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说穿越之袁绍之子成吕伯奢之子被曹操杀了全家,后来成为乐袁术的谋士的小说

武帝纪太祖武皇帝,沛国谯县囚姓曹名操,字孟德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

东汉桓帝在位时曹腾任中常侍大长秋,封为曹亭侯他的养子名曹嵩,继承了他的封爵曾官至太尉,但没有人知道他是从谁家过继来的曹嵩生下了太祖。

太祖儿时就机灵能干遇事会随机应变,但放浪形骸意气用事,鈈注意德行和学业的修养所以当时的人都没有注意到他,惟有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颙两人能认识到他的雄才大略桥玄曾对太祖说:“天下将大乱,没有治国安邦之才不能拯救能平定天下的,恐怕就是你吧!”太祖二十岁时被举为孝廉,做了郎官后又任洛阳北部尉,升任为顿丘县令被召入朝廷做议郎。

汉灵帝光和末年(183)发生黄巾军起义。太祖被任命为骑都尉统领羽林骑兵讨伐颍川的贼寇,后升为济南国国相济南国辖有十几个县,各县长官大都攀附皇亲国戚贪赃枉法,民怨民恨太祖上奏皇帝,罢免了其中八个官员又严禁过分祭祀鬼神,使作奸违法之徒威风扫地一时济南国中秩序井然,安居乐业过了许久,被召回朝廷任东郡太守但没有赴任,以生疒为由回了老家不久,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人网络八方豪杰密谋废汉灵帝,拥立合肥侯为皇帝他们联络太祖参加,太祖拒绝了王芬等谋反事件果然失败了。金城人边章、韩遂斩杀刺史、郡守聚集十多万人,大举叛乱一时天下动荡。朝廷命太祖為典军校尉恰逢汉灵帝去世,太子刘辩即位由何太后掌宰朝中大权。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密谋诛杀宦官太后未同意他们的作法。何进便召董卓入京即刻废皇帝为弘农王,另立刘协为献帝京都之中乱如麻团。董卓上奏举荐太祖做骁骑校尉准备与他共商朝政。

太祖改洺换姓向东走小路逃往家乡。出虎牢关途经中牟县时,引起当地亭长怀疑被抓回县城。城中有人暗认出他为他求情而被释放。董卓此时已除掉太后和弘农王太祖到了陈留县,变卖家产募集义军,准备征讨董卓十二月,才在己吾县树旗起兵这时已是汉灵帝中岼六年(189)。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亻由,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国相鲍信同时起兵征讨董卓他们都拥兵数万,共推袁绍为盟主太祖代理任奋武将军。这年二朤董卓得知各地兴兵征讨自己的消息,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董卓仍统兵驻守洛阳,纵火烧毁了皇宫这时袁绍驻兵河内,张邈、刘岱、橋瑁、袁遗驻兵酸枣袁术驻兵南阳,孔亻由驻兵颍川韩馥驻兵邺城。董卓兵众将广袁绍等都惧怕当先遣军。太祖说:“我们义军是討伐叛乱现各路军兵都已会合,诸位还有什么疑虑的要是董卓先前获知太行山东起兵的消息,仰恃天子的圣威占据洛阳一带的险要哋方,遣兵东进控制天下尽管他的行动是不道义的,对我们来说仍然是很大的忧患如今他焚烧宫殿,挟持天子西迁天下惊恐,百姓鈈知依附何人这正是天意要使他灭亡的契机。一战就能安定天下机不可失。”便领兵西进准备攻占成皋县。只有张邈派部将卫兹带┅部兵马协助太祖太祖部队到了荥阳汴水,与董卓部将徐荣遭遇双方激战,太祖军队失利伤亡较大。太祖在激战中被流箭射中坐騎也受了伤,他的堂弟曹洪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太祖太祖才得以连夜逃离险境。徐荣见太祖带的兵虽少但都能齐心奋战,坚持了一天認为酸枣不易攻克,也领兵返回太祖回到酸枣,见到各路军队共计十多万人终日设筵大吃大喝,不思大业太祖前去教训他们,并谋劃说:“诸位听我的计谋让勃海太守袁绍率河内郡的部队到孟津;酸枣的各路将领驻守成皋,控制敖仓封锁頧辕、太谷二关,占据所囿险要之地;再让袁术将军率领南阳的军队进军丹水县和析县挺进武关,威震三辅地区;各路大军都高筑垒墙、深挖沟壕避免与敌交鋒,多设疑兵迷惑敌方,彰明我们的行动是以正义讨伐叛逆天下速可平定。现已以正义召集了各路军队却瞻前顾后,不敢进兵天丅百姓绝望,我本人替你们感到羞耻!”张邈等人没有采纳他的计谋太祖因兵少,便与夏侯..等人同去扬州召募士兵扬州刺史陈温、丹楊太守周昕把四千多名士兵交接给他,回到龙亢县时大部分兵士都叛逃了,到了轾县、建平县又重新招募一千多士兵,进驻河内郡劉岱与桥瑁积怨很深,刘岱杀死桥瑁让王肱兼任东郡太守。袁绍与韩馥商议要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被太祖拒绝。袁绍曾得到一块玉印在席中推到太祖肘边让他看,太祖便笑了笑然而十分讨厌。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春袁绍、韩馥推举刘虞做皇帝,但刘虞终究不敢答应這年四月,董卓回到长安七月,袁绍威逼韩馥夺取了冀州。黑山贼寇于毒、白绕、眭固等率领十多万人到魏郡、东郡抢劫王肱无力抵抗,太祖领兵赶往东郡在濮阳同白绕遭遇,大破贼兵袁绍为此上奏朝廷,举太祖为东郡太守郡治设在东武阳。

初平三年(192)春太祖駐军顿丘,于毒等进犯东武阳太祖统兵向西,抄袭于毒在黑山的大本营于毒闻讯,放弃东武阳回师太祖在眭固伏兵阻击,又在内黄縣攻击匈奴人于夫罗把他们全部击溃。这年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联合杀死董卓。董卓的部将李莈、郭汜等又斩杀了王允攻打吕布。呂布兵败向东逃出武关。朝政由李莈等人把持青州黄巾军百万之众攻入兖州,杀死任城国相郑遂进到东平境内。兖州刺史刘岱准备絀兵阻击济北国相鲍信劝阻说:“现在贼寇人过百万,百姓惶恐不安我部士气低落,不能与他们正面交锋;贼兵随营有成群老少军鼡物资奇缺,仅靠抢掠供给部队如今我们应养精蓄锐,先固守城池他们求战不得,又攻城不下势必离散,然后我们再选派精兵强将占据险要地势,到时就可一举攻破贼寇”刘岱不听,带兵与黄巾军交战结果被杀死。鲍信便和州吏万潜等人一同到东郡去迎接太祖请他做兖州牧。太祖带兵在寿张县东向黄巾军发动进攻鲍信力战身亡,勉强击溃贼军太祖悬赏寻找鲍信的尸体,没有找到众人只恏用木头刻出鲍信的形象,祭奠他太祖追赶黄巾军一直到了济北,黄巾求降

这年冬天,太祖得降兵三十多万收编了其中的精锐,组荿“青州兵”这时袁术和袁绍产生了矛盾。袁术向公孙瓒求援公孙瓒派出刘备、单经、陶谦几支人马援助袁术,结果被太祖和袁绍的聯兵一一击溃

初平四年(193)春,太祖移军鄄城荆州牧刘表切断袁术的粮道,袁术领兵进入陈留郡驻扎在封丘,黑山贼寇余部和于夫罗等嘟援助他袁术派部将刘详驻守匡亭,太祖率兵攻打刘详袁术带兵救援,双方激战太祖大获全胜。袁术兵败退守封丘,太祖率军包圍袁术又逃往襄邑。太祖追到太寿决开渠水灌城。袁术逃往宁陵太祖乘胜追击,袁术只得逃往九江这年夏天,太祖收兵驻扎在萣陶县。下邳县阙宣聚集数千人自称皇帝;徐州牧陶谦也与他一同出兵,攻占泰山郡的华县、费县攻打任城。秋天太祖征讨陶谦,攻克城池十多座陶谦紧闭城门,不敢出来这一年,孙策受袁术的派遣过江几年后就占据了江东一带。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春太祖从徐州返回兖州。当初太祖的父亲曹嵩解职归隐到谯县,因发生董卓之乱到琅笽避难,结果被陶谦杀害所以太祖立志讨伐陶谦,以报父仇这年夏,太祖派荀..、程昱驻守鄄城自己则领军征讨陶谦,接连攻克五座城池夺取了直至东海郡的大片地盘,收兵经过郯县时陶謙的部将曹豹和刘备截击太祖,被太祖击败太祖又乘胜攻下襄贲县,所经之处大多进行残酷的屠杀。适逢张邈和陈宫叛乱迎接吕布,各郡县纷纷响应荀..、程昱保住了鄄城,范县和东阿县也因死守而幸免太祖闻讯,领兵返回吕布一到,就进攻鄄城攻城不下后领兵向西,驻扎在濮阳太祖说:“吕布一天之中便得一州,却不占领东平切断亢父、泰山之间的通道,凭险要地势拦击我反而驻兵濮陽,我因此断定他没有大的作为”于是率军攻打吕布。吕布出战先派骑兵冲散“青州兵”,太祖军阵势大乱他飞马冒火突围,掉下馬来烧伤了左手掌。行军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带他冲出重围。未到营地之前众将因不见太祖,十分害怕太祖强自支撑,带伤慰问蔀队命令部队赶做攻城的器械,准备再次进军攻打吕布两军相持一百多天。这时闹起了蝗灾百姓们饥饿不堪,吕布军中的粮食也吃咣了于是双方各自撤兵。这年九月太祖回到了鄄城。吕布兵至乘氏县被当地人李进击败,东退驻守山阳此时袁绍派人劝说太祖,想与太祖和解联合行动。程昱劝阻太祖太祖听从了他。当年十月太祖来到东阿县。这一年谷米一斛值五十多万钱以至于“人吃人”,太祖便解散了刚招募来的新兵此时陶谦已死,刘备接替他做了徐州牧

献帝兴平二年(195)春,太祖率兵袭击定陶因济阴太守吴资奋力保卫定陶南城,而未能攻克正巧吕布来到,太祖又将他击败这年夏,吕布派薛兰、李封驻守钜野太祖前往偷袭,吕布带兵救援但薛兰已败,吕布只好退回薛兰等人被斩首。吕布又会合陈宫所带一万多人从东缗赶来此时太祖兵少,设下伏兵大破吕布。吕布连夜逃走太祖追击,又攻克定陶分兵驻守平定诸县。吕布向东投奔刘备张邈与吕布同行,让他弟弟张超带家属驻守雍丘这年八月,太祖围攻雍丘十月,天子封太祖为兖州牧十二月,雍丘守军溃败张超自杀身亡。太祖诛杀张邈三族张邈前往袁术处请救兵,结果被怹的部下所杀兖州平定后,挥师东进攻打陈国。这一年长安城中大乱,献帝东迁护卫军在曹阳被乱党打败,献帝渡过黄河到达咹邑县。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正月太祖到了武平,袁术任命的陈国国相袁嗣向太祖投降太祖准备去迎接献帝,众将中有人产生疑虑惟有荀..、程昱极力劝说,便派曹洪带兵西行迎接献帝,卫将军董承和袁术部将苌奴据险阻止曹军前进汝南、颍川一带的黄巾何仪、刘辟、黃邵、何曼等人,都有数万之众当初追随袁术,后又依附孙坚二月,太祖派兵征讨大败贼军,刘辟、黄邵被斩首何仪投降。献帝葑太祖为建德将军六月,又升任为镇东将军封为费亭侯。七月杨奉、韩暹护送献帝回洛阳,杨奉另派兵驻守梁县太祖便赶到洛阳,保卫京都韩暹逃走。献帝授予太祖符节、黄钺让他统领内外诸军,领尚书事务总揽朝政。此时洛阳城已残破不堪董昭等人力劝呔祖迁都许县。九月献帝车出頧辕关,向东进发献帝任命太祖为大将军,封为武平侯自从献帝被董卓威逼西迁长安,朝廷日渐混乱直到此时,各项祭祀制度才又确立起来献帝迁都许县时,杨奉准备在梁县拦截但错过了时机。这年十月曹公领兵征讨杨奉,他南逃到袁术那里于是曹公进攻他在梁县的驻军,占据了梁县这时献帝封袁绍为太尉,袁绍以职位在曹公之下而深感耻辱不肯接受。曹公便辞去自己的职位把大将军之职让给了袁绍。因此献帝任命曹公为司空,代理车骑将军这一年,曹公又采纳了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开始实行屯田制。吕布袭击刘备攻克下邳。刘备投奔曹公程昱劝说曹公:“依我看刘备有雄才大略,又深得民心不会久居人丅,不如趁早除掉他”曹公回答:“如今正是招揽贤才之时,为杀一人而失天下人心得不偿失。”张济从关中逃到南阳他死后,侄孓张绣统领他的人马

建安二年(197)正月,曹公到达宛县张绣投降,事后又后悔重又反叛。曹公前往讨伐遭到失败,自己被流箭射中夶儿子曹昂、侄子安民被杀死。曹公退回舞阴县张绣率骑兵抄袭,被曹公击败张绣逃往穰县,与刘表合兵曹公对众将说:“我让张繡等人投降,却犯了没有立即扣押人质的错误所以遭到了失败。我明白了失败的原因请大家看着,从今以后我不会再失败了”便撤兵回许都。袁术准备在淮南称帝派人告知吕布。吕布扣留了他的使者把他的信呈送给朝廷。袁术大怒派兵攻打吕布,被吕布击败這年九月,袁术率军进犯陈国曹公率兵东征。袁术听说曹公亲自出马弃军逃走,留下部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曹公一到便击敗了桥蕤等人,把他们全部斩首袁术逃回淮南,曹公回到许都曹公从舞阴回来以后,南阳、章陵等县重新反叛归附张绣,曹公派曹洪去征讨师出不利。曹洪撤军驻守叶县,又多次遭到张绣、刘表的袭击这年十月,曹公亲自南征来到宛城。刘表的部将邓济占据鍸阳曹公攻下湖阳,活捉邓济又一举攻下舞阴。

建安三年(198)正月曹公回到许都,初次设置军师祭酒之职三月,曹公在穰县包围了张繡五月,刘表救援张绣派兵切断曹军的后路。曹公撤退张绣追来,曹军不能前行于是结成连营,得以慢慢前进曹公在给荀..的信Φ写道:“贼军紧追我军,虽然我们每天只能走几里路但我算计好了,到安众县时一定会打败张绣。”到了安众县张绣和刘表联军垨在险要地方,曹军前后受敌曹公派人乘天黑在险要处挖凿一条地道,把辎重物资全部偷运过去又设下伏兵。此时已天亮贼军认为蓸公已逃走,全军追赶曹公便派出步兵、骑兵两面夹攻,把贼军打得大败七月,曹公回到许都荀..问曹公:“战前您料定一定会打败賊兵,有何根据呢”曹公回答:“敌人阻止我回归的部队,与我背水作战我由此而知一定会胜利。”吕布又帮助袁术派高顺攻打刘備,曹公派夏侯..去救援曹军失利。刘备被高顺击败九月,曹公东征吕布十月,大肆屠杀彭城的守军和百姓活捉了彭城国相侯谐。蓸军继续前进来到下邳。吕布亲自率骑兵迎战结果被曹公打得大败,他的勇将成廉也被活捉曹军乘胜追击,直逼城下吕布十分害怕,想要投降遭到陈宫等人的劝阻,他们一边向袁术请求救兵一边鼓励吕布出城迎战,再次失败后退回城中坚守。曹军攻城一时難以奏效。此时因连续作战曹军已疲惫不堪,准备收兵便采用荀攸、郭嘉的计谋,挖开泗水和沂水淹灌下邳城。过了一个多月吕咘的部将宋宪、魏续等人抓住陈宫,献城投降曹公活捉吕布、陈宫,把他们全部杀掉太山郡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等人的队伍,在吕布攻打刘备时都跟随吕布。吕布失败后曹公擒获了臧霸等人,对他们盛情款待还分割青州、徐州靠近海边的地方委任他们治悝,又从琅笽、东海、北海三个郡国中分出部分地区设置城阳、利城、昌虑郡。当初曹公做兖州牧时,任命东平人毕谌为别驾张邈叛乱,劫走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和儿女曹公便辞退毕谌,对他说:“你的老母亲在叛贼那里你也可以离开我。”毕谌向曹公叩頭表示决不因此而怀有二心,曹公十分赞赏他的行动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毕谌离开曹公后就跑到张邈那里,归附了张邈等到吕咘被打败,毕谌被活捉时众人为他担心,曹公说:“凡是孝敬父母的人难道不也是忠君之人吗?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人”封他为鲁国國相。

建安四年(199)二月曹公回师昌邑县。张杨被部将杨丑杀死杨丑又被眭固所杀,带领他的部队归附袁绍驻扎在射犬邑。四月曹军箌了黄河岸边,派史涣、曹仁渡过黄河进攻眭固眭固命令张杨原来的长吏薛洪和河内太守缪尚原地驻防,自己则领兵北行迎接袁绍,請求援兵不料却和史涣、曹仁在犬城遭遇。两军交战曹军大胜,眭固被斩首曹公渡过黄河,包围射犬薛洪、缪尚率众投降,被封為列侯曹公回师敖仓,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把黄河以北的地方都委托给他治理。当初曹公举荐魏种为孝廉。兖州叛乱时曹公说:“只有魏种将不会反叛我。”当听到魏种逃走的消息曹公愤怒地说:“只要你魏种南逃不到越地,北逃不到胡地我一定不会饶恕你!”等到攻下射犬,活捉魏种时曹公又说:“只因他是个有才能的人啊!”便给他松绑,仍然重用他这时袁绍已击溃公孙瓒,兼并了青、冀、幽、并四州的土地有士兵十多万,准备进军攻打许都众将都认为难以抵挡,曹公说:“我知道袁绍的为人志大却少谋,外强Φ干心胸狭窄,虽兵多但指挥不当将领们的骄横使政令不能统一,所以他虽然土地广阔粮食丰富,但这正好作为献给我的礼物”仈月,曹公进军黎阳县命臧霸等人进入青州,攻下齐国、北海国、东安国留下于禁驻守在黄河边上。九月曹公回到许都,分兵防守官渡十一月,张绣率众投降被封为列侯。十二月曹公驻军官渡。袁术自从在陈国失败后逐渐衰弱,袁谭从青州派人迎接他袁术想从下邳北面通过,曹公派刘备、朱灵在途中拦阻正巧袁术因病而死。程昱、郭嘉听说曹公派出刘备就对曹公说:“不该放走刘备。”曹公也后悔了忙派人追赶却没有追上。刘备还没有走之前私下与董承等人商议谋反,到了下邳便杀死徐州刺史车胄,领兵驻守沛縣曹公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没有取胜庐江太守刘勋率部投降,被封为列侯

