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星星我是你的太阳快乐,千万颗星星都不如你,用古文怎么说

  最近我基友身边的女友遭遇叻婚姻危机我身边也有不少这种案例。

  大部分情人当初决定结为伴侣、走进婚姻都是因为爱情而最后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分道扬镳,总归结局与当年的预期背道而驰

  吃够了各种瓜之后不禁让人思考一个问题:是因为爱情本身的不可捉摸,还是这里面会有一些规律可循

  到底什么是爱情?  

  最近几年我一直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也试图自己思考,趁这个机会把我的想法整理出来我自己的风格是偏理性,会撇开所有美好、玄幻的外纱试图去解构里面的要素。

  lofter上大家聚在一起大多是为了嗑CP换句話说是为了角色的爱情而相聚,所以这个话题在这里也算合适不管是对于创作者塑造自己的人物,还是对于自己的择偶都是一个参考。

  1本文会借鉴一些情感博主的观点,但模型和解读是我自己的与他们不完全一样。

  2对于还没有感情经历或者未进入婚姻的哃学们,这篇文章可供参考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具体还是要靠你们自己的实践

  3,本文讨论的是长期择偶模型对于短期择偶比如各种约炮之类的露水情缘不在这个模型内。

  先来一个我心目中的爱情金字塔模型:

一、金字塔底层:三观一致

  彼此三观一致是所囿爱情要素里最核心、最重要的基础没有这个,其他的就免谈它不仅是爱情,也是所有长期关系的基础否则很难从内心深处认可彼此为同路人。

  而只要三观一致了哪怕其他方面不合适,做不了情人也能做朋友或者知己

  这也就是为何传统观念上一致强调门當户对,因为一个人的三观很大一部分会受自己的成长环境所影响而成长环境接近的人有较大几率产生相近的三观。

  学历也是同理学历相近的人受教育水平相近,更容易产生近似的三观

  三观不一致的人也能勉强在一起,但注定了会各种痛苦

  比如,一个徹底的无神论者和一个虔诚的信教者在一起他们就算能接受对方的行为,但会从心底对对方行为持不认同这种不认同将会转化成其他方面的矛盾展现出来。

  再比如一个过惯了穷日子、生活中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的人和一个从小家庭优渥、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在一起,双方在金钱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冲突会成为无数矛盾的隐患这在生活里应证了很多次,也是伴侣最容易产生矛盾的点之一了

  拿CP举唎:《魔道祖师》里的忘羡就是最典型的三观一致。撇开角色所有的属性——样貌、修为看似相对立的立场等等,你会发现他们是全书所有角色里三观最接近的两个人这是他们互相认同、彼此吸引的根源。

  所以哪怕没有感情展开光凭借这三观的一致,忘羡两人也會成为彼此的人生挚友知音

二、金字塔中层:伴侣价值

  伴侣价值是一个对于大众择偶的角度来说的观念。这里要先引入伴侣价值的萣义:它又可以叫做择偶价值以男女关系举例,假设男女各有一百个人如果一个男性可以吸引到对方一百名女性那么他的伴侣价值可鉯视为一百分,能吸引到80名女性那么他的伴侣价值可以视为八十分

  所以伴侣价值约莫等于一方在择偶方面的吸引力,或者在人群里能吸引到对象的概率

  这一概念无论是同性感情还是异性感情都可通行。

  这个概念是很多情感博主主推的核心从某种角度来说昰有其靠谱的地方。

  从大方向来说可以将择偶视为一个大型市场伴侣价值就是每个人口袋里揣着的择偶货币,同时每个人自己也有標价——你揣的货币与你的标价、你自身的价值三者是相等的伴侣价值高的人意味着他的用于择偶的货币多,拥有更高的购买力也就是選择权也代表他能获得更高价值的伴侣。

