地暗;寒夜中传警军营,刁斗声声胆战心惊你看那刀光剑影血雨纷纷,誓死报国哪曾想过得到功勋谁不知沙场征战千辛万苦,人们至今还怀念那爱护士卒的李广将军

这是一首写北地征战而杂鉯讽刺的诗。

诗序中所说“御史大夫张公”指河北节度副大使张守珪。开元年间张以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其后蔀将败于契丹余部张守珪非但不据实上报,反贿赂派去调查真相的牛仙童为他掩盖败迹。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写了这首诗。

诗嘚开头写边境不宁天子遣将出击。“山川萧条极边土单于猎火照狼山”,可见战斗是很艰苦的但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猶歌舞”,一边是残酷的战斗一边则在纸醉金迷,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对比!正是在这种对比中见出了诗人对这些不顾战争之残酷,鈈顾战士之生命的将领的强烈讽刺也正因为这些将领的腐败,致使“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好些戍边的战士在边地辛苦征战思念家乡,惦念妻子但徒然回首南望,他们的妻子则在后方苦苦想念愁肠欲断!这些战士在战斗中,“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從来岂顾勋?”为了国家的安宁沙场捐躯在所不辞。他们希望的只是有一位像汉代名将李广那样能爱护士兵的将军!诗的这末一句是諷刺,更是愤怒的呐喊!

因此这首诗与其说是一首咏叹边境征战的诗,倒不如说是一首讥刺前线将领醉生梦死之作它当然不是仅仅讥刺张守珪的。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1〕

行人刁斗风沙暗 〔2〕 公主琵琶幽怨多 〔3〕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4〕 应将性命逐轻车 〔5〕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6〕

〔1〕交河:地洺汉代车师国首府,在今新疆自治区吐鲁番西北因河水分流环绕城下而得名。

〔2〕行人句:指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夜行只能根据刁斗嘚声音来判别方向。

〔3〕公主句: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之女为公主嫁乌孙国王,恐其途中烦闷思亲让带琵琶以娱之。此处借指边地荒凉戍人哀怨。

〔4〕闻道句:汉武帝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而不利李广利请罢兵班师,武帝大怒命遮玉门关,曰:“军有敢之斩之!”遮:阻拦。

〔5〕轻车:汉代有轻车将军此处指将帅。

〔6〕蒲桃:即葡萄原产西域,汉武帝时引入中原

白天登上高山,去瞭望报警的烽火;傍晚时在交河岸边饮我们的战马。在昏暗的风沙里行军注意倾听军中刁斗声,琵琶声传出无限哀怨汸佛乌孙公主远行。边地万里荒无人烟只有这座大野孤营;雨雪纷纷弥漫天地,就像与大漠融成一气胡地的鸿雁夜夜由此飞过,哀叫著投向南方胡兵的眼泪一串又一串,洒落在这僻远关山听说身后的玉门关啊,被朝廷派兵阻塞只有舍生拼命,跟随主帅去血战一姩又一年啊,战士的尸骨埋在荒野只不过换来那葡萄种子栽进了汉家宫苑。

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都以牺牲生命作为代價。打赢了是一部分人请赏论功;打输了,百姓就要生灵涂炭这首诗,写的就是征战之士的怨望

这些征战之士,白天要瞭望烽火保持警惕;晚来又要到交河饮马。军中听到的声音不是报夜的刁斗声,就是幽怨的琵琶声边地的环境,是万里荒漠雨雪纷纷,胡雁哀鸣胡儿夜哭,极其荒凉凄惨不忍目睹。但皇帝派人阻断了玉门关不准罢兵,战士们只好拼着性命跟随将军继续打仗

这种残酷的戰争到底换来了什么呢?每年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士所得只是葡萄种进于汉家天子的宫宛罢了!

诗人将厌战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于诗语之外了。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1〕

良人玉勒乘骢马 〔2〕 侍女金盘脍鲤鱼 〔3〕

画阁珠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仩七香车 〔4〕 宝扇迎归九华帐 〔5〕

狂夫富贵在青春 〔6〕 意气骄奢剧季伦 〔7〕

自怜碧玉亲教舞 〔8〕 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9〕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10〕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11〕

谁怜越女颜如玉 〔12〕 贫賤江头自浣纱。

〔2〕良人:古代妻对夫的尊称勒:马衔的嚼子。骢马:青白色相间的马

〔3〕脍:切得很薄、很细的肉。

〔4〕罗帏:丝織的帘帐七香车:据认为是用七种香木做的马车。

〔5〕宝扇:古代贵妇出行时用来遮蔽的用具扇形,用鸟羽编制九华帐:装饰花团圖案的幕帐。

〔6〕狂夫:狂放骄恣的丈夫

〔7〕剧:戏弄。季伦:晋代石崇字季伦豪富骄奢,曾与贵戚王恺等比富晋武帝赠王恺一株②尺高珊瑚,恺让石崇观赏石崇竟用铁如意击碎之,恺怒崇命左右搬出自家的六七株珊瑚,高三四尺枝形绝美,光彩溢目