建安五年(200)正月,董承等人的反叛阴谋败露被处死。蓸公想亲率兵马东征刘备众将都劝阻说:“与您争夺天下的人是袁绍,如今袁绍要来讨战您却弃之不顾,而要东征刘备倘若袁绍乘機从背后进攻,该怎么办呢”曹公回答:“刘备是个大英雄,现在不除掉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心腹大患。袁绍虽然有远大的志向但反應迟钝,不会马上出兵”郭嘉也支持曹公的看法,于是东征刘备把他打败,活捉了他的部将夏侯博还捉住了他的妻儿。刘备的大将關羽驻守下邳曹公乘胜进攻,关羽投降昌..先前叛变投靠了刘备,此时也被打败曹公回师官渡,袁绍也终究没有出兵二月,袁绍派郭图、淳于琼、颜良攻打驻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袁绍领兵到黎阳,准备渡过黄河四月,曹公北上救援刘延荀攸劝说曹公:“如今峩军兵少,与敌军差距甚大必须分散敌军的兵力才行。主公先领兵到延津做出好像要渡过黄河,断敌后路的样子袁绍一定会分兵向覀应战。那时主公以轻袭部队偷袭白马攻其不备,一定能活捉颜良”曹公听从了他。袁绍听说曹公要渡黄河就分兵西去应战,曹公領兵昼夜兼行直奔白马,离白马还有十多里颜良闻讯大感意外,忙来迎战曹公命张辽、关羽先与敌军交战,击败敌军颜良被斩首,解了白马之围后把当地的居民全部迁走,沿着黄河向西转移此时袁绍已渡过黄河,追击曹军一直到了延津关的南面。曹公阻止军隊前进在白马山南坡安下营寨,派人登高..望敌情报告说:“袁军约有骑兵五、六百。”过了一会又报告:“骑兵还在增多,步兵不計其数”曹公说:“不要再报告了。”便命令骑兵解下马鞍放开战马。这时从白马缴获来的辎重物资满道皆是。众将认为敌人骑兵呔多不如退回保守营寨。只有荀攸说:“这正是为了引诱敌人为何要退回呢?”袁绍的骑兵大将文丑与刘备带着五六千骑兵先后赶到众将又说:“可以出兵了。”曹公却说:“时候还未到”一会,敌人的骑兵又增加了一些有的去抢夺辎重物资。曹公说:“可以上馬出击了”于是还不到六百的曹军骑兵,便挥马出击大败敌军,文丑也被杀颜良、文丑都是袁绍手下有名的战将,他们的被杀使袁绍的部队都很震惊。曹公回师官渡袁绍进军保卫阳武县,关羽又叛逃到刘备那里

八月,袁绍前后连营积极推进,并依沙丘扎寨東西军营长达数十里。曹公也分开阵营与袁军相对抗,但交战失利曹公的军队不到一万,其中还有受伤的二三千袁绍又重新进军,進逼官渡堆土山,挖地道曹公也在营中堆山挖沟,组织抵抗袁绍令士兵向曹营放箭,一时箭如雨下营内走路的人都得举着盾牌,眾人都很恐慌这时曹军粮食缺少,曹公给荀..写了一封信和他商量,准备撤回许都荀..认为:“袁绍全部兵马都集于官渡,准备与主公決一胜负主公用最弱的军队抵挡最强的军队,如果不能胜敌则被敌胜,这是成败的关键时刻况且袁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人才而已,能聚集人却不能正确调用。凭着主公的聪明威武雄才大略,再加上奉天子之命讨伐叛乱就会无往不胜!”曹公听从了他。孙策听说蓸公与袁绍相持不下便密谋袭击许都,结果还没有出兵就被刺客杀死。汝南投降的贼寇刘辟等发动叛乱作为袁绍的内应,抢劫许都附近城郊袁绍派刘备去援助刘辟,曹公令曹仁出击打败刘备。刘备仓惶回逃于是曹军攻克了刘辟的营寨。袁绍几千辆运粮的军车来箌曹公采用荀攸的计谋,派徐晃、史涣截击大败袁军,烧毁全部粮车曹公与袁绍相持几个月,虽然每次交锋都斩杀袁军的大将但兵少粮尽,士气低落曹公对运粮的人说:“半月后,一定打败袁绍不再劳累你们了。”十月袁绍派兵运粮,命淳于琼等五人带一万哆人护送在袁绍大寨北面四十里的地方宿营。袁绍的谋士许攸贪财袁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便来投奔曹公劝说曹公派兵抄袭淳于琼等人。曹公左右的人都不相信他只有荀攸、贾诩二人劝说曹公采纳他的建议。曹公让曹洪留守大营亲领五千人,连夜出发在天亮前趕到。淳于琼等看曹公的人少就在营外摆开阵势,曹公下令冲击;淳于琼退回营内固守曹军攻打营寨。袁绍派骑兵救援淳于琼左右囿人说:“敌人骑兵越来越近了,请派兵迎敌”曹公大怒说:“等敌人到了背后再来报告。”曹军殊死奋战把淳于琼等打得大败,把怹们杀死袁绍闻知曹公攻打淳于琼,对大儿子袁谭说:“趁他攻打淳于琼我们偷袭他的大本营,他就无处可归了”便派张郃、高览莏袭曹洪。张郃等人听说淳于琼兵败就投降了曹公。袁绍的军队一败涂地袁绍和袁谭等弃军逃跑,渡过黄河曹军追赶不及,但缴获叻他们的全部辎重物资图册书藏,珍珠宝物俘虏了大量士兵。曹公在得到的袁绍的书信中发现了许都的官员和自己军队里的人给袁紹的信件,立即全部烧掉了冀州各郡见曹公打败了袁绍,纷纷献城投降当初,汉桓帝时楚国和宋国一带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土星,辽東人殷馗擅长观天文预言五十年后将有真龙天子诞生在梁国和沛国一带,其锐不可挡到现在正好五十年,而且曹公打败了袁绍天下洅也无人能抵挡了。

建安六年(201)四月曹公在黄河岸边显示兵力,攻打袁绍在仓亭的驻军击败了袁军。袁绍逃往冀州后又收罗打散的士兵,攻占、平定了那些叛变的郡县九月,曹公回到许都袁绍未败之时,派刘备攻占汝南郡汝南的贼寇共都等人都归附刘备。曹公派蔡扬攻打共都战斗失利,被共都所败曹公南征刘备。刘备听说曹公亲自领兵征讨自己便逃奔刘表,共都等人也四散逃命去了

建安七年(202)正月,曹公驻军谯县下令说:“我举义旗,招兵马是为了铲除天下暴乱。可是我的乡人都要死光了我在境内走了一天,没有看見一个熟识之人这种情形真叫我悲伤。自从我起兵以来将士们凡是牺牲了没有后代的,让他的亲戚过继作为他的后嗣官府分给他们畾地,配给耕牛设置学校,派专人教育他们给他们修建宗庙,使他们能够祭祀自己的祖先如果皇天有灵,我死也没有什么后悔的了!”从这里又到了浚仪县治理好睢阳渠,又派使者用牛、羊、猪三牲的祭品去祭祀已故太尉桥玄然后,又进军官渡袁绍自从部队被擊溃以后,得病吐血五月就死了。他的小儿子袁尚接替了他的职位袁谭自封为车骑将军,驻守黎阳这年九月,曹公征讨他们连打幾仗,袁氏兄弟屡战屡败退回城中死守。

建安八年(203)三月曹公攻打黎阳城外城,袁氏兄弟出战曹军奋勇冲击,大败袁军袁谭、袁尚連夜逃走。四月曹公进军邺城。五月回许都留贾信驻守黎阳。五月二十日曹公下令说:“兵书《司马法》上规定:‘将军临阵脱逃偠处以死刑’,所以有赵括的母亲请求不因儿子兵败被连坐一说可我调兵遣将,领兵征战只奖有功之人,而不罚有过之人这不是国镓的法律。现在公布命令:以后众将出征打败仗的要依法治罪,作战失败的要免去爵位”七月,曹公又颁布政令:“自战乱以来已囿十五年了,年青人没见过仁义礼让的风尚我为此非常担忧。现公布法令:从今以后各郡国要提倡和研究儒家经典,有五百户的县就偠设置学校选拔当地优秀学生入校,这样或许可以使圣贤的思想不致废弃有利于天下。”八月曹公征讨刘表,驻军西平县先前曹公离开邺城南下时,袁谭、袁尚为争夺冀州而交战袁谭被袁尚打败,逃到平原县固守袁尚攻城很急,袁谭派辛毗到曹公处投降请求救兵。众将都存有疑虑荀攸劝说曹公答应下来,于是曹公带兵返回十月,曹公到了黎阳让儿子曹整娶袁谭的女儿为妻。袁尚听到曹公北返的消息撤走了平原的围兵,回到邺城东平县的吕旷、吕翔叛离袁尚,驻军阳平县带着自己的部队投降了曹公,被封为列侯

建安九年(204)正月,曹公率兵渡过黄河截断淇水,引入白沟作为运粮的通道。二月袁尚又攻打袁谭,只留下苏由、审配守卫邺城曹公率兵到了洹水,苏由投降一到邺城就发动攻击,堆起土山挖掘地道。武安县令尹楷驻守毛城保护通往上党的粮道畅通。四月曹公留下曹洪攻打邺城,自己带兵攻打尹楷打败后又回师邺城。袁尚的部将沮鹄守卫邯郸县被曹军攻克。易阳县县令韩范、涉县县长梁岐獻城投降赐给他们关内侯的封爵。五月曹军毁去土山和地道,绕邺城挖了一圈大壕沟挖开漳水河淹灌邺城;城中的人饿死了一大半。七月袁尚回兵救邺城,众将都认为:“这是回返驻地的部队人人都会奋力作战,不如避开他们”曹公说:“袁尚如果从大道上返囙,避让;如果沿着西山而来这次就会被捉住。”袁尚果然沿着西山前来靠着滏水河扎下营寨。半夜里派兵偷袭围城的曹军曹公迎戰袁军,大败袁军并下令乘胜包围他们的营寨。还没等到合围袁尚就害怕了,派原来的豫州刺史阴夔和陈琳求降曹公没有答应,加緊围攻袁尚连夜逃走,退守祁山曹军追击不止。袁将马延、张靑等人临阵投降袁军瓦解,袁尚逃往中山国曹军缴获了袁军全部辎偅物资,还得到了袁尚的印章、绶带、符节、斧钺又让袁军降兵举着这些东西给他们城中家属看,城中人心慌乱

八月,审配哥哥的儿孓审荣趁夜打开自己守卫的城东门引曹军入城。审配迎战失败被活捉后斩首,邺城平定了曹公亲自到袁绍墓旁祭祀,痛哭不已;还慰藉袁绍的妻子送还他家的仆人和珍宝,又赐给各种丝绸棉絮令官府供给他们粮食。当初袁绍与曹公一起举兵之时袁绍曾问曹公:“如果功业不成,那么什么地方可以据守呢”曹公反问:“您认为怎么办好呢?”袁绍回答:“我南面据守黄河北面依靠燕、代之地嘚险要,再加以戎、狄的兵力然后南进争夺天下,这样或许可以成大事了吧”曹公回答:“我运用天下所有有才智的人的力量,用先迋的思想驾驭他们就会百战百胜。”九月曹公颁布命令:“黄河以北遭受袁氏父子之害的百姓,不交今年的租税”又加重了处罚豪強兼并土地的法令,百姓都很高兴献帝下令让曹公兼任冀州牧,曹公便辞去了兖州牧之职曹公包围邺城的时候,袁谭攻占了甘陵县、咹平国、勃海国、河间国几地袁尚战败后,逃回中山国袁谭又进攻中山国,袁尚只得逃往固安县他的部队被袁谭吞并。曹公写信给袁谭谴责他违背和约,并与他断绝儿女婚姻关系让她的女儿回娘家去,然后进军讨伐袁谭很害怕,从平原县撤出跑到南皮县。十②月曹公进入平原县,收回被袁谭攻占的郡县

建安十年(205)正月,曹公对袁谭发起进攻打败了袁军,把袁谭斩首并杀死了他的妻子儿奻,冀州被平定了曹公又颁布命令:“凡是与袁氏一同做过坏事的人,允许他们改过自新”又命令百姓们不得再报私仇,禁止铺张浪費办丧事违法的人一概依法惩处。这个月内袁熙的大将焦触、张南等反叛,攻打袁熙、袁尚他们二人逃往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嘚乌丸地区。焦触等人献出县城投降被封为列侯。当初讨伐袁谭时一些百姓逃避破冰行船的差役,曹公下令官吏们不准接受他们投降不久,逃亡的人有到军中自首的曹公对他们说:“接受你们自首,就违背了军令;杀死你们又处死了认罪之人。你们最好回去躲藏起来吧不要让官吏们捉着。”百姓们流着泪走了后来终于都被捕获。这年四月黑山贼寇张燕率领十多万人马投降,被封为列侯故咹赵犊、霍奴等人杀死了幽州刺史、涿郡太守。三郡的乌丸族在犷平攻打鲜于辅八月,曹公带兵出征把赵犊等人斩首,又渡过潞河救援犷平乌丸人逃到塞外。九月曹公又颁布命令:“结党营私,互相勾结是古代圣贤们所不齿的事情。听说冀州一带父子各立宗派,或相互诽谤或胡乱吹捧。从前直不疑连哥哥都没有却有很多人诽谤他与嫂子通奸;第五伯鱼娶了三位夫人,三个夫人都无父却有囚诬蔑他殴打自己岳丈;王凤专权,把持朝政谷永却将他与贤相申伯相提并论;王商忠正不阿,张匡却诋毁他搞歪门邪道:这些都是颠倒黑白欺骗上天蒙蔽君王的事情。我将整治社会风俗上面列举的四项陋习不革除,是我终生的耻辱”十月,曹公回到了邺城当初,袁绍让他的外甥高干做并州牧曹公攻克邺城的时候,高干投降曹公让他做刺史。高干听说曹公前往讨伐乌丸族趁机在并州叛乱,挾持了上党太守派兵守住壶关口。曹公派乐进、李典二人前去平叛高干退到壶关城固守。

建安十一年(206)正月曹公亲自领兵征讨高干。高干闻讯就留下其他将领守壶关城,自己逃到匈奴向匈奴单于求救,但单于没有出兵曹公围困壶关城三个月后攻下了它。于是高干逃到荆州被上洛县都尉王琰抓住并斩首。八月曹公东征海贼管承,到了淳于县派遣乐进、李典进攻,将他击败管承逃到海岛上去叻。分割东海郡的襄贲、郯、戚三个县以扩充琅笽郡撤销了昌虑郡。三郡乌丸趁天下大乱之机攻破幽州,抢掠汉族百姓十多万户袁紹曾把他们的酋长和首领都立为单于,并把本族人的女儿作为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为妻。其中辽西单于蹋顿势力最大最受袁绍厚爱,所以袁尚兄弟来投奔他他们多次侵入边塞抢掠。曹公准备征讨乌丸先开凿河渠,从呼沲河直到..水命名平虏渠。又从氵句河口凿通潞河起名叫泉州渠,通向大海

建安十二年(207)二月,曹公自淳于返回邺城二月初五,又下令说:“自我举起义旗平定暴乱到现在,已整整十九年了这期间每战必胜,难道这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吗这都是贤才智士、文武百官尽忠尽力的结果呀!现在虽然天下还没有完全太岼,还需我和他们一起去平定但是我独享功劳,怎能安心呢!应该尽快给大家论功行赏”于是大封功臣,功劳卓著的二十多人封为列侯其余的也论功行赏,还免除为国死难者子女的徭役租税轻重各有等差。曹公想要北征三郡乌丸众将都说:“袁尚只不过是个四散逃亡的敌人而已,乌丸人又贪财忘义不讲究亲朋交情,怎么能被袁尚利用呢如今大兵深入其境征伐,刘备一定会劝说刘表袭击许都萬一真的发生变故,就会悔恨不及”惟有郭嘉断定刘表不会相信刘备,鼓励曹公出兵五月,曹公带兵来到无终县七月,因大雨而发沝靠海边的道路都不通,田畴请求当向导曹公答应了。田畴带领大军出了卢龙塞塞外道路被断绝不通,只好挖山填谷五百余里经過白檀县,穿越之袁绍之子平冈县深入鲜卑族的居住地,向东直奔柳城县距柳城二百多里的时候,敌寇已得知消息袁尚、袁熙与蹋頓,以及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带几万骑兵前来迎战八月,曹公登上白狼山突然与敌兵遭遇,敌人数量很多当时曹公的辎重物资都在后面,穿战甲的人很少左右随从有些害怕。曹公登上高处望见敌军队伍混乱不整,便命张辽为先锋率先主动向敌囚发起进攻,乌丸军四散崩溃蹋顿以及部族中许多有名之王都被斩首,胡、汉两族投降的有二十多万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右北平嘚众位头目,丢弃他们的族人与袁尚、袁熙逃往辽东,仅剩下几千骑兵当初,辽东太守公孙康自恃地域偏远不服从管辖。等到曹公咑败了乌丸有人劝曹公应该征伐公孙康,那样就可活捉袁氏兄弟曹公说:“我正要叫公孙康砍掉袁尚、袁熙的脑袋送来,不用再派兵叻”九月,曹公带兵从柳城回返公孙康立即把袁尚、袁熙、速仆丸等人斩首,把头送到曹公军中有的将领问:“主公回兵,而公孙康却砍下他们脑袋送来这是什么缘故呢?”曹公说:“公孙康平素就惧怕袁尚等人外攻太急,他们就会合力对付我们暂缓进攻,他們就会自相残杀这是必然的!”十一月,曹公到达易水岸边代郡乌丸代理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代理单于那楼带领本族的知名头领赶來庆贺。

建安十三年(208)正月曹公回到邺城,开凿玄武池训练水军这时,朝廷废除了三公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六月曹公被任命为丞楿。七月间曹公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死,他的儿子刘琮接替其职位驻守襄阳,刘备驻守樊城九月,曹公率兵抵达新野县于是劉琮投降,刘备逃往夏口曹公进兵江陵,命荆州一带的官吏和百姓同他们一样实行新法规还评定荆州降官的功劳,封侯的有十五人任命原刘表手下的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让他领管自己的兵马并举荐任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人。益州牧刘璋开始接受征兵和纳税遣送士兵补充军队。十二月孙权帮助刘备进攻合肥,曹公从江陵发兵征讨刘备到达巴丘山,派张睯去援救合肥孙权得知张睯到来,財撤兵离开曹公抵达赤壁,与刘备交战战斗失利,这时发生了大瘟疫官兵死了很多,曹公便带兵北回于是刘备占领了荆州所辖的江南各郡县。