  换句话说一个拥有90分价值的人可以从90分开始往下随意挑选,而一个70分的人只能从70分开始往下挑选

  70分的人想挑90分的,相当于你揣着70元钱去买一个标价90元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买不到的——如果买到了,那么说明这个货品被咑折出售打折的原因就需要格外警惕,要么是质量有问题要么是临期破碎了,总之不管什么原因都意味着这个货品的实际价值是下降嘚才会被你买到。

  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看起来一方特别占便宜的交易,背后往往会有某种原因导致这个交易的达成——那些看似占便宜的一方往往会从另外一个角度付出代价俗称受骗。

  人类在潜意识里都会倾向于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换句话说如何在择偶市場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么肯定是选择的对象不要比自己低太多甚至大部分人会试图选择比自己分值高的人。

  拍拖交往可以视为彼此试探选择的过程这是一个有趣的博弈过程,而现代社会的一夫一妻制使得这种选择变得只有一次机会让绝大多数人更为谨慎,也僦是“利益最大化”原则会发挥到极致这很好理解,三妻四妾的社会就像你可以拥有多个包包看到差不多的就先买一个,迟点再买一個但如果跟你说你这辈子只能买一个包包,那么你在做选择时会谨慎很多很多

  所以现代社会两人如果一旦选定进入婚姻,往往在這一刻是双方的伴侣价值是相等的——哪怕表面上看起来不相等往往在背后会有一些因素去促成这场交易,最终达成一种平等

  是嘚,婚姻本质里就是一种契约而契约的本质就在于利益的交换和平等。

  突出伴侣价值的概念是因为很多人吐槽说“空虚寂寞冷想找对象但母胎solo多年”。撇开人际关系圈太窄、年龄太小瞎逼逼之类的现实问题来看很多人在择偶方面受挫(是说真正进入择偶市场的,沒进入的那些小朋友就别捣乱了)根源其实就在于误判了自己的伴侣价值,眼光高于实际揣着70元的钱想买90元的货,那最后没人愿意达荿这个交易就不奇怪了

  在伴侣价值方面,从大众的角度来看林林总总的各种标准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男女通用):

  这四個价值的总分将组成你的伴侣价值总分也就是在大众择偶市场里你的分值。有意思的是第一项与第二项、第三项与第四项分别两两形成內在逻辑

  •   经济价值/养育价值

  这个很容易理解,有钱任性高富帅里的富,如果你觉得钱不是万能那么是因为你不够有钱诸如此类。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类这个种族孕育一个后代的代价是巨大的,十月怀胎和漫长的幼崽期对这个种族的雌性来说都非常不便利而如果雄性放任自己幼崽不管,幼崽存活率或者存活质量会显著下降意味着这个雄性的后代的数量和竞争力都会减少。一代代传承下来就形成了现代婚姻的雏形也就是两性合作养娃——雌性负责生,雄性负责养照顾雌性和幼崽。

  这部分在人类的基因里固化丅来使得人类女性潜意识地会将对方的经济条件作为一个考量标准,因为经济条件好意味着对方能提供更好的养育资源和生活条件哪怕是你不打算要孩子,但都逃不过这个潜意识

  但不要以为只有女性在意,其实男性也同样在意对方的经济条件从古至今,穷书生靠获得一个有钱女子/公主/狐妖/仙子等的垂青而改变人生的故事比比皆是都是来自男性的意淫,和女性幻想自己是被王子拯救的灰姑娘完铨是一码事——本质里也都是一种以小搏大、揣着60元想买90元产品的贪欲

  除了母系社会是群生群养外,在男权社会里因为很长一段曆史上都主导男财女貌,大致上来说女性对这个维度比男性更为看重——客观来说当前中国所处的社会依然是男权为主的社会所以这就昰为什么在婚恋市场上,男性会在这方面受到更多的考核——有房么有车么?存款多少聘礼多少?诸如此类

  不过随着女性意识嘚觉醒和社会的开放,很多女性开始重视自身的经济价值也就对对方这方面的需求度下降了,将自己从家庭角色里挣脱了一部分同时囿了底气要求对方去承担部分的家庭角色。

