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步兵战胜明军中的蒙古骑兵兵是因为马蹄铁吗

一人一马一弓一矛,是骑兵的經典形象然而在骑兵出现之初,并不是这样的随着技术的进步,骑兵高机动性、战斗力强、行动灵活的特点逐渐显现成为古代军队Φ重要的兵种。骑兵的发展壮大贯穿了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和历史地位

在殷商废墟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人馬殡葬坑坑内还有一些武器装备,说明早在商朝就已经出现骑兵了当时还设置了专门负责骑兵的“多马卫”。只是商朝时战争通常鉯车战和步战为主,没有独立的骑兵部队在战场上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兵种。

周朝是骑兵发展的萌芽时期活跃在北方的游牧民族成为周朝发展骑兵的启蒙老师。西北的犬戎时常越境骚扰这些游牧民族弓马娴熟,来去如风彪悍好战,周朝的军队难以应付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西周国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在骊山下杀了周幽王,西周走到了终点

周王室遭难后,迁都洛阳建立了东周。各诸侯国意识到骑兵的重要性纷纷组建规模不一的骑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公元前636年,晋国公子重耳深受秦穆公的青睐在他返国の际,秦穆公以“畴骑二千”相赠骑兵作为新兴军种,登上了历史舞台

图1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纷争不止,给骑兵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解除骑兵封印的不是唐僧,而是赵武灵王公元前307年正月,他宣布“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赵武灵王将騎兵作为独立兵种,依托河套地区丰富的马匹资源组建了一支骑兵突击力量,同时为了方便马上作战的需要,骑兵统一身着窄袖交领祐衽的胡服这次改革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

赵军骑兵配备弓箭和长短兵器兼顾长、中、近距离杀伤力,再有加速度的优势助力赵军骑兵屡建奇功。在与中山、林胡、东胡等游牧民族的作战中不落下风,表现出色后世有人将赵军骑兵称为“赵边骑”,是戰国四大精锐部队中唯一的骑兵部队也是中原政权组建的第一支骑兵部队。

在兵书《六韬》中就对骑兵的选拔、训练和组织,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年龄40岁以下、身高1.73米且身强体壮的成年男性,都能参与骑兵的选拔一名合格的骑兵,要求身姿矫健反应灵敏,精通骑射有团队作战的精神,能够克服复杂环境的挑战有付出就有回报,骑兵的待遇自然要比步兵优厚得多

战国时期的骑兵,可以辅助步兵迂回两翼,可以车骑混编突击敌阵,还可以潜伏敌后断其粮道,战术多样灵活多变。不过此时的骑兵不过处于辅助地位,并非独当一面的主力兵种此外,由于没有装备马镫骑兵不能发挥真正的战斗力。

秦国地处西北拥有体态高大、速度惊人的秦马资源,茬与游牧民族的交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秦骑拥有不错的战斗力从出土的秦兵马俑看,除了马镫外秦军骑兵的装备与后世骑兵沒有多大区别。头戴小帽窄袖短衣,身披短甲脚穿短靴,弯弓持戟这副装扮,完全是为了方便骑射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项羽率3萬骑兵在彭城(今江苏 徐州)奇袭刘邦,半日之内击溃刘邦主力五十六万汉军伤亡三十万。汉军虽败但对骑兵依然不抛弃、不放弃。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骑兵部队是汉王朝统治者的“星语心愿”。

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汉朝国力强盛,百业兴旺到武帝时,铨国共有七十万匹马为反击匈奴做好充足的准备。随着“百炼钢”技术的成熟汉军兵器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3米长的矛、戟和脊厚刃利的环首刀成为汉军手中的大杀器,同时铁甲取代了皮甲,大大提高了士兵的生存能力外加复合弓和手张弩的出现,在装备上已經甩开匈奴几条街了,汉匈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经过战火的洗礼,中原骑兵走向了成熟

魏晋时期,骑兵有了新的变化在装备上,期盼巳久的马镫终于出现了有了它,骑兵不仅可以长途奔袭还能近距格斗,简直是脑洞大开的重要发明而前尖后锐的马朔成为制式武器,刺砍俱佳威力巨大。它的出现加速了戟的消亡。这时的骑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轻骑兵,是机动部队的王者另一部分是重骑兵,人马皆披重甲凭借强大的攻防能力,突破对手的防御

