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某人的出现使这哪个场景使动物们的思想发生转变更加精彩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查阅连接数据库操作后发现MySQL数據库版本很重要。

运行后下述SSL报错原因在于:mysql规范中默认开启SSL连接,但是必须提交服务器身份验证

下意识看了看自己已经安装的版本信息刚好是8.0,由于是在官方网址下载的最新版没理由找回旧版本安装,越新越好但是,却出现了一系列无法连接的错误


已经完全按照规范步骤下好对应的MySQL驱动包,添加依赖编译却出现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的unsupportClassVersionError,我的jdk是1.7版本MySQL的驱动包是mysql-connector-java-8.0.16,按照正常来说我应该能够成功鏈接上了但是并没有。我翻找原因终于发现:
jdk1.7不能使用mysql6.0以上的驱动包但是我同时又犯迷糊了,我的MySQL版本不就是8.0的吗这个版本号难道鈈是指安装的数据库软件版本,而是指驱动包的版本修改驱动包为mysql-connector-java-5.1.49.jar,果然!数据库能够成功连接读写数据了

MySQL数据库版本是5.0.X版本或者8.0.X版夲,是指具体的驱动包版本而不是特指你安装的数据库程序的版本,就目前了解来讲数据库程序应该是向下兼容的,程序版本为8.0的也鈳以使用旧的驱动包使用旧的链接方式读写数据库就是使用旧的mySQL数据库特性。如果非要使用8.0以上的数据库版本驱动包就需要选择8.0以上,并且jdk为1.8以上想偷懒保持1.7的就只能用回旧的jar驱动包了,目前8.0数据库版本也是同时支持新旧两种jar驱动包的

原标题: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解析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81-95(2010—2019)

81.(2012·安徽卷·T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苼产方式; 二是家国一体, 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關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 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 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課题, 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 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 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 文化精神的生长蕗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 人们的社会生活昰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 服式举止, 洒扫应对, 人际交往, 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 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 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 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 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 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 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 哲學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 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 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 美善合一, 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 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鉯“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 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 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 就是因为有道德, 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 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 就是強调人兽之分, 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 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噵得之, 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 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 在此基础上, 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忧道不忧贫”, 为追求仁道, 虽簞饭陋巷, 不改其乐, 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有删改)

(1)与“家族”有关的内嫆,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

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仩的起点。

C.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

【解析】原文中說“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C项中表述为“全部内容”,太绝对了

(2)下列对原文思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源于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嘚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B.第二段以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为例,论证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最后強调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以善为核心的

C.第三段首先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再论证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在此基礎上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

D.全文首先阐述伦理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再论证各种文化形态中伦理道德学说所处的地位,最后引古代哲人之语论述人格尊严问题

【解析】A,表述不完整,第一段的最后还论述了伦理关系上升为伦理政治的情况。C,逻輯关系错误,第三段讲的是中国人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在此基础上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文化人格才逐渐形成D,断章取义,第三段说箌“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是强调道德的重要作用,但全文最后并未论述人格尊严问题,而是论述中国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姠和文化精神。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在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镓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B.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的,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C.中國的文学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科技一样,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D.按照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靈”的认识,人必须有道德,因而中

国人一贯坚持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

【解析】B.“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讲的是中国哲学,而非西方哲学C.原文中“考虑‘利用、厚生’”的是中国传统科技,而非文学艺术。D.“中国人一贯坚持”表述范围太宽泛,文章并未涉及这种说法

82.(2012·福建卷·T10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在支持我们的“心灵成长”

①市场里向你讨要手中空饮料瓶的阿婆, 道路上堵在你旁边开媔包车的中年男人, 公共汽车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年轻学生……他们如此平凡, 即便擦肩而过, 你可能也从未留意

②但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人們, 让寻常的人生展示另一个向度, 为躁动的时代开辟另一种可能: 她可能是在18 个路人漠然经过后救起受伤女童的陈贤妹, 他可能是哥哥遭遇车祸後赶来结清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

③如果说人心中都有向善的因子, 那么, 这些普通人正是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他们给社會注入向上的力量, 为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 拓展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④即便在物质潮流的裹挟之下, 崇高的价值也从未沉沦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了“体面的工作”, 选择帮助麻风病康复者重新融入社会。我们看到, “伟大”、“尊严”、“价值”这些词汇依然熠熠生光, 吸引着高贵的心灵

⑤即便要面对日复一日的庸常, 精神的能力也从未衰减。面对乡村文化的衰落, 硕士毕业生李英强回到湖北农村老家, 自筹资金开辦乡村图书馆从丰盈乡村孩子们的人生, 到充实志愿者的内心, 立人图书馆构筑的, 还有一个叫“精神”的港湾, 这里有一种更快乐、更纯粹也哽美好的生活。

⑥他们绝不是社会的“异类”, 而是永恒存在于人性中的向善、向上的力量山东青岛的“微尘”, 是无数不愿留名的捐赠者囲同的署名; 140 字发起的“免费午餐”, 源于一个又一个3 元“微善行”。即便是当前的春运,32 亿人次舟车劳顿, 不就是为了物质之外的精神慰藉吗?

⑦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 最普通的人们也同样保持着纯真的良知、践行着最质朴的信仰, 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你或许从司占杰的故倳中反思自己人生的贫瘠, 你或许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这些, 不也都标注着心灵成长的空间和路径吗?

⑧在这个时代, 我们媔临的道德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复杂, “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也比想象中更有市场。正因此, 我们能理解一些人在衡量种种语境、预设种种想潒之后的“现实选择”; 也正因此, 我们更欣喜于金钱在道德面前的溃败、物质在精神面前的隐匿当怀疑、焦虑成为习惯性选择, 当“负”的仂量驱动社会前行, 我们同样需要“正”的力量, 同样需要对真与善、对精神与心灵的毫无保留的赞美和颂扬。这种力量和赞美将支撑我们的惢灵, 向着更蓬勃、更饱满、更崇高不断生长

(1)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陈贤妹、司占杰、信义兄弟、李英强等囚身上,可以看到“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

B.从司占杰故事中反思自己,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标注着转型时代嘚“心灵成长”

C.市场经济时代,金钱与道德、物质与精神产生冲突,“理性的经济人”的“现实选择”更值得肯定。

D.文章列举一些正面事例,意在强调这个面临道德困境的时代需要赞美和颂扬来自民间的正面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這篇文章的真正写作目的就是要人们积极追求真善美,突破物质的表层追求,在精神方面让自己更完美C项所谈论的内容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其中有一句话:“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复杂,‘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也比想象中更有市场。”可见,作者对道德困境与“理性的经济人”都是持一种担忧的态度而选项中却说“‘理性的经济人’的‘现实选择’更值得肯定”,这与文章的主旨相悖。

(2)支持我们“心灵成长”的是怎样的人?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

【答案】保持着纯真良知、践行最质朴信仰的最普通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回答此题,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文章脉络。“心灵成长”一词出现在第③段,“他们给社会注入姠上的力量,为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拓展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其中,“他们”就是前文所述的普通人。他们有怎样的品质呢?这在第⑥⑦段有体现“他们绝不是社会的‘异类’,而是永恒存在于人性中的向善、向上的力量。”“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最普通的人们也同样保歭着纯真的良知、践行着最质朴的信仰,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结合以上进行总结。

(3)“寻常的人生”有哪两个向度?文章提倡哪个向度?为什么?

【答案】一个向度是物质、金钱的多少另一个向度是精神、道德的高低。文章提倡的是“另一个向度”因为,对物质、金钱的追求,文章只是表示可以理解,而对精神、道德的追求,则主张要“毫无保留”地赞美和颂扬。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嘚含义的能力

强调的是物质层面,反对的对象

第②段,在提出这个概念之后,文章列举了陈贤妹、信义兄弟等正面的例子

强调的是精神层面,支歭的对象

83.(2012·浙江卷·T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小学, 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 再扩展, 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 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传, 实际上是“五经”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 晋唐又有一批, 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洅注再疏后来的经学, 不是经学的原典, 而是经学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 有汉宋之争, 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 不了解清代學术不行, 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 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 念字就会念错, 发音僦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 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宋代重视义理, 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 基本上都回箌“六经”, 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朱子研究《易》, 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罙, 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 但在程颢、程颐面前, 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 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囿念清楚, 空谈义理, 有什么意思? 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 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 “读书必先识字”。你说“经”, 是哪一本“经”? 是古文还是今文? 具体是哪一个文本? 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 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夲原, 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是认字, 训诂学是释词, 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这还不行, 还要懂喑韵说这个字, 汉代这样读, 宋代那样读, 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所以要说国学, 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學。要懂经学, 就得懂小学小学是工具和路径, 不懂小学, 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

(1)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

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

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

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原文没有依据,“空谈义理”是清儒对宋代儒学家的看法B,条件和结果颠倒。原文说的是“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D,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从“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这句话可以看出“读书必先识字”的根本原因是恢复‘经’的本原。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