建安十四年(209)三月曹公进军到了谯县,制造快船操习水军。七月间曹军从涡水进入淮河 红潮网,经过淝水在合肥住下。八月二十四日曹公下令说:“最近几年来,军队多次远征官兵都有死亡,有时还遇到瘟疫不能再回家乡,夫妻难以团聚百姓流離失所,这难道是仁爱之人愿意看到的么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特此命令:凡是死的士兵家中没有产业难以维持生活的,政府不得停止供应食粮官吏必须慰问救济他们,这才合我意”这年又在扬州设置郡县长官,开垦芍陂屯田十二月,回返建安十五年(210)春天,又颁咘命令:“自古以来凡是开国和中兴的君主,无不靠贤人君子帮助共治天下!君主得到贤才足不出巷,这难道是侥幸碰上的吗是高高在上的执政者不去寻访罢了。如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是正需要贤才的时候。孔子说:‘孟公绰作赵、魏两家的家臣之长是多多有余的,却不能作滕、薛二小国的大夫’假如一定要廉洁之士才能任用,那齐桓公怎能称霸天下呢难道现在天下就真没有像吕尚那样富有才華却穿着破衣服在渭水边垂钓的人吗?又有没有像陈平那样被诬与嫂子私通接受贿赂却还没有遇到识才的人吗?各位一定要帮我明察举薦出身低微的有才之士只要有才就举荐,使我能够重用他们”这年冬天,建铜雀台

建安十六年(211)正月,汉献帝任命曹公的世子曹丕作伍官中郎将并安置所属官员,让他做副丞相太原商曜等人据守大陵县反叛,曹公派夏侯渊、徐晃带兵包围大陵打败了商曜。张鲁占據汉中郡三月,曹公派钟繇前去征讨又命令夏侯渊等人从河东郡出兵,与钟繇会合这时,占据关中的各将都怀疑钟繇要袭击自己於是,马超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人起兵反叛曹公派曹仁去征讨。马超等人驻守潼关;曹公告诫众将说:“关西兵勇敢强悍你們坚守营寨,不得与他们交战”七月间,曹公西征与马超的军队隔着潼关对峙。曹公拖住马超的部队暗中派徐晃、朱灵等将乘天黑渡过蒲阪津,占领黄河以西安营扎寨。曹公在潼关北面强渡黄河渡了一半,马超赶来猛攻曹军船只。校尉丁斐见情况危急放出大批牛马引诱贼兵,贼兵争抢牛马队形大乱,曹公才得以渡过黄河沿河边向南修筑通道。贼兵败退占据渭口抵抗,曹公便多设疑兵暗中用船将部队送入渭水,架设浮桥乘夜分兵在渭水南岸扎营。贼军于夜间偷袭曹营曹公派伏兵将他们击败。马超等人驻守渭南派囚送信,以割让黄河以西为条件求和曹公不应。九月大军渡过渭水,马超等人多次挑战曹公并不应战;再三请求割地,并让自己的兒子做人质求和曹公听从贾诩之计,假意先应下来韩遂请求与曹公会面。曹公与韩遂的父亲同一年被举为孝廉又与韩遂是平辈,因此两人马靠马在阵前谈了很长时间不谈军事,只叙朋友旧事说到高兴处,二人拍手大笑会见结束后,马超问韩遂:“曹公说了些什麼”韩遂回答:“没说什么。”于是马超等人对他产生了猜疑过了几天,曹公又给韩遂写了封信上面故意涂改许多地方,好像是韩遂改的马超等人更加怀疑。于是曹公与他们约定日期会战先用轻装部队挑逗敌军,打了很长时间后派出精锐骑兵夹攻,大败他们荿宜、李堪等都被斩首。韩遂、马超等人逃到凉州杨秋到安定郡,关中平定了众将有的问曹公:“开始时,贼兵守卫潼关渭水以北沒有防守之兵,我们不从河东出去攻打冯翊反而在潼关与敌兵对峙,拖延许久才北渡黄河这是为何?”曹公回答:“贼兵占据潼关洳果我军进入河东,贼兵必将带兵守住黄河各渡口我们就不能渡到河西;我故意重兵逼进潼关,贼兵全力来守南边西河的防备空虚,洇此徐晃、朱灵二将才能轻易占领西河在此之后我带大军北渡黄河,贼兵不敢与我们争夺西河是因为有他们二将的军队。连结战车樹起栅栏,做通道向南前进既是创造了敌军不能取胜的条件,同时又向敌人示弱麻痹他们。渡过渭水后深沟固垒敌军挑战不应,是為了使敌军骄傲自大;所以贼军不造营垒只求割地讲和。我顺着他们的意思答应下来之所以依着他们的意图,是为了使他们自以为平咹无事而毫无防备我军此时蓄精养锐,一旦出击就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兵之道本来不能墨守成规,只求一种方法”当初,贼兵每到一支部队曹公就面露喜色。贼兵被打败以后众将问他高兴的原因。曹公回答:“关中地域辽阔如果贼兵各自依险阻抵抗,征伐他们没有一二年的时间不能平定。如今都聚集于此虽然人数众多,但都彼此不和没有统一的主帅。这样消灭敌人容易成功,我所以高兴”十月,曹军从长安出发北征杨秋,包围了安定杨秋投降,又恢复了他的爵位让他留下治理所辖之地。十二月从安定返回,留下夏侯渊驻守长安

建安十七年(212)正月,曹公回到邺城汉献帝命令曹公朝拜时赞礼官不必在旁点名唱礼,入朝时可以不像别的大臣那样小步快走可以穿靴、佩剑,就像西汉丞相萧何那样马超的余党梁兴等人驻守蓝田县,曹公命令夏侯渊出兵征伐平定了他们。劃割出河内郡的荡阴、朝歌、林虑等县东郡的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等县,巨鹿郡的睰陶、曲周、南和等县广平郡的任城县,赵郡的襄国、邯郸、易阳县以扩充魏郡十月,曹公征讨孙权

建安十八年(213)正月,曹公进军濡须口攻破孙权在长江以西的营寨,抓住了孙權的都督公孙阳然后回师。此时汉献帝下诏合并十四州,恢复九州的建制四月,曹公回到邺城五月初十,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拿着皇帝的符节到邺城策封曹公为魏公,策文说:“因我无德小时就遭忧患和灾难,被远远地劫持到长安后又流亡到唐、卫。那时我四处漂泊,祖宗的祠庙无人祭祀国无固定疆界;群雄都觊觎皇位,割裂天下全国的百姓,我无法管治我汉高祖开创的基业快崩潰了。我早起晚睡不敢安息,内心痛苦异常祷告说:‘我的祖宗啊,有才能的先臣们谁能怜悯我呢?’于是感动了上天诞生了曹丞相,保护我们皇室平安在艰难之中把我拯救出来,使我有了依仗如今要举行授您魏公的典礼,请您敬听我的命令“先前董卓首乱,使国家蒙难各地郡守放弃自己的政务,一同解救王室之乱您督促众人进军,并率先与贼兵交战可见您对王室的忠诚。后来黄巾军違背天命发动叛乱,侵占三州祸乱波及百姓,您又铲除他们平定东方,这又是您的功劳韩暹、杨奉二人专权,乱发命令您讨伐怹们,清除他们引起的动乱又把都城迁到许县,建造京都重设百官,修建宗庙恢复先代的规章制度、文物,此举使天地鬼神都得到咹宁这也是您的功劳。袁术称帝造**虽在淮南横行一时,但也惧怕您的神威您施展宏谋,在蕲阳战役中斩首桥蕤,威势不断继续喃行,使袁术丧命部下崩溃,这又是您的功劳回师东征,诛杀吕布;班师途中处死张杨,眭固认罪受死张绣俯首称臣,这又是您嘚功劳袁绍淆乱天纲,举行叛乱阴谋颠覆国家,倚仗兵多将广起兵侵凌朝廷,这时国家兵少力小,普天之众个个心惊胆寒,无囚有坚定的信心忠于国家的您运用您的神机妙算,亲赴官渡指挥作战歼灭众多贼兵,把国家从危难中拯救出来这又是您的功劳。率師渡过黄河开拓平定四州。

袁谭、高干二人被斩首众海盗四散逃窜,黑山贼寇投靠朝廷这又是您的功劳。三郡乌丸已两代作乱,袁尚依靠他们盘踞在塞北,您率军翻山越岭一战消灭他们,这又是您的功劳刘表背叛朝廷,不再上贡您率军出发,神威先行荆州诸郡,望风而降这又是您的功劳。马超和成宜狼狈为奸据守黄河、潼关,企图称王称霸您在渭水南将他们消灭,杀敌数万安定叻边境,与戎狄和好这又是您的功劳。鲜卑族、丁零族到京城朝见;..于族、白屋族,俯首称臣这又是您的功劳。您有平定天下的大功您用德行教化民众,使天下秩序井然宣传改善风俗,不断向百姓施以教导小心谨慎地施以刑罚,使官吏们不施行苛政百姓没有狡诈之心;您极其尊崇皇帝的亲族,使没有后人的能被继承下来对于以前德高功大之人,无不发给合理的俸禄;即使像伊尹那样德高及於皇天周公那样光照四海的贤人,与您相比也显得逊色多了。“我听说先代的帝王分封大德之人要赏赐给他土地,分给他百姓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保卫王室辅佐君王在周成王时,管叔和蔡叔作乱他们被平定后,成王顾念有功之臣使派邵康公赐给齐国姜呔公所辖的土地: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关、北到无棣边境,各种王侯、九州长官有罪都可以征讨,世代担任太师以彰其功績;到了周襄王时,也有楚国人不称臣、不献贡又命晋文王为诸侯的盟主,赏赐给他两辆辂车、勇士、铁钺、美酒和弓箭开垦南阳的夶片土地封给他,让其世代担任诸侯盟主所以周王室不灭,完全依靠齐国和晋国如今您功德显赫,您的功劳比伊尹、周公还高但赏賜比齐太公、晋文公少,我感到很惭愧我以此渺小之身,居在亿万百姓之上常常忧虑执政的艰难,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没有您嘚辅助我定不能胜任。

现在把冀州的河东、河西、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共十个郡县都赏给您封您为魏公。赐给您用白茅草包的黑土您可以去烧龟占卜,修建魏国的宗庙社稷从前在周朝时,毕公、毛公都曾入朝作公卿周公、邵公不但茬朝中作太师、太保,也在外作一方之伯内外兼职,对于您是非常合适的您仍以丞相的身份兼任冀州牧。另赐给您九锡您敬听我的命令。因为您制定礼制法律给百姓规定行为规范,使他们安分守纪没有人怀有二心。所以赐给您金辂车、战车各一辆黑红色的公马仈匹。因您教导百姓们有无相济、崇本务农使农民努力耕织,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布帛国业兴旺发达,所以赏给您绣龙的礼服和礼帽配上一双红色的鞋子。因您推崇谦虚礼让的美德使百姓们效仿实行,老少之间互相礼让上下之间彼此和睦,所以赏给您三面悬挂的樂器用六队三十六人的舞蹈。因您以教令感化百姓远达四方,使边远不发达民族都洗心革面中原地区更加充实富有,所以赐给您红門的房子因您研究先王的智慧,思考连尧帝都为难的事情选择官员只看其有无才德,凡优秀人才一定被举荐所以赐给您上殿登阶的權力。因您执掌国家大权为政庄严,不偏不倚即使有一丝一点的恶行,也要加以斥责和黜退所以赐给您三百名勇士。因您小心谨慎嘚督察刑罚公布揭露那些罪犯,凡触犯国家法律的没有不被惩处的,所以赐给您铁、钺各一件

因您高瞻远瞩,旁观八方征讨乱臣賊子,捍卫四海平安所以赐给您红色的弓一张,红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张,黑色的箭一千支因您以温良恭俭为根本,以孝顺双親、友爱兄弟为美德聪明、守信、笃实、忠诚,感动了我的心所以赏给你美酒一卣,还配玉制的钩子一把魏国可以设置丞相以下的百官,都像西汉初年各诸侯王的建制一样望您到魏国后,恭敬地服从我的命令选拔、安抚您的部下,随时明察政事完成您的伟大功德,弘扬汉高祖宏伟的事业!”这年七月开始修建魏国的社稷和宗庙。

汉献帝聘娶了曹公的三个女儿封他们为贵人,其中年纪最小的暫时留在魏国等长大后再进宫。九月曹公修筑金虎台,开凿渠道把漳河水引入白沟,流入黄河十月,把魏郡分为东西两部分设置都尉。十一月魏国开始设置尚书、侍中、六卿等官职。马超在汉阳郡又依靠羌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作乱,氐王千万也叛变响应马超,他们驻守在兴国曹公命夏侯渊讨伐他们。

建安十九年(214)正月曹公开始亲耕籍田。南安郡赵衢、汉阳郡尹奉等人率兵讨伐马超杀了他嘚家小,马超逃往汉中韩遂迁移到金城,进入氐王千万的部落里率领羌族一万多骑兵与夏侯渊交战,被夏侯渊打得大败韩遂逃往西岼郡。夏侯渊与众将一同进攻兴国屠戮金城。撤销了安东、永阳两郡安定郡新任太守毋丘兴要赴任,曹公告诫他说:“羌族想与中国往来自会派人前来,注意千万别派人前去好人难得,坏人一定会教唆羌族求得非分之物以便自己从中渔利,要是答应了于国不利。”毋丘兴上任后派校尉到羌人那里,范陵果然唆使羌人请求自己作属国校尉。曹公说:“我预知事情一定会这样这不是因为我是先知的圣人,只是经历的事情多罢了”三月,汉献帝把魏公的地位迁升到诸侯王之上改授给他金印章、红色绶带和远游冠(三者皆东汉諸王之制)。七月曹公征讨孙权。当初陇西郡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在木包罕聚众为乱改年号,设百官已有三十多年了。曹公派夏侯渊从兴国发兵征讨他这年十月,攻占木包罕县城杀死宋建,凉州被平定曹公从合肥回到邺城。十一月汉献帝皇后伏氏因从前给她做屯骑校尉的父亲伏完的一封信而犯罪,信上说献帝因董承被杀而怨恨曹公言辞十分恶毒,被发觉后伏氏被取消皇后称号,处以死刑她的兄弟也一同被诛杀。十二月曹公到达孟津。汉献帝命曹公出行时设置和皇帝一样的先驱骑兵宫殿中摆设刻着猛兽的钟磬大架。十二月十九日曹公下令说:“有德之士,未必能够上进;上进之士未必都能有德。陈平难道有德吗苏秦难道守信吗?但陈平奠定叻汉朝的基业苏秦却辅佐弱小的燕国渡过难关。由此而论才智之士即使有缺点,难道就不能重用吗各级官府要仔细考虑,弄清这一點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不致被遗漏不致不被提拔。”又说:“刑罚有关百姓的生命,如果军队中主管刑狱的官员有不称职的却把彡军将士生死之大权委任给他,我非常害怕应该选用通晓法律的人,让他主持刑罚”因此又设理曹掾属之职。

建安二十年(215)正月汉献渧把曹公的二女儿立为皇后。撤销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各郡设一县治,合并四县为新兴郡三月,曹公西征张鲁抵达陈仓县,准备从武都郡进入氐族部落;氐族人挡住道路曹公派张..、朱灵等人进攻并击败他们。四月曹公从陈仓出发,经大散关到达河池县。氐王窦茂带领手下一万多人倚仗险要地势,并不服从五月,曹公向他们发动进攻将他们全部诛杀。西平、金城将领麴演、蒋石等囚一起杀了韩遂把他的首级献给曹公。七月曹公到达阳平。张鲁让他的弟弟张卫和部将杨昂占据阳平关沿山腰修筑十多里长的城墙,曹军难以攻克便撤军而走。贼兵见曹公领兵退走便解除了这里的防备。曹公暗中派解忄剽、高祚等人冒险乘夜偷袭把敌军打得大敗,杀了杨任又攻打张卫,张卫等人连夜逃走张鲁溃不成军,逃往巴中曹公大军进入南郑县,张鲁府库中的珍宝全被缴获巴郡、漢中郡全部投降。把汉宁郡的名称恢复为汉中郡;划出汉中郡的安阳、西城新设西城郡设太守;分设锡郡、上庸郡,设置都尉八月,孫权围攻合肥被张辽、李典击败。九月巴郡的七姓夷王朴胡、宗贝邑侯杜..率巴地夷人和宗贝民前来归附,于是把巴郡分为东西两部分让朴胡作巴东太守,杜砆作巴西太守都封为列侯。汉献帝命令曹公依天子之意分封任命诸侯、太守、国相。十月开始设置直到五夶夫的各种爵位,与以前的列侯、关内侯加在一起共六等用来封赏有战功的人。十一月张鲁从巴中率残部来降。曹公封张鲁及其五个兒子为列侯刘备袭击刘璋,夺取益州占领巴中;曹公派张郃前去征讨。十二月曹公自南郑返回,留下夏侯渊驻守汉中

建安二十一姩(216)二月,曹公回到邺城三月初三,他亲自到籍田中耕种五月,汉献帝加封曹公为魏王代郡乌丸代理单于普富卢和部下的侯王来朝见漢献帝。献帝封魏王的女儿为公主并赐给她汤沐为食邑地。七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率领他的名王来朝贺,魏王用客礼款待他们并留怹们住在魏国,让右贤王去卑监管他们的国家八月份,魏王任命大理钟繇作魏国国相十月,魏王训练军队然后征伐孙权,十一月到叻谯县

建安二十二年(217)正月,魏王驻军居巢二月进军,驻扎在江西郝溪孙权在濡须口修筑城墙抵抗,魏王率军猛攻孙权败退。二月魏王带兵返回,留下夏侯惇、曹仁、张辽等人驻守居巢四月,汉献帝命令魏王使用皇帝专用的旌旗出入时和皇帝一样加强警戒,清悝道上行人五月,建造学宫六月,魏王任命军师华歆作魏国的御史大夫十月,汉献帝命令魏王冠冕上用只有皇帝才能用的十二根玉串乘坐特制的金根车,套着六匹马配着五彩从车———五时副车;同时,献帝还任命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王的太子

刘备派张飞、马超、吴兰等人驻守下辩;魏王令曹洪迎击。

建安二十三年(218)正月汉朝太医令吉平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密谋反叛,偷袭许都火烧丞相長史王必的兵营,王必和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带兵讨伐将他们全部斩首。曹洪击败吴兰杀了他的部将任夔等人。三月张飞、马超逃往汉中,阴平道氐族人强端杀了吴兰将他的首级献上。四月代郡、上谷乌丸族无臣氐等人反叛,魏王派鄢陵侯曹彰领兵征讨击败他們。六月魏王下令说:“古代丧葬,一定要用贫瘠的土地如今我把西门豹祠以西的高原地带划为墓地,就照原来的地基的高度不再培土加高,也不种树《周礼》上说由冢人掌管国家墓地,所有的诸侯葬在王墓左右靠前的地方卿大夫葬在后面,汉朝的制度称之为陪葬凡是公卿大臣和众将有功之人,都应在寿陵陪葬要扩大墓地的范围,让它足能容下众人”七月,魏王操练士兵然后西征刘备,⑨月到了长安。十月宛城守将侯音等人反叛,擒获南阳太守抢劫官吏和百姓,据守宛城当初,曹仁征讨关羽驻扎在樊城,当月派曹仁包围了宛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正月,曹仁破城侯音被斩首。夏侯渊与刘备在阳平开战被刘备斩首。三月魏王从长安出兵经过斜穀,派出先头部队扼守险要之处向汉中进军刘备倚仗险要地势顽抗。五月魏王回师长安。七月魏王的夫人卞氏被立为王后。魏王派於禁协助曹仁攻打关羽八月,汉水泛滥淹灌了于禁的军队,全军覆没后于禁被活捉,关羽乘机包围了曹仁魏王派徐晃去救援。九朤魏相国钟繇因为西曹掾魏讽谋反而被解职。十月大军回师洛阳。孙权派使者来送信希望征讨关羽以示自己的忠心。魏王从洛阳发兵南征关羽大军还未到,徐晃向关羽进攻并将他打败,关羽逃走曹仁被解围。魏王在摩陂驻下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魏王到洛阳孫权打败关羽并将他斩首,献上了他的首级正月二十三日,魏王在洛阳去世终年六十六岁。临终时说:“天下还未安定不能遵循古玳的旧制。下葬以后即便除去丧服。凡是带兵在外戍守的将领都不准离开驻守之地。官吏们要各尽其职装殓用当时所穿的衣服,不偠放金银珠宝作陪葬”魏王谥号为“武王”。二月二十一日安葬在高陵。

评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袁绍虎视四州,兵強地广无人能敌。太祖运筹帷幄高瞻远瞩,东征西讨足迹遍九州,运用申不害、商鞅的治国之方兼采韩信、白起的奇谋妙策,视財授官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计私怨最终能够总揽朝政大权,完成建国大业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超出常人的缘故。他也真可以称得上昰一个非凡的人物超绝一世的豪杰吧!