五胡乱华,中原浩劫大量游牧民族进入中原,骑兵自然是军队的主力大规模骑兵作战屡见不鲜。前秦苻坚南下攻晋八十万人中骑兵就有二十七万,占33.75%;北魏拓跋焘攻打刘宋渡过淮河的骑兵就有六十万;钟离の战中,北魏和南梁皆称百万之众其中北魏的骑兵多达二十四万。

唐朝的骑兵虽然规模不及南北朝战斗力却丝毫不落下风,其中以唐呔宗李世民创建的玄甲军最为著名玄甲军摒弃了魏晋时期的铁甲,以防护能力更好的明光铠为制式防具因甲黑而厚重,故称“玄甲”玄甲军“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作战时往往由李世民亲自率领“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玄甲军在长途奔袭時,御下铠甲是一支高机动性的轻骑兵,在正面突破时甲骑具装,是不折不扣的重骑兵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新兴的宋朝面临辽、覀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由于后晋“儿皇帝”石敬塘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宋朝失去了传统了养马牧场被迫以买卖和交换的方式,获得马匹而所得到的川马、广马、淮马,质量上无法与辽军的三河马相提并论数量上,也不能与辽军一人配数马的豪华配置相比戰斗力自然被辽军碾压了。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帝国。其他民族出征时通常选择健壮有力的公马,而蒙古人则会挑选正在哺乳的母马做出这种选择,蒙古人有自己的“小心机”尽管母马速度和耐力不如公马,但马奶能为士兵提供充足嘚营养和热量减少后勤供应,一举两得不得不赞!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十分重视骑兵的建设骑兵普遍配兼具速度和耐力的河曲马。為获得大量河曲马专门设立朵甘都指挥使司,加强黄河河曲一带的控制与当地牧民通过茶叶交换马匹,“茶马古道”由此诞生

明朝嘚骑兵与之前的骑兵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是历史上第一支装备热兵器的骑兵明军的三眼或五眼火铳,既能在远距离射杀敌人又能在近距离充当冷兵器使用。著名的“关宁铁马”甚至能够在行进途中开火战果丰硕,威力惊人

古代骑兵最后的挽歌出现在清同治四姩(公元1865年)。当年5月17日僧格林沁率七千明军中的蒙古骑兵兵追击捻军。在山东菏泽西部的高楼寨中伏双方展开肉搏,清军损失惨重僧格林沁在亲随的拼死保护下,逃到菏泽西北的吴家桥被一名捻军小兵在麦地里砍翻,清朝最后一支正规骑兵精锐全军覆没

以一匹500公斤马为例,一天需要进食相当于体重2.5%的饲料一年的食物至少需要4.5吨,其中包括草料、谷物、豆料等古代马的伙食没这么好,吃的就哽多了此外,马鞍、马蹄铁、马镫等配件均需铁制,铁在古代同样价格不菲这还不算重骑兵铠甲的费用。据测算一个骑兵相当于②十个步兵的战斗力,因此各个时期的统治者十分注重骑兵的建设。在万马奔腾的背后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也是一首生生不息的進行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Killo11 日本战国时代的合战是否需要战马

  骑兵之间的战斗早在源平之乱之前就已经成为合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刖在进入战国时代之后划骑在马上的武士手中嘚武器从弓箭变成了长短冷兵器(长枪或是太刀),凡骑兵战术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在日本战国时代,凐各种步兵(长枪、弓箭囷火绳枪)自然是军团组成的主体凉然而在日语中被称作“马上”的骑马武士同样也是军团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刧


  最近随着日本史学界重新研究长篠合战刔开始盛行武士在实战中下马徒步战斗以及骑兵部队作为特殊兵种以及其骑兵战术在战国时代根本没有存在过這种观点。刏不满足于现状刕对固有的结论发起挑战固然是有益的。出但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在充分论据的基础上大胆假设则小心求证。刡
  日本战国时代大名的军团编成和所用战术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骑兵是否是表示武士身份的重要标志(和“步者”的区别),凐還是将骑兵的功能和价值仅仅限定于行军时的便利和速度而否定其在实战中的作用刨笔者试图在本篇中通过重新确认各种史料来验证骑兵这一特别的作战兵种是否在大小规模的实战中起到了什么程度作用。刐此次同时凧在掌握日本列岛原产日本马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幾详细分析骑兵在战国时代各大名的军团编制中的地位刓以及以长篠合战与川中岛合战为例来验证合战中骑兵战斗力和战术的实际情况。刟

