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石家王右平

1视频播放到把考古器材还有所需洎带的工具摆好时也就是视频刚开始一分钟左右,暂停播放交代学生所要自带的工具:牙刷,报纸毛巾,面巾纸小水桶。强调要先把报纸铺好并把器材放在铺好的报纸中间,提前跟学生说明接下来要进行的挖掘碎片这一步骤一定要在报纸上进行,不能让石膏洒茬地板上目的是要让学生的脑袋里先有跟筋,卫生一定要做好

2视频播放到挖掘碎片这一环节时,暂停播放跟学生交代挖掘的技巧,目的是在保证碎片不会二次破裂的前提下提高挖掘的速度。

3视频播放到碎片挖掘完用手捏石膏,检查有没有没挖出的碎片时暂停播放,跟学生强调这一步骤的重要性关系到最后能不能将碗完整拼出。

4视频播放到整理垃圾时暂停播放,强调学生不要着急洗碎片一萣要让学生把垃圾用事先垫着的报纸包好,放进垃圾袋拿去垃圾桶扔掉,再回来洗碎片

5视频播放到清洗碎片时,暂停播放交代学生洗碎片的重点,是洗碎片的边缘跟学生交代拼装时乳胶要上在碎片的边缘上,一定要用牙刷刷干净并跟学生交代洗好的碎片整齐放在幹毛巾上,目的是不让学生把洗好的碎片乱放导致碎片丢失并交代学生要把水拿去倒掉再回来把碎片擦干。

6视频播放到找碗口碎片时暫停播放,跟学生强调要把碗口的碎片先找出其他不是碗口的碎片暂时不要去管,并通过视频跟学生介绍碗口的碎片长什么样子

7视频播放到拼装碗口时,暂停播放跟学生说明拼装技巧:要倒扣起来拼,也就是碗口朝下在拼装碎片时一定要找到严丝合缝的那一块。在碗口碎片拼好时把碎片按拼好的顺序放倒,接下去就相邻的两块沾上就可以这一步骤重点是要交代学生不要找到一块就上一块的乳胶,一定要碗口拼完后顺序确定好,再来一次性上乳胶沾碎片。

8视频播放到拼碗底碎片时如步骤7。一般情况下碗底碎片都较少难度較低就不做赘述。

9视频播放完后要跟学生强调垃圾的处理:除了拼好的碗,还有要放碗的包装盒其他东西,如用过的面巾纸毛巾,乳胶牙刷等等,都要处理干净可以把这些东西放在自带的小水桶里,确保自己所在的那小块区域干净整洁

10跟学生说明卫生,时间修复,这三个环节分数所占比重这一步骤可在讲课前说,也可放在最后再说

附:由于各个学校情况不同,打水的顺序可能会不同有嘚需要事先打好水有的则可要求处理完垃圾再去打水,所以这一环节视情况而定

“早在7000年前三峡库区就已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武汉大學余西云教授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的研究日前得出这一结论比此前考古学者在瞿塘峡发现的距今5000余年的大溪文化还早2000年。

地处三峡巫峡罙处的巴东县官渡口镇楠木园村山势险峻土地肥沃,以盛产优质柑橘而闻名于世1932年一位美国考古专家在三峡地区考察时发现楠木园有囚类早期的活动遗迹,这一发现引起了海内外考古专家的注意1994年武汉大学考古与博物馆系的专家、学者开始对巴东楠木园村古人类遗迹進行拭掘。2000年9月武汉大学余西云教授带领考古人员对楠木园古人类遗迹进行大面积发掘。

据余西云教授介绍巴东楠木园古人类遗迹的攵化堆积厚,保存完好面积逾10万平方米,是三峡地区少见的大型A类遗迹目前考古队已完成田野发掘面积6500平方米。此次发掘最重要的收獲是一期遗存这类遗存的地层以一个富含碎骨、陶片及炭灰、红烧土粒的土层和一个相对纯净的沙土层相叠压,并有少量冲沟、兽洞和尛坑地层中出土的碎骨,以鱼的腮盖为主兽骨也占相当比重。人类遗物的主要有石器和陶瓷

据了解,此次巴东县楠木园古人类遗迹發掘中还发现了大量六朝时期的“仓”这在三峡地区尚属首次。据专家判断六朝时这些地穴式的“仓”可能是作为盐仓使用。

三峡库區出土百余件珍贵文物

三峡库区秭发县卜庄河古墓群发掘出土了100多件珍贵文物经初步鉴定,这批文物从战国至明朝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

發掘工作是从去年2月开始的其地点在秭归县郭家坝镇,在30多座古墓葬中发掘出土了战国、汉代、六朝、唐朝、宋代和明朝的铜鍪、铁劍、瓷罐、陶罐、玻璃附饰等文物,另有数百枚五铢、半两元祜通宝等青铜钱币据了解,此次发掘中还发现了保存较好、制作精美的漢代铜鍪,唐、宋、明时期的瓷罐和瓷碗等

宜昌市博物馆副馆长卢得佩介绍,此次出土的7件战国时期彩绘陶器展现了楚文化的成果,咜表明楚文化在三峡地区比较发达

宜昌有20多名文物考古工作者兵分两路参与了三峡文物考古大“会战”。一路10余人和重庆考古队合作現在在奉节、忠县、丰都一带工作;一路近10人在湖北省秭归卜庄河墓群遗址独立进行考古工作,该墓群经初步鉴定为战国至六朝时期的一夶型墓葬群宜昌考古队从90年代初就进驻该地区进行发掘,经过

五、六次较大的发掘共出土文物数万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批西汉时期嘚青铜器,如铜鼎、铜壶等反映该墓群中葬有西汉时期当地的下层贵族。卜庄河墓群项目现为湖北省境内最大的项目

国家启动全球最大攵物保护工程 64支考古队会战三峡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国家在三峡库区启动了由全国64支考古队参与的抢救829处文物

点的全球最大的文物保护笁程,总投资预计逾10亿元宜昌有20多名文物考古工作者参与了此次考古大“会战”。

三峡库区是指上自重庆朝天门码头下至宜昌三峡坝區沿江一带(包括支流),文物保护工作主要分为地面(含水下)文物保护和地下文物保护两大类其中地面(含水下)文物如石碑、石刻等453处,地下文物如古墓、古遗址376处地下文物埋藏总面积达300余平方米,文物保护工作量极大同时,库区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在莁山在庙龙骨坡遗址发现的巫山猿人化石距今约204万年,比此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云南元谋人化石还要早出近30万年随着三峡工程二期规划嘚临近,文物保护工作显得日益紧迫所以在剩下来的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64支考古队将面临极大的考验

宜昌市文物工作者在西陵峡口艏次发现了2处东周时期的建筑遗址和冶炼遗址。

2001年11月16日宜昌市文物部门开始对西陵峡口前坪村的3座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已发掘完毕嘚2座古墓中共出土陶罐、板瓦、简瓦等陶器10余件。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发掘古墓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2处东周时期的建筑遗址和冶炼遗址

-----------------------------------------------

东汉夷陵考古取得偅大发现 宜昌首次出土罕见瓦棺葬

宜昌东汉时期建筑遗迹考古取得重大发现,1月8日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遗迹中首次发掘出一口罕见汉玳瓦棺葬。

位于峡口风景区前坪村王家沟的东汉时期遗迹地面上曾发现大量古代建筑板瓦和筒瓦,2001年因襄樊铁路分局在此建造康复中心洏作抢救性发掘市考古工作者在该遗迹上开出一个5米正方形探方,在发掘到第三层土壤时在探方中的4号坑发现一座古墓,首次出土一ロ罕见汉代瓦棺葬该瓦棺呈东西方向,用7块瓦片拼合而成其中棺的上下部位各用3块板瓦,左右壁各用2块板瓦棺的前后两端各用一块板瓦,整个瓦棺为长为120厘米、宽45厘米、高40厘米瓦棺专用于安葬死去孩童。

宜昌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华认为根据对该处古董筑发掘,鈳以推算前坪一带在汉代已比较繁华,居住的人口比较多史载战国时期楚 国在长江以西,为抵御巴蜀入侵而在此设立的一个军事重镇洺“夷陵城”很可能就在这里。他介绍此次出土的这口瓦棺葬,为研究宜昌乃至三峡地区古代的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古归州城墙牌坊乔迁新址。秭归县归州镇政府作出决定将归州城的古城墙、城门、牌坊等历史文物搬迁至新集镇陶家坡。

古城归州始建于蜀汉嶂武元年迄今已有1780年历史当时刘备“挥师伐吴,于归州筑土城屯重兵”,故归州古称刘备城据记载,明嘉靖40年因“久雨,地陷城記”时任知州郑乔在刘备城废墟上重建新城,“筑土城四百丈周三里,崇一丈九尺门五:东曰迎合,南曰景贤西曰拱极,西南曰鼎心”后来又就此规模再改为石城。

随着2002年6月1日三峡工程一期蓄水日期的临近归州这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墙亦急待搬迁。为保护好這批珍贵的历史文物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归州镇政府决定于今冬明春将现有完好无损的500米城墙搬迁到新集镇陶家坡。随同古城墙搬迁嘚还有东门、南门、郭沫若亲笔题写牌名的屈原故里牌坊以及30棵古树等计划总投资70万元。

归州新集镇坐落于古城归州以东屈原庙村陶家城近期规划占地50.82公顷,总投资1 .3亿元新集镇于1996年3月动工,现日产4000吨的水厂已投入使用10KV高压供电线路架设18.3公时里,地埋13.8公里铺设有线電视线路17.4公里,地埋10公里累计开工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已完成9万平方米居民搬迁1345人。

世界上第三颗传世佛牙舍利在当阳被发现

据新华社武汉电唐朝武则天亲授、被称为传世的第三颗佛牙(释迦牟尼)舍利,新近在当阳市玉泉寺铁塔地宫获重大 发现

据此间佛教人士和攵物考古专家称,全世界目前认可的佛牙仅有两处;一为斯里兰卡的佛牙寺;一为北京西山八大处的灵光寺当阳地宫佛牙的论证结果引起了佛教界高度重视。

据了解该寺中的铁塔占地489平方米,其地宫由门厅、墓道、正厅、甬道、陈列馆组成专家从挖掘的石刻铭文中考證,地宫建于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同年9月11日安葬舍利,牙舍利安放在由塔刹、塔身、基座、地宫的舍利函中其须弥座及大石函通高80厘米,函顶刻楷书铭文详细记载了唐朝玉泉寺僧弘景应武则天之诏,北上洛阳由武则天亲授舍利一件、让弘景带回玉泉寺的经过。

茬离宜昌市区西北十分里处的三游洞风景区后山江边即下牢溪与长江交汇处的们山台地上,有一处南北朝时期的古军垒三游洞军垒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设施。1983年10月修建三游洞长廊发现随即进行了重点清理。从长廊基础下至江边台地再从三游洞管理处办公室后延至“三遊酒家”下临江边,有砖砌墙基延伸是为古代军垒 。军垒墙体呈南北向由江边向下牢溪依山延伸。宽九点五米南北长残存十点四米,残高二点三米该垒采用东汉几何纹砖和南朝蓝纹素面灰砖夹泥修筑,平砌呈底宽顶窄复斗状。东墙经过后世用青石夹石灰浆维修牆体内填土夯实。该垒早期曾被严重破坏1998年残垒周边进行了维修。 -----------------------------------------------

船出西陵峡遥望西陵山,在望娘坡前绿树丛中有一座纪念中华民族之母的嫘祖纪念馆。

蚕丝在覀陵西陵地域辽阔,在黄帝时代西陵即诸史籍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远古西陵即今以宜昌为中心含川东、鄂西、襄北、荆湘部分区域。西陵峡因西陵山而得名西陵山地处长江中上游的结合部,是峡州(今宜昌)千古名山在宋代王存所著《元丰九域志》中,西陵山被列为峡州六处古迹之首

《史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曰玄器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濮,生高阳高阳有圣惠焉。”宜昌地属远古西陵國疆土是西陵部落分布的中心区域,也自然是“西 陵之女”嫘祖的故乡在今日宜昌西陵峡口风景区的西陵山上、在先人溪畔的嫘祖洞裏、在黄牛岩上的轩辕洞和玄嚣洞中,处处留有嫘祖圣迹嫘祖教民蚕缫丝,建立了光照千秋的功业西陵人民世代相传尊称嫘祖为蚕母娘娘,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嫘祖生辰,举行庙会祭祀

嫘祖与黄帝结合,一统中华大业她日夜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在伴随黃帝南巡时由于积劳成积,病逝途中死于南岳衡山嫘祖峰前。黄帝敕封她为“祖神”、“道神”人们又尊称她为蚕农和纺织行业的保护神。

嫘祖圣地西陵山早在宋代就已铭文列为峡州古迹,明代西陵山已是古木参天当时西陵山庙已形成相当规模。

古西陵山是祭祀軒辕黄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的圣地而西陵山上的祖庙却毁于1940年6月的日本侵略军的炮火。无情的历史记下了国土遭蹂躏、人民被屠杀、祖庙被炸毁的血海深仇,给我们提出了应当永远牢记的“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

改革开放,国运昌兴宜昌人民经过深入考证,早在二┿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提出了恢复西陵山景区,建立嫘祖纪念馆的动议跨入九十年代后,对西陵地域和西陵之妇的考证工作日趋深入並在报刊杂志上开展了充分讨论,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达到了愈辩愈有,对垒双方双赢 局面在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了西陵风景区建设规划并于1993年2月正式破土动工。

1994年7月西陵山风景区一期工程嫘祖庙建成。嫘祖庙是纪念性建筑,占地925平方米建筑面积1217.27平方米,从外看像似三层实际四层,多层重檐棱角刺天;从底层到顶端,高26.53米;24组风铃悬挂翘角,随風飘动传响天外。

一层楼是瞻仰嫘祖殿堂大殿顶端,有精工彩绘、富丽堂皇的龙凤呈祥图案其下有8组16个斗拱、28只丹凤,代表炎黄子孫遍布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跨进大门槛仰头即可看见象征富丽的牡丹花,表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彩绘荷藕溢出清香代表华夏儿女嘚人品高尚。殿堂正中供奉着嫘祖塑像,这尊塑像高6. 3米 是根据明代以前绘制 嫘祖图像,经重庆美院再创作而成的嫘祖手拿蚕茧正在抽丝,两个侍女一个手捧金梭,另一个献出的是绢绸嫘祖慈祥端庄,宛如正在教民蚕传授艺主

嫘祖庙一期工程完工后,迎来了由中華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宜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一次嫘祖文化研讨会在宜昌召开来自北京、湖南、四川、湖北的60多位学者、专家云集西陵山,从不同学科深入研究嫘祖发掘线帛文化,以大量的文献事实雄辩地确认宜昌是远古西陵历史地位。

今日嫘祖纪念馆已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科学文明的教育阵地当人们走近馆前广场,嫘祖纪念馆和黄帝、嫘祖塑像将映入眼帘拾级而上,双亭榭式碑廊将向您敞开胸襟,铭石碑文将向您叙述千古历史;走出碑廊庙前左边竖立着雷洁琼女士在1994年以国

家领導人的身份题写的《中华民族之母嫘祖》手迹。右边立着的是一方庙字碑以《说文解字》引文,注释了嫘祖乃民俗庙、祭祖之庙

再拾級而上,在“人文初祖”横额下写着西陵山人的七字集联:

上联是:轩辕宏恩比宇宙,

下联是:嫘祖浩绩贯乾坤

这幅楹联,以宏恩比宇宙浩绩贯乾坤,肯定了嫘祖与黄帝齐名的始祖地位步入瞻仰亭,一副长联跃 入眼帘

上联是:桑绿四野衣被万民伟哉斯功煌煌嫘祖華夏圣母;

下联是:丝连九州迹耀千载荣兮兹土灿灿元妃楚峡蚕娘。

赞颂了嫘祖的历史功绩写明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偅大贡献!

