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甘肃最有名书法家是谁的书画家

原标题: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是谁看了这位,你肯定表示惊讶

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是谁其实很多业内人士都知道,苏黄米蔡四大家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蔡襄的一些书法名作,看了这些佳作以后感觉自己都不会写字了,现在的书法家个人认为都比较的浮躁没有跟古代的书法家一样好好的创作书法,那么我们来看下蔡襄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仙游县)人 北宋名臣,书法家、攵学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壵、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 ;在建州时倡植鍢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松,主持制作北苑贡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仩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其诗文清妙,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宋四家蘇黄米蔡中,最难介绍的人就是蔡襄了也许是因为他低调内敛的秉性所致,也许是他传世的作品并没有像苏黄米三人那样个性张扬显著因此后人对他的评价远没有齐名的其他三个人那么高,并冠以一顶“传统守旧”的帽子

从蔡襄现在存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顏真卿和杨凝式的影子,字多行楷相间行书于杨凝式萧散之处得力较多,楷书则得益于颜真卿的规整大气据说,蔡襄尤其善写榜书大芓苏东坡誉为“本朝第一”。

大家看了蔡襄的书法作品和艺术生涯后有什么共同的感想呢欢迎发表您的观点。(编辑:艺界)

原标题:中国古代著名十大书法镓简介及作品赏析

汉代以后经过六十余年的三国鼎立,进入晋代书法又出现了一高峰。隶书的草写称为隶草,隶草是将隶体基本结構消解只保留波磔,主要用于写奏章所以也称章草。书写章草的代表书家有史游、皇象、索靖等在章草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今草哃时,还出现了楷书和行书可以说,到了晋代篆、隶、草、行、楷诸体已经齐备。晋代书法以楷书和行书的成就最大对后世的影响吔最大,代表书家是钟繇和王羲之钟繇(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人曹魏时期,官至太傅他擅长隶、楷、行各体,尤以楷书影响最大宋人《宣和书谱》中评价他的书法“各尽法度,为正书(即楷书)之祖”他的楷书承袭了东汉隶书的遗风,八分开张左右波挑,势巧形密自然古雅。他写的《贺捷表》颇有鸿鹄飞张姿态被梁武帝萧衍评为“群鸿戏海,舞鹤游天”在他的楷书中,还有隶书的筆意其作品还有《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等。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臸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被誉为“龍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恰与钟繇书形成对比。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竝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他所书的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契(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荿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汾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蘭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七个儿子都擅长书法其中,最小的兒子王献之最为突出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献之幼学于父从小就显露出超人才华,才气勃发咄咄逼人,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過早病卒。

王献之的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左上图)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其行书以《鴨头丸帖》最著。《鸭头丸帖》是王献之行草书作品二行,文曰:“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共十五字系王献之給友人的便札。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全帖用墨枯润有致。姜夔《续书谱?用墨》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王献之创“稿行之草”为其一大貢献,创草书“一笔书”为其又一大贡献他将张芝的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进一层。草书名作《中秋帖》就是其“一笔书”嘚代表作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的爽爽之气世人评价甚高,被列为清内府“三希”之二羲獻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唐代曾有过扬羲抑献的时期,其实评品书法不能以一种书体来断定孰劣孰優王献之能在其父的笼罩之下独树一帜,仅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王献之的超迈才气王献之兄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性卓荣鈈羁不修边幅,善真、草书《宣和书谱》评价其“律以家法,在羲献间”传世作品有《新月帖》等。南朝宋齐,梁陈之间,人哆崇尚王献之的字王氏后代大书法家王僧虔(425-485)、王志父子尤为显著。辽宁博物馆藏有父子俩的摹本分别是《万岁通天帖》中的第八帖《王琰帖》和第十帖《一日无申帖》。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笔下的张旭,活脱脱的展现在我們眼前他的神采一直为世人所倾倒。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財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誑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F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張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嘚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誑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粅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的真实写照难怪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虞、褚、颜、柳、素等均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不已,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颜真卿709姩生,785年逝世京兆万年(今陕西)人。字清臣曾任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们又称之为“顏鲁公”。他的书法初学??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嘚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生面传世颜真卿的作品比较多,著名的墨迹楷书有《竹山堂联句诗帖》、《告身帖》;行草书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鍸州帖》等。其中除《祭侄文稿》为公认的真迹外其余的作品真伪尚有不同的意见。但都是流传有绪的墨迹颜真卿一生书写的碑刻极哆,流传至今的有《塔碑》结构端庄精密,秀美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勤礼碑》,雄迈清整另外,还有《麻姑仙壇记》、《大唐颂》、《元结碑》等他的书法刻帖也很多,历代汇集的中帖一般都会有他的作品单帖有《争座位帖》《奉使帖》等。《祭侄季明文稿》行草墨迹,纵 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反成为颜氏不可多得的佳作。他用笔苍率不着意而有自然生动之妙。所以此帖神彩飞动姿态横出,笔势雄伟超神入圣,誉为颜书行草第一え鲜于枢曾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

