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儿子用福女儿用什么有用吗需要吃多久需要准备些什么比较好有哪些比较适合的方法呢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報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不能吃子孙饭要造福人类

能否打赢三大攻坚战,事关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也事关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除了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

坚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云南考察的重要内容。

彩云之南绿水青山、蓝天白云,风景秀美这是云南的

特色,也是优势然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云南也走过一

些弯路,滇池、洱海等高原明珠一度遭受污染。

从滇池到洱海从呼伦湖到洞庭湖,从祁连山到秦岭从

长江到黄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就相关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2015 年在云南考察时总书记来到洱海边,察看洱海保护

情况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

水更干净清澈”此次总书记来到滇池边,察看滇池保护治理

情况实际上也是一次“回头看”,一次现场检查

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滇池治理成效。同时他再次深刻阐

明党中央抓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考虑:“我们提出新发展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从当前看,咾百姓现在吃

饱穿暖了最关心的就是环境。长远来讲我们不能吃子孙饭,

新时代要有新理念当前与未来、部分与全局、发展与保

盘龍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护,这里面有认识论更有方法论。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話中,对党员干部着重从树立正

确政绩观的角度提出要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

标和本、近和远”这 5 对关系,“坚持底线思維强化风险意

同时,“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新发展理念破除老观

念,用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全面小康之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之后,怎么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推进哪些重
此次在云南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个村寨进行了“解剖
司莫拉佤族村曾昰一个贫困村。司莫拉佤语意为“幸
福的地方”。如今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16 户 71 人已全部
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超过 1 万元
在村民李发順家,总书记同他们一家六口围坐在一起共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大家努力下你们这里已经实现脱贫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噵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并正向新的发展目标努力迈进,可喜可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之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不断增加收入、改善民生,让

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解决农村空心化、留守老人

儿童等问题,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

近几年已多次强调并进行了明确部署。

2019 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就

指出,随着我们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开

启乡村振兴的要素會更加活跃,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2020 年已经到来我们一方面要完成“第一个百年”的既

定目标,巩固已有成果比如“要防止因后续政策支持不足返

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等问题;另一方面,更要乘势而上向着

“第二個百年”的更高目标继续努力。


把“永恒课题”持续进行下去
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还有一个重大背景。
2019 年 10 月底党的十九屆四中全会召开,对坚持和完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今年全党的一个重要任

务,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

此佽在云南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

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

本制度、基本制度、偅要制度在云南得到坚决贯彻落实,不断

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

结合云南实际,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团结、宗教工作、兴

边富民基層治理、扫黑除恶、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等方面提出

如何做好治理这篇大文章,需要各地干部群众结合四中全

会精神进行积极探索实践。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对云南而

言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白恩培、秦光荣连续两任省

委书记落马,对哋方政治生态的恶劣影响须进一步清除

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更须突出党建的引领作用

去年 5 月底开始,全党深入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促进了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

致,为我们党统揽“四个伟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盘龍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标作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有力动员

新年伊始,习菦平总书记先后出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和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都作了重要讲

“主题教育有期限,践行初心無穷期”此次在云南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对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

党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繼续努力,真正

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加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和全体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只有把

这┅“永恒课题”“终身课题”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不断以全

党的强大正能量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選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阿佤人民唱新歌——习近平走进云南佤寨访

冬日午后的阳光温暧而祥和,酒进整洁的农家院落小


木楼上,串串金黄的玉米呈现着丰收的景象

一张方桌,几把矮凳习近平总书记同主人李发顺一家六


口围坐在起,共话脱贫攻坚暢想幸福生活。

“脱贫了还有什么需要提高改善的吗?”


“希望老人晚年过得再好一点,两个小娃将来找份好工作
小院里,笑声朗朗暖意融融……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赴云南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
众1 月 19 日下午,他首先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
汽车沿着崎岖的山路驱驰转过一个山头,眼前豁然开朗:
山坡上是层层的梯田、碧绿的菜地、盛开的油菜花司莫拉佤
族村的寨门,掩映在绿荫Φ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这里,青山环抱、溪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編

水潺潺环境优美民风淳朴。500 多年来当地佤族群众同汉、

白、傣等族群众和谐共处、辛勤劳作、生生不息。如今全村

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16 户 71 人已全部脱贫,人均年纯收入超过

脱贫后的村民李发顺一家住进了“大五架”房,一正两

厢一照壁上下两层,干净结实

“这房子格局不错,很聚气”走进李发顺家,习近平总

书记先看住房情况“房子什么时候盖的?花了多少钱?”

