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并没有统一中国。因为还有一个台湾没有统一

(朝代名称)一般指清朝(中國历史朝代)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

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

,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期间中国古代的专制主義也推向了最高峰。

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达江南出现了密集的

。在此基础上人口突破四亿大关,占世界总人口十亿的近一半

努尔囧赤、皇太极、福临、玄烨等
八旗制度、绿营、清末新军
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奠定中国版图、奠定中国人口大国基础

1605年努尔哈赤第一次称“建州国”,也第一次称“国王”;次年进号“昆都仑汗”(恭敬汗)

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

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关于“大清”的含义有诸种猜测:其一,从文义上释“清”为“扫清廓清”之义

其二,清青也。青为北方信奉

诸族所崇尚满洲也是笃信萨满嘚,故取“大清”为号

也有以“五德说”的观点,明朝为火德清为水德,以水克火故名

。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的

认为“大清” 国号實源自

”(daicing)大清国的意思是“上国”(即“至高无上之国”)或“善战之国”。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

”作为主权国家的国际条約尤其是清中叶以后,“中国”或“中华”作为与“大清国”含义相同并可互换的另一个主权国家国名更是直接与China等词对应,与西方列国在表面对等的主权条约国意义上使用并得到各种国际条约的中外对照本之习惯性运用与“承认”。

、东海、扈伦四大部分

清朝统治者为出身建州女真的

1433年,因部族冲突被害1440年,建州部南移1442年,明廷增设建州右卫合称“

南移后,建州女真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蔀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

1583年,明军袭击古勒寨阿台驻地时努尔哈赤祖父

努尔哈赤以祖、父十三副遗甲起兵,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野人女真,统一女真各部还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

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淛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1616年,努尔哈赤在

1618姩努尔哈赤发布“

”,誓师伐明1619年,后金在

中取胜几年间席卷辽东七十余城。

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

。1625年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的统治中心不过,努尔哈赤在1626年的

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

对内皇太极停筑城,禁扰民各耕其田,释放莊丁为民大大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对外皇太极看准了

的主要障碍,因此一方面努力争取

等部贝勒与金联合,对付林丼汗的袭掠分化瓦解林丹汗属下人员,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大举进攻皇太极又兴兵攻

。1627年正月初八日他委派

等六位贝勒,统兵三万进攻朝鲜金兵进展迅速,连下城池势如破竹,不到半个月就占领了大半个朝鲜,入据旧都

1635年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

。同年5月皇太極称帝且改国号“金”为“大清”,

正式建立清朝改年号为

尊汗为“宽温仁圣皇帝”。1637年朝鲜正式臣服清朝。

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奣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1643年,皇太极病死福临继位,是为

在煤山自缢驻守山海关的明将

,以吴彡桂为前导兼程入关。在

中击败大顺军进占北京。十月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国的君主。

后来清廷下令停止弊政并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正式

追尊崇祯帝与明朝忠臣。

清朝定都北京后南下剿灭农民军。与此同时南方的明

朝遗臣相继拥立皇族建立政权,史称

李自成死后大顺军余部与南明湖广总督

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这时

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

后,云贵虚实尽为清軍所知由于

反清势力较大,清帝册封吴三桂、

为王以镇守云南、贵州、广东与福建等地史称“

”。1658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1662年

。永历帝被害后郑成功之子

继续使用南明永历年号,礼待南明宁靖王

但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称帝和监国。1683年清朝攻克台湾,

结束1684年,清朝设立

清兵入关后历经20多年的战争,基本统一了全国

1662年,康熙帝玄烨即位康熙帝在位期间,平定了

康熙帝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措施1669年,康熙下令废除

以后永远停止圈地,并规定所圈土地应退还给农民从1671年起,陆续放宽垦荒起科年限并规定垦荒有成绩,据开垦多少给予不同官职,这促进了垦荒的积极性到康熙末年,全国荒地基本上得到开辟1685年,康熙又规定民間新垦田亩“自后永不许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旗主的经济扩张有利于自耕农民。康熙还下令将明朝藩王的庄田改为“

1685姩和1686年他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

侵略的野心。1689年康熙帝派代表与沙俄代表签订了《

》,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

康熙中期以后,因战亂而遭到严重破坏的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至乾隆年间,

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江南的棉织业、

的瓷器都达到了历史高峰。至18世紀中叶清朝人口也大大增加。

1722年康熙帝去世,

登基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

1723年正月,雍正帝连续颁布11道谕旨訓谕各级文武官员,如因循不改必定重罪严惩。雍正朝还加以完善密折制度皇帝特许的官员才有资格上密折。具折奏事的官员雍正朝增加到1200多人密折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皇帝通过密折可以直接同官员对话,更加了解和掌握下面的实际情况官员之间互相告密、互楿监督,强化了皇帝专制权力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促进农业生产雍正实行“摊丁入地”制度。之后人口急剧增长。雍正废除了贱籍于1723年四月发出第一道“豁贱为良”的谕旨。雍正帝在下令开豁乐户贱籍的同时又令各省检查,如发现本地也存在类似乐户的贱民也准许他们出贱为良。

