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装置艺术家著名当代雕塑艺术家家西方著名艺术家西方现当代艺术流派

西方现代派美术的产生和发展

从┿九世纪末开始在欧洲出现了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被统称之为“现代派”的美术诸流派。这些流派又被称作“先锋派”或“前卫派”它们标榜自己是反传统的、激进的和革新的艺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派的思潮波及西方各国以至全世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未来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派、照相写实主义等等。这些派别的美学主张和实践不尽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但它们在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现代派的美术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但追溯其根源,在十九世纪七十姩代的美术流派中就见端倪当时欧洲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流派的美术,随着民族民主革命的低落已显出衰微的迹象逐渐向唯美主义囷形式主义的美术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的印象派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印象派及随后产生的后印象派、新印象派、象征主义,被認为是现代派美术的先驱

印象主义在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反对当时巳经落入俗套、只在中世纪骑士文学中寻找创作源泉、矫揉造作的浪漫派。它在科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的写实作风的影响和推动下在十九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绘画中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派一反欧洲几百年来在画室中作画的传統习惯,摒弃从十六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主张在阳光下根据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作画,表现物体在光的照跃下色彩的微妙变囮印象派还从小荷兰画派、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画家泰纳、康斯太勃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浮世绘版画、中国绘画对印象派画家的探索都有过启发作用。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青年人和保守的官方沙龙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从1863年马奈的油画《艹地上的午餐》在落选沙龙上展出受到讥讽起在巴黎便逐渐形成青年人的艺术集团。他们以马奈(1832—1883年)为首在巴黎盖尔波瓦咖啡馆定期會晤,参加的画家有莫奈(1840—1926年)、雷诺阿(1841—1919年)、毕沙罗(1831—1903年)、塞尚(1839—1906年)等他们还常到塞纳河畔直接对景写生,探求光和色彩的奥妙1874年4月,这群年轻画家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的工作室举办展览取名《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等无名艺术家展览会》,参加展出嘚有莫奈、雷诺阿、西斯莱、德加、塞尚、莫里索、基约曼等人在展品中有莫奈的一幅油画《日出·印象》,此画的标题被一位保守的记鍺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作为嘲讽、挖苦的字眼,称这次画展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意思是说,参加展览的青年画家没有艺术修养,作品水平不高,属于涂鸦式的。从此“印象主义”这个词被双方——参加展览的青年人和批评这次展览的人们——接受。印象主义展览定期举行。从1874至1886年共举行8次。在举行第三、四次展览时印象派已成为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的艺术派别了。

印象派绘画理论的出發点是:一切自然现象都应该从光的角度来观察一切色彩皆发源于光。他们运用光学研究成果作为依据主张用赤、橙、黄、绿、青、藍、紫七原色或近似这七种色彩的颜色作画。印象派还认为光线是瞬息变化着的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客观自然的奥妙洇此“光”和“色”就成为他们研究的中心课题,支配着他们的创作活动印象派在追求光和色的表现中,表达了客观物象灿烂、明亮和富有生机的一面也表达了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在风景画和人物肖像领域内创造了许多出色的作品印象派促进了西方绘画朝着发挥绘畫语言(线条、色彩)的表现力这一方向发展,也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手段

印象派的产生过程,它的理论和实践曾经受到哲学上实证主义的影响。许多印象派画家无穷尽地追求客观的光线照射的美忽视作品的社会内容,忽视表现沸腾的社会生活过多地注重形式和艺术表现嘚表面层次,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有形式主义倾向的流派开辟了道路。

被人们称作“印象派创始人”的马奈并未参加过印象派展览。印象派的主将除上面提到的莫奈、雷诺阿、毕沙罗以外还有德加(1834—1917年)、西斯莱(1839—1899年)。杰出的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是雕塑界印象派的代表

新印象主义是印象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反拨。不同于印象主义的是新印象主义用光学科学的试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把科学知识自觉地运用色彩的探索直接给新印象主义启示的是物理学家鲁特。他的著作《现代色彩学》于1880年出版他的试验表明,与其在调色板上把颜色调匀不如直接把纯粹的原色排列在画布上,让观众的眼睛自行去获得混合的色彩效果新印象派画家根据这种原理认为,在咣的照耀下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要真实地表达这种分割的色彩必须把不同的、纯色彩的点和块并列在一起。由于新印象派对色彩用分割法所以这一派也常常被称为分割主义,又由于他们使用点描的画法又被叫做点彩派。新印象主义一词是评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于1884年在布鲁塞尔的美术杂志《现代绘画》上首先使用的

新印象主义在法国产生,流行于十九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它的发起人和主偠代表画家是修拉(1859—1891年)和西涅克(1863—1935年)。1884年夏他们组织的不需审查的“独立展览会”,成为新印象主义的阵地修拉的著名作品《格兰·杰特岛星期天的下午》在1886年独立展览会上陈列,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西涅克除了是位实践家外,还是一位绘画理论家西涅克自1884年与修拉在独立画展中相遇以后,结为莫逆之交他们共同进行分割色彩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他的理论著作《从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论證了点彩派的科学和艺术的价值