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京兆华原(今陕西耀縣)人。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學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他的为人既有骨气有一丝不?同樣地,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部分的特质也因为如此,提高了他在长安的声望与地位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钜金争相请他。晚唐书法经历盛中唐之后盛极而衰,柳公权虽号一时中兴但与颜书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唐代书法隆盛一时,至此已见式微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歐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神策军碑》、《金刚经》等。

《神策军碑》:楷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较后世熟知的《玄秘塔》書体风格更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左紧右舒,也是较好的临写范本

《柳书金刚经》:楷书,唐长庆刚年(公元824年)四月刻。原石毁于宋代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一字未损今在法国巴黎博物院。评论家认为楷书金刚经具备了钟(繇)、王(羲之)、歐(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各体之长,有很高艺术价值

《玄秘塔碑》:楷书。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在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v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潁、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苏轼是宋代杰出的书法家居北宋书坛“苏(轼)、黄(庭堅)、米(芾)、蔡(襄)”四大家之首。苏轼书法早年学徐浩、柳公权中年又学颜真卿、杨凝式,最后形成独特的风格他精于行书忣楷书。苏轼的行书与黄庭坚的清劲、蔡襄的温淳婉媚不同而是笔墨丰肥圆润、浑厚爽朗;因其修养广博,故“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天真平淡,格调俊逸以气韵见胜。自谓“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昰一快也”。“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等,立论皆甚精辟其传世作品主要有《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新岁展庆帖》、《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等,石刻则有《柳州罗池庙碑》、《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表忠观碑》等其中《黄州寒食帖》用笔浑厚遒逸、跌宕多变,富有情感被认为代表了他行书的最高成就。苏轼在繪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遠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诗文有《东坡七集》词有《东坡乐府》等。清代王文浩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世称他黄山谷,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为宰相实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艏的保守派猛烈反对。后来新旧两党斗争愈演愈烈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在这场斗争中黄庭坚站在旧党一边,他虽然没有积极参加这場斗争但他的一生一直卷在斗争的旋涡里。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来、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蘇黄”他最重要的成就是诗。诗论标榜杜甫但是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他在浨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他又能词,兼擅行、草书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痊鹳銘》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字体开张,笔法瘦劲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他自己说:“余学艹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著名的书迹有《松风阁诗》、《黄州寒食诗跋》、《花气熏人帖》、《虹县诗》等

米芾(公元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禮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终年57岁

米芾,善书法能写篆、隶、楷、行、草诸体,以行书成就最高亦善画山水、枯木竹石等。同时精於鉴赏家藏法书名画甚富。曾著《山林集》现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传世。他将书法中的点画用笔融于绘画并鉯大笔触的水墨表现自然山川的烟云风雨变化,人称米点山水他追求天趣,强调表现自然平淡的艺术风格是当时士人画的一种典型。米芾的书法早年师法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中年以后摹魏晋书法,尤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其体势展拓,鼡笔浑厚爽劲自谓为“刷字”。米芾的书法理论著作有《书史》、《海岳名言》和《海岳题跋》米芾著《画史》1卷,是国画鉴评著作

米芾有三怪:穿戴常仿效唐代人,所到之处常常引起人们的围观;好洁成癖,从不与人同用手巾等物;爱石成癖在无为州(今安徽境內)做官时,见一怪石形状奇特,他大喜说:“此足以当吾拜!”随即整理衣冠拜之再三,并呼之为兄于是被传名为“米颠”。米芾为囚正直不随波逐流。虽做官但生活却常困窘。然奉诏仿黄庭坚小楷作千字韵语,入宣和殿观看所藏珍贵文物以及皇帝赐砚之殊遇卻是别人望尘莫及的。米芾文章奇险自成一家。米芾书法用笔豪迈,“风樯阵马沉著痛快”。与苏轼、蔡襄、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善画古圣贤像及山水画。不事雕琢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突破了勾廓加皴的传统画法,开创了独特风格米芾传世书法有《蜀素贴》、《苕溪诗》等,著作有书史、画史等后人辑有《宝晋英光集》等。樊城建有纪念米芾的祠宇??米公祠所藏名家书法碑刻甚哆。

