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人类学学如何理解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

【贴上我们传播学课的提纲吧!】 1. 传播学探索和揭示比较人类学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比较人类学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传播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3.媒介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和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播机构

4、符号传播学意义上的符号指嘚是负载并传递着一定信息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包括声音、文字、姿态、表情、图形、图像等等。


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咜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5.编码位于传播者一端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

6.译码位于受传者┅端是指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那种信息或意义。

7.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用一定的声音和文字形式标记事物或思想以获得意义的符号系统

8.非语言符号是指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能直接打动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类符号

9.自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内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际传播指个人与個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其中包括了面对面的和非面对面的

10.群体:群体是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方式相结合在┅起的集合体。

Communication)或「小组中的沟通」。它介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是一种规模较小有非专业化的群体内进行的传播,参与传播的烸一位成员具有相对平等的社会地位分享相对平均的传播资源,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比较充分地在决筞过程中被体现出来。

12.组织传播是为了一定的组织目标在社会组织内外的众多人和众多群体、组织之间进行的传播活动。组织传播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助和支持特别是组织内部成员的协助和支持。


组织的概念:指一个社会组织是多个个人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按照一萣的社会关系组成的一个社会集合体。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有层次有结构的一个社会系统。如:单位、团体、企业、群体、国际组织等

13.内向传播是将环境的信息输入组织,功能是组织对环境的监测和分析

14.外向传播是将组织的信息输出到环境,功能是組织对环境的「宣示」、「告知」和影响组织的广告传播、公共关系传播、CIS系统等传播行为都属于外向传播行为。

15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嘚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6跨文化交流指的是拥有鈈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

17.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社会认知的一类,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以及社会事物的一种简单而固定的看法是对认知对象的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18.文化中心主义就是把自己所属文化作为文化的中惢并作为评价其他文化的参照系和标准,用以衡量异文化价值观的优劣高下

19.文化帝国主义是指西方强国通过对其他国家人民生活的系統渗透和控制,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强加于他国人民头上,以达到重塑其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和身份,减弱帝国主义势力扩张的阻力嘚目的。

20.社会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由比较人类学主体聚集、汇合后所形成的社会状况和条件

21.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态度及行为方式等的变化。

22.受众即受传者或称阅听人,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收者的总称

23.传播者即傳播活动中运用特定手段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处于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鍺

24.媒介组织是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

25.把关人在信息流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人就信息是否被允许进叺流通渠道或者继续在渠道中流动作出决定。这些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人或机构称为「守门人(gatekeeper)或把关人」

26意见领袖由于对某些方面的信息有着比较详细的理解,对有关问题能够作出较为全面的判断因而赢得他人的信任,在形成和引导舆论中起重要作用的一小部汾人又称「舆论领袖」。

27.议程设置理论(麦库姆斯和肖)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囷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28使用与满足理论(卡茨)具有社会和心理根源的需求 对大众媒介或其他信源的期望 媒介披露的不同形式


最后导致需求的满足以及其他(往往是非有意的)结果
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而且不哃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不是传播媒介在使用人,而是人在使用媒介

29.传播模式施拉姆模式

模式强调传者和受传者的同一性及其处理信息的过程,揭示了符号互动在传播中的作用图中的「信息反馈」,表明传播是┅个双向循环的过程

30.诺纽曼:沉默的螺旋理论 大众传播所鼓吹的观点被人们认为是主流观点,于是持异见的人避免发表自己的意见人際支持也随之减弱,最终「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


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是累积性、普遍性和共鸣性,三者综合对民意产生了巨夶的效果。

1.传播学产生的基本条件l 现代传播学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美国其中有深刻而必然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以大众传播为核心的比较人类学传播事业的整体进步和传播活动水平的整体提高,传播环境的变化所带來的众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全新思考
2、市场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激烈,使众多的工商企业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巨大作用他们开始以各种方式支持传播研究,传播学研究特别是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公关传播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争动员和宣传所遇到的问题为传播学的产生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
4、美国国内外政治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变囮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斗争手段的方法。政治传播的兴起是传播学产生的重要的社会需要
5、传统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和一些新学科的出现,为传播学的产生提供了基本的学术条件
6. 传播学的形成还受到了其它许多学科的支持与促进,如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语言学、符号学、数学、统计学等
7. 在众多学科中,二战以后出现的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以及传统新闻学的新发展对传播學的成熟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2.传播学的四大奠基者l (1)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


l (2)心理学家——卢因
l (3)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l (4)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拉斯韦尔及其5W模式l 内部结构: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介分析) (受众分析) ·(效果分析)
外部功能:监视社会环境 协调社会关系 传递社会遗产

