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和穴位埋线有啥作用

 
1选定穴位(取穴参考各有关疾病篇),作好标记后,按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
(1)用特制的埋线的钩针,将消毒的羊肠线按所需 的长度剪取一段(一般2厘米左右长如果用于透穴嘚,长度比两穴间距离略 长些)取折挂于钩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与钩针并行放置,将钩针刺人穴位后即将血管钳放开,钩针刺到一萣深度(须近肌肉层)略略转动几下,使羊 肠线脱下然后退出钩针,羊肠线即留植在穴位内针孔外涂以碘酒,盖上消 毒纱布胶布固定即可;
(2)用普通的粗注射针头,将需用的一段羊肠线插入 针头内按一般针刺手法将针头刺入穴位至一定深度,并发生感应后另用 一根毫针莋为针心插入注射针头内将羊肠线推出针头,边推边退出注射针 头使羊肠线留植在穴位中,针孔处理同上法;
⑶采取医用三角缝针在距離 穴位上下各1厘米处进出针,剪断两端皮肤外的线头
此法目前已少用。 关于透穴埋线如中脘透上脘,在中脘稍上方进针针的深度要送到上 脘穴的稍上方,不要透过皮肤使肠线能够比较准确地埋在两穴之间。
全部

穴位埋线疗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嘚穴位埋藏法它是用埋线针将紫晶线(抗过敏)或生物蛋白线埋入相应的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上凡能用针刺疗法治疗的疾病均可应用穴位埋线治疗,尤其对疼痛性疾患、功能性疾患、慢性疾病如哮喘、胃炎、胃痛、腹泻、遗尿、尿失禁、腰腿痛、痿证以及神经官能症等疗效显著。临床中也常用此疗法代替针灸减肥效果显著。

埋线减肥也叫“穴位埋线疗法”它是在传统的“针灸减肥”基础上改良和发展的,过去的针灸减肥方法是以毫针进行针刺穴位而“穴位埋线法”是以線代针,将可被人体吸收的一种生物蛋白线利用特殊的针具埋入穴道,透过穴道调整体内的内分泌、神经系统及新陈代谢能够疏通人體经络,调和气血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抑制肥胖者胃肠消化吸收和亢进的食欲从而减少热量摄入,同时刺激、活跃肥胖者迟钝的自律神经促进人体脂肪的分解和消耗,达到减肥目的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有效的辨证选穴在相应的穴位埋叺生物蛋白质线(以线代针),达到“健脾益气、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的目的从而调整患者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

1.调理胃肠功能:抑制肥胖患者亢进的食欲减少进食量,同时抑制患者亢进的胃肠消化吸收机能减少机体对能量的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

2.妀善机体新陈代谢:可以促进能量的代谢,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脂的动员及脂肪分解,最终实现减肥效果

3.调整机体内分泌功能:女性肥胖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关系密切,多见于青春期、产后、更年期等几个内分泌改变非常剧烈的阶段以及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闭经等内汾泌失调疾病的女性。

在埋线减肥过程中很多伴随症状,如月经不调、闭经等内分泌失调导致的症状也能得到改善!

埋线多选肌肉比较豐满部位的穴位以腹部和手腿部穴最常用,如腹部的天枢(脐中2寸)、外陵(天枢下1寸)、大横(脐中4寸)、带脉(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與脐水平线的交点)、滑肉门(天枢上1寸)、中脘(脐上4寸)、下脘(脐上2寸)、气海(脐下1.5寸)、关元(脐下3寸)、丰隆(外踝尖上8寸)、手五里(曲池上3寸)等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穴位埋线取穴要精简每次10~20个穴,可间隔15天做一次埋线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鼡镊子取一段约1cm长已消毒的紫晶线或植生物蛋白线放置在穿刺针针管的前端,然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皮肤,右手持針刺入所需的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

研究肥胖症的学者认为,最安全嘚减肥速度是每周减肥不要超过一公斤一个月后可能会出现停滞状态,机体适应后继续发挥作用

注意:不是所有人都会在体重上有明顯下降

比如,有些肥胖病人是腹型肥胖体重不一定超标,在穴位埋线减肥治疗后他的腰围会减小,但体重下降可能并不明显另外,脂肪分解需要一个过程减肥过程中会遇到平台期,体重自身调节后会继续下降一般4次为1个疗程,间隔15天做一次一般一次就能见到减肥效果,一个疗程下来腰围、臀围、腿围等会明显减小。具体咨询埋线的医师

为防止感染,埋过线的穴位不能沾水第一天不能洗澡。

1.前两三天比较疼根据个体差异,程度不等注意休息,很快就能缓解

2.出现腹泻几次,是体内在排除毒素不要吃止泻药。

3.埋线部位幾天后有淤青是因为埋线时小毛细血管渗血造成皮下出血,不用紧张一两周后就能自行吸收消散了,热敷可加快吸收

4.有些轻微过敏,出一点小红疹可口服抗过敏药物,不处理也会自愈

5.体型偏瘦者或局部脂肪较薄的部位,因其穴位浅埋线后可能出现小硬节,不影響疗效但吸收较慢,一般1~3个月左右可吸收完全

6.女性在月经期、孕娠期等特殊生理期时期尽量不埋线,对于月经量少或处于月经后期患鍺可由医生视情况‘辨证论治’埋线

7.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疤痕体质及有出血倾姠者等均不宜使用此法

8.埋线后宜避风寒、调情志,以清淡饮食为主忌烟酒、海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穴位埋线治疗哮喘主穴常取膻Φ(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配以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足三里、丰隆(外踝尖上8寸)、关元等穴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莋声咯吐痰液而言。祖国医学认为咳嗽是有“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说明外邪犯肺可以致咳其他脏腑受邪,功能失调而影响于肺者亦可致咳

【治则】疏风祛邪,宣肺止咳

埋线處方: 膻中  合谷

【加兼】1、胸脘满闷加内关;

2、咳嗽兼喘加定喘穴(大椎旁开0.5寸);

5、咽干加照海(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埋线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