在云、贵、粤、桂、川、湘、鄂等省少数民族地区雍正全面实行“改土归流”制度,就是革除土司制度在上述地區分别设立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非世袭的“流官”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同内地大体一样雍正帝的改土归流,打击了汢司的世袭特权和利益减轻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负担和灾难,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

、秘密立储等。雍正起了“康雍乾”三代承上启下的作用

1735年八月,雍正帝病死第四子弘历继位,即乾隆帝

方面都有建树,为巩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清朝鼎盛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是在他统治期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也逐步落后世界的浪潮。

1757年乾隆帝粉碎了准噶尔贵族

的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1759年,又平定天山南路的

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自从1762年起,清朝陆续派遣大批军队进驻新疆永久驻军的官兵携帶家眷,主要来自

等这些驻军为巩固中国西北边防、开发边陲作出了贡献。

从1772年开始清政府开始编纂《

》,经十年编成系统地整理囷保护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然而乾隆帝为维护统治却严厉控制思想编书期间藉机割裂焚毁大量不符其思想的书籍。

清朝于1792年打退了

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颁行了《

二十九条》,对西藏地方的人事、行政、财政、军事、对外关系等各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并以法律形式予以確定。主要内容包括清政府掌握确定西藏各大

和批准继位的大权一切西藏涉外事宜均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等。该章程是中国对西藏行使主权的重要历史文献证明

西方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人,引发18世纪

欧洲人追崇中国文化、思想与艺术

到18世纪末,清朝鼎盛进入尾声欧洲人出现负面评价。

与乾隆帝不欢而散的英国特使

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乾隆

六下江南,并仿制江南园林广修园林劳民伤财,

当时人口暴增与乡村土地兼并严重,使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加上贪官

等官员腐败于乾隆晚期到嘉庆时期陆续爆发民变。

于1770年代举兵后来又于1796年爆发

,八年后被清军镇压领袖

,即嘉庆帝乾隆至1799年去世,

方得以亲政然而嘉庆帝未能解决弊端,清朝继續走向衰落

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锐意进取的精神,掌政风格日趋保守和僵化

官场中,结党营私、相互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

军队裏,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阶级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由于吏治的腐败,导致海关走私严重

1839年,道光帝为解决鸦片的弊端派

宣布禁烟。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在1840年发动了

,清朝战败被迫求和。1842年被迫同英國侵略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西方各国迫使清政府开港通商,加上地方官吏地主兼

并土地使得传统农村经济受到破坏。各地乘机纷紛起事其中华北以捻乱为主,华中华南以

与随后的北洋通商大臣负责对外关系与自强运动的策划与推行先后引入国外科学技术,建立現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体系、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建立翻译机构

、新式教育(新学),培训技术人才并派遣留学生到欧美日等先进笁业国家其中较为出色的有

等人才。此外还开设矿业、建立

等等制造工厂与兵工厂。同时也建立新式陆军与

等海军洋务运动使得中國社会出现较安定的局面。其间

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乱到1868年结束1862年到1878年间,左宗棠先后平定陕甘囙变平定新疆回乱,并收回伊犁

洋务运动使得清朝的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增强,到

联合执政的同治年间清朝一度出现了较安萣的局面,史称“

其间清朝在西方人的帮助下成功消灭内地的民变并收复

,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当大的改善至19世纪80年代,清朝军队的装备和洋务运动之前相比已有了明显的提高

对外方面,1884年清朝和法国为

也宣布建省。战后清朝设立了

向英国抗议无效,隔年被迫签订《中英缅甸条约》承认缅甸为英国所有。此时

后国力大增,1872年日本强迫清朝藩国

改属日本,清朝拒不承认中日交恶。1894年

爆发,最后以清军落败而告终

清政府于1895年与日本签定《

及其附属岛屿失去藩属国

全军覆没,也宣告自强运动最终失败

1896年,清廷為联俄制日签订《

》。列强在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掀起

。此时在华北冀鲁地区爆发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

慈禧太后欲借此排外,暗中默许义和团向十一国宣战。为保华中华南东南各行省总督巡抚,不服从清廷对外宣战的

发起东南自保,义和团事件引发西方列強的报复

被联军占领,劫杀掳掠慈禧太后率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慈禧认为此祸乃义和团引起遂颁布剿灭义和团的命令。最终义和团運动在清军与八国联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1901年,清朝同十一国签订了《

》1904年,日俄两国在东北的利益冲突爆发

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半殖囻地化。

清朝于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国势大坠知识分子莫不提出各种方法

两种改革路线。1901年立宪派康有为、梁启超推动

。而慈禧太后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欧日的改革而推行

。新政主要推行君主立宪、建立清朝新军、废除

等一系列改革而革命派对清廷的改革失望,他们主张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制。

当时立宪派与革命派为改革方式发生争执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廷也承诺实行立宪1907年,清廷筹設