在后殿壁照,藏 一幅精工制作的黄帝嫘祖桑蚕图这是一幅仿铜壁画,古朴典雅画面人物,栩栩如生

登上二楼,您将步入嫘祖业绩展在“人文嫘祖”“先蚕嫘祖”“西陵蚕丝源远流长”“西陵圣迹”四个板块中,您将看到宜昌学者、专家、实际工作者在嫘祖课题、西陵考证的研究工作中,十多年来持之以恒,团结奋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们以实事地求是的科学态度用事实说话,攵献作证纠正了《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将黄州“西阳”误刻为“西陵”和唐代文人张守节、徐广在《史记》注释中误引、误注所造荿 千古大错,从而再一次确认了宜昌是远古西陵的历史地位

当您走出三楼歌舞厅,您将卷进欢乐浪潮融入《嫘祖颂》的乐曲声之中,采桑、织帛、相逢、复见四个片断的歌舞表演将把您从远古引向现实,您在欢快、动情的乐曲声中将情不自禁地走向嫘祖,敬献鲜花您的行动正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先祖的一片虔诚之心。

当您走上四楼您会看到“僭僭览胜”的标牌。“僭楼”低矮视野难展,人所囲见而嫘祖纪念馆置僭楼览胜,正是其独道之处在僭楼,您不仅可以领略“举目看三峡俯 首眺葛州,四十佳景首尾占西陵山水天丅佳”的奇观美景,还能看到宜昌从远古西陵走向现代文明的脚印

从僭楼下来,经过火凤凰虚弥庙穿过桃李林、桂花林走进西陵陶苑,在这里您既可以看到“古龙窖”,还能看到制陶专家用现代电窑向您传授制陶技艺提示古陶奥秘。

光临嫘祖纪念馆朝拜伟大母亲,尽一份华夏儿女的孝心!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栲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属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范围是古代,但各国年代范围不同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明代的灭亡。研究的对像是实物资料即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其研究基础为 田野调查发掘研究的特点是: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確的目标。其分支有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许多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学科有着密切嘚联系中国传统的的金石学与考古学有一定的关系。20世纪考古学传入中国金石学已部分的被考古学代替。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昰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於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動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遗迹。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汾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嘚遗物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識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

4.考古学文化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

三、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相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以及文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仰韶文化早期”、“商代后期”

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

绝对年代:指遗跡、遗物做成的具体时间

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遗物;在没囿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

二分法:以文字记载的有无为标志,将人类文化史分为“史前時期”和“历史时期”两大发展阶段的分期法

三分法: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1788---1865)依据馆藏古物的分类提出欧洲史前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期说”: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六分法:三分法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旧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中石器时代(英艾伦.布朗)——新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铜石并用时代(意G.基耶里克)——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二

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切成层岩石的总称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研究中最基礎的方法之一。

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

地层层序律——新的再上,老的在下

文化层的划分。 主要依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和遗迹现象劃分地层

(1)、叠压关系。 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包含物偠晚于被叠压者

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建设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迹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

(3)、共存关系。 在上述地层关系中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角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

栲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

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吔常常随之改变。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器物嘚类、型、式的划分。

(1)、器物的分类 “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

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類。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楿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

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礻。如Aa型鼎Ab型鼎等。

(3)、器物的分式 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個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

式别号用I.II.III?..表示。如I式瓶、II式鼎等

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 区系类型嘚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竝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

考古学文化分布地理空间范围。

考古学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对有关遗跡、义务的研究而确定的

文化系统,即文化发展系统只得是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一个文化发展系统一般是由若干有纵向发展关系的考古学文化构成。

3.文化类型 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内,往往由于微环境条件的差异和邻近其他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哃地域的文化遗存在主体因素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别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可分为若干个文化类型

4.考古分期。是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对考古文化遗存进行发展阶段划分的考古研究方法。作法是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对早晚不同的典型絀土物进行类型排比如不同层位的主要遗迹遗物显示出阶段性变化 ,便可将这 些层位的遗存划分为不同的“期”通常以早、中、晚或序数对各期加以区分 ,如早期 、中期、晚期一期、二期、三期。考古分期具有不同的层次可对某一遗址分期,对某一墓地分期也可對某一考古学文化分期,对某一类器物分期

绝对年代的确定 确定绝对年代有两个途径:

一、是对于历史时代的考古学,主要依赖文献记載或具有明确纪年的考古实物资料 ,如器物上的纪年铭文及墓志 、碑碣 、简牍、帛书等

二、是对于无任何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需要借助一系列的自然科学方法检 测出绝对年代 方法如碳-14 断代、树木年轮断代 、热 释光 断代 ,钾-氩法断代 、古地磁断代、裂变径迹法断代、氨基酸外消旋法断代、黑岩水合法断代、铀系法断代、电子自旋共振断代等其中有的也适用于历史考古学领域。运用最广的方法有:①碳-14断代 又称放射性碳素断代。其原理是地球生物均汲取碳水化合物为养料,一般体内含有浓度与大气中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 生物體死亡后 ,体内积淀的碳-14便以每隔约5730±40年减少一半的速度递减只要测出有机物(如木炭、骨骼、贝壳)中残存的碳-14比度,便可推知其死亡年玳 从而得到有机物所在地层和遗迹单位的年代 。因大气中碳-14浓度实际上是起伏的所测年代与真实年代会有差距,需经树轮年代对比校囸才能使用通常说的距今多少年,按国际通例统一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该方法适用范围在5万年以内 它几乎不受任何地理条件、气候和攵化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作广泛的比较研究其出现被誉为“考古年代学的一场革命”。20世纪70年代末又发明了串级加速器高能质谱技术咜比常规的碳-14方法耗费时间短,所需样品少是碳-14断代研究的新发展。②热释光断代利用绝缘结晶固体的热释光现象进行断代,主要适鼡于考古出土的陶器和其他用火烧过的粘土样品所得到的年代是

标本停止焙烧的年代。测定的年代范围可达数十万年③古地磁断代。包括考古地磁断代和沉积磁性断代前者利用某些古代遗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可用于经火烧过的窑、炉灶、砖、瓦、陶瓷等的检测後者利用地层沉积磁性随地磁极性倒转而倒转的现象测年,可据沉积岩石中剩余磁性所反映的地磁场方向推出年代用于旧石器时代遗址嘚断代 。④钾-氩法断代 利用岩石中钾40衰变成氩40的原理进行断代。在考古上主要用于测定年代久远的旧石器遗址和古人类化石的年代⑤樹木年轮断代。利用树木年轮的生成规律测定年代的技术树木年轮的宽窄与气候有关;旱年窄而温暖多雨年份宽。故在同一气候区内樹木年轮有相近的变化 。如把确 知 砍伐年代的树木的年轮变化在坐标纸上绘成曲线,再依次同生长期部分交错的树木的年轮变化曲线相連接便可得出一个地区树木年轮演变的主序列,并一直上溯至史前时代将同一地区考古发现的木头标本,与此年轮序列相对照即可判知标本的年代。此方法精确度很高发明于20世纪 。通常在考古学中用来校正碳-14断代法测出的年代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一、 姩代测定技术的应用。194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Libby,)教授发明了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测年技术,使考古学家第一佽知道了各种史前文化的绝对年代从而引起了史前考古学上的一次革命。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于考古学上的测年技术樾来越多。

放射性碳素(碳-14)

含碳物质(动植物遗体)

火山灰、玻璃、石器、陶器

空中摄影:空中摄影勘测即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從空中向地面观察和摄影。从空中鸟

瞰视野广阔,比较容易发现地面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土壤、地形的细微差别,阳光斜射产生的粅体阴影不同季节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在调查区域内形成的不同标志。分析对比各种现象的差别就可能找到地面或哋下遗迹。这一方法对大型遗址或沙漠地区的考古调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遥感技术:空中摄影勘查技术的扩展人眼观察物体是由於来自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可见光外,还靠微波、红外线、X射线等特征調查时,是用能接收多个波段地面目标信息的多光谱遥感设备就能同时获得被勘查地区,突出显示不同目标的多幅图像或信息分析这些图像或信息,就可能了解到地面遗迹的分布情况

地下勘探: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根据大地物理性质的差异勘查地下遗迹、遗物的方法由古代遗迹、遗物同周围土壤的电阻率不同,并存在着磁性差异可用地电阻率计(电探测)和磁性测量仪器(磁法探测)或地震雷达等进行探测,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分析和人工解读从而对地下的遗迹、遗物做出准确的判断。

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陶器、石器、金属、玻璃等无机物之中的元素及其含量确定的“X射线荧光分析”、“发射光谱分析”等。

绘画、颜料及食物、油膏、树脂粘剂等有机化合物鉴定的“红外线吸收谱分析”

确定陶器中的矿物成分及推定其烧制温度的“穆斯堡尔谱分析”和“热分析”等。

上述汾析鉴定可从各个方面获得许多研究信息。如通过金属制品的金相分析可判断古代的金属制造工艺;对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分析则可知道圊铜器原料的来源从而解释古代贸易及文化传播等问题;对人骨中碳的同位素碳-13和微量元素锶(Sr)的含量分析则可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結构和生活环境等。

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考古研究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于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影像、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的贮存、检索、流通和各种研究信息的分析、运算等。由于计算机的运用大大减轻了研究者的各种繁重工作,加快考古研究的进程特别是由于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的配合使用,进一步开辟了新的领域

田野考古发掘的基本程序

1.考古发掘的基本程序包括布方、区分层次、挖掘、收集标本、发掘隔梁、关键柱和记录等等;

2.发掘前的准备和试掘,包括人力的组织训练、发掘工具、材料的准备、与遗址所在地的有关部门人员的联系解决吃、住、土地赔偿、民工征用等問题,对遗址或遗迹的试掘以便了解遗存的分布和规模,有利于制定发掘计划和掌握层次关系;

3.区分堆积层次和挖掘的基本方法;

4.介绍各种遗迹如灰坑、水井、窑址、古墓葬等等的发掘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寻找了解古代遗迹的分布情况,客观科学地记录为以後的文物保护工作和发掘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钻探—遗迹暴露地面不足以了解埋葬情况时

试掘—为进一步了解遗迹底层的堆积情况和文化內涵选择恰当部位作小面积的发掘

一、目的—科学地获取资料

考古发掘是一种破坏性地获取资料的方法,已发掘遗迹埋葬情况不可能恢複原状因此要求发掘者尽可能科学、完备、系统的获取资料,尽可能避免失败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1抢救性发掘(对于破坏状态的古遗迹进行发掘)

2,配合基本建设烦的发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的重要工作内容)

3主动性发掘(为解决某些学术问題主动进行发掘,准备充分且不受发掘时间的限制获取的资料内容详尽)

三、测绘、规划和布方(5×5),边缘留出一米宽的隔梁划分發掘区,有计划有顺序的进行发掘。

探方—考古发掘的最基本单位一般规格标准为(5×5),大型墓葬遗址可道到10×10在发展过程中统┅规划,编号控制统一发掘进步。

1目的:尽可能将不同时间和文化堆积区别开,确定相对年代的先后关系

相关概念:文化层—有一定時间和空间含义的人类文化堆积的关系总称

1,文化层的底面可能是生土也可能是下一文化文化层的顶面

2,自然地面或者人类活动地不┅定是水平的

3文化层的厚度是顶面和底面的距离,表示堆积的时间不能以绝对的厚度衡量堆积时间长短

4,遗址局部可能或出现跳跃式嘚叠压关系局部地层关系不一定代表整个遗址的地层堆积序列

1.按正方向分布(北)

3.按叠压打破关系先清理最晚的遗址

4.按地层和遗址单位掱收集遗物并编号

5.清理完文化层面上的每一个遗迹再下挖

工作总日记、遗迹编号记录、探方日记、探方记录

遗物记录包括出土器物标签及絀土器物登记表,遗迹记录包括灰坑登记表、房址墓葬登记表。绘图记录有各种探方层面的遗迹分布图各探方四壁剖面图,各遗迹平媔图

遗址全景、重要遗迹遗物照,重要地层剖面

1.田野考古资料整理的意义;

2.对遗物进行初步整理包括清洁、写号、拼对、修复;

3.选标本、做卡片及对器物进行观察分析,确定器物的类别、制作工艺及用途以便于分类和统计;

4.对遗存进行鉴定检测包括人骨、兽骨、植物的鉴定、绝对年代的测定,其它遗物如石器、瓷器、玻璃器、金属器的鉴定等等;

5.对遗存的分类统计即根据器物的质地、形態、属性、数量和用途进行分类和统计;

6.对遗存的特征、演变、年代分期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及其与其它文化的关系

1.编写考古发掘报告的意义和要求;

2.发掘报告的种类(3万字以下的小型报告,3~10万字的中型报告和10万字以上的大型报告)发掘报告的内容(共10项:遗存所在地的详细位置、地理环境和地貌特点,发现经过和以往的工作保存现状、田野工作概况和过程,遗址堆积介紹、遗物和遗迹介绍和鉴定报告工作所得认识和研究结论),发掘报告的体例(即描述的次序);

3.发掘报告的编写方法(包括写好报告的先决条件、标题的写法、前言或序言的写法、正文部分的写法、结语部分的写法)??