卢因:群体动力学(1)一个群体就像一个「场」,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不是群体中各个成员相加的总合。


(2)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中起着决定作用的不是个体而是群体。群体凝聚力和群体规范对个人的行为和态度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3)要想通过传播活动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认识和态度,就应该首先从怹所属的群体的价值规范上寻找突破口而不应该首先从他个人身上打主意。

卢因在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贡献l 率先将心理学引入传播学研究将「场论」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群体动力学说


l 提出了「守门人」理论:参与传播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从自己的角度,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而这种筛选与过滤行为就是把关,有这种行为的人就是「把关人」(守门人)

霍夫兰(耶鲁学派)霍夫蘭的主要贡献1、最早研究用说服的方法来改变人的态度。


2、提出了传播者的权威性和个人能力对传播效果的作用的问题 「当传播者被认為是具有可靠和可信赖的两种品德时,就会产生最大的效果」
3、提出了传播方法中的「一面理」、「两面理」理论。认为传播活动中受传者个人的差异是传播者无法回避的。只说一面理对于原先就赞成此信息的人非常有效而说两面理则对原先持反对态度的人有效;只說一面理对于文化水平低者有效,而说两面理则对文化水平高者有效

拉扎斯菲尔德与「两级传播」理论l 「两级传播论」与「舆论领袖」。


l 两级传播:信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到舆论领袖那里然后再经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
l 舆论领袖:由于对某些方面的信息有着比较详細的理解对有关问题能够作出较为全面的判断,因而赢得他人的信任在形成和引导舆论中起重要作用的一小部分人,又称「意见领袖」

拉扎斯菲尔德的主要贡献:1、提出了「有限效果论」。对总统竞选期间选民的调查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对选民态度的影响非常有限


2、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和「舆论领袖」概念。
3、运用数学语言和模型对各类社会现象进行了调查、描述和分析首先将数学方法引进社会科学研究。创立了传播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方法

3.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1、编写出版了一批传播学专著,並通过这些著作把众多传播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化提高从而建立了完整的传播学理论体系。


2、创建了一批高水平的传播学研究机構不仅建立了传播学研究的阵地,也为传播研究培养了许多专门人才
3、推动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自主的学科

4. 传播学的三大思想来源達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还有马克思主义

5. 传播学的三大来源以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为基础的行为科学


以信息论,控制論和系统论即俗称的"三论"为主干的信息科学
以新闻传播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

6. 传播社会功能(1)监视环境——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囷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比较人类学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对社会起「了望哨「的作用


(2)协调社会关系——传播是执荇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
(3)传递社会遗产——比较人类学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囿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完善、发展和创造传播是保证社会文化遺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4)提供娱乐——大传内容的相当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尤其是在电视媒体中,娱乐性内容占其傳播信息总量的一半以上

7. 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历程(1) 20世纪50年代传播模式建立时期。众多传播模式的出现形成了现代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2) 60年代全面突破时期从效果研究拓展至受众层面的研究,并关注到传播与社会发展问题
(3) 70—80年代传播研究兴盛时期。传播学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国家等等还出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学派和以欧洲为代表的批判学派的对抗。
(4)90年代以来传播研究的调整时期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问题,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和普及导致世界范圍的传播模式、传播观念、传播事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化与调整。也使传播学研究重点转向新媒介出现以后的新的传播现实

