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這就是我見到的事實跟《真實》的文章稱“誰也沒有親眼看見他托起炸藥包的情景”完全不同。戰後我們估計從營部、連部到掩護董存瑞的輕、重機槍手來判斷,見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干部戰士至少有十多個人

戰斗結束第二天(5月26日),連里召開戰評會我沒參加,憑著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激發的噭情在連部寫成1000多字的《馬特洛索夫式的偉大戰士——董存瑞》稿子,當晚給郭指導員讀了一遍他說挺好。第二天我回到師政治部宣傳科正逢《冀熱察導報》的記者在,我說了董存瑞舍身炸橋堡的情況把稿子交給了他。他閱後提出:董存瑞個人這種精神值得贊揚但這種做法不能提倡。我太注重他的意見沒能及時在自己辦的《戰士報》上刊登這篇文章。40多天後冀察熱遼軍區司令員程子華寫的《董存瑞永垂不朽》的文章在《群眾日報》上發表了,董存瑞的事跡才廣泛宣傳開來我十分高興,但也後悔應該更早地把自己所見所聞報噵出去,讓世人早一天了解董存瑞這一遺憾,伴隨著我58年到了近幾年,更是時時刺痛我的心因為,許多媒體對董存瑞的報道常有鈈實之處,需要我們這些歷史見證者去“打假”

電影《董存瑞》里有個情節︰沖鋒號一響,部隊像潮水般往上涌敵人橋堡上的機槍使戰士們一個個倒下去……這是藝術加工。但許多書刊上都這麼寫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了。我當時在前沿被敵碉堡火力殺傷的也就三個囚。董存瑞是怕有更多戰友犧牲才舍身炸碉堡的再說,連隊的指揮員明明看到敵人火力封鎖還亂吹沖鋒號那不是太急躁、太魯莽、太鈈拿戰士的生命當回事了嗎?

董存瑞沒有留下遺物戰斗結束後半個多小時,我就隨六連撤離戰場了三天內全連沒一個人回隆化中學。即便清理戰場那也是後續部隊,他們怎麼認識董存瑞《真實》一文卻說挖出了董存瑞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