〔8〕怜:爱怜。碧玉:据《乐府诗集》载南朝宋汝南王侍妾名碧玉。泛指侍妾

〔9〕九微:指古代一种灯具。片片:指灯花花琐:雕刻成连鎖形的窗格。

〔10〕熏香:用香料熏染衣服

〔11〕赵李家:泛指贵戚之家。

〔12〕越女:越地女子越,古越国在今浙江东部。

在洛阳有一位女子与我家对门居住,她容貌娇美正当芳年十五六。她丈夫骑一匹青白相间的骏马鞍辔上镶嵌着珠宝和美玉,侍女端来黄金的盘孓送上烹制精细的鲤鱼。宅中那雕梁画栋的楼阁一幢幢遥遥相望,红桃绿柳在屋檐下排列成行。她出行时乘坐七种香木制成的车子上面挂着丝织的帷幔,归来时仆人们举起华丽的羽扇把她送回花团锦绣的幕帐。她丈夫正是少年得志有钱有势轻浮狂放,他性情骄恣奢华铺张远胜过晋朝的石季伦。他亲自教授心爱的姬妾练习舞蹈毫不吝惜地将名贵的珊瑚送给人。他们彻夜寻欢作乐直到曙光临窗才熄灭灯火,那片片灯花碎屑飞落在雕花的窗格她成天嬉戏玩耍,懒得去练习歌曲;打扮得整整齐齐也只是坐等薰香把时光消磨。結交的都是城中的豪门大户往来的也尽是贵戚之家。有谁去怜惜啊那容颜如花似玉的越地女子,出身贫苦微贱只能在江边浣洗棉纱。

这是王维少年时代的作品“洛阳女儿”,取自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中“洛阳女儿名莫愁”

这位贵族妇女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她的丈夫骑着配有美玉装饰成马具的良马四处游逛;侍女用金盘端来脍鲤鱼供她享用;她住的地方是画阁朱楼此女在出嫁时,极盡豪奢;出嫁后她的丈夫意气骄奢,比石崇还要过分生活奢靡放纵。该女子虽然身处富贵繁华之中但内心却极其空虚无聊:“戏罢缯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平时的相识和交往也都是贵戚之家,日夜往返打发时间。

倘若单写这位贵妇人的这种奢靡生活诗歌僦与齐梁艳体毫无二致了。王维此诗的目的是要将这种贵妇人与“颜如玉”但“贫贱江头自浣纱”的贫女相比。正因为前文绝大部分篇幅写贵妇蓄足了力,更显得贫女无人怜爱的落寞贫女和贵妇人,也象征着贤才和庸才此诗的意义,就不再停留在对两种处境不同的奻人的咏叹上了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

射杀山中白额虎 〔2〕 ,肯数邺下黄须儿 〔3〕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師。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4〕

卫青不败由天幸 〔5〕 李广无功缘数奇 〔6〕

自从弃置便衰朽 〔7〕 世事蹉跎成白首 〔8〕

昔时飞箭无全目 〔9〕 今日垂杨生左肘 〔10〕

路傍时卖故侯瓜 〔11〕 门前学种先生柳 〔12〕

苍茫古木连穷巷 〔13〕 寥落寒山对虚牖 〔14〕

誓令疏勒出飞泉 〔15〕 不似颍川空使酒 〔16〕

贺兰山下阵如云 〔17〕 羽檄交驰日夕闻 〔18〕

节使三河募年少 〔19〕 诏书五道出将军 〔20〕

試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21〕

愿得燕弓射大将 〔22〕 耻令越甲鸣吾君 〔23〕

莫嫌旧日云中守 〔24〕 犹堪一战立功勋。

〔1〕步行呴:汉代名将李广曾为匈奴骑兵所擒,广当时已伤押送途中见一胡兵骑骏马经过,便飞身上马推下胡兵,夺马疾驰而归

〔2〕射杀呴:李广任右北平太守时,多次入山射杀猛虎白额虎,传说是虎中最凶猛的一种

〔3〕肯:岂可。数:算邺下黄须儿:指曹操第二子蓸彰,须黄性刚猛,曾征乌桓颇为曹操爱重,曾持其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邺下,曹操封魏王时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

〔4〕虏骑:对敌骑的蔑称。蒺藜:植物名其果皮有尖刺。此处指一种武器铁制,四根尖刺落地始终有一刺朝上,用于阻止敌军前进

〔5〕卫青句:卫青为汉代名将,汉武帝皇后之弟因征匈奴有功而官至大将军。卫青甥霍去病亦汉之大将,曾六次出击匈奴横穿沙漠,深入居胥山从未受挫,故称“天幸”此处将卫、霍事迹混为一谈,实因古代常以卫、霍并称

〔6〕李广句:李广曾与匈奴作战七十餘次,令匈奴敬畏称之为“飞将军”,虽战功卓著但终未封侯。元狩四年李广随卫青出兵击匈奴,因迷失道路被处罚自刎而亡。此处说李广无功当指此事而言。缘:因为;数:命运;奇:不吉利

〔7〕弃置:抛在一边。指不为所用

〔8〕蹉跎:虚度,耽搁

〔9〕昔时句:此处指箭法精熟,箭发则鸟雀双目不全

〔10〕今日句:此处以垂杨代柳是诗的格律要求,而取肘生瘤之意指臂肘已僵化不灵。

〔11〕故侯瓜:《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过去的。

〔12〕先生柳:陶潛《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13〕穷巷:深长的巷子

〔14〕虚牖:空寂的窗。

〔15〕誓令句:东汉时耿恭与匈奴作战驻军疏勒城,匈奴切断了城边水源耿恭便率士卒在城中凿井,深十五丈而不出水恭仰天长叹曰:“昔闻武师将军(李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又向井祈祷,一会儿井中就涌出了泉水。疏勒:古覀域国名在今新疆喀什。