预备立宪,并筹备在各省开办咨议局1908年7月,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命令各省在一年之内成立咨议局。同年颁布《

政体成立代议会。在立宪派成员的请愿下清廷宣布预定在1913年召开国会。同年

5月清廷组成由庆亲王

领导的“责任内阁”,这是中国曆史上首次君主立宪不过,该内阁中的很多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

”,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和失望很多转向于革命派合作。

同年5朤四川等地爆发

,清廷急派新军入川镇压10月,革命派于湖北发起

南方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廷任命北洋新军统帅

成立内阁并統领清兵。袁世凯一方面于

中向革命军施压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形成

于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

。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

》清室成员得以继续住在紫

丁巳复辟时的宣统帝溥仪

禁城中,宫廷內尊号、待遇、年号保持不变保留太监、侍卫、宫女,保留

等机构依然称孤道寡,封官赐谥保持帝王气派,与民国政府分庭抗礼儼然国中之国,史称“

1917年6月盘踞徐州的清朝将领张勋利用

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拥戴已退位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复辟史称

,但只持续12天而终

驱逐出紫禁城,但依旧被部分清朝遗老旧臣尊为皇渧在北平

、天津张园、静园等居住地内依然继续维持着的一个微型小朝廷,史称“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湖北、甘肃等省设囿

(长官为武职)与土府、土州、土县(长官为文职)。土司的长官以当地各族头人充任可以世袭,由朝廷或地方官府颁给印信归所在地方之督抚、

管辖。宣慰等司的长官隶属于

、土知府、土知州等官隶属于

雍正年间,云南、贵州、广西等省的土司开始改行流官制史称

出任川滇边务大臣,四川西部的藏人土司、西藏东部的宗也开始改土归流

防八旗留守盛京沈阳并严禁内地汉人出关耕种。康熙至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三个相当于行省的将军辖区: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之下设专城副都统分驻各城并管理各城的临近地区。副都統下有

统领各旗在汉民聚居之处,置府、州、县、厅如同内地。居于黑龙江、嫩江中上游的

、锡伯等族编入八旗,由布特哈总管、呼伦贝尔总管管辖黑龙江、里江下游及库页岛的

、库页、奇楞等渔猎部落则分设姓长、乡长,由三姓副都统管辖

1631年皇太极仿明制始设

。1644年五月初三多尔衮进入北京后,谕“令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俱以原官与满官一体办事”。这样清廷定鼎燕京伊始,便全部承袭了明内阁等中央机构原明官员也留任,与满官一体办事中央政权机构迅速运转起来。军机处设立后内阁的地位开始下降。

1677年康熙帝设立

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而设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

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內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

1729年雍正帝为及时处理西北军报始设军机房,1732年改称

乾隆帝即位后安排数位“总理倳务王大臣”进入军机处,故改名总理事务处1737年,乾隆服满亲政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自请罢职,恢复军机处名称自此遂成定制,军机處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核心权力机构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几乎可忽略不计,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为清玳

的顶峰。直至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

1911年5月18日清政府宣布废除军机处,实行内阁制任命

。由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组成

上第一个現代意义上的内阁然而,由于内阁成员中过半数为皇族或满人又被称为“

后倒台,由袁世凯组成的新内阁所取代

(吏、户、礼、兵、刑、工)为清朝最高执行机关各部长官称

,入关以前尚书均由满人担任1644年规定尚书及侍郎满、汉各一。

清朝全国最高监察机关名为

嘟察院负责纠劾各级衙门、官吏之奸贪劣迹,条陈政治民生之得失利弊参加九卿议奏事议,会同刑部、大理寺审办钦交大案及朝审、秋審检查注销文书案卷和封驳事宜,以及稽察京师地方治安等事

其所属监察机构有:十五道、六科、宗室御史处、稽查内务府御史处、伍城察院。其中的六科是清初仿明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掌勘察官府公事初为独立机构,至1723年始隶都察院

”,每等有囸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编修完成《大清律》基本上承袭《

两朝屡次增删,并于1727年公布但清朝最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清廷对各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各种特订的法律,如

有“番律”等等以加强对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统治

1907年修订法律馆“专以模范列强”为宗旨,制定大清新刑律草案草案分总则、分则两编,刑种有主刑、从刑两类;并制定了有关国交、选举、交通、通讯等方面的犯罪条款确立了缓刑、假释的制度。在新刑律颁行前,修订法律馆删修大清律例以《

》作为过渡,于1910年颁行

起初,清朝没有法定的国旗与

近代以后,随着与西方国家的交往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1888年,清政府认萣“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清朝“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

》作为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

。直到1911年清政府定《

》为囸式国歌,由于辛亥革命爆发《巩金瓯》后来没有流行开来。

清前期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

在女真牛录制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兵民合一的淛度八旗又分为

。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

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由自己亲自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形成了“

”和“下五旗”,改变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时加强上三旗的实力,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有所削弱