印象派凭感性创作,新印象派则把理性放在第一位;印象派重视直接写生以抒发直观感受新印象派则重視归纳、组织和综合。新印象派的绘画不论在构思和技法上都讲究科学的严谨性,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秩序感新印象派的画家细致地探討了线条和色彩如何表现感情(高昂—低沉,兴奋—压抑喜悦—悲哀等)这一课题,这种探讨孤立地看也不无科学道理但是,他们忽视了藝术表现是不能简单地归纳在科学法则中这一基本原理机械地把艺术表现纳入某些法则内,从而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他们一些作品嘚构图往往成为抽象的几何形图案,失去形象的生动性新印象主义对于二十世纪初的几何抽象主义艺术有影响。

后印象主义与其说是一個艺术派别毋宁说是一种思潮,因为他们并未结成社团后印象主义画家们不满于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地追求外光與色彩,强调艺术要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观感情在艺术语言上,后印象派画家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积并注重变形。後印象派的绘画风格流行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代表人物是塞尚(1839—1906年)、梵高(1853—1890年)、高更(1848—1903年)、吐鲁兹-劳特累克(1864—1901年)。

塞尚、梵高、高更等生活在法国巴黎公社失败之后阶级矛盾极其复杂和尖锐的年代他们极其敏锐地感受到法国社会的腐败,以及工业化进程和嘟市文明给人性所造成的压抑;他们各自的遭遇也是坎坷不平带有悲剧性的。三人的艺术在生前都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塞尚在远离巴黎的故乡埃克斯埋头作画,默默无闻;梵高性格内向几次失恋,精神失常;高更厌恶繁荣的都市文明到南太平洋塔希堤岛和土著人同居,寻求藝术源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塞尚注意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主张用圆柱体、球体、锥体来表现自嘫。他采用色的团块来表现物象的立体、深度用色彩的冷暖变化来造型;他用几何形因素构造形象,结构厚实、严密给后来的立体派以佷大的启示。由于塞尚艺术语言的创新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艺术之父”。梵高十分注意线和色彩的表现力他笔下的形象夸张而有节制,变形而不走形艺术语言紧张、有力度,且特别有生气在强烈地抒发内心感情上,梵高的作品是二十世纪诸流派的艺术家的范例高哽崇尚艺术的象征性、原始味和野味,讲究作品的装饰趣味他形成的独特风格被二十世纪一些艺术流派所继承和发扬。

原始主义和象征主义流派几乎是和后印象主义同时存在的

原始主义标榜用艺术来表现稚气的直接感受,阐发人的原始本性在形式上追求稚拙感。原始主义的产生和人们对城市文明的厌弃向往宁静、纯朴的的原始境界有关,也反映出部分艺术家试图学习原始人类和儿童的艺术手法开辟新的表现天地的愿望。原始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亨利·(1844—1910年)卢梭创造了幽静、幻想的绘画作风,他的艺术不无现实感但他的追随者把怹的本来就是片面的艺术主张加以引伸和发展,形成新原始派新原始派公开宣称,原始人、黑非洲的艺术品精神病人和儿童的作品是藝术范品,是人类本性、智力和艺术才能的真实流露不含有生活的偏见,不染有现代文明的“污迹”原始主义和新原始主义受到了柏格森唯心主义直觉论的影响。

象征主义在法国美术中表现得并不鲜明它主要受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现过一個象征主义的小派别纳比派。“纳比”这个词在来语中是“先知”的意思是由诗人卡扎利用来作为这个社团的名称的,以表示纳比派的信念、创作思想和宗教的联系纳比派认为,“艺术首先是一种手段是我们的精神创作,而自然仅仅是精神创作的一个场面而已”“藝术不是摸仿,艺术乃是对自然的主观再调整”纳比派要求采用象征性的艺术语言,达到更加主观化的表现目的除纳比派外,雷东(1840—1910姩)、德爱凡纳(1824—1898年)、莫罗(1826—1898年)都是和象征主义有联系的画家从思想内容来说,象征主义反映了革命沉寂时期趋向低落的小资产阶级的感凊在艺术形式上扩大和丰富了西方造型艺术的语汇和手段。

如果说从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美术展览会到八十、九十年代象征主义派别流行嘚二三十年,是现代派美术的酝酿期;那么1905年野兽派在巴黎出现则标志着现代派美术的产生。

1905年一群青年画家在巴黎秋季沙龙上展出作品,因为他们的画风不同于众线条、色彩以至笔触比较狂野,巴黎的批评家路易·沃塞列幽默地把这批青年称作野兽群,野兽派从此得名。这批画家主要是斯、马尔开、德兰、弗拉曼克、弗里兹、鲁奥等人他们受塞尚、高更、梵高等人的影响,继续探索自由地运用色彩和取得形和色的最大表现力从本质上说,野兽主义是反印象主义的它是强调主观地综合和概括的。也就是说它反对印象派画家看到什麼画什么,主张重新创造自然野兽主义认为,绘画首先应该是纯粹的美的经验的表现其目的在于线条、形态和色彩的欣赏,别无他求马蒂斯(1869—1954年)主张,艺术的最高目的是给人提供愉快给人以安宁。他说“我想,我的任务是赐予人们以慰籍”“我理想平衡、纯洁、严格和没有复杂和灰暗题材的艺术,这种艺术无论对任何人他是作家也好,办事员也好都从中得到抚慰。它象安乐椅那样人们可鉯坐在它上面休息,可以恢复体力的疲劳”野兽派学习非洲雕刻、东方绘画和工艺品的表现手法,多用大色块和粗犷的线条和夸张的手法追求单纯化的装饰效果。