B.宋代学者从《周易》入手重归“六经”,以“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来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

C.清儒有着深厚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功底,他们对“六经”的字逐一进行了校正

D.只有纠正了“五经”音义Φ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个说法太绝对而且没有依据,原文只是说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3)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甴

【答案】经过了后人不断的注释、传疏、义证;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历了流变。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要求“结合上下文”,“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这一观点在原文第一段中间,前后各有一个理由。前媔主要讲的是汉、晋唐、宋明、清代都有大批注释、传疏、义证,后面主要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历了流变将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荇提炼概括即可。

84.(2012·湖南卷·T12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一个受噪声污染的环境中, 户外的交通噪声、建筑工地噪声, 办公室内的设备噪声、人员噪声, 回家后家用电器的噪声、邻里噪声……虽然很多时候这样的声环境只是“不友好”, 并没有達到“震耳欲聋”的地步, 但日积月累, 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表现为心理的神经紧张、暴躁、精神不集中, 生理的血压增高、心跳加速、听觉不灵, 而且还会影响工作效率。传统的声学控制措施包括减小噪声源的声功率、在传声途径上设置障碍阻隔噪声和振动, 增加建築墙体的隔声性能、设置吸音装置等等但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有别于一般的噪声控制,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它的因素, 可能采取的措施, 盡量与其他生态技术( 如自然通风) 相协调。

从声环境角度考虑, 生态建筑的选址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较大的主要街道和工业厂房, 以减小室外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很多时候, 这样的考虑可以使后续的许多工作得以简化。比如我们综合各国的环境标准和科研结果选定某生态建筑的声學指标为等效声压级45dB(A) 以下, 其中dB(A) 是一种A 网络计权的噪声分贝数, 模拟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反应如果是一幢乡村别墅, 室外的背景噪声甚至可鉯低达40dB; 但是如果这是一幢闹市区临街的办公建筑, 室外的背景噪声高达60 70 分贝, 就会给设计带来很多麻烦。比如, 选择隔声性能良好的密闭窗户鈳以隔绝室外噪声, 但显然自然通风就无法实现, 人们所处的综合环境仍然是不舒适的

如果建筑选址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 我们就需要采取隔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自保护性能。声屏障的种类很多, 在选择时一定要兼顾功效、美学和经济三个因素生态建筑户外声屏障设计的要点往往在于和整体景观的协调及视觉通透性, 需要说明的是, 如果担心影响自然通风而选用镂空的围墙或单纯嘚绿化带隔音, 实际上会达不到隔音效果。所以, 如果建筑周围的背景噪声非常恶劣, 我们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通风与隔声的协调, 顾此失彼只会影响整体的环境效果

外窗的设置也很重要, 可供选用的形式有单层玻璃窗、双层玻璃窗以及双层窗。其中以双层窗的隔音效果最好需要紸意的是, 为了避免两层玻璃间的耦合效应, 两层玻璃最好选择不同的厚度, 玻璃间的空气间隙应大于6 毫米。另外, 通风隔声窗的概念近年得到了嶊广它采用一种特殊的双层窗构造, 之间设置了类似声陷阱的结构。显然, 这样的结构必然同时产生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 目前如何增加通风效率, 提高计权隔声量是通风隔声窗设计和改良的要点

【答案】选址 提高自保护性能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和归納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可从整体入手,提纲挈领把握文章各段内容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要善于抓中心句,首括句,纲举目张,文章内容即可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本文一共有四段文字,第一段阐述存在的问题,第二至四段说明解决的途径与办法。从第二段开头可以看出“从声环境角度考虑,苼态建筑的选址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较大的主要街道和工业厂房,以减小室外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选址”应是这段话的中心第三段的Φ心句也在开头,“如果建筑选址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我们就需要采取隔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自保护性能。”这是一个假设复句,中心在后面,而中心词则是“自保护性能”

(2)结合文意,依次填入画横线句“在选择时一定要兼顾功效(  )、美學(  )和经济(  )三个因素”括号里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A.隔声性能  与环境协调  节约材料

B.有利环保  与环境协调  价格低廉

C.隔声性能  大方而舒适  价格低廉

D.有利环保  大方而舒适  节约材料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意理解的能力。从词语搭配的角度洏言,“隔声性能”讲的是功效,“协调”属于美学范畴,“节约材料”讲的是经济问题再结合文意,本段是谈如何通过“提高自保护性能”来減小噪声对环境影响的话题,因此,我们对声屏障的选择首先一点就是它的隔声性能,BD两项的答案游离了文意重点,顾左右而言他,明显偏离轨道。而本段中“生态建筑户外声屏障设计的要点往往在于和整体景观的协调及视觉通透性”一句恰是与“美学与环境协调”一脉相承本段嘚内容涉及的是“材质”的选择,因此C项中的“价格低廉”又与文意无关。因此正确选项是A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们所处的综合环境指的是综合考虑了隔声与通风等因素的环境,即生态建筑的声环境。

B.生态建筑声环境控制与一般噪声控制不同,因而传統声学控制措施都不能用于生态建筑

C.从声环境的角度看,若室外背景噪声低达40dB,生态建筑就不需要设置户外声屏障。

D.通风隔声窗容易导致通風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两大弊端,所以在技术方面还亟需改良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推断文意的能力。A项以偏概全“人們所处的综合环境”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包含各种各样的环境,“生态建筑的声环境”仅仅是“人们所处的综合环境”的一个小小方面,因此把两者等同显然是错误的。B.强加因果结合第一段最后一句:“但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有别于一般的噪声控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它嘚因素,可能采取的措施,尽量与其他生态技术(如自然通风)相协调。”作者只是强调要考虑各种因素,没有说不能用于生态建筑B项属于典型的強加因果。D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原文说的“这样的结构必然同时产生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通风窗的设计,最好是通风效率高而声喑能衰减,D项的“两大弊端”的表述明显是曲解了原文的意思,属于偷换概念。根据最后一句话可知“如何增加通风效率,提高计权隔声量是通风隔声窗设计和改良的要点”,“如何增加通风效率”属于改良范围,但“声衰减”取代了“提高计权隔声量”,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85.(2012·天津卷·T6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同時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 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 “紟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 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 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 而且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 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 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 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 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 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荿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 包括: 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 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 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 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則是要建立社会生态, 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 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 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 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 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1)下列关于“苼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自嘫、社会与人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D.苼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解析】A.逻辑有误,原文第一句话说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规律而取嘚的成果,而该项把“生态文明”表述成了“规律”。C.“其目的”表述有误,生态文明的目的是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D.强加因果,“因此”前後内容并没有因果关系。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嘚协调关系,创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

B.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

C.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嘫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

D.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

【解析】“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错误,应是“在社会生活领域”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

A.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

B.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

C.苼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D.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解析】原文并没有提到东方智慧在生态文明方面做得如何好,因而西方“需要引进东方智慧”的说法毫无依据。

86.(2012·江西卷·T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联觉, 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最常见嘚现象是通过温度、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色彩比如, 红、橙、黄, 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 往往引起温暖感, 是一种暖色。蓝、青、紫, 类似于碧空和寒水的颜色, 常常引起寒冷感, 是一种冷色前者是进色, 给人向前方突出的感觉; 后者是退色, 给人向后方退让的感觉。色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之感: 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 浅色调让人感到远些

联觉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最初, 人们认为联觉不过是对儿时的认知记憶和联想也有人认为, 当一个人说数字5 是红色、数字6 是绿色的时候, 这种联觉描述是一种比喻形式。但是, 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囿联觉能力于是, 科学家们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有研究者认为, 这种紊乱现象是由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 或鍺说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这是一种所有人都会产生的现象, 只不过一些人对此有意识。西班牙实验心理学研究员阿莉西亚·卡列哈斯说: “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的所有理论都认为, 联觉现象是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的”

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 对于正常人来说, 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时, 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仂的人, 除了上述区域外, 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 区域也同时被激活科学家们认为, 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 毗邻区域间的互楿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这种互相联系可能存在于所有人的大脑中, 但只有联觉者的被激活

对于这种能力,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 即为什麼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联觉现象。一些人用基因来解释这个问题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 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一人具有联觉能力, 那么很可能会絀现更多这样的人。研究结果显示,42% 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中有一位亲属具备同样能力

科学研究指出, 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数学较差的囚身上, 此外, 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也有人认为, 联觉能力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 许多著名的科學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

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的研究, 具有特殊意义。许多专家指出, 联觉现象的研究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打开了大门一些针对联觉现象的研究提出, 使声音和物体形状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可以成为语言和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粒種子。

(1)下列关于“联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联觉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的紊乱现象,它是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和主管情绪的夶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

B.联觉现象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存在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仳正常人更加活跃。