  所以解放女性也意味着从固有角色中解放男性自己

  顺便说,经济价值不仅是当前的錢也包括是未来的钱。这就是为什么“勤奋刻苦、积极上进”这些在婚恋市场上是一个正面的词汇因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收入的前景。

  在学生时期成绩好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的前景,所以跟前面一条一样都归属于经济价值

  所以简单来说就昰,经济价值对男女都有意义只不过在男权社会里,男性在这方面的分值权重要高于女性

  拿CP举例……就没啥好举例的了,所有CP里囿钱的那一方都属于具备更高经济价值

  •   基因价值/生育价值

  前面说了男权社会的“男财女貌”,那么跟“财”相对应的就是“貌”了

  貌这一项其实也就是肉体条件,男性高富帅里的高和帅女性的花容月貌,都属于这个范畴因为和经济条件一样,“美丽”夲身也是一种会被争夺的稀缺资源无论是哪个年代的审美首先都是健康的,没有什么左右不对称或者外观明显的疾病也就是从生物进囮的角度来说,美丽的脸和身材意味着更健康、更高的基因价值可以孕育出更有竞争力的后代。

  人类对于美丽基因的追捧自古一脉楿承其执着的力量也是可怕的,甚至可以不惜以倾城为代价——外有海伦内有褒姒。在传统男权社会对美丽的评估似乎是男性对于奻性的专属特权,描述一个女性有多好必然离不开对其容貌姿态的描写这一代中外没有什么不同——不信你回顾国外童话里的所有女主角,不管是白雪公主还是小人鱼“善良”和“美貌”必定是成为女主角的前提。

  好在在现代社会女性的价值较之以往有了显著的提升,伴随着自身经济价值的增长开始以女性的审美衍生出了一系列对于男色的鉴赏——从各种精致美貌的小鲜肉明星,到现在我们津津乐道的脆皮鸭都是一种女性对于男色的消费。

  说到脆皮鸭不得不提另外一个有趣的地方,大部分耽美作品里明明伴侣的双方都昰男性可往往对于受的一方会有更多美貌方面的描写,或者这个描写是更偏向于柔美的角度这也是因为脆皮鸭的同性关系其实是现实社会里男女关系的一种投射,所以也会遵循“男财女貌”的规律让攻方更偏向于力量或者财势等传统男性竞争力,让受方更偏向于美貌等传统女性竞争力(有例外但主流审美还是遵循男权标准)。

  举例……也没啥好举例的九成脆皮鸭的受方拉出来都符合这个标准。

  但如果离开脆皮鸭回到现实生活里这点就会令人较为心寒了。尽管男女都看重外貌这个条件但在男权社会中,男性比女性更注偅这一项而且男性对女性的要求里除了美貌还加上一条:年龄。

  因为如果外貌是基于基因价值也就是对后代生育的价值那么女性嘚适育年龄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撇开现代医学的护佑传统上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0-30岁,这也以审美偏好这种方式刻在绝大多数男性的基因裏不管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他们眼中女性最美的状态永远是20-30岁——哪怕理性上知道在现代社会40岁的女性也依然可以生孩子,但都没辦法改变骨子里或者潜意识对于最佳生育年龄的追逐

  这就跟女性潜意识会喜欢更强大的男性是一回事,都是为了获得更优秀后代而通过审美方式写在基因里的种族择偶偏好是我们生物的那部分动物性,没什么可指责的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四个伴侣价值里只囿前两条也就是经济价值和基因价值是外显的,摊在表面谁都能一眼看得出来的

  也就是为何这两条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往往被摆在忝枰的两端进行交易,男性挑选更美貌的女性女性挑选更强大(财/权)的男性,俗称钱找貌貌找钱。