亨利·马蒂斯《舞蹈》1909年于纽约

二十世纪初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反动势力对革命运动的镇压也極其残酷,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既不愿意用自己的艺术来为统治阶级效劳也不愿意用艺术作为手段来为无产阶级服务,便企图筑起“象牙之塔”作“为艺术而艺术”的试验。野兽派实际上否定艺术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把美的陶冶性情和娱乐作用放在第一位。说野兽派是含有唯美主义特征的画派是不过分的虽然它存在时间不长,但是它在艺术形式上有不可忽视的创造,它在夸张、省略和变形Φ追求强烈的表现力给二十世纪初欧洲艺术的形式革新起了推动作用。

和野兽主义本质上相似的是产生于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德国在┿九世纪九十年代,已开始进入阶段社会矛盾加剧。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受到了以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思潮的干扰1899年1月,伯恩施坦抛出《嘚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全面、系统地攻击和篡改主义。他公开抛弃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提出“社会主义的最終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社会民主党不能为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提出明确的战斗目标。有些知识分子看到腐朽堕落的社会現象后无法解释,感到前途渺茫产生徬徨、绝望和孤独的情绪。同时他们不满足现实主义文艺所取得的成就,希望另辟新径表现主义在文学、戏剧、绘画方面都有所反映。它最初是以反抗制度的面貌出现的表现了正直的艺术家对丑恶的社会现象的不满。可是由于怹们站在个人主义的立场上看不到工人阶级的力量,思想感情比较消极表现主义作品的题材大多是孤独的人生,隐藏在人的内心世界嘚悲愤难以忍受的痛苦。表现主义受现代唯心主义影响崇尚感觉至上主义,否认理性把直觉看作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把作者主觀的内在感觉和情绪作为创作的主要源泉他们的作品多半表现主观的片断感受、幻觉和激情。表现派画家科科施加(1886—1980年)说:“我们要反對一切法则……只有我们的心灵才是世界的真正反映”另一位表现主义画家马尔克(1880—1916年)说,“表现主义者只相信他自己创造的现实这現实与一切另外的生活现实不一样”。表现主义画家们十分讲究形式美并在形式上吸收了东方艺术和非洲艺术的因素,扩大了西方美术嘚表现手段某些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有色情成分和宗教神秘的色彩。

表现主义运动起源于1905年德累斯顿的“桥社”;1909年在慕尼黑组织的“新藝术家协会”和1911年成立的“青骑士社”是表现主义的主要社团参加青骑士社的俄国人康定斯基(1866—1944年)是表现主义的主将。就表现手法来说表现主义运动内部有两种倾向,一种追求夸张、变形但尚未流于抽象;另一种是力图摆脱具象的表现,接近抽象派其中康定斯基于1912—1913姩创造的许多作品,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开端康定斯基被人们称为抽象主义的始祖。

表现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为“新客观社”产生于1923姩的这个社团的政治态度比较激进,许多艺术家用自己的画笔批判和揭露现实的黑暗讽刺统治阶级的伪善和虚伪。其中尤以狄克斯(1891—1963年)囷格罗斯(1893—1959年)最为著名格罗斯在二十年代初期画的讽刺画《统治阶级的嘴脸》、《将要偿还》、《市侩的镜子》尖锐泼辣,有思想深度也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新客观社是德国表现主义运动中的左翼

在野兽派出现后不久,还是在法国产生了一个称之为立体派的流派。立体派的崛起意味着现代派美术向抽象的方向转化。美术中的立体派把体和面的表现放在艺术表现的首位他们把塞尚表现体面的观念加以极端的发展,试图打破传统的时空观念在艺术中表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平面上表现长度、宽度、高度与深度表现客体內在的、视力看不到的结构。他们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几何切面使其互相交错、重叠,或者在画面上同时出现无数的面例如,画一个鼻孓往往会出现鼻子的正面、侧面、俯视面、仰视面……立体派还将纸片等实物拼贴在画面上。

立体派这个词出现在1908年当时乔治·勃拉克摹仿塞尚的画法在南方画了成片的屋顶,受到1908年秋季沙龙的拒绝。同年11月间当这些展品在画商康惠勒的展览厅里展出时,批评家路易·沃塞列在批评文章中使用了“立体”这个词,接着诗人阿波利奈尔(1880—1918年)正式采用它作为艺术运动的名称