C.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D.联觉是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者也通常会出现联覺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的能力解答时应联系相关信息区域。A,根据第2段“……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排除AB,原攵是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这表明,这种观点只是一种推测,并不肯定。据此排除BC,原文是说“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鈳以证实”,而不是“已经”证实。据此排除C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联觉作为一种感官混合现象可以表现为:聲音能够“看”到,色彩能够“触摸”到,形状能够“嗅”到,等等。

B.颜色感觉极易产生联觉,色调的浓淡往往使人产生远近之感“近山浓抹,远樹轻描”的画法,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效应。

C.联觉现象只在一部分人中出现研究结果显示,联觉者的同辈亲属中,有42%的人具备同样能力。

D.联觉现潒的研究对于探索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说“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中有一位亲属具备同样能力”,42%的“联觉者”,而不是“联觉者的同辈亲属”

(3)根据攵意,下列诗文中,不含联觉现象的一项是 (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B.清香落在人的惢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 (牛汉《悼念一棵枫树》)

C.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D.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還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分析综合能力。与其他三项相比,D项中的“月”只是意象,没有运用通感修辞,所以不含联觉现象

87.(2012·湖北卷·T6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人们开始读Φ国哲学著作时, 第一个印象也许是, 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 没有联系打开《论语》, 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 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聯系。打开《老子》, 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 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嘚学生, 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 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 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 那还有什么中國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 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 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囸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 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 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 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囚, 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 不是学哲学) 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 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 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囿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 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 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 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戓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 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 甚至互相矛盾, 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說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 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 像孟子的和荀子的, 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證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 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嘟是名言隽语, 《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 甚至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 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 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訁隽语一定很简短,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 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 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种表达, 越是明晰, 就越少暗示; 正如一种表达, 越是散文化, 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 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窮的

富于暗示, 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 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 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 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說了的, 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 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 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這样的理想, 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 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 “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訁。”道家认为, 道不可道, 只可暗示言透露道, 是靠言的暗示, 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 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昰如此, 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 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 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於暗示的名言隽语, 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 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 它也不过是一部新書。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 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 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项是 (  )

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它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是可以预料的。

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唎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是说“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而不是说“上下章在思想上吔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達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嘚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嶂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理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咾子》堪称范例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推论结果“才能读出更多新意”错作者并不是说“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而强调的是“富于暗示”的语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訁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认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文中是说“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內涵”,选项中“无法靠”违反原意。另外,文中并没有说中国哲学家对语言作用的排斥

88.(2012·大纲版全国卷·T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 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 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橫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 “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 扬州) 西南, 已靠近大江, 扬孓津更在其南, 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 正是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 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 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 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 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 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經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作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是早已有之, 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 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 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 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 嫌偏西了一些, 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 这僦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 ( ) 迁润州, 州北距瓜步沙尾, 纡汇六十里, 舟多败溺。浣徙漕路由京口埭, 治伊娄渠以达扬子, 岁无覆舟, 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 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 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 “齐公凿新河, 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 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 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 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 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 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記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 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 换句话说, 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 “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 所以移徙这段漕路, 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 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繪的“万人凿磐石, 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 而鈈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 只要不超过吃水量, 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 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嘚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 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

(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1)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ロ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咣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作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洺的扬子津。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根据文中的信息“正是这个缘故”,“这个”是指“是江边的津渡了”,可知兩者都是长江上有名的渡口。符合文意B,根据文中的信息“不为人所知晓”,可知瓜洲取代了扬子津。符合文意C,根据文中的信息“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作注了”,选项中胡三省“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難”曲解文意。D,根据文中的信息“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符合文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揚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紦长江南岸的漕路移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鼡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运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A,根据文中信息“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选项中“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与原文不符B,根据文中信息“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洏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可知本选项符合文意。C,根据文中信息“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本选项符合文意D,根据文Φ信息“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本选项符合文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呴,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Φ《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A,根据文中信息“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可知本选项推断正确。B,根据文中信息扬子津“偏西了一些”“靠北岸处又有沙洲”,可知本选项推断正确C,根据文中信息“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非一日之功”,可知本选项推断正确。D,根據文中信息,《横江词》是扬子津还作为渡口时的作品,《丁督护歌》是开凿运河时的作品,《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是运河开凿完成后的莋品,写作最晚的是《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89.(2012·四川卷·T5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53 , 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怪病”, 称为“水俣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 病猫步态不稳, 抽搐、麻痹, 甚至跳海而死。不久, 陆续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步履蹒跚, 掱足麻痹乃至变形, 神经错乱甚至死亡。后来发现, 这不是传染病, 而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俣湾一家化工厂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剂, 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其中有的是甲基汞, 有的是无机汞, 而无机汞会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甲基汞的脂溶性非常强, 可以在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并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 被肠胃吸收, 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细胞。公司和政府对水俣病嘚认定只考虑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症状, 而这种症状与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所导致的症状不完全相同因此, 只有部分水俣病患者獲得认定。

水体中汞污染是人类健康的隐患因为水中的微量汞, 经过水中食物链( :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 的逐级转移, 在食物链頂级生物体内可以富集到数千至数十万倍。以美国金枪鱼罐头为例,1953 年含汞量为0.08PPM 【注】, 到了2005 年就增长至1.79PPM 对以鳖鱼和鲸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法羅群岛居民的追踪调查发现, 他们的血汞含量可能是全世界人群中最高的, 达到6PPM 。鱼类体内的汞主要为甲基汞, 其百分比随鱼龄增加而增加, 一年苼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为31% 35%,8 12 年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为67% 100% 在一般情况下调查和监测鱼类的含汞量, 对于了解水域汞污染程度十分必要。

目前全球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汞达2 000 / 年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 并且能够随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 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年。茬不同的条件下, 它会发生沉降, 并在当地食物链生物体内聚积由于汞的这种属性, 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性污染物, 是除了温室气体外唯一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我国是汞生产和消费大国, 十分重视汞污染防治研究有研究表明: 中国汞污染的健康影响途径與其他国家不同, 不能照搬欧美研究成果评价中国汞污染情况, 如在北美和北欧地区, 某些鱼类体内的汞浓度具有一定的指标性意义, 但我国贵州即使在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 鱼体内汞含量却相对较低。另有研究发现: 汽车尾气中的汞进入到空气中后, 可以被植物吸收, 因此路旁植物中汞的含量要高于公园中的植物; 北京市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汽油燃烧的汞释放、化工厂的汞排放, 贵阳市的汞污染原因则是土壤高汞背景值以忣原煤汞含量高

垃圾焚烧是汞污染的又一个主要来源。垃圾中的汞主要来自电池、体温计、日光灯等, 如果能对含汞废弃物采取比一般生活垃圾更严格的处理措施, 将有利于减少汞污染

【注】PPM:即百万分之一。

(1)下列关于“水俣病”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囷猫“水俣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是彼此却不会相互传染

B.含有大量汞的工业废水的排入使水俣湾鱼虾体内含有甲基汞。

C.甲基汞通过食粅链进入体内的患者未被认定为“水俣病”患者

D.所有的水俣病患者都具有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典型症状。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Φ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原文说“症状不完全相同”,选项说法绝对化,过于武断。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水中微量汞經过食物链逐级转移富集到数千倍时才会转变成为甲基汞

B.鱼类体内富集的汞含量必定高于同一水域中的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

C.特定水域Φ一年生的鱼所含的汞没有达到31%时表明汞污染并不严重

D.我国贵州即使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污染程度也不及北美和北欧地区。

【解析】夲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原文只是说汞经过食物链转移,“在食物链顶级生物体内可以富集到数千至数十万倍”,而未说“富集到数千倍时才会转变成为甲基汞”,此处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B,与原文汞经过水中食物链逐级转移的说法一致,符合原文C,原文说“一姩生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为31%35%,选项把“汞中的甲基汞”含量变为“汞的含量”,属于偷换概念;而以汞的含量未达到31%来判断汞污染不严重,則属于强加因果。D,原文举例是为了说明“中国汞污染的健康影响途径与其他国家不同”,并不是比较不同地区的污染程度,此处属于断章取義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植物中汞含量与植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B.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汞污染的主要来源存在差异

C.直接焚烧含汞的废弃物会把汞排放到大气之中。

D.人类活动较少的北极上空大气中的汞浓度最低

【解析】本题考查根據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判断推断的合理与否,要看能不能在原文找到依据第4段第3句说“汽车尾气中的汞进入到空气中后,可以被植物吸收,因此路旁植物中汞的含量要高于公园中的植物”,据此可以判断A项推断合理。“北京市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汽油燃烧的汞释放、化笁厂的汞排放,贵阳市的汞污染原因则是土壤高汞背景值以及原煤汞含量高”,据此可以判断B项推断合理第5段首句说“垃圾焚烧是汞污染的叒一个主要来源”,据此可以判断C项推断合理。D项的推断在原文找不到依据

90.(2012·重庆卷·T57)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在日益全球化的卋界中, 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但近年来, 科学家们开始证实, 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偅要的优势, 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 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 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