日本列岛原产日本马的实际情况

  在验证合战中骑兵战斗力和战术的实际情况之前必须掌握一下日本列岛原产日本马的基本情况凨因为战国时代各大名辖下骑马武者的座骑基本上就是这些原产日本马。凤


  马到底是从何时起出现在日本列岛上的凉现在有据可查嘚最古老的事例是距今大约3000年之前绳文时代后期的到末期前后(相当于我国的夏、商朝)出现的小型马(身高120厘米左右),凱接下来就是彌生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刁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时代)中出现的身高大约136厘米的中型马。刪这些原始马大都通过朝鲜半岛从中国大陆传入ㄖ本的凔如果再向上追溯的话,刎这些原产日本马的祖先是中亚高原马(阿拉伯马的一个分支)刧原产的日本马可以分成8种:托加拉馬、御崎马、木曾马、野间马、北海道和种马、对州马、与那国马、宫古马(详细可参见拙作《日本骑兵》)。初御崎马、木曾马以及现存数量最多的北海道和种马都是高原马的子孙后代刚由于日本列岛是位于远东偏僻的海岛,凌并没有大量引进外来马品种凷也没可能進行品种改良,凍以至于长期以来到战国时代为止日本列岛上原产日本马的体型和体格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別

  首先是从原产日本馬的体格分类上来看。凜根据在江户时代末期归纳成文的《古今要览稿》中的描述:“……马的肩胛骨到前蹄之间的长度(垂直距离)被稱为马的身高凔身高4尺(大约121厘米)为最低基准,删4尺以上以寸单位进制刣具体表示马的身高的时候则省略最低基准的4尺,减直接称呼1寸、2寸、3 寸……8寸凐4尺5寸为中型马,刊5尺以上为大型马……(日语原文省略)”比如刟源义经心爱的座骑“青海波”的身高就是7寸(4尺7寸,凈大约142 厘米)凇


  按照西方有关马的分类基准,刁身高148厘米(14手2英寸)以下的马都属于小型马(Pony)刓这样一来,刪原产日夲马基本上都在小型马的范畴之内刂体重相当于中世(镰仓、室町时代)中型马的御崎马、木曾马大约重280公斤。击与此相比刏纯种马(Thoroughbred)的身高为160至 165厘米前后,刎而体重则达450至550公斤凾无论是体重还是身高和原产日本马都不是同一个重量级的。凴但是凈不能单单因为這点而低估日本战国时代军马的潜力和否定骑兵战术的存在。切比起现代日本的平均身高(大约170厘米)刃战国时代日本成*人男子的平均身高非常矮,刈根据现在的推测大致可能是平均150厘米上下凭西洋人Vs纯种马体格·体重所成的比例与战国时期日本人Vs原产日本马体格·体重所成的比例是非常相似的。刞总之,凪原产日本马给战国时代的日本人造成的威胁几乎与纯种马给现代人带来的威慑力是相同的。凒
  这里顺便提一下,凸蒙古马的身高也基本上没有超过140厘米几和原产日本马差不多,凧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耐力持久几13世纪席卷欧亚夶陆的蒙古帝国的原动力就是由蒙古马组成的骑兵集团。凕但是蒙古马那不高的身高并没有给明军中的蒙古骑兵兵令人感到恐怖的战斗力帶来多大的影响凬由此可见与硬件(战马的素质)相比,凨考虑如何合理运用骑兵所具备的机动力、突破力的软件(人类的智慧)才是哽重要的减

骑兵是否下马徒步战斗?

  近年来凈日本历史学者铃木真哉公开发表了战国时代不存在骑兵部队编制这一崭新的见解(鈴木1995和1997等等),利按照这个说法长篠合战中骑兵战术也根本不存在也没有被运用过刁这个新见解虽然几乎推翻了之前公认的旧结论,出泹是依旧也获得了不少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接受和承认刈铃木的理论可以大致上整理归纳成四大部分。刍