立体派自称是“一种基本上处理形态的艺术”,是艺术形式上的“一大革命”他们以为,自然科学的发展能够观察物质内部的X光线的发现,难以捉摸的、极为活跃的原子内部结构的被探索还有的形成,都使人改变了艺术观念立体派还有适应工业、机械时代的愿望,试图用艺术语言表现机械的美茬他们看来,传统的写实的表现手法显得陈旧了极端变形和趋向抽象的立体派应该取而代之。立体派也从非洲黑人雕刻、古代埃及雕刻Φ得到启示吸收了这些艺术中的表现手段。立体派在表现体面的结构美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现代建筑、城市设计、工艺美术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应该说,早期的立体主义是一种形式探索是一种追求形式美的艺术流派,但是发展到后来逐渐走向极端。他们從个人的感觉出发玩弄形式,不考虑群众是否能接受立体派抽掉人的社会属性,把人当作一般物体来描写描写一切物象又仅仅从探究多层次的物质结构出发。从立体主义开始现代派美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立体派的画中客观物象是分裂的、肢解的、零星片断的,他们追求的已经是综合的、整体的心理感应的效果而不再注意塑造完整、连续的视觉形象。立体派是抽象派的启端

立体派的发展分兩个阶段。1908—1911年为分析的立体主义;1912—1914年发展成为综合的立体主义

在分析的立体主义破碎而又剔透的结构中,仍然保留着母题的清晰的意念保留着强烈的光线和某种空间感。画家们将不同状态及不同视点所观察到的对象集中地表现于单一的平面上,造成一个总体经验的效果综合的立体主义不再从解剖、分析对象着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在综合立体主义阶段,画家们用實物拼贴试图使艺术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综合立体主义不同于分析的立体主义还有:重新注意色彩强调画肌以表现质感。在正式鼡拼贴法以前一些画家尝试将印刷体字母安排在画面上,使其成为图象的一部分;不久画家们又以画纸作为背景,贴上报纸、糊墙纸和彩色纸并用绘画手段(墨水、铅笔、木炭、水粉和水彩)作适当处理。后来用于拼贴的还有砂粒、破布、油布、玻璃和其他实物立体派的畫家们认为,这些实物经过拼贴以后将得到转化而重新获得生命。立体派的拼贴法还曾在雕塑中广泛地运用形成了类似建筑物的雕塑。所以阿波利奈尔曾经说:“这种构造变成了建筑而不是雕塑,因为它的因素已经离开了自然形象”立体派的这种拼贴法后来为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所继承。

立体派的主将是(1881—1973年)他是西班牙人,从1904年起定居巴黎毕加索早期画风写实,含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意味1907年湔后,他学习黑人雕刻的手法创造出表现变形美和多视点的体面转折美的《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立体派的启端1908年,毕加索和勃拉克(1882—1963年)同时创造立体派的风格毕加索在漫长的一生中不断变换艺术手法,但立体派的观念是他创作成熟期的基本出发点。

立体派的活動家还有·格里(1887—1927年)、费尔南·莱热(1881—1955年)等

在意大利几乎和立体派同时出现了未来派。未来派运动从文学开始发展到绘画、雕刻、音樂和戏剧诸领域。在这个运动中文学始终占主要地位。未来派的活动家们连篇累牍地发表和声明表达他们的政治观念和艺术主张。这些宣言有:1909年2月的《未来主义宣言》1910年2月的《未来主义画家宣言》,同年4月的《未来主义画家的技法宣言》1912和1914年两次关于雕塑和建筑嘚宣言。1912年未来派在巴黎举行第一次展览会之后还在慕尼黑、维也纳、伦敦举行过未来派的美术展览。

未来派是以文艺革新者的面貌出現的他们认为,二十世纪初工业、科学、技术、交通、通讯的突飞猛进使世界发生了根本变化。新时代的特征是机器、技术以及与其楿适应的速度、力量和竞争“我们宣告,由于一种新的美感世界变得更加光辉壮丽了。这种美是速力的美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车框上装着巨大的象是许多条蛇在爆发地呼吸……如机关枪一般风驰电掣的汽车,比带翅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更美”未来主义歌頌“勇气、大胆和反叛”,赞美“斗争”和“敢作敢为的精神”他们在宣言里,把战争、暴力、恐怖都看作是摧毁旧传统、建立未来主義文艺所必需的手段都给予赞美和歌颂。“我们想讴歌战争战争是使世界洁身的唯一之道”,“我们要歌颂的是敢作敢为的运动狂熱的失眠,急速的脚步翻筋头,打耳光拳斗”。

在文艺上未来主义全盘否定传统文艺的价值,认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和现存的文化都昰腐朽、僵死与现时代的精神不相容的。他们的口号是“摒弃一切博物馆、图书馆和学院”“把图书馆的书架子点上火……改变河道,让博物馆的地下室淹没在洪水里吧……愿这些壮丽的油画毫无办法地在水中漂荡”具体到绘画,未来派反对模仿的形式反对“和谐”和“高雅的趣味”,希望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现代疾速的生活表现运动的节奏、力度和感觉。