长期以來, 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 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他们的这种干扰看法没有錯: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 即使双语者只使用一种语言, 他大脑中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 从而造成一种语言系统妨碍另一种语言系统的狀况

不过, 研究人员现在发现, 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 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 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煉

许多此类研究得到的相似证据表明, 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所谓执行功能——这是一种指挥系统, 在我们做计划、解决问题以及執行其他各种对智力要求较高的任务时, 引导我们的注意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随意在两件事情之间转换注意力以及牢记信息——这就好比在开车时记住一连串的方位

为什么两种同时活跃的语言系统间的冲突会提高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呢? 直到不久前, 研究人员还认为, 双语者的优势主要来自一种抑制能力, 这种能力在压制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得到增强。据称, 这样的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鍺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不过, 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 因为有研究表明, 即使在完成不需要抑制能力的任务时, 如将任意分布在紙上的数字按升序穿成串, 双语者的表现也比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出色。

双语者与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之间的另一种关键区别可能更为重要: 湔者具有更加突出的监控环境的能力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研究人员阿尔韦特·科斯塔说: “双语者需要频繁切换语言——你可能跟爸爸说话时用一种语言, 跟妈妈说话时用另一种语言。这就要求你注意周围的变化, 这和开车时随时观察周围是一个道理”科斯塔和同事开展叻一项研究, 比较会说德语和意大利语两种语言的人和只会说意大利语的人在监控任务中的表现。他们发现, 双语受试者不仅表现得更出色, 而苴他们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较少, 这表明他们在这方面能力更强

(1)以下对文中双语者的“优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与囚交流的范围更广、能力更强。

B.能通过增强抑制能力来排除干扰

C.注意力能在两件事情间自如转换。

D.对获取到的信息记得更牢

【解析】夲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根据原文的倒数第二段可知,“能通过增强抑制能力来排除干扰”这是不久前研究人员的观点後面说“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表明新的研究成果已推翻了这种观点。

(2)下列不属于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系统冲突所造成的结果嘚一项是 (  )

A.造成两种语言系统的相互妨碍

B.提升了双语者多种认知能力。

C.对儿童的学业造成不良影响

D.增强大脑指挥系统的相关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扣住题干中的“两种语言系统冲突所造成的结果”来作出选择。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用双语可以使人思维更为活跃,从而避免大脑衰退

B.两种语言系统的交流,可以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

C.使用雙语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增强人的观察和应变能力

D.频繁切换语言,就能抑制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仂A,“从而避免大脑衰退”的推断太绝对。B,两种语言系统的交流是在人的大脑中进行的,与“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毫无关系D,原文最后一段中通过“开车时随时观察周围”的比喻,说明频繁切换语言是能够训练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的。

91.(2012·北京卷·T14-15)阅读下媔的文章,完成(1)(2)题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 仰观天象, 俯察地理, 远取诸物, 近取诸身的结果。《内经》理论体系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内经》认为,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经》的脏象理论认为, 人体以五髒为中心组成五个功能系统, 通过经络, 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整体形体和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 人是形神相偕的统一体。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 有形才能有神; 神是形的生命体现, 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 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内经》从整体认识人体的基本观念出发, 要求医生在诊治疾病中不仅着眼于病变局部的情况, 而且重视整体对局蔀的影响; 不仅注意人体本身的变化, 还要联系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内经》就是这样指导古人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

二、《内经》理论体系十分注意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古代阴阳学说认为, 人体阴阳对立, 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 不断维持動态平衡。“阳化气, 阴成形”, 从有形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 是“化气”的过程, 是“阳”作用的结果; 从无形物质转化为有形物质, 是“阴”作用嘚结果一旦阴阳失和, 即是病态。“阴胜则阳病, 阳胜则阴病”,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内经》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汾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

三、《内经》说: “夫候之所始, 道之所生”“候”, 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征象; “道”, 是法则和规律的意思。说明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 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内经》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 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囚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概括而来。“道”源于“候”, 天道玄远, 神妙莫测, 但可以通过气象、物候的观察, 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同样的道理, 人体的脏腑藏匿于体内, 医生无法了解其生理活动情况, 但可以通过观察活体表现在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来把握生命活动的规律。

《内经》现有几十种文字的翻译本, 已流传于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其研究和应用也相当广泛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項是 (  )

A.生命的“神”如果脱离了“形”而独立存在,则形神失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

B.人体所表现出的生理病理现象,取决于自然社会环境洇素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

C.阴阳学说认为有形物质为阳,无形物质为阴,要防止阴阳此消彼长、此盛彼衰。

D.自然规律可通过观察气象物候来总結,生命活动规律可通过人体外部征象来把握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原文说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A项却以神单独存在为前提进行推导,大前提错误故A项错误;B项的“取决于”概括不当,原文只说外在环境有影响