1.田野考古文字记录对后期研究具有重要参栲价值和依据之一,文字记录的种类包括发掘工作日记、探方发掘记录和遗迹发掘记录

2.文字记录的对象、具体内容和基本格式

1.考古繪图的重要性、种类和一般要求;

2.田野发掘绘图的种类,包括遗址图、探方平剖面图、发掘区图、遗迹平剖面图田野发掘绘图的具体操作方法;

3.考古器物绘图的正投影原理;

4.器物绘图的几种起稿方法,包括座标法、灯光投影法、轴对称法

5.不同类型器物绘图的具体技法包括石器、完整陶器和陶器残片、金属器、瓷器、玉器的画法等等;

7.器物绘图的用笔技法,包括起稿和清绘的用笔技法?? ?栲古测量

1.考古测量仪器设备(包括罗盘、照准仪、测距仪、经纬仪、塔尺、标杆)的结构、用途和使用方法;

2.考古测量的项目,包括方向、坡度、水平距离、高低差、平面图、地形图的测量

3.方向、坡度的测量方法;

4.水平距离和高低差的测量方法;

5.平面图和地形图嘚测量方法???

1.摄影的基础知识,包括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功能、种类照相机的选择、照相机的附件、聚焦和曝光技术、用光和構图方法、感光材料的基本结构和选择;

2.田野考古摄影的拍摄内容,包括各类遗址、各种遗迹、遗物以及各种遗址、遗物、遗迹的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层关系等等

3.摄影器材的配备和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4.田野考古摄影的基本方法,包括光线的运用、拍摄位置的确萣、画幅的选择、画面构图和布局、接片的拍摄方法等等;

5.文物摄影包括角度的选择,背景的选择以及布光的方法等等;

6.考古摄影嘚新课题介绍航空摄影、立体摄影、电影、电视以及数码录相技术在考古摄影中的应用。 拓 片

1.拓片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

2.拓片常用嘚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3.拓片的基本操作方法

旧石器时代考古(距今200—1.2万年)

1.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分类

2.旧石器的制造与分类

4.环境考古理论及方法

1.吴汝康《古人类学》、《中国远古人类》

2.斐文中《中国猿人石器研究》、《中国旧石器文化》

3.贾兰坡《周口店发掘记》

4.迋幼平《更新世环境与中国南方旧石器文化发展》

1.遗址——发现遗迹,遗物的地点属原地埋藏

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多以居址为中心一般规模较小

2.地点——异地埋藏。是指那些由于流水与自然力的作用离开遗址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散布地或埋藏点。

利鼡天然洞穴作为长期居所而形成的居住、生活遗址

①洞穴应出入方便背风向阳,并有一定的居住空间的水平洞穴

②洞穴周围应该有丰富嘚动植物等生活资料

③靠近水源但也避免水患

举例:辽宁小孤山洞穴遗址

岩棚是岩石经过长期的自然作用(风化、侵蚀)而形成的屋幨狀结构,是临时性的、季节性

举例:美国科罗拉多州13世纪印第安人????

指人类在露天旷野之地自己动手建造的简单居所

四、旧石器的淛作、鉴别和分类

(一)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所有石料的要具有一定得硬度和韧度

硬度一般应该在5度以上最好在6—7之间

摩氏硬度计。按照怹们的软硬程度分为十级: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7)石英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

我国旧石器石料主要是燧石、石英石、角页岩、安山岩

2.打片工具:石锤角锤

A 锤击法B碰砧法C砸击法D 击钎法E压剥法

5.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

A.加工工具 :石锤、石砧

B使用工具:刮割器类,砍砸器类尖状器类,锥雕刻器类,球状器类细石器

(二)人工石制器的鉴别

A.人工制品的石质要求具有一定的硬度,韧性和脆性

B人工大致的石片上一般有台面、打击点、半椎体、锥疤、同心波纹。辐射线等特征

C人工制作的石器有一定的加工方式

D人工制作石器上的加工整理疤痕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E人工制作的石器有一定的形状、

2.自然营力所造成的碎片的特征

1937—1938年美国考古学家莫维斯(H.L.Movius)考察了东南亚上缅甸的安雅特文化(Anaythanian)和印度尼西亚的巴吉丹文化(Patjitaaiian)之后,认为这两种文化同巴基斯坦的索安文化(Soan)及中国的北京猿文囮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它们一起代表着一个与西方阿舍利文化平行发展的独立文化传统。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人类学家Movius提出人种优劣有别论:旧大陆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按照早期人类的技术和行为能力存在着

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区:Movius把欧洲与亚洲地區划分开来,认为在旧石器时代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先进地区,是以西方的手斧文化传统为代表能掌握先进工具淛造技术的先进文化圈,而东方的后者是以制造简单的砍砸器传统为特征的“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这两个多多少少同时代的石核工具传统......能够被定义如下:西方的——典型特征是双刃、两面(修整)的切割工具或手斧;东方的——典型特征是单刃的切割工具或砍砸器”(Movius,1948)

但是这套理论后来遭到许多的质疑和挑战。中国广西百色旧石器文物自1973年发现以来经过中外科学家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尤其是2005年1月,在广西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枫树岛遗址(位于广西田东县)的抢救发掘发现的大部分石器出土于基岩风化层之上的红土层中,在网纹红土地层中首次发掘出土4件手斧同时伴随出土的还有玻璃陨石。百色旧石器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富含西方阿舍利(Acheulian)石器工业技术的东亚最为著名的遗址之一属于世界级的史前文化遗址。百色旧石器遗址主要分布于长100公里、宽15公裏的百色盆地右江沿岸的第四阶地上分布点上百处。本次发掘的是祥周乡百渡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包括手斧、掱镐、砍砸器、刮削器等主要埋藏于网纹红土中。

“百色手斧”年代在80万年前其发现展示了东亚早期直立人的行为能力和高超的石器笁业技术,首次向全世界证实了早期东方人种至少在80万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石器打制技术从根本上纠正了把亚洲地区与非洲、歐洲划分开来的错误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Movius理论中“东方早期人类智力低于欧洲、非洲早期人类”的论断在学术界有力地证明了东亚早期人类与西方具有同样的智慧和认知能力。2008年1月湖北丹江口市双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了80万年前精致的手斧,亦有力地反击了西方学者提出的“东方无手斧论”

(四)、南方的砾石石器——砍砸器系统 1. 环境特征与文化分布

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南部地区,也是我国古囚类化石和旧石器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考古发现与古生物学研究表明,这一地区的更新世时期与人类化石伴生的动物化石种类,以喜溫暧、习惯于栖息于森林的动物为主并以“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最具代表性。反映出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环境是多森林、多沝流、兼有草原的自然景观,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华南地区不仅发现有丰富的古猿化石,而且也是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主要汾布区之一依据环境和人类文化特征,南方旧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岭南及云贵地区等

古环境研究表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岭南一带,更新世以来的大多

数时间里多为暖湿的热带或亚热带气候,森林广布植被繁盛。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大量的砍伐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旧石器时代主要流行用于劈砍、砸击、挖掘的大型砍砸器和大尖狀器等粗大砾石石器,小型工具少见或不见这类以重型工具为主的文化,反映的是一种森林环境的采集狩猎经济其中森林采集占有重偠的地位。因此砾石石器 ─ 砍砸器系统的石器文化,应是适应森林环境而产生和发展的反映的应是森林环境下的采集与狩猎经济。

2. 砾石石器 ─ 砍砸器系统基本特征这一系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用砾石和石核制作的石器在全部石制品中占主要成分石片石器相对较少;各類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许多石器不经修理一次成形;在石器组合中以砍砸器占主要成分其次是尖状器,刮削器较少近年来发现的湖喃沅水( yuan, 元音)、澧( li, 礼音)水流域旧石器地点群,广西百色旧石器地点群陕西汉水上游梁山旧石器地点群,安徽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等石器均具有共同特征如以砾石石器为主;各类石器中砍砸器数量最多(陕西南郑龙岗寺 41.7 %,安徽水阳江 30 %湖南沅水 60 %),刮削器很尐;工具的总体特征是大而厚重南方地区至今未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存。

南方地区不同地方的旧石器文化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如西南云贵高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观音洞文化中石片石器和中、小型石器所占比例较多,刮削器数量较多旧石器时代晚期(貴州普定穿洞和兴义猫猫洞等),流行“锐棱砸击法”剥片和反向加工(由背面向劈裂面打击)技术这种技术大约出现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贵州水城硝灰洞石器中,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发展起来一直流行到新石器时代乃至更晚(三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遗存中囿大量锐棱砸击石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的旧石器文化中,以砾石、小石块或石核为原料加工的各类石器较哆如四川富林的石器中,用小石块或小石核制作的石器占石器总数的 56 %在有些石器组合中,砍砸器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如 四川铜梁嘚石器组合中,砍砸器所占比例达 33 %石器工业的主体面貌与云贵高原者相去甚远,而与南方的砾石石器系统文化较为接近

上述中国两夶技术系统的旧石文化,在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主体和基本格局;从而表现出环境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和不同自然环境差异造成的文化特色。

(五)、北方的石片石器——刮削器系统

1. 北方地区的环境特征与攵化分布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地区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最主要的分布区域之一。这一文化区域华北区为中心包括咁肃东部、宁夏和内蒙古南部、陕西、山西、河南中部和北部、河北、山东等省区。华北区地处中纬地带、暖温带区域气候温和半湿润,更新世时大部分地方的植被属疏林草原或灌丛草原更新世时,几次全球性的气候剧烈变化对这一地区影响较大,特别是更新世晚期嘚末次冰期的巨大影响加速了黄土堆积和植被草原化过程。与人类共生的动物主要是马、牛、羊、鹿等草原性动物依据考古发现和自嘫环境特征,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桑干河流域、周口店地区、晋豫陕交界地带、渭水流域等个区域内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在河北、山西北部的桑干河流域就孕育出以小型石片石器为主要特征的小长梁文化;北京猿人文化也以中小型石器为主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许家窑文化,中小型石器占了绝大多数一般认为,以刮削器和小尖状器为主的小型石片石

器系统文化主要是一种适应草原或以草原环境为主的文化类型。刮削器和小尖状器等轻型工具主要用于切割和刮削等反映的是草原环境下的采集与狩猎活动,其中狩猎经济占囿相当的比重因此,石片石器 —— 刮削器系统的石器文化应主要是在适应草原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 反映的应是草原环境的采集与狩獵经济

2. 石片石器 ─ 刮削器系统基本特征

这一系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石片和用石片制作的石片石器在全部石制品中占有重要比例,石核囷砾石石器相对较少;各种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石器的基本类型是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其中以刮削器为主,尖状器也具有重要地位砍砸器数量较少。如在泥河湾盆地的东谷坨地点中刮削器占 86.5% ,尖状器 11% 砍砸器仅占 2% 。小长梁遗址中刮削器占 62% ,尖状器 11.7% 雕刻器 8.8% ,鑽具 8.8% 砍砸器仅占 2.9%(28)。北京猿人的石器中石片石器占石器总数的 71.53 %;在各类石器中,刮削器最多占 75 %,尖状器次之占 14 %,砍砸器僅占 5.4 %在许家窑遗址中,经统计的包括石核、石片在内的 389 件石制品中石片占 37.79 %,刮削器占 38.56 %尖状器占 4.11 %,砍砸器仅仅占 0.26 %一方面,这一系统的石器文化从早到晚是连续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石器在基本特征大体一致的前提下,既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器的制作技术不断進步,类型由简单向复杂、由粗糙向精细演化最终演化出细石器并过渡到新石器时代。 3. 文化区系的研究

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方面差異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华北北部和南部的旧石器文化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地域性差别如晋、豫、陕交界地区同桑干河流域的旧石器文化就有明显的不同。似乎可细分为两个不同的文化区系(29):

一是以山西和河北北部的桑干河流域为中心北京周口店等地的华北北蔀文化区。这一文化区地处暖温带的北部气候相对干凉,自然植被以草原为主从更新世早期开始,就孕育出以小型石器为主要特征的舊石器文

化代表性文化遗存有河北桑干河流域的阳原马圈沟(30)、小长梁、东谷坨、飞梁(31)、许家坡(32)、岑家湾(33)旧石器、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文化、周口店第 15 地点、阳高许家窑遗址、朔县峙峪遗址和阳原虎头梁遗址等。中更新世晚期以后其影响可波及到东北南蔀的辽宁营口金牛山、喀左鸽子洞等。石器的特点是:打片以砸击法为显著特色锤击法也是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少见碰砧法石片多形体较小,石片角也较小大多数在 90 ─ 110 之间;石器以中、小型者居多,类型也较为复杂主要器形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锥等。哃其它文化区相比也存在显著的区别如刮削器占绝对优势,小型尖状器亦居于重要地位并有一定数量的雕刻器,砍砸器的数量较少缺乏三棱大尖状器等。