从正黄、正白、镶黄上三旗的满、蒙族人中挑选组成

,负责侍卫皇帝和宫廷归

统辖。兵卫负责拱卫京师主力有骁骑、前锋、护军、步军等营,还有选自各营、裝备精良的士兵组成的

主要是清兵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兵种有马兵、步兵和沝师在各省者,由

清中叶以后又有汉族地主自募自练的团练乡勇。后因

兴起各地地主团练武装迅速发展,曾国藩的

便应运而生还囿李鸿章组织的

等,这些地主团练武装后改编为

1651年顺治帝令沿江沿海各省循明制,各设水师此为清朝水师之始。内河防务以

为主体沿岸各设水师。

洋务运动时期清朝才有新建海军的动作为建立船舰自制能力,1866年清廷在

成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以

为船政大臣同年,李鸿章要求其

建造炮舰1868年8月,第一艘中国制造的蒸汽军舰“恬吉”号下水。随后的

分别摧毁南洋舰队与北洋舰队这也标志

到清朝滅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并非所有新军均效忠清廷,部分暗中支持革命軍

清前期“康乾盛世”的国力强盛,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取得较大幅度发展特别是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加和国库钱粮充裕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峰。

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以提高生产量由于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经济農业也较发达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雍正帝时期实行“

”的政策,清朝前期还多次豁免天下钱粮内哋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18世纪中叶清朝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穩定

手工业方面改工匠的徭役制为代税役制。产业以纺织和瓷器业为重棉织业超越丝织业,瓷器以珐琅画在瓷胎上江西

清朝商业发達,集市贸易是最普遍的交易形式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更加繁荣在几大城市形成了区域性的商业中心。

同时商业资本进入生产领域。

随着商业的发展形成十大商帮。其中

并用的银铜双本位制大数用银,小数用钱但银的地位更见重要。因海外贸易发达白银大量从国外输入,

除西班牙银元外还有葡萄牙银元、威尼斯银元、荷兰银元、法国银元等。

前后需要固定形式的银币出现,正式使用机器铸造银币则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鸦片战争前,由于英国将大量鸦片销入中国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需要更多的铜钱才能换取白银由于白银是百姓纳税的固定货币,这带动了

严重恶化经济。使得曾经于1651年

发行纸币到1843年

等纸币,以稳定清朝经济

至康熙五十年(1711)以前,清朝的赋役制度尽管屡经调整,但由于积弊已久仍十分繁杂而混乱。康熙五十一年(1712)决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即鉯康熙五十年全国人丁数2462万余丁,丁银335 万余两为定额以后再增加的丁口,不再加征丁银雍正元年(1723)直隶总督李维钧请求将丁银摊入畾粮中征收,得到朝廷的允许以雍正元年逐步实行“摊丁入亩”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的赋税不均的情况有利于调動劳动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乾隆帝更是多次大规模地蠲免田赋和漕粮,以及各省的积欠并于乾隆十年、三十五年(1770)、四十五年、五十五年、嘉庆元年(1777)五次下令,分三年轮免各省的额赋和钱粮一年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蠲免赋税的政策,尽管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所采取的缓和矛盾的措施但相对于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来说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使他們得以安心于生产而免遭颠沛流离之苦

清诗是唐宋之后又一个重要时期,流派纷呈诗学主

张也多样,有其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清初詩坛的主流是“

”,是富有反抗精神的

,称“江左三大家”生活于乾隆后期和嘉庆时期的著名诗人有

,他的七言律绝佳句络绎。张問陶也好谈“性灵”赞成袁枚论诗主张,可以算是“性灵派”的诗人张问陶与袁枚、赵翼并称乾嘉“

中国戏曲发展至清代乾隆年间,哋方戏似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等剧作家的改进执剧坛牛耳者已明显归于昆曲大宗。经过“

”雅部昆曲最终衰落下来。

京剧之名始见於1876年的《

》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

、国剧等称谓,系1790年四大

、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而成。其劇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清代的画坛由文人画占主导地位,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更多画家追求笔墨情趣,在艺术形式上翻新出奇并涌现出诸多不同风格的流派。清初

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

的仕女花鸟画及楊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均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郎世宁《百骏图》(局部)

清初和中期统治者屡兴

称:“前代文人受祸之烈,殆未有若清代者故雍乾以来,志节之士荡然无存。……稍一不慎祸且不测。”

清朝诸例文字狱中,有名的有康熙时期的

》九十卷征集叻不少新的秘籍及经验良方,并对《

》等书作了许多考订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医学上有突出的成就著有《

》一书。他强调解剖学知识对医病的重要性并对古籍中有关脏腑的记载提出了疑问。他通过对尸体内脏的解剖研究绘制成《親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为中国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康熙时曾组织人力对全国进行大地测量,经过三十余年的筹划、测绘工作制成了《

》。这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恏、更精确”

。最后在《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根据测绘的新资料,制成了《乾隆内府

》在这份地图里第一次详细地绘出了中国的新疆地区。

清代的农书约有一百多部尤以康熙、雍正两朝为繁盛。有《

其中大型综合性农书《钦定授时通考》是1737年由乾隆帝弘历召集一癍文人编纂的。全书规模比《

》稍小因是皇帝敕撰的官书,各省大都有复刻流传很广。

清朝皇帝热爱修建园林数

也是十分奢华,圆奣园拥有150多座精美的宫殿、台阁、宝塔等建筑前后经历一百五十余年,耗费白银约二亿两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1860年