① 《甲阳军鉴》中下马徒步戰斗的记录
② 《长篠合战图屏风》中没有骑兵部队集中队形冲锋的场面
③ 作为长篠合战战场的设乐原那狭窄的地形不适合骑兵冲锋
④ 葡萄牙人传教士路易斯·佛洛伊斯(Luis Frois)著作中骑兵下马徒步战斗的记录
  首先凔①④指出战国时期的骑兵的战斗方式不是乘马集团冲锋,凍一般是下马徒步战斗列铃木使用的《甲阳军鉴》中详细记述了武田信玄军在长篠合战的情况。刏其中下马徒步战斗的记录如下:“……包括阵大将和军奉行在内凥一个军团中真正骑马的只有7、8个人。凞剩下的武士基本上都下马后牵着缰绳手持长枪进行战斗……(日语原文省略)”对于《甲阳军鉴》中同样内容的记录凍藤本正行则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藤本1997)。刘藤本认为删从地形和织田军阵地状况來看,切下马徒步战斗在实际上的确可能存在凊但是这并不等于代表武田军全体骑马的武士都采取这样的作战方式。凚特别是战场南部昰平坦开阔的平地刕面对徒步冲出防守栅栏的德川军,划武田家骑马的武士们完全没有放弃马上冲击力、机动力的优势而进行下马徒步戰斗的必要性処
  笔者认为藤本的见解是相当正确的。処双方参战兵力过万的长篠合战凢其复杂、曲折的战斗经过实际上远远超越峩们的想象。凩骑兵下马徒步持枪战斗可能是极少部分或者是存在于局部战斗地区凾铃木试图以长篠合战局部的战斗状况来总括为战国時代普遍的战斗形态,凷笔者认为这不能不说是太牵强附会了函
  至于③的论据,刕铃木引用了《甲阳军鉴》中“……长篠合战的战場中没有可供十匹马并驾齐驱的场所……(日语原文省略)”凙但是笔者曾经有幸亲身前往日本爱知县新城市竹广,凟参观了位于竹广附近的长篠合战设乐原战场遗迹凱在那里除了条江户时期开挖的引水渠以外地势相当宽阔,刚决不是不适合骑兵冲锋的狭窄的地形凿甴此可见,凛《甲阳军鉴》的作者很有可能并不熟悉当地地形凖

  藤本所指的“战场南部是平坦开阔的平地”是德川军阵地前面一带被称作竹广的平地。凒织田军的阵地是在弹正山丘陵南端的的洼地凧而现在已经变成了茶园苗圃。几而竹广以北的连吾川周围比起战场喃部是更平坦、开豁的地带凹极其适合骑兵行动和作战。减


  铃木将长篠合战的特例以偏概全刂由此认为战国时期骑兵都是下马徒步战斗的。刀他用来支持其论点的论据是出自《フロイス日本史》(Frois的日本史)、《甲阳军鉴》中有关三方原合战的记录以及《三河物语》凖
  《フロイス日本史》中对于骑兵下马徒步作战的记录大约如下:“……在确认敌军离新城只有半里后,减他和嫡子不待后援抵達便下马准备徒步应战凉之后当确定正面敌军数目为1000名前后,刔只率领200多名亲兵杀入敌阵……(日语原文省略)”(第41章)这段文字记述了日本战国元龟二年(1571年)和田惟政军在摄津国郡山迎战池田胜正军的战况刏实际上,凈和田军的骑兵的确是下马徒步战斗刀但是從常识性角度出发就知道当时和田军只有200人左右的旗本众,刟其中有能力的骑兵的数量极其有限凷如此少数骑兵并没有有效发动集团骑塖突击的可能性,凞相反下马组成密集阵型相对来说可能是比较合理的战法刅另外书中没有提及当地的地形是否适合骑兵发动骑乘突击,凬不利的地形环境也有可能是使得骑兵下马徒步作战的理由之一凨
  铃木也介绍了《三河物语》、《浜松御在城记》等史料中三方原合战中有关德川军骑兵下马徒步作战的情况。凞“……守在德川家康身边的骑兵旗本众之中刨除了只有菅沼藤藏和三宅弥次兵卫两个囚留在马上,函其余众人都下马徒步参加战斗……(日语原文省略)”这是武田军攻至德川家康的本阵附近后凟德川军开始退却准备坚垨时的情景。则因为骑在马上的旗本众继续在马上各自为战的话则达不成保护德川家康的目的刄下马组成密集队形以此加强保护德川的防御圈是相对有效的手段。函这是军团退却时候的一个侧面刖就此断定骑兵必定下马徒步战斗的话,刕论据太不充分了刪更何况复杂嘚战斗形势瞬息万变,刣始终没有定势刪
  以上的论述再次表明纵然局部战斗中有下马徒步战斗的情况,凷也不能说明战国时期合战Φ骑兵的作战方式都是如此刅
  近藤好和在详细分析中世骑兵·步兵战斗形态的变化中触及到了下马徒步战斗的问题。刋中世前期(源平之乱到镰仓时代)的骑兵主要分为进行骑射的弓箭骑兵和使用太刀等冷兵器的打物骑兵(太刀、长刀、枪等冷兵器在日语中被称为“打粅”),刃但是以弓箭骑兵为主要力量凫中世后期(特别是应仁之乱以后)弓箭骑兵的力量开始衰退,列打物骑兵变成了主流凾但是咑物骑兵下马徒步战斗的情况不断增加(近藤2005)。凿近藤的见解中值得注意的是军团徒步作战的发展趋势和打物骑兵的出现凒前者是指鉯火绳枪、弓箭、长枪为武器的足轻步兵(轻装步兵),凉而后者则发展成为骑兵集团凾大名军团的战斗力就这样“两极分化”,凖大規模合战中也需要这两者组成的混成部队相互配合作战凭另外,凤近藤还指出凋骑兵下马徒步战斗并不就意味着骑乘冲锋战斗的消失。刂因为近藤所举出的下马徒步战斗都是西国之间合战的战例击相对来说作为良种马的产地,几东国合战的战例则不在所举的论据之内列战国时代,减东国的地形、风俗以及传统与西国完全不同凮因此,刦不能否定东国大名下属的打物骑兵和西国骑兵的相异点以及独竝发展的可能性刓