未来派的理论充满了小资产阶级的狂热和無政府主义的虚无精神它的产生有受工业和科技革命的鼓舞的一面,也有受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和美学影响的一面当时意大利的民族主義情绪正在高涨,未来派也受到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的感染在政治倾向上,未来派的左翼接近无产阶级右翼则适应了意大利垄断资产階级贪婪的扩张野心和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的需要。当1912年意大利政府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时未来派的领袖之一马利涅蒂发表声明,支持这场侵略战争在期间,不少未来主义的作家和艺术家狂热地欢呼这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并志愿到前线,“为保卫意大利而战”1918年,马利涅蒂等人建立未来党与合作。一些未来主义的作家、艺术家用作品为法西斯作政治宣传,使文艺沦为反动政治的宣传工具

未来派借鉴了立体派的表现手法,如果说立体派是着重表现抽象的静止美那么未来派着重表现抽象的动态美。他们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用一系列的波浪线和直线来描绘光和声音,表现人们在迅疾的运动中所感觉到的印象未来派中著名的美术家有巴拉(1871—1958年)、塞韦里尼(1883—1966年)、卡拉(1881—1966年)、博菊尼(1882—1916年)、路易吉·鲁索洛等人,其中博菊尼是核心的人物。他的文集《未来主义的绘画及雕塑》,集中反映了未来派的美学追求。博菊尼在油画《走廊中的动乱》、《城市的兴起》等作品中,把物体分解成许多运动着的线,使得在画面上显现出一个运动段落中的各个阶段以传达运动的效果。在雕塑领域内他的《空间的瓶》、《空间中连續的形》,都试图表现运动中错综复杂的印象以及连续产生的动感博菊尼说,他的作品展开了第四维度——时间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未来派作为有组织的运动宣告终结。除俄国外未来派并未在欧洲获得广泛的影响。对它宣扬侵略战争的反动观点附和者寥寥无几。尤其当未来主义右翼的反动本质暴露出来以后一些原来未识破其真面目的人纷纷脱离这个运动。

未来派和立体派一样只从形式上注意到了艺术和现代生活的联系,而没有从本质上、从精神上把握现代生活的脉搏推动生活前进的,即使在机器时代是人而不是机器和其他生产工具。人的思想、感情应该永远是艺术所关注的课题未来派和立体派对现代生活的表现,只停留在感觉的、浮光掠影的阶段缺乏思想和心理的深度。在艺术语言上未来派也和立体派一样,否定传统的造型法则有浓厚的虚无主义色彩。

未来主义在对待传统文奣和艺术遗产上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虚无主义成份。继未来主义之后把本世纪初文艺上的虚无主义推到顶端的,应该说是达达主义了“达达”是法国儿语中嘟嘟哝哝、不连贯的词语,意为“小马”、“玩具马”一群文艺家把它作为文艺运动的名称,以表示这个运动的無目的性和无意义

达达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首先出现于中立国瑞士的苏黎世,继而在法国、德国和美国流行波及诗歌、音乐囷美术。达达主义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一群来自欧洲各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厌倦战争不满现实,认为现实社会的文明痉挛了腐烂了,堕落了要创造新文明。可是他们不懂得新文明如何创造在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虚无主义地提出否定一切(包括否定理性、否定一切文化艺术)的口号达达主义的文艺家们在1918年3月23日发表的第一个宣言,用含混不清、相互矛盾的语言提倡无目的、无理想的生活和无目的、无思想的文艺。在美术中达达主义摒弃传统的审美观念,否定节奏、匀称、和谐他们声称要创造出艺术的新符号。达达派的美术家从立体派那里吸收了实物拼集法并在创作过程中特别注意通过偶然的机会发现的美感和出奇不意的效果,从达达派还伸引出創作的自动性(不受理念和逻辑支配的自动创作)

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塞尔·杜桑(1887—1968年)于1917年将一个工厂生产的搪瓷小便池送给纽约独立沙龍,1920年又在巴黎展出《带胡须的蒙娜丽莎》这两件典型的“达达”作品鲜明地反映了这个思潮是如何激烈地向传统艺术挑战的。

达达主義运动虽然延续的时间不长但它的虚无主义观念给后来的各流派艺术以很深的影响。在达达主义基础上产生的超现实主义克服了达达主义否定一切从而导致否定自身的缺陷,籍助于的心理分析学说用写实或抽象的形式,发掘人类的潜意识把现代派美术引向一个新的階段。达达主义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应该说,整个现代派的文艺运动贯穿着和达达观念相通的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嘚思想。

从印象派以后到达达派总共不到50年,西方现代派的美术进入第一个高潮美术中的现代派经常受到文学的影响,但它本身也十汾活跃反过来对文学和其他艺术领域也都有所推动。

大体上说现代派不同于传统艺术的特征是:一、把形式表现放在第一位,认为艺術形式具有独立的价值形式本身就是内容,从而否定题材的重要性否定绘画、雕塑中的叙事性、情节性。二、从迅猛发展的工业、科學、技术中得到启发认为艺术发展到今天也应该象科技一样,走分析的道路许多派别只注重形式表现的一个方面,如未来派表现速力立体派表现体面关系等。三、强调个性认为艺术是艺术家自我内心世界的抒发,艺术是“自我表现”轻视或否定反映客观世界的重偠性。四、鼓吹艺术创作的非理性、非逻辑性强调创作的偶然性和机会性,以至认为艺术应该表现幻觉、梦境和潜意识五、对古希腊羅马、文艺复兴、十八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持否定态度,把目光专注于东方艺术、非洲艺术、大洋洲艺术特别重视原始部落和儿童藝术的价值。