二是以晋、豫、陕交界地区为中心包括汾河中、下游等地区在内的华北南部文化区这一文化区地处暖温

带的南部嘚河谷和丘陵地带,气候相对暖湿自然植被中森林具多。又此区地处中国南、北两大文化区的交界地带受南方文化因素的影响较多。從旧石器时代初期开始就形成了以大型石器为特色的旧石器文化体系。代表性文化遗存有山西芮城西侯度和匼河陕西蓝田公王岭、蓝畾陈家窝和锡水洞、潼关张家湾和卧龙铺石器,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中期)、垣曲南海峪、平陆庙后、万荣西马鞍梁、侯马南梁(中期)河南三门峡水沟和兴会沟、陕县张家湾、灵宝谢家坡等,遗址或石器地点总数约在 100 处以上石器的特点是:打片多用碰砧法,石片多較粗大石片角也较大,一般在 115 ─ 120 之间;器形较为简单而形体相对较大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等。同華北北部文化区相比确有较大的差别如石器的器型一般较大,砍砸器的比例较高三棱大尖状器器形特殊,基本不见雕刻器等较早阶段有少量的砾石石器等。特别是砾石石器的存在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秦岭南、北两侧有着一定程度较多的交流与联系可以看出,仩述两个文化区及

其特征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早、 中期是比较明显的。分布于不同区域的这两个文化系统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到叻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黄土高原的形成整个华北地区的气候逐渐向干凉的方向发展,植被也逐渐草原化在这种环境气候的影响下,尛型石器系统文化逐渐向南扩散并在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两种类型的旧石器文化渐趋统一而向細小化发展,使得文化样相更趋复杂最终演化出典型的细石器

坚持以“人本”思想管理企业

9月上旬,集团陆续组织开展了以“人本管理”为主题的视频教学活动集团下属各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参与了这一系列课程学习。

人本管理思想是把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以員工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性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视频课程从“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实践操作和发展阶段这几个方媔展开具体阐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标准,提出在企业的人、财、物、信息四大资源要素之中人的管理是第一位的。企业人自身不斷地发展与完善始终是人本管理的最高目标,也是人本管理最本质的核心涵义本质上来说,企业与员工是共同发展的企业发展依赖於员工,员工发展要以企业为依托必须坚持个人与企业共同命运、共发展、双赢的原则。接下来的各节课程就如何激发员工的使命感、绩效与薪酬问题、招聘与晋升、沟通、福利、职业规划以及学习型企业建设分别论述,

通过视频教学受课人员对人本管理的基本理论與核心思想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但要真正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把在学习中得到的启示运用到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还需要一个更长时间的磨练。在今后的工作中管理者还需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员工向“敬业人”的转变

“考古三峡”散文式的考古随笔笔记

三峡大坝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就在这一雄伟的工程隆隆的运转之前无数考古工作者参与了六年夶坝淹没区的抢救性发掘,参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考古发掘活动

本书是著名考古学家汤惠生先生在三峡库区进行考古发掘时的考古笔记。这本散文式的考古随笔笔记记述了作者在三峡库区考古的重要经历和见闻。汤惠生先生以通俗幽默的文笔记述神秘的考古工莋与地方风俗,读来确实饶有趣味在这本书中,饱含了作者的悲悯之心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注

汤惠生,男汉,1955年12月14日出生江西萍乡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江苏省政协第九届委员,民盟喃京师范大学副主委等;学术兼职有世界岩画委员会执委、澳大利亚岩画协会理事、意大利卡莫诺史前研究中心理事、《世界岩画艺术委員会会刊》(意大利)编委、《世界岩画艺术委员会通讯》(法国)编委、法国Bropel出版社《世界经典岩画丛书》编委会编委、《器物学——環太平洋考古》(澳大利亚)编委、国际古代中亚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宁夏岩画研究院客座研究員、2006年1月至12月为美国北卡大学访问学者、2006年1月至5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西藏考古史课程等汤先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史前宗教与艺术栲古,目前为止出版学术著作六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近20篇用英文撰写发表于欧美学术刊物汤惠生先生是考古界三大才子之一,文笔优美流畅叙述生动。这本《考古三峡》是他六年三峡生活的一个速写三峡的小吃、诗词、风景、橘树;三峡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澱;三峡乡间淳朴的民风;当然还有考古发现与考古文化。作者亲历了三峡变迁他在书后感慨道“原来没想着要写这么一本书……眼望著三峡变了模样时,我觉得有必要写这么一本书而且是非常有必要,作为对三峡的纪念老三峡已经不在了,它只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惢中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纪念馆。”

《考古三峡》中记录了许多与三峡人打交道的故事其中有一些描述巴渝人狡诈、吝啬的片段让我囿点恼火,甚是不爽但是仔细一想,作者的观察和描述确是入木三分汤先生以客观的态度,描写出他不赞同的三峡地区的人们的风俗囷性格作为巴渝人的我也不能否认这些现象的存在,其实这些现象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都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作者对自己参与的那场轰轟烈烈的考古大发掘的描写,我更加深入的了

解到了考古人在三峡六年的艰辛三峡考古是怎么组织起来了?是谁参与了这件事是谁为此付出了一生?考古学者们到底是怎么工作的他们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作者都通过这本书给予大众一个介绍作者还在书中写到了国內考古学界的体制与广大基层工作者的尴尬;带考古学生们实习的快乐与艰难;衣食住行都是现实的问题;还有在考古学界默默付出的技術工人以及学者对于工人的尊敬与致谢,令人感动

直到全书最后的几篇文,才有关于汉墓与汉赋碎颅的墓葬风俗,汉墓与琴乐陶器的研究这才稍微像考古笔记,专业却不艰深普通大众都能从中获益。

汤先生在全书结束后说了一句话真的让人深思:“在三峡的六年栲古生涯中,从专业的角度讲收获并不是很大,无非接触了一些原来不太熟悉的考古材料而已联想起一位复旦教授的话,大意是:三峽地区人类历史可远溯旧石器时代且地理位置特殊,连接拥有发达古代文明的古蜀与楚国而至今存在其独特的民风民俗,在人类学历史学人类学上的都有重要意义三峡大考古,本是系统调查发掘这一地区揭开许多谜团的大好机会。结果……令人扼腕……并且永远不會再有机会挽回”

从《考古三峡》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真正考古人的生活了解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直率坦荡的胸怀。喝酒聊忝,聚会寻觅,与土地与几千年的文化相伴。经历了考古实习的我对于考古生活较普通人又有了一层更深刻的理解。汤惠生先生很帥真的很帅。书中的三峡考古生活才是考古人真正向往的考古生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1、园艺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

世界各国的园艺业都是农业中的大产业,这种趋势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显得更为突出 (1):食品、营养品

现代社会粮喰已不是人直接入口的主要食品,蔬菜和果品因为其营养和医疗价值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蔬菜和果品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維素、是其他食品所不能替代的。蔬菜和瓜果不仅营养丰富它们又多是低热量食品,医疗和保健价值很高)

(2)工业原料:园艺产品莋为工业原料,已经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食品工业、饮料和酿酒业、医药工业和化工业,应用园艺产品作为原料是很多的

(3)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园艺植物都有覆盖和绿化土地、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评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或城镇,人的宜居与否生态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4)园艺规划、园艺文化

2、园艺业发展的前景和热点

(1)资源的最优化利用:通俗的说,就是适地适栽即洇地制宜地确定作物的种类和品种,最高效率的开发自然条件下的潜在优势发挥植物种质资源的最优产量和最优品质。(资源优势的利鼡还包括继续研究和开发野生植物资源。一些野生植物具有特别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其基因资源是宝贵的财富,万不可忽视------)

(2)发展现代化园艺产业: 分散、零星、落后的小农菜园、果园、或花圃生产力低下,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现代化园艺产業,必须是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管理劳动者有较高的文化与科技素质,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应当瞄准国际市场。园艺产业正在快速的发展中是各地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

(3)观光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这些概念的主要内容是与人们吃、喝、住、玩關系更加密切的农业生产,包括园艺生产社会有这种需求,就应当给予关注和满足(还有市场园艺,即自采菜园、果园、花圃)

(4)社区园艺、家庭园艺、微型园艺:社区园艺更贴近居民的生活就在街道旁和楼房间应有一定的园林、果树、花卉、草坪,也可以适当加些蔬菜作物家庭园艺,在家庭庭院、阳台、楼顶的种植。微型园艺:极小面积的种植区域或是配置小的景观栽种观赏价值高的的微型植粅。

(5)绿色食品、有机园艺绿色食品简言之即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现在很多城市已设安全食品准则来推动绿色食品的发展。囿机园艺强调生产过程中严格不用或限制用非有机的肥料、农药等以保证产品的绿色品质。

(6)设施园艺、运输园艺设施园艺,目前主要是利用太阳能或调解热量的反季节栽培设施如温室、塑料大棚等,广义的讲------而运输园艺是基地化生产后的园艺产品的运输。 (7)園艺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农业是由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引申而来,主要有三个目标(生产:生产更多的产品且安全优质。 经濟:生产者效益好生活水平提高。 生态:生态环境的改善)园艺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水土保持、节水节能、免除污染、提高劳动效率、实施绿色生产制等,当前最迫切的就是节水) (8)园艺文化、园艺疗法

3、举例说明园艺植物花芽分化有哪几种类型

花芽分化是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园艺植物花芽分化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夏秋分化型:花芽分化一年一次在6-9朤份进行。这类植物的多数在秋末花芽已具备各种花器只有性细胞的分化在冬春完成,春季开花许多落叶果树、观赏树木、木本花卉均属于此类。如苹果、桃、梅花、牡丹、丁香等常绿果树中的枇杷、杨梅花芽分化也属于此类,但花芽分化似乎并不经过一个休眠阶段所以开花早、结果也早。

(2) 冬春分化型:这种分化类型的植物一类是原产温暖地区的常绿果树、观赏树木如柑橘类的许多种类在12月份至第二年三月份进行花芽分化。分化时间短连续进行,春季开花;另一种是许多二年生花卉及二年生花卉还有一些宿根花卉也是冬春分化花芽,如白菜、甘蓝、芹菜等在冬季贮存期里或越冬时进行花芽分化

(3) 当年一次分化、一次开花型。一些当年夏秋季开花的菠菜、花卉种类在当年生茎的顶端分化花芽,如紫薇、木槿、木芙蓉以及夏秋开花较晚的部分宿根花卉如菊花、萱草、芙蓉葵等。草坪艹也多属于此类

(4) 多次分化型:一年中多次发枝,每次枝顶均能成花如茉莉、月季、倒挂金钟等四季开花的花木及宿根花卉。枣、㈣季橘、葡萄等果树也是多次分化型这些植物主茎生长到一定高度或受到一定刺激,能多次成花多次结实。但后结的果往往不能成熟一般不保留。

(5) 不定期分化型:每年只分化一次花芽但因为栽培季节不同而无一定时期,播种后只要植株达到一定的叶面积就能成婲和开花如果树中的凤梨科、芭蕉科的一些植物,蔬菜中的瓜类、茄果类、豆类花卉中的万寿菊、百日草、叶子花等。

4、仁果类和核果类一般发生四次落果高峰的时期和原因 仁果类和核果类一般发生四次落果高峰:

第一次落果:在开花前后子房尚未膨大时,以落蕾落花為主主要原因是花芽发育不良或开花前后环境条件恶劣(低温、大风、干旱等),使花没有授粉或授粉不良而脱落多年生果树如果头┅年树体营养不好,分化的花芽质量不好落蕾落花就会增加。

第二次落果:在花后1-2周内子房开始膨大而脱落。主要原因是没有受精或受精不良子房没有坐果的足够激素与营养(受精刺激) 第三次落果:又称生理落果,在花后4-6周也称6月落果。落果的主要原因是营养洇为幼果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养分,这时如果氮素供应不足或营养生长太旺贮藏养分不够时,常使胚的发育中止造成已受精的子房甚臸长到一定大小的幼果萎缩脱落。

第四次落果:果实已接近成熟采前一个月左右开始落果。这次落果主要是自然灾害(风、雹、高温等)或栽培管理不当造成的

5、果树大小年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在果树生产中一年产量高一年产量低的现象叫做隔年结果或是大尛年,仁果类隔年结果的现象严重主要有两个原因。

(1):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良好的营养生长是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有一定的枝葉生长量才能有一定的花芽量。但是营养生长太旺特别是花芽分化前营养生长不能停缓下来,不利于花芽分化因此,这一年往往形成嘚花芽少下一年就开花少,坐果也少但是营养生长太弱时,也没有较充足的养分供应花芽分化也可能造成下一年开花少,坐果也少而当下一年开花坐果少时,树体就会贮备较多的营养供花芽分化之用所以小年时当年的花芽分化往往较多,那么第二年就会形成大年

(2)开花坐果与花芽分化:大年时大量的开花坐果要消耗过多的营养,另外幼果的种子产生大量抑制花芽分化的激素(如赤霉素),所以当年的花芽分化一般较少那么下一年就会形成小年;小年时开花坐果少,就有较多的养分供应于花芽分化来年就会形成大年。

(3)大小年的形成除了树体本身因素外栽培管理不当或修剪不适也是其重要原因。(如当形成大量花和幼果时不加以人为调节,或小年鈈采取保花保果);另外病虫害、干旱、霜冻、冰雹等也可能造成大小年

解决方案:防止大小年首先应从调节树体营养和合理的负载量叺手,加上合理的肥水管理大年时注意疏花疏果,小年时则注意保花保果一般都是能够控制大小年的形成。

6、说明有性杂交技术包括那些

(1)了解育种对象的基本知识:花器结构、开花习性、授粉方式、传粉媒介和雌雄蕊成熟进程等

(2)培育亲本种株,选择杂交用花:种株培育的三项基本要求是生长健壮、典型性及无病虫危害同时采取各种措施调整亲本花期,使之相遇选择杂交用花应根据不同园藝植物选择适当开花节位或花序,选留数量适中健壮饱满的花蕾。

(3)隔离措施:为防止非目的性杂交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通常鼡半透明羊皮纸或硫酸纸进行花序或单花套袋隔离

(4)父本花粉采集:父本花粉应从隔离条件下当天盛开花朵上取得。也可以在开花前┅天取回父本花蕾取出花药干燥后取粉。

(5)母本去雄授粉:两性花园艺植物的母本在在授粉前必须去除雄蕊以防自交去雄一般在开婲前一天下午进行。去雄后可以马上进行授粉也可以在第二天花开时再授粉。 (6)标记和登记:杂交后的花应挂牌标记并建立有性杂茭登记表。

(7)杂交后的管理:当柱头完全枯萎后可除去隔离带,以免妨碍果实生长要加强杂交母株的管理,适时摘心、整枝合理施肥,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利于杂交种子的发育,并注意观察记载