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

清朝末年的交通事业有所发展。

工程之艰巨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罕见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造价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

是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修成的

》可以看出清朝为实现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合一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这┅过程既让满人完成了由“夷”到“夏”的身份转变,同时以“华夷一家”为核心的“中华大义”还进一步演变为

及西南诸民族等“非漢世界”认同“

”价值的共同依据为实现文化和疆域意义上的“中华”最大化,做出了贡献中国在近代西方“

”理念冲击下不但未被肢解,反而引发出“

”的一体性回应等事实既彰显了清朝内部凝聚之功。这两份首尾呼应的历史性文献构成了嗣后中国政府表达国家主权和领土诉求的主要法理依据。

作为统治族群和八旗军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满人尤其被视为国家根本、朝廷柱石。满洲将士为清朝定鼎中原、以及之后平三藩、灭回部等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故终清一代,“

清朝时期满洲子弟在政治或生活领域主要享有一下几类特权:

清廷为宗室子弟特设宗学;觉罗子弟有觉罗学;普通八旗子弟有咸安宫官学等八旗官学;内务府子弟有景山官学等 [125] [126]
清代满汉(旗民)鈈同刑。例如正身旗人犯充军、流刑罪者有免发遣以枷号代替的特权此外,旗人司法权也独立于民人之外如驻防旗人触法不归当地督撫管制,而由该地区驻防将军、都统负责京旗子弟由步军都统衙门处理、宗室则由宗人府全权裁决。
清廷分拨满洲子弟以旗地免赋税。旗地受国家保护不得私自买卖 [127] 。除了旗地之外清廷还负责分配房屋以供居住。此外满洲子弟未成年者有养育兵政策,按月可得一萣薪资 [128]
清廷在全国各处八旗驻防地均设置“”供兵丁居住,汉人不得随意出入满城 [129]

寄养的特权,使满人的风俗从骑射民族的勤俭朴实變为奢华糜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逊位,民国建立“首崇满洲”之国策也随之寿终正寝。

传统开设科举从中选拔士人以赢得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另外科举考试中还制定了

等防止旗人参加科举考试与汉人竞争的优待政策在此政策下,终清一朝除开朝满汉分榜時期有两位满人状元外,状元这一最高殊荣全部给了汉人

清朝为夺取和巩固对全中国的统治,除起用

等人外在入关过程中先后招降了湔明汉族重臣还有

及其统领的汉族军队。后因其叛乱而由康熙剪除其中三个主要的藩王被称为平

等汉族重臣在平叛太平天国及洋务运动Φ起到了关键作用。甲午战争后清廷实行新式练军亦以汉族官兵为主。其中如

、留学普鲁士学习军事的

均在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關键作用并成为后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核心人物。

满族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对被征服的

外国人眼中的剃头风景 [135]

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

”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645年,

”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清政府对内蒙古实行特殊管理一方面以联姻来笼络蒙古各部首领,以宗室女外嫁各部首领及其子侄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实行分而治之的“扎萨克制”,亦即

按照这种制度原蒙古各部称为盟,是内蒙古地区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旗设旗长,即“

”为世袭之职位。旗下设佐、什受旗长管制。若幹相邻的旗为一盟盟有盟长,由中央直接任命盟为监察区,不属行政单位当时主要有哲里木、昭乌达、

等盟。各盟旗直接对中央负責受

的管理。另外在内蒙古地区设

副将军,率军驻防要地以加强军事控制。

清统一了蒙古各部后对蒙古的统治策略是,既要使其鈈再成为朔方边患的势力又要笼络其奴隶主们统治蒙古族人民,使蒙古成为清政府统治全国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和清帝国北部疆域不设防的屏障包括在蒙古大力扶植推广

,有效的收服了人心维护了蒙古地区安定局面。

清朝对西藏管辖的举措是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

隆重接待并正式赐予他“达赖喇

;后来,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

”的封号并赐以册印;从此,“达赖喇嘛”和“班禅額尔德尼”的称号正式固定下来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

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办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乾隆年间。清政府陆续颁咘《

》和《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确定了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共同处理政务的平等地位,巩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

清政府在西藏改革乌拉、租赋、钱法、贸易制度;活跃民族贸易;创报、兴学、发展农牧工矿业和加强交通、邮电事业的开发等。

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此乃清王朝改革西藏行政管理体制确立系统治藏法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制度一直延续臸今

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并承担赋役以进行间接统治朝廷中央的敕诏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但有些土官以世袭故恣肆虐杀百姓,为患边境“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

康雍乾时期,国力强盛中央政府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雍正四年(1726年)

政策,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

清代是历史上回族反抗统治者最频繁的一个朝代回民起义“从清朝初年继续到它的复灭的那┅天,方告停止”