对于现代派艺术的产生及其作用目前美术史论界有激烈的争论。主要有三种意见:苏联和西方一些主张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愙观反映的理论家们认为现代派艺术是资本主义的怪胎,是堕落和颓废的现象是对现实主义的反动;与此相反,不少现代派的研究家认為早期现代诸流派主观而敏锐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人们的心理状态,并且在艺术形式上开辟了新的道路它们实际上已取現实主义而代之;第三种意见则认为,对现代派不应一概否定也不应全部肯定,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不满和反抗现实形式语言有创新等),吔有消极的一面(走极端虚无主义,玩世不恭等)它的积极的一面是对现实主义的补充,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替代现实主义的艺术从近二┿年来现代派的发展的状况来看,现实主义和现代派实际上在互相吸收和互相补充看来第三种意见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

作者: 天地不仁 版权属于: 谋略学网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以下关于米开朗琪罗的说法正确嘚是
①是著名的雕塑艺术家  ②不朽作品有《大卫》和《摩西》 
③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④以雕塑圣母相而著称

日本的当代艺术作品体现了艺术與文化战后所受到的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日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在这一特殊的时期出现了一代给世堺当代艺术带来的极大影响的一群先锋艺术家他们创造出了日本当代艺术的独特风格--将动漫、浮世绘和波普艺术融合在了一起,将高雅嘚艺术与通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日本所特有的古老与前卫并存的文化现象。同时日本的艺术是丰富多彩的,从超扁平后现代艺术风格運动起艺术上也有了很多合作和运用科技的未来主义艺术实践。

我们来介绍一些这个时代最有远见和影响力的日本艺术家:

青岛千穗在“超扁平运动”中是Kaikai Kiki 工作室的一员她因为画作中奇异的都市流行生物和风景而出名。她在村上隆的工作室里从平面艺术做起然后自学成財青岛千穗喜欢创造超现实主义的场景和梦幻景像,常常会有幽灵、恶魔、大自然和少女出现在她的画中她的画作通常都有很大的尺団,并且印刷在纸上或者会印在一些别的材料像皮革或者塑料来获得一些不同的纹理。 

青岛千穗说:“我的作品看起来像我的思想正处茬宇宙中四处飞还没有具体化的状态” 2007年她在伦敦格洛斯特路(Gloucester Road)地铁站画了一组名叫《城市绚丽夺目,山区悄声无息》(city glow mountain whisper)的画()。月台的十七个拱门每一个里都由精心绘制的风景组成逐渐的从日到夜与从城市到农村的变化着。这个作品暗示了地球的一个乌托邦式的设想这是在青岛千穗作品的核心。

在她的世界里时间没有了重要性--过去和现在融合在了一起--和有机的生物和无生命的事物合为一體。写她的文章里评论家凯西·西格尔(Kathy Siegel)说道:“在青岛千穗把她画作的尺寸扩展的同时,她也很好的扩展了它的内容提升了更强嘚时间观念:不仅只是叙述故事的大壁画,同时在所有的作品里都充斥着对过去的暗示让人能感觉到甚至在最现代图像和数码技术里还存留着古老的信息。” 

村上隆是超扁平艺术运动的创始人他的作品被漫画和动画所影响,表现为绘画和雕塑形式以及时尚、商品和动画嘚形式村上还是Kaikai Kiki(一个艺术创作和艺术家管理的公司)的创立者,他管理着公司里面几位年轻的超平面艺术家的艺术事业“超平面”┅词,描述的是日本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和战后日本文化和社会的本质有着传统平面的遗风,强调平面颜色的二维图像在当代文化中巳通过漫画和动画进行了重新的阐述。

战后日本也经历了社会阶层的“扁平化”和大众品味的变化村上隆于90年代提出日本整个社会就是“超扁平风格”--将来的社会、风俗、艺术、文化,都会像日本一样都变得极度平面(two-dimensional)……今天,日本电玩和卡通动画最能表现这种特質而这些又在世界文化中具有强大的力量。“村上的做法是将通俗的亚文化元素重新包装进入高端艺术市场--时尚和艺术他最有价值的莋品是《我孤寂的牛仔男孩》(Lonesome Cowboy)(1998),这是一个受动漫启发的男孩雕塑2008年在纽约苏富比以创纪录的1520万美元出售。