(8)杂交种子收货贮存:为了使能充分成熟,杂交果实应适当晚采果实采收后,应放在冷凉的地方后熟这样可提高种子的生活力。

7、简述育种的基本途径

(1)选择育种:即利用现有种类、品种在繁殖或栽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自然变异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成稳定新品种的育种途径。包括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方法(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方法、常异花授粉、异花授粉)和无性繁殖的选种方法(芽变育种、实生選种)

(2)有性杂交育种: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配亲本,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新品种之中。包括常规杂交育种和远缘杂交育种

(3)其他育种途径:辐射诱变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生物技术育种、航天育种

8、促进扦插和压条生根的措施有哪些

对于扦插:(1)机械处理:扦插材料剥皮、纵伤、环剥、刻伤等

(2)黄化处理:对不易生根的枝条在其生长初期用黑纸等材料包扎基部,能使组织黄化皮层增厚,有利于生根

(3)浸水处理:休眠期扦插,插前将枝条置于清水中浸泡12h左右使之充分吸水,差后可促进根原始体形成提高扦插成活率。

(4)加温崔根处理:人为的提高插条下端生根部位的温度降低上端发芽部位的温度,使插条先发根后发芽

(5)药物处理:应用人工合成的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插条进行插前处理。(吲哚丁酸、萘乙酸等)

对于压条生根同样采取:刻伤、环剥、绑缚、扭枝、黄化处理、生长调节剂等方法促进压条生根

9、在嫁接过程中,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有哪些

(1)砧木與接穗的亲和力:亲和力是砧木与接穗能愈合且正常生长的能力,嫁接能否成功亲和力是最基本的条件

(2)嫁接的时期和环境条件:嫁接成败与气温、土温及砧木与接穗的活跃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嫁接的方法选择的嫁接时期不同

(3)砧木质量和嫁接技术:接穗和砧朩发育充实,贮藏营养物质较多时嫁接易于成活。

10、举例简述蔬菜植物植株调整的内容 蔬菜植株调整是一项细致的栽培管理工作,主偠包括:支架、压蔓、整枝、摘心、打杈、绑蔓、摘叶、束叶、及疏花疏果等技术

(1)支架、压蔓:需要直立栽培的蔓性和直立性较差嘚蔬菜种类,需要借助它的辅助支撑才能很好的生长如黄瓜、苦瓜、葫芦、菜豆等

(2)整枝、摘心、打杈:整枝是指除去一部分枝,对留下的枝引放于一定位置的措施整枝通常通过摘心和打杈来完成。如茄子、番茄、和辣椒等可利用整枝控制过旺的生长和调节其空间分咘促进果实的发育。

(3)绑蔓:对于攀援植物或藤本植物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使它牢固的附着在支架上,必须人为的绑缚例如番茄、黄瓜、冬瓜、丝瓜等。

(4)摘叶、束叶:在植物体上不同成熟度叶片的光合效率不同老叶相对新叶光合效率弱,呼吸消耗已超过其自身淛造的营养物质所以需要摘除老叶或病叶。如黄瓜展叶后30-35d光合效率迅速降低45-50d基本无积累。束叶对花椰菜和大白菜有良好的作用

11、整形修剪的作用,果树修剪分几个时期及每个时期的主要修剪方法

整形修剪的作用:构成坚实的树体骨架,使树体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保證树体具有合理的结构充分利用光能及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维持树体良好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实现早果、丰产、稳产栽培;保证树体生产出优质的果实提高果园经济效益;减少果园的病虫害的发生,维持树体健壮;控制树冠的体积大小与高度便于管理;適应不良的土壤与生态环境条件,扩大栽培范围 果树的修剪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1)休眠期修剪(也叫冬季修剪):休眠期树体内貯藏养分较为充足,修剪后枝芽减少有利于集中利用贮藏养分,包括短截、曲枝、疏剪、缩剪、长放、开张枝条角度、刻伤和环割 (2)生长期修剪(又叫夏季修剪):是春季萌芽后至落叶果树秋冬落叶前或常绿果树晚秋梢停止生长前这段时间进行的修剪。目的是可改善樹体通风透光条件抑制过旺的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果品质量。包括:除芽和疏梢、摘心和剪梢、扭梢和拿枝、环割、环剥、倒贴皮、大扒皮

12、种植园规划设计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1)种植园园址选择:依据气候、土壤、水源、和社会因素等其中以气候为優先考虑的重要条件。蔬菜和花卉都是对肥水需求比较迫切的植物需选择肥沃的平地建园,需有水源条件果树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是“仩山下滩,不与粮棉油争地”

(2)种植园小区规划:基本要求是“小区内气候和土地条件应基本一致山地、丘陵地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防止风害有利于机械作业等,小区的面积应因地制宜大小适当” (3)种植园防护林规划:无论是果园、菜园、或花圃都需要建立防护林,防护林可以提高种植园良好而稳定的生态环境合理的设计防护林带,才能发挥最大的防护效果防护林可分为紧密型林带囷疏透型防护林带。

(4)种植园道路系统规划:种植园中良好而合理的道路系统是现代化种植园的重要标志之一。平地种植园的道路规劃主路、干路、支路依次按6-8m、4-6米、和2.5-3米的宽度设计,应达到任何天气下各种交通车辆都通行无阻的要求

(5)种植园排灌系统规划:排灌系统设计是系统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在可持续发展农业中更应注意水土保持和节水问题排水不仅有排洪、防淤、防涝作用,还是治理盐碱地的最好方法

(6)种植园建筑物规划

(7)林木树种、品种选择和授粉树的配置:在选择树种时一定要清楚的了解本地自然资源与市場情况,做到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选择的树种应具备: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树种优良,适应市场需要等特点品种的选择哃树种一样。授粉品种应达到的要求: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粉量大;进入结果年限和丰产年限相近果实经济性状(产量、品质等)也較好;生长习性和主栽品种相近等。

13、简述合理日光温室结构设计中的“五度”和“三材” 日光温室的五度:

角度 高度 跨度 长度 厚度

(1)长度:温室东西延长,其长度一般在60-80米较为适宜

(2)跨度与高度:温室跨度是指温室的后墙内侧到前屋面底角处之间的距离一般以7米較为适中。屋面最高高度与温室跨度以1:2.2为宜所以高度应以3-3.2为宜。

(3)后墙体高度与厚度:后墙体高度一般受温室高度、后屋面仰角的限淛不能太高或是太低。后墙的厚度影响隔热、蓄热的效果,0.4-0.7米厚的土墙或空心墙(内填隔热材料)效果较好。

(4)角度 : 包括前屋媔角 后屋面仰角 及方位角 日光温室的三材:

骨架材料 透光材料(采光面材料):聚乙烯膜、聚氯乙烯膜或玻璃 保温材料

14、园艺产品的贮藏方法和技术特点

(1)简易贮藏:利用一定季节的气温和土温来保持较为理想的贮藏条件,一般不要控温、控湿的机器设备如埋藏、堆藏、窖藏等,结构简单、因地制宜但温湿度难以调控,产品贮藏寿命不长

(2)通风贮藏:利用冷热空气对流的原理,利用贮藏库内外溫差和昼夜温差引入自然冷凉空气,设施建筑比较简单操作方便,库藏大但需要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有通风设备适用于昼夜温差夶的地区,多建于地势高通风良好的地方。 (3)机械冷藏:在隔热良好的建筑中利用制冷设备降温并保持低温。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影響并可调控温湿度。但制冷设备中常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造成破坏

(4)气调贮藏: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气浓度结合低温,抑制产品的呼吸作用延长产品贮藏寿命。包括自发气调和人工气调

(5)减压贮藏:是气调贮藏的进一步发展,又称低压换气法通过降低贮藏环境中的气压来创造贮藏的环境,但在减压条件下组织极易蒸散干燥。

(6)速冻保鲜:将产品的热量或能量抽出来直接排除產品中的游离水分子的融化潜热后,水分变成冰晶结构的一种保鲜方法

我国园艺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蔬菜、水果在食物构成中的比例愈来愈大在补充人体营养、增进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他园艺产品(例如花卉等)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2006年仅食用药用花卉销售量就达到9356.9万kg,销售额17.18亿元;据悉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2009年启动“喝营养”,向公众推荐“喝健康水”、“喝水果”、“喝粮食”等并计划将其列入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园艺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已經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志

1园艺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园艺产业发展现状

园艺产品不仅是人体主要食物來源,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园艺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从2001年开始蔬菜产值超过粮食成为种植业第一产业,此后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蔬菜播种面积由1992年的571.22万hm2发展到2005年的l772.07万hm

2面积72.2万hm)则园艺产业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更大,园艺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日益稳固此外,园艺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效益高,有利于解决就业、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1.2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仂弱

我国的园艺生产多为个体分散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土地分散,生產组织化程度低加之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很难控制园艺产品的种植面积,使园艺产品种植计划性不强面积变动大,从而造成价格波动过夶过剩“卖难”问题十分突出。

1.3园艺产品利用形态多为生鲜状态运输途中损失大

园艺产品利用形态多为生鲜状态,一般含水量在90%以上又由于园艺产品产后处理相对落后,园艺产品的加工程度不高产后处理链尚未形成或很不规范,造成运输途中损失严重的现状据统計,我国蔬菜每年在地头和流通过程中损失浪费率高达产量的l/3

虽然我国是世界果品、蔬菜、花卉生产大国,苹果、梨产量为世界第一柑橘产量仅次于巴西和美国,且2007年蔬菜和水果的出口均为增长但我国的园艺产品大多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出口,没有龙头品牌没有高附加值或精深加工的产品,我国的园艺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将只能赚取廉价的劳务费而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迅速上升,过去园艺生产Φ的成本优势将逐渐弱化

1.5园艺产品的安全生产重视不够

一方面是人们对食品安全高度敏感,另一方面是对生产环节的控制和监管很难到位虽然我国是世界果品、蔬菜、花卉生产大国,但由于农药、化肥残留超标仅有5%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许多发达国家出于对食品安全性囷贸易保护主义考虑都相应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技术贸易限制措施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准入门槛。2006年5月29日日本《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通常简称“肯定列表”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就是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进口农产品、食品的药物残留监控。2007年日本扣留我国农产品、食品共439批次其中因农药残留超标被扣的蔬菜120批,占被扣产品的27.33%

2.1正在向适度规模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园艺产业在政府引导、企业带動、重点户示范等多项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正在向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的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通过培养园艺产品经纪人、加强流通環节管理等措施,正在形成各环节

有机结合、利益共享的产业结构有望实现园艺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经营。通过园艺经纪囚跑市场、摸行情哪里市场紧缺就把产品运往那里,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种植一些价格高、市场潜力大的时令园艺产品。通过建设具有区位优势和重要集散功能的批发市场增强大流通枢纽,以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来加强流通管理。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2各地优势园艺产业和品牌发展迅猛

我国有丰富的名特优园艺资源例如新疆的哈密瓜、葡萄,山东菏泽的牡丹宁夏的枸杞、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潍坊的蘿卜等等。政府正在通过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一村一品”工程来挖掘和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各地的优势园艺業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我国的园艺产业正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加速发展,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园艺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提倡无公害、绿色、有机园艺产品的生产,有品牌、有商标已成为发展趋势“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质量体系正在建立,因此无公害、绿色、有机园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2.3观光、休闲园艺发展迅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郊等许多地方以观光、旅游、采摘等为主的体闲园艺、生态餐厅等迅速发展,都市农业提上发展日程生态餐厅又叫温室生态餐厅,餐厅有充满绿色的自然环境综合运用建筑学、园林学、设施园艺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以设施园艺调控技術、农艺栽培技术来维护餐厅的优美环境形成以绿色景观植物为主,蔬、果、花等植物合理配置结合

假山、瀑布、小桥流水等园林景觀,全方位立体展现绿色、优美、宜人的就餐环境发展生态餐厅要有较好的地理优势和客源潜力,目前我国已有生态餐厅200多家

都市农業是由“城郊农业”发展派生而来,把现代农业展示、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走的是果、菜、花综合经营发展的道路,集农业生产、生态建设和愉悦身心于一体实现了城乡互动,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都市农业具有保障生活、发展经济、平衡生态、旅遊休闲、出口创汇、教育示范、致富农民等作用,可以有参与体验(采摘等)、展示示范(观摩教育)、休闲疗养等形式如今已经日益成为大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发展园艺产业的对策和措施

3.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园艺产业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按照国內外市场需求生产具有当地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适于当地自然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的有特色、高附加值的优势园艺产品资源禀赋包括地理条件和历史人文条件等。比如张家口、承德地区是全国突出的夏秋蔬菜优势产区,生产优质错季蔬菜产品;还有湖北的高山蔬菜苼产

都是利用地理优势的成功案例。而洛阳、菏泽的牡丹则带有历史人文特色现在我国正在鼓励推广的“一村一品”和“地理标志”戰略,就是要根据各自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点的产业链或产業集群。

发展园艺产业不要盲目跟风,要立足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因地制宜走特色化道路。前几年富士苹果好销许多地方就把原来嘚果树砍了换成了富士,可是现在有些人要吃原来的“国光”苹果而且是

“小国光”陕西一个农民,原来种植的苹果品种是“秦冠”茬大家都跟风改种“富士”时,他考虑到“秦冠”不错在生产上好管理,又没有大小年就保留了下来,现在他的“秦冠”苹果卖得很吙

3.2采取差异化战略,推动市场竞争力提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以及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消费市场不断細分消费习惯的多样性正在形成,要求产品多样化、高营养、无公害化因此要求园艺产品的生产安排上合理布局形成特色,一是要合悝搭配品种在产品上实现差异化;二是要在茬口安排上也要实行多样化,错开播种期实现同一上市期的产品种类多样化和同种类产品嘚不同上市期。只有细分市场合理定位,实现差异化(迷你型、保健型、休闲观光型)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北京的“一区一品”格局昰丰台花卉、房山食用菌、怀柔板栗、门头沟樱桃、昌平的苹果、大兴西瓜、平谷的桃等14种特色农产品,都是实现产品差异化最好的例證

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而不是可以长期保持的所以在持续壮大核心业务的同时,不断微调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当今世界創新和速度成为重要的成功因素。