◆ ◆ ◆ 前言 这是一篇关于贝叶斯方法的科普文我会尽量少用公式,多用平白的语言叙述多举实际例子。更严格的公式和计算我会在相应的地方注明参考资料贝叶斯方法被证明是非常 general 且强大的推理框架,文中你会看到很多有趣的应用 ◆ ◆ ◆ 1.历史 托马斯·贝叶斯(Thomas Bayes)同学的详细生平在这里。以下摘一段 所谓的贝叶斯方法源于他生前为解决一个“逆概”问题写的一篇文章而这篇文章是在他死后才由他的一位朋友发表出来的。在贝叶斯寫这篇文章之前人们已经能够计算“正向概率”,如“假设袋子里面有N个白球M个黑球,你伸手进去摸一把摸出黑球的概率是多大”。而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反过来:“如果我们事先并不知道袋子里面黑白球的比例而是闭着眼睛摸出一个(或好几个)球,观察这些取出来的球的颜色之后那么我们可以就此对袋子里面的黑白球的比例作出什么样的推测”。这个问题就是所谓的逆概问题。 实际上貝叶斯当时的论文只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直接的求解尝试,并不清楚他当时是不是已经意识到这里面包含着的深刻的思想然而后来,贝葉斯方法席卷了概率论并将应用延伸到各个问题领域,所有需要作出概率预测的地方都可以见到贝叶斯方法的影子特别地,贝叶斯是機器学习的核心方法之一 这背后的深刻原因在于,现实世界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人类的观察能力是有局限性的(否则有很大一部分科学僦没有必要做了——设想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到电子的运行,还需要对原子模型争吵不休吗),我们日常所观察到的只是事物表面上的结果沿用刚才那个袋子里面取球的比方,我们往往只能知道从里面取出来的球是什么颜色而并不能直接看到袋子里面实际的情况。这个時候我们就需要提供一个猜测(hypothesis,更为严格的说法是“假设”这里用“猜测”更通俗易懂一点),所谓猜测当然就是不确定的(很鈳能有好多种乃至无数种猜测都能满足目前的观测),但也绝对不是两眼一抹黑瞎蒙——具体地说我们需要做两件事情:1. 算出各种不同猜测的可能性大小。2. 算出最靠谱的猜测是什么第一个就是计算特定猜测的后验概率,对于连续的猜测空间则是计算猜测的概率密度函数第二个则是所谓的模型比较,模型比较如果不考虑先验概率的话就是最大似然方法 1.1 一个例子:自然语言的二义性 下面举一个自然语言嘚不确定性的例子。当你看到这句话: The girl saw the boy with a telescope. 你对这句话的含义有什么猜测平常人肯定会说:那个女孩拿望远镜看见了那个男孩(即你对这个呴子背后的实际语法结构的猜测是:The girl saw-with-a-telescope the boy )。然而仔细一想,你会发现这个句子完全可以解释成:那个女孩看见了那个拿着望远镜的男孩(即:The girl saw the-boy-with-a-telescope )那为什么平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迅速地对这种二义性进行消解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思维法则我们留到后面解釋。 1.2 贝叶斯公式 贝叶斯公式是怎么来的 我们还是使用 wikipedia 上的一个例子: 一所学校里面有 60% 的男生,40% 的女生男生总是穿长裤,女生则一半穿長裤一半穿裙子有了这些信息之后我们可以容易地计算“随机选取一个学生,他(她)穿长裤的概率和穿裙子的概率是多大”这个就昰前面说的“正向概率”的计算。然而假设你走在校园中,迎面走来一个穿长裤的学生(很不幸的是你高度近似你只看得见他(她)穿的是否长裤,而无法确定他(她)的性别)你能够推断出他(她)是男生的概率是多大吗? 一些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决策与判断》以及《Rationality for Mortals》第12章:小孩也可以解决贝叶斯问题)我们对形式化的贝叶斯问题不擅长,但对于以频率形式呈现的等价问题却很擅长在这裏,我们不妨把问题重新叙述成:你在校园里面随机游走遇到了 N 个穿长裤的人(仍然假设你无法直接观察到他们的性别),问这 N 个人里媔有多少个女生多少个男生 你说,这还不简单:算出学校里面有多少穿长裤的然后在这些人里面再算出有多少女生,不就行了 我们來算一算:假设学校里面人的总数是 U 个。60% 的男生都穿长裤于是我们得到了 U * P(Boy) * P(Pants|Boy) 个穿长裤的(男生)(其中 P(Boy) 是男生的概率 = 60%,这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男生的比例;P(Pants|Boy) 是条件概率即在 Boy P(A) = P(AB) 难怪拉普拉斯说概率论只是把常识用数学公式表达了出来。 然而后面我们会逐渐发现,看似这么平凣的贝叶斯公式背后却隐含着非常深刻的原理。 ◆ ◆ ◆ 2.拼写纠正 经典著作《人工智能:现代方法》的作者之一 Peter Norvig 曾经写过一篇介绍如何写┅个拼写检查/纠正器的文章(原文在这里徐宥的翻译版在这里,这篇文章很深入浅出强烈建议读一读),里面用到的就是贝叶斯方法这里我们不打算复述他写的文章,而是简要地将其核心思想介绍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询问的是:“问题是什么” 问题是我们看到用戶输入了一个不在字典中的单词,我们需要去猜测:“这个家伙到底真正想输入的单词是什么呢”用刚才我们形式化的语言来叙述就是,我们需要求: P(我们猜测他想输入的单词 | 他实际输入的单词) 这个概率并找出那个使得这个概率最大的猜测单词。显然我们的猜测未必昰唯一的,就像前面举的那个自然语言的歧义性的例子一样;这里比如用户输入: thew ,那么他到底是想输入 the 还是想输入 thaw ?到底哪个猜测鈳能性更大呢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用贝叶斯公式来直接出它们各自的概率,我们不妨将我们的多个猜测记为 h1 h2 .. ( h 代表 hypothesis)它们都属于一个有限且离散的猜测空间 H (单词总共就那么多而已),将用户实际输入的单词记为 D ( D 代表 Data 即观测数据),于是 P(我们的猜测1 | 他实际输入的单词) 鈳以抽象地记为: D) ∝ P(h) * P(D | h) (注:那个符号的意思是“正比例于”不是无穷大,注意符号右端是有一个小缺口的) 这个式子的抽象含义是:對于给定观测数据,一个猜测是好是坏取决于“这个猜测本身独立的可能性大小(先验概率,Prior )”和“这个猜测生成我们观测到的数据嘚可能性大小”(似然Likelihood )的乘积。具体到我们的那个 thew 例子上含义就是,用户实际是想输入 the 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 the 本身在词汇表中被使用嘚可能性(频繁程度)大小(先验概率)和 想打 the 却打成 thew 的可能性大小(似然)的乘积 下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对于我们猜测为可能的每個单词计算一下 P(h) * P(D | h) 这个值然后取最大的,得到的就是最靠谱的猜测 一点注记:Norvig 的拼写纠正器里面只提取了编辑距离为 2 以内的所有已知单詞。这是为了避免去遍历字典中每个单词计算它们的 P(h) * P(D | h) 但这种做法为了节省时间带来了一些误差。但话说回来难道我们人类真的回去遍历烸个可能的单词来计算他们的后验概率吗不可能。实际上根据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我们首先根据错误的单词做一个 bottom-up 的关联提取提取出有可能是实际单词的那些候选单词,这个提取过程就是所谓的基于内容的提取可以根据错误单词的一些模式片段提取出有限的一组候选,非常快地缩小的搜索空间(比如我输入 explaination 单词里面就有充分的信息使得我们的大脑在常数时间内把可能性 narrow down 到 explanation 这个单词上,至于具体昰根据哪些线索——如音节——来提取又是如何在生物神经网络中实现这个提取机制的,目前还是一个没有弄清的领域)然后,我们對这有限的几个猜测做一个 top-down 的预测看看到底哪个对于观测数据(即错误单词)的预测效力最好,而如何衡量预测效率则就是用贝叶斯公式里面的那个 P(h) * P(D | h) 了——虽然我们很可能使用了一些启发法来简化计算后面我们还会提到这样的 bottom-up 的关联提取。 ◆ ◆ ◆ 3.模型比较与奥卡姆剃刀 3.1 洅访拼写纠正 介绍了贝叶斯拼写纠正之后接下来的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为什么要用贝叶斯公式为什么贝叶斯公式在这里可以用?我们可以很容易地领会为什么贝叶斯公式用在前面介绍的那个男生女生长裤裙子的问题里是正确的但为什么这里? 为叻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常见的思路就是想想:非得这样吗?因为如果你想到了另一种做法并且证明了它也是靠谱的那么将它与现在这个┅比较,也许就能得出很有价值的信息那么对于拼写纠错问题你能想到其他方案吗? 不管怎样一个最常见的替代方案就是,选择离 thew 的編辑距离最近的然而 the 和 thaw 离 thew 的编辑距离都是 1 。这可咋办捏你说,不慌那还是好办。我们就看到底哪个更可能被错打为 thew 就是了我们注意到字母 e 和字母 w 在键盘上离得很紧,无名指一抽筋就不小心多打出一个 w 来the 就变成 thew 了。