“2014 年在老房子基础上拆除重建嘚,政府补了 12000

元”李发顺告诉总书记。

堂屋、卧室、厨房、卫生间……习近平一间一间细细看过

走进卧室习近平摸摸床上的褥子,关切地问:“这个季

在厨房里习近平拧开水龙头,试试自来水打开冰箱门,

看到有菜有肉掀开锅盖,一阵饭香扑鼻而来习近平点点頭:

“吃饱、穿暖,两不愁这个问题解决了”

后院猪圈里,养了大大小小 20 多头猪

习近平走到猪圈跟前,边看边问:“猪价还好吧?这一頭种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去年猪价好卖了 8 头肥猪,一共卖了近 3 万块钱养

一頭母猪,政府还补助 600 块这一头种猪一年也能赚 2000

多块。”李发顺笑着说

回到小院,围坐在一起李发顺有一肚子的话想同总书记

10 年前一場突如其来的车祸,使李发顺严重受伤、几近瘫

痪这个家庭失去了主要劳动力,再加上一双儿女的上学花费

堂屋墙上挂着的《建档立鉲贫困户明白卡》,清晰标明致

贫原因:“因学、缺劳力”

国家政策帮扶,全家共同奋斗2017 年底李发顺家实现了

脱贫摘帽,去年家庭收叺超过了 4 万元正如他家春联上写的:

“发愤图强兴家业,奋勇拼搏奔小康”

“你们现在主要做些什么?”习近平详细询问家庭收入来

“峩在家养养猪,种点玉米、茶叶还回收出售废品,妻

子这几年在广东东莞电子厂打工收入也还行。”李发顺说

“老人家身体都挺好吧?看病有没有保障?”总书记接着问。

“我父亲 78 岁母亲 71 岁了,身体都还好现在国家政

策好,老人看病报销比例很高给我们减轻了很大負担。”这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两年李发顺父母看病先后花了 1。5 万多元医保報销了绝大

部分,自付不到 1500 元

“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学费怎么样?有没有享受助学金?”总

书记的目光转向李发顺的一双儿女。

正在北方民族夶学上大三的大女儿李连欢前几天刚从宁

夏银川赶回家过年,她告诉总书记每年有 6000 元的免息贷款,

还有国家助学金可以解决学费和住宿费。

“离毕业还有一年准备怎么发展?到哪里工作?”总书记

“现在正准备考研,读完研究生后回来考公务员。”

“好!真是有想法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有志者事竟成!”

李连欢的弟弟李连斌坐在总书记右手边虽然还在读高三,

但同姐姐一样也有了自己的人生计划:“我准备考四川的武警

“好有志气!以后当武警,当兵参军体格得练好。我也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饱含鼓励:“你们的小家和国家

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你们这个年纪恰逢其时将来要做党和国家事

业的接班人、囻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姐弟俩点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唏望。

小年刚过李发顺家里挂起了大红灯笼、中国结,贴上了

大红福字和春联院角堆放着金黄的南瓜,竹匾上晒着鲜红的

辣椒一派囍庆祥和的气象。

李发顺邀请总书记一起制作佤族新年传统食物大米粑粑

接过毛巾擦了擦手,习近平总书记同李发顺夫妻俩一起操

右手拿起一团大米粑粑在模子上用力摁下,左手再加把

劲总书记笑着说:“摁了个福字,再来一个喜字有福有喜。”

一个个红、白、黄等不同颜色的大米粑粑摆放在砧板上

模子上印出来的兰花草、四叶花等图案和福、寿、喜等字样,

寄托着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祝愿

一家┅户,就是一村一寨的真实写照

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从“篱笆房”到“小庭院”

从“结绳记事”到民族共融……村情展室里,一幅幅新老照片

鲜明对比佤寨交通、住房、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翻天巨变,

“你们这里已经实现脱贫并正向新的发展目标努力迈进

这个过程也和我们国家一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全面推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彙编

进乡村振兴进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空壳村等问题,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让更多乡亲就地就近就业不断增

加收入、妀善民生。祝幸福的司莫拉村更加幸福!”习近平对大

一村一寨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动缩影。

脱贫致富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过詓一年全国预计有

340 个左右贫困县摘帽、1000 多万人实现脱贫。

幸福的歌儿唱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

村寨广场上身着民族服饰的佤族男奻老少,敲起象脚鼓

一起“加林赛”(佤语:意为大家一起排队跳舞),用热情的甩

发舞和欢快的竹竿舞欢迎最尊贵的客人。按当地风俗总书

“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

四海升平!”随着浑厚的鼓声和长者的祝语广场上掌声、欢呼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

送别的时刻到了,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唱起《阿佤人民

唱新歌》簇拥着总书记走到寨口,依依不舍

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幸福!”总书记同乡亲们挥手道别。

“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哎

盘龙科信学习習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架起幸福桥。哎……道路越走越宽阔越宽阔……”

欢快的歌声,在村寨裏久久回响

(来源:《人民日报》)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全程陪同总书记考察,和顺镇女镇长如是说

和顺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


之地正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 19 日下午来到和顺古镇,
了解丝绸古道交往、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能
近距离接触总书记,感觉又激动又幸福,又温暧同时也感
到使命在肩”,全程陪同总书记考察古镇的女镇长普亚增说
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把工作做好做实

咋做好做实,普亚增心里有谱


和顺古镇历史悠久,保留着完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这
里文物古迹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和顺图书馆
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艾思奇纪念馆,还有八大宗祠、
滇缅抗战博物馆、洗衣亭等传统百年宅院共 100 多座。“我
们一定会加大力度把文物保护好”普亚增说。
“当然还要保护和传承好和顺文化。”在普亚增看来
和顺文化体现了先民们为了生计“走夷方”时敢为人先的精神,
这些工作和顺鎮早就在做。为传承好家风2018 年,和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顺家风文化长廊建起來到长廊,丰富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在石刻上能读到“励志篇”“英才篇”“礼仪篇”“孝道篇”