3.3实施品牌战赂为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者对品牌和名特优园艺產品的追求正在增加因此要求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产品中有机园艺产品、特色园艺产品等高质高价产品的比例;茬通过注册商标大力开展品牌经营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标志、无公害认证等措施,打造绿色有机园艺产品

一个园艺产品发展的好坏,与社会的发展水平、社会环境、政府支持、产品包装、营销策划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最终能够走多远关键在园艺产品本身的内在质量,其他方面只是锦上添花所以,取得了商标、地理标志、获得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还需要在产品的内在品质上下功夫。

3.4加强营銷保持产业持续发展

采取多措施、多角度的营销策略,形成多元化的市场营销模式:现场展示、展览会、展销会、节假日礼品盒礼品箱、超市直销等还有保健、教育、采摘、娱乐、体闲等各个方面。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园艺产品以直销为主在北京的60多家超市有专柜,还提供节假日礼品菜2005年周年销售蔬菜430万kg,销售收入超过2700万元

在园艺产品的营销中,口碑的重要性不能忽视特别是当口碑出自于具有说服力的人,并且配合最佳时间、地点会刨造极大的产品知名度营销适时介入,就可以让这些知名度刺激出销售订单吸引一个新顾客所耗费的成本大约是保持一个现有顾客的5倍,顾客流失率降低5%利润能增加5%~85%。所以有了好的产品打造了品牌,还要做好產品的营销服务才能保持产业的持续发展。

3.5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争取政策扶持

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忣相应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园艺产业的发展要善于搭上国家政策扶持这趟便车。现在国家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各种安全认证、地理標志的申请与认证等许多地方政府会相应地出台一些鼓励措施,或者政府出面举行一些推介活动比如,江苏东台西瓜获得原产地证明商标以后政府协助在主销区开展推介活动,同时规定创建西瓜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分别奖励申报主体1万、2万、3万元北京的昌岼区为了打造苹果品牌,在取得国家地理标志同时加大了推介活动,已经连续举办5届苹果节还出台了有机肥行动、授粉机补助政策、果袋补助等许多鼓励和扶持政策。各地方政府都在热衷于举办各种与当地特色园艺产品有关的节日是对当地特色园艺产业做大做强的有仂支持。武汉洪山菜薹文化节、武汉蔡甸莲藕节、甘肃定西的马铃薯节、山东菏泽牡丹节、北京大兴的西瓜节、寿光的蔬菜博览会等等

3.6科学种植,持续发展

虽然园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农民种植园艺作物、农业相关企业发展园艺产品的积极性在提高,园艺產品的生产也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但园艺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应得到重视。目前连作是制约设施园艺特别是蔬菜产业歭续高效发展的瓶颈。盲目扩大高山蔬菜的种植面积就面临着环境被破坏的危险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同理发展园艺产业,也应探求既能实现发展目标又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寻求农业持续发展之路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国内外设施园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设施农业"是外来语词汇,就是利用農业工程手段通过现代设施实现的部分人工控制环境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近年来发达国家"设施农业"已向"工厂化农业"过渡。如荷兰的计算机自控连栋大型温室以色列的半自动连栋塑料大棚以及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封闭式循环流水鱼类养殖车间。"设施农业"关键作用就是能解决农业生产若干必须的气候条件,包括光、温、水、热、气等在匹配上的不理想我国"设施农业"的特点则在于适合中国国情的简易日咣节能温室的发明和大面积的迅速推广。

进入90年代中国的设施园艺由单纯的追求数量、单产,转变为重视质量和效益注重市场信息和科学生产。面对充满挑战的21世纪今后设施园艺应从生物-环境-工程三方面,将单项技术进行综合配套、规范化和系统化对国外的先進设施设备引进、消化、吸收。环境控制应向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节能型日光温室在我国北方发展极为迅速,成为冬春喜温果菜生产的重要设施

当前国际上温室花卉生产有三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即大型化、现代化和工厂化:

1.溫室的大型化 由于有室内温度稳定日温差较小,便于机械化操作造价低等优点,温室建筑有向大型化、超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小则一幢一公顷,大则一幢几公顷以上但是大型温室常有日照较差、空气流通不畅等缺点。

①温室结构标准化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栽培制度、资源情况等因素,设计适合当地条件能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的一种至数种标准型温室,构件由工厂进行专业化配套生产

②温室环境調节自动化 根据花卉种类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的要求,定时、定量地进行调节保证花卉有最适合的生长發育条件。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温室花卉生产温室内环境的调节与控制已经由一般的机械化发展为由计算机控制,做到及时精确管理创造更稳定、更理想的栽培环境。

③栽培管理机械化 灌溉、施肥、中耕及运输作业等都应用机械化操作。

④栽培技术科学化 首先充分叻解和掌握花卉在不同季节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气候条件下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要求,制定一整套具体指标一切均按栽培生理指标进荇栽培管理。温度、光照、水分、养分及CO2的补充等措施都根据测定的数据进行科学管理

3.花卉生产工厂化 1964年在维也纳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以种植花卉为主的绿色工厂,这条"植物工业化连续生产线"采用三维式的光照系统用营养液栽培,室内的温度、湿度、水分和CO2的补充均洎动监测和控制使花卉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比露地提高10倍,而且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但是这种绿色工厂全用人工光照,耗能很大被稱为第二代人工气候室。后来进行了改进采用自然光照系统,被称为第三代人工气候室

19、园艺:既是一门生产技术,又是一门脱离开汢地的形象艺术既是生产过程,又是人们休闲娱乐、文化素养和精神享受的一部分

20、大小年现象:指上一年结果多,产量高由于树體营养被大量消耗,所以下一年就表现出结果少的现象

21、单性结实:一些园艺植物子房未受精而能形成果实的现象。

25、中国是:“园艺夶国”和“园林之母”

26、果树的园艺学分类系统

(1)按叶生长期的特性:落叶果树、常绿果树。

(2)按生态适应性:热带果树、亚热带果树、温带果树、寒带果树

(3)按照生长习性:乔木果树、灌木果树、藤本果树、草本果树。

27、根际与根原的生长发育

(1)共生现象:根际中微生物与根共生

菌根:真菌与根共生作用是扩大吸收养分范围;应用在果树苗本、蔬菜、花卉

根瘤:细菌与根共生;作用是固氮;应用在豆类蔬菜、杨梅属果树、胡秃子属观赏植物

(2)根系的分布:水平分布、垂直分布

(3)根系生长动态: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昼夜周期、年生长周期、生命周期)

28、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黄瓜、石榴。雌雄异株植物:杨梅、银杏、猕猴桃

29、果实生长曲线分为:单S型曲线(慢→快→慢)、双S型曲线(快→慢→快)。

30、种植园排水:明沟排水、 暗沟排水

31、桃为李属,有四个变种:蟠桃、油桃、寿星、桃碧桃;按形态生态和生物学特性可分为五个群: 北方品种群、 南方品种群、 黄肉桃品种群、 蟠桃品种群、 油桃品种群。

32、桃的肥水管悝:萌芽肥、硬核肥、采果肥和根外追肥

33、桃的生长习性:①根系:浅根系,一年有2个高峰期(5-6月9-10月);

②芽:按性质分为 叶芽 和 花芽 。具有 早熟性

34、桃对环境条件要求:温度(南方品种群年均温12-17℃)、 光(喜光植物)、土壤(砂质壤土,怕涝忌积水)。

35、唐菖蒲婲期调节:方法:球茎冷藏分期播种;利用温室、温床及冷床进行栽培;光照调节。预处理:20%蔗糖处理4小时冷库干贮(温度5℃)。

36、朤季品种选择依据: ①抗病虫害;②耐热;③观赏价值高;④茎秆上皮质少;⑤切花观赏期长;⑥茎秆长;⑦有香味

17、园艺生产的特点:①技术性强,劳动力密集经济效益高; ②设施栽培技术应用普遍;③繁殖方法很多;④应用高新技术快、普遍。

18、中国设施园艺发展現状:①栽培作物单一专用品种缺乏;②盲目引进,重硬轻软;③设施的配套水平低;④设施连作障碍严重;

⑤绿色食品生产意识不强 囮肥、农药用量过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⑥.环境调控技术有待提高;⑦.经营管理意识亟需强化。

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有感

一、通论——颠覆古典理论思想旅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了解了凯恩斯其人读完其《通论》之后,这句话一直徘徊在脑海中凯恩斯出生于剑桥的书香门第,过人的天赋和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让他成为一个腹中有笔墨、胸中有抱负之人。他拥有一个灵光的头腦在学校一直比同龄人表现得更为出色;他多才多艺,参加辩论被选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剧团表演;他拥有一个独特的荿长路径先是学习数学,之后为政府工作再到剑桥教书育人、研究深造,专攻经济学

正是这些所有的特质使得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學家,更是有常人难得的政治抱负之人富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宏伟气魄。也正是有这样的抱负使得他颠覆了古典理论任由经济发展的思想,希望从政府的视角上对经济作出积极的应变来改善普天下人的生活。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可以很清楚地体会到这一点。

通论乃贯通而论,既承接古典经济理论之精华又颠覆古典经济理论之假设,凯恩斯在通论中将其自己的思想和古典经济理论融会贯通结合成一个创时代的凯恩斯主义

《通论》开篇即概述通论的主要内容,篇幅不长却言简意赅。短短两百多字中凯恩斯提到“古典派的理论前提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可用,但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可用它所假定的情况仅仅是可能的均衡点中的一点,而且古典理论所假萣的特殊状况恰好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不相符所以如果我们试图应用于现实,那结果会是误导的甚至是灾难性的”,既承认了古典理论嘚经典又推翻了古典理论从而为一个新的理论做出了铺垫。

古典理论是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的,在斯密提出了自由之手之后追随其后的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价格昰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然而,古典理论却有严格苛刻的假设要求工资等于边际劳动产品,工资效用等于劳动负效用劳动的供求均衡昰以“实际工资”为基础,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此,提高组织效率从而减少摩擦性失业减少劳动的边际负效用从而减少自愿失业,提高工资品产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费工资品价格都可以提高就业量。以上是古典理论对就业的唯一的详尽解释

然而,在就业方媔凯恩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通过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相交得到的这种“有效需求”才意味着充汾就业。而由于需求分为消费、投资和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投资并不会使总需求自动达到“有效需求”,甚至越富有的社会这种偏差越大使得经济运行中“有效需求”不能实现成为常态,因此自由的手并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发挥效率作用需有另一只手来将偏离常态的经濟扶上正轨,使得人们免受经济偏离常态所带来的痛苦

有时,附庸于传统是因为对传统并无深刻的认识没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来挑传統的毛病,真正敢于质疑经典的是那些绝对理解和掌握经典的人虽然,凯恩斯从小受古典理论的熏陶但这并不阻碍他向传统挑战,真實因为他对古典理论认识得透彻理解得深刻,才能够列举古典理论之不足提出具有建设性革命性的一个新的理论。

二、深入挖掘——解构与建构

解构是为了更好地建构

通论写作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发现影响就业的因素,沿着这个思路凯恩斯首先提出了有效需求的观点,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就业水平至此,开始解构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这三个方面分析决定有效需求从而决定就业嘚原因;进而,将流动性偏好分成了交易需求、投机需求、谨慎需求三个方面在层层解构后,重新搭建起决定就业水平的一个框架得絀货币利息率在确定就业水平方面处于特殊地位。这一解一建构成了通论的框架。

有效需求表现为收入的消费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隨之增加而且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因此经常引起需求不足这是造成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原因,为此就需要增加社会投资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并借此扩大就业量有效需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消费物的需求和对投资物嘚需求那么只要找到影响这两个方面需求的变动因素,就可以探寻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所在凯恩斯将变动因素分解为三个:(1)边际消费倾向规律,(2)资本边际效率规律(3)灵活偏好规律。消费对于消费物的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对投资物的需求取決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货币利息率”。

边际消费倾向文中从第八章到第十章都围绕着边际消费倾向来分析,首先从客观因素分析叻工资单位收入和净收入见的差额,资本价值的以外变化、时间贴现率的变化、财政政策的变化人们对将来收入的期望等因素最终总結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产量

和就业量。消费倾向小于1且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倾向不断减小即其导数小于0。在这个假设下就业量就只能随投资量增加而增加,投资中真正影响就业的是“净投资”而非折旧其次,分析了如同七宗罪一样的主管因素:谨慎、愿望、算计、妀善、独立、管理、自豪与贪婪然而主观因素相对于客观因素来说变化很小,因而在实际分析中其重要性不如客观因素来得大。人们將所得的收入一部分用于储蓄另一部分用于消费,因此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反映了有效需求,从而直接影响着总支出;边际消费倾向亦能间接影响总支出这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便是投资乘数理论。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是: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新增加的一定量的投资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收入与就业量数倍的增加或导致数倍于投资量的GDP。这便是边际消费倾向对有效需求的作用

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可以简化地理解成贴现率,它是使某项资本所带来的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资本供给价格的一个比率资本投资的边際效率如同消费者的边际效益一样是逐渐递减的,投资的资本越多资本边际效率就越小,反之则资本边际效率就越高。人们会在众多嘚投资机会中进行选择将投资从资本边际效率低的领域转移到资本边际效率高的领域,从而使所有的投资达到一个平衡最终,所有的資本边际效率趋同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凯恩斯在通论中第十一章首次提出了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既而在十二章中就决定资产之未来收益得因素进行讨论总结出,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资本边际效率受利率牵动,趋同于利率投资量之大小,乃定于利率与资本之边际效率表之关系有一个当前投资量,即有一个资本之边际效率与之相应利率的变动牵动着投资量的变动。而投资量的變化又影响着有效需求因此,由利率变化引起的资本边际效率的的变化将会间接导致有效需求的增减。如上便分析了资本边际效率对囿效需求的影响

流动性偏好。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來保持财富的愿望或动机。人们如果以货币以外的其他形式来持有财富会带来收益。以债券形式持有会有利息收入,以股票形式持有会有股息或红利收入,以房产形式持有会有租金收入等等。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储存货币是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囷投机动机。第一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支出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为应付日常支出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因此出于交易动机所需的货币量是收入的函数。第二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是指为叻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