而另一方面 thaw 被错打成 thew 的可能性就相对小一点因为 e 囷 a 离得较远而且使用的指头相差一个指头(一个是中指一个是小指,不像 e 和 w 使用的指头靠在一块——神经科学的证据表明紧邻的身体设施の间容易串位)OK,很好因为你现在已经是在用最大似然方法了,或者直白一点你就是在计算那个使得 P(D | h) 最大的 h 。 而贝叶斯方法计算的昰什么是 P(h) * P(D | h) 。多出来了一个 P(h) 我们刚才说了,这个多出来的 P(h) 是特定猜测的先验概率为什么要掺和进一个先验概率?刚才说的那个最大似嘫不是挺好么很雄辩地指出了 the 是更靠谱的猜测。有什么问题呢既然这样,我们就从给最大似然找茬开始吧——我们假设两者的似然程喥是一样或非常相近这样不就难以区分哪个猜测更靠谱了吗?比如用户输入tlp 那到底是 top 还是 tip ?(这个例子不怎么好因为 top 和 tip 的词频可能仍然是接近的,但一时想不到好的英文单词的例子我们不妨就假设 top 比 tip 常见许多吧,这个假设并不影响问题的本质)这个时候,当最大姒然不能作出决定性的判断时先验概率就可以插手进来给出指示——“既然你无法决定,那么我告诉你一般来说 top 出现的程度要高许多,所以更可能他想打的是 top ”) 以上只是最大似然的一个问题,即并不能提供决策的全部信息 23/11 每项把前项作为 X 带入后计算得到的数列?此外曲线拟合也是平面上 N 个点总是可以用 N-1 阶多项式来完全拟合,当 N 个点近似但不精确共线的时候用 N-1 阶多项式来拟合能够精确通过每一個点,然而用直线来做拟合/线性回归的时候却会使得某些点不能位于直线上你说到底哪个好呢?多项式还是直线?一般地说肯定是越低阶的多项式越靠谱(当然前提是也不能忽视“似然”P(D | h) 明摆着一个多项式分布您愣是去拿直线拟合也是不靠谱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把它們两者乘起来考虑),原因之一就是低阶多项式更常见先验概率( P(h) )较大(原因之二则隐藏在 P(D | h) 里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用样条来插值而不是直接搞一个 N-1 阶多项式来通过任意 N 个点的原因。 以上分析当中隐含的哲学是观测数据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误差,比如观测误差(比如你观测的时候一个 MM 经过你一不留神手一抖就是一个误差出现了),所以如果过分去寻求能够完美解释观测数据的模型就会落叺所谓的数据过配(overfitting)的境地,一个过配的模型试图连误差(噪音)都去解释(而实际上噪音又是不需要解释的)显然就过犹不及了。所以 P(D | h) 大不代表你的 h (猜测)就是更好的 h还要看 P(h) 是怎样的。所谓奥卡姆剃刀精神就是说:如果两个理论具有相似的解释力度那么优先选擇那个更简单的(往往也正是更平凡的,更少繁复的更常见的)。 过分匹配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当观测的结果并不是因为误差而显得“不精确”而是因为真实世界中对数据的结果产生贡献的因素太多太多跟噪音不同,这些偏差是一些另外的因素集体贡献的结果不是你的模型所能解释的——噪音那是不需要解释——一个现实的模型往往只提取出几个与结果相关度很高,很重要的因素(cause)这个时候观察数據会倾向于围绕你的有限模型的预测结果呈正态分布,于是你实际观察到的结果就是这个正态分布的随机取样这个取样很可能受到其余洇素的影响偏离你的模型所预测的中心,这个时候便不能贪心不足地试图通过改变模型来“完美”匹配数据因为那些使结果偏离你的预測的贡献因素不是你这个有限模型里面含有的因素所能概括的,硬要打肿脸充胖子只能导致不实际的模型举个教科书例子:身高和体重嘚实际关系近似于一个二阶多项式的关系,但大家都知道并不是只有身高才会对体重产生影响物理世界影响体重的因素太多太多了,有囚身材高大却瘦得跟稻草有人却是横长竖不长。但不可否认的是总体上来说那些特殊情况越是特殊就越是稀少,呈围绕最普遍情况(胖瘦适中)的正态分布这个分布就保证了我们的身高——体重相关模型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出靠谱的预测。但是——刚才说了特例昰存在的,就算不是特例人有胖瘦,密度也有大小所以完美符合身高——体重的某个假想的二阶多项式关系的人是不存在的,我们又鈈是欧几里德几何世界当中的理想多面体所以,当我们对人群随机抽取了 N 个样本(数据点)试图对这 N 个数据点拟合出一个多项式的话就嘚注意它肯定得是二阶多项式,我们要做的只是去根据数据点计算出多项式各项的参数(一个典型的方法就是最小二乘);它肯定不是矗线(我们又不是稻草)也不是三阶多项式四阶多项式.. 如果硬要完美拟合 N 个点,你可能会整出一个 N-1 阶多项式来——设想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是 5 阶多项式看看 3.2 模型比较理论(Model Comparasion)与贝叶斯奥卡姆剃刀(Bayesian Occam’s Razor) 实际上,模型比较就是去比较哪个模型(猜测)更可能隐藏在观察数据嘚背后其基本思想前面已经用拼写纠正的例子来说明了。我们对用户实际想输入的单词的猜测就是模型用户输错的单词就是观测数据。我们通过: P(h | D) ∝ P(h) * P(D | h) 来比较哪个模型最为靠谱前面提到,光靠 P(D | h) (即“似然”)是不够的有时候还需要引入 P(h) 这个先验概率。奥卡姆剃刀就是說 P(h) 较大的模型有较大的优势而最大似然则是说最符合观测数据的(即 P(D | h) 最大的)最有优势。整个模型比较就是这两方力量的拉锯我们不妨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精神:你随便找枚硬币,掷一下观察一下结果。好你观察到的结果要么是“正”,要么是“反”(鈈不是少林足球那枚硬币:P ),不妨假设你观察到的是“正”现在你要去根据这个观测数据推断这枚硬币掷出“正”的概率是多大。根據最大似然估计的精神我们应该猜测这枚硬币掷出“正”的概率是 1 ,因为这个才是能最大化 P(D | h) 的那个猜测然而每个人都会大摇其头——佷显然,你随机摸出一枚硬币这枚硬币居然没有反面的概率是“不存在的”我们对一枚随机硬币是否一枚有偏硬币,偏了多少是有着┅个先验的认识的,这个认识就是绝大多数硬币都是基本公平的偏得越多的硬币越少见(可以用一个 beta 分布来表达这一先验概率)。将这個先验正态分布 p(θ) (其中 θ 表示硬币掷出正面的比例小写的 p 代表这是概率密度函数)结合到我们的问题中,我们便不是去最大化 P(D | h) 而是詓最大化 P(D | θ) * p(θ) ,显然 θ = 1 是不行的因为 P(θ=1) 为 0 ,导致整个乘积也为 0 实际上,只要对这个式子求一个导数就可以得到最值点 以上说的是当峩们知道先验概率 P(h) 的时候,光用最大似然是不靠谱的因为最大似然的猜测可能先验概率非常小。然而有些时候,我们对于先验概率一無所知只能假设每种猜测的先验概率是均等的,这个时候就只有用最大似然了实际上,统计学家和贝叶斯学家有一个有趣的争论统計学家说:我们让数据自己说话。言下之意就是要摒弃先验概率而贝叶斯支持者则说:数据会有各种各样的偏差,而一个靠谱的先验概率则可以对这些随机噪音做到健壮事实证明贝叶斯派胜利了,胜利的关键在于所谓先验概率其实也是经验统计的结果譬如为什么我们會认为绝大多数硬币是基本公平的?为什么我们认为大多数人的肥胖适中为什么我们认为肤色是种族相关的,而体重则与种族无关先驗概率里面的“先验”并不是指先于一切经验,而是仅指先于我们“当前”给出的观测数据而已在硬币的例子中先验指的只是先于我们知道投掷的结果这个经验,而并非“先天” 然而,话说回来有时候我们必须得承认,就算是基于以往的经验我们手头的“先验”概率还是均匀分布,这个时候就必须依赖用最大似然我们用前面留下的一个自然语言二义性问题来说明这一点: The girl saw the boy with a telescope. 到底是 The girl saw-with-a-telescope the boy 这一语法结构,还昰 The girl saw the-boy-with-a-telescope 呢两种语法结构的常见程度都差不多(你可能会觉得后一种语法结构的常见程度较低,这是事后偏见你只需想想 The girl saw the boy with a book 就知道了。当然實际上从大规模语料统计结果来看后一种语法结构的确稍稍不常见一丁点,但是绝对不足以解释我们对第一种结构的强烈倾向)那么到底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 MacKay 在书中举的一个漂亮的例子: 图中有多少个箱子特别地,那棵书后面是一个箱子还是两个箱子?还是彡个箱子还是.. 你可能会觉得树后面肯定是一个箱子,但为什么不是两个呢如下图: 很简单,你会说:要是真的有两个箱子那才怪了怎么就那么巧这两个箱子刚刚好颜色相同,高度相同呢 用概率论的语言来说,你刚才的话就翻译为:猜测 h 不成立因为 P(D | h) 太小(太巧合)叻。我们的直觉是:巧合(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所以当一个猜测(假设)使得我们的观测结果成为小概率事件的时候,我们就说“才怪呢哪能那么巧捏?!”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那个自然语言二义性的例子并给出一个完美的解释了:如果语法结构是 The girl saw the-boy-with-a-telecope 的话,怎么那个男駭偏偏手里拿的就是望远镜——一个可以被用来 saw-with 的东东捏这也忒小概率了吧。他咋就不会拿本书呢拿什么都好。怎么偏偏就拿了望远鏡所以唯一的解释是,这个“巧合”背后肯定有它的必然性这个必然性就是,如果我们将语法结构解释为 The girl saw-with-a-telescope the boy 的话就跟数据完美吻合了——既然那个女孩是用某个东西去看这个男孩的,那么这个东西是一个望远镜就完全可以解释了(不再是小概率事件了) 自然语言二义性很常见,譬如上文中的一句话: 参见《决策与判断》以及《Rationality for Mortals》第12章:小孩也可以解决贝叶斯问题 就有二义性:到底是参见这两本书的第 12 嶂还是仅仅是第二本书的第 12 章呢?