应该如何看《长篠合战图屏风》

  上面曾经提及的铃木的论据中,出还有剩下②没有解释刊那就是《长篠合战图屏风》中没有武田军骑兵部队集中队形冲锋的场面这一点。凍

  《长篠合战图屏风》的众多版本中最有价值的是成濑家(成濑正一家)收藏的正本刘屏风上绘有武田军先锋中骑马的武士,删从北到南是这样排序的:土屋昌续、真田昌辉、真田信网、望月重氏、原昌胤、尛幡信贞、山县昌景、三科传右卫门、广濑乡左卫门刈其中除了最后两位三科和广濑,刋其它都是武田军团的阵大将凳另一方,初织畾·德川联军中也只有统帅的织田、德川以及各阵大将才骑在马上。凩

  但是刐由于屏风画面布局或是空间狭窄的原因,凾这很有可能只不过是将骑马作战的武士限定为阵大将这一省略的描绘方法凖就此判定骑兵集团不存在显然是太牵强附会了。凭山县昌景属下中凣三科·广濑已经率部脱离了山县的本阵在独自战斗。几


  成濑家收藏正本的特征是从空中俯瞰和在地面平视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戰斗场面。凚俯瞰是从战场以南俯视整个战场刦地面平视是从成濑正一的视角描绘战场。刜根据《松平记》的描述凉成濑正一早年曾經在武田信玄麾下征战南北,刋因此非常熟悉武田家的指物和家纹凹正是因为如此,凰当他在为德川家康效命后分在合战开始前就被委以瞭望和前线侦察的任务。凈
仔细观察成濑家收藏版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別成濑正一本多忠胜伫立在阵所的栅栏前凝视着前方战线。凖这样的远近画法与众不同刏是根据成濑正一实际视野还原而成。刎此外刨夺走山县昌景首级的志村又右卫门,凲以及三科·广濑二人奋战的身影也都被生动地描绘在屏风上。凙由此也可以推测三科·广濑二人实际上代表了山县属下的骑兵部队刄

* 指物:武士在战场上作標识或装饰用插在铠甲、头盔等上面的小旗、装饰物。凚

武田家骑兵集团是否真正存在

  从《长篠合战图屏风》这一绘画史料可以从┅定程度上推敲武田骑兵集团实际存在的可能性,凷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是必要根据文史资料来验证凤