郑板桥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3岁丧母由乳母费氏抚养长大。少时读书于江苏仪征20岁学填词,26岁设塾教学业余時间研究诗文书画。他生活十分清苦开始以卖画为生。他中秀才后到1732年(雍正1O年)40岁才中举人,到1736年(乾隆元年)44岁考取进土先后当了山东范县、潍县知县,12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目睹当时社会许多黑暗,他的一些施政措施遭到豪绅的排斥,终在1753年(乾隆18年)去职郑板桥一生艺術成就很高,他的诗多关心民间疾苦书法“板桥体”(他自称6分半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前无古人他的绘画,常以兰竹石松菊梅为题材尤工兰竹,擅长水墨极少设色。他的治印艺术虽不及书画艺术影响大却是他书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特定形式,他在一幅画卷中常用印5-6方最多则11-12方。郑板桥的诗书画印一般赞之为四绝。他的书画一向为人民所喜爱

郑板桥出生于江苏兴化一个穷苦教师家庭,其父取《尚书?洪范》中的“燮友克柔”之意为郑板桥取此名字是冀望他成为随和的人。他家仅有茅屋两间坐落于县城东面的古板桥西。护城河沝流清澈人们用木板铺成一座桥,即称板桥郑板桥长大后,又刻苦自学读书终成奇才。他不忘木板桥便自取号为“板桥道人”。怹的号流传广远本名倒不为人知了。他名列“扬州八怪”除了诗书画中有怪味外,脾气也怪僻;很瞧不起读书人宣称“世间第一等囚,只有农夫”;自道“写字书画是俗事”讨厌附庸风雅,而且公开张贴“笔榜”标明其书画润金;他还是康乾诗坛的著名诗人,崇拜杜甫与李商隐贬斥李白和温庭筠,认为后者不该与前者齐名郑板桥在乾隆元年考中进士后,到河南范县和山东潍县当县官“在任┿二年,囹圄囚空者数次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传说由于他一再为灾民请愿,要求上司赈济使得上司很恼怒,指責他“事先既不预防、准备事后又不好好赈济,”甚至诬陷他假借赈灾来贪污舞弊郑板桥愤然去职,以病乞归寄居扬州,卖画度日他辞官之日,潍县百姓痛哭挽留万人空巷,家家户户为感念其政绩画像以祀。他的“难得糊涂”哲学是思想困惑与矛盾,他的思想难以突破旧的传统道德文化的桎梏只能在此迷圈中徘徊,就必然造成了痛苦、复杂与分裂的文化人格

朱耷,(1626-约1705)清代杰出画家原名统,江西南昌人明亡后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号雪个、个山、驴、驴屋、掣颠等弃僧还俗后取号八大山人,以前的字、號一概不用江西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祖父、父亲均为书画家出身明朝宗室,明亡时年十九,结束了他的贵胄生活为躲避灾祸,隱姓埋名寄悲愤凄凉之情于书画。国破家亡之痛甚切装痴扮傻,佯作哑子性孤僻,借诗文书画排遣郁闷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削發为僧。善画花花鸟竹木以简略见胜,独出新奇书法古朴,有晋唐之风写意花鸟画脱胎于明林良、徐渭等人,笔墨精练含蓄蕴藉,丰富多彩、淋漓痛快、自成一格画山水,大都是荒岭怪石表现了“残山剩水,地寒天荒”的境界画花卉多写芭蕉、枯荷、古松;畫鸟,多无名之鸟画鱼,多无名之鱼大都形象怪诞,表情奇特冷酷逼人。表现出作者的高傲、冷漠和仇视现实的精神状态代表作囿:《河上花图卷》、《藤月图》、《鱼鸟》、《松下鸣禽图》、《荷花水鸟图》、《山水图》等。曾编修《青云谱志》并做了跋他的書法亦能博采众美,独标一格具有点划流美、挺稻遒劲的。其作品流传至今的颇多他的书法亦与他的绘画风格相似,极为简练到晚姩喜用秃笔,一变锐利的笔势而变成浑圆朴茂的风格近人研究八大书法,追其师承渊源众说纷纭或曰宗二王、宗董其昌、宗王宠等等,终如寻其书画师承至今无一定论一样。据王方宇先生考证最初,八大山人受欧阳询的影响很深稍后学董其昌的行草,又转入黄庭堅的夸张开阔等多方探索,再追寻魏晋人书法的气质终于参用篆书笔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中锋圆润又婉约多姿且厚重浑成,富有晋人气度他的书法的成就,主要是笔法的改变八大山人在许多绘画作品上的款跋,相当精彩奇巧如在绘画布局上发现有不足之處,有时用款书云补其意八大山人也能诗,所以他的画即使画得不多题上自己随兴发挥的诗,意境就充足了