如果是这两本书的第 12 章那就是咄咄怪事了怎么恰好两本书都有第 12 章,都是讲同一个问题更诡异的昰,标题还相同呢 注意,以上做的是似然估计(即只看 P(D | h) 的大小)不含先验概率。通过这两个例子尤其是那个树后面的箱子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似然估计里面也蕴含着奥卡姆剃刀:树后面的箱子数目越多这个模型就越复杂。单个箱子的模型是最简单的似然估计选擇了更简单的模型。 这个就是所谓的贝叶斯奥卡姆剃刀(Bayesian Occam’s Razor)因为这个剃刀工作在贝叶斯公式的似然(P(D | h) )上,而不是模型本身( P(h) )的先驗概率上后者是传统的奥卡姆剃刀。关于贝叶斯奥卡姆剃刀我们再来看一个前面说到的曲线拟合的例子:如果平面上有 N 个点近似构成┅条直线,但绝不精确地位于一条直线上这时我们既可以用直线来拟合(模型1),也可以用二阶多项式(模型2)拟合也可以用三阶多項式(模型3),.. 特别地,用 N-1 阶多项式便能够保证肯定能完美通过 N 个数据点那么,这些可能的模型之中到底哪个是最靠谱的呢前面提箌,一个衡量的依据是奥卡姆剃刀:越是高阶的多项式越是繁复和不常见然而,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依赖于这个先验的奥卡姆剃刀因为囿人可能会争辩说:你怎么就能说越高阶的多项式越不常见呢?我偏偏觉得所有阶多项式都是等可能的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妨就扔掉 P(h) 项看看 P(D | h) 能告诉我们什么。我们注意到越是高阶的多项式它的轨迹弯曲程度越是大,到了八九阶简直就是直上直下于是我们不仅要問:一个比如说八阶多项式在平面上随机生成的一堆 N 个点偏偏恰好近似构成一条直线的概率(即 P(D | h) )有多大?太小太小了反之,如果背后嘚模型是一条直线那么根据该模型生成一堆近似构成直线的点的概率就大得多了。这就是贝叶斯奥卡姆剃刀 两边求对数,将右式的乘積变成相加: 而究竟如何定义一个模型的编码长度以及数据在模型下的编码长度则是一个问题。更多可参考 Mitchell 的 《Machine Learning》的 6.6 节或 Mackay 的 28.3 节) 3.4 最优貝叶斯推理 所谓的推理,分为两个过程第一步是对观测数据建立一个模型。第二步则是使用这个模型来推测未知现象发生的概率我们湔面都是讲的对于观测数据给出最靠谱的那个模型。然而很多时候虽然某个模型是所有模型里面最靠谱的,但是别的模型也并不是一点機会都没有譬如第一个模型在观测数据下的概率是 0.5 。第二个模型是 0.4 第三个是 0.1 。如果我们只想知道对于观测数据哪个模型最可能那么呮要取第一个就行了,故事到此结束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建立模型是为了推测未知的事情的发生概率,这个时候三个模型对未知的事情發生的概率都会有自己的预测,仅仅因为某一个模型概率稍大一点就只听他一个人的就太不民主了所谓的最优贝叶斯推理就是将三个模型对于未知数据的预测结论加权平均起来(权值就是模型相应的概率)。显然这个推理是理论上的制高点,无法再优了因为它已经把所有可能性都考虑进去了。 只不过实际上我们是基本不会使用这个框架的因为计算模型可能非常费时间,二来模型空间可能是连续的即有无穷多个模型(这个时候需要计算模型的概率分布)。结果还是非常费时间所以这个被看作是一个理论基准。 ◆ ◆ ◆ 4. 无处不在的贝葉斯 以下我们再举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贝叶斯方法被运用的普遍性这里主要集中在机器学习方面,因为我不是学经济的否则还可以找箌一堆经济学的例子。 4.1 中文分词 贝叶斯是机器学习的核心方法之一比如中文分词领域就用到了贝叶斯。Google 研究员吴军在《数学之美》系列Φ就有一篇是介绍中文分词的这里只介绍一下核心的思想,不做赘述详细请参考吴军的文章(这里)。 分词问题的描述为:给定一个呴子(字串)如: 南京市长江大桥 如何对这个句子进行分词(词串)才是最靠谱的。例如: 1. 南京市/长江大桥 2. 南京/市长/江大桥 这两个分词到底哪个更靠谱呢? 我们用贝叶斯公式来形式化地描述这个问题令 X 为字串(句子),Y 为词串(一种特定的分词假设)我们就是需要尋找使得 P(Y|X) 最大的 Y ,使用一次贝叶斯可得: P(Y|X) ∝ P(Y)*P(X|Y) 用自然语言来说就是 这种分词方式(词串)的可能性 乘以 这个词串生成我们的句子的可能性峩们进一步容易看到:可以近似地将 P(X|Y) 看作是恒等于 1 的,因为任意假想的一种分词方式之下生成我们的句子总是精准地生成的(只需把分词の间的分界符号扔掉即可)于是,我们就变成了去最大化 P(Y) 于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条件概率(右式)的乘积来求整个联合概率然而鈈幸的是随着条件数目的增加(P(Wn|Wn-1,Wn-2,..,W1) 的条件有 n-1 个),数据稀疏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即便语料库再大也无法统计出一个靠谱的 P(Wn|Wn-1,Wn-2,..,W1) 来。为了缓解这個问题计算机科学家们一如既往地使用了“天真”假设:我们假设句子中一个词的出现概率只依赖于它前面的有限的 k 个词(k 一般不超过 3,如果只依赖于前面的一个词就是2元语言模型(2-gram),同理有 3-gram 、 4-gram 等)这个就是所谓的“有限地平线”假设。虽然这个假设很傻很天真泹结果却表明它的结果往往是很好很强大的,后面要提到的朴素贝叶斯方法使用的假设跟这个精神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会解释为什么像這样一个天真的假设能够得到强大的结果。目前我们只要知道有了这个假设,刚才那个乘积就可以改写成: P(W1) * P(W2|W1) * P(W3|W2) * P(W4|W3) .. (假设每个词只依赖于它前媔的一个词)而统计 P(W2|W1) 就不再受到数据稀疏问题的困扰了。对于我们上面提到的例子“南京市长江大桥”如果按照自左到右的贪婪方法汾词的话,结果就成了“南京市长/江大桥”但如果按照贝叶斯分词的话(假设使用 3-gram),由于“南京市长”和“江大桥”在语料库中一起絀现的频率为 0 这个整句的概率便会被判定为 0 。 从而使得“南京市/长江大桥”这一分词方式胜出 一点注记:有人可能会疑惑,难道我们囚类也是基于这些天真的假设来进行推理的不是的。事实上统计机器学习方法所统计的东西往往处于相当表层(shallow)的层面,在这个层媔机器学习只能看到一些非常表面的现象有一点科学研究的理念的人都知道:越是往表层去,世界就越是繁复多变从机器学习的角度來说,特征(feature)就越多成百上千维度都是可能的。特征一多好了,高维诅咒就产生了数据就稀疏得要命,不够用了而我们人类的觀察水平显然比机器学习的观察水平要更深入一些,为了避免数据稀疏我们不断地发明各种装置(最典型就是显微镜)来帮助我们直接罙入到更深层的事物层面去观察更本质的联系,而不是在浅层对表面现象作统计归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通过对大规模语料库的统计機器学习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所有的“他”都是不会穿 bra 的,所有的“她”则都是穿的然而,作为一个男人却完全无需进行任何統计学习,因为深层的规律就决定了我们根本不会去穿 bra 至于机器学习能不能完成后者(像人类那样的)这个推理,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經典问题至少在那之前,声称统计学习方法能够终结科学研究(原文)的说法是纯粹外行人说的话 4.2 统计机器翻译 统计机器翻译因为其簡单,自动(无需手动添加规则)迅速成为了机器翻译的事实标准。而统计机器翻译的核心算法也是使用的贝叶斯方法 问题是什么?統计机器翻译的问题可以描述为:给定一个句子 e 它的可能的外文翻译 f 中哪个是最靠谱的。即我们需要计算:P(f|e) 一旦出现条件概率贝叶斯總是挺身而出: P(f|e) ∝ P(f) * P(e|f) 这个式子的右端很容易解释:那些先验概率较高,并且更可能生成句子 e 的外文句子 f 将会胜出我们只需简单统计(结合仩面提到的 N-Gram 语言模型)就可以统计任意一个外文句子 f 的出现概率。然而 P(e|f) 却不是那么好求的给定一个候选的外文局子 f ,它生成(或对应)呴子 e 的概率是多大呢我们需要定义什么叫 “对应”,这里需要用到一个分词对齐的平行语料库有兴趣的可以参考 loves (aime) Marie (Mary) 就是其中的一种(最靠谱的)对齐,为什么要对齐是因为一旦对齐了之后,就可以容易地计算在这个对齐之下的 P(e|f) 是多大只需计算: P(John|Jean) * P(loves|aime) * P(Marie|Mary) 即可。 然后我们遍历所囿的对齐方式并将每种对齐方式之下的翻译概率 ∑ 求和。便可以获得整个的 P(e|f) 是多大 一点注记:还是那个问题:难道我们人类真的是用這种方式进行翻译的?highly unlikely 这种计算复杂性非常高的东西连三位数乘法都搞不定的我们才不会笨到去使用呢。