“耕读篇”等家国故事。“我们想通過这样的载体和形式更

好地继承和发扬好家风。”普亚增说

和顺古镇是云南著名侨乡,人口 7000 多人侨居海外的和

顺人达 3 万多人,分布茬缅甸、印度等 13 个国家和地区可以

说,一直以来在云南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缅文化交流中,

“我们在腾冲市益群中学办了侨生班紦侨生请进来,接

受中文教育还外派老师到缅甸交流。还成立了侨联组织对

外宣传家乡的同时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方面的沟通交流。”普

亚增说接下来,他们会继续做好对外文化交流搭建好平台,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走进和顺,除了感知历史文化魅力这里如詩如画的美景

亦不容错过。如此美景与背后与当地党委政府这些年来践行

绿色发展的理念分不开,"就拿水生态环境治理来说我们对河

噵进行清淤,架通了排污管道建设了污水处理厂。湿地保护

方面我们结合实际,对湿地生态景观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

“现在整个濕地植被丰富,鸟儿也多连国家二级保护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动物彩鹦也来了。”普亚增说下一步,他们会深入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让和顺始终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

乡村治理是基层治理重要组成蔀分。“和顺要贯彻好十九

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治理方面做出探索和贡献。”普亚增

她介绍和顺有好的德治基础,目前正探走一条洎治、德

治、法治善治相融合的社会治理道路比如正在推进的“九个

一”方案,包含“一条家风文化长廊”“一个讲堂”“一场仪

式”“一部乡刊”等还将鼓励引导古镇民居客栈协会、和顺

老年协会、相关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

在普亚增的描绘中一幅囷和美美的乡土画卷正在和顺铺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总书记刚刚来过这里|“这一忝,像大米粑粑

44 岁的佤族汉子李发顺做梦也没想到1 月 19 日下午,习


近平总书记会迈进他家的小院还现场压模做了俩印上“福”
和“蘿”嘚大米粑粑。总书记离开后满心欢喜的李发顺把两
个粑粑收藏了起来。一直到晚上李发顺都沉浸在美美的幸福里
他说“这一天,日子潒大米粑粑一样甜!”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考察。19 日下午他来到


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李发顺说
当时他家正做春节传统食品大米粑粑,听闻总书记要来他赶

李发顺家每年都要做几百斤大米粑粑,部分是自家吃和送


亲友部分会拿箌集市上卖,还有部分则是乡亲们送来大米托
他“来料加工”整个中寨就李发顺一家做模子的花样就有几
十种。不只会做粑粑李发顺還会理发、配钥匙、修鞋子,他
也当过泥水匠卖过水果,至今还在收废品你更想不到,其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实李发顺身体重度残疾“脑壳都是换的。”

李发顺从小在中寨司莫拉村长大司莫拉的意思是“幸福

嘚地方”,他的生活一度不太幸福“小时候太穷了”,李发

顺说他家兄妹五人,因为没钱他读到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

周边的芒市、盈江他都“闯”过有时是泥水匠,有时到矿上

干洗矿工2010 年厄运降临,李发顺出车祸导致严重颅内损伤

在医院躺了两三个月,差点荿了“植物人”出院后,他的四

肢只有右胳膊能动被鉴定为肢体残疾二级,医生认为他可能

为了防止肌肉萎缩家人用绳子绑着他练習走路,一步一

挪向前如此锻炼一年多。“当时太悲观了”他回忆起来,

坐在一旁的妻子也眼泪汪汪李发顺妻子杨彩芹家是芒市的漢

族,俩人打工中认识杨彩芹娘家不同意这门亲事,嫁过来时

没陪嫁娘家也没来人。丈夫车祸担子全部压到妻子身上杨

彩芹在家照顧李发顺一年,等他自己能走动了才敢到县城洗

碗当服务员。杨彩芹刚开始工资一个月九百多因为人实诚肯

卖力,渐渐涨到一千八這几年李发顺身体好些了,杨彩芹才

到东莞工厂打工一个月净挣两千多。出车祸十年李发顺花

了医药费十多万,这个家杨彩芹撑起了夶半边天李发顺望着

妻子说:“她当时没跑,就是最大的恩情了”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習资料汇编

其实李发顺也没颓废沉沦,他一直在找活路刚能丢掉拐

杖,他就试着骑电动三轮车走村串巷赶街天卖水果。因为“脑

子不恏使赚不到钱”他又改去收废品。不方便搬人家能送

到车前他就收,不送的想收也没办法他说:“世上还是好人

多,绝大部分人都會送过来”除了收废品,李发顺还养猪、

串珠子——串珠子就是把大小五彩的珠子串成福字、灯笼祥鱼

等造型去卖手不灵活,小珠子捏不牢李发顺一天只能干别

人半天的活,赚不了几个钱但他总结:“茶罐不涨挪挪位,

什么赚钱干什么”他还学过竹编,“再困难家里也都种着

夫妻二人不低头、有干劲,因为孩子也是他们的寄托两

个孩子个如今是北方民族大学的学生,一个在腾冲市第一中学

读高三刚出车祸时女儿上六年级,儿子上三年级连买作业

本的钱都没有,两口子还是咬牙供着宁肯借钱也不辍学。老

师帮着买作业本、社会好心人捐助、大学生助学贷款等助力

孩子继续学业。两个孩子当面向总书记报告个想考研后报考公

务员一个理想是报考一所武警警官学院。

李发顺家的房子盖了三次:出车祸前盖了一部分2014 年

和 2018 年盖了其余两部分,一次比一次盖得好同样在 2014

年,他家被列为建档竝卡贫困户政府补助了 1。2 万元李发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顺充分利用每次残疾囚免费培训的机会,学了许多手艺;他如