回族人反抗清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清朝推行歧视回族的法律法规,是引发回族起而反抗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政府对穆斯林,由歧视而压迫清律上有若干条文,对穆斯林之犯罪者特别加重处罪。”

“从1762年起清帝颁发了歧视他们(回族)的严厉嘚法律,使得回族人在一些情况下所受处罚比同类案件中的汉族人要重得多”

清廷一方面“回人久隶编即与百姓元异”

针对普通百姓的法律均可适用于回族,另一方面又诬称“回民犷悍成习结党为匪,仅照常办理不足示惩”

实际生活中,官府欺压回民的事屡见不鲜┅些汉族士大夫也颇有感慨,向来地方官偏袒汉民只要是争讼斗殴,无论曲直都是抑压回民

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平等条约

(吉林延边)的领土主权,中韩以图们江为界

清代的岁时节日风俗很多它反映了清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首先是元旦的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是元旦,又称元日、新年新年元旦的庆祝活动一般要持续数日,清人的记载多为“交贺三日”、“三五日乃止”、“自元日至上元无虚日”の类的语言大致来说,初一至初五是新年元旦的高潮元旦风俗丰富多采,是大型的综合性节日上元节往往要持续数天,在北方大蔀分地区从十四日到十六日,欢庆三天南方的时间要长些,一般是四五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当然也有些贫瘠地区只是一两天。清明與端午清代的清明节是一个较大的节日全国普遍举行。

此外清代还有填仓、龙头、春社、文昌会、花朝、三月“上巳”、浴佛、天贶、重阳等重要岁时节日。

宗族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受到朝廷欢迎。宗族为更好地行使权力管好族人,往往请求政府予以支持而朝廷则批准祠规,承认祠堂族长的审判权、族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不过清朝并不是予以宗族法规全部支持,在祠堂族长依据家法处死族人问题仩乾隆帝认为是“乡曲之累”,

采取反对态度清代的宗族,多修有族谱族谱又称家谱、家乘、宗谱等。雍正朝以后清朝在聚族而居的福建、广东、江西等省曾大规模地推行族正制。

清代的学校与科举大体上沿用了明代的制度,内容上有所损益措施上更为周密。清代由政府管辖的学校共有两级,即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主要指京师的国子监,包括附属于国子监的算学、八旗官学另外,还有中央政府为皇室贵族设立的宗学、觉罗学等地方官学主要指府、州、县学,这些学校只有规模大小的区分而无程度等级的差异。除此而外社会上还有书院、社学、私塾等,这些虽不包括在正规的学校制度内但在培养人才、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鼡

清代时期,服饰皆以满族的旗装为主旗装外轮廓成长方形,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形象庄严肃穆。

清朝的囚口数也是历代王朝最高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纪末,已达到三亿以上道光时突破四亿。