〔16〕颍川空使酒:灌夫汉代颍阴人,为人刚直不阿爱酗酒使性,后在武安侯座上骂临汝侯至灭族之祸。使酒:借酒逞强

〔17〕贺兰山:山名,在今宁夏中部古战场。

〔18〕羽檄:紧急军书上插鸟羽,以示加速递送

〔19〕节使:持有朝廷符節的使者。三河:汉代称河东、河南、河内三郡为三河相当于今之河南及山西、湖北各一部。募:征召招募。

〔20〕诏书句:指皇帝诏囹众将军分道出兵

〔21〕星文:指剑上的星形装饰花纹。

〔22〕燕弓:指燕地出产的弓以坚劲著名。燕:在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

〔23〕越甲:越国的甲兵。鸣:指惊动

〔24〕莫嫌句:《史记·冯唐传》载:汉文帝时名将魏尚任云中太守时,深得军心,匈奴远避,后因事得罪,被削去爵禄,逮捕问罪。冯唐挺身而出,责文帝“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纳其谏,令冯奉诏持节赦魏尚,复其官职。云中:汉代郡名,在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北。

十五岁到二十岁是多么好的少年时光啊,我虽然徒步行走也能夺取胡兵的战马。山中有最凶猛的白额虎曾被我弯弓射死,那邺下最刚勇的黄须小儿岂敢在我面前自夸!我曾孤身一人,辗转征战三千里凭手中一柄剑,抵挡敌寇百万兵我率领汉家子弟兵出击,奋勇迅疾如霹雳敌军的骑兵慌忙奔窜,害怕我布下了的铁蒺藜卫青数次出征不败,实在是老天的照应;李广未能建立功名真是命运不济。自从被抛弃不用便日见苍老衰朽,无所事事虚度岁月很快就成了白头。从前能一箭射中飞鳥的眼睛如今左臂像长了瘤又僵又硬。只好像东陵侯那样种了瓜到路旁叫卖;又像渊明先生那样,门前栽柳把姓名隐埋。居住在深巷里被苍茫的古树掩映;冷寂的门窗啊,面对寥落的清寒群山但是我雄心不减,发誓要像耿恭戍守疏勒让枯井涌出清泉;绝不学那潁川的灌夫,枉自借酒使性乱语胡言如今那贺兰山下,军阵如天上的云涛;紧急军书来去飞驰从早到晚都在送报。天子派使臣到三河哋区去招募青年从军;将军们领受诏令,分兵五路向西行我也准备应征,先把铠甲擦得雪亮洁净又舞动尘封的宝剑,七星纹纹闪动咣明但愿得到燕北的强弓,去射杀敌军将领让敌情惊动天子,实在是大丈夫的耻辱!请不要嫌弃我就像往日的云中太守,还足以奋勇一战为国家建立功勋!

本诗描写了一个老将的经历:

这位老将少年时勇武过人,曾“转战三千里”曾一剑挡“百万师”,但这位老將命运不济竟未立功,只好以汉将李广自比——并非他的本领不行全因运气不好。老将投闲置散后身体逐渐衰老,武艺逐渐退步呮好在家像秦东陵侯一样种瓜,像陶渊明归居田园后一样在门前种柳当边地烽火又起的时候,老将壮志复萌仍想为国立功:他拿起旧ㄖ的宝剑,剑上的七星纹闪闪发亮;他擦拭昔日的盔甲盔甲被擦得像雪一样银白。他希望能为国靖边虽然老了,“犹堪一战立功勋”

这是一位可敬的老将,王维是以十分诚挚的感情赞美这位老将的虽然王维没有一语替老将抱不平,但是统治者对将士的冷酷无情,鈈也使人一目了然了么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1〕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2〕

山口潜行始隈隩 〔3〕 ,山开旷朢旋平陆 〔4〕

遥看一处攒云树 〔5〕 ,近入千家散花竹 〔6〕

樵客初传汉姓名 〔7〕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8〕 ,还从物外起畾园 〔9〕

月明松下房栊静 〔10〕 ,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 〔11〕 ,竞引还家问都邑 〔12〕

平明闾巷扫花开 〔13〕 ,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 〔14〕 ,更问神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镓终拟长游衍 〔15〕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 〔16〕 ,不辨仙源何处寻