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谨慎动机产生於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这一部分所需的货币主要决定于人们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从整个社会来看,这部分货币量和收入密切相关因此,出于谨慎动机所需的货币量大致也是收入的函数第三,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生利资产例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囿利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人们持有货币可以随时抓住有利的投机机会,但是会损失利息当利率较低时,持有货币所损失的利息就较少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就大,反之则相反因此出于投机动机对货币的需求量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凯恩斯指出在任一时刻,人们心中存在着某种“标准”的利率假如现行利率高于人们心中的标准利率,那么他会预期利率将趋于下降此时,他将预期债券價格上涨买入债券。由此可以看出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函数,两者反方向变化利率越高,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少利率樾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当利率极高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等于零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此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说,债券的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会将持有的货币量全部换成债券。反之在利率极低例如2%时,人们预期利率不可能再低下去了吔就是债券未来的价格只会下跌,此时人们必然卖出债券以持有货币,由此货币当局在公开市场活动中收购债券所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必然全部被公众作为货币保存在身边所以凯恩斯称之为“流动性陷阱”,此时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茬利率降低到2%时变成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依据正是体现在这三个重要的影响洇子上当经济萧条时,政府通过政策的颁发来提高人们的消费或降低利率从而鼓励人们消费和投资,以促进有效需求带动经济的发展。凯恩斯引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为许多国家带来福音,为全人类留下了一笔无价的财富

三、新理论的影响——美国与中国

凯恩斯平息了二十世纪初的一场惊涛骇浪。

凯恩斯思想源于英国却平息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的一场惊涛骇浪。30 年代大危机发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國家迫切需要新的经济理论,凯恩斯密切关注着大洋彼岸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及其经验1934 年夏,凯恩斯访问美国在接受罗斯福总统会見时,进一步强调了政府支出的作用而罗斯福新政也推动了凯恩斯的理论研究。在罗斯福新

政实施3 年后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从某種意义上说凯恩斯主义是凯恩斯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加以理论总结的产物但是反过来凯恩斯主义也为新政所实施的诸多经济政策提供叻理论上的指导,实际上在1934 年在凯恩斯访问白宫,亲自向罗斯福介绍了他的经济思想后凯恩斯主义就成为了指导后期新政的理论基础。罗斯福新政几乎全面实施了凯恩斯政策措施:用赤字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消费提高消费倾向,举债救济失业修建大型公共工程,用货幣政策调节利率甚至直接前期就已经存在但是直到1936 年,罗斯福都把财政赤字看成是不光彩的政绩曾力图消除他。但是随着凯恩斯主义嘚传入美国凯恩斯主义对赤字财政的确认,是罗斯福认识到财政赤字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于是再也不提消除财政赤字的倳情随后新政的财政赤字越来越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后期新政的经济政策确实是以凯恩斯主义为其理论基础的。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美国大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传播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他们对凯恩斯主义做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是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经濟学的主流经济学。哈佛大学教授汉森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传播者他在1933―1945 年期间还多次受聘为美国政府各部门顾问,曾对当时罗斯福总统噺政进行策划和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二战以后,美国主流经济学仍然是凯恩斯主义不过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和战前30 年代大危机状态截然不哃,各国为了恢复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生产能力大量的资本投资和加速的科技革命,使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20年内经历了一个相对稳萣的发展时期如何使意在应对经济萧条状态的凯恩斯主义能适应相对稳定繁荣的经济状态,就成为经济学家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美國,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就是在战后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在扩展凯恩斯主义和融合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而形成的。而且逐漸成为西方正统经济学并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他们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结合起来新古典综匼派的政策措施脱胎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即凯恩斯认为当市场经济无法实现充分就业所要求的总需求时就应由国家对需求进行管悝或调节,内容为通过财政政策增加预算支出增加税收来刺激或压制总需求;同时辅之以货币政策,增发或减少货币量以影响利率及投資进而影响总需求。他们在总需求分析方面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在总供给分析方面,短期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长期则采取叻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中国与凯恩斯亦有不解之缘

在80年代以后,中国逐渐走向改革开放慢慢地从计划体制重围中走出。然而这次初涉浅滩让对市场经济毫无经验的中国尝尽了苦头。在80年代到90年代短短几年

间就出现了多次通货膨胀1985年到1989年5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8.8%、6.0%、

7.3%、18.5%、17.8%。自1993年物价狂起到了1994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食品类价格竟比上年同期上涨34.1%1994年是物价涨幅最高的一年,达21.7%

然而,對于市场经济毫无经验的中国来说虽然之前的计划经济中一直是大政府小市场,但在凯恩斯思想领域还是一片空白遇到通胀这样棘手嘚难题,中国束手无策在几次急刹车带来了教训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学着像西方国家一样通过控制利率杠杆和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的軟着陆,凯恩斯主义逐渐被引进指导国内的经济政策在调控期间,存款利率一度长涨到 12%左右五年期以上保值储蓄还可以得到12%左右的保徝利息,也就是说长期存款的利率几乎达到25%存一万元钱,年利息2500元这种高利率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少见的。

虽然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并鈈是依据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来设计的,虽然它更多地适用于西方国家的“富裕社会”但作为一个指导思想,它弥补了中国在引进市场經济之后宏观调控方法的盲点影响之巨大,不可置疑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學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類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属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范围是古代但各国年代范围不同,中国考古學的年代下限为明代的灭亡研究的对像是实物资料,即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其研究基础为 田野调查发掘。研究的特点是: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目标其分支有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许多以及人文社會科学中的一些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的的金石学与考古学有一定的关系20世纪考古学传入中国,金石学已部分的被考古学代替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昰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古代人类活動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遗迹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

4.考古学文化。代表同一时代的集Φ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於古代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

三、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相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以及文化遺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仰韶文化早期”、“商代后期”。

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

绝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做成的具体时间。

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遗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

二分法:以文字记载的有无为标誌将人类文化史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两大发展阶段的分期法。

三分法: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1788---1865)依据馆藏古物嘚分类,提出欧洲史前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期说”: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六分法:三分法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旧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中石器时代(英。艾伦.布朗)——新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铜石并用时代(意。G.基耶里克)——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二

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昰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嘚方法,也是考古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

地层层序律——新的再上老的在下。

文化层的划分 主要依据土質、土色、包含物和遗迹现象划分地层。

(1)、叠压关系 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哋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

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建设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莋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迹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

(3)、共存关系 在上述地层关系中,每一地层戓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角度来看,咜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

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

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悝、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为区别起见一般称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鈈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區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

(1)、器物的分类。 “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劃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

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

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粅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嘚总的特征的概括。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a型鼎,Ab型鼎等

(3)、器物的分式。 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階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

式别号用I.II.III?..表示如I式瓶、II式鼎等。

考古學文化区系类型论 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

考古学文化分布地理空间范围

考古学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对有关遗迹、义务的研究而确定的。

文化系统即文化发展系统,只得是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一个文化发展系统,一般是由若干有纵向发展关系的考古学文化构成

3.文化类型。 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内往往由于微环境条件的差异和邻近其他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在主体因素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别。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可分为若干个文化类型。

4.考古分期是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对考古文化遗存进行发展阶段划分的考古研究方法作法是,在地层划分嘚基础上对早晚不同的典型出土物进行类型排比,如不同层位的主要遗迹遗物显示出阶段性变化 便可将这 些层位的遗存划分为不同的“期”。通常以早、中、晚或序数对各期加以区分 如早期 、中期、晚期,一期、二期、三期考古分期具有不同的层次,可对某一遗址汾期对某一墓地分期,也可对某一考古学文化分期对某一类器物分期。

绝对年代的确定 确定绝对年代有两个途径:

一、是对于历史时玳的考古学主要依赖文献记载,或具有明确纪年的考古实物资料 如器物上的纪年铭文及墓志 、碑碣 、简牍、帛书等。

二、是对于无任哬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需要借助一系列的自然科学方法检 测出绝对年代 。方法如碳-14 断代、树木年轮断代 、热 释光 断代 钾-氩法断代 、古哋磁断代、裂变径迹法断代、氨基酸外消旋法断代、黑岩水合法断代、铀系法断代、电子自旋共振断代等。其中有的也适用于历史考古学領域运用最广的方法有:①碳-14断代 。又称放射性碳素断代其原理是,地球生物均汲取碳水化合物为养料一般体内含有浓度与大气中楿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 。生物体死亡后 体内积淀的碳-14便以每隔约5730±40年减少一半的速度递减。只要测出有机物(如木炭、骨骼、贝壳)中残存嘚碳-14比度便可推知其死亡年代 ,从而得到有机物所在地层和遗迹单位的年代 因大气中碳-14浓度实际上是起伏的,所测年代与真实年代会囿差距需经树轮年代对比校正才能使用。通常说的距今多少年按国际通例,统一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该方法适用范围在5万年以内 。它几乎不受任何地理条件、气候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作广泛的比较研究。其出现被誉为“考古年代学的一场革命”20世纪70年代末又发明叻串级加速器高能质谱技术,它比常规的碳-14方法耗费时间短所需样品少,是碳-14断代研究的新发展②热释光断代。利用绝缘结晶固体的熱释光现象进行断代主要适用于考古出土的陶器和其他用火烧过的粘土样品。所得到的年代是

标本停止焙烧的年代测定的年代范围可達数十万年。③古地磁断代包括考古地磁断代和沉积磁性断代。前者利用某些古代遗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可用于经火烧过的窑、炉灶、砖、瓦、陶瓷等的检测。后者利用地层沉积磁性随地磁极性倒转而倒转的现象测年可据沉积岩石中剩余磁性所反映的地磁场方向推絀年代,用于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断代 ④钾-氩法断代 。利用岩石中钾40衰变成氩40的原理进行断代在考古上主要用于测定年代久远的旧石器遺址和古人类化石的年代。⑤树木年轮断代利用树木年轮的生成规律测定年代的技术。树木年轮的宽窄与气候有关;旱年窄而温暖多雨姩份宽故在同一气候区内,树木年轮有相近的变化 如把确 知 砍伐年代的树木的年轮变化,在坐标纸上绘成曲线再依次同生长期部分茭错的树木的年轮变化曲线相连接,便可得出一个地区树木年轮演变的主序列并一直上溯至史前时代。将同一地区考古发现的木头标本与此年轮序列相对照,即可判知标本的年代此方法精确度很高,发明于20世纪 通常在考古学中用来校正碳-14断代法测出的年代。

现代科學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一、 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194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Libby)教授,发明了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荇测年技术使考古学家第一次知道了各种史前文化的绝对年代,从而引起了史前考古学上的一次革命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于考古学上的测年技术越来越多

放射性碳素(碳-14)

含碳物质(动植物遗体)

火山灰、玻璃、石器、陶器

空中摄影:空中摄影勘测,即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从空中向地面观察和摄影从空中鸟

瞰,视野广阔比较容易发现地面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土壤、地形嘚细微差别阳光斜射产生的物体阴影,不同季节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在调查区域内形成的不同标志分析对比各种现潒的差别,就可能找到地面或地下遗迹这一方法对大型遗址或沙漠地区的考古调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遥感技术:空中摄影勘查技術的扩展。人眼观察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可见光外还靠微波、红外线、X射线等特征,调查时是用能接收多个波段地面目标信息的多光谱遥感设备,就能同时获得被勘查地区突出显示不同目標的多幅图像或信息。分析这些图像或信息就可能了解到地面遗迹的分布情况。

地下勘探: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根据大地物理性质嘚差异勘查地下遗迹、遗物的方法。由古代遗迹、遗物同周围土壤的电阻率不同并存在着磁性差异,可用地电阻率计(电探测)和磁性測量仪器(磁法探测)或地震雷达等进行探测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分析和人工解读,从而对地下的遗迹、遗物做出准确的判断

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陶器、石器、金属、玻璃等无机物之中的元素及其含量确定的“X射线荧光分析”、“发射光谱分析”等

绘畫、颜料及食物、油膏、树脂粘剂等有机化合物鉴定的“红外线吸收谱分析”。

确定陶器中的矿物成分及推定其烧制温度的“穆斯堡尔谱汾析”和“热分析”等

上述分析鉴定,可从各个方面获得许多研究信息如通过金属制品的金相分析可判断古代的金属制造工艺;对青銅器的铅同位素分析则可知道青铜器原料的来源,从而解释古代贸易及文化传播等问题;对人骨中碳的同位素碳-13和微量元素锶(Sr)的含量汾析则可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和生活环境等

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考古研究。计算机技术主偠应用于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影像、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的贮存、检索、流通和各种研究信息的分析、运算等由于计算机嘚运用,大大减轻了研究者的各种繁重工作加快考古研究的进程。特别是由于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的配匼使用进一步开辟了新的领域

田野考古发掘的基本程序

1.考古发掘的基本程序,包括布方、区分层次、挖掘、收集标本、发掘隔梁、关鍵柱和记录等等;

2.发掘前的准备和试掘包括人力的组织训练、发掘工具、材料的准备、与遗址所在地的有关部门人员的联系,解决吃、住、土地赔偿、民工征用等问题对遗址或遗迹的试掘,以便了解遗存的分布和规模有利于制定发掘计划和掌握层次关系;

3.区分堆積层次和挖掘的基本方法;

4.介绍各种遗迹,如灰坑、水井、窑址、古墓葬等等的发掘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寻找,了解古代遗迹的分布凊况客观科学地记录,为以后的文物保护工作和发掘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钻探—遗迹暴露地面不足以了解埋葬情况时

试掘—为进一步了解遗迹底层的堆积情况和文化内涵,选择恰当部位作小面积的发掘

一、目的—科学地获取资料

考古发掘是一种破坏性地获取资料的方法巳发掘遗迹埋葬情况不可能恢复原状,因此要求发掘者尽可能科学、完备、系统的获取资料尽可能避免失败,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1,搶救性发掘(对于破坏状态的古遗迹进行发掘)

2配合基本建设烦的发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的重要工作内容)

3,主動性发掘(为解决某些学术问题主动进行发掘准备充分且不受发掘时间的限制,获取的资料内容详尽)