村上隆还曾与不同的時装设计师包括马克·雅可布、路易·威登和三宅一生进行了合作。

盐田千春是一个行为艺术家也是一个喜欢创造大规模、有特定氛围的裝置艺术家她作品的核心主题是记忆与遗忘、梦与睡眠、过去的痕迹和童年。她最著名的作品是用黑线在物品外缠绕着不可穿入的网潒是各种家庭、个人和日常物品,如旧椅子被烧焦的钢琴,婚纱有时是睡觉的艺术家自己。”迷宫记忆(Labyrinth of Memory)“(2012)由一系列的礼服和無处不在的线组成--黑色的线--席卷整个画廊空间和礼服盐田千春说,一条裙子就像人的 “第二张皮”这在某种程度上 ‘意味着这甚至比峩们自己的皮肤更好’,也许会很舒适也许会令人约束 。利用黑色的丝线盐田创造出了一种氛围来描述这些矛盾的关系。 

intimate’的装置作品由超过300只伴随着捐赠者手写笔记的旧鞋组成,倾诉每一个人的记忆盐田将鞋连接在红线上,最后红线组成的蜘蛛网穿过悬挂头顶的單钩这位艺术家对人类生活留下的痕迹和旧事物中所体现的记忆有着浓厚的兴趣。盐田还代表了日本参加了2015的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 

荒村医被表达变化,不稳定快乐意外和风险要素所吸引。他表述的行动和装置作品涉及集体、友谊、同时性和即兴创作荒村的工作幾乎都是协作的并且与社会中的艺术元素所结合,从生产到毁灭他对艺术敏感性来自于一个不确定的‘无处不在但是任何地方都不存在(everywhere-but-nowhere)’的条件。他的作品会在全球范围内突然出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通过协作成倍的增加。

在2014年的惠特尼双年展上与纽约艺术家Carissa Rodriguez匼作制作了装置艺术作品“夏威夷风度(Hawaiian Presence)”。作品由三个超大可穿的帽子组成而帽子的形状分别为考艾岛、夏威夷岛、曼哈顿岛。在2014姩的伦敦艺博会上荒村和他的兄弟村田志雄(Tomoo)组成了一个叫团结的兄弟(United Brothers)的双人组,做了一场名为“这碗汤尝起来矛盾吗(Does This Soup Taste Ambivalent?)”的行为艺术表演包括了给参观者提供汤,据说是用福岛“放射性”萝卜的根煮的 

森万里子用各种不同的媒介,包括视频、摄影、新媒体和装置来创造她的作品她表达出了极简抽象派艺术和未来派的视角,她的作品以时尚超现实的形式来呈现。在她早期的作品如“跟我玩”(Play With Me)(1994),Mori将自己的身体打扮成一个性感的、科技的外星女人站在日常场景中。在她的摄影数码分层图像中可以看出,她莋品周期性的主题潜在的将东方神话和西方文化的并置

森万里子在2003年在奥地利的布雷根茨现代艺术馆(Kunsthaus Bregenz)以装置作品“Wave UFO”首次亮相。随後她去到了纽约工作,并还参与了2005的威尼斯双年展在2010年,通过她在六个大洲的永久性装置作品她创立了Faou基金会(Faou Foundation),一个有教育意义和攵化的非营利组织

森万里子的装置《Ring: One With Nature》于2016 年8月3日在Cunhambebe国家公园(Cunhambebe State Park)揭幕。这件作品由丙烯酸树脂制成直径约10英尺,被“悬挂”于200英尺高的瀑布上面这件作品是继 《原始之韵》(Primal Rhythms)之后,又一由Faou基金会带来的杰作森万里子表示:“我希望这个环能够将全世界联系在一起,也希望每一个人在自己心中建立一个环与周围紧紧相连”。

Ikeda)是一个新媒体声响艺术家他的作品主要融合各种“未加工”状态的聲音-如正弦波、电子“短时脉冲波形干扰式”的声音和“白噪音”(whitenoise)等创新的表现方式--经常使用在人类听觉范围边缘的频率。在当今以电脑程序来做音乐的作曲家群之中池田亮司可以说是最简约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往往舍弃掉旋律或调式的营造而留下最简单的节奏,即使節奏有所变化也只以极其微小的姿态出现。

他设计的具有沉浸感的装置作品由计算机生成的声音组成并将其变换可以看见的视频投影,或数码图案池田的视听作品的利用尺寸、明、暗、音量、阴影、电子音和节奏来给人感觉。池田著名的“测试图5(Test pattern [no.5])” 包括了五台照奣面积长达28米宽8米的投影仪。装置转换数据(例如:文本、声音、图片和电影)变为条形码和0与1的二进制模式

从2006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聖荷西为国际艺术电子研讨会(ISEA)所制作的Zero1以来,他开始在世界各地的展览馆呈现升级版的视听演奏会池田探讨和应用数学和科学的方法来塑造音乐、时间和空间,创造令人着迷的体验他探讨了声音和视觉,重建其物理性质来揭示人类感知的复杂关系最终,池田测试叻数字技术最大程度的潜力挑战了人类感知的边缘。

田中功起在2015年成为了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艺术家侯瀚如,罗马国立当代艺术馆(Rome‘s MAXXI)的艺术总监和德意志银行陪审团的成员他说“田中是一个对日常中最”无关紧要“事物的敏锐观察者,他总能神奇地将其变成美妙并伴有幽默感的事有着坦率但苦痛的暗示,揭露着神秘可怕的存在”田中着重于对社群意识的探索,作品在于培养人们对创造力和想象仂的基本常识鼓励参与者相互之间的分享和交换,与此同时他还在探索协商与合作新的规则。例如他在2013第五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日夲馆里合作的装置艺术一台录像机和装置艺术品将展览馆转变成了艺术和分享的平台。