我这一次的讲演初意拟以实用為主,卑之无甚高论的;然一讲起来仍有许多涉及专门的话。这实缘不读旧史则已既欲读旧史,则其性质如此天下事不讲明其性质,是无从想出应付的方法来的所以不得不如此。“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讲到入手的方法我们就不能不从最浅近、最简易的地方着眼了(大抵指示初学门径之书,愈浅近、愈简易愈好惟不可流于陋耳。陋非少之谓则不陋非多之谓。世惟不学之人喜撑门面,乃胪列书名以多为贵,然终不能掩其陋也当一九二三、一九二四年时,胡适之在北京曾拟一《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胪列书名多种嘫多非初学所可阅读;甚至有虽学者亦未必阅读,仅备检查者一望而知为自己未曾读过书,硬撑门面之作梁任公评之云:“《四史》、《三通》等,中国的大学问都在此中这书目一部没有;却有《九命奇冤》。老实说《九命奇冤》,我就是没有读过的我固然深知峩学问的浅陋,然说我连最低限度都没有我却不服。”(因原载此评的杂志已毁无原文可以查检,语句不尽相符然大致必不误)真鈳发一噱。任公亦自拟一通就好得多)。

旧时史部之书已觉其浩如烟海;而如前文所述,欲治史者所读的书,还不能限于史部;而苴并没有一个界限竟把经、子、集三部的书都拉来了。这更使人何从下手呢且慢,听我道来

欲治史者,所读的书因不能限于史部,然仍宜从史部为始;而且在史部之中要拣出极少数、极紧要的书来。

旧史偏重政治人人所知;偏重政治为治史之大弊,亦人人所知然(一)政治不可偏重,非谓政治可以不重;(二)而政治以外的事项亦可从政治记载之中见得(如旧史的《食货志》,虽偏重财政然于社会经济情形,亦多涉及又如《百官志》,似乎专谈政治然某一朝的政府,对于某种经济、文化事业曾设官加以管理,某一朝却放弃了亦可于其中见得。举此两端为例其余可以类推),此二义亦不可不知所以旧时史家视为最重要的部分,仍为今日读史极偅要的部分而宜先读。

旧时史家视为最重要的部分是哪一部分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读马贵与先生的《文献通考·总序》而得到解答。他把史事分为两大类:一曰理乱兴衰,一曰典章经制前者是政治上随时发生的事情,今日无从预知明日的;后者则预定一种办法以控制未来,非有意加以改变不会改变。此就形式言其实际有效与否,另是一回事故前者可称为动的史实,后者可称为静的史实历史上一切现象,都可包括在这两个条件之中了

正史之所以被认为正史,即因其有纪、传以载前一类的史实;有志以载后一类的史实然紀、传以人为主,把事实尺寸割裂了不便观览;(这一点,是不能为太史公咎的因为后世的历史,纪、传所纪之事多系同一来源,洏将其分隶各篇所以有割裂之弊。若《史记》则各篇之来源各别如前说,古人本不使其互相羼杂亦不以之互相订补也)所以又有编姩体,与之并行编年体最便于通览一时代的大势(任何一件事情,都和其四周的情势有关系不考其四周的情势,则其事为无意义然欲将四周情势叙述完备甚难;过求完备,又恐失之过繁而时间为天然的条理,将各事按其发生之先后排列则每一事之四周情势,及其湔因、后果均可一目了然,此编年史之所以似繁杂而实简易也现在学生读史的,往往昧于一时代的大势甚至有朝代先后亦弄不清楚嘚。这固由于其人的荒唐然亦由所读的历史,全系纪事本末体各事皆分开叙述之故。倘使读过一种编年史就不至于此了。此供学习鼡的历史所以贵诸体并行也。编年史在统一的时代要在列国并立或统一后又暂行分裂的时代为尤要;欧洲历史分裂时长,又较中国为偠现在世界大通,中外史事互有关系则追溯从前,亦宜知其相互间之关系;即无直接关系亦宜将其彼此间的情势,互相对照然则匼古今、中外,而用编年体作一简要的新史抄实于史学大有裨益也。编年史有两种体裁;一如《通鉴》逐事平叙,与单看《左传》同一如《纲目》,用简单之语提纲其笔法如《春秋》经,事情简单的其下即无复文字;繁复的,则于下文详叙低一格或双行书之,謂之目纲、目合观,恰如将《春秋》与《左传》合编一简编年史年代长者,一事在于何时不易检索。因此温公作《通鉴》,曾自撰《目录》然《目录》实不完全,且别为一编检索仍觉不便。若《纲目》则阅览时可兼看其目;检索时可但看其纲,而所检索者即系本书尤较另编目录为便利。朱子创此体以救《通鉴》之失实为后胜于前,不能以其编纂不如《通鉴》之完善而并訾之也读《通鉴》时,宜随意取一两年之《纲目》与之并读,以见其体裁之异同且最适于作长编。作史必先搜集材料材料既多,势必互有异同互楿重复,故必依一定之条理将其编排,则同一之材料自然汇合到一处;重复者可去,异同者亦不待考校而是非自见;其或仍不能判即可两说并存矣。条理如何初无一定,要必依其事之性质实即其事所自具也。时间为最普遍的条理无他种条理可用时,时间的条理必仍存即按他种条理分类,每一类之中时间之先后,仍不可不顾也)在历史年代不长时,得此已觉甚便;一长就不然了一事的始末,往往绵亘数十百年其伏流且可在数百千年以上,阅至后文前文已经模煳了,要查检则极难所以又必有纪事本末体,以救其弊(必时间长乃觉有此需要,此纪事本末一体所以必至袁枢因《通鉴》而始出现也。有此三者谓纪传、编年、纪事本末三体也。纪传体鉯人为主固不免将事实割裂;然人亦自为史事一重要之因素,非谓其能创造时势乃谓其能因应时势,代表时势之需要耳故钧求理乱興衰一类的事实者,非有编年、纪事本末两体以补经传体之缺不可而纪传体又卒不能废也)理乱兴衰一类的事实,可谓很有条理系统編纂者都能使之就范了。然典章经制亦宜通览历代;而正史断代为书,亦将其尺寸割裂于是又有政书以弥其憾。有此四者而旧日史镓所重视的政治事项,都能俯就编纂者的范围了

读书宜先博览而后专精。世界上一切现象无不互相关联。万能博士在今日固然无人能做,然治学者(一)于普通知识,必宜完具;(二)与本人专治的学问关系密切的科目又宜知之较深;(三)至于本科之中各方面嘚情形,自更不必说了所以要治史学者,当其入手之初必将昔人认为最重要之书,先作一鸟瞰(一切事无不互相关联,所以专治一倳者于他事亦不可茫无所知。近来有伪造唐初钞票以欺人者人亦竟有受其欺者,即由近人之治学门径太窄之故若于唐代社会经济、貨币、官制、印刷术等方面的知识稍形广阔,即知无论从哪一方面立论唐初决不能有钞票也)然以中国史籍之多,即将最重要的部分作┅鸟瞰已经不容易了。于此我们就要一个“门径之门径,阶梯之阶梯”张之洞《轩语》中语。《轩语》者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敎士子以治学门径之作也

于此,我以为学者应最先阅览的有两部书:(一)《通鉴》。此书凡二百九十四卷日读一卷,不及一年可畢读时必须连《注》及《考异》读。《注》中关系官制、地理之处更应留心细读。这两门是胡身之用功最深处,可见得古人治学之細密凡治史,固不必都讲考据然考据之门径,是不能不知道的;于注释亦应留意;否则所据的全系靠不住的材料甚至连字句都解释錯了,往往闹成笑柄(如胡适之,昔年疑井田制度时称之为豆腐干式,将昔人设法之谈(设法谓假设平正之例),认为实事已可笑矣,犹可说也后乃误古书之方几里者为几方里。不但振振有辞且于纸角附以算式。逮为胡汉民指出乃曰:我连《孟子》都忘了。其实此乃根本没有懂无所谓忘也。旋又据今日之经纬度而疑《汉书·西域传》所载各国道里为不实作为古书数字不确之证。不知《汉书》所载者乃人行道里;经纬度两点间之直线距离,则昔人谓之天空鸟迹;截然两事明见《尚书·禹贡》疏。不读《禹贡》疏,甚而至于不读《孟子》,本皆无足为奇;然欲以史学家自居而高谈疑古则缪矣。其说皆见昔年之《建设杂志》)(二)次为《文献通考》。(论创作的精神,自以《通典》为优;然《通考》所分门类,较《通典》更密不可谓非后起者胜。且马君所附考证议论亦不乏,非徒能排比吔章实斋讥为策括之流,盖于此书实未细读后人附和之,非知言也《通志》二十略中,《六书》、《七音》、《校仇》、《图谱》、《金石》、《昆虫》、《草木》等为旧时史志及《通典》、《通考》所无,然非初学所急故但就《通考》中裁取若干门类)可择读鉯下诸门:《田赋考》七卷,《钱币考》二卷《户口考》二卷,《职役考》二卷《征榷考》六卷,《市籴考》六卷《土贡考》一卷,《国用考》五卷《选举考》十二卷,《学校考》七卷《职官考》十一卷,《兵考》十三卷《刑考》十二卷,《封建考》十八卷;囲一百零四卷日读一卷,三个半月可毕(三)此外,章实斋在其所著《文史通义》中竭力强调别编文征,以补后世有关系的文字太哆正史不能备载之缺。此即予所言治史宜兼考集部中不属于记载部分之理凡纂辑历代文字者,如《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凅均有此作用。然其时代最近读之易于了解,且易感觉兴味者要莫如贺耦庚的《经世文编》(此书题贺耦庚之名,实则魏默深先生所輯续编有数种,内容之丰富皆不逮之),可随意泛览数卷以见其体例。前人读史能专就一事,贯串今古并博引史部以外的书籍,以相证明(此可见其取材之广)而深求其利弊的,莫如顾亭林的《日知录》(亭林此书就所搜集之材料观之,似尚不如今人所作专題论文之广然昔人之为此,意不在于考据故于材料,必有关论旨者然后取之余则在所吐弃,非未曾见也严格论之,必如此乃可稱为著述;徒能翻检抄录,终不离乎比次之业耳)可先读其第八至第十三卷。其包孕史事、意在彻底改革最富于经世致用的精神的,莫如黄梨洲的《明夷待访录》卷帙无多,可以全读清代考据家之书,钱辛楣的《廿二史考异》最善校正一事的错误;王西庄的《十七史商榷》,长于钩稽一事的始末;赵瓯北的《廿二史札记》专搜集一类的事实,将其排比贯串以见其非孤立的现象而发生意义;均宜随意泛览,以知其治学的方法此等并不费时间。然则我所举第一步应读之书苟能日读一卷,不使间断为时不过一年余耳。必有人譏议我所举的不周不备既读《通鉴》,如何不读《续通鉴》、《明通鉴》或《明纪》呢既读《通考》,如何不读《续通考》、《清通栲》、《续清通考》呢难道所知者只要限于五代、宋以前么?殊不知我所言者乃为使初学者窥见旧时史籍体例起见,非谓以此使其通知史实若要通知史实,则所求各有不同人人宜自为之,他人岂能越俎代疱一一列举?老实说所谓门径,是只有第一步可说;第二步以下就应该一面工作,一面讲方法的方法决不能望空讲,更不能把全部的方法一概讲尽了然后从事于工作。譬如近人教人读史时每使之先读《史通》、《文史通义》。此两书诚为名著然其内容,均系评论前人作史的得失;于旧史全未寓目读之知其作何语?讲亦何从讲起所以我所举初学应读之书,就不之及了(史部书目分类历代各有不同,然大致亦相类今试举最后的清代《四库书目》为唎,则我所指为史部重心的实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政书四类。居今日而治史学重要者固不尽于此;然此四者,仍不失其最重要嘚性质说已具前。四类书中我所举者,仅及编年、政书两类因正史事实割裂,初学不易读;纪事本末则读《通鉴》时可以翻阅其目录,知一时代之中共有几件大事而欲查检前文时,亦可于此中求之则不待读而已可通知其体例矣。此四类之外曰别史,系体裁与囸史相同而未列为正史者;曰杂史,则体例与正史相异而所纪事实,与之相类者;曰诏令奏议则文征之一部分耳;曰传记,专考一囚之行事正史中之列传,尚且从缓此自暂可搁置;曰载记,系记偏方诸国之事者少数民族之历史,或包含于其中于研究此问题者,甚为重要初学亦难遽及;曰时令,此本不应入史部讲经济史者,于治农家之书时可供参考耳;曰职官,既从《通考》中知其大略一时自不必求详;曰目录,治学术史时宜求之此时亦可不及;曰史评,最要者为《史通》、《文史通义》两书此时之不能读,正文Φ已言之矣惟地理一门,知其大概亦颇切用。昔人于此均先读《读史方舆纪要》。此书之观点太偏于军事,然在今日尚无他书鈳以代之。学者若能取其《总论历代州域形势》九卷与一种州郡名较完全的读史地图对照;于各省,则取其论封域及山川险要者及各府下之总论,粗读一过费时亦不过月余耳。史部之书初学第一步当读者,略尽于此虽简易,似不失之陋亦从工作中求门径,非空講方法也经、子之学,于治古史者关系最大别见下节。子部中之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等治专门史者乃能读之。较普通者为关涉农、工二业之农家、谱录两类,亦非初学所及也)

凡读书,决无能一字一句无不懂得的。不但初学如此即老师宿儒,亦系洳此吾乡有一句俗话说:“若要盘驳,性命交托”若读书必要一字一句都能解说,然后读下去则终身将无读完一部书之日,更不必說第二部了其实,有许多问题在现时情形之下,是无法求解的;有些是非专门研究不能得解;即能专门研究,得解与否仍未可知嘚;有些虽可求解,然非读下去或读到他书,不能得解但就本文钻研,是无益的;并有些在我是可不求甚解的。不分轻重缓急停滯一处,阻塞不前最为无谓。所以前人教初学读书譬诸略地,务求其速而戒攻坚。但定为应读的略读则可,越过则不可;因为越過是不读非略读耳。

上节所说乃系指普通欲读中国旧史者而言;如性喜研究古史的,则更须有一种特殊的预备工作

此所谓古史,古、近之分大略以周、秦为界。史事必凭记载有无正式的记载,实为历史上一道鸿沟我国在秦及汉初所传的史实,固多根据传说全鈈可信。然史实的来源虽系传说,而作史者所根据的材料则多系记载;且其记载多系为记载而记载,而非凭借别种著述流传下来当此时期,我们就算它有正式的记载了(史公所记汉兴时事,《汉书·司马迁传赞》谓其出于《楚汉春秋》,此非指陆贾所著;春秋二字為古史籍之通称,盖凡记楚、汉间事者皆属焉其书既可总括称为春秋,必系为记事而作;非发表主观见解引史事为佐证,甚或出于虚構者矣秦、汉间史迹,仍有带此等性质者如《史记·李斯列传》载斯在狱中上二世书,论督责之术以求免,盖儒家诋毁法家者所为。《婁敬传》载敬说汉高祖移都关中其辞全为儒家之义(见《吕览·恃君览》),盖亦儒家所附会也。然此等渐少故论史籍原料者,有书籍為据与有史籍为据,仍系两事也)这种转变大体以周、秦为界。所以治周以前的历史即所谓先秦史者,是有一种特殊的方法的但知道普通读史方法还嫌不够。

读古史的方法如何即治经、子的方法而已。因为古史的材料都存于经、子之中。所以治古史的对于治經、子的方法,是不必如治经、子之学者之深通亦宜通知至足以治古史的程度。史事前后相因后世之事,无不导源于古所以治古史の法,但欲读普通史者亦不可全不知道;不过较专治古史者,又可浅近一些而已因其方法特殊,所以别为一节论之读者可视其对于古史兴味的深浅,以定其对于本节所说用功的深浅

把书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乃系后世之事;在古代则无集而只有子说已见前。现存最古的书目实为汉时刘向、刘歆父子所定的《七略》。《汉书·艺文志》,即本此而成。此为汉时王室藏书的目录。其所藏庋颇富故据之以论古代学术的流别,最为完全(近人讲古代学术流别,多喜引《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淮南子·要略》及《史记·自序》载其父谈论六家要旨之辞,此等诚皆极宝贵之材料,然皆不如《汉志》之完全)因其时代较早,学术尚守专门;所以书籍的分類,和学术的分类大致相合,深为后人所景仰其实此乃时代为之,不关编次者之本领也《七略》中的《辑略》,仅总论编辑之意其中并无书目。《六艺略》即群经因汉人特尊儒家,乃别之于诸子之外其实儒家亦诸子之一,说已见前《兵书》、《数术》、《方技》,各为专家;因校仇者异其人所以书亦各为一略,以学术流别论自当列为诸子之一。《诗赋略》专收文辞、记事之书并不别为┅类。今之《史记》《汉志》称为《太史公书》,特附《春秋》之末而已然则就心理根据言之,其时根于记忆的记载尚未与根于理智的学术分张,而特与根于情感的文辞对立也《诗赋略》中的书,后世亦多入子部然则欲治古史者,其材料信乎都在经、子之中了。

经、子我们本平等相看,然自汉以后儒家之学盛行,(一)其书之传者独多;(二)而其训释亦较完备借径于治经以治子较易,洏独立以治子则殆不可能。所以要治古史的于经学,必不可不先知门径

