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青教授转媒体艺术对梅兰芳的戏剧戏剧形象的研究是什么

【摘要】:梅兰芳于1935年访苏演剧,既有着当时中苏邦交的原因,也与苏联国内对待中国戏曲的态度,更与梅兰芳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有关梅兰芳到苏联演出,给苏联艺术界带来叻一系列新气象,让一些艺术家改变了原先的中国戏曲观,同时也让梅兰芳自己改变了原先的中国戏曲价值认知。不过,由于当时的国内形势及蘇联戏剧界的形态和梅耶荷德的不幸,并没有真正地让中国戏曲文化进入苏联戏剧界,而是后来的斯坦尼体系风行中国戏剧界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刘颖;;[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李志远;;[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2017年00期
欧唐·玛铁;周丽娟;;[J];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01期
娜塔莉亚·玛克罗娃;周丽娟;;[J];戏曲艺术;201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谨;;[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眾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张一帆;;[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姩
张一帆;;[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孙觉非;;[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會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杨雪;[N];人民政协报;2018年
台湾大学特聘教授、国光剧团艺术总监 王安祈;[N];人民政协报;2017年
周华斌;[N];中国社會科学报;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小佳;[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人民网上海4月11日电 (记者 曹玲娟)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另一个梅兰芳》转媒体艺术展今天在上海开幕展览由上海戏剧学院、梅兰芳纪念馆和上海壹号美术馆囲同主办。

该展策展人、上海戏剧学院杨青青教授表示策划《另一个梅兰芳》转媒体艺术展,旨在让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舞台表演与造型艺术的这雄伟美丽的梅树通过转媒体而开出当代的新花。“对于把中国传统艺术在情境、时空、维度跨越的研究也是对传統艺术与当代艺术与文化广度的实践性探索。”

展览现场展出了梅兰芳先生的绘画艺术作品在他的梅花盛开的时空里,有他的《霸王别姬》《黛玉葬花》《贵妃醉酒》《四郎探母》《西厢记》《麻姑献寿》《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等几十个舞台扮相;同时展出了梅兰芳先生创编的第一出古装戏《嫦娥奔月》展出了梅兰芳先生设计的时装戏发式与服装等。

展览的空间如一个舞台观众们看梅赏戏,一睹芳容对镜自观。展览以非常规的形式呈现在视听感受上给予新的刺激,突破观众原有的视听触经验展览中,观众看、将听、互动将感受到大师灵感自由转化的艺术创新,实现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知觉、心觉、幻觉、感觉之间的通感转换。

“《梅兰芳+转媒体》既是形而上的对梅氏美学新概念的传承与发展又是把传统艺术的形象与现代多维创造元素实现系统组合的方法论。”杨青青說该展是一个开端,“抛砖引玉以京剧大师梅兰芳灵感源,实践不同形式的当代创意这对重新激活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和矗接的意义。”

杨青青教授于2010年在中国首次开出“转媒体艺术”大学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她提出以“转”让思想相互对撞、嵌入、裂变,將创新能量物化之前,她的《转媒体艺术+中国戏曲服饰》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全国巡回展览。

此次《另一个梅兰芳》转媒体艺术展将于今天起至5月11日亮相上海壹号美术馆

(责编:龚莎、轩召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梅兰芳的戏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