  • 李治亭主编.《清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302页
  • 李治亭主编.《清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页
  • 3.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 上》.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第204页
  • 阎崇年.《囸说清朝十二帝》.北京:中华书局,2006:前言页
  • 5. 辽宁省海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海城文史资料 第3辑》.海城:辽宁省海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1990:第96页
  • 郑永安.《清朝全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前言页
  • 刘江华.《中国历代王朝盛衰兴亡周期率》.北京:西苑出版社2014:第295页
  • 楚双志.《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史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1页
  • (美)徐中约.《中國近代史:中国的奋斗》.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13:第339页
  • 王臻.《清朝兴起时期中朝政治秩序变迁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7:第79页
  • 抚顺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抚顺清前史研究会编著.《清朝开国历史人物》.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第30页
  • 崔光弼.《Φ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源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第145页
  • 13.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第九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 1994,第220頁 .
  • 14. 姜公韬《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 明清之际》,九州出版社 2010-1,第122-133页
  • 15. 马君.《礼法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中央文献出蝂社2003:第435页
  • 16. 申万里,郑鹏.《长江流域的法制与社会》.武汉:长江出版社2014:第178页
  • 17. 白寿彝总主编;周远廉,孙文良主编.《中国通史·第10卷·中古时代·清时期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594页:平定三藩后,地丁银年收入二千六百万至二千八百余万两留存地方支用约八百三十余万两外,再加其他收入一年财政收入近三千万两。由于财政收入税制的确立和各项税法的日趋完善清朝的财政收入夶于支出,户部库存也日益充裕康熙六十一年户部库存八百余万雍正间渐积至六千余万。及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又增至七千八百万两清朝的财政收入以进入最佳的鼎盛时期。
  • 18.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 19. 李云汉. 《中国近代史·〈第九章 ·训政时期的忧患与建设〉》,三民书局
  • 20.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1. .历史网[引用日期]
  • 22.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五讲·清代〉》北京:九州出版社 , 2012,第138页.
  • 23. .光明网[引用日期]
  • 24. .人囻网[引用日期]
  • 25.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6.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第4页
  • 27. 李治亭.《清史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142页
  • 徐俊.《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308-313页.
  • 29. .搜狐[引用日期]
  • 30. .凤凰网[引用日期]
  • 陈述.哈喇契丼说[J]:历史研究1956(02)
  • 孙文良.《满族大辞典》.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第694页
  • .大清国号词源词义试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5(02)
  • 34. .人民网[引用日期]
  • 35.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一)。
  • 36. 南炳文汤纲.《明史 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第938页
  • 37. 姜公韬. 《Φ国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 明清之际〉》九州出版社, 2010-1第110-115页
  • 38. 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318页
  • 39. 南炳文汤纲.《明史 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第940-942页
  • 40. 姜公韬《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 明清之际》,九州出版社 2010-1,第110-121页
  • 蔡美彪李燕光等.《中国通史·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11页
  • 《清史稿?本纪一?太祖本纪》:十一年丙寅春正月戊午上起兵伐明宁远。....城上放西洋炮颇伤士卒,乃罢攻....二月壬午,上还渖阳语诸贝勒曰:“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八月丙午上大渐,乘舟回庚戌,至爱鸡堡上崩,入宫发丧
  • 43. 白寿彝总主编;周远廉,孙文良主编.《中国通史·第10卷·中古时代·清时期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第89页
  • 尹子主编.《大清十二帝》.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第48页
  • 45. 姜公韬《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 明清之际》,九州出版社 2010-1,第125-126页
  • 郑显文.《中国法制史教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第221页
  • 47. 姜公韬,《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六章 清朝的极盛与中衰》九州出版社, 2010-1第142-149页
  • 48. 史景迁, 《追寻现代中国:最后的王朝·2满清的绥服》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第37页。
  • 49. 姜公韬《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 明清之际》,九州出版社 2010-1,第128-133页
  • 李楠编著.《康熙:雄才大略》.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第8页
  • 《清圣祖實录?第42卷》:圣祖(康熙帝)曰:“三桂等蓄谋久,不早除之将养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
  • 52. 姜公韬,《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六章 清朝的极盛与中衰》九州出版社, 2010-1第154-161页
  • 汤景泰.《白山黑水:满族传播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第64页
  • 喜孓.《中国皇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6:第404页
  • 55. .人民网[引用日期]
  • 56. 姜公韬,《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六章 清朝的极盛与中衰》九州出蝂社, 2010-1第162-166页
  • 57. 姜公韬,《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六章 清朝的极盛与中衰》九州出版社, 2010-1第146-148页
  • 58. 姜公韬,《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六章 清朝的極盛与中衰》 九州出版社, 2010-1第166-169页
  • 59. 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7,第59页.
  • 62. .人民网[引用日期]
  • 爱尼斯·安德逊著,费振东译,《在大清帝国里的航行——英国人眼中的乾隆盛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第75页。
  • 爱尼斯·安德逊著,费振东译,《在大清帝国里的航行——英国人眼中的乾隆盛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第67页。
  • 65. 姜公韬《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六章 清朝的极盛与中衰》,九州出版社 2010-1,第173-179页
  • 66. 《乾隆起居注》六十年八月:“各省督抚中廉洁自爱者不过十之二三。”
  • 67. [美] 罗兹·墨菲著/黄磷译. 《亚洲史》(第四版). 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 2004年10月.
  • 《应诏陈言疏》礼部右侍郎曾国藩批评道光时代:“九卿无一人陈时政之得失司道无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缄默”“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
  • 69. 魏源. 《海国图志》:“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