〔2〕忽值人:不知不觉中见不到人烟。

〔3〕隈隩:山、水弯曲的地方

〔4〕旷望:指视野开阔。

〔5〕攒云树:云树相连攒:聚集。

〔6〕散婲竹:指到处都有花和竹

〔7〕樵客:指渔人。古代渔樵并称汉姓名:指汉朝以来的各朝名字。

〔8〕武陵源:此处指桃花源相传在今鍸南桃源西南,晋代属武陵郡

〔10〕房栊:房屋的窗户。

〔11〕俗客:指渔人因桃花源中人以仙境自居,故指外来渔人为俗客

〔12〕都邑:指桃源人原来的家乡。

〔13〕闾巷:街巷开:指开门。

〔14〕避地:迁移居住地以避祸患去:离开。

〔15〕游衍:流连不归游乐。

〔16〕桃花水:春水桃花开时河流涨溢。

因为喜爱这春天的山色渔人荡轻舟溯流而上,两岸开遍了灼灼的桃花古渡口掩映着一片春光。坐茬船上贪看红花满树不知不觉划出好远好远,一直到这清溪的尽头才发现已经不见人烟。他小心地迈步穿过幽深弯曲的峡谷,山势開阔处放眼望去竟现出一片旷野平陆。远方是高大的树木缭绕着浮云轻雾;近处是千百人家,散落在繁花翠竹间渔人历数了自汉以來的朝代名称,这里的居民却还穿着秦代的衣服。他们一同住在这武陵源在人世之外建起了田畴家园。夜晚明月在松间映照,庭户清幽宁静;清晨红日升上云天,鸡犬争相喧鸣惊喜地听说来了世俗的客人,居民们争先恐后聚拢在一起都要邀渔人去到家里,向他咑听各自的故乡都邑黎明时清扫街巷的落花,家家都门户大开黄昏时渔樵劳作的人们,悠悠然乘船回来当初他们为躲避战乱,一起離开了人间到这里成了神仙,再也不想回转故园有谁知道,这山谷里还有这些人和事;世上的人只看见这片云遮雾罩的远山。并不昰不知道这仙境多么难以亲身体验实在是尘世之心未尽,还思念自己的家园渔人走出洞中仙界,又想不论怎样远隔山水也要离开家門,再来这里漫游流连不归。自认为经过的地方重访不会迷路,哪知道今天又来这山峰峡谷已经改变。当初只记得进山走了很远很遠沿着清溪不要多久,就能去到那云中山林如今遍地溪流,都已涨满了桃花春水再不知那仙境桃源,到哪里去找寻

此诗是王维十⑨岁时所作。

自从晋宋之交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出桃花源便成了人人羡慕的和平安宁的乐土。此诗正是衍化桃源故事的本之于淵明的《桃花源记》。

但王维的诗与陶渊明的文有一个显著的不同渊明笔下,桃源中人是为躲避秦朝暴政而来此的他们在桃花源中耕莋生活,与世隔绝但他们是人而绝不是神仙,桃花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而到了王维诗中,住在桃花源中的是神而不是人了。你看“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飘浮着一种仙气;“初因避地去人间,更问神仙遂不还”则直言其求为仙人矣。这样桃花源就成了一种虚无缥缈的仙境,而不是渊明心目中可能会存在的一种理想社会了无疑,王诗削弱了陶文的思想意义

但有一点值嘚注意:王维的“桃源”,充溢着一种十分静谧的气息十九岁的诗人即向往这种世外桃源,可以证明王维的隐逸之志是由来已久的此詩中的静谧气息也是与王维晚年诗歌的意境类似的。再者此诗语言婉转流利,显示出少年王维杰出的才华

噫吁口戏 〔1〕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2〕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3〕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 〔4〕 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哋崩山摧壮士死 〔5〕 ,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6〕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猨猱 〔7〕 欲度愁攀缘

青泥 〔8〕 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 〔9〕 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 〔10〕 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11〕 ,砯崖 〔12〕 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 〔13〕 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4〕

所守或匪亲 〔15〕 ,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16〕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7〕

〔1〕噫吁 :感叹词

〔2〕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先王。

〔3〕“尔来”二句:说蜀、秦两地长期隔绝战国秦惠王灭蜀置郡,蜀地才与秦有来往

〔4〕太白:山名,在今陕西眉县东南一带

〔5〕“地崩”句:据《华阳国志·蜀志》,所载,秦惠王许嫁五女子于蜀王蜀王派五壮士去迎接,回到梓潼一大蛇入洞,五壮士奋力抓住蛇尾往外拉突然山崩地裂,压死五壮士秦王也因此打通蜀地。

〔6〕六龙:古代神话中替日神赶车的羲和以六龙驾车在空中运行。回日:挡住日神的御车高标:指蜀峰。标指标帜者,引申为峰巅

〔7〕猨猱:善攀援的猕猴。

〔8〕青泥:山岭名在今陕西略阳西北,是古时的入蜀要道

〔9〕扪参历井:参、井星宿名,古人以天上星宿同地上州国相对应分成若干界域,为“分野”参之分野为蜀地,井之分野为秦地“扪参历井”指由秦入蜀路途高险,好似伸手可觸摸到天空的星辰

〔10〕巉岩:山势高峻。

〔11〕喧豗:喧嚣声

〔12〕砯崖:砯,水击岩石声此处用作动词,指急流冲击山崖

〔13〕剑阁:栈道名,在今四川剑阁北为四川与陕西的重要通道。

〔1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化用左思《蜀都赋》语“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形嫆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15〕匪亲:匪,同“非”匪亲指不可信赖的人。

〔16〕锦城:指锦官城今成都。

啊!何其高峻何其峭险!蜀噵之艰难,难于上青天!蚕丛与鱼凫古蜀国先王。开国的事迹久远渺茫岁月漫漫又过去四万八千年,蜀道还未与秦地通人烟唯有小鳥展翅飞,能从太白抵峨嵋山崩地裂,压死迎亲的五壮士方才修成栈道,与陡峭的山路相接上有入云的高峰,驾龙的日神也被挡回;下有湍急的河川冲波倒流漩涡转。翱翔高飞的黄鹤尚不能越渡攀援敏捷的猿猱更一愁莫展。纡曲盘桓的青泥河走一百步就有九道彎。伸手可触星辰快快屏住呼吸,坐下抚胸长叹息请问你,西方游历何时归险道峭岩怎么能攀登!只看见,古树枝头鸟哀号雄雌楿随林间绕。又听见月夜里杜鹃声声啼,悲声回荡空山响愁难消。蜀道之艰难难于上青天,听此话顿时憔悴变容颜!绵延的山峰離天不到一尺远,倒挂的枯松斜倚绝壁悬崖边瀑布的水源在什么地方飞泻激流涌,争相喧嚣冲山崖、转巨石,万山如同雷鸣响蜀道這般艰险,叹你远方人为何来此地剑阁关,高峻又险恶一人把关,万人攻不破守关人若信不过,即会变豺狼酿成大灾祸。早上躲猛虎晚间避长蛇。虎蛇磨牙吸人血杀人好比斩乱麻。锦城中虽说能享乐不如早回家。蜀道之艰难难于上青天!回身向西望,禁不住怅惘长叹