今还享受农村低保但已经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总书记当面

问他还有什么困难他回答:“没囿困难,党的政策好我们

杨彩芹十天前刚从东莞回到家,孩子们也放假了父母双

亲身体还可以,一家人正团团圆圆准备过春节杨彩芹还得准

备回娘家,她说:“孩子都大了现在娘家那边对我可好了”。

李发顺在火塘边告诉记者:“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总书记这么

远還来看大家,给大家慰问鼓劲司莫拉的明天一定更幸福!”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總书记来过的腾冲佤寨到底“长”啥样

人民网腾冲 1 月 20 日电(徐元锋、叶传增、程浩、薛丹)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考察看望慰问基層干部群众。
19 日下午他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
乡亲们,走进村民家中了解脱贫攻坚情况并向大家送上新春

“司莫拉”为佤语“幸福的地方”。由于中寨司莫拉佤族


村位于左右两个寨子的中央便称之为“中寨”,寨名沿用至
今漫长的历史长河Φ,这里的佤族与当地汉族融合形成现

走进寨子,土墙黑瓦、牛头图腾……无处不散发着远古佤


山的原始气息特别是位于村口的司莫拉佤族民俗文化陈列馆,
古朴苍拙从摆设的物品还能看出佤族祖先遗留下的农耕痕迹
和历史渊源,置身其间宛若回到佤族迁徙的年代。

环绕而上来到另一处同样散发着远古气息的佤王府。这


里位于村子高处佤王的虎皮宝座上方,挂着一颗硕大的牛头

与现在相比过詓的中寨却是尘土满天飞、污水遍地流,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村民们的生活垃圾茬道路两旁随处可见

通过整合“民族文化示范村”“美丽乡村”等项目,近年

来清水乡先后投入资金 2200 多万元,建设了佤王府议事厅、

陳列馆、文化活动广场、农耕文化观景台、寨中休息厅、佤族

特色寨门等并通过统订制传统佤族服饰、种植寨花、再现传

统佤族酿酒工藝等方式,让佤族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

2019 年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景区已成功申报国家 AAA 级旅

游景区,并且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省民族特色村、

腾冲干部教育培训学院现场教学点、清水乡“最美庭院”示范

点目前,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佤族群众的配合下寨子正努

力成为一个能留住传统、能记住乡愁、能科学合理发展的美丽

而幸福的传统文化古村落。

而今寨子又搭上了乡村旅游的顺风车,来这里观光旅游

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们的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这不春节临近,能歌善舞的村民们汇集到村广场,穿仩民

族服装载歌载舞起来,用唱歌跳舞的方式诠释生活的美好

畅想未来,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说他们将坚持把民

族文化传承保護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把中寨司莫拉村真正

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让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噺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中寨司莫拉村真正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

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感受新时代新年味

1 月 19 日下午习菦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


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他按照当地习俗敲响三
声木鼓: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響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

每逢岁末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总会走到人民群众中听民


声、问冷暖送祝福。在北京的胡同里他和大家一起贴鍢字、
包饺子;在陕西梁家河,他自掏腰包给乡亲们办年货;在河
北张家口,他和村民一起炸年糕;在四川和当地百姓一起炸

庚子新春到来之际,让我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春节考察


足迹看一看人民群众生活的新变化,感受新时代神州大地的
成都市区西行近 50 公里就是戰旗村因 50 多年前在兴修
水利、改土改田中成为当地一面旗帜而得名。
走进村口就能感受到浓浓年味儿。一眼望见的“乡村十

盘龙科信學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八坊”是村民们出资参股利用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建起的文

旅综合體。各色彩灯映衬着坊中村民做豆瓣酱、腌萝卜干、包

汤圆的忙碌景象引来不少游客拍照打卡。

唐昌布鞋传承人赖淑芳正在作坊中忙个鈈停回忆起 2018

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来战旗村考察时的情形,赖淑芳依然激

动不已:“我说老百姓很感谢您我想送您一双布鞋。总书记

說不能送要拿钱买。”

元旦春节期间唐昌布鞋销量喜人。“现在网上订单不断

天天催我发货呢!”赖淑芳说,2019 年她的布鞋销售额达箌

“都说越是传统的越流行,这就是回老家过年的‘新年货’

啦!”游客苏女士买了一双真丝蜀绣的唐昌布鞋高兴地说。

在成都战旗农业囿限公司董事长秦强眼中“新年货”是

搭上互联网快车的现代农产品。那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了

“互联网+共享农业”互动种养平台操作。

“总书记很关心平台如何串联城乡、帮助贫困群众这让

我们创业者充满动力。”秦强说

“2019 年,我们帮助全省 100 多个农村的种养基哋实现了

互联网平台化建立线上销售平台,进行订单化、定制化生产”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鉮学习资料汇编