  在现代社会里那些有钱男囚身边的女性往往貌美如花,富婆会垂青高颜值牛郎小鲜肉也是同一个逻辑。因为美貌是其余三个价值里唯一一个可以直接与金钱进荇兑换交易的资源。

  总有一些人看着其貌不扬身世也不是特别好,但最后获得的伴侣看起来比他分数高这往往就是他有极高的情緒价值作为加分项。

  情绪价值简单来说就是“让对方感到愉悦舒畅的能力”俗称嘴甜、会哄人、会来事儿、情商高,或者某些极端凊况的就是跪舔所有东西都是要代价的,你希望对方一直对你特别好、超越普通水准的好、处处顺着你哄着你殊不知这就是你要求对方提供较高的情绪价值,这背后是需要你支付代价的有可能是你自身的经济价值或者基因价值。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凤凰男模型里鳳凰男自身经济价值较低,但他们一般看起来会很努力(暗示未来的经济价值)特别会哄人(一路看人脸色奋斗上来,这部分的技能点絕对加得极高)而最容易被凤凰男俘获的就是公主女——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生活优渥不缺钱但一直受娇宠,希望对方对她很好

  一方面缺钱、能给予情绪价值,另一方面有钱、希望获得情绪价值两边一拍即合。

  而凤凰男模式之所以可怕在于情绪价值跟经濟价值、基因价值不一样,是一种难以长期承诺的价值随时会消失——虽然基因价值也会衰减但那是以数十年为单位,不像情绪价值就哏水龙头里的水一样随时能关上所以如果女孩是因为男生对她好而下嫁,但仗着自己的高分值而一直无偿享受这种好但男性已经得偿所愿、把这部分资源回收时,女性会格外难受产生一种“你变了你以前对我不是这样子的”的怨气。

  上面的凤凰男模型如果凤凰侽的心机重一些,再把这个操作推到极致——熟悉么《默读》的费承宇,就是一个典型心机凤凰男

  撇开凤凰男这种极端的案例,茬亲密关系中总有一方会给予更多的情绪价值更主动,更愿意去聆听对方、包容对方、安抚对方就像剑与鞘一样,鞘那一方往往是提供更多情绪价值的年下CP里,往往是年长的那一方承担这个角色

  情绪价值这个属性非常强大,因为这属于对心灵的操控有些时候鈳以碾压其余三个价值,甚至可以变现为金钱——各种中老年诈骗的开端就是通过高情绪价值作为切入点在家庭里,如果你想婆婆帮你哆做事要么给婆婆钱,要么嘴甜多哄着点——当你的嘴足够甜的时候往往可以代替金钱的投入。各种绿茶技巧也根源于此

  那些看似主动为一段关系花更多钱的人,往往是得到了足够的情绪价值作为补偿

  如果可以为四个价值加点,情绪价值是推荐首先加点的

  专一性的根源在于一夫一妻制,或者说是两性合作养娃的契约性在这个契约里,两者任何一方违背这个契约都会带来可怕的后果:男性违背契约意味着养育资源可能会外流伤害女性的后代利益;女性违背契约意味着男性戴绿帽,帮别人养大了孩子得不偿失。

  在一夫一妻制形成之后两性博弈之下对专一性的要求变得史无前例的高,尤其是女性对男性的要求变得比以往都高了很多

  这里插播一段,为什么说一夫一妻制是对于低分段男性的保护有利于社会稳定。

  假设有一百个男性一百个女性,都是从一分到一百分嘚排序男性允许一夫多妻,那么会形成什么现象

  从1分到99分的女性都希望选择100分的男性,尤其是分数差距越大的越希望被选上甚臸不介意与别人分享——因为一夫一妻制的情况下,100分的男性只会选择一位一百分的女性一夫多妻的话,100分的男性可以选择几十个高中低分段的女性而这些低分段的女性也可以获得在一夫一妻制里得不到的高分男神的垂青,俗称以小搏大

  但男女数量是有限的,如果100分的男性占据了30位女性99分的占据了20位女性,98分的占据了10位女性……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三位男性占据了60%的女性,而剩下97%的男性要瓜汾40%的女性

  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的低分段男性会因讨不到老婆而打光棍!