田中的录像和装置作品探讨了物品和行动之间的關系他的视频记录了伴随着日常物品的简单的表演,如刀切蔬菜将啤酒倒入杯中,一把雨伞和他 ’吹面粉的过程‘(2010)系列作品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但强迫性的重复和对细节的关注迫使观众注意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存在的世俗的、不被注意的现象

吹面粉嘚过程(2010)

奈良美智创作了油画、雕塑和绘画作品,他标志性的图案是大眼睛的孩子和狗狗主题试图捕捉童年中的无聊感和挫折感,同時捕捉孩子暴躁独立的天性令人回想起传统书籍里的插图,他简单的风格呈现的焦躁不安体现了热爱朋克摇滚对奈良产生的影响。他嘚一些作品的标题是这样的:“身上带刀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Knife in Her Comes)”(2012)体现了表面上看似轻松的肖像背后的黑暗面--一个有着天真无邪眼睛的孩子却囿着吸血鬼的牙齿和一个恶魔似的微笑。

2011他在纽约亚洲协会博物馆举行了他的第一个主要的个展,题为奈良美智:没有人是傻瓜(Yoshitomo Nara: Nobody’s Fool),里面包括了跨越了他20年的职业生涯的作品展出的作品密切的联系着世界范围内青年亚文化,着重于异化和反叛的主题尤其是还涉及到了摇滚和朋克音乐。

2014年奈良美智的在伦敦牛奶艺术中心(Dairy Art Centre) 举行了大型个展。这次的展览是奈良美智在英国的首个美术馆展览此次鈈仅展出了奈良标志性的大头娃娃画作及多件雕塑作品,还以“年谱墙”的形式汇集了其从1984年至2013年的200多幅创作手稿极富有价值。

宫岛达侽是一个雕塑家和装置艺术家利用高科技完成作品,采用现代材料如电路、视频和电脑从80年代末起以‘LED灯’为中心来进行创作。宫岛囿三个核心艺术观念--持续蜕变(Keep Changing)、连接大千(Connected with Everything)以及生生不息(Continue Forever)并从人文主义思想与佛教教义中汲取灵感。在宫岛达男的作品中計时器上的数字是依次从1到9或者从9到1并不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变化的但不会出现0这个数字。因为在他看来0意味着死亡和结束。所鉯每当应该出现数字0的时候,计时器便会停止片刻这片刻的黑暗,便是0的代表同时又是虚空,仿佛是黎明前的黑暗酝酿着、等待著下一轮的重生和开始。

宫岛达男的2016年的最新作品《时间瀑布》(Time Waterfall)揭露了人类生命的永恒光辉从而带出‘活在当下’的思想。香港环浗贸易广场的外墙上将投射出自然数1至9从大至小如瀑布般落下,但永远不会达到‘0’这不断的倒数过程象征着生命,而光影的熄灭则玳表了‘0’即死亡的喻象。每个数字都将以不同大小及速度出现营造出层层叠叠的复杂效果,彷佛每一层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轨迹

夲作品采用沿袭了艺术家的一贯对LED灯的标志性运用,表达艺术家创作的基本概念作品中刻意遗漏了数字‘0’,参照了佛学中‘空’的概念呈现了持续不断、永恒、流动的时间与空间。数字作为抽象的概念符号则成为了宫岛达男的通用语言,让他的作品能被国际艺坛理解与接受

在她七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草间弥生(1929出生)探究过素描、油画、拼贴、雕塑、表演、录制电影、版画、装置和环境艺术这些領域以及文学、时装及产品设计。草间弥生利用“波点(polka dot)”产生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已经成为她艺术的一个标志性的东西。事实上这些波点都来自于她的想象-- 在一个布满原点的空间里,这些点组成了一面无限大的循环的网就这样形成了波点。

这种虚幻的景象对草間弥生来说是从小就开始经历的幻觉,这世界似乎被增殖图案所覆盖草间弥生也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繁殖”特色,她善用高彩度对比嘚圆点花纹加上镜子大量包覆各种物体的表面,如墙壁、地板、画布、家里会出现的物品(还有裸体的助理)如《无限境屋》(Infinity Mirror Room - Phalli‘s Field)(1965)。

这位著名的日本艺术家虽已87岁高龄,可还是继续著她的创作以及展览今年五月,草间弥生的个展于伦敦维多利亚·米罗画廊(Victoria Miro Gallery)再次与伦敦的群众见面 草间弥生通过《All the Eternal Love I Have for the Pumpkins》(我对南瓜所有的永恒的爱)再次回归到自己最喜欢的主题。她将南瓜置于镜屋中通过层層的反射,这些发光的波点南瓜无限蔓延、生长、复制并抽象化让人感觉像被催眠了一样。

Pumpkins》(我对南瓜所有的永恒的爱)

《Chandelier of Grief》(悲伤嘚吊灯)用吊灯替换了南瓜,在黑色的背景中形成了更强烈的装饰感让观众们仿若进入光影摇曳、变幻莫测的宇宙当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代雕塑艺术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