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女的敢不敢穿中国姑娘的旗袍

美国女孩穿旗袍备受大家争议,主要争论在于文化欣赏和文化挪用

文化挪用的意思近似于文化剽窃。

就是将本不属于本地的异域或其他民族的文化资源借用过来从洏对本地的文化形成影响,也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和现象

美国18岁白人女孩卡西雅·达姆挑选高中毕业舞会礼服时,看上了一件红色旗袍,旗袍独特美丽的高领以及合身的剪裁让她爱不释手。

达姆不仅穿上红旗袍参加舞会还兴奋地在社群网站贴出自己身穿旗袍与朋友的合照,没想到引来了网络骂声不断说她“不是华人,不该穿旗袍”

美国女孩达姆“我只觉得那旗袍极美,独特大方绝对无意造成伤害,也完全不带种族歧视如果背后有任何意义,也是想表达对其他文化的仰慕和欣赏就只是一件衣服而已。”

旗袍是中国文化的鲜明符號:

旗袍作为中国文化的鲜明符号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从上海到布鲁塞尔:百年旗袍展”

在歌曲《茉莉花》柔情似水的旋律中,一位身穿旗袍的女子沿着红地毯款款走来

她手执香扇,轻移莲步眉宇间透着自信和从容。

她不是模特她是中国驻欧盟使团一名外交官。

有人通过旗袍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审美观与价值观,更好地感受中国文化の美!

旗袍时常出现在各种文化活动上比如节庆典礼外事访问

隆重会议文艺演出和婚礼宴会

家庭团圆朋友聚会等场合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

它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

旗袍作为中国的代表服饰之一茬国外也很受欢迎,但是近日美国一个女孩在毕业典礼上穿了旗袍却引来了四面八方的讨论!美国女孩穿旗袍竟然能引发争议?中国旗袍在世界又有哪些影响下面51区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2日报道,来自美国犹他州的18岁女孩凯齐娅·多姆并没有中国血统,她将自己身穿中式旗袍的照片上传到“推特”上,之后便受到了“文化挪用”(指强势文化的成员采用弱势文化的元素,将其作为“奇异”的时尚,而造成原有意义的丧失或扭曲——本网注)的指责。

报道称在中国封建王朝覆灭和20世纪初民国时期开始后,旗袍象征着促进两性平等

的无声抗议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许多女性也穿上了旗袍。

多姆认为自己穿旗袍的决定并没有错她的旗袍是紅色的,上面有金色和黑色的绣花她向《南华早报》表示,这条裙子传递了一个“美妙的信息”她没有删除自己4月22日在网上发的穿旗袍帖子。

多姆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她在盐湖城的一家古董店里买下这条裙子,在购买前她并不清楚旗袍的历史“只是发现了一件漂亮、合适的礼服,并选择穿它”

她说:“我在网上贴出这些照片是给朋友看的。我从没想到它会引发这么大的争议如果我冒犯了任何人,我很抱歉这不是我的本意。我很感激我能穿上这么漂亮的衣服”

另外也有网友针对达姆与朋友们的合照姿势提出批评,有网友认为雙手合十的姿势带有种族歧视意味

此事爆发一周以来,达姆的推特追随者暴增至2万人她收到无数讯息,正面和负面的都有同学和老師纷纷向她表达关切。

达姆的母亲说这基本上是成年人攻击小孩子,达姆没有做错事

由于照片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达姆已决定着手研究旗袍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

她也深刻体会到社群媒体讯息传播速度之快和范围之广,开始学着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的贴文但同時,达姆也说:“这件旗袍我还会再穿它。”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嘚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彡批国家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小编觉得国外的网友真的很严格叻,人家喜欢就让她穿这不属于“文化挪用”,这属于文化欣赏和文化尊重!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