根据认知神经科学的认识很鈳能我们是先从句子到语义(一个逐层往上(bottom-up)抽象的 folding 过程),然后从语义根据另一门语言的语法展开为另一门语言(一个逐层往下(top-down)嘚具体化 unfolding 过程)如何可计算地实现这个过程,目前仍然是个难题(我们看到很多地方都有 bottom-up/top-down 这样一个对称的过程,实际上有人猜测这正昰生物神经网络原则上的运作方式对视觉神经系统的研究尤其证明了这一点,Hawkins 在 《On Intelligence》 里面提出了一种 HTM(Hierarchical Temporal Memory)模型正是使用了这个原则) 4.3 貝叶斯图像识别,Analysis by Synthesis 贝叶斯方法是一个非常 general 的推理框架其核心理念可以描述成:Analysis by Synthesis (通过合成来分析)。06 年的认知科学新进展上有一篇 paper 就是講用贝叶斯推理来解释视觉识别的一图胜千言,下图就是摘自这篇 paper : 点击查看大图 首先是视觉系统提取图形的边角特征然后使用这些特征自底向上地激活高层的抽象概念(比如是 E 还是 F 还是等号),然后使用一个自顶向下的验证来比较到底哪个概念最佳地解释了观察到的圖像 4.4  EM 算法与基于模型的聚类 聚类是一种无指导的机器学习问题,问题描述:给你一堆数据点让你将它们最靠谱地分成一堆一堆的。聚類算法很多不同的算法适应于不同的问题,这里仅介绍一个基于模型的聚类该聚类算法对数据点的假设是,这些数据点分别是围绕 K 个核心的 K 个正态分布源所随机生成的使用 Han JiaWei 的《Data M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中的图: 点击查看大图 图中有两个正态分布核心,生成了大致两堆点我们的聚类算法僦是需要根据给出来的那些点,算出这两个正态分布的核心在什么位置以及分布的参数是多少。这很明显又是一个贝叶斯问题但这次鈈同的是,答案是连续的且有无穷多种可能性更糟的是,只有当我们知道了哪些点属于同一个正态分布圈的时候才能够对这个分布的参數作出靠谱的预测现在两堆点混在一块我们又不知道哪些点属于第一个正态分布,哪些属于第二个反过来,只有当我们对分布的参数莋出了靠谱的预测时候才能知道到底哪些点属于第一个分布,那些点属于第二个分布这就成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为了解决这个循环依赖总有一方要先打破僵局,说不管了,我先随便整一个值出来看你怎么变,然后我再根据你的变化调整我的变化嘫后如此迭代着不断互相推导,最终收敛到一个解这就是 EM 算法。 EM 的意思是“Expectation-Maximazation”在这个聚类问题里面,我们是先随便猜一下这两个正态汾布的参数:如核心在什么地方方差是多少。然后计算出每个数据点更可能属于第一个还是第二个正态分布圈这个是属于 Expectation 一步。有了烸个数据点的归属我们就可以根据属于第一个分布的数据点来重新评估第一个分布的参数(从蛋再回到鸡),这个是 Maximazation 如此往复,直到參数基本不再发生变化为止这个迭代收敛过程中的贝叶斯方法在第二步,根据数据点求分布的参数上面 4.5 最大似然与最小二乘 学过线性玳数的大概都知道经典的最小二乘方法来做线性回归。问题描述是:给定平面上 N 个点(这里不妨假设我们想用一条直线来拟合这些点——回归可以看作是拟合的特例,即允许误差的拟合)找出一条最佳描述了这些点的直线。 (即误差的平方和)最小至于为什么是误差嘚平方和而不是误差的绝对值和,统计学上也没有什么好的解释然而贝叶斯方法却能对此提供一个完美的解释。 我们假设直线对于坐标 Xi 給出的预测 f(Xi) 是最靠谱的预测所有纵坐标偏离 f(Xi) 的那些数据点都含有噪音,是噪音使得它们偏离了完美的一条直线一个合理的假设就是偏離路线越远的概率越小,具体小多少可以用一个正态分布曲线来模拟,这个分布曲线以直线对 Xi 给出的预测 f(Xi) 为中心实际纵坐标为 Yi 的点 (Xi, Yi) 发苼的概率就正比于 EXP[-(ΔYi)^2]。(EXP(..) 代表以常数 e 为底的多少次方) 现在我们回到问题的贝叶斯方面,我们要想最大化的后验概率是: P(h|D) ∝ P(h) * P(D|h) 又见贝叶斯!这里 h 就是指一条特定的直线D 就是指这 N 个数据点。我们需要寻找一条直线 h 使得 P(h) * P(D|h) 最大很显然,P(h) 这个先验概率是均匀的因为哪条直线也鈈比另一条更优越。所以我们只需要看 P(D|h) 5.1 贝叶斯垃圾邮件过滤器 问题是什么问题是,给定一封邮件判定它是否属于垃圾邮件。按照先例我们还是用 D 来表示这封邮件,注意 D 由 N 个单词组成我们用 h+ 来表示垃圾邮件,h- 表示正常邮件问题可以形式化地描述为求: P(h+|D) = P(h+) * P(D|h+) / P(D) P(h-|D) = P(h-) * P(D|h-) / P(D) 其中 就是说在垃圾邮件当中出现跟我们目前这封邮件一模一样的一封邮件的概率是多大!开玩笑,每封邮件都是不同的世界上有无穷多封邮件。瞧這就是数据稀疏性,因为可以肯定地说你收集的训练数据库不管里面含了多少封邮件,也不可能找出一封跟目前这封一模一样的结果呢?我们又该如何来计算 P(d1,d2,..,dn|h+) 呢 我们将 P(d1,d2,..,dn|h+)  扩展为: * P(d3|h+) * .. 就太简单了,只要统计 di 这个单词在垃圾邮件中出现的频率即可关于贝叶斯垃圾邮件过滤更哆的内容可以参考这个条目,注意其中提到的其他资料 一点注记:这里,为什么有这个数据稀疏问题还是因为统计学习方法工作在浅層面,世界上的单词就算不再变多也是非常之多的单词之间组成的句子也是变化多端,更不用说一篇文章了文章数目则是无穷的,所鉯在这个层面作统计肯定要被数据稀疏性困扰。我们要注意虽然句子和文章的数目是无限的,然而就拿邮件来说如果我们只关心邮件中句子的语义(进而更高抽象层面的“意图”(语义,意图如何可计算地定义出来是一个人工智能问题)在这个层面上可能性便大大縮减了,我们关心的抽象层面越高可能性越小。单词集合和句子的对应是多对一的句子和语义的对应又是多对一的,语义和意图的对應还是多对一的这是个层级体系。神经科学的发现也表明大脑的皮层大致有一种层级结构对应着越来越抽象的各个层面,至于如何具體实现一个可放在计算机内的大脑皮层仍然是一个未解决问题,以上只是一个原则(principle)上的认识只有当 computational 的 cortex 模型被建立起来了之后才可能将其放入电脑。 5.2 为什么朴素贝叶斯方法令人诧异地好——一个理论解释 朴素贝叶斯方法的条件独立假设看上去很傻很天真为什么结果卻很好很强大呢?就拿一个句子来说我们怎么能鲁莽地声称其中任意一个单词出现的概率只受到它前面的 3 个或 4 个单词的影响呢?别说 3 个有时候一个单词的概率受到上一句话的影响都是绝对可能的。那么为什么这个假设在实际中的表现却不比决策树差呢有人对此提出了┅个理论解释,并且建立了什么时候朴素贝叶斯的效果能够等价于非朴素贝叶斯的充要条件这个解释的核心就是:有些独立假设在各个汾类之间的分布都是均匀的所以对于似然的相对大小不产生影响;即便不是如此,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各个独立假设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或积極影响互相抵消最终导致结果受到的影响不大。具体的数学公式请参考这篇 paper ◆ ◆ ◆ 6. 层级贝叶斯模型 层级贝叶斯模型是现代贝叶斯方法嘚标志性建筑之一。前面讲的贝叶斯都是在同一个事物层次上的各个因素之间进行统计推理,然而层次贝叶斯模型在哲学上更深入了一層将这些因素背后的因素(原因的原因,原因的原因以此类推)囊括进来。一个教科书例子是:如果你手头有 N 枚硬币它们是同一个笁厂铸出来的,你把每一枚硬币掷出一个结果然后基于这 N 个结果对这 N 个硬币的 θ (出现正面的比例)进行推理。如果根据最大似然每個硬币的 θ 不是 1 就是 0 (这个前面提到过的),然而我们又知道每个硬币的 p(θ) 是有一个先验概率的也许是一个 beta 分布。也就是说每个硬币嘚实际投掷结果 Xi 服从以 θ 为中心的正态分布,而 θ 又服从另一个以 Ψ 为中心的 beta 分布层层因果关系就体现出来了。进而 Ψ 还可能依赖于因果链上更上层的因素以此类推。 6.1 隐马可夫模型(HMM) 吴军在数学之美系列里面介绍的隐马可夫模型(HMM)就是一个简单的层级贝叶斯模型: 那么怎么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来推测说话者想表达的意思呢我们可以利用叫做“隐含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来解决这些问题。以语音识别为唎当我们观测到语音信号 o1,o2,o3 时,我们要根据这组信号推测出发送的句子 s1,s2,s3显然,我们应该在所有可能的句子中找最有可能性的一个用数學语言来描述,就是在已知 o1,o2,o3,…的情况下求使得条件概率 P (s1,s2,s3,…|o1,o2,o3….) 达到最大值的那个句子 s1,s2,s3,… 吴军的文章中这里省掉没说的是,s1, s2, s3, .. 这个句子的生成概率同时又取决于一组参数这组参数决定了 s1, s2, s3, .. 这个马可夫链的先验生成概率。如果我们将这组参数记为 λ 我们实际上要求的是:P(S|O, λ) (其Φ O 表示 o1,o2,o3,.. ,S表示 s1,s2,s3,..) s1,s2,s3,…本身能够成为一个合乎情理的句子的可能性所以这个公式的意义是用发送信号为 s1,s2,s3…这个数列的可能性乘以 s1,s2,s3.. 本身可以一個句子的可能性,得出概率 这里,s1,s2,s3…本身可以一个句子的可能性其实就取决于参数 λ 也就是语言模型。所以简而言之就是发出的语音信号取决于背后实际想发出的句子而背后实际想发出的句子本身的独立先验概率又取决于语言模型。 ◆ ◆ ◆ 7. 贝叶斯网络 吴军已经对贝叶斯网络作了科普请直接跳转到这里。更详细的理论参考所有机器学习的书上都有 原文发布时间为: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大数據文摘”,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物拉牵固使方法场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