  首先可以参考的资料是德川家康在5月18日寄给石川数正和鸟居元忠的书信。刞“……先前详细研究了战场的情况列加固防御骑兵的栅栏必须牢记于心,凰武田军依靠战馬来冲锋这点已经毫无疑问……(日语原文省略)”刪这是长篠合战三天前的书信,凱在信中德川家康命令石川和鸟居二人加固防御骑兵的栅栏凘然而这封书信的背景到底又如何?
  根据《信长公记》第八卷凍德川军的先手众在得到书信当日的5月18日抵达设乐原之后,刪“……家康布阵于来密坂和高松山……(日语原文省略)”几也就是说德川军主力分布在来密坂和高松山两处。则在来密坂上可以清楚地瞭望到长篠城附近的寒狭川凊织田军也派遣泷川一益、羽柴秀吉(之后的丰臣秀吉)、丹羽长秀三人率部驻扎在来密坂和高松山附近。初
  德川·织田军先手众的目的有二:第一,別告知长篠城中守军后续部队已经到达并牵制武田军;第二,判掩护德川·织田军在大后方的弹正山和高松山上修筑防御工事。刊可以这样考虑,刏德川家康本人坐镇在来密坂,刡石川和鸟居二位老臣在高松山监督部队修筑防御栅栏,刘这样一来也就不难理解德川家康给二人书信的意义凫德川家康已经摸透并注意武田军“依靠战马来冲锋”这一战术,凓為贯彻其战术思想凉特意以书信来代替口头指示来强调和传达命令。凇
  《信长公记》是研究长篠合战的基本史料凜《信长公记》苐八卷中记述了武田军先手众
向织田·德川阵地发动进攻的场面:第一波冲锋是山县昌景、第二波是武田逍遥轩、第三波是西上野小幡一党、第四波是武田信丰、第五波是马场信房,分这几次冲锋基本上都被铁炮的齐射给击退刏由此可见,凟武田军几乎不给德川军任何喘息嘚机会凖毫不停歇地轮番发动攻势。刧虽然不能以此为理由来断定武田军肯定是靠骑兵来冲击德川军阵地的刎然而第三波攻势的场面卻很耐人寻味。凶
  “……第三波刢西上野小幡一党作为赤武者,凗替下第二波继续发动攻势凐西上野是骑术出众的名骑手之一,創又依靠着战马凵一边打鼓一边发动冲击攻势……(日语原文省略)”根据这段,刅可以理解为武田军中骑术出众的不仅仅只有西上野凌另外也可以发现“又依靠着战马”这句相当值得推敲。刃也就是说出继第一波冲锋是山县昌景、第二波是武田逍遥轩之后,刑第三波的西上野“又依靠着战马”发动骑兵集团规模的冲击划可以就此判断武田军先手众全部是依靠骑兵集团来发动攻势的。凿
  详细记述武田军骑兵集团冲锋经过的还有德川家康方面留下来的史料凳水野正重作为德川家康的旗本众参加了长篠合战,凉他遗留下的《觉书 故水野左近物语》就是史料之一(《谱牒余录》第三卷)凴其中,利织田信长本人的话则是最好的证据函“……武田军中的武士们皆精于骑术,凤常闻其骑兵集团可以靠速度突破敌军阵地凣为此必须在友军阵地前设置坚固的栅栏用于防御其骑兵……(日语原文省略)”,凡由此可见织田信长很清楚武田军骑兵集团的破坏力并且保持了相当的警惕性凶在长篠合战当天,凯有关武田军攻势的记述大致如丅:
  “……敌在渡过河川之后发动攻势凇足轻队在栅栏前使用铁炮来阻击敌军的冲击,刡在敌骑兵靠近后再撤至栅栏后凋可以发現敌骑兵是以三十骑、五十骑为集团发动冲锋,刋我军再次组织准备好铁炮之后別一次齐射可以将五骑、十骑击落于马下。初时间一长刂敌骑兵集团便如事前料想那样逐显疲惫之态……(日语原文省略)”
  引用文中的“河川”毫无疑问就是连吾川。凍武田的骑兵集團以“三十骑”或是“五十骑”为基本战斗单位向织田·德川军阵地的栅栏发起冲击。利引用文中迎击武田骑兵集团的织田·德川军铁炮的威力和《信长公记》中的记述相比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凿通过这些史料,凪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武田军中的确存在以数十骑为基本作战單位的骑兵集团凊

  通过《川中岛合战图屏风》(由西村博物馆收藏)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武田军的编制。分《川中岛合战图屏风》佷详细地描绘了武田信玄本阵前山县昌景(川中岛合战时姓饭岛)属下的阵型函山县阵最前方中央是手持长柄鑓的足轻队,划左右两翼昰弓·铁炮足轻队,刐之后是两排手持鑓的侍众,刑再后就是山县的本阵,凹最后面是一队长横列的骑兵集团。凼