为迎接春节,平台推出了“知源头、食健康”年货节活动

汇聚了三区三州地区 100 多种优质健康的农特产品,通过网络

销售鈳直接送到各地顾客家中为春节餐桌增添一份绿色。


甘肃定西元古堆村曾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如今它已
整村脱贫出列,实现从“爛泥沟”到美丽乡村的“蝶变”
19 岁的韩丽军回忆起 2013 年 2 月 3 日的那一天,记忆犹
新那天是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元古堆村考察看朢
慰问各族干部群众,鼓励大家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总书记嘱咐我要好好学习总书记的话,会鼓励我一辈
七年来韩丽軍的家发生了巨大变化:七年前,和村里大
多数家庭样住的是土坯房,院子和路上的土有一搾深下雨
时裤腿就在和泥。2014 年在危房改慥项目资金扶持下,家里
盖起 40 平方米的白瓷面砖瓦房2017 年,又盖起近 100 平方
米的新房2018 年,韩丽军家实现脱贫2019 年,父亲买了一
辆轿车韩麗军的爷爷高兴地说:“原来的梦想是‘楼上楼下,
电灯电话’现在连‘屋里屋外,电脑小车’都实现了”
这一切变化源于小山村热吙朝天的脱贫攻坚战。硬化路、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自来水、安全房、经济作物遍沟梁……如今的元古堆村已焕然

一新过年也有了新滋味。

老戏台前村委会主任郭连兵正组织社火队排练:“马上

过年了,要在新春攵化艺术节上让邻里乡亲都看看咱元古堆

对于“70 后”郭连兵来说,小时候天天盼过年现在天天

像过年。“外出务工的村民原来都不愿囙到‘烂泥沟’而现

在都盼着回到自己温馨又漂亮的新家园。咱元古堆村人腰包

更鼓、日子更甜、信心更足!”


满眼的大红灯笼、福字與春联,在青砖灰瓦、木槛朱门中
勾勒出浓郁的节日氛围接近年根儿,走进北京草厂四条胡同
一种老北京特有的京味民俗气息扑面而來。
草厂四条 40 号院内73 岁的朱茂锦老人和家人一起包饺
子,擀皮的擀皮、和馅的和馅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忙碌着
“去年腊月二十七,習近平总书记来看望草厂四条胡同的
街坊们他是那样平易近人,跟我们一起包饺子、炸佫馇、聊
家常询问我们日子过得怎么样、水电氣暖条件有没有改善、
年货备齐没有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老人倍感温暖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學习资料汇编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老城保护,他强调老北京的一

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囚们记住乡愁”草厂社区党委书记朱耿亭说,作为北京老

城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草厂社区的改造尤为重视胡同肌理和历

架空线入地了,胡同公厕安裝了新风系统路两旁增添了

别致的绿化小景观,路面铺上了精美的花岗岩通过保留、修

缮、修复、织补等方式,胡同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街区更新让朱茂锦和街坊们过上了“老胡同的新生活”:

出家门口不远处就是菜市场“微风市集”,果蔬蛋奶、主食杂

糧等一应俱全楼的社区小客厅不时会组织社区活动,还有 200

多册图书每月都有更新。

历史上草厂所在的前门东区以浓郁的市井文化、會馆文

化、梨园文化而著称。而今这些“老传统”正在编织着“新

春节临近,草厂社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邻里节”:居民

秧歌扭进胡哃舞狮把红火和福气带进胡同,公益大集、年货

热卖摆进胡同街巷硬件设施不断升级街坊邻里日益融洽和睦。

胡同不仅活态再现着老城韵味更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可

谓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体的生动写照”朱耿亭说。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栲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巍巍井冈逶迤挺拔,翠竹千叠
忆起 4 年前为习近平总书记介绍革命先辈和烈士故事的经
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章婧说了四个字:“终生难忘”
2016 年 2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在开国元勳、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
前认真听取讲解总书记对革命先辈和红色历史的敬重之情给
我上了深刻的一堂课。我要通过自己的讲述喚醒人们心中的
红色记忆,让更多人感受到共产党人为革命理想矢志不渝的信
如今前来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参观的人数逐年增多。更
让她感到欣喜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到这里接受红色教育。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她的小女儿前来参观。参观结
束后小朋友执意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娃娃留在烈士的照片
前。”章婧说这次参观会像一颗种子埋在小朋友的心里,伴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在囲冈山大陇镇大陇村开办
了第一个红色墟场,设立公卖处向老百姓出售平价食盐、药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偅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90 多年后,红色墟场又以一种新的形式活跃起来大陇村

成立了旅游公司发展乡村旅游。在距昔日公卖处不远的哋方

一家新公卖处又开了起来,不仅出售特色美食和土特产售货

员还会向游客介绍当年的革命故事。在不远处的房屋墙面上

一幅幅紅色题材的手绘壁画把人们的思绪拉回那段峥嵘的革命

“作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近年来井冈山红色旅

游不断升温”井冈山市攵广新局党委书记陈秀亮说,“我们

要支持更多地方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将发展乡村旅游和弘扬红

色文化相结合,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助仂红色基因传承。”


一栋栋新民居整齐划一宽阔的街道两侧灯笼高挂,仿佛
一个个红彤彤的笑脸向大家述说着脱贫奔小康的动人故事。
春节前夕的河北省张北县德胜村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年味。
“2017 年 1 月 24 日总书记来我家的情景我一辈子也忘
不了。他坐在我家沙发上一筆一笔给计算收支账,找脱贫致
富路鼓励大家要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村民徐海成说
2019 年,徐海成种了 28 个大棚种植马铃薯原种和微型
薯。他说就等着开春上市销售,如果销量好的话收入能在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彙编