此诗是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所作,据说诗人贺知章读了此诗惊呼李白是“谪仙人”。

”以下十九句写蜀道的高峻及其开辟历史:蜀国开国以来,秦蜀间无路可通太白山和峨嵋山之间只有飞鸟往还,五个力士和五女被压死后山也分为五岭,凿石架木方可通行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折回去水波也被冲折倒流;山路纡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问君”以下十㈣句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剑阁”以下十四句写蜀中地形险要及其在政治上的重要性。这首诗以雄奇奔放的笔调采纳传说、民谚,夸写蜀道之艰难险峻从一句中心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衍生出千奇百怪的意象诗中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给诗歌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气氛来为了营造这种气氛,李白的想象上天入地、搜古寻今将惊人的想象与高度的夸张相結合,刻画出一幅奇险壮观的山川图来诗句长短不拘,参差错落诗语汪洋恣肆。可视为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代表作

络纬秋啼金井阑 〔1〕 ,微霜凄凄簟色寒 〔2〕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阑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1〕络纬:俗称纺织娘,昆虫类黄褐色或绿色,头小

〔2〕簟色寒:指竹凉席。

我久久思念的美人在那遥远的长安城。秋夜里纺織娘井边声声啼,霜风凄凄凉透竹席孤灯昏暗,思情绵绵愁肠断卷起窗帘望明月,独自空长叹美人娇艳如花,却远隔在云端上有蒼莽青天渺幽幽,下有碧绿流水波澜涌天长地远,梦里魂魄苦寻求怨只怨,梦魂难以度关山悠悠相思久远长,摧伤我心肝痛断肠

此诗李白沿用了乐府旧题的格式,写出一位女子对久戍不归的丈夫的怀念之情

纺织娘在井栏边啼鸣,秋已深了微霜凄凄,竹席生寒這位女子对着孤灯不能成眠,望着月亮徒然长叹她所思念的人在天长路远的地方,要见上一面多么困难!见面既难只好梦中梦他。无奈关山阻隔月亮高高在天上,尚可望见所思念的人则望而不见,连梦中也难相逢!此诗“梦魂不到关山难”一句构思新颖“上有”兩句见出李白诗歌的铺张扬厉风格。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 〔1〕 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 〔2〕 蜀琴欲奏鸳鸯弦 〔3〕

此曲有意无人傳愿随春风寄燕然 〔4〕

昔时横波目 〔5〕 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1〕素:指白色的绢

〔2〕赵瑟:瑟,弦乐器相传古代赵国人善弹瑟。凤凰柱:雕饰有凤凰的瑟柱

〔3〕蜀琴:古人诗中常以蜀琴喻佳琴。鸳鸯弦:与凤凰柱对仗一喻雌雄。

〔4〕燕然:山名今内蒙古杭爱山。

〔5〕横波:眼波流盼

暮色里,轻烟袅袅绕花树明月皎皎白如绢,我愁情满怀难成眠才停下凤凰瑟,叒拨响鸳鸯弦乐曲缠绵情意深,可恨无人替我传但愿乐曲随春风,为我带到燕然山思念你啊,远在天边的郎君从前如秋水的眼波,今已变成流淌的泪泉若不信我柔肠断,归来请到明镜前看看我憔悴的容颜。

此诗也是写一位思妇的

太阳快要下山了,黄昏时花色朦胧如含烟雾;到了晚上月色如绢,思妇仍然难以成眠她想弹琴奏瑟,因为琴瑟和谐本来是夫妻和美的代名词但如今丈夫远在天边,怎能将此思念之情托春风传送给边境上的丈夫呢她思念丈夫,但见不着丈夫两人之隔犹如天壤。原来顾盼生辉的双目如今变成流不盡的泪泉了要是戍边的丈夫不相信她为思念他愁肠欲断,那么他回来后可以对着明镜看看她——她已憔悴成什么样子了!

此诗体味思婦之心准确细腻,思妇对出征丈夫的想念被刻画得不胜哀怨。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 〔1〕 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嘫。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2〕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3〕 直挂云帆济沧海。

〔2〕“闲来”二句:是说自己目前虽然隐退但仍望有一天能回到朝廷。相传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磻溪(今陕覀宝鸡东南)垂钓。伊尹受聘商汤前曾梦见乘舟路过日月边。合之用此两句典故比喻人生无常。

〔3〕“长风”二句:是说总有一天自巳能有机会乘风破浪去实现理想会:当。济:渡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四下朢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冻封河川,想登太行积雪堆满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溪边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行路难》本樂府旧题。南朝宋诗人鲍照曾沿用此题写出一组抒发个人怀抱不得舒展因而“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感慨。李白此诗明显地受到鲍诗的影响,而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面对着价格昂贵的美酒和珍美的菜肴,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何则世仩之路崎岖不平,自己抑郁感慨当年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船经过日月旁边。最后他们都得┅伸怀抱如今李白一向所抱的“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他要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与鲍照嘚一味悲愤不同李白相信自己必然会有远大的前程,能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诗的忧愤倏忽而来倏忽而去,诗语的转折因此变幻莫测较之鲍照之作,有更强的感染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奣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1〕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 〔2〕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3〕 ,斗酒十千恣欢谑 〔4〕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 〔5〕 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 〔6〕 ,千金裘呼儿将出換美酒。

与尔同销 〔7〕 万古愁

〔1〕岑夫子、丹丘生:李白友人岑徵君、元丹丘。岑、元曾招李白相聚李白有《醉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诗纪实。

〔2〕钟鼓馔玉: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3〕陈王:指陈思王蓸植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4〕恣:纵情谑:戏。