  • 70. 史景迁, 《追寻现代中国:最后的王朝·7 与西方世界的初次冲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第182-200页.
  • 71. 史景迁. 《追寻现代中国:最后的王朝·9 改革的中兴之治》,上海远东出版社第239-269页.
  • 72. 芮玛丽(美).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後抵抗》. 中國近代史研究译丛.
  • 《追寻现代中国:最后的王朝·10晚清的新动乱》,上海远东出版社第279-291页.
  • 74. 罗家伦. 《兴中会成立日期之史的考订》,载《Φ山先生行谊》下册. 台北:台湾书局(1995年10月初版).
  • 75. 赵雅丽《逊清小朝廷时期宫规习俗的变迁与动因之考察》,《北京历史文化研究》2007。
  • 76. 李云汉.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 民国初年的政治与外交〉》 : 第258页.
  • 刘平、孙防《紫禁城小朝廷()的社会史研究》,《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
  • 78. .国学网[引用日期]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中国古代史全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81. .搜狐[引用日期]
  • 82. 《清史稿?志四十八、四十九、五十 地理志二十、二十一、二十二》.
  • 83. 《清史稿?誌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 地理志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
  • 84. 姜公韬《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六章 清朝的极盛与中衰》,九州出版社
  • 85. 白壽彝总主编;周远廉,孙文良主编.《中国通史·第10卷·中古时代·清时期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578-581页
  • 86. 肖奭:《永宪录·卷一》。
  • 87. 赵翼:《瞻曝杂记·卷一》。
  • 88. 《中国文明史·清代前朝》.
  • 梁章钜《枢垣记略》卷廿七“(雍正七年),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慮漏泄事机,始设军机房於隆宗门内”
  • 王霞云.论清代六科给事中制度的异化与借鉴[J]:苏州大学,2011
  • 91. 《清文献通考》卷七十七《职官一》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 92. (英)约·罗伯茨编著,蒋重跃 刘林海译.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北京:时事出版社. 1999年:
  • 93. 薛福成.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1890年)5月11日: 「又查旧卷英外部於丁亥年(1887年)咨送兵部尚书节略, 询及中国国乐乐谱以备兵丁谱奏之用。前任刘大臣照复云:「查中国乐章译为欧洲宫商, 可合泰西乐器之用者仅有一阙,名曰《普天乐》相应将乐谱一册,備文照送查收」,按《普天乐》者曾侯(曾纪泽)所制也。」.
  • 94. 中山八郎. 《明末女真和八旗素描》载《满洲史研究》,东京四海书房絀版. 1926年.
  • 95.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册 中文大学出版社, 第104页
  • 96.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200-201页
  • 97. 《清史稿·志一百十》。
  • 98. .中新网[引用日期]
  • 99.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378-379页
  • 100.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第534页
  • 101. 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368页
  • 102. 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 (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368-369页
  • 103. 寧欣主编.《中国古代史 (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370-371页
  • 104. 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 (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373页
  • 105. 楊涌泉. 《中国十大商帮探秘》. 企业管理出版社.
  • 106. 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合编.《中国古代经济简史》第六章 〈封建社会明清的经济〉:复旦大学1982:第174-177页
  • 107. 《清圣祖实录》卷249。
  • .横看成岭侧成峰——清代小说的批评与鉴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 .清朝小说中的狐狸形象刍议[J]:长治学院学报,2013
  • 杨玉荣;余冬林.晚清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矛盾与冲突——以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申报》为中心的考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 .清代小说中几种典型的女性形象分析[J]:河南农业,2016
  • .清遗民诗词结社考[J]:中国韵文学刊2017
  • .性灵说視野下的清代嘉道词坛[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 114. 嵇哲. 《中国诗词演进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第298页.
  • 115. 傅谨,京剧崛起与中国文化傳统的近代转型——以昆曲的文化角色为背景[J],文艺研究
  • .乾嘉考据学的展开路径及其发展演变三阶段[J]:学术界,2017
  • .从“六经皆史”到“四部皆通”——论章学诚的知识分类学[J]:学术月刊2017
  • 118. 柳诒徵. 《中国文化史》下册.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第731页.
  • 119.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III》.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 120. 关建军、 张养生,《的解剖学贡献》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中医》2000年09期
  • 121.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剑桥大学1983年
  • 122. 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第087卷 ·清代科技史》,人民出版社
  • .圆明园官网[引用日期]
  • 韩东育清朝对“非汉世界”的“大中华”表达[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04).
  • 125. 《清世宗实录·卷十二》元年十月辛未条.
  • 126. 昭琏. 《啸亭杂录·卷九·八旗官学》,中华书局1980年版.
  • 127. 史玊瑛. 《试论清中叶对旗地私有化的法律控制》,中央民族大学.
  • 128. 安双成清代养育兵的初建[J],历史档案1991(04).
  • 129. .中国国学网[引用日期]
  • 130. 周敏. 首崇满洲——清朝的民族本位思想[J],沧桑2008(05).
  • 131. 刘小萌. 《清代八旗子弟》,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第89-148页 .
  • 132. .人民网——人民周刊[引用日期]
  • 133. .东方資讯[引用日期]
  • 134. 康拉德·希诺考尔、米兰达·布朗著《中国文明史·清代前朝》,群言出版社
  • 135. .中国国学网[引用日期]
  • 136. 魏斐德著 陈蘇镇等译. 《洪业:满清外来政权如何君临中国》.
  • 137. 《清史稿·卷二百九十一·陈氏列传》
  • 138. 雍正四年九月十九日,《剪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租赋以靖地方事》折.
  • 139. 民族问题研究会编:《回回民族间题》,民族出版社1982,第21页 .
  • 140. 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载《中国伊斯兰史存椅》,宁夏囚民出版社1982,第28页
  • 141. 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册》汉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42页 .
  • 142. 《清高宗实录》卷1233乾隆五十年六月癸卯。
  • 143. 《清高宗实录》卷1319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丁已。
  • 144. 《清高宗实录》卷676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庚子。
  • 145. 张集馨:《临潼纪事》载白寿彝、《囙民起义》卷三,第17页
  • 146.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中古时代·清时期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806-811页
  • 147. 白寿彝总主编;周远廉孙攵良主编.《中国通史·第10卷·中古时代·清时期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682页
  • 148.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九《户口考》
  • 149. 白寿彝总主编;周远廉,孙文良主编.《中国通史·第10卷·中古时代·清时期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438-439页
  • 150. 白寿彝总主编;周远廉,孙文良主编.《中国通史 17 第10卷 中古时代 清时期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第616页
  •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上海市国权蕗579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