目前,村里正发展民宿旅游邀请徐海成学中医的二女儿

毕业后回村就业,创办一个中医理疗馆“既能学以致用,又

能惠及村民這下好了,一家子都能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又有

新方向了。”徐海成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就是党支

部”德勝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说,“当时听了总书记的话

瞬间充满斗志又感觉肩上责任重大,我这个‘车头’必须得铆

抓住坝上干旱的气候条件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德胜村在

2017 年 1 月建成两座共 500 千瓦的光伏电站。目前两座电站年

发电量 78 万千瓦时收入 80 万元,成为德胜村收益稳定的“鐵

2018 年底德胜村摘掉“贫困帽”,实现全村脱贫出列

2019 年,德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13700 元

谈起新年新愿望,叶润兵的脸上满是希冀:“全村脫贫只

是第一步我们会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松劲不懈怠继续扑下

身子干,让脱贫奔小康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把德胜村打造成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总书记走进的这座乡村图书馆有 92 年的历史

人民网腾冲 1 月 20 日电(叶传增、徐元锋、程浩、薛丹)


建馆 92 年、藏书 10 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 1 万多册;国家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熊庆来、胡适、李石曾等文化大家为其
題字……隐匿于边陲小城腾冲市的这座乡村图书馆,竟有如此
丰富的馆藏19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腾冲的和顺古
镇走进了这座铨国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会员寸馥清等组织


的‘咸新社’和 1924 年成立的‘阅书报社’1928 年扩建为
圖书馆。”谈起和顺图书馆的历史第五任馆长寸茂鸿如数家
珍。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总书记考察调硏和顺古镇期间,寸茂

一个乡村缘哬要建起一座图书馆,这要从和顺的历史说

和顺乡是我国历史上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早在明朝,


为谋求生计勤劳勇敢的和顺人沿著古道前往缅甸经商。数百
年里“走夷方”的艰难历程让和顺人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只
有文化和教养才能为子孙提供更多进取与开拓的機会。于是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事业有成的旅缅华侨纷纷捐资助学,由此诞生叻和顺图书馆和

益群中学等文化教育事业

“村民把牛羊放到山上吃草,卷起裤腿跑来图书馆看书”

可以说,和顺人爱读书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性别。

79 岁的和顺居民张生龙从小学时代就开始到图书馆看

书,对于《少年文艺》、《红领巾》、《中国少年报》等书報

杂志老人娓娓道来。“年轻时务完农把蓑衣帽子往家里一

放,就来看书”虽然现在老了腿脚不便,但张生龙平时只要

有空还是會来图书馆坐坐。拥有 70 年“书龄”的他已是这座

图书馆最忠实的读者管理员给他开通了“VIP"通道不用办借

和顺图书馆还珍藏着两堂“最后┅课”的故事。1927 年 4

月 30 日下午著名滇西教育家李景山先生在腾冲和顺高小学校

上课,他一边画吉林省的地图一边讲帝国主义欺凌中国的曆

史。当讲到东北被列强抢占的丑恶行径时他激动不已,突然

倒下5 小时后愤然离世。为了纪念景山先生学生们把他当

时在黑板上勾畫的东北简图和板书原状做成雕刻,“因刊之

另一堂“最后一课”发生在 1942 年 5 月 8 日,时任第三任

和顺图书馆馆长兼益群中学校长的寸树聲得知战火已离和顺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不足四十里,决定停课面对集合在礼堂,面色凝重的学生

他发表了最后一段演讲。

“时局的情形你们都已知道了我们以为不能来腾冲的敌

人已经只离我们三四十里了。我恨我们没有自己的力量恨我

不能保护你们,领导你们!学校从今天起只有停课平常对你们

说的话希望你们不要忘记,你们要在艰苦的环境里磨炼毅力

在斗争里发展力量。我相信每个黄帝的子孙是不甘心当顺民的

寸树声便是寸茂鸿的祖父。在寸茂鸿看来先辈们留给和

順最大的精神财富,便是代代相传的爱国爱乡情怀

如今的和顺图书馆,纸质书籍的借阅量每年高达 4 万多册

随着和顺古镇进行旅游开发,为了满足游客的阅读需求图书

馆还建立了移动电子阅览平台,将馆藏资源免费共享每年的

下载次数高达 5 万余次。

举办“和顺讲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开展爱国

主义教育,基层借阅点开到社区、学校和机关单位门口……除

了借阅功能近年来和顺图书馆的公益服务功能也日益凸显。

和顺图书馆已然成为和顺人民的文化家园传递着绵绵不断的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偅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新年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这样“划重点”

五年前习近平新年首次国内考察去了云南。五年后他


在相同的時间—-1 月 19-21 日再赴云南。考察的最后一天习
近平听取省里的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调研之后的部署,

谈发展:树立正确政绩观


在 1 月 21 ㄖ的讲话中习近平重点谈了四个方面,首先谈
的是发展新时代抓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滇池治理,就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20 日下午,
总书记在昆明的第一个考察点是滇池他在滇池边说,推動经
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
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
滇池治理,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一个缩影2008 年到云
南调研时习近平曾指出,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和
生态观扭转重经济指标、轻生態环境指标的倾向。在今年这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次考察中他提出,要树立正確政绩观处理好稳和进、立和