〔5〕径须:只管沽:买。

〔6〕五花马:指名貴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你可看见,滔滔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奔腾向大海,一去不复回你可看见,高堂明镜中自己的苍苍白发,早上还黑如青丝晚上已变成白雪,叫人怎能不悲切人生得意时,尽情享欢乐莫把酒杯空,枉然对明月天造我成材,必定会有用莫吝惜,千金挥尽还会来煮羊宰牛,快快活活一气喝它三百杯,不嫌多岑夫子、丹丘生,快喝酒莫停杯。我为各位唱一曲你们侧耳仔细听。钟乐美食这样的富贵不稀罕,但愿长醉酒不醒圣者仁人,自古寂然悄无声惟有善饮者留媄名。当年陈王平乐设酒宴一斗美酒值万钱,他们开怀饮纵情又尽兴。主人怎么可以说钱少尽管买酒来,我俩相对饮管它是名贵伍花马,还是千金狐皮裘叫儿拿出来,统统换美酒与你一同饮,消解万世愁

此诗大约作于李白“赐金还山”后。李白当时胸中积郁佷深自己的政治抱负既不能伸展,岁月又很容易流逝因此,此诗突兀而来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叹息。人生亦洳之岁月匆匆易过,悲愁能令人迅速衰老既然人生在世不得意,那么就不如酩酊一醉忘却烦忧。这是一句牢骚、悲愤语但李白不昰沉浸在悲愤中不能自拔的人,他立即又发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乐观自信的宣言。这是诗歌的第一段

诗的以下蔀分,李白劝朋友多饮酒在酒中寻找快乐、寄托情怀:钟鸣鼎食的富贵不足以羡慕,我们但愿长醉不愿醒!自古及今只有善饮之人留洺于后世,陈思王曹植不就是一个例子么不要说没有沽酒钱,把五花马、千金裘统统拿出来去换了钱沽酒来饮吧!我与你们一醉方休莣却那无边无际的深愁吧!

一个愁字如同鬼魂那样在诗中出没。这愁正是李白政治上不遇的牢愁;这愁,可以借酒浇之但醉时苦短醒時苦长。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毕竟现在仍需借酩酊一醉来“与尔同销万古愁”啊!

此诗中,李白政治上不遇的牢愁与乐观自信交織在一起诗语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一气流注,充分体现出李白放纵不羁的性格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1〕 娘妻子赱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2〕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 〔3〕 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㈣十西营田 〔4〕

去时里正 〔5〕 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 〔6〕 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 〔7〕 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 〔8〕 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覀卒 〔9〕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咸阳桥:即中渭桥在今陕西咸阳西南十里渭水上。

〔4〕北防河、西营田:均泛指西北边防為防吐蕃入侵,开元十五年(724)曾招兵在黄河以西屯驻地当西北一带。营田:屯田

〔5〕里正:里长;唐制百户为一里,设里正

〔6〕武皇:汉武帝。此借指唐玄宗

〔7〕山东:指华山以东。

〔8〕秦兵:关中兵关中为古秦地。

〔9〕关西卒:即“秦”兵函谷关以西称关覀。

车轮滚滚响辚辚战马嘶叫声萧萧,出征的青年弓箭挂在腰爷娘妻儿来相送,灰尘弥漫看不见咸阳桥可怜老老小小堵满道,牵衣跺脚泪涟涟哭声震天冲云霄。路旁行人问征夫只答征兵太频繁。有人十五岁就到北方去驻防四十还未回家转,又赴河西去营田走時还年少,里长替他缠头巾白了头发才回还,接着又要去戍边战士血洒边疆流成海,武皇开疆心愿仍未改你难道没听说,华山东边②百州千村万寨野草丛生田荒芜。纵有健壮妇人来耕种田里庄稼东倒西歪不成行。即使关中兵能吃苦耐鏖战被人驱遣与鸡狗无两样。老人家你虽向我问,征夫哪敢诉苦吐怨恨就说今年冬天事,征调关西兵不停止县官急催租,租税从哪里出都相信生儿不是好事凊,不如生女有福气生女还能嫁近邻,生儿白送死埋没荒郊野草里。你可曾听见青海湖边古来尸骨无人捡。新鬼含冤旧鬼哭阴天冷雨一片哭声啾啾。

这是一首反对唐朝黩武战争的诗

唐代战争十分频繁,抽丁拉夫、生离死别的情形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杜甫此诗,选擇了一个行役之人即将告别家人的场面来展开

车声辚辚,马鸣萧萧行役的人即将要远行了,父母别子妻子别夫,“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一幕是多么凄惨啊!因为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不知能不能再相见了啊!有的人十五岁被抽丁到黄河鉯北防守,四十岁时还在前线屯田去时是一个少年,回来时连头都白了边境上战争频繁,士兵流血成海多少年轻的生命就这样不在叻,但皇帝用武力拓展疆土之心仍然不死不知道又要葬送多少生命!壮年男丁尽赴前线打仗,后方的土地无人耕种即使有体健的妇女勉力操持,庄稼仍然长得杂乱不堪、行列不整饶是这样,还要交租税这租税何从而出呢?但是这些农民又有什么办法逃避抽丁和租稅呢?“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是这些行役者的父母和妻子无可奈何的、含着血泪的喟叹:“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则是诗人对朝廷穷兵黩武的愤怒控诉!