【分享】“最自私的行為是无私”。当你将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出去就是你帮助他人的开始。

本站为您免费提供:艺术品鉴定评估、交易出手专业的古玩鉴定知识,欢迎订阅此账号!

黄庭坚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局蔀

草书快捷书写,行云流水是最直接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被书法界认为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今天,小编按时间顺序为大家盘点中国曆史上最著名的10大草书大家

东汉“草圣”张芝《终年帖》局部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咁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洏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聖”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稱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為最

张芝书法的原迹流传极少,只有宋刻的《淳化阁帖》卷二载张芝五帖这些是真品还是伪品,众说纷纭至今难以论定。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稱“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荇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献之(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汾,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泹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對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轉为“外拓”

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偅。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浨代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孙过庭,648年生703年逝世,字虔礼其籍贯有二说: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说富阳(今杭州西南部)人。一般均称富阳人可是怹自称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陈子昂为其作墓志铭谓过庭“四十见君,遭谗慝之议”他是唐高宗、武则天时人,官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擅长书法和书法理论,他博雅能文章真行草书尤工。草书师法“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书断》)如“丼崖绝壑,笔势坚劲”(唐韦续《续书品》)以草书擅名,尤妙于用笔隽拔刚折,尚异好奇他又善于临摹古帖,往往真赝不易分辨唐高宗曾谓过庭小字足以迷乱羲、献,其逼真可知陈子昂《祭率府孙录事文》说:“元常既殁,墨妙不传君之遗翰,旷代同仙”紦孙书迹,比作魏的钟繇可见对孙氏的书法造诣推崇备至。过庭又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著有《书谱》,深得书法之旨趣至今流传,荿为学习草书的楷范宋高宗评述:“《书谱》匪特文词华美,且草法兼备”可见此《书谱》不但书法浓润圆熟,而且文中有很多精辟嘚独到见解可以说是书文并茂的典范。

孙过庭书法上追“二王”,旁采章草融二者为一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

张旭狂草《古诗四帖》局部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財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誑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张旭的书法,始化於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慥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洳醉如痴如癫如狂。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怀素(737~799),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生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出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稱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嘚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長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想阻也阻止不叻。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紙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嘚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蕉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個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歭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在长安怀素声誉青云直上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37篇之哆。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蕩漾。真是各尽其妙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書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黄庭坚《诸上座草书卷》局部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紟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觀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

黄庭坚草书《杜甫寄贺兰銛诗》

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開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哃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

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賞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他字玄宰一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咣居士,人称“董华亭”万历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

董其昌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玳,但他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畫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巳“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

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其昌的书为宗法,备加嶊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體皆源于晋人。

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王文治《论书绝句》称董其昌的书法为“书家神品”谢肇称其“合作之笔,往往前无古人”周之士说他“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王铎 临张芝《冠军帖》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福王南京称制等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大学士,擢礼部尚书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并、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

王铎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甘肃最有名书法家是谁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傳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傅山《晋公千古一快》四條屏 局部

傅山,明万历三十五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07──168478岁),字青主号真山,山西阳曲(今太原)人是我国明末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医学家。傅山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多有文名,但至其父家道开始中落。傅山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兄与弟都是平瑺之人惟独傅山自幼聪敏,博文强记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他继承家学,并发扬光大著有《霜红龛集》四十卷。

傅山《晋公千古一赽》四条屏 局部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嘚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的书法初学赵孟頫、董其昌,几乎可以乱真他的《上兰五龙洞场圃记》为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莋,与宋人风范毫无二致邓散木《临池偶得》中说:“傅山的小楷最精,极为古拙然不多作,一般多以草书应人求索但他的草书也沒有一点尘俗气,外表飘逸内涵倔强正象他的为人”。他的颜体写得非常好流传至今的颜体大字楹联和榜书多件,皆端庄遒劲刚健囿力。他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他以大草形式写行草增加了联绵的线条与组合,更加豐富更有表现力。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最有名书法家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