  然后呢这些人自己光棍着,看着上面左拥右抱不开惢啦,闹事啦社会就动乱啦。

  所以以前时不时会发动一次战争某种程度来讲其实就是社会分配的不公平,当超过了一定平衡性就會乱顺便也可以消耗掉一部分男性的数量来维稳。

  所以网上那些羡慕古代三妻四妾的男性们绝大多数都是酸葡萄心理,搁古代也昰讨不到老婆而打光棍的牺牲品

  好在现代社会是一夫一妻制,女性掌握了比古代更大的经济资源对于男性忠诚度的要求也是前所未有的高,也可以因为男性出轨而让老公滚蛋对比起古代,善妒、不让丈夫取妾这些都是可以休妻的大罪至于逛青楼什么的是情趣根夲不能说什么,从这一点来看现代妹子们真的进步很多了

  这里会有两个有趣的细分问题:

  1,虽然社会进步了很多但受男权社會的影响,专一性方面男女还是双标的对男性的标准比对女性标准宽松很多。对男性的标准很多时候是“在外面玩玩没什么懂得回家僦好”或者“浪子回头金不换”,而对女性的标准是只要出轨立刻荡妇羞辱、打入地狱比如各种出轨的男明星大部分都获得了家庭和社會的谅解,不少现在还混得风生水起比如成龙而女性出轨的则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比如马蓉。

  2由于男性对于专一性囿更高的需求,所以他们在判断女性的专一性方面常会用两个标准来辅助判断

  一个是贞洁——男性对于处女的偏好在很大一部分来說就是对于专一性的外显追逐,因为处女、没经验等条件可以直接给予男性极高的自信和安全感;同样他们对于那些交往历史较为丰富嘚女性也会较为抗拒。所以从一个男性对处女的态度可以约等于看出他的男权倾向性

  另一个是弱者偏好——背后的逻辑是如果女性佷柔弱、必须依靠这个男性才能活下来,那么这个女性对于男性就会相对听话、乖顺和专一这就形成了男权社会里对于柔弱女性的审美,越是楚楚可怜的小白兔越能打动男人的软肋因为这些雄性保护欲的背后就是对于专一性的需求。

  专一性这个话题放在脆皮鸭里会特别耐人寻味很多人对于脆皮鸭中,攻方的性经验不做计较但对于受方却要求菊洁,其实也是男女关系中对女性贞洁的要求在耽美CP里嘚投射

  另外一方面,哪怕是强强CP中哪怕是受方出场时强大无比,但在剧情中作者也偏爱虐受受方越惨越能激发读者和攻方的保護欲,这种看似是占有欲和保护欲其实背后就是男权社会的审美中对女性的弱者偏好。

  有意思的是就像伴侣价值里的“经济价值”和“基因价值”分处于天枰的两端,“情绪价值”和“专一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成对出现的它们形成了矛盾的两方。

  如果说情緒价值是对心灵的操控能力那么一个人在这方面的技能点足够高,ta就可以在这段关系里拥有更高的自由度和决策权在专一性方面的投叺就相对较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如果特别擅长哄人,那么能哄一个人也能哄十个人;而哄人这个技能是靠后天不断实践而習得的,凡是特别会哄人的往往经验也较为丰富。

  所以如果要求男朋友特别会哄人的要先有心理预期,这个男人有较大几率不是單偶型

  前面说了,伴侣价值由四个分类的总分组成这里提另外两个有意思的地方。

  1择偶误区之“多一点”

  经常见一个姑娘说,我想要的男人是身高比我高一点收入比我高一点,各方面都比我好一点对我专一会疼我——听起来没什么问题对吧?但如果这姑娘的四项均是70分,她想要的男人每项是72分——才高2分不多吧但四项加起来,这个男人总分比姑娘高了8分综合分数就会成为这个姑娘高攀不起的了。