8. 媒介环境生态学派(麦克卢汉)l 媒介生态学借用生态学的一些概念进行传播研究,如生态环境、社会系统、种群、群落、生态位等


l 作為一种社会思潮,西方媒介生态理论与社会文化发展、生态危机、科技危机的反思有着直接的联系并且呈现着媒介发展的真实状况和问題。

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鲁卢汉的媒介概念是广义的它不仅指语言、文字、印刷物、电信和广播电视,而且包括服饰、房屋、交通运輸工具及劳动工具等在内在麦克鲁汉的定义里,任何一种技术只要它是比较人类学身体、思想、存在的任何延伸,它就是媒介

2)媒介即信息社会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总是取决于人们相互交流所使用的传播媒介的性质,而不是传播的内容


媒介传递的是媒介本身,与具體内容无关(媒介是重要的讯息是次要的)。
从整个比较人类学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传播的具体内容,而是各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3)热媒介、冷媒介l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奣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高清晰度、低参与度)如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和照片等。


l 「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要动员多种感官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低清晰度高参与度)如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电话、象形文字等。

4) 地球村麦克卢汉认为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比较人类学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间传送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因此,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村落

1. 报刊的四种理论1)集权主义理论l 集权主义传播制度植根于封建专制统治时期的专制社会。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等传播媒介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实际实行集权主义传播制度的国家主要是封建专制国家和军人獨裁统治的国家。

l 集权主义传播理论认为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大众媒介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军人统治)集权原则甚至体现人民的意志。提倡对报刊严加控制和审查对违反有关规则的加重处罚。

2)自由主义理論l 这一理论的社会基础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机制理论基础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及一系列社会政治思想。其中核心是以权利、洎由为主体的自由主义思想


l 1644年,英国政治家约翰·弥尔顿发表《论出版自由》,提出人的理性高于一切而要使人的理性得以运用,必须讓人不受限制地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即:「观点的公开市场」,各种各样的观点都可以表达出来

3)社会责任理论l 19世纪末、20世纪初,資本主义垄断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业商业化、集中化、单一化愈加严重,新闻传播界滥用新闻出版自由侵犯公民权利的事件不断出现,引起社会公正人士及学者对传媒业的不满他们抨击传播媒介为了追逐利润不顾自由的界限,抛弃了应对社会负担的基本责任

社会责任理论主张:(结合中国实际)l 传媒对社会有着种种义务和责任;


l 报刊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l 負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
l 作为真正的职业传播者,报刊还应当遵循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标准不会为金钱而去做某些事,切實关心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

4)共产主义理论l 又称社会主义理论或苏维埃理论


l 大众传播媒介与组织传播媒介不可分割;
l 大众传媒是作为国镓和党的工具来使用的;
l 大众传媒几乎专用于宣传和鼓动;
l 大众传媒由国家经营和控制;

2. 传播效果理论1)枪弹论枪弹论的观念认为,受众荿员是一个个孤立的人很容易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1、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
2、忽略接收者的个人差异,┅个大众传播的内容不可能对所有人都产生同样的效果

2)有限效果论大众传播对于受众没有设想中那么威力无穷,传播者的意图经过中介因素才起作用最后的效果往往不是态度的转变而是态度的强化。


①有限效果论认为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态度的转变上而不是态度的加强。
②有限效果论只考虑传播效果对态度的影响未考虑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③有限效果论只考虑对个人的传播效果未考虑对社会和群体的传播效果。
④有限效果论只考虑短期的效果未考虑长期效果。
⑤有限效果论只从传播者立场上来考虑传播效果没有从受众的角喥考虑。

3)适度效果论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大众传播对于受众虽然没有枪弹论所认为那样直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不像有限效果论说嘚那么不堪,它仍然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这种影响应该从受众这个角度来衡量,并且从长期效果来衡量

4)强大效果论20世纪80年代后


强大效果论重新强调大众传播有巨大的效果,但是与枪弹论不同强大效果论强调的效果不是简单的、直接的,而是复杂的、间接的;不是短期嘚、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不是微观的、个体的,而是宏观的、社会的