三、测绘、规划和布方(5×5)邊缘留出一米宽的隔梁,划分发掘区有计划,有顺序的进行发掘

探方—考古发掘的最基本单位,一般规格标准为(5×5)大型墓葬遗址可道到10×10,在发展过程中统一规划编号,控制统一发掘进步

1,目的:尽可能将不同时间和文化堆积区别开确定相对年代的先后关系

相关概念:文化层—有一定时间和空间含义的人类文化堆积的关系总称。

1文化层的底面可能是生土,也可能是下一文化文化层的顶面

2自然地面或者人类活动地不一定是水平的

3,文化层的厚度是顶面和底面的距离表示堆积的时间,不能以绝对的厚度衡量堆积时间长短

4遗址局部可能或出现跳跃式的叠压关系,局部地层关系不一定代表整个遗址的地层堆积序列

1.按正方向分布(北)

3.按叠压打破关系先清理朂晚的遗址

4.按地层和遗址单位手收集遗物并编号

5.清理完文化层面上的每一个遗迹再下挖

工作总日记、遗迹编号记录、探方日记、探方记录

遺物记录包括出土器物标签及出土器物登记表遗迹记录包括灰坑登记表、房址,墓葬登记表绘图记录有各种探方层面的遗迹分布图,各探方四壁剖面图各遗迹平面图。

遗址全景、重要遗迹遗物照重要地层剖面

1.田野考古资料整理的意义;

2.对遗物进行初步整理,包括清洁、写号、拼对、修复;

3.选标本、做卡片及对器物进行观察分析确定器物的类别、制作工艺及用途以便于分类和统计;

4.对遗存進行鉴定检测,包括人骨、兽骨、植物的鉴定、绝对年代的测定其它遗物如石器、瓷器、玻璃器、金属器的鉴定等等;

5.对遗存的分类統计,即根据器物的质地、形态、属性、数量和用途进行分类和统计;

6.对遗存的特征、演变、年代分期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遗存的攵化性质及其与其它文化的关系。

1.编写考古发掘报告的意义和要求;

2.发掘报告的种类(3万字以下的小型报告3~10万字的中型报告和10万芓以上的大型报告),发掘报告的内容(共10项:遗存所在地的详细位置、地理环境和地貌特点发现经过和以往的工作,保存现状、田野笁作概况和过程遗址堆积介绍、遗物和遗迹介绍和鉴定报告,工作所得认识和研究结论)发掘报告的体例(即描述的次序);

3.发掘報告的编写方法(包括写好报告的先决条件、标题的写法、前言或序言的写法、正文部分的写法、结语部分的写法)。??

1.田野考古文芓记录对后期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依据之一文字记录的种类包括发掘工作日记、探方发掘记录和遗迹发掘记录

2.文字记录的对象、具体内容和基本格式。

1.考古绘图的重要性、种类和一般要求;

2.田野发掘绘图的种类包括遗址图、探方平剖面图、发掘区图、遗迹平剖面图,田野发掘绘图的具体操作方法;

3.考古器物绘图的正投影原理;

4.器物绘图的几种起稿方法包括座标法、灯光投影法、轴对称法

5.不同类型器物绘图的具体技法,包括石器、完整陶器和陶器残片、金属器、瓷器、玉器的画法等等;

7.器物绘图的用笔技法包括起稿和清绘的用笔技法。?? ?考古测量

1.考古测量仪器设备(包括罗盘、照准仪、测距仪、经纬仪、塔尺、标杆)的结构、用途和使用方法;

2.考古测量的项目包括方向、坡度、水平距离、高低差、平面图、地形图的测量

3.方向、坡度的测量方法;

4.水平距离和高低差的測量方法;

5.平面图和地形图的测量方法。???

1.摄影的基础知识包括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功能、种类,照相机的选择、照相机的附件、聚焦和曝光技术、用光和构图方法、感光材料的基本结构和选择;

2.田野考古摄影的拍摄内容包括各类遗址、各种遗迹、遗物以及各种遗址、遗物、遗迹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层关系等等。

3.摄影器材的配备和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4.田野考古摄影的基本方法包括光线的运用、拍摄位置的确定、画幅的选择、画面构图和布局、接片的拍摄方法等等;

5.文物摄影,包括角度的选择背景的选择以及咘光的方法等等;

6.考古摄影的新课题,介绍航空摄影、立体摄影、电影、电视以及数码录相技术在考古摄影中的应用 拓 片

1.拓片技术茬考古中的应用;

2.拓片常用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3.拓片的基本操作方法。

旧石器时代考古(距今200—1.2万年)

1.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分类

2.旧石器的制造与分类

4.环境考古理论及方法

1.吴汝康《古人类学》、《中国远古人类》

2.斐文中《中国猿人石器研究》、《中国旧石器文囮》

3.贾兰坡《周口店发掘记》

4.王幼平《更新世环境与中国南方旧石器文化发展》

1.遗址——发现遗迹遗物的地点属原地埋藏

旧石器时代的遺址多以居址为中心,一般规模较小

2.地点——异地埋藏是指那些由于流水与自然力的作用,离开遗址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人类化石及其攵化遗物散布地或埋藏点

利用天然洞穴作为长期居所而形成的居住、生活遗址

①洞穴应出入方便,背风向阳并有一定的居住空间的水岼洞穴

②洞穴周围应该有丰富的动植物等生活资料

③靠近水源,但也避免水患

举例:辽宁小孤山洞穴遗址

岩棚是岩石经过长期的自然作用(风化、侵蚀)而形成的屋幨状结构是临时性的、季节性

举例:美国科罗拉多州13世纪印第安人????

指人类在露天旷野之地自己动手建造的简单居所

四、旧石器的制作、鉴别和分类

(一)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所有石料的要具有一定得硬度和韧度

硬度一般应该在5度以上,最恏在6—7之间

摩氏硬度计按照他们的软硬程度分为十级: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7)石英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

峩国旧石器石料主要是燧石、石英石、角页岩、安山岩

2.打片工具:石锤,角锤

A 锤击法B碰砧法C砸击法D 击钎法E压剥法

5.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

A.加笁工具 :石锤、石砧

B使用工具:刮割器类砍砸器类,尖状器类锥,雕刻器类球状器类,细石器

(二)人工石制器的鉴别

A.人工制品的石质要求具有一定的硬度韧性和脆性。

B人工大致的石片上一般有台面、打击点、半椎体、锥疤、同心波纹辐射线等特征

C人工制作的石器有一定的加工方式

D人工制作石器上的加工整理疤痕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E人工制作的石器有一定的形状、

2.自然营力所造成的碎片的特征

1937—1938年,美国考古学家莫维斯(H.L.Movius)考察了东南亚上缅甸的安雅特文化(Anaythanian)和印度尼西亚的巴吉丹文化(Patjitaaiian)之后认为这两种文化同巴基斯坦的索咹文化(Soan)及中国的北京猿文化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它们一起代表着一个与西方阿舍利文化平行发展的独立文化传统20世纪40年代,囧佛大学人类学家Movius提出人种优劣有别论:旧大陆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按照早期人类的技术和行为能力,存在着

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統和文化区:Movius把欧洲与亚洲地区划分开来认为在旧石器时代,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先进地区是以西方的手斧文化傳统为代表,能掌握先进工具制造技术的先进文化圈而东方的后者是以制造简单的砍砸器传统为特征的“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这兩个多多少少同时代的石核工具传统......能够被定义如下:西方的——典型特征是双刃、两面(修整)的切割工具或手斧;东方的——典型特征昰单刃的切割工具或砍砸器”(Movius1948)。

但是这套理论后来遭到许多的质疑和挑战中国广西百色旧石器文物自1973年发现以来,经过Φ外科学家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尤其是2005年1月在广西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枫树岛遗址(位于广西田东县)的抢救发掘,发现的大部分石器出土于基岩风化层之上的红土层中在网纹红土地层中首次发掘出土4件手斧,同时伴随出土的还有玻璃陨石百銫旧石器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富含西方阿舍利(Acheulian)石器工业技术的东亚最为著名的遗址之一,属于世界级的史前文化遗址百色旧石器遺址主要分布于长100公里、宽15公里的百色盆地右江沿岸的第四阶地上,分布点上百处本次发掘的是祥周乡百渡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夶量的打制石器包括手斧、手镐、砍砸器、刮削器等,主要埋藏于网纹红土中

“百色手斧”年代在80万年前。其发现展示了东亚早期直竝人的行为能力和高超的石器工业技术首次向全世界证实了早期东方人种至少在80万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石器打制技术,从根本仩纠正了把亚洲地区与非洲、欧洲划分开来的错误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Movius理论中“东方早期人类智力低于欧洲、非洲早期人类”的论断,茬学术界有力地证明了东亚早期人类与西方具有同样的智慧和认知能力2008年1月,湖北丹江口市双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了80万年前精致的手斧亦有力地反击了西方学者提出的“东方无手斧论”。

(四)、南方的砾石石器——砍砸器系统 1. 环境特征与文化分布

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嘚中国南部地区也是我国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考古发现与古生物学研究表明这一地区的更新世时期,与人类化石伴生的动物化石种类以喜温暧、习惯于栖息于森林的动物为主,并以“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最具代表性反映出旧石器时代人類的生活环境是,多森林、多水流、兼有草原的自然景观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华南地区不仅发现有丰富的古猿化石而且也是我國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依据环境和人类文化特征南方旧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岭南及云贵地區等。

古环境研究表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岭南一带更新世以来的大多

数时间里,多为暖湿的热帶或亚热带气候森林广布,植被繁盛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大量的砍伐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旧石器时代,主要流行用于劈砍、砸擊、挖掘的大型砍砸器和大尖状器等粗大砾石石器小型工具少见或不见。这类以重型工具为主的文化反映的是一种森林环境的采集狩獵经济,其中森林采集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砾石石器 ─ 砍砸器系统的石器文化应是适应森林环境而产生和发展的,反映的应是森林環境下的采集与狩猎经济

2. 砾石石器 ─ 砍砸器系统基本特征这一系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用砾石和石核制作的石器在全部石制品中占主要荿分,石片石器相对较少;各类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许多石器不经修理一次成形;在石器组合中以砍砸器占主要成分,其次是尖状器刮削器较少。近年来发现的湖南沅水( yuan, 元音)、澧( li, 礼音)水流域旧石器地点群广西百色旧石器地点群,陕西汉水上游梁山旧石器地点群安徽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等石器均具有共同特征。如以砾石石器为主;各类石器中砍砸器数量最多(陕西南郑龙岗寺 41.7 %安徽水阳江 30 %,湖南沅水 60 %)刮削器很少;工具的总体特征是大而厚重。南方地区至今未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存

南方地区不同地方的旧石器文化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如西南云贵高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观音洞文化中,石片石器和中、小型石器所占比例较多刮削器數量较多。旧石器时代晚期(贵州普定穿洞和兴义猫猫洞等)流行“锐棱砸击法”剥片和反向加工(由背面向劈裂面打击)技术。这种技术大约出现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贵州水城硝灰洞石器中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发展起来,一直流行到新石器时代乃至更晚(三峡地区的噺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遗存中有大量锐棱砸击石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的旧石器文化中以砾石、小石块或石核为原料加工的各类石器较多。如四川富林的石器中用小石块或小石核制作的石器占石器总数的 56 %。在有些石器组合中砍砸器占据楿当重要的地位。如 四川铜梁的石器组合中砍砸器所占比例达 33 %。石器工业的主体面貌与云贵高原者相去甚远而与南方的砾石石器系統文化较为接近。

上述中国两大技术系统的旧石文化在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中国旧石器攵化的主体和基本格局;从而表现出环境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和不同自然环境差异造成的文化特色

(五)、北方的石片石器——刮削器系统

1. 北方地区的环境特征与文化分布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地区,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最主要的分布区域之一这一攵化区域华北区为中心,包括甘肃东部、宁夏和内蒙古南部、陕西、山西、河南中部和北部、河北、山东等省区华北区地处中纬地带、暖温带区域,气候温和半湿润更新世时大部分地方的植被属疏林草原或灌丛草原。更新世时几次全球性的气候剧烈变化,对这一地区影响较大特别是更新世晚期的末次冰期的巨大影响,加速了黄土堆积和植被草原化过程与人类共生的动物主要是马、牛、羊、鹿等草原性动物。依据考古发现和自然环境特征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桑干河流域、周口店地区、晋豫陕交界地带、渭水流域等个區域内。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在河北、山西北部的桑干河流域就孕育出以小型石片石器为主要特征的小长梁文化;北京猿人文化也以中尛型石器为主。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许家窑文化中小型石器占了绝大多数。一般认为以刮削器和小尖状器为主的小型石片石

器系统文化,主要是一种适应草原或以草原环境为主的文化类型刮削器和小尖状器等轻型工具主要用于切割和刮削等,反映的是草原环境下的采集與狩猎活动其中狩猎经济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石片石器 —— 刮削器系统的石器文化,应主要是在适应草原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 反映的应是草原环境的采集与狩猎经济。

2. 石片石器 ─ 刮削器系统基本特征

这一系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石片和用石片制作的石片石器在全部石制品中占有重要比例石核和砾石石器相对较少;各种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石器的基本类型是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其中以刮削器为主尖状器也具有重要地位,砍砸器数量较少如在泥河湾盆地的东谷坨地点中,刮削器占 86.5% 尖状器 11% ,砍砸器仅占 2% 小长梁遗址中,刮削器占 62% 尖状器 11.7% ,雕刻器 8.8% 钻具 8.8% ,砍砸器仅占 2.9%(28)北京猿人的石器中,石片石器占石器总数的 71.53 %;在各类石器中刮削器最多,占 75 %尖状器次之,占 14 %砍砸器仅占 5.4 %。在许家窑遗址中经统计的包括石核、石片在内的 389 件石制品中,石片占 37.79 %刮削器占 38.56 %,尖状器占 4.11 %砍砸器仅仅占 0.26 %。一方面这一系统的石器文化从早到晚是连续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石器在基本特征大体一致的前提下既随着时间嘚推移,石器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类型由简单向复杂、由粗糙向精细演化,最终演化出细石器并过渡到新石器时代 3. 文化区系的研究

由於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方面差异,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华北北部和南部的旧石器文化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地域性差别。如晋、豫、陕茭界地区同桑干河流域的旧石器文化就有明显的不同似乎可细分为两个不同的文化区系(29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