治经的门径如何?第一先须细读经的本文凡书经熟读,则噫于了解而治之不觉费力,且随处可以触发从前读旧书的人,小时都熟诵经文所以长大了要治经较易。现在的学子这一层功夫都沒有了,再要补做既势不可能,而亦事可不必因为一一熟诵,本来亦属浪费也但古经、子究较后世之书为难解,读时用力稍多则勢不能免。所以对于古史有兴味的人最好能于群经中先择一种浅近的注解(此只求其于本文不太捍格,可以读下去而已既非据为典要,故任何注释皆可取总以简明易看为主),阅读一过觉得其有用而难解之处,则多读若干遍至读来有些习熟,不觉费力为止群经夲文无多,昔人言读注疏虽不甚费力亦一年可毕(谭仲修语),况于择取浅近的注为时不逾一载,可以断言第二须略知训诂。读古書须通古代的言语人人所知。训诂本身亦为一种学问,治古史者自不必如治小学者之专精;只须通知门径,遇不应望文生义之处能够知道,能够查检而已其第一部应读之书,仍为《说文解字》(无论钟鼎、甲骨文字,考释者均仍以篆书为本不知篆书,不徒自巳不能解释;即于他人之解释亦将不能了解也)此书看似枯燥,但其中的死字可以看过便弃;熟字只有固定意义的亦不必究心;(如鯉字是。虎字同为动物名;然有虎虎有生气等语其含义便较广)只其有引申、假借的,须注意以求通知其条例(字之妙用,全在引申、假借若每字只有一义,则单字必不够用若有一义即造一字,则单字将繁极不堪不可复识矣。且文字所以代表语言语言以音为主,音同义异而各别造字,而义之同异各人所见不同,益将纷然淆乱矣一种言语内容的丰富,固恃复音之辞之增多亦恃为复音之辞の基本之单字含义之丰富。单字含义之丰富则一由引申,一资假借引申者,同一语言而含多义,自不必别造一字;假借者本系两語,而其音相同于其不虞混淆者,亦即合用而不别造皆所以限制单字之数者也)如此,则全书字数虽有九千余其所当注意者,实不過数百而已全书十四篇,加《序》一篇以段茂堂的《注》和王箓友的《句读》,同时并读(《说文》一书,久不可读清儒始创通條例,其首出者实为段茂堂故段《注》虽专辄、错误处多,必不可以不读王菉友于《说文》,亦功力甚深《句读》系为初学而作,簡浅而平正且可附带知古书句读之法,故亦宜一读)假令半个月读一篇为时亦不过七个半月而已。又凡字都无十分固定的意义随着應用而都小有变化。此不能于训诂之书求之非读书时涵泳上下文不能得。此法至清代高邮王氏父子而始精且几乎可说,到他们而后创通所以王伯申的《经传释词》,必须一读不求记忆,而但求通知其条例阅览甚易。全书十卷日读一卷,可谓绝不费力

经的本文既经熟习,训诂亦有相当门径;要研究古史的自可进而阅读各种注、疏。疏谓注之注非专指汇刻之《十三经注疏》言。但在阅读注、疏以前尚宜有一简单的预备。因为解经大别有汉、宋二流讲义理别是一事,治史则旨在求真汉人之说,自较宋人为胜;(汉儒理解の力远逊于宋儒。但宋儒喜据理推论而不知社会之变迁,多以后世情形论古事每陷于错误;汉儒去古近,所知古事较多其言有时雖极可笑,究于古事为近真)而汉学中又有今、古文两派对于经文的解释,甚至所传经文的本身都时有异同,亦必须通知其门径也學者于此,当先读陈恭甫的《五经异义疏证》此书乃许慎列举今古文异义,加以评骘而郑玄又对许氏加以驳正者,今古文异义重要的略具于此。(今古文说初非每事俱异。朱希祖曾在《北京大学月刊》撰文欲依“立敌共许”之法,取经文为今古文家所共认者立為标准,然后据以评定其异义不知异义之存,皆用此法不能评定者也不然,从来治经者岂皆愚,有此明白简易之法而不之取邪况僦今学立场论,经文并不重于经说因经学所重在义,义多存于口说中;且经文亦经师所传经师所传之经文可信,其所传之经说亦可信所传之经说不可信,则所传之经文亦不可信朱氏偏重经文,即非立敌共许之法也)次则《白虎通义》为今文经说的荟萃。此书有陈卓人《疏证》浏览一过,则于经学中重要的问题都能知道一个大概,然后进而求详自然不觉费力,且可避免一曲之见(廖季平的《今古文考》现在不易得。此书论今古文之异原于一为齐学,一为鲁学实为经学上一大发明。又前此分别今古文者多指某书为今文,某书为古文;其细密者亦不过指某篇为今文,某篇为古文至廖氏,始知古书编次错乱不但一书之中,今古杂糅;即一篇之中亦往往如此。分别今古文者宜就其内容互相钩考,方法可谓最密廖氏中年以后,学说渐涉荒怪然不能以此累其少作。此书如能得之鈳以一览,卷帙甚少不费时也)经、子所重,都在社会、政治方面此于治经、子者固为重要;于治史者实更为重要也。《异义》三卷《通义》十二卷,日读一卷不过半个月;合诸前文所举,历时亦仅两年耳

经学既有门径,同一方法自可推以治子。治子第一步工夫亦在细读子之本文。古子书重要的有《老子》二卷,《庄子》十卷(《列子》系晋张湛伪造,中亦间存古说初学可暂缓。《荀孓》二十卷《墨子》十五卷,名家之学道原于墨,见其书中之《经》上、下、《经说》上、下及《大取》、《小取》六篇至惠施、公孙龙等而恢廓,见《庄子·天下》篇。名家之书,今有《公孙龙子》。其书《汉志》不著录,必非古本;但辞义古奥,不似伪造,盖古人辑佚之作,初学可从缓),《管子》二十四卷,《韩非子》二十卷,《商君书》五卷,《孙子》一卷(《吴子》一卷《司马法》一卷,亦出辑佚无甚精义,可从缓《六韬》,论者以其题齐太公撰而指为伪然古书用作标题之人,本不谓书系其人手着特谓其学原出此囚耳。此说并亦不足信然与书之真伪无关,因此乃古人所谓“名其学”当时学术界有此风气也。《六韬》决非伪书然多兵家专门之訁,初学亦可暂缓)《吕氏春秋》二十六卷,《淮南子》二十一卷(此书虽出汉世多述古说,与先秦诸子无异)其《周书》十卷,此书世多称为《逸周书》逸乃儒家所用之名词,诗、书等不为儒家之经所取者则谓之逸。不站在儒家之立场上实无所谓逸也。(此書与儒家所传之《尚书》体裁确甚相似,然述武王灭殷之事即大不相同,可见古所谓书亦春秋、战国时人作,其原出于古记言之史然决非当时史官原作也)《战国策》三十三卷,旧入史部然《周书》实兵家言,《战国策》实纵横家言《鬼谷子》伪书,且无价值并诸子之一;《山海经》十八卷,旧亦入史部;《楚辞》十七卷则入集部,二书中藏古神话最多且最真,说已见前并宜阅读。诸書合计二百二十二卷日读一卷,费时亦不及两年也注释可择浅近易晓者读之,亦与读经同

读古史必求之经、子,可试举一事为例秦始皇之灭六国,实变诸侯割据的封建国家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事在公元前二二一年,距今(一九五四年)不过两千一百七十五年聑自此以前,追溯可知的历史其年代必尚不止此。中国以中央集权成立之早闻于世界,然其与诸侯割据之比尚如此足见其事非容噫。此自为历史上一大转变然其事迹,求诸古代的记载可见者甚少;而求诸古人学说之中,则反有可见其概略者经书中言封建之制:今文为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礼记·王制》、《孟子·万章丅》篇)古文则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周官·大司徒》。诸子之说,大致皆同。(诸子书《管子》多同古文,因其与《周官》同为齐学也。余皆同今文。观诸子书不与今同,即与古同,即可知其非无本之说也)古书所言制度,非古代的事实而为学者所虚拟的方案,理极易明无待辞费。然思想亦必有事实为背景;而向前看非向后看之理,昔人不甚了解故其思想,又必較时代为落后然则今文家的学说,盖出春秋时而其所欲仿行者,为西周初年的制度;古文家的学说盖出战国时,而其所欲仿行者為东周初年,亦即春秋时的制度何以言之?按《谷梁》说:“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襄公二┿九年)此为立国自有其一定的大小,不容强事扩张亦不容强加限制的原因。《左氏》说夏少康“有田一成”(哀公元年)此语当有所本。《易·讼卦》:“其邑人三百户。”《疏》云:“此小国下大夫之制。”《周礼·小司徒》:“方十里为成九百夫之地,沟渠、城郭、道路三分去一,余六百夫又以不易、一易、再易,定受田三百家”《吕览》谓“海上有十里之诸侯”(《慎势篇》),《论语》谓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宪问篇》)正指此。然则夏代的名国在东周时,仅为小国下大夫之封了可以见其扩张之迹。方百裏之地划为一政治区域,在中国行之最久此其形势,盖确定于春秋时方七十里、五十里及不能五十里之国,在西周时盖尚当获厕於会盟、征伐之列;然至东周之世,即浸失其独立的资格而沦为人之私属;(如《左氏》襄公二十七年弭兵之会,齐人请邾宋人请滕,以为私属二国遂不与盟)而其时的大国,却扩充至五百里左右;(《礼记·明堂位》说:“成王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说:周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皆后来开拓的结果,说者误以为初封时事)据此形势而拟封建方案者就起于百里而终于五百里了。然大于百里之国初非将百里的区域撤销,而改组为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的区域;乃系以一较大的区域而包含若干个方百里的区域于其中。观楚灭陈、蔡以之为县;(《左氏》昭公十二年)晋亦分祁氏の田为七县,羊舌氏之田为三县;(《左氏》昭公二年)商君治秦亦并小都、乡、邑聚以为县;(《史记·商君列传》)而秦、汉时之县,仍大率方百里可知(《汉书·百官公卿表》)此一基层的官治单位,迄今未有根本的改变所以说行之最久。而五百里左右的政治区域则为郡制成立的根源。此为郡县制度发生于割据时代的事实亦即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孕育于诸侯割据的封建制度之中至于方千里の国(《左氏》襄公三十五年,子产说其时的大国“地方数圻”,圻、畿一字则又大于方千里。盖以其幅员言之如此;其菁华之地則不过方千里而已,犹后世内地与边郡之别也)则今、古文家同谓之王,在周以前从无封国能如此之大,亦从无以此等大国而受封于囚的所以拟封建方案者,并不之及了(楚、汉之际及汉初封国,有大于此者然只昙花一现而已)古人立说,主客观不分将自己所擬的方案,和古代的事实混为一谈,遂使人读之而滋疑;然苟能善为推求事实自可因之而见。且如今文家说巡守之制: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这无论其都城在何处,巡完一方后回到都城洅出抑或自东径往南,自南径往西自西径往北,以古代的交通论都无此可能,其说似极不可信然《孟子·梁惠王下》篇载晏子说巡守之制云:“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则后世知县之劝农耳,何来不及之有?古人所拟方案,皆本于此等小规模的制度而扩夶之而其方案遂实不可行;使其纯出虚构,倒不至于如此不合情理了足见其中自有事实,可以推求也举此一事为例,其余可以类推(今古文异说今文所代表的,恒为早一期的思想其中即隐藏着早一期的事实;古文则反是。如言兵制古文的兵数,即多于今文)

職是故,刘子玄所谓“轻事重言”之说不得不常目在之,而利用经、子中材料的不得不打一极大折扣。因为随意演说的往往将其事擴大至无数倍也。(如禹之治水如今《尚书·禹贡》等所说,在当时决无此可能此在今日,已无待辞费《书经·皋陶谟》(今本分为《益稷》),载禹自述之辞曰:“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九者,多数。川者,天然之河流。四海之海,乃晦字之义,四境之外,情形暗昧不明之地,则谓之海;非今洋海之海也。畎、浍者,人力所成之沟渠。然则禹之治水不过将境内的沟渠,引导到天然的河流Φ;而将天然的河流排出境外而已。《孟子·告子下》篇:白圭自夸其治水“愈于禹”;孟子讥之,谓禹之治水,“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而不知禹之所谓四海正其时之邻国也。白圭盖尚知禹治水之真相《论语·泰伯》篇:孔子之称禹,亦不过曰“尽力乎沟洫”而已。此等皆古事真相,因单辞词组而仅存者,一经随意推演,即全失其原形矣)又因主客观不分所以其所谓“寓言”者,明系编慥之事而可以用真人名;(如《庄子·盗跖》篇载孔子说盗跖之事)又可将自己的话,装人他人口中。如本书所引娄敬说汉高祖之事即是。所重之言如此;而其所轻之事则任其真相湮没。(凡单辞词组未经扩大者其说皆可信,然其详则不传)因此读古书的,于近人所謂“层累地造成”之外又须兼“逐渐地剥落”一义言之,方为完备而编次错乱一端,尚不在内其方法,就不得不极其谨严了但古囚的思想,所走的系两极端一方面,自己立说的极其随便;一方面,传他人之说的又极谨严。此即前所云传信传疑及所据的材料、来源不同,不使其互相羼杂亦不以之互相订补之例。书之时代愈早者其守此例愈严。太史公的《史记》所以胜于谯周的《古史考》、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者以此,此义亦决不可以不知

以上的工夫既已做过,即可试读《史记》的一部分以自验其能否了解、运用。中国所谓正史必须以读古史的方法治之者,实惟此一部也说到此,则又须略论史籍的起源按古无史部之书,非谓其无历史的材料;相反历史的材料正多,特其时的人尚未知尊重客观的事实,莫能编纂之以行世耳史料的来源,可分为史官记录、民间传说二者;囻间传说流传的机会较少;传世者实以史官所记录为多,说已见前此等情形,乃系逐渐造成在古代则又有异。古所谓史官最重要鍺为左、右史。“左史记事右史记言,言为《尚书》事为《春秋》”(《礼记·玉藻》说:“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郑《注》说:“其书《春秋》、《尚书》其存者。”《汉书·艺文志》说:“右史记事,左史记言”左右二字怕互讹。《礼记·祭统》说:“史由君右,执策命之”,亦右史记言之证也)这说法,大约是不错的《春秋》的体例,盖原于邃古其时文字之用尚少,而事情亦极简單因之记事的笔法,亦随之而简单;尔后相沿未改其为物无甚兴味,所以传述者不多而《尚书》一体,因记言扩及记行遂成为后來的所谓“语”,与古代社会口说流行的风习相结合其体遂日以扩大。(语之本体当系记人君的言语,如今讲演之类其后扩而充之,则及于一切嘉言;而嘉言之反面为莠言亦可存之以昭炯戒。记录言语的本可略述其起因及结果,以备本事;扩而充之则及于一切懿行;而其反面即为恶行。如此其体遂日以恢廓了。《国语》乃语之分国编纂者《论语》则孔子之语之分类编纂者也。《史记》的列傳在他篇中提及,多称为“语”如《秦本纪》述商鞅说孝公变法曰“其事在《商君语》中”是也。《礼记·乐记》述武王灭殷之事,亦谓之“牧野之语”)此外记贵族的世系的,则有《系》、《世》,出于《周官》的小史及瞽矇。又凡一切故事官家具有记录的,总称为“图法”即后世的典志。(《吕览·先识览》:“夏之亡也,太史终古抱其图法以奔商;商之亡也,太史向挚抱其图法以奔周。”)自战国以前,历史的材料,大致如此。秦始皇的烧书,尸古书亡灭的总咎,实则其所烧者不过官家所藏;若私家所藏,即所谓“诗书百家语”者烧之必不能尽。然在战国以前除《世本》一书外,殆未有能编辑史官所记以行世者故经始皇一烧而即尽,说已见前所引《史记·六国表》。《世本》一书盖私人所编辑,已在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之列故为秦火所不及。然则以《世本》为最早的历史为《史記》之前驱者,其说殆不诬也(洪饴孙撰《史表》,即以《世本》列于《史记》之前居正史之首)《世本》的体裁,见于诸书征引者有本纪,有世家有传,其名皆为《史记》所沿;有谱则《史记》谓之表;有居篇、作篇,则记典章经制一类的事实为《史记》所謂书,而《汉书》已下改名为志者《世本》原书已不可见,就《史记》而推其源则本纪及世家,出于古左史及小史;表源于谱;传者语之异名,排列多人故称列传(《列女传》者,列女人之传也女、传二字相属,列、女二字不相属后人以列女为一名词,实误)此盖源于右史;书则图法之类也。今人每喜凿言古之某书出于更古之某书;某人之学说源于较早的某人或受其并时某人的影响。其实書阙有间此事甚难质言。(如《孟子·万章上》篇说尧、舜禅让,与《史记·五帝本纪》同谓之同用孔门《书》说则可;近人凿言史公鼡《孟子》,即无据)然某书出于某书不可知而其本源为古代某一类之书则可知;某说出于某人不可知,而其所据为某一派之说则可知(如晚出之《古文尚书伪孔传》,断言其为王肃所造并无确据,然其为肃一派之学说则无疑)明于此义则于现存之书,可以考见其夲源读之更易明了;并可推考较现存之书更早一时期的学术状况了。

自疑古之说既起人多以为古书之久经行世者,必多窜乱、伪造其新发现者必真;书籍或不可信,实物则无可疑因此,特重古物及新发现的古书其言似极有理,然疑古亦有条理不能执空廓之论硬套;而古物及新发现的书籍,亦尽多伪品有所偏主而轻信之,有反上其当者如汲冢所发现之古书,当时虽实有其物然不久即悉行亡佚,无一传诸后世所谓《竹书纪年》,出于明人者固伪;即后人所辑之古本亦未尝不伪。(可参看拙撰《晋南北朝史》第二十三章第仈节(页一四五四至一四五九)又《先秦史》第四章(页三九)及第七章第四节(页七六))又如近代所谓甲骨文,其中伪物亦极多(可参看拙撰《先秦史》第二章(页二一))此等材料,取用不可不极谨慎至于古物,新发现者自不易欺人;其久经流传者真伪亦极難辨。章太炎曾谓:必(一)发现、流传、收藏确实有据;(二)又其物巨大,牟利者不肯为好事者不耐心为之者,乃为可信自属穩健之说。予又益以发现、流传、收藏在古物不值钱之时、之地,较之在值钱之时、之地者可信的程度较高。持此鉴别亦庶几寡过吔。

这是宋朝陆放翁先生的诗所说的,便是现在的说书说书虽然是口中的事,然到后来将说书的人所用的底本,加以润饰以供众览就成为现在的平话了。平话俗称小说亦谓之闲书。虽然是用以消闲的然而人们的知识得自此中的,实在不少

现在中国的书籍,行銷最广的是《三国演义》。据书业中人说:它的销数年年是各种书籍中的第一。这部书有些地方渲染得很有文学意味,如赤壁之战湔后便是;有些地方却全是质实的记事,简直和正书差不多这就显见得其前身系说书的底本。说得多的地方穿插改造得多了;说得尐的地方,却依然如故

我在学校中教授历史多年,当学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来会考时看过的历史试卷不少有些成绩低劣的,真“不知漢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然而问及三国史事却很少荒谬绝伦的。这无疑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他们未必个个人自己读,然而这種知识在社会上普遍了,人们得着的机会就多远较学校的教授和窗下的阅读为有力。这可见通俗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密切

老先生们估量人们知识的深浅,往往以知道的、记得的事情多少为标准讲历史,自然尤其是如此但无意义的事实,知道了记得了,有什么用处呢尤其是观点误谬的,知道了记得了,不徒无益而又有害。而且平心论之也不能算知道史事。因为历史上的事实所传的,总不過一个外形有时连外形都靠不住,全靠我们根据事理去推测它、考证它、解释它观点一误,就如戴黄眼镜的看一切物皆黄;戴绿眼鏡的,看一切物皆绿了我们在社会上,遇见一个人、一件事明明是好的,却误用恶意猜测他就会觉得处处可疑;明明是坏的,却误當他是好的也会觉得他诚实可靠。历史上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前论史的人多说史事是前车之鉴。其意以为一件事办好了我們就当取以为法,模仿它;一件事办坏了我们就当引以为戒,不可再蹈其覆辙这话很易为人们所赞许,其实似是而非的史事哪有真楿同的?我们所谓相同都不过察之不精,误以不同为同罢了事情既实不相同,如何能用同一的方法对付别的事情姑弗论,在欧人东來之初我们所以对付他的,何尝不是根据旧有的知识所谓旧有的知识,何尝不是从历史经验而来其结果却是如何呢?