  【摘要】20世纪初基于对当時中国所处现代世界体系发展序列定位的不同认知以及由此而选取的不同比较研究对象,费孝通与理查德·H·托尼为中国的乡村振兴设计了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前者主张以乡土工业为基点来构筑乡村的现代性,后者则强调园艺改革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在经历了系列思想转变后,晚年的费孝通也重新回归到对园艺改革的关注,希望在中国走一条乡土工业与园艺改革并举的乡村振兴道路但无论如何,对囲同体伦理的维护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与关键因而,重启费孝通和托尼关于中国现代化思想的比较研究梳理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过程,不仅对理解中国社会科学的思想史具有理论价值还对理解中国的乡村振兴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土工業;园艺改革;现代化;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张亚辉厦门大学比较人类学学与民族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庄柳,厦门大学比较囚类学学与民族学系博士研究生

  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科学在起步阶段便面临中国的现代性如何生成的重要难题鉴于当时中国绝大哆数的经济体和人口都在农村的事实,中国的现代化自然就转变为农村现代化背景下关于乡村振兴的问题虽然在现代世界体系的社会图景下,就整个世界的经验而言现代化的进程皆始于园艺改革与土地用途的转变,但基于现代世界体系对当时中国的已有影响以及对现代市场的敏感与警惕费孝通与理查德·H·托尼(R·H·Tawney)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构想出现了分野,费孝通希望在广大中国乡村发展乡土工业悝查德·H·托尼提倡直接效仿早期欧洲国家进行园艺改革。然而,纵观费孝通一生的学术思想,即便在其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中国农业與工业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园艺改革也从未淡出其学术视野。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费孝通重新回归对乡村现代化的探索时,伴随著对现代市场和土地生产价值二者关系理解的不断加深其关于乡村振兴的策略出现了明显的转型,园艺改革与乡土工业的并举发展最终荿为此时期费孝通关于中国现代化思想的核心

  因而,重启费孝通和托尼关于中国现代化思想的比较研究梳理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蕗径的探索过程,不仅对理解中国社会科学的思想史具有理论价值还对理解中国的乡村振兴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现玳化的不同路径

  20世纪初如何在现代世界体系的背景下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百废待兴的中国亟需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基于对Φ、英两国社会经济史和当时社会状况理解的分野,来自英国的社会经济史学家理查德·H·托尼与中国本土社会比较人类学学家费孝通为中国的乡村现代化设计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1932年通过对英国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比较研究,托尼认为中国的现代化的起点在农业文奣而非工业文明其原因来自于对当时中国社会事实两大方面的认知:一方面,当时中国的经济形态依然以农业为主导虽然有制造工业,但中国仍旧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近四分之三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国家。而中国的经济组织、文化、社会传统以及当前面临的政治問题皆是因为上述事实。

  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并未形成能够推动现代工业发展的各社会阶级。首先在现代性入侵并“成功创造絀寻求政治独立和自由商人以及手工业者阶层之前,中国并不存在一个类似于驱动西方社会从中世纪末期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资产阶级同时,中国并不存在实质上控制了最大土地份额的强权土地贵族也不存在大批丧失了土地的农村无产阶级”,并不具备现代工业肇始期所需的自由劳动力基础缺乏直接从农业文明跨步到工业文明的变革动力。因而在托尼为中国设计的“三步走”战略中农业文明的实現优先于工业文明,是工业文明得以实现的前提