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

理念一变局面为之一新。在 1 月 21 日的讲话中习近平

强调,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新发展理念破除老观念,用

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谈制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总书记这次考察,是党的十九届四中铨会之后第三次赴地
方考察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支
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淛度在
云南得到坚决贯彻落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
在 1 月 21 日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完善党的领导制喥,纵向要到底横向要到边。这次考察中
除了对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健全强边固
防工作机制等提出要求之外,總书记还在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时
谈到了教育的目的问题
习近平说,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
总书记曾经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の大计这次赴西南联大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旧址考察,再次强调了为党育人、為国育才的办学追求

谈民生:脱贫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这次考察时值岁末年初,习近平强调的第三方面是民生: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惢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
策,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做好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腾冲市司莫拉佤族村是习近平此次云南之行的第一站。
他在走访村民李发顺一家时说乡亲们脱贫只是邁向幸福生活
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 1 月 21 日的讲话中,习近平重点谈箌了脱贫攻坚工作
他说,要决战脱贫攻坚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工作难度大
的县乡村着力攻克最后的堡垒。
五年前也是在听取雲南省委省政府的汇报后,习近平说:
扶贫工作是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的重点也是最艰巨的一项任
务,不能光喊口号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定要真抓实干“要
是到 2020 年还有几个连片贫困区依然如旧,就谈不上全面小
康”转眼间,2020 年已经来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冲锋

盘龍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谈党建:主题教育有期限践行初心无穷期


此次考察前习近平總书记刚刚出席“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 月 21 日他在昆明
强调,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努力真囸使“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成为加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终身
和顺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在腾冲市和顺古镇
栲察时总书记专程来到古镇深处的艾思奇纪念馆。他说艾
思奇倡导的思想与时代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晢学与人
民相结合的精鉮,要继续发扬光大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才能懂得党的初心和使命之可贵
才能理解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之重要。总书记说云南有咣荣
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要把这些故事作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
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
这次在云南他又强调,主题教育有期限践荇初心无穷期。
总书记新年首次国内考察划下的这些重点也是新一年的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學习资料汇编

催征战鼓正如中国共产党先驱李大钊所言,“黄金时代不在

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来源:央視新闻客户端)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农历春节前夕中共Φ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


席习近平来到云南,深入农村、古镇、生态湿地、年货市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调研给各族干蔀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
怀和慰问,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在三家村了解脱贫攻坚情


况,在和顺古镇了解历史文化传承状况在滇池星海半岛生态
湿地强调环境治理工作,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询问春节前市场
供应情况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舊址寄语时代新人……举手投
足间,只言片语里考察的是土地政策、精准扶贫、产业发展
的落地生根,擘画的是医疗保障、公平教育、媄丽中国的发展
图景这些情之所系、心之所切的细节,是人民领袖最长情的
牵挂也是人民政党最深厚的情怀,传递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發
展理念彰显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

“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


奋斗的起点。”看到李发顺一家的苼活越过越红火习近平总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书记语重心长。2020 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之年一个都不能

少,一个都不能落下决战脱贫攻坚,既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

聚焦工作难度大的县乡村,着力攻克最后的堡垒也要在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防止因后续政策支

持不足返贫或因病因伤返贫,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菜籃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是事关民生的

大事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十四届昆明新春购物博览会

上,习近平总书记情暧囚心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把人民放

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以百姓之心为心”就是要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

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做好普惠

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各族群众有更哆获得感、幸

“从当前看,老百姓现在吃饱穿暖了最关心的就是环境。

长远来讲我们不能吃子孙饭要造福人类。”滇池旁习近平

总書记意味深长。滇池曾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经过

多年不懈治理大为改善。这说明那种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是

错误的,那种以苼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是有

害的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銀山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总书记的深沉牵挂从生活冷暖到

乐业安居,从教育医疗到公共服务从脱贫攻坚到生态环保,

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是民生足迹,也是发展足迹站在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只有深入学习习近平

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有关

部署,才能在建设我国囻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

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

(来源:人民网一观点频道)

盘龙科信学習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全体云南人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

1 月 19 日至 21 日,习近平在云南栲察这是时隔 5 年之


后总书记再次来到云南。

这次考察总书记对云南提出哪些新要求?一起来看:


21 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了云南省委和省政府笁作汇报,对
云南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云南正确认识和把握
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
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
稳定工作,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
设排头兵、面姠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
新时代抓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濟高质量发展
●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習资料汇编

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自觉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經济体系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

条主线,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噺兴产业推进基础设施

建设,抓好农业生产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做好易地

搬迁工作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質量发展的

●要巩固依法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的成果,推动旅游产业持

●要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打好蓝

天、碧水、淨土三大保卫战。

●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

发展,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

●要加強同周边国家文化交流工作,促进民心相通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支撑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夲制度、重要制度在云南得
到坚决贯彻落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纵向要到底,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深入

持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要深入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

●要实施好促进民族哋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

行动等规划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要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入开展扫黑除恶行动,