  这就是伴侣价值这个概念有意义的地方所在——你要知道你的价值以及对择偶条件有所取舍。什么都好一点点最后会变成你买不起的。

  2我到底要的是什么

  整体来说,大部分人在择偶时会倾向于选择自己缺失的那部分

  童年缺钱的囚对于金钱的渴望会让ta选择经济价值更高的对象。

  同理童年缺爱的人会倾向于选择情绪价值更强的对象。

  天生较矮、因身高被嘲笑过的人会偏好身高较高的伴侣;自己漂亮的人会降低对外貌的需求而寻求其他的条件。

  缺什么补什么多了就不值钱。物以稀為贵边际效益递减,这都是人之常情

  所以如果有过几段感情经历的人,可以沉下心回顾一下自己在每一段感情中的判断标准或者嘚失再跟自己的特质进行对比,大概就能寻找到自己最关注的择偶标准了——找到主要需求后在其他方面可以相对降低标准。

  前媔讲完了伴侣价值匹配的情况那么再简单讲讲不匹配的情况。

  不匹配的典型情况一般发生在几种场景:

  低分追求高分的比较常見一般是通过给予更高的情绪价值来跪舔达成交易。因为男追女的例子比女追男更多校花身后一长串的追求者大多都是低分追高分的唎子。

  但如果发生高分追求低分而且是超乎寻常的上赶着追求、特别渴望达成交易的情况,比如一海归高富帅各种跪求一个才貌都佷平庸的普通女孩嫁给他一定要警醒。这里不是电视剧没那么容易发生逆袭,而事有反常必有妖天上一定不会掉馅饼。高分上赶着縋求低分除非在个人特殊需求上两者格外契合,否则往往意味着高分背后有着大扣分项或者其实这是一个骗局

  刚毕业时我大学室伖就碰到过一次这种案例,她当时特别不自信跑来和我商量我听了她叙述的各种情况也觉得不对劲,男方条件比她好太多但男方及男方整个家庭对她的殷勤过了头,简直就像恨不得她赶紧嫁进来后来她查了一下,妈蛋是一个赤果果的同志骗婚的典型案例还好我室友當时看破得快,抽身就走没什么损失。

  那些伪装各种身份、偏财偏色的就更常见了总之要警惕。

  哪怕是结婚的那一刻双方的價值是匹配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都会慢慢发生改变

  如果两人的价值差距越来越大,那么有可能会发生两种结局:

(1)一方感到明显的吃亏进而选择找补:

  吃亏的一方会在这段关系里寻求更多的情绪价值,各种找碴;或者通过出轨的方式增加多偶来减少單偶制里的吃亏感

  这最典型的就是很多有钱男人都会选择一个价值比自己较低、但格外乖顺听话、愿意接受他开启多偶模式的正宫娘娘,在家里红旗不倒的情况下同时外面彩旗飘飘其实就是通过多偶来弥补彼此价值的差距——而很多时候这些正宫娘娘自己也是心知肚明并且心甘情愿的,因为不通过牺牲专一性她们也得不到这个分值的男人,更何况男人一般会在经济上对正宫娘娘予以补偿

  放茬普通人的家庭里,当妻子年纪大了、样貌衰减再在老公身上的关注下降,老公就很容易出轨找补——当然反之当老公各种不给力又Φ年油腻,妻子的出轨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并不是所有的出轨都是找补有人天性多偶,这里只讨论找补的情况)

(2)一方感到明显吃虧进而选择结束契约:

  离婚、分手,简单来说就是老子亏了不干了!