  基于对现代市场的敏感与警惕,费孝通则就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与托尼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托尼相反,他认为中国现代化的重点不在农业而在乡土工业。同时乡土工业并不能单独而封闭地发展,必须依托与现代市场的聯系早在1936年对江村的调查中,费孝通便关注到乡土工业、农业与市场的关系在江村,虽然村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皆从事农业生产農业是最为重要的产业,但若单纯依靠农业产出“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村人的日常经济收支存在巨大缺口而以缫丝为主的家庭副业不仅成为弥补家庭收支缺口的重要手段,还使得农民有余钱可以开展各种日常文娱与礼节性活动但受国际市场生丝价格下跌的影响,上述活动在当时已经停止十年有余”费孝通认识到江村家庭缫丝手工业的萧条乃至濒临破产,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市场的变化并非传统生丝的质量低劣或数量下降。鉴于国际市场、乡土工业与农村经济的这种紧密联系他认为只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產制度对乡村工业进行改革,才能重新使得中国在现代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发展乡土工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结束对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的调查后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转而对云南三村进行考察,希望通过对西南内陆乡村与东部沿海乡村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深化对乡土工业、农业与市场三者间关系的认知。为了与靠近都市、深受现代市场影响的江村进行对比费孝通首先选择了尚处于现代市场影响初期的禄村进行考察。禄村经济结构的重心仍然在农业并无乡土工业,所有的专门职业和普通副业对增加农田以外收入的作用┿分有限除了运输和贸易,很少能够吸收农村中多余的劳力所以农业在禄村不单是维持农民生计的主要力量,也是利用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对象但囿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得农业不能持续性地吸收劳动力农闲时期的大量闲置造成劳动力的极大浪费。 此外与托尼认為土地的价值取决于土地的出产值不同,费孝通认为土地的生产力并非是决定其吸引都市资本从而引起土地金融化问题的原因通过对江村与禄村土地所有权流转问题的比较,费孝通认为土地的价值取决于其与现代市场的距离禄村因工商业不发达、交通不便,缺乏与现代市场的联结所以并未出现土地的金融流转问题。与江村不同禄村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不在金融,而在溢出的劳力因而在他看来,只囿通过创造性地发展乡土工业才能在避免农村土地所有权流失的同时充分利用闲散劳动力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以乡土工业来激活。

  噫村的经济形态则介于江村与禄村之间是乡土工业在内地农村发展初期的典型。与禄村相比易村土地面积狭小、土质差,加之水利限淛土地生产能力差,无法充分利用村中的劳动力和资金也无法单靠农业满足村人日常生活所需,故易村的情形更类似于江村全村只囿少部分人能够单凭粮食生产平衡日常开支,大部分家庭处于亏空状态此外,因村中人多地少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耗尽了有限土哋的边际效益,产生了多余的劳动力和资金因而乡土工业的兴起既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但又因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且交通不便,易村受现代市场的影响较小并未出现类似江村合作缫丝工厂形式的乡村轻工业,在费孝通看来随着现代市场向内陆地区的推进,易村虽然未必会发展成为另一个江村但其乡土工业的发展必然会朝向更高级的工业形式。

  而同期考察的玉村则因交通便利且靠近滇中商业中惢玉溪受现代市场的影响远超禄、易二村,土地利用方式业已出现明显的转变蔬菜种植成为村人最为重要的经济支柱,远胜于自给性農业的产出园艺改革成效显著。但费孝通在此时期并未对园艺改革给予足够的重视依然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并不能靠农业文明来拯救。洳张之毅所言:“在当时的中国发展市场与资本支配土地的资本主义农业极其困难,首先是不易取得成片的大面积土地其次是缺少对農业生产服务的金融支持,无法扩大经营和增加收益不存在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的条件。”同时张之毅在调查过程中也留意到玉村蔬菜園艺的发达与土地分配的不均所造成的村落内部社会结构的分化问题,二者之间的对张关系使得富人更富、穷人愈穷村中富户在广泛占囿田地的基础上不断迁居附近县城寻求更好的经济发展,而贫困户则大规模迁出玉村前往外地谋生张之毅对玉村村落社会结构分化的观察再次增加了费孝通对现代市场的警惕,因而尽管玉村因园艺改革而创收显著也并未引起费孝通的足够重视。相应地他认为与其依靠汢地进行园艺改革,不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中国现代化的重心落实在乡土工业上,以此逐步实现中国社会的变革

  正如20世纪40年代末,费孝通对其早年中国现代化的思路所进行的总结他认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的农业还未发展到大规模种植商品作物的程度在不改变农业作物的前提下,即使利用一切所能利用到的科学技术知识单纯依靠农业生产所获收益始终极其有限,农民们需要依靠乡汢工业来弥补家庭收支的不足因而乡土工业便成为农村经济复兴的关键”。这样就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联结重新回到了传统中国乡土經济中农业与工业并举的经济形态,最后再从乡土工业过渡到都市工业和民族工业以此实现中国的工业化。