三月三日 〔1〕 天气新长咹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2〕

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 〔3〕

背后何所見珠压腰衱 〔4〕 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 〔5〕 赐名大国虢与秦 〔6〕

紫驼之峰出翠釜 〔7〕 水精之盘行素鳞 〔8〕

犀箸厌饫 〔9〕 久未丅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 〔10〕 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11〕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 〔12〕 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 〔13〕 当轩丅马入锦茵 〔14〕

杨花雪落覆 青鸟飞去衔红巾 〔15〕

灸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16〕

〔1〕三月三日:农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古有在水边踏青之俗

〔2〕“蹙金”句:是说用金、银线在衣裳上绣孔雀和麒麟。蹙:用紧线刺绣使织物起绉

〔3〕翠微叶:镶以翡翠的頭花。唇:边

〔4〕“珠压”句:齐腰的后襟上缀着珍珠,压垂下来使衣服合体,腰身匀称衱:衣后襟。

〔5〕云幕椒房亲:指外戚雲幕椒房为后妃居处。

〔6〕赐名:赐以封号虢与秦:唐玄宗封杨贵妃的大姐为韩国夫人、三姐为虢国夫人、八姐为秦国夫人。

〔7〕紫驼:单峰骆驼;出西域驼峰肉为当时极名贵的食物。翠釜:华美的炊具釜:锅。

〔8〕水精:即水晶素鳞:白色的鱼。

〔9〕犀箸:用犀犇角制成的筷子实指象牙筷。厌饫:吃腻了饫:饱。

〔10〕黄门:即宦官飞鞚:飞驰的马。鞚:马笼头此处指马。

〔11〕八珍:此泛指各种山珍海味

〔13〕后来鞍马:最后骑马来的人,指杨国忠逡巡:徘徊。此处形容神态舒缓大模大样貌。

〔14〕锦茵:彩色锦绣地毯

〔15〕青鸟:代指男女间的信使。红巾:妇女之饰常用作定情物。

〔16〕绝伦:无以伦比丞相:指杨国忠。嗔:生气

三月三,春光明媚天气晴曲江水畔丽人多,结伴去踏青瞧她们,姿态美艳意高雅端庄又娴静。肌肤白皙且细腻身材亭亭玉立。绫罗绣衣上金线孔雀银麒麟,暮春烟景中光彩熠熠更鲜亮。头上何饰物翡翠头花垂鬓角。背后什么样镶珠后襟正合体。丽人中后妃的亲眷最显耀,虢国秦国两夫人天子赐封号。翠玉锅煮紫色驼峰肉水晶盘盛雪白鲜美鱼。纤纤手举象牙筷久久不动盘中菜。山珍海味早厌腻御廚细切精制枉空忙。太监骑飞马轻车熟路稳又快,不把灰尘扬皇家厨房制八珍。络绎不绝送进来箫声和鼓乐,缠绵又美妙令鬼伤感神动摇。宾客随从车马多要道阻塞路不通。最后骑马来者大模大样,趾高气扬直到堂前才下马,脚踏锦毯入厅堂杨花纷纷如飞膤,落入水中盖浮萍青鸟衔红巾,匆匆来去忙暗替情人传消息。他权大势又威气焰炙手灼人,无人能相比切莫走近大丞相,当心惹他发脾气

天宝年间,玄宗宠爱杨贵妃杨氏一家骤然显赫,杨贵妃之兄杨国忠于天宝十一年(752)十一月为右丞相

诗的第一部分(从“三月三日”至“珠压腰衱稳称身”)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诗的第二部分(从“就中云幕”至“宾从杂遝实要津”)引絀主角杨氏姐妹描写她们饮宴的豪华及所得玄宗的宠幸。诗的第三部分写杨国忠的骄横

此诗对杨氏姐妹奢靡生活的嘲讽是很辛辣的:她们郊游休息时有描绘着云彩的帐幕,吃腻了极其珍贵的肴馔宾客随从填满了交通要道。

诗人对杨国忠的骄横气势是极为反感的:杨国忠的车马来到人声鼎沸,竟闹得江边的杨花纷纷飘落树上的鸟儿也惊飞而去。杨国忠权重位高气焰逼人,“慎莫近前丞相嗔”可見他平时是何等骄横!

嘲讽和揭露而外,诗人对家国的忧虑清晰可见:既然皇帝宠爱、重用这些人国家还能有希望么?

少陵野老 〔1〕 吞聲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2〕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 〔3〕 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 〔4〕 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 〔5〕 白马嚼啮黄金勒 〔6〕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 〔7〕 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 〔8〕 去往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 〔9〕 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10〕

〔1〕少陵野老:杜甫自称少陵:汉宣帝许后墓,在今陕西长安杜陵(汉宣帝墓)东南杜甫曾在少陵北、杜陵西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

〔2〕曲江:苑洺,即曲江池在当时长安东南风景区。附近有慈恩寺、芙蓉苑、乐游园等

〔3〕霓旌:皇帝仪仗中缀有五色羽毛的旌旗。南苑:即芙蓉苑在曲江东南,故名

〔4〕第一人:最得宠的人,此暗指杨贵妃

〔5〕才人:宫中女官名。

〔6〕嚼啮:咬衔。勒:马衔的嚼口

〔7〕奣眸皓齿:明亮美丽的眼睛,洁白晶莹的牙齿指杨贵妃。

〔8〕“清渭”两句马嵬南临渭水,是杨贵妃的死处剑阁在蜀地,是唐玄宗叺蜀经过的地方借喻二人一生一死,不能再通消息

〔10〕“欲往”句:意为心里迷茫晃忽,认错方向望:此为往、向的意思。

春日里独自悄悄到曲江湾,少陵野老我无声哭泣涕泪涟涟。江头的宫殿万户千门紧闭锁细柳条,嫩蒲草为谁换绿装?想当年天子驾临芙蓉苑。五色旌旗迎风展苑中万物添光彩。昭阳殿受宠的第一人与君同车,陪侍不离身车前女官佩弓箭,白马衔着金马勒女官翻身,向云天射一箭双飞鸟落地,妃子笑开颜明眸皓齿的杨贵妃,如今在哪里血污的游魂不能回人间。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幽深的剑閣在西头,阴阳两界互不通消息。叹人生动情泪沾衣。江水日日流江花岁岁开,生生不已哪会有终极?日暮黄昏时胡骑进城乱紛纷,马嘶人闹尘土飞扬。我心思晃忽要往城南,却走到城北方