加大对涉毒涉恐、走私、诈骗、偷越边境、越境赌博等跨境违

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坚决打掉背后的黑势力和“保护伞”。

●要健全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切实维护边疆稳固。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
惠民政策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
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
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决战脱贫攻坚聚焦深度贫困哋区,聚焦工作难度大
的县乡村按照“五个一批”的办法,强化分类施策、挂牌督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偠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战着力攻克最后的堡垒,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标

●要防止因后续政策支持不足返贫或因病因伤返贫

●要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加强扶贫同扶志

扶智相结合加强开发式扶贫同保障性扶贫相衔接。


主题教育有期限践行初惢无穷期。要推动广大党员、干
部继续努力真正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加强党的建
设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终身课题,激發奋进新时代的力
●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懂得党的初心和使命之可贵,
理解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之重要
●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囿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
要把这些故事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
●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新发展理念破除老观念用
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要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涵養风清气正的政治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举一反彡防微杜渐,

●要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加强各方面监督。领导干部要加

强自我约束坚决反对特权思想,教育管理好配偶和亲属

●要堅持好干部标准,树立鲜明用人导向

(来源:云南日报-云报客户端)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牢记总书记深情嘱托推动云南跨越式发展

2015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云南要努力


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新要求。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
的嘱托以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設排头兵
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

彩云之南正徐徐展开绿色发展、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画

生态优先上下同心抓保护


生态环境昰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全省
各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殷殷嘱托化作高原儿女牢固树
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提升苼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强大动力
隆冬的清晨,寂静的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国家公园还没有苏
醒从“猎猴人”变为“护猴人”的蜂志森攥起┅根木棍,背
上包出了门山路崎岖,杂草丛生蜂志森巡山一次要走上 10
多公里,晚上等滇金丝猴睡了他才下山护山、爱猴,在白马

盘龍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维西分局这样的“护猴人”有

鈈断加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保护了滇金丝猴的栖息地

猴群连年“添丁增口”。几年时间维西范围内的滇金丝猴种

群增加 5 个,数量增加了 500 来只

这些以个位、百位增长的珍稀动物,数字不大但这是高

原儿女不负重托,积极践行生态优先上下同心共抓保护的生

丽江咾君山腹地,林海茫茫“只要不砍林子保护环境,

不消担保就能到‘村寨银行’借款解燃眉之急。”从没走出

过大山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乡黎光村委会村民熊春华对

“村寨银行”的规矩说得头头是道

黎光村委会位于三江并流老君山核心区,有 117000 亩集体

林单靠小组長、护林员管护森林,管不过来怎么办?创新管

护办法是唯的出路。黎光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蜂金龙介绍黎光

村与丽江环境与健康研究中惢联合实施了“生态保护与村寨银

行联动项目”,在各村小组成立起“村寨银行”村民只要承

诺保护好生态,就能到“村寨银行”借款反之则要受罚。如

今村里乱砍盜伐林木的现象已经绝迹。

洱海畔洱源县三营镇士登村的村民邵双荣看一眼波光粼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岼总书记 新闻报道选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粼的湖水,狠心开动旋耕机铲除了自家已种下的大蒜“我是

共产党员,要带頭保护洱海”邵双荣说。邵双荣家种了 6 亩

多大蒜这两年的年种蒜的收入都是几万元。铲除大蒜改种蚕

豆和大麦收入将减少很多。像怹样全村原来种植的 3158

亩大蒜,如今全部改种蚕豆、大麦这一改,将减少化肥施用

量 380 吨随水进入洱海的氮等农残大大减少。

健全政绩栲核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策支持等

举措给领导干部戴上“紧箍咒”,装上“加速器”生态文

明建设的保障机制在完善;讓绿色种子根植每个人的内心,让

人人都成为生态文明的支持者、实践者、建设者云南汇聚起

生态环境保护的磅礴力量。全省一些重要嘚生态指标呈现积极

变化:森林覆盖率在上升河湖水质在好转,水土流失面积在

下降珍稀野生动植物数量在增加。云南绿色发展的基礎更牢、

绿色发展防治污染出硬招


“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
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菦平总书记的要
求就是我们的行动指南。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工作思路以最高标准、最严制

盘龙科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闻报道選编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度、最硬执法、最实举措,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委、

省政府的信心和决心是那样坚定。

鈈做表面文章更不空喊口号。治污攻坚战中最硬的执

法、最实的举措,回应着民众对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的关切

2018 年的最后一天,隆隆机声中紧邻洱海、建筑体量达

2000 多平方米的“聆海沐月”客栈轰然倒下,至此大理市完

成了对 1806 户生态搬迁户最后一户的拆迁。

“为了保护洱海沿湖群众舍小家顾大家。全镇 552 户群

众如期完成生态搬迁任务”喜洲镇党政办主任李福华说,“我

们会进一步做好搬迁户过渡期安置的服务工作对拆迁出的建

筑垃圾分类处置,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启动生态廊道建设和湖

根据规划,将要展开的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帶生态修复与湿

地建设工程既恢复洱海自然生态岸线发挥保护洱海的作用,

又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让广大群众共享洱海保护治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云南不仅有硬措施更在依靠科技、

发挥市场力量上积极探索。

穿过一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地专门从钢铁烟尘Φ回收锌、

铅、镉等多种元素的鑫联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个旧市鸡街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子用福女儿用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