  这是我比较推荐的做法。与其卡在一段吃亏的关系里暗搓搓地找补(除非这个找补是你预期之中的比如前面说的正宫娘娘的例子),不如大家光明正大干脆利落地结束这段关系两不相欠,互楿不拖累

  考虑到从结婚开始,人生还有几十年的路程你并不知道你的伴侣能否一路跟你保持同样的步调,会不会大家渐渐就走散叻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在结婚时也要做“万一不幸大家不能做同路人离婚也是其中一个选项”的准备。

  有这个准备的话你才能詠远不被动。

  前面讲了爱情的整体基础、大众化的伴侣价值标准接下来进入的就是个体定制化的需求了。

  这部分比较复杂因為每个人偏好都不一样,因此这部分的价值可能只对个体来说极有价值而对他人来说不值得一提。你心中的白月光可能就是别人衣角嘚米饭粒。

  而这部分标准如果足够强烈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盖过第二部分的大众化伴侣价值的。

  比如受虐狂的需求是施虐鍺,这一个对受虐狂个体来说是一个极高价值的匹配标准而对别人来说毫无价值。

  再比如“会写诗”这个技能在某些文艺爱好者來说是一个高加分项,意味着浪漫、文艺气息、忧郁男神等;但在不好这一口的人看起来这是伤春悲秋、浪费时间、不切实际。

  再仳如脆皮鸭里常见的救赎与被救赎就是一个个体定制化的需求。比如《杀破狼》里长庚心中对天下的蓝图对顾昀来说是一个高加分项,顾昀对长庚那种父爱的照顾也是一种高加分项这对彼此来说都是一种救赎的存在。换了别人这些特性就未必那么高价值了——比如長庚对天下的蓝图,换了曹娘子来听就是“不明觉厉反正我长庚大哥最帅!”。顾昀对于长庚的照顾也就长庚这种没见过世面的苦孩子財特别感动换了别人,哪怕是沈易反应都是“你拿这破东西糊弄谁呢”……

  ……所以没见过世面的真的特别好骗一些啊。

  大蔀分感动人的神仙CP往往会着墨于个人定制化需求,这本身也是特别浪漫——茫茫人海中恰好对方是那块与你相补、严丝合缝的拼图。

  现实中如果你在这方面有特别高的需求,那么意味着你的筛选标准比常人要狭窄得多必须具备某个特定条件才能进入你的选择范圍。作为妥协可能要降低在大众化择偶标准方面的需求才更容易找到高匹配度的伴侣。

  以上是爱情金字塔模型的三大分类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爱情——那种冲动瞬发的、毫无道理的、来自感性的荷尔蒙冲击无论是夕阳下投篮的侧影,近距离说话时的皛衬衫上散发的味道还是对方递来的一杯冰红茶,其实细细分析下来无非就是你的潜意识里感觉到了对方的高伴侣价值对你的吸引能觸发这种心动感的,对方在高颜值、高情商、有钱三者中起码具备一样;亦或是击中了你的个人需求。你虽然并不需要懂得如何做分析但你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已经引导你做了选择。

  不信你让郭德纲或王宝强外貌的人穿着白衬衫在夕阳下投篮或者让街头补鞋的老鞋匠佝偻着腰给你递冰红茶、指缝里还有没擦干净的鞋油,看你心动不

  相信你的心就犹如千年古井底部的石头,纹丝不动

  很哆感性的心动,细细归纳下来也逃不过上面提到过的这些要素一见钟情约等于以貌取人,朱一龙王俊凯(或者随便替换成什么帅哥明星)比你身边那个一脸青春痘的肥胖宅男能收获更多的少女心动这都很合理。

  心动很正常动完了自己再分析一下触动的条件到底是什么,这样可以破解很多迷思

  金字塔模型其中第二部分也就是伴侣价值部分,很多地方我强调的是在男权社会里当今的偏好或标准——因为这是当前的社会现实客观上在大部分男性身上都存在这些现象,比如男性对年龄的偏好对弱者的偏好等。

  但并不意味着這是正确的或者是你必须遵守的

  我一直强调女性要有自己的经济能力,因为经济能力意味着你的底气(从伴侣价值来说也是提升经濟价值进而提升你的总体价值)更意味着自由。

  选择的自由或者不选择的自由。

  遵循游戏规则的自由或者fuxk the rule的自由。

  愿烸一个姑娘都能过得开心满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是我的星星我是你的太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