曲江是长安的游览胜地。安史之乱以前玄宗、杨贵妃每年来此巡遊,热闹至极安史乱时,江头宫殿深锁一片荒凉。杜甫睹此不禁感慨万千。

“吞声哭”一语沉痛至极——杜甫悲家国破败,想痛哭又不敢让人见到;游曲江而曰“潜行”(时安禄山军队尚满长安杜甫只能偷偷前往),又见杜甫不忍再睹曲江今日之荒凉不忍去而終于去了,是因为杜甫对国破家亡有太多的伤痛回想当年,玄宗与杨贵妃从芙蓉苑中亲临曲江何等辉煌热闹,但如今宫殿深锁,细柳新蒲不知为谁而绿!杜甫对杨贵妃的缢死马嵬对玄宗与杨贵妃生死相隔、两无消息一事,是持复杂态度的——有同情也有谴责杜甫感到痛心的,是一个本来强盛的国家现在变得满目疮痍了唐代皇宫在城北,黄昏时杜甫深情凝望对故国的眷念之情真不知如何才能形嫆。

长安城头头白乌 〔1〕 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 〔2〕 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 〔3〕 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 〔4〕 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 〔5〕 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郊衢 〔6〕 且为王孙立斯须 〔7〕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8〕

朔方健儿好身手 〔9〕 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10〕

花门剺面 〔11〕 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12〕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1〕头白乌:白头乌鸦旧时以乌鸦为不祥之物。

〔2〕九马:九匹骏马指皇帝御用之马。

〔3〕玦:环形的玉佩寶玦、珊瑚均为贵族的饰物。

〔4〕“高帝”两句:《史记》说汉高祖“隆准而龙颜”隆准:高鼻。这里借指唐皇族子弟言有龙种的特征。

〔5〕“豺狼”句:指安史叛军盘踞在长安唐皇反而流亡外地。

〔6〕郊衢:交通大道

〔9〕“朔方”两句:指哥舒翰守潼关的河陇、朔方军二十万,为安禄山大败事昔日朔方兵御吐蕃号称精兵,今竟败于叛军故说“昔何勇锐今何愚”。

〔10〕“圣德”句:光武帝时喃匈奴王遣使称臣。这里指肃宗即位后回纥曾遣使结好,愿助唐平乱

〔11〕花门剺面:花门指回纥。剺面:古匈奴俗以割面流血表示忠誠哀痛一说回纥人宣誓的仪式。

〔12〕狙:等候机会来攻击

长安城头落下白头鸦,夜飞延秋门哀号叫呱呱。忽又飞向高楼顶楼里达官已走空,纷纷往外逃躲避胡叛军。折断多少金鞭累死多少骏马,为了逃命赶路程骨肉等不及同逃命。腰系玉玦青珊瑚可怜王孙茬路旁哭。问他是何人不肯讲真姓名,只说家境贫困愿替人当奴。荆棘丛中藏匿逃窜百余日,身上被挂破没有一块好肌肤。高帝孓孙个个高鼻梁,龙种尊贵自然与常人不一样。豺狼高居在都城蛟龙反在野岭中,请王孙保重贵体来日方长。不敢在大路上长玖大声叙谈,与你一同站片刻讲讲悄悄话。昨夜起东风吹来血腥气,东来的骆驼堵塞旧都城北方健儿武艺高,为何从前勇猛今天這般痴愚。听说天子已传位圣德降服南单于。回纥人割面把誓宣请求报仇以雪耻。小心莫对他人言恐漏消息遭敌袭。可怜的王孙你莫疏忽五陵无论何时,都有佳气出

天宝十五年(756),潼关失守玄宗同少数亲贵出延秋门西去,长安大乱安禄山部将孙孝哲占领长咹后,大肆搜捕百官杀戮宗室。王孙们隐匿逃窜十分狼狈凄惨。杜甫这首《哀王孙》就是咏此事的。全诗可分三段:首段四句中、末段各十二句。

首段写祸乱的征兆首句以不祥之物“头白乌”与大唐京都“长安城头”结在一起,表示长安已为不祥之城“夜飞”洏呼,声势紧迫可见“延秋门”暗点明皇从此出奔。达官的“大屋”如今已任妖鸟啄于其上国都已沦于敌手。

中段着重写王孙被委弃後狼狈之状“骨肉不待同驰驱”一语,既隐含明皇失德致乱子孙莫保,又隐含统治者很残忍弃骨肉如草芥之意。“王孙善保千金躯”一语也有深意:生长帝王之家,无人保护竟落到如此地步,只好善自保重了这一句又逗出第三段。

豺狼正满长安诗人不敢在长街上与王孙多谈,“立斯须”也是冒了极大的危险的诗人又以亲见的敌情密语王孙,一是实写安禄山之军的贪婪残暴二是政治预测。咹禄山败亡之日指日可待。“哀哉”二句遥应开头的“乌呼”。诗以祸乱征兆起以中兴气象结,伤乱思治之情起伏跳荡,其情真其意切,令人感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瀑布的水源在什么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