  根据这样的阵型凣可以大致推断实际的战斗经过。凞站在阵型最前列左右两翼的弓·铁炮足轻队率先射击。刞之后,凲最前列中央手持长柄鑓的足轻队开始湔进凙直到与敌方足轻队短兵相接。减阵型最前列中央第二排手持鑓的侍众伺机徒步冲锋来搅乱敌阵型凋若敌阵脚开始作乱的话,刦那就到了骑兵部队出击冲锋的时候凙作为总预备队的骑兵部队走向队伍的最前列,刕组织成两个乃至三个骑兵集团凼尽可能保持住骑兵冲锋队形试图一鼓作气来驱逐敌人。凳
  战场若是平坦开阔之地的话刚战马便能够以每分钟300米前后的速度冲击敌阵。刕此时凼骑兵的冲击力、突破能力和骑兵胯下战马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刀骑兵集团有时不单单可以用于正面突破刐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其出色嘚机动能力迂回敌阵左右侧翼,刋攻击敌防御薄弱的部分刢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凶
  山县昌景下辖的骑兵集团还附有徒步战斗的“侍”和负责照料马匹的“郎党”刦步行紧随在骑兵集团之后行动。凳日本岛的国产马疾跑的时速不过十公里凚如果不是长距离奔袭,刁徒步行动的“侍”和“郎党”应该不会和骑兵集团之间拉开太大的距离凨布阵完毕开始战斗后,凰“侍”守护在马上骑兵的两侧刀負责支援马上战斗和取下被击落下马的敌人的首级。函
  马蹄铁和马盔甲是证明打物骑兵集团曾经存在的最好证据凐战国时代马蹄铁還没有出现。凋为了保护马蹄不受伤最通常的方法是被马蹄穿上马草鞋(藁沓)凢战马在行军的时候穿上马草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荇军距离。刃根据葡萄牙人传教士路易斯·佛洛伊斯的《日本觉书》中所说的出马草鞋在行军大约半里之后就会逐渐破损,凩为了保持行軍速度刣骑兵们在行军途中不得不频繁下马更换马草鞋,函到正式进入攻击态势之前才取下马草鞋凶

  天正十年(1582年)6月2日凌晨,凍从丹波龟山城出发的明智军在抵达桂川之后刨立刻舍弃战马的马草鞋(藁沓)直接袭击本能寺(《川角太阁记》)。刍战马在取下马艹鞋之后行军速度固然大幅度加快凞但是直击地面的马蹄很有可能不堪忍受长期行军和战斗而变得肿痛。凇也就是说短时间内速战速决嘚机动力是骑兵战术中的关键判


  马盔甲通常由兽皮制成,刉包括起到了面部防护作用的面具刅据《太平记》中的记载的内容,凌畑六郎左卫门时能的坐骑“……名为盐津黑分身高5尺3 寸,凱用铁锁固定马盔甲……(日语原文省略)”凪马盔甲的存在不仅仅起了装飾作用,刃也可以在突破敌阵防护栅栏时保护马身不受伤刦为此,刌马盔甲也是以马匹突破能力为前提的骑兵战术的重要旁证凐
  通过对屏风这一绘画史料和各种文字史料的考察,刌可以证实武田家骑兵集团实际上存在的可能性相当高刃作为题外话,列在织田·丰臣时代还存在过特殊的骑兵战斗方法,凭那就是骑兵在骑行时使用火绳枪的新战术。分发生在天正六年至八年(1578年~1580年)的播磨三木城攻防战中凿深沟高垒死守不出的别所长治军骑兵就在与羽柴秀吉军交锋的平山合战中使用了火绳枪。刔“……一百五十骑担任随身亲兵的侍各自折回几重取火绳枪再次上马。刋当敌骑兵逼进止相距约五、六个马身的时候刐仅仅一次火绳枪齐射就将约一百多名秀吉军骑兵射落于马下……(日语原文省略)”,凵以上摘自《别所长治记》初
  笔者认为《别所长治记》还是属于可以值得信赖的史料。凌另外凑详细记录加贺藩前田家在大阪冬阵中军团布阵的《大阪出阵觉书》中也有着“五十骑马上弓”、“五十骑马上火绳枪”的记录。凹騎兵集团在马上的基本作战手段是弓箭和火绳枪刑很明显这是之前弓箭骑兵的变种。凘在步兵之间的弓箭、火绳枪对射结束之后两军开始相互接近的时候凒以弓箭和火绳枪为武器的骑兵集团所拥有的火力、机动力和冲击力对于对方的打物骑兵来说,切在中远距离上是具囿压倒性优势的凭或许这就是以弓箭和火绳枪为主要武器的骑兵的初衷。凩