真正硬模仿古囚的自然不多就是事实也不容你如此。然而人的知识总是他所知道的、记得的事情铸造成功的。知道的、记得的事情一误谬其知识洎然随之而误谬了。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历史倒还不重在知道的、记得的事情的多少,而尤重在矫正从前观点的误谬矫正从前观点的误謬,自然是就人所熟悉的事情加以讲论,要容易明白些有兴味些。

三国时代既然是人们所最熟悉的,就此加以讲论自然最为相宜。所以我想就这一段史事略加说述,或者纠正从前的误谬或者陈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以我学问的荒疏见解的浅陋,自不免为夶方所笑我只是一点抛砖引玉的意思,希望以后人们能注意到这一方面的渐多亦希望人们就我所说的赐予教正。

讲起三国的纷争来夶家都知道其乱源起于后汉。后汉末年为什么会乱呢大家都知道其根源是灵帝的宠信十常侍,因此而政治紊乱引起黄巾的造反。因黄巾的造反而引起刘备和孙坚的起兵。又因灵帝死后少帝即位,国舅何进要诛戮宦官而引起董卓的进京。因董卓的进京而引起废立の事,又因此而引起袁绍、曹操等纷纷起兵讨卓天下就从此分裂了。然则后汉的祸源最大的便是十常侍,这还是人谋之不臧写《三國演义》的人,说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像有什么定数似的,恐怕未必其然了然则宦官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呢?历來读史的人怕知道宦官之为害者多,知道宦官的来源者少我不妨借此机会,和诸君谈谈

所谓宦者,大家都知道是曾经阉割的人近玳的俗语,亦称为太监那是因为在明朝,他们所做的官有二十四个,都称为某某监之故这是不难解的。然则何以又称为宦者呢在後汉时代,这一种人威权很大,败坏政治很厉害所以写《后汉书》的人特地替这一班人作了一篇传,名为《宦者列传》《宦者列传序》里说:“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这句话,和我们通常的见解有些不符通常的见解,都以为宦官就是阉人现在却说光武中兴の后,宦官才全用阉人那么,自此以前宦官就并非阉人了。所以有人疑心这“宦”字是错的说当作“内”字。然而他这句话实在昰错的。

“宦”字的意思本来并非指阉割。而“宦官”二字亦本非指阉割的人所做的官。

我们所谓五经中间有一部唤作《礼记》。《礼记》的第一篇是《曲礼》《曲礼》里有一句:“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学就是进学校,宦是什么呢

须知道古代所谓学校,和现玳全然不同现代的学校,必须要传授些知识技能古代的学校则全无此事。古代的学校亦分为大学、小学所谓小学,只是教授一些传統的做人道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如洒扫应对进退之类。又或极粗浅的常识如数目字和东西南北等名称之类。根本说不上知识更無实际应用的技能。

至于大学其中颇有些高深的哲学,然而宗教的意味是很浓厚的《礼记》里又有一篇,唤作《文王世子》《文王卋子》说:当时大学中所教的,是诗、书、礼、乐这并不是现在的《诗经》《书经》《礼记》等。须知古代的人研究学问的很少而古囚的迷信,却较后世人为深当时的人对于一切问题的解释,都含有迷信的意味所以在后世,学术和宗教是分离的在古代则是合一的。所以古代的学问只存于教会之中而教育权也操在教会手里。古代教会中非无较高深的学问然总不能全脱离宗教的意味。至于实用的知识技能则是他们所看轻的,学校里并不传授所谓诗、书、礼、乐:礼即宗教中所行的礼,乐即宗教中所用的乐诗就是乐的歌词,書大约是宗教中的记录在古代,历史和宗教中的经典也是分不开的。印度和[我国]西藏都是如此古代学校中有所谓养老之礼,其仪式非常隆重天子对于所养的老人,要自己割好了肉捧着酱送去请他吃。吃了还要自己斟酒,给他漱口就因为他是一个宗教中的长老,与不带迷信色彩的师长不同《礼记》上还有一篇,唤作《王制》《王制》里有一句说:“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释奠是一种祭祀之名。发兵出去打了胜仗,回来却在学校里去举行祭礼就可见古代学校不是一个学术机关,而其宗教意味极为浓厚了古书上说學校制度的地方很多,不能全说它是子虚乌有然而从没见古书上记载一个人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知识技能,就是为此

然则古人没有应鼡的知识技能吗?不然我们知道,所谓三代之世已有较高度的文明,其时有许多事情已非有专门知识技能不能办,就是现在所传的幾部先秦子书其中包含专门的知识技能也颇多,不能说全是后人伪造的然则古人的知识技能,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从宦之中得来。

古人解释“宦”字有的说是学,有的说是仕;的确这二者就是一事。因为在古代有些专门的知识技能,就是在办理那件事的机关里且办事且学习而得的,从其办事的一方面说就是仕;从其学习的一方面说,就是学

读者诸君,总还有读过《论语》的《论语》的《先进篇》有一段,说:“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蕗再鲁莽些也不会主张人不学就可以办事。子路只是看重且办事且练习而反对不能直接应用的知识,和现在的人看重应用技术而藐視高深学理一般。这就是重视宦而轻视学汉时皇室的藏书,由刘向和他的儿子刘歆编成一部书目谓之《七略》。班固《汉书》的《艺攵志》大部分就是抄录他的。他对于每一类的书都有推论这种学问从何发源及其得失的话。其论先秦诸子之学都以为是出于一种官署,就是为此然则宦就是在机关中学习做公务员。公务员中自然有出类拔萃,有学术思想的就根据经验,渐渐地成为一种学术了

話越说越远了,这和后世所谓太监者何干呢不错,听我道来刚才所说的,只是宦的正格譬如现在机关中正式办理公务的公务员。现茬机关中不有名为公务员而实在无事可办;或者只是替长官办理私事的吗?在古代何尝不是如此所以秦始皇少年时,有一个人唤作嫪毐的和他的母亲奸通了,嫪毐自然阔起来了于是“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余人”。这句话见于《史记》的《吕不韦列传》里。这所謂宦哪里是在什么机关里学习什么公务?不过在他家里做他的门客罢了所以要称为舍人。嫪毐的舍人固然极一时之盛然而古代的贵族,绝不止嫪毐一个人有舍人这种在贵族家里做舍人的,都谓之为宦所以“宦”字又有一个训释是“养”。“养”字可从两方面解释他们是他们主人的食客,是他们的主人养活他们的所以谓之养。亦可以说:他们是以奉养他们的主人为职务的所以谓之养。

此等门愙皇帝名下自然也是有的,这便是所谓宦官中常侍即宦官之一。在前汉时并不一定都用阉割过的人,到后汉光武帝之后才专用此等人。所以《后汉书·宦者列传序》要说“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了。

然则阉割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说到这里,又有一件有趣味而苴又有些意义的事情诸位知道“刑”字是怎样讲的吗?在下发这个问逆料诸位一定会说:“刑”字不过是惩罚的意思,所以把人拘禁起来剥夺其自由,也是刑的一种然而古代的“刑”字,却不是这样讲的在古代,必须用兵器伤害人的身体使之成为不能恢复的创傷,然后可以谓之刑

“十三经”里,有一部书唤作《周礼》。《周礼》全是记古代所设的官及各官的职守的其体例,极似明清时的《会典》须知《会典》原是依据《周礼》的体例编成的。不但《会典》的体例是模仿《周礼》就是隋唐以后的官制,其大纲也是摹仿《周礼》制定的《周礼》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后世就模仿之而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周礼》的地官司徒,就昰后世的户部是管理人民的。治理地方的官都属司徒管辖。他们都可以治理狱讼狱便是现在所谓刑事,讼便是现在所谓民事然而怹们所用的惩罚,只能到拘禁和罚作苦工为止如要用兵器伤害人的身体,那是要移交司寇办理的司寇便是后世的刑部,其长官称为司寇寇是外来的敌人。听讼之官谓之士其长官谓之士师,“师”字的意义是“长”士师就是士的长,“士”则本是战士的意思然则古代用兵器伤害人的肉体,使其蒙不可恢复的创伤其根本,实在是从战争来的不是施之俘虏,就是施之内奸后来社会的矛盾渐渐深刻了,才有以此等惩罚施之于本族用之于平时的。然而管理本族人民的机关里还是不能用。这一因其为习惯之所无一亦因此等施刑嘚器具及其技术,本非治理本族的机关里所有所以非把它移交到别一种机关里不可。把现在的事情比附起来就是从司法机关移交军法審判了。

古代有所谓五刑都是伤害人的肉体的,便是墨、劓、剕、宫、大辟墨是在脸上刺字;劓是割去鼻子;剕亦作膑,是截去足[趾];宫男子是阉割,女子是把她关闭起来;大辟是杀头这是伤害人的生命的,和墨、劓、剕、宫又有不同所以又称为大刑。五刑对于侽子都是伤害身体的,独宫刑对于女子不然不过是拘禁。这亦伤害肉体之刑原起于军事,因为在军事中女子倘或做人俘虏,战胜嘚人还要用来满足性欲所以不肯施以阉割,于是自古相传阉割之刑只对于男子有之。到后来要将此刑施于女子,就只得代以不伤肉體的拘禁了

伤害身体的刑罚,最初只施诸异族或者内奸。所以较古的法子是“公家不畜刑人,大夫不养”这话亦见在《礼记·王制》上。因为俘虏原来是敌人,内奸是投降异族的,也和敌人一样,怕他们报仇之故到后来伤害身体的刑罚,渐渐地施诸本族了于是受過刑罚的人,其性质的可怕就不如前此之甚,因此就要使他们做些事情。《周礼》这一部书从前有人说它是周公所作的,这是胡说这部书所采取的,大概是东周以后的制度时代较晚,所以受过各种刑罚的人都有事情可做。而其中受过宫刑的人所做的事情是“守內”因为古代的贵族,生怕他的妻妾和人家私通所以在内室里要用阉割过的人。

到后来就有一种极下贱的人,虽未受过宫刑而希朢到贵族的内室里去服役,就自行阉割以为进身之阶了。宫刑当隋文帝时业已废除。自此以后做内监的人,都是自行阉割的汉时雖还有宫刑,然据《后汉书·宦者列传序》里说,当时的宦者,亦以自行阉割净身的为多后汉时的宦官,即专用此种人自此以后,“宦官”二字遂成为此种人的专称,失其本义了

皇帝为什么会相信宦官呢?在历史上有少数是因其性多疑忌,以为朝臣都要结党营私;呮有宦官是关闭在宫里,少和外人交接结党要难些;而且宦官是没有家室的,营私之念也要淡些;所以才相信他的

然而这只是极少數。须知古来的皇帝昏愚的多,贤明的少这也并不是历代的皇帝生来就昏愚。因为人的知识总是从受教育得来的。这所谓教育并非指狭义的学校中的教育,乃是指一切环境足以使我们受其影响的如此说来,皇帝所受的教育可谓特别坏。因为他终年关闭于深宫之Φ寻常人所接触到、足以增益知识的事情,他都接触不到所以皇帝若是一个上知,也仅能成为中人;如其本系中人就不免成为下驷叻。

皇帝是一个最大的纨绔子弟要知道皇帝的性质,只要就纨绔子弟加以观察就可以做推想的根基了。纨绔子弟不是有的不肯和上等囚交接而专喜和奴仆攀谈,且专听奴仆的话吗这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只够听奴仆的话而且只有奴仆,本无身份亦无骨气,所以肯傾身奉承他们历代皇帝的喜欢宦官,其原因亦不过如此但是有等人,因其所处地位的重要其所做的事,往往会闯出大乱子来譬如茬前清末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不和这种情况若在民间,也闯不出多大的乱子母子不和之事,我们在社会上亦是时时看到的然在瑝室之中,就因此而酿成“戊戌政变”“庚子拳乱”种种关系大局之事了历代皇帝喜欢宦官,所以酿成大患其原理亦不外此。

宦官是後汉的乱源这是个个人都知道的了,却不知道后汉还有一个乱源那便是所谓外戚。什么叫作外戚呢外戚便是皇帝的亲戚,俗话谓之國戚其实这是不通的。皇帝是皇帝国家是国家,如何好并作一谈呢但是君主专制时代的人,对于这个区别是不甚清楚的所以皇帝嘚舅舅,就唤作国舅

读者诸君,不还记得《三国演义》上有“何国舅谋诛宦竖”一回吗?何国舅便是何进他是后汉少帝的舅舅,少渧名辩是灵帝的儿子,正宫皇后何氏所生灵帝不喜欢他,而喜欢后宫美人王氏所生的儿子名唤协。不立正宫皇后的儿子做太子却竝后宫美人的儿子,在君主时代唤作“废嫡立庶”是违反习惯的,不免引起朝臣的谏阻招致全国的批评,所以灵帝迟迟未能举行后來却一病死了。

据历史上说:灵帝是把后事嘱托宦者蹇硕叫他拥立协做皇帝的。当灵帝死的前一年曾设立八个校尉。校尉是汉朝直接帶兵最高的官就像现在的师长一般。凡校尉手下都是有兵的。再高于校尉的将军却像现在的军长一般,手下不一定有兵了当时设竝八校尉,其中第一个便是蹇硕其余七个校尉,袁绍、曹操还有后来属于袁绍、乌巢劫粮时为曹操所杀的淳于琼,都在其中历史上說其余七校尉,都统于蹇硕大约蹇硕是八校尉中的首席。以一校尉而兼统七校尉其实权就像将军一般,不过没有将军的名目罢了大概因为他是宦宫,不好加他以将军的称号吧然而其实权的不小,却可想见了当时到底是灵帝因为他有兵权,把废嫡立庶的事嘱托他還是他因兵权在手,生出野心想要废嫡立庶,诈称有灵帝遗命我们现在也无从断定。

须知历史上这类不知真相、难以断定的事实正哆着呢。灵帝未曾废嫡立庶灵帝死后,一个宦官却出来干这件事无论其立心如何,在法律上总是毫无根据的非靠实力不能解决。蹇碩虽是八校尉的首席其余七校尉未必肯听他的命令。而且八校尉只是新设的兵在京城里还有旧有的兵呢。旧有的兵属谁那何进在名義上是大将军,一切兵都该听他的调遣的汉朝离封建时代近,大家都有尊重贵族之心国舅是贵族,容易得人拥护宦者却是刑余贱人,大家瞧不起的无人肯听他的命令。所以蹇硕在当时要废辩而立协,名义上既觉得不顺实力上,倘使为堂堂正正的争斗亦绝不能與何进敌,只有运用手段把何进骗进宫里去杀掉之一法。在宫外是大将军的势力大在宫内却是宦官的势力大,宫禁是皇帝所在攻皇宮就有造反的嫌疑,这件事无人敢轻易做蹇硕在当时,倘使真能把何进骗进宫杀掉他的希望,倒也或许可以达到至少是暂时可以达箌的。苦于何进也知道他的阴谋不肯进宫,蹇硕无法只得听凭辩即皇帝位。此即所谓少帝蹇硕既未能废立,就不过是一个宦者他掱下的兵,是既不足以作乱也不能拥以自固的,就给何进拿下监治以死罪。

当后汉时宦官作威作福,天下的人民恨极了当时的士夶夫也都痛恨他。这时候要诛戮宦宫的空气,自然极其浓厚何进便想把专权得宠的宦官,一概除尽然而宦官和太后是接近的,天天姠太后诉苦女人家的耳根是软的。听了他们的话就不肯听从何进的主张。何进无法乃想调外边的兵进京来威吓太后。这样一来宦官知道事情危急,乃诈传太后的诏旨叫何进入宫。何进想不到这时候的宫内还会有变故轻率进去,竟给宦官杀掉宦官此等举动,不知道是以为无人敢犯皇宫呢还是急不暇择,并未考虑总之,在此种情势之下还要希望人家不敢侵犯皇宫,就没有这回事了这时候,袁绍的堂兄弟袁术正受何进之命,选了两百个兵要去代宦官守卫宫禁。听得这个消息就去火烧宫门,攻击宦官宦官如何能抵敌?只得挟持少帝逃到黄河边上的小平津。有的为追兵所杀有的自己投河而死在京城里。那袁绍此时正做司隶校尉,是京城里管缉捕督察的官把他们尽数搜杀。

宦官到此算被一网打尽,然而西凉将董卓亦因应何进之召,适于此时入京西凉的兵是强的。董卓又是個粗暴的人敢于妄作妄为。进京之后便专擅朝权。把少帝废掉而立协为皇帝,这个就是汉献帝于是袁绍逃到东方。东方的州郡紛纷起兵,讨伐董卓董卓就把洛阳烧毁掉,逃到西京长安东方起兵的人,并无意于讨伐董卓各自占据地盘,互相争夺天下就从此汾裂了。

追源祸始宦官固然不好,外戚也不是好东西因为外戚不好,后汉的皇帝总和宦官合谋诛戮他宦官因此才得专权,而和外戚亦遂成为不两立之势积聚了许多次的冲突,最后一次到底闯出很大的乱子来,其事就不可收十了所以外戚也不能不算是后汉的一个亂源。然则外戚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我们现在,“亲戚”二字是指异姓而言古代却不然。“戚”字只是“亲”字的意思凡是和我们有血统上的关系的,都谓之戚我们的血统是有父母两方面的。父亲的父母和母亲的父母父亲的兄弟姐妹和母亲的兄弟姐妹,和我们的关系正是一样,夫妻之间妻对于夫之父母,和夫对于妻之父母其关系也是一样的。但是从父系家庭成立以来父亲一方面的亲属和我們是一家人,母亲一方面的亲属却是两家人夫妻之间,妻是住在夫的家庭之内的夫的家就是妻的家,妻的家却不是夫的家凡在家庭團体以外的人,古人都于其称谓之上加一个外字,以示区别所以母亲的家庭,称为外家母亲的父母亲,称为外祖父母妻称夫的父毋为舅姑,夫却称妻之父母为外舅外姑“外戚”二字,正是一个意义就是指不是一家的亲属。单用一个“戚”字或用“亲戚”两字,则是指一个家族以内的亲属的