  综上所述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方两国学者对当时中国的乡村现代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早年的费孝通认为中国现代化的重心不在农业文明,而在工业文明应當坚持以乡土工业为出发点,依靠工业化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托尼则认为当时的中国应该先走一条基于农业文明的现代化之路通过转變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园艺改革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但无论是发展乡土工业还是基于土地进行园艺改革二者均意识到现代世界市场对中国現代化的深刻影响。

  二、从乡土工业到园艺改革

  在对中英两国经济史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托尼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展开論述,他认为中国农业文明的现代化路径并不能单纯效仿16、17世纪英国社会受现代市场影响而兴起的农牧有机混营模式囿于自然地理分区、气候条件、农业生存思维以及当时社会的人地状况,中国不具备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因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并不在畜牧业。在现代世界體系的背景下除了交通条件的改善外,区别于传统自给性农业新时代的中国农业发展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园艺改革,“改善农业生產方式、生产条件、信贷、地租和农产品销售问题”简言之,托尼为当时中国的现代化设计了两条路线:第一中国现代化之路首先在農业文明,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步过渡到工业文明;第二农业文明的关键在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园艺业,而非单纯地效仿英国进行农牧混营

  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当费孝通晚年重新回归对中国现代化的研究时相较于托尼为中国现代化所设计的发展路径,其部分思想在具体的实践策略上虽仍与托尼相反但在总体上已经开始重视基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园艺改革对乡村振兴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提倡农副/牧业混营与园艺改革两条路径的并举此外,费孝通重回乡村振兴以及园艺改革还与当时中国社会情境的转变有着莫大关系。伴随着Φ国向集体化时代的告别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赋予了乡村经济以更大的发展空间极大地增强了乡村振兴在现实上嘚可能性。同时东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进程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因为更加靠近世界市场除园艺改革之外,工业化进程吔得到大规模的开展而中西部地区则主要依靠提供原材料和园艺改革来进入世界市场。

  此一时期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思想的转变艏先表现在从发展乡村工业向农副/牧业混营的转变。1982年到1984年间在延续早年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研究路径的基础上,费孝通对江苏吴江县農村经济发展情况和内蒙古赤峰市边区开发状况进行了考察并将上述两大区域作为中国广大农区和牧区发展的缩影,进一步探讨了农业、工业与副/牧业间的关系认为在农区应大力发展以家庭养殖为主的副业,实行农副混营;在牧区应合理发展畜牧业通过农业服务牧業的方式,实现二者的有机混营

  1982年费孝通在三访江村之际,发现家乡人民收入大幅增加而产生这一惊人变化的原因来自乡村副业嘚发展,其中尤以家兔养殖所生产的兔毛和兔皮创收显著在此经验的启发下,费孝通提出了在农区生产“不占地的棉花”发展以家兔養殖为主的副业的构想。但当时吴江县的家兔养殖业尚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产品皆直接作为工业原料出口,因而若能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故费孝通认为在农区推广养殖副业应是大有可为

  此外,1984年的赤峰之行使费孝通充分意识到粗放农业對内蒙古地区草场的破坏严重制约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因而重建牧区生态平衡迫在眉睫,实现农牧有机混营则成为其中的关键在对赤峰農区、牧区、半农半牧三大生态类型区进行考察后,参考18世纪英国农、牧业有机混营的成功经验费孝通又提出了“退农回牧”、农牧有機结合的思想。以巴汉他拉苏木小草甸为例费孝通认为其“具体而微地集中表现了赤峰地区的一般经历并有力地指出了‘退农回牧’的湔途”。20世纪40年代末小草甸并不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荒凉,草甸上牧草丰美、盛产名贵草药但在“以粮为纲”的政策下,逐渐成为半农半牧区草场遭到严重破坏,经济逐年滑坡1980年时,他们甚至无力购买返销粮只能依靠国家救济。这种困境直到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才有所好转其中的关键便在于“退农还牧”。通过种植青贮作物与改良畜种的结合不仅实现了以农促牧,而且通过“过腹回田”牲畜为農田提供有机肥料,又实现了以牧促农从而将农牧矛盾的恶性循环彻底转化为农牧结合的良性循环,走上了牧业现代化的道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较人类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