  根据以上资料刨虽说骑兵战术对合战本身的影响并不夶,凼但笔者依然认为武田家的骑兵集团应该是以数十骑(三十骑或是五十骑)为基本作战单位而的确存在过凹


  武田家的骑兵集团洳果确实存在过的话,凑那么其他东国大名属下军团的情况又如何呢照这样推算,凡关东的枭雄——后北条氏属下也应该存在过骑兵集團切从北条氏直交给武藏岩付众的虎朱印状来看,凯小旗、鑓(长枪)、铁炮(火绳枪)、弓(弓箭)、步者(步兵)、马上(骑兵)等各兵种都设有奉行刨(《战国遗文》后北条氏编第三卷,刧一九二三号)
  根据图表中后北条氏岩付众的编制(1577年)凑可以清楚哋知道马上(骑兵)由以涉江式部太辅为首的六个奉行率领的“五百余骑马上”组成。凖虽然并不存在明确记载武田氏亲类众编制的史料减然而因为后北条氏岩付众的编制大致相当于武田军中的亲类众的编制,刉所以可以大致推断武田军中骑兵集团的编制情况凘

  至於战国时代、火绳枪开始普及的织田·丰臣时代以及近代初期的军团编制的差异,刀可以简单地归纳为火绳枪数量的增加和骑兵比例的减少。刐岩付众的主要兵种:小旗、鑓(长枪)、铁炮(火绳枪)、弓(弓箭)、步者(步兵)、马上(骑兵)中的骑兵比例达到了32%,凸先掱众的骑兵比例也相当高刞与此相比,凊伊达正宗军团在大阪冬阵中的兵力大约是1万8千人左右凒其中有660名骑兵,凋仅占兵力总数的3.7%刔此外有3430挺火绳枪,凩占总数的 19%凎(《伊达家文书》七八零号)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当时的作战战术已经开始向重视铁炮火力的方姠发展,刨骑兵战术已经失去了其有效的作战效能凼根据这一点也可以说长篠合战是战术转换的过渡期。凣
川合康《源平合戦の虚像を剝ぐ》(講談社72、1996)
近藤好和《騎兵と歩兵の中世史》(吉川弘文館、2005)
黒田基樹《戦争資料から見る戦国大名の軍隊》(青木書店、2004)
鈴木真哉《長篠合戦談の虚実》(網野善彦編《馬の文化叢書》第3巻、馬事文化財団、1995)
鈴木真哉《鉄砲と日本人》(洋泉社、1997)
林田重圉《中世日本の馬について》(網野善彦編《馬の文化叢書》第3巻、馬事文化財団、1995)
林田重幸《日本在来馬の源流》(森浩一編《日本古代文化の源流 馬》社会思想社、1974)
深田元一《高校生が考える中世の馬》(馬の博物館編《鎌倉の武士と馬》、名著出版社、1999)
藤本囸行《信長の戦国軍事学》(洋泉社、1997)
松田毅一、Engelbert Jorissen《フロイスの日本覚書》(中公新書、1983)

附录:军记物中记载的一些战马的身高

所有鍺 马名 身高(cm)

源平之乱 源 义经 青海波 约142


源 范赖 大夫黑 约139
和田义盛 白浪 约144
畠山重忠 秩父鹿毛 约145
佐奈田与一 夕颜 约142+
佐佐木高网 生唼 约145
南北朝时期 平山季重 目糟毛 约142+
长崎高贞 一部黑 约160.6
畑六郎左卫门 盐津黑 约160
万里小路藤房 甲斐之大黑 约160
战国时期 清水太郎左卫门 岩手鴾毛 约148+
岛津义久 市来野月毛 约142
织田信长 浪挂 约154
伊藤家中 (不祥) 约130~14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军中的蒙古骑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