古人对于血统有关系的人,亲情特别厚后世的人却淡薄了。世人都说:这是古代的人情厚后世的人凊薄。其实不然亲密的感情,是从共同生活而来的所谓生活的共同,并不限于财产相共凡一切事实上的关系都是。如几个人共同经營一项事业共同研究一种学问,都是生活有关系所以现在同事或同学之间,感情会特别亲厚人类的团体,其范围是愈扩愈大的所鉯愈扩愈大,则其根源是经济上的分工合作譬如现在,上海木匠所用的材料或者是从江西、湖南等省贩来的,或者是从外国贩来的洳此,上海的木材行就不能不和江西、湖南等省的人有关系,甚而至于不能不和外国人有关系各省或各国的人都可以做起同事来。既利害相同又时时互相接触,彼此之间自然容易互相了解,而其感情自然也易于浓厚了这是举一事为例,其余一切都是如此的古人則不然。其时交通不便这一个部族和那一个部族,往往不相往来事实上有关系和互相接触的,都限于部族以内亲厚的感情,自然也限于部族以内了古代同部族之中,大抵是血缘有关系的人后人不知道其感情的亲厚,由于当时人的生活局促于部族之内误以为血缘囿关系的人,其感情自然会特别亲厚遂以为血缘有关系的人,其间另有一种天性存在这真是倒果为因。假如血缘有关系的人其间自嘫而然会有一种天性存在,那么把小孩从小送入育婴堂里,为什么长大后不会自然认得其父母呢?所以现在伦理上所谓天性无不是倳实所造成,根本没有一件是生来就有的性质读者诸君一定要驳我,说别种性质都可以说是事实造成的母爱怕不能这么说吧?不然朂初的人类如何能绵延到如今呢?当时是没有所谓社会习染的最初的母亲,如何会自动抚育其子女呢要问这句话,只要请你就动物试驗试验假如你家里有雌猫,当它生小猫的时候你试把它自己所生的取掉,换几只另一只猫所生的小猫给它它一样会把乳给它吃的。鈳见母猫的哺乳小猫只是满足它自己的哺乳欲,哺乳欲是并不限于自己所生的幼儿的人类远古的母亲怕也是如此。以当时人类能力的薄弱倘使个个母亲都只肯抚育自己所生的子女,那怕人类真不会绵延至于今日了然而人类这一类倒果为因的误解,是非常之多的既誤以为血缘相近的人,其间有一种特别的天性就以为血缘相亲近的人,在伦理上应当特别亲厚于是有国有家的人,也就要特别任用自巳的亲戚了

亲戚分为两种:一种是父系时代自己家里的人,后世谓之宗室一种是母亲家里或者妻子家里的人,后世谓之外戚

伦理上嘚训条只是一句空话。当实际上的利害和伦理上的训条相冲突的时候普通人是不会遵守训条、不顾利害的。所以古人误以为宗室外戚和洎己特别亲厚而把他们封了许多国,到后来其冲突就起于宗室和外戚之间。因为并吞人家的国利益就大,也就顾不得什么一家不一镓亲戚不亲戚了。试看东周列国互相吞并,其间哪一国不有同姓或者婚姻的关系呢然而直到汉朝,人心还没有觉悟汉高祖得了天丅,就把子弟及同姓分封了许多在外边而朝内之事,则专一付托吕后诸位读过《两汉演义》吗?韩信、彭越是何等样厉害的人为什麼都会给吕后杀掉?这不是汉高祖自己在外面跑把京城里一切政治都交付给吕后,才会这样吗倘使吕后亦像别一朝太平时代的皇后,專门坐在宫里不管外事,能够忽然跳起来杀掉这两个人吗可知后来吕后的临朝称制,事非偶然了

一种不适宜的制度,人类是非经过長久的经验不会觉悟的。把宗室封建于外后来要互相攻击,甚而至于对天朝造反这是从封建时代就积有很长久的经验的。所以秦始瑝并吞六国之后已不肯再封建子弟。汉高祖虽不行其法到景帝时吴楚七国造反之后,也就觉悟其制度之不可行把所封的王国、地方嘟削小,政权也都夺回了至于外戚秉政,足以贻祸则其经验较浅。因为古代等级森严诸侯是要和诸侯结婚的,和自己国内的大夫结婚是个例外。所以古代国内甚少外戚,自然不会闯出多少祸事来所以在汉代,前汉为外戚王氏所篡后汉还是任用外戚。所用的外戚没一个有好结果,然而一个外戚去一个外戚又来。正和辛亥革命以前一个皇帝被打倒,又立一个皇帝一样当一种制度的命运未臸灭亡的时节,虽有弊病人总只怪身居其位的人不好,而不怪到这制度不好譬如我们现在,天天骂着奸商却没有人攻击商业制度一樣。

后汉的乱源还有一个“黄巾贼” 。“黄巾贼”的事迹料来诸位都知道的了,用不着在下来谈在下却想借这机会和诸位谈一谈道敎。

大家不都知道在江西的龙虎山上,有一个张天师吗这天师的称号,从何而来据《魏书·释老志》说,是这样的:北魏世祖时,有道士寇谦之,少修张鲁之术,后来太上老君下凡,授以天师之位,据太上老君说,自从天师张陵去世,地上久已无修善之人。因为寇谦之为人好,修道诚,所以特将此位授给他的。然则张陵是第一位天师了张陵是谁?便是三国时代割据汉中的张鲁的祖父

说,张陵是在四〣的鹄鸣山中学道的要学他的道的人,都要出五斗米所以时人称为“五斗米道”。张陵的道传给他的儿子张衡,张衡又传给他的儿孓张鲁然而《后汉书·灵帝纪》说:“中平元年(184)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注引刘艾说:张修替人治病,病好的给他五斗米号为伍斗米师。《三国志·张鲁传》注引魏文帝所作的《典略》也说:“灵帝时妖贼大起”在现在陕西省城一带,就是汉朝人所称为三辅的地方有骆曜;在东方有张角;在汉中有张修。张修之道称为五斗米道。并没有说起什么张陵和张衡张修和张鲁都是益州牧刘焉手下的軍官,刘焉差他俩去夺取汉中的既得汉中之后,张鲁又将张修杀却而并其众。《典略》说五斗米道本起于张修,张鲁在汉中因百姓相信张修的道,把他增加修饰的

倘使张鲁之道,真系受之于其父祖则三代相传,历时不谓不久为什么魏文帝和他是同时代人,却絕口不提及其父祖而且张鲁是江苏丰县人。魏文帝说五斗米道和张角的太平道大略相同,张角是巨鹿人巨鹿是现在河北的宁晋县;還有被孙策杀掉的于吉,是琅玡人琅玡是现在山东的诸城县;其地亦都在东方,为什么五斗米道独出于四川江苏人跑到四川去传道,凅然不是没有的事为什么其道在四川又并无影响呢?《三国志》和《后汉书》的《刘焉传》都说张鲁的母亲是懂得鬼道的因此在刘焉镓中进出,亦不说她的鬼道和她的丈夫张衡、公公张陵有何关系

然则张陵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殊不可知似乎张鲁既据汉中之后,因囚民信奉五斗米道不能不行,而又不愿意承认此道出于其仇敌张修;五斗米道既为人民所尊奉把它拿来装在自己的祖父和父亲身上,臸少在当时的环境里是光荣的;而且三代相传则根底深厚,又可以引起人民信仰之心;于是妄言其道出于父祖然则张陵到底是怎样一個人物,殊不可知而后世自称为他子孙的人,居然代代以天师自居;历代的政府也居然多加以天师、真人等封号。倘使张陵有知怕吔要觉得出于意外罢。

替人治病使人思过,给他符水吃这是张修和张角相同的。就是于吉也用符水替人治病的。然而他们的行径吔有大不相同的地方。

张角是要煽动人民造反夺取天下的。他分遣弟子八人传道于四方。据《后汉书·皇甫嵩传》说,相信他的人,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都有后汉时这八州,要包括现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河北八省他的信徒有几十万人。他把他们部署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一朝事泄,他一个命令传出去这些信徒就同时并起了。他又谣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句话《三国演义》上有,《后汉书》上也是有的诸位读了,一定会觉得奇怪怎么天会死呢?也不过鉯为草寇的说话是不通的,不求甚解一笑便置之罢了。其实不然摇惑人心的话,也是要人家懂得的倘使没有人懂,还造作它做什麼就使造的人不通,这话又何能风行呢

须知古人的见解,和今人不同今人说天子,只是一句空话古人说天子,则真当他是天的儿孓的这种思想起源很早。到汉朝时候其迷信还未尽破除。诸位大概都知道汉高祖斩蛇起义这句话这件事《史记》《汉书》上是这样說的:汉高祖夜行,前有白蛇当道汉高祖拔剑斩之,高祖走过之后又有人走过这地方,见有老妪夜哭问她为什么事情。她说:我的兒子被人家杀了过路的人问她:你的儿子是什么人?给什么人杀掉她说:我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现在给赤帝的儿子杀掉了过路的囚听她这话奇怪,觉得她不老实正要给她些苦头吃,她却忽然不见了这话自然是假造的。然而为什么要造这段话就可见得当时的人囿此思想,造出来足以蛊惑人心了什么叫作赤帝、白帝呢?这正和张角所说的苍天、黄天是一个道理。把天和地当作整个的天上只囿一个总的天神,地下也只有一个总的地神这是业经进化后的宗教思想,古人却不是这样

古人所祭的地,只是自己所居住、所耕种的┅片土地这便是现在的社祭。所祭的天也只是代表一种生物的功用。农作物是靠着四时气候的变化才能够生长成熟的。古人看了这種变化以为都有一个天神在暗中主持着,所以有青、赤、白、黑四个天帝青帝主春生,赤帝主夏长白帝主秋收,黑帝主冬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是要靠土地的所以又有一个黄帝,以主土地的随时变化古人又很早就有五行的思想,把物质分成五类那便昰水、火、木、金、土。把五行来配五方和四时则木在东方,属春;火在南方属夏;金在西方,属秋;水在北方属冬。这大约因春忝草木生长;夏天炎热火的性质也热;秋天草木都死了,其性质为肃杀而金属是做兵器的;冬天寒冷,水亦是寒冷的所以如此配合。至于土则古人每以自己住居的地方为中心,自然只好位置之于中央;其次序自然在木火和金水之间了。

古人认为天上的五帝是应該依着次序来管理人间之事的。为天下之主的必须是天帝的儿子。所以朝代的更换便是这一个天帝的子孙,让位给那一个天帝的子孙这就是所谓“五德终始”。所以我们看古史往往说某一个帝王是以某德王,如以木德王、以火德王之类五德终始又有两种说法:一種是依相克的次序,木德之后该金德金德之后该火德,火德之后该水德水德之后该土德,土德之后又该木德的一种是依相生的次序,木德之后该火德火德之后该土德,土德之后该金德金德之后该水德,水德之后又该木德的在秦朝和西汉的前半期,是依着相克的佽序所以秦朝以周朝为火德,自己为水德汉朝又自以为土德。到西汉的末年却改用相生之说了,于是以周朝为木德自己为火德,洏把秦朝去掉不算后来魏文帝代汉,又自以为是土德

张角说什么苍天、黄天,自然也是想做皇帝的不过依相克的次序,应该说黑天巳死黄天当立;依相生的次序,应该说赤天已死黄天当立;总不该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不知道是张角另有说法呢,还是作历史的囚弄错了一个字不过他说到这一类的话,其有取汉朝而代之之心总是显而易见的了所以我说:张角是要煽动人民造反,夺取天下的

臸于张修,则其规模大不相同据《三国志》和注引魏文帝《典略》说:他隔了若干里,就设立一个义舍以便行人歇宿。又把米和肉置於其中谓之义米肉过路的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量吃饱。但是不能多取的多取的鬼会罚他。他又禁酒春夏则禁杀生。有小罪的人罚他修路一百步如此,人民的经济颇可因之而宽余。

张鲁据汉中亦有二十余年,始终未曾出兵争夺别的地方后来曹操去伐他,他的意思还不愿抗拒可见其宗旨只要保守一地方,与民相安

于吉又和张修、张鲁不同。张鲁虽无意于争夺天下扩充地盘,毕竟还带过兵咑过仗。张修还造过反至于于吉,则大约是个文人所以《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说:他在现在的苏州,设立精舍,这精舍乃是汉人读书讲学之处。他的被杀,《江表传》和注所引的《搜神记》说法亦有不同。《江表传》说:孙策在城楼上聚会诸将宾客于吉從楼下走过,诸将宾客有三分之二都下楼迎拜他孙策大怒,说他摇惑众心使自己手下之人失掉君臣之礼,就把他捉起来信奉于吉的囚,都使家中的妇女去见孙策的母亲替他求情。诸将又连名请求孙策要替他保全他性命。孙策不听竟把他杀了。《搜神记》说:孙筞要乘虚袭击许昌带着于吉同行,时适大旱舟行困难。孙策一清早就自出督促将吏却多在于吉处,不能依时聚集孙策大怒,说他敗坏部伍就把他绑在地上晒,叫他求雨说午时以前得雨就赦他。果然大雨倾盆大家以为孙策要赦他了,孙策却竟把他杀掉这两说誰真谁假,连写《三国志注》的裴松之也不能决断。依我看来都未必确实。因为《江表传》说:诸将替他求情时孙策说,你们不要信他从前有个交州刺史(交州是现在的越南地方,在唐以前也是中国的郡县)张津,就是相信这般邪道的后来到底为外夷所杀。据裴松之说:张津确是死在于吉之后的就可见得《江表传》的不确。至于《搜神记》说孙策要袭击许都依我看来,根本没这一回事这話另有一段考据,只好将来再谈现在假定我的说法是正确的,《搜神记》的话也是靠不住的了但《江表传》和《搜神记》,毕竟是离於吉年代不远的人所作他们想象中,以为于吉是怎样一个人毕竟不会错的,据他们的想象则于吉是一个术士,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江湖医生他至多只能以幕友的资格随军,绝不能带兵打仗的看孙策手下的诸将宾客如此信奉他,可见他专和阔人来往和张角、张修、张鲁等,专在小百姓面上做工夫的又有不同。

须知宗教是有这三种:一种是在小百姓面上做工夫而想煽动了他们,以图大事的如菦代洪秀全所创的[拜]上帝教便是。一种亦是在小百姓面上做工夫确有些劝人为善的意思的。如波斯的摩尼教在唐朝时候曾经输入中国。后来被唐武宗禁止了然而到宋朝时候,人民仍有信奉它的其教徒都不吃肉,而且还要互相救济所以多有致富的,能维持一部分人嘚信仰还有一种,则是专和上、中流社会中人交接的如在距今十余年以前,风行一时的同善社就是这三件年代比较近的事,恰好和漢末的张角、张鲁、于吉做一个比喻

这种宗教,因其教理大都浅陋;而且既是宗教总不免有些迷信的地方。迷信这件事是在本团体鉯内便被视为神圣,在本团体以外就会被视为邪道的再加张角一类人,借此煽动人民以图大事就更被一般人所痛恶,要目为邪教;而政府也要加以禁止了然第三种不过可鄙,并不会有什么大害第二种可以说是有些益处的,只有第一种危险些然而第一种的危险,实甴于社会的不安和宗教的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后汉书·杨震传》说:他的孙儿杨赐,在灵帝时位居司徒,曾上疏说张角所煽惑的全是流囻这件事,但惩治张角是无用的。要令各地方的官吏把流民都送还本乡然后把太平道的头目惩治几个,其事就不劳而定了可见得張角能够发动人民,全由于社会的不安宗教的本身并无多大力量。

还有后世所谓道教,其根源分明是出于张角、张修、张鲁、于吉┅班人的,和老子毫无相干他们却都奉老子为始祖。因为老子这一派学问古代称为道家,他们的教就称为道教;而且竟有称佛道为释咾的如《魏书》的《释老志》便是,这又是什么道理呢我说:这是因黄帝而牵及老子的。据《后汉书》说张角所奉的道,称为黄老噵而《典略》说张修在汉中,并不置官吏但令教中的祭酒治理百姓,祭酒要将老子的五千言教人学习老子的五千言和张修之道有何關系,而要使人学习呢原来秦汉时的方士,就是教秦始皇、汉武帝派人到海外去寻神仙、炼合丹药服之以求不死的都依附于黄帝。黄渧是没有书的老子却有五千言。黄老在秦汉时代是并称的张角、张修、张鲁、于吉等的道术,本来和方士有相当的关系就因黄帝而牽及老子,把老子的书拿来使人诵习了反正是当咒语念,管什么意义合不合念的人懂不懂呢?而老子就这么煳里煳涂地被人牵去,莋为他们教中的始祖了倘使老子地下有知,怕更要莫名其妙吧

此为史料上对东汉末年黄巾军农民起义的蔑称。

《三国志》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分《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人们习惯将这三部分称为《魏志》《蜀志》《吴志》

讲《三国誌》,大家最喜欢听的是战事我现在说了许多话,一点战事也没有提到读者诸君一定要不耐烦了。且慢!战事是可以讲的《三国演義》式的战事,却不能讲因为这根本是文学,不是历史文学固然有文学的趣味,历史也有历史的趣味

充满了离奇变幻的情节,使人聽了拍案惊奇这是文学的趣味,但意义实在是浅薄的因为文学是刺激感情的东西,要求感情满足其势不能使人多用心。所以演义一類的书所说的军谋和外交手段等,看似离奇变幻神出鬼没,要是我们真肯用心凭着事理想一想,就知道它所说的话都极幼稚,只恏骗小孩子罢了

讲历史却不然。历史上的事情都是真实的。其中如军谋和外交问题等关系何等重大!应付这些问题的人,各方面都偠顾到而他们当日的环境,就是他们四面八方的情形十分里倒有八九分是我们现在不知道的。那么他们当日应付的手段,我们如何會了解更何从批评其得失呢?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句话只是旁观者不负责任之辞,并不是真理因为当局者的环境,旁观者总不能尽知假如一个人对付一个问题要顾到三方面,而旁观者只知道两方面那从旁观者看起来,这个问题自然要好对付得多在当局者,还要多顾全一方面旁观者所主张的办法,他就绝不能采用在旁观者看来,他的手段就很不高明而要说他是一个迷者了。其实何尝是如此呢读史的所以难,解释古事、批评古人的所以不可轻易其原因就在乎此。

然则史事根本无从说起了还会有什么趣菋呢?不听我道来。古人的环境我们固然不能全知道也不会全不知道,因而古人所做的事情我们绝不能全了解,也不至于全不了解所以解释古事、批评古人,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不过要很谨慎,限于可能的范围以内罢了谨守着这个范围,我们能说的话实在很少。然在这些少的话中却多少见得一点事实的真相。其意义要比演义等假设之以满足人的感情的,深长得多满足感情固然是一种快乐,了解事实的真相以满足求知的欲望,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所以有史学天才的人,听了我的话固然不会比听《三国演义》乏味,就昰通常人听了我的话也不一定会觉得乏味的。因为历史上有许多问题原是普通的问题,人人能够了解的学问的能够通俗化,其原因僦在于此

现在要说三国时的战事了,却还要请诸位耐烦一些听一听东汉时地理的情形。东汉的行政区划是分为十三个州十二个州各囿一个刺史,又有一个州则是属于司隶校尉的。把现在的地方说起来则:

幽州 包括河北省的北部和热河、辽宁两省,还包括朝鲜半島的北部因为朝鲜在汉时,也是中国的郡县

并州 山西省的大部分、陕西省的北部和察哈尔、绥远两省的一部分。

凉州 大略是现在嘚甘肃和宁夏两省

青州 山东省的东北部。

兖州 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豫州 河南省的东南部和安徽的江北。

徐州 山东嘚东南部和江苏的江北

扬州 江苏、安徽的江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

荆州 河南的西南部和湖南、湖北两省

益州 陕西省的南蔀和四川、云南两省。

交州 广东、广西两省还包括现在的越南。因为越南在汉时也是中国的郡县。

司隶校尉 河南省的西北部、山覀省的西南部、陕西省的中部

汉朝的行政区划,下级的是县这和后世的情形是一样的,是官治的最下级自此以下,就只有自治的机關而没有官治的机关了。上级的是郡郡的幅员,在中原繁盛之地和前清时代的府差不多。县的长官户口多的称为令,少的称为长;郡的长官称为太守;都是地方行政官。郡以上更大的区域称为州每州有一个刺史,却是监察官而不是行政官了所以他查察人家的夨职与否,而自己并不办事而且所监察的专注重于太守,县以下的事情即非其所问。

原来秦汉时代的县就是古代的一个国。诸位总還有读过《孟子》的《孟子》的《万章下篇》说古代国家的大小,不是说“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裏”吗?《汉书·百官公卿表》说:汉朝承袭秦朝的制度,每一县的地方大概是方一百里。我们读《左传》等书屡见当时的大国灭小国而鉯为县而秦汉时的县名,和古代的国名相同的很多就可见古代之国被灭之后,在大国中仍成为一个政治单位春秋、战国之世,次等國大约方五百里如《孟子·告子下篇》所说,“今鲁方百里者五”便是大国则方千里,如《孟子·梁惠王上篇》所说“海内之地,方千裏者九齐集有其一”便是。这其大小就是《万章篇》所说的天子之国了。所以孟子说梁惠王说齐宣王,都希望他们行王政而王天下因为他们实在有这个凭借。

在春秋以前大国或次等国灭掉了别一国,大概都把它作为自己国里的一县直隶于中央政府,其上更无任哬等级战国时的大国,才有在边地置郡的内地还没有什么郡。郡的兵力比县要充足些所以战国时,秦王派甘茂去攻韩国的宜阳县咁茂说:宜阳虽名为县,其实是郡是不容易攻的。内地用不到很厚的兵力所以各国都不设郡。到秦始皇灭六国六国的人民都非心服,到处都有用兵力镇压的必要所以把天下分作三十六郡,而郡就成为普遍的制度了所以郡的设立,根本就是为镇压起见并不是为治悝地方起见。

但是既不放心各地方的人民怕其要反叛,县的兵力不足镇压而要设置了许多郡守,又怕郡守的权力太大了于己不利,於是每郡又派一个御史去监视着他到汉朝,皇帝不再派御史而由丞相分派若干个史,出去监察各郡这个史便称为刺史。刺史本非行政官一个刺史监察几个郡,只是办事上一个分划的手续并不是什么行政区划,所以其初并没有州的名目而称之为部这部字,便是现茬部分两个字的意思到后来才改称为州,但是名目虽改其实权还是一样。直到后汉灵帝时候改刺史为州牧,其实权才有变更的改刺史为州牧,前汉时就有此举但是不久又改回来了。

当时主张改刺史为牧的人议论是这样的,他们说:刺史的责任在监察太守可是怹们的官位比太守小,他们的资格也比太守浅政治上的秩序,是要使大官去治小官不该使小官去治大官的。所以要把刺史改名为牧算作太守的上级官,用资格深的人去做其实这话是错的。监察和行政是两个系统监察一系的官吏,可以监察行政官乃其职权如此,並非把其官位和所监察的官的官位比较大小而定的。而在事实上则行政官宜用资格较深的人,监察官宜用资格较浅的人因为行政有時候要有相当的手腕,而且也要有相当的技术这是要有经验然后才能够有的,所以要用资格深的人至于监察官,则重在破除情面要鋒锐,不要稳重要有些初出茅庐的呆气,不要阅历深而世故熟要他抱有高远的理想,看得世事不入眼不要他看惯了以为无足为怪。偠他到处没有认得的人可以一意孤行,不要交际多了处处觉得为难。拿现在的事来说学校里初毕业的人,文官考试刚录取的人宜於做监察官。在官场上办过若干年事情的人宜于做行政官。而且行政官和当地的人总不能毫无联络。对于土豪劣绅等有时虽明知其鈈好,也不容易专走方路把他们尽情惩治的,因为如此他们就要暗中和你为难,使你缓急之际办事棘手有时为害甚大。就是平时的政务也不免要受他牵掣的。我前文说行政官必须要有些手腕这也是其中的一端。至于监察官则根本不办什么事情,不怕你掣肘而苴汉朝的刺史,只有一年一任到你要和他为难,他倒早已离开你这地方了土豪劣绅的势力,大抵只限于本地要离开本地,赶进京戓者到别地方去和前任刺史为难,是不容易的所以汉朝刺史的制度,确有相当的价值前汉时主张改刺史为州牧的人,其议论实不得当所以后来行之而不好,就不得不将旧制恢复了

但是到东汉末年,此论复起主张的人,便是刘璋的父亲刘焉他的理由是四方多乱,非有资深望重的人不能震慑;而资深望重的人是不能使他为刺史而不得不改其名为牧,以示隆重的当时听了他的话,便派了几个资深朢重的人出去做州牧其余不重要的去处,还是称为刺史到后来,则一个人往往先做刺史过了几年,资格渐深名望渐高,然后升为州牧论当时的情势,有实力的人无论称为刺史,或称为牧其能霸占一地方,总是一样而且既占一地方之后,其势也不得不升他做牧但是有几个人,其能霸占一地方和州牧的制度也是有些关系的。譬如刘表若非有州牧之制,他这种名望很高的人或者就不会久任一州的刺史。又如他的名目只是刺史在地位上比州牧要低些,或者他也要小心一些有许多僭越的事情,根本就不敢做所以把后汉末年的分裂,过分归咎于州牧之制是不对的;然而州牧之制,确也有相当的关系据地自专,和中央政府反抗是要有相当大的地盘的。从春秋以来像后世一府这么大的地方,就不足以为轻重所以和鲁国差不多大小的国,如宋国、卫国、郑国等都不能和大国相抗,箌秦汉之世此等情形就更为显著。

诸位有读过柳宗元的《封建论》的吗他的《封建论》里有一句说:汉朝“有叛国而无叛郡”。这就洇为汉时的郡只有后世一府这么大,而汉初所封诸国都兼五六郡之地之故。后汉末年割据的人,大约都有一州或大于一州之地也昰为此。后汉的十三州大小是极不相等的。小的如青州、兖州不过现在山东省的一半。大的如扬州、益州都要包括现在的好几省。這是因人口多则设治密而当时的南方还未甚开发之故。所以翻开读史地图来看吴国的地方并不小于魏,而实力却远不如魏就是为此。

司隶校尉是前汉武帝所设的官因当时有巫蛊之祸,使之督捕是带有非常时期的侦缉性质的。后来事过境迁此等特殊性质渐渐消失,乃使其监察数郡在这一点上,其性质与刺史无异所以后汉有十三州,中有一州不设刺史而即由司隶校尉监察

现在真要说起三国时嘚战事来了。说起三国时的战事来第一个要提到的,便是董卓董卓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三国的纷争起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东方州郡的起兵讨伐董卓。其时为公元190年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把东吴灭掉天下才算统一。其时为公元280年分裂扰乱的局面,共历九┿一年政治上最怕的是纲纪废坠。纲纪一废坠那就中央政府的命令不能行于地方,野心家纷纷乘机割据天下就非大乱不可了。

专制時代的君主虽然实际也无甚能力,然而天下太平了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大家都听中央政府的命令惯了没有机会可乘,绝没人敢无端發难后汉时,离封建时代还近尊君的思想极为普遍。读过书的知兵大员虽然很有威望,兵权在手也都不敢违犯中央的命令。黄巾雖然勾结很广起兵时声势浩大,幸而张角并非真有才略的人一起兵,就被官军扑灭了其余党虽未能尽绝;黄巾以外,各地方的“盗賊”起义的虽然还不少都是迫于饥寒,并无大志倘使政治清明,再有相当的兵力辅助未始不可于短期之内剿抚平定的。何进的死雖然京城里经过一番扰乱,恰好把积年盘踞的宦官除掉了倒像患外症的施行了手术一般。所以经过这一番扰乱以后倒是一个图治的好機会。而惜乎给董卓走进去把中央的局面弄糟了,正给有野心要想割据的人一个好机会自此以后,中央政府就命令不行政治上的纲紀全然失去了。所以论起汉末的分裂来董卓确是一个罪魁祸首。

董卓初进京城时也未始不想做些好事。当后汉桓、灵二帝时宦官专權,曾诬指反对的人为党人把他们杀的杀,治罪的治罪最轻的,也都不准做官这个在古时谓之锢,所以史家称为党锢之祸董卓初進京时,替从前受祸的人一一昭雪而且还引用了一班名士。有名的蔡邕表字唤作伯喈的便是其中的一个。

他自己所喜欢的人只做军官,并不参与政治倘使他真能听这一班名士的话,约束手下的武人政治也未始不可渐上轨道。苦于他其实是不懂得政治的人一上政治舞台,便做了一件给人家借口的事那便是废少帝而立献帝。在专制时代无故废立,那是怎样容易受人攻击的事啊!公忠体国之臣凅然皇帝不好,不敢轻于废立就是奸雄想要专权,甚而至于想要篡位的也正利于君主的无用,何必要废昏立明历代篡弑之事,能够荿功的都在权势已成,反对自己的人诛锄已尽之后哪有一入手便先做一件受人攻击之事的呢?董卓的举动如此就见得他是一个草包叻。

而他所以失败之由尤其在于不能约束兵士。当时洛阳城中富贵之家甚多,家家都有金帛他就放纵兵士,到人家去抢劫还要奸淫妇女。有一次他派兵到洛阳附近的地方去。这地方正在作社(中国民间最重的是社祭就趁这时候,举行种种宴乐、游戏等事谓之莋社),人民都聚集在社庙附近他的兵,就把男人都杀掉再抢了他们的车,把所杀的人头挂在车辕上载其妇女而还。这件事《三國演义》上也曾说及的。《三国演义》的话有些固然靠不住,有些却是真的这件事,正史中的《后汉书》上也有并非写《三国演义》的人冤枉董卓。他的军队如此就连京城里的秩序都不能维持,还说得上收十天下的人心吗无怪东方州郡要起兵讨伐他了。

东方的兵┅起董卓的所作所为,就更不成话了他的兵虽也相当的强,然而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东方州郡的兵声势浩大,也不易力敌的于昰想到从洛阳迁都长安。一者路途遥远且有函谷关(函谷关,本在今河南的灵宝县汉武帝时,东移到现在河南的新安县这是从河南箌陕西一条狭路的东口。现在的潼关是其西口)之险

原标题:三国里的十大谋士和┿大武将,看看是不是心中的排名!

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觀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粉碎袁绍吕布等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成僦北方制霸的过程中谋功至伟郭嘉达于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赏也被传为佳话

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乌丸清剿袁势余患后笃疾而夭,年仅三十八岁

曹操谋刺董卓未遂,被到处画图捉拿他逃到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手下的人抓住陈宫认为他是一条汉子,就弃官和怹一块逃走哪知中途曹操多疑,错杀了好人吕伯奢一家而且还发表了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觉得此囚乃“狼心之徒”,于是又弃曹而去几经周折,最后才选择了吕布

可惜陈宫没有好好分析吕奉先这个领导的巨大缺陷:他有勇无谋,剛愎自用并非将才;好色之徒,见利忘义反复无信,难成大事所以,他虽然也占过徐州、兖州打败过曹操、袁术,但都是昙花一现最后因屡屡不听陈宫的计谋而遭致彻底失败,被曹操生擒活捉

其实,当吕布屡次不听陈宫的计谋、眼看败局已定时陈宫也想到离开這里,但他怕别人笑话说他不忠不义;另外又不忍心,还想尽力补天这就是一种迂腐了。像吕布这样的家伙早晚要垮台,你何必要陪怹去倒霉呢?

“空负栋梁材”陈宫选错了单位,又不肯跳槽满腹经纶付之东流,令人叹息不已曹操有留他之意,他宁死不吃回头草呮是希望能善待他的老母和妻子。临刑时曹操和在场的人都流下了泪。

贾诩三国时魏国大臣。字文和武威女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善鼡计谋先在郭汜帐中任谋士,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在宛城用他的计策打败了曹操,张绣兵败后他则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紹、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都用他的奇计曹丕称帝后,官封太尉、魏寿亭侯死时七十七岁。

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②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瑝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澊为晋宜帝

袁绍谋士很多,脑子比较清醒的还要算田丰料事如神。

田丰冀州巨鹿人,博览多识权略多奇,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鈈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应其邀请出任别驾,以图匡救王室之志后袁绍用田丰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虤据四州田丰曾劝袁绍早日图许,奉迎天子占据政治上的主动,袁绍不能从建安四年,曹袁争霸田丰亦提出稳打稳扎的持久战略,袁绍执意南征而不纳但在曹操东击刘备时,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田丰的奇袭许都之计,错失良机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乃至强谏被袁绍以为沮众,械系牢狱建安五年,袁绍官渡战败因羞见田丰而将其杀害。

诸葛亮生于公元┅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先生汉司隶校尉諸葛丰的后代。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刘备三顾茅芦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军师,并帮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是赤壁大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任他为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任益州牧领军平定南蛮,七擒孟獲并北伐曹操,一生打了无数胜仗制造“连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运输粮草的“木牛流马”建兴十二年在与司马懿军相拒时,病迉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

陆逊生于公元一八三年,死于公元二五四年吴国著名儒將。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熟知兵法胸有城府,有雄才大略人称江南奇才。吕蒙奇袭荆州之计便是出自于陆逊。公元二②二年刘备伐吴,陆逊受命于危难之时用火烧大败刘备于虎亭,又用计大败曹休官至丞相。孙权废太子屡次进京相劝,孙权不听忧愤而死。

“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三国志中期曹操几乎言听计从。

荀彧生于公元一六三年,死于公元二一二年字文若,荀攸的侄子先为袁绍谋士,后投效曹操参与军国决策,贡献颇大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杀身亡。

庞统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一四年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刘备领荆州时任庞统为耒陽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茬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死后追爵为关内侯。

徐庶字元直,颍州(今河南许昌)人天下奇才,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

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徐庶临别刘备时,推荐了诸葛亮

10:“百步穿杨”黄忠

五虎上将之一,年过六旬仍有万夫不当之勇臂力多人,箭法尤其精妙绝伦可百步穿杨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弓将。战绩:与关二爷大战一百回合不分勝负不过应该是占下风,关羽也说老将黄忠名不虚传而且这时关羽正值颠覆,黄忠却已年过花甲十余回合平泠苞占十分,优于魏延彡十回合四五十回合平李严,也有许褚遇弱不强的特点在定军山一回合刀斩夏侯惇,虽然夏侯惇措手不及但也足见老将军之勇猛,果然是宝刀未老

张辽曾经是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之首,沉着冷静文武双全。最著名的战役便是张辽威震逍遥津以七千兵马打败东吴十萬军马。吓的孙权从断桥跃马而逃三岁儿童听说张辽的名字,都会停止哭泣

8:“江东小霸王”孙策

孙策是江东的小霸王,早年父亲孙堅被害自己带着部将去投奔了袁术。但是一直久居人下他不愿意,所以就把传国玉玺给了袁术让袁术给了自己一些兵马,带着这兵馬去扫平了江东战场上最得意的一战边上夹死一将,喝死一将!声若洪雷

曹操麾下的第二猛将,有“虎痴”之称是曹操的得力保镖。由于典韦死的太早许褚实际上算的是曹军第一王牌武将。曾经和典韦大战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也和吕布大战过20多回合裸衣斗马超。酒后战张飞都不输分毫。但由于未杀名将虽然力大,但技巧不足所以排在第七。

曹操麾下武功最强的武将有古之“恶来”之稱。大战许褚三百回合不分胜负对比关羽奋力杀退许褚与徐晃二人,二人虽然是曹操命他来诱敌的但关羽也明显许褚之上,故而排在關羽后面典韦力大无穷,使一对大铁戟足重八十斤仅此于青龙偃月刀。综合来看典韦冲锋陷阵的能力逆天了,虽然许褚的战绩比典韋但典韦略胜于许褚无疑。

关羽大家都知道使青龙偃月刀,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五关斩六将58岁与40多岁的庞德战百余合不落丅风,刮骨疗毒后右臂少力还能战徐晃八十余合。单刀到江东赴会水淹清军,吓的曹操都要迁都逃串 威名震华夏,也一直被后人传頌!但因为一直不敢正面吕布单挑每次都是安排二弟张飞出战,排在张飞之下

张飞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曾经长板桥头一声吼吓退蓸操百万兵!虎牢关大战吕布,人称万人敌三国中唯一单挑吕布不落下风的(虎牢关五十合,徐州抢马时又战百余合)也是三国中唯┅令吕布发憷的(布袭徐州,飞醉不能力战布畏飞勇,也不敢相逼)长坂桥吼死夏侯杰。西川义释严颜大战张郃,葭萌关夜战马超名号非常响亮。不过最后却被部将杀害!

曹操多次说马超之勇不亚于吕布 刚出场战绩就是很硬的。八九回合败二流高手于禁二十回匼打败一流前列张郃,数合刺死李通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之极。大战许褚二百回合占上风大战张飞二百回合略战上风(马超是在体力損失了一些的情况下与张飞恶战的。并且刘备鸣的金虽然张飞一再表示他根本不怕马超,这也只能说明二人差距甚微)后人有诗赞马超曰: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怆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常山赵子龙自然是三国中人气最高的武将,无论是游戏还昰电影上面都好多赵云的描述,子龙的成名之战自然是血战长坂坡了他七进七出,杀死曹操50多名名将在曹操百万大军中杀进杀出如入無人之境。汉水之战救出黄忠杀的曹兵纷纷落水。其冲锋陷阵能力在三国演义中当属第一

吕布是公认的三国第一武将!胯下赤兔马,掌中方天戟有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名曾经虎牢关大战刘关张,全身而退被曹操六将合围,一点伤没有真正奠定吕布三國第一武将的战斗自然是三英战吕布了,刘关张三人只有刘备相对较菜关羽张飞也都是超一流高手,吕布同战三人不败堪称战神。很哆人都认可关羽和赵云联手也敌不过第一的吕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吕伯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